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2024-07-05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共14篇)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1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二、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三、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四、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2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我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尤其是我们高职教育,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对我们高职教师也就有了新的要求。所有的高职教师都需要深入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适应高职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 才能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 并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 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

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高职学生目前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我们必须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自身要适应高职教育, 提高教学水平。

一、适应社会需求, 加强专业建设

所有的高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都应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 重点研究如何改革现行的专业、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高职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参照基准, 经过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 使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当前,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出现了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专业宽度的趋势。新的职业不断出现, 旧的职业不断消失, 职业岗位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在较为狭窄的职业领域中进行熟练训练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更限制了学生选择职业的要求。所以各专业教师应请教企业内专业人员, 合理开发和设置专业, 缓解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深化教学改革, 调整课程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课程建设。随着社会生存与发展竞争的加剧, 高等职业教育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 要求学生既必须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 又应是某门学科的“专才”,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结构,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应强调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同时在专业能力基础上复合各种知识。比如要强化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外语和计算机;强调普通文化基础课的地位;重视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技能和技术, 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要对学生上岗具有实用性, 因此, 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具体岗位需求状况,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急需的应用性人才。教师应该深入相关企业进行调研, 在课程改革中以有用、够用、必需为度, 尝试建立新的课程标准, 实现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三、分析学生特点, 设计教学方法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他们喜爱应用性的课程、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比较被动。为此高职教育要降低理论要求, 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调动自己知识的积累, 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比例, 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 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与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 端正学生的心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有重点地选择内容, 并注重了教法的改进, 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法, 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从具体的例子出发, 将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溶于接近生活实际中, 启发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专业息息相关、学生又感兴趣的企业信息, 在课堂上有选择地讲述, 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额外学习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四、提高实践水平, 增强专业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技巧, 并懂得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活动。使自己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实践的学习探讨, 积极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 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训练。我院教师多次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五、及时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对职业教育教师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要通过各学科来实现, 大量新课程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 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也要及时更新。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 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 收集有关教学改革信息, 吸收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 开阔自己的思路, 完善自己的设想, 进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应付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 无力承担教师知识更新的任务, 缺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通过互联网、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更新知识最好的办法是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我校为了提高本校教师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 积极创造条件送教师到国外或各类大学进行脱产教育, 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总之, 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无论是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 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都离不开教师。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要, 转变思想理念、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使自己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以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高职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感 篇3

但是,纵观近代中国,当权者坐井观天,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依旧认为自己还是天朝上国,外国人离开了中国就无法生活。殊不知西方国家已经在19世界40年代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药等,科学技术已经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了。反观清朝政府,一味的追求享受,追求奢靡的生活,而不管不顾整个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死活。不变革新的制度,不发展新的科技,反倒把那些追求进步的人士当成了反动人员,抓进了监狱。导致了当时中国的落后,这就为后面列强的侵略提供了内因。

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迅猛,本国无法承受发展的科技,所以他们需急对外扩张,这时中国就成了他们眼中的一条肥鱼。于是,他们把目光对准了落后的旧中国,拉开了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的序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痛和悲伤。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自古以来引以为傲的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在外来侵略者的脚下承受着无情的践踏与打击。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其后的100多年里,中国人一直都在民族耻辱中浮沉,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曾经在西方人眼里的极乐世界,都在这时变成一个冷漠的嘲笑。而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力,一味的抱着不抵抗政策,急于想要维护自己的封建利益,很多次的战争,都是我们国家占了主动地位,却被清政府的软弱打败了。清政府急忙召回将领,导致战争不战而败。并且,清政府还急于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条约,将整个中国拉向了深渊。中国从此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首先,普通人民无法忍受列强的入侵给予他们的伤害,于是他们开始拿起自己的武器,抗击列强的侵略,比较有名的是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迫使侵略者们暂时放弃了他们的侵略想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还有比较有名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但这些运动都没有真正起到拯救旧中国的作用。因为他们的組织者是农民,农民阶级有着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是老旧的,无法担负起拯救中国的重任。

然后,有一部分封建阶级发现了中国的弊端,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戊戌变法出现了。但是,这些人依旧无法摆脱封建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也无法挽救中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他们为了救中国,也为了资产阶级的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也站了出来,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是,依旧因为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拯救中国的任务他们也无法完成。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无数的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都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他担负起了拯救旧中国的任务。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不断地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了起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有感 篇4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一、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一般我们看来,健康就是不生病,无病痛。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现在的大多数独生幼儿性格孤僻、自闭,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而且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平时总是窝在电视机前或ipad前,缺少该有的锻炼,身体素质差,动不动就感冒生病。健康领域的四条目标分别对这些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幼儿除了身体健康,还要能够融入集体,有自理能力,有自我保护常识,爱体育活动。但是身体健康仍是第一位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二、语言

语言概括下来分为说和看两方面。一是要敢说,能说,会说,喜欢说。二是要会看,喜欢看。家长和教师的反应非常重要,如果幼儿说了却得不到回应,几次下来,积极性受挫,以后就不会说了。同时,家里和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读物、绘本等,引导幼儿阅读,使之学会阅读。语言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幼儿身处的环境经常说普通话或某种语言,幼儿就会容易学会这种语言。

三、社会

社会领域主要从与人交往方面和情感方面剖析,要求幼儿有自信心,同情心,愿意与人交往,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同时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心,对集体、国家有爱的心理。这一领域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地特点,是渗透在多个环节中的。

四、科学

科学领域的学习包含了科学事物的探索和数学学习。科学方面要求幼儿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乐意探究,学会观察和总结。数学方面要求幼儿能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

五、艺术

艺术领域的学习既要求幼儿能感受艺术美,并要求幼儿能进行艺术表现。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家长和教师更应注重的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而不是最后的结果。现在的一些家长更关注的是自己孩子是否得奖,而不是过程中幼儿获得的美的情感体验。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5

姓名:刘梦迪 班级:法语1002班 学号:0121017950219

最近阅读了路爱国的《改革三十年——中国成为“正常的”发展中国家》一文,颇有感慨。路爱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所撰写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在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各方面成果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写的,可读性和知识性很强。

文章在提要中说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今天中国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上,都与世界其他低收入的市场经济国家即一般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趋同,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与这类国家相似。正因为如此,采用‘正常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标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更合理地解释改革过程和目前状况,从而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更符合实际的估计。”由此,作者的主要观点可窥见一斑。且不说他的这种提法是否正确,单就观点来说,可谓新颖,与主流所高歌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成果卓著”这种论调不尽相同,比较独特。

文章分为制度特征、社会特征和未来展望三个大的部分,从制度和社会两个方面比较了改革前和改革后的中国社会,不仅着眼于国内形势,也将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进行了对比。其中制度特征部分,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细述;社会特征部分,从经济边缘化、收入不平等和社会两极分化、劳动力半无产阶级化、人文社会发展滞后、政府能力弱化进行论证;未来展望部分,通过前面的分析,立足现实,提出自己的担忧。

关于经济制度,作者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经过不到30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内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由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初步工业化的国家。”“按人均GDP衡量,中国无疑属于低收入国家,它却不是一个一般的或‘正常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而改革之后的中国“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这些变化表明了怎样的历史走向,迄今为止似仍然不甚明了。惟有‘发展经济’的目标很明确,其它一切则似乎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改革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什么样子。”至于经济上,作者写道:“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私有经济为主要部分的市场经济,从而具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中国成为正常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就是一个私有化过程,高度商品化,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资,把“效率”和“利润”置于社会公平之上。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一个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所具备的普遍特征,但是说我们是以私有经济为主这一点我觉得有失偏颇。诚如作者所说,“2000年到2005 年,二级以上国企由23万家减少到12万家,省属国企中90%已完成改制。”“截止2005 年底,私有部门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2005年底,民营企业(即私有企业)上缴的税收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在有

些地区,地方政府70-80%的收入来自这些所谓民营企业。”但是还应该看到,国有经济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比如国有经济在化工类行业所占百分比为69.30%,船舶与航空航天所在比例为84.50%,石油则为92.10%。而2008年度,世界企业500强,中国有35家企业入围,其中多为中国石化、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企业。所以,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这一点与作者所说的“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大区别,本质上就不相同。但是作者所说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正是我国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权钱交易盛行等问题不可忽视。

而对于政治体制,“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是以政治体制的多样化为特征,中国当前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共产党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文中所说的“无论在政治体制的基础、结构和职能上,还是在政府的主张上,中国与世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似乎已经没有多少本质区别”这一论调并不成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所以共产党执政并不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指责中国不民主的借口。

至于社会保障制度,作者提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覆盖了几乎全国人口;标准明确,全国大致统一;单位主管,贯彻有效;在城镇,完全不需个人付费,在农村,合作医疗也只需要极少量个人付费。不足的地方是,农村人口在社会保障程度和保障项目上远远不及城镇人口,尚未建立农村养老金制度,城镇不同职业的保障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别。此外,与劳动单位挂钩的体制导致社会化程度较低。改革后,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从有到无,支离破碎,人口覆盖范围急剧缩小,大多数人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结果,保障程度和项目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显着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是更高,而是更低了。总之,改革不但没有克服原来的问题,反而丧失了已经取得的进展,回到了基本上不存在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的状态。”诚然,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太完善,覆盖面低,这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趋同,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关系,而与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支配着市场行为,所以就有淘汰、有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而计划经济时那种“铁饭碗”式的工作保障并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确与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完不完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侧面反映,不能像作者这样武断下结论,这是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第二部分社会特征中,作者提到了经济边缘化,看作者所列举的事实:“1980-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15.6%,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相当于同期全球贸易总

额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结果,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进出口比重从1980年的不到1%上升到2005年的大约7%,在全球排名从第22位上升到第3位。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到2005年,外资在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税收总额、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等方面已经占有四分之一的份额,支撑着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外资依赖症”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虽然GDP增速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可以看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任然处于不利地位,依靠的是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经济处于边缘化。而在改革中所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社会收入不平等和社会两极分化、劳动力半无产阶级化、人文社会发展滞后、政府能力弱化等,都是当今中国所确实存在的,我们也承认这是世界上所有“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特征。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6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中国古代法律也不例外。它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维护当时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竭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瞿同祖先生在其大作《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详细地阐述了产生这一法律的社会背景,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揭示了法律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他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脉络,了解其演变的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基本特色,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深入了解其实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这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法制都明确限定了人们在社会以及家族内的身份等级,并且无论刑事、民事、诉讼、行政诸多方面都与这种身份等级密切相关。瞿先生花费了大量笔墨分析了家族、婚姻和社会阶级,揭示了其和法律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突出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深刻影响,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古代中国社会法律的发展轨迹,了解了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牢固格局,明白了当代中国某些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缘由……

与欧洲社会早期国家产生不同,在中国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血缘的联系非但没有被打破,反而愈加紧密,宗族成为政治结构的主要单位,稳固宗族关系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早在西周时期就确定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血缘关系网并根据了尊卑、亲疏、远近程度不同,确定了“五服”制度,因此丧服不仅是简单的服丧衣饰,更主要是确定亲属之间关系和等级的标志。中国家族主义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其父权本位上。“父为子纲”,父对子孙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对子孙有支配和惩罚的权力,不仅对子孙的日常生活加以严格限制(如婚姻等大事也要由父所决定),甚至对子孙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正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法律对此种行为一般都会网开一面,从轻甚至不用追究责任。子孙对父母要绝对服从,不许忤逆、违背父母,不然会被法律、社会当成罪人。“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五刑之属三千,最莫大于不孝”,对于父母等至亲尊长的不孝行为,历来被当作罪大恶极的事情,法律都要对其加以严厉惩罚,隋朝确立的“十恶”中有一类是被认为严重侵犯家长权的,如恶逆、不孝、不睦、不义(部分),内乱等,这些罪行都要受到严厉打击,一律不得被普通的大赦所赦免,所谓“常赦所不原”。而且贵族官员犯有这些罪行,也不得援引八议、收赎之类的特权来逃避刑罚,从中可以看出父的绝对权威。“为亲者讳”,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该互相隐瞒犯罪,不应互相告发,这才算“直”,这种“直”当然是超乎法律之上,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原则为准绳的。不过,在法律上,父告子是可以从轻甚至不用承担责任的,而子一般是不能告父的,不然会受到严厉惩罚,就算所告是实情,也要接受惩罚。……讲到家族,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婚姻,因为婚姻是家族的前提和基础,“婚礼者,礼之本也。”而婚姻的目的则被认为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婚姻主要是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婚姻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基于血缘、等级和特殊事件等设定了许多限制,如同姓不婚等,婚姻的缔结一般都要经过繁缛的程序。“夫为妻纲”,夫就如同是妻的家长,对其行为负责,要求妻对夫百依百从,决不能有半点怠慢,夫也可以纳妾,甚至可以以“七出”单方面解除婚姻,休弃妻子(虽然有“三不去”对夫单方面休妻的限制,但是夫休妻的权利还是很大)。妻对夫的殴打等侵害行为,只能默默忍受,不能付诸诉讼,更不能加以反抗,否则会受到严厉惩罚,就算侵害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等,夫也会照凡人有所减罪;而妻对夫的侵害行为却要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妾则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惩罚。总之,妻妾对夫要绝对服从,勤恳祭祀祖先,延续后代,才可以免遭被休弃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健全,父子、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了一步一步的改变,当代社会不会再强调父权、夫权的绝对权威,也不会在法律里规定“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子、夫妻更多是平等、互相扶助。但是,家族主义、父权夫权思想在当代还是有一定影响。在许多农村,重男轻女、暴力干涉婚姻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都是几千年来家族主义、父权夫权思想的痕迹。为此,有关法律规定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条文,以次来削弱家族主义、父权夫权思想的势力。

欧洲社会早期国家权力的形成主要是循着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中国的国家权力是通过政治性的集权方式得以形成的,所以统治阶级更加注重王权的巩固,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儒家便是维护这一制度的“忠实奴仆”,儒家向往礼制,“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荀子说得更明白:“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得其宜。”(《荀子•礼论》),礼成为早期国家划分并确定社会成员尊卑贵贱地位及其相应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依据。“序上下,正人道也”(《白虎通德论》卷一,《礼乐》)统治阶级通过法律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一切重要领域建构了一套贵贱有等、上下有序,极具严肃性和威严性的规范体系。统治者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诸侯、各级贵族、平民以至贱民等阶级,不同阶级在社会中有不同的地位,各异的权利义务,权利从天子递减,义务则是从天子递增,权利义务并不对等。不同等级的人应遵循不同的生活方式规定,服装、饮食、房舍、舆马等都有严格的限制,“见其物而知贵贱。”(《新书》卷一,《服疑》。君主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最高地位,对臣民拥有根本性权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对臣民生杀予夺的权利是毋庸质疑的。臣民对君主要绝对服从,任何时候都要为君主着想,不得侵犯君主的权威,否则会成为“十恶不赦”的罪人,逃不了严厉的刑罚。地位高的阶级一般都能享受特权(如“八议”制度等),而且能支配、统治地位低的阶级,对地位低的阶级的侵害行为一般也能较凡人减等,而且可以以赎官法、官当法等逃避法律的惩罚,而地位低的阶级承担了大量的义务,对地位高的阶级惟命是从,不得侵害他们的权利,不然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严刑竣法。不同阶级一般也不允许通婚,所谓“门当户对”是基本准则,特别是地位高的女方不得嫁给地位低的男方,不然会受到社会的唾弃。等级一般是世袭的,特权阶级永远是特权阶级,而贱民阶级只能世世代代做牛做马,不可能成为特权阶级,而且,不同种族中也有不平等,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这种不平等的情形异常显著,人民都被划分为层次井然的阶级,无论政治、法律及社会各种待遇都依其顺序而定其高低…… 几千年过去了,中国法律得到了健全和完善,许多不合时宜的法律制度都已剔除,法律向着平等、公平的方向发展,但是,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根深蒂固,阶级观念还是在不少人心目中存在,有些官员自以为是特权阶级,整天鱼肉百姓,凌驾于百姓之上,而且官官相卫,形成了新时期的官僚集团,而百姓竟以为自己是弱者,不敢加以反抗,更不用说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世袭制”也没有完全消失,市长的儿子再差也能当个官,而百姓想当官却要费劲周折,这样,真正的英雄只能无用武之地。悲哀!法律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平之如水”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在执法过程中和社会活动中都要剔除阶级观念,真正做到法律、社会面前人人平等,给以公平的机会,则真正的平等指日可待。

儒家成功地将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统一起来,在儒家心目中,家族和社会身份是礼的核心,也是儒家所鼓吹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建立了以“亲亲”、“尊尊”为中心的不平等但有序列的社会格局,强调了君父的绝对权威,构建了家国一体的牢固格局,这种格局维系了几千年,成为各个朝代的社会基础。直到现在,我们似乎还可以窥见其痕迹,国人的家国观念还是很浓重,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法律反映着社会,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可以说,法律和社会的发展脚步是一致的。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中国法律史,便是一部中国社会史!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7

针对日益突出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 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读《中国童话小渔夫和公主》有感 篇8

罗舒也 黄岩实小2015级10班

《中国童话》是中国当今有名的作家黄蓓佳的一本作品,我已经看了好几遍,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一篇《小渔夫和公主》给迷住了。

这篇童话的主人公是小渔夫,小渔夫因为母亲早年病死,父亲染上了喝酒的毛病,动不动就咒骂他,有时还动手打他。有一次,小渔夫的爸爸带着只有十七八岁的他去捕鱼,认识了肥大的鲤鱼,还救了它。鲤鱼为了报答他,让他在软绵绵的鱼肚子里吃山珍海味,但他过腻了这样的生活,跟鲤鱼说:“我要回家。”鲤鱼只好说;“好吧,你遇到困难来这叫我一声我会想尽方法来帮助你的。”说完就把小渔夫喷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却看见一条大蟒蛇在攻击一些小雕,以大欺小,于是他勇斗并杀死了大蟒蛇。母雕回来后对他感激不尽,从身上拔出一根羽毛送给小渔夫,说:“遇到危险的时候,把它点燃,我就会来帮助你。”经过长途跋涉,他来到一大片荒草甸子上,遇到受伤的狐狸,劝说猎人放过了狐狸。狐狸为了报答小渔夫,留下誓言:只要遇到困难,回到草甸子点燃草堆,就可以帮助他。

后来小渔夫为了阻止骄横成性、蛮不讲理的公主杀害无辜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向公主求婚。前两次在鲤鱼和大雕的帮助下虽然输了,但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第三次在狡猾、大胆而又聪明的狐狸的帮助下战胜了公主。但他放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了小渔村。公主也改变了自己,和心爱的小渔夫过着辛苦而又快乐的生活。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9

从拿到《华为公司业务管理纲要-以客户为中心》这本书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逐步读了这本备受推崇的书,对华为有了较以前更多的了解,以下为我略谈几点读后感想。

一、华为公司围绕的中心是客户

在学校学习政治时,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道出了改革开放的核心。那时的我单纯的认为这只是一句口号,或者是必考题,强迫自己一定要记住。研读了这本书后,华为公司至始至终都在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天底下唯一给华为钱的,只有客户,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

二、衡量工作的准绳是客户满意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折射出党的一切工作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华为公司精准将工作衡量的标准/准绳定位于客户满意度,客户的满意,才有华为公司的明天;客户有利益,华为公司才会有利益。也正是有了这条准绳,员工在工作时,才能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客户满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工作。

三、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华为公司定义质量是最重要的基础。过硬产品的质量是公司的信心,也是诚信对待客户的基石。再贯彻以优质的服务,定期的回访关怀,想不让客户满意都难。很多情况下,在开发成本、周期、质量三者之间,多数选择的是依靠降本来增大企业利润。我认为这是一条非常好的思路,但在这个降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优化、去创新,降低成本,以期达到共赢。这一点个人也比较矛盾,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这本书〈第一篇以客户为中心〉,我理解的是定义公司存在的理由,以及公司开展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个人总结第一篇是定义公司的基石:公司存在的理由是为客户服务,工作的意义是提供优质的服务于客户,使得客户满意,实现共赢。客户满意的前提是过硬的产品质量、贴心服务。共赢的前提是客户赢利了,公司才会有长期赢利的基础。

五、第二篇〈增长〉

通过了第一篇的基石奠实,才会有企业的增长。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的是长期利益。听闻过很多昙花一现的公司,归结起来都有类似的相似点: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在非擅长的领域或行业跟风进入。或许是机会,也可能是深渊。

在企业稳住脚跟的时候,华为公司定义产品的开发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深入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有客户买单,才能为客户排忧解难。时时保持团结的创新力,不论是从客户需求,还是自身产品成本,都需要时刻审势自身,观察竞争对手,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要有开放合作的精神,闭门造车只会原地踏步。要建造一个开放、竞争、合作的商业生态环境。

六、第三篇〈效率〉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这里我谈一下个人的感想:在基石与发展并进后,企业的业绩应已在蒸蒸日上的路途中了。此时,企业已是的领跑者或开路人。如何在优势形态下,保持企业的活力和根基继续健康有序发展下去?

个人的想法是建立健全的制度,时时审势其中的弊端。建立标准流程化的组织,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时刻谨记体验一线的炮火声。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10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材第十章按照改革开放“起步”、“展开”、“新阶段”、“小康社会”、“成就”的历史发展顺序来编排, 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性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4) 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局面的展开和新发展。下文将以“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核心问题来设计教学内容。

(1) 从历史的角度看, 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要求。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百废待兴, 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 国家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但当时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仍坚持“左”的错误路线,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思想上受封建主义和党内教条主义影响, 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使此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为了突破这种局面, 党内提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 逐步认识到经济的落后面貌与我国多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必须改革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 做出了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择, 全面推行改革开放。

(2)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看, 改革开放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决定了的,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产物。李瑞环同志在《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改革开放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要求, 否认改革开放的人, 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5) 首先,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会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发展。例如马克思曾讲社会主义只能在几个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但列宁结合当时的客观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锁链最薄弱的地方, 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 小平同志也认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不改革生产关系, 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 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3) 从实践来看, 没有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 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温饱问题的解决,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使中国摆脱贫穷、走向富强的根本途径。没有改革开放, 就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就没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不深化改革, 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重视发展, 就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保持稳定, 一切都无从谈起。

(4) 从人民的角度看, 广大人民群众亲自见证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实惠, 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 党和政府理应尊重人民的意愿,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因此, 改革开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选择。

2 教学方法

在讲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问题时,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教学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使学生真正明白其必要性和正确性, 下文将提出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参与、相互激发、协调合作, 在师生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 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启发引导式的教, 学生消化理解式的学, 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放式的教学内容, 提问式的讲课方式, 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 报告或小论文形式的考核都是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

在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围绕改革开放为主题, 又不局限于教材, 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 根据学生所需, 设置开放式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以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各种问题为线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并解决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期待,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多样化的形式,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给他们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 力求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如何看待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腐败、分配不公等种种社会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就学生普遍关心又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来开展辩论, 设计“改革开放的利与弊”作为辩论题目,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辩论使同学认识到要一分为二地考虑问题, 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和人生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 情景教学法: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模拟具体情景, “身临其境”地感受、领悟、体验历史和现实, 使某种历史情景或现实情景再现,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情景再现法, 可以加深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个问题的历史必然性的领悟。

使用情景再现法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 容易给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为使学生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可以通过编排情景剧等形式再现改革开放前后的具体历史情景。通过情景剧的编排活动, 学生亲自扮演历史人物, 通过模拟历史真实场景, 加深对这个历史阶段中重要人物的认知, 了解在重要历史转折点领袖人物的作用。教师在课前也必须做足准备, 对学生拟“出演”的作品有所了解和研究, 避免造成对历史的误读。

(3) 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和自身对改革开放的体验, 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 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纲要课教师应选择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事件作为教学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切身体验去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来自农村落后偏远地方的同学, 亲眼见证了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 对广大农村的政策倾斜, 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大面积发放国家助学金, 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假设没有改革开放, 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的局面, 通过与成长于改革开放前上一辈人的生活体验的对比, 感受到今天的人们思想观念不再封闭僵化, 勇于变革, 开拓创新, 科学、民主、文明、公平等新的理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尺度。

综上所述,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围绕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的,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选择四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

注释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559/201005/88480.html.2013-10-12.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6) :20-22.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7/01/content_1897720.htm.2013-10-12.

4沙健孙, 马敏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65-310.

读《中国古代教育史》有感 篇11

工作之余,以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和知识,提高我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程度。近期,我读完了《中国古代教育史》。这部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介绍,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脉络和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通过了解从先秦诸子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认识。借鉴前人的经验,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提高教育实践程度。

《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厚重的著作,不仅仅是它广大厚重的装桢,更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漫长教育史的高度总结。当然,对于这部书的阅读的收获绝非一片读后感所能概括,而且,我也无法对这部鸿篇巨著做一个整体的感言。于是,我捡拾起阅读过程中零星闪烁的思考的火花连缀成一片文字,姑且称之为读后感。

当然对于“史”著作,(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而是涉及文学、文字等的著作)我早已读过不少。《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史》、《语言学纲要》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业已有了些微的认识。特殊是些特殊的时期,在脑海中总是有抹不去的印记,不时会凭窗默坐,品味一个时期的人文历史,个中滋味难以言传。当我再次以“教育”的名义走进这历史的时候,那种沉潜在内心的滋味不禁再次泛起,一些时期、一些人物、一些典故次第登场,给我以触动。

当我在“战国时期的教育”中感受那个动荡时期里私学发达、学术活泼时,我不禁想起另一个动荡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两个时期同样演绎出百花齐放的光辉。诸子百家的著书立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共同造诣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事;魏晋文人造诣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发达,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同样多彩多姿。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x、庾信等等都是文学史上残暴的明珠。两个时期有着共同的繁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思想解放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认识让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充斥期待。因为,我看到了战国时期的教育的盛况。

在战国时期教育部分,我没有读到任何屠杀的信息,恍若走进一个太平盛世。因为,这一时期的教育的盛况,让我感受到的是士子们优游的生活状况,我看到他们自由的身份、看到他们独立的人格,在那个养士的时期,我第一次看到知识分子的分量,也看到他们那份自信甚至可以说狂傲。“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孟子,不满鲁穆公待之以友,以为其应以师事之的子思,他们真正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当我走进齐国的“稷下学宫”时,便彻底被这个时期的教育气氛所折服。管家举行,私人主持的情势给学宫带来思想自由、学术繁华和人才竞出的盛况。各派各家都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都能够著书立说教育后学,激烈的争辩,尖利的争锋,相互抵触又相互交融。这不禁让我想起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给北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稷下学宫在数千年前便造诣了这一盛况。尽管这一时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但是,这一现确已经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真正体验到那个战乱纷争的时期里,教育发展的春天。

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时,我的充斥期待的心情一点点地被侵蚀,我还停留在文学大发展的梦中,我以为这一个同样人性崛起的时期里,这样一个同样纷争的年代里,也会演绎出繁华的教育,可是,我看到了什么?官学的时髦时废,似断又续;私学、家学的不平衡发展……我彻底地被这个时期所迷惑。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教育废毁的时期涌现那么多杰出的人物?为什么同样思想解放的时期却让教育沉静?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12

——审计局局长 李炜

最近,读了市委办公室第九期《廉文荐读》,即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党校第28期中青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先进和优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后,深有感触。

通读全文,李源潮同志对我们中青年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党对我们中青年干部所提的要求,要求我们要担当起共产党人的时代责任;我们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时代追求;我们要经受住共产党人的时代考验。讲话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并且与当前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联系。

李源潮部长指出:中青年干部要对党负责,要对国家负责,要对人民负责,要对人生负责。“四个负责”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所要肩负的时代责任和时代追求,“四个负责”也是对中青年干部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要有的“四项”追求,这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党负责”。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基本义务,也是对每个中青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不对党负责,不能保持先进性,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失去这一切,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直接影响我党执政的水平和能力。中青年干部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但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精强,缺少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的磨练,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把握形势、辨别是非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党负责”就是要求广大中青年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行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国家负责”。这是我执政党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谐繁荣、各族人民生活富裕稳定应尽的职责。要对国家负责,就要求广大干部应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坚持走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要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谋发展的权力,就要求广大的党员干部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时代紧迫感,为所在地方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应尽的责任。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这里提出“对人民负责”不应该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只把眼前的做到位”。而是要求广大干部不单只是“眼前”,还要考虑后代子孙、千世万代的发展问题;不单只是“做到位”,还要尽善尽美,方方面面,无所疏漏。对人民负责,是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的执政标准的朴实表达。现今,有些党员干部把组织赋于的权利岗位化、个人化、利益化,把国家和人民赋于的利力寻租出去为自己谋私,极大的损坏了党和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的整体形象,激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在这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是组织对广大干部的警醒和关怀。“对人生负责”。中青年干部是国家的栋梁、中流砥柱。学习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创新能力强,新生事物接受快。这是一个各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信息不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中青年干部面临着一个有着特殊党性、世情、国情的时代,其自身的成长不仅只是个人的事,还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这样的特殊性质造就了新时期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过程注定是不平凡的。努力做到政治上的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知识上有广度、心理上有气度、能力上有强度,时常扪心自问,躬身自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人生是用来经营的,不是用来蹉跎的,更不是用来挥霍的。广大中青年干部应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御不良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执政观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争当先进、争创优秀。

李源潮部长还指出,共产党人既讲对人民之情,也讲同志和亲友之情,但情不可越法、情不可越规、情不可越德。品读李源潮部长这三个“情不可越”,可谓意味深长、语重心长。中青年干部要使自己健康成长,就要本着“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做到做人清淡、做事清醒、做官清廉。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作为共产党人中的一员,我们要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中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奋斗。

做人要清淡,为人须守德。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德高则望重,德高以率众。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中。为此,中青年干部为人要以诚信为本,把诚信视为做人的品质,以诚信当作做人的品牌,用诚信树起做人的品牌。注重建立诚信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时时讲诚信、处处讲诚信。要以正直为贵,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做到在正直中蕴含正气,以正直折射正义,以正直彰显正派。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以好的人品作保证,从而使做人有底气,做事更硬气,当干部讲正气,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守。要以宽厚为先,把宽厚待人作为一种心境、一种智慧、一种艺术,做到人为善、和舟共济、关爱宽容、团结和谐,在成绩面前不揽功,在问题面前不退缩,做到在事业上同心、同德、同力,在工作中互帮、互助、互谅。

做事要清醒,处事须守法。干部首先是公民。作为公民,必须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自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自觉用法律来规范手中的权力,善于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经得起情与法、钱与法、权与法的考验。要把守法摆在处事的第一位,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用权,不谋求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权废法,以言代法,而应时时事事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自己处事立业的基本要求。

做官要清廉,从政须守纪。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这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高低、党性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尺。中青年干部要敢于抗拒诱惑、慎于使用权力、勇于接受监督,始终坚持“法”大于“情”、“公”大于“私”的原则,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住考验,在小事细节上守得住底线。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1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

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这次理论学习过程中, 更应该坚持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思想, 思考如何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推动“纲要”课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领会, 我们可以试着分为这样几个角色:知识传播者、方法引导者、道德示范者、灵魂的塑造者。

首先, 教师应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实际上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史实, 学生在初高中的时候就比较系统地学习过, 到了大学的课堂, 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照抄照搬, 简单重复, 势必会让学生感觉老调重弹、索然无味, 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门课程的教授应该不是一般的史实介绍, 而是要深入挖掘史实背后的内涵、高度总结历史的规律, 最终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选择是从何而来。这不仅是历史课, 也是政治理论课、国情教育课, 如何更好地达到理论宣传和政治教育的效果, 显然不能空对空地向学生生硬地灌输理论, 而应该论从史出, 循循善诱。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注意历史知识的拓展以及思维空间的延伸, 要让整个纲要课上得精彩纷呈、兴趣盎然。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 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为使其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注入新的养分”。

其次, 教师应成为方法的引导者。这里所说的方法, 是指学习方法。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 何以达到明智的效果, 关键在于是否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历史。第一要务当然是要教会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要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李大钊说:“历史观者, 实为人生的准据, 故得一正确的人生观, 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比如:对李鸿章的评价、对曾国藩的评价, 过去主要是全面否定的看法, 但若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论, 这一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因此, 要把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告诉学生, 使学生能够在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科学地作出评价。

再次, 教师应成为道德的示范者。正所谓,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 有多少忠奸善恶, 有多少真假美丑, 我们该继承什么、摒弃什么、发扬什么、反对什么, 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的言语来回答,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的行为举止提供道德示范。这就要求教师应严于律己, 做一个社会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比如:要告诉学生做人不能像袁世凯那样两面三刀、狡诈多端, 而应该像谭嗣同那样无畏牺牲、言行必果。

最后, 教师应成为灵魂的塑造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大学生正处于可塑之时, 如何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自然成为教师的天职, 灵魂是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塑造的。现在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品质, 如何让他们为祖国骄傲, 让他们努力成为祖国的骄傲, 除了道德说教之外, 还可以适时利用特定的事件和时机加以引导。比如,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民之心, 实际上, 此时的学生中已经涌动着一股热血之情, 只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那么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泄的渠道, 并加以引导。

总之,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近现代史纲要课亦是如此, 不过, 我相信, 在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引导下, 这门课程的改革发展一定会向着一个科学、全面、以人为本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加海.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法的优化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2) .

[3]王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改革论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8 (4) .

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感 篇14

堰口镇中心学校姚冬艳

今年六月学校要求学习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是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谈谈我的体会:

在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学习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纲要》是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我认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的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还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精选有关企业实习心得下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