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特征

2024-09-01

大众文化的特征(共8篇)

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1

通俗文学指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

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适合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在闲暇时沏一杯茶,捧一卷书,悠闲惬意的阅读。读的什么书呢?武侠、言情、侦探、科幻,甚至是连环画。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阅读。还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入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通俗是文学的生命力,是文学必然的发展方向。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这不仅是二者定位不同的必然,更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是不争的事实。

正是因为通俗文学对普通大众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每个时代中,在市面上流行的文学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在现在看来是文学名著的四大名著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是通俗文学,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这些文学作品看起来有些枯燥,但在当时,这些作品却具有十足的趣味性,娱乐性。正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的网络小说,这些小说内容天马行空,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因此人们喜欢看,所以,在我看来,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娱乐性。

在市场经济社会, 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社会大众都是普通人, 他们对文化的态度, 具有明显的世俗消费倾向, 在这方面与文化精英有了差异和区分。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格局中, 大众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样强调理性反思, 而是注重感性愉悦, 它以创造娱乐大众的文化形式, 达到吸引社会公众的目的。因此, 感性层面上的娱乐性成为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电视机的普及, 电视频道和播出时间的增加, 电视文艺节目已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对象,电视文化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由过去明显的宣传教化转向了以娱乐为中心, 注重观众的参与, 提高收视率, 表现出一种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 实现娱乐大众的旨趣。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大众狂欢的盛宴, 各种传统节日或经济活动举办的综艺晚会、各种类型的游戏娱乐节目蜂拥而起, 形成了一种新的民俗, 一种新的文化景观。这里, 娱乐已不是一种宣传教化手段, 而是大众文化的目的本身。娱乐, 本是一种主观性的生命体验, 是生命主体的一种内心的情感感受, 甚至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求。作为感性文化的大众文化恰恰是为了满足生命和生理的娱乐本能, 提供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愉悦或娱乐享受。回首电视荧屏, 从小品、通俗剧、贺岁片到琳琅满目的综艺类娱乐栏目, 无论故事的繁简、情节的平奇、结局的悲喜, 它承载的文化使命是为公众提供消遣、休闲和娱乐,使他们获得轻松的满足、感官的刺激、精神的慰藉。

就文化的审美而言, 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 美和艺术都疏离普通民众;而在今天, 借助于大众媒介、文化工业等手段, 美和艺术普及化了, 审美的经典性与日常性从针锋相对走向了和谐统一, 原先遭受经典美学打压的欲望、诱惑、利益等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处于文化中心或热点的不再是传统的经典艺术, 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广告、时装、模特表演、网络文学、畅销书以及动漫、网上视频、网络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短信等审美形式不断涌现。审美活动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厅、歌剧院、美术馆等与日常生活疏离的高雅艺术场所, 它就发生在普通大众的生活空间中,例如购物中心、街心公园、体育场馆、度假胜地等等。在这些场所, 文化活动、审美活动与社交活动、商业活动融为一体, 密不可分, 甚至审美作为一文化消费也进入普通家庭, 与日常生活相连, 例如环境设计、街区美化、居家装修、美容健身以及闲暇时间边看电视剧边聊天谈笑等等, 审美过程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彼此不分。大众文化的这一特点对高雅文化、经典艺术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 促使它们改变形态, 寻求新的展示方式, 以新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帕瓦罗蒂等世界三大男高音的音乐会在故宫广场举办, 唐诗宋词配以精美图片引人眼球, 报纸杂志更是色彩纷呈, 琳琅满目, 招徕读者。大众文化的日常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发生变化, 由此满足了人们审美与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我看来,大众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就是审美的日常化。

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2

“大众文化”这一术语, 产生于西方。在其发源地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以“Mass culture”为表达。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和西奥多·阿多诺 (Theodor Adorno) 认为, Mass有“乌合之众”的含义, 所以“Mass culture”是一种具有较强贬低色彩、专为民众准备的低等文化, 即一种伴随工业化革命、大众媒介技术、机械化复制生产的文化产品, 使我们对其产生了一种否定的判断。因而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 (dominant ideology) , 成为欺骗民众的商业与政治联手的工具。另一种是以“Popular culture”为表述, 雷蒙·威廉斯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文化与社会》中使用了较为中性的“Popular culture”一词, 开始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与民众紧密相关, 表明大众文化来自民间。它甚至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 为普通民众所享用, 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因而把大众文化拓宽到一切流行文化的层面, 并将其与精英文化相对待, 因此可以译为“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

这两种在西方流行的用法各有其合理性, 很难做出优劣的评判。实际上在运用中常常出现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无论是否定的还是肯定的用法, 客观上都传达出大众文化这一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与大众文化相近的表述还有“Kitsch” (媚俗艺术) 和“Culture Industry” (文化工业/文化产业) 等。考察这些概念所出现和使用的历史语境, 可以发现它们大体上经过了如下线路:Popular culture→Kitsch→Mass culture→Culture Industry→Popular culture。因此, 在历时的发展过程中, Popular culture吸收各种文化表述, 形成当今的意义。所以, 从当下社会的现实语境出发, 笔者认为在此将“大众文化”表述为“Popular culture”比较合理, 但是, 来自“Mass culture”的诸多内涵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应当加以吸收、融合。

笔者认为当下语境使用“Popular culture”更为贴切, 但“Popular culture”在西方仍存在多种不同的用法。约翰·斯道雷 (John Storey) 指出其具有6种含义:1.大众文化是一种被广大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2.大众文化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一种文化剩余范畴, 是高雅文化之外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栖居之所”;3.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 即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 (massculture) ;4.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民治、民享的文化, 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民间的”文化形态;5.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矛盾冲突的领域, 是被统治阶级的抵抗力量与统治阶级收编力量冲突斗争的场域;6.大众文化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消弭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的文化形式。因而, 从斯道雷的总结中可以看到大众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但都不足以定义大众文化。阿诺德·豪泽尔曾经在分析“民间艺术”与“通俗艺术”时指出:“民间艺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以乡村居民为服务对象;而“通俗艺术”的消费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生产者则是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要的专业人员, 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艺术风格, “民间艺术的路子比较简单、粗俗和古朴;通俗艺术尽管内容庸俗, 但在技术上是高度发展的, 而且天天有新花样, 尽管难得越变越好。”詹姆斯·G·特鲁洛夫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的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 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且以城市民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根据上述一些理论家的思考, 同时考察中国文化的语境, 笔者认为王一川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 即“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 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同时我想还可以加上网络、手机等形态。这一定义可以使大众文化同一些相关的概念区别开来。

其实, 大众文化也并不是与高雅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等其他文化绝对对立的, 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和可变的。要从具体的时代与语境出发, 创新和理解大众文化。如金庸武侠小说的学术化, 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音乐之声》等的高雅化。因此, 我们应把大众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其内涵、意义及特征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众文化的概念并分析其影响力, 在此, 有必要梳理一下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 大众媒介性。自工业文明以来, 才出现了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 所以其传播媒介是以大众媒介为主, 含有大众媒介所规定的特点。有学者认为, 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传播过程中用机器批量制作以传达信息的书籍、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等形式。还有约翰·费斯克等人认为, 大众传播是在现代化的印刷、银幕、音像和广播等媒介中, 通过企业化投资、工业化生产、国家化管制、高科技和私人消费品等形式, 向无名的受众提供休闲娱乐和信息的实践与产品。由此可以得出当代大众媒介可以分为印刷媒介 (包括报纸、杂志、书籍) 和电子媒介 (包含广播、电影、电视和新媒介以手机、互联网等为主) 。与以往媒介相比, 大众媒介具有受众广泛、传播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 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就是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

第二, 商业性。和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 大众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商品性, 是以交换为形式而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使得大众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界限模糊不清。也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大众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所接受。大众文化已经不是静态的文化形式, 它还和包括其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商品消费行为及其过程, 因此, 商品与文化相互杂糅, 无法分离。一方面大众文化被商品化, 而另一方面商品也被文化化。

第三, 通俗性。由于大众文化的经济与文化界限的模糊性, 使得大众文化更易于被民众所喜爱, 这就要求大众文化必须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 这样就拉近甚至消解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使得艺术生活化。总之, 大众文化“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 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 使艺术日益生活化。

第四, 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的文本在开始之初吸收其它各类文化文本, 创出原创性的新模式, 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民众之中流行开来, 形成时尚潮流。流行性, 正是大众文化的必备特征之一。但伴随着流行的发展必然导致的是模式化。譬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音乐类选拔节目在中国的流行, 各类电视台开始策划诸如《我是歌手》、《我为歌狂》、《大地飞歌》、《中国梦之声》、《中国星力量》等音乐选拔类节目。有的模式能够有所更新, 但有的就显得过于“老化”了。因此,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要求其需要不断地谋求新的创造。

第五, 日常娱乐消遣性。大众文化与其他任何传统的文化形式都不一样, 鲜明地具有为大众的娱乐、休闲所服务, 消解现代人在工作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以起到娱乐消遣的作用。让人们通过手机的快餐式阅读、轻松愉快的影视欣赏、具有感官刺激的电子游戏以获得娱乐, 沉浸在愉快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生产者要迎合民众所需, 随时创造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产品, 以满足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与高雅文化的个性不同, 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 与每个个人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俗趣。

第六, 参与性。大众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创造者、生产者、接受者为一体的文化形式, 使得人人都能成为参与者, 结束了文化是个别人所创造的历史。首先, 从主体上说, 民众的主观意愿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现代信息通信技术, 有效、便捷地影响到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其次, 从客体上看, 电视、网络、卡拉OK、手机、商业广告以及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都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特别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

第七, 全球性。大众文化能够借助网络、报纸、杂志、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介形式, 使得文化的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全世界范围内拓展。由于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更加增强了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视频课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观看, 《甄传》也在海外各国获得热播等。

第八, 类型性。大众文化的形式愈来愈趋向类型化, 电影、电视等艺术被分门别类, 有爱情片、武侠片、古装剧、悬疑片、战争类、警匪片等。与高雅文化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相比, 其完全被抹去了个性, 形成了类型化的特征, 人物角色相对一致, 不管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 总是能让人猜想到故事结局, 各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趋向一致。

第九, 后现代性。正像詹姆逊所说, 后现代性的特征是主体瓦解、雅俗交融、意识形态淡化、学科分野模糊。而它突出的形式特征, 当属杂拼和精神分裂。大众文化正具有雅俗共赏性, 同时跨学科的方法更加凸显, 不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传播学等, 而是各个学科交融在一起。作为主体的人也在瓦解, 沦为大众媒介的附庸, 对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态度也在淡化, 人们关注的只是自己身边的事情, 不再作为主体的人参与社会事务。因此, 大众文化具有后现代性。

当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应是“popular culture”, 又可以称为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大众媒介性、商业性、通俗性、流行性、日常娱乐消遣性、参与性、全球性、类型化、后现代性等一般性特征。上述仅是对大众文化的一般性进行简单的描述, 针对审美视野下大众文化中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包括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手机文化等, 还要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勇.大众文化的概念之旅、演变轨迹和研究走向[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312-320.

[4][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6]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8][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10]郑敏燕.大众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133-134.

论网络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 篇3

关键词:网络大众文化 商业化 媚俗化 超复制 造星

大众文化是个纯粹的外来词,它的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大众文化是相对于高等文化而言;20世纪20、30年代,大众文化与商业化、工业化之间的相关性的现实价值得到更多的关注;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20世纪50年代开始涉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大众文化至此已还,被认为是积极的过程和实践,以及对象和物品。大众文化从一种工业时代初期被看作下层社会的语言,到作为文化工业批量生产;从被精英阶层所鄙薄到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所塑造出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本文采用潘知常、林玮提出的大众文化定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网络文化不是大众文化,但两者从一开始就高度相融,共同构成当下人类生存的新的文化境遇。实际上两者虽各有领地和依托,但并非各自封闭、毫无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传播的。当代大众文化产生于一个高科技的网络时代,一个产品极其丰裕、高度市场化时代,这就必然使大众文化成为现代传播文化、通俗文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一个集合体。文化产品与经济产品文化趋同,使原来纯粹的经营文化、理性文化的解释模式发生困难。本文探讨大众文化本质特征之一的商业化运作在大众网络文化中的体现。

诚然,大众文化由于它具有的某种自发盲目的成份带来庞杂性,由于其商业性的显著特点其消极性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大众文化中,知识性文化消费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是严重失衡的,人们往往把大众文化喻为“精神快餐”,“量小也吃得饱”。但长期一味的依赖,就会患“营养不良症”。

一、媚俗化

网络与资本的结合形成信息文化工业,它大量生产出信息文化产品来满足用户的消费需要。使它从精英网络文化过渡为大众网络文化,具备了赤裸裸的商品性,也使网络更容易走入普通大众。大众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炒”。到如今,文化产品已经明显商品化,它只有进入市场,适合大众审美趣味、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才有可能被大众关注、被传媒“热炒”。网络大众文化被“热炒”降低了格调,逐渐走向媚俗之路。

媚俗被台湾学者翻译为“忌屎”。对此米兰·昆德拉解释为:“对kitsch的需要,是这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像留下心满意足的泪水。”媚俗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为他人的表演性,一种虚伪、矫情。昆德拉指出:媚俗是对媚俗的需要,即在一面撒谎的美化人的镜子面前看着自己,并带着激动的满足认识镜子里的自己。媚俗是对他人赞许的需要、评价的需要。他人的目光就是一面镜子--一面哈哈镜。而媚俗就是在镜子前搔首弄姿,忸怩作态。大众文化的媚俗是一种取消距离和纯净的煽情,媚美的东西由于直接迎合意志的对象必然要激动鉴赏者的意志,使这鉴赏者不再是认识的纯粹主体,而成为有所求、非独立的欲望主体了。这样,把欲望等同于娱乐,再把娱乐等同于文化、审美,就成为媚俗的全部理论基础。大众文化领域应该是媚俗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地方。媚俗既然是不可摆脱的“人类境况”,它屏蔽了“生活世界”,却指引我们探求存在的意义,这无疑向我们揭示了“生活世界”潜在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在网络社会中,一个内在性、主体性、意义、隐私和内在生活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诲淫、诱惑、眩晕、同步、透明和过分暴露的时代开始了。网络对大众文化偶像——各种“星”的盲目吹捧有时会达到很浅薄的地步。2005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芙蓉姐姐”,本名林可,网名为火冰可儿,在网上发布大量的文字和自己的s型曲线照片,极其自恋和暴露自己的隐私成为网上的热点话题。奇怪的是,她的自恋行为在网上也得到一批网民的支持,认为她大胆的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精神值得赞扬。实际上,“芙蓉姐姐”需要的就是他人的赞许和评价。他人的目光就是一面镜子--面哈哈镜。而“芙蓉姐姐” 就是在镜子前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成为他人的消费符号,走向品味地下的媚俗。现今的网络文学作品除了一味的捧或杀,很少见到像样的评论和批评,这显然是点击率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所致。由此网络文学往往透出一种“媚俗”的倾向,热衷于创作浪漫离奇故事以吸引点击率。

二、超复制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韵味。”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剖析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与大众文化的机械复制、批量生产一样,网络文化产品也体现出这一特征。

与2005年“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单一的网络红人相比,2006年的网络可谓精彩纷呈:Dodolook、嫦娥MM、丁贝莉、ayawawa、ACOSTA、网络小胖等等。但随着各路红人的“经纪化生存”,网络红人生产线渐露峥嵘。走红的方法不外乎是靠脸蛋、身材或者出位的言论,垃圾MM、内衣MM、公交MM、幼教MM、丁贝莉、别针MM等MM们都是凭借着靓丽的外表接二连三的推出,就像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制成品。

另外,网络文学因其创作主体的大众文化取向和工业化操作程式,具有显著的大众文化倾向。它们缺乏80年代作品的凝重、宏大,更多的是游戏、叛逆、轻松、随意和幽默,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些作品看起来很有阵势, 如《告别薇安》,在一部分网络读者中影响很大,但如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些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其题材的单一和重复。 因此与其说网络文学是文学,不如说是大众文化,是大众文化在网络上的文字化。

三、造星

网络文化与文化消费主义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大发展造就了一个全民互动娱乐的大时代,同时也让这个虚拟世界变成了全新的造星舞台。近两年,网络上的“造星”运动可谓风起云涌:竹影青瞳、流氓燕 、“芙蓉姐姐”、现在正在走红的“内衣哥哥”、二月丫头、网络小胖。网络明星一个接一个地在网民或网游玩家的鼠标和显示器之间诞生。

网络时代的今天,一切的美与丑在市场化的氛围中被炒作着,一部分成了名人,而大部分呢,则是最普通的人。下面以“天仙妹妹”为例谈谈网络名人的走红。

二OO五年一位被网友们称为“天仙妹妹”的羌族少女尔玛依娜,迅速地在网上走红,其人气甚至超过了喧嚣一时的“芙蓉姐姐”。与众多网络红人不同的是,这位“天仙妹妹”既不搞笑,也不装怪,红得连自己都莫名其妙,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网上明星——“天仙妹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天仙妹妹”的走红缘起于一位网名为“浪迹天涯何处家”(本名杨军)的男子,在前往阿坝的一次旅行中发现了“天仙妹妹”的美,把她的照片贴到TOM汽车论坛上,并且给她起了个名字——“天仙妹妹”。没想到“跟帖者”甚多,网上反响非常热烈,无意中改变了尔玛依娜的生活轨迹。后来“浪迹天涯何处家”成为“天仙妹妹”的经纪人,在“天仙妹妹”的走红中起到网络推手的作用。“天仙妹妹”的包装、传播几乎以浪兄一人之力完成,他实际上就是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一个媒介,一个牵线人。

在网络中,只要你有空,你就去娱乐,而且可以去互动地参与打造明星。以这样的文化娱乐背景衬托,“ 妹妹”们在大众娱乐和娱乐大众的互动过程中诞生和走红,也显得不足为奇了。网络媒介中的造梦是集编、导、演为一体的。好莱坞虽素有“梦工厂”的美名,然而,与网络媒介相比,仍不免相形见绌。“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红楼弟弟”、“国学辣妹”……这些XDJM们的成名从来都不是神话。在这里,网络媒介的造梦工作由任何一个有独立“网民”的心智足以承担,他唯一需要的设备仅仅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而已。这对所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不容忽视的是,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伴生物, 由于其视野上的宽容性和运作上的灵活性, 必将具有宽广的生长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化,大众文化联系社会与个体的纽带作用将愈来愈强, 以至于精英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成也不得不借助于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 而得以在当代社会大背景下一展身手。

网络文化对大众文化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人文社会景观有提升和降位的双重可能性,这种变化可以使文化的精英立场丧失部分空间,但也可以使真正的学术思想获得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 潘知常、林玮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2] 昆德拉.小说的智慧 [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 道格拉斯·凯尔纳 波德里亚:一个新的麦克卢汉(OB-EL)李卫华译 文化研究网站 http://www.culstudies.com

[5]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4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发展性;本质特征

论文摘要: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其教育质量如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高低,不能简单地以人才培养质量来衡量,需要综合认识。发展性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质特征与表现。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性特征,可以调整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关系,统一和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基本目的和要求。

一、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表现

(一)科学把握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

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观,就要正确认识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

一般说来,提到教育质量,人们习惯于从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即培养人的教育角度去解释什么是教育质量或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可见,传统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关注的是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可见,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因此,那种传统的高等教育精英时期的人才质量观,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学校层次、类别的多样性,学科门类的多样性,学生个性的广泛性,使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模式。可见,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或者可以总体概括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表现特点

(一)多样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是指随着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而办学主体、形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原来单一的质量观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整体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性是指不能用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来判断一所大学的质量,还要对其所有功能和活动进行全面评价。即要用不同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高等学校进行衡量。而评价的主体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外,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区、政府和社会,以及其他与高等教育利益的相关者。

(三)适应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是指高等教育要适应受教育主体内在的自由发展的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后续阶段学习的需求;要适应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特色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的特色化是指由于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必须在众多的需求中做出选择,形成自己在学科专业和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特色,最终形成各自办学模式和特色。

对高等教育质量科学的把握,以上四个特点从逻辑上是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决定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等教育。

二、发展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特点的高度集中

(一)多样性与发展性

多样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由单一到多样本身就是一种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办学主体、培养方式、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人学对象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而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也由原来单一的质量标准发展为多元化的标准。其次,多样的质量也是在最基本的质量基础之上为了后续更好的发展而客观出现的。

(二)整体性与发展性

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整体地看待高等教育质量。其次,整体性是对质量内涵的一个发展,整体性的质量观是包含高等教育所有功能和活动、所有类型的学校和所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而原来对高等教育质量理解,将高等教育质量等同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

(三)适应性与发展性

适应性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在于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应性是适应大众化阶段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即适应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其次,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着眼于积极主动地推动各相关利益主体需求的发展。

(四)特色化与发展性

特色化与发展性的关系,首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在办学形式等方面多样化发展,更是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等学校形成各自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色。其次,应当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观念,特色是一个学校在大众化发展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

三、发展性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

质量是不断发展的,高教发展是持续的质量改进,“质量是旅途,而不是目的地”。质量既然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质量观就是在承认质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促进质量向好的方向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质量,认为质量高低是比较的结果,是从传统的静态的看待某一点的质量转变为动态的看待某一段相对质量。

(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

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身处其中的人们对质量观的内涵,质量观所涉及的范围、质量观主体的需要等也不断变化。因此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永恒的质量观。

(三)质量观存在主体及方式的发展

质量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客观的理念及内涵更新变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对质量观的理解、把握及升华。这种理解、把握及升华是一种由外在到内在,由片面到全面、由被动到能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单个个体之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不同个体之上,体现在高等教育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之上。

质量观存在方式是质量观与现实质量保障活动的互动。发展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质量观是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主题而变化的,不能脱离发展空谈质量。发展性质量观不仅体现在客观理念的更新和主体的内化,还体现在质量保障的活动中,体现在质量的进步过程中,体现在质量发展的实践上。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 篇5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

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

(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并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

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

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

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其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出现,是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背景下,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产物,它既有世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又有自己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所赋予的特性。一般来说,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事

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而开始的,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大众

传媒承载着大众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严肃艺术和高雅艺术

并行前趋的一种文化景观。但是,中国大众文化由于产生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缺乏对大众文化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具体研究和理论

总结;缺乏对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应有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的宏观

管理,因而显现出一定的无序和盲目发展状态。另外,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消费娱乐业的发展很快,文化产业结构失衡,富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国有文化

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过多地引人国外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东部地

区与西部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布局失衡。正是由于中国大众文化的不成熟性和不平

衡性,造成了大众文化创作在其快乐原则的指导下,不注重和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精英文化

融合,一味追求娱乐的消遣性,追求内容上的非历史性、无深度性。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型时

期,将大众文化的社会大众性、商业赢利性、娱乐消遣性摆在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之上,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失调。此时此刻,推动和承载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大众传媒,在发挥

其传播功能的同时,理应担当起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我国,大众传

播媒介既有文化产业功能,同时又有舆论宣传和引导的功能,其文化产业功能直接推动着大

众文化向前发展,其舆论引导功能则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出引导中国大众文化朝

着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文化转型时期,无论是从理论上、客观管理上、大众文

化结构和内容上,还是从大众文化布局上,都应引导他们和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的发展

趋势相适应,绝对不能使它们相互对立或者割裂开来。具体来说,在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我国的大众传媒应紧紧围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大众文化引导到代表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轨道上,减少那些片面追求娱乐、消费、搞笑、逗乐、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保持整个社会文化产品均衡有序地向前发展。

其二,大众文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大众传媒很容易控制大

众,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甚至远离现实的伪现实中。大众文化中传达出的带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无中心、无深度、反理性、消解神圣等特性,极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

极面中找到同盟军,二者坑淦一气,无异于一剂毒药毒害我们的国民精神。同时,中国社会

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的经济落后、社会贫穷、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少、国民

整体素质较低等、容易造成对社会文化转型期外来的腐朽文化产品不辨良萎。这些都会严重

影响中国人原有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因此,目前的现实需要迅速建立起正确的大众文化批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维结构中,文化的本质功能即在于批判,在于对政治、经济偏

差的矫正。大众文化批评正是代表着文化行使批判使命的有效形式。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批

评具有三大功能,即调节功能、监督功能和建设功能。通过批评对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对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进行监督,在大众文化内部制定审美规范,建

立大众文化秩序。特别是对大众传媒实行监督,中国大众文化还缺乏这种批评意识、批评机

制。前面已提及到,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超常的功能,可

以发挥并扩张自身的媒介意志,轻而易举地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虚伪世界之中,对

社会造成潜在危险。特别是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处在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下,大众传媒又被

党和政府赋予了舆论监督权,那么,谁又来监督大众传媒呢?长期以来,中国的大众传媒在党和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制约下,没有形成大众传媒极权,从而保持了社会的平衡。

但中国加人WT()后,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大众传媒产业化功能将得到有效发

挥,大众传媒将凭借其经济实力形成极权机制,这时的政府法规制约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所以,必须建立大众文化自身的批评机制,通过职业批评家和大众中自发的批评者形成批评

网络,通过舆论监督、道德监督,以社会雷达探测器的功能去辅助和弥补社会法规的功能,监督大众传媒。事实上,承载和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建

立和完善大众文化的批评机制,则是大众文化自身的需求,是社会大众的需求,也是中国国

情的特殊需求。提倡大众文化批评监督大众传媒,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流行文化的研究,所以,正确处理好

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思考大众文化的成因时,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比如,周宪在述及大众文化的成因时指出:“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规模都市化的形成以及大批城市大众的涌现,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一种带有文化产业性质的大众文化应运而生。”②而陈刚在给大众文化下的定义中,也明确地把大众传播作为其构成大众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③显然,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有着撕扯不开的关系。那么,什么又是大众传播呢?看来,在梳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大众传播的涵义,这对于我们理解大众文化的形成很有必要。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二十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战后才出现的电视)。”④从目前的情况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但促成了旧电子媒介的更新换代(如从普通电影到立体电影,从普通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卫星电视等),而且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电子媒介(如程控电话、录像机、VCD、DVD、卡拉OK、传真机、多媒体电脑、因特网)。可以说,电子媒介的队伍已经壮大;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壮大的趋势必将愈演愈烈,以至于我们今后肯定是生活在一个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时代。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个部分,但是在催生、塑造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电子媒介无疑起着更大的作用。按照传播学家的看法,迄今为止,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在口语文化时期,由于传播是在单纯的、人人都具有的说—听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口语文化具有了粗陋的民主和平等色彩。而随着印刷文化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民主平等关系被取消了。因为印刷文化机制本身便具有一种拒绝和排斥功能,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进入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进而掌握、控制、甚至垄断文化的阐释权,而大量的没有识文断字能力的芸芸众生则被印刷文化机制无情地抛置到了边缘的角落,他们惟一具有的资格是被动的接受与倾听。可以想见,在典型的印刷文明时期,与之成龙配套的只有精英文化、贵族文化,而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只有基于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我们才能理解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于大众文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美国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在分析早期电影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指出:由于电影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和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这种新型的电子媒介与传统文化精英的格格不入。同时,由于电影不是为了特定的阶层、客厅、课堂而设,而是为了现实生活、为了了解西部、工人、农民、木匠和工程师,为了探讨关于女人、中产阶级和劳动阶层的广阔领域,所以电影深受底层民众的喜欢。结果,电影不但把平等意识带到了人民大众之中,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到了二次大战末,电影媒介已建立起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即继印刷文化之后的艺术、娱乐、大商业和现代技术的汇合,它符合大众的口味,又从大众中获得力量。这种新的大众文化把作品和制作过程联系在一起,这二者都不符合旧的文化学说的模式。„„对大众来说,看电影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体验和解释同代人或家庭的共同价值观的新方法。⑤

从切特罗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电子媒介的电影,由于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本身便蕴含着一种平等、民主的理念,所以与印刷媒介对大众的拒绝、排斥功能相反,电子媒介最大限度地对大众行使着、发挥着它的接纳和聚合功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切特罗姆才认为电影创造了大众文化。如此看来,电子媒介不但在创造大众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次极富革命意义的壮举,因为它打破了精英文化或贵族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大众也由于有了自己的文化领地和文化支援,第一次具有了与上层精英垄断的传统文化分庭抗礼的资格,甚至有了蔑视、无视传统文化存在的权利。

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在催生了大众文化之后并没有抽身而去,可以说,在20世纪大众传媒的更新换代中,每一种电子媒介的出场都是对大众文化的一次再引导和再规范。于是,电子媒介在完成了大众文化的“助产婆”的使命之后,又充当了大众文化的“整容师”。而不断的引导和规范,反复的化妆和整容,也使大众文化的革命性冲动耗尽了、反叛性精神衰竭了。如今,整个西方的大众文化不仅安居乐业,而且其产品在具有了典范效应之后已批量生产、大量输出。如此说来,大众传播便不可能不是一把双刃剑,它成全了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大众文化成了它的奴隶。

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6

发布时间: 2005-10-09 17:44作者: 老泪信息来源: 紫金香网络社区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1、《后现代主义文化》 史蒂文.康纳 商务印书馆



2、《大众文化研究》 陆扬编 上海三联书店

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三联书店



4、《文化生产:媒介与都市艺术》 克兰 译林出版社



5、《通俗文化理论导论》 斯特里纳萃 商务印书馆



6、《社会的麦当劳化》 里茨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

7、《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理论》 斯道雷 南京大学出版社



8、《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迈克 译林出版社



9、《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巴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0、《文化帝国主义》 汤林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1、《认识媒介文化》 史蒂文森 商务印书馆



1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 学林出版社



13、《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4、《时尚的哲学》 西美尔 文化艺术出版社



15、《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姆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6、《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7、《自恋主义文化》 拉斯奇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8、《孤独的人群》 里斯曼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潘知常 林纬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7

珠三角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 51.1%的城市居民近1年未参加中等强度体育锻炼, 35.8%的人每天静坐超过3个小时, 而每天运动30~60分钟的城市居民只有三成, 锻炼不足加上膳食不平衡导致“三高”和肥胖成为市民健康的“大敌”。专家表示, 真正的体育是人人参与的, 是一种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珠三角地区居民应该参加更多大众化的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

而毽球运动是继承华夏民间体育中的踢毽子游戏, 并结合现代球类运动规律的新兴现代体育项目。现代毽类运动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 起步于20世纪中期。毽球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 特别是花毽的动作更为优美。花毽即花样踢毽, 它分规定动作赛和自选动作赛两项。规定动作有盘踢、磕踢、落、上头、交踢六个套路。自选动作则由运动员即兴发挥, 花样更繁, 难度更高。它同武术一样, 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民对体育价值的逐渐认识, 我们对珠三角地区公共场地群众进行花毽锻炼的现阶段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 先是从锻炼的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场所等方面开展了调查, 再进行统计分析, 为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对体育锻炼提出几点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珠三角地区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东莞市) 的10个公园和10个楼盘小区进行花毽锻炼的大众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共发出450份, 收回问卷446份, 有效问卷435份, 有效率达到97.53%。

2. 研究法

文献资料调研:查阅国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30余篇, 为本研究分析所参考和利用。

3. 访谈法

4.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由Excel软件储存, SPSS10.0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参加活动的目标特征

随着广大人民的教育以及生活、卫生等物质文化条件的改善, 体育日益向各阶层人群中渗透。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 他们参加锻炼的目的和动机也在发生变化。珠三角地区中老年参加花毽锻炼的目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 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健身和预防疾病, 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3.22%和19.77%。健康是生命的本钱, 追求健康是广大群众的主要目的。排在第三位、第四位的是娱乐休闲和调节情绪, 分别达调查总人数的12.64%和10.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市民不再为吃穿而担忧, 他们希望的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再下面分别是减肥、结交朋友、家庭团聚和其他。

(二) 参加活动的时间特征

参加活动的时间是花毽锻炼小群体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也是群体活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从时间维度来考察花毽锻炼小群体, 可探明其群体成员共同的自由支配时间的表征。

1. 活动频度

调查显示每星期中有61.7%的人锻炼5~7次, 有18.7%的人不定, 有13.5%的人锻炼3~5次, 有6.1%的人锻炼1~3次。可发现, 大部分中老年朋友都已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 而且在锻炼中获得益处。另外有一小部分“打工一族”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花毽锻炼。

2. 活动持续时间

花毽锻炼的时间以上午为主, 其次是晚上, 下午锻炼的人相对减少。因受城市环境影响, 上午为锻炼者制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上午可以很快清理大脑皮层因一夜睡眠而形成的抑制, 使各器官系统功能非常活跃。锻炼时间的选择是每次锻炼的时间持续在60~90min为首位, 在30min内锻炼为末位。在交谈中发现, 很多人对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这些问题了解很少, 从而锻炼时具有盲目性, 造成锻炼效果不理想。

3. 活动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的安排虽然有较强的随意性, 受外界条件和自身心理的影响较大, 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它的成员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必然有一定的规律性。调查显示, 有45.05%的群体成员爱把活动时间放在“双休日” (列第1位) , 各组别对此结论相同。说明“双休日”已成为花毽锻炼群体成员重要的活动时间。同时调查发现, 每个时间段均有一定数量的群体成员在开展活动, 表明群体成员花毽活动时间安排的多样性。

(三) 参加活动空间特征

参加活动的空间也是反映花毽锻炼小群体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调查表明, 参加活动空间特征表现出高度的集中趋势, 主要集中在公园的空地, 总体有78.0%的群体成员是在“公园的空地”进行花毽锻炼的。因为珠三角地区为老市区, 以前在城市建设时忽视了居民运行场所, 从而导致当前居住区体育运动场地的短缺。新建小区很多, 可大多数都是花园式建设, 一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 区民参加锻炼只有到公园、路边空地等活动场所。

(四) 花毽锻炼小群体的组织结构特征

1. 花毽锻炼小群体的组织形式

调查对象最小的30岁, 最大的71岁, 平均年龄58.76岁。各年龄段的性别频数分布上, 男性均高于女性。花毽锻炼小群体中以离退休人员为主, 占40.9%, 在职工人占25.5%, 个体工商户占8.1%, 无业失业或半失业占7.9%。在参与群体中, 教育科学医疗文化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 分别是5.0%和2.1%。花毽锻炼小群体的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两个文化层次为主, 共占68.8%;尤以高中居多, 占53.0%。

调查显示花毽锻炼小群体的组织形式都是“自发组织”形式。这个群体内就需要有核心人物和极大的约束力来维持内部的稳定, 且大多以花毽技术水平和社会关系来自发组织小群体。无政府部门的组织, 也无赞助商组织的, 无社会指导员的参与, 小群体地存在没有很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从而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五) 花毽锻炼有包容性特征

对参与花毽锻炼的人来说, 重要的是游戏, 而不是取胜。参与者身体素质的不同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被抚平, 这样, 拥有不同技能水平的人也能在一起享受竞争的快乐。随着社会中年龄中位数的加大, 老年人更加长寿, 老年人成了社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对不包含强权、不依仗体力、不强调战胜对手和不参与冒险的体育形式的兴趣正在增加。随着人变老, 他们不再喜欢用体力来建立在体育中的威望。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将体育看作一种社交活动并且对体育的包容性和非排他性更感兴趣。包容性项目特征一般符合每个年龄段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 要加大宣传鼓励, 让它继续发扬。

四、对策与建议

花毽运动小团体是民间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团组织民间化的产物, 是表达民间利益诉求的合作性团体, 政府应加以政策导向和投入, 适时推动大众花毽运动进一步发展。

花毽运动是一项现代大众喜欢、易开展、长期能坚持的锻炼方式。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民间性、自发性、包容性、便利性, 包括接纳弱势群体参与此项健身等特点, 具有很大优势。因此,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以发展花毽运动:1.充分利用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体育资源优势, 为弱势群体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等设施, 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组成体育“志愿者服务队”, 开展“体育进社区”的活动, 宣传健身知识, 义务进行健身指导, 引导和帮助当地大众参与全民健身。2.加大社区体育建设投入, 在继续实施“雪炭工程”的基础上, 力争从“体彩”和“福彩”收益中多提留一定份额用于在贫困社区铺设亲民、便民的“花毽运动场地”。3.积极支持、引导社区体育组织发展, 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在动员、组织、指导弱势群体参与健身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守允.合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足球小群体活动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2, 22 (4) .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

[4]彭发祥, 刘守恒.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

[5]钟振新, 姚蕾.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3) .

大众消费股下跌乃周期底部特征 篇8

根据美国中国商会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全国百大零售企业销售总额按年增长仅0.1%,而联合利华、棕榄高露洁及宝洁三大外企第三季度销售大幅下跌,除去中国人转用国货因素,销售疲弱是不争之事实。看看上海家化销售收入数据,2011年营业收入增长15.5%,2012年增长11.8%,2013年增长11.7%,但今年头9个月营业收入仅增长3.8%。国庆假期我曾到临近的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游玩。纪念堂附近的一段商业街,街道狭窄,两旁都是小商铺,各行各业的经营者均有。5年前曾经来过,当时此商业街热闹非凡,生意兴隆;如今旧地重游,竟然发现有不少商铺是关门不做生意的。可能有网购兴起、城市变迁等原因,但我相信经济周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通常是投资最先下跌,结果是上游产业首当其冲,接着是中游行业,最后才是下游行业,而普罗大众的消费下降表明经济周期已经到达底部。虽然2009年中国有四万亿刺激经济,但未能改变经济周期的规律,只是改变了经济运行的轨迹而已。以10年经济周期而言,目前正处于衰退阶段;而以3-4年的短经济周期而言,亦正进入衰退期,两者重叠令经济下行压力大增,因此央行开始出手“放水”。

上个月初,股神巴菲特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英国零售商乐购(Tesco)是个“巨大的错误”。 巴菲特是在2007年买入乐购的,不久股市见顶,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乐购股价跟随下跌。虽然2009年股价反弹,但2010-2013年乐购股价停滞不前,今年以来更是大幅下跌。走势图上,形成一个中继三角形向下突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资金都留在股市投资,因此对零售商不利,再者,乐购经营不善,又爆出丑闻,股价自然“插水”。今年较早时,乐购曾两次发出盈利预警,并更换了CEO。上个月初,乐购宣布其上半财年盈利预测被夸大了2.5亿英镑,要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彻查账目,并暂停四名高管职务,同时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对乐购的会计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有消息称乐购正考虑分拆亚洲业务,借此成立独立公司筹资以缓解财务压力。业界认为拆分亚洲业务融资后可保乐购“国际帝国”基本完整。乐购在亚洲5个国家拥有1000多家门店,包括中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且其已将业务拓展到了印度。乐购中国自2009年全面收购顶新集团拥有的股份,成为乐购全资子公司。两年前亦在本地开设一家超市,但经营手法令人觉得厌烦。进入超市前需要穿过长长的商业街,商品价格相当贵,后来用于包装蔬果的胶袋竟然打孔,防止顾客带走用于装垃圾。今年5月,华润收购乐购中国获批,135家乐购门店将改名为华润万家,乐购中国将寿终正寝,本地门店发通知要求会员到门店将积分兑换成商品。收购方华润万家连续几个季度业绩倒退,相信与大肆收购有关,以及经济不景气蔓延至最底层。

与消费股的表现相反,今年以来资源股、商品股、基建股等表现不俗,例如马钢股份(600808)升68.8%,招商轮船(601872)升63.5%,振华重工(600320)升61.9%,鞍钢股份(000989)升36.3%,即使是武钢股份(600005)都有10.8%的升幅。通常,股市领先经济6-9个月见底,这些股票多数在年中见底的,可见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见底,从而结束10年周期,这与我的预期完全一致。

上一篇:店长助理晋级培训心得下一篇:“我的中国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