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派语文 感受语文教学艺术

2024-08-14

走进苏派语文 感受语文教学艺术(通用6篇)

走进苏派语文 感受语文教学艺术 篇1

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研讨会于烟花三月在美丽的长江之滨——靖江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个研讨会,见到了许多苏派语文教育的专家。这些语文大家们有一个共性即外表朴实无华,普通如常人,如若走在大街上,几乎一下子就淹没于茫茫人海了。但是,当他们在讲台上的时候,立即会光彩夺目!

上午活动内容丰富,但是井然有序。

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芒芒主持了开幕式。简短,然而可观。

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志平先生的讲话让人难以忘怀。平实但是充实,显示了一个学者的修养之扎实!没有官气,多了些书卷气。

接下来,大家聆听了3位专家生动的、精彩报告。

著名语文教育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洪宗礼先生率先登场。洪先生誉满华夏,德高望重。他以《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为题,和与会的上千名代表分享了他对教育的深情。他说,虽然语文的低效有政治生态的影响,有应试教育的干扰,但是语文教育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语文老师要“领责任”。语文自身的问题主要是两个,首先是教材,其次是课堂。教育当以“塑人”为目的。言之谆谆,发人深省。

随后,著名杂文家、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王栋生老师登场。虽然已经退休,思想依旧活跃,深刻,敏锐,成为论坛的最大亮点。他认为,最需要关注的是“你的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觉得,教材固然重要,教师比教材更重要;(似乎和洪先生的认识不吻合,其实,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所强调的内容不一样,而已!)他提醒,不要过分强调“流派”,那样会导致“视野窄化”、“认识矮化”;他呼吁,取消特级教师评审,取消教师职称评审,让老师踏踏实实地读书、教书、育人。有些话似乎不合情境因而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思想的光芒催人警醒。

最后,省教科院副院长、省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杨九俊登场。从不拖课、拖会的杨院长用10来分钟和代表们分享了他对于“教学风格”的认识:时代的印记、风土的记忆、心灵的音乐。他强调风格的标志性而外,还要注重丰富性。他提醒仿真致死、优越致死、精致致死诸般情形。言短意长。

下午的课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曹勇军老师执教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葡萄月令》。由读文到解文,由“文”而“道”,从阅读到写作,课堂容量很大。充分演绎了读文章从一篇一篇地读到一片一片地读的真义。他致力于上“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他认为从关起门来上的课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进步与退步。他强调语文老师的三种眼光:教育的!

语文的!课堂的!他追求把课上得朴实、平实、老实、结实。他强调在“专业生活”中求得“专业发展”。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的课文《黔之驴》。这是柳宗元的一篇知名度很高的寓言,看起来很浅,很薄,黄老师在浅文深教、薄文厚教上做了成功的示范。特别是让学生以驴、虎的身份分别讲述故事,特别是“黔虎之智”、“黔虎识驴”、“载驴入黔”几个“成语”的创意让人眼前大亮。一篇寓言,三个故事,六个“成语”的归纳,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视野,也启迪了在场的老师们。黄老师关于“本色课堂”的简约的解读让人茅塞顿开: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法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教学效果实实在在。他说:凡是圆满的课都是假课!他认为,能够不用多媒体尽量不要用!他启悟:优秀的教师是把学生错误的答案哄出来。

唐江澎老师执教的是“走进语言现场——问答之间”。一个新意迭出的课堂!一个难以掌控但是凭借着扎实的教学功与机智而操纵自如的课堂!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课堂!!他还就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关注体验、把“活儿”做细三个问题发表了高见。

听了一天的课,用尽了一支笔水,记满了一个本子,感觉很累很累,但是沐浴在语文的春风下,觉得很轻松,也觉得有义务和大家分享一下苏派语文的风格。

走进苏派语文 感受语文教学艺术 篇2

一、教师准确领悟文本, 奠定高效之基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 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这三者, 教师至关重要。只有教师正确地阅读理解文本, 与文本深入对话, 才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 把握好文本的内涵, 悟出文本的精髓。

每一课都是编者编选的, 每一篇课文其实都包含编者的意图。课标修订稿把“编者”加进去, 是想告诉我们, 一定要想象编者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位置,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还要搞清楚这节课、这个单元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重点要发展学生的什么素质?还要想如何让这篇课文的教学与其他课文的教学相互呼应?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想想, 哪些内容是必须教的, 哪些内容是可以教的, 哪些内容是可能教的?和编者对话, 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呢?之前每次参与教研室李主任的集体备课时, 教研员都会强调一点———一定要关注课文后面的练习。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要有课程意识, 要能有意识地打探编者的意图, 领会编者的意图, 发展编者的意图, 在研读文本的同时, 寻找和挖掘文本所蕴涵的语文核心价值, 从“浅对话”走向“深对话”。

语文课上, 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品质。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把编者的意图转变成我们的解读思维, 把解读思维变成学生的语文活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先抓语文学科知识, 再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体知识, 这样才是真正的教科书编者, 教师、学生、作者实现有效对话。

二、教师巧妙提问, 奠定高效之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问题乃是激起求知欲的刺激剂。”巧妙地设计问题, 在新课堂上适时提出问题能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并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启发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并且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正确。如在《七颗钻石》一文中, 抓住“忍不住、咽”字, 引导学生感悟小姑娘的大爱时, 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提问:问题1:文中这句话中的再也忍不住, 说明了什么? (生:不能再坚持, 忍了好长时间) ;问题2:那为什么小姑娘不喝呢? (生:来了一位过路人讨水喝) ;问题3:小姑娘有很多的理由拒绝过路人, 比如说?比如说——— (生:妈妈生病正要水呢、我也渴……) ;问题4:可小姑娘没有喝水, 也许看到是怎样的一位过路人呢? (生:面色苍白的老人、比自己更小, 更干渴的小姑娘、嘴唇发白的老奶奶……) ;问题5:看到这一幕,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硬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这是一种什么爱? (生:关心他人、舍己为人、富有同情心……) 。师小结:小姑娘关心自己的妈妈, 关心一条小狗, 甚至关心更多的陌生人, 这就是一种大爱。

在教学中通过这样“曲问”, 运用了提问艺术,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地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效小组合作, 构建高效课堂

1. 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

试验伊始, 我首先带领学生学习了关于“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动手查资料, 对合作学习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就为学生以后在课堂内外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 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 特别强调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方式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小组。在试验中, 我将学生进行了“异质”分组, 即把成绩、特长、性别、爱好等各不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在课堂教学中, 以四人小组前后排合作效果最佳,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八人小组合作最佳。八人小组是将两个四人小组进行合并。在一学期中, 每个四人小组的组员固定不变, 八人小组的组员固定不变。

3. 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人人参与, 共同完成任务。为了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 我对各四人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分工分别是:合作小组长———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内进行调控, 课外精心管理;记录员———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员———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能否各尽其责;报告员———在反馈或交流时, 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或活动结果等进行汇报。

4. 有效合作。

通过在生字、阅读、古诗、分角色朗读、口语交际等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学生很快掌握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调控下共同探究, 完成任务;反馈交流;老师小结。经过课内外的合作、校内外的合作, 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 实现了有效合作。

四、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 我们不是备受关注的亮点, 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语文课多数是“老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 一节课, 加上学生活动, 时间较为紧张, 写作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 变成作业,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实际上, 如果能用一点时间, 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 让学生当堂写, 那么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 学生可以端正态度, 强化训练效果———字写得更好了, 文章更通顺了。我们应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 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课堂书面作业。

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 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学中, 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 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 可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 而对于后进后, 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 教师还要适时鼓励, 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语文的魅力 篇3

关键词: 诗歌 朗诵 语文生活化

一、大声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怀

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站在古老长城上面,诗意盎然,写下了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沁园春·雪》,诗歌是需要朗诵的,激发朗诵乐趣,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就有韵味,读者读着就有共鸣。朗读此文,首先感受的是韵味十足,万里雪飘的“飘”,顿失滔滔的“滔”,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腰”,稍逊风骚的“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雕”。共同的复韵母ao,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写,抒发对祖国未来的憧憬。正值1936年,抗日红军完成艰苦的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给全国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诗人在结尾处感叹“俱往矣,数风流人事,还看今朝。”表达了诗人想拯救黎明百姓于水火之中,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歌颂祖国美好的未来。朗诵《雨说》时,我们感受到工整的排比,欢唱而亲切,每段开头都是“雨说”,读起来有节奏,明朗,同时表达雨已经悄悄地来临了,《雨说》是一篇雨的絮语,更是一曲春的赞歌,开头展现的是一幅干旱严冬的景象,种子被禁锢,牧场枯黄,牛羊无法牧放,鱼儿不能自由游动,四月天冬寒不去,春温不来,真是让人久等了。恰逢一场春雨,有着“久旱逢甘雨”的味道,它代表着希望,是不可遏制的活力,表达了诗人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爱意,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然,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正值“文革”不久,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显得生机勃勃,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巧用借景抒情,让诗歌蕴含生命

《沁园春·雪》上阕因雪起兴,接着漫天雪景抒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大气磅礴,不见“雪”字却能感受漫天雪花飞舞,接着对雪景大笔铺陈,“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仿佛此刻被无边无际的大雪覆盖了,黄河也失去滔滔流动的面貌了,诗人借着美景,以静写动,蕴藏着生命气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比喻成银蛇一样舞动,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跑。诗人索性大胆描述,释放自己的雄心壮志,吐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奔放之势。上阕运用了大量比喻,动静结合的方式寄托出祖国山河的美好和壮丽。下阕抒情,举例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史英雄人物,抒发自己伟大的抱负和胸怀。下阕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阕雪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价,其中“竞”字形象地体现了英雄之间的激烈斗争,而“折腰”巧妙地展示了每位英雄为之倾倒的姿态,所谓浑然天成。接下来的重点字眼,“惜”字开头,展开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同时又有批判,评论秦朝汉武、唐宗宋祖,运用“略输”、“稍逊”等微妙用词,措词极为分寸,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运用“只识”二字带有讽刺之意,“弯弓射大雕”巧妙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会用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对照《雨说》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雨俨然是春天的一位使者。雨走得很轻,而且问声细语,像“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而接下来“我呼唤着孩子的乳名”,表现了雨对每个孩子的熟悉和亲昵。“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说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巧妙的比喻关爱孩子而生怕惊扰他们,仿佛这雨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满含着爱。文章第三节直接请求孩子们迎接雨的到来,打开油伞,关起窗户,放下帘子,披蓑衣,戴斗笠,都是人们拒绝雨的行为,所以诗人运用三个“别”字,直截了当地请孩子们千万不要拒绝它。文章第四节雨告诉孩子,我是来亲近你们的,发出两句“为什么不……”并随之前行。第五节,雨请孩子们跟着它迎接春天,田圃里的泥土“将润如油膏”,溪水叮咚像在“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诗人运用大量拟人化手法,令人真切感受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的春天的守护者的形象。

三、走进生活,感受自然魅力

让语言艺术走进语文课堂 篇4

让语言艺术走进语文课堂

◎吴明慧

含情、蕴美、幽默是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师应该以此为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让语言艺术走进语文课堂。这对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学情趣,启迪学生智慧,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有庄重的仪表,有文明、礼貌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准确、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语文教师,注重词汇的丰富、跌宕、幽默、富有变化和感染力,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由此看来,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一项艺术,它的艺术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含情

“情者文之径”,情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人世间多姿多彩的情感在这些课文中充分地展现出来。如《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最后一课》中的爱国情,《乡愁》中的思乡情,《我的老师》中的师生情……作为教者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先天”优势,运用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容,体味文中的情愫,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具体做法:

(一)导语激情

导语是一堂课的序曲,序曲弹奏好了,下面的乐章才能华采。导语的类型有许多种,饱含感情的导语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教《给巴特勒的信》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世界建筑史上,有一座最神奇、最辉煌、最宏大的建筑,这就是我国的圆明园。这里有玉石奠定的屋基,雪松的梁架,铺满锦缎的墙壁,缀满宝石的家俱……这里有一幢幢楼阁,一座座花园,一眼眼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飞翔其间……这座恍若月宫的建筑,就是圆明园!我们没有见过它,而且永远也见不到了!100多年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大肆劫掠财宝后放火烧毁了它!这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今天就让我们在雨果《给巴特勒的信》中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果不其然,这则对圆明园的美景饱含赞美,对圆明园被毁饱含义愤情感的导语在学生间引起强烈震撼,很多学生谈起自己游圆明园废墟的感受,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之中,与雨果的感情产生共鸣,课上得很成功,而且爱国情感得以升华。归结这堂课的成功,都是导语激情的作用。

(二)析文传情

丰富的情感因素是教材中所固有的东西,然而中学生由于受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往往感受不到文中深层次的情感震撼,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融自己的切身感受于讲解中,把课文中的情感源源不断地传达出来。

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中介”,在深入钻研和具体讲授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动于衷,心起情波,关键是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情绪的变化,用不同的语气声调,用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语言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以求感染学生。于漪老师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在学生心中弹奏爱国主义的最强音,她一方面以文中情激学生心中情,另一方面以自己胸中情点燃学生的爱国火焰。特别感人的是她谈到了一段亲身经历:“七七事变”后,小学即将解散,她将永难忘怀音乐教师教唱《苏武牧羊》一曲……这一课于老师把自己的经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溶入了讲解之中,交流感受,叩击心弦,传情激情,真正做到了“怀情而教”。

二、蕴美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山川,有的歌咏花草;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咏善良,有的歌咏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笞黑暗,有的鞭笞虚荣……语文教师要怎样通过语言把这些内容传达出来呢?

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朗读示范作用,用声音再造美。海德拉尔曾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朗读时要注意声、韵、调的和谐美,轻重缓急的节奏美,以及传情达意的表现美。在诵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词,生动的语言,教师力争将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同时送入学生的心田,激荡他们的胸怀,陶冶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升学生的情感境界。《春》这一课,教学目的之一是朗读训练,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发挥自己朗读的特长,进行了全文范读。在范读“春雨图”一段时,放慢语速,使语调尽量亲切柔和,在舒缓的节奏中再现春雨细密柔情的特点。学生听后会倍受鼓舞,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筛选、锤炼语言,力求用最精当、优美的词汇来表情达意,避免罗嗦、平淡。至今,一位古典文学教师是这样讲解《凉州辞》的: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之巅,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戍边的兵士啊,你何必吹着羌笛奏起哀怨的《折杨柳》?要知道,连那温情的春风都不愿跨过玉门边关!这样的讲解,你又怎能不说它仍是一篇美文呢?

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师准备了美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精美的形式――教学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否则有血有肉的人物就会变得呆头呆脑,山川不再有灵气,花草不再通人性,传神的描写被肢解成修辞或习题,意境也就不会再有优点,这样下去语文教学的吸引力何在?

三、幽默

幽默的语言是教学的添加剂、润滑剂,它是一个语文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做到有目的地借助幽默语言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就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活跃气氛,使学生在谈笑间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如教学《守财奴》一课,在分析葛朗台临终前仍然坐在密室前守着财宝这一情节时,教师用“葛朗台仍坚守工作岗位”这一诙谐的语言来形容,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笑声中,我们更真切地认识到了葛朗台守财奴的鲜明性格特征。少年的往事大都忘却了,但那笑声里得来的知识却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记忆里。

有文章指出:“一些例证说明了,幽默并不影响直接知识的获得,但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由此可见,教学使用幽默的语言作用何等巨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伟大的文学家常被人誉为“语言的巨匠”。语文教师是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理应自觉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力争成为语言的“行家里手”。然而目前不少语文教师课堂语言仍存在问题,比如随意性的口语较多,句式松散、不完整,不畅达,“嗯、啊”不停,这样的语文课听起来干巴巴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语文教师首先要向语言经典学习,多读书,多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另外,在备课时,把“备语言”作为备课的一项重任,尤其教学语言有问题的教师,有必要把自己课上要说的话写成稿,背下来,这虽然是个笨办法,但坚持去做,语言的条理性、生动性都会得到提高。

含情、蕴美、幽默是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境界,尽管达到这样的水准不是一日之功,但语文教师应该以此为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让语言艺术走进语文课堂,这对于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学情趣,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课堂转型,“苏派”语文再出发 篇5

一、言语智慧,强化语用

《错过》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它辩证地讲述了人们为什么会“错过”,提出人们要更好地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议论文的观点更加鲜明,论据更加充实,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辩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结一下文章是如何看待“错过”这个问题的,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和作者不同的观点。将学生的观点总结起来,让学生分别选择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并和持同样观点的同学组成小组,搜集各种例证,用来辅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我们不应该纠结于‘错过的事物,而要放眼未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东西,拘泥于过去只能是原地踏步。”还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应该在‘错过的事物中得到经验教训,或许我们下次还会有机会,错过了一次就再追寻第二次,要不离不弃。”围绕这些观点进行辩论,可以考验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二、文化创生,继承传统

在学习类似《凡尔赛宫》这样的文章之时,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凡尔赛宫的照片,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是和作者一样在凡尔赛宫中游览的人,随着作者描写的顺序来“游览”凡尔赛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文章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了解举例子、作比较等文章中使用的方法。在这样图文并茂的欣赏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字深处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在苏派教学中有很多教学主张都体现了文化创生的观点,如“诗意语文”、“文化语文”等,都强调突出文学功能,自觉开发人文类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文学之美。

三、自主建构,突出主体

在学习《雪》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用自主构建的方式来学习,向学生提出问题:“哪里的雪?怎样的雪?”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很好地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却很考验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只总结出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江南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冰冷”,此时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这样的概括太简单了,能否更加细致地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进行对比呢?”学生在细致阅读之后再次进行总结,找到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磬口的蜡梅,冷绿杂草在雪下”等具体描写南方雪景图的句子,又找到了“如粉如沙不粘连,旋风里蓬勃奋飞,日光里灿灿发光”等具体描写北方雪景图的句子。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小组讨论,对自己总结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南方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那作者最喜欢怎样的雪景?他为什么喜欢这样的雪景呢?”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干涉,学生自己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循序渐进地找到解读文本的关键。

四、整合发展,立体推进

以《赵普》这篇文章作为例子,可以用整体发展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立体地学习这篇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围绕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尝试概括,此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并进行阅读理解。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事?什么人?”让学生尝试概括《赵普》这篇文章写了主人公怎样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体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学生很快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的事情,体现了赵普勤奋好学和胸怀天下的精神。此时可以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如何用一两句话来将文章中的两件主要事情概括出来,要完整体现故事内容,而且还要做到表达生动。这一个板块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之后,可以进入到第三板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搜集一些和刻苦学习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是名人名言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情,说说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个板块考验的是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资料收集以及归纳总结、文字表达的能力。

苏派教学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苏派教学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就要更好地运用苏派教学方法,推动苏派教学发展。

苏派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篇6

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苏派语文教学风格,逐渐形成具有江苏本土教育与原创特色的教研成果,不断丰富与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对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如何提高苏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以探讨。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发掘学生的阅读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细化阅读目标,帮助学生分阶段完成不同阅读任务;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定期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如此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的阅读

环境,学生之间亦可增进感情交流,提高阅读能力与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纪念白求恩》一文时,可以将阅读任务分解为以下几点: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本文的创作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主人公的特点有哪些等,通过分目标阅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从而实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二、组织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开始。首先,为学生留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专心、主动、兴趣盎然地阅读,在活跃思维环境中深入理解文章,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其次,为学生搭建文本言语与主体实践间的桥梁,不断启发唤醒学生的记忆,借助实际生活经验理解文本阅读内容。

在初中语文阅读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知识掌握情况,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猜谜语、课本情景剧表演、主题班会、分角色朗读及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的能力。在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刻舟求剑》一文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过河的人及小船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快速进入状态,将楚国人的死板表演得活灵活现。让学生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寓意,即要懂得变通,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变通,否则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选用优美的语言和声音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是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载体,能够有效地接收知识。教师要选用优美得体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信息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语言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语言习惯。教师须注意自身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因为,优美得体的语言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在上行下效中体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声音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自行体悟的能力。通过声音结合来表现感性的诗歌,在节奏变化与起伏的情感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感情。教师要鼓励学生为诗歌找寻最合适的配乐,提高学生阅读感悟力。例如在学习《蒹葭》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思考并选择最适合的配乐。学生根据自选配乐进行诗歌朗诵,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对诗歌掌握情况适当点评,课堂教学有趣味了,有效性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四、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语文阅读教学是认知与感情统一协调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引进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教材,熟知文章内涵与意境,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感悟力,使生硬的语言符号能够形象生动地在学生脑海中得到展现,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通过简笔画勾勒出文章中的重要片段,让学生根据简笔画进行合理想象,学生在想象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体悟,然后再回归课本,一定会更好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真实的感情交流过程中,学生与文章产生感情共鸣,可以得到深层次的阅读感情体验。

总之,在苏派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树立“苏派教育”理念,发扬其教育特色,深入研究该学派中的教学风格,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准确了解并掌握“苏派”教学经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苏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风格,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富有活力的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促进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上一篇:关于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一些思考下一篇:实践部部门职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