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诗三首教案

2024-07-31

孔雀 诗三首教案(精选4篇)

孔雀 诗三首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了解五言诗的特点,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作展露出的内心痛苦和惆怅,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学习重点] 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师点拨,践行“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理念。[课时安排] 2 课时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就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二.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1

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四.总结:

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短歌行》 一.导入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作家和题解

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三.整体感知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借助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

2、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情感 四.讨论鉴赏

1、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3

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五.小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归园田居》 一. 知识回顾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小结陶渊明特点:志趣高尚 厌恶官场 乐于归隐 二.作者介绍: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因擅长写田园诗,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三.诵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用“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归来?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注意炼字 “误”。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追问:据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

1、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2、彻底悔悟。

3、也许是一种托词。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 “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 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 6

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四.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2

《杜甫诗三首》教案

5、《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课时安排:3课时

相关资料简介:

(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第1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时代背景简介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解题

“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秋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第一首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四、鉴赏诗歌

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感受诗文。2.听朗读带,正音,明节奏,抽学生起来朗诵再齐读。3.介绍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明确: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4.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2:诗句的字面意思

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或: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问题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意象有: 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问题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明确: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2.巫山巫峡气萧森(2)巫山巫峡气萧森:

明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明确: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4)丛菊两开他日泪:

明确: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5)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感情了。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字。‚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去。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一滴的眼泪。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你看,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明确: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问题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内容评述: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问题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1)对偶 颔联 颈联。[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2)借景抒情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5.齐读或背诵。

五、作业

1.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1)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确: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第2课时《咏怀古迹》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咏怀古迹》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 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美读诗文(读)

1.自由朗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2.欣赏课文录音。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体味情感,读出韵味,再齐读。4.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5.学生齐读后,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三、诗文鉴赏 1.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明确:怨恨

2、阅读诗文,思考问题:

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 明确:写景

问题(2)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3)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4)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对比、反衬,用典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通过 ‚紫台‛,‚朔漠‛,‚黄昏‛,‚青冢‛等这些对比,反衬出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问题(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问题(6)“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问题(7)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问题(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歌是不是含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1. 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2.讨论、归纳。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所以,诗歌对王昭君给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板书: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四、题解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五、作业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据《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1. 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明确: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或:第一首诗,是说灭吴国的是越国的君臣,又怎能都归加于西施这一介弱女子?这是以公正的视角替其平反,是说看待越灭吴这一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而不是就细节而不放。第二首,选用比较的手法替西施平反,倘若西施帮助的是吴国,越国若灭亡又该怨谁呢?本诗从对比的视角看待问题,证明了国家灭亡,绝非一人所为。两诗各有其侧重,但都是在为西施平反。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明确:第一首借景寓意,以水的波纹不平来寓对西施的不公平,第二首从换位思考的角度书写吴国的亡国并不是西施的过错。

或: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六、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

《美女赌江山》

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朝为浣沙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记得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与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西施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惨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地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厮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步走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后代,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地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心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西施、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做出的牺牲;又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第3课时《登高》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2. 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3. 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你听了这篇小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清、悲凉。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杜甫,走进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二、朗读诗歌

找一名同学朗读诗歌,听朗读带,齐读

三、走进诗歌,鉴赏诗文

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明确:‚悲‛

问题(2)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 明确:前四句。

问题(3)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风——急 天——高 猿——哀 渚——清精炼 沙——白 鸟—飞回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朗读指导:

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

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4)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问题(5)古人写诗都讲究练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有什么妙处? 明确:

(1)风急——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2)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3)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4)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5)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

(6)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问题(6)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清冷,寒凉,凄清,苍凉,萧条等。

朗读指导: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也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法叫做情景交融。

这种情景下,诗人不禁心生悲凉,面对眼前这萧瑟的秋景,作者悲的是“自然之秋”。以“忧国忧民”为世人所知的大诗人杜甫难道悲的仅仅是“自然之秋”吗?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是写登高所感。/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问题(7)咱们来看看诗人想到了什么?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说明作者经常在外漂泊。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

百年——晚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5岁了,他是58岁去世的,又体弱多病,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家人团聚,显得格外的孤独。

读了这一联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身患重病,面色愁苦的老人,站在高山之上凛冽秋风中。问题(8)读了这一联诗,给你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明确:孤独、愁苦,寂寥等。身世飘零,百年多病,风烛残年,有如萧萧落叶,已经走入人生的尾声,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人生之秋‛。

问题(9)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试问:有哪九重悲哀?

明确: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朗读指导: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问题(9)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有这种感受的呢?

明确:艰难——国家艰难,战乱连连,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些几乎伴随了作者的一生。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还忧己。我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有这样一个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杜甫,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苦恨——极度遗憾,遗憾的是‚繁霜鬓‛,遗憾自己老了,不能为国效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问题(10)读了这一联你是什么感受?

明确:无奈。咱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国家正处在乱世之秋,一步步走向衰败,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家国之秋。

朗读指导: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我们读的时候,要把欲罢不能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的情绪表达出来。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此手法为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那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情,请同学总结一下?

明确: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诗/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中,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和层次井然的章法,触情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丰富深沉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秋的悲凉,人生之秋的感伤和家国之秋的忧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

教师总结:我们来看,从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再到家国之秋,是层层递进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既是自然之秋,又是人生之秋。“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是个人艰难,又是国家艰难。“潦倒新停浊酒杯”既有对人生之秋的无奈,又有对家国之秋的无奈。三悲是互相交织的,回环往复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人生、家国,种种悲凉,在此刻就全部交织在一起了,喷涌而出,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特点,咱们再来看一下诗歌的形式。律诗在形式上非常讲究对仗,通常是颔联、颈联对仗,咱们来看这首诗,除颔联、颈联外,首、尾两联也是对仗的,句句对仗。而且句内还有对仗。如“风急”对“天高”,“渚请”对“沙白”。我们说“对仗工整”,这也是它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一个原因。

四、艺术特色 1.语言特色

用词精练,极富表现力和张力。此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考究,被称为“七律之冠”,其中字字珠玑,确为千古佳构。风格:沉郁顿挫

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

——【明】胡应麟《诗薮》 2.写作特点(小结)

A.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B.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飘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五、学习方法小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诗文 / 14 横岗高级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教案

2.“群山万壑赴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哪个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描绘景物: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嫰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2.概括意境: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淡雅清新)的画面,3.体会感情: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方法总结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冰心诗三首》教案 篇3

主备人:李平审核人: 2016.8.30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2.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3.背诵并会默写前两首诗歌。【教学重点】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抛下(pāo)倘若(tǎng)叠成(dié)惊xiàn(羡)cháo里(巢)să遍(洒)...2.填空。

冰心,原名 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 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诗集有《繁星》、《春水》。她的诗以书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3.熟读课文。

4.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一只蜗牛艰难地在墙壁上爬行,一会儿就从高墙上摔下来了,它翻过身又继续向上爬„„

(1)悲观者说:无论它怎样奋斗,终究还是将会落下.人生也是如此啊,拼命奋斗,到最后还是一场空.(2)乐观者说:多么坚强的生命啊,我们也要这样,活着,就要不怕困难,坚强勇敢。

二、学习研讨:

(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有关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有何独特的感受。

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鲁冰花》、《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学习研讨

1.交流自学情况(1)字词(2)作者简介(3)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2.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思考: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明确: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3.品读课文:

(1)学习《母亲》 Ⅰ、集体朗诵《母亲》,思考: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Ⅱ、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Ⅲ、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 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2)学习《纸船》

Ⅰ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Ⅱ朗读《纸船》,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明确: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Ⅲ小组合作探究,质疑问难。①“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

明确: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②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③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

明确: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④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明确: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3)比较:《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三、课堂练习:

1、下边诗句中的“着”该怎么读,请从下列注音中选出正确的。

时间正翻着①书页,请你着②笔!

A.zhāo B.zháo C.zhe D.zhuó 着①:__C__ 着②:_D___

2、找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A)

A、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B、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C、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天上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课文默写:

默写《纸船》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 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

四、巩固延伸:

1、《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例,我从不肯乱花一分钱,总是留着留着,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母亲捎上一支康乃馨,„„(流星、月亮、千纸鹤等)

2、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回忆《纸船——寄母亲》,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好几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的手法,把它们找出来,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用了两处反复修辞手法,“我从不肯放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表现了作者愿望的强烈与诚挚,为全文做出感情基调。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求它载着她的爱河悲哀归去”一句的感情,说说“求”字用得好不好。

明确:“求”字用的好,作者的感情在这句中全面迸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之情。3.怎么理解诗中所说的“泪”和“悲哀”?

明确: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2)课外阅读:

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1~7题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1、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有什么作用? 明确:正话反说,强调母亲的难忘

2、诗中写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断?

明确:⑴在晃动我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⑵母亲在庙里为我晨祷。⑶我远望时母亲对我的凝注。

3、你怎样理解“我觉得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明确:母爱是广博的,它充满着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

4、《纸船》和泰戈尔《母亲》这两首诗,你最喜爱哪一首?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2.学习诗歌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聚的语言。3.背诵并会默写后两首诗歌。【学习研讨】

一、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1.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2.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确: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3.问题解惑 :

(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中“惊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明确: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3)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4)小结

明确: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4、齐背这首诗。

二、赏析《嫩绿的芽儿》 1.诵读这首诗。2.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确: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3.诗中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拟人和反复,比喻。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4.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 例: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5.齐背这首诗。

三、课堂练习: 1.默写课文:

2.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四、巩固延伸。(1)课内阅读。

A、有感情地朗读《成功的花》一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惊羡”一词能否换成“羡慕”?为什么? 明确:“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②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比喻。“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B、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一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

②、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花儿、果儿,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有了许多感受。慢慢地,慢慢地,似乎不是自己想到了什么,而是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在对你诉说。阅读这两首诗,设想自己正在凝视那些芽儿、花儿、果儿,他们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2)课外阅读

还是您吗老师

韩笑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

您默默地不说话 噢正是您啊老师 您默默地不说话

此刻我看见 满树的桃李 都挂满了晶莹泪花

此刻

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热爱、崇敬、赞美以及对老师逝世的哀悼的感情。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 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3.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含蓄地表现了老师已经去世。4.“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在这里,它指的是老师的学生。5.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 明确:学生们想到老师把一生都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她的逝世怎能不让学生悲痛万分呢?(流泪表达了学生们因老师的辞世而产生的深深的悲痛之情。

杜牧诗三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 [教学重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教学难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早雁》的象征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1:在哪个人生阶段,人最喜欢回忆过去?为什么?——晚年。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问2:一个朝代呢?

默契。而一个王朝的 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对于晚唐诗人而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社会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悼乱的情调。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二、作者简介:(投影)(1分钟)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咏史诗鉴赏步骤:

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D.写作技巧?

三、学习《题乌江亭》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

华夏如果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他平生只失败过一次,然而,这一次失败却败得异常彻底,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而如今,刘邦携天下之众围攻,而自己却四面楚歌。项羽率28骑垓下突围后,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泊舟于江岸,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至死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遂自刎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

问: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2、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3、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5、朗读,读出诗人的情感——批判、惋惜。(1分钟)

4、拓展:

对于乌江自刎,后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议论。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

A、李清照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而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考:你如何评价项羽之死?

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殿门森重,那“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难道有什么军国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转折,使人虽然松了口气,却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气氛憋得非要马上知道结果,诗人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这首诗含蓄而精深,诗人不说玄宗荒淫好色,杨贵妃恃宠而骄,而是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作对比,含意深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力,呈一己之私欲而置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而这不由人不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无人知”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一骑”知,“妃子”知,皇帝更知。这更点出了皇帝为讨妃子欢心而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此诗表达含蓄,用语精警,讽刺之意见于其中。

C、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D、写作技巧?

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朗读。

四、学习历史是为了当今。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杜牧的一首忧时伤乱的诗歌〈早雁〉。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思考下面问题。(1)问: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哀”(1`)(2)问:雁为何“哀”?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

(3)问: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2~4`)

——“哀”。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须知”“岂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雁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4)雁的“哀”在哪里表现出来?(3`)

——起到烘托作用。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在这静寂的画面上飘过孤雁飘渺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这样就把大雁失群后那种凄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5)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4`)

唐武帝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5、结语(2`)

通过学习这一首诗,我们可以知道,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地写作四散的早雁。这是象征的表现手法。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五、总结、背诵。

六、作业:按照所学的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来预习第12课。板书:

上一篇:超市管理心得体会下一篇:四中队行规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