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的诗歌

2024-06-23

爱国教育的诗歌(精选11篇)

爱国教育的诗歌 篇1

《祖国,感谢您》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让我的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

让我在这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徜徉,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传授我渊博的知识!

学天文,习地理,明历史,

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所给予我的一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感谢您,我的祖**亲!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祖国妈妈》

祖国妈妈

您是蓝蓝的天空

我们是展翅高飞的小鸟

祖国妈妈

您是广阔的海洋

我们是海中欢快的鱼群

祖国妈妈

您是富饶丰美的草原

我们是幸福顽皮的小羊

啊,祖国

您是慈祥的母亲

儿女们要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

从小奋发图强

长大为您添彩增光

《我也爱国》

今天,

钓鱼(yu)岛上的日本旗,

像巨雷 劈开一股股爱国河坝,

红色洪流 浩浩荡荡淹满大街。

一声声呐喊:

“打倒小日本,还我河山!”

犹如树头知了夏日里的歌唱,

透彻 响亮。

这怎能完全表达?

就换种方式深刻展现——

卯足劲砸日本车,

聚起堆烧日本货。

哈哈,哈哈,

爱国的浪涛多么汹涌,

拍沉日本岛轻而易举。

然而 爱国可曾回头看看,

一街街残留的垃圾是姐妹在打扫,

一辆辆被砸的汽车是同胞在买单,

堆堆燃起的火焰是兄弟在心疼。

日本人,这时在干什么?

汽车工赶着造维修配件,

电子工忙着翻新垃圾品,

政府官员站在*上笑谈:

“这次中国人,真气疯啦!”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从小唱响的歌,

褪色多少岁月,

今日里重新染涂上鲜艳的红。

爱国,多么伟大,

需要一腔腔沸腾的热血;

爱国,多么神圣,

离不开文明表达的方式。

钓鱼(yu)岛,

点染的爱国热情,

尽情释放,

却不要践踏了民族素质……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的血管里奔腾着浩瀚无垠的长江黄河,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的黄色皮肤有缘是与太阳一样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的黑眸含蓄而神秘的睿智之光在闪烁,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们性格坚毅勇敢犹如泰山一样的气魄,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们的疆土辽阔承载着多少美好的寄托,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富庶到处鲜花盛开燕舞莺歌,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中国速度创造奇迹把握时代前进的航舵,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那是因为中国人民已站在世界民族之林朝气蓬勃,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爱国教育的诗歌 篇2

爱国主义情感在陆游诗中的渗透是一种心灵之间的呼唤, 是心与心的连锁感应, 是心与心的强烈触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诗歌创作中, 陆游是最多产的作家, 他是一位创作力和想象力非常旺盛且丰富的作家, 他一生都在辛勤的写作, 甚至达到“无诗三日却堪忧”的境地。因此, 在我国文学史上他的作品极其丰富, “六十年间万首诗”, 而现今存在的有九千四百多首, 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丰厚的遗产。

一、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上

陆游诗歌的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的各个层面, 其中爱国主题是其最大的特点与成就。陆游诗歌的气势磅礴体现在他将爱国情怀表现在“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英雄气魄上。

1. 借助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 孕育了千万优秀的子孙。华夏儿女热爱和平、注重礼仪、追求真理、崇尚自由、自强不息。每个儿女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和报国的梦。陆游的一生虽然命运坎坷, 却常常在梦境中幻想自己热血报国, 起笔写下现实的冷酷, 陆游热爱人民生活, 常常亲自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中, 体验人民生活的疾苦, 满怀同情。他的《楼上醉书》中“三更抚枕忽大叫, 梦中夺得松亭关”, 就是将报国理想寄托于梦境中, 他往往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联想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2. 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陆游诗歌中深刻的爱国情感也源自于他家庭生活的熏陶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影响, 诗歌中体现了护国杀敌的英雄气概和宁死报国的献身精神, 无情地讽刺了南宋朝廷的屈服、妥协的投降态度。所以其诗歌中爱国主题体现在探寻自我理想的从存在方式上。陆游的诗歌《秋思》中有一句“壮心自笑何时豁, 梦绕梁州古战场”, 恰恰解释了他将爱国情怀寄托梦境的原因以及宣泄情感的内容。在这类型的诗歌中, 陆游将自己时而想象为一员大将, 一跃而起, 过关斩将; 时而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军师, 披荆斩棘, 随帝亲征。当他做一幅草书时, 就好像对敌激烈的作战, 故诗中有闻: “酒为旗鼓笔刀槊, 势从天落银河倾”。当他一听见鸿雁的啼鸣, 便会勾起无限的遐想与感慨: “夜闻雁声起太息, 来时应过桑乾责” ( 《冬夜闻雁》) 。陆游这种借梦境幻想抒发的深刻爱国情怀, 在诗歌中也是一种独到的体现, 他的独特情感注入方式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二、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上

1. 陆游与劳动人民共同生活数年,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陆游于农村的生活长达三十多年的时光, 中国古代没有一位诗人能与之相比。他的目光几乎都投在了老百姓的身上, 不仅与人民朝夕生活在一起, 而且还深刻了解、忧虑人民的劳苦辛酸。他将自己与人民进行对照, 深深查验自我, 对老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 看到人民群众的疾苦, 他不顾一切地想办法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民摆脱穷困潦倒的生活, 亲自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迈向光明的大道上。在这一点上充分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在诗歌《农家叹》中表现了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善良性格以及残酷的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无情掠夺, 表达出作者对农民大众深受劳苦的莫大关心。陆游还曾为融入到人民生活中而作诗表达情怀, “身杂老农间, 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 北斗垂大荒。”他经历着农民的生活, 亲自扮演纯粹农民的形象, 体验真正农民的生活, 用远离尘世、淡泊名利的方式来贴近人民大众的内心。只有像陆游这样切身的去体会广大农民的艰难困苦, 才能发自内心的对农民的生活报以强烈的同情, 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感人心扉的诗句。在对广大农民的疾苦的同情与关怀方面, 深深体现了其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2. 陆游与人民感情深厚, 同甘共苦

陆游的诗歌中不乏多篇与人民共命运、同生活的内容, 他为平民百姓送医问药、赠送礼品, 忧人民之忧, 喜人民之喜。以“雨”字为例, 他就写了许多关于人民生活的记载, 有久旱逢甘雨的快乐, 有大雨滂沱的忧虑, 还有雨夜不能寐的慨叹。陆游融入人民生活而且还十分虔诚地为自己身为一名农夫而感到自豪, 为自己能够远离喧嚣的士大夫阶层而感到光荣。他的诗中无比热情的歌颂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流露着真实淳朴的感情。其诗作主题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 草木虫鱼无孔不入, 纷纷被纳入诗中, 正所谓“村村皆画本, 处处有诗材”。

三、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他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

陆游所生活的年代是饱经风霜、内忧外患的年代, 由于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 导致外族的不断侵略, 陆游因此自小从少年时代就饱受流离失所、兵荒马乱的疾苦。但是成年后的陆游也没能摆脱坎坷的命运, 虽然走向仕途, 可也无比艰辛。不过陆游并不委身屈服,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 励志要成为一名反对投降、决不妥协、坚持抗战的爱国将士。所以他以笔墨代利剑、立场坚定地站在民族大义上, 挺身而出, 不仅不屈不挠地痛斥入侵者的行为, 而且还极力揭穿卖国者的丑恶面目。他坚持身为一名爱国志士该有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坚持“雪耻御侮, 收复失地”。其爱国之雄心并不局限于纸上, 他不满足于以口击贼, 而是要亲临战场杀敌, 将爱国情怀化为热血, 为国效力。陆游的诗歌直抒胸臆, 如“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书愤》中情感的直译。但是他如此报国的丹心并没能得到重视, 没有为国效力的机会, 只能借助诗赋抒发自己的压抑和愤慨, 用慷慨激昂的词句吟唱思国的悲怆。

陆游的壮志雄心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但并不影响他对国家的热爱,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由衷感慨。在他的心中, 爱国家、爱人民、爱山河这三者是一样的, 并且他描绘祖国的山河壮丽的情感与他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 如《思故乡》中“千金不须买画图, 听我长歌歌镜湖”, 诗人无比畅怀的感情抒发。还有《柳桥晚眺》中“小浦闻鱼跃, 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 故傍碧山飞”, 陆游借助描写纯美的自然风光来感叹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将黄河、五岳群山这样气象雄壮、意境宽阔的祖国山河十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饱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由衷的赞美以及对沦陷区人民由于国家沦陷而艰难生活的真切怀念。

四、结束语

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 他的充满着爱国思想感情的庞大诗篇给宋代的诗坛特别是给那些迂腐顽化、萎靡不振的南宋封建王朝带来了激情澎湃的战斗气息。但是, 诗人出身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 避免不了存在着许多时代性的、阶级性的局限。诗人虽然与人民共同生活数年, 接近人民, 并且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和希望, 但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 还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 所以他的爱国情怀与抱负只是寄托希望在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想法和决策上面, 还要依靠统治者的重用才能建立自己为国奉献的伟大事业。他还把对抗外敌、舍命救国的志愿常与个人的功名成就紧紧纠缠在一起。于是, 当他一旦遭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厌弃和打击时, 便会顿感失去力量与支持, 而产生一种孤独、空虚、悲观的思想感情。遂他时而面对现实的残酷采取逃避的态度, 时而以“狂放”“旷达”“不羁”的性格从精神上将自己麻醉。所以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有不少消沉、感伤的情绪融入其中, 有时甚至在他写得那些慷慨淋漓的诗中也避免不了夹杂一些消极的情绪。难能可贵的是,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直至终寝时候, 还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可见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是多么的深厚和挚烈。

陆游的诗歌以南宋现实残酷的环境为背景, 广泛真切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会黑暗, 跳动着这一封建时代的脉搏。他的诗歌内容显得颇为丰富、有力, 所涵盖的层面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生活方面。陆游诗歌中所洋溢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风格多种多样、气壮语豪, 感情真挚、激昂、慷慨, 从诗歌的本质特征来说, 是无比自然地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它就像一泓清灵却看不见底的深泉, 一旦激发, 却具有震人心弦、贯穿人心的巨大艺术力量。后人对其诗歌中爱国情怀的深入研究和宣传, 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精神, 是极其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摘要:通过对陆游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分析, 具体论述了他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对后人发展爱国主义精神与崇高理想的深远影响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陆游,爱国主义,诗歌主题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2]严修.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 2009.

[3]游国恩, 李易选.陆游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4]钱钟书.唐宋诗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浅谈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篇3

关键词:陆游;诗歌;民族精魂;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97-0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儿时万里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幼年陆游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其父陆宰是一位爱国志士,深受其父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29岁赴进士考试,受秦的忌恨而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后才入仕。但在后来的仕途中,陆游因力主抗金又两度被罢职,自66岁以后一直闲居故乡山阴。最终怀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憾恨与世长辞。

陆游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惊人,仅《剑南诗稿》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在历代诗人中翘居首位。陆游的诗亦可谓各体兼备,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为人所推崇。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枕上》)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

陆游“虽做过官,也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陆游的爱国诗词正是他爱国情感与心态的再现和反映。面对接连不断的战争,苦难深重的百姓,支离破碎的江山,他渴望投笔从戎,然而报国无路。满腔的热血、满心的赤忱,却只能诉诸于冰冷的笔触之下,这种强烈的渴望征战沙场、救国救民的愿望无法实现的苦楚使陆游的爱国诗更是荡气回肠。他的爱国诗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梦喻怀,始终不变的是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一、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

陆游所处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原沦陷,国土丧失过半之时,且面临金国的频频入侵。南宋的当权者却是妥协媚外,苟和求安。幼年避难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民的生灵涂炭,国土沦陷的现实,以及深受其父和其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陆游渴望中原收复,九州同一。他不但怀有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且具有“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但他却永怀“恢复”之志。其诗表现出了他永怀一生的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早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在早期的《夜读兵书》中,陆游就说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壮志。在其中年的《关山月》这首诗中,诗人的一句“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无不把诗人心中面对中原被异族统治的气愤、悲痛之情深深地表达出来了。在其《书愤》这首诗歌中,诗人回顾自己的曲折坎坷的抗金复国之路,仍说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时年62岁的诗人仍要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表明仍要报效祖国,恢复中原。82岁时,诗人还在慷慨高歌:“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时至暮年,还渴望着抗金复国。可见,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且有慷慨救国的胆识,忘身卫国的决心。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报国的战士,具有“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的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出陆游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激情。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外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在这首《书愤》中,诗人从对早岁威武雄壮的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忆出发,哀叹自己壮志未遂,抒发了无比深沉、愤慨的感情,并且倾泻出强烈的爱国激情。正如严修教授所言:“空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新春》)的陆游,至死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愿望。‘至死恨不见中原’(《太息》),成了他永远的遗恨。”“他的诗在慷慨中有悲愤,豪爽中有沉郁……这些诗句是悲歌,是叹息。是诗人用泪水写成的……这种理想破灭的凄凉,也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是陆游诗歌最感人的精神力量。”

三、对投降派的愤怒谴责

陆游不仅在诗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另外,陆游还在《追感往事》、《客从城中来》、《北岩》、《关山月》等诗中痛斥那些不恤国难、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面对着“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的腐败现象,他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

四、表达爱国爱民、忠贞不渝的感情

陆游在诗中表现着对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怀。部分作品则揭露了异族统治者对中原人民的暴行,如:《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以至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光辉的思想:“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愤,直欲事殴攘?”这种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书叹》则是以巨大的艺术概括,揭示了整个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榨:“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可谓是句句沉痛,发人深省。在悲愤交加的同时,也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解救人民疾苦的强烈愿望。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诗歌园地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邹志方.陆游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钱钟书.唐宋诗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祖国的爱国诗歌 篇4

为你梳洗

在大兴安岭

松涛般的长发

太白山是你高耸的鼻梁

那天池是你动人的左眸

你抬起你在内蒙古高原的玉臂

害羞地遮住你的右脸

请让我

在南海,在台湾

为你轻轻捧上水晶鞋

请让我在大连

为你戴上耳环

秦岭的云

在名为神州的旗袍上

秀出点点流苏

喜马拉雅是裙裾上雪白的蕾丝

长江是金晶莹的玉带

太行是你珍藏的手镯

黄土高原

是你紧紧握在手中,捧在胸前的

花环

祖国啊,祖国

我想紧紧依偎在你的胸口

像孩子一样悄然入睡

我偶像与你十指相扣

像恋人一样注视良久

我想为你倾其所有

爱国的朗诵诗歌 篇5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篇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

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

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洋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住。

我就是飞天,

飞天就是我们。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 篇6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篇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您高中毕业那一年秋天

农历九月十五的晚上

月亮爬上树梢时,我才出生

我喜欢经常读毛主席的书

而您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感谢毛主席!没有毛主席

您我怎么能相识、相知、相亲

今天中午,大上海酒店

您因为我主持得好,动情地说——

“想不到现在还有如此热爱毛主席的人!”

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主动走上台来,为大家

满怀深情地清唱了两首歌——

“大海航行靠舵手”

和苏北民歌“杨柳青”

我受您的感召,也即兴为您

用“盐城普通话”朗诵了

您相当熟悉的王蒙1954年写出初稿

1979年秋天出版的长篇小说——

《青春万岁》开篇的“序诗”

听罢我蹩脚的朗诵

您紧紧握着我的手

许久,才松开

郑重地拍拍我的肩膀说

“人贵有志,志贵不移

观念更新,不该初衷!

毛主席万岁!”

我噙着眼泪回答

并高呼“毛主席万万岁!

董爷爷万——岁!”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篇二:《俺用残损的手掌》

俺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俺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俺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俺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擦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暖和,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俺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俺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期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俺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篇三:《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叮咚的驼铃

是它让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我爱你嫩绿的草芽

是它覆盖了戈壁沙漠的荒凉

我爱你乡间的牧笛

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八方

我爱你都市的高楼

是它把人们的理想托向太阳

我爱你长江的碧波

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

我爱你黄河的波涛

是它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我爱你长城的雄伟

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我爱你巍巍的黄山

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我爱你高原的旷达

是它袒露出炎黄子孙的豪放

我爱你蔗林的茂密

是它甜透了亿万人民的心房

我爱你开放的窗口

是它让文明的花朵争艳芬芳

我爱你改革的浪潮

是它把贫穷落后的帽子甩掉

我爱你智慧的头脑

是它领回了四大发明的金奖

我爱你勤劳的双手

是它为现代化祖国打扮梳妆

我爱你伟大的旗帜

是它代表了人民前进的方向

我爱你五色的风帆

是它让世纪之船鸣笛远航!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的草青木秀

我爱你的鸟鸣蛙唱

我爱你的山山水水

我爱你的城城乡乡

我爱你的风花雪月

你爱你的丽日艳阳

祖国,我爱你

是你给了我生命

是你给了我力量

是你给我的渴望插上了

一双飞翔的翅膀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篇四:《勿忘我永不变的心,祖国》

勿要忘,列宁早就警示世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

一个月,东北三省就沦于敌手

八十年前的这一天开始

国破家亡的惨剧演了14年

耻辱啊,正因为一味“攘外必先安内”

日本鬼子才敢肆无忌惮地在中国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华夏大地数不尽的宝藏被疯狂掠夺

民众血流成河

族群流离失所,日寇的暴行

已经惨不忍睹,炎黄子孙含愤忍辱

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最终,血性男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危难时刻,以弱敌强前仆后继殒身不恤

险啊,太险了!差一点亡国灭种

关键时刻勇者胜,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筑成血肉长城

头可断血可流民族魂绝不丢!亮剑,亮剑!血洗耻辱!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篇五:《我是中国人》

慈禧太后教导我们

我是中国人

几次欲言又止

一代一代往下传

解放了求问新浪

你能“删除”脑袋吗

能站直就别弯着

又想起了一首老歌

这是为什么

今日不吐不快

为什么要砍红旗

和谐耶如此“对等”

因为永无“再说吧”

全总又要推进了

关于爱国的儿童诗歌篇六:《不忘国殇》

一首歌曲

因家园沦陷

而到处传唱

唱歌的人和听歌的人

屈辱的泪都在汩汩流淌

还有比国耻

更大的耻辱吗

歌曲越动听

越是我心中最大的殇

我承认,我只是一个百姓

我的胸怀没有那么宽广

日本我始终叫倭寇并且怒目相向

因为我没有理由

向蹂躏过我亲人的禽兽

投去人的目光

小鬼子正在抓我们的船长

我们却只会谴责

难道我们就不能涌现

当年的戚继光

我能做到的只是

不开日本车

不吃日本糖

但我担心

我的能力

无法阻止

在我们的国土上诞生

爱国教育的诗歌 篇7

一、南宋中期士风与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

中国历代王朝在遭受动乱时候, 往往会出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士人, 如战国时的屈原, 唐朝的杜甫等, 他们忧国忧民,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呼喊奔走。南宋中期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矛盾贯穿于整个南宋王朝, 爱国主题逐渐成为时代精神的表现, 弥漫于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陆游、辛弃疾等英雄志士的激昂呼声, 正是他们的作品, 把爱国主题弘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梁启超《读放翁集》:“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对陆游的悲愤激昂的爱国情怀予以高度赞扬。

宋王朝山河破碎、国家分裂, 金兵仍在继续南侵。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中, 陆游看到了金人的残暴, 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 “赵魏胡尘干丈黄, 遗民膏血饱豺狼” (《题海首座侠客像》)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 南宋王朝统治者只图奢侈的生活, 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存亡, 对外采取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 与金人签订不平等的“隆兴和议”, 不惜用王朝的土地和人民的财产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 而对内则加紧压榨剥削, 使广大的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同时又以残酷的手段杀害抗金将领, 摧残抗金力量, 致使中原地区长期沦陷。但是与此相反, 南宋军民却不甘屈服, 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爱国主义精神。金兵南下受到了千百万普通群众的坚决抵抗。从公元1126年金兵第二次南侵扰时, 太原军民誓死同金军战斗到底, 到建炎之初, 中原民众自发的组织了无数忠义部队, 给南下的金军以沉重的打击, 成为了抗金的主要力量。在南宋朝廷由于投降派掌握实权, 如宁宗曾说:“ (韩) 侘胄朕之肺腑, 信而不疑”。 (卷三十六) 投降派陷害忠良, 广大民众和部分爱国志士又展开了反对妥协的斗争。陆游在不断加剧的民族矛盾中一方面看到了昏君的苟安、奸臣的误国, 另一方面又看到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和南宋人民的英勇反抗, 正是这样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代和为收复国土而英勇战斗的人民, 将陆游造就和培育成一位伟大的时代歌者和爱国者。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陆游出生于书香家庭, 其父亲陆幸, 在政局动乱, 朝廷腐败的社会环境下, 是位富有民族思想的爱国者。在徽宗时做过常平使者等官职。在高宗时, 受到秦桧的排挤, 他同当时许多爱国士大夫来往, 以国仇为念, 不忘抗金收复宋王朝的失地, 他们“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 乾陵斧柏之忧, 未尝不相与流涕哀锄”。 (卷三十) , 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些给幼年时期的陆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那些爱国志士来陆家谈论国事的时候, 陆游都在旁聆听。其中给陆游印象最深刻的是山阴傅松卿, “每言虏, 言畔臣必愤然扼腕裂眦, 有不与具生之意。士大夫稍有退缩者, 辄正色责之若仇”。 (卷三十一) 陆游在这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家庭里, 被父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 看到士大夫那种忧国忧民的言行, 为国献身的忠义精神, 对叛臣疾恶如仇的鲜明态度, 使他立下了“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 的壮志。可以说, 正是这种充斥在家庭环境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为陆游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起了奠基作用。

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不可分割。陆游十八岁时, 开始从曾几学诗。曾几, 字石甫, 是当时有名的大诗人, 曾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曾几因和陆宰有旧, 因此在他罢官之后, 于韶兴十二年去山阴陆家和陆游见面了, 从此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曾几是以诗才闻名天下的诗人, 陆游跟从他学诗, “不仅在学术思想上进入以胡安国为代表的‘武夷学派’体系, 而且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上也取得重大成就”。陆游不仅向曾几学习做诗, 还向他学习如何做人。陆游出生在北宋灭亡前夕, 幼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促成爱国思想的萌生, 而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曾几表现出刚正不阿, 坚决抗金的爱国精神, 以人品高洁享誉当时。着对于陆游而言, 起着标榜的作用。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说曾几“孝梯忠信, 刚毅质直, 笃于为义, 勇于疾恶, 是是非非, 终身不假人以色词”。曾几力主抗金, 反对和议, 为人正直, 爱憎分明, 被秦桧所罢免。在金兵入侵的年代里, 曾几写了不少抗金的诗篇, 对陆游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创作爱国主义诗篇起到了示范作用。陆游自幼年以来所受的影响, 除曾几外, 还有胡国安传下的尊王攘夷的思想, 有朱熹、张式、杨万里、周必大这样一群士大夫的感染。在这样的思想文化氛围里, 爱国思想已经在陆游心中扎根, 并且始终成为他六十余年创作的主线, 至死不渝。

正是在南宋特定的时局背景下, 受家庭爱国主义传统的熏陶和老师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下, 陆游将读书和救国的事业联系起来, 一步一步地步入了南宋诗坛, 诗文激荡着爱国情怀, 成为一名“中兴之冠”的伟大诗人。陆游一生历经四朝, 是当时动荡社会的见证者, 他力主抗金, 将爱国气节及理想贯穿其诗歌创作中, 将浩然正气融入到诗歌中, 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题成为陆游诗歌的精华和灵魂。

二、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及其表现

南宋王朝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朝廷昏庸腐朽、国家山河破碎, 士人风气中少了北宋末的颓废隐逸, 取而代之的是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爱国热情, 文学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 反映贫苦民众心声, 渴望恢复故土、统一祖国, 将爱国主题弘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陆游的诗篇中充满了“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爱国精神对其诗歌创作影响首先表现为对金人南侵的憎恶。当时金人施行残酷的民族统治, 再加上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徭役征调,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民生疾苦。诗人对金人实行的残酷民族压迫表现出极大愤慨, 他写道“中原昔丧乱, 豺虎厌人肉。晕金输虏庭, 耳目久习熟。” (《闻虏乱次前辈韵》) 。他的诗作深刻的批判金人毒害中原人民的滔天罪行:“赵魏胡尘千丈黄, 遗民膏血饱豺狼。” (《题海首座侠客像》) 。其爱国之情如此强烈, 时时关心人民疾苦。金人在北方的进行野蛮的摧残和破坏, “虏骑所至, 惟务杀戮生灵, 劫掠财物, 驱掳妇女, 焚烧仓屋产业”。 (卷二百四十七) 残酷的现实, 使得心怀天下的陆游内心悲苦, 更坚定了他救国救民的理想。

其次表现在对南宋王朝投降派的憎恨和愤懑。南宋朝廷面对金兵的步步进逼, 只图保存偏安、附庸的局面, 他们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 企图以投靠金人的来延长其腐朽统治。宋朝廷内的地主官僚集团还从各方面排挤、打击朝廷内的主战派。在爱国和卖国的斗争中, 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和爱国群众遭受了残酷的迫害。陆游亲身经历了这一切, 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 揭露了南宋卖国集团祸国殃民的丑恶行径: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 新亭对泣亦无人!

这首《追感往事》诗写于1201年, 陆游处于晚年时期, 这一年是南宋嘉泰元年, 南宋宁宗朝廷腐败官员相互拉拢、弹劾, 为谋一己私利而不顾收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诗中诗人批判误国的投降派岂止秦桧一人, 那些贪图享利的腐败官员也难逃其责, 面对山河破碎, 不必说希望南宋统治者组织救亡, 连担忧国事、相对而泣的人也找不到一个。诗人愤懑权贵们纸醉金迷的轻歌曼舞, 眼看文恬武嬉、士气低迷、兵器生锈, 而他们却“穷边指淮淝, 异域视京雒” (《醉歌》) , 早已忘却的收复中原的大业。诗人批判投降派偏安一隅, 不思收复失地, 统一中原。再看《夜读范致能<揽誉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抓涕感其事作绝句》:

公卿有党排宗译, 帷握无人用岳飞。遣老不应知此恨, 亦逢汉节解沾衣。

宋帝国的半壁山河已经沦于异族统治之下, 而且金兵继续南侵的威胁也始终存在。宗泽是抗金将领, 组织义军, 重用岳飞, 屡败金兵, 他多次要求宋高宗收复失地, 都被投降派阻止, 最后忧愤成疾, 郁郁而死。陆游在诗中表现了对朝廷排挤宗泽、陷害岳飞的愤懑, 诗人不仅是指责当权者用人不当, 更展现出无畏强权的决心与精神。

再者, 陆游爱憎分明, 他对残暴的异族统治怀着无比的仇恨, 对统治集团的妥协投降表示不满和愤怒, 而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穷苦人民却给予了无限的同情和关怀。且看《太息》:

北陌东仟有故墟, 辛勤见汝昔营居。豪吞暗蚀皆逃去, 窥户无人草满庐。

诗人于嘉泰四年 (1204年) 十月作于山阴, 次年 (1205年) 权臣韩侘胄组织伐金。晚年的陆游对沦陷区的贫民在天灾人祸袭击下的辛酸生活感到怜悯, 广大人民在这种水深火热的苦难中, 不得不“伐桑卖黄犊”, 过着流亡逃窜的生活。南宋统治集团依靠偏安的局面在江南大肆兼并土地, 残酷的压迫百姓。同时由于统治者过着腐化的生活, 而且每年还要定期向金缴纳“岁币”, 因此加在人民身上的苛捐杂税就更为繁重了。诗中充满对农民的无比同情, 对统治者的愤怒, 凸显出农民生活的悲惨。

爱国士风对陆游诗歌创作影响的另外一方面在于, 它的诗歌中多表现对于祖国美丽雄伟的山川自然的热爱, 如《哀北》:

太行天下脊, 黄河出昆仑。山川形胜地, 历世多名臣。哀哉六十年, 左衽沦胡尘。抱负虽奇伟, 没齿不得伸。老夫实好义, 北望常酸辛。何当拥黄旗, 径涉白马津?穷追殄犬羊, 旁招出凤麟。努力待传檄, 勿谓吴无人!

诗人怀着无比自豪的激情, 用高昂、雄壮的基调, 赞颂了三峡、剑门、黄河、华山、太行、秦岭、潼关等壮丽奇艳的山川胜景。诗人游历过宋王朝的自然山水, 以清丽明畅的语言, 清隽流畅的诗句表达的对如画山水的热爱。两河流域本是汉族文化的发祥地, 而如今却被异族占据、践踏, 到处都是一片残破、惨淡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 报国之志虽然奇伟, 但英雄壮志难酬, 空度岁月, 但在心中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一刻也没有荒废。在祖国山川自然的赞美语境中, 陆游的爱国情怀得到多层次的解读。

纵观中外文学史, 爱国诗歌贯穿古今。陆游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 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其希望时刻杀敌复国, 而面对南宋小朝廷的偏安定局,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是陆游饱尝苦闷。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 痛斥统治者的腐败软弱, 抒发统一中原的壮志, 但是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将爱国主题的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贯穿到他的诗歌创作中, 甚至融入到他的整个生命中, 成为南宋爱国文学的标志。

三、结语

南宋中期, 残酷的现实与个人执着的复国理念碰撞, 必会在文学上得到释放, 产生带有强烈情感与理想追求的文学作品。陆游高举前代屈原、贾谊、杜甫诸公的高昂爱国激情, 代表广大士人的心声, 创作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爱国主义作品。正如朱东润先生所说:“丰富多彩的生活, 积极地人生观, 坚强的生命力, 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 收复沦陷区的雄心大志, 这一切都收入到他的诗篇。”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既有对灾难深重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 又有对权贵和昏庸官吏的蔑视, 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眷恋, 又有对沦陷区民族压迫的满腔悲愤。正如陆游用自己的满腔心血凝成传诵千古的爱国诗篇, 他的爱国诗歌不仅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而且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对后世影响深远, 每当国势倾危时, 陆游及其诗篇成为鼓舞人们反抗侵略的精神力量。

摘要:南宋中期, 随着金、元的相继崛起,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 致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富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慷慨悲愤, 期望实现南北统一, 爱国士风随之高涨, 进而影响到当时的诗坛创作, 爱国精神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本文从南宋中期的社会环境入手, 分析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士风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士人风尚角度来分析陆游诗歌中的爱国主题极其深刻内涵。

关键词:陆游,南宋中期,爱国士风,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 (卷11)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3.

[2] (南宋) 陆游.《渭南文集》[M]吉林:吉林出版社, 2000.

[3]邱鸣皋.陆游诗.《从曾几新论》[J].文学遗产, 2002 (02) .

[4] (元) 脱脱、阿鲁图.《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浅论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表现方面 篇8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之情

杜甫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宦之家,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大将军兼大学者,祖父杜审言乃初唐著名诗人,才名远播。杜甫自幼饱读诗书,教养深厚,深受儒家思想浸润。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为读书和游历时期,“放荡齐赵间”,漫游吴越、梁宋、齐鲁等地;天宝五年(746),他来到长安应试求官,但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居然没有一个人被录取,杜甫也因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客居长安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即位,他前往投奔,中途为叛军所俘虏,历尽艰辛万苦,最终,“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杜甫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但好景不长,他因上疏营救宰相房琯触怒皇帝,被贬官,从此永远离开了朝廷。乾元二年(759),关内大旱,杜甫弃官西行,开始了近十一年的西北漂泊生涯。他带着家眷先后流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甘肃成县)一带,由于生活异常艰辛,不得不再次长途跋涉,搬家到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住了下来。后来,好友严武被派来镇守四川,在严武的保荐下,他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因不合,离开成都,辗转流离于蓟州、江陵、岳州、衡州一带。公元770年冬,历经命运折磨的杜甫穷困潦倒,贫病而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格外地关注国家和民生。由于国家的骤然巨变和生活的动荡不安,他长达半生的流离失所经历,使他对现实的黑暗和苍生的苦难得以深切的认识,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因而其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

1.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出仕愿望上

杜甫生于仕宦之家,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就是出仕报国,政治理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统治阶级施行德政,以德治国,到达国泰民安。杜甫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像开元年间的盛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憧憬未来,并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杜甫第一次游历齐赵期间,写下《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这时,漫游时期的杜甫到洛阳应举不第。但他没有灰心,天宝五年(746),入长安再次应举,仍是名落孙山。可他还是不死心,又在长安待了一年,并屡屡给时任尚书左丞的正四品大员韦济赠诗,请求举荐。再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左拾遗。从漫游时的应举,到困顿长安十年的应举;从献赋做官,到做左拾遗,他生命的二十多年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可始他始终没有放弃出仕的梦想,没有放弃报国之志。

2.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穷兵黩武的揭露谴责上

正因为有了对国家深深的热爱,才有了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深刻揭露与讽刺。“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集中反映了人民对不义战争的怨愤,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更是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皇帝,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表现了诗人进行政治讽刺的勇气。又如诗作《丽人行》,无情地揭露了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兄妹不可一世的骄横气焰,以及他们丑不可闻的荒淫生活,这些都是同时代的诗人不曾写或者不敢写的主题。

杜甫还深刻地揭露严重的阶级对立、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表达了爱国怜民的思想。

3.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上

杜甫组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集中揭露了唐代兵役制度的黑暗,深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和不幸。《石壕吏》更是形象地描写了官吏夜晚抓丁的暴行,并通过老婆婆之口,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诗人又怀着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更可贵的是当诗人因幼子饿死而惭愧、悲痛时,他看到的不只是自己一家,而是由此“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想到了比他更痛苦的人。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由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想到天下穷人,渴望得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可见,杜甫的爱国之情与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深深地融合在了他的诗作中。

4.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上

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生致力于“致君尧舜上”,但他颠沛流离,一生壮志莫伸。杜甫的《蜀相》、《八阵图》、《登高》等几首诗反映了他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甫生平最敬仰诸葛亮,他对于这位“伯仲伊吕”、“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实现灭魏吞吴,完成中兴汉室的大业,很有感触,所以才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的名句。《古柏行》中由孔明庙而想到其身世为人,“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是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哀。《八阵图》以洗炼语言赞颂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其中亦有对诸葛亮壮志难展的深切叹惋[2]。“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都是杜甫壮志难酬的集中表现,但这些感慨的诗句,亦是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流露。

杜甫的一生是艰辛的一生,坚定的政治理想和动荡的混乱时代共同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离乱途中体验了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地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文人爱国情怀,“穷亦兼济天下”,或许,这就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爱国之情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杨海云.坎坷人生路悠悠爱国情——浅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结[J]甘肃教育.2011.15

外国的现代爱国诗歌 篇9

是所有人的父亲。当我快乐的时候祖国

也同样快乐,而当我跳跃在她的身上她也跳跃

在我的.身上。春天里覆盖她的青草

也同样让我变得柔软,而夏天干旱的土地伤害我

就像我自己皲裂的脚掌。

当我第一次坠入爱河,人们宣告了

她的独立,而当我的头发

飘拂在微风里,她的旗帜也是如此。

当我搏杀在战斗中,她奋战,当我起身

她也同样起身,而当我倒下的时候

她慢慢倒在我的身旁。

如今我开始渐渐远离了这一切:

就像有些东西要等胶水干透之后才能胶牢,

我正在被拆开并卷入我自身。

有一天我在警察乐队看见一位单簧管演奏家

他正在吹着大卫的《堡垒》。

他的头发雪白而他的面容平静:这副面容

就像1946年,一个唯一的一个年份

在诸多著名的和恐怖的年份之间

那年没有发生什么除了一个伟大的期望以及他的音乐

还有我的爱人一个在耶路撒冷宁静的家中安坐的女孩。

此后我再没见过他,但一个追求地球更美好的愿望

迟到的团聚爱国诗歌 篇10

一写给为国捐躯的大伯

早春催着清明,

风雨拂着思念,

翠绿的芽,

火红的花,

呼唤着远方的大伯。

背包钢枪伴随着你,

惚惚的急急的行军队伍,

话语少之又少,

多想多留一点点,

爷爷奶奶盼啊,

盼你早点归来,

每到傍晚,

踮起脚尖的奶奶,

望成村口的小路,

一直到点灯。

一去就是几十年,

你长眠驻足在远乡的海边,

与好多英雄战友一起,

垒起坚固的`钢铁长城,

决心永远保卫,

共和国没有忘记你,

祖**亲没有忘记你,

人民没有忘记你,

亲戚朋友更是牢牢在心坎里。

现在爷爷奶奶也走了,

走得那么急,

忽惚惚的与你团聚,

你有多少话,

那怕是千言万语,

慢慢说轻轻的诉,

以后有的是日子,

不再是风风雨雨,

而是阳光日丽的日子,

我们做晚辈的为你们祈祷,

为你们祝福,

为你们光荣,

向英雄的母亲敬礼,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11

美国国庆节(7月4日)刚刚过去,美国其他带有政治意义的节日还有很多,比如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47年前被设立为全国公众假期,原意是纪念美国官兵的,现在已经慢慢演变为泛指纪念故人的节日,有一点像中国的清明节。美国人还把这一天约定俗成地定为夏天正式开始的时候,9月份的劳动节为结束。许多家庭趁周末和夏初的好天气出门旅游。我常去的小教堂里,参加周日礼拜的信众也就比平时少了一些。

礼拜过程有一个固定环节是让孩子们走上前台,主持牧师问他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是阵亡将士纪念日。”牧师说:“我们请信众中退伍或现役的军人站起来好吗?”两名老人自豪地站了起来。牧师又说:“我们请家里有孩子服现役的家庭站起来好吗?”又有数十人陆陆续续地站了起来。牧师再说:“我们请父母或亲友是退伍或现役军人的家庭站起来好吗?”全场80%的人都站了起来。牧师对孩子们说:“你们看,明天就是向为我们的自由和安全而付出的亲友们致敬啊!”

没有宣讲大道理,没有搞仪式,简单而庄重,牧师就这样向孩子们做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军人、卫国、自由等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为国家做出血的牺牲让个人和家庭都引以为自豪。这一幕在許多公众集会的场合反复上演,尤其在华盛顿首都和各个军事基地集中的地方,庆祝的活动更加热烈。华盛顿每年的纪念日都在市中心举行大型的游行,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各地摩托车组成的“滚雷”(Rolling Thunder)游行。“滚雷”其实是同名的民间组织发起的,其目的是纪念战俘和筹款寻找战争中的失踪人员。几十万辆摩托车轰隆隆地列队经过华盛顿和周边的城区,震耳欲聋,场面蔚为壮观。沿途所有的天桥上有的停靠了消防车,有的挤满了观礼的群众,无一例外通通挥舞悬挂着巨大的国旗,欢呼沸腾,美国人感情外露的一面完完全全表达出来,感染着过路人,让我们都停下来好好思量前人的牺牲。

美国职业军人过的其实是非常动荡的生活,每一到三年就得换一个地方,一家人搬来搬去是常事,还经常要到世界各地打仗。军人家庭随军各地迁移,但并不都住在军事基地里面,而是和当地居民混在一起居住,我们这些普通人完全可以体会和感受到他们日常生活里要面对的种种挑战,无形中拉近了军民的距离。所以,身穿制服的军人,经常在机场等公众场合被陌生人拦住,就为了说一声“谢谢你的服务”。

美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比较自行其是,并无国家教育部的严格统筹,对学校的教材也没有硬性规定,可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自发自觉的。但凡大型活动前,包括运动会和毕业典礼,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会自觉唱国歌。美国有句俗话“自由并非免费”(Freedom is not free),谁都知道打仗军备需要的真金白银全部都出自老百姓身上,但是要让那么多美国人放弃养尊处优的生活到军营里去实实在在地受苦,没有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比较困难的。“9·11”事件后申请参军的美国人剧增,就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动。在美国大商店逛逛,你就会发现,各式各样的美国国旗到处有卖,因为美国人民凡是重大节日甚至只要是天气晴朗,都会自觉自愿地挂出美国国旗。我一个旅居英国的朋友来我的社区拜访,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口不少飘着国旗,好奇地问是什么节日,其实根本就是平常的一天,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青帝/文)

上一篇:2015年县委宣传部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下一篇:唐诗之刘方平: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