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有感

2024-07-17

《爱心与教育》读有感(精选12篇)

《爱心与教育》读有感 篇1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李老师用他的智慧化解了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难题。例如在“万同偷随身听”事件中,李老师开始是非常严肃的告诉万同,游贤的家长报了案,公安局的人已经来到了学校,当万同承认是“我与游贤开玩笑”后,李老师马上顺着他的话说是有误会,于是下面就用更缓和的语气来处理完了“失窃案”。再看看关于程桦的教育。当程桦骄傲自满的时候,李老师没有简单的用一句“胜不骄,败不馁”来说教,而是用充满智慧的头脑给程桦定出了他下一步的奋斗方向“超越自己”。在和程桦交流的过程中,李老师既列举了许多杰出人物的事迹,又从理论上给他解释了“成熟”的含义,使程桦的思想之翼在重新起飞后,变得更加矫健,最终取得了成功。从以上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无论是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还是在对优等生的培养中,除了他对学生有一颗负责任的爱心,还有他的智慧在里面。

当前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正确方式方法的选择就要靠我们的智慧,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育,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解学生所为,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让犯错误的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点 „„但是有许多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从李老师的教育手记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学生得学会尊重学生、表扬学生。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养的禾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涓涓春雨,要比电闪雷鸣倾盆暴雨更能渗入土壤。还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一点人情味,大人有时也会犯错,何况是还是孩子的学生呢。因此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许多时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强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之爱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就要不断的学习,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一点一滴,每时每刻。

------------------

我们这一代成长于一个物质、精神都比较平淡的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也没有更多的诱惑。在传统家庭的“双目”和“书中既有黄金屋,书中又有颜如玉”世俗观念的监管下,使我“安心”地读了一些书。读时字要一个个去认,句须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没有精彩画面,也没有伴奏音乐,更没有旁白点拨,靠的是自己不断读、反复感、努力悟,终于成长为一名能引领他人走上阅读之路,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精神生活,纯炼思想境界,使他们继续乃至终身阅读书籍而不断成长的“灵魂的工程师”。

《爱心与教育》读有感 篇2

杜威勤于思考, 著作颇多, 主要代表作有《哲学之改造》、《民主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等, 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全面阐述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是其教育思想的总纲, 也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齐名的教育著作。

一、《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主要教育信条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共分为26章, 约含3个部分。1至9章论述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0至21章阐述民主教育的性质和优越性, 22至24章重点在于重新解释课程、教材以及教法, 25、26章论述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道德论, 全书采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的视角对一系列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论证, 论述了许多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的一些教育信条, 其中成为全书主线且贯穿始终的应当算以下三个信条了。

(一) 民主教育

顾名思义, 民主教育就是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 那么, 这种教育具有怎样的内涵呢?就杜威的论述, 人人能够共享利益、能够自由交往、能够协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的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社会。在民主主义社会里, 科学、产业、国际贸易、移民等都十分发达, 个体之间没有种族和阶级的隔膜, 反而存在更多的接触点和互惠点。以民主主义为原则和灵魂的教育是与阶级教育、贵族教育、国家主义教育截然不同的, 即以民主为核心, 教育活动中的各个基本要素都要具备民主思想和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民主教育以民主作为重构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价值规范, 民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其归宿点。因此, 让个体现时过上完满的民主生活也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核心。

(二) 教育无目的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 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许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教育无目的, 那么,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杜威是否真的认为教育无目的呢?实际上, 杜威从未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目的, 他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完满生活做预备, 而是生活的需要, 因此教育目的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 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教育, 而不应当在教育之外给教育限定以其他的外在目的。同时, 杜威认为, 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教育目的堪称良好的教育目的, 首先, 教育目的必须以个体特定的固有的活动和需要为依据;其次, 教育目的是要能够转化为与个体的活动进行相互协作的方法;最后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终极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兼顾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实现了直接与间接的统一, 他的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三)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造

1.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天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准备说、展开说、官能训练说这三种传统观念的更正与挑战。关于教育即生长的理解, 杜威如是阐述:首先“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 教育即是不断生长”“不能把生长看作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 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其次“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由此可见, 教育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历程, 在个体的每一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目标, 而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生长能力。

2.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说:“教育就是连续不断地重组经验, 这种重组, 既能增加经验, 同时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而所谓经验, 即涵盖了所有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包括行为的做出以及行为所导致的之于行为者的结果, 杜威为了更好地诠释经验这一概念, 举出了一个较为生动的例子, “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向火焰, 这一行为本身还不是经验;只有当这个行动和这个孩子所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 才是所谓的经验。”由此可见, 经验包含主动与被动两方面的因素, 是两者的结合体。并且经验的改造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相结合, 也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经验改造方能促使个体的成长, 而教育就是这样一项改造经验的活动。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主主义与教育》集结了杜威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近三十年的心血, 是其所有教育思想的总纲, 因此, 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 “儿童中心说”充分尊重个体的需求和兴趣

杜威虽然并不是“儿童中心说”的首创者, 在此之前, 夸美纽斯提出“种子说”、“园丁说”可以说是儿童中心说的萌芽或雏形, 之后, 卢梭发现了“儿童”, 要求将儿童当儿童看待, 强烈反对把儿童当大人或小大人看待, 这可以说是杜威儿童中心说的渊源。杜威在秉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 不仅成为儿童中心说的忠实拥护者, 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教育活动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和起点, 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当然, 儿童中心说并非对儿童放任自流, 而是尊重儿童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拓展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儿童中心说并没有贬低教师的地位, 反而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充分地认识儿童的世界和生活, 并且充分地了解社会的需要, 才能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 以便给予儿童的生长以真正的引导。同时, 儿童中心说并非高扬个人主义, 否定社会的作用, 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如果说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那么, 社会就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点, 即教育不仅本身是社会生活, 教育最终也是为了社会生活。

(二) “从做中学”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杜威认为人有制作、交际、表现和探索四种本能, 因此, “从做中学”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的, 这也是他所倡导的教育基本原则之一。由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强调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 这种教育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杜威“从做中学”的理念强调以经验、学生、活动为中心, 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机会, 并且能够在自身参与的活动中更好地发展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做中学”又可理解为在经验中学习, 即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究知识,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 我们不应该把身体活动看作是和精神活动毫无关系或是对精神活动的一种干扰”, 因此, 作为学生, 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教师, 应当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 创造一定的活动环境, 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 引导和刺激学生参与活动、解决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求知欲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三) 提倡师生全情投入的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强调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及个性发展, 着重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参与主要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目的在于形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往与交流,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同时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责任心。《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提倡的“儿童中心说”是参与式学习的理论支撑, 而“从做中学”则是参与式学习的重要途径与实施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处于整个活动的主宰地位, 这样势必限制了学生的行动和思维, 而体现“儿童中心”的参与式学习则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有更多动手和思考的机会, 学习不再是灌输与被动的事情, 而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当然, 参与式学习最本质的内涵是思维的参与, 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行动上, 只有当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们能够亲身考虑问题, 并有解决问题的急迫感时, 他们才会主动寻求解决之道, 这才算真正在思维。因此, 参与式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较高的, 它要求教师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由于“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 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应具有时刻将潜伏在内心的创造欲与求知欲爆发出来的觉悟。虽然在教育的不同阶段, 参与式学习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具有差异性, 但从总体上看, 参与式学习是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 在这种参与中, 双方互为师生关系, 共同成长, 双方彼此忘记谁是教师、谁是学生, 师即是生, 生即是师就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结语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3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美术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这一点是李镇西老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4

知道李镇西老师是我第一次来到奋小时才知道,那时正有老师借阅,还听到有关对他的评价,不错。就这样,我的脑中就有了这位老师的印象,有时还搜寻有关他的书籍,在这次借阅时早借阅了几天,非常荣幸能看上自己一直想看的书。而书中提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又吸引了我,迫不及待的看完后,开始欣赏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

书中有几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一、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我也身有感触。我是小学教师,有些孩子父母因为文化低,不能辅导小孩,还有的对小孩时常施以暴力,使小孩有暴力倾向。有一次,被打的小孩告诉我,班中的一个男孩扇他耳光。刹那间,我想到了这是个问题学生,我便把他找来,说明了情况,问道:“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怎么管你?”他还气势汹汹地说:“我妈妈就扇我耳光。”我听了之后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他,与同学之间相处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嗯了一声。随即我便与家长沟通,说明了暴力会给小孩带来心灵上的扭曲。后来,这个小孩再也没有扇过别的小孩耳光,但他还是惹其他小孩,好多小孩的家长告知我,他的小孩总怕他。我只能告诉其他家长,让我们共同帮助这个小孩,让他改掉他的坏毛病。小孩进步多了,尤其学习上比以前认真了许多。这样的小孩需要更多的爱啊!

三、。只有教师多付出一点,多尽一分心,多动一下脑,才能让自己无怨无悔。要像李老师那样,用爱架起一座心桥,通向学生的心灵!

一、教育,必须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常言到:“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爱学生是教好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

教师用“爱”的眼神、“爱”的语言、“爱”的行动把知识和做人传递给学生,当面对一群纯洁的孩子时,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我们才能完成我们肩上的神圣使命。我相信,今天在学生在感情上多一份投资,明天学生定会在学习上多一份收获。

二、教育,必须用心灵去赢得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认为,真正的民主教育,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民主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所以,他觉得真正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尤其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更要从每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需要入手。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自然就必须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待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闪光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虽然有缺点,但我也有亮点”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由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将会感到无比幸福,而学生也会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才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教育,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

教育家们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就像池塘没有了水一样。也有俗语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在教育实践中,脱离了方法和艺术的纯粹的爱的教育,有时也会像鸟儿失去翅膀一样,变得苍白无力。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的有所不同。李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说困难其实也不难,只要你真正爱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会爱你爱得更深、更真切。当爱与责任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会变得无坚不摧。

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但更需要爱。爱,是教育的源泉,让我们以李老师为榜样,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切实感受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走进学生的心里,做他们真正的朋友。这次,我由衷地被李老师与学生“心心相印”的真挚故事所深深吸引,潸然泪下!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李老师是幸福!特别这么几个片段,映射着李老师“爱”的行动与传承:

我喜欢与“后进学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他们有了学习上的进步,我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贺„„

从《爱心与教育》书中,我也知道老师的幸福必然来自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生的心灵!李老师能够专一地、坚定地想方设法把每一个孩子教育成功,这份踏实与快乐,是李老师的最大幸福!也是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的主要原因吧!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用我的真心痴心换得学生的心。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5

合起书本,我依然心潮澎湃,李镇西老师让我重新审视: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高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在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故事中,我知道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平等地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不管他(她)是优秀生还是差生。用心爱每一个学生。乖巧、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谁不爱呢?可是调皮捣蛋成绩差还爱顶嘴,这样的学生,你爱吗?其实,我们老师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在管理一个接近五十人的班级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难免有被气得头顶冒烟的时候,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对自己说:“你不也曾叛逆过吗?你不也曾是犯错的小孩吗?你不也从屡次犯错中成长起来吗?你不是立志要当一名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吗?”每一回,这一个个问题拷问过后,我都会豁然开朗,明白对孩子们应该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归根到底就是,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心。不管他是天鹅还是丑小鸭。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对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学生也给出了答案:“儿童视角”,即教育者应该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也许,你以为好老师就是很努力地在教,就是对学生负责。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没有掌握的笔画笔顺,不厌其烦地把学生不会的知识教给他们;当我看到李老师的《爱心与教有)一书时,我知道教育需要智慧。譬如,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老黄牛”一般事无巨细地一味管,看起来仿佛对学生极负责,但是不讲究方式方法,其效极微,甚至无效,那又怎能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又谈何对学生负责?所以想作一名好老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离开这一切,空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用的。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6

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这是李镇西教育手记里的一句话,说的是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什么是民主、科学与个性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阅读了李镇西关于这方面的手记。

我感觉教育学生要有爱,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尤其是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应该是为了追求某种教学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应该是教师的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就是用爱赢得心灵,当爱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他们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亮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用的人”的自信。

另外教师的爱不应该是一种教育技巧,而应该是一种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当“后进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只是批评,把学生那种想成为一个好学生的火花熄灭,还应该多和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心中的美好的道德萌芽长成参天大树。

《爱心与教育》读有感 篇7

好教师, 不一定是显赫的名人或优秀专家, 但一定是有爱心和责任心的, 一定是学生所需要的。师爱是无比伟大也是普通渺小的。说它伟大, 可能因教师不经意间的丝微关爱或微不足道的举动, 就会让学生铭记并受益终生;说它渺小, 因为它始终仅存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师生间平时交流的点点滴滴之中。本案例普通而又典型, 王爱娣老师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学生的爱, 她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篇案例文章, 还是她平凡而又常态的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篇案例, 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待学生的用心和爱心至真至诚, 看到了她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的至趣至智, 更让我们看到了她“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智慧和她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那颗挚爱之心。在她心里, 每位学生就是一颗颗闪烁着独特光芒的小星星, 她与学生间真挚的情感和她的敬业精神, 无不感动与激励着体育教师。让我们深信只要眼里有学生, 心底装着学生, 课堂才能还给学生, 教学才能使学生受益。

尽管只是一节再普通不过的常态课, 但王老师却做到了用心和创新, 当学生抱怨游戏老套, 发出阵阵“抗议”和不满时, 王老师并未怒火冲天地训斥和批评, 也没有按部就班地拽着、逼着和拉着学生去做游戏, 反而是颇具耐心和幽默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一改传统观念和教法, 在原游戏基础上, 进行拓展并创新出更多玩法与练习。

在充满活力与竞争的校园环境中, 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高, 感情丰富多变, 善于张扬个性, 但自尊心强而脆弱。他们对“管教”式的威逼教育心生反感, 对“说教”式的“摆理教育”感到厌倦, 而对“唤醒”式的引导教育充满期望, 对“尊重”式的“信任教育”充满期待。他们更迫切地希望教师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教会他们技能和做人的道理。学生的创造力无限大、潜力无限深,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和启发, 适时鼓励与帮助, 他们的能力是超乎想象的。

案例中王老师做到了用心做事, 爱心育人。她的课堂是开放自由的, 学生是快乐的;她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 学生是聪慧富于想象的;她把课堂视为挖掘学生潜能的启发器, 她把课堂当作点燃学生运动激情的助燃剂, 她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能力的大舞台, 而不是监管限制学生的“管教所”。

《爱心与教育》读有感 篇8

关键词:知识构建;学生生成;归纳比较

如何才能上出一节好课,如何来评定一节好课?国家课改专家组成员、全国优秀教师余文森说: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那如何来评定一节复习课呢?余教授说:按照教学心理学的要求,复习课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复习绝不是简单的“旧事重提”,将已教知识重述一遍,而是在整体知识背景下对所学知识的重新组织和构建。它通过对照、比较,寻找联系,将原来彼此分散的、彼此分割开来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将知识“竖成线,横成片”,或“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从而形成由点、线、面筑成的立体式的知识结构网络。从新课程和“指导——自主学习”角度讲,复习课强调两点:①独立性和个性。要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富有个性地构建知识网络。②“活”性。要通过知识的比较和应用将知识激活、学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升华。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一边读余文森老师的书,一边陆陆续续地听了一些复习课。听课、评课、读书、思考,周而复始,一个不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的过程,我对数学复习课有了更多的感受、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听了本校两位优秀老师上的复习课,感触颇深。一位上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该老师非常开放,课堂上的生成全部由学生中来,教师只是起着引导者的作用,特别是她的设计,先由学生总结归纳本章知识,再由学生板书知识点,进而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理解与应用,整个黑板设计基本上都是学生的生成,但是关键处教师加以彩色粉笔突出,对于四种解法的联系,该教师非常巧妙地进行了串联,很醒目,可见老师的功底不一般。另一位上的是反比例函数的中考第一轮复习课,该老师同样课堂上自己讲得相当少,只是适时插上几句,流程很简单,让学生做8道热身题,进而在讲解题目时对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增减性等知识点在题目中予以渗透,最终让学生归纳比较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用几个例题巩固提高应用,题目的解决都由学生进行口述说明。这样的复习课让我们听课的老师真正看到了学生“原生态”的学习,即学生是怎样通过阅读、思考、质疑、交流等活动学会知识的。

一本好书,总是给人以启发。我也深深知道,这些启发与心得,必须要在实践中去尝试、总结与完善。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第二十中学)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9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这就是说,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源泉。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的收获。陶行之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爱心典范。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才能让学生在爱中成长。.

教育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最朴素而又最精炼的表达。教师享受着学生纯洁的尊敬,就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我领了工资,我要对得起这份报酬;因为我享受过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因为有学生是通过各种‘勾兑’才编到我班的,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因为学生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我要对得起我的‘哥们儿’!……”

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对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对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对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对自悲的学生说句自信话,对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对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对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对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对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对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时.不仅学生会把我们当作老师。而且这绝对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李老师在书中所讲到的案例表明: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爱你的学生吧,只要你播下爱的种子。它一定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爱,一切皆有可能。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读了《爱的教育》一书后,我决定今后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读《爱心与教育》 篇10

大学时代就已读过李镇西老师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最近又有幸拜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读完这本书后,我被李老师的爱心所震撼,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

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用的是平时的语言描述着他与学生的故事。然而正是那一个个真实的的故事感动着我。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劝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

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做自己谋生的工作。偶然的爱心容易,要像李镇西老师这样长期把爱无条件的献给学生却不容易。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篇11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读《教育小语》有感 篇12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指出:要做一个“现代人”, 一方面不要忘本,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一方面要应用欧美的科学, 要有驾驭自然的本领, 一扫从前那种靠天吃饭、信赖命运的行为, 换上一副创造新天地的气魄, 这才能有办法。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 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到相当的教育, 能够和衷共济, 努力为国家负责, 国基一定稳固。

杰斐逊《反对愚昧无知运动》一书中说:“除了教育外, 任何东西都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幸福。”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富强在于开启民智, 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国家的强大, 人民的幸福与教书育人密切联系。一个国家, 少年强则国家强, 少年兴则国家兴。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普通的教育者, 我深感肩上担负的重任。要真正地与孩子很好地相处, 你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喜欢具体的东西, 不能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什么东西, 以生活化的形式出现, 其效果总是令人满意的。就如:

一、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前研学单

学生毕竟是孩子, 更多的是喜欢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东西, 或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我们都是数学老师, 我们都经历过布置预习作业, 该做的会做, 不做的还是不做, 甚至久了, 都不做了的情况。不怪学生的不完成, 而是我们的作业真的提起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的课前研学单虽也有知识性的东西, 但是我更多的是将知识结合到生活中去, 提高课前研学单的趣味性和神秘性, 激起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比如本学期, 我在教学负数的时候, 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 就在研学单中提出:“今天的温度是多少?我记得去年6月份时是20°C, 它们区别在哪?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意义么?”还有, “一个朋友, 最近买房, 钱不够, 找银行贷款了20万, 于是其他朋友都叫他“负二贷”, 这是什么意思?”等等。这比让学生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等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比如教学简算时, 我会提供我的购物清单, 让学生通过笔算, 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 研究简算的技巧, 也让他们知道简算在生活中如何使用。

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是无限的, 得力于家长和网络, 在得到我所想让他们知道的知识同时, 他们给我的意外却也是巨大的, 尤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二、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前研学单的设计, 我会根据工作日与节假日进行设计, 工作日的设计偏于理论和研讨,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了解, 而节假日的研学单我更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这个时段, 我会布置很少的理论作业用于巩固知识, 将大部分作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表面积的时候, 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认为太简单了。在假期我就布置任务, 让同学们去测量学校的门卫室, 我们要刷门卫室的里面。结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直接 (长×宽+长×高+宽×高) ×2算的, 有算五个面的, 有减去门窗的, 甚至有人考虑到房檐的等等。在课堂上, 各小组就开始争论谁对谁错, 一个一个发言, 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不足, 找到最合理的。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 我知道是我上场的时候来, 所以在作出结论前, 我告诉他们,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有的时候是生活的理想化结果, 不要以为我们学了知识, 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谦虚谨慎,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 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学懂了。

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只要我们用心, 只要我们善于了解孩子, 只要我们善于关注他们的需求, 引起他们思考, 就都能上得让他们所喜欢, 上得富有美感, 上得带有生活的启迪。

上一篇:二〇〇九年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最新工作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