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2024-09-07

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精选8篇)

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篇1

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如生活中的饮食、水果、用品,居家环境中的楼梯、格子地板等,都是教导孩子数学的好教材,只要你愿意做个教育的有心人,相信你也可以成为孩子的家庭数学“小”老师。

①摆鸡蛋

三岁内的孩子,只要先建立其1到10的数字概念,即可。在教导孩子基本数学概念时,可借数的游戏来进行,如拿几个鸡蛋,教他一一放进蛋盒中,玩一一对应。除鸡蛋外,小钮扣、小豆豆、小方块等物均可,只要孩子喜欢就好。

②认数字

运用买回来的数字卡,或亲自制作数字卡,和孩子玩认数字、找数字的游戏。如果孩子不识字也无妨,你可以先举起一张数字卡,然后要他找出和你相同的数字,先教会孩子认识数字的“长相”,再慢慢教他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③倒水杯

孩子多半喜爱玩水。在孩子洗澡时,给他一些空罐、空杯,让他玩舀水、盛水游戏,或在倒汽水、果汁时,试着给他不同大小的水杯,让他在装水、倒水过程中,使用不同大小的容器,感受量增减的变化。

④测家具

家中的空瓶、布尺、圆珠笔、梳子、吸管、汤匙等,任何有规格且“轻而易举”的小东西,家长都可以拿来当“量尺”,让孩子进行实物测量,让孩子建立“量与实测”的概念;同时并教导孩子在没有尺子时,也能应变地寻求其它度量替代物,为了提高孩子测量时的情趣,父母可于游戏间伴随故事情节,如将量尺比喻为“魔棒”等。另外还需注意:较小的孩子所持用的量尺宜长些,以免量的次数过于频繁,孩子算不清楚。

⑤堆积木

积木是帮孩子认识几何图形的最佳教材。如两个三角形并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拆成两个半圆形,切割、合成的立体实例,让孩子了解几何图形的形成、变化情形,而在孩子反复堆叠的游戏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日后建立“透视”的理念打下基础。

⑥捏黏土

柔软度高的黏土、陶土、面团、水饺皮等,可搓可揉,可任由孩子拿捏成形,无论是方、圆、长形,可变性大,且具为立体图形,尤其还可以塑胶刀进行切割,建立孩子的等分概念。

⑦分水果

分类是逻辑推理一个很基本的概念。教导孩子分类,可从日常的水果做起,如将几种水果放在同一个盘中,让孩子以其大小、颜色、形状、有无籽、是否要剥皮„„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孩子的分类想法或许会比较多,父母没必要硬要孩子以成人的标准来分类。

⑧配对儿

把几双花色、大小或形状不同的袜子、手套,或任何成双成对的东西,一只只分开,混在一起,再让孩子找出相同的两只进行配对。这个游戏不但可让孩子轻松学习配对概念,或许还能帮大人做点家事呢!

⑨盖图印

透过孩子生活中粗浅所识的一些东西,和孩子玩盖印游戏,如以青椒、莲藕、杨桃等造型特殊的东西,切片后,沾上印泥(自制印泥,可以浆糊调以颜料,上覆盖纱布即可),就可以盖出许多奇形怪状的可爱图样,让孩子体会物体立体转换成平面,形状变化的多样性。同理,瓶罐杯盖等物,都可加以运用。

⑩做记录

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篇2

一、赏识失败心理, 消除自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自信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 自信与自卑两者的累加效应。愈是自信, 愈会成功, 愈成功则愈自信。反之, 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与自信相对的自卑, 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躲避心理, 对他人的紧张心理, 对自身的否定心理。作为一名教师, 应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心理, 学会调节情绪, 增强自我认识, 把失败看作是再学习的机会, 认识到失败, 极有可能是一个环节出错, 没有必要指责整个过程。教育学生从多个环节中寻找差错并再学习尝试, 这样就可能获得成功。

二、赏识错中之“美”, 培植自信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 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 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 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小学生的身心处于迅速成长时期, 可塑性大, 但稳定性差, 他们敢想敢说, 毫无顾忌, 常常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错事。但是如果我们避重就轻, 绕开他的错处忽略不计, 而对其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一面加以肯定和赞赏, 就可以满足孩子内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 强化其积极向上的欲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在批改学生默写作业时, 我意外地发现一张默写纸上没有署名, 却画了一个卡通人物, 旁边还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写了“白雪公主”四个字。第二天, 我在发默写作业的时候, 故意清了清嗓子说:“白雪公主, 一百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哄笑, 等了半天, 才见一个叫王旭鸿的小男孩慢慢地站起来, 眼睛里充满了胆怯, 低声说:“老师, 我……”台下又是一阵哄笑。我没有批评他, 而是把他请上讲台, 让他说说白雪公主的故事。他大步走上讲台, 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足足讲了三分多钟, 先前还笑他的孩子, 此时都被他的故事吸引住了, 眼睛里充满了敬意。我也为口头表达能力这么强的孩子感到惊讶和高兴, 要知道他入学还不到三个月呢。随后, 我表扬了他, 说他知道得真多, 讲得也很真精彩, 他带着胜利的微笑美滋滋地回到了座位上。从那以后, 班上看拼音读物的孩子多了, 他们知道了小红帽、灰姑娘、葫芦兄弟……每每看着他们兴奋、得意地讲起书中的故事, 我总会暗自庆幸, 如果那次批评了那个孩子, 还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吗?

三、赏识自我优点, 树立自信

学生缺乏自信, 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往往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所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赏识自己, 这是增强自信消除自卑的良策。我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组织学生做寻找优点的游戏。方法一:学生自己找自己的优点。方法二:优点大轰炸, 即小组同学都来找其中一位组员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进取有了信心。对个别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同学, 我让全班同学帮他找优点, 帮助树立自信。我班王慧莹同学文静、漂亮, 但因学习不理想, 很自卑。我请她说说自己的优点, 她竟然说没有优点。我让全班同学帮她寻找优点, 有的说, 她守纪律;有的说, 她劳动积极;有的说, 她从不与同学闹矛盾……接着我问全班同学, 王慧莹同学长得这么漂亮, 她又有这么多优点, 你们喜不喜欢跟她玩?全班同学大声地说“喜欢”, 此时王慧莹同学十分激动, 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四、赏识成功喜悦, 获得自信

如何正确实施惩罚教育 篇3

惩罚教育规矩真诚教育不能缺少“惩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必要的惩罚将有助于学生在将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惩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责任心,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惩罚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 惩罚教育无疑是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有两个误区需要注意

1.家长对孩子的惩罚方式盲目、简单、粗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惩罚方式简单粗暴,当孩予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惩罚。有的孩子说,不管发生什么样的问题,他的爸爸妈妈都只会用打和骂惩罚他。从教育的效果来看,打骂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改善。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教育是有效果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效果会逐渐减弱,用孩子的话来讲,他们对家长的教育方法已经了解了,除了打骂没有任何其他有效的办法,当孩子不再害怕打骂的时候,这种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2.家长不敢对孩子进行惩罚

有一些家长不敢对孩子进行惩罚教育,他们认为对孩子进行惩罚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小心谨慎地对待孩子,不敢对孩子进行惩罚,结果对孩子造成的压力更大。孩子觉得,家长不敢惹他,他可以为所欲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了底线,这样的教育结果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的赏识,更需要我们的惩罚。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的惩罚教育,在其成人以后,缺乏面对惩罚抵抗挫折的具体方法,在巨大的惩罚下,就会跌倒,一蹶不振。从这个角度来讲,惩罚与赏识教育一样重要。

二、 家长在实施惩罚教育时,要把握三个原则:

1.惩罚教育要真诚

在对孩子进行惩罚时,一定要真诚。比如,有的孩子早晨经常不按时起床,家长这时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惩罚”。但在惩罚之前,应该告诉他,他的这种行为非常不理想,会给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苦恼。真诚还体现在解决问题善始善终的过程中。我们说对孩子进行惩罚,不仅仅包括惩罚的过程,也包括他在接受这个惩罚后对自己行为的改正过程。在惩罚孩子结束以后应该反复告诉孩子,爸妈对你的这种惩罚措施是为你好,我们仍然爱你,你改正了这些问题,我们是高兴的。即使这些问题没有改正,我们也仍然爱你,仍然会等待你,你仍然是我们的孩子,在这些方面不应该给孩子留下任何疑问。

2.惩罚教育要准确

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的惩罚一定要准确,让不良行为尽快地消失。我们对孩子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确地惩罚呢?比如,孩子坐在桌子前面,不是削铅笔,就是摆弄作业本,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怎么办呢?可以要求他每次学习都要自我反思,自我检验,自己判断题目的对错。这种完整的训练过程,对于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的行为方式进行了干扰,他会觉得很难受,所以执行起来是有困难的。我们之所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是看到了他有不良的小动作,手眼不能协调,不能很好地反思,不能体验学习的成果等问题。

3.惩罚教育要按需分配

当孩子需要惩罚教育的时候,我们就要惩罚,当孩子需要鼓励的时候,我们就要鼓励和表扬。有一个孩子跟同学一起踢足球,踢得非常高兴,为了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大脚踢球,结果一脚踢出去砸坏了别人的玻璃,这件事情让他忐忑不安。孩子已经很清楚自己犯错了,家长这时应该理智地跟他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只是简单地对他暴打一顿,惩罚的不仅仅是他的这种不良行为,还有他的男子汉气概。在这个时候,就不能一概地惩罚,否则,孩子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小心谨慎,缩手缩脚。

三、 实施惩罚教育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对孩子的惩罚教育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孩子行为习惯的改善具有反复性,当孩子的行为有些反复的时候,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孩子改进,给孩子一个充分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对孩子的惩罚教育也应该是渐进的,应该在孩子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进行,如果过火,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2.家长要谨慎使用惩罚教育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一些惩罚的时候,孩子不能接受,或者说超过了孩子能接受的限度,那会对孩子形成干扰,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家长对孩子实施惩罚教育的时候,要非常谨慎,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

3.家长的惩罚教育要和赏识教育有机结合

谈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4

谈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到今天,素质教育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实施者不容回避的问题。语文教育则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各种建设人才的培养都要从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开始,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高中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教育目标体系的内涵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就是提高语文素质的教育。由于语文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要清楚地界定语文素质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几乎是不可能。一般语境下多将语文素质分解为语言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这样五部分。

语言素质:语文素质中最基本、最稳定的部分。指的是识记汉字的量,积累词汇的量,语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文化文学常识的了解,文学名着的阅读,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的关注程度,以及正确的普通话语音和规范化地书写汉字。

心理素质:语文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指的是学习语文的`兴趣、毅力、良好习惯和情绪,对学习策略的调控能力,以及正常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品德素质:指的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学传统和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文中学做人。

智能素质:指的是以理解为其本质的听话和阅读能力,以表达为其本质的说话和写作能力,以思维为其本质的观察能力,以语言为其工具的社会交际能力。

审美素质:语言素质与语文能力中最高层次、最富球艺术性的部分,指的是对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发现和感受,并具有初步的赏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包括音乐、美术、书法在内的广泛的艺术爱好和兴趣。

六、提高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途径

“大语文”观认为,生活就是语文教育的课堂,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这无疑为我们进行提高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教育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因此,我们在寻找最佳途径时,既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能在生活的海洋里失去了方向,而应该把内外课堂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主渠道。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并把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渗透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及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上。做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这也对于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现代生活起到积极作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最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所以,课堂、课外、生活三者相联系,并且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时候,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实施。

二、提高语文素质的方法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对话”式教学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

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建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做的开放氛围,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学生敢于说“不”,勇于探究,在交流中对话,在对话中创新。

例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13自然段写了母亲三件事,那么母亲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朗读课文相关语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刚开始还没有投入进去,甚至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朗读了“母亲亲筹巨款送我上学”这件事,也许是受了老师情绪的感染,同学们变得主动起来,甚至有的同学朗读的时候不觉有了哭声。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真诚地叙说也感动了我。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一种平等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2.语文素质的提高,知识积累不能忽视

在语文教学中,不注意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乏,学生的语言源泉就会干涸。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语文素质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而要做好知识积累,就要在“记”“背”上下一些功夫。“背功”为识记能力,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力的训练、词语的积累、语感的形成,以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种“积累不能局限于课堂,在课外、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这些爱祖国,爱亲人,爱老师的感情,才能引起学生蕴藏在心底的真挚感情,才会使学生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提高学生素质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能否适应当今飞速前进的社会,心理素质的好坏至关重要。设想一位满腹才华的师范学院毕业生,站在讲台上语无伦次,手脚发抖,满脸汗珠,这怎能是优秀的人才。究其原因是心理素质太差,因此,中学生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讨论。刚开始,可能不太容易,没关系,可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自己说”这节课,我一定要回答两个问题“,这样,慢慢锻炼,就会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还要多参加一些公开活动,不为得奖,只为参与的过程,长此下去就能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篇5

摘 要: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初中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教育学科,内容丰富、多样,韵味深长而悠远,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渗透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语文是教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首要条件,掌握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单纯的教学任务,使用各种题海战术,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其学习水平也无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语文素质,将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1.制定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一方面,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一般可采用“设疑激趣”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让学生“会学”,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从而实现“以人育人,以德育人”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自身业务学习的同时,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建立高尚的人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开展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关键一招。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语文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论语》使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为学》让学生领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为之”的哲理……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材启迪学生感悟人类的价值观念,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操,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四、思维培养,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素质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思维的种类很多,结合语文教学法的特点,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想象思维能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沿着不同方向去寻求事物的多样性的能力,要求人们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寻找多种方法,不拘泥于常识,善于求“异”,善于求“多”。

五、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凸显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的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教师应着重从这四方面入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四者相结合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感受这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有效地把握语文基本技能,凸显素质教育。如:听是说的基础,而说又是对听的一种表现形式;读有助于丰富写的资本,而写是对读的一种体现;读有助于听,而听又能推动写。四者关系复杂,且密切联系。这样相结合教学,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够最大化地凸显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和谐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又激活了语文学科的教育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对学生情感态度、审美能力、道德观念的培养上有着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全方位地渗透素质教育,借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茉莉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16)。

[2]沈小勤素质教育视角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08)。

[3]傅全胜略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2010,(12)。

学校语文教育实施方案 篇6

教学要求

1、会认“婷”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

3、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在前面的口语交际里看见了奇怪的树。今天我们要欣赏奇特的画,想尽快知道吗?大家先把课题读两遍。你从课题里读懂了什么?(是婷婷的画)婷婷到底画了什么画呢?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课文,看谁先弄明白,好吗?

二、读文

1、生独立拼读课文。师巡回倾听指正。

2、同桌共读课文,互相指正。

3、师生同读课文,师高音,生低声。

4、生齐读课文,师录下音。

5、师生分享大家的朗读,集体寻找不足。

6、生听录音,轻声跟读,体会语感。

7、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读文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婷婷画了哪些画?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2)同桌分享: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分享:在组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陈述为什么喜欢?

(4)小组交流婷婷的画。

四、汇报学习情况

1、生自荐上黑板将婷婷的画在黑板上画出来。(会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小画家在黑板上画,其余的在下面画,师巡视查看。

2、集体评价黑板上的画,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课文内容。

(1)对照课文检查黑板上的画有什么不对的?应该怎样?谁来纠正?

(2)下面的同学对照自己的画,看哪里画得不当?

(3)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画,组内欣赏评价。

五、引导总结

1、婷婷画了几幅画?

2、每一幅画有什么特点?

3、你喜欢婷婷的画吗?为什么?

六、课后延伸:

1、自己画出婷婷的画,展示给家人。

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篇7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剥夺学生的朗读实践, 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剥夺学生的朗读实践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朗读实践活动, 这跟学习游泳必须下到水里一样, 教练讲解得再生动、逼真, 学生将游泳要点记得再牢固, 如果不下到水里去体验、尝试、摸索, 永远不会真正掌握游泳的本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朗读实践, 调用自己的眼、口、耳等感官, 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才能真切地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促进自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 学生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朗读实践, 把文本中沉默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 一方面能够促进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传达作者的观点与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或同伴对自己的朗读效果予以正确的评价和适时指导, 从而促进自己朗读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发现, 一些教师因为学生朗读能力不强, 在课堂教学中担心学生的朗读而影响教学进度, 就干脆运用视听材料为学生作朗读示范。学生听完一两遍之后, 便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分析文章写法。这无异于教练在岸上传授游泳要领而不让学习者下水实践一样。应该说, 对于朗读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 课文朗读录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朗读实践活动, 这既要有质的保证, 又要有量的积累。听, 始终无法取代学生自己的朗读练习。因此, 在示范引路之后, 教师要趁热打铁, 安排学生自己尝试练习朗读, 通过朗读进行感知、感悟。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将朗读视听材料引入了课堂,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示范引领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尤其是对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把握不住朗读停顿或朗读语气的学生来说, 还可以帮助学生矫正朗读。但只要学生能熟练地朗读, 且能读出效果的时候, 尽量不要用视听材料。因为视听材料毕竟出自成人之口, 是比较标准化的朗读, 代表了成人对课文的理解。而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其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 对课文的理解与成人是存在差距的, 教师不能让他们用成人的语气、语调去朗读课文, 这样会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于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不同, 朗读的技巧、方式也不同, 而这种不同效果的朗读, 正是教师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提高朗读能力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朗读的标准, 针对不同学生的朗读情况, 加以具体指导, 并引导学生相互评议、共同提高。

3.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虽然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呈现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语文教学跟自然科学类学科有明显的不同,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把宝贵的阅读时间让位于视频和影像资料, 在很大程度上会剥夺学生的阅读权利, 对学生的感悟与思维是一种禁锢和压抑。

二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运用应追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步入语文课堂, 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通过对文本、声音、图像、影像的综合处理, 既可以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 又可以渲染气氛、营造情境、调动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给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好处,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粉笔、黑板、挂图等教学用具的不足, 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固然先进, 在使用时也要适时、适量、适度, 不能任其泛滥于每个教学环节而抛弃了传统教学手段中宝贵的东西, 否则, 教师会因忙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而忽略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 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化、程序化的局面。语文教师要善于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 适当地而灵活地使用, 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样方能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到。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 在导入新课之后, 老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 播放课文录音, 让学生用心倾听, 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然后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练习朗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 笔者在屏幕上投影出相关画面, 再现课文意境, 让学生根据画面回想、背诵。在营造的情境中, 学生积极投入、乐于记忆, 很快完成了背诵任务。

三结束语

正确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篇8

仲春时节的中原大地,万木竞秀,生机盎然。张德江一行先后到开封、郑州、许昌,深入职业院校、企业实训基地、人才市场,对我省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开展检查。他指出,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项执法检查任务。要深入了解实施情况,抓住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确保职业教育法正确有效实施。

在许昌技术经济学校实训基地,中德班的同学正在实训台上做电动机正反转训练。张德江与学生们亲切交谈,得知他们经过2年的在校学习和1年的德国在华企业实习,通过德国方面组织的毕业考试后,可以获得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全部签约德国在华企业。张德江深有感触地说,一技在身,可以走遍天下。你们要牢固树立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增强自信,勤奋学习,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走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教室,看到同学们正在做水泥低温性能实验,张德江问道:“你们知道水泥有几种标号?性能怎么样?”听完回答,他认真地说,你们将来可能从事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保证工程质量。他指出,提高工程和产品质量,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师,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将车间“搬到”了校园里。张德江来到该校新能源汽车组装车间。车间一角摆放着课桌,学生在这里听完课,转个身就可以亲手操作。看到崭新的汽车在同学们的手中组装起来,张德江高兴地说,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学生到企业后能很快上手。宇通客车公司、许继集团等企业则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基地,学生们可在那里体验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实地考察后,张德江强调,校企联合育人是一种好方法,有利于学生实训实践,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双赢。

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张德江特别重视。他专程来到正在举行职业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的河南省人才市场。招聘会吸引了110家企业参加,提供3600多个岗位,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张德江与企业招聘方和应聘学生沟通交流。他指出,河南是人口大省,在职业教育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应继续推动人力资源从数量型向技能数量型转变,使人力资源大省成为人力资源强省。张德江对河南提出的“就业+技能=民生幸福”的观点深表赞同。他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就业问题,让劳动者掌握专门技能,实现充分就业。

张德江还到河南医药技师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河南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许昌学院等地考察了解情况,并前往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看望了机关干部职工。

检查期间,张德江在开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在郑州主持河南省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工作汇报会。他指出,从这几天执法检查情况看,河南省在贯彻职业教育法、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调研,积极部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重点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校、特色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德江强调,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执法检查要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任务,抓住重大问题,开展法律实施监督;要坚持依法行使职权,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权威性;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法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改进、法律实施;要坚持监督与支持相统一,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张德江强调,每一次执法检查,都要认真审视法律,总结实施经验,主动适应事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让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要大力宣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落实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任务。

在河南省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工作汇报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说,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本年度第一项执法检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率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莅临河南,一路上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面对面的具体指导,充分体现了对河南的高度重视,是对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委员长的重要指示、讲话,对我省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作用,严格执法检查,促进法律规定的落实给予了有力指导,对我们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促进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了明确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抓紧抓好,坚决落实到位。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抓紧进行传达,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深刻理解委员长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准确把握、坚决贯彻,更好地把改革创新精神和法治思维贯穿到发展职业教育等各项工作之中。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意义尤为重大,工作尤为紧迫。我们要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就业、抓民生、抓产业竞争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三是着力抓好落实。以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来全面审视和检查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思路举措,发扬成绩、解决问题,使职业教育再大大向前推进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深入地梳理、检查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重点查找差距和不足,抓住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职业教育法实施的薄弱环节,找准问题症结,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和措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要坚持依法办事,充分发挥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听取报告、专题询问等监督职能,督促各级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义务落到实处,保障、支持我省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要坚持深化改革,在中央指导下,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在法律框架之内勇于改革和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以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活力,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为河南发展、国家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代表省政府汇报了我省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加快职教改革发展情况。他说,职业教育法施行以来,尤其是2008年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开展职教攻坚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推动职教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2014年,全省共有职业院校962所,在校生达到210万人,高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0%和96%以上。2008年以来,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培养毕业生470多万人,开展职业培训2100万人次,这些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开放招商的一张“王牌”,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谢伏瞻从构建长效机制、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困难帮扶等方面,介绍了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并表示将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全面深化职教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推进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沈春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顾海良,郭庚茂、谢伏瞻、邓凯、李克、尹晋华、史济春、刘满仓、夏杰、陈雪枫、李文慧、刘春良、张大卫、蒋笃运、储亚平、王保存、段喜中、徐济超、张立勇、蔡宁等分别参加执法检查或座谈会。

上一篇:基于修正因子智能权函数的汽车ABS模糊控制算法仿真研究下一篇:关于优秀教师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