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2024-06-02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共13篇)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1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本文针对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重点分析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搞好农村饮水建设管理的方法,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作 者:王林 张锋 作者单位:凤翔县水利局横水河管理处,陕西,凤翔,721400刊 名:陕西水利英文刊名:SHAANXI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3)分类号:S277.7关键词:饮水工程 建设管理 对策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2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1.1 重施工建设, 轻管理维护, “建管脱节”问题较普遍

规划建设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功能效益长期稳定发挥的基础;建后合理的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是工程功能和效益发挥的根本。重施工建设、轻管理维护, “建管脱节”造成“建设一头热、管理一头冷”的问题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普遍存在。表面上看, 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对工程运行管理很重视, 但由于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标准较低、规模偏小,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对工程运行管理现存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分析等问题, 不能实现“联网、联供、联管”, 基本以“分散建设、分散粗放管理”为主, 长期表面弥补和修正使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陷入“年年解困年年困”的恶性循环, 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效益。

1.2 权责不清晰, 管理体制不完善, 专业化技术化人才匮乏

明晰工程所有权, 落实管理主体和权责等, 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功能和效益高效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目前, 绥阳县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 有的根据市政规划移交给自来水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有的则由县区水务局牵头实现专业化、技术化管理, 管理较规范, 供水可靠性、效益性均较好。但对于一些乡村小型供水工程, 则由于工程所有权、权责不清晰, 运管维护资金的不足, 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另外, 由于受传统供水工程粗放式管理理念的影响, 绥阳县一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未设置专职运管维护人员与固定维护资金, 很多工程尚未制订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科学规范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制度, 大多以配备“兼职管理人员”为主。这些兼职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当地年纪偏大、文化技术水平偏低、操作靠经验的农民, 饮水卫生意识较差、专业操控技能相对较低, 不能熟练地操控监控系统、变频调速、净化消毒等自动化设备, 造成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 不仅给工程运行管理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同时设备长期闲置容易出现受潮、虫害等问题。

1.3 饮水水源保护措施不完善, 配套监控设备不全, 水质监测缺乏动态可靠性

水资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良好等, 对工程安全可靠性供水影响非常大, 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才刚刚开始, 且涉及到占地补偿、环境影响评价、工农业停工停产等内容, 饮水水源保护政策文件和措施制度存在不完善、不科学等问题。目前, 绥阳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保护, 主要采取立牌警示和广播、传单宣传等措施, 缺乏必要配套的监控监测设备。另外, 水质监测缺乏必要的规模化、制度化和动态化, 绝大多数是依靠当地基层水利部门、卫生防疫站进行定期采样监测, 缺乏动态可靠的监测制度体系和设备系统, 很难动态准确地反映水源保护地的实时水质、水量等数据信息。

1.4 水处理和消毒设施配置不足, 水价偏低, 工程可持续运营发展保障体系不健全

规模较小的乡村独立供水工程, 由于受建设标准较低、建设费用不足、经验性建设等问题的影响, 绝大多数没有水处理和消毒设施, 有消毒设施的也仅采用漂白粉或液氯消毒, 供水工程的供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 可能导致水传染病的大面积发生, 给居民安全饮水埋下较大安全隐患。另外, 乡村独立供水工程由于存在供水范围小、供水量小、供水区用水水平较低等问题, 进而造成单位供水成本较高, 但考虑到供水区用户的综合承受能力, 执行水价通常较低, 导致工程运行经济效益较差, 绝大多数仅能勉强维持运行, 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等得不到及时更新, 工程运行效率和效益不断变差, 很难实现工程可持续运营。

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高效运行管理建议

2.1 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体制, 推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良好运营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存在点多、面广、分散及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 为了推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运营发展, 应严格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建立权责清晰的工程管理体制, 通过“三证、三卡、五公开”等各项保障措施的实施, 从政府、供水单位或企业、用水户三个层面,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的行业技术指导、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和用户建后管理的责任感。安全饮水管理责任应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放开搞活经营权, 推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后管理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市场化, 确保其可持续稳定运营。

2.2 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保护区, 加强水源保护

按照《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 (试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和指标要求, 抓紧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保护工作, 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保护区, 加强水源保护区保护监督与管理, 通过设立明显保护标志, 保护区居民搬迁集中安置等措施, 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与制度措施的规划建设, 确保现有水源不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

2.3 制定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确保工程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资金到位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具有明显的扶贫性、公益性、惠民性, 其服务对象大多是农村低收入人群, 水价可承受度较低, 工程投资经济效益偏差、回报率较低。为了推动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稳定建设发展, 建议对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亏损工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地方财政补偿机制或工程运行管理及检修维护基金, 合理引导其向规模化、效益化供水体系发展, 使工程具有健全的可持续保障制度体系和措施手段。

2.4 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工程人性化服务水平

建立专业的检修维护团队, 定期对用水户进行调查和巡回服务;加强工程的信息化服务, 动态宣传安全饮水知识;健全水质动态检测体系, 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检查方式, 实现对水质的全程监管, 确保供水安全;加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提高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提供及时可靠的专业化、人性化服务。

3 结束语

通过建立产权清晰的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完善补偿补助机制、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运营发展, 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潘志富.浅谈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 14 (2) :101-103.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3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问题;策略

饮用水的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占据着我国人口比例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均水资源低,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农村总体供水能力,导致农村饮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农村人口的正常生活,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条件,是保障我国农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饮水工程资金投入短缺

目前,我国农村的饮用水问题,已从满足农村饮水需求,提升到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高度。我国农村水资源的特点,体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分散式供水和集中式供水设施不完备等,这些问题加剧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困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自身投入的资金,以及县、市、省、国家等各级政府划分的财政拨款。两种资金来源相对比而言,政府财政拨款比较到位,因为我国有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农民自身投入的资金,由于我国农村收入整体水平较低,农民自身可以筹集到的资金寥寥无几,最终造成资金投入不足。

1.2 工程施工规划设计不完善

施工规划设计直接关系着饮水工程的成效,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饮用水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做供水工程实地勘测工作,施工规划设计一般由地方设计院完成,由于地方设计院没有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且实际操作水平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工程,处理水资源的的技术人员短缺,致使饮水工程设计不完善,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不严格,没有为保障水源、施工工程规模等相关问题制定实施有效的计划,导致饮水工程的运行及其正常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

1.3 安全饮水工程收支不平衡,运营艰难

在我国,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公益性事业,所以不允许收取太多的费用,所以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来源,依赖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来运行。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之所以困难,与城市安全饮水工程相比较,由于农村本身的地区特点,农村住户具有分散性,所以饮用水管道的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铺设线路长,这样就给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导致了安全饮水工程收支的不平衡,入不敷出,经营困难。同时,这也是制约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关键问题。

1.4 农村饮水工程的滞后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有了进步,体现在居住环境、交通环境、电力等等方面的条件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饮水设施的建设少之又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对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太过滞后,比较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没有供水设施,还处在人工远距离挑水、拉水状态。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

目前,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已受到了农村人民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安全饮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就需要政府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综合质量标准,归根结底需要加大投资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物价飞涨,安全饮水工程的材料成本也相应增加,所以在饮水工程建设初期,就要筹集更多的资金,确保饮水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需求。除了我国政府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农民自己投入的资金外,应该开辟更广泛的筹集渠道,

招引各大企业、个人对安全饮水工程的资助,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

2.2 发展集中供水,控制供水规模

科学合理的控制供水规模,以此保障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分散、低标准的设计规划思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确定饮用水水源,创建集中式的饮水工程。对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过程要保证标准化,发展过程中要规模化,运行过程中市场化,统筹城乡发展需求普及发展自来水,尽量降低投入资本,控制运行过程中的成本,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农村人民最切实、最根本的需求,全面考察工程的具体情况,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农村人民自身筹集资金能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明确调查,来合理安排工程规模以及进度,力求稳步推进。

2.3 筹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期管理与维护费用

为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可持续性,长期有效运作,需要提前将工程后期管理与维护费用安排妥当。目前我国主要的方式是地方政府财政撥款,以及余留款项和政府补贴的方式。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贫富差距大,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因地制宜,以此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期的管理与维护费用。首先,针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让农民适当缴纳一些管理与维护费用,以地方政府补贴为主,国家补贴为辅的形式筹集工程后期所需费用;其次,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整体比较低,应以国家政府补贴为主,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为辅的方式进行筹款。

3 结束语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将农村饮用水工程落实到实处,对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因此,社会各界都要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重视度,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提供安全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万山.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 农业与技术,2012,12:36.

[2]刘超,蔡西湖.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238-239.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4

通过对目前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集中供水等工程措施和完善管理等非工程措施有效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

作 者:马志雄 Ma Zhixiong  作者单位:广东省平远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刊 名:中国水运(理论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5(9) 分类号:X956 关键词:农村饮水   工程措施   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建议 篇5

运行管理的意见及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国以来,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民和县建设了一大批农村自来水工程,怎样把这些工程建好、管好、用好,使之长期发挥效益,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根据本人多年来参与自来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的体会,谈谈自已的几点意见及建议,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民和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通过对民和县已建农村饮水工程的调查统计来看,管理模式上主要有村集体管理、企业管理、县水务局派出机构管理等几种形式。其中,由村集体管理占大多数,企业管理和县水务局派出机构管理占小部分,运行状况上看,企业管理和县水务局派出机构管理且工程规模比较大的工程运行状况良好,基本上能做到运转正常,这主要是争取上级部门的维修经费作保证。越是集体管理的,工程规模越小的工程大多运转不良,有的工程已停运甚至报废。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队伍不落实,管理人员报酬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2、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

3、对水的商品意识不强,喝“福利水”、1

吃“大锅水”现象严重,造成水费收交率偏低。

4、水价低,水费收取率低,不能保证工程正常运转经费,工程日常管理不到位,维修保养不及时,造成失修、带病运行工程较多,以致影响正常供水。

二、农村供水工程的性质及特点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作为基础设施的农村供水工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

农村供水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地位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离不开供水工程,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供水。因此,要充分认识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地位,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工程规模较小,用水量不大,经济效益不高。自水费按方收取后,根据管理所统计,每户每月用水量为1-3立方米,按每方1元计,每户每年水费为12-30元;三是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

三、目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制的建议

通过多年的运行实践看,为了农村供水工程长期有效的运行,理顺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确定合理水价,提高水费收入,增加水费积累,保证工程管理经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改革要本着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已建成设施的巩固和效益发挥,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利于加快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以明晰工程所有权为核心,以增强经营管理活力为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

(一)承 包

承包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它通过合同契约,由工程的所有者把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同时对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给予明确,承包者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组成的小组。承包方法简便易行,较好地解决了工程维护管理差,管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易被农民接受,已有多年实践经验,这种方法适用于单村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二)供水协会管理

部分乡镇成立了农村供水协会,但运作效果参差不齐,该县供水协会是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共同发展”的原则成立的村镇供水服务性、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强化工程管理措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保证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实现村镇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职责是规范程序,监督管理,提供服务,共同发展。供水协会管理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要提高供水协会人员的业务能力,落实管理人员的报酬。

(三)企业管理

水做为商品,供水管理要逐步使行企业化管理,要使行成本核算,政府不可能包建包管。所以,有条件的供水工程使行企业化管理大势所趋。为此,我县对总堡、隆治、马场垣三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为企业化管理试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建了民和县隆治沟供水站,隶属于古鄯水库管理所,单位性质为供水企业,管理范围为隆治沟三乡及准备新建的中德财政扶贫人饮工程,人员编制暂定8人(不包括各村管水员)。管理人员中站长由县水务局从事业编制中按排,其他人员全部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

二是制定了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组织,落实管理队伍,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供水站及各村共同管理的管理网络。办法中规定供水站负责水厂及支管(包括支管)以上管道及建筑物维护管理,配水管由各村负责管理,水费统一由供水站按方计收。

三是核定水价,目前水价还未核定,暂按县城自来水水价执行,生活用水水价每方1.54元、基建用水每方3.62元元计收,生产用水水价待定。

四是规范水费收支管理,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统一打印水费票据和实行水费公示制度。规范了水费收支程序,提高水费收交率,保证水费专款专用,四是对工程管理的科学评价,对工程规模、供水量、水费收交率、维修费和耗电量以及每次工程管理检查的情况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管理进行综合科学评价,为工程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是工程管理实行了承诺服务制度,建立了供水综合服务体系,设立了供水服务热线电话,为用水户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和全方位的服务。

六是通过水厂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和水库运行等水利工程的管理提供信息平台。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论文 篇6

1基本情况

1.1规划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进行了两次农村饮水状况调查,最终确定开封市有212.70万农村居民和21万在校师生被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

1.2建设情况

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20xx年以来,开封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开封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共投资11.7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86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73亿元,市级配套资金0.82亿元,县级配套及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1.33亿元,共兴建供水工程369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45处,已经解决了全市1337个行政村212.34万农村居民和20.87万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受益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1.3管理情况

开封市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有以下三种运行管理模式:一是对于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实行统一管理,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二是对于联村供水工程,建立用水户协会,由村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保本微利,自负盈亏;三是对于单村供水工程,由村两委指定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同志负责水费收缴和工程管护。从实际情况看,规模水厂管理相对规范,运行较好,既优化了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投资,扩大了供水规模,同时给拓宽经营渠道开辟了空间。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还有部分农村居民未饮用上安全水

近年来过境河流和工业废水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新增了部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渴求安全饮水的愿望强烈。据《开封年鉴》(20xx年)统计,开封市农村总人口327.60万人,1703个行政村。到20年底,开封市还剩余115万农村居民未用上自来水。

2.2早期建设的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保证率不高

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初期,由于受条件制约,开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单村工程为主,较为分散,供水站、管网、入户工程等标准不高。在后续的.项目实施中,虽经改造,但还未全部实现并网、联网,影响供水保证率。

2.3已建饮水工程产权不明晰

已建饮水工程尤其是联村或单村小型供水工程,由村级实行自主管理,工程管护主体和运行管理体制不明确,建成初期运行情况良好,随着设备陈旧和管网老化暴露出水费收缴和提取维修基金难、工程维护不及时等问题。

2.4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手段,水质检测能力薄弱

目前开封各县区均建立了中心化验室,但由于设备不够齐全、化验员不到位、业务不熟练等原因,仅能做几项化验指标。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还未全部配备化验室,水质化验不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难以有效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水质受到污染等复杂问题,难以保证其供水安全。2.5部分供水厂(站)消毒设施未正常运转,影响水质合格率虽然供水厂(站)配备了水质消毒设备,受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不会操作、图省事等因素影响,不少供水厂(站)消毒设备未正常使用,导致部分末梢水菌类总数超标。

3对策及建议

3.1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行“四制”,择优选择工程施工队伍和设备、管材生产厂家,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加大对工程抽查和检查的频次和力度,邀请项目村群众代表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监督,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要求返工。充分发挥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管作用,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项目立项审批合格、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工程建设优质安全。

3.2认真编制和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

全面摸底调查,认真分析评价农村饮水工程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做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需求分析,认真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采取新建、扩建、管网延伸、联网等措施,解决剩余未饮用上安全水的农村居民,实现水厂、供水站联网调度,提高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3.3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安全

强化水源保护意识,针对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不同特点,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水源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明确在水源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单井保护半径50~100m),不得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污水渗水坑、堆放废渣和垃圾或铺设污水渠道,不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3.4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提高水质合格率

依托规模较大水厂水质化验室及现有水质检测机构,建设完善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提升工程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应具备42项常规指标和本地特有的非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对于千吨万人以上水厂,须建立水质化验室,并建立水质检验制度,配备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开展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定期检测。

3.5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

遇到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3.6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

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制度,这样,有利于县级应急维护机制的建立,通过基金的调控,使工程日常维修和大修资金得到保证,为建立应急维护队伍和工作机制打下了基础;有利于相对弱势的小型饮水工程生存空间的拓展,可以随时得到维护资金的支持,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提高了小型饮水工程抗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县级水利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调控能力,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3.7加强工程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7

关键词: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工程特点,问题,管理对策,西部地区

“十一五”期间, 随着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规模不断提升, 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实现了从解困向安全饮水的转变。2010年全国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万处, 分散供水工程11万处, 保证了6 000多万农村居民及时喝上了干净卫生、方便的自来水[1,2]。但由于西部地区山高沟深, 地形复杂, 人口相对较少, 群众居住分散, 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模小、输水管道长、覆盖面积广、受益农户少;再加上经济落后, 群众收入少, 水费征收率低, 工程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使西部地区饮水安全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1 饮水安全评价指标

饮水安全是指人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办法》中对饮水安全标准作了如下规定:一是供水到户为安全, 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 min, 相当于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不大于800 m或垂直高差不超过80 m。二是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为安全。三是供水标准为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40~60 L, 干旱年份为20~40 L。水源供水保证率为90%~95%。2004年11月, 水利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分安全和基本安全2个档次, 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组成。4项指标中只要有1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 就不能定为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2 西部地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特点

由于西部地区山高沟深, 地势起伏不平, 人口相对较少, 群众居住分散。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模小、覆盖面积广、输水管道长、受益农户少、效益低等特点。由表1可知, 青海省互助县建成的3处跨流域人饮工程。面积覆盖了全县1/2的乡镇, 输水主管道达186.7 km, 支管道总长达1430.36 km。但受益农户只有14 779户, 受益人口67 203人, 不到全县人口的1/4。

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道随地形埋设, 因此管道走向高低起伏不平。农户随地而居, 入户管网错丛复杂, 使管道内压力不平衡, 管道破损率高;维修量大, 供水成本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入户管网基本都沿村道埋设, 目前80%的村道都用混凝土硬化。供水管网一旦发生破裂, 大量的漏水无法直接渗出地面, 往往会沿着管道外壁、地下裂缝、鼠洞等涌入路旁的农户家中, 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甚至生命危险。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 农民收入低, 绝大多数农民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对各项费用的承受能力有限, 对收取水费认识不足, 抵触情绪严重, 水费收取难度大。

3 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模式有乡镇水管站管理、用水户协会 (或村委会) 管理、农户自行管理等管理模式。从目前管理情况来看, 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困难较多。主要表现, 一是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管理站 (包括用水户协会) 运转困难。西部地区大部分乡镇水管站都是以水费为唯一管理经费来源, 而水费收取都低而不稳。为了管好饮水工程, 水管站必须聘用一定数量的临时水管人员, 其工资一般在300~500元/月。由于工资过低, 聘用的水管员多以老弱为主, 素质普遍较低, 处事能力不强。能提取给用水户协会 (或村委会) 的管理经费也只有1 000~2 000元/年, 难以调动其对工程管理的积极性。二是由于长期经费严重不足, 各乡镇水管站基础设施陈旧, 老化失修严重。房屋大多成为危房。职工的吃、住、行等条件很差。三是工程规划建设标准仍然较低, 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户终端量水设施落后, 计量收费难以实现。四是在各项费用都减免的情况下, 群众对收取水费有抵触情绪, 制约群众参与人饮工程管护的积极性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4 对策

进一步提高工程规划建设标准, 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及产品, 降低工程运行管理成本;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水利工程管理经费补助, 增加管理经费。减免贫困地区群众水费, 实行以工代费, 鼓励引导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节约用水[3,4]。加强乡镇管理队伍建设, 改善基层管理单位条件, 提高管理人员待遇, 保证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应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9) :254.

[2]周永康.试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对策[J].陕西水利, 2011 (2) :178, 161.

[3]张培培.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6) :264, 267.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现状;对策

1 概述

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当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优先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建设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大力发展规模集中供水,实现供水到户,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蒙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农村饮水建设方面率先推行水厂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运行管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

2 蒙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运行现状

蒙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农村饮水建设方面率先推行水厂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运行管理方面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系完善。为加强农饮工程的行业管理,规范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的管理,蒙城县成立了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督促其建立和健全工程运行管理制度,负责协调供水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情况、检查水质情况、负责起草并具体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应急预案等,为蒙城县农村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夯实了基础。

2.2 租赁管理。蒙城县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工作由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总站委托的清泉自来水公司、泓源自来水供水公司等几家单位进行管理,并与各管理单位签订运行管理协议,保证农饮工程资产的国有属性。县农饮管理总站对各管理运行公司定期进行考核,为工程管理质量提供有力保障。2015年3月开始尝试公开拍租管理经营权的管理模式,通过竞拍,提升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

2.3 水质保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蒙城县成立了县级水质监测中心,办公地点设在水务局,通过县招投标服务中心采购了相关的水质监测仪器。每处农饮工程水源井成井后,及时委托县疾控中心对水质进行化验,确保了广大群众的用水安全。

2.4 价格控制。蒙城县水费价格的制定由县物价局根据“补偿成本、保本微利、公平负担、节约用水”原则制定的,农村居民用水价格每吨1.6元,经营服务性用水价格每吨1.8元。供水损耗较大时,可将总水表吨数平均分摊到户,再按价收取水费。

3 蒙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蒙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各部门在建设及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

3.1 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管网铺设面临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当前,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老庄拆迁、新庄规划,致使管网铺设存在问题,设计时做好的规划,实施时用水户已搬迁或新房没有进行管网设计等诸多问题。

3.1.2 农饮工程管护难。农村新盖房屋、新修公路,挖毁管线、轧坏闸阀井较为随意,法律意识不强。管线沿路、沿桥、沿街道布设,与交通、公路、市政、建设部门建设步调不一致,致使上述部门经常出现管线移位、管线挖毁现象。

3.1.3 已建好的工程运行存在困难。由于农饮工程管线长、覆盖面积大,管网漏损率高;同时,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剩下老幼妇女,特别是老年人少用或不用农饮工程,导致了用水率偏低,水费收缴率低,工程亏本运行,直接影响了水厂的运行效益。

3.1.4 其他问题。除以上几方面问题外,还存在其他问题,如土地手续不完善。已建设水厂,大部分没有办理土地使用证,为水厂运行管理带来不便;原建设部分水厂规模偏小,2005-2006年建设部分水厂受设计人数较少的限制,用水量小,所收水费很难维持水厂的正常进行,需进行整合到大水厂。

3.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

3.2.1 明确工程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机构的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对于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的工程,可采取国家补助和农户自筹的形式;对于跨地区工程可实行有偿供水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积极调动用户的参与,实行民主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3.2.2 严厉打击破坏工程管网等不法行为。农村工程管网破坏现象严重,如修路、建房、抱树、挖沟等工程及系列行为不同程度的对工程管网造成了损害,加上人为的蓄意破坏,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网的正常运行,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严厉破坏打击农饮工程安全、偷水等不法行为。

3.2.3 控制工程建设及管理成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相关部门应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将每年的节余资金用在农饮工程建后管理、提高标准、延伸管网,扩大用户等方面,确保已建农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2.4 加强水质管理。水质安全是头等大事,应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及检验。一方面可对已经建立的农饮工程中的部分水质进行检验,经过1-2年的运行后,再次对该工程进行水质化验,以确保农村群众用水安全。若再次检验发现氟超标时,应添加除氟设备。该设备运行成本较大,建议相关部门可加强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力度,为农饮工程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3.2.5 提高农饮水工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部门中,多数工作人员未经过专门培训,缺少专业的管理技术。为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应对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学习培训,使其掌握机械、电气、管路安装、建筑建设等各个专业的知识及技能,提高工程管理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以便于及时解决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4 总结

农饮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群众工作性强,工程点多面广,要更好的完成蒙城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及跟踪督查,不断征求意见,完善制度,巩固成果,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摸索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邵志雄.農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期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0):43-45.

[2]崔洁.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J].中国水利,2015(05):63-64.

[3]农村饮水安全“决战年”:问题与挑战[J].世界环境,2015(02):28-29.

[4]王兆琴.试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展望,2014,

(15):13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管理论文 篇9

1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

范县地处河南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南北与山东为邻。辖12个乡镇,590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7.24万余人,根据2004年和2009年两次调查结果,列入国家解决核准的饮水不安全人口32.71万人。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为氟超标、苦咸水等。饮水不安全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而导致了种种疾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截止到2015年底工程总投资约14517万元,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2.71万人,解决了434个行政村;打深水井93眼,建大小供水站(水厂)57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水厂10个,单村供水及集中供水47处,铺设各种供水管线约412.70万m。

2工程的水源情况和水处理情况

全县57处大小水厂及供水站,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成为农村供水的主要设施。目前范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主要为地下水。井深多在400m以上,静水位约60~75m。所建工程供水能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工程完工时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均经过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认定,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才能验收使用。已竣工的饮水工程都安装了相应的消毒设施,消毒设施原材料为次氯酸钠。大多数集中供水工程均实现了供水入户,计量收费。管好用好饮水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范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根据国家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供水一体化的要求,范县水利部门成立了相应的供水管理机构,负责范县乡镇供水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的制定、工程运行监督管理、供水单位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乡镇供水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积极鼓励用户参与水质监督,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程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建立水费收缴专账,实行水费收缴制度,走以水养水之路。有专门机构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

3.1建立管理责任制

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根据国家五部委文件及《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建立了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集体举办或联办饮水工程,或者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定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

3.2配水工程的管理

提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1~2次,保持水质卫生。3.3供水设备的管理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闸门、压力表、水表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冬天要做好水管防冻工作。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所以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

4加强水质监测管理

4.1成立水质检测中心

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依托范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建设任务,确定了场地、人员、检测频次等要求。

4.1.1地下水源的检测

检测项目依据《地下水水质标准》,结合卫生防疫站多年水质检测资料,确定为:必测项目:水温、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硒、镉、六价铬、铅、氟化物、铁、锰、铜、锌、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等28项。

4.1.2出厂水

检测项目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42项常规检测项目中,一方面考虑到建设经费和分析人员素质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范县的实际情况,可不检测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大肠埃希氏菌、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醛、溴酸盐、臭氧、游离氯、二氧化氯和总氯11项指标,但考虑到水源水存在污染的风险,增加水温、电导率、氨氮和石油类4项指标,共计35项指标。综合确定为:①微生物指标3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粪)大肠菌群。②毒理指标11项: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③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④增加指标4项:水温、电导率、氨氮和石油类。

4.1.3日常例行检测水样

从出厂水指标中筛选出7项主要涉及感官和致病的指标:确定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色度、嗅和味、高锰酸盐指数、pH等7项。

4.1.4检测指标汇总

根据以上指标筛选,汇总不重复指标共计43项,具体为: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粪)大肠菌群、氯酸盐、亚氯酸盐、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铝、电导率。水质监测中心主要是负责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日常化验、分析、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农村供水水源污染状况的卫生调查;及时处理危及农村供水安全的水质事故,采取紧急措施;负责各种日常检验项目检测报告的发布。

4.2建立制度和技术人员保障

制订相应的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并发挥投资效益。水质检测室制订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检测程序等管理体系文件。对运行操作与管理人员分类、分批培训,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保证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了6名技术专职水质检测员,来保证水质的安全性,目的是让范县人民能长期喝上放心水。

5供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管理

5.1实现数据结构的统一和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村镇供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村镇供水监测基础数据结构的统一,完善各级通讯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并为今后村镇供水自动化控制、信息化标准建设奠定基础。

5.2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对村镇供水单位的水质、水量、安防等安全关键要素实时监控,实现对供水安全要素的实时掌握,如果出现了不安全征兆或现象,通过在线监控可以实现及时预警和报警,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村镇供水安全。

5.3提高基础信息管理水平

村镇供水行业基础信息数据包括建设、运行、管理、服务、财务等基本属性信息和设施位置、管网分布等空间信息,村镇供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对监测数据统一整编,使数据采集手段由手工变为自动、数据传输网络化、行业管理电子化,并定期更新,大大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同时,村镇供水基础资料整理入库后,摸清村镇供水现状和动态发展状况,为制定村镇供水发展规划、项目计划提供准确、全面的支撑,实现了数据为日常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服务,提高了基础信息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信息管理水平。

6总结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10

朱涛 黄荆强(湖北省高关水库管理局)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而分散,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难度大,本文根据近年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管理的几点措施。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建设管理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施工工人员以专业施工队和当地民工为主,工程施工及建设管理难度大。

(1)、施工条件差。交通不便,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水源地的限制主体工程一般都建在山区,这些地方地处偏僻,进出交道路况差,不利于大型车辆进出:施工条件差,几乎没有水电路,大部分靠人工施工,很难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条件好点的能使用半机械化施工;受天气影响大,很多地方下雨后就无法运材料进去,需要用人力或者小型机械二次倒运量大,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和成本。

(2)、设计深度不够,加上项目时间紧,一般都是往往用初设的审批资料直接用于施工。

(3)、工程单价普遍不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一般都是以国家投入为主,其余部分农民自筹,自筹部分采用群众投工投劳,造成单价偏低。

(4)、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一般施工都是以当地的农民工为主,当地的农民工达不到新形势下的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造成质量管理上的难度。

(5)、监理,建设管理单位监管力量薄弱。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面广,规模小,监理单位,建设管理单位以有限的人员管理诸多作业面,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因此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所要采取的措施。

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1)、建立体系,夯实管理基础。

全面建立项目法人制、监理单位控制、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保证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制定质量管理文件,促进工程质量的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建设管理单位与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均签订了质量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质量管理责任,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2)、重源头,加强事前控制。

严格招标投标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严格按规定实现公开招标,公开,公平,择优,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素质高,有水厂经验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建设任务,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供保证。严格施工图审查制度,减少缺项漏项和错误,优化设计成果,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施工方案审批和技术交底制度、对重大技术方案请专家进行咨询会审,确保施工方案科学、严谨。严格设计交底制度,工程施工前进行设计交底,特别是加强设计变更和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重要隐蔽工程的设计交底,为保证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抓原材料、加强原材料、中间产品及设备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中间产品及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最直接的组成部分,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不合格就无法使工程施工达到合格,对一些主要产品,应由建设管理办公室在事前到市场咨询后,根据各个产品的性价比选后,再由建设管理办公室指定一些可供选择的品牌或生产厂家。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使用最多的管道、水泵,电机虽然都是经过招投标评定的有资质合格产品,但不同的厂和不同的品牌,质量就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建设管理单位严格审查这些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后才能进场。因此,施工中建设管理单位必须特别注意控制原材料、中间产品及设备的质量控制,要求原材料及设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并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书,中间产品应进行抽样试验,或经设计、建设管理单位认可后方能使用。

(4)严检查,以过程精品创造精品工程。

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施工,树立优质工程典型。牢固树立“严打重防”的理念,保持高压态势,对各种质量事故实行“零容忍”。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检验从基础控制着手,包括各个施工部位基础开挖的深度和宽度;砼工程模板制安、架立、钢筋绑扎、砼浇筑;金结工程管道和设备制作和安装等,每一到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经监理单位复核,建设管理单位同意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个施工。加大对工程质量检查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建设管理单位利用内部稽查、巡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抽查形成全覆盖质量管理。

(5)、强抓技术服务

由于工程施工大部分是当地民工,争对具体情况,工程动工前,对各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短期技术培训,进行现场示范,统一质量标准,组织施工班组工人到其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工地进行现场参观学习,迅速让施工人员成长起来。及时研究解决施工中遇到工程技术难题,破解质量控制难题。普及系列施工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搭建好技术交流平台,总结推广施工一线职工创造的新成果、好经验、取成补短,共同提高,确保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6)、强监督,着力提高政府质量监督效能。

质量监督做到敢作为,对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各环节严格依据规定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对质量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及时严肃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积极借鉴有效的工作经验,创新质量监督工作方式,聘请进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工程进行抽样检测,加大工程质量建设的保障力度。

4.结论: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11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 消防栓 管理活动

一、 对饮用水的水源进行有效保护

在农村,有关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中的水厂建设,最主要的就是选择好的水源点,不论用的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饮用水质量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水量也要最大化地满足居民供给需求,这些前提条件必须要在水厂建设的开端时期评估报表以及施工可行性项目报告里得以实现。水厂建成之后,如何保护饮用水的水源就成为了后续问题工程中周期性长、难度大且涉及面比较广泛的项目。在饮用水项目的一级保护区域里,禁止一切开发项目和污染性行为工程,要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可靠,一旦发现对饮用水水源安全有较大威胁的污染点,就要坚决实施整改搬迁策略。做好水源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有效检测水源点水质,治理污水、废水,从而防止水源点受到污染,并保障村民取水的安全性,这就是农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它要求政府、环保机构以及全体居住者都要有自觉性,这样的话,所有的措施才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如果不保护好饮用水的水源,整个农村有关饮水安全的工程就会成为“无米之炊”的项目。

二、针对消火栓的维护处理和管制

(一)设置消防栓。

消防这一大问题直接关系到了居民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现阶段,评价农村饮用水安全性的一般标准包括水质、水量以及方便程度跟保证率这四项,根本就没有把消防问題列入在内。想要巩固农村在饮水安全工程方面取得的成效,就应该将设置消火栓纳入到饮水安全的这一工程项目里,而且要使之能够正常运作。

与消火栓设置相关的规定是:“室外各个消火栓之间的距离应该要不超过120米”,这一规定是严格执行于市区县城中的各个区域。可是如果在农村对安全饮水施工工程的实践过程里,还是按这个指标的话,管网管径因不断扩增而引起资金投资的增多,将会使得农村级内部财政以及村民的生活达到不堪重负的地步,同时导致消火栓设置的基本标准也难以达到。据相关实地考察资料证明,在农村里,其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对初步已成为小区或者基本已形成的集镇,商业大街,居民住宅密集的群体区域,都是按照标准来设置其消防栓的。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消防栓的安全设置是一个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项目课题。农村通常地域比较广阔,而且村道窄小,如果村道旁设有过多消火栓的话,除了一次性投资金额过大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人为破坏的不利影响,使得整个维修过程里,村网不断发生停水的现象,这样反而会给当地村民带来用水方面的极大不便。除此之外,农村村民居住点相对分散,居民住宅大多是由3-5层的楼砖砼建筑的,只有少数是由2-3层的土木结构建成的,发生火灾的时候,方便扑救,使火灾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再者,农村还有几个池塘、沟渠,可以把它们当成消防车的辅助性取用水源地。由此可见,消火栓的设置要考虑到消防车离取水源比较近,便于取水,还要考虑到重点区域重点防范,同时要考虑到投资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

(二)对消防栓进行维护管制作业。

室外设置消火栓很容易,但是维护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必须得切实强化消火栓的维护工作管理力度,我觉得有两种办法来实施:一就是让村委员会还有居民委员会确定整个村负责消防安全的人员,制定与消防安全相关的条约规则,定期对防火安全设备进行检测。这里管理消火栓的人员设定可以让村委会所组织的各个义务消防员轮流负责维护、看管。二就是让区、镇政府着手把全部消火栓加以统一,然后委托这块区域里专门掌管供水的水司人员进行管理,并每年交纳相应的维护费用。只有保证好所设置的各个消火栓的水量及水压都是符合规定,且都能正常运作的,那么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才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保障农村安全。

三、对抄表与收费工作进行管理

农村所实行的抄表与收费的管制模式通常应该要跟城镇模式相同,采取水表出户、且一户一表的管理制度,在一个农村里面,可以设几个分支总表用于水费抄收,并对该村管网收费漏失率进行准确校对。可仍有极个别的几个行政村就只装设了总表而已,然后由村里委派相关工作者对居民收取水费,最终向水司缴纳费用。但是这样做很难保证水费收取和缴纳工作的有效完成。

在农村进行抄表,收取水费的时候,要考虑到农村区域宽广、住户居住点分散、实际用水量普遍较少的特征,假如每个月都要抄表收费的话,整个工作量就很巨大,如果增加抄收水费工作员工的话,就会增加其生产经营的总成本。因此,水司应大力宣传,让村民办理预缴费存折这项业务。这样只要用到二、三个抄表,且只要收费一次就够了。就可以把很大部分精力用到处理无表用水或者水表转速太快、太慢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上。这样既可以维护全体居民的消费权益,还能保证水司部门可以正常回收全部水费,保证经营秩序的有序性。

四、结语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直接跟居民生活质量相关,跟关乎着人民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各地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将有关农村饮水安全性问题当作国家性大事业来实施,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鹏远, 杨宗贵. 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问题的解决办法[J]. 福建建设科技, 2010,(3).

[2] 马志雄.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探讨及解决对策[J].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9).

[3] 我省力争在“九五”期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J]. 山西水利, 1996,(3).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12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和卫生部共同编制了《2003-2005年农村饮水应急规划》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0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的5件实事之首,明确提出要解决6 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1]。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原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居民长期饮用不安全水,造成身体素质差,束缚农村生产力,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完成投资26.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85亿元,吉林省投资9.66亿元,县及群众投资(含群众投劳折资)5.09亿元,解决了428.74万农村群众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2]。

1 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1)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和集中式供水人口受益比例。截止2010年底,全省农村总人口1 652.04万人,其中饮水安全人口1 067.79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84.2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程度为64.6%,详见图1。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720.15万人,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占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的67.5%。

(2)集中式供水工程基本情况。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建设有集中式供水工程12 148处,供水规模119 541 m3/d,受益人口720.15万人。其中,水源为地表水工程916处,受益人口81.52万人;水源为地下水工程11 232处,受益人口638.63万人。在集中式供水工程中,集中供水点51处,受益人口3.09万人;供水到户工程12 097处,受益人口717.0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3.4%,详见表1。

(3)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全省农村分散式供水人口为931.89万人。有供水设施人口931.21万人,其中利用井供水911.36万人,利用引泉供水19.85万人。无供水设施人口0.68万人。详见表2。

2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吉林省现有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9个市、州和40个县(市),全省有乡镇622个,行政村9 316个,自然村37 507个[3]。由于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口分散,形成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数量多,不利于管理。根据工程的供水规模和不同形式,采取县市水利局直管、乡镇水管站管理、乡镇水管站委托村屯管理或承包给农户管理等不同的管理形式。

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目前普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当地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出台了水源保护、水费计取、水质检测、水管员收入保障等政策,保证了供水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4]。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运行成本高,水费难以维持正常的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饮水工程的维修和保养等。

2.2 农村饮食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5,6]

(1)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低、规模偏小。

由于吉林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供水区域还不能由城区向乡镇、村屯拓展和延伸,不能实现"联网、联供、联管"城乡一体化供水,基本是以分散建设为主,以村屯或乡镇的部分区域为单位进行布置,工程建设标准低、规模偏小,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效益。从供水规模上看,其供水保证率偏低;从工程设计标准上看,偏低的供水工程难以持久运行。

(2)工程科技含量低,缺乏技术创新。

吉林省“十一五”以前的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设计仍采用传统的供水工艺,变频水泵、PE100级以上管材以及机器缠丝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没有应用到工程设计之中,造成工程运行成本、维修和管理费用的增加,如高位水池、水塔等调节构筑物无自动控制装置等。

(3)地方配套资金较难落实。

部分县区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承担相应配套资金,由受益群众通过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解决,虽然建立了以地方和个人投入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但对工程进度有很大影响,尚需完善。

(4)水源保护措施不完善,水质监测不定期。

水量不足、水质污染,对工程能否正常供水影响甚大,更是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工作刚刚开始,目前,水源保护区只有简单的警示,很少配备监测设备。水质监测没有规模化、制度化,水质监测工作一般由当地水利部门、卫生防疫站等部门进行采样和监测。由于监测站点少,水源地监测频率低,每年只检验1次,基本不能实时反映水源地水质、水量状况。

(5)水费难以维持工程正常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部分水费收入仅用于支付电费及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养护费不能计提和积累,待工程需要维修或设备需要更新时,不能得到及时维修、更新,而县级农村供水公共服务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基金即水费财政补贴制度尚未建立,农村供水水价中的折旧、大修费用未能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这样,已建完的工程很难实现长久发挥效益。

(6)管理素质较低。

规模较小的乡村集中供水工程,特别是由村干部兼职管理或个人管理的村级供水工程,管理素质与供水水平普遍低,缺乏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7)水处理和消毒设施配置不足。

各供水工程基本上都没有水处理和消毒设施,有些出厂水水质超标,将导致水传染病的大面积发生,造成较为集中的负面影响。在吉林省2009年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报告中,所监测的853处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完全处理18处,占2.11%;沉淀过滤99处,占11.61%;仅消毒8处,占0.94%;无消毒处理工艺728处,占85.35%。详见图2。

使用漂白粉消毒19处,占2.22%;使用液氯消毒5处,占0.59%;使用紫外线消毒21处,占2.46%;不消毒808处,占94.72%。详见图3。

(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吉林省农村电压多为低压电,已运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除已解决了用电问题的工程外,剩余的工程是临时用电或超负荷用电,还有个别工程没有电源。农村供水工程使用的变压器及输电线路没有投资渠道,另外,农村供水用电尚未执行居民用电价格。

3 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面的现状存及在的问题分析,结合省内实际情况,建议有关方面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卫生意识。

要把安全饮水工程切实从“人畜饮水工程”、“解困工程”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确立水质卫生是关乎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要素的概念。在农村供水工程的立项、设计、建设和竣工验收中要落实卫生学要求,尤其要加强饮用水消毒意识,在新建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时一定要将消毒设施纳入同步的设计和施工,同时强调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从设计到供水实施全过程的卫生学监测、评估和管理,以达到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的目标。

(2)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采取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搞活经营权的办法,根据投资渠道、工程规模等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模式。明确工程运营管理单位,提出建立用水协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工程运营管理工作。切合实际地搞好乡镇水管站管理、村屯管理,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管理形式,使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3)加强水源保护。

按照《吉林省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指南(试行)》,抓紧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保护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区保护监督与管理,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与制度建设。做到从源头抓起,真正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现代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做到省、市(州)县、乡农村供水工程信息沟通及时准确;县、乡供水工程管理机构,建立服务规章制度,购置必要的故障排除和设备维修的仪器和设备,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信联络系统,确保故障24 h内维修完毕,保障及时供水。

(5)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

建立水质检测体系,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做到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一次。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供水水质日常监测经费投入的规定或政策,使监测经费有固定的投资来源,保证供水水质日常监测能够按照国家要求进行,确保农村居民饮用安全的水质。

(6)解决农村供水用电问题。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把农村供水用电纳入“十二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范围,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电力保障,确保工程及时供电及时投入使用。工程运行用电价格执行灌排电价,切实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居民负担。

(7)落实水费财政补贴制度。

建议国家出台有关要求地方进一步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政策措施,如出台“农村供水管理条例”等,督促地方政府尽快建立农村供水公共服务体系及水费财政补贴制度,使农村供水工程实现良性运行,真正做到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4 结 语

吉林省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是实现省内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要想使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真正达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的,使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加强水源保护、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解决农村供水用电问题和落实水费财政补贴制度等,确保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持久、安全运行,进而为农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养殖业和种植业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从而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J].中国水利,2009,(1).

[2]王文辉.吉林规划“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EB/OL].中国新闻网,2010-12-17.

[3]吉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吉林省调查总队.吉林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辛慧,路敦珂,张相伟.农村自来水供水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6).

[5]沈涛,曾建军.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82-84.

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 篇13

目前,农村地区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氛围方面都比较落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些都是交由市场经营,这容易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企业化、市场化运作,市场化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责任的不明晰使得出现问题各个部门出现踢皮球状况,无法进行有序的规范管理。提倡明晰工程产权归属,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以确保饮水项目可以长期高效运行。相继出现的股份合作制、合同管理、拍卖经营权、村委会管理等管理模式,为农村供水和其他形式的协调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无疑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主动性。

3.2确定合理的价格,以保证项目的持续经营

很多农村地区都引进自来水公司负责供水,农民所需付出的服务费用除了水费还有一些维修维护费用,所以这其中的服务管理费用必须确定在合理的区间,要保证双方利益均衡,这样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持续有效经营。

3.3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

实施信息化管理项目档案,按照分隔单元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管理。例如可以一村一文件存档,建立安全饮水工程详细信息归档。相关负责管理范围要认真填写并记录在册,定时提供供水部门严格管理和运行管理;发生了严格的管理事故时,或水引发的疾病,或发生影响人们饮水安全的危害事件,应立刻反映给直接负责部门,并迅速查清事故缘由,给出妥善处理事故的有效方案。

3.4形成水质监测网络

要逐渐建立起并完善水质监测网络,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保证,让人民喝上健康水,让生产发展更加高效率。在集中供水工程中,严格监控出厂水是主要任务。对自来水管网的供水,要全面实行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定期检查基础设施,做好净化水质的消毒维护措施,保证水在工厂能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

4结语

上一篇:湘教版一年级美术计划下一篇:项目副经理安全职责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