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待工作要有“四心”

2024-09-05

班主任对待工作要有“四心”(精选6篇)

班主任对待工作要有“四心” 篇1

1、要有敬心

作为班主任应该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敬业之心和献身精神,这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干好本职工作,学生也才会亲近你,佩服你。

2、要有钻心

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是学生,每位学生都是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对此,班主任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特点,掌握较多的能适应本班学生的管理方案。

3、要有进心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有进取之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管理水平。(班主任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薄,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面向现代化,不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知识,才能使学生充分依赖你,敬佩你。

4、要有恒心

班主任对待工作要有“四心” 篇2

一、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心是道德的基点, 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 下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两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 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 通过各种教育形式, 组织各种活动,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应做到经常深入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 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并及时积极地把在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 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向家长反馈, 从而达到学校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虚心

班主任要虚怀若谷。在工作中时时找到自己的不足, 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有“放下臭架子, 甘当小学生”的勇气, 既不能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裹足不前, 也不能高高在上高深莫测,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亲近和接受。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强教育。

三、爱心

爱心是班主任素质的灵魂。初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转型时期, 其生理和心理变化大, 而他们对这种变化往往感到迷惘和束手无策。他们渴望理解、倾诉、呵护和帮助。在学校由于班主任和他们接触多, 他们认为班主任是最能信赖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甚至充当学生父母的角色。要给学生以父母般的疼爱, 甚至的溺爱。让学生在学校也能享受家庭般的温暖, 使他们有信心、朝气、和斗志。让他们轻松地战胜各种困难, 渡过生长发育的危险期。但要注意,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不分等次, 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同情心

当好班主任要有“四心” 篇3

众所周知,学校以教学为核心,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军人物,自然而然被推到了重要的位置。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作风如何?与所受班主任的影响有着十分大的联系。我认为,当好班主任要有四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和爱心,这是自身在两年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它是我人生中一笔不小的财富。

一、责任心——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其一,深入了解,细心观察。 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一般任课老师碰到新接手的班级,对学生的名字很陌生,有些老师甚至学期结束了,还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但班主任就不同了。2013年,当确定为高一(13)班由我负责时,入班后的第二件事即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家庭及个人简介,回家后详细地翻阅并熟记,因为我迫切地希望了解他们。两三天后,我已叫得出全班学生的名字,并且基本掌握了他们家庭以及学习方面的情况,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同学们愉快地接受了我。

其二,关心爱护,严格要求。关心爱护学生是班主任老师的职责。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对学生的爱,在思想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但在爱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溺爱,爱得过分。既要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又要用严格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动,两者密切结合。在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在小事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不放,及时进行教育,即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其三,坚持不懈的引导和培养。班主任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中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强,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从而感染、影响他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如,我在班中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我自己也绝不迟到、旷课,偶尔因为工作(像临时开会)迟到、旷课时也要像学生道歉说明原因。要求学生参加课间操,我自己每次课间操都准时站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听课坐端正,我自己也注意保持良好的教态,师生间不搞双重标准。不然,难以形成规范的行为。

二、细心——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们必须在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同时提高起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且在开展活动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这不是有些同志认为的“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更不是“投机取巧,乘机偷懒”,而是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们要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例如:在学校开展的一次歌咏比赛中,我把活动放手给学生自己来安排(包括:选歌,推举指挥,排练等等),整个过程中,我作为一个参议员,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觉学生的看法和我的差不多,他们的自主和领导组织能力越来越强了,班级中的集体主义感和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烈了。

三、耐心——班主任工作的延续

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有耐心,用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从而让他们从根本上去改正错误。就拿我班普贵勇来说,高一文、理分科后,他来到我的班级,开学没几天,就发现他用手机上网,按学校管理要求要扣操行分并没收手机,当时,不管我怎么说他只答应扣分,硬是不交手机,软硬兼施以后才交,之后的一年半中又被发现两次在教室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看录像,并做了相关处理,为此还错失了拿国家助学金的机会。在第三次发现他使用手机的时候,我要收手机,他竟然朝我发起火来,当时我觉得他这样让我在其他同学面前没面子,所以很恼火的放下一句话:以后你的任何事情都与我无关,你,我不管了,也管不了。后来冷静想想:这孩子除了迷恋手机,其他方面还是挺不错的,可能是失去双亲所以才会有些迷失。之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分析迷恋手机的危害,进行开导,教育。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位同学学习更积极了,班上的事情非常的热心,班委工作更负责了。“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相信我们每个班主任老师只要有诚心,有耐心,再调皮的学生也能感化。

四、爱心——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对待工作要有“四心” 篇4

刚来到馆陶一中的时候,也曾抱怨过作为一个小班,整天围绕学生转,从学习成绩到衣着,到纪律,每天忙得一塌糊涂,曾几何时也想放弃。但这又何不是我成长我快乐的源泉呢?

比起其他的任课老师,我跟同学的接触更加密切,得到来自学生的爱也更多。忽然不再抱怨,忽然开始喜欢,现在一次次的感受着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与满足。那到底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呢?

首先,把爱心作为自己工作的灵魂

斯霍姆琳斯基说过:“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爱学生是作为教师最基本最伟大的天职。它也是做好班主工作的首要条件,热爱自己的学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心灵上不自觉地亲近教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但爱学生绝不等于溺爱包庇与无原则的迁就,应该掌握爱与严的尺度。严不应该是在面孔而应该在原则上当学生做错事情时,我们要严厉对待,当然严厉对待并不是指对学生要大声呵斥,而是很认真严肃的告诉其事情的严重性,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人心都是肉做的,在班主任无微不至发的关怀下,学生难道不会爱自己的老师吗?

其次,诚心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老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现在的学生可以说心气都比较高,他们讨厌老师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他们,所以,此时的我们要改变以往这种思想,放低自己的身价,和学生平起平坐,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行列,和他们谈心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三,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

要想做一名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必须得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高中是学生逐渐发育成熟地方时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学生会有很多的困惑:学习的、交友的、心里的、生理的,这些困惑需要班主任细心去发现,及时指导学生走出困惑,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

最后,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

教育学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就想通过一两次对学生对学生的感动就彻底征服学生,让学生对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那就大错特错。所以,不要着急,把学生当做一本书,细细的品,细心的呵护,让自己的芳草开满漫山遍野。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篇5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太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挡”,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卖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份”。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对待职务安排,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沈浩主动报名,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当村官,一干就是6年;刘义权从事军事档案工作38年如一日。他们都几次放弃、让掉升迁的机会,以模范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对待职务问题的正确态度。应当像他们那样,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开阔胸襟、淡泊名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境界。要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晋升,从制度层面上看,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严肃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真正让广大干部对干部工作满意,对选拔上来的干部服气。要形成科学规范的职务晋升机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引导干部克服近期提拔、不断提拔的浮躁心理,同时为干部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要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的激励功能,避免千军万马挤职务升迁的“独木桥”。

(原载于2010年2月8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16期)

缘何“三年不动就有失落感”

最近听到反映,少数干部私下坦言:“三年不动就有失落感。”为什么几年不提拔就有“失落感”?失落感从何而来呢? 少数干部的失落感,大抵是从个人进退得失的斤斤计较中来,从思想空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漠中来,从锐气不再、日渐颓废的心态中来。

如何消除失落感?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少计较,多感恩,保持满足感。党的事业好比一条大船,我们不能“每个人都是船长”,大海航行,需要很多优秀忠诚的“水手”。少而精的领导层,科学合理的领导层级,是整个干部队伍精干高效的保证。党的干部都应该在名利上有满足感、在本领上有危机感。想想革命战争年代和条件艰苦时期,我们党的大批干部不计个人安危和名利得失,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奉献鲜血乃至生命而无怨无悔;想想现在还有不少老百姓日子过得依然“紧巴”,而自己享受着党和人民给的“俸禄”而衣食无忧,又何必产生心态不平衡,几年不提拔就有“失落感”?每一个干部要想的是多感恩、多奉献,千万不能无止境地追求职务的升迁。

少应酬,多学习,获取充实感。现在,不少干部多了交际应酬,少了读书学习,理论修养跟不上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空虚感。这种状态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容易扭曲,最容易出问题。我们的同志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省察,让自己的思想经常得到“清扫”,境界不断得以提升,时刻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充实。

少抱怨,多作为,增强荣誉感。中央多次强调对“老黄牛”式的干部不要亏待,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如果你真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德才素质好,有能力、有业绩的“宝马良驹”,那更不必抱怨,只要继续发扬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踏实苦干,奋发有为,树立一名优秀干部的良好形象,保持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一定不会被亏待、被埋没。

(原载于2010年3月12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31期)

“钟摆干部”要不得

扎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目前却有少数干部,脚跟站不稳、板凳坐不住、遇事左右摆,被群众唤作“钟摆干部”。

有人给“钟摆干部”画像:工作沉不下心,左右攀比,生怕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干事沉不下身,蜻蜓点水,生怕付出多得到少;遇事不敢担当,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伤自身。

“钟摆干部”有很强的迷惑性。因其总是晃来荡去,上上下下混得脸儿熟,常被误作“随和干部”;因其专拣易出成绩、没有风险的活儿干,有了成绩立刻揽入自己名下,常被误作“务实干部”;因其遇到矛盾绕道走,出了问题往外推,似乎永远不出问题,常被误作“放心干部”;因其自身能力不强、作风不硬,对同事和下属自然降低要求,常被误作“大度干部”„„

这些干部有一个共同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事但求“别出事”。安安稳稳混日子,平平安安享清福,是其人生信条;脑筋僵化观念旧,胸无大志看眼前,是其思想常态;一团和气,风吹草动全与自己无关,是其处世哲学。说到底,“钟摆干部”就是混事干部、平庸干部。

“钟摆干部”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实干不如讨巧,不愿去做“费力不讨好”的基础性工作,专门干些抛头露面、显山露水的事;有人认为,能干不如能说,工作没干多少,就上窜下跳、到处炫耀,事情未作先宣传,行动未见先吹嘘;有人认为,会干不如会跑,在上级机关钻来钻去,在领导面前摇来摆去,感情投资、邀买人心。更须引起重视的是,确有极少数“钟摆干部”占到了便宜、得到了重用,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让老实人感到实干无益,让投机钻营者竞相效仿。这也是“钟摆干部”长期存在的深层原因。

小到一个基层单位,大到一个地方、部门,领导干部职责的重要、责任的重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的任务更重,统筹协调的要求更高;开放进入新阶段,舞台更大,竞争也更激烈;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既蕴藏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难。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钟摆干部”必然难以担当重任。如果干部都在漂来漂去,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就可能陷入“钟摆困境”:人没停摆,车没停开,事没停干,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而无效、忙而无功。“钟摆干部”不仅空耗行政资源,而且误事、坏事。

“钟摆干部”最怕丢“乌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实行优胜劣汰,严格依法问责,是治理“钟摆干部”的有效手段。只有健全干部退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才能警示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钟摆干部”,才能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激励他们不断奋发进取,创造党和人民需要的新业绩。

(原载于2010年3月8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28期)

李源潮为何提倡“三不精神”?

近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指出:要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这番话讲得很有现实针对性,不仅对组工干部,对其他领域的干部也具重要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如何正确对待得失,这是每一位干部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干部做得不错,他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努力工作,有功不争功;面对辛苦和劳累,不患得患失、发牢骚讲怪话。但也有一些干部尚未能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有了功劳,就开始向上伸手要这要那;还有的斤斤计较,抱怨不止,说什么“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等等。凡此都表明,如何对待功劳、苦劳、疲劳,确是当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中一个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李源潮同志提出的“三不精神”,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

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如何正确对待功劳,这对干部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居功不傲、继续埋头苦干?还是自恃有功、向上伸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时下有些人工作做得不错,也确实有点功劳,但却以此向上级伸手,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这些人所为,不是把工作做好视为应尽的职责,而将其当做升官晋级的筹码、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他们忘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如果有了点功劳就伸手,人们就要问当初你工作的动机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个人私利?当然,对于那些工作上有成绩、有功劳的人,群众和组织上会有公论。但作为个人来讲,决不能伸手,这是直接关系到党性是否纯洁的一个严肃问题,切不可忽视。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对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来说,是从来不计较这些问题的。因为在这些人眼里,全力搞好工作是第一位的,为了把工作尽快搞上去,即使付出再多的辛苦、有再多的苦劳,他们也在所不计。相反倒是那些动机不纯之人,爱在干多干少这个问题上患得患失。这样的干部应该好好想想,当初加入党组织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怎么做?共产党的干部是为谋取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如果出了一些力、做了一些事就攀比,那就有愧于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光荣称号。

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工作中出现疲劳,适当休息调整是应该的,但不能抱怨。抱怨是一种“低能”的表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理当志存高远、胸怀坦荡,怎么能一遇疲劳就像个“怨妇”那样,抱怨不休、絮絮不止呢?在包括疲劳在内的各种考验面前,要坚决做到勇于面对、战而胜之。如此才是一个过硬干部的风骨所在。

“三不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传统。它显示的是高尚的精神追求,体现的是纯洁的道德情操。过去我们靠它打天下、创江山,今天仍要靠它建伟业、起宏图!一切有志有为的干部都要以此为武装,身体力行,力争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本文来源:人民网 刘国昌)

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五条出路”有序流动

引导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难点和关键。今年,将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这些人如何流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认真抓好。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一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就明确,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带有志愿者性质,不是公务员。毋庸讳言,不少大学生报考村官岗位,最终目的是想当公务员。有过村官经历的大学生如果当公务员,也的确对今后做好工作很有帮助。但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严格的编制限额,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好,只能拿出少部分岗位用来招录服务期满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据了解,有的地方把乡镇事业编制主要用于安排大学生村官,甚至承诺将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这种做法不宜提倡。

选聘大学生村官,既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也是为了培养熟悉了解基层、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因此,他们服务期满后的出路应当多样化,通过多种渠道分流到社会不同岗位去发挥作用。去年,中组部等12个部门制定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5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这5条出路要全面落实,条条走通,不能只挤当公务员这座“独木桥”。

各地区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及其亲属的思想引导工作。要把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政策讲清楚,把有关情况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引导他们合理确定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的心理预期。要严把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要全面宣传5条出路,引导大学生村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可能,理性选择流动发展方向,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同时,有关部门对做好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流动工作,要有正确的态度,积极为他们有序、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包括出台适当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使他们的出路更多一些,但不能全部包下来。这是对大学生村官负责,也是对事业发展负责。

班主任工作要有爱心 篇6

● 河北省大名县实验学校曹建勇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对思想越来越活跃的当代学生,班主任应善于从情和理这两个方面着手,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动学生,哪怕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严肃批评时,也应体现出爱护和关心,播撒无限的爱心。

常言道:“十个手指头有长短。”学生中有听话的、乖巧的、爱学习的,老师难免会多爱他们一点;散漫的、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班主任在处理问题上应一碗水端平,让学生口服心服,切不可溺爱、偏爱,应该作到爱而不纵,爱而不偏。

如我班有一名双差生,令老师感到头疼,接班之后,首先我用硬的办法震住了他,可是好景不长,毛病又犯了。后来,我软硬兼施,还是无济于事,而对这种情况,我苦苦思索,绞尽脑汁。最后一放学我就故意与他一块儿走,走了好几次,还请他到我家一起用餐,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些表扬的评语,经常用纸条写些鼓励性的话来消除他的戒备心理。对于其错误与缺点,单独找他谈,以朋友的身份毫不客气,一针见血指出他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期末考试,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升上高一年级。他父母也感到孩子变化真大,很感动。这个学生的变化启发我: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去体味、去感受、去描绘、去探索,才会在天真中发现真、善和美,才会在朴实中发现光、热和彩。有句歌词写到:“朋友一生一起走”。虽然作为教师不可能与学生一起走一生,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

由此可见,学生处于学校大家庭,非常需要得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作为班主任,要把每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从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多与他们沟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热心指导他们,当他们思想有波动时,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的爱心,学校的温暖。大家都知道,人的真实的美并在于外表、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应该热心引导学生去观察,去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上一篇:军训体会心得体会下一篇:七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