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2024-08-05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通用12篇)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1

设计意图:

父母的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父母给予孩子的会是一切,但是孩子还给父母的相对来说确实那样的渺小。在当今社会,一些不良的现象影响的孩子的健康发展,而我们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所以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

2、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因个人的时间、金钱、地位而淡忘父母。

3、知道在家中为自己的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我为父母献爱心”的活动,让幼儿在家长帮父母做一件事情。

2、故事挂图、《画册》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昨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在家里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情,你们说说都做了什么啊?

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做得都很棒,说明自己很爱自己的父母。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听听他是怎么爱自己的父母的。

二、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出示挂图一、教师讲述。讲述后提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他是做什么的?

出示挂图二、教师讲述。讲述后提问:你们觉得黄庭坚的做法怎么样啊?幼儿自由讨论发言。

出示挂图三、教师讲述。讲述后提问:别人怎么问黄庭坚的呢?黄庭坚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挂图四、教师总结并提问:古代的人都知道为父母献上这样的爱,我们更应该知道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了?你们来说说,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幼儿自由发言。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观看挂图,阅读故事,再次理解故事的含义。

四、教师总结:黄庭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爱父母的心。我相信小朋友们都会像黄庭坚一样,为父母献上自己最真的爱的。

活动延伸:

1、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在班上讲述。

2、幼儿在家长继续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故事:

庭坚涤秽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大诗人叫黄庭坚,他是洪州分宁县人。

黄庭坚自幼孝顺父母。对于奉事父母之事,无论大小,他都会认真努力做好,从来没有推辞拒绝过。黄庭坚从小也十分勤奋好学,二十三岁时就考中了进士。元佑年间,他又做了“太史”官。黄庭坚一生不仅为官服务朝廷,造福天下百姓,而且还专心致力道德学问,以非凡的文学艺术造诣为后世留下许多著作。

黄庭坚做太史时,公务十分繁忙。虽然家里也有仆人,而他却不辞劳苦,依旧亲自来照顾母亲的生活点滴,从不懈怠。每天忙完公事回来,他一定会亲自陪在母亲的身边,以便时时感受母亲各方面的身心需要,并且亲力亲为地精心侍候着母亲,事事力争都达到母亲的欢喜满意。

母亲有特别爱卫生的习惯,因为那时候的房子里没有卫生间,所以人们为了夜里方便如厕,通常都准备一个应急的便桶。黄庭坚为了保证让年迈的母亲身心安稳,避免因为仆人的卫生清洁达不到母亲的满意,而导致母亲心生烦恼,他就坚持每天亲自为母亲刷洗便桶,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黄庭坚的做法曾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和不理解。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又有那么多的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

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的分别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一个传统的故事为主线,让幼儿在故事中学到基本的做人道理。一个故事,就能唤起孩子们心里那份更真、更纯的爱。活动中,孩子们稚嫩的话语虽然肤浅,但那已是他们对父母爱的流露:行动中;孩子们的举止虽然笨拙,但那更是感恩的升华。

点评:

一个传统的故事,一段引人深思的话语,牵动着每颗善良的心,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大人们的心也会随之一动。

案例:

献上对父母的爱

《庭坚涤秽》是个关于如何孝敬父母的传统故事,故事内容与当今社会一些人对待父母的态度不良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对于幼儿来说,却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我首先在活动前为幼儿布置了一项任务――“我为父母献爱心”,让幼儿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天,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事情。孩子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王雨轩说:“昨天,我帮我妈妈扫地了。”王迪说:“我给我爸爸洗袜子了,他的袜子可臭了。”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张逸轩说:“我帮妈妈刷碗了。”------孩子们都神采飞扬地炫耀着自己的“功绩”,看得出他们那份内心的喜悦。我接着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做得都很好,说明小朋友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可是有一个人跟你们的做法都不一样。”我适时的出示了故事的.挂图,为他们讲起了《庭坚涤秽》的故事。当我讲到第二幅图,黄庭坚为母亲刷便桶的时候,孩子们都发出了“啊”的声音。我便趁机问他们:“你们觉得黄庭坚的做法怎么样啊?”孩子们又七嘴八舌说开了。王子月说:“老师那该多脏啊!?”孩子们都附和着说:“是啊,是啊。”我就问子月:“那老师问你个问题,你说你小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你擦过屎,把过尿啊?”孩子们“哄”地笑了,子月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王一涵说:“他当大官呢,可以让他的佣人干啊。”我说:“是啊,也有人这么问黄庭坚的,我们看看黄庭坚是怎么说的吧?”于是,我把第三幅挂图出示给孩子们看,并把黄庭坚说的话讲给了孩子们。

讲完了故事,我就和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有的孩子说多帮妈妈干活,有的说不让妈妈生气了,有的说可以帮妈妈做饭,还有的说给爸爸端水喝------这时候,张恺t站起来说:“老师,我也给妈妈刷便桶吧,可是我们家没有。”我听了忍不住笑了。我意味深长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的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只要我们能为他们做一点事情他们就会很开心。我们不是学习黄庭坚为母亲刷便桶的事情,而是学习他对母亲的那份爱,你们懂了吗?”孩子们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2

一、教师在户外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户外活动的评价对幼儿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有效的评价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还能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激发他们求知、交流与合作的欲望, 而不当的评价, 不仅不利于户外活动的有效开展, 还可能阻碍幼儿的发展。 大部分教师在评价时常提出同样的问题、用同样的方法评价不同的幼儿, 幼儿的个体差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评价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 缺少互动交流、整理总结的过程, 也没有分析现象后面的原因, 挖掘现象后面的价值。 这样整个户外活动的质量就会被削弱, 幼儿的活动经验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户外活动中教师评价的有效方式

户外活动的评价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关键是教师能否运用专业知识审视幼儿的活动, 在实践中发现、分析、研究问题,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评价:

1.评价内容要重点突出, 推进活动有效开展

每次的户外活动都有重点, 每个活动区都有目标。 因此, 教师在评价时要围绕本次户外活动的重点, 各个活动区的目标进行深入剖析, 做到重点清晰、繁简结合。 如开园初, 幼儿户外活动的重点是常规的培养, 在评价时教师就应围绕常规进行评价, 对遵守常规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于幼儿的不足给予引导和纠正。

2.评价对象要兼顾差异,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户外活动中, 教师的评价都习惯在活动结束时进行, 关注的重点是活动结果, 如:跳绳小组幼儿是否能按范例完成动作练习, 科技小组幼儿是否能根据要求完成操作和实验。 但这种评价方法是不恰当的, 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 虽然关注到幼儿技能的发展, 却忽视了幼儿活动时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次, 这种评价方式只是针对个别幼儿, 大部分幼儿都处于等待状态, 失去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3.评价方法要丰富多元, 促进师幼双向互动

每次户外活动各个小组的重点都有所不同, 每个幼儿在活动区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如谈话讨论法, 老师或者幼儿先设置问题进行讨论, 然后共同总结评价方法。 教师在户外活动中通过对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 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在集体中进行讨论, 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 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发现的。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导幼儿思考, 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最后总结出大家较认同的学习方法, 形成一定的经验。 又如, 成果展示法, 这一评价方法在植物角、动物角运用得比较多。 展示的成果是教师在活动中发现有好的做法, 让作者自己介绍, 并与同伴互相评价。 通过展示幼儿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也激发了对活动的兴趣。 也可采用主题探究法, 即围绕为户外主题活动或领域活动投放的材料而进行的讲评方法, 其特点是把户外活动的自主开展与集体活动相结合, 讲评时教师与幼儿讨论交流区域中材料活动道具所发生的变化, 与还可怎样修改活动规则等, 激发幼儿深入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演示、讲述、评比、记录、奖励等评价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讲评方法, 应根据户外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决定, 但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师幼双向互动。

4.教师评价主导作用要显现, 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在每次的户外活动中, 老师及时地给予评价, 是提升幼儿经验的重要环节。 评价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的各项潜能, 对幼儿起到引领、支持、整理、提升的主导作用。 通过以下几方面引导幼儿展开评价: ( 1) 引导幼儿回顾与反思, 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在活动中表现不足的地方, 反思自己造成不足的原因, 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如:你是怎么收拾整理玩具的?这次没有归类整理好, 下次玩的时候会不会找不着呢? ( 2) 引导幼儿分享与交流,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在操作时的收获和困惑, 促使幼儿从同伴的交流讲述中获得信息。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3

关键词:系统理论背景;大班;科学区域活动;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要求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其大致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区域活动。其中科学区域活动涉及的知识范畴较广,对启发幼儿的思维、锻炼幼儿实践能力等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系统理论科学的观点的核心在于对近代科学以分析为主的还原主义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个反动。它注重的是:整体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讲究的是动手操作。系统理论背景下的科学区域活动是诱发幼儿主动的探究、参与。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粗略地谈一下系统理论背景下的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构建适合幼儿探索科学的氛围

大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不仅仅需要环境氛围的衬托而且还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氛围来“引诱”幼儿积极地探索、学习。环境氛围是培养幼儿尊重科学、形成科学品质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氛围,包括:环境氛围和心理安全氛围,以教师本人来做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后盾力量,进而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探究意图、行动、解决方式、创新思维等进行了解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充分挖掘每位幼儿的科学价值,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探究态度等等。如:探究植物对水和阳光需求的科学活动时,笔者以幼儿熟悉的仙人掌以及发芽的绿豆为实践素材,让幼儿种植仙人掌和绿豆,并对仙人掌和绿豆每天浇同样的水、每天晒太阳,一星期之后,让幼儿上报自己的浇灌成果,这时我们会发现,仙人掌的根部已经开始发黑,而浸泡在水里的绿豆都已经长出小芽,笔者让幼儿自主思考,是不是植物生长都是水浇的越多越好,是否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吸收大量的阳光呢?幼儿根据自己种植仙人掌和绿豆的经验,很快就会发现,不同植物对水和阳光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像仙人掌一星期浇一次水就可以,而绿豆则需要很多的水;仙人掌需要充足的阳光,要经常晒太阳,绿豆芽则不喜欢晒太阳,那样会导致绿豆芽迅速变老。这样,为幼儿创造一定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幼儿能够自行地进行实践探究,进而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而为幼儿今后的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的自主形成奠定基础。

二、选取可行性较强的科学材料

幼儿时期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大部分都不是通过书本来掌握的,更多的是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得到的。我们知道,大班幼儿一般处于5、6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书本硬性的知识掌握能力欠缺,更多的是需要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因此,材料可谓是大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根本。系统理论注重科学的动态性,实践性,对此,笔者也认为教师想要确保幼儿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选取可行性较强的科学材料,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能够在探究中得到科学发展。笔者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对选取材料注重层次性和多元性,借此来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科学实践需求。如:在“打开核桃”的科学活动中,笔者为幼儿提供核桃、夹子、木板、小锤子、积木、盘子、口袋、绳子、螺丝刀等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怎样才能打开核桃,你能够想出多少办法来打开核桃?有的用锤子砸、有的用木板拍、有的用螺丝刀等等,找出很多打开核桃的方法,同时在打开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在砸核桃的时候,核桃很容易跳,对此,他们将这些工具配合使用,如:夹子固定住核桃,再用锤子砸;之后在探索的过程中还针对使劲过大核桃仁砸碎的情况,

他们还想出了,砸开一条缝,之后用螺丝刀撬的方法等等。这样的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域可行性较强,能够有效启发幼儿的思维,促

使幼儿获取一定的知识经验,一举多得。

三、多元化的显性指导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本身的能力毕竟有限,在某些方面

还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显性指导。显性指导:在幼儿科学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以言语或者动作直接的介入到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幼儿探究活动进行指导。这里的介入并不是让教师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而是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而幼儿的个性差异特质决定了教师显性指导的多元化。常规性指导:引导幼儿建立一定的科学活动规则,如:参与活动的人数、活动材料的整理等等,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随机性指导: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是动态的,不定性的,很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此时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随机性的指导,即:“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更好地为幼儿指引深入探究的方向。如:幼儿很喜欢玩不倒翁,对于不倒翁的秘密,笔者则是在幼儿玩游戏和玩具的时候随机提出的一个问题,即:这个娃娃为什么怎么弄都不倒呢?进而将幼儿的探索思维直接引导这上边,让幼儿自主的思考、探索,幼儿则会打开娃娃看里边的东西,会得出一个结论:娃娃肚子里有个重物,所以会不倒。笔者则深入随即引导:往别的东西里也装上重物怎么一推就倒了呢?幼儿会继续探索,得出结论:不仅仅是有重物,更重要的是这个重物一直固定在最下端。随机性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积累知识。此外,还有不可缺少的激励性指导:即采取一定的鼓励手段来增强幼儿探索的自信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适当的鼓励有助于推动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和行为。对此,笔者在科学活动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如:微笑、点头、爱抚、称赞的话语等等。这样,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科学探索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总的来说,系统理论背景下的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是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参与性、实践性等等,需要幼儿通过自身的行动,在动态中掌握、积累科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不断地启发自我思维。因此,教师在开展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来构建情境、选取材料,引导幼儿不断建构自身的科学经验,开阔幼儿的思维和实践范畴,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和实践需求,确保每位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组.全国优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例评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郑惠平.幼儿园自主性“探索—表达”教育活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魏宏森.复杂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介绍自己》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社会领域中提出:“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社会交往能力,但是社会交往的经验依然不足,面对不太熟悉的客人时,难以做到落落大方介绍自己,影响了其社会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定会认识许多新朋友,这时孩子获得一些自我介绍的经验非常必要。本次活动,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归纳、总结——提升幼儿自我介绍的经验和技能——实践,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逐步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太熟悉或初次见面要自我介绍,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2、能大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增进对自我的认识。

3、乐意与人交往,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音乐,个性化名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教师介绍自己的姓名。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

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教师以多种方式回应。)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提问:什么时候要介绍自己?

2、小结:人们不太熟悉或初次见面时要进行自我介绍,相互认识,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交往的方式。

3、了解自我介绍的内容。

师:刚才我们自我介绍的时候介绍了什么?还可以介绍什么?你们还想了解我的哪些信息?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帮助幼儿归纳介绍的内容,如名字、年龄等)

4、教师详细地进行自我介绍。

5、小结: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可以介绍年龄、学校、爱好,还可以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好朋友和联系电话。

(三)学习制作名片,并进行自我介绍。

1、教师介绍名片。

师:把自我介绍的内容记录在卡纸上就成了名片。名片是自我介绍的好帮手。

2、幼儿制作自己的小名片。

3、幼儿借助名片完整介绍自己。

4、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四)个性化介绍自己的名字

1、师:我叫什么名字?我是怎么介绍自己名字的?

2、个别幼儿个性化地介绍自己的名字。

(五)观看图片,了解更多个性化的名片。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装饰自己的名片。

下学期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5

1.能按物体的颜色或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2.能大胆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物体间隔排序的方式。

难点: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准备

1.范例头巾一块;

2.三角形的土布每人一块;

3.装饰用的即时贴小花若干;

4.录音机,轻快的音乐一段;

5.舞台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戴头巾转个圈,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老师戴了块新头巾,漂亮吗?(众生夸赞。)谢谢!

评:自然的.导入,最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今天活动的主角一头巾。

2.寻找规律

(1)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块头巾很漂亮呢?

(2)哦!这些花朵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 (解下头巾置于黑板上)看看这些小花是怎么排列的?

评: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勤了花朵排列的规律上来!

(3)小结:原来这些花是按一朵圆圆的一朵尖尖的规律排列的!是一朵隔一朵排列的,这就叫间隔排序!

评:简单、直观地讲述了间隔排序的概念。

(4)除了按花瓣的不同排序之外,还可以按什么来进行间隔排序呢?

这儿也有许多花,谁愿意上来用间隔排序的方法帮它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上前排序。)

评:让幼儿排序。活动的氛围更轻松。幼儿也更乐于参与。

(5)小结:原来花朵除可以按形状不同排序外,还可以按大小、颜色的不同来进行间隔排序。

3.制作要求

我们在装饰头巾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间隔排序的方法,它可以让头巾变得更加漂亮!

评:要求简单、明确——用间隔排序的方法。

师:那花朵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

对了!从小红旗开始,在横线上都贴上间隔排序的花朵,头巾就会变得非常漂亮了!

评:有了小红旗做标记,解决了排列的顺序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漂亮的头巾吧!

评: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意给幼儿的操作留出空间,比如同一种花朵就有大小、颜色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又有形状、大小的不同,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排列。

4.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间隔排序的方法制作。

(2)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5.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序的。

(3)全体检查排序对错。

评:重点从颜色、形状、大小三方面进行讲评,既是检查,又是对间隔排序的进一步理解!

6.时装秀(结束活动)

(1)哇!你们做的头巾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头巾除了可以系在头上,还可以系在哪里呢?我们一起用你的头巾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好吗?

(2)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秀一下吧! (放音乐全体一起秀,结束。)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6

2.初步学会边看边讲述,并向“小狗”介绍园中植物、花朵。

3.在拖拖、拉拉、走走、跑跑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课前已请每位幼儿回家自制一个玩具“拖拉小狗”(方法:将易拉罐洗净,在瓶口和底部各钻一洞,用绳子穿过。在易拉罐中放黄豆或小石子,幼儿一手拉住绳子易拉罐向前滚动发出响声)春天的风景画。

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进行此活动。

三、活动流程:

启发谈话-引出玩具-欣赏介绍-去春游

(一)启发谈话

1.出示一张春天的风景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看,这里的风景美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二)引出玩具

1.春天到了,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啊。你们想出去春游吗?

2.你们听,谁叫起来了?(小狗:汪汪汪,我也想去,我也想去。)

3.谁也想去呀?那我们一起带小狗去好吗?

(三)欣赏介绍

1.引导幼儿边欣赏风景边向小狗介绍自己看到的事物。

2.可是,小狗跟我们去,它什么都不认识,连树叶、花朵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向它们介绍呢?

3.老师示范向小狗介绍春天里的小草小花。

4.请个别幼儿拉着小狗做介绍,并集体学说。

(四)去“春游”

1.将拖拉小狗分给每位幼儿,集体出去春游。

2.这里的风景我们都欣赏过了,让我们每个人带一只小狗春游吧。让小狗认识其他景物好吗?

3.我们出发了,可是到达那里还很远呢,让我们跑步前进吧。

4.哎呀,跑累了,小狗也跑不动了你们瞧,它很累了,我们先不要跑了,拉着小狗慢慢走走吧。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着学期制改革,在传统的春季和秋季两个长学期的基础上,引入夏季和冬季两个短学期[1]。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学生可以在短学期这个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社会实践、工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等。它与春秋长学期的理论教学互为补充,可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他们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事实上,短学期是一个舶来品,是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三学期、四学期及学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旨在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流程,培养出新世纪所需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务,湖北工业大学从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起设立冬季、夏季短学期,全面推行短学期实践活动[3]。

为了解决短学期实践活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湖北工业大学于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末的冬季短学期中,创新性地使用校友邦事业网[4]这个网络平台,使学生对互联网时代的短学期实践活动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大大方便了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

二、短学期实践活动的特点

与长学期相比,短学期有着以下三个显著特点:(1)时间较短。传统的春季学期一般从3月初开始,6月底结束,秋季学期一般从9月初开始,次年1月初结束,每个长学期大约跨越四个月的时间,时间较长。由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再加上中国春节的影响,短学期占用时间一般不长。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夏季短学期一般占用4个星期,冬季学期占用2个星期[5]。(2)形式多样。传统的长学期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少量的上机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形式单一,而学生在短学期中可以参与的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学生可以进行社会实践,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服务社会;可以自主学习,利用短学期相对集中的时间自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自习室或图书馆自学,还能选择在网上跟随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如慕课;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参与实际的科研、工程项目;可以进行学科竞赛培训;可以到企业中实习,感受企业文化氛围,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等。(3)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长学期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内容由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讲授、学生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短学期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实践活动的形式、地点、内容和过程安排,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三、短学期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考核和管理是短学期实践活动存在的两大难题:(1)考核的困难。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特性,导致短学期实践活动在考核上有很大的困难。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使得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不能像长学期那样,通过统一命题、统一批改的期末考试来考核学生。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高校采取的考核方法是让学生在短学期结束时提交一个书面总结报告,如此一来,很难让学生对短学期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甚至会浑水摸鱼,随便弄个报告糊弄了事。(2)管理的困难。学生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地点分散,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学校在前期需要收集和统计学生的实践活动去向和内容,也需要根据统计情况分配和安排学校的各种资源。例如,教师指导工作安排、实验室安排、机房安排等,后期实践结束后,还需要收集学生的总结报告和反馈意见等,为下一次的短学期实践提供参考。这些都会对管理工作产生较大的工作量。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和教师根本无法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在长学期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签到和提问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通过课下作业了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短学期中,学生是否真的参与了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过程是怎样的,产生的效果如何,教师一无所知,只能在学生最终的总结报告中窥测一二。

四、校友邦事业网平台

为了解决上文所述的学校和教师在短学期实践活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湖北工业大学在2016年年初的寒假实践活动中创新地启动了校友邦事业网这个网络平台,迎合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体验习惯,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控制,减轻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量,提高短学期实践活动的开展效率。

校友邦事业网平台是运行于互联网的一个服务于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实习实践平台,能让学校和教师实时地监管学生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寻找丰富的企业实习岗位,让企业能快速地招揽到实习生,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五、短学期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

本文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将短学期实践活动按阶段进行划分,介绍如何利用校友邦事业网平台进行短学期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短学期实践活动是何种形式,平台统一使用“实习”这个词语来指代短学期实践活动。(1)实习岗位申请和审核。学生在短学期开始之前,需要在平台中提交自己的实习岗位申请,包括实习单位、岗位类型、实习时间、企业导师信息、实习地址等信息。学校和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学生的实习去向,便于统计实习去向信息,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这种使用网络平台收集学生实习去向的方法,与传统的纸质信息收集相比,使短学期的管理效率有了显著提高。首先,学生在教师审核之前,可以在平台中多次更改去向。而在传统的纸质信息收集中,频繁的信息更改很容易造成信息错误和不一致。其次,学校可以很容易地从平台中导出实习去向的统计数据,便于分析、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趋势,为下次短学期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例如,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知大一学生更倾向于参与社会实践,大四学生更倾向于到企业中实习。根据这个统计信息,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大一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对大四学生推荐合适的实习企业。(2)日志和周志的提交和审核。无法进行过程管理是传统短学期实践活动的一个普遍难题。学生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地点分散,给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学生是否参加了实践,实践效果如何,学校和教师也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而利用平台,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提交日志和周志来实时汇报他们的实习状况,提交给教师审核,便于教师实时掌握他们每天每周的实习进展。这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短学期管理的一个重要改革和进步。(3)实习结束申请和审核。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平台上提交实习结束申请,告知教师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时间节点。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才可以提交实习报告。(4)实习报告提交。与传统纸质的实习总结报告不同,平台上的日志、周志和实习报告都支持上传图片,让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记录和总结。(5)实习成绩评定。对学生短学期实践活动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一直是高校无法避免的难题。传统的只通过纸质总结报告来评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很难让学生引起重视,报告弄虚作假时常发生。由于平台保存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交的日志、周志,他们在整个短学期中所做的具体工作都得以清晰展现,为实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湖北工业大学,短学期结束之后会有一个短学期实践活动的答辩活动,让学生交流和汇报自己的短学期工作。因此,实习成绩由四部分组成:日志、周志、实习报告和答辩。教师综合四个部分的工作给出一个最终实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可实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

六、结语

我们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给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短学期作为长学期的一个重要补充,能让学生在较集中的时间段内,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视野,迎接挑战。利用互联网实习实践平台,我们可以解决传统短学期实践考核和管理中的困难,提高管理效率,为更好地培养新世纪人才提供思路和方法。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学期制改革,使短学期成为长学期的一个重要补充。然而,考核和管理是短学期实践活动不可避免的两大难题。2016年年初,湖北工业大学利用网络实习实践平台开展进行的冬季短学期实践活动,使这两大难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短学期,实践活动,校友邦,考核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永金.短学期制下新教师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以上海大学通信学院本科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37-39.

[2]朱露露,蒋明宏.我国高校短学期制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32-35.

[3]翟良芳.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短学期实践特点探究[J].才智,2015,(32):53.

[4]http://www.xybsyw.com/.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8

【关键词】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会使幼儿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各种合理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这种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这一观点得以真正体现。以下是我们在大班主题《动物王国》下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区域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五大领域的内容,为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每一区域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创设了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八个区域。不是说一个区域只能进行一种项目活动,而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项目活动,让幼儿自主来选择自己所要去的区域和所要玩的项目。

2.合理布局各区域的空间

我们一共开设了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高度进行隔断,比如阅读区我们是让孩子在地面上铺上毯子进行阅读的,益智区我们利用了一些大箱子让孩子们坐著游戏,而在科学区我们运用了桌子让孩子们既能站着又能坐着游戏。这样设计比利用一个个版面进行隔断效果要好,孩子们不会感到空间的压抑。同时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年内容上我们利用一些小的块面进行小的隔断,这样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3.区域活动的标志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幼儿便于参与,选择。我们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代表了不同的区域。在标记符号设计上,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幼儿一看就明白,因此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

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区域活动中有主体相关的,也有非主题的,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调配,结合主题的进度、孩子的需要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既要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经验,又要控制好投放材料的适切性。

1.根据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在我们动物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中,其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探索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可见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动物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让孩子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提供了很多动物的图书,其中恐龙系列孩子们特别喜欢,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形象而多彩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纸杯、纸盘动物,而表演区的孩子们最喜欢表演《狮王》、《小狗抬轿》等乐曲乐此不彼。

2.材料的投放在大主题下同样也要有主题——背景

在投放材料时孩子不是为了玩而玩,教师也要为孩子考虑它的目的,也就是富有情趣。这样孩子的兴趣更高,更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在美工区“动物乐园”里我们在墙面设计了一个运动会场,在上面布置了跑道,孩子通过画,折,剪,贴请昆虫参加运动会。在益智区我们设计了在地上玩的一个大的动物棋,在每个动物上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数学题目,这种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又与数学结合,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思考。

3.提供层次性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根据兴趣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积累经验,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5.注意及时调整材料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和兴趣倾向,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1)删减

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让幼儿保持新鲜感,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生活区的扣扣子,刚投入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很快发现对孩子们来说有些简单,孩子们不怎么愿意玩,我们就把它减掉了。

(2)添加

当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但材料本身尚有开放、利用的空间时,教师乐意有目的地添加新材料,提高操作要求,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引发幼儿新的探索与活动,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9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6个篮子

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活动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大班下学期社会活动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发生火灾时的求救方法及几种自救方法。

2.教育幼儿不玩火,掌握自救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勇敢精神。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

明确知道火警的报警电话,知道两种以上逃生自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自救知识,积极参与消防自救演习,在逃生中能与同伴良好的合作和互助。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电话、每个小朋友一块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消防车叫声:(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学一学消防车的叫声。

2.你在哪儿听到过消防车的声音?

3.消防车开来了,发生什么事啦?

二、基本部分

(一)观看火灾挂图:(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积极发表的能力)

教师:你看到什么啦?引导幼儿讲述:

1.房子着火了,火势很大,黑烟滚滚。

2.有的人很勇敢,自己想办法,离开火灾现场。

3.有的人在拨打火警电话求救。

(二)如果你在失火的地方,你会怎么办呢?(幼儿相互讨论,说出自救办法)

1.打“119”火警电话。

2.喊大人来救。

3.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用湿的衣服顶在头上,弯腰跑出去。

(三)引导幼儿详细了解自救的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讲得对,在发生火灾时,我们可以拨打火警电话119,(.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可以赶紧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2.但怎样逃生才安全呢?刚才我们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电话“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

(1)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正确的火警报警方法。

(2)现在张老师扮演消防员,你们谁来试试来打电话呢?(幼儿试打电话)

(3)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记住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讲清楚你家的正确地址、着火物品、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到你家来灭火。小朋友不要随便打119电话。

3.我们打完电话后应该积极的自救。有哪些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谁来讲一讲你看到的好办法?(幼儿讲自救方法)

4.教师小结:当遇到大火时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烟雾中有害气体对人的侵害。要蹲下身体向外走,不要慌张,逃离火场,要沿着墙走寻找安全出口。

(四)自救演习,增加幼儿对自救方法的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合作与互助。

1.教师:我们大家说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想不想来试一试。

2.幼儿演习。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出门时学会合作,有先有后,按次序出去。

3.演习结束:回到座位,评价幼儿。

三、结束部分活动结束,小结幼儿表现。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家里的地形找一条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并模拟一次逃生演习。

【教学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活动开始,通过看火灾录相及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自主做出判断,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为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救知识、技能。总之,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尊重、关注每个幼儿,给所有幼儿提供开放的环境,同他们一同探索,始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丰富了幼儿防火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当然,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中班年龄普遍偏小的特点,把握不到位,活动难度稍有些偏大。在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互助合作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大班社会活动《心情预报》 篇11

关键词:社会活动;心情预报;帮助别人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逐步引导他们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方法。

2.能完整连贯地播报心情预报,并能帮助他人获得好心情。

3.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表示天气情况的各种符号。

2.小松鼠、小鸟唱歌、孔雀开屏、小熊、小蜜蜂的照片;天气预报的图标(每组一套);话筒。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情境,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方法。

【活动难点】

能完整连贯地播报心情预报,并能帮助他人获得好心情。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那些符号代表什么含义呢?

小结:天气预报真不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你们有没有听过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分段讲述故事,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和用途。

(1)师讲述故事并结合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播报森林心情预报。

讨论:心情预报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

(2)引导幼儿分析大象的心情,学习心情预报的方法。

提问:为什么大象的心情是雨天?你还可以用哪些天气来表示不开心的心情?引导幼儿利用天气预报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心情。

(3)组织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大象快乐起来。

提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了这个预报后,会怎样做呢?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4)出示多媒体课件,讲述小动物们对大象的帮助,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提问:现在大象的心情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3.分组讨论、交流,了解同伴的心情,尝试做心情预报员。

(1)选择表示自己心情的图标,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心情。

“心情预报真是太好了,请你也来选择一个天气图标来表示你今天的心情,想想可以用什么图标来表示。”

(2)分组讨论:请每个组推选一位代表播报一位同伴的心情。

(3)小結:在生活中,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心情,我们应该关心别人的心情变化。

4.组织幼儿交流应该怎样帮助别人获得好心情。

(1)提问:“如果我们身边的人不开心,我们应该怎样让他们变得快乐起来呢?帮助了别人,你快乐吗?”

(2)小结:别人不高兴的时候要帮助他,让他高兴起来。保持高兴的心情,经常笑一笑,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开心、幸福。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东方蓓蕾幼儿园)

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篇12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活动。高淳的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有名的绿茶产区。“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的“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活动目标

1.了解慢城绿茶,初步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2.知道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品茶。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茶叶”调查问卷,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

2.物质准备:茶叶、茶壶、茶具、品茗杯,关于慢城茶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慢城绿茶

1.说说慢城特产,引出“慢城茶”。

2.观察慢城茶叶,看看、闻闻、摸摸、说说。

小结:慢城绿茶形状短短的、细细的、尖尖的,像银针一样。叶片卷曲,墨绿色。摸一摸,感觉干干的,闻起来香香的。

3.出示茶园图片,了解慢城绿茶的生长环境。

师: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一亩一亩的梯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茶树,景色可美啦!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慢城满园的茶叶葱翠碧绿,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出活动内容“慢城茶”)

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

1.请幼儿说说怎么泡茶。

2.幼儿欣赏茶艺师表演。

3.讨论泡茶的基本步骤(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冲泡),鼓励幼儿请教茶艺师。

师:茶艺师往壶里倒入开水,然后把壶拿在手上干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用什么把茶叶拨入壶里?第一道茶有没有倒入杯中给客人喝?最后一步是在做什么?茶艺师冲泡的时候水壶拎到哪儿?为什么要把水壶拎得高高的?

4.教师一边出示相应图片一边总结:要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要温杯,接着把茶叶拨入壶里,倒上水洗茶,最后冲泡。冲泡时把壶拎得高高的,用高冲的方法来冲泡。

(分析:教师提出“怎么泡茶”的问题,让幼儿先结合生活经验发表意见,随即请出茶艺师现场表演。孩子们通过现场观赏以及与茶艺师互动,对如何泡功夫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观茶、闻茶、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师如何品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2.师幼一起品茶,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1)奉茶:双手端杯送给客人。

(2)品茶:观茶、闻茶、品茶——看汤色,轻轻吸气闻香,尝试“三龙护鼎”品茗手法品茶。

3.说说慢城绿茶的味道。

4.讨论:除了绿茶,还有哪些茶叶?

(分析:品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八礼四仪”教育,此环节通过品茶学习礼仪)

四、幼儿尝试泡茶,奉茶给客人老师品尝

1.小组操作:尝试合作泡茶。

2.奉茶给客人老师,把“三龙护鼎”品茗手法教给客人老师。

(分析:除了“开水冲泡”这个步骤由教师操作,其他如“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倒茶”等程序全由孩子们分工完成。最后,在与客人老师的互动中,活动难点“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得到巩固)

活动感悟

1.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活动中,师幼围坐在一起认识茶叶、欣赏茶艺、品味茶香、泡茶奉茶,形成了热烈、温暖、愉悦、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2.文明礼仪融入活动。将文明礼仪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幼儿既学会了观茶、闻茶、品茶的礼仪,又促进了礼貌待人、耐心倾听、愿意请教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上一篇:马祖镇纪委工作报告下一篇:把快乐最大化五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