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

2024-07-20

浅谈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共9篇)

浅谈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 篇1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将各种不同的实物形态进行有效地综合,对医院有关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等资金运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和考核,调整与财务活动并存的相关利益方的冲突,约束和激励各方的行为,避免相互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做好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医院自身特点和工作重心做好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好工夫。在更新医院理财观念方面下工夫

随着医疗机构不断深化改革,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医院必须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最低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医院要以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赢得医疗市场份额,建立一个标准化和全面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新理财观念是市场经济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成功与否的基石。当代会计理论已发展为两大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就是按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财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具有强制性。管理会计则是根据核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管理需要自行设定核算单元和核算办法,实现管理意图,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现在医院开展的基本上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还相当薄弱。理财观念更新的对象首先是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要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其次是医院的主要领

导。国有医院的主要领导大部分是医学方面的专家,并不擅长财务管理。财务人员应多向主要领导灌输理财新观念,让领导在思想上接受并把它融合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同时也要利用不同场合向全院职工做好理财观念更新的工作,使全体职工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医院理财中来。在和谐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方面下工夫

和谐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前提。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医院的性质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医院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医院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节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因此,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医院个特殊环境理好财、用好财,以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院目标有:(1)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2)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防病治病”的场所;(3)医院应以最少的财力消耗向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医院作为防病治病的场所,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各项医疗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已逐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院的经济运行同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市场已成为医疗资源基本配置的主体。医院如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制和分配,是新形势下医院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医院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医疗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高科技技术领域,医院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筹集医院所需资金是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进一步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目的,防止资产流失,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是对医院财务管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上下工夫

严格的审批制度是医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医院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就必须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审批的预算和计划所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做到不该批的钱绝对不批,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花。万元以上设备的购置,必须通过设备委员会论证后,财务科根据验收合同方可付款。后勤物资的购置由保管员和主管科室提出采购计划,主管院长审批后方可采购,财务科根据采购计划及实物入库单逐一审核无误后方可付款。同时,财务科有权对超计划采购和库存过大的采购拒付款;在差旅费、招待费等开支中更应严格把关,坚决控制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到位,有效保证医、教、研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保证医院的物资供应的同时,又不造成物资积压。把钱花到刀刃上,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果,把医院有效的资金运用到了医院的建设发展之中。在加强成本核算方面下工夫

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建立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费用项目和收支范围,健全责任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在医院内部应全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

和单病种成本核算,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再次,医院要在深化、细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同时,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进行系统成本管理:(1)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是医疗服务活动的主体。同一医院内部卫生人员存在着不同的知识和技术含量;相同的物力,因不同的人力技术和管理,所产生的效益不同,不能仅通过投入产品的生产要素组合来衡量医院成本,更应重视知识、技术、管理等软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因此,医院应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2)资材成本管理:卫生材料、药品资材等流动资产一般占医院总资产的30%左右。为此,医院应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一是对大批量的卫生材料、药品等要实行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等科学采购方法;二是要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备定额,凡是能够顺畅配送的药品、耗材,应尽可能降低储备,并通过计算经济订货量,使存货的采购、订购、储存总成本最低;三是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管理。为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科室在领用耗材时应与收入相匹配,严禁科室“二级库”现象。(3)设备成本管理:一方面,增添、更新大型设备时必须进行医疗市场的调研,提交可行性论证方案,并将设备折旧纳入科室成本核算;另一方面,要重视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检查设备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4)其他费用管理:临床科室、医技部门消耗的水、电、气等由于内容复杂、涉及人员面广,是成本管理的难点,应尽量安装分表准确统计;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等由财务科部门归口统计,纳入科室成本;对行政部门的费用采用零基预算管理方法,采用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加强成本控制。在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方面下工夫

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医院有经济关系的各方,都迫切地需要获得医院的财务信息,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做好医院财务分析,可以客观总结医院管理经验,从而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认识医院财务活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医院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业务开展情况分析、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分析、医药费用控制情况分析、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分析和收支节余情况分析。从社会效益分析医疗投资在资本保全的前提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医疗资金占用的使用效率、医院的发展后劲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医院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以保证医院目标顺利实现。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一般包括:人员经费占总费用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人均门诊人次、人均住院日、人均业务收入、平均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平均每床日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平均每张开放病床年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百元业务收入人员经费支出、药品资金周转次数、检查诊断设备利用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等。医院通常使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等。随着医疗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景更加广阔,要想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的评价,就必须进行相互关联的分析,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对医院经济效益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从而详实地揭示出医院经营理财的实绩,既满足医院内部管理决

浅谈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 篇2

1.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预算管理要排除人为因素, 用制度去管人和事, 必须对预算制度、责任、指标、费用、定额等各方面进行细化。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但现在有的医院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 预算执行主观随意性很大, 资金运营效率较低。财务预算缺乏刚性的主要原因是:预算管理还仅仅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行为, 没有提升为医院全局性管理行为, 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程序不规范、不科学;财务预算的执行没有形成制度性安排。

2.强化预算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约束力。

首先经过规划、分析并通过量化数字编制预算, 使预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控性。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任何人都不能背离预算安排, 不得无故追加预算, 也不得突破预算的限额, 要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必须追加的预算要经过领导小组研究后按规定的程序追加。三是经过全员参与预算编制, 使部门之间、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相互协调, 以达成共识, 减少预算执行的障碍。四是预算要促使资源有效地运用, 避免资源浪费与无效率的开支。预算是以量化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 其本身具有考核性, 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跟踪问效, 使工作绩效的考评真实可靠。最后, 通过制度去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预算指标是刚性的, 应认真贯彻, 不折不扣地执行。 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预算的指导性、保障性、权威性和制约性, 确保医院财务安全, 使财务管理贯穿医院经营的每个环节。

二、强化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管理有效性

在医院经济活动中, 重大的投资、筹资等活动因其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而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控制点。医院财务部门对基建工程、医冶设备购置、大修等项目的资金支出, 从立项着手, 参与事前论证、预算编制、费用审核等, 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财务部门与重大财务经济事项活动运作, 不仅使各项资金支出都掌控在预算范围内, 还进一步确保了资金运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

三、完善成本核算,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医疗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医院财务管理应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以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医院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为了核算资金, 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经济手段, 提供医疗服务全过程和医院管理各个部门全方位的成本信息, 并预测和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把医院管理中的未知因素变为已知因素, 减少盲目性。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室成本核算办法, 包括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建立成本责任考核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 规范核算收入、费用项目, 从而实现各项成本的规范化管理。

四、要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单位搞好经济管理工作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组织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控制制度、对外投资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尽管制定了比较系统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 但是在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 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通过对各个财务会计业务风险点的控制, 可以明确责任, 加强自律, 提高 核算质量。强化流程管理可以更好使内部控制制度互相衔接又互相制约, 使整个业务管理系统达到点面结合。加强风险预警, 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 在实现经济业务顺利开展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

五、加强医院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

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既是对自己的财务活动的总结, 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 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与医院有经济关系的各方, 都迫切地需要获得医院的财务信息, 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财务分析会, 对预算执行情况、收支变化情况、每人次收费情况、百元收费成本情况、工作量变化情况、百元固定资产收入情况、固定资产收入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 对医院的经济运行质量进行系统评价,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拿出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六、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财会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财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工作质量的优劣, 医院财务工作千头万绪, 量大而具体, 专业性极强。因此,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财务干部队伍尤为重要。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抓好财务人员政治教育, 把牢思想根基, 并结合医院财务工作特点和人员思想实际进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等方面教育, 紧紧围绕当好参谋、出好点子, 勤俭节约、科学理财上下功夫。二是医院要加大会计人员培训,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 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征兆, 为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信息, 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摘要: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 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医院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发展水平, 这无疑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财务管理, 促进医院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文章就规范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成本核算、财务风险的防范、财务分析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江壁.浅谈医院财务预算与财务分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6 (8)

浅谈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 篇3

关键词:医院;新财务制度;财务重点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医院的运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活动也更加复杂,1998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已无法适应医院财务管理需求。医院内部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财务活动行为,更新财务核算与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财政部通过实施医院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管理活动,逐步建立起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财政管理的全局性、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统筹规划,以及帮助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规范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从新制度可以看出两部委对医院财务改革的要求,向企业财务核算靠拢,包括:规范财务核算内容、加强成本核算及预算、提高财务分析和财务财务管理等。我觉得,今后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成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做好期初建账

1.比较新旧会计科目定义、掌握入帐新标准

新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全面梳理,补充完善会计科目定义;对入帐计量标准更新确定,使医院的日常核算更为准确。新制度调低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金率为2%-4%,体现财政部对医院应收款项变现能力的重视;而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提高到1000-1500元,也反映新制度与时俱进。充分理解科目定义和熟练掌握入帐标准,是财务核算工作前提。

2.完成新旧会计科目衔接、做好数据归纳分析

新制度配合医药分离改革,将药品收入归到医疗收支统一核算;为清晰反映医院承担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产生的相关收支,新制度专设科教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结转(余))予以单独核算;根据医院目前贷款经营需要新增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新增预付款项核算预收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中,新增财政应返还资金科目;把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归入应收医疗款统一核算;库存物资和药品统一归入存货科目,药品由原来的售价核算改成进价核算;新增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专用基金中取消修购基金,新增医疗风险基金;新增待冲基金等等。新制度规定单独核算管理费用,要求医院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做好新旧会计科目的对应与数据衔接,包括财务软件科目调整、财务数据入帐、统计上报、比较分析等工作,是财务核算工作基础。

3.学习编制新增成本报表和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

新制度向企业会计借鉴,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新增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报表附注。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新增成本控制情况、负债管理情况、资产变动及利用情况、或有事项的说明等。新制度新增医院成本报表,包括医院直接成本表、医院全成本表和医院全成本分析表,从而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这也要求医院的HIS系统要比较完善,能与财务软件衔接,便于数据的统计。

二、加强医院成本及财务分析

在新制度的附件里有19项医院财务分析指标。这些分析指标,不再是原来简单的人均业务量指标,而是从资产运营、收支结构、结余与风险管理、到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甚至是医院发展能力指标,更加系统和专业。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作为财务评价体系组成部分,考评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用数据,实现管理部门对医院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1.强化财务监督、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新制度要求由财务部门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包括编制和执行预算、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督。同时,新制度要求医院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2.明确对医院的资金监管。新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及借款,规定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相关领域,不得从事风险项目投资,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借款需经过上级管理部门批准。

四、提高医院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

1.加强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结合我院近年来成本工作经验,新制度中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应用指示是渐进可行的,通过成本软件的标准设定操作,汇总录入基础数据,逐层分步结转,实现全院的全成本核算。

2.实行全面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新制度要求医院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新制度对医院预算的基础工作、编制审批、执行分析、上报调整和决算考核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医院各主体职责。

根据近些年我院预算工作的开展,具体实施中特别注意两点:(1)预算编制时,各临床科室上报预算要细化到本科具体项目,才能使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落实到点上。(2)追加预算批准后,要相应调整年初总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强化医院管理的思路 篇4

在当今医院工作中,后勤保障都表现出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就优化后勤管理提出几点见解。

一、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勤保障工作质量的好坏。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的医院后勤管理教育与培训体系,多数单位只好采取动员其他专业人员改行或者从工人中选拔的办法补充后勤管理干部。一个合格的后勤管理干部除应掌握后勤保障的有关技能、知识外,还应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和管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要造就合格的医院后勤管理干部,有效的办法便是开展医院后勤的规范教育与培训。应当在中、高等医学院校探索培训中、高级医院后勤管理人才的方法和路子,开设医院后勤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医院后勤管理人才的在职技术培训,提高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

二、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建立运行机制过程中,尤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一刀切。以往讲到医院后勤改革,就会自然想到承包。似乎只要承包,医院后勤保障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实践证明并非如此,在有的科室和岗位推行承包制确实有效,而有的却效果不好,医院营养食堂推行承包制失败就是一个佐证。在建立医院后勤保障运行机制的时候,要对有关部门和岗位进行分析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并认真加以施行和监督。一般来说,医院营养食堂适合技术经济责任制。水电班、物资仓库适合岗位责任制。锅炉房、洗衣房适合承包制。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处于良好状态的基本保证。目前,各类医院都制定了一整套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现在的关键是要抓落实。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掌握后勤保障规章制度,把学习规章作为后勤干部职工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培养他们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要把每一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职责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奖优罚劣。要狠抓主要制度的落实。对关系全局的“三工”查房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以及环境卫生制度等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抓贯彻落实,以带动后勤保障服务的全面改善。对脱离实际和难以执行的制度要调整和修改,制度不全面的要补充。

四、要强化服务意识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对策论文 篇5

首先,锅炉作为医院内部的高温高压热力设备为保证医院内部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24小时持续运转,因而医院的锅炉房应该是医院消防管理的重点,必须对之进行重点控制。在具体落实时,一方面要加大对锅炉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锅炉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定期对锅炉人员进行考核,要确保锅炉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还要保证锅炉的各个部件正常运转,以防止锅炉故障诱发火灾。其次,酒精灯、天然气等的使用极容易诱发火灾,因而在使用酒精灯、天然气等明火装置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明火使用制度,使用时周围必须没有易燃易爆的物品,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以防明火使用不当诱发火灾。最后,医院装修施工过程可能会涉及动火作业,如果操作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完善,那么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施工诱发火灾。因此医院应对动火作业进行严格审核,在进行动火作业时需要聘用专门的施工人员,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便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危险问题,尽可能地控制火灾问题发生。

2.2危险品的使用及管理

为了保证危险品使用不会诱发火灾问题,医院方面应对危险品的保存和使用进行规范,在具体落实时可以从如下几点出发:第一,为液氧站安置专门的看管人员,完善液氧站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看管人员的相关操作。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对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落实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惩处。当然,为了保证液氧站的安全,还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液氧站内的设备、管道等进行维护修理,对存在问题的设备管道等进行及时更换,以防范问题发生;第二,对易燃易爆药品使用统一管理制度,采购基于使用量,使用量应控制在三天以内,要避免大量易燃易爆药品囤积于使用部门。如果相关部门需要取用危险用品,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取用原则,严禁大量易燃易爆物品流出危险品库诱发火灾事故发生。

2.3消防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消防设备在火灾发生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因而医院方面必须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转。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消防设备的检查工作必须被视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存在问题的消防设备或是老化的消防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新。当然,有些医院内部已经安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这些系统在火灾发生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必须保证落实到位,如此才能够保证先进的设备在火灾发生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有能力构建消防控制中心的医院来说,消防控制中心不应是“摆设”,而是应该能够在防范火灾发生、降低火灾损失方面真正发挥自身作用。医院方面应该为消防控制中心配置专门的消防值班人员,还应该定期聘请专门的`消防人员对消防控制中心的设备进行维修养护,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4电器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现如今医院内部拥有众多的电器设备,很多电器设备都是大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的密集使用会增加医院电线线路的压力,如果长时间未对线路进行养护,那么可能将诱发医院出现火灾问题。基于此,医院方面需要强化电器设备的使用、安装和维护。配电室内需要有专门人员24小时值班,电器设备使用需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必须保证电器设备使用过程不会出现问题,对于存在问题的电器设备应及时予以更换,以防范出现安全隐患。

3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不仅是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点,更肩负着保障医院内部医患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因而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方面应深入研究医院火灾的特点,要牢牢把握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只有贯彻落实各项消防工作,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质量才能够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才能够稳健、长远。

参考文献:

[1]芮乾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01):63~64.

[2]孙会民,王伟.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13):122.

医院管理学重点2 篇6

2、病案管理:是以病史学理论和科学管理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病案集中、整理归档、保管供应、统计分析、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医院所有病案的完整、正确、安全、系统和有效利用的一门专业科学。

3、信息高速公路(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能使所有人享用信息,并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相互传递信息。简单地说,信息高速公路能使人们随时随地、自由、便捷、廉价地获取所需的多种多样的信息网络。

4、医院信息系统(HIS):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来实现医院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应用和反馈,并在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支持医院全方位运作的有机体。

5、岗位分析的内容(6W1H)

用谁(Who):任职者的要求

做什么(Who):工作内容

何时(When):时间安排

在哪里(When):工作地点及环境

如何(How):怎样开展工作

为什么(Why):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为谁(For whom):与其他岗位的关系

6、病案管理的意义

医疗方面:病案是业务人员诊断、诊疗和护理病人的重要依据。

教学方面:病案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教材,尤其是典型病例和某种疑难杂症或罕见病更是难得的实用教材。

科研方面:可以提高临床经验总结和科研总结的准确性,促进医院科学的发展。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病案制定出正确的管理措施。

预防方面:是疾病预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历史价值:科技档案和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方面:在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案件时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突出四个重点,强化项目管理 篇7

1 强化项目管理,必须找准切入点

启东市把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切入点。一是加强前期准备工作,择优选项,严把立项关。始终把项目前期调研和准备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公开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在此基础上,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项的原则,做好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和产业化项目的筛选评估及项目计划编报工作,确保项目申报质量。二是在农业综合开发前期工作中,无论是在选项立项上,还是在规划设计上,都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盯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把调整产业结构与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相结合,坚持实地勘察、科学调研、合理规划。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选准选好当年项目。

2 强化项目管理,必须把握关键点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强化项目管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把握住建规立制这个关键点。一是科学制定总体规划。为使农业综合开发科学有序地进行,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体规划,确立了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分步实施的具体方案,提高了开发工作的科学性和连贯性。二是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在每年项目立项申报前,选取项目公开招标。三是实行项目公示制。在项目实施各个阶段,对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资金额度、完成时限等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实行项目建设合同制。农业资源开发局与各项目建设单位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根据单项工程的特点,依照招投标方法确定项目承建业主。五是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按照省局统一安排,工程项目全面实行了工程监理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材料、工序、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技术指导。六是实行县级报账制,科学合理地管理项目资金。项目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工程支出,凭项目批复计划、工程合同、工程预决算、工程验收单和有效票据,统一在市财政局报账。确保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在县级报账制的过程中,坚持了“三原则”,即资金拨付与项目计划、实施方案相衔接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拨付资金的原则;先使用自筹资金后使用财政资金的原则。

3 强化项目管理,必须抓住着力点

几年的实践证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强化项目管理,必须抓住“工程质量”这个着力点。为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项目建设监理制,采取监理人员全程监督,农发局人员跟班监督,镇村干部专人监督等方式,防范了工程质量问题,遏制了伪劣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同时,对重点工程严格监督检查,做到了因地制宜抓规范,从严管理把四关:一是把好“开工”关;二是把好“材料”关;三是把好“工序关”;四是把好“验收”关。在此基础上,还会同财政部门深入项目区进行实地督查指导工作,采取看进度、查账目、听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及时掌握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情况,从而达到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把工作哨卡前移到一线和现场,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指导、事中规范。

4 强化项目管理,必须提高基准点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控制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控制;问题;对策

一、引言

所谓公立医院也就是主要以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自身经营和发展的目标,在新医改实施之前,公众医院主要把社会利益以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医疗改革的推行,公立医院在坚持以社会利益、公众利益为基础的前提下,应当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降低运营成本。这也就在侧面要求公立医院应当不断强化财务控制,在提升工作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应当节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公立医院的财务控制也就是在保障医疗服务活动有序运行的前提下,加强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障医院收支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日常的会计核算记录也应当做到客观公正。在国家不断倡导公立医院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强化其财务控制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作用。

二、公立医院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授权过度、职位设置混乱

由于公立医院长期以来的非营利性,这就导致了其在内部对财务控制的重视不足,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财务控制在公立医院经营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公立医院对于财务授权方面也就没有进行严格的权力划分,也没有验证权力划分后的可行性,就简单地将权力下放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内部,只是简单认为把该记录的业务内部进行记录就能够做到财务控制,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公立医院将财务授权过多投放给财务部门以后,也没有财务措施对财务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这导致财务部门的人员也就在自己的职位上膨胀,根本不把医院的资产管理作为工作内容。再者,公立医院的职位设置也是混乱的,在财务部内部,出纳也能够对日常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以及账簿的处理,而会计职位的人员也能够接触经营中的现金,这验证违反为财务控制当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目标。可见,财务授权以及职位的设置问题是财务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权力的分配以及职位人员的配备才能够实现财务控制工作的良性发展。例如,山东济南发生的一起案件“神奇的2月29日”,也就是医院的信息科工作人员伙同门诊部的收费人员将患者的预交款在2月29当天进行扣除取出,没有引起医院的注意,而二者最终受到人们法院的制裁。该案件说明了医院对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做的并不到位,才导致工作人员的得手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发展舞弊的案件。

2.风险意识薄弱,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其实还是和每个行业的营业性质是相关的,由于公立医院本就是坚持以服务社会大众为目的的,并且其具有一定的国有性质,因此在风险管理方面会缺乏应有的认识。有些风险类型的存在是不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便公立医院的背后有国家政府作为支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其面临的客观风险时真实存在的,并且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便会使得公立医院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公立医院的面对风险问题不能够认真对待、深入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其做出的财务决策的依据就不是那么的完整,就会更多的存在财务人员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的存在,使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大为降低,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给公立医院带来人财物等方面的损失。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并且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果,国家为了使市场上的主体能够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带来的成果,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不断深入和扩大,因此,公立医院应当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公立医院财务工作的好坏,需要有一个监督机构对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去评价去监督、核查。但是,就我国公立医院目前的财务发展现状来看,财务监督机制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监督机制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务舞弊发生的机率。从公立医院的内部来看,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相关的监督工作,但是有些公立医院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灵魂——独立性是缺乏的,因此上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也只是在形式上存在着。有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根本就不存在,更不用说发挥作用。从公立医院的外部情况来看,外部监督机制也是不完善的,并不存在一个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监督部门来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督促。

三、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控制的对策

1.把握财务授权的“度”、合理设置财务职位

关于权力的集中、配合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分配,不能盲目认为下放好,抑或是集中好,这就要求公立医院能够根据内部财务管理的现状来对财务授权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考究。财务的总体权力应当由比较有经验并且能够为医院的利益为基础的人员进行控制,财务部门的财务授权应当以岗位设定权力,将不同的财务工作内部的权力分配给不同的职位人员,这样发挥适当的牵制作用。比较分散的、一定金额以下的权力能够为一定职位的人员支配,关于集中的、一定金额以上的权力,应当采取集中决策制度或者联签制度,这样才能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关于职位设置的问题,公立医院应当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宗旨体现在职位的设置上面,比如说,财务部门出纳和会计的工作内容不能够重合、管理资产和记账的人员的职位不能重合。由此可见,权力的分析以及职位的设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医院的领导者做出充分的考究才能够推行,并期待其发挥效果。

2.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决策的参考因素之一是对风险的考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即便是公立医院也会面临着风险的发生。在新医改的背景之下,强化财务控制的手段之一就是要重视对风险的分析以及规避,只有将风险意识放在财务决策的考虑因素当中,财务决策才能够更加具有可行性,并且成功的可能性也能够大大增强。关于风险意识的强化问题,公立醫院应当在高层领导当中做起,并且将风险风范的意识逐渐向内部员工和部门普及,并且将风险作为决策的考虑因素体现到医院内部的章程规定当中去。财务主管人员在进行财务决策的时候,应当不断强调风险意识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这种意识传达给各个决策中心,使得他们在制定决策的时候,也能够自然而然将风险因素放置其中。另外,财务部门也应当主动去对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风险的特征,这样能够节约劳动力的效果,但是风险因素分析过后并意味着终结,财务部门应当定期不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再分析,不断更新对风险的意识,并将新的风险形式传达给财务部门的人员,并将新的因素运用到财务决策的制定当中去。

3.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从公立医院的内外部情况来进行说明,首先从公立医院的内部来讲,至今依旧没有建立监督部门的医院,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在对财务监督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之后,应当在内部建立起有权威的监督机制来对财务管理形成一定的束缚;而对于已经建立财务监督机制的公立医院来说,它们已经认识到了财务监督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因此,对于这些公立医院来说,只需要对监督部门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且对严格按照原来的监督部门的作用来执行。从公立医院的外部情况来看,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在推行新医改的形势下也应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实际的推行中重视其他配套工作的作用。所以,监督需要从内外部来进行,这样才能够达到完善监督的目标。

四、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日益发挥出来,新医改的推行也是国家在强化市场经济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顺应潮流要求,积极寻找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合理应对,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徐娜.公立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强化措施[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9:111.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9

普通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急诊科(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

2、传染病科门诊、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收费、取药、病历、采血、化验、注射等与普门诊分开。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做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及时消毒,并在规定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4、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各诊室保持环境清洁、整齐,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诊桌、诊椅、诊查床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用1000/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

5、各诊室有专用流动水洗手设备,并备有手消毒设施。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前后应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6、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垫要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听诊器应每天由医师进行清洁或用75%酒精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进行清洁或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如有明显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7、门诊抽血实行标准预防,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巾。抽血后将病人使用的止血棉球、棉签等按感染性废物集中处理,防止随便丢弃。

8、放射科、口腔科要使用一次性杯子。眼科遮眼板要求一人一板一消毒。

9、平车、轮椅、诊察床等每日定时消毒,遇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10、对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卫生用品,以及消毒药械进行定期监测,使用中的消毒效果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用后处理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11、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一次医疗用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防止污染扩散。

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无菌操作前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

2、各诊室、治疗室、输液室应每日清扫,定时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诊桌、诊椅、诊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定时清洁(不少于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用1000/L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

3、所有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环境中保存,各种急诊监护仪台面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消毒清洁。

4、呼吸机管道应专人专用,使用中的管路定期更换,终末送环氧已酸灭菌或用2%二醛浸泡10小时。

5、氧气管专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蒸馏水,湿化瓶每周消毒2次,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干燥保存。

6、体温表做到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浸泡消毒,每2天更换1次。

7、血压计及听诊器每日用75%酒精擦试1次,袖带每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后晾干备用,被血液、体液污染后随时消毒清洗。

8、碘酒、酒精应密闭存放,每星期更换2次,注明更换日期,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使用后每日更换。

9、医护人员应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及作用、有效浓度及作用时间、配制方法,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定期更换。

妇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诊治患者时应戴口罩、手套,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毛巾专用或使用一次性纸巾。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治患者必须一人一单一窥器一手套;每个诊桌应摆放快速手消毒液;采集标本须一人一部位一棉签一玻片,对每位患者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物表及地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4、无菌物品如窥器、棉球纱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剂选择要特别注意毒性和刺激性,把碘伏作为妇科主要消毒剂选用。

5、各种器具及时清洁、消毒或灭菌,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收集,焚烧处理。

6、必须重视职业防护,每位医务人员都应熟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性病等传染病的职业防护措施。

治疗室、抽血室、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及洗手标识。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操作护士禁止戴戒指,进行每项操作前后必须彻底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每日清点并检查无菌包(盒)的消毒日期及外包装是否完整。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品,外包装如有破损或超过有效期应禁止使用。

4、无菌干罐开启后应于4小时内更换。

5、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不行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提倡采用小包装。

6、碘伏、酒精应密封、避光保存,每星期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7、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摆放消毒过的物品 ;下层为污染区,可放置用过的物品和污物。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抽血室应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污染台面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小包装应随用随开,严禁预先开包。

9、止血带应做到一人一用一带,用后消毒液浸泡消毒。

10、室内每日清洁、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照射时间为1小时,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

11、每周用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紫外线灯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00小时,强度低于70μW/CM2时应每月进行监测。12、13、每日登记紫外线照射时间,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对含氯消毒剂使用时每日监测浓度。每季度对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换药室、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净区(相对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室内每日清洁、定时通风、湿式清扫,操作前30分钟禁止清扫。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照射时间为1小时,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

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换药操作前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4、无菌伤口及污染伤口应分室(区)换药。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5、打开无菌包前,必须严格检查包外注明的有效日期,一旦发现灭菌日期失效,包内指示卡变色不均,包内器械用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立即更换。一套无菌换药包只能供一人使用。

6、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持无菌钳(镊)。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无菌持物钳(镊)不触及容器的边缘。

7、换药后的器械,弯盘、镊子、剪刀等,使用后先用消毒液浸泡。再刷洗、擦干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8、一切废弃敷料放在密封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9、每周用乙醇擦拭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紫外线灯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00小时,强度低于70W/CM2时应每月进行监测。10、11、每日登记紫外线照射时间,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对含氯消毒剂使用时每日监测浓度。每季度对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各项规章制度。

2、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各项工作,按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后应正确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4、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的病人单间隔离,感染病人产生的引流液、体液等消毒后排放。

5、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使用中必须每天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6、加强各类监护仪设备及卫生材料等的消毒管理。

7、病床应一床一套(巾)湿式清扫,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病人出院、转科或或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8、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床垫定期消毒,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

9、病室应每日开窗通风,上、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10、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清洁。

11、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 分开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

12室消毒药剂、洗手液等消耗量应与工作量相符合,感染控制科每季度检查并通报。

13、垃圾应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 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14、对特殊感染病人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病人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对其产生的感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应严格消毒后排放。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除执行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外,应达到以下要求:

1、布局合理,分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护人员生活办公区域,环境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清新,病房达到Ⅱ类环境要求。

2、每病占地面积为15~18M2;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病区最少设2个单间隔离病房,有条件设正压病房和负压病房各1间。

3、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采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并配备洗手液、干手设施和手套。

4、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听诊器等,用后及时消毒。

5、医护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6、工作中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包括隔离衣、防护服、N95口罩、外科口罩、防护屏、防护镜等。

8、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易感病人有保护性隔离措施,感染或传染病病人根据传播途径实施相应隔离措施,隔离标识清楚。

9、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10、对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执行严格接触隔离措施,蓝色隔离标识,医务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

11、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12、加强对各种留置管路的临床观察和局部护理,定时局部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13、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尽量减轻或纠正患者体内微生态失衡,预防内源性感染发生。

14、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穿隔离衣、鞋套、戴帽子、口罩,严格手卫生。

15、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疾病的播散。

16、病人转出、死亡后床单元须终末消毒。

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等各项规章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要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规、制度制定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

3、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各项工作,建立本病区医院感染登记本,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发现传染病人时按要求隔离,病情允许时尽快转往传染病专科或传染病院,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接触病人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

5、住院病人的安置应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6、对住院病人、陪护、探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

7、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及卫生材料等的消毒管理,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的管道等器材,使用中每天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使用止血带一人一巾,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污染时应消毒。听诊器在清洁的基础上消毒。

8、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外观有无不洁净,是否在有效期内等。

9、病床应一床一套(巾)湿式清扫,床头桌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0、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枕芯、棉褥、棉被、床垫用床单元消毒机每半年至少消毒一次,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严禁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

11、病房环境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每日定时用空气净化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达到Ⅱ类环境卫生标准。

12、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清洁。治疗室、配餐室、病房、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

13、垃圾实行分类入袋制度,医用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及时封闭运送。

14、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15、对特殊感染病人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病人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对其产生的感染性引流液、体液应严格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6、传染病流行季节要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探视陪护制度。

17、病人创面分泌物应及时送检做病原菌培养,以掌握病情动态。

18、工作人员进入烧伤病房,穿戴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及口罩。

传染病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设置工作人员与患者出入通道,二道分开,病房内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分区明确,有醒目标识,三区之间有缓冲间。还应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在污染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设置符合要求的第二次更衣区。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2、医务人员实行标准预防加额外预防措施,按消毒隔离规范,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出病区时应进行卫生通过。

3、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视,确需探视的,应穿隔离衣、鞋套,戴帽子和口罩,严格手卫生。

4、不同种类的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每间病室不应超过4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1米。

5、严格隔离,房入口应设缓冲间,室内设卫生间。

6、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物品的用途再进行消毒或灭菌;患者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7、物体表面及地面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地面、桌面、其他物品表面。

8、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9、严格陪住探视制度,陪住者应穿隔离衣及鞋套; 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使用一次性坐垫。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执行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定。

2、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而安静,合理布局,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分开设置。按功能严格划分三个区:限制区(清洁区)、半限制区(半清洁区)、非限制区。二个通道,即工作人员与患者通道,二道分开。室内应有非触式流动洗手设备,洗手液及手消液。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按标准设置复用间。

3、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灭菌物品应标明消毒、灭菌有效期限,过期物品重新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换工作鞋。备有外出服、鞋,进出应更衣,换鞋。

5、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清新。血液透析室在透析前、后都应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照射1小时,室内空气每月监测一次。

6、加强血液透析中心的环境管理。每天2次湿式打扫,用含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头柜、地面等,随时注意仪器表面的保洁。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被服、仪器、地面等,均经消毒处理后再使用。每月1次大扫除,彻底清洁血液透析室的地面和墙面。

7、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一经污染要立即更换,被呕吐物或血液污染更换后,先浸泡消毒后再清洗。

8、对初次透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的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发现感染病例及新发的传染病应及时填卡、报告相关部门。

9、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的患者应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机不能相互混用。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专机透析。

10、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及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

11、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12、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洗手,更换手套。

13、透析器材必须专人专用,标记清晰,透析器、管路及穿刺针原则上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经无害化处理后装入黄色垃圾袋或手器盒内。

14、复用透析器的清洗消毒人员工作时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护目镜,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15、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

16、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

17、乙肝病毒、丙肝患者、HIV、梅毒及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复用。

18、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规定,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或类似污染的意外事件时,要记录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病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19、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

20、每天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冲洗、还原和消毒以,每次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并有记录。透析机应按要求定期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处理。

21、应当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每次消毒、冲洗后要测定消毒液残留量,保证透析机供水安全,并建立消毒和冲洗记录,严格监测。

22、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浓缩液必须获得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使用许可证。应当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培养。

血液透析机系统监测:透析液的细菌和热原、酸碱值及消毒液残留值。1)每月对透析用水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细菌水平不得超过2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次并记录。

2)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EU /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次并记录。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通道、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分区及通道设置应严格遵循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

2、墙壁、天花板、地面表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通畅,便于清洗和消毒。连台手术应进行术间消毒以。

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1张手术台。

4、手术器具及用品应严格一用一灭菌,尽量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等物理方法灭菌,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灭菌。

5、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化学消毒剂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结果应符合标准。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7、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每周固定卫生日,进行湿式清洁。在两次手术之间应清洁手术室。

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9、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10、除非手术人员、病人和器械通过进,手术室所有的门都应关闭。

11、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和隔离要求,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应双消毒,标本应按隔离要求处理,术后手术间应严格终末消毒。

12、接送手术病人平车应选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一人一换。

13、手术前:进更换手术室专用鞋、衣裤、帽子和口罩,帽子要将头发全部遮盖,做好个人卫生。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化脓感染者禁止入内。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则,严格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发现手术包内化学监测卡不合格或无化学监测卡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14、手术中: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禁止违规操作。

15、手术室工作人员因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16、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手术:手术科室应提前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提前与手术室联系并在通知单上注明感染诊断,护士长或专人负责登记,设置隔离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手术间门上应挂隔离标识,巡回护士应设内外各一名,如需要从手术间外拿取物品时,应由手术室外巡回护士传递,此类手术应拒绝参观,手术间用物应尽量准备齐全,手术用过的器械、敷料和各种用物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医疗废物按照《医疗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分类、收集,回收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标识,并有交接记录;术后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对术间空气、使用的仪器、设备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17、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敷料必须达到无菌,灭菌包的标识必须具有可追溯性。

13、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器械、植入物,必须建立完善的可追溯供货、灭菌、使用情况登记,由消毒供应中统一清洗、消毒、灭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4、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5、手术用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储存、监测方法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施行。手术室自行洗消处理时,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并有清洗消毒、灭菌记录。

16、洁净手术室监测:

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间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每半年对洁净手术室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工作状况等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监控并记录。每半年对洁净手术室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科室护士长要由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担任,根据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配置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人员。从事消毒供应工作的各类人员必须进行的岗位培训,掌握各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要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2、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护目镜、口罩、面罩、帽子、防护手套,防水衣(围裙)及防护鞋。

3、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周围环境不应有污染源。

4、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5、应建立设备检测及使用登记制度同,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半年对压力表进行检测校验,安全阀每年检测校验。

6、回收污染物品有专用密闭容器,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医疗废物应分类正确,正确使用专用包装袋和锐器盒,医疗废物交接有登记。

7、清洗包括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清洗消毒器清洗。超声清洗时间宜选择3-5分钟,不宜真超过10分钟,水温应45度。清洗时应盖好盖子,防止产生气溶胶。

8、干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温度,金属类温度70-90度;塑胶类温度65-75度,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类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进行辅助或95%乙醇进行处理。

9、器械检查与保养,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锈斑、水垢等残留物质,功能完好,无损坏,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

10、纺织品包装材料为非漂白,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一用一清洗,无污渍、血渍,灯光检查无破损、缝补。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应具追溯性。

11、灭菌前物品标识齐全、摆放合理、体积与重量符合规范要求,灭菌操作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

12、无菌物品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并设置标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和外来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13、灭菌区应清洁、干燥,灭菌柜必须离地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灭菌物品存放区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4、执行各项工作前、后要彻底洗手,各科室使用过的器材皆视为感染性物品,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制度,要避免刺伤。使用的清洗剂必须一用一换。

1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16、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清洗消毒质量监测

A、日常监测:采用目测或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应光洁,无污渍等残留。

B、定期抽查: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的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并有记录。

C、清洗消毒器应每批次监测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D、化学消毒:应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E、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抽样3-5件进行生物监测。2)灭菌质量监测

A、物理监测:每锅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放行,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B、化学监测:每包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C、生物监测:高温、干热、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每周监测,快速压力灭菌应空锅,每周监测,环氧烷灭菌每锅监测,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至少每日监测。不合格的应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发放。D、灭菌植入型器械及外来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E、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应进行生物监测。3)环境卫生学监测:

每月对无菌区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卫生学监测;每月对无菌区、清洁区的空气进行监测,有记录。4)、紫外线消毒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字,新灯管使用前和使用中每半年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有记录。

17、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不少于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不少3年。

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筑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感染控制要求,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

2、按功能分区:诊疗室、技工室、清洗消毒室、候诊区、生活区。

3、洗手设施完善,包括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设施、手消毒剂等,有手卫生图标,诊室内洗手池不能用于清洗污染器械和漱口。

4、清洗消毒间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污染区、清洁区分区明显,物流从污到洁单向流程设计,通风良好并有排风设施。清洁区基本设施并包括自动封口纸塑包装袋或热塑封口机、标签机,压力蒸汽灭菌器。清洗消毒间应具备必要的清洗、消毒器械设施和设备。污染区应具有流动水源及水池、蒸馏水或纯水、器械回收盒、手机清洗机、手机清洁注油机等。消毒间无可视水漏,排污系统按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5、技工室独立设置,保持通风、清洁。内设灌模区域的,洁污水池应分开设置,水池深度适宜,避免喷溅。

6、保持室内清洁,通风良好,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1-2次,遇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处理。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用消毒液擦拭桌面、椅子、门窗。

7、工作人员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要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8、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9、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消毒-去污染-清洗(加酶洗涤剂)-消毒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6、清洗前消毒可用1000-2000MG/L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进行清洗,干燥,分别进行消毒。

7、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先用酶制剂清洗,去除有机物,然后再消毒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均应消毒,做到一用一消毒。

8、器械应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应配备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9、不耐热的物品采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2%戊二醛浸泡必须注明浸泡日期及可启用时间,浸泡时间大于10小时达灭菌,每周必须进行戊二醛有效浓度的测定。

10、经化学方法浸泡消毒或灭菌的器械,在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消毒液冲洗干净。

11、牙科手机可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132度3分钟达到消毒目的,也可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达消毒。

12、反复使用的口腔器械必须先去污染、加酶浸泡、清洗、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

13、麻醉用药应注明开启日期与时间,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

14、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采用中效消毒剂消毒。

15、口内X线摄影应戴手手套操作,手套一人一换,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

16、用后的敷料等废弃物置黄色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17、灭菌效果监测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月进行1次生物监测。

上一篇:中考古诗文考查题型下一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竞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