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老师教学生写出好作文

2024-05-18

“懒”老师教学生写出好作文(共3篇)

“懒”老师教学生写出好作文 篇1

——我这样来上作文批改课

说到批改作文,多数老师都感到有些心烦,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精心批阅:错别字,句子,立意,主题„„存在的重大问题教师一一圈出点出,而且还要写下写下中肯的评语。尤其是给学生下批语,教师真可谓是绞尽脑汁,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不仅如此,还要选出优秀作文让学生传阅„„而学生呢,完全是一副看客的姿态,面对作文讲评课好像只是在看老师的表演,或在听一个故事,以后的写作仍然是我行我素,教师煞费苦心学生一无所获。相信这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苦恼。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让自己学聪明些,“懒”一些,解放自己,让学生动起来?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呢?近两年来我一般坚持这样一个“懒”办法,写出来希望老师们雅正。

首先,教师对快速浏览全班作文,做到有备无患。分类的依据是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些学生的作文可能是文体不对,有些学生的作文可能是立意不好,有些学生的作文可能是详略意识较差,而有些学生可能是语言的表现力上很一般。教师分类之后,对本次作文哪些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大体上心中有数,这就为上课有针对性的点评做好了准备。第二步,课上教师随机分发作文,学生之间互批。学生在互评之前,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先做出针对性指导,以免学生评改的盲目性及随意性,注意的是教师的评改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接下来的十分钟教师放手让学生评改,要求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错别字、病句、优美的句子及写下中肯的评语。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评语一般为两条优点,一条缺点,并要求打下分数,便于后面的统计工作。第三步,统计并交流。交流的方式为小组交流,我一般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十人左右,评改完每组推荐一两篇优秀作文。(真没有好作文也可不推荐)教师先统计45分以上的作文的作者的姓名,然后教师在所列名单中首先挑选两个最高分的作文请作者本人到讲台上朗诵自己的文章和全班交流。并要求台下的学生思考回答这样的文章是否真的优

秀,长处在哪儿,不足又在哪儿。真正让学生在评改中有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吸收。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另外,还要注意预留时间,让学生点名那些没在光荣榜上出现的同学的文章,这样可以兼顾各个层次水平的同学,以保证最大面积的交流指导。这个数量保证在2篇。

最后,教师在自己批阅的基础上,可以向学生推荐两篇典型的文章和大家交流,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真正优秀的文章不被埋没,典型问题得到解决。

第四步,要求学生根据这次的指导,在自己的作文后面写出心得,并作出修改及时上交,以保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样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全班学生一直是在动的,学生乐于参与进来,一直处于兴奋之中,确保了听课的效果,并且确保了最大数量的作文与全班同学交流。他们在挑毛病的同时也准确的找出了自身问题。

“懒”老师教学生写出好作文 篇2

一、培养写作欲望, 不拘于课堂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文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之技能, 非语文教师强加于学生之作业。”作文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途径, 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 一种心理需要。所谓“鲠在喉不吐不快”就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要求。反思一下当前的作文教学, 老师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在规定的课堂上完成一篇习作的教学任务, 而常常忽视学生是否有写作的欲望, 作文成了语文老师强加于学生的作业, 这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作文训练, 势必事倍功半。久而久之, 学生怎能不产生怕写作文的焦虑心理呢?又怎能在规定的一两节课去完成一篇出色的作文呢?要达到目标, 就要求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鼓励他们随时动笔, 在生活中学作文。我们的作文课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调整, 注意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一) 剪一剪, 贴一贴, 创新其实很快乐

这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创新性写话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选择色彩鲜明、思想内容健康的图、画 (画报或者自己画的画) , 剪贴成单幅或多幅组成的“图画”, 让学生按照观察—创新—想象—说—写的顺序, 写成一句、几句, 一段或一篇话。然后进行画展的讲解比赛, 评选出创新性设计和创新性解说奖, 给予奖励。这种游戏式的作文形式, 没有孩子不喜欢。

(二) 玩一玩, 画一画, 描写事物有方法

这是一种作文训练形式, 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小活动, 让学生用画笔记录其中的一个场面, 或者创新性地画出自己喜爱的事物, 让后让学生对照图画进行想象、联想、说成句、写成文。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参与的游戏, 自己画的画, 说写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所以觉得容易写。

二、降低习作要求, 不拘于长短

中高年级的作文改成了习作, 就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 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能具体准确, 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有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总目标, 降低了习作的要求。

有的教师为培养作文尖子, 往往拔高要求。其实评价作文应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准绳, 同时顾及每个孩子作文能力发展的现状。如果一个五年级学生只有三年级的习作水平, 有一次写了一段话, 句子大致通顺, 意思表达完整, 就要加以表扬和鼓励。因为他在最近的发展区域上又向前跨了一步。教师有了这种意识, 就会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善于在茫茫沙海中发现金子。学生习作中只要有一个词用得好, 或是一句话写得好, 抑或引用恰当, 就要给予表扬, 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很有趣的。

真正把门槛放低了, 教师的心态也好了, 看学生的眼光必然会变化, 学生写起来更顺当, 付出努力就会成功, 自然不再视写作文为高不可攀的事。双方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循序渐进自能不断提高。

三、淡化习作文体, 不拘于形式

习作教学鼓励学生创新, 就是鼓励学生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会作文。于永正老师曾围绕苹果设计了六次练习, 而学生不仅不觉得厌, 反而乐此不疲, 关键在于他的精心安排, 形式多样, 巧设玄机, 使孩子们为了能达到参观苹果园这一目的而写了保证书;为了搞好展览与解说写了说明文;为了报道这一活动而写了新闻稿……其间形式多样, 学生只知其乐, 不以为苦。

(一) 想一想, 编一编, 新奇想象不一般

创新作文应该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作文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编故事”“续故事”“续写”“扩写”“科幻作文”“学习童话”等进行训练, 让学生进行想象。在训练时, 要让学生“解放思想”, 大胆想象, 对“想入非非”的学生不要横加指责、冷嘲热讽, 要在表扬敢于创新的同时给予指导。同时, 还要让学生讲讲为什么要这样想?根据什么?对新奇而合理的创新想象, 要大力表扬,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其尝到成功的甜头。

(二) 做一做, 练一练, 创新更加重实践

小学生求知欲和好胜心都比较强, 根据这一特点, 我在进行作文命题之前, 要求学生自己做实验, 实验内容要新颖。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的一次小实验》。小丁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写出了自己天真得出奇的创新实验。他的实验是这样的:先淘一把大米放进空暖水瓶里, 然后将刚烧好的开水倒入暖水瓶, 用妈妈从市场现买的大鸡蛋堵住瓶口, 然后盖上铁盖, 用毛巾把瓶盖缠得紧紧的。第二天一早, 就可以吃到又软又香的大米粥, 还有可口的熟鸡蛋。我让他在班上念一遍, 博得全班同学一阵热烈的掌声。另外还有《打开生锈锁》、《瓶子“吃”鸡蛋》等实验作文, 各有千秋地写出了自己亲身经历且内容新颖的文章, 效果很好。

教育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文, 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便是我们在命题时有着太多的限制, 而在他们动笔前又因为“腹中空空”往往无从下笔。如果教师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降低难度, 让学生在玩乐中寻找素材,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作文, 创新也便不再是难事。

摘要: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文, 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在命题时有着太多的限制, 而在他们动笔前又因为“腹中空空”往往无从下笔。如果教师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降低难度, 让学生在玩乐中寻找素材,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作文, 创新也便不再是难事。

如何教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 篇3

关键词:注重积累;注意审题;激发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38-01

谈起初中语文课的作文教学,我想在许多语文教师的心中可能是个难点。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门学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再者,就当前来说,中考作文占50分,如果学生失掉这个分数,后果不堪设想的。然而看一看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是搔头搔脑,就是皱着眉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看了该有多揪心!这些都迫使我们,应尽快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正轨。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呢?本人谈以下看法:

一、要求学生做好平时积累,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不假,学生脑中如果没有好的素材,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皱着眉头,想一句写一句,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笨拙。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积累呢?我想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1、注意观察,寻找生活积累

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如果说作文是朵花,那么,它是盛开在生活的土壤之上的花。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只能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没有其他的预备方案可行。”因此,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如参加研究性学习,小记者活动,尽可能多读书读报,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增加阅历和人生体验,都能够自己的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若对生活进行感悟,那么也将有不小的收获。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实际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积累好的诗句、名言、名人事例,为文章增添色彩

我在自己的学生习作中,发现许多习作语言干瘪、口语化太浓,这些都是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表现。而也有些学生能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几句诗,在议论文中恰到好处运用名人事例,就能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味道。如有个学生在写《感悟母爱》时,结尾处运用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还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写《失败与成功》,个别学生运用林肯一生中失败的例子,为文章的观点增添了说服力。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做好积累得到的结果。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使文章重点突出。

我们在改作文时常常摇头叹息,不禁为学生的偏题离题,不能抓住文章重点来写,文体不合乎要求而头痛。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审题不清的表现,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要加强引导。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2、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同桌》像这些明显有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实践、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出现“赞、美、绿、我爱 ”等字眼的, 則要写成抒情散文。

3、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目中的关键字眼。若题目是偏正结构,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那张脸》,

“难忘”是题眼;<<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最深”是题眼 ,若是独用某个词作题目,那么该词就是题眼,就要抓住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出它的比喻意义,抓住了题眼来写,就不会偏离题目要求,也能抓住重点来写了。

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写出优秀的作文

要写出优秀的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强调学生应写出真情实感,可没有添加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文章又显得干枯。新《课标》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续写。”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就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

这种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原料,正如贵阳市贵重的合金需要各种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如果情感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样的学生的想象力必然强,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前不久,我们在西安听了西安铁一中的高级教师田小娟老师讲的《放飞思维、谱写华章》使我深受启发。原来枯燥的作文课也可以上的活跃起来。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奥运鸟巢,让学生发表感想,学生七嘴八舌。又播放了一个有关洗衣机的广告图片,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逐步将学生引上路。而后展示《天上的街市》、《荷塘月色》图片,启示学生其实好的作文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又是一组轻松的音乐,问学生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和作者的原文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其实写作并非难事,几个回合下感受到了联想和想象的巨大魅力,也掌握了写作方法,并且有了写作信心。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本领是联想和想象。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上一篇:物业工程部周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录播教室管理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