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2024-05-11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精选10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部署,《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将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学校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著、诗歌词赋、成语、毛笔字等没有兴趣,缺少教育,而对洋文、洋节日、洋快餐,日韩明星,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倍加热门、推崇。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情况如任其发展下去,将导致文化断层、精神缺氧、社会道德低下,后果非常严重。现就加强中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按照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在中小生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

2、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制。要集中人才,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中小学好传统文化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为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好的素材。

4、发挥本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用。盐城是中国革命老区,有许多著名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馆、展览馆,革命烈士、爱国人士等革命教育场所,带领广大中小学生定期学习参观,并以此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篇2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 五年期间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提高到20%以上, 其中2011年和2012年新开工各1000万套。我们认为, 国家“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将受到用地和资金两大问题的挑战。用地问题因各个城市土地资源有多有少的实际差异, 尚不至于成为普遍性问题。但是资金的匮乏, 尤其是公租房建设资金的长期沉淀和运行资金的不断追加负担, 成为全国的普遍性问题, 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重点研究攻克。

当前全国住房保障资金困难,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性融资来源天然地对住房保障不感兴趣。保险基金、银行贷款、信托基金等资金都追求盈利, 对住房保障要求的低成本融资缺乏热情。舆论宣传的保险基金、银行贷款对于个别保障项目的贷款方便和优惠, 只是面子效应, 没有普遍意义。加上现有政府规章, 将住房保障工程融资视同于商品房开发融资对待的旧规没有系统性改变, 融资门槛过高, 更使市场性融资变得困难。二是整个金融体系中, 缺乏针对住房保障的主力融资渠道。目前实行的公积金增值余额和部分沉淀资金用于住房保障建设, 曾被一些官员寄予很大期望。但在现存法规下, 公积金用于住房保障建设缺乏清晰的产权界定、师出无名;更缺乏全国统筹使用的办法, 只能在城市有限的范围少量实施, 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潜力, 难以担当主力重任。

二、建立中国住房保障银行非常重要

如何拓宽住房保障的融资渠道呢?鉴于市场性资金的海量, 市场性融资应继续重视。除此之外, 可考虑以住房公积金为基础, 建立一个住房保障的主力融资渠道——中国住房保障银行。

建立中国住房保障银行非常必要。首先, 住房保障是民生问题, 也是发展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 需要高度重视, 但是如果在融资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予突破, 住房保障有可能事倍功半。其次, 市场性融资虽然必须重视, 但是, 它的逐利性和住房保障的公益性是经常对立的, 无法依靠, 必须另辟蹊径寻找稳定的、低成本的主力融资渠道。再次, 住房保障不会毕其功于一役, 它既是“十二五”的紧迫任务, 还是长远的战略性任务, 必须有战略性的主力融资渠道设计与之匹配。

建立住房保障银行对于住房保障有很大的好处。首先, 它作为住房保障专业银行, 有大量吸收存款的可能性, 可以获得充分的资金, 使住房保障得到一个基本的融资支撑, 在此基础上, 不足部分可以借用但不必依赖商业融资渠道;同时, 住房保障银行同商业银行有明显区别,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所以, 可以以优惠的贷款利率服务于住房保障, 降低其融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这对于住房保障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住房保障银行的实施要点

第一, 住房公积金应该成为住房保障银行的大股东和最大的储户。

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情况通报推算, 2010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历年累计, 保守估计在1000亿元以上 (2008年当年全国就实现增值170.10亿元, 单单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共实现增值85亿元) 。将其中的2/3约700亿元, 作为投资成为住房保障银行的资本金是可能的。仅以700亿元的资本金而言, 已经大大超过除四大银行之外大多数上市银行上市时的原始资本金数量。

住房公积金不仅能作为最大的股东, 而且可以存入住房保障银行约8000亿元存款 (2008年时, 就有银行存款余额5616.27亿元) , 成为中国住房保障银行最大的单位储户。当然, 这些存款现在存于其他商业银行, 需要转移存入住房保障银行。但这决不是简单的存款搬家, 两者之间有着目的、用途和效果的明显区别。住房公积金存入住房保障银行, 有利于推动住房保障银行成为住房保障融资的主渠道, 当然需要保持公积金原来存入其他商业银行时同样的利益, 而这是不难办到的。

第二, 国有资本引领, 鼓励多种公益性资金进入成为重要股东。

建立住房保障银行, 国家也应该投入。投入多少可以根据财政情况掌握, 但至少不能低于设立时资本金的10%。国家投入具有引领作用, 有利于吸引各种社会公益性资金的投入, 如慈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 甚至其他社会资本。

如果国家资本、公益性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也能投入资本金700亿元, 连同公积金投入的700亿元, 住房保障银行的资本金总量达到1400亿元。如以一般的存款准备金8%计算, 住房保障银行吸收存款还有16100亿元。16100亿元的作用, 可以完全解决2011年全国住房保障需要的全部资金而且有余。如是, 则真正发挥了住房保障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第三, 国家应明确规定, 住房保障银行享有特殊权利和应有的约束。

住房保障银行除了有一般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功能以外, 它应享有一些特殊权利, 包括:可以高于中央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吸收存款, 以增强其存款吸引力、发挥住房保障融资主渠道的功能;要适当减免营业税、所得税或政府规费, 降低它的运行负担。

在享有特殊权利的同时, 必须对它有相应的约束, 包括:住房保障银行的经营目标为保本微利;对住房保障贷款的利率, 必须低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但息差必须保证住房保障银行保本微利;住房保障贷款占全部贷款 (含面向社会的商业贷款) 的比例不低于全部贷款的一定比例等。

对住房保障银行的约束必须公开化, 最好的方法是, 对它实行同上市公司一样的监督。公开化监督, 是保证住房保障银行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四, 分步实施的设想。

首先, 要设立中国住房保障银行总部, 地点自然以北京为宜, 便于同国家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决策和全国资金的调度。但其运行机构可以考虑设在上海, 以便借用上海强大的金融硬件和同金融市场甚至资金市场的接通。

其次, 同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行, 主要负责辖区内住房保障融资需要和调度。稳健起见, 可先在若干城市试点, 而后在全国铺开。

再次, 在恰当的时机, 在省辖市设立支行, 主要负责辖区内住房保障融资需要和调度, 但不主张在县市及其以下设立机构。

最后, 可以同一般银行一样, 设立终端网点开展存款和企业、个人的资金往来业务。

第五, 住房保障银行同其他机构关系的协调。

住房保障银行应受国家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中央银行和银监委 (及地方类似机构) 监督管理, 这是比较清楚的。问题是住房保障银行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之间, 首先, 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主要投资者的代表 (最终的投资者, 实际上是公积金缴交者) , 同住房保障银行作为被投资者的关系;其次, 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最大储户, 同住房保障银行吸储之间的经营关系;再次, 可以是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公积金业务委托给住房保障银行代理处理的关系。

第六, 住房公积金自身主要问题的尽快理顺, 是参与设立住房保障银行的前提。

长期以来, 住房公积金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根本问题是, 住房公积金和其增值部分属于公积金缴交者的私人产权这一本质, 未被充分确认。或者是, 多年来住房保障融资对于住房公积金寄托很多希望, 为使用上的方便, 需要故意让住房公积金和增值部分的私人产权被模糊, 甚至被平调。2007年, 财政部规定的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 视同财政管理对象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就是平调私人财产的典型一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篇3

关键词:加强;企业文化;思想教育;建议

近年来城市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流,而地铁工作人员又大都是年青人,这些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大家的生活习性、个人习惯大有不同,又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这就给公司的HR带来很多的考验,如何稳定人心,如何团聚员工,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并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更好地与运营服务相结合,是目前各地铁公司都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我司工作开展的方方面面,就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是强化员工对我司历史传承和企业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

地铁运营公司是一个年青人聚集的企业,城市地铁飞速发展的今天,运营公司的年青人面临的是完成高强度服务的同时,还要强化各种培训,考试,演练,他们是公司发展的希望,是公司积累、沉淀下的丰厚的企业文化精髓和理念的继承者,通过加强思想工作,就压力为动力,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精髓的的认同感,增强青年员工的归属感、强化培养主人翁精神并传承下去,永葆公司的活力、青春和特色。

(二)是把我司建成百年老店、实现我司安全和效益长久发展的需要。

要想建成百年老店,不仅要靠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更要在多方面实现员工关爱,为员工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让员工有成就、有尊严、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实现和谐的依存关系,减少人员流失,让企业精髓远远流长。

(三)是防微杜渐、抵御社会不良诱惑和影响、树立企业正气的需要。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功利等不良风气,势必影响影响着我们年青的员工,偏差、消极和负面的东西时有浮现,如: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缺乏集体荣誉感,缺少协作和吃苦耐劳,缺乏精神奉献,而更多强调兑现个人现实利益和实际回报;部分员工经常与公司内外、不同部门、不同城市进行待遇、薪酬、福利等方面攀比;个别部门存在着本位主义及帮派思想倾向,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畅,缺乏主动配合、协作精神,等等。我们应该对这些苗头和不和谐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和警觉,切勿轻视,坚决要把这些拉帮结派、搞小集团、搞关系、搞利益、推诿扯皮等不良习惯和风气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尽快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在公司中树立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的正确思想观念,在工作作风和日常风气上打一个好底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四)是及时疏导员工心理压力,防止极端事件发生的需要。

在深圳这样节奏快的城市,面对工作、生活、住房、婚姻等现状现实,很多员工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思想包袱越来越重,容易患上焦虑症、忧郁症,造成个别员工工作态度消极,违反组织纪律、甚至酗酒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对极少数危害公司利益、有损公司形象、破坏内部团结的员工要严肃处理外,更多的是要防患于未然,对这些心理压力大、思想包袱重的员工要及早发现,尽快与他们沟通并得到及时的倾诉、疏导、化解,公司有必要指定专门单位和配备专人负责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员工进行群体培训或个别的辅导和转化,并收集、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呼声、心里诉求,以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五)是保护和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留住人才的需要。

目前,广大员工、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和新来的员工,对公司未来和自己今后发展空间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很高,也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今后正式运营后如何保持好、培养好这股劲头,就需要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在运营分公司努力营造一个公正、奋进、舒心地好氛围,让那些肯干事、能干事、为人正直的员工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宗旨和原则

发扬传统,文化认同,化解矛盾,舒缓压力,爱岗敬业,团结鼓劲,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三、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是对员工进行的最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和思维习惯,以及提升人的胸怀和境界的最有效的手段。

一是要精心提炼我司筹备成立以来逐步锤炼形成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征求合理化建议等方式,集公司全员的智慧,凝结成具有我司显著特色和风格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

二是社会在发展,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也要不断创新思路,与时俱进,见缝插针。目前,结合我们公司特点和需求努力做到以下八个结合:

1、与入司培训、岗前入职培训及军训相结合;

2、与技术、技能、岗位实操培训相结合;

3、与安全教育、6S培训等日常培训相结合;

4、与礼仪、客服、素质、职业道德培训相结合;

5、与本部门内部业务培训、员工自我学习相结合;

6、与邀请外面咨询公司的管理经验、心理健康、职称学历、继续教育等专门培训相结合;

7、与党团、工青妇部门平时开展的员工关爱、培训教育、组织生活、文体活动等相结合;

8、与公司重大活动和领导重要讲话相结合。

通过这些有效结合,真正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在上述各类教育和培训中去,在各个环节上有体现、有内容、有声像、有考核、有总结、有提高,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做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和方式

(一)加强传承,努力打牢普通员工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

1、以新员工入司培训为此项工作的切入点。在入司培训中,开展以公司制度、文化、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等方式,加入人生观、价值观、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吃苦耐劳、扎实肯干、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教育,增进员工对公司的全面认识和对公司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理解,督促年青员工尽快融入公司的文化,逐步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公司为家,乐于奉献。

2、根据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对象不同,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教育、培训要在内容、形式上有所侧重、有所区别。一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侧重职业操守、工作经验、角色转型、企业文化、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二是对从社会招聘来的员工则侧重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廉洁自律、企业认可、心理压力疏导等方面的培训。

(二)提高认识,不断创新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团队负责人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手段

1、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团队负责人是公司的中坚力量,要强化他们对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身不但要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培训,还要把自己逐步培养成对员工开展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公司领导或人事部门定期、不定期找他们谈心,倾听诉求、解决矛盾、统一思想、化解压力。针对少数值班站长、工班组长在与员工有效沟通交流、信心不足放不开手脚大胆管等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2、对党员干部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要侧重加强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及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可采取邀请先进模范(如:郭明义等)、纪检监察、公检法司专场报告会、民主生活会,以及现场参观、红色之旅等形式多样、教育深刻的方式方法,最终让大家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贴近基层,努力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贯穿到员工的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

1、要多挤时间到下面走访,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深入基层与员工打成一片,摸清真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走访中关注员工中反映的潜在性、苗头性、突发性、焦点性问题。通过近距离交流和多鼓励、表扬员工,努力营造融洽、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

2、要切实关注员工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拿出真诚像关心自己兄弟姐妹那样来爱护他们,经常与员工拉家常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深入基层走访座谈了解情况的同时,也能顺便有效地做好员工所关心问题的说明解释工作,有时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很多员工对政策制度及调整变化没有真正了解到实情,没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造成怨气积累和牢骚满腹,影响工作。我们相信公司员工是有很高素质的,绝大多数人是讲道理的,往往对员工给予及时、恰当、合理的解释,问题也就解决了。

(四)寓教于乐,通过丰富业余生活来激发员工参与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热情

1、公司及基层组织多举办类似野外拓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体娱乐、外出旅游等活动,创新模式,寓教于乐,不但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使员工脱离低级趣味,引导员工多开展健康、向上的爱好兴趣,减少工作压力,增强体质,加强交流,促进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彼此熟悉和沟通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些文体娱乐活动都是员工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司先后开展了新员工等入职关怀、困难员工帮扶、伤病慰问、年度体检、思想调研、心理访谈、正能量教育、新知识培训等工作;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和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满足员工需要;工会成立了棋类、球类、文艺等各类兴趣协会;设立了员工减压室、健身房;举办了各类演讲比赛、篮球足球赛事、文艺演出等相关活动,为1000多名员工办理了人才引进落户,为1200多名员工办理职称,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五)突出重点,员工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要始终突出我司的核心价值理念

我们要把我司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教育等方式进一步呵护好、培育好、传承好,不断发扬光大,并努力转化成动力和责任,追求精细,追求品牌,追求卓越,努力把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化建设标准和运营水平的集团企业,参与到深圳和全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中去。

五、做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措施和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无论是从公司百年发展大计,还是现实工作需要出发,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都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领导重视和支持与否也是做好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建议公司成立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部门组成上会定),负责日常全面工作。办公室除了对具体工作检查指导外,还要给各部门提要求、定标准。

(二)部门联动,明确责任。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司人事、培训、安全、行政、党团、工会、妇联等部门,需要各部门联动起来形成合力,科学、合理统筹调配培训和教育资源,明确责任、分解任务、量化指标、落实到人、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不断推进我司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常抓不懈,务求实效。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细工慢活,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要不得,需要潜移默化、常抓不懈,平时做足功夫,要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各部门在平时管理工作中要多体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内容,慢慢积累,效果就会逐步显现。

(四)以人为本,入情入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从员工工作实际和生活点滴出发,贴近员工关心的事物去剖析、去讲道理,要入情入理、可做可学,切忌假大空、花架子,说空话、套话,讲大道理,让人感到高不可攀。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收获和建议 篇4

《中国文化概论》考查试卷

学院: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收获和建议

【摘要】针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从书的内容来说,它让我们学习到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的知识,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大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但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来说,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不断得到优化,从而让同学们更多的学到中国文化知识。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法律地理环境收获建议在本学期《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如对“文化”这个概念的整体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涵、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姓氏的由来及衍变过程、古代的衣食住行、中国历代的科举制度、历朝的中央官制、古代的礼制、古代的法律发展过程、宗教的发展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让我较以前学习的知识有了更好地巩固和提升。就以上知识的学习,我想着重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古代的法律发展过程这两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收获。

有人说“我们不主张把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的动因、文化特征、[1]民族性格以及文化的移动等完全归之于地理环境。”但一个国家和

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及发展确实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中国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对于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延续性、多样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等特点。

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

会,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的多样。如产生了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等。其中农业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别。各种文化区域之间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也不同,且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独立的特性。在地理上,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碍,给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但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字、文学艺术、思想、社会结构等。

同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适中,就使中华民族形成温和的性格。

中华五千年,地理环境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肯定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充分了解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延续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才能永久的屹立于世界之巅!

回看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仍对当今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很多人认为“中国固然制定了不少的法律,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而且,情况往往是,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 [2]在我看来,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的法律还是有很深的影响的。

要科学地阐述中国法制发展史,必须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有一个全面认识。从古代法律的立法形式看,不仅名目繁多,有关法律形式的名称以及各朝注重的法律形式也不尽一样。此外,历朝还颁布了多种法律形式的地方法规。每一种法律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以唐代为例,“律”是有关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令”是指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规定和行政命令,各种法律形式共同组成唐朝的法律体系。我们在了解中国古代法制的面貌时,不能只偏重刑事法律,而忽视其他形式的法律。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种法律和法律制度,都有其形成的深层社会原因,都是为了解决某些社会矛盾,适应时局的发展而制定的,当然也因其内容不同,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法制必须正确分析社会矛盾。在分析古代社会矛盾时,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那些用于解决阶级矛盾、镇压劳动人民反抗的法律,自然可以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予以评判。但对于那些用于行政、经济、文化和其它社会生活管理以及处理民族矛盾和一些对外关系方面的法律,就应当按照历史实际客观地阐述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立法的背景。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法律作为历朝治理国家和管理经济、社会生活的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完善的。由于历史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法律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也呈现出极其纷杂的现象。法律条文从表面上看是静态的,而法律的制定过程和实施历来都是动态的。即便是在国家政局比较稳定的时期,法律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并未处于停顿状态。因此,我们应当用发展的、动态变化的观点去论证和阐述中国法制史。

中国古代法制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护和推动当时社会文明的法律保障。尽管古代法制与现代法治在许多方面理念不同,在今天看来也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它总体上是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进程相适应的。全面评析中国古代法制,应该说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古代法律注重礼教,讲究等级制度,这是我们今天应该抛弃的。但是,礼教中的仁恕之道和慎刑等原则,仍有借鉴的价值。总之,只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古代法制,才能使本学科的内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服务于当代法制建设。

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很深。但对这门课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建议:

第一、专家认为应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性质定位为高校所有专

[3]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但部分高校

为了大三大四的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考研或找工作,所以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就是将一些专业、公共必修课放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就多上选修课。《中国文化概论》等相关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就相应地安排在大学后半段。然而,就在各种学习压力下,学生很难认真学习作为选修课的《中国文化概论》,所以该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也就不能很好的实现。

第二、这门课程的学习,就是使学生掌握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我认为仅仅通过课堂的死板学习还不行,最好能多一些像知识交流会这样的活动,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这些知识,而求可以通过交流学会思考,丰富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16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篇5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城市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城市、城镇社区建设亟待进一步发展,尤其要建立进步、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的建设对城市、城镇社区会产生重大意义。

鉴于当下城市、城镇社区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用良好的制度、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去约束和监督并改善,更重要的是建立进步、文明、和谐又生机的社区文化。

其一,目前严重存在的是“社区冷漠症”,在社区内,各成员彼此之间比较冷淡,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对社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社区内,倡导社区所有成员不断加强沟通和交流是十分有要的。对此,社区主管单位可以组织一些特色活动,比如趣味知识竞答、走家串户让彼此增进了解,不断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找到“一家亲的”感觉,这样对社区所有成员的工作、学习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里强调一个很重要一点,就是鼓励社区成员的参与,只有每个人把自己融入社区大家庭,发光发热,为社区出力,社区将会更好!

其二,就是给社区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即社区自治。让社区人自己做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更能营造和谐社区文化。但是也得处理好,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社会的关系,政府要适度调节其发展,但不

能抱得太紧,尽力不用行政力量强制。建立与社区组织相适应的社团,丰富社团活动,让所有成员参与,大家齐出力,为社区文化建设奉献。

其三,在搞好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建设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是社区建设的首要目标,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在社区内不断制定和完善社区制度,为社区发展提供制度法律保障。在社区内开展文化节等,这样可以增进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文化交流,对社区文化建设非常有利。服务要以人为本,让社区成员深切感到主人翁意识,让成员发挥创造性。

其四,民生改善才能更好地建设社区文化。因此政府和社区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构建共享和谐的社区文化。政府牵头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事成员的自觉。

社区文化还得遵循以下原则:

Ⅰ.目标原则:就是全体成员要向同一目标发展,共同建设和谐共享社区文化。

Ⅱ.共识原则:社区全体成员要达成共识,向着同一目标,才可较快的达到目标。

Ⅲ.公平原则:对社区成员要公平公正才可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Ⅳ.参与原则:鼓励社区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才可以提高效率。Ⅴ.亲密原则:保持成员间的亲密战友关系才可提高向心力。

关于创建企业文化的感受和建议 篇6

(改变——在行动中,文章见后面)

1、感受:我公司自从创建企业文化以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综合素质及修养都有很大提高.工作、生活与学习也更加和谐了.建议:企业文化重点是建设感恩文化,以人为本。当员工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企业文化时,企业才会有合心力、凝聚力,才能经受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而不是被看成是在“做秀”。

中原分公司李学军

2、感受:“三峰”企业文化,是给我人生的一杯浓烈航行的酒,车间的机械声音,是给我征战商海创业的一叶不会搁浅的舟;企业的绿化,是给我奔波劳碌中小憩赏景的画;熊董的教诲,是给我征途的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VIP 朱传宏

3、改变——

我来公司半年多了,在外经常这样出差。刚出差在外,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事和人就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候连一个人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经过这半年多的锻炼,学会坚强、忍受孤独。

出差在外经历了很多事情,印象中比较深刻的那次经历,是到山西朔州应平化肥厂。每次去收款,该厂老板都像是挤牙膏一点点的挤给我。该厂路途遥远不说,离县城还有50里路,可谓荒山野岭,特别偏僻,交通也不方便。

当我那次去,该厂老板像是遇到仇人一样躲着不见,电话关机,把我关在去办公室外面不让进,害得我顶着太阳一直晒到太阳下山也不见对方有点同情心啊!这么远来一趟还被关在外面,当时滋味很不好受,想想真是气人啊,天色已晚只好回住处。第二天早早来到对方公司等他可等到快中午也不见人来,看到外面很多都是来找他要钱的,没有找到人都已回去了。

心想今天又完了,这可怎么才好呢!就在这时,可能是他朋友也来找他,得知老板马上就过来,我就一直躲在暗处他看不到的地方等,终于看到老板过来了就紧跟后面,可仍是到办公室把我往外面推,把当时的我惹恼了,心想这是什么世道啊欠钱的比要钱的还有理有啊!拉扯中我哭着喊救命说老板打人了对方才给我3000元,事后老板向我道歉,说今天的行为有点过激,是因为确实困难无法维持下去,明天准备停产了,事后老板写下缓期付款的条子,答应下半年付完。

4月份去了很多化肥厂都面临停产,这钱就更不好要,生活中有很多使人无奈的事,有很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委屈在所难免的,人生路上,我们无数次被命运逆境击倒。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也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来一点掌声,相信自己是独特而重要,哪怕被丢弃、被侮褥都能从容地走过去成为人生胜利者。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篇7

中国劳动关系的类型繁多、存在问题复杂, 近期劳资矛盾事件频发, 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受到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作为双方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 劳动报酬争议占有很大比例。集体协商体制的健全与发展, 特别是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有力推行, 是缓解并解决中国现阶段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中国已经推行了十八年, 困难重重, 不仅源于劳资力量的强弱悬殊, 还涉及立法、执行、组织体制等多个层面, 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更加复杂的新形势下,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从而缓解劳资双方矛盾, 对于中国“十二五”时期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资集体协商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 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率不高

经过数年来的努力, 中国很多企业建立了集体合同制度, 但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范围较小。据全国总工会统计, 截至2009年底, 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124.70万份, 覆盖企业211.21万个, 覆盖职工16 196.42万人。其中, 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51.2万份, 覆盖企业90.2万个, 覆盖职工6 177.6万人, 有接近80%的企业还未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而且, 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内工会上报信息, 难免存在虚假成分。可见, 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普及推广工作还任重道远。

2. 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难保证

不少企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走形式, 并非是真正和劳动者代表进行平等协商后签订相关协议书。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劳资双方力量悬殊, 实现平等谈判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很多工会组织名义上代表劳动者, 现实中却有很多是企业行政的附属物, 难以真正站在劳动者利益角度谈判。另外, 职工往往没有“平等”意识, 以及协商代表的协商能力有限, 使得一些企业的工资协商流于形式, 甚至根本没有实行。

3. 集体工资协议的备案率偏低

根据《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规定, 企业行政方与工会签订工资协议后, 应在7日内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否则严格意义上协议就没有法律效力。然而, 经调研发现, 中国各地方协议备案率现阶段普遍偏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企业不愿意暴露效益、利润等核心数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因缺乏法律约束, 不少企业对备案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4. 非正式沟通在集体协商中处于主导

西方国家将工会对劳动关系问题的交涉称为集体谈判, 而在中国则被称为集体协商, 体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异性。在中国, 由于协商双方通常具有企业内上下级的关系、传统文化中注重人际关系远远胜过制度规范、工会缺少展现实力的手段以制约对方等等因素, 不适宜缺乏弹性的正规谈判。相对地, 协商表现得更为融洽、随和, 通过各自调整立场以便吸收采纳对方的观点, 大大拓宽了工会进行非正式沟通的渠道。

5. 工会在集体协商中普遍倾向合作态度

作为劳动者权益代表, 中国工会在处理劳动关系方面, 普遍采取的是在合作基础上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这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工会大多以合作为前提进行协商, 在整个协商过程中都体现出合作的主基调:说服对方进行协商, 要讲合作;沟通和协商的主题, 要求合作;形成的协议或合同, 要体现合作;最终的落实, 要通过合作。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以和为贵, 还源于企业内部工会干部的位置和处境, 决定了工会只能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问题。

6. 多以工资结构内部调整为实际协商成果

工资的总体增幅是协商成果的最显著标志, 但总体增幅的比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 工资结构的调整是最大的变数。在现代薪酬水平决定因素中, 由于市场供求差异、职位价值差异、个人技能差异和绩效贡献差异, 决定了劳动力工资水平存在差异。经调查发现, 多数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后的调整结果, 是核心性和稀缺性员工的工资大幅度增加, 而一些非稀缺的一线操作类员工工资水平反而有所降低[1], 导致他们意见较大。

二、中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缺少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导致制度推行压力不足

目前, 中国已对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法律法规建设, 主要包括《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中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主体、内容、程序以及争议处理等制定了基本规范, 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施加的压力不足, 规范不够到位, 惩治措施疲软, 导致实践中存在严重的走形式问题, 不少企业认为“有合同不多, 没合同不少”,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徒有其名, 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2]。

2.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导致制度推动乏力

工会没有执法权, 缺乏强力推动集体协商的手段, 因而在全国总工会看来, 集体协商应是“政府主导、工会配合”, 地方政府是推动当地集体协商的主要责任者。然而当前, 衡量地方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集中在经济增长上, 而地方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就在于招商引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担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会吓跑投资者, 影响地方投资环境, 因而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不重视、不支持[3]。地方政府对劳动监察的力度不够, 会间接鼓励企业不应约协商或协商不规范的现象。因此, 地方政府决心不强, 势必导致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欠缺推动力量。

3. 企业抵制情绪严重, 成为制度推行中的最大阻力

通过调研发现, 很多企业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表现出不积极、不配合、不落实的态度。多数国有企业认为自身已经代表了工人的权利, 没有必要再协商工资, 而真正原因是利益主体明晰化的背景下, 国企高管不愿失去对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掌控权;一些跨国外企认为自己有着先进于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薪酬增长制度, 而且制动待遇丰厚, 不愿意再去协商;民营企业由于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企业制度不够规范, 也不愿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协商[4]。企业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决定性参与者, 其态度消极是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最大阻碍。

4. 不少工会组织存在错位、失位, 导致协商力量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然而, 在党、国家、社会高度一体化的体制下, 中国的工会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 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习惯于把工会当做配合相应工作的工具, 并未重视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色[5]。另外, 代表着劳动者的企业工会与企业往往是附属或依附的关系, 多数工会的领导者本身又处于企业管理层, 与企业的地位不对等和出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使得工会没有能力也不愿意站在劳动者立场上就工资讨价还价。工会的错位与失位, 没有真正成为劳动者的权益代言者和维护者, 成为摆在工资集体协商推行中的关键问题。

5. 劳动者代表欠缺足够的协商能力和信息资源, 限制了协商水平和成效

一方面, 工资集体协商涉及知识面广, 政策性和专业性强, 一些劳动者协商代表缺乏必要的劳动工资方面法律政策知识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 在实际协商中不会谈、谈不好, 直接制约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 中国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很不健全, 职工或工会难以获取充足的信息资源, 严重影响了职工关于工资合约的要价, 并进而影响到工资集体协商的效率和职工经济权益的维护。

三、对中国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几点建议

1. 加强立法, 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从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 工资集体协商是一种选择性的或者是柔性的规定, 并非强制性的。要在中国企业真正全面建立起平等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加强立法势在必行。其一, 要构建人大执法检查、劳动部门依法监察、工会法律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加强执法检查和行政监察, 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其二, 要构建企业集体工资合同和职工大会 (职代会) 相衔接的职工参与和评价制度, 加强群众监督。其三, 要设置合理的法律罚则, 明确企业应约义务和规避责任, 提高企业不响应工会要约的法律风险。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法律严肃性和约束力, 有待于《集体合同法》、《工资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6]。

2. 加强引导, 提高地方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力度

中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还不成熟, 各级党政部门的适度介入, 有助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健康运行。中央政府应加强引导, 争取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和支持当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如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地方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工资信息采集与指导工作, 包括全面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继续推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等;二是加强劳动监察, 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行为,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对地方工会提供必要的权力资源支持, 包括财权、人事权、事权、物权等资源支持[7]。四是在地方法规中逐步强化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 已有地方政府开展了相关工作, 如江苏省、重庆市、上海市、辽宁省、安徽省等。五是引导地方媒体和文化传播工具, 加强舆论对地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监督和支持。

3.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机制建设, 消除相关体制性障碍

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需要加强体制建设, 真正实现工会的民主化和群众化, 解决工资集体协商中主体双方不平等的突出问题。第一, 要优化基层工会干部管理机制, 特别是完善基层工会主席产生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工会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问题。第二, 要构建上级工会指导、支持、服务下级工会的多层次维权工作机制, 增强基层工会的协商实力和权威性。第三,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体制创新, 建立联动性的地区性工会组织与行业性工会组织, 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解决大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不能单独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问题。

4. 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劳动者代表的协商能力

劳资双方协商能力的高低在工资合约博弈中起关键作用。鉴于目前中国劳动者协商代表的能力在博弈中处于明显劣势, 对其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尤为紧迫。第一, 应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包括工资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工资集体协商基础知识等。第二, 应加强协商技能培训, 使协商代表掌握协商策略和技巧。第三, 应注意培养协商代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态度和实际工作中度的把握能力。第四, 应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 聘请有关专家成立集体协商专家团, 帮助基层工会解决实际协商中遇到的难点。另外, 针对当前一些企业中劳动者无法与企业形成对等关系的情况, 劳动者可委托第三方劳资关系专家作为协商代表, 与企业形成有效对话, 这在2010年6月南海本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中有过成功尝试。

5. 着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信息披露制度, 努力促使协商双方信息对称

信息对称是指与工资合约要价相关的信息在劳资双方的认知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特别是在信息的计量标准、解释口径以及获取成本上的一致性。国外的研究表明, 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劳资谈判的效率和效果。在中国, 尽管对信息披露制度有所要求, 但仍存在内容不清、责任不明、程序混乱等问题。基于国情的工资谈判制度无疑需要与之配套的信息披露制度, 尤其是与工资谈判密切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8]。只有充分的信息披露, 才能达成劳资谈判的合理前提, 信息披露应作为必设制度和刚性制度, 同时谈判代表也应对企业运营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6. 完善三方协调机制, 促进工资集体协商稳定和谐

虽然劳资自治是市场化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范式, 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稳定有效推行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劳动者等三方的共同参与。当前中国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中已取得一定成绩, 但运行效果不甚理想, 需要不断完善, 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积极作用。第一, 应着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法律制度, 制定颁布三方机制建立的实施细则, 便于操作实施。第二, 应建立多层次三方协调机制, 特别是建立健全县区行政级别以下的三方协调机构, 推动企业和劳动者自主协商, 政府履行调解与宏观平衡职能。第三, 应提高协商机制多样性, 避免形式单一、组成人员要求过紧等问题, 以满足多样化的工资集体协商需要[9]。第四, 增强三方会议协调内容的针对性、前瞻性和预见性, 解决好工资集体协商事件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形成监督与预防并重的协调机制。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开展, 中国劳动关系方方面面发生着剧烈变化, 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上升。工资协商制度实际上是与现行的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制度, 它有利于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减缓劳资纠纷的发生,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但是这种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 既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可行路径, 又要针对中国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一致性和矛盾非对抗性的性质和特点, 循序渐进的发展完善符合实际要求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参考文献

[1]许晓军.论当前中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J].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3, (8) :14-19.

[2]郑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三十年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J].现代交际, 2009, (2) :64-73.

[3]工资集体协商:全总力牵劳资关系“牛鼻子”[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7-28 (3) .

[4]杨琳.工资协商难点密布[J].瞭望新闻周刊, 2010, (18) :20-25.

[5]工会角色的历史追溯[N].经济观察报, 2010-06-28 (50) .

[6]李友德.中国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立的有序化进程[J].求索, 2009, (7) :77-79.

[7]许晓军, 任小平.中国工会职能实现过程中的资源需求与制度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 (3) :1-6.

[8]高爱娣, 彭帅, 战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资集体协商专题研讨会综述[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 (2) :123-125.

关于齐家玉文化细部研究的建议 篇8

第一个问题是,从外观入手,我们发现马衔山与马鬃山的玉和齐家文化玉器用玉十分接近,那么,如何确实论证这个结论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尽管历史考古界的同仁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果都不是很显著。大约在五六年前,中国地质大学、国家文物局、社科院考古所、甘肃省考古所的专家们在甘肃、青海进行了考察,但截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考察结果。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二马”(马鬃山、马衔山)的玉料都是透闪石,属于软玉,但对于其具体成分以及其和齐家玉器成分的对比,尚没有科学的数据分析,这是我们希望能在今后看到的重要成果之一。我的研究方向是史前考古,最近几年,由于一些其他工作,没有将这方面的研究继续下去。我们发掘大地湾遗址时发现,7000~8000年前的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玉器了,后来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也都发现了用于实用和装饰的玉器。当年,我们也考虑到了玉料的来源,也前往马衔山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马衔山玉料与大地湾出土玉器玉料不同,但至于其与齐家玉器玉料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标准器的问题。对玉器进行的研究都有一个标准器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第二个层次是文博系统收藏的玉器,这些玉器一般都有确切的出土地点;第三个层次是民间收藏的玉器,这些玉器中有一部分是可靠的,也有一部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近10年,市场上齐家玉器炒作得非常厉害,兰州也召开过几次齐家玉器的研讨会,但根据我的经验看,都是有很大问题的,有的扩大了齐家玉器的概念,有的错误肯定了一些东西。因此,搞清具体玉器的出土地点、流传经历都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的方向。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易老师刚才讲的我很同意,玉石之路实际上也是金石之路。金,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金属,狭义上就是指金器。齐家文化的磨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金项圈是中国考古出土最早的金器。根据最近几年的考古成果看,大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金器是从西边传过来的。玉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而金则是从外面传入的,所以说我很同意玉石之路也就是金石之路的观点。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篇9

汪玉凯

按语:‚关于建立中国特色‘官邸制’的建议‛,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2013年初设立的重大研究课题——‚中国特色官邸制研究‛,课题负责人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教授。课题在今年6月初步完成,形成三个研究报告:《国外官邸制研究》、《中国古代官邸制研究》、《当前我国领导干部住房现状分析与改革趋势》。本建议稿是由汪玉凯教授撰写、并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于2013年7月上报中央的建议方案。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做出了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01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专门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警卫、福利、休假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我们认为,在统筹制定领导干部的生活待遇方面,一个重要举措,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官邸制”。

一、实行“官邸制”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所谓官邸制,就是由国家为重要官员在任期内提供住房的一种制度。比如美国当选总统进驻白宫,英国首相进驻唐人街10号,法国总统进驻爱丽舍宫已是人们熟知的常识。国外实行官邸制的范围、对象、标准等虽不尽相同,但对国家领导人以及高级官员在任期内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带有共性。

美国对民选的联邦、州、市主要官员,如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和市长(只有相当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法律规定政府应提供官邸,任职期间可享用,任职期满则应搬出。基于安全理由,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必须居住官邸,市长则可选择自愿放弃居住官邸的权利,自购居所居住。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支出,居住者则只需交纳象征性的年租金1美元。对邦、州当选议员(含参众两院〕实施住房租赁津贴补贴制度,补贴的原则以“体面、舒适”为基准,具体数额由议会的金融委员会审定。德国实行“官邸制”的对象,主要是在任的高级公务员,包括总理、联邦政府各部部长。除了总理等必须进驻官邸外,各部部长则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进驻官邸,也可以自有或租用住房,国家为两间房间配备相应附属设备和承担相应的房租。所有的联邦官邸,均由联邦政府出资,根据现有财力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家具、维护保养,并对维护保养做出严格规定。

法国的官邸制范围比德国还要小,除政府领导人外,国家对各部部长也没有实行统一的官邸制度,而是实行了住房补贴制度。国家资助的部长公寓最大面积限定为80平方米,部

长家庭中每增加一个孩子,房屋的面积可以扩大20平方米。而超标面积的住房费用必须由部长本人承担。2006年2月,时任法国财政部长盖马尔因用公款在巴黎黄金地段为一家十口租住600平方米豪宅被曝光后,因违反规定被迫辞职,在法国引起巨大反响。

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在小渊惠三执政时,除了首相和房屋长官保留官邸外,其余官邸一律废除。但是仍有两类官员可以免费使用住宅:一类是内阁大臣以上的政府高级官员和国会有关领导;另一类是特殊工作需要的官员。按照日本法律,国会参众两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以及内阁大臣、最高法院大法官、检察总长、会计检查院院长、人事院总裁、国会图书馆馆长以及驻外使馆大使等人可以免费使用国家公务员宿舍。在这些享受免费居住公务员宿舍的高级官员的住宅中,应配备桌、椅等日常生活必须的家具等财物,免费提供给他们及其家属使用。这些高级官员居住的房屋所需的修缮、以及水电、煤气等各项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另一种免费使用公务员宿舍的人员是通常需要在工作时间之外,为保护国民生命或财产随时都有可能奔赴工作岗位开展工作的公务员,而且这些住宅必须建立在机关属地内部或者附近。

韩国只有总统、总理以及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四个职位有专门的官邸。如韩国的青瓦台总统府和总理公馆。其他高级公务员如国务委员、国会议员、处长(指部级处,如企划预算处)、各院、部的次长(副部长)、政务次官、秘书室长和前总统秘书官、国会议长、国会副议长及国会议员的秘书室长、辅佐官、交涉团体的政策研究委员在任期间,政府提供官宅,卸任后搬出让给继任官员居住。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一是当代主要发达国家几乎都实行了官邸制,虽然范围不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任职期间入住,卸任后搬出;二是除了官邸外,多数国家对部长级以上高级官员普遍实行“官宅制”,即提供住房补贴,卸任后取消;三是所有的官邸和官宅都由国家所有,或者由国家租用,按照规定配置内部设施,费用由国家承担。四是很多国家规定官员住房、薪酬等待遇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并建立严格的纠错机制,防止政府高级官员谋取住房特权。

二、实行“官邸制”是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根本途径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官邸制。改革开放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典型的福利分配制度,国家按照公职人员的级别高低,配置一定的住房,即使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外,包括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内的所有公务员都参加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社会化、货币化的大格局基本形成。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领导干部违规建房、“以权谋房”成为腐败的新形式。其突出表现是,房改后不少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建房的现象,多占、低价套购或者超标准侵占国家公共资源的问题也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官员建造别墅的热潮,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有人把目前领导干部利用权力侵占住房的手段的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超标建房,屡禁不止;二是乱拉资金,负债建房;三是压价购房,索要住房;四是集体决策,化公为私;五是手段翻新,由明转暗;六是倒卖出租,优惠住房。

更为突出的是,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的官员也纷纷建造官员别墅,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比如被《人民日报》曝光的广西柳州市的柳江东岸,有一片专为市四大班子领导建的高档住宅小区,名为“河东苑”,每套320-34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仅相当于周边商品房价的一半。河南省一位领导曾痛斥干部住房腐败问题:“一个县的科级干部,住房超过300平方米,最大的达到600平方米,这是什么风气?这是奢靡之风!”。

近来一些腐败官员涉及到房产腐败问题,也令社会震惊。原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有房产46套,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有房产25套,原广东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名有房产67套,原浙江省药监局局长黄萌有房产84套,原安徽黄山园林管理局局长耿晓军拥有房产38套,原上海房管局第一副局长陶校兴在上海有房产30套,原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长杨红卫有房产23套。而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贪污腐败案中,仅涉及到的房产竟然高达374套。

二是干部交流、异地任职等,客观上为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房”提供了便利。近年来,我国为了防止腐败、培养干部,加大了领导干部交流和异地任职的力度,中央与地方的上下互动也明显加强。目前县以上的党政主要领导人以及纪检、组织、公安等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一般都不能在本地任职,再加上进京领导干部人数的增加等,都可能为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房、侵占国家财产提供机会,有的甚至处于失控状态。比如,一个领导干部到某地任职,地方大都为其准备好了“住所”,这个“住所”往往就成了其个人的资产(除机关的办公地方,或者宾馆外)。调离后多数不退,实际上为永久占用,一些省部级干部多处调动多处占房。退休以后“住所”也成了自己的或者变相为个人私有财产,不仅可永久使用,还可留给后代。比如某省一个有29套省级干部住房的大院,现职省级干部住8套,占28%,调离干部家属住2套,占7%,离退休干部家属住17套,占59%,空2套(太大或太旧),占7%。据推算再过几年,基本上就是敬老院了。这种现象,在我国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甚至连乡镇领导干部每调动一次工作,也要给自己建一套房子,可见其事态发展的严重性。如果中央再不采取严厉举措,还有进一步泛滥的可能。

三是受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影响,包括高级领导干部住房在内的特权泛化,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共产党立党、执政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自身不追求特殊利益,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建立廉价政府。然而,目前我国在高级干部待遇方面所形成的一些不合理特权,不仅不符合共产党的这一宗旨,助长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而且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这几年人们普遍对我国政府管理活动中的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而多有议论,这种现象的后面与高级领导干部退休后仍然享受在职期间的待遇等有直接关系,也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因此,重新研究制定领导干部的待遇标准,改革高级干部待遇终身制的问题,建立包括官邸制在内的领导干部待遇制度体系,显得十分紧迫。

三、建立“官邸制”的四点建议

第一,明确实行官邸制的适用范围和主体资格条件。严格意义上说,官邸制并不是从西方国家开始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舍”,就是现代官邸制的雏形。居住官舍不仅是一项福利,也是一种政治待遇。自秦汉以来,凡州郡府县各级地方政府之主要首长,都居住在官舍内,并用屋宇式的宅门同以大堂为中心的办公区域划出界线。退休离任,官舍大都被收回。官员离任不得带走任何公家财物。

从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实际状况看,我们认为在我国建立官邸制,首先必须明确实行官邸制的范围。而确立官邸制范围也不一定只与官员的行政级别挂钩,主要是从国家的尊严、工作性质、工作需要、有利于廉洁四个原则出发。鉴于此,我们认为合理的中国特色的官邸制范围宜限定在: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及其他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书记、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以及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三是市、县(含县级市)两级的书记、市长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四是异地交流的领导岗位如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公安厅局长等。如果不属于异地交流任职的官员,可以执行正常的房改政策,不属于适用官邸制的范围。

对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可以实行公宅制。实行公宅制度的官员群体,主要指那些不参加房改的正部级以上的、但又不属于实行官邸制的那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为他们在任职期间提供公宅,卸任后搬出。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除政治局常委以外的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在确定实行官邸制和公宅制的范围时,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要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就是从新担任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中实施,原领导人以及离退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可采取自然过度的办法。二是研究建立原领导职务和新任职务之间的对接机制。比如原来一位参加过部长级房改的领导人如果提升为国家领导人了,那么,可在保留原来房改房的同时,享受国家提供的官邸或者公宅,任期结束后应该搬出。可在保留现行正部级领导干部享受220平方米住房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补偿。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这项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启动。

第二,要积极探索异地任职干部“官邸制”的改革路径。在异地交流任职的领导干部中,最高的只涉及到正部级。鉴于我国正部级以下的领导干部都参加了房改,所以原则上在异地任职入住官邸时,不管其是否带家属前往,领导人的原房屋都应该保留。但任职期满后必须从所住官邸搬出。考虑到房屋在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很大,对那些从低房价地区交流到高房价地区的领导人,比如进京,就要考虑相应的补偿政策,如确保在原地的房屋出售之后,可以容许其在京购买相应面积的经济适用房。

当然,在实行官邸制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地方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考虑到未来绝大多数异地任职的年轻领导干部都没有参加过房改,因此,这些人到新的任职地,就可以有多种解决住房的方式:一是可以选择由国家提供的官邸。二是也可以自己到市场上按市场价租房或买房,国家提供租房补贴,如果不担任领导职务后就不能继续享受租房补贴。三是对一些退休后愿意回原籍颐养天年的官员,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

第三,对于官邸和公宅,一律由国家统一建造、购买或租赁,并按照严格的制度,配置设施和修缮。按照国际惯例,绝大多数官邸和公宅都是免费入住的,即使交费也是象征性的。按照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对于所有国家拥有的官邸和公宅,实行免费入住较为合适。这些官邸和公宅的内部设施配置和维修,国家要建立统一制度,予以规范。

应该指出,我国过去虽然没有建立起官邸制度,但国家所拥有的公房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在建立官邸制和公宅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实行官邸制和公宅制的范围、对象等,明确现有房源;还要对历史上形成的包括已经离退休的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住房现状等,进行详细的统计和调查。只有做好了这些基础性工作,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才能减少建立官邸制的阻力。

第四,建立严格的住房监察制度。为了遏制住房腐败,在建立官邸制的过程中,要同时建立住房检查制度。首先要全面清理领导干部的现有住房。特别对那些曾经在多地任职、交流、进京的领导干部的住房情况,进行认真的清理,对多占住房的要限期清退,逾期不退的,除按市场租金标准加倍收取租金外,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程序交由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处理。其次要建立领导干部住房申报制度及住房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同时要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住房腐败的问责制度,明确住房腐败的问责对象、程序、内容、方法和责任追究范围。第三要推进干部住房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一方面公开实行官邸制和公宅制的范围、对象、国家对官邸和公宅的配置标准、补贴标准,以及其他级别官员的住房标准、干部购买或建造住房的申报和审批程序以及违规超标占有或建造住房处罚的具体规定等。另一方面要畅通群众对干部住房腐败的投诉举报的反映机制,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特色官邸制研究》课题组

执笔: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2013年7月

关于加快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篇10

发展文化产业,事关绍兴全局和长远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形势,探讨思路,研究对策,市政协专门成立课题组,市委宣传部、文广局等部门大力支持,对此进行了调研。

在调研中,大家感到,加快绍兴文化产业发展,首要的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从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高度来重视文化产业,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发展趋势所向。文化产业具有精神性、创新性、融合性、永续性和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目前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正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各地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是绍兴优势和潜力所在。绍兴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本身具有文化资源富集、制造业生产要素充分、民间资本充裕等独特优势。当前又面临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转型升级倒逼、“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等方面带来的良好机遇。近年来,我市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绍兴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短腿”,还存在产业比重低、结构档次低、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资源要素与文化产业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离散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推进绍兴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优化所需。实践表明,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功能协调是区域发展缺一不可的两极:没有产业竞争力,城市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没有城市功能的协调,产业竞争力将失去发展的空间和持续成长的生命力。长期以来,城市规模较小,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是制约绍兴发展的重大瓶颈。绍兴今后“靠什么发展”,绍兴人民今后“靠什么吃饭”,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几年来,绍兴在加强城市规划、拉大城市框架、推进大城市建设方面已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继续深入推进大城市建设的同时,重点要谋划和解决好产业发展问题。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绍兴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也有利于促进消费和带动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总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事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又事关经济硬实力的提升;既事关产业的发展,又事关城市的发展;既事关当前的发展,又事关今后的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切实将文化产业作为事关绍兴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谋划和推进,努力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分析见附件

1、附表1)。

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后我们认为,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发展思路

1、总体要求。绍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总的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按照“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合力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绍兴富集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兴旺的现代文化产业优势,着力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吸附渗透和转化带动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绍兴服务业的核心产业、绍兴第六大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发展目标。文化产业发展宜从长计议,由近及远,突出近、中期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3年,重点要实现“五个一”的目标:一是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主导行业,重点是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休闲娱乐业;二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较大、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形成2个以上产值超20亿元的重点文化产业区块;三是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较强的的文化骨干企业,扶持1-2家文化企业上市,特别是在创业板上市;四是培养引进一批勇于创新、善于营销、精于管理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五是打响一批特色鲜明、适销对路、知名度高的文化名牌产品,形成2个以上国内知名的文化品牌。

中期目标:到2015年,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切实优化,推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发挥,努力构建起主导行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市场繁荣有序、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把绍兴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高地,使文化产业成为绍兴服务业的核心产业、绍兴第六大重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以上。

3、发展策略。一是产业联动,融合发展。重点要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制造业、农业、商贸服务业、高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推进理念、资源、资本、生产方式深度融合,推进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使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并进发展。二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强化文化产业“基础在文化、特色是灵魂”的理念,充分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要深入发掘利用唯一性的特质优势资源,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竞争优势。三是优化布局,集聚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和结构布局,强化功能分区,加快推进重点区块、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产业集中、资源集约、服务集成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四是各方联动,合力发展。注重整合资源和力量,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强势推进。特别是当文化产业处于起步和扩张发展阶段,更应突出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

4、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内容很多,绍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综合分析绍兴各文化产业门类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绍兴要重点和优先发展“三大行业”:即要围绕推进“全城旅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业。同时,要统筹和支持发展文博会展、现代传媒、印刷包装、艺术培训、文体产品制造、民间工艺等行业。

二、明确发展举措

1、做实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发展。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坚持重抓项目谋划、生成、落地和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一要推进一批文化旅游类重点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绍停留更长时间。重点要推进“全城创5A”,加快发展全城旅游。要引进民资、外资,参与全城旅游开发建设。谋划和启动建设古城专题博物馆群,大力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开发建设旅游购物专区,积极推动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艺术器具等创作、生产和销售。抓住庆祝建城2500年和世合赛契机,整合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按照综合性、互动性、时尚性、特色性的要求,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策划机构,精心策划专场文艺演出。二要推进一批文化创意类项目,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重点要针对轻纺、珠宝、黄酒等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谋划和推进一批创意设计项目。加快一批动漫产业项目发展,举办动漫节,加大对《少年师爷》和《Q宝笑笑乐》等绍兴原创动漫的扶持力度。鼓励原创影视剧的生产,加快绍兴影视、综艺节目拍摄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建筑设计、工业美术、现代传媒、书画艺术等产业。三要推进一批文化休闲娱乐业类项目,促进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加快推进环迪荡湖和世贸商城文化娱乐演艺带、袍江“两湖区域”文化休闲综合商圈、镜湖新区“三中心”(奥体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古城特色餐饮、酒吧、茶吧、咖啡吧一条街、体育赛事、俱乐部服务等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做强产业主体,增强竞争实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项目的依托,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发展文化产业,要努力做强文化企业,增强竞争实力。一是改革重组一批企业集团。按照“主业强、品牌响、机制活”的要求,结合实施“四个大”(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战略,加大文化大企业培育力度。市里研究确定大企业扶持发展对象时,要降低门槛特地给文化企业预留一定数量的指标。要通过改革重组、资源整合、深化改革等手段,重点推进“五大产业集团”建设,即绍兴旅游集团、绍兴黄酒集团、绍兴报业集团、绍兴广电集团和绍兴演艺集团。二是要扶持壮大一批种子企业。通过财政贴息、播出补助、文化专项资金定额支助、国资参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一些正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阶段企业的扶持力度,如要支持绍兴新锐传媒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绍兴特立宙电脑动画有限公司、信邦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指南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绍兴翰越堂文物拍卖公司等企业的发展。三要招商引进一批外来企业。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完善重大项目引进和服务机制,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绍投资兴业。

3、做大产业园区(基地),发挥集聚效应。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服务集成,集聚发展。要借鉴绍兴发展专业市场的经验,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集聚。一要围绕城市规划,明确空间布局。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与优化绍兴大城市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各地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谋划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建议重点是:突出“一核”,聚集“四区”,提升“五片”,“多点”发展。突出“一核”,就是绍兴越城组团。这一区域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域,成为绍兴市域内具有强大集聚和辐射效应的文化产业高地。聚集“四区”,就是镜湖新区、袍江、柯桥和滨海新城要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提升“五片”,就是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这5个县(市)的城区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多点”发展,就是要统筹推进分别在全市各地的文化旅游景点、文化产业基地等建设。二要明确功能定位,突出重点基地。按照“立足全市、重抓本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研究确定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重点要明确绍兴大城市范围内各区块的功能定位、主要业态和重点项目:(1)越城组团。以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现代传媒、演艺健身等产业为主。近期重点要结合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这一契机,利用闲置楼宇、仓库和厂房,改建和扩建一批文化创意楼群;规划建设黄酒文化产业基地,在土地上可考虑改造提升西小路、上大路、下大路和黄酒集团区块;依托新建的绍兴日报社大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依托绍兴经济开发区科创大厦,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依托历史街区,建设博物馆群;依托环迪荡湖和世贸新城,建设特色餐饮街区。(2)镜湖组团。以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产业为主。近期重点要规划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镜湖高教园区配套文化创意基地等。(3)袍江组团。以发展工业设计、印刷包装等产业为主。近期建议规划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园;通过项目重组等方式,对袍江泽恩集团投资建设的文化产业基地进行改造提升。(4)柯桥组团。以发展创意设计、博览会展等产业为主。近期重点要加快柯桥轻纺创意基地建设。(5)滨海新城(江滨组团)。以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为主。近期要注重为文化产业发展预留足够的土地,做好东部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等的引进落地工作,规划建设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园区。同时,要加快推进全市其它重点文化基地建设。依托兰亭景区,建设书法特色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书法创作交流中心,书法人才培训中心、书法作品交易中心和书法用品的集散地。鼓励和扶持推进诸暨袜业、珠宝创意基地,上虞伞业、照明电器创意基地,嵊州艺术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领带创意基地,新昌茶文化产业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的建设。三要强化扶持管理,提升集聚效应。在规模和类型上,各地可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挂牌增设、改造提升、规划新建等多种方式,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孵化基地、专业市场、文化街等多种类型。要研究制定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实施意见,出台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优惠政策。对经认定设立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区内文化企业和项目要享受工业企业、项目相关的税费优惠,投资用地要享受市重点投资项目有关土地政策,市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要优先重点扶持。注重提升集聚区品位,推进向“产业关联、结构匹配、功能互补、多向协作”方向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转化率和增值量,发挥“1+1〉2”的规模集聚效应。

4、做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合。要按照以文“融”产、以文“化”产、以文“兴”产的理念,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一是推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创意设计人才,举办行业创意设计会展,开展最佳文化创意奖、最佳工业设计奖、最佳策划案例奖等奖项评比活动,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善于通过文化创意来提高制造产品的文化内涵,善于通过文化营销来打响制造业的品牌,善于通过文化嫁接来拓展制造业衍生品的生产。二是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紧紧围绕推进“全城旅游”,坚持文化品牌与旅游品牌深度融合,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创意深度融合,切实赋予文化更多的旅游承载,赋予旅游更深的文化内涵。当前重点是要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围绕整合绍兴历史文化资源,推出绍兴水城风情游、越都古城游、酒城习俗游、名人足迹游、月光休憩游(夜游)等旅游线路和产品;围绕绍兴产业特色和物产文化,推出黄酒文化、纺织文化、珍珠文化、茶叶文化、民间工业品文化之旅等线路和产品。三是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文化产业,使印刷业、文体产品制造业等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另一方面,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产业来经营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动漫、软件、游戏、现代传媒等产业。四是加快文化产业与商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增强重大商贸服务业项目的文化含量,大力发展酒吧、休闲、演艺娱乐、书画市场等文化产业。五是加快文化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产品的生态、旅游和文化功能,优化农业生产的工艺,推进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趣体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加快农业文化产业发展。

5、做活产业市场,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既要让文化产品生产出来,又要让文化产品消费出去。一是加强宣传引领促动。加大媒体广告投入和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引导、兴趣培养和素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破除对文化娱乐场所的认识偏见,形成既重视物质消费,又重视文化消费的良好环境。二是创设活动载体带动。充分利用市县重大节会的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进文化消费活动,开展“明星见面会”、“万名市民进剧院”等活动。支持剧院、院团为市民提供公益性演出,对商业演出市场运作的不足部分给予适当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形式,让市民群众免费观看文艺演出,以培育潜在的消费群体。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既大力“引进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又积极“走出去”,鼓励绍兴演出公司、剧团等赴外地开展演出活动。加强与外地的院线联盟和剧院之间的合作,提升“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善借外力合作创排经典曲(剧)目,使“同唱一台戏”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四是文化产品“适销对路”拉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提高质量,做到“可游可乐”、“可购可赏”,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五是完善市场体系推动。积极发展文化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和开办文化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开展文化经纪、代理、推广、咨询和组织业务。改革传统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文化物流业。坚持疏堵并重、整建结合,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生产制作、市场营销的监督管理,以规范促发展,以管理促繁荣。

6、做响产业品牌,扩大产业影响。品牌是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实施精品名牌带动战略,打响文化产业品牌,是国内外先进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知名文化品牌。一要突出重点品牌。绍兴文化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潜在文化品牌众多,如水城绍兴、古城绍兴、文化名城、兰亭书法、大禹祭祀、越剧演艺等。我们要按照“舍得放弃、突出重点”的要求,邀请国内外一流的品牌定位和策划机构对我市文化品牌资源进行盘点梳理和专题研究,选择和确定1-2个重点文化产业品牌。如在绍兴旅游打什么形象品牌的问题,我们建议重点打响“人文水城”品牌。二要扶持做强品牌。制定出台重点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扶持意见,引导和支持重点品牌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产业集聚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广轻纺行业成立跨区域版权保护联盟的经验,探索挂牌成立版权贸易交易所,营造重牌、创牌、护牌的良好氛围。三要合力营销品牌。通过节会营销、新闻媒体营销、专家名人营销、举办重大专题活动营销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品牌营销要注重整合资源,增强合力。如营销黄酒文化品牌,要统筹整合各黄酒企业的营销渠道,成立绍兴黄酒联合体,组建整体营销中心,构建“整体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框架体系,集中打响“绍兴黄酒”这一区域性的文化产业品牌。

三、强化发展保障

1、强化资金支撑。一要实行财政资金扶持和国资引导。在研究制定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政策的同时,适度强化对文化产业企业、项目有关政策、要素保障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财政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或引导资金),用于扶持文化项目、文化企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习借鉴上海徐汇区整合国有文化资产成立国企——光启文化投资公司的做法,探索组建国资文化企业,或鼓励和引导现有大型国企投资文化产业发展。二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贷款贴息、税收减免、项目补助、绩效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民营资本、外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积极探索区域共建、文企联姻、个体联合、社会赞助等融资方式,加大投资招商力度,以引资促项目、促发展。三要推动文化与金融的有效融合。学习借鉴青岛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做法,建立“政企银”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政企银”信息共享机制,评审推荐机制、诚信共建机制和全面合作机制,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建议我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意见。四要拓展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对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行上市培训,推动文化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争取股票直接上市或买壳上市,特别是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和无形资产抵押和交易市场,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长期投资合作,以资本运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2、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强培养。积极引导绍兴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加快建设文化产业重点专业和学科,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的创意文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如印刷、动漫、创意设计、信息技术等急需人才的培养。通过院企合作、选送进修、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切实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二是大力引进。从绍兴实际出发,注重采取“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和紧缺型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要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文化产业领军型人才和团队,推广市演出公司通过“长三角越剧大展演”品牌引入国内越剧名演员的做法,努力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促产业。三是有效激励。尊重文化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一推动力的理念。搭建有利于文化人才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健全文化产业人才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文化技能入股等新型分配方式,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3、强化政策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权限范围内“轻税薄赋”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要加快清理一批不合理的政策,逐步取消投融资、用地、税收等方面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扶持性政策,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围绕扶持创意设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文化品牌培育等重点,在用地、财税、融资等方面出台一些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比如,可针对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等地,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居民通过房产入股、出租等方式,组建专门公司发展有关文化产业。

4、强化体制机制支撑。一要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借鉴外地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建议在市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宣传部、文广、财政、国土、规划、发改、建设、工商等有关党委、政府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文产办重点负责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策、重大项目的研究决策和统筹协调工作。建立文化产业协调和推进制度,定期(深圳、南京每季度一次,深圳还成立10个跨部门的推进组)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办公会。按照把文化产业打造成绍兴第六大重点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建立“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协会、一批项目”的工作推进机制。二要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参与生产和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变当前主要由财政供给的文化事业单位生产和提供的现状。在文化产业财政资金投入上,改直接划拔财政支持资金为项目采购、政府招标、以奖代补等投资方式,改单纯的产前投入为产前投入与产后奖励相结合,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放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三要完善产业发展导向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信息引导,构建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深化调查统计工作,建立文化产业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考核引导,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机关相关部门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制订具体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建议近期要抓紧推进的主要工作

1、建议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统一思想认识,进行决策部署。

2、建议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抓紧制定绍兴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制定行动计划。

3、建议出台加快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并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关于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财政配套扶持意见,关于重点文化产业品牌培育的扶持意见,关于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及认定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4、建议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上一篇:灭虫灭鼠计划下一篇:神奇的教室优秀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