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4-08-31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9篇)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饲养,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和排泄、休眠、呼吸)、移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2、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3、体验与蜗牛交朋友,研究蜗牛的乐趣。

4、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5、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内容:

1、蜗牛的外形特点的观察。

2、蜗牛生活习性的研究(吃、住、行)。

3、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4、关于蜗牛我还知道„„我还研究了„„

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2、合理做好记录,可以用文字、画图,也可以设计表格。

3、指导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行分类、分析。活动成果形式:

1、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蜗牛吃食、呼吸等方面的知识。

2、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活动准备:

1、上网搜集蜗牛的相关资料。

2、每组学生3——4面放大镜、学生课前捉到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如玻璃缸)、玻璃板、沙土、水;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等;供学生实验用的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特制的纸盒(里边涂黑,盖子上开个长条孔)等。

活动方案设计:

一、确定活动的主题,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了解活动的意义。

二、学生查找、收集和整理有关蜗牛的信息。

我们的努力结硕果,文字记录成资料。把小组和自己收集的知识记录下来,成为成长路上的一个小脚印。

1、调查、访问、收集。

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蜗牛的各种资料。可以走进图书馆,寻找有关“蜗牛与环境”的资料,形成记录。最好能直接步入互联网,寻找“蜗牛”的相关资料或图片,下载并整理。尽可能地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并努力争取家长们的帮助和配合。

2、整理交流资料。

小组内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归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装订。一方面为在全班的交流做准备,同时又是一个归纳学习的过程。同学们对资料整理、归纳美化也是劳动技能、技巧的锻炼。

三、调查研究,实践体验。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观察蜗牛,并做好纪录。

(一)探究蜗牛的外形特点。

1、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

2、找到它的壳、腹足、触角、眼睛。

3、通过观察我知道:

(1)蜗牛的身体呈什么色?

(2)蜗牛的外壳呈什么色?

(3)蜗牛外壳的形状(左旋、右旋)?

(4)蜗牛外壳的颜色有什么作用?

(5)蜗牛坚硬的外壳有什么作用?

(6)蜗牛有多少对触角?

(7)蜗牛身上有气孔,你能找出气孔的位置吗?气孔有什么作用?

(二)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适合在哪种环境中生活中?

用两只同样的蜗牛,设置不同的环境,进行对比饲养研究。

(1)潮湿/干燥

(2)阴暗/光线充足

(3)炎热/清凉

通过观察发现,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2、观察蜗牛的吃食物和排泄。

(1)研究观察蜗牛喜欢什么食物?

(2)蜗牛除了吃菜叶还吃其他食物吗?

(3)总结出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4)蜗牛有牙齿,牙齿长在舌头上的,叫齿舌。齿舌数量很多。蜗牛喜欢吃菜叶,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蜗牛背上的一个孔里会排出像蚯蚓一样的粪便。排出的那个孔就是蜗牛的肛门。

3、蜗牛的休眠。

我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蜗牛钻在壳里一直不钻出来,像在睡大觉。这就是蜗牛在休眠。

(1)如何叫醒睡眠中的蜗牛呢?

(2)为什么蜗牛放在水里就能醒过来?

(3)为什么醒来不待在水里,而要爬出水面呢?

蜗牛不醒来的时候,是蜗牛在休眠。我们观察的蜗牛是用肺呼吸的,当我们把蜗牛放入水中时,它的呼吸收到阻碍,就会停止休眠,爬出水面。

4、观察蜗牛的呼吸。

人的鼻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那么蜗牛有没有气体进出身体的通道呢?

指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呼吸孔

讲述: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让蜗牛扭动身体,然后观察蜗牛壳

顶部,随着蜗牛的活动,每隔10多秒,蜗牛的气孔就会打开成一个小洞,可以明显看到它在呼吸。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

(三)蜗牛的移动方式。

大家都知道蜗牛爬得特别慢,那它的移动方式是怎样的?

1、把蜗牛放在玻璃片上,观察他如何移动,蜗牛爬过的地方有没有留下痕迹?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2、起玻璃片,从下面观察蜗牛如何移动,留意腹足的情况。(跳动/爬行/滑行)

3、用手指轻触蜗牛的腹足,感觉如何?(粘湿/平滑)

(四)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用玻璃棒轻轻地接触蜗牛的触角,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2、再用玻璃棒轻轻地接触蜗牛的尾部、外壳和身体,他的哪一部分最为敏感?

3、把蜗牛放在阴暗的地方,例如纸箱里,然后用手电简正面照射蜗牛,他有什么反应?

4、你能推测出他喜欢在白天还是在晚上活动?

5、用棉花或面巾纸沾少许醋,拿着靠近蜗牛的颈部,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6、距离蜗牛半米处拍掌,看看蜗牛有什么反应?

(五)其他研究:

1、蜗牛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2、蜗牛的眼有没有视觉功能?

3、蜗牛有没有嗅觉、味觉、听觉?

4、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5、为什么叫蜗牛?是不是它的劲很大?

6、我还研究了这些,知道了„„

7、通过查阅资料,我还知道了„„

四、汇总交流。

1、将调查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收集整理,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细致的工作能力。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活动心得。

(1)交流与蜗牛交朋友的收获。

(2)省察自己在活动中表现不足的地方或缺憾。

3、全班进行交流。全班的信息资料的交流是一个良好的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是实践活动的展示,丰富知识,扩展眼界,展示自我。

五、活动总结反思。

1、是否积极去参与实践。(观察,询问,查询)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前就讲过的一段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人文素养呢?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实施各个环节的操作。

一、科学确立主题

(一)主题确立,尊重学生个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其内容不应仅来源于书本,而应更多地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接受传授模式的教学,学生只注意怎样去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不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提供一些科学史和学生创新发明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孜孜不倦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素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并积极投入探究。

(二)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和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原则,即课题必须有实施根据和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而且课题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有助于学生通过探究理解科学的原理,学会科学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常有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这些课题往往理论性和综合性强,相对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等主观条件达不到,致使课题无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此外教师必须提醒学生要充分考虑所选课题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否则不仅他们的研究将徒劳无功,而且可能触犯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应该对社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二、科学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一确定就要尽快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要内容。因为制定活动方案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注意整体和局部、内容和方法、目的和步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标方向,保证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和管理。活动方案的内容因具体情况而不同,一般包括:活动主题名称、主要内容、活动目标、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及分工、活动准备、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和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评价方式等等。活动方案的制定也要具有科学性。

三、科学选用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取得理想效果,除了选题及和制定科学的方案外,还必须有多种的形式吸引学生。它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为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因而,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

(一)开展合作讨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班级、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能够想出更多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将促使大家共同进步,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活动效果更佳。

(二)开展资料搜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料,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广泛涉猎是相当重要的。而要达到涉猎的目的,光靠教师教给学生的有限的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地广泛涉猎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学习、搜集。学生可以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报纸、期刊等相关资料搜集有用信息。

(三)开展调查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如普遍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这些多样的调查,方法灵活,实施方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行调查、访问,不光能增长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际,知道与人交往的礼仪,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组织专题报告

邀请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权威性的人做专题报告,往往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专家型的知识,克服教师某方面专业知识比较缺乏的缺点,也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的特点,让学生面对面地接触专家、走进专家,获得更真实的感受。

(五)鼓励动手操作

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标本、工具,做实验等实践性教强的活动,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六)形成成果汇报

只注重调查、访问等形式往往对学生的内在体验缺乏有效的了解,可以采用成果汇报的形式来报告他们调查、学习中的发现和参与活动的体验,展示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使他们在相互的交流中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内在体验。

四、科学实施评价,提高学生自信

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成为平等协商的过程。要揭开评价的神秘面纱,抛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置于被动、茫然无知的接受外部考核的评价观,教师应与学生共同研讨、制定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这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是比较好的。那么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就能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就会积极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

其次,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途径来搜集学生多方面的表现,使评价结果能展示学生在多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能反映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能走进社区、图书馆、社会场所等搜集资料,教师可通过多个渠道,从多个主

简论师生关系

范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务处,广东珠海519085)

摘要: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有着不同的表现。走进校园,孩子最亲近的人就是老师了,而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关键词:影响心理健康积极性

一、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有着不同的表现。走进校园,孩子最亲近的人就是老师了,而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曾经有学者做了这样一个调查。他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正如一些学生所说的:“是老师对我的真正关心,让我感受到我真的很棒,使我自己就想学习。”

(二)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性格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奥马特拉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性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的性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甚至有一些特征还很相近,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话: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

(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真诚相处和进行智慧与感情的交流,会让学生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

这种愉快、安定、轻松的环境会培养出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那么,怎样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无私的爱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师生关系中。

二、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要点

体那里获得更全面的评价信息,从而对学生作出准确、公正整体的评价。

再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彼此间的差异,从而引起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相对于过去而言所取得的进步,淡化自己与别人的比较竞争,让学生积极地看待自己

时代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目前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性关系。《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

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只有学会儿童语言,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分析,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教师随意怀疑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那么教育就无法奏效。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在一路的共享欢乐、共渡难关中,教师的心和孩子的心就会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三)信任学生,做学生坚强的后盾。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信任学生,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只有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经常接触、交流,鼓励学生,才能激活学生的心灵。我们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加强双向交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彼止默契。

“风来了,雨来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了!”当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广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所以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己汲取正确的知识,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服务,形成一种良好默契的师生关系。

教育应该是幸福教育,就其过程来说,它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幸福。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像一个契机、一个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而这个纽带正是用伟大的师爱来建造的,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的评价结果,从中看到成绩,也看到努力改进的方向。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栽体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研究性学习可以称之为探究性学习,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别。那么如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深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一、从内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为科学探究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探究内容

在内容范围上,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都可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它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的,具有实践性,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就是在这种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生成新问题、新猜测,成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中山市气象局”活动中,学生一进入科普展厅就被许多模拟实验吸引住了,接着他们就思考、猜测,风向标是如何测风向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又是如何使用的?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每天的雨量又是如何计算的?气象工作人员又是如何搜集和发布天气信息的?一下子,学生就形成了许多问题和猜想,激起了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些思考和疑问很快就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成,这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查阅资料中提出问题,查阅资料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时也能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时,它就会提出“恐龙生活在哪个时代?”“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恐龙是以什么为食物的?”有了问题,学生才会进一步探究,这些综合实践活动都可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

二、从能力上说,综合实践活动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了锻炼机会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避免了机械的、简单的传授,在动手实践中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带领学生去大自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学生在出发前就要先制定好观察计划,在观察时要作记录,随后要得出结论,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制定计划和记录的能力。如在调查“汽车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查阅书籍、向人打听,很多资料是学生从网上查找的,如有关汽车种类的资料、图片,一些关于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的资料,最新型的汽车的功能等。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信息较集中的场所,在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方面进步很大。在实践活动中,有一些是手工制作,如剪纸、编织、小制作等等,有一些要亲自动手实践,如种植、木工等。而在每一次的主题实践活动中,也有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表达,这又促进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

三、从态度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态度的形成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基本理念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注重实践性,讲究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这正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须强调的有探究的兴趣、尊重事实、勇于实践的态度。比如我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一个月来中山的天气情况,并把它制成曲线图,这就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并且如实地把每天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来,这就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就在于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有创新意识就必须使学生初步具备怀疑精神、批判精神、还有要有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的,脱离了生活和实践的需要,学生的创新之源就会枯竭,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下降。而综合实践活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能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现象或事件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积极探索,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习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探究态度。

四、综合实践活动是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延伸

在科学课上,仅仅依靠课堂的一点时间进行探究是肯定不够的,还必须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探究的空间。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另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如在科学课中,有关污染调查,家里使用电、水的调查,还有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等活动,都必须依靠学生在课外去开展活动,才能使得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次的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而综合实践活动恰巧顺应了这个要求。成了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阵地,成了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有效的载体。因此,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南林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活动内容:关于水污染的调查

活动目的: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老师把学生分成组,利用活动时间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测水质,把污染水和干净水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污染水中生物的活动情况,发现污染水中的鱼虾已经绝迹了,同时向当地人们询问20年前的水是怎样的,寻找造成水污染的根源,提出解决办法。活动收获:使学生对水源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关于吸烟问题

活动目的:让青少年了解吸烟的危害

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老师把学生分成五个组,让他们回家去调查研究,比较吸烟人健康还是不吸烟人健康,同时要求学生从书籍、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吸烟的危害的资料,最后教师把学生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同时观看有关吸烟的危害的录像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刻地了解。

活动收获:学生认识到吸烟有害将康,自己不吸烟,并动员家长不吸烟。活动课题:珍惜水资源 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作用

2、了解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3、工厂排放的废水调查

4、为水资源出点力 开展过程

1、进行选题。

2、接着再举行开题仪式。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和确定小主题,分为四个大组:水的作用、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工厂排放的废水调查、我为水资源出点力,接着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进行讨论。

3、接下去的时间,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双休日进行查资料、设计、讨论、调查、采访、写体会、画画、写总结、出手抄报、编节目、排练、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动。

4、写心得体会和展示成果。评价标准

1、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小组合作的精神

3、活动中掌握技能情况

4、克服活动中困难和挫折情况

5、收集和整理资料情况

6、活动成果的独创性

活动内容:农业知识学习活动地点:田地 活动对象:小学生

三、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2、认知目标: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

3、技能目标: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活动主题:保护家乡的环境活动意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要自觉保护家乡的环境,争做环保小特使。活动目的:

1、让学生调查周围及附近一些污染存在问题,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利用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周围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3、丰富科技制作活动,探索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和能力。

4、通过小制作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环保科技意识。

5、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了解学校及家乡还存在的环境问题。

6、通过实践解决一些环境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

7、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发明等综合实践能力。

8、以“爱我家乡呵护绿色”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针对学生情况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形式:

组建假日小队、撰写分发宣传单、废物回收、废物小制作、书写张贴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写心得体会、设计手抄报等。活动准备:

1、自愿组合。

活动主题确定后,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在建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成了“抢手明星”,有的则成了“无人要的弃儿”,有的刚过了半天就改变主意重新组合。这是学生交往合作过程中正常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交往;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通过老师的引导,一个个研究小组组成了。

2、设计名片。

研究小组组成后,学生们为了联系方便,互相抄录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由自己设计个人名片,发展到设计小组名片,讨论给自己的小组提个名字、设计口号。3信息收集。

学校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通过发动、宣传,使教师和家长都愿意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双休日在家庭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同学可以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处寻找。可以通过书报、上网查阅,可以拍成照片。各个小组还可以在小区内实地观察,在公园、广场等地方对群众进行了采访和宣传。

活动过程:

一、提出实践课题。

(话题导入,如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废物带来的困扰,谈一谈对垃圾知道多少,如何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课外欣赏《地球风光》。参观我们的学校、家乡、祖国最新变化的图片。了解我市绿化美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有条件的可写一份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考察报告,办环保方面的小报。

2、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认识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性。

2、巧用小棍做游戏 活动思考:

“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可以培养”,是创造学的的基本原理。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的规律和技巧,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巧用小棍做游戏”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寻规律、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巧用小棍建大厦”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牙签、棉签、塑料棒、吸管等小棍棒,无毒橡皮泥(或无毒手工泥、无毒劳动泥等)。

2、学生自由结合,组成研究活动小组,建议每小组四人。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活动内容与方法

1、做一做:巧移小棍变换图形

巧移小棍变换图形的游戏,由三组九个游戏给成。其中,属于平面变换的有三个:

(1)小燕向相反方向飞行。

平行移动3根小棍的位置,小燕就向相反方向飞行了。(2)小鱼向相反方向游动。

移动3根小棍,小鱼即向相反方向游动了。(3)用12根小棍摆成5个正方形。

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巧用小手建大厦”的比赛。用无毒橡皮泥做连接物,用小棍插接各种建筑模型;要求作品宏伟、美观又结实。

活动专题:月饼盒回收活动 活动地点南林学校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目的要求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在我们欢度节日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月饼盒,并在节后被大量丢弃。这些被丢弃的月饼盒其实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回收,将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起到一定作用,达到减少废物产生目的,为了加强对公众的环境宣传,进一步倡导绿色消费,让市民共同参与可循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培育绿色文明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市环保局、团市委、市文明办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月饼盒回收活动,并向每个家庭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我市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作出贡献!

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峰峰美食文化

一、活动背景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秀丽的山川,承载着世代相袭的众多民族。几千年来,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极其丰厚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饮食习惯、特色饮食、地方风味构成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对峰峰地区的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峰峰地方的的饮食状况,探求饮食的营养价值,学会科学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展此项活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学生对周边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调查、了解和访谈、咨询活动的开展,学会求知、做人、合作的本领;同时还借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峰峰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峰峰地方的饮食状况及探求其饮食的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3.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操作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制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联系热心的家长和教师参与。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与指导。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活动小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按计划开展相应的活动,随时记录活动中的点点

四、课程资源分析 1.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饭店、小吃店、快餐店、网络的资源,让学生调查、访问,参与实践。

2、家长资源:成立家长协助指导小组,邀请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支持和帮助活动的开展。有家长是饭店的工作人员,烹调专业的指导老师,他们可以为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予专业知识上的指导。

五、活动过程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8周阶段一:(一周)确定主题,小组分工人员分工,分为不同的美食小组,制订峰峰美食文化研究计划、方案。

第一组:皮渣美食小组 第二组:豆沫美食小组 第三组:豆腐汤美食小组 第四组: 三下锅美食小组 第五组:熏肉美食小组 第六组: 羊汤美食小组

阶段二:(三周)通过参观、实践操作、实地调查、访谈、实验、上网查找方式开展活动。

1、上网查找峰峰美食资料

2、访问邻居,问父母了解峰峰的美食有哪些。

3、去二矿访问了解豆腐汤,彭城参观了解三下锅、豆沫,和村参观和村皮渣、羊汤、熏肉的做法

4、用视频、文字、照片记录过程性资料。

阶段三:(两周)整理峰峰美食文化的来历、内容整理资料,办手抄报、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活动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省,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实践的乐趣。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活动。

二、课程目标

(一)1.让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研究活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形成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应用与交流,增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与文化,生活与实践的了解,为以后在社会中应用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学会探究,学会运用

所学动手实践,学会学习。

(二)阶段目标

初中年级的学生,基础薄弱,但学习积极性比较大,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通过实践探究,为谈们今后学习更多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使他们在校内学习之余丰富更多的课外知识。

研究课程前的准备工作

1.能进行上网浏览,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进行资料搜索,整理、分类,并综合性地加以应用与利用。

2.能独立思考研究课题,自主选择,确定研究内容。

3.以小组为团队,进行分组研究,只有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加成功的完成研究任务。

4.小组评比,以小组团队成绩为共同成绩,是共同努力所得。

5.主题实践活动完成后,进行展现研究成果,展开成果展示会,供学生学习和参观。

三、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的安排上,采用单周课堂辅导,双周实践指导两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

四、实施策略:

(一)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使学科教学彻底深入,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么一样的成就,我们在组织实践的同时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在多种探究方式下,学生既从人文方面学到了知识,也同时从社会自然中学到了知识。

(四)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团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相互借鉴。相互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五、具体安排

(一)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活动的主题选择,主要结合课本知识,将实践活动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形成既能发散思维寻找校外知识,又不偏离主题,紧扣课本知识。

首先可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作为主题,进行实践操作。

其次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去实践,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初步打算:

1.每班以小组为中心,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每一组由6组成,每组4台计算机,一个内存卡,并由小组组长带领团队进行实践操作。每班大概有11-12组组成,每6人一小组,6人每人分工如下:1.版面设计。2.文章收集。3.图片收集。4.文章撰写与整合。5.文章撰写与整合。6.小组实践进度的回报,人员的管理与监督。(组长)。小组组长由小组人员投票推荐。组长将本小组人员分工一式两份,交予教师一份,组长保管一份。

2.实践活动主题以电子小报为主,题目由各小组讨论决定。由组长将各组题目汇报于教师。教师先教授实践要领,便于实践操作。

3.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要学会团队配合,尊重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敢于

面对各种生成的问题能力。

4.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实践者、设计者、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

六、评价与展示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脑也逐渐普及, 而做为电脑的标配----鼠标, 在电脑的普及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鼠标做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 非常容易损坏, 是一种易耗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达到对鼠标的起源、种类、原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并通过学习鼠标的相关知识, 能够对鼠标的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维修, 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二、活动具体目标

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使学生了解鼠标的基本知识, 并对鼠标进行全面的阐述, 并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 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网上搜索的基本方法, 收集相关信息, 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学会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 从初一各班选出对本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

2. 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 初步分析活动实施方案。

3. 学生自由分组并推出活动小组组长。制订本组活动计划, 分配本组成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学科特点, 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主题的活动。活动由主要负责教师统筹进行安排。

2.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 搜寻鼠标的相关资料, 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 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活动和指导老师。

(上接10页)

六、拓展观察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观察手段的习惯, 运用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善于客观、科学地做好观察记录, 善于对客观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 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异常现象, 并进行探究,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

活动指导教师:韦有波活动实施年级:七年级

4. 研究的主题由各组自己定, 各组根据本组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5. 生代表将鼠标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电子刊物, 并能够进行讲解。

实施进度表: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

宣传、发动、分组、确定各研究小组

及组内分工

第二周研究鼠标的起

源、结构、原理等基本

知识

第三周讨论鼠标的利

弊, 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周设计未来鼠标

第五周对本次活动总结

四、研究活动建议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 (各组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 推选活动组长, 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 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4.上网调查收集、整理鼠标的资料, 了解鼠标的重要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采访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老师, 以及社会上的人, 了解鼠标在电脑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填写调查表, 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 总结研究内容, 了解研究的结果, 讨论研究的对策, 商量研究的方法, 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7. 成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五、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 每组分工细致, 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 并按照小组要

根据生物学科特点, 最常采用的观察途径是课本插图、配套挂图的观察、课堂演示物的观察、实验操作中现象的观察, 另外还有生活环境中生物学现象的观察, 学生自身生理现象的观察等。因此, 在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

求, 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等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 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 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

1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

反思, 学生分别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5.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

六、活动评价

1 1. 对学生的评价

(1) 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

1动过程中, 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

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1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

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1 (2) 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

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 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 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1) 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 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 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3) 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 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5) 同行之间相互评价。

七、活动延续

注重活动的生成性, 小组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延伸, 通过对于鼠标的研究学习, 让学生对于目前的鼠标的利弊做一个分析, 并对目前的情况, 能够对鼠标生产厂家提一些建议。并且通过学习同学畅想一下未来鼠标是什么样的, 或者设计一个鼠标。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能力上, 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可见, 观察能力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首要步骤, 也是创造发明的必要条件。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71-0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生活,融入社会。社会和生活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滥用资源。那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如何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指导效率,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呢?下面的这则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地沟油”,人们谈之色变又想深入了解。有教师抓住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以“地沟油”为研究对象,带领学生开展了研究活动,但实施过程却一波三折。

第一次研究,教师将研究方向定为“地沟油从哪儿来,在哪些地方用”。教师为学生制订了探究主题“探密地沟油”,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带领学生走进市区的饭店、餐馆等地进行调查、了解有没有使用地沟油。结果处处碰壁,很快就发现这个主题无法推进,因为所有的餐饮企业都怕影响自己的形象,不让师生进入厨房调查、拍摄。

第二次研究,教师将探究方向定为“地沟油是什么”。重新确定主题“辨别地沟油”,采用观察实验法,让学生分组探究在生活中分辨地沟油的方法。结果仍然是失败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科学仪器或方法可以确切地检测出地沟油。

第三次研究,教师改变思路,和学生讨论围绕地沟油这一问题,我们能做什么?然后确定了“合理膳食,远离地沟油”的研究主题。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学生查资料,总结地沟油的危害,制作手抄报、倡议书。在学校、社区向人们宣传,合理膳食,远离地沟油。二是联合各餐饮企业向社会发出不使用地沟油的承诺书,此举很受餐饮企业和群众欢迎,这个主题研究获得了成功。

回顾一下这三个研究主题,为什么只有第三次能成功。究其原因,虽然前两次的探究方法是可行的,但教师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选择、利用课程资源,确定研究内容、方向与活动形式,只关注活动的结果,对于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知识体系的架构预设不足。“探密地沟油”“研究辨别地沟油”这样的选题看似贴近学生生活,但“地沟油”对小学生来说依然陌生,且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想进餐馆调查拍摄被拒绝。所以这种贴近只是一种假贴近,实则离学生的生活、知识基础很远。

第三次的成功在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从主题设计、研究方向、方法,到研究成果的呈现,都是和学生商讨之后得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活动是主线,资源是载体,教师通过“地沟油”这一资源载体“导之以方向,辅之以方法”,和学生一起开展活动,使实践活动最终取得了成功。

当然,第三个活动方案,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有没有给学生预留后续研究的空间?我们已经知道地沟油有较大的危害,那么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杜绝,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检测?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架构新的知识体系,重新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这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课程资源的选择要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以及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生成新的知识或技能,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构建新的知识能力体系,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只有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9

1、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确定研究专题,自主选择伙伴

3、制订活动方案,明确研究方法

具体做法是:

全班48个同学就自觉地分成4大组,并推选出组长。我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特点,于是,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查研究课题

(活动准备是开展活动成功的前提,它包括筹划、分组、制定方案等,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分组,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评出说最具合作精神。

第二阶段:活动方案实施阶段

1、深入社会生活,搜集相关信息

2、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

3、确定汇报形式,创作展示作品

(去电脑房查找的同学上网,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活动前我们对同学们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学生通过此阶段活动学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可利用资源收集查阅资料。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评选谁最能利用有效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资料汇总、整理

“我和蔬菜交朋友”成果汇报展示会

1、分享成果、互动评价

各小组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动体验,互为评价

第1小组:蔬菜的种类、习性探秘汇报

第2小组:蔬菜营养价值汇报

第3小组:蔬菜的烹饪搭配方法汇报

第4小组:蔬菜的烹饪技巧汇报

各个小组的调查研究结束后,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上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面对一大堆的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可能会茫然所措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们将照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按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评选优胜小组。

第四阶段:倡议、体验、评价

1、整合展示材料,举办成果展览

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进行整理,举办一个成果展览,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

2、总结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汇报作品。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汇报的同时,老师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

(二)成果预设:

这一节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要经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将有了一定的收获。1、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

上一篇:爸爸的话优秀作文下一篇:有趣的成语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