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2024-05-27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共9篇)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1

一、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精心安排部署

为切实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相关文件及上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研究提出了《xx乡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xx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xx乡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围绕“五个着力”,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是着力“统一”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统一思想是前提。乡党委领导班子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领会和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义,1

把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来。召开全体乡村干部职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把全乡干部职工的行动统一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来,把握创新领域,聚焦工作重点。

二是着力“快捷”的工作节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必须科学谋划,结合实际,起步要早,措施要实,行动要快,这样才能达到推进工作的效果。

三是着力“整合”的合力优势。社会管理创新涉及面广,牵动的单位多,必须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从内部管理体制为切入点,成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的基础上,整合调配人、财、物等各类资源,有利于工作的统一安排和统一保障,形成强大合力,便于工作推进。

四是着力“一线”的工作方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深入一线不断在重点难点上求突破、创新路、出经验。

五是着力“考核”的工作举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人员、措施等全面到位,必须加大推进考核的力度。

三、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针对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完善四项机制,坚持四项措施,推进矛盾及时化解。一是深化社会矛盾排查机制,坚持建立乡、村两级排查网络。乡级每半月排查一次,村级每周排查一次,特殊敏感时期随时排查,全面掌握各类不安定因素和信访问题。二是深化大调解机制,坚

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强乡调处中心和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确保各村有一名专职调解员,健全排查预警、领导接待、协调会办、督查回访等规章制度。三是深化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必经程序。凡涉及重大决策,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或政策调整,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四是深化信访接待机制,坚持抓好“接访、包案、落实”三大环节。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党员干部下访,综治干部走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避免矛盾激化。

四、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制定了《xx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对重点的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管控,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基本做到了不流于形式、不留死角、不漏管、不失控。根据县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启用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核查,录入了管理软件,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日常化。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别是对去向不明、人户分离人员进行了重点排查,摸清了底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帮教措施。组织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大走访”活动,防止和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发生。

五、创新手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始终坚持依法、循规、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根据“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原则,努力创新手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一是创新组织管理形式。设立xx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乡长、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司法所,由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司法助理员兼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事务。二是创新衔接管理方法。制定了《xx乡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矫正适用对象、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工作衔接、工作制度等,做到工作环环相扣,逐项落实。

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创先争优始终,最大限度地提升法律保障的社会知晓率

自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来,我乡始终把队伍建设当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结合“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的开展,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学习强警,以活动促作风转变,提高了干警素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强化制度管队伍。把队伍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进一步完善了《xx乡干部管理办法》和《村干部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克服了管理上的“空位”;二是强化学习管队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强化队伍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政治学习常抓不懈,把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以案释法相结合,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强化监督管队伍。聘请乡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设立投诉电话和信箱,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在政法机关认真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程序”,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增强。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把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服务群众,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平安和谐xx”做出贡献。

中共xx乡委员会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2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 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组织保证

首先,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 必须下力气搞好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要注重运用法治方式, 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抓好领导班子的配备, 坚持高标准选人用人, 选优配强乡村两级班子。切实把能力强、作风好、清正廉洁、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公认的能人选进班子, 特别注重把政治上有觉悟、加快发展有本事、解决困难有办法、化解矛盾有权威、有作为、敢作为的党员选拔到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中来, 从根本上提升村级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2009年, 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 报经旗委批准, 新充实两名党委成员, 进一步强化了乡党委集体领导的力量。并以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换届为契机, 成功选出村党支部书记9名, 村委会主任8名, 村党组织书记连任7人, 新当选2人, 村民委员会主任连任3人, 新当选5人, 村书记主任一肩挑1人, 其他“两委”成员交叉任职28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 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遇感, 能干事的人有成就感, 不干事的人有危机感, 大大地提高了乡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 必须提高乡村两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办事的能力。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 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适时搞好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党的知识等学习和培训, 以不断提高乡村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理论学习和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党员“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和乡党校、农家讲堂、远程教育等, 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2009年以来就举办乡村干部专题理论培训班、专题讲座等集中培训12次, 培训940人次。通过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 使乡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 都能自觉做到不以权谋私, 依法行政, 秉公办事, 主动为老百姓服务的意识大为增强, 乡村干部经常下基层, 深入调查研究, 与群众打成一片, 变上访为下访, 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由昔日的疏远和隔阂, 逐渐变得密切与和谐。正因为如此, 有了广大群众这一化解矛盾主体的强有力支持, 才使乡村干部在化解各种矛盾中, 能够及时听到和了解到有关真实情况, 这样, 就为妥善解决各类复杂问题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争取了化解矛盾的主动权。

此外,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 必须把发展与稳定作为乡村两级基层领导集体成员的首要任务和责任考核目标。将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任务, 逐项分解落实到乡村每个领导成员的头上, 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领导成员分工协作, 人大进行检查监督, 公安、司法、团妇、民兵组织密切配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坚持一级带一级, 一级管一级, 层层负责, 抓好落实。构建责权统一、标本兼治的乡村两级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即建立健全了责任制、预案制、预警制、会诊制、督办制和报告制。并且严格执行情况汇聚、分类归口、集中办理、统一反馈的四道程序。做到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与保持农村稳定相统一, 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相统一, 与乡党委、人大、政府工作目标相统一, 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统一。年终时, 乡党委还对各村党支部抓党建、化解矛盾、促增收、保平安责任状完成情况逐一进行考核验收, 视所得分数进行排列名次, 将考核结果作为各村党总支、支部创优争先的重要依据, 形成了完备的考核机制。

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 乡村两级干部呈现出了“三多三少”现象, 即:深入基层、察民情、知民意的多了, 工作漂浮的少了;联系群众、听民声、集民智的多了, 官僚作风的少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聚民心的多了, 工作推诿扯皮的少了。

二、完善村级领导体制和集体财务管理模式, 为减少社会矛盾提供制度保证

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 村级是前沿, 乡级是一线。为保障一线叫得响、调得动、打得嬴, 必须投入足够的力量, 夯实村级前沿阵地。现在, 农村有好多问题解决得不好, 引发农民上访告状, 甚至闹成群体事件, 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由于有的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所致。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关键是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从利益源头上管好“两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 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督。所以, 在反复强调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中, 乡党委除注意抓好自身的建设外, 始终把重点放在搞好村一级的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完善村级议事制。推行村级重大事务“五步决策法”, 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过程和实施结果接受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监督评议。使村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工作的重要载体, 村民从村务的旁观者、上访者变成参与着、管理者和监督者。“两委”班子议事公开民主, 既从根本上消除了很容易产生的社会矛盾, 又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实践证明, 村级财务管理是否公开、公正、民主、透明, 不仅直接关系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 村财务是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村级财务管理实行“倒置式”管理模式, 在全乡9个村全面推行村级集体财务“先理财、后审批、再记账”管理新模式, 实行村帐乡管“五统一”, 建立村财务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和离任审计制度,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完善财务人员监督机制。

三、建立党员三级服务网络, 为化解社会矛盾筑牢三道防线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化解社会矛盾, 必须坚持书记、党员带头、教育为先、疏导先行、预防为主的原则。畅通党员和群众诉求渠道, 理顺他们的情绪, 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 为满足党员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服务, 尤其是要重视帮助解决好农村困难党员生产和生活问题, 不让一个党员落伍, 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使每个党员都能保持先进性, 发挥应有的作用。乡党委在乡级建设一个党员服务大厅, 设置了为党员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帮困、矛盾纠纷化解、涉农业务办理的服务窗口。

在9个村党支部建立党员服务站, 设置了政策咨询岗、信息收集反馈岗、矛盾纠纷调解岗、涉农业务领办岗。在全乡23个自然屯建立党员服务点, 设置了信息收集员、涉农业务领办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 形成一个覆盖乡、村、屯的党员三级服务网络。在党员三级服务网络运行中, 乡村两级尤为注重搞好“三道防线”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在各屯建立的23个矛盾纠纷调解员的“前哨”作用, 负责解决比较简单的民间纠纷, 报告本自然屯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充分发挥在各村建立的矛盾纠纷调解岗的中坚作用, 负责排查辖区内的不稳定隐患;三是充分发挥乡级矛盾纠纷调解窗口这个“后盾”作用, 加大调处力度, 做到不回避, 不压制, 正确引导, 让群众敢于说话, 把民意讲出来, 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 暂时解决有困难的, 也要向群众讲清道理, 防止扩大事态、矛盾激化。乡村干部在调处和化解各种矛盾过程中, 始终以“群众是考官、矛盾是试卷、满意是答案”为座右铭, 通过党员三级服务网络的建立搭建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 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筑牢了矛盾纠纷化解的三道防线。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中, 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 基层同时又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因此, 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夯实基层基础, 在创新社会治理中不断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关键是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提高基层党组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建设

参考文献

[1]记者, 袁东来.推进基层建设促进科学发展[N].九江日报, 2009-12-18.

[2]姜微.上海市委启动今年头号调研课题[N].新华每日电讯, 2014-02-27.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 改进对策

1 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1 学生管理工作受网络化技术的影响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状态下,互联网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及学习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并使学生语言习惯、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改变。网络已经变成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为学生的生活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使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领域和阵地,另一方面它也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但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还会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可控制,在网络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某些大学生人际感情淡薄、交往力降低、学习兴趣降低、价值观转变等问题开始出现,如此一来,便使得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学生素质呈现多样性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选择价值观时愈发进取务实,效率、公平、自主等意识不断增强,出现明显的多样化特点。但在校大学生成长依旧会受到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思想动态等方面出现隐患和问题。这一点最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就业、贫富差距悬殊、独生子女问题等方面。上述状况无可避免,它不仅会阻碍学生素质提升,并且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导致学生未来发展受到影响。

1.3 学生管理工作欠缺全员育人的观念

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便是“以学生为本”,宣扬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被不断培养起来。然而在传统理念影响之下,各大高校在进行管理、服务以及育人方面产生分离状况。从表面上来看,高校育人队伍在不断强大,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并未将育人看作自身应尽的义务,较为轻视育人这方面的内容,转而更为重视教学科研,将管理学生工作交给辅导员来进行;而辅导员通常都只是对学生进行“管”,想尽办法将学生“管住”,从而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展现,不能将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进而使得学生互动和学生管理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无法形成。

1.4 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严重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也开始不断扩大,进而使得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并且学生层次开始呈现多样化状况,但在管理学生方面的专职人员却非常少。现如今,在运行机制上,学生管理工作处于倒三角形态,凡是和学生有关的部门在最后交给专职员工来进行,由于专职员工的工作内容与体系非常繁复,致使他们在进行学生管理之时,不是疲于应付便是忙于事务,进而造成学生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不能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起到引导和培养的作用。此外,他们也很难将精力放在对学生工作教训、规律、思想等问题的研究上,对学生行为欠缺规范而有效的管理,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強化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高校学生科学管理观念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高校不仅是创新和知识的源泉,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产地。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之时,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学生作为管理活动对象,同时也是管理动力和核心,在进行管理之时,一定要让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挖掘出来,以理解、依靠、尊重等作为指导性思想,进而明确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让民主管理气氛被营造出来,进而满足培养学生人格以及开发学生潜力这一目的。作为高校一定要改变传统裁判式和保姆式的管理模式,而代之以自我教育、启发和疏导为主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得以增强。此外,管理过程还必须围绕学生“成才”来进行,从而最大程度的将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激发出来。

2.2 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进行优化

由于学生管理隶属全方位管理,它的内容比较广泛,并牵涉的部门也非常多,所以需要不断与各部门将关系理顺,彼此协调,从而形成合力,并以此用来面对在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需对学生工作结构建设予以强化,使组织协调功能得到加强,使责任制得到不断的建立和健全,从而做到权、利、人、责的统一。其次,需适当下放权力,将基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共同对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教育负责,下放权力给学院,让其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做到责权的统一,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进而使学生管理的高效性得以实现。再次,对全员实行学生管理这一工作体制加以协调统一。最后,使用年级辅导员制,从而适应学分制。加强对年级的管理,让班级管理与专业教学彼此之间能增强融合力度。

2.3 不断弘扬学风建设

高校发展以及存在的基础便是学风的优良性,同时它也是教育品质最为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更是保障学生成才的关键性力量。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予以突出,将学生建设看作学生工作着力点与切入点,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将教风与教师对学风建设所产生的引导性作用积极发挥出来,在提倡教师全面育人的基础之上,也需对学风建设进行指导强化。另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在把学生的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教育这一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之时,还需将学生自身的骨干以及党员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建立起完善化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让社会需求来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激发作用,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4 明确服务管理的意识

在管理学校主体学生之时,要坚持服务、管理、教育三大主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之时,传统模式大多以管理为主,而对服务和教育功能不加重视。在新形势下,高校一定要对这三者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内涵加以重新定位与审视。作为管理学生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自身观念,让服务意识被强化,从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由现在高校教育特点来看,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之时,一定要将其服务地位加以突出,进而使学生全面成才服务的体系得以构建起来,从而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在高等教育发展愈发大众化以及市场经济建立这一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变为一种消费形式,于是大学生也转变为了一种特殊消费者。如此一来,学生便有权要求学校高等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是学校需尽义务。所以,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好的服务,尽可能促进教育人员素质的提升,已经变成高校展开学生管理最为鲜明的特点。高校管理需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从而在就业、成才、生活、学习等方面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形势和新竞争,使高校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管理体系的高质量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加快步伐,将“为学生服务”和“以学生为本”这一观念予以贯彻落实,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成国.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探索,2008(3):73-74.

[2]杨爱丽.基于自我教育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84-86.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4

作以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今年来,XX县院认真贯彻落实省院《关于进一步抓好省检察院制定的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以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两个文件贯彻落实的通知》文件,立足检察职能,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依托,多措并举确保群众工作及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效。

一、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监督和批捕职能职能,坚持把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案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努力维护地区稳定。今年以来,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案件14件23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3件17人,提前介入、参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讨论4次。其中,放火案1件1人,盗窃案3件5人,危险驾驶案1件1人,抢劫盗窃案1件1人,故意伤害案3件3人,交通肇事案2件2人,非法持有枪支案1件1人,滥伐林木罪1件3人。全部都是涉及民生、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对逮捕条件全面把握、整体衡量,并针对本县实际,在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的同时,坚持把执法办案过程变成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执法、加强教育转化、注重效果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依法决定不批准逮捕1件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依法决定不起诉3件4人。认真开展刑事和解、公开听证等工作,坚持办案 1

分析制度,落实“一案一评议”和“一案一听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矛盾化解。

二、深入基层群众,着力搭建群众工作平台;推进普法工作和“三打两建”宣传工作,着力提高群众守法护法意识。认真对待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和重要信访件批阅制度,进一步落实领导约访、带案下访制度。同时认真推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着力避免和减少发生新的涉检信访。坚持主动参与、积极作为,不断拓展检察工作社会化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帮助群众学法、守法、依法维权,广泛开展法律和“三打两建”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的活动。半年来,共受理来信来访9件22人,其中属控告类的3件,申诉类的6件(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1件),全部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共开展正副检察长(院领导)接访活动12次。

三、全面推行“阳光检务”,加强检务公开力度,提高执法公信力。牢固树立阳光、透明行使检察权的理念,进一步落实检务公开,实现检察开放日活动定期化、制度化,建立“阳光检务”的长效机制,推进执法规范化和自身监督机制建设。拓宽阳光检务进基层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检察职能,努力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积极推进案件管理中心工作,统一案件交接、统一案件分派、统一赃证物管理,全程监控案件办理过程,强化内部监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5

各党总支、支部,村委会、村民小组: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真正做到“领导当楷模,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建设一支政治硬、思想好、作风强、纪律严、业务精,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意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提~部素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针对我乡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乡制定的《XX市XX乡政府机关管理规定》,经乡党委研究,分别从机关、村委会、村小组入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开创新时期我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加快改革发展,塑造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对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此我乡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风不浓、责任心不强、观念不新。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云南省国家公务员“八条禁令”》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地搞好作风建设,做到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

二、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一位任务。创建学习型机关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组织乡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学先进,形成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浓厚~氛围,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产生一批学习型站所和学习型干部典型。

(一)学习重点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拓展学习领域、培训服务技能,全面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力推进转变机关作风和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争创一流业绩。

(二)具体实施

1、坚持党委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党委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是全乡学习的表率和龙头,在继续坚持每季度一次固定学习的同时,积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全机关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

2、政治理论学习。机关党支部坚持在全机关开展“十六大精神”、“两个务必”、“学习三个代表、力争两个率先”和向好公仆郑培民同志学习等主题教育,继续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成果。通过党课和支部学习等多种形式,围绕全乡中心工作,提高机关全体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创建学习型机关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矗

3、党风廉政建设学习。由乡纪委牵头,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中心,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制度建设,抓紧抓好全乡的党风廉政建设学习。

4、法制学习。为适应入世后依法行政的迫切要求,根据“四五”普法的有关要求,由乡司法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普法学习,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制意识。

5、业务学习。各站所要根据新形势下面临的各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相关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或根据工作需要在职自学。积极学习电脑知识,切实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应用电脑的兴趣和水平。

(三)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成立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机关总支书记XXX任组长,乡人大主席、机关支部书记XXX任副组长,机关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XXX,机关支部第二党小组组长XXX为成员的XX乡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进行学习。学习计划要根据上级的布置要求,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和领导干部思想实际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辅导、有研讨、有时间保证、有具体要求,以保证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2、每周一下午机关进行集中学习,提倡平时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研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辅导与讨论相结合,中心组学习与全体人员学习相结合等形式进行。

3、以站所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每次学习要有专人打考勤,并对学习内容有记录,作总结。

4、在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各办公室、站所、全体党员和干部都要积极投身到学习型机关的创建活动中去,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抓好实施,为创建学习型机关而共同努力。

三、坚持求真务实,勤政为民,深入群众,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作风建设。

(一)机关作风建设要点

1、细化分工,明确职责。

(1)上下双向对口联系:分管领导要通过调研掌握所联系单位及村委会的“下情”,同时被联系的单位及村委会要主动对口反映汇报,做到“下情上达”。

&nb

sp;(2)分管领导对所联系单位及村委会反映的情况要详细了解,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为群众解决问题。

(3)党政领导廉政建设责任范围和责任对象,由党政办发文到各党支部、企事业单位,形成机关干部、村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互监督。

(4)各站所要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日常工作的计划、制度和总结。

2、自查与被查相结合。

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每月对照检查自己,并要求村支部书记带动村干部开展自查活动,由党政领导不定期对各自责任对象进行检查,村委会对村小组进行检查。在乡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村干部之间形成相互汇报、交流工作经验的良好局面。

3、建立基层群众给干部打“考勤”制度。

干部作风由群众来评价,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干部哪天到哪个村哪一户人家办了什么实事好事,由农民填写反馈表。加大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4、在机关部门即将起动的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制度中,加入作风建设责任考核制。

乡机关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部门领导负总责,分管干部负责抓好各部门的作风建设,并将具体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岗位和每个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乡党政领导干部负责联系村委会制度,同时根据XX发[~]18号《中共XX市XX乡委员会关于在农村无职务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把机关党员、干部落实分配到村委会、村民小组。在指导、协调、帮助农村党员开展好设岗定责工作的同时,深入工作实际,坚持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全面了解情况,密切联系群众,摸实情、办实事。

乡党政领导联系村委会情况如下:

XXX村委会:乡人大主席XXX,副乡长XXX联系;

XX村委会:乡党委副书记、乡长XXX,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联系;

XX村委会:乡党委书记XXX,副乡长XXX,党委委员XXX联系。

机关总支部和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村支部、村小组情况如下(略):

各安排联系的支部和党员要深入村寨和农户,广泛深入开展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与基层群众广交朋友,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及时寻找和发现农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爱护群众,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作风的标准。单位和个人每月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3到5个工作日。

成立乡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机关作风建设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任组长,乡党委组织委员XXX、乡党政办主任XXX、乡农村经济办公室主任XXX、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XXX、乡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XXX、乡林业站站长XX、乡水土保持站站长XXX、乡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XXX为成员。要求各部门在制定的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制度中,加入作风建设责任考核制,建立相应的考评,使机关作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二)村委会工作要点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不断汲取新知,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一是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二是加强《村委会组织法》等常用法律、法规的学习;三是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四是加强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学习。

2、深入群众,了解实情

为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每个村委会要组织农村党员和村干部以集体走访或分散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用1—2天时间,对本村村民进行走访,通过“访、听、送、查、解、记”等一系列方法步骤,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1)“访”。村干部除了走访一般农户外,要做到“六必访”,即对本村特困家庭必访,对本村老党员、老干部必访,邻里发生较大矛盾的村民必访,对发生天灾人祸的村民家庭必访,对村里的工作有意见的群众必访,对本村、社会作出贡献、获得荣誉的家庭必访。

(2)“听”。村干部要认真听取村民对村级班子、村干部、党员和村级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

(3)“送”。村干部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指示、文件精神传达给村民,把党的关怀送到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家里。

(4)“查”。村干部要及时检查党员干部有无违法违纪的行为,检查村民有无违反村规民约。

(5)“解”。村干部及时向村民解说有关政策、制度,化解村民中的一些矛盾,解决能当场解决的问题。

(6)“记”。村干部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查到的情况和问题记录下来,在平时工作中及时加以研究解决或上报。

2、建立村委会成员述职制度

实施村委会成员述职制度,将每位成员干了什么,干得如何摆上桌面,让村民评说,进行双向的沟通,做到民主、公开,推动农村稳定发展。

(1)增强村委会成员的责任感。述职制度作为对村委会成员的一种约束,一种激励。既增加压力感,双激发积极性,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2)有利于村务公开,改善干群关系。村委会工作的不透明,是导致干群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村委会成员面对面向村民述职,让村民既了解其“功劳”,又了解其“苦劳”;而村民通过评议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又可以让村委会成员更多地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通过述职与评议,促进双方的沟通了解,推动村里工作的开展。

(4)有利于基层民主建设。村民通过评议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提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3、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我乡继续实施2002年至~年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五年培训规划,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深化和完善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村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明显改善,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矗

4、努力开拓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要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当前特别要下大力因地制宜调整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开辟发展新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多形式、多途径构建为农服务体系,解决农民群众缺信息、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进行民情分析,全面排摸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落实责任,搞好调处和整治,维护农村稳定。要努力整治农村社会风气和农村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创文明村寨、文明家庭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三)村小组工作要点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引导村民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村小组党员、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小组党支部和行政领导的素质,直接影响了该小组集体和人民群众个人的经济发展,村民小组党政班子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引导村民发展经济,既发展个人经济,又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农民最讲实惠,村组干部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农民得实惠为目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从实际出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克己奉公,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2、增强责任感,做到“三及时”。

村小组党员、干部在艰苦的环境中承担着繁重的村务,实践着村民的根本利益。要与人为善,容人容事,善于团结持不同意见和干群合作共事。要爱岗敬业,在带头致富和带领村民致富上积极实践。对政府、村委会下达的任务或文件要及时向村民传达,同时对本村组的情况与问题要做到及时了解,想办法解决,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不能相互推卸责任,不能解决或有疑问要及时上报,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通过上述措施,把我乡广大党员、干部建设成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思想解放、作风扎实的队伍。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做到“高效、务实、廉洁、文明”,从而保证我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共XX市XX乡委员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6

为进一步落实农贸市场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加强全乡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根据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明确农贸市场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各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提高我乡农贸市场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农贸市场环境。

二、监管体制

按照“乡政府牵头统筹协调,监管部门各负其职,农贸市场开办者负主体责任,权属单位负连带责任”的原则进行监管。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乡落实农贸市场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农贸市场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XX(乡政府副乡长)

成员:XX(食安办副主任、市场所所长)

XX(派出所所长)

XX(农林水综合服务站站长)

XX(卫生院院长)

XX(环保站站长、文明办主任)

XX(安监办主任)

各行政村(社区)书记、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食安办,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具体负责落实农贸市场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工作的联络和协调。

四、监管职责

在农贸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市场权属方落实权属责任的基础上,乡政府牵头统筹协调对辖内农贸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法行使职权,互相配合,对农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一)市场开办方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

市场开办方负责市场经营秩序、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保、垃圾分类、消防、卫生防疫、基础设施维护、维稳、治安等工作,禁止为无证照承租户、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提供经营场所。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对承租户日常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配合监管部门依法执法,依照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

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一是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查验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二是严把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食用农产品进入农贸市场,必须提供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无法提供的,市场开办者必须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检验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三是履行如实及时报告义务:如实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市场基本信息;发现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行为,依照集中交易市场管理规定或者与销售者签订的协议处理,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报告。

(二)市场权属方责任。

市场权属方(含外包或自营)禁止为无证照承租户、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经营户提供经营场所。加强对市场开办方和承租户的监督,督促做好垃圾分类,维护市场经营秩序。配合监管部门依法执法,依照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乡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

食安办:组织召开农贸市场监管相关会议;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市场权属方、开办方对农贸市场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指导市场主体对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督促市场开办方在场内显眼位置张贴《农贸市场公约》,并督促市场开办方与经营业户签订《承诺书》。

市场监管所:查处场内无需取得许可证或其他批准文件的无照经营行为;督促有证照的经营业户规范亮证经营;查处活禽限制区内市场非法进行活禽经营行为;查处休市期间从事活禽经营的行为;查处市场内销售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对市场内计量器具的监管;对市场内随意摆摊设点行为进行监管;依职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牵头制定《农贸市场公约》。负责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用农产品检测并公示;督促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经营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查处应当取得而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督促场内食品经营业户建立销售台账登记;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活禽档每日零存栏;对市场内经营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肉品和家禽产品的行为进行查处;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相关食品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派出所:负责农贸市场内的治安管理;查处欺行霸市行为;查处消防违法行为;负责对农贸市场周边乱停放车辆依法查处。

文明办:负责农贸市场周边卫生环境;制定并实施市场垃圾分类办法;统筹对市场病死禽的运输工作。协调城管执法队负责农贸市场周边乱摆卖、乱搭建、占道经营等问题的治理;查处集贸市场开办者违反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对市场外占用道路、桥梁等公共场所设摊经营活禽行为进行查处。

农林水综合服务站: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农贸市场外家禽经营的动物防疫监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农贸市场内活禽疫病监测抽样工作;对农贸市场内染疫的动物尸骸进行检疫预处理。

卫生院:负责协调医院对食品从业人员办理卫生健康证明;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

环保站: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农贸市场进行环评;对农贸市场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进行监管;负责对农贸市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

各村(居)委会:履行属地监管责任,负责农贸市场日常卫生、垃圾分类、占道经营、安全生产、维稳、治安、环保、消防等监督、管理服务工作;督促市场权属方、开办方对农贸市场存在问题及时整改;配合各职能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指导市场主体对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落实农贸市场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和农贸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按照监管责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司其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务求农贸市场监管取得实效。

(二)召开专题会议,强化组织保障。

乡政府建立农贸市场工作专题会议制度,由乡长或分管副副长定期召开会议。由乡食安办负责召集,通过检查、考核和通报各单位履行农贸市场监管的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7

一、加强和创新税收社会管理的认识

(一)准确定位基层国税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向

作为基层国税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要从服务全局出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内部社会管理,强化班子团结,融洽干群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国税和谐。这其中,重点应该是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汇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社会对纳税人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征纳和谐。

(二)全面把握基层国税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

首先,税收的社会管理,不能等同于税收管理。税收工作社会管理目的是化解征纳矛盾,共建和谐税收,追求的是社会效率;而税收管理目的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效,追求的是管理效率。其次,社会管理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狭隘理解为税务纳税服务。税务纳税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主要指税务机关提供的办税服务;而社会公共服务还包括政府和社会为纳税人提供的司法救助、信用评估等多元化服务。再次,不能过度将“税收的社会管理”扭曲为“税收的社会问题管理”,结果将社会管理变为行政控制,不承认纳税人和社会的自治功能。

(三)正确处理基层国税机关在社会管理中加强与创新的关系

所谓“加强”,就是过去一些好的做法和传统优势,还能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继续保持和发挥。过去是正确的,还能适应现在的,但是被忽视和弱化了的,要重新重视并强化。所谓“创新”,就是过去有一些好的做法,有提升和改良空间的,需要进一步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过去没有的社会管理,要创新,要尽快形成新的社会管理的方法和机制。 “加强”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加强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创新是过程,是方法,加强是目的。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创新是核心,没有创新,就得不到加强。

二、加强和创新税收社会管理的实践

(一)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尝试构建信访、舆情、应急“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仅是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做好一切税收工作的前提保证。长治市国税局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揽,以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和干群关系为目标,在全市系统建立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研究出台了《信访工作管理制度》、《涉税舆情管理制度》、《紧急突发事件处置办法》和《涉税舆情、信访、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信访、舆情、应急“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从群众上访到领导下访、被动应访到主动预防、单纯信访到综合治理的转变,有效化解了征纳矛盾和干群矛盾。据统计,去年以来,长治市国税系统共接受处理涉税信访件35件,妥善处置网络舆情2起,营造了和谐融洽的税收环境,近年来,长治市国税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各项工作得到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国税形象。

(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社会综合治税

去年年初,针对制售和购买虚假发票泛滥的状况,长治市国税局积极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建立“政府领导,税务主管,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机制,国税、地税、公安、财政、审计等五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了发票“拒假索真”综合治理系列活动,形成了打击虚假发票、索取合法发票的浓厚氛围,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国家税基。一年来,全市共查处发票违法案件388起,查补税款、加收滞纳金及罚款近3000万元。《中国税务报》以《长治整治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效果初显》为题头版头条介绍了长治的做法。

今年以来,长治市国税局依托市委依法治市领导组办公室宣传力度大、点多面广、渠道畅通的平台作用,以宣传税收优惠政策为重点,利用长治市普法宣传网络,组织全市普法干部开展送政策活动,不仅将税收优惠政策送到了党政机关,而且送到了厂矿、农村、学校、社区,实现了税收宣传“全覆盖”,推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国税系统为各类纳税人办理减免退税8亿多元,共有13277户个体户和900余名下岗工人、残疾人、大学生享受到了税收政策优惠,党的惠民政策让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为发挥社会的协税护税作用,今年8月份,长治市国税局与地税局、财政局、市委依法治市领导组办公室、市综治委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社会管理依法提供涉税信息的通知》,依据征管法相关规定,具体明确了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关涉税信息的法律义务,消除了过去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部门壁垒和人为障碍,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税务部门的信息采集渠道不畅难题,为实施信息管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拓宽社会管理主体,引导纳税人自我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和谐税收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有效解决纳税人诉求渠道不畅通,合理需求税务部门不了解以及发生纳税争议维权时势单力薄、力不从心等问题,长治市国税局在平顺县试点,拓宽社会管理主体,引导纳税人成立纳税人协会,在全力保障纳税人权益的同时,注重强化纳税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组织纳税人依法有序参与税收管理和服务。当纳税人遇到税收争议或遭遇到侵权行为时,纳税人协会以组织名义出面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谈判,避免了征纳双方的直接冲突,缓解了征纳矛盾,受到了普遍欢迎。

三、加强和创新税收社会管理的思考

(一)以理论创新引领税收社会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和谐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长期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税务机关必须把加强和创新税收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社会管理与税收管理两轮并驱,大胆探索税收的社会管理规律,不断总结社会管理经验,以理念创新引领税收的社会管理实践创新。

(二)以主体创新凝聚税收的社会管理合力

加强和创新税收社会管理,要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多调动和更好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形成社会合力,依靠社会力量弥补税务部门单方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尊重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发挥纳税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引导纳税人主动遵从税法,从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以机制创新推动征纳融洽和社会和谐

针对税收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的问题,应当着重创新和完善多元化的、政府领导、税务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税收协调合作机制;针对税收社会服务缺失的问题,应当着重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为主、多种社会服务互为补充的税收社会服务机制;针对纳税人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应当着重创新和完善多渠道的、及时性的纳税人诉求维权机制;针对征纳争议频发的问题,应当着重创新和完善以调解争议为主要功能的税收协商谈判机制。

作者简介: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8

根据《中共XX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和2012基层党建创新课题申报的通知》(贵定党建办通[2012]1号)文件精神,现就我乡2011年基层党建创新成果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背景

中共XX县xx乡委员会下设机关、教育、xx村、xx村、xx村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5名,其中农村党员133名。党员民族分布:汉族28人,苗族20人,布依族117人;年龄分布:20-30岁7人,30-40岁60人,40-50岁43人,50-60岁25人,60岁以上31人;文化程度分布:本科以上10人,大专以上8人,高中以上17人,初中以上67名。其中,流动党员35名,占总数的21.21%。

由于我乡经济发展滞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了党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加大了我乡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难度。鉴于此原因,为进一步做好我乡基层党建工作,我乡将探索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模式作为我乡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努力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于我乡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的新路子。进一步增强我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动力,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基层党建工作新亮点,破解基层党建工作新难题,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二、基本思路

2011年,我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在县委、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工作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我乡党委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抓实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全力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从乡情村情出发,推动xx乡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全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四、目标任务

摸清我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根据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结合我乡实际,探索适合我乡的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思路,进一步强化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培育基层党建工作新亮点,破解基层党建工作新难题,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五、主要措施:

(一)分析探索阶段(2011年9月25日—2011年10月15日)

分析探索阶段,要认真对我乡现有党员进行一次摸排,准确掌握我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通过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的分析,探索制定一条适合我乡的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路子。通过分析,整理好相关资料,形成书面材料,存档并报送相关部门。

(二)实施整理阶段(2011年10月15日—2011年12月15日)

通过分析探索阶段的工作,将已制定的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施,找出存在的不足,在工作中不断调整,整理出一套真正适合我乡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强化我乡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

实施整理阶段,各支部及时做好自查整改工作,及时将信息向乡党委汇报,乡基层党建创新课题办公室做好指导及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三)总结整改阶段(2011年12月15日—2011年12月31日)

总结整改阶段,乡基层党建创新课题办公室对我乡在此次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送相关部门。

六、具体做法及成效

1、搭建沟通平台

我乡党委在我乡千乡万村网页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并讲乡党委班子成员、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名单、联系方式等公布在网页上,使流动党员可以随时与家乡党组织联系沟通,定期汇报思想动态;此外,各支部班子成员还定期主动联络在外务工流动党员,以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数量、流向地点、从业情况、实际表现,保证了流动流散不流失。

2、完善制度

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给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和自身发展创造动力、提供条件,我乡党委积极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制度建设。制定了《xx乡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制度》、《xx乡流动党员学习制度》、《xx乡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等,规范了我乡流动党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3、及时更新台帐

及时更新《xx乡流动党员台帐》,详细列明每位党员的流出地信息、个人基本情况等并随时更新,确保做到“来有登记、走有注销、查有明细、问有详情”。通过及时更新流动党员台账,准确把握我乡流动党员的流动方向、工作生活情况等。方便了对我乡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

4、开展“五个一”活动

我乡以春节农民工集中返乡为契机,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是开展一次调查摸底,各支部采取入户调查、集中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我乡流动党员深入开展了一次摸底调查,进一步核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确保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我乡春节前对流动党员和困难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物资的同时,更送去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是召开一次座谈会,我乡于春节前夕组织流动党员召开了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我乡党委班子及各支部班子成员与他们谈心交心,并认真听取了他们在外务工的思想、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在外的所见、所闻、所学,还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引导和支持他们返乡创业,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四是举办一次培训会,我乡于春节前夕举办了一次流动党员培训会,首先是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州、县有关开展创先争优、“四帮四促”等活动的重要文件精神,以及刘建明书记在XX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深化了他们对县情的再认识,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是结合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实际,组织他们学习了务工实用技术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了流动党员的技能和维权意识;第三是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学习了《党章》以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强化了对我乡流动党员的党性教育,切实增强了我乡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五是开展一次帮促活动。我乡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流动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并在春节前后都深入村寨,走访了困难流动党员及流动党员留守家庭成员,对他们的生活情况、存在困难、意见建议等逐一登记、梳理,认真开展扶贫救困及帮扶工作。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员去向难掌握

一些党员外出之前不与党组织进行沟通,外出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络,给党组织掌握其去向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参加党组织生活困难

流动党员数量的日益增多,也给党内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带来了直接影响。一是由于他们大多数的工作多为临时性,往往只顾忙于生计,给其参加组织活动带来一定影响;二是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组织的活动,并且许多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流动党员无法参加当地党组织活动。

(三)经常教育坚持难

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但流动党员因其流动性大,坚持经常教育成为一个大问题。虽然我乡建立了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但由于流动党员情况比较复杂,坚持教育比较困难。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篇9

XX街道XX社区成立于2010年1月份,辖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户4671户,常住人口14118人,是大铁北改造建立的第一个高档现代化新型封闭住宅小区。XXXX年X月XX省XX市XX区XX街道党工委在XX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委,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 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努力把社区内党组织力量凝聚起来,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把党的工作渗透到各个方面,形成符合社区实际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和谐社区共建。以创建一流示范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整合各方面优势创建了多个社区文化团体,开展了多项便民利民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为推进社区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载体,依托“三支队伍”,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为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XX社区着力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组建了三支队伍,即:志愿服务队伍、社区业主委员队伍、党员义工队伍,为社区民主自治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低保户志愿者队伍、假期学生志愿者队伍,社区干部志愿者队伍,组织起来开展社区义务奉献活动,根据辖区不同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有效地确保社区的和谐和稳定。社区特困党员XX,是一名退伍老兵,老伴没有老保,女儿XX患智力残疾,儿子儿媳也都下岗失业,每年街道党组织都为他家捐钱捐生活用品,社区党员结成的帮扶对子也经常帮助他家捐款。党员志愿者经常到他家帮助买煤、清理消毒房间。考虑到他家人口多,住的平房拥挤的实际困难,社区去年还为XX的女儿李丹枝申报办理了廉租房。切实解决了他家的实际困难。

二是依托社区业主委员会队伍。依托街道成立的多个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之间的沟通,建立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细化社区服务事项,加快社区各项工作建设,以实现百姓管理百姓、百姓服务百姓、百姓娱乐百姓的目标,从而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工作。为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和完善辖区居民自治工作,从而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我们制定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共建会议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社区成立2年来共组织成立了3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包含小区党员和热心居民的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居民自治作用,其中最直接的体

现是小区业主委员成为了矛盾解决的缓冲区,也是解决问题较为客观的第三方。

自2011年10月,XX国际社区2栋3单元电梯由于曳引机(电梯部件)原因,导致不能使用,经电梯维修公司维修后,仍不能解决,必须更换电梯重要部件,更换部件费用20000余元。后发现必须重新更换电梯。更换电梯资金总额为67668元。对该栋居民造成出行十分不方便,尤其这栋楼还是小高层,住户多为年纪比较大的居民。物业公司与该楼栋居民多不想承担过多维修资金,经协商双方只能承担共30000元资金,最终导致维修进展停滞。最后在社区与业主委员会与XX市房产局沟通后,该部门答应为XX国际小区申请物业基金,但目前资金不能马上到位,现由XX区住建局为维修问题垫付资金67668元,两日内将有维修人员开始维修施工,一定在最短时间内让电梯正常运行,恢复居民正常出行。

三是依托党员义工队伍。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创新服务理念,组织了一支服务于群众的党员义工队伍。党员义工队伍本着“奉献、服务、互助、和谐”的精神,以“有困难找党员义工,有时间做党员义工”为口号,在社区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在XX社区,活跃着一支社区卫生治安义务监督队。这支队伍主要由第

二党支部的退休党员组成。平时,他们重点协助搞好社区卫生和治安管理。在节假日期间他们还协助社区做好站岗执勤工作。XX社区党总支又根据下岗党员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下岗党员服务队”。在下岗党员中挑选出较有专长的党员作为队员,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疏通下水道、修理家电等低偿服务。这样既解决了下岗党员的再就业问题,又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社区徐传富老人去年家里下水道堵塞,请外面的通管公司,要价近百元,社区党员服务队了解情况后,免费为他疏通了下水道。此外,社区党总支部通过“三管”,管住、管好、管活在职、离退休党员,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内容,推进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

社区始终把关注民生、注重民意、为民谋利、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居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探索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推进社区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进程。

(一)实施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化服务。积极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社区服务管理站,延伸服务触角,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横向并联、纵向贯通、覆盖全面、功能互补的网格化管理服务网络。自实行“网格化”

管理以来,共排查邻里矛盾4起,全部得到化解;收集并采纳居民意见和建议50余条,为居民提供开证明、上户口、交保险、安水电、退休认证等“十小服务”200余件,深受社区居民好评。

根据社区居民人员数量、地理分布、综合素质、民生需求等情况,以每200-300户为基础单元,将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由服务站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为切实达到网格服务精细化、经常化、个性化的目标,在已有的5个网格的基础上,又划分出12个小网格,由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担任网格管理员,履行网格内信息采录、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服务等十大项职责。社区在志愿者和治安积极分子中为每个网格配备了“八大员”,履行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诉求、开展便民服务等工作。为加强网格之间、网格与服务站之间的联系与衔接,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对社区日常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进行规范,网格信息员每周将收集的民情信息,及时反馈给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员采取在服务站定时集中、在网格内流动办公的方式,每周至少循环走访居民1次,每半月与重点人员见面1次,建立民情台帐,写好民情日志。管理员对网格内发生的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先登记受理,按级汇报,妥善解决,及时反馈结果;每周召开社区工作例会,通报各网格上周工作及完成情况,并

针对网格管理员、信息员收集反馈的社情民意,分析居民思想动向,回应居民服务需求,确定社区服务重点。

依托网络管理,建立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定期采集、录入和更新信息,大大方便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全方位排查、收集、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对一般性纠纷隐患,社区公共服务站关口前置,限时办结,力争做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

(二)实施“5+2措时制”管理,全天候为百姓服务。

把为居民“排忧、解困、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切实为居民办实事。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运行后,在深入摸底走户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规范了工作流程,为了解决社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到社区办事难的问题,推行了5+2工作模式。所谓的5+2模式就是开通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在正常工作日期间有工作人员轮流值班,重点解决午休、下班后和上班前期间居民有事找不到人,无法联系的问题。双休日节假日统一编班值班,达到为民服务全天候、全时值、全方位、无盲区、无盲点、无空岗。要求谁接待、谁负责、谁办结,并且有错时工作接待记录,工作人员当时能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记下办事人的电话号码,实行跟踪回访制度,待咨询相关人员如何办理后,再电话告知办事人,让居民满意。

(三)形成 “支部+协会”组织,以党带群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社区党支部紧密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在社区内健全党建工作网络,成立了XX老年艺术团和XX社区太极拳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提升辖区内居民的文化活动生活。先后成功举办艺术团PK赛、七一晚会、慰问老年院等活动。艺术团成立后,以社区为载体,让社区爱好艺术的老年人都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同时,通过社区文艺活动达到娱乐、沟通、宣传的作用,让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XX社区以社区艺术团为平台,推出多种多样的表演方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搞活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开展党员义工志愿服务社区活动。

以“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尽党员义务,建和谐爱民”为主题,组织发动党员在社区内广泛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社区党员、党员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自愿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特点,无偿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党员义工认领了环境保护、治安防范、关爱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目前,社区共7只志愿者队伍100余人,开展了包括维修,卫生,养老等多种志愿服务100余次。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社区设置了便民服务箱,里面包括雨具、水电材料,各类工具都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各种极具亲和

力的社区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了现代城市居民的冷漠病,让人们仿佛又回归到了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大杂院”时代。

1、年轻群体方面

结合辖区年轻人群体较多,生活压力大的情况,社区内设有心理咨询室,定期聘请心理医院心理医生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心理辅导工作,并设置瑜伽室,定期有瑜伽老师到社区教学。

2、老年群体方面

社区用房内设有老年日间照料站,为白天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无偿服务。助老志愿者服务队针对孤、病、残、瘫的老年人群体进行了一对二(每名志愿者包保两户空巢家庭)的服务,这些老年人如今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可享受助老志愿队提供的代换煤气、代送报刊、代领养老金、代缴水电费等10多项服务。社区并设置了登记服务卡,每月做到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服务。

3、困难群体方面

开展特困群体、低保残疾家庭服务活动,向困难家庭发放重残慰问金、低保补助金,发放爱心救助卡、走访慰问重残家庭。通过慈善月、双日捐、社区爱心超市、爱心捐助站等多种形式,结合辖区高收入人群较多的特点,充分发动辖区内企业、党员及高收入群体,让更多人加入到帮助困难群

体的队伍中来。每年的秋天,社区的工作人员们又抱着一颗 颗白菜给困难的家庭送菜上楼。美年的元旦和春节低保户和困难家庭的年货也不用发愁,社区都早已经帮忙采办好了,雪白的面粉、金黄的豆油、沉甸甸的猪肉还有那厚厚的慰问金,这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帮扶,更是满含着所有社区干部们的爱心和真情。在走访里社区干部们还不忘鼓励大家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生活,在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 帮扶和关心下,相信一定会渡过困难时期,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五)设立“百姓说事点”,搭建百姓诉求平台。“百姓说事点”是在群众经常聚集的娱乐场所、消费场所和其它场所,通过聘请的信息员和法律服务人员,将了解、掌握的社情民意、纠纷矛盾信息,及时向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或相关部门反馈,利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主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减少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XX社区现在共有6个“百姓说事点”,覆盖各个网格,分布在居民集中地方,进一步畅通了百姓的诉求渠道,我们社区室内“百姓说事点”有“一牌”,即悬挂一块招牌。公开联系电话:“一版”即设置一块工作公示板,解答百姓提出的疑问:“一本”即放置一本百姓说事点记事本,把百姓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一员”即聘请一名信息员,负责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报送,除此之外,在每一个百姓说事点

上海选派了一名驻点律师,定期解答群众涉法疑难问题。

社区内设置人民调解室,专为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调解工作,我们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总结民间纠纷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复杂疑难问题解决解决在基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最后达成人民调解工作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终极目标。

(六)强化管理,建设幸福平安社区

以“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了”为工作原则,社区综治科与区司法、人社、信访、民政、法院、工会、妇联等部门以及辖区派出所、企业、部队、学校、物业公司等共建单位进行了衔接,并对终点路段安装摄像监控设施,实行矛盾纠纷归口管理、综合协调、统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形成以各级调委会为主、党政牵头、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调解工作格局。此外,社区通过设立百姓说事点、百姓留言板、群众来信来访簿册、便民服务箱,开通服务民生热线电话,发放温馨服务卡、建立民生信息员队伍、开通社区民情QQ群等多种形式扩宽群众诉求渠道,使百姓需求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目前,社区已调解大小纠纷80多起,防止矛盾激化升级10余件。

XX社区

上一篇:高中必背古诗文易错字填空练习下一篇:异地交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