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024-06-15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通用11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此文是由一篇读书笔记而改编的文章。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4.掌握写作读书笔记的方法。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四.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喜欢读书吗?最喜爱哪些类别的书? 2.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3.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读书笔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4.对于题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对哪个词语感兴趣? 必读.男孩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2.学生读课文。

3.集体交流,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1)我是吴缅,这本书是我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又传给我的。

(2)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3)课文主要写了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三部分内容。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2.掌握写作读书笔记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教学难点 掌握写作读书笔记的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本书是怎么来的? 2.书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提生回答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的家人要三代相传?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提生回答:7至11节内容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做木筏.送食物.搭帐篷)(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水稻,做面包.驯养山羊.养鹦鹉.做家具)――物质(3)后来生活又如何?

(救下一个俘虏,成了好朋友)――精神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三.我的收获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1)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13节(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14节(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15节 2.理解“名言”(1)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2)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交流。

(4)思考:如果鲁滨逊有害怕的心理,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问: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四.理解课题,深化感悟

1.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1)学生交流讨论(2)全体交流 五.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布置作业

1.制订计划,读好《鲁滨逊漂流记》,并写一篇读后感。2.已读过的借阅《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聪明机智

学会生存 不怕困难

学会坚强 勇敢顽强

学会创造 热爱劳动

„„ 具有坚强毅力 „„ 渗透: 读读故事梗概 感受人物特点 品品书中名言 发挥丰富想象 课后札记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通过鲁滨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突如其来的不幸遭遇前,不能慌了手脚,要努力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一切有利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进行创造性劳动,同时还要努力排除孤单情绪,要看到希望,要乐观向上。尽管我们现在不太可能会碰到鲁滨逊的境遇,但是他积极的人生观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这也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能代代相传的原因。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关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艰难和挫折,这对他们的人生起了什么影响,以此来体会主人公在逆境中奋起的崇高品质。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2

1《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怎样的书?(引导学生从书的封面、内容、扉页题词等说起)

2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因为这本书教我们“学会生存”。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值得“我”家三代相传,让“我”爱不释手?

3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展现了鲁滨逊富有传奇色彩的荒岛历险生活?(板书:遇险历险脱险)

【评析】先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揣摩一下文章表达顺序,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书,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

二、品读课文,感悟鲁滨逊是怎样的一个人

1在28年的漫长时间里,在这样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7~12自然段。

2刚到荒岛上,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指名读第9自然段)鲁滨逊到沉船上拿了哪些物品,选择怎样的地点搭帐篷?(符合“四个条件”)

3从沉船上运来的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什么?(指名读第10自然段)

4鲁滨逊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解决了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要求。然而,在长达28年的荒岛生活中,他所遇到的最大的煎熬会是什么呢?(孤独与愁闷)

【评析】前面问的是“困难”,这里换成“煎熬”,更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因为“困难”指向物质层面,而“煎熬”则指向精神层面。

5为了排遣可怕的孤独与愁闷,他先后养了两只猫、一只狗和一只鹦鹉等作为朋友,后来又救下一个俘虏,还努力教这个俘虏学说话。同学们请看——(课件播放:鲁滨逊收养“星期五”并耐心教“星期五”说话的视频)

6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度过漫长的28年后,鲁滨逊终于等来离开孤岛的机会。(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教师联系原著说说鲁滨逊脱险经过。

7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课后请同学们再去认真阅读原著,更精彩的内容在原著中。

【评析】此处强调“更精彩的内容在原著中”,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让本课教学成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一个引子。

8刚才回顾了鲁滨逊长达28年的荒岛生活,谁能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鲁滨逊的样子?

9我们再看看日记主人吴缅想象中的鲁滨逊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课文中鲁滨逊的画像,配文字:“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筐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从这身装束打扮乃至鲁滨逊的传奇经历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10总结:所以,吴缅希望自己也像鲁滨逊一样,成为“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板书:鲁滨逊聪明机智坚强毅力探索者发明家善于创造性劳动)

【评析】在重温了故事情节,丰满了人物形象后,再让学生概括人物精神品质,避免先将人物形象定位。这是归纳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品读名言,交流读书收获,指导读书方法

1刚才我们了解了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欣赏一些故事情节感受到人物的精神。这样读书还不够,我们还得关注书中那些蕴含一定道理能给予我们启示的名言。

2(课件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吴缅从书中摘抄的一句名言,吴缅本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课件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谁能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4你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富有哲理的名言?(学生交流各自摘抄的名言)

5教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也摘抄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同样能给我们许多启示。(课件出示:“我已学会多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安慰。”)读一读,想想这句话是鲁滨逊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又能感悟到什么?

【评析】此处强调“想想这句话是鲁滨逊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名言”,避免断章取义。

6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其实书中这样的名言警句还有很多,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这样一双慧眼,去发现这样的能给我们启示的精炼的名言,从而获得教益。

7刚才我们欣赏了部分精彩的故事情节,在头脑中形成了鲁滨逊这个人物鲜明的形象,然后又品读能给予我们启示的名言。按照这样的方式读书,你就能真正地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8这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爷爷在书的扉页写着——(引读:“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在上面写——(引读:“学会生存”),我读了这本书,也决定——(引读:“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那如果是你,如果你将来要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什么呢?

9学生写、交流。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作者选用了一个十分别致的标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至少涵盖了以下内容:

一是本文叙写对象是一本书。至于是什么书,标题没有明确揭示。

二是强调这本书是必读的。所谓“必读”,意思是必须阅读,不可或缺。究竟是什么书,如此重要,列入了“必读”的范围?这就引发了读者急于探知底蕴的强烈愿望。

三是“男孩子必读”。为什么单单指定男孩子呢?女孩子一定要读了吗?作者是不是帮弄玄虚?这就使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强了吸引力。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点明了我读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的由来,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我喜爱的书的名言和书中的人物,突出了我对名言的理解和从人物身上萌生的希望,点示了我珍藏这本书的打算,发人深思。

三、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七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七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1.同学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五、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3)后来生活怎样?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5)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有什么感受? ——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2.理解“名言”。

1)你能说说这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3)我们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结合自己经历或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4段。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这本书男孩子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

1.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五、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课前先学: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

2、阅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鲁宾逊漂流记》是一本“我”家三代单传、很旧很旧的书,封面上有爷爷和爸爸的亲笔题名。爷爷为什么在题词中写到“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搞清这个问题。

二、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出示: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想想: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试画出相关的词句,写出感受。

2、汇报学习收获。(先读有关词句,再谈自己的理解。)

(1)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28年的历险生活。)

(2)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

孤 独:荒无人烟——养鹦鹉作伴,还做了家具,驯化星期五。

缺乏食物: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一一送到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

住宿困难: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息之地。

3、说说看鲁宾逊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找出原句。(聪明机智、有坚强毅力、勇敢顽强)结合课文谈理解。

三、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1、“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13和14自然段,试画出相关的词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的理解。

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指名读这句话。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3)教师小结:其实,课文13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解释。

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齐读,体会。

2、作者喜欢这本书的里一个原因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鲁宾逊),在他的想象中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子?找出原句。(一个探索者、发明家、创造者)

3、为什么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出示:(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其实,这也是爷爷和爸爸寄予我的希望。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4、出示讨论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分组讨论,交流观点。

四、想想写话,深化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出示:如果你是作者,你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会在扉页上写些什么?你会怎样讲给你的孩子听?请快速构思写一小段话。

3、指名读写话内容。

4、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请大家课后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请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心得报告会。

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篇5

内容离奇

爱不释手 喜爱名言

喜爱人物

好好珍藏

总评: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时划分:两课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把课文的整体感知与学生的已有的阅读经验的描述结合起来。教学设计上,我就引导学生“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开放性的问题为话题,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探索文本,从而走出文本。教学流程:

第 1 课时

一、情景导入

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谈话交流:同学们,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感知体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圈化勾点。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三、对话探究:

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同学肯定问了许多问题,在这么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四、建构生成:(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作业设计: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 2 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课前准备:多媒体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把课文的整体感知与学生的已有的阅读经验的描述结合起来。教学设计上,我就引导学生“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开放性的问题为话题,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探索文本,从而走出文本。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听写生字

2、读课文

二、感知体验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3)后来生活又如何?(4)【幻灯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这是这课文中写到的一个概括性的简短的故事情节,请你读读这个情节,边读边想象,在你的脑海里能不能像放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的情节变成一幅幅活的的画面。

(5)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三、对话探究: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同样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幻灯片: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请你读读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谁能向同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十四节。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四、建构生成: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

学会生存,学会坚强

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2、连线

3、课文理解。教学反思: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宝贵知识财富,很多都在前人所留下的名著中。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7

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通过对比、想象,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理解感悟课文:

(一)1.对比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唯一?什么意思?只有他一个人。刚才我们从蜂拥而至中知道来的人非常多,这里却说只有他一个人找到真金?

2.质疑: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3.总结: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真金?

难道他有三头六臂?还是碰上仙人指点?那他到底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聚焦彼得,看看他到底靠的是什么,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二)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彼得种花?

(三)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描写彼得的句子,谈谈你觉得彼得靠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彼得的句子?

预设:生说第四段、第五段(还有谁找到了这一段?这么多人)、第六段

第五段:刚才我注意到了很多同学关注到这个句子,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指名读

(哪个词语让你对彼得有认识?)“若有所悟”,什么意思?刚才我们在学习蜂拥而至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词语?你能不能用上这个方法说一说,它的意思?

(1)彼得悟到了什么?生读句子。

(2)看了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想法?出示第四段

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过后,小木屋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你来读)如此普通的景象在彼得眼中却不一样,彼得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推开小木屋的门,彼得看到(你来读)从这么平常的情景中彼得却想到了很多,彼得却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大家都看到了小木屋前土地的变化(大家一起读)只有彼得一个人陷入思考,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

彼得由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草想到了(土地肥沃),由土地肥沃想到(),由可以种花想到(),由人们买花想到()

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彼得发现,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彼得想到了。大家只看到了眼前,而彼得却看得很远。

(4)现在你觉得彼得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善于思考

(三)刚才还有同学找到了这个句子。

出示: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指名读,你觉得彼得靠的是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让学生自己板书:(全部精力)

(1)他可能会怎样付出全部精力?

(2)创境:彼得种花没有任何经验,这对他来说真是一种挑战,一次为了培育一种新的花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次,他看到花病了,他焦急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彼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用心呵护着这些花儿们。

(3)配乐朗读。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彼得的辛勤付出。

小结:彼得成为唯一一个获得真金的人,除了他有长远的眼光,善于思考,还在于他的勤劳。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聚焦描写彼得的句子,抓住词语,体会到了彼得的这些品质。

(四)1.课文3-6段写彼得靠种花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真金,为什么还要写他淘金失败呢?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从这件事中,你对彼得又有什么认识?

总结:虽然写了彼得淘金失败,但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他的这份坚持,这也是彼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2.课文就是讲彼得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淘金者呢?

板书的写法:巧对比

三、作业:

我么知道彼得成功的原因,但他的朋友杰克不知道,他给彼得写了一封信。指名读信。

老伙计:

当初我们一起来到萨文河畔,怀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但我们却没有淘到金子,只好扫兴离去了。最近听说你实现了发财梦找到了真金,能不能传授一下秘诀?

老友杰克

请同学们用上我们刚学到的对比的手法来给他回一封信。

亲爱的杰克:

当初我们一起来到萨文河畔淘金失败。你们______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________。

面对下过雨后被大水冲刷平整的土地,面对绿茸茸的小草,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

种花是个精细而又繁重的活,当花儿们生病时别的种花人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

我就是靠_______________取得真金的。

老友彼得

五、板书设计:

22、金子

彼得

观察

思考

坚持

勤奋

淘金失败

唯一找到真金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8

1、使学生理解环形面积的含义,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环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准确地求环形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xkb1.com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π   3π    6π   10π      7π      5π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

二新授:教学例4:

街心花园中圆形的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www.xkb1.com

板书课题:公式的运用。

第一步:弄清题意。

条件:圆周长C=18.84米

问题:圆面积S=?平方米

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明确:要求圆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由给的圆的周长这个条件求出圆的半径?

求出了半径,再怎样求花坛的面积?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生看课本第95页例4的分析与解的过程,掌握解题格式,并做完书中的空。

练一练:课本第95页“做一做”中第2题。                                       教学例5:

A、什么是环形?

学生动手,每人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用小剪刀剪去半径是10厘米的圆。

明确:剩下的图形是环形,剩下的面积就是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环形面积。

b.怎样求环形的面积?

(1)老师演示教具(一个圆中间取出一个同圆心的小圆),让学生明确,求环形面积就是从外圆面积中减去内圆面积,因此先要分别求出内、外圆的面积,再求环形面积。

(2)自学课本第96页例5:新课标第一网

提问:

计算环形面积一般应该分几步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谁会列综合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点名学生回答:

C.练一练:课本第96页“做一做”中的题。

三、巩固练习

1、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  或 S=π×(R2-r2)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      S=πr2

已知直径求面积      S=π( )2

已知周长求面积      S=π( )2

(3)环形面积:       S=π(R2-r2)

四、作业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最近都读了些什么书?有什么感受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由日记改编的课文(板书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师:同学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害怕的危险的事情吗(指名说)

师:遇到危险害怕,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句名言.我们来读一读这句含义深刻的话.(出示齐读: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简介

师:.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过触礁,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那时孤立无援的他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鲁滨逊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在危险的境地中,在那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28年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齐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二、理解名言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二自然段,看看鲁滨逊在荒岛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大家可以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你读后的感受.(学生自由读)师:鲁滨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指名说)

1,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2,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作伴,做家具.师: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师:鲁滨逊凭着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消除了重重危险,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由此可见,危险本身有时并不可怕,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我”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说)1,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师:课文中的“我”,也就是吴缅也喜欢上了书中的这句名言,那他是怎样理解的呢(指名说,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你的理解.(再次出示名言,指名说)

师:读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书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地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看一看图片,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十四小节.(出示图片和“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又丑又笨的羊皮伞…….”)

师:鲁滨逊的坚强毅力,鲁滨逊的冒险进取精神吸引并鼓励着吴缅,因此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这句话:(引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师:正因为鲁滨逊在遇到危险,遇到困难时坚强,机智,所以才得以生存下来.由此我们知道危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危险的勇气.带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三、理解课题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么一本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的书,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着祖孙三代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然后说说你们的理解.(学生默读,指名说)

师:爷爷和爸爸送给吴缅的仅仅是一本书吗 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的希望,是什么呢(指名说)

为什么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小组讨论,发表观点)

师:《鲁滨逊漂流记》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成为经典的少年读物.小说中的冒险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读者.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版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的各种文字.此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的名著

四、总结收获

师: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催人奋进的经典著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弥补心灵中的黑暗.师:现在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收获(指名说)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读书笔记 篇10

六年级的新教材上有了一篇新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这本经典的小说,我抽出了时间看了这本由英国的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读后获益匪浅。

一xx九年九月三十日,一个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岛,这个人就是倒霉而又幸运的鲁滨逊·克罗索。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可见鲁滨逊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岛的他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得的。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11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         4/7÷2       3/5÷2    6/7÷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三

1、 出示例三  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 指导列式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与你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式及列式依据)

(3) 汇报并板书: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2/3

小红平均每小时走5/6÷5/12

(4)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不能)

(5)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除数是分数)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3、 探究计算法则:

探究计算2÷2/3

(1) 指导学生画线段示意图: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 ?  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四、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2÷2/3=2×1/2×3=2×3/2=3(千米)

简写:2÷2/3=2×3/2=3(千米)

5/6÷5/12=5/6×12/5=2(千米)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 计算:

24÷5/6      2/3÷3/4      5/7÷25/14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2、教学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 课堂练习:

四、 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上一篇:部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一篇:关于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