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教案

2024-06-07

病毒性肝炎教案(通用7篇)

病毒性肝炎教案 篇1

(一)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病毒性肝炎

(一)学时 2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任务2:分析案例中患者,能正确接待患者

任务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任务4: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 1.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难点: 1.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

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课后记 课堂中同学们对乙肝五对半的检查指征十分感兴趣,学习气氛浓厚,已初步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实验室指征。希望能将该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病毒性肝炎

(一)教学过程设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

(时间:

90分钟)【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

(时间:

5分钟)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入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步骤一】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

(时间: 10 分钟)教师:1.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崔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

(一)定义:

1、病毒性肝炎:是指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共五型。

2、病原体不同行,但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以疲乏、无力、食欲不正、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乙型和丙型、丁型易转为慢性。

(二)病原学:

1、甲肝(HA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低,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传染性高于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在100℃加热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70%酒精25℃ 3分钟均可有效灭活HAV。

HAV仅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2、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1)HBsAg:出现时间:在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期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对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HBV 保护力不完全。

2)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出现时间:随着)HbeAg消失而出现。

3)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者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被降解为HbeAg。

抗-HBc:抗-HBc-lgM:是HBV近期感染或者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l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3、丙肝: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丙肝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

4、简述丁戊肝炎的病原学

学生:思考并理解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步骤二】任务一: 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时间:30 分钟)教师:

二、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

1、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2、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机制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免疫应答介导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通过溶细胞机制及非溶细胞机制造成肝脏的病变;其实CTL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仅占肝细胞病变的一小部分,而细胞因子如TNF-α及细胞凋亡信号Fas/FasL的激活起很大作用。TNF-α及INF-γ在免疫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另外NK细胞及NKT细胞的溶细胞机制也起协同作用。

3、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决于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其中HCV抗原特异性CTL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丙肝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此外,调节性T细胞也参与整个疾病过程。学生: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步骤三】任务二:重点熟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时间:20分钟)教师:

三、临床表现:

虽然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但临床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病程有所不同,病程在6月之内的为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月者为慢性肝炎,其中

1、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现为急性肝炎

2、乙型 丙型 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需注意,由于病毒感染的潜隐性,对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即使患者不能提供6月以上的病史,也不一定能排除慢性肝炎的可能。

⑴急性肝炎:患者在近期内出现、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化验发现血清ALT升高,血清病原学检测阳性。若不伴有胆红素的升高,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若伴有胆红素升高则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⑵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按照我国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肝炎临床上可分为:

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2)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静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⑶ 重型肝炎:2000年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给出的定义如下:

① 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③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病的基础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或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或肝穿检查支持慢性肝炎,并发生重型肝炎的表现。

对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 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

2)中期 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 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60%或应用维生素K肌注后一周可升至60%以上,血清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水平可明显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⑸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

1)代偿性肝硬化是指早期肝硬化,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尚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2)失代偿性肝硬化是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学生:

1、熟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步骤四】鉴别诊断

(时间: 10 分钟)教师:

五、鉴别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是在肝炎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史,并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标志物。

1、甲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AVIgM阳性,通常在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

2、乙肝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中至少有2-3项阳性(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或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乙肝HBV DNA的载量可反应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肝功能异常程度反应肝脏炎症的活动程度;

3、丙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CV阳性;

4、戊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EVIgM抗-HEV 阳性;

5、丁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DV阳性或HDV 抗原阳性。

病毒性肝炎需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相鉴别。学生:掌握所学病毒性肝炎的知识与其他疾病相区别

【步骤五】实验室检查

(时间:10 分钟)教师:

1.血象:急性肝炎,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后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减少

2.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

血清ALT升高程度与肝损害程度不平衡。对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的帮助。

门冬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

3.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身高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比例对判断黄疸性质有帮助。

4、尿二胆: 尿胆素元:急黄肝高峰期或淤胆性肝炎及胆道梗阻时,尿胆元素可阴性。学生:

1、学生思考讨论

2、认真熟记坚持指标

【步骤六】归纳

(时间:2 分钟)教师 知识点

1.重点内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 3.熟记临床实验室指标 学生:

1.学生思考 2.进一步熟练

【步骤七】总结及作业布置

(时间:3 分钟)教师: 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重点熟记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病毒》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病毒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任务。

2、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点

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病毒结构的独特性;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病毒图案。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和前几年曾造成重大影响的传染病导入,并提问: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谁?从而引出课题:病毒

新课讲解:

一、病毒的形态

结合多媒体出示的两则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病毒的分布和大小:

1、病毒分布很广:陆地、海洋、天空,各种动植物乃至动植物体内甚至细菌的体内,都能找到它。

2、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所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病毒的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教师出示资料介绍: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教师讲析营养方式的分类: 教师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教师结合一段动画演示一个蝌蚪形病毒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使学生感知病毒的自我复制过程。

计算机病毒教案 篇3

授课人:刘勇 班级:七(2)班 第5节 时间:2015年6月24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和开发活动;(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竞赛、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2006年12月27日,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文件 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说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教师:针对教材中的讨论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适当参与并进行引导。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然后归纳: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特点,如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人学生谈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可能接触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真正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并不多,除了提到的‚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知识? 教师发送准备好的计算机病毒资料给学生。学生阅读资料,并尝试进行概括、总结。

学生分组活动,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认识了很多计算机病毒,那么同学们又没有发现她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学生分组活动,阅读计算机病毒的资料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生物病毒的 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针对性、寄生性等。

③、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师: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并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2)计算机安全

教师: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现在的计算机是不是已经真正安全了呢?什么才是计算机安全?除了病毒以外,计算机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门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 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②、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任务小结: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所学的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教

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还知道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认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还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这让我们受益匪浅。作业:

1、简述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简述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学反思:

计算机病毒电子教案 篇4

贾路艳

一、指导思想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应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深刻认识、高度警惕、学会防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节采用了“亲历体验—>理解概念->分析特征->共商对策->练习强化”这一主线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3、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几种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3、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及法规。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电子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二版)》模块四任务三中的重要内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和手机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教材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并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六、学生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什么是病毒?现在,他们操作电脑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恐惧。

八、教学策略 本节以一些特殊的常见的病毒实例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防治,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1、教法:体验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已在个人电脑和手机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出示幻灯片:通过同学们常用的U盘,常用的聊天QQ软件。(从同学们熟悉的QQ软件为例,QQ号被盗是怎么回事,讲解木马病毒)

实例1:以木马病毒为例,一个通过QQ的病毒,用来扩散恶意代码,以创

建一个IRC僵尸网络(感染了60,000台主机)。

当木马植入了你的电脑后,电脑就会被监控起来。轻者偷取用户资料,会把你的QQ密码、游戏帐号和密码等发给编写病毒的人。至于严重的,木马制作者可以像操作自己的机器一样控制您的机器,甚至可以远程监控您的所有操作。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进行。

我们网购用的银行卡密码还会安全吗?

使同学们对病毒传染性形成初步的认识,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病毒问题的严重性。以此引入新课(板书: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狭义: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对病毒的定义如下:“计算机病毒是指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片段代码。”

广义: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都统称为计算机病毒。有定义可以知道木马也是病毒中的一种。

(板书:

一、病毒的定义:人为编制的,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

实例2:以“熊猫烧香”(蠕虫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病毒案例来揭示病毒编制者的意图。引出病毒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计算机病毒程序,大多是由某些具有较高程序设计水平与技巧的人,出于经济、恶作剧、报复或蓄意破坏等目的编制的。

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光盘、U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板书: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

通过议一议:让同学充分理解并掌握病毒的特点。

1、蠕虫病毒能传播它自身功能的复制或它的某部分复制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这说明病毒具有(A)

A.传染性 B.隐蔽性 C.破坏性 D.潜伏性

2、计算机中毒后病毒会等待时机成熟再爆发,如CIH病毒每年4月26日都会爆发,这说明计算机病毒具有(D)。

A.传染性 B.隐蔽性 C.破坏性 D.可触发性

3、计算机病毒的爆发总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受到破坏,这是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具有(C)

A.传染性 B.隐蔽性 C.破坏性 D.可触发性

4、计算机中病毒后并不能让使用者觉察到,这是计算机病毒的(B)所致。

A.传染性 B.隐蔽性 C.破坏性 D.可触发性 实例3:黑色星期五病毒(内存驻留型的病毒),当计算机的日期是13日又是星期五时或者星期五时,这种病毒就会发作。

CIH病毒的设计者把4、7、8等月份的26日定为病毒发作的日子,其中尤以4月26日病毒发作最为严重,因此计算机用户对于4月26日要特别提高警惕。

实例4: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是利用微软公司在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进行传播的,只要是计算机上有RPC服务并且没有打安全补丁的计算机都存在有RPC漏洞,具体涉及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2000、XP、Server 2003。

老师总结: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1、删除磁盘上的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使系统不能启动或信息丢失;

2、病毒在计算机中不断复制,使得磁盘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工作速度越来越慢;

3、网络中的病毒程序可使整个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交通指挥系统失灵等。

4、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上面实例让同学们回答中病毒的计算机可能有哪些异常什么表现?(提前安排学生网上查询)

1.平时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2.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4.以前能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5.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大小发生变化。6.磁盘空间迅速减少。7.提示一些不相干的话。8.发出一段的音乐。9.产生特定的图象。

10.Windows桌面图标发生变化。11.鼠标自己在动。

通过提问:如果计算机已经感染病毒了我们该怎么办?这一部分是难点,我是这样来教的:提前告知学生,同学们分两组讨论,代表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引导总结病毒的来源,防病毒方法。

(板书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预防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措施

①隔离来源。对于外来磁盘,一定要经过杀毒软件检测,确实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

②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版本。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发现病毒并能及时清除。

③及时给操作系统打补丁。

④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种种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立即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

⑤经常做文件备份,重要文件要多做几个备份。

⑥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2)清除计算机病毒

①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

②使用专杀工具.查杀特定病毒。

③情况严重,需要格式化磁盘重装系统。

(3)操作演示:

①系统全面查杀病毒;

②特定文件夹的查杀病毒; ③对移动存储器查杀病毒; ④杀毒软件的升级。

(三)课堂练习、深化学习

1、填空:计算机病毒是()的、()的、()的一种()。2.计算机病毒是指()

A、可使计算机生病的病菌 B、可使人生病的病菌 C、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磁盘 D、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3、下列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A、操作方法不当造成的 B、人为制造的

C、频繁关机造成的 D、操作人员不讲卫生造成的

4、下载安装360杀毒软件,并实践给计算机系统盘C:和移动U盘展示杀毒过程(由于在多媒体教室无学生机,此内容放到下节课机房实践)

(四)课堂拓展 病毒有利的一面

电子战新领域——计算机病毒对抗

目前世界各国的军事电子领域都竞相开始研究这种全新的电子战“武器”,计算机病毒所攻击的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加上它的隐蔽性和传染性,这就为电子对抗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

科学家断言:未来战争破坏力最大的已不再是核打击,在电脑已经成为军事指挥、武器控制和国家经济中枢的情况下,“计算机病毒打击”将更直接、更危险。可以预见,随着微电脑技术在军事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进攻性的计算机病毒武器将迅速投入战场。计算机病毒武器将是信息战的杀手锏。

(五)小结:这一节,我们通过病毒实例了解了病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造成的危害性,如何防范病毒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下节课我们到机房一起实践计算机病毒的诊断和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和升级操作。板书:

计算机病毒防护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人为编制、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数据的程序

二、病毒特点:

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隐藏性、可触发性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预防为主(病毒来源一定先查病毒再用)2.杀毒软件 升级且定期查杀 3.辅助专杀工具

济南版初一生物上册《病毒》教案 篇5

主备人:李雪 审核人:初一生物组 课时:1 时间:2015年1月5日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节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的教学内容.教材将这一节知识安排在学完细胞及细胞构成的生物后,主旨就是突显病毒的特殊结构,因此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是本节的重难点.以病毒发现的过程为主线,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逐步获得对病毒特点了解的过程.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从科学家、病毒的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关于某个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SARS、禽流感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病毒到底是怎样作用的,它有哪些特征,学生还是很懵懂,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有意识地搜索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病毒的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想了解更多知识的欲望.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识别各种病毒,并能够说出病毒的特点和结构组成,明确病毒是生物.2、能力目标:

①通过书籍、杂志、网络来搜索有关病毒的各种资料,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②通过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巩固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③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关系,培养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三、重点和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结构组成;病毒的生活.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 : 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

1、大家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给我们国家带来灾难的非典吗?你对非典了解多少呢? 2、2009年在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你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回答,引入课题。问题:病毒能引起哪些疾病?

(二)探究活动

1.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从你的课前调查中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并将大家感兴趣的资料挑选出来,以便在全班交流。

2.教师适当补充,并播放视频资料。3.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

① 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有关疾病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如腮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稻矮小病等,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基本的外显症状和传播途径。② 引导学生概况出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措施。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1.提出问题:结合图片认识病毒。2.学生猜想,并汇报交流。

总结: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四)认识病毒的两面性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病毒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疾病。

②有益方面:例如我们打的疫苗,有人就是用人工处理的病毒做的,可以防治疾病。还有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等。

(五)病毒种类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并总结是哪三类。①动物病毒(例:乙肝)

②植物病毒(例:番茄花叶病毒)③细菌病毒(例: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禽病毒性传染病教案 篇6

学习要求:

(1)重点: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规措施。各论中病原、诊断、防制,尤其是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的内容)。

(2)学习方法:重视理论,打好基础,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善于观察,广采博学,兼收并蓄,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3)要求:有事请假,上课认真听,不许开通讯设备。课堂要提问,考前不辅导,平时划重点。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传染病与传染的定义 2.了解禽病防治的意义与任务 3.掌握畜禽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阶段 教学重点:1.传染与传染病的定义

2.畜禽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阶段

教学难点:畜禽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阶段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读相结合 讨论

【讲授】今年暑假的所见所闻(家里的猪生病):农村非常缺乏畜牧兽医人才。不会打针等。【板书】

一、禽病学的内容与任务

广义禽病学包括:家禽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遗传性疾病及杂症等。内容: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应是研究家禽传染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防制此类传染病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各论部分主要是讨论每一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概念、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制。

任务:研究各类禽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以及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有效方法,从而减少禽病所造成的损失,获得更高的养禽效益,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发展,为人类饮食及健康服务。

【板书】

二、禽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内科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寄生虫学、中兽医学、养禽学、饲料学等有密切关系,是上述各个学科中不同知识的综合应用。【板书】

三、禽病的危害

1)对动物的危害:①直接经济损失: 全球每年损失数百亿元,全国数亿元。②间接经济损失: 人力物力无法估计

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①人畜共患病(流感/新城疫、结核菌、支原体、衣原体等)②食品质量:病原及毒素残留引起中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3)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环境污染:乱扔,焚烧,掩埋。3D(Dirty、Difficult、Dangerous)行业

4)对商品贸易的影响:封锁禁运、销毁、赔偿、货赔、处理费等 5)对国家声誉影响:①政治影响 ②经济(外贸)影响 【板书】

四、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到该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时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了解潜伏期具有重要意义:防止潜伏期散毒;确定引进动物的隔离观察时间及解除封锁的时间。与诊断和防制措施也有关。

2.前驱期 疾病的最初症状,无特征性。主要是全身症状,如神经、食欲、体温,一般2天之内。

3.明显期(发病期)表现特征症状的阶段,为疾病的高峰期和典型期,时间比较固定。并有证病意义。

4.转归期(恢复期)即不是死亡便是康复。不同的传染病其转归期也不同。【小结】1.禽病学的内容与任务

2.禽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禽病的危害 4.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作业]P17T1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一、禽病学的内容与任务

二、禽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禽病的危害

四、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畜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了解检疫的种类

教学重点: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动物 教学难点:传播途径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读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板书】

五、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讲解】传染病的传染、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也叫必备条件或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者缺一不可,若能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既可阻止传染病的传染。但往往是对三个环节同时采取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传染源

1.传染源定义

也叫传染来源,阻止病原体能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外排出的活的动物机体。亦即受感染的动物。

2.种类

(1)病禽 最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传染期可排出大量病原。如急性传染病的菌血症和病毒血症阶段,因此要隔离。

(2)病原携带者(带菌、毒者)潜伏期带毒、健康带毒、恢复期带毒。这些动物因均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因此威胁更大。同时具有间歇排毒的特点,不易预防,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引进动物时,要隔离观察或作实验室检验(因其可排毒)。如流感等。

(二)传播途径

1.定义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

2、分类(种类)方式 共两大类,即水平和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 是指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形成的横向平行传播。(a)直接接触传播 在无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由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参与下病原体才能通过传播媒介感染易感动物的传播方式。从传染源把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因素(环境)叫传播媒介,其中有生命的媒介叫媒介者,无生命的媒介叫媒介物或污染物。

A:空气传播 包括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其特点是传播快、流行广。飞沫传播:病原体附着于飞散于空中的微细泡沫而进行的传播。

飞沫核传播:飞沫中水蒸发后变干而为飞沫核,内含蛋白质等有机物和病原体,其飘浮时间更长,传播更远。

尘埃传播: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散布于外界环境中并污染于附着物上,随着空气气流的冲击形成飘扬的尘埃传播。

B、饲料和饮水传播 C、土壤传播 D、媒介者传播

(2)垂直传播(属于直接接触传播方式)传染病从亲代到子代的传播方式叫做垂直传播。

包括:胎盘传播、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三)易感动物

1、易感动物定义 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容易感染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病原体只有侵入易感动物才能引起传染病。

2、影响易感性的因素

(a)遗传因素:不同种,甚至不同品系的动物其易感性可不同,由基因决定。(b)年龄因素:一是特异性免疫。二是发育阶段生理差异。(c)饲养管理水平:营养、卫生状况。(d)特异性免疫状态:包括天然和人工免疫状态。(e)病原体的特性:种类、数量、毒力。与易感性对立统一。【板书】

六、检疫

1.检疫的定义: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国内检疫: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和动物产品检疫 3.国境口岸检疫

【小结】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作业:P17T2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五、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动物

六、检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消毒的种类与方法 2.掌握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3.掌握家禽的发病规律

4.了解禽病研究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教学重点:1.消毒的种类与方法 2.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教学难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讲相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板书】

七、家禽传染病发生的规律

1.常见多发病多2.大群发生,传播快,损失大 3.多无季节性、周期性 4.多为诱发性、对应激敏感(包括虫,鸟等)5.幼龄及高产期病多 6.与人共患的病较少,只有AIV、衣原体、E.coli、Salm等几种。

【板书】

八、禽病学的研究概况及成就

1.研究范围广、内容深 2.研究手段新 3.研究水平高 4.研究成果 5.学术活动多 6.经济效益最显著 【板书】

九、禽病研究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1.新病越来越多

2.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疾病复杂化 3.老疾病表现新形式

4.由于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免疫接种的困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5.抗生素的使用问题越来越突出 6.缺乏基础研究和系统研究 7.忽视饲养管理,只重疫苗和药物 8.引种太乱

9.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10.科学及文化素质差

【板书】

十、防制禽病的一般原则及措施

防疫工作的原则:1.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3.认真贯彻执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兽医条例及法规。

一般原则:1.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2.加强饲养管理 3.搞好卫生消毒及检疫、处理好病尸 4.加强免疫接种

5.搞好药物预防(预防原则)6.搞好杀虫灭鼠及防鸟工作

(一)消毒

定义: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一般不含非病原微生物及芽孢、孢子。

灭菌:是杀灭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芽孢。

防腐:是指防止病原微生物发育、繁殖,不一定杀灭。消毒分类

(1)定期常规预防性消毒平时的日常性工作,均有计划地定期进行,以预防一般常见传染病为目的。

(2)临时消毒 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消毒,以预防和终止当时正在流行某种特定传染病为目的,不在计划之内,消毒方法、药物、对象均以该种传染病的实际情况而定,消毒次数比较频繁,每天一次甚至几次。

(3)终末消毒 在某种传染病流行结束后,或对疫区、疫点解除封锁之前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也以预防某种特定传染病发生为目的。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A、紫外线、阳光。B、高温消毒:干热、湿热、火焰、微波。C、超声、辐射

2、化学消毒法 用各种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3、生物热消毒法 即堆积发酵高热(70。C以上)来消灭病原体。消毒效果检查:减少率60%以上。检疫

定义 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家畜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传播 6 蔓延。

目的意义: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新病传入、防有病物进入(保证合格无危害品)。

分类:产地、运输、屠宰、口岸检疫三种。前3种为国内检疫、后一种为国际检疫。

(二)免疫接种

定义: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的依据:

1、疾病流行情况 主要是针对有可能在该地区暴发与流行的疫病。

2、抗体水平依据抗体水平高低,再确定免疫时机。

3、疫病的发生规律 依据不同疫病发生的日龄、流行季节设计免疫程序,免疫的时间应在该病发病高峰前l-2周。这是免疫程序的时间设计基础。

4、生产需要 种禽和商品禽免疫程序是不同的。

5、饲养管理水平

6、疫苗的性质 设计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疫苗的免疫期、免疫途径、用途等运用合理的免疫途径、合理的疫苗类型去刺激动物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7、免疫效果 根据免疫效果、免疫监测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或继续实行。家禽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滴鼻、点眼和滴口免疫法,冀翅刺种法,颈部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饮水免疫法,喷雾免疫法和涂擦法

思考题:家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接种不良反应及克服方法

1、不良反应:呼吸道、全身症状、局部反应。正常反应、严重(异常)反应。

2、原因:微生物毒力、佐剂、机体状况、品种差异、免疫方法、途径、操作失误、环境应激等,油苗皮下最好。

3、克服办法:加抗生素、加保护剂、减少应激、加抗应激药物、严格操作、及时处理。免疫失败及其原因:

(一)疫苗质量不佳(二)疫苗选择不当(三)免疫程序不当(四)疫苗稀释失误(五)接种途径选择不当(六)免疫接种时的错漏(七)多种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八)抗菌药物对弱毒活菌苗的作用,抗病毒药对弱毒疫苗的影响(九)免疫麻痹(十)免疫抑制(十一)幼禽免疫器官未成熟(十二)抗原的变异、超强毒株或新血清型的出现等

免疫效果的评价:流行情况、血清学监测、攻毒试验(与非免疫动物比较)

(三)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 是指为预防某些疫病,在畜群的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某种安全的抗菌或杀虫药物进行的集体预防。

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特别是没有良好菌苗的传染病,在发生传染病时,对染疫畜群紧急采取药物预防,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另外,在正常畜群的饲料中添加含有抗菌类药物的保健添加剂,可有效地预防某些常发细菌病。

长期不合理地进行药物预防,容易在畜群中产生耐药性菌株,应特别加以重视。最好的措施是分离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佳的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小结】消毒、免疫接种、药物预防 【作业】P17T3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七、家禽传染病发生的规律

八、禽病学的研究概况及成

九、禽病研究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十、防制禽病的一般原则及措施

(一)消毒

(二)免疫接种

(三)药物预防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方法 2.掌握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教学重点:1.抗生素疗法 2.特异性疗法 3.化学疗法 教学难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教学方法:自学与精讲相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板书】

十一、患病禽的处理

【讲解】传染病病畜治疗的目的,一是为了挽救病畜,减少损失,二是为了消除传染源,是综合性防疫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1.特异性疗法 即应用特异性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高免卵黄液等生物制品进行治疗。一般在确诊的基础上,在病的早期注射足够剂量的高免血清,常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为异种动物血清,应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特异性血清中的抗体直接作用于病原体,使病原体丧失感染性或被机体免疫作用杀死,所以疗效即快又明显,但一般高免血清很少生产,价格昂贵,所以在生产中很少应用。近几年来针对鸡病的高免卵黄液由于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在生产中应用较多。

2.抗生素疗法 抗生素用于由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的治疗。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广泛应用于细菌性传染病的治疗。

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发挥抗生素疗效的重要前提。不合理地应用或滥用抗生素必将引起不良后果,一方面使病原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可能对机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 抗生素各有其主要适应症,可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当抗生素。如未作出确诊,可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估计致病菌种。最稳妥的措施是,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敏感的药物治疗。

(2)剂量要保证,疗程应合理 开始剂量宜大,以便给病原菌以决定性打击,以后应持续常规治疗量。疗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急性传染病可于控制疫情后3天左右停药,慢性传染病应适当长一些。

(3)联合用药要合理 正确的联合用药可通过协同作用增进疗效,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土霉素和氯霉素,青霉素或链霉素和磺胺嘧啶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能促进疗效,甚至降低疗效,如青霉素和氯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等。

(4)切忌滥用抗生素 病情不清就不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甚至畜群稍有异常就不加思索地使用抗生素,剂量不足且经常性地使用,疗程过短或过长等情况,均属滥用抗生素。其结果不但无助于疫病控制,反而造成畜群中耐药菌株的形成,严重影响以后抗生素的使用效果。

3.化学疗法 使用化学药物协助机体消灭或抑制病原体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治疗传染病的化学药物有:

(1)磺胺类药物 可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对放线菌和一些大型病毒也有一定作用。个别磺胺类药还能抑制某些原虫。

(2)抗菌增效剂 对大多数细菌有作用,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和某些抗生素并用,能大大增强抗菌效果。国内主要使用的抗菌增效剂有甲氧苄氨嘧啶(TMP)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又称敌菌净)等。

(3)硝基呋喃类药 是一类广谱抗菌药。常用的有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嘧啶(呋喃妥因)等。低浓度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亦有抗球虫作用。本类药物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剂量。

(4)其他药物 黄莲素、痢菌净、氟哌酸、吡哌酸、喹乙醇等抗菌广谱,多用于肠道传染病。异烟肼(雷米封)对结核病有特殊疗效。吗啉胍(病毒灵)、干扰素、碘苷(疱疹净)等对病毒病有一定疗效。

(二)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 冬季应保暖、夏季应防暑,畜舍具备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或减少应激,供给病畜充足的饮水和易消化的高质量饲料,这些均有助于增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加快疾病的痊愈。

2.对症疗法 为减缓或消除某些症状,调节和恢复机体的生理机能而采取的针对性的内外科疗法,均称为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止血、镇静、强心、利尿、止渴、外科手术、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三)中兽药疗法 【小结】患病禽的处理

1.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2.中兽药疗法 3.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作业】P17T4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4课时)

十一、患病禽的处理(一)针对病原体的疗法

1.特异性疗法

2.抗生素疗法 3.化学疗法

(二)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 1.加强护理

2.对症疗法

病毒性肝炎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掌握其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教学设想

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关照全体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注重交流与合作。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防治方法形成比较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导→提问→讨论→归纳→延伸→练习这样的过程,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当我们感冒时,我们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它使我们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无法集中精神进行正常的学习与工作。不但如此,它还会传染给我们的亲朋好友。可以看出,病毒侵袭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适。如果我们的电脑“感冒”了,它会有什么症状呢?

提问,学生分组讨论,预设的答案可能为: ①反应迟钝,出现蓝屏甚至死机

②常用的程序突然无法使用,或者图标变更 ③开机后出现陌生的声音、画面或提示信息 揭题:计算机病毒

二、新授课

首先,请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谁见过计算机病毒?有没有见过计算机病毒发作的样子?(随机选取几个同学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感知本节课教学内容)然后,向同学展示一个案例。(PPT展示熊猫烧香病毒案例:)

演示完毕,大家有没有发现,病毒的危害是如此巨大,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所料。病毒的攻击会使我们的个人的隐私权造成很大的侵犯并对我们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及危害性。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板书)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板书)

①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②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

③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④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⑤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⑥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者数值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板书)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种:(出示PPT课件)⑴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例如,从不明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⑵硬盘:硬盘的存储量大,在利用它传输文件或引导系统时,也很容易传播病毒。

⑶光盘:盗版光盘的泛滥却为病毒传播带来了方便。盗版光盘上的软件示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难免不带有病毒,即使发现病毒用户也无法清除。

⑷网络:通过网络来传递文件越来越方便,对于网上众多的软件,谁也不能保证其中不含有病毒,由于网络覆盖面广、速度快,更为病毒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式病毒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板书)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清除为辅。”防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PT展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2、如何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上一篇:出租车司机下一篇:成立耕地质量评定验收专家组的通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