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2024-07-25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精选8篇)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篇1

概述: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第三产程 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1、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有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切忌在胎盘剥离前揉搓或挤压子宫,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和胎盘剥离,造成产后出血,同时不要粗暴的向外牵引,以免造成胎盘或胎膜娩出不全。

2、预防产后出血

① 胎儿娩出后,用催产素经脐静脉快速注入,促使胎盘迅速剥离,如有产后出血史,应在胎儿前肩娩出时,静脉注射催产素。若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未剥离,行按压子宫,如无效再行手取胎盘术。

② 胎盘娩出后两小时内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及会阴切口情况。阴道流血多,宫缩乏力可按摩子宫。膀胱充盈者应导尿。若发现血肿应及时处理。

③ 正确及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及会阴裂伤修补术。

3、一般护理 第三产程结束时,为产妇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料及食物,以帮助恢复体力。观察两小时无异常,送回病房休息。

4、新生儿护理 清理呼吸道、进行Apgar评分、保暖、打足印及拇指印与新生儿病历上,系上新生儿手圈。如新生儿无异常,半小时内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护理问题】 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与产后出血有关。

【护理目标】

产妇不发生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

1、胎儿娩出后即用缩宫素,促使胎盘迅速剥离,以减少出血,适时娩出胎盘。

2、胎盘娩出2小时内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及会阴切口情况。阴道流血多,宫缩乏力可按摩子宫。膀胱充盈者应导尿。若发现血肿应及时处理。

3、正确及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及会阴裂伤修补术。

【护理问题】

有亲子依附关系改变的危险:与产后疲惫、会阴切口疼痛或新生儿性别不理想有关。

【护理目标】

产妇接受新生儿、并开始亲子间的互动。

【护理措施】

1、产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会阴切口疼痛难忍时,应用止疼药物。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2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平均年龄28.1±6.8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8±6.9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6例。两组年龄、初经产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

①新生儿均足月;②产妇年龄≤35岁;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及其他合并症者;②精神障碍者;③配合度较低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监测、沐浴、尿片更换、臀部脐部护理及喂养均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产妇及家属完全不参与新生儿护理过程。研究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具体如下:在分娩前,护理人员通过口头宣教及发放新生儿护理资料等途径,开展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培养产妇及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操作水平,仔细解答产妇及家属疑惑,主动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帮助产妇及家属提前适应新角色;分娩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指导下,要求产妇及家属独立完成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体重等监测,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沐浴、更换尿片及臀部脐部护理,护理过程由护理人员及产妇、家属共同参与。

1.5 观察指标[3]

1.5.1 自拟护理质量评分量表

满分100分,三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70~90分;一般:70分以下。

1.5.2 护理工作满意度

总分24分,满意:21分及以上;良好:16~20分;一般:9~15分;不满意:8分及以下。

1.6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研究组优良率为9406%,对照组优良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更高。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率为92.8%,对照组满意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内外环境均发生重大转变,加之新生儿适应能力较弱,强烈需要更为科学、人性化的护理与呵护。母婴同室为近年来新兴的新生儿护理模式,与传统母婴分离式护理方法相比较,更有利于产妇提前适应母亲角色、提高护理及喂养等能力。相关研究指出[4],婴儿与母亲同处一室,安全感、舒适感要显著优于分离时,有利于新生儿身心发育。本研究在母婴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护理人员、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以进一步满足产妇产后自我护理需求,提升护理质量。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的目的在于使产妇及家属从被动服从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一方面可以满足产妇初为人母照顾婴儿的强烈需求,提供更多学习及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护理人员的规范护理操作指导以及正面心理干预,可以进一步减缓产妇及家属心理压力,更好适应新角色变化[5]。研究结果显示,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更高,这与该模式可有效减轻产妇心理压力以及更快适应新角色变化有直接关系,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更贴近产妇及家属内心需求,极大的促进了护患良好关系建立。

综上所述,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可帮助产妇及家属提前适应新角色,提升新生儿护理能力,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12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对新生儿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可帮助产妇及家属提前适应新角色,提升新生儿护理能力;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

参考文献

[1]朱雪琴.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对比[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1(10):495-496

[2]哈力旦木库尔班,王清燕.对比共同参与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J].健康必读旬刊,2014,11(6):1218-1219.

[3]沈庭英.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J].学术版,求医问药,2013,10(9):95-96.

[4]李春梅.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医学信息旬刊,2013,26(10):366-367.

浅谈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篇3

关键词:正常新生儿;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63-01

新生儿护理,指对婴幼儿的身体护理?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下面将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要点分析汇报如下?

1.护理评估

1.1入母婴同室时评估

1.1.1.病史

了解双亲的身体状况?嗜好?家族的特殊病史,母亲既往妊娠史及结局,本次妊娠经过?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及其他监测结果?分娩经过?产程中胎儿情况,出生体重?性别?Apgar评分及出生后即刻的检查结果等?检查病史记录是否完整,有无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时间;检查病史上新生儿脚印?母亲手印是否清晰,并与新生儿身上的手圈核对?

1.1.2.身体评估

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评估时注意保暧,可让母亲在场以便指导?注意新生儿的发育?反应?神态和姿势,观察皮肤有无青紫?黄疸及其程度?有无瘀斑?瘀点或感染灶?测量新生儿的心率?呼吸?体温?体重?身高,并记录[1]?按顺序检查头面部和颈部?胸腹部?肛门和外生殖器?脊柱和四肢以及肌张力和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有无异常并进行详细记录?

1.2日常评估

如入室评估没有发现新生儿异常,则变为每8小时评估1次或每天评估1次?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肌张力及活动情况?喂养及大小便情况?体重变化情况?脐部情况以及啼哭和亲子互动的情况?做好评估记录,如有异常应增加评估的频率?

2.护理措施

2.1保暖

2.1.1.新生儿娩出前,做好保暧准备,一切操作均应在保暖条件下进行?

2.1.2.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用温暖的毛毯包裹,以减少散热;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如母体胸前}不抱,远红外辐射床,热水袋,加盖包被,头戴帽子等;此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护理操作时不要过分暴露新生儿?

2.1.3.母婴同室的房间宜向阳,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床单元(一张母亲床加一张婴儿床)所占面积不应少于6m2?

2.2保证安全

2.2.1.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病历上印上其右脚印及其母亲右拇指手印?

2.2.2.新生儿手腕上系有手圈,手圈上正确书写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每项有关新生儿的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核对?

2.2.3.新生儿床应铺有床垫,配有床围?

2.2.4.新生儿床上拒放危险物品如锐角玩具?过烫的热水袋等?

2.3保持呼吸道通畅

2.3.1.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清除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断脐后继续清除呼吸道黏液和羊水?

2.3.2.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

2.3.3.保持新生儿合适的体位,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守护,防止窒息?

2.3.4.避免包被?奶瓶?母亲的乳房或其他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

4.预防感染

4.1.每一房间应配有洗手设备或放置消毒溶液,使医护人员或探访者在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或消毒双手?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室内应湿式清洁,空气最好给予净化?

4.2.工作人员每季度做咽拭子培养,如带菌者应调离接触新生儿的岗位,经治疗,3次培养阴性后才可恢复原工作?如患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肠胃道传染性疾病者在接触新生儿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

4.3.新生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脓疱疮?脐部感染等,应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4.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断脐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出血情况,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如脐部有分泌物则用酒精消毒后涂1%甲紫使其干燥,脐部感染用抗生素?脐带脱落处如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2.5%硝酸银溶液灼烧,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2]?注意勿灼烧正常组织以免引起烧灼伤?尿布使用时注意勿让其超越脐部,以免尿粪污染脐部?

4.5.做好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可用消毒植物油拭去皱褶处过多胎脂;体温稳定后每日进行沐浴一次,同时检查脐带?皮肤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沐浴注意点:①室温26~28℃,水温38~42℃,一般用手腕测试至较暖即可;②沐浴前不要喂奶;③在医院内沐浴要防止交叉感染,沐浴床上每个婴儿用一张塑料纸,全体婴儿沐浴完成后,用消毒液浸泡沐浴池?沐浴垫;④沐浴过程中不能离开婴儿并始终用手接触和保护婴儿;⑤动作轻而敏捷,防止婴儿受凉及损伤?定时更换尿布,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揩干后涂上软膏?尿布使用松紧合适,不宜用橡皮布或塑料纸作为婴儿床垫?

5合理喂养

正常足月新生儿提倡早哺乳,一般生后半小时内即可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防止低血糖,鼓励按需哺乳?确系无母乳或母亲存在无法哺乳的生理性原因,先试喂10%葡萄糖水10ml,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配方奶,每3小時一次,乳量根据所需热量和婴儿耐受情况而定,并逐渐增加?喂奶前要清洗乳头,喂奶后将婴儿竖立抱起?轻拍背部,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防止溢奶?要定时测量体重,以了解营养状况和发育情况?

6.结果评价

6.1.新生儿体温调节有效?

6.2.新生儿没有发生感染?

参考文献

[1] 文贵子,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评价,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51卷06期 92-92,94页

新生儿护理常规试题 篇4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

1、产瘤:

2、早产儿:

3、新生儿窒息:

4、新生儿黄疸:

5、新生儿肺炎:

二、填空题

1、产瘤一般在出生后__________天自行消失,不需要处理。

2、早产儿体重大多在_________以下,身长不到_______cm,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3、早产儿吸奶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致呛咳、溢奶。

4、早产儿病室室温应保持在___________,相对湿度在 ___________。

5、用负压吸引方式来清除鼻咽、气管、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吸引压力不可超过_________,气管内吸痰不能超过_____ 秒。

6、胎粪吸入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__________(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严重胎粪吸入和急性缺氧患儿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8、胎粪吸入患儿每__________翻身一次,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

9、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当患儿血清胆红素大于_________可透过血脑屏障发生胆红素脑病。

10、新生儿溶血病生后________出现黄疸并发进行性加重,伴有不同程度贫血及肝脾肿大。

11、先天性胆道阻塞,生后_________出现黄疸,进行加重。

12、新生儿肺炎患儿翻身排背由_____而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使小气到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

三、简答题

1、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2、早产儿的会评估有那那些?

3、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4、胎粪吸入综合征健康教育?

5、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篇5

1.根据高危新生儿的情况,病重者转入抢救监护室观察治疗。2.监护室内备有气管插管全套设备、呼吸机、输血输液器、暖箱及监护仪等。3.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消毒隔离。4.病情轻不需特殊监护者,应加强巡视,1/15min.5.日常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6.重症新生儿需使用心肺监护仪或呼吸器者应做到以下几点:(1)填写病情记录单记录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气管内吸出分泌物及出入量。(2)按医嘱定时抽血查血气及生化等。

肾脏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如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和水肿者应限制水分摄入,每日入水量应控制在前一日的排出量(尿、呕吐物、大便等)+500ml左右。3.测体重,有水肿者每周测2次,浮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4.测血压,必要时每日测量或按医嘱执行。5.加强饮食管理,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高蛋白饮食。有氮质血症者应予高热量,并限制蛋白质摄入(按医嘱执行),可采用蛋、乳类及瘦肉等优质蛋白,忌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烤麸等。如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水肿者,应予低盐或无盐饮食。少尿、无尿患者应限制高钾食物,如柑桔、香蕉、西瓜等水果。高磷血症者应限制含磷多的蛋白质摄入。6.按不同的送检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留尿标本,如晨尿、清洁中段尿、1h尿、3h尿、12h尿或24h尿等,并按送检要求进行相应处理。如留24h尿标本,应按送检项目的要求加入相应适量防腐剂;如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留新鲜尿。容器宜加盖。应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前一日告知患者并嘱及时送检。7.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护肢体静脉,特别是上肢静脉,以备将来行血液透析之用。透析患者按血液或腹膜透析常规护理。8.注意皮肤、口腔及外阴(女性患者)护理,避免受凉、感冒和接触病毒感染患者。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儿8 个月,因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现用强心甙药物治疗,当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及时停止用强心甙药物 A.尿量增多B.心动过缓C.肝脏回缩D.水肿消退 E.呼吸困难答案:B

2.在处理小儿惊厥发作时,首先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A.立即送入抢救室B.立即解松衣领,平卧头侧位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入纱布 E.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答案:B

3.严重肥胖者应限制饮食,其摄入的能量应按理想体重摄入的能量减少

A.10% B.20%C.30% D.40% E.50%答案:C

4.某肺炎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是由于

A.消化功能紊乱B.低钠血症 C.中毒性肠麻痹D.低钾血症E.中毒性脑病 答案:C

5.引起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原因是

A.体内贮铁不足 B.铁的摄入不足C.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增加 D.某些疾病的影响 E.铁丢失过多 答案:B

6.先天性心脏病中,法洛四联症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心肌炎 C.脑出血 D.脑栓塞 E.感染性心内膜炎 答案:D

7.急性肾炎严重期多发生在起病后多长时间

A.第一周内B.第二周内C.第三周内D.第四周内E.第五周内 答案:A

8.下列哪项是与急性肾炎发病有关的细菌

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链球菌D.肺炎双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答案:C

9.某健康小孩,身长l05cm,体重18kg,其年龄大约应为几岁

A.3 岁 B.4 岁C.5 岁 D.6 岁 E.7 岁答案:C

10.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应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那么下列哪种药物能引起小儿“灰婴综合征”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卡那霉素答案:B 11.麻疹病毒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的

A.消化道 B.血液 C.接触性 D.呼吸道 E.虫媒 答案:D

12.在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中,新生儿期是指

A.从出生到生后满30 天B.从出生到生后满28 天C.从出生到生后满两周D.从孕期28 周到生后两周 E.从孕期28 周到生后1 周 答案:B

13.患儿1.5 岁,呕吐、腹泻3 日,经补液,脱水基本纠正,现出现腹胀,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考虑为

A.低钠血症B.低镁血症 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E.低血糖症答案:C

14.患儿4 岁,因乏力、面色苍白,来医院就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为78g/L。为改善贫血症状,患儿应吃下列哪种食物为最佳

A.牛奶及乳制品B.鱼、虾及高热量饮食 C.动物肝脏及高蛋白饮食 D.海带、紫菜及高蛋白饮食 E.紫皮茄子及高蛋白饮食答案:C

15.在婴儿补液液体中,口服补液盐(ORS)液的张力应为

A.1/5 张B.1/4 张C.1/3 张D.1/2 张E.2/3 张答案:E

16.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有关脑脊液的特点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含量降低B.蛋白质含量正常C.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D.糖和氯化物含量增高E.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答案:C

17.导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脑膜炎奈瑟菌C.肺炎链球菌 D.白色念珠菌E.大肠埃希菌答案:E

18.儿科抢救室内必备的设备应齐全,那么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科抢救室必须配置的设备

A.心电监护仪B.人工呼吸机C.供氧设备 D.玩具柜 E.喉镜答案:D

19.一小儿血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70g/L,该小儿可能是

A.正常血象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答案:C 20.结核病的原发综合征典型的X 线胸片表现是

A.云雾状阴影B.团块状阴影 C.哑铃状“双极影”D.斑点状阴影E.粟粒状阴影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篇6

【评估】

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有无体温不规则或高热,脉细数,抽搐等感染症状(3)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皮肤发花等中毒休克症状(4)了解血常规,脑脊液,尿常规及血培养等检查结果 2.家长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观察有无前囟饱满,张力增高,头额骨缝增宽,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尖叫,抽搐等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脉细速,皮肤发花等中毒性休克的表现,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观察有无新的感染灶,如局部发红,耳道流脓等,腹胀无肠型,大便次数减少或无大便的病儿,警惕腹膜炎的发生

5.定时测量体温,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多喂水,体温不升者可放入暖箱,重症者给予监护,并随时准备急救

6.清除局部感染灶,防止感染蔓延扩散:加强口腔·脐部·臀部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

7.鼓励母乳喂养,病情轻者,可经口喂养:不能经口进食者,遵医嘱经鼻饲或静脉给予营养 8.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9.接触病儿前后要洗手,皮肤感染,腹泻者均应注意隔离 【健康指导】

1.讲解新生儿败血症的有关知识,注意患儿精神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介绍新生儿的喂养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3.注意新生儿保暖,保持臀部皮肤及脐部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及产伤或医源性损伤所致的一种脑损伤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病死率高,存活者也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此类患儿的护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应绝对静卧,直至病情稳定,一切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搬动,以免引起小儿烦躁而加重缺氧和出血。将患儿头肩部抬高15~30o,并给予仰卧位,避免垂头仰卧。患儿因不宜搬动,头部长时间采取一种体位,易发生痰堵而加重缺氧,故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

2.注意保温注意保温注意保温注意保温 置患儿于中性温度的环境中,避免体温过低,减少氧的消耗。体温过低,可用暖箱,热水袋保暖。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

3.合理用氧合理用氧合理用氧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吸氧,以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缺氧。给氧前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吸氧导管是否通畅。用氧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缺氧改善情况,井做好记录。

4.镇静镇静镇静镇静 患儿有抽搐或持续性惊厥时,应给予镇静剂。最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鲁米那、水合氯醛等。用药同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效果,若用药0.5h后效果不佳,可重复用药或交替使用,以达到镇静的目的。

5.饮食护理饮食护理饮食护理饮食护理 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待—般情况好转后再开始喂奶,对于出血轻者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或病危、病程长的患儿可行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停乳期应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热量需要,每次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在咽喉部有无盘曲或脱出。喂完奶后注入温开水3~5次冲洗胃管。并注意乳具的消毒管理,防止发生感染。

6.降颅内压鲁米那具有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减少颅内出血和惊厥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为镇静、抗惊厥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常用剂量为8-1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未控制,1h后再用1次,以后每8-12h给予2~2.5mg/kg,直至神经症状消失。也可选用水合氯醛,地西泮止痉。用药后严密观察,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有脑水肿者可给予地塞米松,首次剂量1-2mg,以后每次按0.2-0.4mg/kg给予,或给予呋塞米1-2mg/kg。因甘露醇为强脱水剂,颅内出血早期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此时使用可能会加重出血,故应慎用。一般在患儿青紫经治疗或吸痰后得不到改善.前囟持续紧张而病情进行性加重时可给予20%甘露醇0.5-1.0g/kg。

7.观察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病情

7.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生命体征 新生儿神经功能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和呼吸。呼吸暂停是本病恶化的主要表现。一旦有呼吸不规则及呼吸困难应马上告知医生,积极协助抢救,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注重有无皮肤苍白,发绀、黄染等。

7.2.意识观察意识观察意识观察意识观察 意识改变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中占重要地位。患儿若早期出现过度兴奋、易激惹.烦躁不安、脑性尖叫,提示出血量少.若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瞌睡,昏迷。

7.3.观察前囟观察前囟观察前囟观察前囟 正常新生儿前囟为2cm×2cm,平软,囟门饱满紧张、颅骨缝有分离,提示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多。应引起重视,防止脑疝发生。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篇7

关键词:新生儿,矿物油,油浴,体温

从建院以来, 我院产科病房对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h的处理方法一直用传统的方法:即用柔软的纱布将新生儿的体表和头部的胎脂和血迹擦干穿衣包裹, 并给予哺乳。从2007年1月开始, 改变了传统方法, 在新生儿出生后2h, 由产房入病房洗浴室, 放于辐射台上用消毒液体石蜡油进行油浴。通过临床观察证明, 油浴对新生儿可起到保温作用, 使新生儿体温出生后迅速上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8年1-12月住院分娩的、孕期37+~40+周、无任何并发症、体重2 750~4 050g、阿氏评分≥8分的新生儿, 油浴组200例, 对照组200例。

1.2 方法

油浴组:新生儿出生后2h, 由产房入病房洗浴室, 放于辐射台上, 用无菌纱布蘸消毒后的液体石蜡油擦拭全身及头部的羊水、胎脂和血迹后穿衣包裹, 然后帮助产妇给新生儿哺乳。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h, 由产房入病房休息室, 只用无菌纱布擦拭全身及头部的羊水、胎脂和血迹后穿衣包裹, 然后帮助产妇给新生儿哺乳。2h后对两组新生儿测量体温3min并记录。为了避免环境温度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新生儿到洗浴室前, 将辐射台温度调试在28~32℃, 洗浴室空调保持室温24~25℃。两组处理时间、早按触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见表1。出生2h后新生儿的体温油浴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 出生后油浴环境温度比宫内低, 而且新生儿皮下脂肪薄, 体表面积相对大, 又由于羊水、胎脂、血迹蒸发使体温下降[1]。

液体石蜡系石油中制得的各种液体状烃的混合物, 为透明的油状液体, 无色无味, 去污力强, 与对照组采用方法相比, 新生儿油浴可有效去除新生儿体表和头部的羊水、胎脂和血迹等, 减少了由于羊水和血迹蒸发造成的散热[2]。

液体石蜡不易冷解, 不易挥发, 渗透性强, 刺激性小, 对人皮肤无副作用, 油浴后覆盖于新生儿全身皮肤表面, 形成一层保护层, 可有效地减少散热, 使体温迅速回升[2]。这个方法通过临床验证, 效果很好,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玉昆, 乐杰.现代母婴医疗保健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182.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篇8

1.觅食反射:家长可用手指轻轻触及新生儿的一侧面颊。这时,孩子的头会立即反射性地转向同一侧。若轻触孩子的上嘴唇,孩子也会表现出想要吃东西的样子。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会在孩子出生3~4个月后消失。

2.抓握反射:家长可用手指或玩具等接触孩子的手心。这时,孩子会本能地做出抓东西的动作。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会在孩子出生3~4个月后消失。

3.吸吮反射:妈妈可用奶头触及孩子的嘴唇,或将奶头放入孩子的口中。这时孩子会做出吸吮的动作。有时孩子的小手还会不由自主地去抓握母亲的奶头。此时应注意孩子的口、唇、舌的运动是否协调。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会在孩子出生大约4个月后消失。

4.脚趾反射:家长可用物品的钝尖部分,由孩子的脚跟部开始沿着其足掌外侧向前划,这样可引起孩子脚趾的拇趾发生背屈动作,使孩子其余的4个脚趾出现弯屈并呈扇形展开,或既不弯屈也不呈扇形展开,或表现为其他的反射形式。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会在孩子6~12个月后消失。

5.拥抱反射:家长可让新生儿仰卧在床上,用手托起孩子的头颈部,然后突然放低,使其头部稍向后屈曲10~15度。这时,孩子的两臂会外展,接着会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家长亦可在新生儿的头部附近,用手拍击床垫,这时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反射动作。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会在孩子出生3~4个月后消失。

6.踏步反射:家长可用双手扶在新生儿的腋下,使其直立在床上。当使孩子的身体略向前倾时,孩子就会出现类似踏步的动作。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会在孩子出生6个月后消失。

上一篇:骆驼祥子教案下一篇:相信自己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