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4-05-18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精选16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

多少年来,令很多同学最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写作了。写作为何让学生如此头疼呢?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消除学生的“头疼症”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新课改地进行,使我在教学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现在,我将我多年来总结的写作方面的经验向各位同仁们汇报一下。

一、认真观察生活,写作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现实,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一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 段文字确确实实的写了鲁迅幼年时白草园的景物。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精彩呢?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百草园的景物特点,他用“碧绿”来形容菜畦,把作者所观察到的 真实颜色写了出来。用“光滑”来形容石井栏,说明作者亲自感受过。用“高大”来形容皂荚树,用“紫红”来形容桑椹。为什么作者能抓住白草原的景物特点,写 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 己的心去理解、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人的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树真情实感。切忌胡编烂造。

二、学会积累材料,并学会迁移运用

现 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而面对写作却无话可说,其原因是平时很少进行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的材料,所以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 可写,我认为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一点也不假,只有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但仅仅靠 多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他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相信积累多了,作文水平定会提 高。

三、大力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 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效果。对于学生来讲,我们应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历史上有很多 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的,如王勃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当然不能一味的模仿,还应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形成好的文风。

四、多写片断,多记日记

学 生的课外时间非常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整篇的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可让他们平时多进行练笔,多写片断,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 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个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感所为随时记下来。”的确,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写片断,多记日记,让自己的感情淋漓 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可以对国家大事发表 意见,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发表看法。相信,日久天长,他们的写作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 们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应尽量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例如,我布置了一篇《父亲》为题的文章,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个感 人的事例:爷爷不慎摔倒,父亲形影不离的照顾,以此来表现父亲的孝,从而很好的表现了父亲的优秀品质。但他作文的很大缺点是用词不恰当。而我正因为看中了 他用例感人这一点,而对他大加赞扬,在赞扬的同时委婉的让其改正用词不当的毛病。在这样的批语的引导下,用心 爱心 专心 1

以后他的作文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精彩。所以在学生 写作时,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造句、选取事例等方面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就应该多给予赞美,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批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还会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由厌恶写作到热爱写作,只有这样,写作才能让他们乐此不疲。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2

一、课前小活动———造境

学生一开始上课, 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 注意力不集中。因此,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还可活跃教室气氛,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 上课前两三分钟, 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 可以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活动:或即兴演讲、或美文朗读、或诗歌背诵、或戏剧表演等。我在初中各年级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在课前三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 (当然有时也可以适当延长) , 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 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二、“另类”导入———入境

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 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形式, 可因时因地而定,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1. 疑问诱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因此, 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 可以尽力设置疑点, 提出问题, 制造悬念。

2. 佳句调趣

语文, 应该有其强大的文化内涵, 它不同于数学或外语。因此, 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 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 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学生们的情绪就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 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同时也更体现出语文独特的魅力。

三、优化“正课”过程———控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3

【关键词】生活化;人文化;兴趣爱好;创新;实用性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困惑,那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甚或认为语文不学都无所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学习,才会全身心投入并取得成功。因此,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程题。

当前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次变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充分利新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是我们面临的机遇,也是对语文教师的重要挑战。

1.新课改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两个方面的显著不同

1.1新教材所编排的课文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学生所接受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为例,六个单元分别按生命、理想、自然、科学、亲情、想象来进行编排。通过这一册的旅行,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理想的可贵,又能使学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科学奥妙,又培养了学生的亲情和想象力。学完一本书,能使学生在思想和灵魂上得到升华,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感悟到语文的无艰魅力。

1.2教材所选课文更侧重于内容的人文性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篇篇生动文章向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学生尽情享受。选文中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有紧跟时代脉搏的《邓稼先》《安塞腰鼓》,还有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珍珠鸟》《斑羚飞渡》等美文。总之,教材所选的这些课文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要求,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根据新教材的以上特点,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2.1进行感情投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见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只有在积极情感的催化下,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师生感情培养是兴趣形成的前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多理解,多亲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尽量拉近学生的距离。另外,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差生,更要一视同仁,甚至更偏爱他闪,使其树立学好语文的兴趣。

2.2课堂上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2.1巧设课堂导语,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部精彩乐章,那末导语就是演出之前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极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朱自清的《春》,我这样设计导语“春天到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我们会想到春天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先放贝多芬的《命运》钢琴曲,然后再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与命运抗争的事迹,学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教育,带着这样的心情听课,听课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2.2.2善于质疑,激活思维

新教材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教会学生质疑,要引导学生能逐渐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不断的质疑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教师应变过去的传授者为现在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如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文章结尾写“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文中死的含义是说死海到进要干涸了。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死海真的会干涸吗?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一些什么措施?”问题一出,学生的反响极为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言,献计献策,这样把课堂同生活就有面会结合在一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2.3提倡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语文同社会同现实联系更加归密。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抛弃以往教学中老师照搬教科书,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发散思维,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灵活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思考,成才的关键,没有天赋,不能成才:天赋有利于成才,但不起决定作用;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天赋不足,后天可以補偿等。经过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同学们对成才的关键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取得成功的信心。

2.3以生活激趣,尝试语文的实用性

学生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新教材更是把课尝同生活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教师应该利用生稍大这部大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稍大中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联想公司曾推出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广告语巧用双关,达到了宣传联想最脑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分析这则广告的妙处,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念。再如学完《社戏》一文后,我让学生举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被语文所深深吸引,语文也就不会再存在难教难学的问题。语文教师只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台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开创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科]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

[3]教育研究.中央教科所.

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4

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七、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5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杨传泰

新密市苟堂镇初级中学,河南 新密 452370

中学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尤其要把体育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教师的讲解,认真仔细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他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当学生对此练习无兴趣时,上课时会心不在焉。这样经常延误练习时间,而且影响完成动作质量,还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兴趣了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和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进行锻炼,克服主客观困难,逐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方法

1.教学的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的特点。教材过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过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生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在同一活动中,常因能力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程度不一。学生对适合能力水平的活动期望大,获得成功结果的`可能性就大。

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

2.教学的过程

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等。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自始至终投入练习。(体育教学论文 )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教学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教学。如:跳高等项目,体重较大的学生和弹跳力协调较差的学生,首先要建立自信、消除恐惧心理,一些辅助练习对他们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学的方法

教学的方法在体育课或训练中举足轻重,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体育课和训练中,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加之教师动作示范准确、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如讲解含糊不清,示范动作不准确,不优美就会影响学生对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上课前应仔细,认真学好、吃透教材,对每次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研究。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情绪影响较大,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当学生练习成功时,及时表扬;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及时鼓励,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但如果表扬不当,言过其实,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良好语言刺激,可以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

教师应熟悉学校的环境、场地、器械,在课前与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上,器械的布置井然有序,合理得当;教师精神抖擞,语言简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注意力集中,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兴趣 篇6

冯 刚

一、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相对运动,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讲液体浸润、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落汤鸡”而不说“落汤鸭”的道理;讲实深与视深,引用了毛主席诗词名句:“鱼翔浅底”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宣传递轻松愉快。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玻耳原子理论抽象、难懂,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就不能一下子正面接触课题,而要采取迂回包剿、分步到位的方法,才可能化难为易,过渡自然;再比如,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广泛,条件严格,使用时得格外小心,如果采取设疑置障、边讲边练边议的方法,引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三、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四、操作实验要多作勤练,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爱动性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既得动手,又得动脑,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特别是实验设计,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为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会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这样做,一可加深理解,二可增强记忆,三可提高兴趣。

五、反馈讲评要及时准确,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板演抢答、实验操作,章 节小测、作业批改、评教评学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相间进行,互补长短。即时反馈贵在迅速及时,趁热打铁,把同学已激起的思维高潮推向更高一层、更深一 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时反馈,好在反复实践,功多底深,反馈信息准确性高,时效性长,为改进信息再次输入的内容方式提供实践依据,更能结合学情,有的放矢,但两者反馈都必须及时,准确,早接收反馈信息,就会早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少走弯路,少出狂力,同时使正确的东西早发扬光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仍然很强, 常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悬念, 有意创造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现象”一课时, 我先出示一些美丽的剪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美丽图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图形大家见过吗?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什么?学生回答见过, 但是怎么做的叫什么, 可能答不上来, 他们急于知道, 自然对老师讲的新知识产生了兴趣。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可以设置悬念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声音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记得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 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运用不同的语气来处理一件事情, 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 教师的语言能够使课堂有魅力, 使课堂气氛“活”起来。这说明教师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感受, 起到不同的效果。课堂中, 教师如果只用一种语调给学生授课, 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走神, 学习情绪低落, 慢慢就失去兴趣;如果老师的语气急缓得当, 语调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 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学起来就有动力, 这自然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该动手时就动手

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研究表明, 在学习活动中, 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 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促进更好地建立联系。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课堂上一些可操作性课题, 应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通过操作可让手与眼共同活动、感知事物过程, 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共同活动并影响着思维活动从而掌握知识。

四、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 增加兴趣

研究表明, 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 而抽象逻辑思维不是很强。他们对具体直观的形象、教具比较感兴趣, 因而借助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平面图片的密铺》一节时, 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许多美丽的建筑图案,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 再与学生家庭中的地板相联系。讲解过程中再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密铺的过程,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 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 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另一种方法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 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的、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 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程改革 学习兴趣

对于广大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困惑,那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甚或认为语文不学都无所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学习,才会全身心投入并取得成功。因此,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程题。

当前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次变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充分利新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是对语文教师的重要挑战。

新课改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两个方面的显著不同。

1.新教材所编排的课文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学生所接受。以人教版七年级(上)为例,六个单元分别按生命、理想、自然、科学、亲情、想象来进行编排。通过这一册的旅行,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理想的可贵,又能使学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科学奥妙,又培养了学生的亲情和想象力。学完一本书,能使学生在思想和灵魂上得到升华,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感悟到语文的无艰魅力,从而热爱学习语文。

2.教材所选课文更侧重于内容的人文性。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篇篇生动文章向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学生尽情享受。选文中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有紧跟时代脉搏的《邓稼先》《安塞腰鼓》,还有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珍珠鸟》《斑羚飞渡》等美文。总之,教材所选的这些课文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要求,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根据新教材的以上特点,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进行感情投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见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只有在积极情感的催化下,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师生感情培养是兴趣形成的前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要多理解,多亲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有时间就和学生聊天、谈心,多方面了解学生,尽量拉近学生的距离。另外,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差生,更要一视同仁,甚至更偏爱他们,使其树立学好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上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课堂导语,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部精彩乐章,那导语就是演出之前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极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朱自清的《春》,我这样设计导语“春天到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我们会想到春天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先放贝多芬的《命运》钢琴曲,然后再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与命运抗争的事迹,学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教育,带着这样的心情听课,听课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2.善于质疑,激活思维

新教材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教会学生质疑,要引导学生能逐渐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不断的质疑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教师应变过去的传授者为现在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

3.提倡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语文同社会现实联系更加紧密。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抛弃以往教学中老师照搬教科书,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发散思维,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灵活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思考,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同桌展开讨论,小组内讨论,最后找同学总结,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天赋有利于成才,但不起决定作用;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天赋不足,后天可以补偿等。经过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同学们对成才的关键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取得成功的信心。

三、以生活激趣,尝试语文的实用性

学生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新教材更是把课堂同生活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教师应该利用生活这部大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联想公司曾推出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广告语巧用双关,达到了宣传联想最终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分析这则广告的妙处,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再如学完《社戏》一文后,我让学生举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被语文所深深吸引,语文也就不会再存在难教难学的问题。语文教师只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开创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9

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而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依靠教师一点一滴的培养,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主动性,主动参与比起被动参与的效果有天壤之别。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应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学习,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展示交流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4、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美,让学生爱上数学。

一、创设情境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情境。孩子们普遍喜欢可爱的动画形象,可以让动画明星和低年级的孩子一起学习,比着学。例如二年级《找规律》一课中,让可爱的形象按规律出现几次后,让孩子们猜下一个出场的是谁,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也可以让动画明星遇到困难,让高年级的孩子帮忙解决。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是创设这样的情境:懒洋洋被灰太狼抓住后用绳子一端拴住脖子另一端拴在狼堡前草坪中央的一棵大树上。懒羊羊可不想被饿死,吃光了大树周围所有能吃到的青草。如果每平方米青草可以维持生命0.5天,它如果不被狼吃掉至少还能活几天?学生会说那要看绳子有多长,绳越长吃到的草的面积越大,活得时间越长。假设绳长3米。学生很积极的投入到探索圆的面积计算中。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学习,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复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剪一剪、拼一拼、算一算、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每个学生把圆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拼的方法不同得到了各种不同的形状,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最后殊途同归都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S=π×r×r。尽管是高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仍能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在动手操作中,他们不断尝试,手脑并用,得出结论后还能够与同伴交流,享受发现的乐趣(其实是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展示交流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有了收获,非常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所以一定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时间不多,可以让学习小组发挥作用,在组内交流,组员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再派代表进行班内交流。老师的评价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果说的实在差的远,可以告诉他别急着说,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谁的想法和他不一样?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等尽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说的不正确、不完整,因为还有优秀生来补充、有老师来矫正呢。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会敢说,慢慢就会说,想说了,课堂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

四、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总复习面积与周长》中设计这样一道题,给你62.8米长的篱笆,围一块菜地,画一画、算一算,怎样围面积最大?很现实的问题。生活中经常要考虑节约材料,让成本最小而作用最大。怎么能办?只能一种一种试,围成不同的形状,再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这类题目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是有用的。

五、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美,让学生爱上数学。早晨吃了半个馒头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½还可以表示什么?半个西瓜、一条路的一半、半张纸等等,还有各种计算公式用语言叙述很麻烦,用字母或数字表示既清楚又简洁,从而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孩子尤其重要,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好奇心是孩子兴趣德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的时候,不应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

不要经常给孩子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这样孩子感到是一种压力。发展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各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培养,带孩子去公园、去野外,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去探索大自然,去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开阔乐眼界,丰富了感性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都使孩子的认识和各种技能得到提高,只要多用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点引导,多和孩子共同学习和玩耍,孩子的多种学习兴趣就会培养起来。

一、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兴趣能激发灵感,它不是自发的,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合理设疑,唤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情境。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教学本来是“教”与“学”的结合,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因为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可以自由的“想、问、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才得以实现。所以在授课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语言不生硬,课间多和学生打交道。

三、加强趣味指导,引导学习兴趣。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借一些有利于学习的书刊,让他们去阅读,还利用板报介绍一些英语知识,出一些英语趣味题,揭示英语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从而鞭策他们树立爱国之心,鼓励他们探索英语中的奥秘,以便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结合我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仍然很强,常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现象”一课时,我先出示一些美丽的剪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美丽图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图形大家见过吗?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什么?学生回答见过,但是怎么做的叫什么,可能答不上来,他们急于知道,自然对老师讲的新知识产生了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可以设置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声音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记得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运用不同的语气来处理一件事情,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师的语言能够使课堂有魅力,使课堂气氛“活”起来。这说明教师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起到不同的效果。课堂中,教师如果只用一种语调给学生授课,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走神,学习情绪低落,慢慢就失去兴趣;如果老师的语气急缓得当,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学起来就有动力,这自然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该动手时就动手

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更好地建立联系。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课堂上一些可操作性课题,应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可让手与眼共同活动、感知事物过程,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共同活动并影响着思维活动从而掌握知识。

四、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增加兴趣

研究表明,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不是很强。他们对具体直观的形象、教具比较感兴趣,因而借助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平面图片的密铺》一节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许多美丽的建筑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再与学生家庭中的地板相联系。讲解过程中再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密铺的过程,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另一种方法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的、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当然,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教师能恰如其分地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我想教学效果一定都不错。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兴趣教学 篇12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撒下一片爱心, 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 更能促使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积极因素的鼓励, 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在学生刚上初一时, 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 鼓励他们在适时适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教师对话时, 老师也应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 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 打消他们的顾虑,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如学习了“Good morning”和“How are you”后, 课下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这样既交流了师生感情, 又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使用和巩固, 学生很快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 有一些老师感到, 英语教学中有“初一兴趣高, 初二塌了腰, 初三弃学了”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 使兴趣持续下去是重要途径之一。

第一, 抓住初中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新鲜感, 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兴趣。多说简单的英语, 耐心鼓励他们, 为他们创造讲英语的环境。

第二, 要用具体生动的方式方法教学, 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兴趣。初一、初二新教材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利用实物、挂图、图片、录音机、电脑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兴趣中轻松地学好知识。新颖的、活动的、直观的物体最容易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比如, 教“What’s this?It’s a pan.”这句话时,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apple, orange…, 同学们看到各种水果, 气氛相当活跃。在这种情况下, 我出示了“What’s this?It’s a pan.”。很快学生就记住了apple这个词。下节课复习时, 就不必再使用实物, 而是让他们画图片, 这样一方面可以欣赏每个同学的绘画, 同时又复习了旧知识。

第三, 对“死”教材采用“活”教法。新教材需掌握的内容繁杂, 听、说、读、写都要跟上, 如果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不超过两星期,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不想学英语的学生就会逐渐增多。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设计好每一堂课。另外应注意, 不可枯燥地来回念, 反复背, 要尽量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还可让学生轮流当班长, 指挥全体学生。这样, 学生个个兴趣十足, 积极地学着说, 学得轻松, 掌握得迅速。抓住学生学习外语的新奇感, 多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来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 才能防止学生掉队。

三、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

第一, 以挂图设景。利用教学挂图或简笔画, 采取直观教学法,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情景进行练习。如根据图意说话、提问、回答、判断等。

第二, 以实物设景。利用实物教单词、句型、课文, 形象直观, 能调节课堂气氛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操练句型和会话。

第三, 看相关教学光碟。多媒体可提供给学生生动有趣的语言模仿材料, 能把课本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故事画面, 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四, 加强Free Talk。Free Talk很有必要。一是学生能把学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话来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二是这个活动学生很感兴趣, 能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课堂效果好。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篇13

鹤壁市实验学校 赵丽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交流的方式多样而迅捷,毛笔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失去了它的实用性,软笔书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学校肩负着传承文明的使命,书法教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练习书法是静心养性的过程,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永远充满了兴趣,让他们坐下来静静地写毛笔字,爱上练习书法,真是一件难事。怎样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点经验。

一、故事激趣法

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故事中教给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领,培养学生的品质,实现德育与智育无痕相融。

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比如:《钟繇掘墓》《柳公权发奋练字》《智永禅师的笔冢》等,激励学生勤学苦练的决心。有时讲书法家的趣事,比如:《王羲之与天鹅饺子》《张旭判状得教》等,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激起了学习书法的兴趣,也从他们身上明白了写字与做人一样重要的的道理。

还有时我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编童话故事,将学习寓于情趣之中。比如:学习执笔时,我编了一个五指兄弟因为“谁的作用大”而发生争执最后团结协作的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巧妙地教给了他们握笔的要领,也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游戏竞争法

爱玩、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激励法就是用做游戏的方法,在竞争与奖励中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以学习《悬针竖》一课为例,为了突出悬针竖与垂露竖的不同特征与写法,我与学生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我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写一个带有竖画的字,因为是用清水写的,字迹很快就会模糊,所以需要学生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竖的写法形状,看谁能够快速判断出是什么竖,猜对了就奖励再猜一个。

虽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但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抓住,他们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在挑战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示范亲和法

示范亲和法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向整体示范书写或进行个别辅导式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笔运腕的方法,并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通过与老师的近距离接触,感受老师的亲和,激起练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课上,我从不吝啬自己的示范,总是带两支毛笔,一支大毛笔蘸水在黑板上演示,另一支中楷蘸墨在展示台上示范书写,我示范的同时,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心跟我一起比划,感受使笔运锋的微妙。

学生练习时我就穿梭在其间,随时纠正他们的书写姿势,或抓住学生的小手一起写一写。“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的直观演示与亲近,使学生更加喜欢练习书法了。

四、儿歌强化法

教学中用儿歌教学生掌握学习的要领,不仅容易记忆更充满情趣。

比如,学习执笔方法时,我教学生读儿歌“大指食指对着捏,中指向里顶勾天,无名指头向外顶,小指帮忙不要歇。指实掌虚虎口开,腕平掌竖笔直立。”

描红时,用儿歌强化方法“描红盖红不漏红,仿影重影不出影,一笔成形不反复。”

每次写字前我总是提醒大家:“正确坐姿——”学生边回应边端正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正确执笔——”“指实、掌虚、腕平、管直”等等。

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简洁、迅速地掌握了学习的要领,学得轻松愉快。

五、榜样激励法

练习中发现并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努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书法课前,我总是将学生上次的作业认真整理,选出优秀的作业展示给学生看,简短的点评、热烈的掌声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了付出努力的收获,对练习书法愈发充满信心,而对别的孩子来说,既学会了欣赏书法,也激励了向他们学习的动力。

书法课中,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哪个孩子听课认真,姿势保持端正,或某一笔练得有感觉,就及时提出表扬,提醒同学们向他学习。

每次书法课要结束前,我们都会评出本节课的“小书法家”,奖励他们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美其名曰“金榜题名”。

这些小小的鼓励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练习书法的信心,使他们对练习书法越来越有兴趣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4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往往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可见,写作能力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有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苦于没内容可写,不知道该怎么写。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怕写作文,学生在作文中经常说空话、假话、大话,而不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以致学生作文内容虚假,言之无物,言之无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小学作文过程中重视模仿范文,甚至抄袭同步作文,不重视体验创作,学生经常虚构事实;只重视作文数量,而不重视文章质量。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根据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写作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写作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而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首先要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天长日久地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就鼓励他们写话。对一个好的词语、一句通顺的话都给予表扬、夸奖。这样必定会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如果他们不断得到肯定,就会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作一种需要,他们就不会觉得作文是难事了。自然而然,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

其次,要少写命题作文。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刚刚学习写作文,就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好,怎样不好……无异于给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使学生感到可怕,困难重重,并渐渐丧失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相反,如果减少了对作文的要求,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日常生活和语言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著名作家孙梨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材料。比如庆“六一”游艺会,迎“元旦”亲子登山,庆“国庆”知识竞赛等。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中国伟人介绍”、“著名风景区导游”等。平时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采访等。只要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怎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言?此外,广泛阅读也是积累的重要途径。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在读的过程中收集妙词佳句。有了丰富的感知和积累,在写作中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三、追求个性,轻松愉快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老师可让学生放开思路,自由行文。想说什么就写 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大胆放手,不要怕不上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让学生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同时,要追求个性化,还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比如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就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图画内容展开想象。这种想象也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又让他们写起来感到轻松愉快,写作也就成了一件乐事。

四、创设情景,注重写作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写作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要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前,教师要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

五、分享习作,体验成功乐趣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都分别提出这样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等。因此,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及时组织交流,在同学们的互动中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教师就应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比如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5

一、正确认识新课改, 领会新课改精神

新课改的最终实施者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因此, 教师正确认识新课改, 领悟新课改精神, 是首要的任务。

(一) 教师要有完备的知识储备

要想教好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得有完备的知识体系, 能够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 教师还要跨学科学习, 多角度观察, 多方位探究, 并主动了解现在社会上最新的学科信息及研究成果。

(二) 正确的师生观

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只是在教师主导下被动地学习, 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 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此,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更不要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所以, 在新课改过程中, 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亲合力。这样, 学生就会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有了学习的兴趣。

(三) 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是因人而异。这里的“异”也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 要有不满足现状的创造精神, 敢于对教材进行重组;要求教师走进学生, 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竞争、创造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往学习中, 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讨论, 教师讲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教师让讨论什么, 学生就讨论什么, 学习没有自主性, 自然就没有兴趣。而自主学习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和教师共同进步。因此, 教师要放开手脚,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知识。教师只是对学生做一些简要的指导和帮助, 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分析总结, 然后给予肯定、鼓励, 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惑与困难, 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全新的课堂和学校,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

三、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 也是新课改的一个要求。探索学习, 从中学课程的性质来看, 是综合性活动课程或者说是活动性综合课程。探索学习整合了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 教学与课程的一体化构成课程的基本特质。这种教学与课程的一体化在探索学习中的具体特征是中学课程的创生性、交互性、丰富性与辐射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认真观察, 积极探索。教师可指导学生建立一个研究专题, 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

探究学习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 改变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在进行专题探索的过程中, 开拓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多渠道获取知识。而且,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使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理解课文, 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理解、思考和学习, 激发出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这样既能提高每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会提升整个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自然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诗词的时候, 教师可不断对诗歌里的场景进行描述, 使学生陶醉其中, 让他们成为语文课程教学学习的主体。

五、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小学教学设备的完善逐渐兴起的新型教学方法, 并迅速在各学科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培训资源, 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学习, 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自发进行学习, 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除此之外, 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还能提供课本中无法提供的教学资源和信息, 给予学生更多的切身体会与感受。

六、积极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恰当、积极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 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抓住学生的优点, 对其进行鼓励。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 让学生自信“我能行”, 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充分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教师要抓住发展的机遇,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专业素养, 不断学习进步, 以满足现阶段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学生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 (8) .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27-01

数学是我们学习其他理工类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基本“生活工具”,能否学好数学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质量。比如说,我们出门购物,在结算时需要数学运算知识的支撑;我们结算工资时,需要数学知识的支撑。在小学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将基本的数学运算法则等相关的数学学科知识掌握到位,我们是很难学好数学这门课程的。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教师们为了帮助小学生扎实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经常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来助力学生巩固强度比较大的知识点,通过不停地做数学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采取题海战术,或者是强行记忆的方式在当下这样的大环境下已经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采取更加符合时下教育环境需求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们能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更高效地学习数学,掌握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接下来,笔者主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其对新课标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和体会,来浅谈一下在新课改的新环境下,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知识。

一、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构建自由而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环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幼,对很多事情缺乏理性的辨别能力和甄别能力,很容易根据个人主观喜好对事物好坏进行判断,因此,在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所处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一定不能采取过于理性的方式,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调整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营造活跃而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和愉悦感,在这样的氛围下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

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是那种比较严肃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会是学生内心的压抑和恐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影响下,学生也很难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继而将学习数学的难度也在潜意识中扩大。因此,出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考虑,在针对小学生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的营造,唯有在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才更利于我们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加强师生课堂教学互动

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可以采取做游戏、分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继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观判断能力比较强,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段特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互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和关怀,这对于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数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讲解方面,将教学效率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而对于学生群体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心。新课改的实施,对这一方面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作为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课堂教学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表现自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在学生身上多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

比如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提问,采取游戏的方式教授相关的数学学科知识,采取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的方式展开数学活动题的讨论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教学方式,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比较实用且具有意义的方式和方法。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能千篇一律地采取固定的教学方式,而是应当根据自身所接触的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使用,以便于促使学生更好地饶有兴趣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

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找寻学生的兴趣爱好点,继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针对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加之当前的教育教学新环境,我们应当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便捷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个人学习能力。我们应当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学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了解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诉求。在对学生的性格及其兴趣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整合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情绪学习数学知识,提升个人的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积极的评价

采取积极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带有激情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句肯定的评价可以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相反,教师对学生的一句批评和指责的话语,可能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无意间的一句批评,如“怎么总是不长记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刚刚不是已经讲过了吗?”等这样的一些负面性的评价,在课堂上会极大地抹杀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促使学生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数学学习中难以取得进步。

上一篇:我的理想500字下一篇:公司督察部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