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2024-07-20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精选8篇)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篇1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给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德育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和教学,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德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德育渗透的内容、模式和手段,构建学校德育信息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教育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地方,我们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其中德放在第一位,教育首先要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说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很重要,所以德育教育是学校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工作的保障。

传统的德育教育一般形式单一,要么是板着面孔教训人,要么是开会作报告讲大道理,要么是课堂上说教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效果不是很好。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校教育也随之信息化地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更加形式多样丰富,无论是德育的内容,还是德育的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德育教育的效果也大大的提高。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教学和教育,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教育

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政教部门或班主任的事,与学科的教学关系不大,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无论哪门学科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思想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材中德育相关的内容,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还必须让学生具有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这一单元时,有关教学内容本身就属于德育的范畴,在讲到“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及其防治”时,学生认识到病毒和黑客对计算机的危害,从而教育学生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与不健康的内容,在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内容时,通过用图片视频动画的等的方式展示一些网络成瘾例子,以及QQ、微博欺骗信息的各种案例,帮助学生构建抵御网络的负面影响,识别网络陷阱,不沉迷于网络,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和注意网络安全的习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

(二)、利用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选题,进行德育渗透

在信息技术课中除了网络信息安全这方面内容直接属于信息道德教育外,信息技术其它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利用任务选题或主题的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教学,教师选取一些有德育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德育 1的渗透。比如在学习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或者学习网页制作作品时,可以选取有德育教育意义的主题,如“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的风采”,“禁毒宣传周海报”“雷锋活动月宣传小报”等,又如在学习Flash的运动动画时,可以用我国“‘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制作模拟动画,在学习PhotoShop时可以用“母亲节贺卡”“佛山市创文吉祥物”为素材进行作品制作。这些人物、事件和事物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作品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德育渗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德育渗透

无论哪门学科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不能忽视。“德育为先”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科都适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为各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高效方法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对德育渗透也更加有效。如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德育学科,其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如果用单一的说教形式,显得枯燥和乏味,教学效果很一般。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要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思想品德课中的很多案例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动画等展示分析,如毒品教育、法制教育等。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课堂更加精彩,学生更加乐学爱学。

三、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而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校德育工作更有实效和魅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德育的育人模式与手段

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可能对学生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模式和手段更有吸引力,德育内容可以用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示和辅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德育内容。例如主题班会课,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班会课形式,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教师尽是少用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索与展示生动丰富的图文资料、视频短片和丰富网络资源,这样的主题班会,使主题班会课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又如在政教处处理学生违纪方面,传统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批评说教,责成学生写检讨书等,这样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往往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深处反而会起逆反心理,效果不佳,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一模式,可以针对学生违纪的情况下载一些正面和反面的视频教材,让学生观看,因为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内容对信息的表现力强,使学生给以感染,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又如有学生对自已参与打架,或破坏公物等行为不供认时,可以用学校的视频监控系统,调用当时的时间地点查看录像,不用过多的审问学生自然会承认错误。另外对于一些知识性和普及性的教育内容,如《防震防火安全》、《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视频或电影结合讲座的形式,以达到更佳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德育的主阵地

信息化和网络德育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大亮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德育管理提升为信息化管理,构建德育信息系统平台开展网络德育。如学生个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管理学生的操行、奖惩情况、期末评语等电子信息。在校园网中建立德育天地栏目,及时发布各类活动信息和校园德育新闻动态,如国旗下的讲话、军训、德育基地体验活动等。建立德育信息资源库,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网络实践场地,建立论坛、贴吧、QQ、微博等发布信息开辟网上德育活动,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拓

展交流途径,可以允许学生用昵称发表言论,学生更能够讲真话,通过留言、评论和跟贴等,老师更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跟踪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网络的心理辅导交流可以不用真实姓名,可以大胆地吐露内心的感受,师生能够单独交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网络使学生、老师、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广东省校讯通”给德育管理带来了方便,其中的各项功能都是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如校讯通卡对学生进行考勤管理,实现考勤网络化自动化,学生可以及时获取自己的考勤信息。校讯通卡同时也用于食堂、图书借阅、校内超市等刷卡消费,实现学生财产安全使用。家校联通的短信功能更加实现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快捷沟通,为学校的德育管理带来了高效方便与安全。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黑板报已经不用,取代的是用电脑打印的精美的喷画宣传栏,标语、宣传语、通知通告、贵宾欢迎词、节日贺词等已经用亮丽的LED电子显示屏显示。高科技、信息化的宣传更加快捷更加丰富多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展览厅、体育馆、公共电视台在课余时间开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把“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先进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我们要认清形势, 把德育工作切实摆在首位, 以科学的态度去调查、研究,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和方法, 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我们在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小学德育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方面,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的高科技为我们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有力平台和条件, 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 又引发了在信息时代关于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 整合多方面教育力量, 提高德育的效益, 已成为现今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校作为苏州市首批教育现代化小学, 2010年11月又成功创建为苏州市教育技术管理先进学校。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完备, 每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 信息资源丰富, 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条件优良, 在教育技术管理方面有较好的管理经验, 教师对教育技术也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学校还被评为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绿色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有较好的德育能力。同时, 学校拥有思想素质硬、业务素质高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这些, 都能为本课题研究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1. 课题的“信息技术环境”是指:

本校现有的计算机多媒体环境、可连接互联网的校园网硬件环境、校园网WEB2.0应用的软件环境、校园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学校网站、家校路路通平台等。

2. 课题的“校本德育”是指:

本校德育工作者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 以教育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的意见》为统揽, 基于以上信息技术环境, 有针对性地对本校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 研究如何利用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优势, 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2. 探究在新的信息技术软硬件环境下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并探索有效解决的方法。

四、课题的研究价值

1. 理论价值。

传统的小学德育理论如何适应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环境,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 不断总结、归纳, 形成适用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方法, 为新时代德育理论作出应有的贡献。

2. 实践价值。

首先, 本课题的研究能促使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掌握对新技术的熟练应用, 促进专业发展, 成长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其次, 通过不断探究新环境、新平台下的德育方法, 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切实教好书、育好人, 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第三, 本课题研究能有效消除网络环境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信息技术环境指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多媒体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校园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学校网站、家校路路通平台等。在此环境下的校本德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 (即五个子课题) :

1. 有效利用现代媒体, 丰富学校德育活动的研究。 (负责人:项雪林庄翌明)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主题班会研究。 (负责人:谢彩霞黄芳)

3.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品德课教学研究。 (负责人:施静静钱月珍)

4. 拓宽家校联系渠道, 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金震)

5.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 (负责人:邓美娟)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资料数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开展研究活动。

七、课题研究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装备条件,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开展德育活动。研究初, 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 旨在打造一个有进取心、业务过硬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 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为每位教师和中高年级学生建立了博客群, 平台集教学研究、师生交流、个性博客于一体, 开辟了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 结合主题月教育活动, 由校长、教师和学生主持, 开展广播讲话, 宣传德育活动要求和活动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个人。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每周五中午还举行一次红领巾小广播, 主要有新闻播报、活动倡议、歌曲欣赏等。

通过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主要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片和学生行为习惯宣传片。学校网站提供优秀视频教育资源, 供学生欣赏学习, 同时还链接了一些优秀的视频资源网站,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

2.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生动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品德课教学等德育活动, 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代替教师的空洞说教, 让学生切身感受德育的熏陶。

3.拓宽家校联系的方式和渠道, 丰富德育的途径。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在校园网站开辟了“家长学校”的专题栏目, 提供家庭教育建议, 补充家庭教育知识, 提供家校联系平台。任课教师通过网络途径, 如班级家长QQ群、家校路路通、网站互动平台等途径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QQ群的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活动成了网络家长会;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心得在学校网站进行分享交流, 各种形式的家校交流活动使德育活动更为有效。

八、课题研究成果

1. 提升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全校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36个普通教室运用电子白板。每一个教学、办公地点均实现千兆网络传输, 百兆带宽接入互联网, 与教育城域网千兆光纤对接, 支持视频流媒体实时传送。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办学规模的扩大, 正在实施的改扩建工程将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有一个新的发展。

2.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年来, 16名教师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其中张文英、王雯洇、包小英、陈丹四位老师荣获“昆山市德育能手”称号。金震、叶静两位老师被评为“昆山市家校联系先进个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有多篇教学论文和案例分别获奖。

3. 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很多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自主学习。 (2) 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开齐上好品德课程的同时, 通过丰富德育的方法和内容, 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倡导社会性德育实践, 进行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收效明显。 (3) 提升了学生的智育水平。学校以“文明勤学踏实进取”为学风,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喜爱学校生活, 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由此形成师生间、生生间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

九、反思与展望

1.校本德育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新课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德育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反思和研究。尤其是对如何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问题, 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研究, 使该项课题持续深入开展, 激发德育活动的活力, 使校本德育特色更加鲜明。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信息技术;网络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现的年代,那么新世纪的前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年代。”目前,网上信息以光速向世界传播,电子邮件、MSN、QQ短信、网络视频等,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信息传播方式,用户可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信息技术环境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开放性、跨地域性、快捷性以及虚拟性,给小学德育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拓展新的德育途径的可能。

一、信息技术环境对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德育不可避免地面臨全面挑战,表现为多元化的信息为主体德育带来新的任务。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中的思想观念常常是多元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观念的集合地。如何发挥德育作用,如何使主流的思想意识在网上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

(一)网络信息源良莠不齐

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选择,但网络上东西的品质却是良莠不齐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和误导,甚至有不少邪教异说等精神垃圾。因此,在网络世界面前,如何帮助青少年作出正确的选择,提高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合理利用好网络,也是中小学德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网络社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网络的新异性、信息的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多媒体化以及家长主观上自认为的对孩子上网时间的可控制性,使得网络为人们所接受和欢迎。这给学校德育途径的拓展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挑战。

(三)信息技术为小学德育提供多种方式

多媒体信息带给小学生以多种感官外部刺激,也为小学生对外部信息的获得与保持提供了方便。信息技术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辅助作用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新的问题:如何让互联网成为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渠道,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的变化,大力推动小学德育途径的拓展和创新,增强小学德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等,都是当前小学德育所面临的挑战。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校德育的新方式

德育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要求及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方法。

图1中,教育者、学习者、媒体模式、德育目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德育途径。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媒体模式教育学生;学习者的接受情况反过来作用于媒体模式、教育者和德育目标。

(一)搭建德育网站,构筑德育平台

网站德育资源的整合与构建是拓展中小学德育途径的核心内容。要进行网络化的小学德育,必然要在网上现有的丰富德育资源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新构建。较之传统媒体的区域性、时效性而言,德育网站具有广泛性、长期性的特点。学校针对德育教学可以设置德育专题网站,这是德育网站的另一种形式。它通常是教育者以社会时事或学生道德规范的某一个侧重点为主题,围绕该主题将与相关的内容和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认知规律进行重新组合链接,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呈现。

(二)建立班级特色网页,开展德育活动

班级文化是学校网络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网络德育途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班级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设立具有班级特色的栏目。如有的班级网页设立了“班级述事”“学习博客”。有的班级根据学校活动设立的“网上祭悼汶川”“中华民族网上行”等专题。网络也创造了新型的人际关系,班级网页与班级网页的“友情链接”扩大了学生交往范围,学生超越时空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往。

(三)开辟网上论坛,增强网络认知学习

班级论坛是立足班集体而设立的班级内部事物论坛。它的结构通常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而设立,是展现班级特色,表现学生特长,商讨班级事务的平台。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打破传统的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利用网络条件为教师及学生建立“德育课程资源论坛”,提供相关的声音、图片、动画等素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上获取信息,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对素材再加工,最后以多媒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教学创新策略的作用和效果

中小学网络化德育途径是在依据现有德育理论巩固现有德育途径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其不断发展的信息服务功能,以局域网和广域网为平台,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

(一)新途径的应用发挥了德育的主体性原则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时,强调让儿童主动参与,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与其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德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是人们基于对传统德育反思的基础上而获得的有关德育目的、德育功能和德育本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全新认识。无论是德育网站、德育专题网站,还是学校网站、班级论坛、班级博客、即时通讯,都充分体现了德育的主体性,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教师在充分考虑到学生道德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所采取的德育方式。

(二)新途径使得德育更具有开放性

在网络德育途径的构建过程中,构建网络德育途径应当坚持开放性,让受教育者参与其中,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开发和完善德育方式。其次,德育内容上也应该具有开放性。教育的均衡化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应受到均衡教育,无论哪一种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接受德育信息。

(三)新途径的应用使德育方式更加多元化

作为一种与国家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教育,德育途径的开发应当坚持多元理论的指导,吸收反映人类共同精神品质的优秀的理论,以满足人们多元的精神道德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德育网站实现了德育方针、政策,以及德育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展示,让学生、家长、教师从德育网站对德育内容和形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德育工作和方式;德育专题网站则就德育某一侧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感知和讨论;学校网站及论坛是从身边的学校做起的德育;班级论坛是对班级学生进行细节化德育的平台;QQ群和MSN则是在线德育的工具。这几种德育方式相互补充,完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群体到个体的德育。

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汤悦.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J].上海电教,2007,(3).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篇4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周湘琴

摘要:遵照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将一些德育思想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德育教育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它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体系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常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来描绘当今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从多个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被人们称为“ 要求,让学生明确,在课堂里、特别是在机房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此外为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我还安排学生轮流值日,打扫卫生和管理机房。通过这些常规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学生渐渐地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针对少数学生因操作不当或者出于好奇心理,有意或无意地导演“恶搞键盘”、“乱点鼠标”、“拿删除他人文件取乐”等恶作剧的不良行为,教师应当首先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然后通过说理诱导,指出这些行为的不妥,同时进行榜样示范,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设备。这样,使信息道德教育在“情”“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教学本身包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教育素材,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在吸取和增长学科知识过程的同时,也成为其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有关人文、社会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不断理解和内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道德和伦理规范,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做法是: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等情况,还着重介绍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银河系列。在计算机CPU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芯片。我还特别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如裘伯君,王江民,马云等IT行业中的一些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这些,让学生看到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同时也增强了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为我国赶上发达国家而刻苦学习。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它涉及到许多有关法律和安全的问题。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和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word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在讲述黑客、病毒等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认识到编制病毒程序和黑客行为是一种违背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还通过实例(欢乐时光病毒、CIH病毒、木马„„)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

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就建立起科学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又不能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适当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互动性很强的学科,这里的互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而应该拓展为人与计算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与各种能力正处在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具有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和能力。因此应该鼓励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反思自我,促进共同进步。让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交流合作中,逐步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但是在小组组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经常的指导和调配,让操作技能好的与操作技能差的相搭配,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的探索精神包括科学的学习,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和用于创新的精神。信息技术是一门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被动的知识技能的传授中。例如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我在上课开始前先创设一个情境,然后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如果是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或查找资料,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最终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养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先自己动脑筋思考,再用正确的推导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实践,杜绝遇到问题胡乱摆弄或者偷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缜密的思维并且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5、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

因特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人们参与网络传播提供了方便。首先是任何人都可在网上设立网站或网页,而不像开办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那样需要

注册登记、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再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不像在报刊等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时需要经过编辑的筛选和加工。但这种几乎毫无限制的“自由”却往往容易被一些人滥用,从而导致网上出现了不少为法律或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行为。这些我在教学中都首先告诫学生: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一样的,都是不允许的。如果违反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我并给同学们举出李俊因制作了 “熊猫烧香”的病毒而被逮捕的例子,或者引导他们仔细阅读上网时的“用户协议”、“服务条款”其中的用户责任或法律法规,真正让学生自觉做到知法、守法,让他们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同时,我还给学生指出: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不散播计算机病毒等,也是信息技术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

三、提高教师修养,寓德育于“情”“理”之中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因而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情感价值都会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掘出教材的思想性,找准信息技术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因此,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德育工作,在行动中把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首先提高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对学生要如亲子般的关怀,对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良信息行为应该循循善诱,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之,学科德育教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式的、生硬的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相关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5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Internet网络和通讯技术等资源,创建具有地方化、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积极扮演新的角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师角色 转变

21世纪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已不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才能做到培养真正的人和真正培养人。那么,教师的角色要变什么,怎么变,变到什么程度呢?为此,结合本人的经验点滴,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究,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借鉴、优化教学。

社会学家们将教师角色界定为三种类型:一,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二,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三,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本文论述的教师角色转变主要针对第一种类型。我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从教师的备课角色、课堂角色、反思角色以及角色转变误区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教师备课角色的转变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讲课之前都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教师的备课已不再是单独备“怎样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备“怎样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应转变自己的备课角色,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学生的需要。

1、变教材执行者为课程的组织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信息时代教育中,除了教材,还有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和通讯技术等丰富的资源,加上统一教材的内容往往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对每个地区的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择知识载体和教学资源,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课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拓展延伸的内容比教材内容还要多,同时还须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与课件进行教学。可见,教师要变为课程组织和教学研究的主体。

2、变单一的书写教案者为多样的备课制作者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随着各种资源的出现,教师备课的方式不只是传统的书写教案,灵活结合实际制作形象生动的课件、直观易懂的教具,有选择地写课堂实录、教学片断、教育随笔、教育随想甚至教育评论等,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淋漓尽致,这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现代教学中,经常提倡多媒体教学,实施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例如,我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的Flash绘画及动画制作时,经常使用自制教学视频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掌握每一步操作;在教学金山文字的排版时,用语文课中诗画并茂的课件以及现实中的壁画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学习图文混排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诗画审美能力。

3、充当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角色

在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网络和通讯技术的现代教育中,要求教师的技术与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必须与时俱进,要求教师要树立一种创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同时自己要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资源集成,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因此,教师需要以丰富的工具来支持各类媒体对象的创作和合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根据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差别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为学习过程中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需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作准备,从而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周平儒《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各种媒体的出现,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设备的使用,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方法、新特征。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变化实际,灵活扮好课堂的角色,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变主导者为引导者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是“主演+导演”式的教师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传统的课堂,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和应用过程。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那么,应该引导什么,怎么引导,引导到什么程度呢?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悱”和“启发”揭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起来;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教师要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引在知识的运用处。

例如,在学习查找文件时,我先让学生竞赛猜二个谜语,但学生一个猜了出来,另一个猜不出来。我说:“同学们想知道第二个谜语的谜底吗?”同学们响亮的回答“想!”。这时,我引导说谜底就在大家的电脑里面,看谁最先找到?(上课前我先把谜语和谜底发放在学生电脑的文件夹里)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小组竞赛去找谜底,这便使课堂活跃起来了;接着,请找到谜底的同学来介绍查找方法;最后,加以总结及练习寻找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片或小游戏等,学生在快乐中也就掌握了查找文件的方法了。

“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变传授者为参与者、协作者和促进者

在技术支持的环境下,由于知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学生懂得的,教师并不一定都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参与学生的学习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变传授者为参与者、协作者是一种必然。学生在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多元智能以及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必须依靠教师的促进和鼓励,因此,教师的促进角色成为角色特征中的核心。

如在学习金山文字软件中插入图片教学时,我先利用广播系统让学生欣赏一些图文综合处理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美景等。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哇„„好漂亮哦!”“怎样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我们学的软件‘金山文字’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激情。接下去,再引导小组协作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也就达到教学的目标了。

3、变教学管理者为情感的支持者

信息化、数学化时代的发展使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为此,教师要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展平等对话,才能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课堂上,发现违反纪律的学生,用特殊的眼神给予警告或客观的指出,利用课后时间再对该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当场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4、变信息的提供者为信息的咨询者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论坛、博客等双向交互的发展,促进了学习者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不应该都提供结论性的信息,而是承担网上实时双向交互的咨询者、非实时双向交互的信息资源设计者和在线顾问的角色,给学生一定的宏观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一定的检查、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电脑绘画时,开设了一个学习、评价的论坛,把学生的作品和评价的标准都放上去,然后布置学生对作品进行不留名的评价并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说出不足之处的修改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主要作为对信息的咨询和对学生的鼓励。这样,学生通过交互既提高了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掌握了绘画的技巧。

5、变单一的集体教学者为分层次的个别辅导者

知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迅速发展,学习者的能力差异也随着增大。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相差甚大,对于基础能力好的学生,课堂上只要稍微引导,点拨就行了,但对于来自农村或从未接触过信息化学习的学生,则要从头慢慢指导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和帮助后进生,要能理解和宽容后进生的稚拙之处。这时,我们需要采用分层次辅导教学。例如,我们课堂上用少部分时间进行集体教学,其它时间则用于“分层次教学”或“一帮一”教学。这样,老师可以重点关注并有效指导中低层次学生的学习,从而使我们的课堂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的全面进步。

三、教师对反思实践角色的重视

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成长的重要举措和核心力量。教师的成长必须经历“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反复循环,其教学智慧才能得到提升。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1、把握教学反思角色三个阶段

按教学进程,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学前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一般在备课时进行。第二阶段,在教学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使教学高效地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这种反思速度快,效果明显。例如,教多个班的教师会体会到,同样的内容,第二次上课的班级经常比第一次上课的班级效果要好,主要是我们通过第一次上课进行反思,从而调整教学。第三阶段,在教学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再次指导实践。

2、重点形成反思实践的思路

教师的反思,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反思的重点,把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反思的基点,把观摩对照作为反思的生长点,把开展师生心灵互动作为反思的要点,把自我否定作为反思的突破点。”(李建新《浅析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途径》)

四、走出教师角色转变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我们在转变角色的同时应该把握教师角色转变的“度”,走出教师角色转变存在的误区。

1、课堂的热闹只停留在形式上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好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我们在参加教研活动或公开课的听讲中,发现有的教师又哄又奖,整个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纪律难以控制,导致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明白,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这样,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种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2、忽略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不难发现,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有些是老师始料不到的,有点真不知如何回答。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有的给予的评价一律都是“好”。这样,教师的角色得不到充分体现。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节约用水》这一课时,谈到矛盾的概念。有位学生指出洗汽车水很多,很浪费,而另一位学生却认为,洗车就需要用很多水才能洗干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恰恰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的焦点,而教师却轻描淡写地给予简单的肯定“很好”。如果教师能就这两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需要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矛盾,是不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总之,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不是要课堂教学的热闹场面,而是要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把握好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以及对特殊问题的妥当处理。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研究 篇6

〔提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消费结构,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内深层次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本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分析入手,探讨了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以及审计基础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分别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论述。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withthe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

,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篇7

一、树立现代信息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与培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 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能力、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教学中知识的占有者、学习资源的供应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课程计划的执行者逐步向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过度和转变。

二、注重学科整合,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需要基本教学功底, 还要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和利用资源的本领。教师教学将要面临的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和途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将学科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媒体技术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且学生的学习也由过去的注入式学习向新课标理念下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

(一)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引导功能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学习资源无限丰富, 可以通览古今、跨学科融会贯通, 信息处理快捷, 表现形式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模式相比, 有着明显优点。文章可以转化为丰富多彩的课件形式, 提高课堂效率, 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用信息手段提供学习资源, 方便又快捷。而且能够突破教师和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的限制, 用相关资源丰富封闭的、孤独的课堂教学。录像、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扩充教学知识量。比如, 增加教学内容 (作者生平、文章背景、延伸阅读) 。趣味化教材内容,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自我感知、自我认识的过程。

(二) 运用信息技术,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媒体只是一种工具。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标。这种能力的养成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的。媒体只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构建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依然要靠教师组织、学生参与, 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安排下逐步引入, 发挥高效。教师对具体环境进行调控, 引导学生思考, 吸引注意力, 主动积极获取知识,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媒体的过度使用将会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如语文课中朗读环节被视听代替, 固定形象限制和制约学生思维和想象力, 学生在学习中缺少独特鲜明感受、体验和理解。违背了语文规律。语文课媒体的运用, 最终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实践课, 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以语言媒介为中心,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 新技术的应用, 转变了师生关系。教师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 新媒体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而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这种伙伴式、合作式的师生关系的变化, 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化,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元课堂。

(三) 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电子教材, 习题库、教材配套资源、同步课堂等为学生传递基础教育的基本信息, 也解决了因为教师水平带来的授课的差异性。新的教学资源, 减轻教师的负担, 突破时空界限, 优质课堂实录、优质教案等资源的共享,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运用, 增加课堂实效性

(一) 注重感悟、训练思维

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突出。课文中人物、景物、意境的提示性再现, 为学生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概念的联系, 学生的主动参与, 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 正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进行抽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培养。传统教学让学生走成功的捷径, 不重视思维训练, 以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现代课堂教学, 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利用Power Point、flash等软件, 能够针对学科实际, 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 不仅较好地表现了事物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 并且能以问题驱动的方式,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发现规律, 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 突出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 增大的语文课堂的知识量,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学习的工具, 学生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性进行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协作式学习, 利用媒体特性与网络特性结合进行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三)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 因此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方法、采用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各种形式, 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整合, 可以使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从而达到学生随时随地均可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 篇8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20-03

随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宽带、云计算、互联网络、多媒体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革。信息技术的支持,知识的跨领域流通,给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 幼儿园德育与信息技术的内涵

1.幼儿园德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促进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形式的活动总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覆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中,社会公德是每位儿童必须习得的技能之一。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龄前儿童,开始初步发展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也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可见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2.信息技术

20世纪末,随着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面渗透,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全球化日益加深,突破了时空界限,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呈现全球流通的态势;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教育行业,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转变,逐步趋向开放知识、多元需求、自主探究、合作型的教育;再者,知识与创新成为时代的关键点,知识将成为了财富与权力的源泉,信息被认为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大信息流的冲击下,如何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与共享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创新与求进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

信息技术使得教育具有了崭新的特点,该特点也为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信息技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活力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与形成的,环境的熏陶与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幼儿添置与提供了一个更多维度、更深广度的认知与体验的空间,为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新型可拓展的现代化支撑环境

幼儿园教育与环境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增添了更多可选的支持环境。

(1)音视频环境

音频和视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音视频环境是指以音视频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声音、画面或者声画同步传输的系统。幼儿园内的全园广播系统、影音播放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数字视频系统以及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构成了幼儿园校园音视频应用环境。

①全园广播系统

全园的广播系统在幼儿园里的利用率非常高,大型的活动宣传、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天的公开播音(如小小广播站、正面新闻信息的讲述简析、陶冶性情的音乐播放等),很多幼儿园利用了校园广播建立起正能量的宣传阵地,成为宣传的窗口,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

②影音播放系统

VCD或DVD+电视机或投影等构成了幼儿园简单的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几乎应用于所有幼儿园当中。

③闭路电视系统

幼儿园的闭路电视系统已经逐步普及,应用于监控视频和广播视频。监控视频主要面向幼儿一日的生活与活动记录,可作为个案的分享与分析;广播视频主要是电视或教育教学的统一筛选与播放。

④数字视频系统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视频也开始在幼儿园中逐步推广,数字视频系统中的资料源主要通过自制、购买和网络下载等途径获得,自制通常是拍摄后加工处理的相片和视频,能够提供实时的记录或幼儿园外的有用记录。

⑤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

大部分幼儿园基本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麦克风、便携性音响、投影幕、实物展台、幼儿电脑、IBM等幼儿软件,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还配备了互动式的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等等。完善的多媒体系统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需要,并为师友互动、人机互动、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2)校园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平台得以应用与推广。幼儿园内常用的网络信息系统主要包含物理网络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络、因特网等)、网络资源(如可为教学提供支持的资料或音乐视频等、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学具等、可供幼儿学习的软件素材等)和互动网络(如家园沟通使用的校讯通、电子邮箱、QQ、微信等)。

2.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创新

(1)园本德育课程资源的拓展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设计、实施、评价等)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德育课程资源是“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传统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单一、封闭等弊端,而信息技术的精准、高效以及其独特的信息的海量性、动态性、共享性与可变换性等特性,恰恰能弥补传统德育课程资源的空缺。可利用的文本、音像、社区资源、人力资源等在数字技术下一览无遗,从园内资源的分享开发到园外家长、社区、世界各地区实时资源的利用都能“一点到位”。

①鲜活资源的引入

传统的幼儿园德育资源一般为文本、图片以及教师讲述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资源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更贴近生活形态、更具感染力的动态呈现。

如,小班活动《一起玩,更开心》中,针对小班孩子日常抢夺玩具、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为切入点,以愿意和小朋友游戏、友好提出加入同伴游戏的要求,与同伴友好相处为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日常拍摄到的照片、录像镜头筛选展示,让孩子们通过数字视频系统重温当时真实情景,即刻吸引了幼儿的专注力,引发讨论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帮助他们学习换位看待与思考问题。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平实枯燥的围坐讨论,更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水平与思维、表达等能力水平,降低了讨论活动中“无话可说”的几率。

②班、园、家、社资源的共育共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合力教育是教育发展中一种必然的趋势,家园合作更是幼儿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德育教育更需要家园共育的熏陶与教导。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快捷地获得与传递一切文明成果,为人与人之间搭建起密切交往与对话的桥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幼儿园各班级、全园、家庭与社区资源将得以高效流通、共享,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广泛、更有效的“四位一体”的课程参考与可用资源。

如,《国庆节亲子活动》中,幼儿园通过幼儿园网站向家长发出活动设计、游戏组织、可支援的教育软件和硬件等的调查和邀请,通过网站留言板、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等回收反馈的意见。邀请家长委员、老师代表共同根据收集到的意见与可用支持,召开会议制定计划与方案。“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征集了来自各行各业家长们的意见,通过他们的参与挖掘了身边其他可用的丰富资源,而通过互联网络的多种沟通方式,图文并茂地及时掌握幼儿园本次活动的需要与欠缺的物品等,在短时间内集众人之力,解决幼儿园经费、物品、人员不足等问题。如:有的家长承接了民族展示与服装租借,有的家长联系了提供活动户外音响设备的广告公司,有的参与收集游戏中使用的废旧物品,有的家长承担了活动当天的摄影摄像工作……活动后,通过幼儿园网站的快讯回顾、班级网站相册的展示等,幼儿、家长、教师与社会各界都感受到了这一国庆主题活动的有趣与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的可用资源不再只限于教学参考书中,而可随时随地寻找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资源;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的可用资源不再只限于此时此刻此地,还可随时回放、直播在社会、周边、自身发生的当地或异地的事件,更贴近生活,更能引发共鸣。幼儿在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的过程中,得以认知、模仿、同化与强化。

(2)园本德育课程的活化

幼儿园德育课程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撑下,其规划、设计与实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借助幼儿园数字化环境,如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信息技术能推进德育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氛围、展示活动进程、凸显活动的效果,构筑无空间、无时间、无地域限制的幼儿园德育大广场,促进幼儿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逐步养成。

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体验与成长。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才能达成幼儿园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的支持,多彩的图文声画,能提供给孩子更形象生动、更贴近生活的体验,符合幼儿认知的年龄特点。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唤醒幼儿的记忆与共鸣。

如,针对放学后,幼儿经常在园玩耍,玩具没有收拾,皮球、单车等乱停乱放现象,利用全园广播系统与内线电话系统,开展了一场《放学后该如何管理幼儿园软玩具和设施》的师生论坛。广播直播室中邀请了不同年级的老师、不同班级与年龄段的幼儿以及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参与,讲述放学后的玩具设施被乱摆乱放、孩子们只玩不收拾的现象,展开如何科学管理放学后幼儿园玩具和设施的讨论。各班老师组织孩子收听,并展开讨论,通过“热线”(内线电话)向直播室中传达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广播系统全园开播。一场热火朝天、打破班际的讨论就开始了,利用广播、班级多媒体系统以及内线电话系统,全园老师、幼儿、各部门的教职员工都收听并融入讨论活动中,实现了全员性的、深刻的、鲜活的德育教育活动。孩子们与老师们在活动中共同收获感受规则、遵守规则、爱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的德育教育。活动报道于幼儿园网站的快讯栏目向家长分享,同时让孩子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学习,利用幼儿园留言板、QQ群等反馈讨论后孩子的改变与幼儿园玩具和设施的变化,共同达成遵守与互相监督的共识。此举跨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全员参与的社会公德、环境意识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在传统教学模式是下无法轻易实现的。

以幼儿园德育为目标,适度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恰当切入有效的现代化技术的支持,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打造便捷快速的教育教学信息流通渠道,达成积极参与、互动探究、多维合力的认知效果。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德育的结合,给幼儿园德育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适时运用好信息技术将为幼儿园德育提供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力平.信息技术与早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世联,幼儿社会教育[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钱志亮.儿童心理问题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揭阳楼作文下一篇:给材料选句子议论文范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