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录像课的拍摄与编辑

2024-08-26

教学录像课的拍摄与编辑(共4篇)

教学录像课的拍摄与编辑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教学录像课的拍摄与编辑,在座的各位都是各校的信息化技术方面的高手,我讲的内容呢,就是把我平时拍摄课堂教学用到的方法和主要事项进行了整理归纳,可能有很多老师都了解掌握,甚至比我知道的多,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不了解的老师请您认真听一听,相信会对你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我们先讲教学录像课的拍摄,包括三项内容,首先要理清教学录像课概念、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和拍摄过程中的基本要领。

一、什么是教学录像课

所谓教学录像课,就是通过摄像机等录像设备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客观的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真实的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音视频数字文件。由于教学录像课能够客观的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 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讲授的教学内容、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师生的双边互动以及产生的教学效 果,因而在推广优秀课堂教学经验、进行课程改革研究、进行教学指导、评价教学质量、组织教学评估和建立教学档案等方面发 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拍摄教学录像课的要求

(一)对拍摄环境的要求

1、选取合适的拍摄地点。教室面积大小、讲台的面向、光线强弱、是否逆光、环境噪音的大小、墙壁是否整洁等等。

首先,选择拍摄的教室应足够大,除了保证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有足够的空间架设摄像机等摄录设备;其 次,选择的教室应能够避免噪音 的干扰,有的时候这边录课,外面上体活课,学生玩闹的声音直接影响录课的质量。再次,选择的教室内的光线(灯光或日光)要均匀,拍摄过程中保证不会因光线因素而 影响对拍摄视频画面的干扰。一般要顺光拍摄,大家都知道逆光 拍摄画面发黑,效果不好。

2、设备的调试为了使后期编辑制作的画面和谐统一,拍摄时应使用同一类型的摄像机,摄像机功能设置也要完全一致,使用前要统一设置 摄像机的白平衡、调节光阑、亮度增益和快门速度,找好拍摄的同步点。每台摄像机要配有三角架,以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投影设备是否正常课件中声音的大小、等。

一般情况在室外用自动模式,在室内用手动模式。因为在室外拍摄光线的变化受环境的影响大,手动调节跟不上光线的变化,所以室外要用自动模式。但在室内光线变化相对比较稳定,用手动模式录制的效果会更好。

录制的画面一定要清楚明亮,不能发暗,如果发暗,画面质量就不好了,一般调节这几个方面:

调节白平衡: 按住WHT BAL 对准白色物体按住几秒钟,不闪烁了就设定好了,它能调节各个物体的颜色不偏色

调节光阑:按IRIS,出现光圈值F后,再拨盘转动调到合适的数值(看亮度)F1.6——F11之间变化。

调节亮度增益:这个功能在非常暗的环境下使用效果很好。按GAIN按钮再调节HML三个等级 调节快门速度:按SHUTTER SPEED,再转动SEL/PUSH拨盘调节。一般快门速度在3——10000之间,我们一般设定在50或者60就够用。

3、机位的架设

主机运用中景、全景、近景不停地将一节课的内容完整地摄录下来。付机主要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镜头为主拍摄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记笔记等内容。流动机以不断移动机位的方式记录实验或分组讨论等教学细节运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记录教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

拍摄教学录像课可采用单机位拍摄,双机位拍摄或多机位拍摄。单机位拍摄要分别兼顾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对拍摄者的要求 比较高,景别单调,对师生互动表现不明显,拍摄起来难度大,后期合成效果差。双机位拍摄效果较好,可实现师生镜头画面的 合理切换。两个机位的具体分工为:主机从教室的后方向前拍摄教师活动、讲台、银幕和教室全景,开头和结尾处镜头以全景为 主,中间以中景镜头为主拍摄教师讲课、板书、操作多媒体设备等,也可适当应用特写镜头表现教师的一些特殊动作、表情或展 示的教学用具,尽可能地拍好教师近景和板书内容。付机从教室的前侧方向后拍摄学生,以近景、特写为主,兼顾中景。如学 生听课、做实验、练习、记笔记、回答问题、朗读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的瞬间动 态(如脸部神态、表情等)。三机位拍摄录像课比较理想,摄取的场景丰富,便于后期编辑制作,其机位摆放位置为前后各一机位固定拍摄,分别拍摄学生听课画面和教师讲课的画面,类似双机位拍摄法。第三台机器采用移动拍摄法,拍摄教学过程中的一 些特殊的画面,如教师的神态、学生讨论的精彩画面、多媒体课件 等特写画面。但三机位拍摄对后期视频影像合成制作将会增加 许多复杂的工作,延长后期合成的时间。

4、了解并指导好拍摄对象的活动。

•挑选16-22名学生,认真听讲,学习较好,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的学生安排好座位

•座位的安排以图中所示红色座位为重点位置,这几处的位置是前面摄像机能拍摄到的最佳位置,所以最好安排好位置。

•教师讲课时的位置,教师在录制优秀课时所占的位置要在黑板前面,不能随意站在角落里,后面的背景要为主。教师叫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能和后面的摄像机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后面的摄像机拍摄不到教师,被学生挡住了。

•教师下讲台辅导的活动路线,不要超出摄像机的拍摄范围,因为主机位摄像机始终是跟随教师的一举一动的

•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事项不能没站起就回答、付机位拍摄站起来的同学,没站起来就没有目标,不能及时的定位拍摄,书本遮脸,拍摄的效果不好

三、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

平稳 准 匀 清

1平指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显示屏中看被摄的景物图应该是横平竖直不歪斜。以显示屏的边框为准来衡量。画面中的水平线与显示屏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显示屏的竖边平行。如果线条歪斜了将会使观众产生某些错觉 2稳拍摄时要排除不必要的晃动保证画面稳定。电视画面不稳、镜头晃动会影响画面内容的表达破坏了观众的欣赏情绪使眼睛疲劳。

3准是指根据录制内容的要求准确地起幅和落幅、聚焦、构图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你所要阐述的内容。具体指对象、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都要准确。

4、匀是指摄像机镜头运动的速率要保持均匀使画面节奏符合正常视觉规律保证节奏的连续性不能忽快忽慢。

5清就是始终保持画面的清晰。在近景或特写的情况下使用摇镜头一般会出现画面虚化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第一种办法是使摇镜头的速度尽可能的慢第二种办法是运用边拉边摇再推上去成近景。这样能够使自动聚焦功能发挥作用。

四、录像课的拍摄过程

1、构图的视觉元素

① 主体画面表达的主要对象和主题思想也是画面的构图中心。② 陪体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帮助表达主体的特性和内涵。

③ 前景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或物但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④ 背景主体后面的景物用以强调主体环境突出主体形象和丰富主体内涵。

2、课堂摄像中构图的景别与应用

画面景别主要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多种。 在课堂实录过程中:

全景一般是指整个教室中师生共同活动的场面适合表现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中景是指讲课教师和前排听课的几名学生或者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和他周围的几名学生适合表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场面

近景是指画面中只有一名老师或一个学生适合表现教师和学生的神情动作

特写是指人或物的某一局部适合表现细节部分

3、摄像镜头景别的选择与应用

主机1以拍摄教师的中景为主特别需要强调的地方可推至近景或特写。开头和结尾处的镜头以大全景为主中间以中景镜头为主拍摄教师讲课、板书、示范操作的镜头尽可能地拍好教师的近景和板书内容其间为了丰富课堂的形式可以穿插一些中景和全景转换的移动镜头。2教室的全景通常在课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教学节奏相对趋缓的时候偶尔一用这样可以保证教师和板书更加突出、醒目 付机1以拍学生群体的中景为主当有某个学生站起回答问题或做动作时则应该迅速推至讲话学生的中、近景。2当学生做实验或分组活动时前后摄像机都应多拍学生实验的中、近景至特写。

流动机流动机以移动机位的方式记录实验或分组讨论等教学细节运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记录教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

所以拍摄人员做好分工协作,明确自己的拍摄任务,合理运用全景、中景、特写等镜头,对教师镜头、学生镜头、学生讨论回答 镜头、以及黑板和投影内容等镜头的取景要到位。

4、拍摄中常见的毛病: ①5秒的起幅落幅不够;②“痉挛式”摇摄 ③ “刷墙式”来回横扫 ④ “拉风箱”往复变焦

无论是推、拉、摇、移还是其它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

五、录像课的编辑

1、导入素材并进行声画对位

必要性: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录音设备的限制主机所处的位置距主讲教师较远录制出来的声音较小噪声较大。而副机所处的位置距主讲教师较近录制出来的声音较大噪声较小。这就需要将主副机的声音进行对位以便互相加强产生良好的声音效果。否则在编辑时会造成时大时小的现象。

对位方法:

1、将副机素材放入视频1轨道

2、从头播放副机素材听到“上课”两字结束后停止。

3、在素材窗口播放主机素材听到“上课”两字结束后停止。

4、在这点上进行切入。

5、把主机素材放入视频2轨道如不同步再加大时间线的宽度精细调整。

2、合理添加特效

为了使整个视频前后衔接自然、顺畅,避免镜头之间的跳跃,要合理添加一些音视频特效,如转场过渡,声音调整等,但特 效的添加不能太过花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严肃性。镜头的转换一般用直切的方式就可以,不能一切镜头就从上下左右来回飞。

3、剪接要符合上课时间的要求(1)前期录制偏长的

例如拍摄体育课拍了53分钟,可以把学生操作失误、捡球、不规范的动作剪掉尽量保留教师示范、师生互动、自主练习等场面最后剪到了45分钟。

(2)前期录制偏短的

例如不到40分钟在多媒体课件上尽量延长重点、难点内容的呈现时间

4、“包装”教师形象 对主讲教师出现一些纰漏的“包装”处理方法 对于穿帮镜头可以利用空镜头或镜头的转换进行弥补 a.用副机拍摄的学生镜头替换教师的镜头 b.用多媒体课件镜头替换教师镜头 c.“口头禅”的处理

如果这些“口头禅”出现在一句话的开头我们可以把画面和声音同时剪切如果出现在一句话的中间就两三个字我们可以只剪切声音保留画面因为过多的剪切画面会有视觉跳动感或画面的不连贯性。具体方法可用加大时间线标尺方法进行精确剪辑

5、设计片头

片头的作用主要是向观众展示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教师、单位和制作人员的信息,片头主要包括本课的年级、学科、版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姓名以及单位。片头一般不超过10秒。

出示图片样例

7、录像的输出 预览

教学录像课的拍摄与编辑 篇2

1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主要分为教师准备阶段和摄制人员准备阶段以及学生的选择。

1.1 主讲教师

为了能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示范性, 主讲教师的准备工作一般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如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授课内容, 所选择进行教学录像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有代表性, 应该是该门课程中最能体现教学特色的知识点之一。准备的课件要生动活泼, 富有表现力, 例如, 可以加入音乐、图片、视频等等。在制作PPT课件时, 字体要适中, 易于观看。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一下预演, 对授课时间和授课节奏进行一下把握。尤其是面对摄像机镜头时, 表情、声音都要做一些调整, 如果过于严肃, 或者表达欠佳, 都达不到良好的录像效果。

1.2 摄制人员

对于摄制人员来说, 拍摄前, 要对授课地点的光线等有所了解, 如果教室较暗, 要适当地进行补光, 保证光线效果均匀。拍摄前, 应认真检查摄像机、录像带、电源和无线话筒等器材。

在拍摄前, 摄制人员要与主讲教师认真沟通, 了解授课内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的配合情况等。另外, 摄制人员还要给授课教师指导, 如衣着、妆容, 面向镜头时的表情、声音等, 帮助师生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1.3 听课学生

很多人认为只要教师是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主角, 只要他们表现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听课学生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 这也是常常被忽略的一环。一般来说, 选择参与精品课程录像的学生人数不宜太多, 一般在三十到四十名作用人数为宜。在学生的选择上, 尽量选择一些平时上课能够认真听讲, 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思路, 回应老师的问话, 眼神, 对教师讲课的情绪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精品课程录像中有互动环节, 则要加入一些性格开朗, 课上比较活跃的学生, 这样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2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方案

教学录像的拍摄与电视节目的拍摄不相同, 拍摄过程要一蹴而就, 不能因为意外重拍, 这就要求摄制人员拍摄时精力要高度集中。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一般可以分为两机位或三机位, 从不同角度拍摄, 这样既能反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又能扑捉到课堂现场的场景和人物特征, 录制效果好。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拍摄一般分为教学现场录制模式、传统演播厅录制模式和全自动录播系统录制模式。

2.1 教学现场录制模式

教学现场录制模式一般需要一台摄像机, 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和一名拍摄制作人员就可完成精品课程录像制作。这种模式授课地点比较灵活, 教室、操场、实训基地等都可以完成。采用这种方式拍摄时, 尽量选在光线较好的白天进行。

由于这种录制模式一般是将摄像机固定到后面, 学生听课时的面部表情无法及时拍到, 师生交流的场景也难以拍摄, 只能通过课下拍摄学生的空镜头来补充。因此, 这种录制模式不适合拍摄老师和学生互动较多的语言类、讨论类课程。

2.2 传统演播室录制模式

这种录制方式一般使用一套电子现场制作或电子演播室制作设备, 人工完成现场录制, 然后再进行非线性编辑加工。整个过程分前期实况拍摄和后期编辑两个阶段。前期通常多台摄像机拍摄。拍摄完成后, 根据授课情况通过非线性编辑设备进行后期编辑加工, 并生成相应的文件。这种录制模式使用的演播厅, 都进行了专业的光学和声学改造, 配备了专业的视音频设备, 制作出的精品课程录像无论是清晰度还是声音质量都非常好, 因此, 这种录制模式主要应用于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拍摄。

2.3 全自动录播录制方式

全自动录播录制模式应用的是目前最普遍的流媒体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全自动录放录制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实时录制、同步直播, 即时生成高品质、低数据量的授课实况录像, 同时可以发布在网络上直播。此种模式录制过程简单, 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后, 可自行录像, 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不仅如此, 新型的全自动录播系统采用了五台高性能摄像头, 四台摄像头分别对准教师、教室全景、黑板和投影幕布以及学生。这样, 就可以拍摄出多种角度和不同景别的镜头, 通过后台导播或是电脑系统进行画面切换, 拍摄的精品课程视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大大提高。

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录像也有缺点, 由于采用摄像头拍摄完成, 压缩后的视频体积较小, 画面不够清晰, 因此, 这种录制方式不适合拍摄精品课程的申报录像。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录制, 在录制过程中, 主讲教师尽量要控制好情绪, 不要紧张或者激动, 做到和平时一样。在讲课中, 如果出现了口误、失误等, 也不要慌乱, 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结构继续讲下去。拍摄人员在拍摄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 选取最适合的角度拍摄。另外, 除了关注录像机取景器中的画面外, 还要时刻留意机器外的突发事件, 把这些情况及时妥当地进行处理。

3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阶段就是将录制的精品教学录像视频进行剪辑、加工, 生成一部首位连贯流畅、主题明确的教学录像片。在后期制作阶段, 我们如果将编辑工作分为几个方面。

3.1 找出失误

在进行编辑剪接过程中, 首先要找出主讲教师出现的失误、不雅动作以及严重错误等等, 对这样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3.2 把握时间

录制完的视频要符合国家精品录像上网的规定。如果录制的时间较短, 最好能够重新讲, 如果条件不允许, 那么在剪辑过程中, 编辑人员可多截取课件播放时间或学生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视频, 延长时间, 使之符合规定。

3.3 过渡自然

在编辑处理时, 我们要意识到, 课堂教学录像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 它是一堂课, 要有课堂教学的特点, 在编辑过程中, 不能有太多的剪辑, 镜头间不能有特效过渡。

3.4 片头和片尾

片头的时间很短, 设计片头要把握简洁、直观、主题鲜明的原则, 只要传达教学信息即可。片尾设计则简明扼要, 交代制作单位和拍摄时间即可。制作完成后, 相关人员在一起对制作好的录像从头到尾预览一遍查找问题。如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修改, 拿出最终成型的作品。

4 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同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拍摄和制作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 也是比较专业和复杂过程。完成精品课程教学拍摄和制作, 需要主讲教师、摄制人员齐心协力, 把各个阶段的工作都扎实做好, 只有这样, 才能呈现出一部优秀的教学录像片。

参考文献

[1]邓文新.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5) .[1]邓文新.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5) .

[2]彭亚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8) .[2]彭亚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8) .

[3]杨辉.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及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3]杨辉.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及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

[4]郭云龙.浅析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的后期制作技巧[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郭云龙.浅析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的后期制作技巧[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李宪武.两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方式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9.[5]李宪武.两种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方式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19.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拍摄与制作 篇3

关键词 精品课程;拍摄;编辑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73-02

Teaching Vide’s Filming and Production on High-quality Course//Chang Mingtao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 to make a video recording. Only by the detailed preparation, exact recording and careful editing, can we reflect the teaching process objectively, the idea artistically, and meanwhile, the excell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 high-quality course;video-recording;editing

Author’s address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各校开展,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精品课程“需要在网上提供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因此,搞好精品课程建设,解决好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制作也非常重要。摄制者通过细密的前期准备、准确的现场拍摄、精心的后期编辑,客观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展现出来。

1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节好的精品课课堂录像应该是拍摄工作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协作的结果。

1.1 拍摄人员熟悉了解课程类型(实验课、活动课等)和教学进程,对教师提出的具体拍摄要求(对象)进行分析,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然后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心中有数。

1.2 主讲教师按精品课程课例的要求,作为精品课程课例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45分钟。上课的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主讲教师要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符合教师形象,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

1.3 听课学生根据不同类型课程要求,学生人数控制在20~45人。师生互动时,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学生回答问题起立后停顿3~5秒,进行回答,结束后停顿3~5秒坐下。

1.4 教学媒体演示课件字体要大,最好用加粗的字体;课件画面的版芯不宜过大,文字与图表的四周要留出10%的空白;多个标题及其内容最好不要在同一屏上呈现,应分别做成多屏;课件画面的底色和文字色不宜太接近,字幕色彩要鲜明,要与背景色协调。

1.5 教室场地选择周围环境比较安静的教室,有条件选择微格教室。尽量选择阴面的教室,避免光线直射入教室,形成黑板反光以及造成逆光拍摄。还要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布置桌椅。

2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方案与机位设置

一节好的精品课课堂录像,虽然单机拍摄可以以完成,但却难以全面有效的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展现出来。因此,拍摄精品课课堂录像最好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摄像机多机位拍摄。

2.1 拍摄方案(表1)

2.2 拍摄时机位的设置前方机位摄像机,摄制位置位于教室前方,黑板边缘两侧,主要负责拍摄学生听课、记笔记、练习、回答问题、做小组实验等,注意抓拍好学生的动态及反映。后方机位摄像机,摄制位置位于教室后方(有切换台时与切换台平行相邻),负责拍摄课堂教学的全景、教师的中景或近景、板书、投影、电视及计算机屏幕及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如果是现场摄录制作,直接将投影、电视及计算机屏幕信号接入切换台,与其他视频信号进行切换,减少后方机位摄像机摄像任务,同时提高了投影、电视及计算机屏幕信号的质量。

2.3 现场切换精品课摄制除了要求拍摄人员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每个镜头外,现场切换人员还应在画面的选择与组合、镜头的切换、特技的应用等方面做到适时、适度、准确、合理,切忌画面停顿过短或镜头切换频繁以及过多地使用特技镜头而造成中心不突出、画面零乱,以致削弱原有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一些用单画面难以完全展示的教学环节,可用画中画或左右画的技巧。如投影、板书等展示教学内容时,用画中画的功能,把展示的教学内容放在主画面,把教师的画面置于主画面中某一合适的位置。再如用左右画面分别表现教师提问题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情和神态,使画面产生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3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拍摄技巧

3.1 光线的运用在用自然光拍摄时,机位的设置是由来光方向决定的。前方拍摄机位应设置在来光方向一侧,保证摄像机顺光拍摄学生动态及反映。在拍摄时,随时调整摄像机的色温按钮与光圈按钮,确保画面光线均匀。建议使用阴面教室,避免光线直射学生脸部造成摄像机一侧光照不足,在画面上显现出一片黑脸,难以看清学生的动态。在阳面教室时,应选择遮光效果好的窗帘遮挡直射进来的日光,勿用蓝色等深色窗帘,以免造成混光,使色彩失真。

3.2 景别的运用精品课程摄制常用的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4种。

1)全景,主要完整地表现教师的教态、课堂的环境、学生的活动等,反映师生的教学氛围和课堂精神面貌。拍摄全景时,要注意教室空间深度的表达和师生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此景别经常用在精品课程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

2)中景,是主体大部分出现的画面,主要表现主讲教师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用来表现学生的表情和神态,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表情、动作等。拍摄时,必须要注意抓取师生的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都富于变化。

3)近景,主要是用来表现师生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教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学生回答问题、认真听讲等。这是精品课程录像中最常用的景别。

4)特写,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所表现的事物。如板书内容的重点词语;实验中的溶液、试剂瓶上的名称标签;演示实验时,准确操作的画面等。

4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后期制作

后期编辑就是将拍摄的精品课程课堂录像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剪接,最终制作成一部连贯流畅、主题明确并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教学录像片。为此,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后期剪辑工作主要包括下列3个方面:整体内容编辑、制作片头和字幕简单设计。

4.1 整体内容编辑教学录像画面一般不需要过多的剪辑和特技处理,尽可能保持课堂的原貌。编辑过程中要遵循镜头组接原则。镜头组接原则中有“动接动、静接静”的一般原则,景别的的过渡要自然合理。编辑时间要符合精品课程时间要求,控制在45~50分钟。如果主讲教师上课时间超长,编辑时在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情况下,不能删除主讲内容,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的内容加以精简。对一些同一动作的内容,如学生写作、制作、实验、分组讨论等,可通过镜头的转换来省略其间不必要的过程,使整片达到规定的长度。

根据国家教委1990年发布的《电教教材编制要求与技术质量试行标准》,教学录像带内容的安排必须符合以下次序:1)在录像带的开头需录制60秒钟的彩条信号;2)彩条信号后再录制10秒钟的黑底(场)信号;3)片头(一般少于30秒);4)教学内容;5)片尾;6)彩条(10~40秒)。

4.2 制作片头片头用于交代教学内容主题,让学生一目了然,迅速为接受这一主题内容做好思想准备。内容主题包括:教材版本,课程名称,本节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名称等。通常片头背景一般为蓝色背景,字幕色彩选用黄色或白色。时长一般少于30秒。

4.3 制作字幕字幕制作是教育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添加字幕可为声画表意作补充,丰富教学内涵,增强教学说服力。一般需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添加字幕。

1)段落之间添加小标题,一般一节课是围绕一个主题的某几个部分进行讲解,这时在每个部分之间添加字幕,可使各部分内容之间过渡自然,同时也会为学习者留下清晰明了的听课思路。

2)重点、难点处添加字幕,一般教师在总结某一定义、原理、结论时,为加深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在保留教师同期声的情况下,可把重点、难点的知识以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

3)在理工类实验时,讲课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出现溶液、试剂瓶、仪器设备等,配合准确操作,同步出字幕,可使讲解内容一目了然。

4)处理好字幕与背景画面颜色的关系,如背景色彩较暗,字幕色彩就要选用明亮的色彩形成反差。此外,在文字设计上,注重字样造型设计、摆放位置,使其富有美感,便于学习者记忆、强化内容。

教学录像课的拍摄与编辑 篇4

【论文关键词】电视新闻 前期拍摄 后期编辑

【论文摘要】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如今,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一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改变以前的新闻节目播放模式,逐渐尝试使节目具有更佳的现场性的新型模式。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一、前期拍摄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

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二、后期编辑

电视制片人不仅要仔细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严肃认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要用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追求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确保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比较声画两者之间的难度,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可以判定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所以,增强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策划应进行强化,让编辑依照记者选择的题目,明确报道选题,记者主要任务是进行采访素材,写解说词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报道包装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还可以使整体编辑力度得到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落实,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强化。目前,电视特技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机会。例如,以前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比较多。但是现在有所不同,我们能够利用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意外的境界,对画面进行分割,将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运用特技与字幕,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是编辑部。一个时间段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策划新闻视角,把握好舆论方向。

编辑与记者不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期的编辑、制作。它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字的编辑,即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一定要依照自己所负责时段的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工,有些重要的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的话,配合发表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写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传播到全国各地。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符合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以下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保持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一致;在在适当的位置上展现字幕;画面需要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辑来完成,出现一个编辑单独完成的较少。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各道环节的衔接。若遇到插播消息,就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精确的运算,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跃、拓宽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是以一个知识、科技为主导的社会,电视新闻行业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只有进行培训、完善和创新电视新闻队伍,才能与激烈的新闻竞争相适应,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立民,《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J].《华章》,2011(22)

②吴延鹏,《电视新闻的导语》[J].《青年记者》,2011(20)

③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 为他人着想下一篇:全班讨论:我与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