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2024-08-11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通用15篇)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篇1

北京这个古老、文明、现代的城市,这个让中国人骄傲的首都,多少名胜古迹在那里安家,雄伟的万里长城让人赞不绝口,壮观的故宫让人惊叹不已……啊!如今,又一个让世界瞩目的鸟巢,美妙的水立方……,北京啊!我为你自豪!

08的梦想在北京在中国,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为祖国自豪。让我们在08年的奥运会上展风采,去追求卓越,更高、更快、更强!让各国之间的友谊在加深,让和平的花儿撒满人间;祥云火炬将要到达北京,将要点燃世界人的同一个梦想,也把幸福和吉祥送到千家万户;五福娃将把福气降临到家家户户,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健康、开心。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他们的梦想都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每届的奥运会都能圆满成功。”让“One word One dream”这句话永远印在我们心中。让和平鸽把“团结、和平、友谊”的奥运精神传递,让每位运动健儿们都记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团结、和平、友谊”的奥运精神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牢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企业都要团结一致,这才会让人相信你,因为你懂得“团结”;我们牢记,各国之间,各个城市之间都要和平,不要有战争,让和平鸽飞满大地,让和平花儿开满大地,让和平的人们得到幸福;我们牢记,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有一份珍贵的友谊,这样我们才会和平,才不会让世界充满战争。我们永远牢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篇2

关键词:天下,世界观,传播观,对话,理解,接受

1935年, 诗人毛泽东写下一首自谓“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念奴娇·昆仑》, 末尾一句尤为流传: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身处新世纪, 面临全球化, 每个思考者都难免想到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是好世界, 还是坏世界, 究竟是好得很, 还是坏得很?用狄更斯《双城记》开篇的名句来说:是最好的时代, 还是最糟的时代;是智慧的年代, 还是愚蠢的年代;是光明的季节, 还是黑暗的季节;是信仰的时期, 还是怀疑的时期;是希望的春天, 还是绝望的冬天;是无所不有, 还是一无所有……而无论怎么说, 好有好的道理, 坏有坏的逻辑。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现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遇之变局, 从旧邦新造天翻地覆的革命年代, 到一波三折艰辛探索的建设时期, 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泱泱文明, 已经岂止是像小托尔斯泰所言“在清水里浸过三次, 在血水里洗过三次, 在碱水里煮过三次” (《苦难历程》) 。如此文明古国遭逢如此天崩地坼, 自然召唤非常倜傥之人, 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从康有为到孙中山,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中国, 也影响了世界。同时, 富有“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哲人也如大江东去, 前呼后拥, 形成先秦百家、魏晋佛学、宋元禅宗以降的又一次精神大跃动和思想大解放, 如新中国的李泽厚、赵汀阳。

2009年, 赵汀阳出版了一部《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跨越前人的思想, 阐发了一套别开生面的全球性主张, 与此前《没有世界的世界观》 (2003) 和此后《每个人的政治》 (2010) 构成一脉相通的思想脉络。其中有关世界及世界观的天下思想, 更对反思全球化与现代传播提供了灵光乍现的思路, 也从根本上摇撼了西方驳杂的全球化话语体系。下面就来看看赵汀阳是怎么分析这个坏世界的。

从形而上学角度看, 现代世界体系本质上是个“无序状态” (chaos) 。将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 就需要有一套“世界观”。而问题是现代世界恰恰是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或者说现代人的世界观里没有世界意识。比如, “西方思考政治问题的基本单位是各种意义上的‘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 国家被当作是思考和衡量各种问题的绝对根据、准绳或尺度”[1]13, 即使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概念, 同样是“由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相互合作形成的,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利益”[1]24。再如, 自由主义的社会制度即便有效, 也仅限于“国内社会”, 一旦超越这个范围, 就无法满足制度最大化和普遍化的要求, “诸如‘民主’和‘公正’这些原则从来都不被应用于国际关系中, 那些现代的‘普遍’原则只要一进入世界性和国际问题就立刻化为乌有”[1]45。当卡特指责中国人权时, 邓小平建议给美国每年移民数千万如何, 他马上哑口无言。这不只是“虚伪”问题, 就像人们指责美国与西方奉行双重标准, 而归根结底还在于有世界而无世界观, 人类虽处于“同一个世界”而尚无“同一个梦想”, 有的只是损人利己的纽约梦、巴黎梦、伦敦梦……用赵汀阳的话来说, “只有当能够从世界的整体性上去理解世界才能够有‘世界观’, 否则就只能是关于世界的某种地方观, 只不过是‘管窥’ (the view of the world from somewhere) , 就不会关心世界性利益”[1]31。

那么, 什么样的世界观才能满足全球人类的关切呢?同一个梦想的世界观是什么呢?赵汀阳的答案是天下观:“天下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制度想象:一个能够保证利益冲突最小化并且合作最大化的世界政治制度;一个能够承认并且维护文化权利的世界文化制度。这是天下理念最重要的遗产, 也是今天世界最需要的政治原则。”[2]124按照他的分析, “天下”意识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地理学意义的“天底下所有土地”, 指人类可以居住的整个世界, 相当于“天、地、人”三元结构中的“地”, 即《诗经》咏歌的“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二是所有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的心思 (heart) , 相当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心, 也就是说天下概念既是地理性的, 又是心理性的。三是最重要的伦理学与政治学的意义, 指天下一家、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理想, 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家国一体想象。一句话, 天下是“地理、心理和社会制度三者合一的‘世界’”。所以, 天下是个已经完成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世界, 是个满载所有关于世界的可能意义的饱满世界概念 (the full concept of the world) :

它所想象的天下、帝国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的各种帝国模式, 包括传统军事帝国如罗马帝国模式和现代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如大英帝国模式以及当代新帝国主义即美国模式。最突出的一点是, 按照纯粹理论上的定位, 天下、帝国根本上就不是个“国家”, 尤其不是个民族、国家, 而是一种政治、文化制度, 或者说一个世界社会。正如梁漱溟所指出的, 天下是个关于“世界”而不是“国家”的概念……中国关于政治、社会各种单位的层次结构, 即“家—国—天下”的结构, 意味着一种比西方分析单位结构更广阔因此更有潜力的解释框架。[1]

由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世界观, 自然导出天下“无外”的逻辑。也就是说, 天下体系只有内部而没有不可兼容的外部, 只有内在远近亲疏的关系而没有不共戴天的异端。即使“华夷之辨”也仅仅表达文化差异, 而不是设立你死我活的他者 (the others) 。“天下理念创造了最具和平气质和包容性的政治合作原则”[2]124, 因此中国文化中没有异教徒, 三教九流, 同处一宇。“这样一种关系界定模式保证了世界的先验完整性, 同时又保证了历史的多样性, 这可能是唯一能够满足世界文化生态标准的世界制度。”[1]16一个突出例证, 就是“和而不同”“礼不往教”等传统。众所周知, 中国历史上只闻“取经”而不见“传教”, 只有西天路上络绎于途的仆仆身影, 而从来没有血与火的“宗教战争”。另外, 按照基督教的文明传统, 政治的第一要义在于分清敌友, 就像德国政治哲学家卡尔·施米特所作的经典论述, 无怪乎小布什心口如一地声称“新的十字军东征”, 美国也动辄给人扣上“邪恶帝国”“流氓国家”等称号。而在中华文明看来, 政治的最高境界在于化敌为友, 正如毛泽东在延安以大白话教导胡耀邦的:政治就是把拥护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在此类“和而不同”“礼不往教”的传统下, “不同的生活方式就仅仅是不同的生活而已, 而不是某些必要修改或必须消灭的异端”[1]39。

天下理念源于中华文明的黎明时期———周朝, 作为一种饱满的、完备的世界观念, 数千年来一直支配着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在中国古代许多朝代的实践中被证明比较成功地维护了和平、社会稳定秩序和传统的延续”[1]。清代的“一国多制”模式就是一例:“以八旗制度统治满洲, 以盟旗制度辖蒙族, 以行省制度治汉人, 以伯克制度治回疆, 以政教制度驭藏番, 以土司制度或部落制度辖西南苗夷, 以及以宗主制度对番邦。”[3]新中国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处理港澳台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创造性发展, 也无不延续着这一文明传统。而这些政制及其理念背后都隐含着一种多元化、多样性意识, 体现着对不同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尊重。

老子说:“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道德经·五十四章》) 既然不同视角关注不同问题, 那么只有从天下视角才可能虑及世界性问题, 并理解和关注全人类福祉。源于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就是“以天下观天下”的最好说明。在顾炎武看来, 国家兴亡只是一朝一代的事情, 而天下兴亡则关乎天下人的身家性命。在西方思想家里虽然不乏对世界问题的思考, 如近现代的康德、韦伯、罗尔斯等, 但唯有马克思发现了一个超越国家的天下视角, 也就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社会中的阶级以及全球化的阶级剥削。所以, 马克思论证道: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 绝不是偶然的历史巧合, 更不是时贤痛心疾首的历史失误, 而是基于这样一脉内在相通的天下大同理想。对此, 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强世功也曾论述道:

共产党理论中最核心的要素不是阶级, 也不是民族, 而是“国家”和“天下”这样的概念。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 就在于这个阶级概念的背后, 有着共产主义的天下大同理想。而这个“国家”也不是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的民族国家, 而是传统儒家的“家—国—天下”的差序格局。

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不仅是因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使得他们看到了拯救中国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 他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拯救全人类的途径。因此,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与其说是出于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的现实动机, 不如说是基于国际主义和“天下大同”的古典理想。这是共产党与国民党、“旧中国”与“新中国”的根本区别。[4]

天下意识不仅寄寓着至高无上的古典理想, 而且也是关乎每个人身家性命的现实政治。对天下政治而言, 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天下兴亡, 而天下兴亡落实在现实之中就是“治乱”二字:“无论一种制度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 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 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 是美德主导的还是权力主导的, 只要能够形成治世就是好制度。”[2]104在中国民间,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 三国人物妇孺皆知。一生培养了16位院士的化学家、清华校友时钧先生, 年少时常常在书包里藏着三国、水浒, 一次与同学打赌, 看谁能背出更多的小说回目, 三国背完, 又背水浒一百零八将。三国故事既富有为人处世的道理, 又饱含治国理政的玄机, 开篇的“话说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就有大道存焉。如果说分久必合是治世, 那么合久必分则为乱世, 治乱兴亡不仅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恒久主题, 而且也属于人类世界的第一命题。

从逻辑上讲, 治乱兴亡不能囿于各自为政的“国家”, 特别是现代地缘政治意味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 而必须遵循“家—国—天下”的逻辑。因为, 国家难免以邻为壑, 一国之兴往往意味着他国之亡, 一国之盛总是意味着他国之衰, 至于现代的民族国家更是一种利益集合体, 充其量可以保障自身的和平安宁, 而无法兼顾天下人的身家性命。人类世界不能为了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的和平安宁, 而让其他国家和人民一直承受生不如死的乱世, 就像如今欧美发达国家享受着丰衣足食、山清水秀, 而让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的世道。若以天下政治而非国家利益为本位, 以治乱兴亡而非意识形态为要义, 那么就不能不奉行王道, 弃绝霸道。因为, 再强大的国家暴力, 相对于天下也显得微不足道, 美国再强大也不可能让全世界人民臣服。即使暂时臣服, 也不可能心服口服, 更不可能永远心悦诚服, 横绝亚欧大陆的蒙元帝国最终不还是灰飞烟灭了吗?所以, 深谙此道的中国人自古重视世道人心, 强调礼乐教化, 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 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 一次同魏王泛舟河上, 魏王得意地说道:“美哉山河之固, 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回答说:国家安危系于内在的修德, 而不是外在的险固, 若不修德, 那么“舟中之人皆敌国也”!如今, 遍布天下、防不胜防的所谓“恐怖主义”“恐怖分子”, 对西方世界不正是这样的“敌国”吗?

总之, 赵汀阳认为, 天下观才是应对全球化、造福全人类的世界观, 即便目前还只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 至少也可以使人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天下、帝国理论与帝国主义理论在对世界的理解上有着顺序颠倒的结构:天下、帝国的理论是个由大至小的结构, 先肯定世界的先验完整性, 然后在给定的完整世界观念下再分析各个地方或国家的关系。这是世界观先行的世界理论, 而帝国主义是由小至大的结构, 先肯定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绝对性, 然后以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把“其他地方”看作是对立的、分裂的和未征服的。这是没有世界观的世界理论。也许我们无法比较哪种理论本身是更正确的 (因为在社会和历史方面没有绝对真理可言) , 但假如我们需要世界正义、世界制度和世界和平这样一些事情, 那么天下理论更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1]32

迄今为止, 传播学各家各派仿佛群山万壑赴荆门似的趋向同一愿景———理解。这一走势俨然假定一切传播活动都旨在信息的解读, 而一切传播症结均在“传而不通”的环节, 包括媒介与社会的理解障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障碍。所以, 一旦打通了障碍, 充分对话, 彼此沟通, 层出不穷的误解、矛盾、社会冲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于是, 各路用心良苦的“传播”“交流”“沟通”等学说前赴后继, 哈贝马斯的交往对话论就是一例。然而, 实际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无论对全球传播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言, 基于理解的传播及传播观从总体看来往往无济于事。仅看一个常见而普遍的现象, 就足以令人深思:一方面, 当今世界媒介越来越先进, 技术越来越发达, 渠道越来越畅通, 信息越来越翔实, 也就是说, 理解越来越不成问题;另一方面, 这个世界不仅依然乱云飞渡, 狼奔豕突, 而且在冷战后的权力失衡下越来越像耶鲁教授蔡美儿说的“起火的世界”。尤其令人费解的是, 伴随着新媒体、大数据、媒体融合一同出现的, 不是“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不是“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而是风起云涌的街头政治、颜色革命, 是越发不宽容、不妥协、不认同的文化政治, 是哈贝马斯的苦心孤诣落花流水春去也。[5]

有鉴于此, 欧美的传播学以及传播理论, 无论是否前沿、是否科学、是否流行, 即便可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世界, 甚至改变世界, 却无法根本性地应对全球化与现代传播的致命痼疾。经验学派的“为虎作伥”姑且不论, 批判学派的悲观绝望如当年阿多诺哀叹“除了绝望能拯救我们外就毫无希望了”同样于事无补。症结何在, 出路何在?赵汀阳基于天下观提出一种新思路:从理解本位转向接受本位。在一篇国际会议论文《理解与接受》 (2001) 里, 他从哲学角度阐述了这种迥异理解的传播观———接受论, 对摆脱传播与传播学的困境不无启发性, 同时也更显示了理论意义、实践价值以及全球视野。那么, 他是怎么展开论述的呢?

英国电信有句令人振奋的口号———开口有益 (Good to talk) , 中国有句老话———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他看来, 这正好暗示着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话与冲突, 恰似常说的“和平与战争”“生存与毁灭”。无疑,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应对冲突的常见模式, 小到邻里纠纷, 大到国际争端, 无不寄希望于对话与沟通, “理解万岁”的话语耳熟能详。然而, 对话之路总是如此崎岖、坎坷、布满荆棘, 理解之门千呼万唤往往深闭不开, 看看阿以和谈、六方会谈等就不难想象其间的千曲百折、步履维艰。为此, 赵汀阳指出, 既有的对话理论都将理解视为枢纽, 而接受才是问题的关键;理解的出发点是自己或主体, 而接受的立足点是他人或他者;理解的重点在知识论, 而接受的核心是价值观。总之, 仅有理解而无接受, 就不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交流与对话, 也不可能摆脱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鸡对鸭讲。

首先, 需要明确在同一知识共同体内部展开的对话, 远远有别于不同知识共同体之间的对话, 如同家人之间的交往不同于邻里之间的寒暄。由于相信普遍人性和理性, 人们倾向于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一种可能的知识, 所谓人同此心, 事同此理, 东海西海, 心理攸同。而事实上, 现实世界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且不说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等, 即使男人与女人、少年与成人、常态性爱与非常态性爱一类群体间, 就有多少不同的知识话语与理解难题。

其次, 理解另一个知识共同体, 重点不在知识论的实事求是, 而在价值论的感同身受。因为, 人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如形式逻辑看待世界, 却可能喜欢完全不同的事物。打个比方, 强调客观一致性的理解, 就好比大家必须遵循某种游戏规则, 如国际象棋的规则;而注重心有戚戚焉的接受, 则相当于大家在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 甚或其他游戏中协商决定玩哪一种。再比如, 事实分明的客观报道充其量只能满足自身对他者的认知, 而打动人心的新闻才能促进人与人、心与心的认同。西方式对话与中国式对话的区别也在这里:

在典型的西方式对话中, 人们认为被假定能够生产真理的逻辑论证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它能够澄清“谁对谁错”;而在中国式的对话中, 更注重的是取得一种双方都喜欢的或至少是都能接受的互利结果, 假如在双方现成的想法中不能有共同接受的结果, 那么就共同发明一个新的想法, 它无所谓谁对谁错, 或者说, 对错在这里是不重要的, 大家都喜欢才重要。不难看到, 只要考虑谁对谁错, 就等于承认了有个绝对的标准是存在于对话之外的, 不管那个标准是在自然那里还是在上帝那里, 总之是高过了对话、高过了人心的标准。而假如不考虑对错, 思想的标准就被内化在对话这件事情本身中, 也就是落实在人心与人心之间的互相期待中, 心与心的和谐而不是知识与对象的一致就变成了绝对的要求。[1]93

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 不是知识与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真理问题, 而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是否和谐的人心问题。何况, 关于生活世界的真理不是一种先验的存在, 而是最终实现时才能成为真理, 亦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还拿新闻来说, 重点恐怕就不在于用一个至高无上的唯一尺度衡量哪家报道更客观、更真实, 为此便不厌其详地还原“事实真相”;而在于什么新闻才更能够打动人心, 更利于人与人的相处、心与心的交融, 更有益人间的和平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从大禹治水的历史传闻到英雄模范的典型报道, 就体现着这样一脉文化传统以及传播取向。当然, 并不是说事实无关紧要, 真理无足轻重, 眼下新闻界的突出问题依然首推虚假报道, 《新闻记者》杂志连续十余年评选了年度十大假新闻, 所以周恩来对记者的题词仍是至理名言———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同时应看到, 着眼于事实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满足于知识论、真理论等标准, 如有人将新闻的核心归结为一个“知 (道) ”字, 既难以践行新闻的社会责任, 更无助于不同文化共同体的身心交融与彼此接受, 且不说充满偏见、难免局限的报道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的隔阂、心与心的漠视。西方新闻界的一大悖论, 作为前车之鉴一直困扰着人们:一方面, 从专业微观角度看, 应该承认《纽约时报》、BBC等当数最真实、最有专业精神的媒体;另一方面, 从社会宏观效果看, 特别是从全球人类视角看, 恰恰是这些媒体的新闻往往又是最不客观、最难以信赖、最遭人诟病的, 既是乱世病灶, 又有自身弊端, 包括2012年BBC爆出的系列丑闻。2013年1月15日, 叙利亚的阿勒颇大学迎来考试第一天, 结果轰然炸响的火箭弹顷刻间使83名师生丧命, 另有160多人受伤。这是叙利亚持续20多个月动荡局势的又一最新惨剧, 而一如既往不足为奇的是, 动荡背后少不了美国的上下其手, 也少不了西方媒体“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

再次, 即使对他者在知识上彻底理解, 也不能保证对他者予以接受。接受不同的知识共同体, 归根结底意味着接受不同的价值观。按照赵汀阳的分析, “理解而不接受”的基本语法是:“是的, 我完全理解你, 但是……”这等于说, 对话是好的, 但不解决问题。有鉴于此, 对形成人类良好的共同生活来说, 仅仅掌握他人的知识远远不够, 还需进一步理解他人, 如所谓“温情与敬意”“同情与理解”。但理解他人仍然不足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局面, 因为还缺乏大家全都接受的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想象。因此, “接受”问题便成为不同文化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最后问题, 也是对话与交往理论的关键难题。[1]104针对这一难题, 出路也许在于改变或重写对话与交往理论, 重新思考他者的概念:由传统的、针对任何传播内容的文本分析与意义解读, 走向“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 再由“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 走向对“各自所说”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这种新型的对话既不同于苏格拉底式的吹毛求疵的智者对话, 也有别于含糊其词的政治对话, 而是具有重构文化功能的对话, 寻求的是互惠的文化建构而非作为唯一答案的普遍真理, 侧重点不是主体而是他者, 不是理解而是接受。在理解层面, 主体的发言是中心所在;而在接受层面, 他者的倾听才是对话的核心。发言暗含教训他人和指导对方的霸权意味。如果话不投机, 可能引起反作用, 而反作用虽然能够拨乱反正, 就像萨义德的东方学, 但同时也有副作用, 如缺乏建设性, 妨碍甚至阻断建设性对话。

最后, 从理解转向接受, 从发言转向倾听, 从主体转向他者, 就不能不突破主体性及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看似互相依赖, 彼此关联, 平等交往, 但仍属心灵在理性上的一致, 而非价值观的一致。“心与心的和谐与现代西方哲学所说的‘主体间性 (inter-subjiectivity) ’其实貌合神离”[1]94。至于主体性或个性的缺陷则更为明显, 如果说他人性或他性意味着全方位的各种可能视野, 那么主体性则只能体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解读。特别是, “主体性能够导引出任一个体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自由和权利, 却不能保证互相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如果失去平衡是非常危险的。过于强调个人权利而相对忽视互相义务的现代社会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1]111, 拿中国30年来的社会文化嬗变来说:

中国20世纪80年代全盘引进了西方的主体性观念, 一时一统话语天下, 但是在新奇感觉过去之后, 人们很快就意识到, 人们本来渴望要得到表达的, 通过主体性观念什么也没有得到表达, 或者说, 它表达的东西与人们所希望克服的困难、所希望实现的理想和成功, 实在是缺乏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在中国发生的是个后发的、迟到的现代化过程, 而这个过程又无比迅速, 因此在很快就扑面而来的全球化问题面前, 主体性观念马上就变成一个抽象的意图不明的“启蒙”或“解放”的符号, 不但解决不了当前的重要问题, 而且它能够说明的问题也已经无足轻重了。[1]94

再具体以新闻传播为例, 近30年来, 中国记者的主体性一路高扬, 新闻自由、舆论监督、采访权、报道权、话语权等意识与30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特别是市场化媒体与新媒体更是炙手可热、声势烜赫。另外,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与独立姿态也日益凸显。然而, 恰恰是在这个主体凯旋、个性高张的时代, 新闻传播却仿佛乱象丛生, 世道人心似乎一路溃败。诚然, 新闻对推进现代化厥功至伟, 对揭露丑恶、弘扬正义功不可没, 但如今新闻图景总体上又让人茫然失措、不知所之, 如果仅凭媒体特别是所谓自媒体, 老百姓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好是坏。其实, 依照普通人的生活常识与逻辑, 社会状况正如邓小平谈论中美关系时所说的, “好也好不到哪去, 坏也坏不到哪去”, 或用2013年一篇时评的话说:“中国的现实同很多互联网站首页所展示的既像又不像, 它们所烘托的汹汹气氛多数情况下在我们身边感觉不到。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和的, 常常也会碰到问题, 但不会因为过不去而绝望。”[6]

就传播而言, 秉持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的思路, 也就难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 因为“我”拥有辨别、判断和决定好与坏、真与假、正与误的权威。这样一来, 就算是“我”与人为善, 真诚沟通, 友好交往, 但价值标准却是由“我”来定的, 即那个高高在上的主体性或貌似平等交往而实则空洞无物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无怪乎如今媒体上、网络中, 但见戾气弥漫, 唾沫横飞, 人人都是大爷, 个个皆为好汉。在主体性概念下, 人们必然注意对话与交往中那个作为主体的说话者, 即使所谓受众本位论、使用满足论等也依然局限于主体的发言范围。而根据他者的重要性, 听者及其倾听才是更为本质的问题。倾听远比发言更能触及接受他人的问题。如果只有我在发言而没有他人倾听的话, 那么我就成为自言自语的单一心灵, 从而也就失去了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丰富性、创造性和公共性。赵汀阳特别指出, 以他人为核心的对话方式绝不能混同于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前者希望各方面的他者都有权利参与循环性对话, 从而形成一种不断的互相接受的过程。而自由主义乐意宣称的多元论和相对主义仅仅是宽容他者的存在, 但并不承认他者的情感、价值观与实践生活, 充其量属于温和的“异教徒模式”。诸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 无非是鼓励价值观之间永远不合作, 永不接受他者:

现代发达的理性与审慎习惯的确使人们大大发展了相互理解, 可是同时也生产了以文化多元论或文化相对主义为名而以相互冷漠为实的“政治正确”。政治正确表面上是礼貌和互相尊重, 实际上是互不关心、各行其是、互相歧视, 只不过不说出来。“谁也别管谁”貌似保护了各自的权利, 实际上却是用来消解他者的利益、价值和力量的非暴力抵制性策略, 而且非常成功。这很容易理解:正如“卖”总要被“买”才有意义, “说”也总要被“听”、“做”也总要被“认可”、“给予”也总要有“接受”才有意义。这个抵制他者的策略就是通过“没有感觉、不给反应”而达到取消他者的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了价值。……多元论意味着各自都被贬值、各自都被抵制。彼此的独立自由同时的代价就是彼此的冷漠和贬值……[1]103

总而言之, 从接受而非理解的角度探讨传播与传播学, 既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路, 又与前述天下观一脉相承, 其中包含诸多值得深思与反思的命题, 如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2011年9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一份《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理念, 也显示了天下观与接受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 以和谐精神凝聚家庭、敦睦邻里、善待他人。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 铭刻下中国古人追求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历史足迹。

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胸怀, 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 促进了中外文化融合, 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崇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观念, 注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地球是地球人的地球, 在全球一村的信息时代更需天下一家的意识,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作曲家瞿小松曾用一段富有诗意的文字表达了内心的祈愿:

以我小学层面的地理知识, 我知道:非洲有一条大河, 叫尼罗河;南美有一条大河, 叫亚马逊河;欧洲有伏尔加河、有多瑙河、有莱茵河、有易北河;古代的亚述, 现今的伊拉克, 有幼发拉底河、有底格里斯河;印度有恒河;中国有澜沧江、有长江、有黄河。世界上, 还有许许多多我这个小学生不晓得的河流。众多的河流所滋养的繁盛物种, 众多的江河所流经的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森林、草地, 使得我们生息繁衍其中的地球, 我们的这个家, 丰饶, 有趣, 可爱。这所有河流所孕育的文明, 如果说伟大, 它们同等地伟大;如果说无足轻重, 它们同等地无足轻重, 因为从月球、从太空远眺地球, 溪、涧、江、河, 所有的流, 我们一概不见。[7]

参考文献

[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与文化自信文集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与文化自信文集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凌纯声.清代之治藏制度[M].原载萧金松.清代驻藏大臣[M].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6:6-7.转引自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62.[3]凌纯声.清代之治藏制度[M].原载萧金松.清代驻藏大臣[M].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6:6-7.转引自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62.

[4]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01-105.[4]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01-105.

[5]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 2009:732.[5]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 2009:732.

[6]扎堆的坏消息并非中国缩影[N].环球时报, 2013-01-16.[6]扎堆的坏消息并非中国缩影[N].环球时报, 2013-01-16.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篇3

从拜图腾,祈天神,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人类渐渐把世界玩于股掌之间。有了信息化的一日千里,世界变小,于是就有了“地球村”。托马斯·弗里德曼竭4年心血撰写了一本论述全球化的专著——《世界是平的》。他指出,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正在创造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个角落都越来越变得相似。所谓的“平”就是“相同”的意思。

理财,也将乘着全球化的翅膀,飞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带回了一船船的西洋景,也让世界从此知道了China。如今,足不出户,便可出入纳斯达克,漫游华尔街。才搞清楚什么是QDII,又迎来了港股直投。“买基金了吗?”。“炒股吗?”一年来流行在街头巷尾的寒暄语,渐渐被“QDII”。“港股”等更酷,更img的词儿所取代。玩够了A股之后,不禁想让手中的闲钱也通过境外投资分一杯“洋羹”。与此同时,QFII也抱着同样的梦想在我国内地大行其道。国界这个概念,在消费领域早已不再是门槛,在投资领域也日益模糊。当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逼近300天的时候,空气中充盈着One world,One dream的声音,理财,当然也在这个梦想之中。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篇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有多少人在呼唤着奥运,多少年的等待,多少年的梦想!在今朝,它实现了,亿万颗心在越动着,奥运,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期盼你的到来呀!

,炎黄子孙的奥运健儿踏上了雅典之旅,为我国争夺了32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四年,已经四年过去了,难以忘记奥运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挥洒热血,为了祖国,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还记12.91吗?那是中国史上永恒的瞬间呀!

12.88,那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可是在这12.88中,历史将会把那一瞬间永远记住,12.88,它被中国健儿刘翔定格住了,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他赋予了时间不同的意义。

很久以前的中国,人民被那些强国欺辱,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时的中国,经济萧条,中国被视为身单力薄,不堪一击的落后国家,在世界所为关注的奥运会上,难得见到中国人的影子,就算是有,中国也是唯一一个买不起运动建材的国家,然而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不堪回首的那一页被翻过了,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改变了这一切,他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得到了冠军,冠军是相对的,某一项目的冠军,在其它方面很有可能是低能儿;冠军是荣耀的,但在他高唱国歌、热泪盈眶之时,想到的并不是未来怎样辉煌,而是回想到了数年来伤病的困扰和艰苦的训练;冠军是可贵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多少不屈不挠、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

它是全世界的圣会除了它,人类的哪一项社会活动能在如此公正、详和、欢庆的气氛中进行。

可以说,我喜欢奥运会,喜欢那带来的闪闪光芒和崇高的荣誉的金牌,我由衷的为那些给祖国人民带来这一切光辉荣耀的运动健儿们感到骄傲,更加深切地为那些付出了许多艰辛汗水而未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们感到惋惜。虽然金牌只有一个,但他们在我心中都是英雄。虽然没有得到金牌,可是,我们还是会为你们呐喊加油,因为,在我们的心中,你们是最棒的,中国是最棒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作文 篇5

距奥运会越来越近了,我们可以听到它渐渐临近的脚步,已经有许多人为奥运会做出默默的贡献,例如:做志愿者保护环境。而我们这些12岁的小孩子,纯粹只能做一些平凡而再平凡不过的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吃完晚饭到公园散步,但经过湖畔时,臭气熏天,我不禁捂住了鼻子,再往下一看:呀!垃圾满湖飘,鱼儿肚朝天!虽然公园的工作人员有在清理湖畔的垃圾,但是当我没次经过这儿时,垃圾是有增无减,来公园的人是日益减少。一天,我终于抓住了破坏环境的“凶手”——人类。这几天啊,我发现有些大人都懒得到比较远的垃圾场扔垃圾,就直接扔在湖里。久而久之,来扔垃圾的人就越来越多。

一次,我看见一个小孩扔完垃圾刚要做,我立马上前拉住他,说:“你怎么能随便乱扔垃圾呢?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为了这次奥运会做了多大的贡献吗?如果外国人来我们这样的湖畔,会怎么想你知道吗?”

“姐…姐姐。”小孩紧张地说,“我…我以后一…一定不会再这样做了。”说完,小孩就转身跑走了。

回到家中,我想:虽然只是劝了一个小孩不能这样做,但其它的小孩与大人就不会这么做吗?有了,可以插个警示牌,警示大家。嗯,就这么做。

为了环保,我从家中拿来废弃的木板,叫爸爸做成牌子状,我再刷上绿色的油漆,代表绿色奥运,再在电脑上的Word中打上:

奥运会即将来临,为了不让外国人嘲笑我们的祖国,请保护我吧!

——哭泣的湖

再打印下来,贴在木牌上,再插在公园的湖畔旁,我还特意画了个五环的标志。

过了几天,我发现湖水越来越干净,公园的工作人员又放进去几只鱼儿。看着这一切,我欣慰地笑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作文 篇6

全世界都感觉到中华民族对奥运会的那种渴望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执着追求。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开放、团结的。北京申奥成功一方面说明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北京已经成为奥运精神传播的一部分。而且每个五个福娃名称的谐音连起来刚好组成“北京欢迎你”五个大字,它们也代表着奥林匹克五环,有“蓝、黑、红、黄、绿”五种颜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每一枚奖牌,其份量均超过任何比赛的金牌。上届荣获悉尼奥运会我国的奥运健儿们在那没有硝烟的战场盼望着2008年早日到来2008,是每个中国人的向往;2008,是个多么令人振奋的一年!,我们期待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得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更加隆重,更加成功。我们期待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肩并肩,手拉手,心心相印,共创辉煌。里拼搏着,他们用自己实力与刻苦的精神证明着在奥运赛场上的一切同时,我也懂得了没有刻苦拼搏,就没有自己的劳动果实。这些运动员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要象他们一样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考,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篇7

《芒果画报》价值观系列选题是很好、很有意义的一个策划,作为湖南难得的一本人文杂志,既然拥有这样一个好平台,有这个话语权,就应该好好坚持。社会上还是有许多好事值得我们去写,去报道,去传播。为了这个浮躁的社会,为能够达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终极目标,《芒果画报》必须肩负起一定的责任。

价值观的力量不可小看,说到底,人在世上活的就是一个价值观。对于个人来说,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对于国家来说,价值观决定了文明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只导致暂时的争斗,价值观的相悖才造成长久的鸿沟。

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下价值观的建设,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性元素。任何社会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割裂与传统的血脉联系,都不可能把传统完全抛弃,另辟一方天地。我们今天价值观的建设也应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元素内核,作为今天建设当下价值观的最基本参照。这不仅仅是传承,更是弘扬。

唤醒对道德、精神的肯定,增强对理想、信念的自信,久久为功,以文化人。我很欣赏像《芒果画报》这样有理想有人文抱负的杂志,也愿意献出我一份微薄的力量,和你们共同弘扬传统价值观,提升生命智慧。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作文 篇8

新疆青河县小学 五年级(1)班徐妍 指导老师:王秀兰

20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向

奥运圣火即将在北京点燃,四年一次的期盼终于到来了,辛勤的建筑工人用自己的智慧精心设计出的奥运会标志性建筑“鸟巢”已经矗立在北京的土地。

自中国申奥文明礼仪,去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去帮助一位过马路的盲人,尽我所及。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作文 篇9

这个新生儿像火红的中国结一样,把人们的心声凝聚在一起,交织成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旋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团结、是友谊、是进步、是和谐、是参与与梦想!

人文和谐,绿色生态,科技进步,既是北京前进的方向,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开放的中国,崛起的北京,用她那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底蕴,现代化发展的惊人速度,感召着人类的心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的北京奥运会,必将使五洲四海的朋友身处同一个世界,感受同一个梦想。世界给北京一个机会,北京将还复世界一个惊喜!

然而,我们眼前的世界奏出的交响曲并非和谐。霸权的行径,贪婪的攫取,恐怖的幽灵还时时发出刺耳的噪音,而在这些现实面前,我们才更有希寄,有憧憬,有梦想。而2008北京奥运会的舞台,将要聚焦全世界,充分展示出我们的梦想。雅典,这神秘的城市,在古希腊时期就曾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重要的竞技场所之一。在距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地方,有一块丘陵地带,就是遐迩闻名的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在古代奥运会沉寂了1000多年以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举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她特有的魅力,特有的方式,宣泄着人类发展的理想,记录着人类进步的里程,描摹着世界的美好未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也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决不仅仅抒发北京奥运的主旋律,它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是世界各国人民用真心签署的21世纪的宣言书。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我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着竞技带来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美好的希望和梦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儿女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我相信,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既是中国的心声,也是世界的呐喊。它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正在大步跨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加和平,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一定做出贡献的心声!

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激情、欢乐、健康、好运与繁荣的大家庭,而五个中国小精灵——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带着对奥林匹克的憧憬诞生于北京工人体育馆,奏响了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交响曲……它们作为新一届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体现了中国风、民族情、现代感,向全世界的同胞发出了热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贝贝化身为鱼儿在无边的大海中游弋,晶晶扮作憨态可亲的熊猫在茂密的森林中玩耍,迎迎犹如藏羚羊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妮妮似轻盈的京燕欢快地在天空中低唱。他们簇拥在象征着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奥林匹克圣火――欢欢身旁,用他们各自的名字组成谐音“北京欢迎您”的铿锵话语,向全世界小朋友,他们的兄弟姐妹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五个奥运小精灵,承载着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诞生于世。他们组成了一个欢快幸福的小团队,把激情与欢乐、健康与智慧、好运与繁荣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福娃乖巧可爱的形象与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密切相连,它们是和平的信使,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热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我们脚踏同一个地球我们头顶同一个太阳不管是黑皮肤还是白皮肤不管是棕皮肤还是黄皮肤都把地球叫做“母亲”都是母亲热血儿郎同样的速度快快快不同的体魄强强强同样的高度高高高不同的歌声亮亮亮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在五环旗帜下携手拼搏和平友谊地久天长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篇10

本次展览是奥运期间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的展览。展览旨在让中外观众全面了解北京申奥和筹备奥运的历程、中国体育事业以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为广大参观者提供一个参与奥运主题活动、分享奥林匹克快乐的场所,为奥运会、残奥会的举行营造喜庆热烈的气氛。

展览共展出图片2450幅,实物近1300件,展示了一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珍贵展品,其中一部分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包括北京市档案馆提供的世界上仅存两方的以和田玉雕琢而成的北京奥运会“徽宝”,北京两次申奥时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报告》原件以及申奥成功后北京市与国际奥委会签订的《主办城市合同》原件等,观众从这些展品中可以重温北京从申奥到筹备奥运走过的不平凡岁月。反映中国体育发展史以及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的展品也十分丰富,包括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获得的奖杯、著名运动员使用过的体育器械、体育装备等。来自国际奥委会洛桑博物馆的展品则向观众展示了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来的历届奥运会官方海报、会徽、吉祥物等形象元素,展示了部分体育器材百年演变的过程,同时还展出了部分珍贵的艺术藏品,浓缩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的精华。

教案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3 篇11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整合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资源,探寻我国奥运历史渊源,传承奥运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参与国家事业的热情,为实现体育运动强盛而积极健身,增强体质。我选用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东亚病夫”的漫画、“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奖牌榜位居世界第一、申奥的激动时刻等素材引导学生追溯我国奥运的历史,感受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会国家和人民为奥运做出了各种努力,我们的圆梦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执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还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奥运的一些基本知识。

主题目标:

1、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学生民族 自豪感和责任感。

2、理解奥运精神,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了解我国人民为实现体育运动强盛而做的努力。

活动准备:

师生收集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和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有关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活动时间: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预设: 活动一:情系百年奥运

1、欣赏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课件播放)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音乐唱。(板书课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听完歌曲谈感受。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马上会想到什么? 生:北京奥运会。

师:是呀,百年的期盼,百年的梦想。2008年8月8日,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同学们,老师想知道,这届奥运会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华人的自豪,北京奥运会让我们为之欢欣鼓舞,为之兴奋、震撼。

【设计意图:以欣赏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开课,将学生带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重温百年奥运

3、播放课件:学生听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何时派出了第一人参加奥运会的呢?请大家听《刘长春的故事》。

4、谈感受。

师: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上(板书:1932年),中国终于第一次派人参加了奥运会,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个人(板书:刘长春一人参赛)。你们看,赛场上,悲壮而孤独的刘长春形单影只,由于旅途劳累,他在预赛就被淘汰出局。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有什么心愿呢?

小结:同学们的心愿真美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这些心愿慢慢的都实现了。

【设计意图: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说起,用一幅“东亚病夫”的漫画追溯我国奥运的历史,了解我中华民族有心却无力参与奥运的原因】

活动三:回望百年奥运

(一)第23届奥运会。

1、播放第23届奥运会课件并讲述:1984年,新中国派出了350人的大型代表团,开赛的第一天,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勇夺冠军。从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国际奥委会主席说:今天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板书:1984年许海峰获第一块金牌)

2、同桌谈论。

师:同学们,站在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此时此刻,许海峰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现在请同桌先讨论一下。

3、小记者采访。师:谁愿意来当小记者采访一下许海峰?

(二)申奥成功

1、播放课件:北京申奥成功视频。

师:你是个称职的小记者!通过刚才的采访,老师和大家一样,也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祖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2001年7月13日(板书: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北京申奥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回到这令人难忘的时刻!

2、谈感受。师:同学们,看到这种场面,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老师也深受感染!是呀,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如今这样的繁荣昌盛,曾经的“东亚病夫”已成体坛健将。因此,我们有能力、有实力、有财力举办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会!

【设计意图:从“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2001年申奥成功,感受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主办奥运已经不再是梦想。】

活动四:梦圆百年奥运

5、播放课件:胡锦涛主席宣布第29届奥运会开幕视频。师:经过七年的准备,2008年8月8日是全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请看视频。

6、交流。

师: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板书: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第29届北京奥运会),这一刻,全世界瞩目北京!想必同学们对这届奥运会还记忆犹新。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自由说,师点出相关图片。

(如:29个脚印、2008张笑脸、击缶、运动员赛场拼搏、运动员领奖等)

7、介绍志愿者。播放一组志愿者图片。

师:老师印象最深的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北京奥运会共有170万名志愿者,他们分布在北京的各个车站、场馆、街道。不仅在北京,在其他一些相关城市服务达2亿小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甜美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

8、介绍国外媒体的评价。

师: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国外有关媒体评价:北京奥运会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创造了历史。可能是1896年雅典奥运会以来最令人难忘的一届夏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评价: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请同学们读P20页中间的文字。

9、介绍北京奥运会相关知识。

师:除了课本上告诉我们的三大理念和北京奥运会主题外,同学们还知道北京奥运会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汇报北京奥运会相关知识。

6、奥运知识竞赛。

师:看来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到了很多北京奥运会的知识。想不想比一比奥运知识谁是冠军?老师手上有一些关于奥运会的题目,哪个小组答对最多,哪个小组就是奥运知识冠军小组。准备好了吗?

(1)分组。(福娃贝贝组、福娃晶晶组、福娃欢欢组、福娃莹莹组、福娃妮妮组)

(2)第一轮:必答题。(3)第二轮:抢答题。

(4)统计并选出奥运知识冠军组。

总结:同学们的奥运知识真丰富!百年中国,百年奥运,中华儿女由“东亚病夫”走上世界运动的最高舞台,走向光荣与辉煌,圆了期盼奥运的百年梦想(板书:奥运梦圆)。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儿女心中有梦想以及追梦路上的顽强。请大家再读课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课!(音乐起)【设计意图:回顾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了解奥运的相关知识,并借助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

板书设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932年

刘长春一人参赛

1984年

许海峰获第一块金牌

2001年

北京申奥成功

2008年

第29届北京奥运会 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篇12

1984年,洛衫矶奥运会上,打出“在历史中扮演你的角色”的宣传口号,从那以后,主题口号逐渐成为奥运会的标志性内容,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的重视。 ,汉城奥运会的口号是“和谐、进步”。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次空前团聚,本届奥运会响亮地喊出了“永远的朋友”这一口号。 ,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口号实际上使用了两条,一条是“和谐、光辉、优雅”,一条是“世纪庆典”。 ,悉尼奥运会的口号是:“分享奥运精神”。 ,美国盐湖城举办冬季奥运会,喊出了“点击心中之火”的口号,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句奥运口号。 ,雅典奥运会上,喊出了“欢迎回家”的主题口号,不仅有对奥运大家庭成员的热烈欢迎,更表达了对奥林匹克重归故里的自豪之情,既简洁又亲切,同样算一句经典之作。

第4篇

演讲,我的一个梦想 篇13

演讲的文字准备

演讲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演讲包括三个部分:序言,正文和结尾。演讲结构有三个方面:提纲、过渡和模式。

提纲:演讲结构的关键之处

提纲强调了演讲中最重要的因素,剔除了多余的材料,并帮助你选择最佳的论证信息。提纲将迫使你分析演讲的逻辑并揭示推理中的缺陷或瑕疵。条理分明的提纲也能帮你演讲时更出色的表现,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可以清晰地重现要点。所以你的发言将会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无需丝毫停顿。

好提纲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依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做出修正。只要提纲拟定得当,你就能把长达20分钟的演讲改成5分钟;反之亦然。实际上,你应该准备好不同的演讲版本,长时间的、中等长度的或者短时间的,尤其如果你是最后一位发言人、而前面的演讲者发言超时的时候。

好提纲是简洁、清晰的。提纲最常犯的错误是不够简洁和不遵循顺序。你可能总是希望把许多内容包含在内,而这些内容似乎都同等重要。不过这一冲动还是可以理解的:你不希望遗漏那些关键方面或主题。不过这种方式会把你带入绝境。对于新入门者来说,所有这些引人入扣的内容的重要程度不一定一样,而且听众一时之间也无法吸收这么多内容。你必须建立顺序。首先,确定必需包含的三个或四个主要要点,随后制定副标题,从而为人们提供吸收信息的大致框架。下面是一份能适合大部分演示的优秀提纲示例。

Ⅰ.序言(5%的时间)

A. 开始陈述以获得注意和引起兴趣——利用听众的善意心理

i. 开头的陈述 ii. 其他论证性材料(必要时)

B. 介绍性文字(必要时)

Ⅱ. 正文(90%的时间)

A. 演讲的第一个要点

i. 支持A要点的主要副论点 ii. 支持A要点的副论点

B. 演讲的第二个要点

C. 演讲的第三个要点

Ⅲ. 结尾(5%的时间)

A. 总结

i. 结束语 ii. 感谢观众

过渡:演讲中的转折问题似乎过于基础,以至于令许多演讲者忽略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提纲上。但是,过渡使得你从提纲的一部分转入另一部分,它们是专业口才的秘密所在。看看提纲的示例,每个要点和副论点之间都应该过渡。

模式:下面是四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基本演讲模式。正如提纲一样,演讲模式也是一页全新的白纸,强大有力抑或苍白无力,全看你如何处理。

1. 按时间排列。将事件按照发生的顺序排列。按时间排列的顺序会追溯到较远的时间段,并标记出该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这一方式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并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2. 分类。当你缺乏清晰的架构时可以运用这一模式,或如果你的话题不符合某一步骤、程序或时间进程时。

3. 提问和提供解决方案。无论是问题本身或接下来的对错误的解决方式都能吸引住人们的极大关注。

4. 比较和对比。通过唤醒观众对于不同理念或计划的区别和相似点的关注,从而使得听众对其做出评估。

无论说话、致辞还是演讲,都是我们的人生之路上的老朋友。小到开几个人的家庭会,几十人的班会, 大到成百上千人参与的年会、峰会,几万人观礼的颁奖典礼、总统就职仪式,都离不开演讲。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他人,你该怎样表现呢?好口才是怎样炼成的呢?

演讲的艺术

1. 做好演讲的准备

包括了解听众,熟悉主题和内容,搜集素材和资料,准备演讲稿,作适当的演练等。

2. 优秀的演讲者应具备的条件

(1)语音能力和技巧;(2)热情;(3)理智与智慧;(4)仪表和状态。

3. 运用演讲的艺术

包括开场白、结尾、立论、举例、反驳、幽默、鼓动、语音、表情动作的等等艺术,使演讲具备两种力量:逻辑和艺术的力量。

4. 善用空间的演讲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讲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讲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

5. 演讲时的姿势

一般采用“轻松的姿势”,即让身体放松。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6. 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就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可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

7.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首先“不可垂头”,不让听众觉得自己很不自信。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其次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

8. 服饰和发型

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正式的场合,一般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燕尾服为宜。其次是发型。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

9. 声音和腔调

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 同时,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的。

10. 与观众互动

演讲时要注意与观众互动,这样可以渲染场上的氛围,增强感染力。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篇14

20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期待的一年,是令人振奋的一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也不可能忘记的一年。自从中国申奥成功后,所有人就一直期待着这一年的到来,奥运为我们与外国的朋友建造了友谊的桥梁,使我们与世界的沟通更加紧密。点燃奥运、点燃激情。那一个个象征着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活力四射。现在我脑海中就想象着我们的奥运健儿们,到那时一定会尽显英姿,勇创佳绩,为祖国赢取金牌。 奥运会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了,而在中国奥运圣火才刚刚点燃,说明祖国才迈出第一步,如何才能令外国朋友刮目相看呢?我想祖国已经胸有成竹了吧.加油吧,中国。加油吧,亲爱的奥运健儿们。大家都为祖国尽一份力量。 回想起年那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上。外国人们为中国而震撼。中国奥运健儿们在短暂的17个日日夜夜里,一举夺下32枚金牌,17枚银牌和14枚铜牌,并且,打破了世界记录。在雅典奥运会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健儿们热血沸腾,泪流满面,正是这种拼搏的精神和自信,使五洲四海的友人,都感到了一种震撼。每当看到奥运会中升起的中国国旗,我就感到非常自豪!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距离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请大家耐心的等待,那一刻,将会使奥运健儿们的血液沸腾起来;那一刻,将会使全世界人民的心燃烧起来;那一刻,将会使中华民族承载了百年的梦想实现! 虽然,我不能亲自去到赛场上观看奥运健儿们出色的表现。但是,当那一刻来临时,我一定会打开电视,为健儿们呐喊助威。北京奥运,请你带着我的梦,翱翔吧!在此,我忠心的祝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第2篇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公众演讲稿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奥运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奥运寻根

1.创设情景: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视频录像、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图片,配乐:《我和你》这首歌,这些镜头你们一定还记忆犹新。是啊!2008年8月8日是个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让全世界人们都为之震撼的日子,北京奥运会成功主办。你们可知道?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整整盼了一百年。这是为什么?

现代奥运会创办于1894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可是几十年过去后,却没有见到一个中国人的身影。1908年的《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枚金牌?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这三个沉甸甸的问号没人能够回答。你们能回答吗?

2.阅读教材P19,你有什么了解?

补充资料:中国短跑第一人刘长春得到张学良将军的资助,“单刀赴会”,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他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泊了21天,在身体严重脱水的情况下参加比赛。就这样他一人代表着中国队,在看台上陌生和异样的眼神中,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队全军覆没。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提前两个月出发,途经东南亚各国,沿途比赛卖艺。他们住最差的旅馆,吃最简单的伙食,到达柏林时一个个面黄肌痩,体力严重透支。只有撑杆跳选手符保卢一个人进入了复赛。可怜又可敬的符保卢甚至没有一根属于自己的撑杆,每次比赛都向外国运动员借用,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了解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3.小结:贫穷落后,国弱人衰,奥运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的梦!

活动二: 奥运历程

奥运历程你说我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奥运离我们不再遥远。请阅读教科书第19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内容

(1)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了第一枚金牌,从此打破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课件:许海峰夺冠画面,国歌响起)提问: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终于飘荡在了奥运会的会场上。这一刻,你想对许海峰说什么?

(2)出示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奖牌榜(课件出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祖国的繁荣,国运昌盛,我们的奥运健儿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在不停地追逐。活动三: 百年圆梦

1.情景再现:

让我们再次回到2001年7月13日22时那庄严神圣的一刻吧。(课件播放录像《北京,我们赢了》当萨马兰奇走向主席台的那一刻,全世界都屏息凝神。……世界选择了中国,奥运选择了北京。为了五环旗下的梦想,我们苦苦等待了一个漫长的世纪,在这一刻,北京赢了!全中国人的热情像火山般爆发,人们流着泪唱啊,跳啊,尽情释放心中的激情。1908到2008,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从萨马兰奇向全世界宣布的那一刻,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在为奥运努力着,大家可以看看课本20面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料

2.情景再现:

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承诺,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奥运会闭幕式上是怎么说的吧。(抓住“无与伦比”一词。)

提问:从“东亚病夫”到2008体育强国,我们经历了100年艰难历程,你想说些什么?(生交流感受)

3.小结:百年中国,中华儿女由东亚病夫,走向世界运动的最高舞台,走向光荣与辉煌,这都是因为中华儿女心中有梦想和追梦路上的顽强与执着。百年之后我们终于圆梦。活动四:全民齐建设

1.激情导入:

其实,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盛会,更是万民参与、展示自我的盛会。在我中华大地上也出现了万民参与奥运的热烈情景。(播放幻灯片)大家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有什么感想?(板书:全民健身)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第21页的内容。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齐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国家体育总局在1995年开始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这一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同学们,你们也参加了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请你谈谈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看法。

(生交流)

3.小结:全民健身,人人参与,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板书:人人参与)活动五:我与全民健身

1.大家平时也一定喜欢健身,你和家人参加过哪些健身活动?说说自己参加的体会。(生交流)

2除了这些活动,其实还有许多健身活动。(出示学校大课间、运动会上全员健身的照片)

师:只要你们都积极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了体质,就很棒了。

3.小结:最后我送同学们一首健身歌,让我们在健康歌的伴随下,积极锻炼起来吧。(歌曲:健康歌)

板书设计 :

百年奥运全民健身 中华圆梦

上一篇:副校长辞职申请书下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