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2024-07-09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精选12篇)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三爱”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现如今,在总书记的号召下,这种风气正在盛行,这种理念正深入人心。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如何做到爱祖国呢?周恩来总理说的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爱国,我们首先应从爱学习开始。学习,是我们学生最大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地去完成,这样逐步达到最终的目标。当然,现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不要骄傲,因为需要我们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有你耐心主动学习,用心学习,我相信只有你迎难而上,认真地去做了,那也就是爱学习了。

劳动,它是我们创造一切的源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的。然而,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不懂得劳动的辛苦。那什么是同学们该学会的劳动呢?在学校里,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丢进垃圾桶、教室地板脏了扫一扫拖一拖、黑板脏了擦一擦。在家里,帮妈妈洗洗菜、刷刷碗、扫扫地、叠叠被子。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就是劳动。劳动最光荣。

爱学习,爱劳动,努力进取。勤俭节约是我们小学生所能做到的,也是爱祖国的最后表现。我们爱祖国,就从爱学习、爱劳动、爱勤俭节约做起吧。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二年级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篇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渐渐成为了音乐课堂中教师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效性不高又成为了专家和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本课的主教材是三年级的一首欣赏曲,同时围绕“爱劳动”主题又选择了五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乐曲作为辅助内容、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如何鼓励学生通过相互的合作学习,积极地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各自的创作成果,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本课主要想解决的问题之一。

[问题提出]

本课中有两个主要教学环节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分组学习中如何根据打击乐的音色特点创编伴奏音型为音乐伴奏,从而表现乐曲的情绪特点?如何在教学中既能体现出小组内合作的成果,同时又能展现出组与组之间的有效合作?

第二,学生在分组聆听中如何开展有效的讨论,从而展现集体合作的听辨成果?这两个难点的顺利突破将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终达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设计]

(一)复习歌曲《勤快人与懒人》

1.第一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第二遍口琴吹奏并加入打击乐器。(教师架子鼓伴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复习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演唱、演奏精神饱满,充分体现出以往音乐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并能反映出歌曲的情绪特点和歌曲中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欣赏乐曲《森林里的铁匠》

1.初听全曲。要求学生思考乐曲的情绪、速度,想象乐曲表现什么样的人在劳动,以及劳动的动作。

2.欣赏《森林里的铁匠》的四个片段,进一步了解乐曲的情绪、速度和所要描绘的情景、人物形象特征。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写实性通俗管弦乐曲,对人物的刻画非常形象。在第一遍初听时,学生只能对乐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截取了乐曲中四个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再次让学生来聆听,使他们进一步地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为下面的体验过程作铺垫。

3.跟着音乐即兴用形体动作表现铁匠劳动时的动作。

4.师生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用形体动作体验乐曲所描绘的人物特点是欣赏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对音乐的理解不能只靠说理分析,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得以抒发。同时,在即兴形体表演后师生相互评价,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铁匠劳动情景的了解,体验劳动的辛劳,引导学生热爱劳动(见上表)。

5.学生听教师用响板演奏的节奏,为乐曲主题旋律伴奏,学生进行模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以节奏模仿为主,教师为乐曲的主题旋律创编了两声部的节奏型,请学生先跟着教师的演奏模仿,然后过渡到师生间两声部合奏,再到学生间两声部的合奏,初步引导学生感受、了解运用打击乐伴奏形式在表现乐曲情绪特点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下面的创编、合奏环节作必不可少的铺垫。

6.学生分组创编伴奏音型,为乐曲伴奏。

(1)分组创编

第一组乐器为小铃,第二组乐器为木鱼,第三组乐器为小鼓,第四组乐器为沙球(分组情况见右下图)。

设计意图: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特点为乐曲创编两小节2/4拍的伴奏音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设计为在小组自主氛围中的创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权利,同时随时给予适时指导。在创编伴奏音型的过程中,预计创编出准确的伴奏音型的学生很少会产生问题,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由于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论,从而影响本课的教学进度。这就要求教师在适时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小组达成共识,从而在组长的引领下跟着音乐进行练习演奏。此外,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时间,另一方面还应在各组间巡回指导,适时地指导学生根据2/4拍的强弱规律,有乐感地进行演奏,从而表现出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

(2)分组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每个组创编的伴奏音型是否符合乐器的音色特点,能否表现这首乐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

(3)集体表演(教师架子鼓伴奏)

设计意图:用打击乐伴奏,表现乐曲的情绪特点,和铁匠们劳动时的热闹场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分组交流展示后,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合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奏、相互评价,感受到一个小组一个声部的伴奏,无法很好地表现出乐曲的情绪特点。如:小铃这组,如果他们创编的是二分音符,单独演奏的话,可能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比较优美柔和的,无法很好地表现出乐曲的深厚内涵,但如果再加入木鱼这组创编并演奏的由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组合的节奏,就能明显地表现出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特点。本环节的设计,试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只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从两个声部的伴奏,到四个声部的伴奏,再到师生六声部的伴奏,才能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绪特点以及铁匠们劳动时的热闹场面,感受多声部合作演奏带来的音响效果的丰富感。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从而进一步体验、表现音乐的内涵。

(三)辨析劳动题材音乐作品

1.听辨游戏:为听到的音乐排序。

(1)《丰收锣鼓》,(2)《剪羊毛》,(3)《采茶舞曲》,(4)《采茶扑蝶》,(5)《太阳出来喜洋洋》。

2.师生相互交流听辨心得与体会。

3.教师对容易辨别错的歌曲、乐曲进行适当介绍。

设计意图:一堂课只复习一首歌曲和欣赏一首乐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课设计了一个游戏形式的拓展内容,让学生分组根据自己以往的音乐学习经验,听辨、排序。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只要求学生听辨出乐曲的名称即可。预计学生能通过歌词听辨出《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剪羊毛》,通过音乐中的锣鼓声,也能听辨出《丰收锣鼓》,但不排除以凭空猜想来判断《采茶舞曲》和《采茶扑蝶》。然后,教师可以重点对这两首曲子进行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这两首与采茶有关的乐曲。本环节的设计思想是在符合学生实际认知规律的范围内,围绕教学主题“爱劳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旨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课堂小结

(略)

[自我反思]

本课可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典型课例。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切实有效,是主要的研究目标。体现合作有效性的主要切入点和策略:从小组内的合作向小组间的合作过度,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本课在为乐曲《森林里的铁匠》主题旋律创编伴奏音型这一环节时,先请每个小组根据各组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创编两小节一声部的伴奏音型为乐曲伴奏。每个组创编的伴奏音型都能符合各自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奏时也能很合拍,但一个组、一声部的演奏无法很好把乐曲的情绪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通过乐器音色的搭配、小组间的合作,从两声部、四声部以及师生间六声部合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体验合作、合奏带来的音响上的丰富感,从而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绪,渲染课堂的气氛,体验快乐的内涵。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可以明显反映出这种小组间的相互合作,对乐曲情绪的表达,以及学生音乐情感的宣泄是符合合作学习的内涵的,是切实有效的。

本课的合作学习有效性主要通过学习方式和音乐表现方式的转变与完善得以体现,今后还可以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作深入研究,以拓宽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专家点评]

本课选择的研究主题非常有价值,既是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面上教师缺少应对策略的困惑之处。本课在体现合作学习有效性方面有两个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做法。

一是通过转变课堂学习方式,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音乐教学过程的本质是音乐实践活动。本课的欣赏教学环节和拓展内容的教学环节,教师不是预设给学生四种伴奏音型,请学生进行合奏,而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各小组自己的思考、协商,为乐曲创编适合自己小组打击乐器音色特点的伴奏音型,并进行合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表现创作成果和自我风采的平台,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小组间有效的合作,演奏各自创编的伴奏音型,表现音乐的内涵,并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互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融洽,又能较好地体现转变课堂学习方式的新理念,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

二是通过学生间的经验互补,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课的“辨析劳动题材音乐作品”部分,设计让学生分组听辨五首与劳动有关的歌(乐)曲,并为音乐排序。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以个体的方式进行听辨,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音乐学习经验的差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听辨可以将学习经验适度互补,在讨论的过程中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感悟与理解,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篇3

所谓“有效”,就是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而“机制”则是指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形成长效机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少先队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一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有效载体以及相应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二是要积极提高广大辅导员少先队工作的“效益”意识,更新工作理念,创新活动方式,在“有效”和“长效”上下功夫。

一、紧扣“立志向、有梦想”的核心要求,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长效机制的动力源泉

“立志向、有梦想”实质上是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儿童化的要求。对少年儿童如何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正如李源潮同志在建队64周年座谈会上所说,“对孩子讲政治信念,他不好懂,也很难树得起来。我觉得可以讲理想志向,就是将来长大要干什么样的事、做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这里的梦想,我认为就是指理想志向。现在全党全国倡导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少先队要扎实抓好少年儿童的理想志向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志向、有梦想”的教导,突显了少先队的思想性要求,要求少先队注重思想意识的教育,加强理想志向的教育,强调了少先队引导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的思想性要求,这是我们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核心要求。

理想志向教育一直是少先队教育的灵魂所在。少先队的队章、队歌、呼号等都是理想志向教育的具体体现,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少先队的期望也都凝聚着“有理想”、“立志向”的殷切期望。“中国梦”是构建少年儿童理想梦的有效动力,也应该是少年儿童理想梦的基本导向。当今,我们进行少年儿童的理想志向教育,就是要着力引导少年儿童认知“中国梦”,把追求“个人梦”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立志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这也是激励广大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动力源泉。我们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一定要紧紧突出这个核心要求。

二、准确把握“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内涵要求,构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的内容支撑

1.理解“爱学习”,激发少年儿童心中的科学梦,从根本上引导少年儿童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少年儿童正处在人生的春天,学习是少年儿童人生成长的第一需要,学习是他们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习近平亲切勉励少年儿童“爱学习”,他对少年儿童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孩子们有求知的天性,有探索科学的萌动,每个孩子都有成为科学家的潜质。然而在当今各种思潮的影响下,这种天性与潜质却被忽视与隐没,少年儿童追求什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少先队要在这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各级队组织都要积极开展“红领巾读书读报”、“少年科学院”等少先队活动,要经常开展适合孩子特点的兴趣型或创意型科学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感知科学的乐趣,在互动中体验科学的奇妙,让队员们不断开拓知识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理解“爱劳动”,激发少年儿童心中的创造梦,引导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立志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六一”活动时对少年儿童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我们要意识到在当下“爱劳动”教育所遇到的时代挑战,应认真研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高科技的背景下,何谓“爱劳动”,如何帮助队员认识和抵制“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的诱惑,树立“劳动——创造——奋斗”的正确人生态度,强化劳动意识,培养艰苦奋斗意识与能力。少年儿童的劳动观念主要是源于本身,源于他们的创造,源于他们对创造的一种追求,或者一种梦想。少先队爱劳动教育,就要带领广大少先队员开展小发明、小创造以及“红领巾学创业”等实践活动,激发对创造创新创优的不断追求。

3.理解“爱祖国”,激发少年儿童心中的报国梦,激发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爱祖国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历来是少先队高扬的主旋律。爱祖国,当前要特别注重激发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面对当前多种思想意识的碰撞,我们不能回避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关系,激发少年儿童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爱祖国,要致力激发少年儿童的报国梦。我们要认真思考,在如今“世界村”的格局中,应该如何强化少年儿童的国家意识,如何帮助队员们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引导队员们把“中国梦”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今日努力学习,练就本领,明天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增光添彩。“爱祖国”,当然要引导少年儿童体现在日常行动中,要引导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手拉手”活动,各族小伙伴手拉手,筑起民族团结的新长城;积极开展“红领巾环保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力所能及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从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三、改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途径,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

1.坚持“三贴近”,关注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少年儿童在活动中的体验

少先队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活动育人,而育人必须注重实效。追求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贴近少年儿童思想实际、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现实、贴近少年儿童群体。少先队活动一定要“接地气”,要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这与我有关系”,“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追求、我的感受”。

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关注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少年儿童在活动中的体验,各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大量生动的实践经验。如“爱学习”,少先队员的小发现、小发明、小研究、小创造、小制作,基于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加一加”、“减一减”、“问一问”、“改一改”、“试一试”,大大激发了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爱劳动”,队员们寻找一个劳动岗位,结识一个劳动榜样,学习一点劳动技术、劳动实践体验,使队员们获得了爱劳动的真情实感。“爱祖国”,队员从身边生活的变化着手,了解家乡,认识祖国;从各民族少年手拉手做起,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入手,增强爱国尽责的小主人责任感。实践证明,坚持“三贴近”是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的重要前提保证。

2.坚持活动中的少年儿童自我教育,活动形式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

教育实效性取决于少年儿童自身的内化。少先队活动要促进少年儿童的内化,少先队的教育和活动就必须努力适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对于低年级儿童,正面教育,寓教于乐是主要形式;高年级队员要注重文化感染、榜样引领、实践感染;而初中队员则要强调社会实践、思想辨析。对于当代少年儿童,少先队活动要特别注重文化的感染力,注重新媒体的运用,让少先队活动给队员们带来快乐,在快乐中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自身追求,大量深受队员喜爱的活动,说明了发挥少年儿童自主性的重要,体现了正确教育方式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少先队文化的感染力。

3.保持一定频率密度的活动刺激,改进活动刺激的形式

从心理学来讲,少年儿童思想意识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养成都是不断接受外界刺激、耳濡目染、逐渐积累、逐渐内化的结果。少先队活动能够给他们提供正能量的刺激。追求“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长效性,从活动机制建设上来说,就要坚持活动的持续性、持久性。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讲,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列入少先队活动课程,有目标、有计划、有层次、有措施,科学有序开展。要把少先队活动列入课程安排,坚持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时的少先队活动,专课专用,不挪用,不旷课。同时,要积极利用升旗仪式、晨会、大课间及课余碎片化时间开展少先队活动;重视抓住重要节庆、纪念日和寒暑假期,组织开展好少先队活动。

追求“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长效性,一要注重改进活动刺激的方式。如进行爱祖国教育,从国旗、国徽、国歌、国家版图的教育入手;开展教育活动,积极运用相关小道具,如小国旗、小宣传单等。二要注重刺激方式对情感的影响作用,在少先队活动中特别注重运用仪式教育的方式,努力做好每个关键环节的不同仪式:入队宣誓仪式、建队仪式、升旗仪式、少先队队会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社团的成立仪式、离队入团仪式等。三要善于利用活动刺激的相关节奏、韵律来增强教育效果。如在教育活动中,将教育内容编成顺口溜、诗歌、歌曲等形式,使之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从而增加队员的兴趣和注意,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4.注重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少先队教育不仅在少先队组织生活中产生影响,而且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就要十分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少先队要做好校园教育资源的整合。首先要取得校长的高度重视,学校应把少先队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总体布局,进行规划、部署、检查、保障。要建好中队辅导员队伍,发动全体教师都来关心少先队组织建设,发挥所有教师的教学专长,一起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好队室、队角、中队之窗、鼓号队、广播站、电视台、网站告示等少先队阵地,另一方面要综合利用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利用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挖掘校园文化,开展少先队校本活动,使少先队活动更具特色与魅力。

少先队要重视运用家庭教育资源。少先队可发掘家长资源,聘请优秀家长做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请家长为队员上队课、辅导队员开展队活动。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篇4

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自己锻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爱学习:是实现抱负的基础。爱学习,就是刻苦学习知识,勤于思考,多想多问,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我们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学习不仅能拓视野、长本领、增才干,而且能养精神、提素养、塑品格。学习还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

爱学习,既要勤学书本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善读社会的“百科全书”。我们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作业专心致志,书写工整,不骄傲自满,虚心向同学学习。

爱劳动: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我们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劳动可以活动我们的筋骨,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劳动能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健康相伴我们一生。爱祖国:滔滔的江水,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路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让我们努力学习吧,把我门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而奋斗。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篇5

学习是提升自我的基础与路径。列宁说过: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初生的人是懵懂的,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不断了解这个世界运转,从而生存,继而发展。我们要学习,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社会的规则,道德良知等;我们要学习,不仅在课堂中,还要在与人交往中,投身大自然时。在学习中,我们充实自我;在学习中,我们反思社会;在学习中,我们陶冶情操;在学习中,我们向梦迈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我们通过学习,成为人才,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挥笔一句“爱学习”,埋头于学习,感受灵魂饱满的愉悦

劳动是获得成果的前提与手段。莫格索尔有一句名言: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者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隆。万里长城的雄伟是征夫劳动的展示;万亩粮食的收成是农民劳动的回报;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是工人劳动的结果;神舟系列的升空时技术人员的劳动的成就„„看看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有那样不是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人是一生是劳动的一生,也是被劳动成品孕育的一生。因为劳动,我们如奋力破茧而出的蝶般妍丽;因为劳动,我们如耸入云霄的竹般灵韧。高呼一句“爱劳动”,投身于劳动,体验汗水淋漓的畅快。爱祖国一切行为的根基与归宿。裴多菲深情呼唤:“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拿破仑认为: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拜伦坚信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学习,直接原因是提升素质,深层原因是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根本上是对祖国深深的爱。劳动,表面是获取成果,进一步是促使社会进步,根本同样源于爱祖国。这份爱,让我们的情感有温暖的庇护;这份爱,让我们在罪恶前保持理智;这份爱,让我们有不懈拼搏的动力。深刻一句“爱祖国”,守护发展祖国,感受精神升华的圣洁。

爱劳动 爱学习 爱祖国 篇6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教育”的号召,并根据《彭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三爱”教育的通知》(彭教党发〔2013〕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从10月28日起,扎实开展了以“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首先,在周一升旗仪式上,校德育主任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主题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国旗下的讲话;其次,各班出了一期以“三爱”为主题的黑板报;再者,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就“三爱”方面进行了广播宣传;最后各班召开了以“努力学习、热爱劳动、报效祖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各班均精心准备,采用PPT、诗朗诵、演讲等多种形式,诠释了同学们对“三爱”的理解,增强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篇7

劳动的重要性, 我们已经说教得太多太多, 什么“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等, 而在实际行动的落实、习惯养成的培养方面做得远远还不够。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 它一方面重视树立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之后, 必须完成国家教育规定中的一定量的社会服务时限, 学校才允许其毕业。而在中国的学校, 劳动课已经被取消, 开设的劳动技术课, 基本上是名存实亡。而仅存的那么一点校园清洁卫生, 一部分还沦为处罚学生错误的工具。试想, 一个连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都不打理、都不想打理的人, 将来还能指望他去治理“天下”?!

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五爱”之一 (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 教育孩子爱劳动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五爱”是学校德育的一面旗帜, 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部分, 发挥着主导、统率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国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因此, 学校、家庭在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时, 应该从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观念的强化教育入手, 更加注重实际行动的落实、更加注重习惯的养成, 改变那些歧视劳动或者变相贬低劳动意义的不当做法。

孩子生活的一多半时间是在家庭。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 其教育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 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因此, 家长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 培养自理生存能力, 养成会劳动、爱劳动的习惯;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些劳动机会和环境。

学校, 是学生接受系统学习教育的基地。学生在学校的所有活动、所有行为都属于接受教育的范畴。让学生自己来打扫、维护自己学习的环境卫生, 是学校对其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教育, 是心理战术, 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 重在拿捏好一个度。比如, 爱劳动与劳动改造之间、爱劳动与爱干净之间的那个度、那根绳, 怎么把握、拉到什么程度是最合适的那个“度”, 非常重要, 是要讲艺术水准、讲战略战术的。因此, 如何把学校这点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好、用到位, 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去掂量的。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篇8

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萌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我们国家已经传承数千年,孩子是祖国的希望,要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强壮的体魄,更需要从小培养他们一颗赤诚的爱心和爱祖国的情感。我将爱国教育以养成教育为切入口,以渗透教育为主渠道,采取形象、直观、可感知的各种情景在生活中、游戏中、节日活动中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教育。我们把幼儿爱国启蒙教育目标的重点定为:培养幼儿初步具有爱父母、爱老师、爱油田、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品德,萌发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目标可行性分析

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幼儿从小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是奠定幼儿树立伟大崇高理想的基础。我园历来特别重视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深厚的基础,丰富的经验,幼儿园教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本身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广大教师不负使命,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挖掘和运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们根据幼儿认知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经常化,通过特定的环境、氛围,用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去感染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逐步萌发爱国情感和行为,我预定的目标是完全能实现的。

二、具体实施

(一)创设、利用节日环境资源,促进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

1.我积极利用节日的环境资源,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要形式,让幼儿在亲子的动手布置中感受节日来临的喜悦,了解节日特有的氛围。

2.在活动区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班级中设立与此主题相关的区域活动,如“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展示区”可提供具有本土气息的活动材料及图片,让幼儿认识祖国及家乡的风土人情,设立“民族照相馆”“民族餐厅”了解祖国家乡的民风民情及特产小吃。

(二)开发挖掘节日的传统资源,优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品质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到,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对幼儿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每一个节日中也有许多相关的庆祝活动与学习教育活动,同时它们也指向不同的情感品质。

(三)开发挖掘各种媒体资源,优化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品质

1.2008年奥运会、“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亚运会等等事情都是我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在活动中我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看得懂的图片、录像等,让幼儿观看,并结合教师的讲解、教育,使幼儿慢慢地萌发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我扩充了一些拓展生成性资源利用多媒体观看——革命英雄故事。生动的故事让幼儿感动得都哭了。通过活动,确实促进了幼儿情感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四)利用形式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1.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必须采取形象、直观、可感知的各种情景,让幼儿亲处其境。精心设计升旗仪式的程序。

2.结合节日的主题设计活动,让幼儿从小萌发爱国主义情感。

3.我利用一些比较重要的、充满民族气息的节日,专门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庆祝或纪念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4.我们将“祖国知识”这一内容进行了扩充,不仅进行了集体学习,还进行了资料的收集。

5.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外出参观,使幼儿了解家乡,了解人们的劳动与付出。

6.游戏是幼儿园基本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经常性地、随行性地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受到熏陶。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家园配合,深化幼儿爱国情感的培养

我在抓好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意将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结合起来,发挥家长、社会各界的作用,使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化,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整个空间。

我在家长、幼儿园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向家长讲清我开展爱国启蒙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要求,经常向家长通报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的宣传资料,使家园教育同步,从而使爱国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进行到底,坚持长期化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征文 篇9

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这才是花的真实写照。

朝起读书,书声琅琅;晚归复习,披星戴月。莘莘学子们为了心中的理想正努力奋斗着,老师们告诫说:“我们只是一个引路人,人生道路还得靠你们自己去走,去开辟!”于是,我们放弃了娱乐时间,但收获了苦中之乐;也曾被无情地打败过,但我们收获了经验教训„„奋斗的汗水换来成绩的进步,老师的点赞,家长的欣慰,这些也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

捧一杯香茗,游走于书海,闻着大自然沁人心脾的清香,岂不快哉?

不苦不累,学习无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凡成功者,无不靠勤奋而得成就。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世界!园丁师通过每天的浇水、施肥、剪接,一幅幅巧夺天工、美伦美奂的艺术作品呈现于城市的花园中;清洁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让人们享受到清新的空气;而莘莘学子们也需要每天笔耕不辍,持之以恒,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的多,自然就懂得多,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拿起笔,让思虑随着笔尖转动,尽情挥洒着汗水,因为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爱国以己任,以爱国为光荣,是中华民族之魂:文天祥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屈原的仰天长叹、勇投汩罗江;岳飞的精忠报国、奋勇杀敌;狼牙山五壮士的大义凛然;放牛娃王二小的智斗侵略者„„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先烈们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理想,勤奋读书,学好本领,报效国家,真正把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

心中有祖国,人生有目标,踏上希望之旅,让爱国之情衍化为奋发的动力,青春的我们执着而坚定地向前,向前„„永向前!

与学习相伴,我们收获智慧;与劳动相伴,我们收获健康;与爱国相伴,我们收获人格的升华!花的绽放浸透着奋斗的血泪,人生亦如此!迎着朝阳,扬帆起航,积极向上,奋勇拼搏,让青春无悔,让生命无憾!

南城县株良一中

邓小芳

指导教师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征文 篇10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征文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啦„„”每当这首歌曲萦绕在我耳边时,我就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深深地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

我们为什么要热爱祖国呢?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在岁月蹉跎中穿梭,为我们营造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

热爱祖国,每个人的方式方法不同,医生救死扶伤,将病人从病魔手中夺回来;老师教书育人,培育祖国花朵成为栋梁之才;解放军叔叔守卫边疆,保卫祖国的安全„„。他们都是爱国者。

我们青少年怎样热爱祖国呢?我们不能把爱祖国喊在嘴上,而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我从小就想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但我明白这需要日积月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热爱学习做起。学习是固本之举,学习是源头活水。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有识之士们时常思考的人生命题。很多人一生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就其主观而言,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人应该怎样去学习、去做人、去做事。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才会支撑起人生的精神支柱,激发前进的动力,才能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呢?胡总书记勉励青年干部时说,就是要下大气力地学,要只争朝夕地学,如饥似渴地学,持之以恒地学。

爱学习使我从目不识丁到钻进知识的海洋,爱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真谛、乐在其中。我们要学习匤衡凿壁借光、苏秦刺股、祖逊闻鸡起舞的刻苦精神,多看课外书,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我要钻研科学,开拓未知领域,把“问号”变成“句号”;多亲近大自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贴近生活,向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回报社会、回报国家,让自己成长壮大„„

我们青少年要热爱祖国,还要从劳动做起。但以前我总觉得我们是学生,学生嘛,以学习为生,我们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殊不知,直到那一次我才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记得那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那天轮到我值日了,我四下环顾教室,“嗯,还挺干净的嘛,不用扫了”我见教室还算整洁,心中不禁想偷懒,就安慰自己教室蛮干净的,不用扫了,于是就安心的回到座位上开始早读。可是与我一起值日的同学却不这么认为,她也没有因为我没有值日而与我争执理论,她只是默默地拿起扫把,默默地打扫着。结果经她这么一打扫在我看来干净整洁的教室却“凭空”出现很多垃圾,我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心中不禁自我思索:如果她没有这样的品质,也是像我一样自私,不爱劳动,那我们的教室不就因为我们而变得脏乱不堪吗?而我,一个没有集体意识的、没有班集体的学生,还能算是好学生吗?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我也认识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只有劳动才会创造价值,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况且我还知道了劳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在现在就要培养热爱劳动,舍弃小我,心存大我的良好品质,而我也要勇于为班集体做贡献,抛弃以前那种自私自利的想法。在家中,要用我们的小手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次饭、洗一件衣服、洗碗、拖地、浇花„„减轻父母的负担,捡起丢在路上的垃圾、扶一把过马路的残疾人、植一棵小树„„奉献一颗爱心,这既锻炼了身体又服务人民,这两全其美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爱祖国。记得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确,民魂是支撑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祖国,正是从黄河源头走来的智者,她点燃时空的火焰,光芒万丈。祖**亲神圣而伟大,是她哺育了我们千万炎黄子孙。我相信,我们现在只要做到了爱学习、爱劳动这两点就是爱祖国最好的方法,另外,我们还要始终对祖国的的繁荣昌盛抱有坚定的信念、理性爱国,正确表达爱国之情,坚决谴责反人类、反社会的残暴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祖国的环境。并且在每周一认真参加升旗仪式。

用爱培育祖国的花朵 篇11

一、爱是无穷的力量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世界因愛而改变。鸟儿因得到妈妈的爱,便由一个光秃秃的红孩儿长成一只羽翼丰满、展翅高飞的健将;小树苗因得到了阳光、雨露、土壤的爱,才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长成建设高楼大厦的栋梁;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民因得到了白衣天使的爱,他们得以重生,因得到全国人民的爱,他们得以重建家园、安居乐业,让满目疮痍、无家可归的灾情销声匿迹。这难道不是爱的无穷力量吗?

二、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除了对学生大呼小叫、批评指责外,还会轻微的体罚。例如罚站、打小手等。其实,正当孩子们被责骂、罚站、打小手时,他們满心是惊慌与恐惧,老师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只凶恶的狼。一只受惊的小羊怎么可能来得及反思,进而达到“知错就改”的程度呢?再说,把学生罚站在教室门外,他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吗?这节课对他们言岂不是一无所获?还谈什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这是要质量的教育吗?荒谬!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试问这样的手段能教育好孩子吗?这是真正的教育吗?这样的教育岂不是在背道而驰?

三、爱是赞美与赏识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赞美之心、具有赏识之光,要饱含深情的用心、用眼去赞美和赏识每一个学生。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晋克斯说:“孩子需要赞美,正如植物需要水分。”赏识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希望着收获肯定和赞美。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播撒赏识的种子,对那些学困生、留守生更要多多关注,付出更多的爱心,使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不再受伤,享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感受着师爱的温暖,咀嚼着友爱的芬芳,从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奋发向上。

四、爱是宽容与奉献

记得那年,小梦上学常常迟到,当她第三次迟到时,我用一支竹筷打了她的手掌3下,她仍没有“知错就改”,继续迟到。我又一次打了她的手掌。后来,她外公亲自到学校找我进谏,他和颜悦色地说:“老师,小梦她害怕你打她的小手,这几天,只要她上学晚一点,她就不敢上学,非嚷着要我送,我不送她坚决不来。我想请您即使她迟到了也要原谅她,试试看,她会不会有所好转。”听了老人的肺腑之言,我感到面红耳赤,反思到:天哪!原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竟然远远不如一位毫无文化的老翁。我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此法居然灵了,小梦在日后令我刮目相看,竟没有一次迟到,而且,几乎每次测试她都达到目标分。这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宽容的喜悦。

记得公公给我们讲,我们的堂弟(东东)小时候去偷了他的三毛钱,被公公逮了个正着,他吓得尿尿了。但是公公并不像我们一样凶,反而是爱抚地把他从房间抱出来说:“小东东嘴馋了,拿好钱,大伯带你去买糖吃,以后别到大伯的房间拿钱好吗?”从那以后,东东连一根针都没有帮别人家拿过。爱的力量就是这么微妙,宽容与奉献能成就一个人的成长。

记得婆婆对我说:“千万不能打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学习再差,他们也是父母的心肝。再说,差生本来就怕学习,你还打他、骂他,他就更害怕学习,这样,怎么会学得好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期善者而从之。”学生家长、公公、婆婆都是我的榜样,他们能设身处地的去为孩子着想,他们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请收回我们体罚的小手,请闭上我们变相体罚的小口,坚信“爱是无穷的力量”、“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赞美与赏识”“爱是宽容与奉献”。切实践行用爱的目光、用爱的微笑与孩子们相处,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用爱的行动感染孩子,用爱的教育尊重和理解孩子,用爱培育祖国的花朵!

让农村的孩子也爱学习数学 篇12

1. 灵活使用教材, 让孩子乐于学习

课改后的教材注重从学生的视觉去认识数学, 教材本身拥有许多内容鲜活、设计新颖的实例, 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活画面, 必须用足、用好。教师要充分备课, 理解教材思路, 努力展现教材,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方法, 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同时, 教材面向的是很大范围的学生, 有些内容是适合城市孩子的, 有些是适合农村孩子的, 教师还应在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加工, 使之更符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笔者在调研时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 (上册) 《认位置》的课, 上课的老师没有利用教材中小朋友上课发言举手来创设情境, 就直接问:“你们知道老师的右手是哪一只吗?”因为老师是面向学生的, 小朋友也不清楚怎样去判断, 说什么的都有。教师应利用课本的图,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描述上下、前后、左右, 尽量降低难度, 不造成歧义。其实老师还可以问:“小朋友, 要发言的请举右手, 你应该举哪只手呢?”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此外,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也不能机械地把眼光只放在教材上, 而应在把握、分析、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创造性应用教材。笔者在一个村级小学听了一年级 (上册) 《分与合》的课。课本有一个情境图, 把4个桃放在两个碟子上, 可以怎样分?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演示给学生看, 展示分桃的过程。教师没有灵活地使用教材, 假如教师上课时准备好教具, 哪怕小石块也好, 让每个学生都来分一分, 动手操作, 就会比教师只在黑板上画好得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挖掘教材, 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 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创设有助于农村孩子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又充分运用了教材所提供的基本学习思路, 让教材在学生的头脑中真正活起来。

2. 倡导合作交流, 使学生乐于探究

我们在农村学校搞教研活动时常发现, 农村小学的教师上课和城镇老师的教学步骤差不多, 每节课都少不了小组合作交流这一环节。但有不少的教师在这环节中没有设定好目标, 流于形式, 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因此也没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听一节一年级 (上册) 《9+4的算式》的课, 教师通过小猴数桃的情境引入9+4的算式后, 就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9+4等于多少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讨论只限于得到结果, 没有好好利用这个合作的机会, 充分讨论自己的想法。假设老师在讨论前引导, “你打算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人, 最后看你的算法和谁的算法一样?”这样学生就会很快投入到小组交流之中。因为有了较明确的目的, 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也会去听别人的想法。合作交流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做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 强调人人动手, 互助合作, 共同完成, 并尽量设计一些个人操作不方便, 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才能操作的内容, 充分体现合作的优势, 促进学生合作习惯的养成。教师还要尽量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 深入到小组当中, 参与其中。

3.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

我们知道, 学生都有自尊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 肯定成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信心, 产生动力。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的评价至关重要。笔者在乡下听课时总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多或不够恰当。比如:教师讲《加和减》, 出示一些小卡片:“20+40 70-20 10+40 80-50”, 提问了一个举手的学生。因为有很多教师在听课, 这个学生有点紧张, 张口就说错了一个答案。教师就说:“这么简单怎么就答错了呢!”这位学生就更紧张了, 接下来又说错了一个答案。老师又说:“你坐下吧, 我叫一个聪明的同学来帮你!”教师没能很好地评价这位学生, 没有肯定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接下来答错了也没帮他找原因, 最后也没给他纠正错误的机会。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 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 甚至因此抑制了其学习的欲望, 因此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非常重要。

4. 尊重个性差异, 让学生享受收获的快乐

每个人对数学的感知能力各不相同, 因此, 教师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知识。笔者发现有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没有差异, 如在计算7+9时, 有的学生会用凑十加的经验把7拆成1和6, 让1和9先加得10, 再加6得16。还有个别孩子用数数的方法。这位教师觉得这种方法不是很好, 让这位学生到黑板上反反复复地给他讲凑十法, 弄得这位学生很不好意思。像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提倡算法多样化, 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逐步向比较简便的方法过渡。

上一篇:从亮剑精神到企业文化下一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