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2024-09-13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精选15篇)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1

其实大可不必,党员干部要有正确对待批评的智慧和勇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焉”,倡导“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则肯定“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古之大贤都善于自觉反省、自我批评。今天的党员干部更要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法宝。

一是襟怀坦荡,勇于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缺点甚至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对待自己,以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心态,敞开思想、亮明缺点、暴露短处,真正让自己“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使自己受教育,别人受警示,真正做到祛歪风、压邪气,树新风、扬正气。

二是无私无畏,敢于相互批评。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良药。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工作中错误的思想和言行,是每一个人必备的优良品质和负责态度。批评别人批评得狠,说明问题查摆得到位,能为随后的整改定标立向,便于“洗澡”、“治病”,这种批评是“苦口良药”。别人批评自己批评得狠,为的是使自己吸取教训,少走弯路,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能改善自己今后的工作,也值得感激一生。批评有了“辣味”,才能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回避批评就是“讳疾忌医”,最终只会误人误己、害人害己。

三是虚怀若谷,善于接受批评。闻过则喜,纳谏从流,要善于从别人的批评声中找出自己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和品德。陈云同志说过,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对待意见、建议和批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丢掉面子,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亲疏恩怨,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诚心诚意不仅要表现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上,更重要的是对照这些批评意见,从批评中认识自我,从批评中结交诤友,从批评中求得进步。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2

索赔, 是国际上通用的工程术语, 在我国通常对索赔这个术语用的不多, 所以大家对索赔比较陌生。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 属于索赔的范畴工作早已展开, 例如工程签证, 就是索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工程签证也是工程项目中常规工作的内容之一。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统计, 在正常情况下, 工程承包能得到利润约占工程合同价的3%~10%, 而在许多国际工程索赔中, 索赔额则高达合同价的10%甚至更多, 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高度重视索赔。但要做好索赔工作, 除了认真编写索赔文件, 使之提出的索赔项目符合实际, 内容充实、证据确凿, 有说服力, 索赔计算准确, 并严格按索赔的规定和程序办理外, 还应掌握索赔技巧, 这对索赔的成功十分重要。

索赔是双向的。一般在实际操作当中, 发包人一方发生的索赔很少, 处理简单容易。他们可能通过扣拨工程款、保证金或者冲账、增加额外工作量等方式实现对承包人的索赔。而承包人对发包人的索赔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 通常人们所说的索赔, 大多是指承包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根据法律法规、合同规定及惯例, 对非自身过错造成的工期延误、费用等向发包人提出给予补偿的一种权利要求。本文中就以此简谈一点看法与感受。

1 工程索赔起因

在施工过程中, 引起索赔的原因有很多, 以下几点在工程施中经常遇到: (1) 发包方违约:经常表现为未按规定为承包人提供约定的施工条件, 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 未按约定时间提供施工图纸、下发指令或批复等。 (2) 合同变更:表现为设计变更、施工方法或工艺变更、追加或减少及取消某些工作合同约定的变更等。 (3) 合同缺陷:表现为合同文件规定不严谨, 甚至错误、矛盾或遗漏。 (4) 风险分担不均:表现为在招标文件中, 无限加大中标方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免除或减少己方的责任与义务。 (5) 不可抗力:表现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两种。自然事件主要是指施工中发生不利的自然条件和客观障碍。社会事件是指国家政策、法律、法令的调整变更, 战争等。 (6) 发包人或工程师指令:表现为施工过程中, 发包人或工程师指令增加新的工作、改换某些建筑材料, 取消、暂停或加速某项施工, 采取某些措施等。 (7) 其他第三方原因:常常表现为因为其他第三方的问题而引起的对本工程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

2 工程索赔原则

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 加强主动控制, 并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主要坚持以下几点: (1) 必要原则:指从索赔费用发生的必要性角度来看, 索赔事件所引起的额外费用应该是承包人履行合同所必需的, 如果没有该费用支出, 就无法合理履行合同, 无法使工程达到合同要求。 (2) 偿付原则:指从索赔费用的补偿数量角度看, 索赔费用的确定应能使承包商的实际损失得到完全弥补, 但也不应使其因索赔而额外受益。 (3) 最小原则:指从承包人对索赔事件的处理态度来看, 一旦承包人意识到索赔事件的发生, 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和损失的加剧, 以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4) 引证原则:承包人提出的每一项索赔费用都必须伴随有充分、合理的证明材料, 以表明承包人对该项费用具有索赔资格且其数额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准确、合理。 (5) 时效原则:是指承包人对索赔事件的处理应是发现一件、报告处理一件, 而不应采取轻视或拖延的态度。索赔事件的及时处理, 即能防止损失的扩大, 又能使承包人及时得到费用补偿。

3 索赔的依据

对于我国现实的施工索赔而言, 以下依据是不可缺少的。

3.1 招标文件。依据。

它是工程项目合同文件的基础。它不仅是承包商投标报价的依据。也是索赔时计算附加成本的依据。

3.2 投标报价文件。

投标报价文件, 在中标及签订施工协议书后, 将成为正式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施工索赔的基本依据。

3.3 施工合同文本、协议书及其附件, 其他双方签字认可的文件。

如在签订施工合同以前双方对于中标价格、施工计划、备忘录、修正方案等问题的讨论以书面的形式作以修改或解释, 则这个纪要就是将来索赔计价的依据。

3.4 来往信件以及各种会议纪要。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双方来往的信函、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谈所做出的决议或决定, 是对合同的补充。但会谈纪要要有各方签字后方可作为索赔的依据。

3.5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亦是工程结算与索赔的指导文件。

3.6 施工现场记录。

主要包括施工日记、施工检查记录、工时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备或材料使用记录、施工进度记录或者工程照片、录相、技术联系单、签证变更等。

3.7 工程财务记录。

表现为工程进度款每月支付申请表, 工人劳动计时和工资单, 设备、材料和零配件采购单、付款收据, 工程开支月服等等。在索赔计价工作中, 财务单证十分重要。

3.8 现场气象记录、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

许多的工期拖延索赔与气象条件有关。施工现场应注意记录和收集气象资料, 如每月降水量、风力、气温、基坑地下水状况等等。

3.9 市场信息资料。

物价变动等报道资料, 应系统地收集整理, 这对于工程款的调价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对索赔亦同等重要。

3.10 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令文件。

如税收政策的变更、工程仲裁规则等。

4 索赔谈判的技巧

在同业主和监理开展索赔谈判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变的灵活策略, 以争取主动。即掌握原则又不失灵活, 才能应对谈判的复杂局面;在谈判中要随时研究和掌握对方的心理, 了解对方的意图;不要使用尖刻的言语刺激对方, 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要以理服人, 求的对方的理解;善于利用机遇, 用长远合作的利益来启发和打动对方, 准备有进有退的策略。在谈判中该争取的争取, 可以做出让步的适当让步, 使双方有得有失, 寻求折中办法;在谈判中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 能经受挫折, 决不能首先推出谈判, 发脾气等。对分歧意见, 应相互考虑对方的观点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5 索赔的管理

5.1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 索赔引起费用或工期的增加, 往往成为发包人和承包人关注的焦点, 为真实、准确反映索赔情况, 应建立、健全工程索赔档案。

5.2

索赔档案应反映索赔发生的原因、时间、索赔意向提交时间, 索赔结束时间, 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 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 业主审批结果等内容。

5.3 对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均应及时登记。

装订成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 工程完工后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成。

6 索赔存在的误区

成功的索赔能给承包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很多承包人在索赔工作上大做文章显然是不可取的。反之也应该是索赔过程中避免以下误区:

6.1

当索赔事件发生时, 有些承包人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 而不敢提出。

6.2

项目管理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 没有深刻认识索赔管理的重要性, 导致无法把握索赔, 造成事件存在、索赔流产。

6.3

项目管理人对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和业主、监理、承包商之间相关往来的文件理解不够深刻, 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认识模糊无法判断或不知如何举证索赔。

6.4

只注重索赔意向提出, 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时限和证据收集, 未按合同要求区分阶段性索赔和及时作出最终索赔报告或索赔丧失时效。

7 结束语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篇3

前几天,我因为作业完成得不好,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他说我笨,是个粗心鬼。我很难受,也有些生气,一连好几天都提不起精神上数学课。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小楠

被老师批评,的确让人心里很难受。爱因斯坦小时候连个小木凳还做不好呢,谁会想到他以后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只要加倍努力,谁能保证以后你就成不了一名数学大师呢?你别生气了,编辑姐姐给你请了一位心理专家——夏晓鸥老师来跟你交流交流。

亲爱的小楠:

我非常理解你被老师批评后的感受,你觉得难受,甚至生气,这是人之常情,正说明你是一个自尊自爱、有上进心的孩子。现在你的心情怎样?我们来先试着处理自己的心情,再回过头去看被老师批评这件事吧。

“被老师批评了,我觉得很难过,很生气。”像这样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去跟好朋友说,也可以写在纸上自我倾诉。当然,你想到了写信来求助,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然后你想做什么?是哭一哭,还是跑几圈?用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心里的情绪先“放”掉些吧。

然后,带着一个稍稍平静的心情,来看看被批评这件事。首先,正确对待老师批评学生这件事。想想看,除了你,老师一定也经常性地批评过其他同学,这种批评中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试想一下,如果班里的同学上课随意讲话,作业马虎应对,同学之间互相捉弄,老师都不管不问的话,你觉得他是一个好老师吗?其次,也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方式。不同的老师因为年纪不同、性格不同,他们批评的态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脾气很大的时候,这很正常。当然,如果有时候老师的批评方式确实对你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你要及时勇敢地向你最亲近的或信任的人求助。最后,学会把“被批评”变成一件好事:把批评作为自己进步的提醒和鞭策。老师批评写你作业粗心,这不正好成为你的进步点吗?当你努力改正不足,不再让老师因为同一件事批评你后,“被批评”不就变成了一件让你进步的好事吗,你说呢?

夏老师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篇4

一、安全

1、校内课间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

2、放学按时离校,不在校园内逗留。

3、不到小摊小贩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物,喝水要讲究卫生,注意身体健康。

4、保证用电安全,不乱动电源插座。

5、入校后不得随便出校门。上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要注意与他人合作,防止器械伤人,保证安全。

6、上学、放学途中要排队,遵守交通规则,不允许骑自行车上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7、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街上逗留,不与陌生人交往,不能接受陌生人馈赠礼物,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8、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要懂得一些防火、防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防盗、防溺水、紧急情况疏散知识,遇到险情时,能避险,能进行自救自护。

9、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同学、老师保持和谐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10、不看不健康的书、报;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11、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到水库、河坝等危险地方玩耍、不洗澡。

二、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误解、责备,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那么,在被老师批评、责备甚至误解时应该怎么办才是正确的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保持头脑冷静

2、要体谅老师

3、要主动与老师沟通

4、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5、要让时间证明一切

俗云:沉默是金。有时候不作任何解释,让时间作出公正的评价,也不失为解除误会的一种良策。你预言我不行,我以行动让预言破产,让老师不得不对你另眼相看,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样做也不是说要等着看老师的笑话,只是相比较与老师赌气来说要有价值的多。

三上周总结:

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篇5

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意见,要直面面对,要记在心上,这样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做事情要细心,这样自己才能逐渐的成长起来;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的时候,不要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就是很敷衍的样子,这样子的话,别人估计以后都不会给你提意见了,那你的成长的脚步或许就会变得比别人慢一些了。

接受批评时的态度

接受批评时的态度一定要端正,要仔细聆听别人对你的意见。讲真,能给你提出批评建议的这些人都是帮助你成长的人,你可不要采取那种无所谓的态度,你如果是这样的态度,估计别人都懒得理你。需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调试好自己的心情

为什么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批评? 篇6

情绪化太重的批评,效果很差!

谁都不愿意动不动就数落孩子,但家长总有被孩子惹毛的时候,这时,工作上的怨气、家庭中的怨气、对孩子的怨气,都一股脑地爆发出来,家长高高站着,叉着腰:“你说你怎么这么不省心!我整天这么累为了谁?你吃得好穿得好,要什么就买什么,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一通狂风暴雨过后,家长心里是稍微舒服点的,毕竟发泄过了,然后语气和缓地问一句“知道错了么?”;而孩子呢,完全被你的气势吓昏了头,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只期盼你早点结束,也会很配合地说一句“我知道错了”。

翻旧账、没重点的批评,效果很差!

一个人犯了罪,法律只会处罚一遍;但是孩子以前犯过的错,我们却总是旧事重提。孩子这次只是不愿收拾自己的屋里,好多妈妈在盛怒之下,会联想到他以前犯过的N个错误:没完成作业、不去遛狗、丢过钥匙、挑食、上课被罚站、玩手机……

听你说完这一套,孩子都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感觉妈妈对自己百般挑剔。性格倔强点的孩子,会很不服气地反驳你;性格内向的孩子,会一言不发,感到非常自卑……但是孩子不收拾屋子这件事,孩子会心甘情愿去改吗?一般不会,因为孩子感觉自己的错误太多了,都快放弃了,“虱子多了,不觉得痒”。

频繁而急躁的批评,效果很差!

孩子犯错,有时候是带有侥幸心理的明知故犯,但有时候却是无意为之。所以,有时候即便孩子犯了错,也要先给他点轻声、善意的提醒,让孩子有个缓冲改正的时间,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孩子一顿。

我当时真的快急死了,抽她的心都有了,不过还是忍住,认真地告诉她:这不是玩具,你这么一闹,妈妈丢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只能熬夜补了,没法给你讲故事了,但是这次妈妈不怪你,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哦……至少这个错误,女儿没再犯过。

批评的正确方法

明确批评目的:帮孩子改正错误

孩子犯错,一定要指出来并帮孩子改正。不能因为家长今天心情好,就从宽处理,也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认为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家长也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因一件小事对孩子大加指责。这样根本不利于孩子错误的改正。

批评,是帮孩子改正错误的方式,而不是家长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同样的,也不要把“不批评”当成一种奖励。家长自己有情绪,找别的地方发泄;想奖励孩子,找别的方式。在对待孩子犯错这件事上,请坚持原则。

调整好批评态度:尊重孩子

批评孩子,就是为了帮孩子改正这次出现的错误,所以请本着“帮助”的姿态,去跟孩子就事论事地交谈,而不要借此抨击孩子的人格、展示家长的权威、清算孩子的旧账。 比如,当孩子赌气打翻一盘菜时,家长最好请孩子离开饭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孩子把不满都说出来,然后家长一一回击,我不吼你也不打你,就是平等地讲道理讲到你哑口无言。

千万不要一巴掌呼在孩子头上,然后大喝一声:反了你了!什么臭脾气,跟你爹一个德行!

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犯错误的后果

孩子之所以被批评过后还屡次犯错,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孩子自身没有承担任何后果,或者家长不忍心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

孩子赌气打翻一盘菜,妈妈上来一顿批评,最后问一句“知道错了么”“知道了”“那就老实吃饭,下次别这样了”——这样的话,孩子下次还有可能再次犯错,因为对孩子来说,打翻菜的代价就是一顿数落而已,不疼不痒。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你的这顿饭结束了,你得马上离开饭桌,但是下顿饭你可以正常来吃饭。我这么饿了女儿两次,后来女儿再也不敢了。

注意批评的时间场合

古人云:当众不责、饮食不责、晨暮不责。也就是说,在大庭广众之下,特别是当着同学、小伙伴的面,不要批评孩子,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变得很自卑,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最好的场合,就是孩子自己的卧室,比较私密,双方可以无顾忌地打开心扉对话。 在吃饭时,如果不是因为吃饭本身的事,也不要责备孩子,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和肠胃蠕动,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在清晨和睡前不要责备孩子,因为清晨是一天的开始,严厉的责备会让孩子一阵天心情不佳;而睡前的责备,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不同的年龄段,要有不同的批评力度

3岁前,孩子的好多错误,其实是生长发育、探索周围世界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没必要正面责备孩子。比如扔玩具、玩水弄湿衣服,只要没什么危险,可以多些容忍。

3~5岁,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时候的孩子犯错时,家长要把后果告诉孩子。小狗本来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你竟然踢它,它心里肯定非常伤心。

如何正确对待百姓的呼声 篇7

一、扩大“信任心理”, 热情帮助群众, 增强媒体的服务性

获得听众和观众的信任是广播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有信任才能产生兴趣, 产生喜爱的情感。广播电视要获得群众的信任, 就要为群众的利益着想, 保护群众的心理权益。广播电视的一项突出功能就是制造舆论。许多群众遇到困难找广播电视正缘于舆论的力量。广播电视不是政府部门、法律机关, 要保护群众的权益, 靠的是舆论的力量。广播电视有责任运用舆论力量为群众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假冒伪劣商品为消费者深恶痛绝。但很多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没买高档商品的消费者不愿因此打官司, 他们宁可借助舆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保护自己的权益。曾有一位群众在买到伪劣商品同商家多次交涉未果后怀着希望来信反映了问题。收到这封群众来信后, 我台记者在核实了情况后, 主动同消费者协会联系, 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这位群众很感动, 说广播电视肯为老百姓办实事, 值得信赖。这位群众正是从问题的解决中, “信任心理”得到增强, 进而成为广播电视的忠实观众。

二、顺应“探寻心理”, 积极引导群众, 增强广播电视的可听性和可看性

群众的“探寻”心理是不能忽视的。抓住群众的“探寻”心理, 满足群众的求知欲望, 可以不断延续群众的兴趣, 即增强广播电视的可听性和可看性。

对于老百姓“求知”的信, 我台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一是开设栏目, 请专家回答问题。对老百姓在“求知”信中提出的专业性较强的问题, 如法律、医疗保健等, 我台开辟了《律师信箱》、《名医坐堂》等栏目, 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回答问题, 既准确, 又可信。

二是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引导市民回答问题。如有位市民来信询问“如何对待孩子说谎”, 这位市民的来信引起一些听众的探讨兴趣, 这些市民提出好建议帮助这位读者, 而在问题的探讨中, 也使这些市民获得了新的知识。这种方法颇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三、满足群众的“自尊心理”, 平等对待受众, 增强媒体的感染性

处理老百姓来信, 编辑记者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能居高临下, 冷漠、怠慢, 而要像对待知心朋友一样, 热情、平等、真诚。比如, 《心桥信箱》是我台曾经开办的一个栏目, 在这个栏目中, 编辑记者面对“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我痛苦得不想活了”、“我忘不了那个和我相恋多年却无情抛弃了我的男人”、“我是一个初中生, 陷入了早恋不能自拔”、“我多次应聘, 却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的种种苦恼, 不是生硬地讲大道理, 用具体、生动的事例, 促膝谈心般的语言, 告诉广大市民该怎样对待出现的问题, 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色彩。

处理“求解”的信, 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两种方式:对那些带有普遍性的信, 可在媒体上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这样, 既满足了写信人的需要, 也使更多人受到教益。

而对那些自卑心理较强的人, 则应使用单独复信的方式。因为这类人一般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苦恼, 如果在信上直接答复, 他们易产生厌烦之感。无论是在广播电视上回答问题, 还是个别回答问题, 编者都应把真诚倾注在每一封信上, 让他们感受到亲切、尊重, 产生愉快、信任的感觉, 从而乐于接受这种教育, 如孔子所言:“亲其师, 信其道”, 进而“乐其道”。情感的感染性可以使编者与受众心理相容、相通, 从而赢得读者的信任。我台开设的《心桥信箱》栏目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好评。许多人在打开电视后, 首先看“信箱”, 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四、发展“参与心理”, 鼓励支持受众, 增强媒体的接近性

处理老百姓的来电来信, 应着眼于媒体不断创新, 不断满足老百姓的需要。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读者“求异”的信中, 有许多创新的思想。

“求异”信一般有三类:一类是批评性的, 一类是建议性的, 一类是商榷性的, 均表现出老百姓的“参与”意识。有的人甚至站在领导或编辑角度看待问题, 他们写来“假如我是台长, 我将如何办广播电视…”, “假如我是编辑记者, 我要这样改节目…”等信件, 对此, 我台领导应格外重视, 热情支持老百姓的“参与”。

支持老百姓“参与”, 首先表现在听取他们的意见要有诚意。老百姓对广播电视的意见, 只要正确就要虚心接受, 积极采纳。即使意见偏颇, 也要认真听取, 给予恰当的解释和诚挚的感谢。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8

一是要注意表扬与批评的适时性

在部队日常管理教育中,我们通常采取“总结式”的表扬和“算账式”的批评,把战士们在前一段时间的言行举止、具体表现列一个清单,大肆加以表扬和批评,这种表扬和批评往往会使战士难以接受,无法信服,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认为领导在愚弄自己,容易产生对立情绪。若适时表扬,受到表扬的战士可以把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与现实的言行举止紧密联系起来,提高自己对其行为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增强了表扬的效果,也可以避免战士因自己的言行需要表扬而没有受到表扬时产生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抵触情绪。而适时对战士的批评,则可以让战士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及行为错在哪里,差距又在哪里,以便及时提醒自己,从而减少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二是要把握表扬与批评的准确性

在基层中队管理教育中,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依据事实,实事求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基层干部则没有开展群众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管表扬与批评内容是否属实、是否合情合理,对人、对事不做调查研究,只凭自己的主观去进行表扬与批评。有的干部则会做大好人,表扬时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批评则是只提现象不提原因,这样严重挫伤了战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思想工作要动之以心、明之其理,这样才能激发出战士的内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才能真正使表扬与批评起到鼓励、鞭策作用。另外,表扬还就注意不同的基点和起点,不能用统一标准。有些事发生在先进的同志身上是习以为常的,并不需要什么表扬,而对于那些后进生而言,做件好事是难能可贵的,是非表扬不可的,原因在于,这种表扬可能转化为一种动力,甚至可能成为后进进步的起点。因此,在实施表扬与批评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和要求不同的人。在准确性方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扬与批评时应以事实为标准,既不能以其长掩其短,更不能以短遮其长。三是要坚持表扬与批评的针对性

在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还应充分认识它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明确表扬与批评既是相互对应的又是相互统一的教育整体。在平时教育工作中对某一位同志的表扬的同时,就可以隐含着对另一类与其相反的人和事的批评。表扬与批评这种针对性的特点,就要求基层中队的干部要认真研究不同类型的战士的不同心理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用同一模式对待所有同志。例如,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同志自尊心较强,领导对自己的批评容易出现精神“崩溃”,对这一类同志就要采取婉转的方法进行提示、点拔、点到为止;对平时表现极差,什么都不乎的同志,则可采取直接严肃式的批评,使其思想有所触动,但同时思想工作要紧跟不放,有意识地挖掘其思想行为上的闪当点,加以表扬。对于班长同志的批评应顾及他们的面子,一般可以不当众批评,要选择适当的场合进行批评,以维护班长在带兵时的威信和自尊心。

如何正确有效地批评学生 篇9

教师批评学生是常事,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过错往往采取“恶性刺激”的方式训斥、讽刺、挖苦等,让学生在怨恨中“吸取教训”。这种刺激的效果,往往铸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怨恨心理,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成人有时都会犯错误,何况幼稚无知的青少年学生呢?学生有过错是难免的,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过错。

第一,正面引导。在简明扼要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给予准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但在于抑制学生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

第二,尊重人格。学生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学生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个点,批评能够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当众批评。有的教师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学生,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第四,看准时机。学生一旦有错,通常要即时批评。,所谓即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第五,相互配合。学生有了过错,教师批,家长护,岂不效果相互抵销,何谈教育?

当然,父母与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10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明确水平测试的目标

普通高中水平测试是高中毕业水平考试,检测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其目的不在于选拔,而重在基础知识的自我检测。因此在平时教学时,教师要仔细研究《水平测试纲要》中关于各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要对全册书进行系统复习,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水平测试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考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水平测试,给学生以科学的复习指导,鼓励学生要有积极地应考心态,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争取获得优异成绩。在平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尽量采用层次教学法,针对基础薄弱和基础较好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带薄弱学生,实行一对一辅导,最终实现大面积丰收,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意识。

二、认真研究历届信息技术水平测试试题,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灵活辅导技巧

1. 选择题辅导技巧

信息技术学科水平测试的选择题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操作的考查,部分试题考查的是上机操作的基本步骤。因此,在理论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对双基的记忆与理解,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操作方法,更应熟练掌握,不能为了考试临时抱佛脚;其次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要想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常识,做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在教学时就应该边学边练。在实际上机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某个操作动作命令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让学生自己摸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选择题的正确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考试,越来越侧重于以图形代替文字描述的方式考查学生,因此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更要注意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如Windows操作系统都是视窗操作系统,这种对话框界面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同时也能实行多功能操作,屏幕上会出现很多图形或按钮,因此要教会学生准确识别这些图形或按钮。在选择题的考核中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图形确认其功能,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平时要多练习,更要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比较,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

2. 操作题辅导技巧

操作能力考核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也是计算机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它在信息技术水平测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值也很多,因此这类题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教师在教学时应进行操作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在训练时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学生死记硬背操作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合理布置操作任务,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对重难点教师可以给予指导或提示。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步提高。在教学中学生一学就会、一放就忘的知识与操作,应加强训练次数,以使学生熟练掌握。

三、认真对待考试的各个环节,确保上机操作顺利完成

信息技术水平测试不像其他学科考试,用一份试卷就可以完成考查任务,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是通过上机答题来完成考查的。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考试时分数却很低,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为使学生能顺利通过水平测试,确保上机操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考前让学生熟悉考试运行环境,考前在机房安装考试模拟软件。在考试操作前先审好题意,切勿看错看漏题目要求,教育学生要严格按照考试软件的操作要求进行答题,做完一题要及时存盘,形成习惯。如遇到特殊情况及时举手向教师汇报,不要轻易自己解决。

(2) 考前任课教师和监考教师都要熟悉机房环境,熟练考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熟悉考试操作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做好考试应急预案,及时备份相关数据和资料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3) 考前加强对学生的应急训练,让学生对考试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指导学生能灵活把握考试进度,不要因小失大,保证会做的一次性得分,对操作试题要谨慎操作,不能丢步骤或做串题等。

总之,信息技术水平测试复习与传统学科不一样,复习课本内容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在上机操作时会灵活运用,做到有的放矢。

总评:作者作为年轻教师, 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的测试有一定的认识和想法。其中在考查中, 重过程、重能力这一方面认识得比较好, 在组织学生考查也有一定的想法。但作者在发现问题后的分析研究深入度不够, 一些解决方案的实施也不够具体。

作者在信息技术水平测试的定位上认识比较明确。水平测试不是选拔性考试, 而是通过性考试, 所以考试要注重依据和标准, 注重学生普遍能力的考查。

本篇文章的论述观点在测试方向和测试形式上, 这一部分关于教学的内容列在其中有点牵强。

这一观点比较好, 能够意识到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可以避免以往考试中的让学生用文字名词等方式书写一些简单识记的问题。

这一部分作者的观点中有一些强化认识软件的功能, 弱化软件按钮名称的思想。虽然作者希望通过强化功能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能力, 但作者在后续的论述中较多关注了软件自身的内容, 对功能的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功能的认识方面的突出略有欠缺。

作者在这一观点上能够体现出让学生关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意识, 突出了过程的各个细节, 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引发知识学习的需求。这一观点在考查的前期准备和考查实施中, 也能够体现出加强了对能力要求的意识。

这一部分在学生实践中, 比较注重学生活动组织的意识, 但是针对前面的观点, 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意识不够突出。

作者能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但是文章中缺乏对问题的分析。通过分析找到原因才能设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11

【张姿势】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姿势

各位老铁要开民主(组织)生活会了criticisms and self-criticisms批评和自我批评Are you ready?批评领导?批评同事?批评自己?肿么办?不要捉急,今天小编带你划重点:(导语也是重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万马齐喑并不能说明团结和谐,反而是组织力衰弱的一种表现。黑格尔说,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和谐的本质是对立统一,就是我们常说的和而不同,如中国传统八卦,阴阳结合,才是大团结、大和谐。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注意把握“九个不能”:不能歌功颂德批评和自我批评主要是找问题,不能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把优点当成缺点说,明为批评实为表扬,特别是对上级、对领导大加赞扬。不能发泄私愤中央规定,“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帮助同志改正缺点和错误,决不能借机整人,搞打击报复。不能人身攻击批评要不留情面,但不留情面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把批评严格限定在解决问题的范围,不能搞人身攻击、讽刺挖苦,不能触及人格和尊严的底线。不能信口开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是门艺术,原则的事要郑重地说,有分歧的事可以商量着说,着急的事反而要沉稳地说,情绪的事要开导着说,微小的事可以幽默地说,让人从中听到真诚、感到真心。不能遮遮掩掩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要摆上桌面,坦诚相待,经得住历史、党员和群众的考验。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支支吾吾、遮遮掩掩,背后乱发议论、传播谣言,造成同志之间相互猜忌、疑神疑鬼。不能以势压人党内每位同志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不能把行政工作中的惯性思维带到党内生活中。领导干部开展批评,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把握分寸,防止居高临下、简单粗暴。不能捕风捉影毛泽东同志指出,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开展批评必须严而有理、严而有据,不夸大也不缩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离题万里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般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不能漫无目的,想到哪讲到哪。对于民主(组织)生活会,中央规定了明确的主题,注意不要跑题。其他需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问题,可以另行开会,也可以个别谈心交流。不能只说不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在于触及思想灵魂,进而转化为改进提高的行动。每一位同志都应该虚心地、诚恳地吸取别人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决不能讳疾忌医,甚至火冒三丈、怀恨在心。遵从内心,无问西东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诚信、真心、走心说服人、打动人、帮助人、成就人才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永恒初心希望你我在今后的岁月里永不放弃对生命真谛的思索对自己、对同志的真实!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农村小学写字课 篇12

1)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据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在身上扎根下来就困难多了。因此,上好小学写字课,就能培养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良好书写习惯。此外,写好汉字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继承和传扬,练字的过程也是磨练意志、提高修养和增加美感的好机会。正如郭沫若老先生所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是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则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软实力。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长期认真的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键盘大肆排挤钢笔的信息时代,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那将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本领。

如何上好写字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古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练字的源动力。教师在写字教学时不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多针对性地鼓励、表扬和夸奖,设立书法袋、练字角展示孩子的作品,让他们时刻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介绍书法家勤学练字的小故事,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激发他们高昂的练字热情。这些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写字课内外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孩子的写字兴趣能一直持续下去。

2)严格要求,坚持标准。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价建议”中要求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针对小学生自制力差,良好习惯容易产生,也容易消退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直至巩固为止。

3)循序渐进,熟看勤练。练好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写字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先练横平、竖直、点圆等基础笔画,笔画练好了,再练结构,掌握字的笔画长短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就是这样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再到标准,最后到美观的过程。那种急于求成,幻想短时间就让学生练成的想法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

4)以身示范,做好表率。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光只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写字规范、端正,整洁。还要做到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书写认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教师基本功不硬,或者板书我行我素。殊不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写字欠规范,他们也会敷衍了事;教师龙飞凤舞,他们也可能随心所欲。因此无论教师的写字水平如何,但是一定得工工整整,严肃认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榜样。

5)家校同盟,形成合力。学校、家庭、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是教育学生的一条主干线,学生的写字训练,家长要参与进来。多关心、鼓励孩子。但现实中,农村孩子的家长往往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是认识上不到位,一般只注重孩子作业是否完成,是否正确,而忽视学生的书写质量,更谈不上指导孩子书写的规范与整洁。这就造成了“5+2=0”“白+黑=零”。孩子在学校能工整书写,而回到家里就应付了事。因此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起好监督作用。

心理教案:怎样对待父母的批评 篇13

辅导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理解接纳,直率表达、商量目标、明确行动”的方法来对待父母的批评,预防心理障碍,培养在别人批评面前正视现实,积极沟通,自我改变的态度。

辅导流程

辅导方法

1、辅导模式:“引导鼓励——探讨训练”的模式。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2、活动形式:讨论交流,师生对话,角色扮演。

辅导课时

一般用2课时,也可视情况而定。

辅导准备

1、本辅导活动前要进行“表达困惑”,“理解关心”的心理沟通练习。

2、请几个学生准备以“父母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批评”为内容的小品。

辅导活动过程

一、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品表演、引起兴趣]

a、父亲因孩子贪玩成绩不好而打骂孩子,孩子则责怪父亲没有帮助自己复习。

b、孩子考试不及格,母亲一味责备孩子“这么笨”“没出息”,孩子默默忍受,哭泣。

[启发分析讨论]

(1)父母的批评方式好不好?——简单粗暴、一味责备并损害孩子自尊,不好。

(2)孩子对待批评的态度对不对?——采取了闹对立和消极忍受的态度,不对。

(3)对父母与孩子双方有什么不良后果?

——父母与孩子双方情绪不愉快,关系越来越对立,没有心理沟通,家庭缺乏和谐的气氛。

——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有益帮助,故步自封,学习上仍没有进步。

——父母会更着急,对孩子更严厉地批评责备,反过来又使孩子更逆反,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

[引入课题]

我们愿意这种对立的、消极的情况存在下去吗?——发生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寻找并学会正确对待父母批评的态度和方法。

二、我也有过不愉快[回忆和体验]

1、在音乐声中指导学生回忆一次受父母批评的情景。

2、请2-3位学生宣泄烦恼:说说当时你的心情和感受,你当时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来)

3、启发探讨:

(1)你觉得父母理解你吗?父母批评有什么不妥呢?

——烦躁、讨厌、狠不得走开、心中怒火燃烧;伤心、失望;倒霉、没劲……

——他(她)不理解我、太主观、不讲道理、态度凶狠,要求高得不切实际……

(2)你是否赞成“理解万岁”?你自己能理解父母吗?你对待批评的态度有没有不妥呢?

三、体验父母的心情[“角色转换”练习]

1、角色转换示范:请2位学生示范一次批评的过程,努力用表情、口气、动作表现出来。

⑴ 学生A介绍自己一次被批评的情景。

⑵ 学生A扮演自己的父(母)模拟批评他的子女B.学生2扮演子女,努力表现被批评的反应。

⑶ 由A说说父(母)批评孩子的心情,并解释一下父(母)这样批评的原因是什么。

2、角色转换练习

⑴ 两人一组,轮流扮演自己的父(母)亲,请另一同学扮演你自己,模仿父(母)亲对扮演“你自己”的同学进行批评。教师了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⑵ 请2-3组学生在全班表演。教师用“同感”“质疑”等方法给予鼓励和引导:

A.爸爸发火是这个样子吗?

B.你觉得他对你什么不满意?

C.他为什么用这种态度批评你?

D.通过你扮演爸爸,现在你对爸爸的批评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原谅他批评你时的态度吗?

⑶ 教师引导归纳:

A.看来我们往往责怪父母不理解我们,其实我们也并没有理解父母。理解应该是双方互相理解。

B.父母批评我们时的态度虽然使我们不好受,但父母对我们批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学会做人、学习知识和身体健康,是为了我们的成长进步,这和我们自己的愿望是一致的。

C.我们用对立的、自我压抑的、回避的等消极态度来对待父母的批评,会使事情闹得更僵。

⑷ 深入探讨:

A.父母生活中有哪些烦恼呢?他们的心里常想些什么呢?——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前途担心,想在我们身上实现他们年轻时没能实现的愿望;为工作下岗而烦恼;因生活琐事而烦躁……看来父母在生活中烦恼并不比我们少。做孩子的也应该理解父母的烦恼。

B.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是努力改变父母,还是立足于改变自己呢?为什么?从年龄上看是他们容易改变还是我们容易改变呢?——可以设法改变父母,但是年轻人更具有可塑性,改变自己的态度,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导:为与父母进行沟通,积极的、正确方式应该怎么做呢?。

四、学会用积极的方式与父母沟通[探讨积极的方式]

1、请两位学生表演:在父母严厉批评孩子时,孩子努力用积极的方式对待批评。请其他学生评价。

2、提出练习积极发生的要求,两个同学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进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要求如下:

(1)理解接纳父母:设身处地的说出父母的的心情(情绪)和想法(批评的事)。

常用句型:“我知道你……,是因为我……。”“你对我……,一定感到……。”“我……,使你……。”

(2)直率表达自己:直率地说出自己因这件事情而产生的心情,并说出对事情的看法或原因。

常用句型:“我因为……,现在我心里……。”“由于我……,我感到……。”

(3)商量努力目标:与父母共同商量,确定一个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父母也希望的目标和要求。

常用句型:“我觉得,经过努力我能够做到……”“目前,我想先做到……可以吗?”

(4)明确行动要求:制定改变旧习惯的具体的行动标准,规定保证落实行动的自我(或他人)勉励和自我(或他人)监督措施。

常用句型:“从今天起,我的新的行动是……,而不再……,我用……的办法自我约束”“今后,我要……,做到了请爸爸妈妈表扬或奖励,我不再……,做不到请爸爸妈妈批评或惩罚。”

3、然后请部分同学扮演孩子与父母的角色来表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注意以下原则:

⑴ 对学生的表演不要求十全十美,要肯定和鼓励符合要求的地方。

⑵ 可结合学生的表演,按四个步骤的要求逐个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⑶ 对表演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用“质疑”或请同学出注意的方法给予引导。

⑷ 学生表演完后,教师可视情况请观看的学生依照练习要求肯定表演中的长处。

4、小结: 肯定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指出在练习中会有一些困难,掌握正确对待父母批评的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相信我们坚持练习,并努力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我们就会在父母批评时产生积极的态度,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烦恼,使自己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五、结合实际探讨

⑴ 在练习中的四个步骤中,哪些容易做到,哪些比较难做到?——(其中“理解接纳”和“明确行动”比较难做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困难的原因,寻找对策。)

⑵ 请同学们提出自己在父母批评时感到困惑的、至今还难以对待的问题。

⑶ 教师启发引导该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并适时地请学生出注意想办法。

六、交流体会和收获

请同学们谈谈今天的心理训练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学生发言)

板书:(也可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

a.父母也有自己的烦恼,理解接纳父母是积极对待父母批评的基础。

b.心理沟通须经常练习,并在今后的生活实际中有意识地去运用。

3、归纳小结:

通过今天的心理辅导活动,我们首先了解和体会到父母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们常常为我们做子女的成长和前途操心,因此我们应该也能够理解父母批评我们时的态度。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初步学会了用“理解接纳”“直率表达”“商量目标”“明确行动”的方式来对待父母的批评。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14

培养选拔女性干部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领导岗位,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个人魅力和发挥领导作用,但是当前,女性参政比例偏低,女性从政环境尚不宽松,不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因素对女性从政都有诸多限制,造成许多优秀的女性干部得不到提拔,不能充分体现个人价值。

一、女性干部的从政劣势

(一)传统文化思想对女性干部的限制。由于中国上千年“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仍然处于男性主流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其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的社会定位导致女性干部在事业发展过程中理想抱负不够远大、信念目标不够明确,大部分女性干部担心因成功造成社会曝光度高而给配偶带来压力,影响家庭的稳定。女性干部是女性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既想成就事业又想搞好家庭,但在这两种角色发生冲突时,一些工作上很有成就的女干部为了家庭和睦,甘愿放弃对事业的追求。这种现象是女性事业发展到中层干部后比较容易出现的。因此,传统文化思想已成为女性干部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精神障碍。

(二)事业家庭双重责任对女性干部的限制。现实条件下,作为女性干部,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但是由于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付出太多时间,自然没有太多空暇时间学习,所以获得的资讯较慢较少,导致思想保守僵化,制约了女性干部的成长和发展。不少女性干部由于难以找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事业、家庭 的双重压力令女性干部疲惫不堪,使得家庭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事业发展的障碍。

(三)性格差异及心理素质对女性干部的限制。较之男性干部,女性干部在性格、心理等先天因素中具有“窄、软、弱、小”等缺点。所谓“窄”就是眼界窄,女干部做事认真,容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但时间长了就容易看到眼前的具体事务,而疏于掌握全局事物的发展变化。“软”就是依赖心强,情面软,有时缺乏独立地、原则地处理问题的主见。“弱”就是自信心弱,表现为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有时意志不坚定,对完成工作目标缺乏相应的思路和办法,在行为举止、处理问题以及决策上慎之又慎,束手缚脚,缺少魄力和勇气。“小”就是小女人心理,有的女干部遇事爱使小性子,胸襟不开阔,斤斤计较,处事冲动,不能冷静沉稳、处变不惊。

综上所述,在女性干部的社会家庭责任、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客观存在部分不利于女性干部成长发展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干部的管理效能。但不可否认,女性干部在具有不可避免的从政劣势时,也拥有大量从政优势。

二、女性干部的从政优势

(一)女性干部具有细腻灵敏、随机应变、善于观察等感性思维特点。女性干部处事细腻周到,重视和采纳他人的意见,不武断狂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一般情况下,女性干部既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考虑、分析问题,又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和反应,同时她们还比男性干部更懂得发挥他人的作用。她们会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友善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赢得组织成员的认同 和支持。同时,女性干部天生敏感、有很强的直觉力,她们能感受到周围环境中很细微的变化、潜伏的暗流或风险,对周围环境和员工行为的变化能迅速地感知,并及时作出应对。女性的直觉力是推动女性干部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得到理论界公认的管理特质。女性干部善于凭直觉恰当选才、知人善任,使下属各得其所;善于凭直觉了解下属的需要,培养下属的集体归属感,提高其忠诚度;还善于运用感情进行成员管理,做到平易近人,从而受到下属的尊敬。

(二)女性干部具有认真负责、勤奋努力、守业敬业等优秀职业精神。现实中,激烈的职业竞争往往让人们忘记性别的差异,但人们逐渐发现许多女性干部在工作中,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对工作最投入、最认真负责的,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干部能够忍受枯燥的工作环境、较低的工作待遇。同时,女性干部对组织的忠诚度、归属感等都比男性强,她们的踏实与务实减少了组织因人员变动而带来的损失。考量任何一位成功的女性,她们无一不是对事业全身心投入,把组织视为自己的家去呵护。

(三)女性干部具有稳重端庄、平易近人、温和宽厚等先天亲和力量。由于母性的天职是仁慈的、祥和的、博爱的,这种情感品质构成了“女人味”的核心。“女人味”使女性干部在现代管理中更加人性化,比男性具有更多的平衡能力和团结能力。女性干部面对分歧,通常考虑的是群体和潜在的关系以及各成员的需要,善于在团队中授权,更注重团队间的合作,并且能够很好地协调团队内部成员乃至团队之间的关系,在最大程度上团结各个成员,使团队有效运作。

(四)女性干部具有廉洁奉公、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等优良道德 品质。绝大多数女性干部不抽烟、不喝酒,不喜欢出入娱乐场所,更不喜欢讲排场搞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工作更务实。因此,女性干部从政对于反腐倡廉、清明政治具有天然的净化作用。女性干部要认真并保持这一优势,时时警醒、洁身自好,不仅政治上要清清白白,生活上也要干干净净,以自身文明推动政治文明,以自身的美好形象参与社会竞争。

三、如何拓宽女性干部从政道路。

女性干部要想在充满竞争的职业环境中少走弯路,获得成功,必须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改进,扬长避短、克服劣势、发挥优势。

(一)统筹兼顾事业家庭。女性干部对自身社会价值的定义应该有所变化。女性干部不应为家庭中的事务而放弃事业上的追求,要认识到家庭和事业好比是左腿和右腿,缺一不可。作为女性干部,没有家庭的事业是苍白的,没有事业的家庭是空虚的。当两者有矛盾时,要看轻重缓急来取舍,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冲突,保持心理平衡。一要统筹兼顾好工作时间与精力。要以积极的热情投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尽量在办公室处理好必须完成的工作,八小时工作时间内以工作为主,八小时之外以家庭为主;二要统筹兼顾好各种社会关系,不断提高自己承受压力和排解矛盾的能力。不论是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还是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女性干部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在不同关系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处地位。孝敬双方父母不能顾此失彼;教育子女要严格有度、严而有爱;对待丈夫要温柔体贴、忠诚信任;对待朋友要平等互敬、相互尊重;对待上级要敬重,做到既能辅而近之、又能敬而远 之;对待下属要器重,既关心关爱,又宽严适度。

(二)弱化女性身份、建立自信心。职场如战场,没有人会因为你是一名女性便时刻谦让着你。在事业中,女性干部若表现出弱者姿态,就已经注定与提升无缘。所以,在工作中不可太强调自己是女性,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效控制情绪,避免感情用事、冲动处事,要学习冷静沉稳、处变不惊,遇事三思而后行,积极主动地向优秀领导者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成果激励,不断增强自信心,顺势而为、随机应变。

(三)终身学习,重视管理经验的积累。女性干部应该拓展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洞察力、思维能力等,这是女性干部提升自我的基础素质。女性干部一要不断通过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等,打破保守僵化的思想状态;二要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差距,积极主动地寻求改进的办法,这对于女性干部的发展至关重要。女性干部对许多工作不是做不了,而是没有机会去实践、去接受锻炼,无法积累经验,自然就没有进步。因此,女性干部要学会抓住机会、努力工作、积极学习,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如何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15

何谓“国民性”?查阅《中华大词典》其定义为:国民所特有的气质。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指整体, 二是指气质。当然, 不同国家其国民所具有的气质是不同的, 也就是“国民性”是不一样的。那么, 中国的“国民性”怎样呢?

鲁迅不仅对“国民性”进行了理性的揭露和批判, 而且还采用了文学的手法, 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把“国民性”形象具体地展示于世人面前, 并给予有力地批判, 这就是他的小说。最有代表性的有四篇, 即:《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药》。《孔乙己》描写了一个穷困潦倒却死要面子的穷书生孔乙己, 如何在冷若冰霜的世态人情中生活, 最后走向死亡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和“苦人”的悲惨命运。《阿Q正传》画出了现代国人的魂灵——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麻醉了阿Q, 并造成了阿Q一生的毁灭。而《祝福》《药》则集中地表现了国民的愚昧、无知、落后, 对封建思想, 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无情的鞭笞。在这四篇中, 《孔乙己》占有重要的地位。

鲁迅如此看重《孔乙己》自有其一定的道理, 据我的理解, 鲁迅看重《孔乙己》最主要的原因是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性。而这个主题思想并不是以往大多数教科书中谈到的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而是作者形象地准确地写了国民的势利、冷漠、无情, 而这发生在群众和群众之间, 就更显得其意义非同寻常, 令人深思了。

请注意下面的情节:

“掌拒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这是鲁镇酒店里的情节。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是对孔乙己其人的介绍。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对孔乙己的死的介绍。

读了上面这些句子, 我们不禁从心底涌出一股凉意, 难道这就是中国和中国人吗?按理说, 和气生财, 这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的。掌拒和主顾的关系如此紧张、冷漠, 小酒店能生财吗?恐怕只能倒闭了。孔乙己的生存价值竞是“使人快活”, 没有他, 人们依旧“快活”, 有他没他一个样, 在大家的眼里, 孔乙己只是个玩物, 是个供人快活的笑料, 自然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多么冷酷的现实呀!孔乙己活着是这样, 对他的死自然更没人去关心了, 恐怕只有好心的小伙计还记得他。

时至今日,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缺乏人道上的怜悯和同情的情况仍大量存在着, 据载, 某地一青年见义勇为, 为救一人, 与歹徒搏斗, 不幸身负重伤, 血流满地, 生命垂危。尽管被救者频频挥手拦车, 想送青年去医院救治, 但来往的众多车辆竞孰视无睹, 呼啸而过, 争相躲避。人和人之间那种互相救助, 济危解困精神不知哪里去了, 令人心寒, 更令人深思。

在街上有时看到两人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 最后竞发展到拳脚相加, 大打出手的地步。那出手的狠劲, 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之概, 令人不寒而栗, 我想, 不过丁点儿小事, 有什么大不了的, 何至于武力相向, 饱以拳脚呢?孔老夫子以人为善, 宽厚待人的古训不知何时跑到哪里去了, 而我们中华民族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的大国风范更不知去处了, 人性的失落是一个民族的致命伤, 而人性的回归则是一个民族振兴的起点和开端,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把现在这些情况和鲁迅对《孔乙己》中“国民性”的描绘结合起来考虑, 不能不使人感到“改造国民性”的任重道远。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它集中描写了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的特点是用自欺欺人的方法麻醉自己、安慰自己。最终是使人不能从屈辱中奋起, 在失败中求生, 阿Q得到的只是精神上的一时快慰, 于事无补, 并且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决心, 可以说, 鲁迅在这里用辛辣笔, 画出了国民的魂灵。阿Q明明处在一种贫困的屈辱的地位, 却不敢正视, 用“我们的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或者“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来麻醉自己。明明挨了打, 却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 由失败者变成得胜者。对这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曾尖锐地指出:其实, 中国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 缺点只是有些人安于自欺, 由此并想欺人。

集中地表现国民愚昧、无知、落后的是《祝福》《药》。

《祝福》的主题按过去的理解是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按这样的理解, 祥林嫂应该是非常仇视和痛恨封建礼教的, 实则不然, 她不但不仇视和痛恨, 反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卫护者。这也是中国封建主义历时数千年而长盛不衰直到今天仍有市场的根本原因, 小说最成功的地方也正在这里。祥林嫂作为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卫护者, 自己反而也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无情吞噬, 多么可悲可叹。

《药》讲述了一般的群众是怎样对待曾为他们流血牺牲的革命者的, 也即革命者在一般大众中的遭遇, 因此, 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外国的普通民众是怎样对待他们的革命者、造反者、拯救者的, 这一点我不清楚, 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 革命者自然也有一种特殊的对待。首先是“围观”革命者被杀头: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静了一会, 似乎有点声音, 便又动摇起来, 轰的一声, 都向后退, 几乎将他挤倒了。

上一篇:团中央办公厅综合处下一篇:参观南湖纪念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