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2024-08-24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精选9篇)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令世人瞩目。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了多媒体党课后,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以及高瞻远瞩,也深深高手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通过学习,我也从改革开放的进步中有所思,有所悟。

作为新时代的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我无法不感叹时代的变迁是如此迅速,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无论是住房、交通还是娱乐、教育,不断地变化都在给我们带来惊喜。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社会的第二次革命,是一次多么伟大的壮举,它给国家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这个历史巨变的背后,不知道蕴含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这其中也蕴含了很多深刻道理。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多媒体课之后,我自己也得到一些感悟。

一、实事求是

建国初期我们在总的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遭受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新民主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建国后的前8年,我们搞的不错,政策是恰当的,发展是健康的。当然,在个别方面也有不实事求是的缺点。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渐背离甚至完全背离事实其实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确立,犹如打开了长期封闭的闸门,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涌现出来。改革开放30年来,是高举实事求是的30年。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论述思想路线时,还强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拓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创造性的运用实事求是原则拨乱反正并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之源。

实事求是,是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出的,是用三十多年的伟大成就来见证的。同样,这一不变的真理,也可以应用于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面对当前形势下,一些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发展原则,作为大学生的我倡导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尊重经验,敢于创新

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开放中的许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总结经验,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反面的经验之所以更要引起注意,就是它往往给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是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才取得的,如果我们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总结,不采取有效方法纠正和防止,就有重蹈覆辙的可能,就可能会给事业再次带来损失和危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而艰巨,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并没有未来的全部答案,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快发展,都面临着一些从未遇到的新课题。因此,在运用经验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地开展工作。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新经验。实践证明,只有发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获得新经验,才能取得新成果,才能开拓改革和建设事业新局面。

我认为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作为大学生的我,要在生活中敢于在学术知识上创新研究,敢于尝试新事物,同时发扬自身优势并规避自身缺点,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的接班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前行

回顾30多年的改革历程,在改革开放的每个紧要关头,我们党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这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骄人的成果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我身为一名党的积极分子,我深感身上责任重大,只有更好的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并结合自身实践,积极参加院内党组织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用自己所知所学回报社会,为中国梦的实现付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2

1. 揭示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共鸣与发展,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深层次的从掌握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出发,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改革思想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巨大成就在于强调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的同时,也指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高度概括了当今中国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决定,提出了改革方向,并逐步在各个领域实施并全面深化改革,知行合一,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性。

3. 改革目标与策略的务实性。

“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继承的优良传统,大胆的对中国的改革不断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化与精准改革的目标定位,引领各个领域从策略上认识事务的规律性,让改革的目标和过程充分具备中国特色的高度可操作性。

二、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亟需全面深化改革论点的理论指导

1. 深化改革理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①自我改革不深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局限性。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的不可预见及岗位对其的要求是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最大局限性。当代大学生大学四年在校期间的课程门数大概在85~130之间,课程模块是由英语、政治、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通识课程、部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及专业方向课程所组成。课程设置虽经高校论证,自成体系,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明确每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等其毕业的时候就真成“大学就是大概学学”的状态了。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大部分学生所从事的是和本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岗位和专业学习不一致,导致针对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业务水平甚至是岗位素养,都未能从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中获得。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进行拓展性的学习,不对自身需求做评估,不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改革和探索的话,需要半年到1年的工作适应期才能逐渐达到岗位的要求。②自我改革认识不到位:对拓展性学习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对大学学习定位和方向的不明确是大学生自身学习改革存在局限性的首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在校期间频繁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下课到宿舍玩游戏,甚至通宵玩游戏,应付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等一系列与正能量相反的学习状态。如果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岗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能够明白自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不足,就需要如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国家一样,要根据自身实际,围绕“学习”进行系统的改革,不断地开展拓展性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就业能力。③自我改革实践未系统化:对拓展性学习实践的局限性。大学生对拓展性学习实践活动未统一到一个系统性层面的高度是个重大局限,只是在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之外,把偶尔参加活动、大赛、体育运动当成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唯一途径,未将自身发展如同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一样,站在发展方向角度,将自我学习系统化、步骤化、条理化。如果大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社会及其岗位需求对自身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要求,来制订系统性的学习实践规划,就能将自我发展如同全面深化改革一样逐步推进,逐步完善大学生自身建设。

2. 全面深化改革对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的指导意义。

(1)改革的全面性符合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体现的重大特征之一就是改革的全面性,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全面性挑战,因此二者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全面深化改革体现的是国家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破除弊端的深层次改革,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现的是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知识、才能和素养方面的不断完善与提高的过程。(2)全面改革的思想认识符合当代大学生世界观重塑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时代高度,站在国家的层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与方向性。这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大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即当代大学生要站在大学所学与社会对接的高度,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自身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拓展性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

三、全面深化改革论点对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的启示

1. 有助于对自身发展进行方向规划。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家正视各类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全面深化改革,阐明了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以正能量的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为国家的发展进行了方向规划。这给当代大学生的最大启示在于思想上的启迪,发展方向上的指引,要求当代大学生也能像国家治理一样,正视自己发展中的问题,迎难而上,锐意解决,号召大家对自身发展进行中长期的规划,并付诸实践。

2. 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目标论。

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以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为深化改革指引了总的方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该借鉴国家的全面改革经验理论,对在校期间在学习上的拓展性学习,确立总目标,即以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标,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方向,以拓展性学习为根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握好这个目标,就能牢牢把握住大学学习的定位和方向,只要能够在知识、才能和素养的拓展性学习过程中,逐渐清晰并明白“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好大学”就能逐渐从网络游戏、上课玩手机、逃课等现象中摆脱出来,逐步在大学现实生活中,珍惜奋斗和学习的过程。

3. 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任务论。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历史任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展这一任务理论,为自我的长远发展制订包括知识、才能和素养在内的具体学习任务,例如,针对知识的学习,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之外,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拓展性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外研究自己喜欢的游戏软件开发、游戏场景及人物形象设计、游戏市场等,这样还能避免盲目、低趣味地追逐网络游戏的娱乐性。

4. 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方法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共产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在俄国、中国成功,是因为两国在国情的基础上坚持了正确的方法论,一定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改革才能成功。比如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体育锻炼来说,运动项目、运动时间与时限、动作强度都是方法的关键,因此拓展性学习,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方法和技巧,追求高效率。

5. 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定力论。

当代大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要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学习的正能量,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端正在大学的学习态度,对利益、经济、社会地位的追逐要保持在正道上。例如能正确地学习营销、实践营销,认识营销,以防止落入非法传销组织的陷阱等。

6. 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时态论。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改革,针对拓展性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学习过程,必须持续保持下去。改革没有完成时态,只有进行时态,坚持拓展性学习的过程论,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逐渐树立“总结是成功之母”的观点,而不是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就失去了信心与自我改革的动力,也不是达到既定目标就停止不前,要把拓展性学习当成是自我完善与提高的过程,继续保持下去。

7. 有助于坚持拓展性学习的担当论。

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拓展性学习,要保持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勇于承担,勇于面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和困难,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才能提升对社会的奉献能力。作为学生,就要做一名合格、出色的学生;作为家庭成员,就要为自己所在的家庭承担重任,为家庭分忧。

摘要:在国家层面,全国已经在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进行各个层面的深刻改革,系统化地逐步推进中国的改革。回顾历史,每次重大改革都将决定中国的命运,那么,从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层面来说,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也应该借鉴国家的改革体系,相应的对自我发展进行系统化的改革,即进行专业本身学习以外的拓展性学习,以丰富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本文从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思维对开展拓展性学习的指导意义,最后从全面深化改革论点对当代大学生拓展性学习的启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大学生,拓展性学习,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Z].

[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重要论点[Z].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3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文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写作思维僵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写作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模式化,缺乏创新思维。

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是作文教学中的痼疾。这种痼疾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即是应试的作文教学。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基本上还是以应试为标准,围绕考试的指挥棒,合乎统一标准的能得高分的作文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优秀作文,这种以升学为唯一和最高目的的应试作文,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导致本应充满灵气和生机的学生作文空洞乏味、语言干瘪,结构和表现手法雷同。作文的模式化倾向严重,毫无个性和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主题虚假、题材单一、语言干瘪无味、结构机械雷同等方面。首先是主题选择上,当前大多数中学生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不顾自己的内心表达需要,也不管主题的表达是否真实。这跟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引导密切相关,应试的价值导向对作文内容的抒写往往采取谨慎的态度,为了在考试中作文成绩的保险,教师也反复强调:抒写认可的主题。这种主题的预设和先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更为严重的是,使学生养成了不好的文风,也使学生的思考停留在生活的表象而未探入复杂的深层,满足于思考一些浅层的现象,缺乏深度的思考,无益于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僵化。模式化的主题抒写自然会出现题材单一的弊端,如考试中套用故事、编造事实,甚至在高考作文中为了赚取高分不惜编造亲人伤残,自命坚强的一些虚构故事。作文语言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干瘪无味,语言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衡量尺度,语言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而在我们的中学作文实践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普遍比较贫乏,言之无味,八股腔调浓。语言表达能力的弱化除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比较少、阅读量不够外,还与思维的贫乏密切相关。作文结构的机械雷同也是学生作文的突出问题,机械雷同的作文模式与教师在应试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文体意识”有关。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不因偏题而失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重视审题的训练,强调入格,使学生的作文不敢突破文体框框的标准要求,诸如叙事模式、议论模式、写景抒情模式、应用文模式等,有的教师为了应付高考甚至针对某种文体给学生总结归纳出一定的写作模式,如以前高考作文涉及较多的读后感一类的文体,有的教师就总结出:点——联——引——深——结,用这种模式来指导学生的作文。

这样的作文教学产生的后果往往就是,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感情与实际生活中自己体验的情感有一定的距离,不是真性情的抒写。写作思维空间也比较狭小,缺乏主体丰富的思维指向,也容易丧失思维中最宝贵的独创性、深刻性和批判精神。存在的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作文教学要在观念上、思维上进行改革,才会除去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痼疾,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最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当代写作思维理论体现的作文教学观

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新的教育理念,在当前的写作教学理论中,一种强调写作动力(真情实感,写作创意,写作习惯)、写作思维操作的写作教学观念可以给中学的作文教学带来一些启示,“这是一种真正的面向21世纪的崭新的写作教学思想观念,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大潮中的必然产物,也是80年代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学界长期探索的成果的一个基本总结。”[1]这种全新的写作教学思想与以前的写作理论比较,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是比较重视写作思维的训练,而写作思维训练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写作思维作为写作能力的核心,对于写作书面语言活动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先在性、原初性、前提性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正是我们所谓的‘动力性的性质。”“动力学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是21世纪写作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2]这种新思维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因为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长期的低效作文教学也与不重视或不得当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因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重视思维训练就显得比较迫切。

写作思维是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上,思维的定义主要指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在写作上,当代写作思维理论认为,思维的定义不仅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而且包含对种种认识的展开、结构。“只有写作才完整地包含了思维的这两种功能,尤其是思维的结构功能。”[3]在写作中,又可分为内容的结构和思维的结构。思维的结构是深层结构,以前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内容结构的训练,而这种内容的结构又不是真正生活的内容化,而是把复杂丰富的生活用一些固有的模式表现出来,在作文教学中就进行一些模式化的操作训练,这与应试关系较大,但这样的训练无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真正提高,有时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而当代写作教学新思维的突出之点就是要扭转这种状况,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做到思维的训练,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思维即表达,表达即思维。”[4]这种对思维与表达关系的全新理解,一反过去的写作理论,把思维和表达置于两个前后相续的写作环境中,思维是思维,表达是表达,这种写作理论也深深影响了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只进行单一的训练,也有这方面的专题训练册,如“写作思维训练”“表达方式专题训练”“作文指津”等,学生虽然能在这些训练中得到一些技巧性的作文操作模式,但无益于他们真正作文能力的提高。而在当代写作新思维的理论中,没有把思维和表达截然分开,认为“写作行文的过程就是写作思维的过程,写作思维技术及其思维成果的生成过程,也就是写作书面语言的生成过程”[5]。在这种写作新思维中,思维和语言在写作者那里是一同生长,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等级优先的关系,而是同一的、一同生成写作的思维过程和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是同一种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分彼此先后。

思维和表达的同一活动也就是真正的写作活动,具体表现为话语的生成活动。在写作实践中,是由写作思维的操作活动来完成的。当代写作思维理论认为,思维即表达,写作者能不进行构思而直接表达,主要在于“写者建构了一整套写作行为所需要的全部写作思维操作的模型,正是这些模型的运行,便形成了写作思维的技术与艺术”[6]。在这种理论下,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这些写作思维操作模型,让学生认识到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思维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而有效的训练建构这些思维操作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当代写作理论中提出的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就主张一种“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为”,即把若干能表达立意的材料组成文章结构,立意附于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及文体上。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又通过“重复”与“对比”的赋形思维操作模型来实现。除赋形思维操作模型外,还有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分析与综合,策略思维操作模型——协调与抗衡,文本思维操作模型——渐进与平列。这些思维模型都可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去具体运用、实践,以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当代写作思维理论给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1.引导学生去真实地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的意蕴

教师的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教学,教师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积累情感。必须要有生活的底子,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丰富,才能在写作中主题、立意不断生成。生成的出发点对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的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往往无话可说,或论之甚浅,就是没有或不善于找到能使自己的思维不断生成的出发点,而陷于苦恼之中。思维的出发点应建立在生活和广泛的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有心人投入真正的生活,以真实之心、真实之眼去全方位地感悟、观察生活,不仅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崇高,也要注意生活中的丑恶、卑下;不但能发现生活中的琐屑表象,也要透过浅表的现象挖掘生活中的真谛和本质。教师不应该先行地给学生预设许多主题、立意,不能让学生陷入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允许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形成自己的理念,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这种理念。

2.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追求创造性思维

在当代写作新思维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新的写作思维模型。在这里,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二是构建新的写作思维模型。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者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在学习中,自我调控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学习,在作文训练中也比较有效。所谓自我调控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主动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过程”[7]。作文教学是学生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形式,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认真投入,那么,效率的提高则得不到保证。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运用自我调控学习让学生把被动的作文训练变成主动积极的自我写作要求。在教师方面,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试着运用当代写作思维理论的一些新成果,特别是写作思维模型的建构,应该作为今后作文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得到真正有实效的写作思维训练,发展学生质疑求异、深刻独特的思维品格。

3.引导学生在抒写自己的真性灵、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在表达的同时,也在不断创生话语

语言的无味干瘪是作文的通病,这主要源自学生思维的匮乏,生命内涵的单薄,也与思维与表达的二元对立相关。在传统的写作观念下,学生总是要不断地想好了再写,构思好了再动笔,而灵感的涌现,表达欲望的宣泄是不容许有一个等级优先的过程,写作即生长,写作即生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拿起笔来,大胆地写下去,思维即表达,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才是率真而自然的,才会是充满个性的,表现出自己的生命痕迹,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写作。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束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的写作语言是相当精彩的,其个性化、鲜明性和表现力并不亚于成人的语言。而学生的单纯和想象,有时还会给语言增添一种我们在成人语言世界中看不到的清朗和质朴,“雪化后是春天”,这是孩子心中的世界,多么具有美质的隐喻语言,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写作既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表达生命的重要方式之一,写作能力也将决定一个人今后的持续发展。当代写作思维理论给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最重要的一点,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让学生重新认识写作的价值,自由地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注释:

[1][2][3]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5][6]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7]孟威佳,李晓冬.自我调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4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石,是教育之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标志,对个人、国家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国家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与21世纪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同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对我国基础教育传统理论进行继承和批判,还需要有一个开放的视野,汲取国外各流派理论中的精华,不是完全照搬的拿来主义,而是应该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灵活的运用到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之中,这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意义深远。

一、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发展性课程与教学理论

三、范例教学论

四、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

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广泛继承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把能动的认识论渗透到教学理论的构建中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教育者要对学习者施加更多的人性关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强调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建构性和交往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运用原有知识经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习惯。这些颇具创新意识的观点构成了完整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对当代教学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外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被介绍到国内,一些中小学教师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但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继续存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它确实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外界信息的活动,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在活动和交往中运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知识建构活动。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倘如学生亲身参与某些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活动,他们就更容易学到这种内容。„„积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3]51。“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萎缩无力一样,智慧的发展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4]139。“学习——这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和自尊心,并在

此基础上培养他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敏锐而巧妙地,坚持不懈而严格要求地培植儿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帮助儿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要求做出很大努力的劳动,这种劳动只有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而取得成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愉快的劳动。这里有三个阶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劳动取得成果,享受脑力劳动的欢乐。儿童沿着这三个阶梯走上去,就会掌握牢固的、理解透彻的知识”[4]139。“教育当然需要传授知识,把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继续获得新的知识,善于总结新的经验、发展新的理论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即使是传授知识,也不能是灌输式的,而应该是启发式的,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2]52。

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要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把教学活动看作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善于创造、善于合作、不断追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注意加强课程的研究,尽量体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各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课程内容及其编排直接决定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影响教学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关键,仅仅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而不改革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上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要加快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就要借鉴国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用现代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稳妥的改造,要尽可能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周围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去探究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大影响。从20世纪初我国教育学者就大力提倡实行启发式教学,但直至今日注入式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教学中依然盛行,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则很难推广应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国各级学校缺乏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教育环境则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常年对基础教育投入偏少,基础教育办学经费特别是教学经费极其缺乏,造成我国许多地方教学设施老化,难以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内容更多地适合教师的系统讲授,而不适合学生的探究学习。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素养偏低,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学习进行有计划的指导。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偏重结果,偏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偏重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学生活的知识的过程„„,这一切都限制了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推广启发式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就必须注意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为学生编写适合他们探究学习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要注意提高各级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研究素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确保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实施。

4.尽早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给当代大学生的18条忠告 篇5

没有比浪费青春更失败的事情了……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硕士学历贬值的速度是30%……同样是付出三年的努力,你可以让E1的值增加1,也可以让E2的值增加2甚至增加3……读完硕士或博士并不等于工作能力更强……面对13.54万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吗……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十二、留学:“海龟”变“海带”

月薪2500元的工作,居然引得三个“海归”硕士争相竞聘……对于某些专业而言,去美国留学和去埃塞俄比亚留学没什么两样……既然全世界的公司都想到中国的市场上来瓜分蛋糕,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一门心思到国外去留学然后给外国人打工……

十三、非统招:养卑照样处优

她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创下了几项纪录。她被称为中国的“打工皇后”。而她不过是一名自考大专生……要想把曾经输掉的东西赢回来,就必须把自己比别人少付出的努力补上来……非统招生不但要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做到扬长避短出奇制胜……路在脚下。好走,走好……

十四、毕业:十面埋伏的陷阱

母校不把自己当母亲,你又何必把自己当儿女……听辅导班不过是花钱买踏实……人才市场就是一个地雷阵……通过多种方式求职固然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饥不择食……只要用人单位一说要你交钱,你掉头就走便是了……这年头立字尚且不足以为据,更何况一个口头约定……

十五、求职:做人不要太厚道

求职简历必须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求职的时候大可不必像严守一那样“有一说一”……一个人说假话并不难,难的是把假话说到底,并且不露一丝破绽……在填写自己的特长时,一定要尽可能详细……一份求职简历只要用一张A4纸做个表格就足够了……面试其实是有规律的,每次面试的时候只要背标准答案就行了……

十六、骑一头能找千里马的驴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英尺8.5英寸,为什么呢?因为两匹马臀部之间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中小型企业或许能够让你得到更充分的锻炼……从基层做起并不意味着可以从基层的每一个职位做起……要“钱途”,更要前途……

十七、写字楼政治:白领必修课

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是做事……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公司的事情和秘密永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和深奥……在适当的时候装糊涂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睿智的……就把你的同事当成一群你可以叫得出名字的陌生人好了……

十八、创业:29岁以前做富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对于趋势的把握是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高科技行业留给毕业生的空间已经很小……欲速则不达。在创业以前通过给别人打工而积累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市场永远比产品更重要……钱不够花,怎么办?第一,看菜吃饭;第二,借鸡生蛋。。。。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6

孟子公开课学员乔景芳

孟子廉政思想是廉政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有效整合传统廉政文化资源,使孟子廉政文化传统与不断发展的先进文化和反腐倡廉的新形势相适应,实现廉政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具有非常现实的启示作用。

一、清廉自守应成为党员干部之为政根本。孟子明确地把为官者的腐败与廉洁两种行为联系起来考察。他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他认为,为官者不取不义之财,即为廉:相反就是伤害了廉。“伤廉”小则身败名裂,大则国亡族灭。这些关于吏治清明重要性的思想,对防范官吏的腐败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廉”与“贪”仅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人格形象。那些清正廉明之士,高官不能变其节,重利不能易其行,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深受人们爱戴,留芳千古;而那些贪官污吏,“率兽食人”,见利忘义,临财变节,终遭万民唾骂,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这两种人格在历史上产生的两种不同反响,表明了历史的公正评判,反映了我们民族反贪拥廉的价值选择,值得我们大加发扬。官员是社会的一杆标尺,一面镜子,他们爱好什么,追求什么,对社会大众具有极大的暗示、导引和示范作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千方百计为自己敛财,他们的信仰是“不要白不要”、“不取白不取”,这同孟子所追求的“廉”德水火不能相容。这就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把清廉自守奉为为官准则,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二、重义轻利应成为党员干部之道德取向。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即通过“不义”手段取得富贵,视如浮云。孟子进一步阐释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反对的是“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孟子进一步阐述说:“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天下弗愿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道也,非其义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如果不符合道义的准则要求,那么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或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还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表现了孟子重义轻利的道德取向。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对于为政者来说尤其重要。为政者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金钱与道义的关系问题。一些人常常出于个人私利,千方百计诱惑拉拢官员,以实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处于这种环境下,官员们怎样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毫无疑义,“以义制利”原则,给了人们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它教导为官者,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这种道德意识,给了为政者拒腐防变的精神支柱,使为官者养成“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高尚人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孟子的“重义轻利”原则,对于保证廉政的实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修身养气应成为党员干部之立命根本。孟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引导人与社会崇尚真、善、美。孟子认为:“古

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还强调:“养心莫善于寡欲”“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理想目标去奋斗,其中表现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大丈夫人格。孟子的“修身”、“养气”思想,传达的是一种做人的道理,他告诫我们:一个人,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都必须要有良好的修养和崇高的人格,否则将难以“见于世”。这一思想对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具有同样的借鉴价值。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更显示其必要性,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是激励昂扬精神,立志为党为人民有所作为的力量之源;是抵制腐朽思想影响,树立党的良好形象的固本之举;是完成新世纪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改善党员队伍现状的重要保证。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党员干部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要“善养浩然之气”,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品质。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7

一、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面向

(一)“仁”学教育的哲学关怀

“仁”学是儒家哲学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先后出现110次,足见其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先秦儒家更是将“仁”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启发仁爱思想,培育仁爱情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在这里,“仁”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学会与人相处是仁的基础。具体而言,就要做到“恭、宽、信、敏、惠”,处世恭敬、待人宽容、言而有信、敏于行动,践行道德要求;要学会立身处境为人作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因此仁德是儒家衡量事物、得失的首要标准。孔子一生中“罕言利,与命与仁”,[4]很少谈及关乎利益之事,而是努力教导学生知天命,自我修行,达致仁爱境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个人是一个具有先天善良本性的存在,教育就是要激发并不断张扬人性中的善,培育浩然正气,做到“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5]而唯有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身居高位,统率众人。所以他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6]荀子虽然开法家之先河,强调教育应努力去克服人性中的恶,要用严苛的手段帮助人克己复礼,施行礼治,但是他仍然认为“仁”是实现“礼”治的前提,所以他说:“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7]如果“仁”政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桀、纣在上曷损?”,[8]如果这个社会不能倡导仁爱,教人向善,那么即使有商汤、周武王这样的贤君又能有什么好处,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处在君位又有什么损害呢?

先秦儒家的仁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的首要原则是教会人如何融入社会,践行德行,与人为善;其次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难题,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在先秦儒家看来,仁爱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偏离了仁爱导向的教育必将误入歧途,缺失了仁爱培育的教育也将是南辕北辙,与社会奉行的宗旨渐行渐远。

(二)“天人合一”的价值追寻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儒家、道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天人关系”的把握,是理解和阐释儒家思想的重要出发点。有学者认为,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9]因此,先秦儒家没有“天”的概念。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先秦儒家的确没有将“天”视为神秘的存在,而是将“天人关系”中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孔子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比德”,“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0]大自然虽然不语,但是充满了德性,正是上天之德,赋予了每一个人知天命、尽人事的努力。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表现出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适应。同时,教育也更要使人在应天命、尽自己为人之本分的同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2]把仁爱精神推己及人,将宇宙万物都视为有生命的整体,实现天地与我合一。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3]教育应该从人心灵的教化开始,去努力点亮人心深处这一点灵明。“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14]“诚”是天道之根本,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据。于人而言,这里的诚,就是人的善良本性、主体性,而教育的精神或本质,就是挖掘人性中的善良面,激发人积德厚义、拼搏进取的主体性。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15]天是维持世间礼治的本源之一,礼法虽严,但需得顺天应人才能发挥社会效应。

因此,在先秦儒家看来,天是承载人生命与价值的德性所在,人必须顺天应命,努力发挥天赋,激活潜能,服务社会,否则就是“泯灭天性”。教育内容应以人文知识体系为主,自然知识作为补充,有余力、则学文。同时,君子要努力在高尚德操的基础上,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器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化天道为人道,鼓励世人配天之德,不辜负生命的赋予,不辜负四时的健行。因此,先秦儒家的教育观首先是伦理观,是对为人之德性、本性价值的关照,其次才是知识层面的教化。

(三)“君子人格”的培育方向

君子人格学说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先秦时期是社会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孔子认为要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首先就需要恢复周朝时候的礼制,教育作为个体的人努力培育德行,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6]从三个层面对君子之道进行了划分,认为作为世之君子,应该具有三种基本的特征,能够胸怀仁爱而不计较外界得失、能够充满智慧而不为浮云迷惑,能够遵从道德而无所畏惧,这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人道精神。孟子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7]认为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平生以三件事为最大快乐,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后来朱熹在评价孟子思想时候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18]作为世间的人,能做到仰不愧天、府不愧地,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所以,教育应该努力培育的是学生身上的君子人格,培养其推己及人的仁爱情怀、豁达的人生智慧、坚守道德价值而无畏的勇气。

(四)“群体至上”的荣辱观念

先秦儒家的思想,强调礼对社会的规束,让每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使社会中的各人安于名份,各就其位,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9]使个人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集体和组织的宗旨。孔子提出社会运行有序,就需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各尽本分。孟子认为,教育应该首先育人以“规矩”,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20]从个体出发去思虑整体、服务总体,是调节整个社会关系,使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荀子指出:“人生不能无群”,“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21]人首先应该是群体的动物,如果集体意识、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彰显,那么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所在,能够惬意地相处,能各安天命。因此,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尤其呼吁要不断强化个体的集体意识教育,在集体的发展中培育个性,培养德性,将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融入群体之中,进而去发现自我,实现价值。

(五)“有教无类”的价值坚守

“有教无类”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他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2]只要能表示个人学习的诚意,孔子便愿意倾囊相授,尽心尽力地教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孔子对学生没有要求。孔子要求学生首先要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3]只有能在学习中感受乐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其次要求学生要注重思考,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4]只有在思考中学习,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再次要专心致志、虚心向学。对于不努力的人,孔子不会去启发他、教育他。所以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5]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首先是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同时还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其次对于学生的不同情况,孔子能够做到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6]每一个人的秉性都是接近的,但是在后天的环境养成中,个人习成了不同的品行,养成了不同的习惯,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制订教育方案。《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27]讲的正是孔子根据学生子路的性情,循循善诱,培育贤才的故事,因而才会有孔门弟子三千、贤人72的美谈。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改革便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学者关注的领域也较为广泛,从教育体制、教育哲学、方法与技术的革新、教育分配与公平等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当代的教育进行了思考,其中不乏许多的闪光点。然而审视当前中国教育中出现的师生关系紧张、教育商业化严重等现象,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至少能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德为先,人格教育当是教育发展的题中首意

正如约翰·怀特指出的:“教育目的的中心内容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28]有学者总结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教育存在的六大观念,即市场竞争、学校自主、法人化管理、经济效益、成本分担、教育服务,带有典型的市场化、商业化的取向,指出正是这几种异化的发展理念,使中国当代的教育发展受到了阻滞。[29]通过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剖析,我们深知如何培育德行高尚,人格健全的学生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里的德,也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心意,同时也指道德意义上的德行和心意,分别指向道德行为和道德品格。[30]从微观上讲,人格教育应该首先是培育个体顺应天命,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也就是学习首先应该是“学道”。[31]先秦儒家将这种精神视为人生之本、民族之魂,而这个理想信念体系就是先秦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在当下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个培育过程是一个不断锤炼、相对漫长的过程,过程中仍会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其次应是以集体、家国为上的爱国情怀,孔子提倡“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2]孟子主张“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33]同时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些都是倡导个体应该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基础,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养自己的民族气节。再次是要教会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做事多为他人着想,谨守为人的底线伦理,努力换位思考,多帮助他人,多互助合作。

同时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还告诉我们,整个教育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应该努力恪守自身的职责,努力遵守自身岗位和社会角色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教师应该恪守师德,尽可能地将知识、文化传授给学生;学生应该尽学生之本,修养道德,努力学业,尊师重教,爱护集体,如此,才能构筑出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教育公平,应在德性培育中完善制度支撑

孔子的仁学体系、天人观念以及有教无类的思想启发我们,公平是教育的根本价值趋向之一,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与体制应该努力以公平驱动改革,以公平之绳约束教育的牟利冲动。当下教育公平的追寻,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教育政绩导向,“地方政府的思想要解放,改变教育政绩观,不要给学校压升学指标,要真正为人民负责”。[34]部分地方追求大干快上的教育效率,忽视了教育发展本身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更有甚者,将拆并组合作为发展教育的唯一手段,从而实现城镇化率的提升,成为装扮政绩的点缀,这无疑与教育公平的理念背道而驰。二是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尽快完善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升学、择校、学区划分等工作不断法制化、规范化,减小教育寻租空间,让普通百姓有学上、能上学,这是教育公平应达成的底线目标。三是要努力促进教育的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35]如伴随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社会中各类群体的利益分化更为明显,公众利益的多元性愈加突出,就应该通过创新教育的体制机制,尽量保障社会不同群体的教育权利,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和满足公众的选择性需求。

(三)直面发展,经世致用应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

“不改变社会就无法改变学校”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说明教育改革仅仅改变学校是不够的,社会也必须改革,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墨守成规被动改革,以及消极面对社会挑战和冲击的借口”。[36]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求。《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言教育的价值核心就应该锁定在倡导高尚德行,引人向善。进而,儒家在此基础上构筑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认为个人所尊奉的德行与所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实现大国善治,从而平定天下。因此,教育也应该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科学设计体系,服务发展需要,努力让个人在岗位上实现价值,奉献社会。

就当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职业教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从儒家的教育思想出发,促进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快各类知识成果的转化。其次努力改革教师的用人机制,激发职业教师的教学热情;其三应该加大对基础职业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最后,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机制,培养学生广而精的学习热忱,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四)展望未来,“天人合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变价值追寻

从先秦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可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应是教育所努力达致的境界、追求的价值。因为人为天生、天人同构,天人同性、同理、同体。强调教育中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教育的协调,从而达成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合一。因此,推动当前的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应在改革发展的目的上深入思索。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努力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从个体层面,应该将真善美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群体层面应该努力相互协作、追求卓越。其次,教育改革的一切举措应顺乎大势,合乎人性。天人合一注重人内生价值的培养,因而相对于各种显性的知识,老师更应该注重各种不可言传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与文化。以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也就是所谓“灵魂教育”。三是要努力构筑圆融的师生关系、校生关系、同学关系。师生不应该是“主体—客体”对立的两端,教学应该是共同学习知识、感悟知识的过程,是相互学习、彼此启悟的过程。四是要努力培养“生活教育”哲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鼓励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行业、生活中的每一场所都能发现教育、感知教育,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中产生理论,发展理论。[38]五是要倡扬仁爱,唤醒人性。倡导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将人从纯粹的物质利益中拯救出来,破解“物化的人格”,用教育去浸润心灵,导向良善。

总之,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的多重面向,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源泉,结合先秦儒家立足于德、更加强调集体观念、服务现实发展所需、指向公平公正的教育观念,对于我们审视当下的师生关系、校生关系紧张,商业化甚嚣尘上,过于强调自我以至唯我的教育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现实意义;而人命系于天、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则是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应矢志努力的方向。正如约翰.怀特提出:“为使之不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我们社会的文化精神的诸如此类的种种表现必须重新导向。”[39

摘要: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之源,其“天人合一”的教育发展观,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君子人格的奉扬,有教无类、兼收并蓄的教育新风,对破解当下中国教育发展难题、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浅谈改革开放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8

【摘 要】《论语》思想彰显了理想人格和人生理想,充满人文关怀,继承《论语》中的合乎时代要求的思想精华,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论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论语》作为孔子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 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起着重要引领作用,纵观他的思想和言论,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培养美好的人格、倡导美善的行为、追求理想的人生、恪守人生的准则、达至人生的理想境界等方面的问题。《论语》中的许多言论都是围绕如何做一个有德之人展开的。他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成长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立志向善求仁,心怀天下苍生

孔子积极倡导学生立志做有德之人。孔子对他的学生讲:“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立志于仁,一个人就不会轻易做坏事了。“志”是心之所向,指明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仁”作为孔子学说中最核心的概念,“仁者爱人”是其思想的直接体现。立志行仁,积极向善,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关于志向大小问题,在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中得以体现,子路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子路对朋友慷慨大方,希望有福同享,重视友情但目光略显狭窄。颜渊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不夸耀长处,不表白功劳,境界比子路有所提升,但比起孔子来还是有很大差距。因为孔子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他立志高远,心系苍生。希望普天之下老人能安享晚年,朋友能互相信任托付,孩子能得到普遍关爱。

当代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修齐治国平天下的人格发展观,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因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发展完善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只有个人的志向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能成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好学乐学实践,知行统一求进

孔子非常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锤炼自己的品德。《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重视学习程度可见一斑。孔子爱好学习,以学习为乐。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更重要的。孔子特别重视践行,明确提出要先行后文。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的教导下,孔子的弟子一般都很重视道德实践,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孔子的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少高远的目标和理想,个人道德修养境界不高,因此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时刻对自己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本着对自己、家人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努力成就个体的人格完善与和谐发展。

三、自省察已改过,见贤思齐修德

自省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孔子重视自省,提倡时常保持这种自觉意识。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他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意思是见到贤德之人就要想着向人家学习,努力达到人家的高度,见到不贤之人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一样有缺点,如果做得不好就要努力改正。孔子的这一思想提醒人们要时时反省察已,有过改之,个体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难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主观改造,这些情况在大学生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加强外部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激发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性,养成自省察已的习惯,使他们在反思中学会自律、成熟与理智,在自省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四、推己及人友爱,言行一致诚信

孔子认为一个有德之人,首先要学会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为人处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爱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即孝悌是行“仁”的起点。爱家人之外,还要爱天下苍生,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中可看孔子关爱天下苍生。孔子重视交朋友,他说“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意思是要广泛地爱众人,但又要亲近有仁德之人,即要求人们要结交志同道合的益友。孔子重视言行关系,主张言行一致,忠信诚实,反对讲大话和空话。他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他认为一个人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现这些话就很难。他还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即先按照你要说的话做,然后再把话说出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来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就应当讲求团结友善、互助合作、诚信忠实。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仁德的光芒。

从推己及人、言行一致到爱家人、爱众生、交益友,孔子教给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立身处事来说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只有努力实践仁爱诚信、知行统一的道德修养标准,才能更好立足于当今社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语》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通过学习与研究,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和形成新一代大学生应有的健全和美好人格,在促进个体的成长同时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当代学生给班主任的40条建议 篇9

1、学生有错不能不罚,您可以罚也罚得高兴。比如让他跳舞、唱歌,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2、您可以与学生称兄道弟,也许您会觉得好笑!哪有老师和学生称兄道弟的,没大没小的。但这也可以让您多一分快乐,少一些烦恼。有烦恼时您可以找他们聊天什么的,学生也就更愿意与你打交道了。

3、老师,您也别生气了,您这样气下去,会对身体有危害的。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老是板着面孔,您有什么气就讲出来,让我们与您一同分担痛苦。

4、刚开始的时候您选那个阳×当班长,我们全班都同意了。那是因为当初我们不知道他的为人,而现在全班都知道他不是个好班长。他不但不管好班集体,而且还带头起哄。这样的班长怎能帮您管好班级呢。

5、我们生物老师的脾气很糟。有一次,我们全班都在认认真真地背书,他却说:“我们班的王×很乱,给我蹲到讲桌下面去!”2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生物老师喊他出来,我真感到很难受。

6、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不像话,要想把一些未成年人调教好,第一就是要把家长们召来开个全体家长会,让他们说说怎样来管教好自己的子女,或者在学校学点管教子女的好方法。

就比如我的爸爸总是喜欢用打骂的方式管教我,可是我很憎恶这种管教方式,但又很难与自己的父亲沟通。我真诚希望学校的老师能够专门把那些不太会当家长的集中在一块,让他们多学一点我们愿意接受的管教方式。既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方法,又不会再让我吃那顿狠毒的棍棒了。

7、我发现有些老师会当众体罚学生,使学生难堪。这样做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和生活希望。所以,希望老师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再说,如果体罚学生,就会十分厌恶打他的那个老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一个老师十分慈祥的话,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更加尊敬他了,也就不会像某些同学一样故意不听课了。

8、老师不要太凶了,要用看子女的眼光看待同学,上课时不要老是批评班上的同学,讲完课,如果还有时间,还要问一问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举手。这样,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慈祥的样子,自然也就会争先恐后地问老师问题。要不,谁敢问老师问题呢?

9、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宣布,如果谁一周下来没有给班级、给老师带来麻烦,则奖励若干个作业本,并答应获奖者三个请求,当然包括成绩有进步者也施以同样的奖励。如果谁没有做到,那就要受罚,就罚若干个作业本,严重者请受罚者的家长到学校向全班同学道歉。这就会使犯错误者觉得不但给自己丢脸,而且还要连累父母!

10、有一些老师遇到一些乱的学生就让他去乱,这样是不好的,老师应该管一管这些学生,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早地去制止,否则到了乱得不成样子时就很难收场了。

11、教师要做到不打学生,要有信心地教育学生。因为你打了学生,那个学生不理解你为什么打他,即使你做得对,但学生不理解,他就会恨你,不听你的话,和你作对。

12、我们要在学校里面种植更多的花草树木,这样,绿树成荫,多好。一方面,种植花草树木,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能够使空地荒地得到美化。另一方面,种植花草树木,不但有芬芳艳丽的美景,还能够发出清香扑鼻的香气,使人做事时对事业充满信心。

13、我建议当班主任的老师们,分一些工作给那些没当班干部的学生,个个学生轮流当值日,一天只要排一个人值日,即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又使班干部不敢营私舞弊。

14、我的班主任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很容易发火,要是有同学犯了错,班主任就会打他,他要是不改,班主任就天天不准他上课,这样一来,学生改错的希望就被打没了。班主任真不该!

15、有的班主任只要学生一犯错误,就会拿父母来吓他,动不动就说叫父母来学校,这也不行,既然老师是教育我们学知识的,同时也是我们的父母,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就要尽自己的义务教好啊。再说,捅到父母那里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啊。

16、建议在教室里装一台电脑和摄像头,你不坐在教室里,也能看到同学们的所作所为,谅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一定会认认真真,否则,就逃不出老师的法眼。

17、每次上你(班主任)的课我们班就表现很好,但上别的老师的课,我们班就像是在游乐场似的,有的在尖叫,有的在吹口哨,还有的在吃东西,你觉得我们这样的班会有好结果吗?我建议你在别的老师上课时,可以到我们班上来看一看,你也能逮到不少同学,他们不是在玩,就是在打架。

18、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给每一位同学施以同样的爱,要切记不伤他人自尊。

19、我建议老师要多跟学生交谈,谈谈他们怎样对待学习,用和蔼的语调来告诉同学们学习的重要性。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方面,有些学生心理上有许多压力,影响了学习。还要管严点,俗话说:“紧是爱,松是害”。

20、有空与学生一起娱乐,你可以跨过学生与你的分界线,让学生了解你,你也了解学生,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在家里的那份关爱与自由。

21、我认为数学老师该学一下我们班主任,您就太狠了点,学一下班主任的温柔好脾气,保证有好多学生不会再讨厌你,而都会喜欢您的。但是,班主任您,就得学一点数学老师的严肃了,你太软了,连一只蚂蚁都不敢踩似的。

22、在班上建一个“烦恼信箱”,如果你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烦恼,又不好言说,就写在纸上,把它塞进“烦恼信箱”里,这个烦恼信箱只有老师才可以打开。老师打开看了后就可以提供方法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23、老师,请你多派一些你信任的守纪学生,要他们和班上调皮捣乱的同学一起玩,要这位可靠的学生在课余多说说乱的同学,老师管教他们是对的,而这些乱的同学往往是极为讲义气的,这样一来,他们也许就不好再乱来了。

23、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实行操行评分制。对班上学生在课堂课余的各种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比,违反班规校纪则扣分,为班上争得荣誉,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则可以加分。(班主任

)如果同学们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加分的话,就会觉得很光彩。而扣分也不是什么很光荣的事啊。

24、班里不是有许多调皮的同学吗?他们生在福中不知福,常给老师添麻烦。我建议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要这些同学说说自己的特长爱好,然后根据各个同学的特长爱好来组织一个特长竞技比赛。并颁发奖品。我想,他们就会发现在班上也能找到乐子,也就不会无事生非了。

25、当自己的学生犯错误时,您就会很生气,感到伤心,责骂或动起手来。我想,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急,要分析一下学生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清楚地向学生说清楚,说话的语气要温和平静,让人感到和蔼可亲。这样自然比用体罚的手段要好。体罚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反而会使情况变糟。

26、派间谍监督。派几个工作负责、学习好一点的同学在班上暗中监督,把违纪学生的名单登记上报。有一点要小心,老师派的学生在班上要保守秘密,做到人不知鬼不觉。

27、班主任还应带领大家举办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如果假期去爬山、去春游、组织夏令营、秋游等等,在课外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将更加充实我们的学习生活,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

28、现在有很多老师不喜欢到我们班上来上课了,我觉得你应该在纪律方面加强管理,对那些违反纪律的学生要从重处理,管好了纪律才有好的学习环境,同学们的成绩才能提高。

29、不要由老师指定一个人来当班干部。要由同学自己选举。因为这样,同学就更会服从班干部的管束。

30、在班上,班主任要对全班提出本班的口号,比方说,“努力奋斗,争创一流!”等等,可以激励同学们前进。

31、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全班同学共同设计一个班徽。因为班徽可以象征一个班的精神风貌,可以表达我们的共同期望和追求,使一个班也更有凝聚力。

32、为防止大家迟到,班主任可以制一张表,就叫它迟到评比表吧。每次迟到的同学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上,迟到一次就在某人名字后面画一个“×”或者小动物。

33、老师在班集体中,应该对学生给予同样的关爱,不能偏心,如果偏心的话,有些同学就会妒忌,因而对这门学科也不感兴趣了,即使你教得再好,他(她)对你的课也就自然不那么热心了。

34、针对拉帮结派,甚至参加帮会,打架斗殴等现象,不知老师有没有听过擒贼先擒王,只要把老大抓住了,还愁找不到剩下的吗?

35、我告诉您,那些调皮的学生的事都及时通知他们的父母,大多数人都会担心违纪的事被自己的父母知道。这样一来,老师和家长,双管齐下,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有些实际效果。

36、希望老师在编座位时,可以男女同学混合编位子。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同学之间讲私话或者玩耍之类的违纪情况屡屡发生;也可以让男女同学之间相互比一比,看看谁更行。一般说来,谁愿意自己在异性同学面前丢面子呢?

37、我是一个不太守纪的学生,隔三差五地要进一趟保卫科,别的倒没什么,只是希望保卫科的老师不要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害怕的木棍或竹棒,一逮进去就要来一个下马威,真让我提心吊胆。你也许会说,你就不要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嘛,可我管不住自己,你说是不是这就该打呢?

38、班主任不要太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很多事情可以交给我们班上的班干部处理嘛,您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来处理,您怎么能忙得过来呢?

39、我们班主任在开班会的时候,有时会说,你再不听管教,我就不再管了。总觉得不能说这样的话,你这样说那些调皮鬼们,那他们正巴不得呢。再说对自己的学生放弃也不是好办法,他们来学校也正是需要管教的。

上一篇:李白诗全集卷十七下一篇:小松鼠过生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