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总结

2024-08-06

粮食生产总结(共8篇)

粮食生产总结 篇1

道县人民政府 2014年3月12日

道县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今年县委、县政府发展粮食生产思路更清,措施更硬,投入更大,并出台《道县2014年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意见》。目前,全县上下狠抓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春耕农资准备、办点示范,我县粮食生产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完成春播粮食54万亩,其中早稻37.5万亩,来势较好。

一、当前粮食生产进展情况

1、粮食任务落实实。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计划面积113.2万亩,总产42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0.2万亩,总产34.5万吨。早稻39.3万亩,晚稻39万亩,中稻1.9万亩。旱粮播面33万亩,总产7.5万吨,突出以玉米、大豆生产为主,播面分别为12万亩、7.3万亩。县里相继召开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粮食生产会议,把粮食种植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农业部门加大春耕备耕服务力度,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秧盘、农膜等农资21100余吨,满足春耕需求。目前,全县完成早稻栽插37.5万亩,完成95.4%;春播玉米9万亩、大豆7.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万亩、0.2万亩。

2、早稻集中育秧效果好。县里投入财政资金400余万 元,落实早稻集中育秧17.6万亩,比去年增加2.6万亩,落实秧田0.84万亩,落实育秧点950个,育秧主体396个,新建育秧大棚30个、新增大棚面积6000平方米,落实“一点两人”数280个,举办培训班25期,印发资料2.5万份。提供优质种子10万公斤、秧盘800万片、壮秧剂30吨、催芽器160台。早稻集中育秧的推广改变了我县部分地方迟播、迟插的习惯,促进了合理密植,为早、晚稻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产创建早到位。今年我县高产创建工作早开展,生产早落实,按照“办好点、抓好线、带好面”的原则,多方推进,以点带面,创建了万家庄、营江、祥霖铺、梅花等4个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万亩示范片内都落实好了1000亩以上的机插秧示范方。各乡镇、村组也按照县里发展粮食生产的要求分别落实好了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方。目前,各高产创建示范片、点早稻来势很好。

4、夏收粮油喜获丰收。去年,我县大力秋冬农业生产,全省秋冬农业生产流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全县秋冬种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测算,预计2014年夏收油菜面积12.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预计产量11088吨,面积、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2.26%、54.83%。今年全县夏收粮食播种面积3.6万亩,比去年增加0.045万亩,预计产量5189.4吨,比上年增加135.4吨,增长2.68%。其中,马铃薯种植 面积0.83万亩,比去年增加0.005万亩,预计产量1311.4吨;蚕豌豆2.73万亩,较去年增加0.04万亩,预计产量3878吨。今年夏收粮油作物在种植面积、产量都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二、我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

1、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

通过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功能建设,挖掘生产潜力,达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一是调优结构。适当调整粮食与经作的比例,严格控制烤烟种植面积,减少与粮争田的矛盾,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烤烟种植面积,种植烤烟后必须种上晚稻。二是扩大面积。在潇水、濂溪、伏水、泡水、永明、九疑河等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沿河流域,选择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实行一片一种,发展高档优质稻35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并与金穗粮油等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抓好20万亩标准化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建设,外销广东市场。同时,加强河流环境保护,确保“米袋子”安全。三是改革耕制。因地制宜推广“油-稻-稻”、“肥-稻-稻”新耕制,在万家庄、营江、梅花、新车等乡镇发展“油-稻-稻”12万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面积。在蚣坝、白马渡等乡镇推广绿肥种植18.5万亩,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四是发展旱粮。在桥头、仙子脚、洪塘营、横岭等高海拔山区旱地和高岸田发展优质玉米,同时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种植效益,今年计划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比去年增加2.7万亩,春播玉米已完成9万亩,目前长势好。

2、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增强行政推动力。由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是战略性基础产业,政府必须加强支持引导,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是严格落实责任。我县继续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高位推动,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组、田块,同时,建好台账。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末位淘汰。二是切实保障投入。2013年我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是2161万元,比去年增加329万元,今年全部用于集中育秧、高产创建、农机推广等。年初,县财政投入400万元对水稻集中育秧种子、秧盘、农膜等进行补贴。同时,建立粮食发展基金,对发展粮食生产成效好的乡镇实行扶持、奖励,经过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考核,每个乡镇奖励3-8万元,进一步调动乡镇的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培育农业新型主体。按照自愿、有偿、合理、有序的原则,大力引导、支持对外出打工的土地、抛荒的耕地进行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想种没得种和耕地抛荒的难题。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0余家。实行集中育秧等农业项目向新型农业主体倾斜,并对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进行6000-10000元的补贴,提高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3、筑实高产创建平台,增强示范带动力。通过“办点、抓线、促面”的原则,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均衡发展。一是抓好办点示范。突出抓好万家庄、营江、祥霖铺、梅花等9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乡镇及23个千亩片,112个重点村100亩示范点,整合高产创建、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项目资金、技术,实行资金向示范区倾斜、项目向示范区集中、技术配套向示范区聚集,树立示范样板。二是抓好“七线六走廊”双季稻生产。“七线”是道贺高速、厦蓉高速、国道207、省道

323、洛湛铁路及道清、道滴等县乡道,“六走廊”即潇水、濂溪、伏水、泡水、永明、九疑河沿河流域,也是道县的粮仓,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及先进配套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目前县“两办”及农业局已开展了一次调查摸底,对“双改单”、耕地抛荒现象进行全县通报,被通报的乡镇负责人须向县长具体说明原因。

4、推广集成配套技术,增强科技支撑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减少种粮风险,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种粮效益。一是突出抓水稻集中育秧。进一步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等三项关键增产技术,引导支持集中育秧专业户、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开展集中育秧示范,解决我县部分地区迟播、迟插及种植密度稀的问题,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增加产量。全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示范17.6万亩,较去年增加2.6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软盘盖膜育秧10万亩。二是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目前全县已成立6个专业合作组织,防治队伍80余个,队员900余名,落实专业化统防统治20万亩。三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40万亩,其中粮食79万亩以上,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重点突破机插秧。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的融合,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购置农机,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插,重点推广机械插秧,全县补贴购置插秧机200余台,落实早稻机插秧育秧1300余亩,完成早稻机插8万亩,比去年增加2万亩。

5、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增强发展保障力。加强农资安全,保证粮油产品质量量安全是发展粮食生产、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一项很重要保障。一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从2月下旬开始,县农业局大力开展放心农资宣传下乡赶集、宣传进村入户活动,出动人员120余次,出动宣传车30台次,悬挂横幅45条,张贴宣传单2300张,发放各类资料1.6万份,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加大源头治治理。我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活动,强化源头治理。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20人次,在县内检查种子总代理商9家,经营摊点120余家,查获不合格种子1000公斤、肥料25000公斤、农药1000公斤,价值7.8万元。我县打击假冒伪劣,护航放心农资进入农村市场,确保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建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向农资经营户宣传相关开展农业 法律法规。同时,在乡镇创建“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20余家,规范经营行为,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杜绝购进、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农资产品经营企业配送优质放心农资产品5000余吨,让农民放心购买“信得过”农资。

三、存在问题

一是受气候影响较大。近来我县春季低温阴雨,对春播、早稻栽插有一定影响。二是土地流转有难度。由于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实行土地承包长期不变,农户对土地私有化倾向,土地流转慢、规模不大,且不规范,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不仅没有得到种粮补贴,还要出土地租金,制约了土地流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地方农田基础设施差,没有水源灌溉,因旱不能种双季稻,有些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不利于推广机械化生产,不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四是种粮效益较低。尽管今年农资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外出打工更划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过国家出台了提高了粮食最低保护价3-5元的政策,随着粮食价格有所回升,对粮食生产是一种利好。

四、下阶段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由农业局牵头,联合工商、质监、物价、公安等部门继续深入到全县各农资生产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农资经销点等全面开展农资打假护春耕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及乱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切实 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粮食生产顺利进行。

2、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扎实抓好早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并抓好农资供应等服务,做好抗旱防汛准备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进一步抓好高产创建工作。重点抓好4个部级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及蚣坝镇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积极抓好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

粮食生产总结 篇2

1 研究区域概况

内蒙古位于东经97°12′~126°04′, 北纬37°24′~53°23′之间, 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居全国第三位, 人均土地面积5.33hm2,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85hm2) 。该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具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春季多风沙、日照充足和气温日较差大等特点, 还带有季风气候, 受阴山、大兴安岭等山系影响, 东西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减少。全区大部分属高原地貌, 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 可划分为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地丘陵、阴山山地丘陵、鄂尔多斯高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6个区域, 其中山地、丘陵、高原、平原与滩地和沙地面积分别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的20.8%, 18.3%, 51.2%, 8.5%和0.6%, 东部草原辽阔, 西部沙漠广布。全区东西跨度大, 土地资源东西分异显著, 耕地资源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表现为:东部各盟市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 内蒙古的粮食产量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000年内蒙古开始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随着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实施, 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趋势,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 分析区内粮食产量、种植结构的变化规律及粮食安全问题, 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3]。

2.1 粮食播种面积的动态变化

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出现四个波峰: (1) 1956年达到472.9万hm2; (2) 1961年达到503.1万hm2; (3) 1998年再一次达到503.1万hm2; (4) 2007年达到510.2万hm2。第一、二个波峰之间的时间特别短, 第二、三个波峰之间时间长, 经历27年, 呈先减后增态势, 1985年减到历史最低值。1951-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1951年为416.0万hm2, 2007年增加到510.2万hm2, 年均递增0.37%。“八.五”期间, 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总播面积的相对比例都基本稳定。进入“九·五”以来, 特别是“十.五”期间, 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由1998年的503.1万hm2减少到2003年的405.1万hm2 (图1) 。其原因, 一是受粮食市场供大于求和种粮效益较低的影响, 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积极调整, 效益较低的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二是内蒙古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000-2003年累计退耕还林还草63.6万hm2[4]。

2.2 粮食产量的动态变化

2.2.1 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分析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呈波浪式变化, 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51年粮食总产量为176.8万t, 2007年增加到1811.1万t, 年均递增4.24%。这57年中, 增产年份32年, 减产年份24年, 增产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产时间一般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9-2001年连续三年共减产189.4万t, 主要影响因素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实施和自然灾害等。粮食总产量自1992年一直稳定在1000万t以上 (图2) , 内蒙古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与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性波动, 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1500万t, 每年可向国家提供400—500万t商品粮, 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大省之一[4]。

2.2.2 粮食单产的变化分析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单产有所增加, 且变化趋势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只有个别年份因多种复合因素影响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趋势。1951年粮食单产为425.0kg/hm2, 2007年增加到3549.9kg/hm2, 年均递增3.86%。这57年中, 单产增加年份33年, 减少年份23年, 增加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少时间大多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最长一次是连续4年 (1959-1962年) (图1) , 这与粮食总产量持续减少的时间略有差异。粮食单产增加的因素主要是农业投入的增加。但是粮食单产的增加潜力有限, 根据投入递减效应, 当粮食单产达到一定水平时, 依靠增加农业投入以提高粮食单产并保证粮食总产稳定的余地不大。近些年来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投入一直呈增加状态, 但粮食单产的增长趋势却越来越趋于缓和。

在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随着粮食单产的变化而变化, 在粮食播种面积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且其增长幅度大于播种面积的减少幅度, 粮食总产量受播种面积变化的影响不大。以1998-2003年为例, 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在此期间持续减少, 从1998年的503.1万hm2减少到2003年的405.1万hm2, 年均减少4.24%, 但粮食单产除在1999、2000和2001年相对较低外, 其他年份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从1998年的3131.4 kg/hm2增加到2003年的3358.9kg/hm2, 年均增长1.41%, 因此抵消了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对粮食总产的影响 (图1、图2) 。

3 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3.1 主要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内蒙古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薯类、高粱、谷子、莜麦、大豆和糜子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业市场化的推进, 内蒙古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3) 。根据8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将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划分为5种类型:玉米的迅速增加型, 薯类和大豆的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型, 小麦的先增加后减少、后又增加又减少的波动变化型, 谷子、莜麦和糜子的先增加后减少型, 高粱的先减少后增加然后又减少的波动变化型[5]。

3.2 主要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各种粮食的种植面积变化:曲线的斜率大致可看作变化速率。

玉米既是人们重要的营养调剂食物, 今年来饲料玉米的需求量大幅攀升[6], 玉米的粮饲兼用性使其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59%增加到2007年的39.44%, 年均递增3.91%;小麦的种植比例呈先增后减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8.15%增加到1992年的33.99%, 后又减少到2007年的11.13%;薯类的种植比例呈缓慢增长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24%增加到2007年的12.20%, 年均增长1.52%;大豆的种植比例也呈缓慢增长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67%增加到2006年的19.71%, 但2007年出现下降趋势;谷子的种植比例持续减少,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7.67%, 减少到2007年的2.69%, 年均递减3.31%;莜麦的种植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2.67%, 增加到1963年的14.99%, 后又减少到2007年的1.26%;高粱的种植比例呈先减少后增加又减少的波动变化,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1.20%, 减少到1966年的0, 又增加到1983年的5.92%, 后又减少到2007年的2.10%;糜子的种植比例呈缓慢减少趋势, 由1951年占粮食总播面积的13.58%, 减少到2007年的1.33%, 年均递减4.06%。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 近57年来内蒙古粮食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 (1) 粮食生产结构由多品种并重的格局逐步过渡为玉米单一型结构; (2) “玉米型”粮食生产结构中, 小麦的生产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薯类和大豆呈缓慢增长趋势, 高粱、谷子和莜麦等的生产则基本让位于玉米。

4 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变化分析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短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早在1974年11月, 联合国在罗马召开了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 形成了最初的粮食安全概念。2002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在罗马又举办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 并通过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五年之后的宣言》。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最终目标解释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世界观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认为中国未来将出现巨大的粮食缺口, 中国粮食短缺会造成全球粮食短缺, 使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等。可见, 粮食安全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7]。

4.2 内蒙古粮食安全值的变化

本文选粮食自给率对内蒙古粮食安全进行评价, 在粮食安全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的消费水平, 人均粮食消费量也不同。据测算, 目前内蒙古粮食消费总量约为1110万t,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消费粮食总量年均以0.5%的速度递增[4]。

根据统计资料及相关研究结果[2,4], 并结合公式 (1) 和 (2) [8], 计算出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需求总量和粮食自给率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 内蒙古粮食消费总量相对于总产量变化较为平缓, 且呈缓慢上升趋势, 粮食自给率的变化基本与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一致,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总量、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等, 其中人口变化是最重要的因素。

粮食自给率 (或粮食贸易依存度) :国际上把一国的粮食自给率≥95% (粮食贸易依存度≤5%) 定为基本自给, 一个国家的粮食自给率≥90% (粮食贸易依存度≤10%) 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般认为, 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指标≥95%[9]。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自给率超过95%的年份有30个, 在60、70和80年代, 粮食自给率相对较低;进入90年代, 粮食自给率保持稳定的上升态势;近年来, 在自然灾害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下, 粮食生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但现阶段粮食供求的基本特征依然是总量平衡有余, 供需结构差异较大[4]。

4.2 内蒙古粮食安全变化的区域差异

本文采用粮食安全相对变化率来反映内蒙古1988-2007年各个盟市粮食安全变化的差异。粮食安全相对变化率[8]指的是某地区一段时期内其粮食安全变化相对于整个区域的变化,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区域粮食安全相对变化率;

Pa、Pb—区域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的粮食安全值;

Qa、Qb—研究区域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的粮食安全值。

根据公式 (3) 计算出内蒙古1988-2007年各盟市的粮食安全相对于全区粮食安全的变化差异;1988-2007年内蒙古粮食安全相对变化最大的是阿拉善盟, 其次是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 锡林郭勒盟最小 (图5) 。

4.3 内蒙古2007年粮食安全空间差异

内蒙古的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 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能更好地区分粮食安全分布状况, 本文对该区各盟市2007年粮食产需进行定量计算, 得出各个盟市2007年的粮食自给率 (表1) 。

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 认为依据自然分类法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极不安全区, 较不安全区, 较安全区, 安全区和极安全区。

从图6可以看出, 乌海市和锡林郭勒盟为极不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低于50%, 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为较不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50%—95%之间;阿拉善盟和赤峰市为较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95%-150%之间;鄂尔多斯市为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150%-200%之间;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为极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高于200%。

乌海市的粮食自给率最低, 锡林郭勒盟的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8%, 粮食播种面积少, 粮食自给率低, 这两个地区粮食供给主要依赖周边地区, 粮食安全问题非常严重;乌兰察布市的粮食播种面积较大, 但耕地质量不高, 粮食产量较低, 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的粮食自给率略低于95%, 是自治区的重工业基地, 其中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首府, 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口迅速增加, 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周边地区, 这三个地区粮食自给率低, 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阿拉善盟的粮食播种面积少, 粮食总产量也不高, 但人口最少, 因此粮食可自给自足;鄂尔多斯市是自治区重要的工农业发展基地, 粮食大量供应其他地区;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的耕地质量好, 受经济发展等人文因素影响小, 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粮食安全相对于2007年全区的粮食安全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5.1 1951-2007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出现四个波峰, 分别为1956、1961、1998和2007年, 变化幅度虽不大, 但总体上仍呈增加趋势。粮食总产量、单产和播种面积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4.24%, 这57年中, 增产年份32年, 减产年份24年, 增产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产时间一般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9-2001年连续三年共减产189.4万t。粮食单产年均递增3.86%, 这57年中, 增加年份33年, 减少年份23年, 增加时间不会连续超过5年, 减少时间大多是一年或连续两年, 最长一次是连续四年 (1959-1962年) , 这与粮食总产量持续减少的时间略有差异。

5.2内蒙古的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 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该区各盟市2007年粮食产需进行定量计算, 并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 认为依据自然分类法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乌海市和锡林郭勒盟为极不安全区, 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为较不安全区, 阿拉善盟和赤峰市为较安全区, 鄂尔多斯市为安全区, 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为极安全区。

摘要:本文根据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生产统计资料及相关调查, 运用动态与静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内蒙古粮食产量、种植结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呈明显的波浪式变化, 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粮食单产也有所增加, 且单产的变化趋势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但播种面积的变化不大。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 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 依据自然分类法, 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极不安全区, 较不安全区, 较安全区, 安全区和极安全区。

关键词:内蒙古,粮食产量,种植结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山西省粮食产量及粮食结构变化趋势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12) :516—520.

[2]张耀华, 赵先贵, 张素娟, 等.内蒙古粮食和耕地变化的动态分析及趋势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29 (4) :339—442.

[3]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89—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4]郑广成.内蒙古粮食中长期供求关系及对策选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4.

[5]何艳芬, 张柏, 刘志明.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20 (2) :132—135.

[6]李粉婵.山西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产量趋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 2005, 33 (1) :3—6.

[7]邵立民.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26 (1) :23—26.

[8]杨勇.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粮食生产总结 篇3

【关键词】东部山区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能力措施

1.东丰县粮食生产现状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黄金玉米带、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全县耕地统计上报面积178万亩,近三年粮食平均年产量16.5亿斤,商品粮食贡献率达到了78%,平均单产达到528公斤/亩。我县农业发展目标是: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努力提高商品粮贡献率,在现有土地面积上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17亿斤,商品粮贡献率要达到85%。

2.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因素

2.1耕地面积缩减、地力下降

土地承包以后,调动了农民极大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播种面积有所增大,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局地的水土流失、非农业用地(工矿、道路、建房)的增加等使耕地面积呈现缩减的趋势。粗放经营、只种不管、耕层变浅、地力下降。

2.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我县主要的农业基础设施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已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3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

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离开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一是无地可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80后出生的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地可种。二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留守的多是素质较差的劳动力。称为“389961”部队,指妇女、老人和儿童。

2.4粮食生产环境趋向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土壤沙化、盐碱化加快、病、虫、草害发生频繁。

2.5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缓慢

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人员青黄不接,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破解,科技成果入户、入田率不高,成果推广转化慢。

2.6粮食单产较高,土地边际效益递减

目前全县粮食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亩产已达到千斤,土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的担子越来越重。

3.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措施

3.1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依法管理和使用耕地,加强对有利提高耕地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和农田环境保护。

3.2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科技要产量

一是加强重点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增加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二是完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管理、示范和应用。三是完善农科研推的合作的协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

3.3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现有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也较差,因此,更需要农业推广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农业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纽带,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建立统一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到田率、入户率、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3.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上地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水土保持和抗御水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加强小流域治理、土地整治、改善耕地条件。四是以培肥地力为中心,改善土壤耕作层,提高地力。五是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扩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范围,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快基本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3.5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建立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把突发性自然灾害带给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农作物危害较大的病、虫、草、鼠害的预报预测和预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保护性栽培,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大力推广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提高农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4.1培育高光效农作物品种

现在光能利用率只有0.4%,占太阳光能到达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如果能把太阳光能作用利用率提高到5%,则平均亩产可达到2500斤以上。

4.2增加绿叶面积系数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株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绿素功能,靠增加绿色来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

4.3延长光照时间

采取保护性栽培,立体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延长作物生育期等措施,尽量延长作物光照时间。

4.4提高光合效率

如补施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补充光照;抑制光呼吸等,提高光合利用率。

4.5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肥、水、气、热,最大限度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5.提高粮食产量的综合措施

(1)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要从67.5%增加到85%以上,水稻播种面积要保证17%以上。

(2)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全县中、低产田面积93万亩,亩产分别比高产农田低100和200公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使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

(3)提高低产农户的生产能力。全县8.2万农户中,有1.7万户单产水平低于全县平均值100公斤左右,这些农户承包土地25万亩,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成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技人员包保等措施,提高低产农户的单产。

(4)大力培育、筛选和推广高光效、抗性好、品质优良、丰产性强的主导品种,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县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篇4

一、基本县情**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范文由搜集自网络或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主要是关于生产粮食面积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增加播种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粮食生产事关全局,**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县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2004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29552吨,比重庆市下达计划385400吨,增加产量44200吨,增产11.5%;比2003年增产24352吨,增6.0%。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68万亩,比市计划147.90万亩,增加1.78万亩,增1.2%。其中小春播种面积51.08万亩,产量95510吨;小麦15.83万亩、23675吨,胡豌豆7.25万亩、8554吨,洋芋28万亩、63281吨。大春播种面积80.60万亩,产量30292吨;水稻18.09万亩、73021吨,玉米32.74万亩、128623吨,红苕22.40万亩、102401吨,豆类5.66万亩、3961吨,其他杂粮1.71万亩、1286吨。晚秋播种面积20.10万亩、24750吨,比市计划18万亩,增11.7%。再生稻2.10万亩、3600吨,秋洋芋10.5万亩、12600吨,秋红苕5.40万亩、7500吨,秋荞2.10万亩、1030吨。撂荒地5.56万亩已全部复耕,以村为单位经两次公示。目前正在兑现农民直补资金;

(二)技术推广

**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县委、县府、人大、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2000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79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工作总结《县粮食生产工作总结》。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县农情材料29篇、在《**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心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非凡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范文开心人提醒长时间工作要作息休息哦/fanwen)(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非凡是重庆市出台的撂荒地复耕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就扩大了5万多亩面积,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三)粮价上扬,市场看好。从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扬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赶尝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目标责任书,制发了《**县关于抓好2004年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2004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用以指导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县粮食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民增收。

总体目标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45万亩,总产达到4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4%以上。

工作重点是:深挖复种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晚秋生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二)、深挖复种潜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系统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篇5

201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的报告

自治区粮食局:

按照自治区粮食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区粮食行业“安全生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和《**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发〔2018〕20号)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科学安排

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负责组织、督导活动的开展,从上到下建立起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真正做到了责任明确、逐级管理,使全体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认识转变为自觉行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人人关系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全面部署、认真落实、注重实效,以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重点,切实增强粮食系统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二、注重形式,扎实推进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一是完善了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了安全生产的质量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了安全生产;二是组织人员参加市安委举办的6·16安全宣传广场咨询日活动,广泛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阵地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粮油安全知识,发放知识读本和宣传彩页500多份,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粮食流通工作影响力;三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活动。对前期督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再排查再整改再落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四是开展安全生产进企业、进车间、进粮库巡回宣讲活动。市粮食局注重工作效果、创新工作形式,由分管领导带领安全生产宣讲小组深入辖区粮油加工企业、生产车间、粮库作业一线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巡回宣讲活动,共宣讲9场次,受众124人次,增强了员工应急避险意识,保证了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防治结合,消除隐患

为使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检查组深入局直属粮食购销企业、军粮供应企业和辖区粮油加工企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出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隐患14条,及时指导和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局直属粮食购销公司、军粮供应站进行了汛期安全、消防、保卫等方面专项检查,进一步促进我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形式较为单调,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我们将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借鉴兄弟单位先进做法,努力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工作实效、营造活动气氛,结合实际,使“安全生产月”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篇6

我局于11月底完成了两要素自动站升级改造,新增了风向风速监测能力;在五矿、水清新增了四要素自动站,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在长江岸边、博物馆新增了气象实景监控摄像头,提高了气象服务能力。

始终把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列入汛期日常工作的重点,落实专人对全县自动气象站进行维护,保证24小时内解决故障,现全部自动站运行情况良好、数据传输及时,国家站全年传输及时率达99.87%,区域站为98.91%,单雨量站为99.76%,为江安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气象服务工作

全方位的做好重要天气过程、重大灾害性天气、重要时节、重点产业的气象服务工作,努力做到每次重大气象服务无失误,每一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会不放过。由于我们预报准确、服务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把群众损失降到了最低。我局每周、每月定期通过书面报送、党政网及无纸化办公平台等方式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政府相关部门、各乡镇传送旬月季天气预报,不定期书面报送气象专题预报、气象信息快报;坚持每天向应急、防汛、国土等部门发布天气预报,共同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加强区域联防。

三、工作计划

(一)加强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功能完善的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力度,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做好水清炮点现代化建设,建成标准化炮点。

(三)继续推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提升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粮食生产总结 篇7

1 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因素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粮食安全的最核心内涵应是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而粮食有效供给的核心却是粮食生产问题。

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耕地的数量(面积)、质量(其最终体现为耕地单产水平)及利用状况(包括耕地复种指数、粮播比例等)。其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式(1)中,Yt为区域粮食总产量(t),At为耕地总面积(hm2),Im为复种指数(%),Rs为粮播比例(%),Yu为粮食平均单产(t/hm2)。也可以将式(1)简化为:

式(2)中,Yt、At和Rs同式(1),Ya为耕地年粮食单产(t/hm2)。

式(2)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与该国或地区的耕地总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和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成正比关系,式(2)右边3个因子中任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安全程度。

1.1 耕地的数量

耕地数量的变动主要由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减少来决定:(1)耕地的增加量指标通常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3个基本方面。这3项中,由于后备耕地资源大多分布于偏僻地区,依靠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难度较大;受资金技术条件的制约,待复垦的废弃地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复垦。因此,土地整理无疑将是今后补充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2)耕地的减少量指标一般包括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灾毁和农业结构调整4个基本方面。通常所说的耕地非农化,也就是指耕地被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而成为建设用地的过程。耕地非农化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在建设占用上,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独立工矿建设、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各类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因此,耕地非农化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10年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将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列为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6]。

1.2 粮播比例

粮播比例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简称,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值。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余年来,我国粮播比例越来越低,1950年全国粮播比例达90%以上,近年来则已降至60%以下。由此表明,60多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日趋降低,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则明显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从总体上讲,粮播比例这一指标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如果粮播比例过高,势必造成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下降,影响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若粮播比例过低,则意味着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上升,虽然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将威胁到国家和区域的粮食安全。因此,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粮播比例值需要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

1.3 粮食单产

耕地年粮单产水平的高低是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的基本体现,在耕地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其直接决定着区域粮食安全程度的高低。耕地平均粮食单产水平既与耕地固有的光、热、水、土、地形等自然条件有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耕地的治理、改造水平以及耕地利用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劳力、科技等各种要素的投入[2]。在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时段内,粮食的单产受到一系列生物、化学等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影响,包含土壤改良、耕作制度、栽培技术、良种培育,以及灌溉、化肥、农机、农药、地膜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2 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

耕地非农化是耕地转变用途,由原来的农用地转变为居住、交通、工业、服务业等建设用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粮食安全有正反2个方面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粮食单产的提高依靠各种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耕地非农化带来了巨额土地出让收益,在短期内迅速壮大了地方经济实力,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保证了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宏观上,农地非农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公共投入,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创新提供相对充足的财政支撑,如完善灌溉系统,健全农田病虫害防治体系等,进而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加强[7],另一方面给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保障,使地方政府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从事土地的开发、整理以及复垦工作,改造中低产田地、利用新技术等措施来提高耕地生产力,以增加耕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质量,满足社会的粮食需求,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微观上,若农民耕作的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即使维持私人物质生产成本不变,亦可以得到较之前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在社会农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农民的务农收益和种粮积极性将提高,保障单个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

2.2 负面影响

耕地非农化直接导致粮食产出能力的下降,主要体现为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耕地数量减少。非农化对粮食安全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了耕地数量,从而导致粮食产出能力减弱。经济的发展加速非农化现象,进而对土地提出更高的需求,使城市周边的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而城市周边的农用地大多为质量较好的优质耕地。这部分土地改变耕地用途之后,将严重制约着粮食的播种面积。尽管国家有“占一补一”的政策,但是补充的耕地在质量上却远远没有达到“占补平衡”的质量要求,所补充的往往是地处偏僻山区、耕作难度大、产量低的贫瘠坡耕地。(2)存量耕地过度利用。对于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虽然大部分可以依靠边际土地的大量开发得到补充,但是由于担心非农化会引起未来粮食安全问题,许多存量耕地被过度利用。人们往往通过增施化肥、使用农药、提高复种指数等方式来增加粮食总产量,结果常使土地产生严重的退化现象,如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等。据统计[8],由于土壤盐渍化而造成的废弃地在我国已达2 000万hm2,有土壤盐渍化现象的耕地为667万hm2。此外,由于灌溉不当,又导致土壤的潜育化现象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生粮食安全危机。(3)土地污染。耕地非农化往往使该地区变成工厂或者市民居住地区,随之而来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物排放将会造成周围大片土地的污染,导致附近耕地质量降低,粮食的生产能力下降[7]。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出城区,迁至郊区或卫星城镇,也破坏了这些地方的土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4)地块分割,耕地细碎化。城市周边优质耕地被非农化分割并无序占用,造成地块分散,耕地细碎化,耕地使地块经营失去原有的规模优势,加大了耕地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给农户日常的粮食种植和生产增加了负担。另外,由于非农利用方式的蛙跳式侵入,很可能破坏了耕地已有的灌溉系统,重新修复将需要农民支付额外的耕作成本;也有可能导致其粗放经营,从而引起粮食进一步减产,威胁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

3 耕地非农化影响粮食安全的综合度量指标

耕地非农化造成国家和区域耕地的减少,进而影响其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为了定量揭示和表征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状况,现提出定量的综合性度量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mpact degree of farmland non-agriculturalization on food security,简称为IDfs)。其计算方法参照杨子生等[2]提出的测算粮食安全度的基本公式。具体公式为:

式(3)中,IDfs为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Ynt为由于耕地非农化而导致的粮食总产减少量(kg);Pt为区域人口总数(人);Fc为人均粮食需求(或消费)量(kg/人)。其中,耕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总产减少量(Ynt)可参照式(2)来测算,即:

式(4)中,Ynt同式(3),Ant为非农化的耕地总面积(hm2),Rs为粮播比例(%),Ya为耕地年粮食单产[t/(hm2·a)]。

由式(3)和式(4)可以看出,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是区域非农化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低和粮食需求总量大小的综合反映,亦即综合体现了区域非农化的耕地数量(面积)、质量(耕地单产水平)、利用状况(耕地复种指数、粮经种植比例等)以及区域总人口规模和人均粮食消费(或需求)水平诸多因素的基本状况。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越高,意味着区域非农化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越大,且其对该区域总人口正常生活和健康发展所需粮食总量的满足程度的影响亦越大。

4 结论

(1)影响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耕地的数量(即面积)、质量(其最终体现为耕地单产水平)及利用状况(如粮播比例等)。

(2)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耕地非农化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其将造成耕地数量减少、存量耕地过度利用、土地污染及耕地细碎化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3)为了定量揭示和表征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状况,该文提出了定量的综合性度量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并探索和建立了其简便、实用、科学的测算方法,为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5):379-384.

[2]杨子生,刘彦随,赵乔贵,等.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的去与粮食安全评估原理.方法及其在云南的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5.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6-03-17(1-3).

[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1-2).

[5]杨子生.论中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体系[C]//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26.

[6]国务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8-10-24(13-15).

[7]陈江龙,曲福田,刘友兆.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2):103-107.

粮食生产总结 篇8

关键词世界市场贸易粮食安全中国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已日显重要。所谓粮食安全,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广泛认同FAO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喜爱。”本文在着重分析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和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变动趋势

1、世界小麦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世界95个小麦主要生产国中,按各国产量增长或减少幅度的算术平均计算(下同),总体人均小麦产量增加16.96%。人均小麦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42个,占比44.2%,人均水平的算术平均增产幅度为70.16%。产量减少的国家有47个,占比49.47%,人均减产算术平均幅度为28.42%。不增不减的国家6个。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一批北亚国家小麦增产幅度位于全球前列,土库曼斯坦小麦人均生产量由1990-1992期间的153公斤增加到2005-2007年间的597公斤,增加了2.9倍多。

2、世界玉米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136个玉米主要生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产量增加69.17%。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79个,占比58.09%,平均增产幅度139.63%。人均玉米产量减少的国家有45个,占比49.47%,平均减产幅度为36.08%。产量不增不减的国家有12个,占8.82%。南美和东欧的几个国家玉米生产增长幅度领先全球,增长最多的阿根廷,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增产242公斤。

3、世界大豆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世界47个大豆主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大豆产量增加172.92%。人均大豆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27个,占比57.45%,平均增产幅度330.67%。人均大豆产量减少的国家有15个,占比31.91%,平均减产幅度为53.39%。同期产量无变化的国家有5个,占10.64%。全球人均大豆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阿根廷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大豆产量增加745公斤。

4、世界稻米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球94个稻米主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稻米产量增加22.90%。人均稻米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43个,占比45.74%,平均增产幅度77.14%。人均稻米产量减少的国家有39个,占比41.49%,平均减产幅度为29.87%。人均稻米产量无变化的国家有12个,占比12.77%。全球人均稻米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圭亚那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稻米产量增加190公斤。

中国上述四种主要粮食生产变动的总体趋势是“二增二减”。小麦人均产量变动总体趋势是在下降,1990-1992年间的人均产量为85公斤,1995-1997年间人均产量为91公斤,2000-2002年间人均小麦产量下降到74公斤,2005-2007年间的人均小麦产量为79公斤,比1990-1992年间下降了7.06%,比1995-1997年问下降13.2%。玉米人均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在1990-200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我国玉米人均产量分别为84、93、89和111公斤。中国大豆产量随着人口的增加总量上呈现增长趋势。1990-2002,1995-1997,2000-19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大豆人均产量分别为9、11、12、11公斤。中国人均稻米产量在逐步下降,在1990-200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中国稻米人均产量分别为108、106、94、93公斤,2005-2007我国人均稻米产量比1990-1992年减少13.89%。

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粮食贸易变动趋势

由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粮食进口的同时,往往又有粮食出口。因此,考察世界各国粮食贸易变动趋势,除了分别考察各国粮食进口、出口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各国粮食的净出口或净进口情况。总体状况是:1990-2007年间,FAO统计的全球176个国家中,粮食净进口的国家远远多于净出口国家。分品种来看,小麦净进口国家的数量长期几无变化,但净出口国家增长了16%;玉米净进口国家的数量增加了12.4%,净出口国家增加了21.74%,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23个减少到2个;大豆净进口国家的数量增加了34.25%,净出口国家增加了6.25%,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38个减少到12个;稻米净进口国家增加了7.69%,净出口国家减少了20%,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8个减少到2个(见表1)。

2005-2007年间,世界小麦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3.52:16.48:0。1990-2007年间,小麦净出口国增加了16%,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算术平均数,下同)下降了1.54%。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

上组的国家数增加了12.5%,但人均净出口量下降了7.18%;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的国家数由3个增加到6个,人均净出口量也增加了28.12%;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了11.1%,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4.27%;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1.79%。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小麦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变化幅度不大。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为世界人均小麦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每年出口小麦750公斤以上(见表2)。

2、世界玉米贸易趋势

2005-2007年間,世界玉米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2.86:16:1.14。1990-2007年间,玉米净出口国增加了21.74%,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96.22%。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87.49%;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由1个增加到3个,但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18.08%;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了75%,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22.95%;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23.59%。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玉米净出口国家数和人均净出口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95年以来,阿根廷是世界上人均出口玉米最多的国家,每年人均出口玉米已达300公斤以上(见表3)。

3、世界大豆贸易趋势

2005-2007年度,世界大豆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77.17:9.44:13.39。1990-2007年间,大豆净出口国数增加了6.25%,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29.87%。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2个,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40.73%;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33.09%;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减少了1个,但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29.28%;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1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5.5%。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大豆净出口国家数略有增加,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增长了近1.3倍。长期以来,巴拉圭一直是世界上人均出口大豆最多的国家,1990-2007年间,每年人均出口大豆由250公斤增加到481公斤(见表4)。

4、世界稻米贸易趋势

2005-2007年度,世界稻米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7.50:1.14:11.36。1990-2007年间,稻米净出口国数减少了20%,但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却增加了85.87%。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58.37%;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33.37%;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4.77%;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33.33%,但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05.67%。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稻米净出口国家数减少,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位于南美洲的苏里南、圭亚那、乌拉圭都曾是世界上人均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见表5)。

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成因

本节主要通过长期的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粮食主产国生产信息,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变动趋势及其成因。

1、世界粮食市场不同品种间价格波动幅度有明显差异

从1980-2010年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稻米年平均价格的长期波动曲线(见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粮食市场不同品种价格波动的幅度有明显的差异。对1980-2010年间的31个年份的四种主要粮食年平均价格资料的方差分析进一步证实,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最小的是玉米,玉米的年平均价格为每吨119.3美元,标准差最小,为每吨31.08美元;其次是小麦,平均价格为每吨162.40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为每吨45.20美元;再次是大豆,平均价格为每吨247.25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为每吨62.85美元;稻米的价格波动幅度最大,平均价格为每吨307.78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每吨稻米的年平均价格波动幅度高达119.92美元(见表6)。

2、2006年以来世界粮食市场波动异常

由图1可见,1980-2006年间,国际四种主要粮食品种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很大,可以说价格波动曲线处于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内。小麦和玉米的年度平均价格没超出过200美元/吨,大豆年平均价格没超出过300美元/吨,稻米的年平均价格也基本上在300美元/吨以下。但从2007年6、7月份起,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了非正常的快速上涨趋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之后,粮食价格普遍出现了急速的拉升。2008年3月,小麦价格首先冲顶,达439.72美元/吨,2008年4月玉米和稻米价格也涨至顶峰,玉米价格上涨至246.67美元/吨,稻米价格高达1015.21美元/吨。大豆价格也于2008年7月冲至最高的554.15美元/吨。与2007年3月同期相比,小麦价格上涨了120.85%,玉米和稻米价格与2007年4月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61.67%和215.0%,大豆价格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7.77%。

3、此轮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并非生产失衡导致

从世界各国粮食生产状况来分析,2007年中期开始的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从世界粮食生产变动趋势中我们已知,2005-2007年间与1990-1992年间相比,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的人均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各国人均产量增长的算术平均计算,小麦增长16.96%,玉米增长69.17%,大豆增长172.92%,稻米增长22.90%。

若按世界粮食生产状况不同类型国家来划分,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国家数也明显多于减少的国家。在FAO统计的95个小麦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42个、持平的国家6个,二者合计占比50.53%,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47个,占比49.47%。而且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70.16%,远高于减产国家平均减产28.42%的幅度。在FAO统计的136个玉米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79个、持平的国家12个,二者合计占比66.91%,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45个,占比33.09%。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139.63%,远高于减产国家平均减产36.08%的幅度。同样的情况,世界47个大豆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27个、持平的国家5个,二者合计占比68.09%,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15个,占比31.91%。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高达330.67%,减产国家平均减产幅度仅为53.39%。最后看稻米,

在FAO统计的94个稻米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43个、持平的国家12个,二者合计占比58.51%,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39个,占比41.49%。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77.14%,减产国家平均减产幅度29.87%。

因此,我们从世界各国粮食生产形势不难判断: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导致。对此轮国际粮食快速上涨主要因素的分析,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炒作、生物能源对粮食的消耗和一些国家对粮食贸易的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炒作则是关键性因素。

4、国际稻米贸易形势相对严峻

从图2可见,推动此轮国际粮食上涨的因素,对不同粮食品种的影响程度不同。稻米的价格波动“异峰突起”,波动幅度远超过其他粮食种类。笔者对此的解释是,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稻米的国际贸易形势相对严峻得多。正如前面分析的,1990-2007年间,世界小麦、玉米、大豆的净进口国或增加或几乎没有变化,但与此同时,世界小麦、玉米、大豆净出口国数量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尤其是玉米、大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更是分别增加了96.22%和129.87%。唯有稻米的世界贸易形势比较特殊:稻米净进口国家增加了7.69%,而同期净出口国家减少了20%,自给自足(不进不出)的国家也由8个减少到2个。因此稻米的国际贸易形势相对较为严峻,价格波动最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图2中国际粮食价格月度变动曲线来看,国际粮食价格从2008年中期见顶后一路振荡下行,并在2010年6月见底后重拾升势。在能源价格长期维持高位、世界经济动荡、主要货币美元贬值、全球性经济通涨预期等系列因素影响下,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世界粮食价格底部已明显抬高,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将很有可能长期在高位波动运行。

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通过对国际粮食生产、贸易和价格波动趋势的分析,我们已大体清楚地知道,长期以来世界上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加大。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长远看,调控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在适度进口粮食作为补充的基础上,保障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关键性措施:一是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要素,科学选择复种的作物种类和品种,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三是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提倡种养结合,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优化粮食品种,实现種粮增效,粮农增收;四是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增加对规划基本粮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提高粮田的稳产高产和抗灾减损能力,加大对重点商品粮产区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五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与推广抗灾、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建立健全农业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及时科学防灾减灾。

2、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储备规模

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进口粮食相当于进口耕地和水资源。适度进口粮食对我有利。问题的关键是何为适度?1996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在正常情况下,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但近几年由于大豆进口的迅猛增加,实际上粮食自给率已经低于这一标准。若以当年产量和净进口量为国内消费量粗略计算,2009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国内消费量的7.4%。然而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冲击下,我国政府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动用国家粮食储备、控制粮食出口规模等有效手段,成功避免了国内粮食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结合我国近几年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已在40%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17%-18%合理水平)、国家粮食调控能力非常强大的情况,表明我国广义粮食的自给率还可在原定95%的标准上再适度放宽,以不低于90%为宜。由于国际稻米市场的供需弹性远低于其他粮食品种,一定要稳定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坚持稻米生产国内自给自足。并在国际稻米价格高企时能适当出口,从而实现名利双收。

3、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监测应急机制

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市场免受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强烈冲击,同时防止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国内游资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牟取暴利,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粮食期货这类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关注,加强对国际国内粮食期货市场的监测,及时预警、提早准备,积极应对、谨慎参与,避免在未来金融战争中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同时加强权威性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的发布,严厉打击擅自发布虚假信息的不法分子,维护市场稳定。

4、建立稳定的区域粮食产销合作协调机制

在现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体制下,国内区域间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产销合作协调机制。粮食主销区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粮食主产区合作,食粮调进大省区特别要与生产水平高、粮食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建立协作关系,探索多种产销协作模式,深化协作深度,充分发挥市场的高效性和政府调控的稳定性作用,本着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政府间产销协作关系,签订相关协议,保证主销区粮食的稳定供给。鼓励主销区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积极投资自备粮库参与国家粮食储备,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主产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到主销区投资粮食加工和仓储业。

5、扩大粮食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贸易流量来熨平国内生产的波动,以稳定国内供应,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同时,也要关注世界粮食贸易变动趋势,避免粮食进口来源国家过于集中,降低对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粮食出口大国的过度依赖。近几年来哈萨克斯坦、立陶宛、阿根廷、匈牙利人均小麦净出口量在快速增长。阿根廷、匈牙利人均玉米净出口量在300公斤以上,巴拉圭在250公斤以上,成为当前世界人均玉米净出口量最高的前三位国家。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的大豆人均净出口量也已超过美国和巴西成为世界前三名,南美的乌拉圭和圭亚那人均稻米净出口量也已超过泰国和越南,列世界前两名。适当扩大粮食进口国的选择范围,分散粮食进口的风险,国内粮食安全程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上一篇: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推-拉作用模型现实指导意义研究下一篇: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