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24-08-21

建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精选11篇)

建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1

实习地点:沈阳设计院西安分院 rrsx.com

实习时间:2008年7月--8月 rrsx.com

大二的暑假,我有幸到沈阳设计院西安分院实习,在将近2个月的实习期里,我初步接触建筑设计的一些运作,学会了如何画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rrsx.com

负责指导我的是一名姓张的建筑结构工程师,而实习内容主要是AUTO CAD的运用。经过张工的悉心教导,很快我就熟悉了CAD的各项命令,实际操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实习体会。rrsx.com

第一:真诚待人。我刚来报到时,碰到很多新的面孔,由于和他们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还教会我一些技术,由此我深感真诚的重要性,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有个性,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rrsx.com

建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2

黑龙江东方学院是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院校。学院在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下,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创新应用型、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 深化教学改革。在保证3年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对1年实践教学的高效落实, 力争突破创新“3+1”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建筑学专业是黑龙江东方学院的省级重点专业,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 特色鲜明, 注重实用性, 所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 主要研究如何解决“3+1”人才培养模式中3年课程教学与1年实践教学顺畅衔接的问题。保证“3+1”模式的大学最后1年, 学生在基本无课和不在学校的状态下的毕业实习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 为学院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和优秀的设计人才。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 有了如下一些经验与体会:

1 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是前提

中青年教师是学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 每位中青年教师系统地讲授1~2门专业课程, 工作量饱满, 教学效果优良, 评教评价结论优良, 已逐渐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内部力量, 配合专家治教, 老中青三结合,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课程教学的紧密衔接与深度融合是基础

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指导下, 专业课程配置合理且衔接紧密,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 课程的深度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知识与技能得以反复加强, 如在设计基础类课程中融入环境景观设计的知识;在专业设计课程中融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技能锻炼;在施工技术课程中融入材料、构造方面的知识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使得所授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效果显著。

3 细致入微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是保障

专业教师指导专业毕业实习是保障大学最后1年学生在基本无课和不在学校的状态下的毕业实习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对此, 每位青年教师在毕业实习指导工作中, 认真负责, 不计回报, 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总结工作方法如下:

第一, 落实实习单位:通过学部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 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种社会资源, 积极为毕业生实习推荐工作单位, 加上学生自行解决等多种途径, 100%落实了实习单位。

第二, 聘请专家讲座:聘请省内知名企业专家做讲座, 指点学生初涉工作单位实习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 专业知识技能指导:针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 做好学生的强大后盾。

第四, 职业规划引导:针对学生就业择业方面的困惑, 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正确引导。

第五, 心理问题疏导:针对学生初入社会工作产生的与人沟通等诸多不适应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疏导。

第六, 收集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信息反馈:主动与学生和实习单位沟通, 了解人才供需情况。将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意见和学生反映需迫切提高的技能信息进行认真汇总分析, 作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依据, 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

第七, 完善毕业实习指导成果文件:包括学生实习情况登记表, 实习日志, 实习成果图纸等文件和实习单位出具的学生实习表现鉴定表, 等等。

第八, 学生在实习期间由学院统一办理了人身保险, 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

4 定向培养的毕业设计指导出成果

第一, 毕业设计调研指导:将建筑学专业采风实习与毕业设计方向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采风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完成毕业设计调研。

第二, 毕业设计课外辅导:根据学生能力和自身特点, 对其毕业设计方向选题进行指导, 使学生发挥出自身最好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 鼓励学生勇敢参加国家级设计竞赛, 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毕业设计中的排版设计、表现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强化与提高进行指导, 最终使学生作品在众多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在2011———2014年参加的诸多国家级设计竞赛中, 建筑学专业学生共有48人次获奖, 建筑学专业教研室共有5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5 在实践教学管理中探索创新

建筑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总结出该专业在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5.1 实践教学的教学监督管理与反馈机制

专业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以往毕业实习阶段由辅导员统一管理, 这种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在于:一是辅导员要一个人管理整个一个学年的百余名学生, 无法精细到位。二是辅导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无法对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保障。而专业教师指导专业毕业实习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是保障大学最后1年学生在基本无课和不在学校的状态下的毕业实习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

同时, 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意见反馈和学生反映需迫切提高的技能信息反馈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深入改革的依据。

5.2 定向培养的毕业设计指导

针对优秀学生能力和自身特点, 对其毕业设计方向选题进行指导, 使学生发挥出自身最好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 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的题目与辅导方式灵活开放, 以学生为本, 以企业需求为本, 开展与企业联合出题, 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方式, 学生可安心在企业工作, 参与的工程项目即是毕业设计题目, 学校与企业共同辅导,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较好地解决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中3年课程教学与1年实践教学顺畅衔接的问题。在3年系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保证了大学最后1年, 学生在基本无课和不在学校的状态下的毕业实习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这一教学成果源自“3+1”模式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与实践过程, 通过3年在校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项目实践, 1年设计实习业务实践跟踪指导、质量监控, 保证了学生专业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受到社会专家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是在“应用型、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原则指导下的发挥与创新, 可以为相关应用技术类院校提供参考借鉴及在其他专业中推广应用。

摘要:应用性本科院校普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 “3”与“1”的顺畅衔接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管理方法, 较好地解决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中3年课程教学与1年实践教学顺畅衔接的问题, 保证了学生在大学最后1年, 基本无课和不在学校的状态下的毕业实习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文炜, 狄刚, 郭建平, 等.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J].科技通报, 2010, (04) :82.

[2]李建忠.芬兰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与经验[J].科技通报, 2010, (04) :82.

[3]黄炳华, 谭属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企业实习环节剖析[J].钦州学院学报, 2010, (12) :82.

[4]李艳玲, 毕作庆.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123.

[5]李明顺, 陈文萃.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化理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96.

[6]杜云英.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J].新课程 (下) , 2013, (05) :125.

[7]徐文, 刘仁钊, 杨德全, 等.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J].新课程 (下) , 2013, (05) :125.

[8]李建超, 王宝峰.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实习改革研究[J].新课程 (下) , 2013, (05) :56.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毕业设计 探索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和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大学专业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初步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即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毕业设计。

过去毕业设计的弊端

1.传统的毕业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有的在选题上采用模拟的课题,假题假做的设计方法,有的虽然是毕业实习中遇到的或者真实存在的工程题目,但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真题假作的方法。虽然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实践证明其效果不理想。

2.校内闭门设计,辅导力量不足。特别是教学教师的设计水平相对不高,有些教师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比较空洞,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其次参考资料缺乏,学生在学校查询、借阅资料主要是图书馆,而图书馆藏书有限,资料及相关规范有些借不到,借到的资料及相关规范有些已经陈旧,甚至有些规范还是旧规范,没有及时更新,这样必将影响设计效果。

3.毕业设计由于假题假做、真题假作,故学生对设计题目不感兴趣,缺乏设计热情,为了完成作业,出现了部分学生“打先锋”,部分学生“吃现成饭”的现象,不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败坏了学习风气。

4.不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形势的要求。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进入了施工、监理、等基层单位,这些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是偏重于工程图阅读能力、施工放样能力等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按照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目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5.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过于单一。以前毕业设计都是不分兴趣、特长,多人一个题目,不易发挥学生特长;所以最好应结合学生本人的情况,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毕业设计课题,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毕业设计的新思路及具体做法

在分析校内闭门设计弊端的前提下,通过强化教研、教改活动,改革传统办法,让学生到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毕业设计,结合设计生产的任务实际,选择难度适宜的项目,真刀真枪地设计。具体做法:

1.结合实习单位设计生产的任务选题,改原来的假题假作或者真题假作为真题真做。选题原则力求紧密结合设计生产单位的设计任务,并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实用的毕业设计,能系统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2.根据学生差异,即爱好、特长、实际实习中遇到的课题以及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意愿不同,独自有针对性地培养。例如有的同学毕业后愿从事工程施工工作,就将其分到工程施工管理现场、提前熟悉施工管理的过程;有些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喜欢设计工作可以安排到设计部门,熟悉计算机的工程绘图。

3.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实际工作。可安排学生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承担或者配合一些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学生经常深入现场,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工程实际,与他们探讨设计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自己,也为毕业设计准备了所需的原始资料。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解决“要我学”与“我要学”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其好胜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5.实行开放综合考核办法。实行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学校聘请设计院或者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同辅导老师一同主持答辩、考核。在答辩中,帮助学生修改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趋于完善。工程技术人员和辅导教师从学生的设计质量、设计工作量、出勤情况、与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协调关系等方面综合给出设计成绩,比以往的成绩更真实,更全面。

毕业设计新思路的实践收获和体会

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得到同学们和设计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支持,效果令人鼓舞,成绩十分喜人,其社会效益非常好。

1.教书育人寓于全过程。新的毕业设计方案使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学习、同工作,谈思想、谈业务,在感情交流的前提下,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诱导,使学生在即将跨出校门的时候,了解和感受到工作环境的气氛,以便毕业后很快地适应社会。

2学生提前实现了自身对社会的价值,毕业设计获得一举多得的效益。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招聘单位越来越注重实践经验。毕业设计要处理好教育、实习、设计之间的结合,应加大实践、实习等教学环节。

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毕业设计方案一改往年教师扶着走的局面,切实加强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生产实践活动,将学生提前推向社会锻炼,为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投入各自的角色,胜任分配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锻炼了教师队伍,增强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不断更新知识,吸取实践营养,同时广泛地听取了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意见,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5.这一新的改革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深入生产第一线完成毕业设计,是我们对毕业设计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结合生产任务搞设计时,大部分同学的方案是由工程技术人员定的,同学们只是完成施工图或者一些局部组织设计,其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沈蒲生.建筑工程课程设计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毕业实习建筑工程专业实习总结 篇4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的使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在加强人工费发放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人工费发放超支部分列入利润分成预提制度。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

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和学习《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设立科技风险、奖励基金,制订科技奖励实施细则,调动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获得了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认证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和检查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加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意识。

建筑专业毕业生工地实习报告 篇5

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工地的建筑类型及其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掌握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接收,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工实习日记,做好实习收尾工作。熟悉图纸,熟悉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对一些重点施工阶段实行蹲点守候指导。处理好各工种间的矛盾。

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范围和规程。在施工现场用的“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它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自落式搅拌机,主要按重力机理进行搅拌作业。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主要用于一般骨料塑性混凝土的搅拌。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正确的放料顺序为:石子,水,砂。因为放料顺序不对会造成浪费。

在现在的施工现场中砌筑工程所用的块材都是空心砖,因为空心砖具有良好绝热性能,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主要用于非承重墙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等部位,比如阳台后砌墙。使用砌筑砂浆,孔对孔(空心砖)1/2处,孔向下(将少数分布筋埋入)交错搭接。若空心砖旁要开门窗洞,应将3块实心砖填入其中再施工。

在施工现场中,应该节约用水,混凝土用水也需要干净的水,因为污水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不单是水,对砂、石的细度模数也有要求;对水泥标号也有要求。要培养工人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用完关水。

六、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东西,两者必须相结合在一起,才在工地上站一席之地。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课本中学的东西远远不够的,继续学习新的东西,应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本次实习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问题一: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例如: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养护时间,做试块时应该振捣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另外对混凝土出现裂缝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问题二: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致使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问题三: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问题四: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

问题五: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问题六:对一些施工细节掌握不牢,对施工工艺不太了解。缺乏主动学习新的施工工艺精神。

七、实习感想

各行各业都辛苦,可是我们在这里,不但看到了艰辛,也看到了伟大。民工们在烈日酷寒的天气里,仍然在为城市建设而努力着。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有民工站在某楼层高处扬言跳楼,想以这种方式来要回辛苦挣的血汗钱,这件事情还引起当地媒体的反应。我不希望民工们再用这种方法来拿回属于自己的钱,法律是最好的武器,所以他们自己也应该去学习相关的法律。这种方式真的已经不是新闻了,我也担心那些克扣拖欠民工工资的人有一天习惯了,不以为然了,民工们怎么办?拖欠民工工资历来是建筑行业的一大问题。现在的银行应该建立严格的信贷制度来支持建设支持民工,让辛苦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民工没有后顾之忧。

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一些情况,让我感慨万千。

首先我想到的是安全问题。工人们可能是太熟悉他们的工作了,也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就不注重那些器械操作规程,认为怎么好用就怎么用。他们在砌砖的时候,随意搭设脚手架,而且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扣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扣件扣紧了钢管才安全。安全兜网若没有按照规定架设,灰土石块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就不说了,如果是人掉下来,他的生命安全还能得到保证吗?我们还看到有人用塔吊将钢管或者圆原木运送到楼上,结果被监工骂了而且扣了工钱。是的,如果不小心,材料滚动下来,砸伤了人,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了生命安全,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为他们买保险,安全员应该加强民工安全教育,并且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6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 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 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 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建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7

建筑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之一, 建筑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建材、能源、交通等134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建筑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富民安民的基础产业, 在扩大劳动就业, 促进城乡建设, 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业的发展靠建筑科技, 建筑科技的进步靠人才。因此建筑行业需要我们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而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 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都应贯彻落实这一原则。而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战演练, 其以就业为导向的特征更加突出, 因此一定要始终围绕社会与用人单位需要。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识技能、心理、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的准备,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不但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灵活地运用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 提高专业操作技能, 积累岗位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正确认识, 培养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要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对学生工程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的尤为重要。这种能力是无法在课堂上用理论知识教出来的, 也无法在平时的课程设计中全部完成, 因此只有在毕业设计这个综合实践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 这也是建筑设计类专业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建筑类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毕业设计工作的新思路, 注重抓毕业设计质量, 使毕业设计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尽管如此, 仍存在着一些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 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 把毕业设计当作大型作业, 应付了事

由于当代中国大学生, 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在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局面时, 许多高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几乎都在外出找工作, 提前毕业急于上岗, 因此大多数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是在实习单位完成的,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 毕业设计管理过程过于宽松。许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 缺乏应有重视;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得毕业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找工作当中, 做毕业设计时间得不到保证。个别学生甚至数周不与指导老师联系, 部分学生不能按照进度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2, 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建筑设计类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题目的选定主要以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为依据, 结合教师所从事的课程而选题。在毕业设计选题中简单重复老题目, 一个题目作几届, 多年一贯制, 没有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没有很好地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 也就无从谈起以“就业为导向”了。这样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搞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多数学生应付了事, 任务观点, 无实质内容, 无创新点, 只有求“成果”形式存在。

3, 教与学两方面疏于管理和考核

一是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要找工作, 给毕业设计的考勤与管理带来很大冲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 不能完成进度要求。二是指导教师不到位, 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目前多为一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 教学指导方式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答疑辅导, 缺乏总体目标和标准;部分教师教学或科研任务繁重, 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或责任心不强, 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同时, 也存在部分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等情况, 他们不能准确把握毕业设计题目的广度和深度, 题目太难, 学生又无从下手, 只能东拼西凑蒙混过关。

4, 毕业设计考核把关不严, 未能按标准进行考核。

毕业设计的考评是以教研室或由数名教师临时组成答辩小组为单位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的, 没有答辩委员会意见, 没有指导教师评语。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努力工作, 设计任务未能按时完成的学生降低要求, 基本上给予及格, 从而使毕业设计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改革措施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毕业设计的环节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多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满足市场需要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建筑系对建筑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经过三年的初步改革与调整, 已初步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模式, 学生就业率年年高升, 毕业设计成果质量明显提高, 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1, 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 教育广大毕业班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不要一味地追求“理想化”的职业和岗位, 克服浮躁、焦虑的思想情绪。正确地认识自身能力求职就业的关系。深刻理解毕业设计对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广大毕业生集中精力, 全心身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只有确保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 才能保证毕业设计整体的质量与效果。

要使广大学生明白毕业设计是他们毕业前最后一次、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一次实践性学习过程, 是大学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 是学习的飞跃和升华, 也是终生学习的铺垫和播种。并非是学业的“句号”, 毕业的“装饰”。认真扎实求实效的毕业设计环节, 应该是表示延伸和连接的“破折号”, 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实习向实战、校园向职场的延伸与链接的过度环节。毕业设计必须充分发挥承前启后且重在启后的固有功能。毕业设计是由理论到实践的尝试, 这不仅仅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检测, 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巩固, 在实践中获得认知的升华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验;毕业设计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历练, 可以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向能力飞跃;毕业设计是课堂向社会的拓展, 通过直接接触社会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凭借多种媒体间接了解和沟通外部世界, 无疑是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非常必要的“预习”和“实弹演练”。总之, 毕业设计环节对于每个毕业生而言, 既是学业的延拓与升华, 又是就业的“蓄能”与“热身”。

指导教师应该就这类问题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重申学校关于毕业设计阶段的有关规定, 强调其重要性, 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毕业设计, 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2, 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 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

搞好毕业设计,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毕业设计选题既要有工程训练背景,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要达到既有综合训练又有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我们在制定毕业设计课题时主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 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课题也尽可能考虑学生毕业实习的具体情况, 结合生产实际, 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际。

我们根据系里的规划、建筑、园林、装饰四个相关专业, 每一届都会列出十个左右的毕业设计课题方向, 内容涵盖了四个专业的设计、管理工作内容, 基本覆盖了学生的毕业就业方向。由专业教研室向系申报题目, 系里对所报题目进行严格评议, 考核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是否具备先进性和可行性, 难度和工作量是否适当。随后将核准的题目及指导教师向学生公布,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需要来选择题目和导师, 也允许学生根据实习的情况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系里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 与专业教研室协商, 做必要调整。引入这种竞争机制, 自然会淘汰落后陈旧的题目, 促使教师申报先进的、有实际生产技术意义的题目, 认真指导毕业设计, 为搞好毕业设计开好头。

同时通过“校企联合”的途径, 即通过毕业就业环节, 使更多的毕业设计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 鼓励学生到实践能力强的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这样也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职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普通院校不同, 建立技术应用型人才成长所需的工程环境, 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构建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提高毕业设计水平和质量, 关键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只有使高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工程实践锻炼, 才能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3, 强化毕业设计管理, 重在加强的过程监控

高职毕设计目标和任务的特殊性, 对教师、学生、系部教学管理人员都提出了不同的角色要求。而其中最根本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教、学、管”三者到位, 才能步调一致, 密切合作, 切实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任务。

首先要有规范化地管理, 保证教学基本要求。毕业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更重要的是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手段, 我们根据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条例, 规范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操作程序和考核要求, 明确系部管理人员和师生的责任和工作任务以便进行考核。从05年起我系实施了《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办法, 以更好地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

首先印发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材料”, 学生人手一册。其中包括从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情况、完成情况到毕业答辩整个过程的所有记录, 以文本的形式存档。指导教师在给所指导的学生指定题目, 给予必须的原始资料, 下达设计任务书后, 要认真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做好开题报告, 制定毕业设计进度计划, 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并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过程管理的记录。

其次规范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设立专业教师指导组长制。择定一个本专业具有较好技术技能的教师担任课题组指导教师组长, 要求其对专业指导负责。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并最终对设计成果、设计表现进行把关, 及时在初期、中期、后期进行反馈交流。

最后规范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设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 设计题目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分量。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并按计划返校检查、考核。学生在填写材料的同时, 能清楚地掌握自己的设计进度, 在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的同时, 对自己的设计有进一步的要求, 从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能圆满达到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般系部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中期和后期两次教学检查。中期检查, 主要是抽查教师、学生毕业设计文件资料、辅导记录等, 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 及时提出问题及改进的具体措施;而后期阶段, 主要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审核。成绩考核关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认真的质量评定, 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情况。

4, 坚持标准, 严把毕业考核关

毕业设计的考核是由带队教师打分、带队组长打分和论文答辩几个部分组成。

带队教师主要从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实际表现, 如工作态度、综合能力、完成时间、实际工作量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来考核学生。

带队组长主要对毕业设计的技术水平、方案的合理性、设计文本完成情况、效果图等等来考核学生。未经认真评阅的毕业设计是不能进行毕业答辩的。

毕业答辩是最后一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答辩对毕业设计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督促作用。这一阶段, 我们运用的是评审会模式, 由学生通过P P T演示文件, 就自己的毕业设计作汇报, 由专业负责人、系部领导和企业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 其他同学则参加评审会旁听。完全把实际工程中的方案评审会模式引进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 促使学生能更加灵活、全面地处理解决问题, 同时不仅训练学生的手头功夫, 还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通过答辩可以综合反映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学术观点的能力, 加深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全面了解。

系部在考核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时, 坚持标准, 实事求是, 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对于部分学生未完成毕业设计, 或有原则性错误, 或毕业设计成果不完整, 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者, 学校都要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未及格者, 将不能按期毕业。

浅谈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化工工艺 毕业实习 实习计划 实习企业

高职院校化工工艺专业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对学生3年的专业教育,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需求的化工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什么样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时代需求呢?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

(1)品格品质方面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且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技术方面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用“学”指导“做”,用“做”促进“学”,从图纸、技术规程、资料、书本中学,到生产、检修、技改、新产品研发中去做,“学”与“做”良性互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在业务上能独挡一面。

(3)做人做事方面坚持原则,以集体利益为重,同时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做到集体、自己、他人利益兼顾。

高职院校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由化工专业教师带领下厂进行,为期1个月。对于毕业实习效果的评价,有2种评价方法。一般的评价方法是以学生在化工生产实践中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巩固、运用及对生产现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学”与“做”二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另外一种评价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考察学生在实习期间个人品格品质方面及做人做事方面是否有所触动、感悟乃至收获。笔者认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用人单位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理念,采用后面一种评价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并进行实习效果的评价。具体怎样做好毕业实习呢?

1.明确实习目的

对于毕业实习的目的,实习指导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应通过毕业实习动员大会,让每一位参与实习的学生心中有数。毕业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化工生产实践中消化、巩固、运用所学知识,了解、熟悉、掌握所在岗位化工生产工艺、设备及操作,挖掘和培养学生“学”与“做”二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和学习企业良好的思想和作风。

2.做好实习前的组织准备

2.1选好实习企业

根据化工工艺专业的特点及实习学生的专业侧重方向(如无机、有机、精细、高聚物等),从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中选择专业较对口的化工企业。在专业对口的化工企业中,再选择化工单元操作较齐全、仪表自动化水平较高、管理较先进、后勤保障工作较完善的化工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场所。

实习企业选定过程中,准备带实习的教师应相互协商、讨论,听取其他专业教师的建议,征求教研室及系部负责人的意见,然后向学院实训部门汇报,请实训部门与实习企业联系。

2.2制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的制定,须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2.2.1根据学生人数及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及具体人员,一般以每名教师指导30名左右学生为宜,教师应为双师型且讲授过与实习企业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

2.2.2初步将学生按生产岗位分组,一般以每个岗位2~3人为宜,制定具体分组名单。

2.2.3实习期间学生的住宿、餐饮安排计划。

俗话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上百名学生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的住宿、餐饮安排,笔者建议必须体现在实习计划中并在实习前具体落实,这是关系实习期间学生人心是否稳定、能否安心搞好毕业实习的重要保证。

3.加强实习现场的指导与督促

进入实习企业后,请企业职教人员进一步介绍企业情况及相关管理制度,请企业安全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上技术课,宣布学生所在岗位的指导师傅,进一步明确实习纪律。

在学生跟班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在白班、晚班各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学生实习现场,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实习纪律;带领学生熟悉生产现场;现场讲授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指出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加强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生指导师傅的沟 通交流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等。这个过程对于实习指导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

指导教师在实习现场时,除了指导与督促学生学技术、学技能外,还须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企业员工身上集中表現出来的闪光点,如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纪律性强、奉献意识强等,希望学生从中受益。

4.实习期间适当集中授课

除了刚进厂时企业人员的集中授课外,在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所在岗位的知识、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及天气情况(指不适合学生现场实习的比较恶劣的天气)组织学生集中授课。对于第一种情况的授课,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目的是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化和查漏补缺;第二种情况的授课应以学生为主,课型为讨论课,既可由学生、也可由教师提出实际问题由所有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解、点评。讨论中偶尔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实际问题,教师课后可以相互探讨再给学生讲授,也可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或请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现场讲解、指导或请他们为学生集中授课。

5.及时进行实习总结与讲评

5.1总结实习当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亦对实习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组织好下一次毕业实习。

5.2表彰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5.3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衔接。

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篇9

根据规范(GB50011-)第7.3.2条,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180mm,纵筋不小于4φ12,箍筋不小于φ6@250,本工程补做构造柱采用350×180mm,纵筋6φ12,箍筋采用φ6@200。

补做构造柱的难点是:一是与原有墙体的可靠连接;二使如何穿过原有楼板。下面就是这两点分别阐述:

1) 构造柱与原有墙体的连接。

构造柱均放置在内外墙、纵横墙交角处或楼梯拐角处,本工程采用销键法与捆绑法相结合,使新加构造柱与原内外墙形成整体。

销键法是在原墙体上开燕尾槽,内大外小,形成一锲体,在槽内放置钢筋,并浇筑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锲体外口做120mm×120mm,内膛做180×180mm,深180mm,放置2φ10∪形钢筋,锲体沿高度方向每隔1000mm做一个。

捆绑法就是通过在墙上打孔,穿钢筋,与新加构造柱的纵筋绑扎在一起,本工程是在内外墙上每隔1000mm,打孔穿φ12环形钢筋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

2) 构造柱穿楼板。

为保证构造柱在高度方向为一整体,构造柱须穿过一、二、三层楼板,具体做法如下:

一、二层楼板处,对应构造柱纵筋位置,在楼板上钻孔径为φ30,共六个,如为预应力空心板,所以打孔时应避开板肋,在每个孔内穿-φ14钢筋,板上、板下均露出550mm(搭接长度),穿好后,用C30干硬性自流平混凝土将孔塞实,填塞灌注时应尽可能充盈原板孔洞内,塞好后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主筋顶部锚入三层楼板或梁混凝土内。

3) 构造柱不单独做基础,下部应伸至室内地面以下500mm(规范第7.3.2-4条)。

3、新开门洞墙体加筋砂浆层加固

外加钢筋砂浆层加固砌体墙,采用单面或双面加固,

(1)工艺要求:

面层砂浆强度M10。

钢筋网砂浆面层厚度35mm,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钢筋网片与墙体的空隙不小于5mm。

钢筋网的钢筋直径Φ6,网格尺寸实心墙为300*300mm,空斗墙为200*200mm。

单面加面层采用Φ6的L形锚筋,双面采用Φ6的S形穿墙筋;L形锚筋间距600mm,S形穿墙筋间距900mm,梅花形布置。

钢筋网的横向钢筋遇门窗洞口时,单面加固宜将钢筋弯入窗洞侧锚固,双面加固宜将两侧钢筋在洞口闭合。

(2)施工顺序:

原墙面装饰层凿除――钻孔并用水冲刷――铺设钢筋网并安设锚筋――浇水湿润墙面――抹水泥砂浆并养护。

(3)施工控制要点:

原墙面腐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原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

墙面钻孔,按方案划线标出锚筋位置,并用电钻钻孔。穿墙孔直径比S锚筋大2mm,锚筋孔直径宜为锚筋直径的2倍,孔深宜为100mm,锚筋插入孔洞后,应用水泥砂浆填实。

铺设钢筋网时竖向钢筋应靠墙面。

抹水泥砂浆前,先在墙面耍水泥浆一道,再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超过15mm。

面层应浇水养护。

4、原有窗户的加固。

大学生建筑专业毕业实习周记 篇10

昨天晚上8点开始继续浇筑的1、2单元的混凝土,今天上午我一大早就来到了施工现场,跟着在1、2单元放线,同时看到支模板的工人正在紧张的支二楼的楼梯、电梯、及柱子、墙的模板且为了把墙体两边的模板都夹紧用的是塑料套管和螺栓共同作用。但是听刘工说在地下室不能用这种塑料套管只用钢筋拉接固定,等浇筑完混凝土然后两边一齐截断,因为地下室一般都比较潮湿,用塑料套特别容易存水,所以一般地下室施工不用。

下午浇筑了1、2单元二楼的混凝土,包括墙体、柱子等。看着一车车混凝土浇注到施工现场,知道每项工程的复杂性、严格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柱、墙—现浇梁、楼梯、楼板。框架柱浇筑前底部应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或减半石子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建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11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为例,对毕业设计培养模式、设计内容、时间安排、过程管理、答辩组织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

1.前言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化、拓宽和综合素质训练的过程。[1] 通过对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3]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毕业设计,确保质量,提高效果,切实做好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监理、设计、造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改革前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与内容,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2.改革前现状

2.1毕业设计成为学生负担。

以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通常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相冲突。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到择业上,学生介入设计的时间较晚,查阅资料、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进展、与指导教师见面存在很多困难。设计时间、设计指导等都无法保证,达不到毕业设计要求的深度、广度。

2.2设计题目单一

在毕业设计阶段,所有毕业生都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设计课题进行设计。这种传统模式“一刀切”的做法既没有考虑到学生间的学习成绩差别,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意向。

从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内容构成来看,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本科教育的一个压缩版。毕业设计过于注重设计过程及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对于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不大。[4]

3.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使毕业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自 2009 年开始, 我院针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运作上,对毕业设计训练内容和组织方式进行改革,经过了近6年时间的摸索研究, 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3.1由“2+1”向“2.5+0.5”培养模式转变

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2.5+0.5”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2+1”的基础上,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第6学期(即0.5年)在社会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在“2.5”年里,除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主要加大了实训环节的教学时数,通过第2、3、4学期的专业综合实训、第5学期的专业综合实务及毕业实习和设计的实践实训,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把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2设计内容创新

我院在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有: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工程测量岗位、设计岗位、工程监理岗位、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确定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有:施工能力、施工组织能力、施工管理能力、预决算编审能力、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等。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根据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目标,采用“分流制”培养方式,设置的毕业设计方向有:框架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组织;施工预算;建筑测量。学生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顶岗岗位需要或求职意向,自由选择填报毕业设计方向。

3.3毕业设计提前进入

将以往集中在第5学期9-18周毕业设计的内容提前分解到各个阶段的相关实训、实践环节中,第2、3、4学期的专业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第5学期1-8周的专业综合实务,消化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实训实践环节的课程学习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到整个实训、实践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1]

3.4注重、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第5学期1-8周的专业综合实务阶段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室完成毕业设计成果,学生根据任务书分阶段完成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给予指导,修改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9-18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外每星期至少和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实习情况,并修改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答辩前,再次由指导教师对本组学生的成果进行最后的指导修改。

3.5严格答辩,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和考核, 也是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考核,学院十分重视。[2]我院聘请相关专业的校外专家、学者做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同时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分组进行答辩,将毕业答辩组分为设计组、管理组、测量组、计价组。毕业设计成绩根据平时成绩、设计图纸成绩和答辩成绩综合评定。评分前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与细则。

4.结语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近六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毕业设计环节向前延伸,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一刀切”模式,采用“分流制”的培养方式,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实现了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普遍学有所获,同时也达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 赵平 对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构想 [J ] 铜陵学院学报 2009,(1)

[2] 白杨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 [J ] 高职探析 2006,(3)

[3] 叶腾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及改革 [J ] 职业教育研究 2007,(12)

[4]孙荣荣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J ] 当代教育论坛 2010,(11)

上一篇:创新的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