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2024-07-23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精选15篇)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1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91年

籍贯:河北石家庄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婚姻状况:未婚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电子信箱:

教育情况

学历:大学本科

学制:四年

毕业院校:华北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毕业时间:2013.6

外语水平:英语等级:四级

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三级A

能力与特长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能够掌握C语言编程,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学习过汇编语言,了解HTML网页编程语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2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 就是特色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做好专业定位和规划、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等工作,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 建设初始我们就将“面向基层、服务地方”, 立足服务陕西产业特色, 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工程实践能力为根本的原则, 实现“知识—能力”、“教学—科研”、“理论—实践”的培养过程, 把材控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专业[1,2]。

二、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改革,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形成了“2+1+1”培养模式。前两年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 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主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社科人文能力的培养。二年级末, 学生在二级学科专业中自愿选择专业, 进入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 进行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基础、材料加工设备基础及以材料加工工程为主干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这阶段主要为培养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毕业生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在三年级末, 学生根据专业兴趣和人才市场需求及就业情况, 进行专业方向选择, 以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专业方向包括“材料加工工工程”方向和“模具设计及制造”方向。该模式克服了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且不合理、学生知识面过窄的弊端, 突破了原有的专业设置界限, 加强二、三级专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富有弹性的教学平台设计, 体现了全面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更大空间。同时, 在“2+1+1”的培养模式中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将原有的实验和实训环节进行大胆的改革, 构造以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主体, 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室科研课题为辅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合理设计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的实践教学内容, 赋予更深层次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案。提出实验实用化、综合化和工程化的指导思想, 将实验课调整合并为课程实验, 提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成型工程实验、专业方向实验三层次实验课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技能培训和生产实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熟悉常用的材料成形与控制工艺、设备和方法, 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注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训环节的锻炼, 将学生科技活动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 走科研促教学的发展道路, 从而激发学生的工程技术创新精神。通过多年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 使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 工作适应性强,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彰显专业办学特色的中心环节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要使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需要不断地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 不断提高和更新教育观念。我们采取“鼓励在职教师进修、积极争取外进补充与有效外聘相结合”的建设思路。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稳定师资队伍, 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风和敬业精神教育。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 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形式的培养,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 提高自身学历, 大大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同时, 联合企业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目前, 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已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既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对材控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化改革, 将原来的“锻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和“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机整合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同时重点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构建一个面向工程的专业实验课教学体系, 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在加强基础课学习的同时, 融入现代材料成型的原理、工艺和设备的知识, 形成一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面向现代经济和市场发展需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 狠抓品牌课程建设, 将“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将“材料科学基础”建成校级优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但保证了学生质量, 也锻炼了师资队伍, 优化和调整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五、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根据材控特色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一) 构建实验课程体系

将原来的课程实验从课程中分离出来, 构建三类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第一类为专业基础实验, 由原专业基础课实验组合而成, 如金属及合金平衡组织观察、金相试样制备等, 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类为技能培养实验, 由原专业课实验组合而成, 如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光学照相技术等, 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第三类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旨在通过文献查阅、材料成分设计、制备工艺设计、热成形工艺选择、组织性能检测和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对学生进行全面工程训练[3]。

(二) 设立开放性实验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拟定开放性实验题目, 供学生实验验证或研究, 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在创新实验室内建立科研项目80多项,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和完成具体实验。几年来, 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多项奖励。

(三) 建立大学生实验教学基地

注重培养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实际动手能力, 尽可能使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为了弥补校外实习参观多、动手少的不足, 本专业还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 并把校内实习基地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利用已有的实验基础创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生产一线实践问题等项目的研究, 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全面系统的实践环节改革, 确保本专业毕业生在具备坚实基础理论和深厚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

六、科研能力的提升

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 是教学团队致力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专业教师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已形成五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凝固理论与液态成形技术;金属材料连接技术;功能材料组织与性能;新型抗磨材料组织与性能;材料成形计算机模拟。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与协调发展,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例如, “干砂消失模铸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无压烧结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研制”、“奥氏体不锈钢钨极氩弧焊用活性焊剂的研制”等科研项目所固化的实验设备及工艺目前已转化为专业综合实验或成为毕业设计的重要实验设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大大促进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科研促教学, 学生科研的基本素质、能力得到培养,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工程科研实践能力。

经过多年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已形成了专业特色:1.“2+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理论知识—实验实训—工程应用—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2.专业面宽, 专业实用性强的课程体系。形成锻造、铸造、焊接、粉末冶金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多个专业方向, 着力培养生产一线工程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多年的特色培育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提高了教学质量, 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性, 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贾俐俐, 孔凡新, 柯旭贵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

[2]常云龙, 袁晓光, 李荣德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 .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3

【关键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发展

前言

在我国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制造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快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的整体进步。制造行业中的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模具制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出现了多种新技术与工艺。

一、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一)金属材料一次成型加工方法

1.挤压成型技术。此技术首先将所需加工的坯料放置相应的模具中,然后在其上部进行加压处理,让预先添加至模具中的坯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既能得到和相应模具中模孔大小与形状一致的产品。采用挤压技术,所得到的产品具有塑性较好,且不容易发生形状变化的特点。

2.拉拔成形技术。此技术首先将所需加工的坯料放置相应的模具中,然后在其上部进行拉拔处理,让预先添加至模具中的坯料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既能得到和相应模具中模孔大小与形状一致的产品。采用拉拔技术所得到的产品具有变形阻力相对较小的特点,不过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属性相对好的坯料才可以达到拉拔的要求。

3.扎制成型技术。此技术是让坯料在扎轮旋转力的作用下而发生塑性形变,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定大小与轮廓的产品。

(二)金属材料的二次成型加工方法

1.锻造成型技术。锻造成型技术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手段:自由锻造技术与模型锻造技术。所谓的自由锻造技术指的是将坯料放置到相应的压力机表面,采用锤头以及其他的制作器械,施加一定的外界压力,让坯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可以不需要相应的模具就能完成,不过仅适合用于加工一些较容易发生形变的坯料,而且所生产的产品形状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一些。所谓的模型锻造,指的是将坯料放置到相应的压力机表面,采用相应的模具对坯料施加一定的外界压力,让其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采用这种技术,所需要采用相应的加工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遇到相对大的变形阻力。不过,此技术工艺能够用来加工一些形状相对复杂的产品,可以工业化的生产。

2.冲压成型技术。此技术是将相应的金属板材料放置于压力机表面,然后采用相应的模具施加相应的压力,让金属板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或者将模具的作用范围区域从金属板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相应大小与外形的产品。

3.旋压成形技术。此技术是将相应的板料放置于芯模之上,同时将板料压紧,并且板料会随着芯模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板料受到旋轮的外界压力而出现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定大小与形状的产品。采用此技术所受到的成型阻力要小,并且可以生产尺寸相对较大的产品,而且所需的模具不太复杂。但是,其产品生产效率相对不高。

4.焊接成型技术。此技术采用对相应材料加热亦或加压处理,最终让所焊接材料能够实现原子级的结合,从而获取到相应的产品。

二、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1.挤出成型技术。此技术是通过螺杆亦或者是柱塞進行挤压以及剪切处理,让相应的塑料原材料融化之后,在特定的压力作用之下经过口模,然后对其进行冷却处理,让塑料完全的固化,从而制作形成和口模形状一致的产品。这种成型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生产的连续化,具有相对高的生产效率,并且所得到的产品具有高的品质,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生产中。挤出成型所涉及的相应装置较为简单,设备成本投入较少,并且可以在较短周期内将成本收回,其整个生产过程不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人工作业强度相对较小,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2.注射成型技术。此技术所采用的原理是把相应的原材料放置于注射设备里,将材料在其中进行熔化处理,并通过注射设备的高压,将熔化后的材料注射到相应模具中,然后进行冷却处理,待材料固化之后,将模具拆除得到相应的产品。采用这种生产工艺,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生产,使生产效率明显改善,并且可以用于结构相对复杂的产品生产,尤其能作为大批量生产用手段。

3.压制成型技术。此技术是将塑料放置到特定的模具空腔中,然后对其进行加压处理,得到相应形状与大小的产品。不过此方法所需的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整体生产效率不高。

三、目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工艺的发展方向

(一)精确成型与加工工艺

目前随着各种机械设备逐渐的向精密化方向发展,精确成型加工工艺也逐渐开始使用,并越来越成为未来机械加工的方展方向。尤其是在对工件要求相对高的汽车生产中,精确成形工艺已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比如在汽车生产中的,消失模铸造技术以及压力铸造技术等均已广泛应用。

(二)快速和自由成型工艺

在社会与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个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均开始重视自身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开发效率。而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制造业要想更好的迎合市场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因此,快速和自由成型工艺也被逐渐的开发与应用。

(三)模拟与仿真成型工艺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但要依靠实验以及理论来处理材料加工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样,计算材料方法也发展为了处理材料加工中所遇到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加深刻与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实现现阶段实验以及理论无法实现的研究。因此,模拟与仿真成型工艺逐渐开始推广应用,并已然成为未来机械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结语

通过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对其进行革新与改进,可以更好的促进机械行业的进步。目前,市场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机械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工业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持续的创新与改革,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综合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才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劲锋,王祥.基于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的轮胎花纹块模具制造技术[J].装备制造技术,2014,(11).

[2]张文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

[3]史晓帆,吴梦陵,王鑫,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4,05.

[4]焦向东,邓双成,张沛,等.基于快速成型原理的模具制造技术[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2,(1).

[5]晏冬秀,刘卫平,黄钢华,等.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设计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2,(7).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4

姓名:glzy8.com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85-9-2

3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到岗时间:随时

联系电话:***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机械制图员,冲压工程师,注塑工程师,模具工程师,铸造·锻造工程师

应聘行业:加工/制造/重工/机电(工业自动化/设备/机械/金属/木材/橡胶/塑料/玻璃/陶瓷/建材)

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邢台市,天津市,北京市,唐山市

期望月薪:面议

自我评价

性格稳重,为人诚实,上进心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很好的自学能力,还曾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爱好体育,尤其是乒乓球。我的人生格言是“做事有始有终,绝不轻言放弃”。

工作经历

北京华通信和科技有限公司2009-7至 至今:工程督导

所在部门:监控部工作描述:负责吉林省联通基站和机房监控工程(长春、通化、辽源及四平)监控产品为艾默生及中兴监控设备 通化市联通2G基站08一期顺利竣工验收

教育背景

2005-9至2009-7学校名称:河北科技大学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

取得学历:本科

获奖情况

2007-11 获得国家助学金

2008-11 获得三等奖学金

2008-11 得国家助学金

在校实践

2008-7至2008-8实践公司名称:河北欧亚锻造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模具车间

所任职务:实习生

实践描述:车,铣,刨,磨,抛光,线切割,电火花,锻造

IT技能

技能描述:制图操作能力:熟悉Windows、Office的基本操作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熟练掌握CAD、SolidWorks、proE等工程软件。

语言技能

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四级

证书

本科学士学位;

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证书;

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证书;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篇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具备模具的设计、分析、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各类塑料和五金制品模具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模具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自觉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掌握各类模具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模具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机械制造工程技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掌握一般机械产品的设计、分析、加工制造、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一般机电产品的基本能力;对各类工程材料具有常规分析、检测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文献,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全国模具人才市场有一定竞争力;

5.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操作、编写应用程序,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6.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

四、主要课程

1、现代工程制图

2、现代工程材料

3、工程力学

4、机械原理

5、机械零件

6、机械制造基础

7、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8、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9、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

10、数控加工技术

11、模具CAD/CAM/CAE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塑料模课程设计

冷冲模课程设计

金工实训

AUTOCAD实训

电工电子安装实训

模具钳工技术实训

公差配合与测量实训

模具PROE/CAM实训

数控加工及编程实训

工模具综合实训

六、主要专业实验(理工类)

塑料成型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材料金相实验

七、修业年限

学 制:四年

八、毕业条件

1、每学期所开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均应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课程成绩达到60分,考查课及格以上,可取得该课程学分。

2、每学期期末考试科目一般不超过4门,考试方法可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无纸化、大型作业、论文、报告、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技能、实训等课程考评应按等级制或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由于技能或实训课内容不同,所以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达到公平合理。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6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塑性成型及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是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可以解决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目前,在对材料产品的设计研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科学技术发展支持中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这对整个现代化的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表面工程模具技术的选择标准与原则

2.1了解模具的表面失效形式

在材料成型的加工制作过程中,热模具的应用是对金属进行加热以达到特殊的形状要求。这样的模具需要通过反复的加热和冷却操作来进行模具制造。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材料成型的加工时间越长,模具受热时间就越长,其受热程度就越严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热模具也会出现正常化的磨损。热模具表面失效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在热性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模具表面出现塌陷,疲劳使用情况下就会出现表面脱落或是氧化现象。

2.2提升零件表面性能

根据制造零件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了解工程模具制造表面的失效形式。热模具表面须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热冲击性、抗磨损性、抗氧化性及抗热疲劳的能力。

2.3提高模具表面厚度

热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其钢制基体在使用状态下硬度较低,对过薄的表面化合物表层的支持效果较差。很多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其进行拆卸维修。热模具表面处理的效果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这样的模具,过薄的材质其表面的硬化层在修复后的使用效果也会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消失。因此,热模具表面改性层的厚度不可太薄,必须选择厚度较厚的表面改性层,以提高模具的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2.4实验检测模具表面技术

控制工程的模具表面改性层技术的选择是材料成型制作过程中一道极为复杂的工艺设计程序。设计者必须具有扎实的材料工程专业性知识。对于材料的失效分析、机械的设计制造、模具的设计研究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必须要优化专业性知识,提高分析处理能力,锻炼综合能力。对于模具表面的改性层工艺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性问题,尽量选择能够满足生产加工制造所需的低成本材料。一切工作开展都要以实际验证出发,以实际操作为准。

3、模具表面技术的应用

3.1减缓金属材料表面的损伤

在研究金属材料表面的变化过程中,金属机器设备及其零部件都需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负荷压力,这对金属材料的表面造成了各种各样且程度不一的表面损伤。工程材料和零部件的表面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微观性或是宏观性的缺陷,这就使金属材料表面的缺陷问题成为了影响材料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磨性的主要因素。减缓、消除金属材料表面的受损情况,掩盖表面存在的缺陷,能够有效提升金属材料及其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从而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3.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材料成型的表面技术可应用于表面制造需要具有优良结构性能的涂层,这样可以提高模具的高热性效率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模具的高温加热过程中,在零部件的表面进行隔热涂层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热量损耗,提升燃料利用率。先进的表面涂层技术能够使污染较大的技术得到改善,还能够改善材料成型加工的环境质量。

4、金属成型材料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目前,在社会经济的助推下,我国加工制造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其金属成型材料与控制工程的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加工制造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改革与创新。

4.1挤压成型技术

挤压成型制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将等待加工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对原料进行挤压处理,再通过压力作用使原料发生形变而形成所需的产品。挤压成型技术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塑形强,不发生变形的情况。

4.2拉拔成型技术

选用拉伸技术进行加工制造时,要先将原材料放入模具中,然后对原材料进行拉拔处理。材料在拉拔的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通过加压处理形成新成品。利用拉伸技术制作出的产品面对阻力的抗压性较弱,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想要达到最佳拉拔效果,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选用性能最好的原材料进行加工。

4.3轧制成型技术

轧制成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轧制旋转作用力让原材料发生塑性形变,最后形成新品。

5、金属材料二次成型加工技术

5.1锻造成型技术

锻造成型技术是对第一次加工生成的产品进行再锻造,主要通过自由性锻造、模具模型锻造两种不同方法来进行。自由性锻造是通过压力机的表面放置原材料利用外界的压力来获取成品,这种技术不需要通过模具就能够完成二次加工制造。模具模型的二次加工制造则是通过实用压力让原材料发生形变,强化产品的质量。这项技术更适合形状较为复杂的产品,在当前的生产加工制造业中应用比较广泛。

5.2冲压成型技术

冲压成型技术是将金属板材料放置在压力机的表面上,通过压力的作用来让金属板发生形变,并将金属板与模具分离,最终得到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产品。

5.3旋压成型技术

旋压成型技术是将加工原材料放置在模板上,通过对原材料的压紧,使板材在压力作用下随着模具发生转动,让板材发生形变,最终得到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产品。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因为产品的尺寸相对较大,所使用的模具也较为简单。但这项成型技术的生产效率不高,应用范围不广。

6、结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7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包括焊接、模具、锻压等方向, 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师素质, 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金工实习等, 采用的多为约束性实验, 既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一步步实行, 之后根据实验报告或最终报告为学生评定成绩[1]-[4]。这种实践模式, 虽然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 但却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辅助, 一般都会分散到理论课程之中, 这样实验之间就没有联结性, 无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综合的认识, 了解知识的应用性, 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1 开放性项目试验的模式探讨

1.1 开放性项目实验题目选定

改变传统实验的弊端, 就要改变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评价体系。开放性项目实验题目的制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1.1.1 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项目中来, 选择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较成熟的项目作为实验题目。

工程中的项目应用性强, 同时其合理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加深印象的同时, 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发挥出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的实际用处, 学生才会去专研, 才可以体现出教学的价值。学生参与来自生产一线的实验课题, 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好的适应将来进入工作岗位的环境。

1.1.2 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选择比较有针对性的课题。

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可以让学生对本学科的研究水平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科研项目中提出的实验, 具有新颖性、实验方法不确定性和实验结果不可预测性。学生通过实验, 了解科学的严谨性, 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 这种科研精神的培养, 可以打破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固有模式, 不确定的实验结果, 也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学生可以通过实验, 来了解自己, 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打下一个基础。

1.1.3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 或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些想法, 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或实现时, 可以在老师指导下, 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模式, 可以开拓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对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

1.2 开放性项目实验操作过程

传统实验的教学模式以老师演示实验步骤, 学生临摹实验过程, 最后以实验报告作为评定标准。在开放性实验中, 学生跟指导教师沟通拟定题目, 根据任务要求查阅文献, 选择材料, 建立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体系建立

常规实验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准, 或者辅助课前预习, 实验过程的控制标准很少制定, 这样就导致学生以结果为目的, 抄袭现象严重, 同时小组实验时, 无法反映小组成员各自成果的评分, 致使团队协作的实验演变成只有一两个学生完成整组的实验工作量, 无法真正做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建立过程评价体系。从学生接受实验任务开始, 查阅资料、文献综述、各个实验环节的实施、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和实验结果报告等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跟踪实验全过程, 全面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能更准确的反映学生的各项能力, 同时也督促学生摒弃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

建立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体系。开放性实验项目是以一小组为单位实施, 在实验初始, 小组成员分配任务, 实验过程中, 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团队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 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团体合作意识, 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团员之间的评价可以让个体能更好的了解自己, 弥补不足的同时, 也可以掌握自己的优势, 确定自己在团体协作中发挥的作用。

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评价的方式可以采取文献综述、书面报告、项目书、笔试、表述评分、考勤模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书面报告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写出合格的项目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条理性。根据每个阶段的实验成果, 可以让学生做汇报总结,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笔试方法可以反映学生对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勤可以反映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 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督促, 去除其惰性心理。多样化评价体系, 可以多方面反映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专长和弱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开放性实验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可以更好的反映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为学生提高自己指引方向。鉴于此, 笔者所在学院已经把开放性项目试验作为常态加入到教学计划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开拓思维, 实现其教学价值。

摘要:本文探讨了开放性项目试验的作用和意义, 对开放性项目试验的选题和评价模式做了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较强, 建立开放性项目试验,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讨论了开放性项目试验和毕业设计的关系, 认为开放性项目试验可以为毕业设计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可以让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到毕业设计的状态。

关键词:开放性项目试验,创新能力,实验项目,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华.高等学校开放型实验教学的探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7 (增刊) :127-128.

[2]岑岗, 许森东, 阮世平, 等.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3 (5) :391-395.

[3]刘广伟.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 (1) :108-110.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8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1998年,教育部将原先的铸造、锻压、焊接以及部分热处理等专业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门新专业[1],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材料成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对于综合素质全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符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兼有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武汉工程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主要设置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模具设计等方面的课程。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包涵了铸造、锻压、焊接和热处理等诸多内容,这使得该专业具备了宽口径专业的典型特征,同时兼具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人也形象的总结为该专业具有“机械特征和材料色彩”[2],很多高校也把该专业设在机械学院。这就意味着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能力。诚然,实践教学不仅仅局限在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检验和扩充上,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一门相对较为年轻的综合专业,其很多方面都还处于摸索的阶段,对于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探索,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虽然我校在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教学实践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专业设置较为年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践教学的体系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评价等环节,并保证各环节有序开展。目前,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上缺乏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及协调性,往往很多实验环节都是独立的,实验课都是根据理论专业课程开设,并没有考虑到本专业的综合情况,各个实验间并没有很好地连贯性和延续性;另外,实践教学的规划和管理不够规范,还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

1.2 实践教学的硬件相对薄弱

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设备。目前,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已拥有现代化加工中心、金工实习基地、力学性能实验室、模具设计陈列室等,其中包括数控机床、力学性能实验设备等。但是随着学校和学院的不断发展,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实验设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有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往往达不到要求,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250多人,有些实验设备的数量只有一台,再加上实验课时有限,这样就不能够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和实际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1.3 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模式古板

实验教学设备除了相对薄弱以外,还存在实验设备较为陈旧落后的问题。然而,现代材料成形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很多新兴的材料成形新技术不断的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仅仅停留在很多年前相对较为古老的技术上,而很多企业的设备和技术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待学生离开校门进入到工作岗位时,将很难适应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的初衷就没有达到,仅仅成了为了实验而实验。另外,大多数学生在做实验时,基本都是按照给定的指导书进行实验,并没有给学生一定自由创造的空间,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这与实践教学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上也存在距离。

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举措

2.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

首先,应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在开设每门实验课程时,应综合考虑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力争做到大多实验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协调性。另外,为了使得学生对实验更加重视,必须实行严格的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应该把实验课与专业课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实验课如果不及格,那么即使专业课再优秀,也算不合格

对待。

2.2 增大实践教学投入,扩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不断增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不断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如购买更多的实验设备、提供更多的实验场所等。同时,虽然我校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工程实践中心,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目前的规模已逐渐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扩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此外,也可以采取措施,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方式来筹措资金、进行资源共享,不断改善我校的实践教学条件。由于我校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仅武汉市目前在校大学生就有100多万,武汉市拥有众多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

因此,我校可以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将实践教学的效率发挥到最大,这必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另外,我校也可以与武汉市的诸多企业联合,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这不仅可以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场所和条件,而且也可为企业提供学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广阔的平台[3],最终达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这也是目前国家政策指导

方向。

2.3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学校需不断更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教学模式。具体做法为:一些实践教学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应该贴近当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另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贴近当前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定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又反映了当前本专业的前沿方向,与企业的实际应用也紧密结合,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验。比如,目前本专业设置的其中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为“低压铸造工艺设计”,该实验涉及到的内容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流体力学,材料力学,铸造工艺,合金熔炼,材料界面,传热传质学等,该实验涉及面广,同时是企业当前应用的热点。实践证明,学生对该实验具有很大的兴趣,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行设计,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教学效果。

2.4 加大科研促进实践教学的力度

当前,高校都在朝着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这充分说明科研目前已成为高校非常重视的一块阵地,作为高校的每位教师也把科研作为自己很重要的本职工作。由于每个高校教师都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并且其研究课题始终追踪着当前研究热点和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这种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这可以解决学校实验教学设备和经费欠缺的问题,并且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学生通过接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前沿的研究方向,使学生很好地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很好地掌握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先进的研究课题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必将具有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实践教学的效果将事半功倍。

3 结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牵涉到的方面广泛,具有宽口径的特性,结合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情况介绍也可看出,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果处理不当,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应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企业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动态等多方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

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超辉,谭婷婷.基于天津滨海新区人才需求探讨模具教学改革[J].模具制造,2010(3):90-92.

[2]王悔改,宋延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116-11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篇9

学科:工学

门类:机械类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篇10

培养目标(铸造):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机械学科及计算机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液态金属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控制和工艺优化、金属热处理、新材料研制开发、材料检测以及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基础、工程材料学、铸造工艺学、铸造造型材料、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弧焊电源、成型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CAD/CAM基础等。

本专业以铸造、焊接、金属材料作为主要专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11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08-01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成为众多高校的国际化教学方式[1]。作为对外专业知识传播与信息传递的媒介,已成为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工具[2]。

一、课程性质

作为专业英语,有别于基础英语课程,更加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实用性。[3]与基础英语相比,在构词和语义上有所不

同[4],更加复杂,晦涩难懂,专业英语中的句型更加复杂,从句和修饰短语应用频繁,对理解和翻译造成了一定难度[5]。

二、教学方法总结

(一)专业知识先引入

在以英语教授的专业课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词汇听辨困难,课堂内容理解吃力,每次先对专业知识进行五分钟讲解,让学生对专业词汇和专业内容有一个熟悉过程,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二)课文翻译的方法——“教与学并重”的模式

采用了“教与学并重”的模式,课前布置成预习内容学生让学生课前完成翻译,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的翻译,随后老师进行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有效的提高了英译汉的教学效率。

(三)专业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专业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而且培养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通过一两次课堂教学就能一蹴而就[6],因此,这部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鼓励学生观看相关材料介绍的视听文件。

(四)将专业英语教育融入教学体系[7]

专业英语的通用教材多为文章阅读,题材相对单一且生词量较大,对于英语基础稍差的同学极易产生抵触心理而该课程在各高校教学安排的时间顺序上差异显著,基于此,建议该课程安排尝试分不同的主题,以充分与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

(五)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求知渠道[8]

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广泛性,即时性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方面的信息,拓展学生求知渠道,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和专业词汇,作为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的材料;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或微观的原理和工艺过程简洁地、直观地表现出来,提高课堂效率;课余时间要求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英语内容,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梦娟,葛  琴.高校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困难与挑战——以江苏大学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1):20-23.

[2]朱国全,王发刚,谭洪生,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一点体会[J].广州化工,2015(1):173-175.

[3]张  何.傅昕.Zhang He,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5(12):257-258.

[4]蔡小萍,刘文君.基于工作任务工程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校园英语(中旬),2015(4):71-72.

[5]杨  光,肖海荣,潘为刚,等.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9):31-32.

[6]焦万丽,张  磊,杜庆洋,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资讯,2015(10):167.

[7]王丹丹,晓  兰.城市规划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11-212.

[8]刘瑞霞,杨玉珍,雒红宇.生物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105.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12

1明确专业定位及建设目标

专业定位及建设目标离不开学校的总体办学定位、专业所处的行业背景及服务面向。重庆科技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服务对象是钢铁企业的轧制车间、为重庆市的汽车摩托车制造配套的模具制造企业, 主要为其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走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庆市模具工业协会、冶金企业以及重庆市的模具制造企业, 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以及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 明确提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以“对接需求、整合资源、凸显特色”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依托行业, 服务区域, 突出应用, 注重能力”为建设理念;以“行业介入型、技能强化型”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手段;以培养为生产一线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规范为标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 加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措施

2.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第一,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适应冶金行业和重庆市制造业经济建设需要, 爱岗敬业, 掌握扎实的文理基础科学知识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较强的理论知识, 具有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能从事材料加工工程领域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 能胜任生产第一线工作岗位, 培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 紧跟社会需求, 以国家、行业及区域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为目标, 改革课程体系。以必修课为主干, 保证学科体系的完整;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力度, 面向行业工艺流程开设选修课模块, 形成特色鲜明的系列选修课程;以企业生产流程为导向, 打造基于流程的实践课程体系, 参照工程教育认证、国家教指委质量标准要求, 精心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三, 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依托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环境, 由知识传授型学习方式, 向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方式转变, 加强自主学习、基于工程环境的学习以及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 以培养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瞄准行业发展前沿, 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伴随着材料成型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 材料成型技术向着集成化、智能化、高精化及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全面梳理现有教学内容, 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整合, 删除过时内容, 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 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整合教学内容, 增强各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 避免课程孤立及内容相互重叠。对没有应用指向的教学内容加以改造, 强调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紧扣行业应用、工程现场实际, 满足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拓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指导实习实训, 共同编制学生的实习、设计 (论文) 任务书, 指导毕业设计 (论文) ;依托校企共建的“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与材料工程研究所”等实验平台, 开展从原料到成品的钢铁生产全流程“实战化”实践教学环节,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紧扣社会发展, 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1)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邀请设备专家培训教师实验设备操作能力,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开展“双职双挂”方式培养人才, 锻造师资。使40岁以下青年教师在熟练使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实验设备的基础上, 进行设备二次开发, 发掘新的实践教学项目, 拓展研究条件。

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行业领域的企业挂职锻炼, 丰富专业知识, 加强实践能力, 积累课堂教学案例, 促进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提升。

2)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创造条件, 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攻读博士学位, 以及参与各种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培训活动、国内外高校的交流活动等;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引进具有丰富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同时完善和加强外聘教师的任用与管理制度。加强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能力或海外背景的教授或博士。

3) 提升教师国家化视野。选择素质高、业务强、有发展的青年教师, 为他们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出国进修、访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4) 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 聘请企业优秀专家兼职本专业教师,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编写实习实训教材、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使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

2.3完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条件

改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 将现有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建设成为从“材料成份分析—微观组织表征—力学性能测试—成型性能评价”整个流程的、虚实结合的现代化实验室, 使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资源得到大幅提升, 为特色专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强力的支撑。

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面向工程的、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既包含掌握设备基本操作方法和对基本原理进行验证的基础实验性, 也包含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 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设备安全操作、实验原理的考核以及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加强专业文化建设

专业文化作为师生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经过长期积淀出的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价值取向的一种独特文化, 是专业发展的强大源动力[4]。

第一, 在明确专业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上, 集思广益, 提炼出“加工材料, 成型未来”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理念。

第二, 通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专业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其将专业文化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经常受到专业文化的熏陶。

第三, 在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区域开设文化长廊, 图文并茂介绍专业文化, 如专业理念、发展历史、院士题词、优秀校友、行业发展、专业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

第四, 通过举办“冶金大讲堂”, 定期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 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3特色专业建设成效

经过几年的特色专业建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一, 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到97%以上, 以前只到985高校、211高校招聘本专业学生的企业到我校招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企业逐年增加。学生考研录取率提高到16%。

第二, 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度增加。在特色专业建设之前, 每年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转出到其它专业的人数占本专业人数的10%左右, 几乎没有学生从其它专业转入本专业。经过特色专业建设后, 现在每年从本专业转出的学生比例不足3%, 转入本专业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2016年转入本专业的有5人, 与转出的人数基本持平。

第三, 在师资队伍方面, 高级职称的比例从40%提高到70%, 具有一年以上国外交流访学经历的教师达到了6人, 他们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发展前沿技术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第四, 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 与中冶赛迪、重庆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共建实验室, 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和其它实训环节,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缩短了学生到企业的实习期, 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4结语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 本着为冶金行业和重庆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内容,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加强专业文化建设, 使专业特色更加显现, 培养的人才受到冶金行业和重庆地方企业的好评。

摘要:根据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原则,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点, 提出了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师资队伍结构与质量、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等凸显专业特色的建设思路和举措, 提升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玉霞.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2]廖明, 黄大乾, 姜峰等.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8) :111-113+127.

[3]张灵.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内涵解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8) :42-4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排名 篇13

新中国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按行业领域划分专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排名 大学名称
1 上海交通大学
2 吉林大学
3 浙江大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天津大学
6 四川大学
7 清华大学
8 同济大学
9 兰州理工大学
10 华南理工大学
11 西安交通大学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14 大连理工大学
15 武汉理工大学
16 北京科技大学
17 山东大学
18 北京工业大学
19 华中科技大学
20 郑州大学
21 东南大学
22 东北大学
23 太原理工大学
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 北京化工大学
27 东华大学
28 中南大学
29 合肥工业大学
30 湖南大学
31 华东理工大学
32 昆明理工大学
33 燕山大学
34 西南交通大学
35 沈阳工业大学
36 南京工业大学
37 北京理工大学
38 重庆大学
3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0 南昌大学
41 西安理工大学
42 大连交通大学
43 青岛科技大学
44 内蒙古工业大学
45 广东工业大学
46 太原科技大学
47 南京理工大学
48 河南科技大学
49 上海大学
50 天津工业大学
51 武汉大学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14

毕业实习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综合我校和其他高校毕业实习情况来看,传统的毕业实习中存在着难以联系稳定的实习单位;实习模式单一,学生难以得到一对一指导;难以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实习效果欠佳;学生的工程能力难于得到真正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毕业实习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困扰一线专业教师多年的大难题。本文结合我校2009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本科生开始实施的分散式毕业实习,通过对校企协同分散式毕业实习模式近4年的探索,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分散式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自2009级铸造方向毕业生开始,其毕业实习模式由传统的集中制实习改成分散实习模式。学校和多家铸造企业联系后,将全班同学分散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对应分配至一家企业,并由企业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学生的现场实习操作和解答学生再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疑问,在四周的实习期内确保每名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充分掌握生产流程。表1为我校自2009级以来的多届毕业生分散式毕业实习安排情况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分散式毕业实习的实施需要每年至少4个企业以上,从4届的毕业实习情况来看,分散式实习的实施以1~2个骨干合作企业为主体,每年增加新的企业支持。

二、分散式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

从分散式毕业实习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实习企业可以通过多年的建设逐步稳定成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从而保证实习企业的数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获得良好的实践锻炼需要全过程控制,包括学校和企业方面的多重组织管理和互相配合实施。笔者认为,对于分散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有以下措施可以实施。

1. 建立完善健全的分散实习规章制度。

学生开始实习前,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包括实习大纲、实习考核方式、实习安全规定、指导人员确定、实习内容的审核等涉及到实习的全方面规章制度。只有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实习过程中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实习的正常进行。

2. 分散实习过程中的科学管理与控制。

分散毕业实习的时间是4周,为了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习大纲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应尽量具体、详尽。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应该实时把控实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加强实习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相关实习信息收集。(1)实习指导老师的不定期巡视。学生到达企业后,实习指导老师应和企业指导人员及时联系沟通,根据企业反馈回来的学生状态,到各个实习企业开展不定期的巡视,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2)实习指导老师的日常联系和检查。当前,有着QQ、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实时联系工具。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通过电话随机抽查来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利用网络资源和学生开展在线实时交流,督促学生做好实习记录,填写实习日志。(3)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管理。实习前,给每个实习小组制定一名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该组的学生在企业期间的相关实习事宜,并对同组实习同学起到监督作用。整个实习期间,小组长需对同组的同学的实习状态进行比较详尽的记录,实习结束后,由小组长收齐其所在小组的实习日志和实习记录并提交,小组长的实习状态记录将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一项依据。(4)加强和企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将会掌握学生的第一手实习状态信息。及时地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实习的过程控制。同时,可以和企业开展一些学术交流等活动,增强与企业的关系,为后续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奠定基础。

三、分散式毕业实习的成绩评定

分散毕业实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由于老师不能像集中实习那样全程跟随学生,所以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需要科学合理,尽可能地涵括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根据我校铸造专业方向近4年的分散毕业实习经验来看,学生的分散实习成绩课由实习日志、实习过程记录、实习答辩、企业评价四部分组成是较为合理的。实习成绩评定具体如下:

1.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占实习总成绩的30%。实习日志主要包括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对于企业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记录,实习日志最后应附上一篇实习总结,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在实习企业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办法、新的行业做法等进行了解和总结,并在现场互动的情况下,在调查的基础上提交小结。

2. 实习过程记录。

实习过程记录占实习总成绩的10%。这部分数据由小组长提供,主要记录小组成员在实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过程状态数据。

3. 实习答辩。

实习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由实习综合介绍、实习问题回答两部分组成。其中实习介绍占40%,实习问题回答占60%。

4. 企业评价。

企业评价占实习总成绩的40%。该部分成绩主要以实习接收单位给予的评价和反馈为依据,根据实习的规定和指导老师的要求,由企业对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分值。

四、结束语

毕业实习是大学本科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实践锻炼,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互相结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的分散式毕业实习过程控制和成绩评定,是对分散性实习的一种探索,采用分散性毕业实习必然可以作为教学环节必要补充,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传统毕业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协同的分散式毕业实习的改革思路和实施方式,并重点对分散实习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及分散实习的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 篇15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核心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刘文俊(1971-),男,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34-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本科专业。该专业涵盖了原来的铸造、锻造、焊接等材料加工类老专业的工艺及设备内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虽然就业前景广阔,但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1]据统计2010年全国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共792所,其中学院430多所、大学350多所,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均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同时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的供给体系。[2]地方高校在客观条件上,如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新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弱于重点大学,如何能在众多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专业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峡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定位及特色凝练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前身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起源于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的金属结构与焊接专业。该本科专业创立于1989年,为原电力部品牌专业,具有较强的水电特色,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水电行业和社会的一定认可,其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工科专业一直名列前茅。[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水电金属结构设计、制造行业中约50%的专家级工程师为我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同时,我校地处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周边有众多大型水电站及金属结构制造和施工企业,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重要的金属结构工程问题。这些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和实践的场所,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另外,我国水利电力行业在目前乃至今后20年内都处于大发展时期,其金属结构工程量之大和技术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大量金属结构焊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其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电力主辅分离改革,降低了地方高校学生进入电力设计研究院的门槛,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教师们长期从事金属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对铁搭、杆塔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我校在前期开设输电线路专业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大批懂杆塔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的师资队伍。目前,全国仅有包含我校在内的四所本科院校的输电线路专业涉及到杆塔结构设计方面,其他三所高校分别为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因此,根据专业历史传承、独特的区域优势,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于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以大型水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杆塔结构设计与制造为特色。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

按照教育部有关四年制工科大学生总教学时数及实践性环节安排的指导原则,结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两平台、三模块、一拓展”的课程体系框架,以适应专业方向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如图1。其中“两平台”分别为实践教学平台和理论教学平台;“三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一拓展”为素质拓展项目,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为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依据,培养合格人才,而且能更好地为形成专业特色提供扎实基础。[4]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中需重点解决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以专业课程体系为切入点,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本文重点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厚基础、宽口径,构建专业基础模块

材料成型专业是一门多交叉学科形成的领域,含有材料学、材料成型科学、制造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4]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构建一方面需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另一方面需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方向。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特色是大型水工金属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杆塔结构设计与制造。在金属结构设计与杆塔结构设计中需要较强的机械基础、力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而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专业基础核心模块。在专业基础核心模块中加大机械、力学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机械方面的核心课程为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力学方面的核心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核心课程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及软件实训。在专业基础模块设置中围绕“材料基础”、“机械基础”、“力学基础”、“计算机应用”为核心整合课程,不仅有利于真正夯实专业技术基础,从而也体现专业特色。同时,为达到“加强基础、注意衔接、避免重复”的效果,对材料类课程进行了适当融合,围绕材料基本原理—性能—应用的主线,把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三门课程开设为机械工程材料,内容适当整合,加大学时。另外,为体现宽口的原则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专业基础模块中设置了大量选修课程。

2.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特色专业方向模块

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才会有更大的社会影响,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依托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科优势和世界水电之都的地理优势,立足学校的办学传统、理念、精神以及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区域发展需求、学校的服务面向,构建“一个专业,两方向,三个子模块”的特色专业方向核心模块,如图3。

其中方向一包含两个子模块,分别为焊接子模块与金属结构子模块,共计五门核心课程。焊接子模块根据专业定位,偏重于焊接工艺,包含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三门核心课程。金属结构子模块偏重于大型水电金属结构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包含金属结构设计、金属结构制造与安装两门核心课程。方向一是我校该专业的历史传承,其目的是培养既懂金属结构又懂焊接工艺的水电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该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得到了水电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方向二是该专业特色的进一步拓展,包含焊接和杆塔结构设计两个子模块,重点突出电力杆塔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前文已经说明了目前全国仅有包含我校在内的四所本科院校的输电线路专业涉及到杆塔结构设计方面,因而开设方向二重点突出杆塔结构设计、制造与安装具有巨大广阔的前景。另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在专业基础模块中也设置了一定量的选修课,比如模具设计、模具强化技术、无损检测等。

综上所述,通过专业基础核心模块与专业方向核心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培养有别于国内其他高校同类学科专业的在水利电力行业具有特长的人才,提高其专业竞争力。

三、结语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背景不同,其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现在的工作仅是初步的、探索性的,将继续立足于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不断优化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专业方向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大新,周述积,张元好,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3).

[2]马澜,熊季霞.基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定位研究[J].产业科技论坛,2011,(14).

[3]付建科,刘文俊,余海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与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152).

[4]肖兵,陈哲.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11).

上一篇:历年考研政治历年真题下一篇:《匆匆》关于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