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2024-09-11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通用9篇)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1

阐述了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认为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一些促进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策略.

作 者:陈定炫 韩小虎 CHEN Ding-xuan HAN Xiao-hu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38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7) 分类号:G812.4 关键词:流动人口   体育参与   和谐社会   构建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2

关键词:休闲体育,健康,生活方式

“具2016 年3 月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们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显示,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城镇新增长就业1000 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可见我国, 市经济在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也在加速转变, 人们就业, 失业得到保障, 生活也得到提高, 这也是导致居民的工作、 家务劳动和出行等相关的身体活动量都明显下降总要原因。这也滋生了很多慢性病发病人数的增加, 人们健康的生活品质得不到保证, 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1、身体健康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关系

(1)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的, 为满足个人精神, 物质需要的同时又创造价值, 实现自我, 展现自我所形成的群体。身体健康指的是人们的生理, 心理, 智力, 社会适应等方面处于平衡的幸福的生活状态。

(2)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人的健康和寿命, 60%取决于自己, 15%取决于遗传因素, 10%取决于社会因素,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 而取决于个人的因素中, 生活方式是疾病的主要因素。 因此人们可以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己主宰健康, 做健康的主人”。

(3) 现当今疾病谱与死亡谱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医学科技水平的提高,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查阅人类疾病谱会发现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的自然性, 瘟疫等急性传染疾病导致死亡的已经得到很好控制, 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病”, 即生活方式疾病、文明病或不文明病) 如: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冠心病、呼吸系病、脑卒中、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 逐渐取代了急性传染性疾病, 成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 且出现日益低龄化和普遍化。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目前, 慢病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率的60%, 发病率占43%, 至2020 年, 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73%和60%。这进一步表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2、不文明病的出现是健康生活的冷杀手

“ 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人们不健康、 不文明、 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长期积累而引发生命物质体系之理想和谐状态的偏离乃至解构, 是身心不能应付内外环境的结果”。研究表明, 不良饮食习惯、不平衡膳食结构、不良心理因素、长期疲劳、吸烟酗酒、不良的社会关系、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构成了形式不一、多元化、程度不同的生活方式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社会越发达, 其疾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病症就越严重。

随着社会进步, 科技社会的到来, 人们参与运动的实践也随之减少, 很明显的一个现象。中华名族有56 个名族, 而现在却多了一个民族“低头族”, 听起来真的不可思议也挺好笑可却是事实, “低头族”就是经常低着头, 无时无刻都盯着屏幕, 玩游戏, 看视频, 刷微博等不良行为。把很多零碎的时间填满投入屏幕中, 他们放弃很多工作时间、交友时间却和屏幕做朋友。低着头是“低头族”最明显的一种共同的特征, 他们的视线与屏幕百感交集难分难舍。专家介绍, 我们低头时, 前屈极限 (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 只能是45°, 如果前屈幅度小于45°时, 就可以影响到颈椎。甚至会出现颈椎关节的错位, 严重者会患上腱鞘炎, 腕管综合征等。长时间的涮屏会影响人的视力, 很容易引发白内障, 青光眼, 严重会影响下一代。

还有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称为“ 富贵病” 的 “ 三高症” ( 即高血压、 高血糖和高血脂) 的患者却出现了只涨不降的现象。具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超过2 亿, 每6 个人中有1 人, 每年增加1000 万, 增速超过GDP;糖尿病患者:9240 万, 每13 个人有1 人, 1.4 亿人血糖增高, 而高血脂的有将近1 亿多人, 血脂异常的约有1.6 亿人。在我国, 慢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 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慢性病的高发与身体参与锻炼有着明显的关系, 这已经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已成为目前健康的“冷杀手”。

3、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休闲体育参与

(1) 休闲体育融入生活方式的最大优势, 是它可以产生健康。所以人人要参与, 人人要关注, 人人要实践。如今广场舞的流行, 太极拳的普及, 健身娱乐场所的遍地开花, 更是印证了人们渴望健康, 人们希望健康, 人们认知健康, 人们参与健康, 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剥夺一个想拥有健康的权利。

(2) 休闲体育作为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必须, 人人都应享有获得健康的权利, 同时也是个体的终身需要和全民健身的主题。“中国的首部《体育法》于1995 年获得通过, 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 岁总人口33.9%, 有60.7%的城市居民到各类体育俱乐部参加健身活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认真落实"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 从2007 年开始,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 。

(3) 人类需要健康, 健康需要科学的参与体育运动。 因此参与运动就要讲究一个原则“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要讲究科学”。人体的生理构造是非常神奇的, 人们的健康锻炼需要遵循一定的生理规律原则和科学的方法, 不能盲目否则不但达不到健康的指标反而适得其反。

4、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对健康生活构建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1) 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劳动素质,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格与人品, 培养“野性”, 解放人性。由于不良生活习惯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同时人们的原始性情慢慢下降, 因此出现同性恋, 男人趋于女性化, 缺失了那种血性, 和野性的魅力彰显。因此经常参与休闲体育可以改变现状, 让人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2) 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能使人的生理机能、 身体素质、 劳动能力、生活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是人们消除身心疲劳、紧张、焦虑、郁闷、消沉、孤独、偏执、冷酷, 保证健康、快乐生活的有效手段。但是参与休闲体育, 并非与健康成正比例, 也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促进人们的健康。不科学、不适合、不和谐运、运动超量、过度、剧烈而被推向极至都会危害人的健康, 当运动锻炼的健康目标被异化为“顽强拼搏”以及“更快、更高、更强”而失去保健养生的科学操作时, 运动便开始摧残人体, 破坏有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造成生命物质体系理想和谐状态的偏离, 继而引发疾病, 危及健康, 催人早衰早逝。

(3) 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可以有助戒除不良嗜好是防止各种慢病的有效途径。并且有助于培养个人兴趣, 加强自信和愉悦感。

(4)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状态, 还可以减少肥胖和超重患者的现象, 同时还可以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 并且可以改善个体身体素质, 提高生活品质。

(5)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对生理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休闲体育有助于调节紧张情绪当今世界是一个快节奏、 高效率的社会, 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许多紧张和压力, 同时也造成了情绪的不好状态”。“紧张的情绪会降低和抑制人体免疫功能, 良好的情绪和稳定的心情, 有利于保持和促进人体机能的稳定”。休闲体育还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 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 改善不良生理和心理状态, 是当今社会健康生活构成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孟刚.论健康、体育与生活方式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2008, 03.

[2]余贞凯.论休闲娱乐体育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J].2007, 04.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3

摘要中国是正处在巨大的社会转型期,深刻的社会变化正在剧烈的震荡着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设想。在21世纪,传统武术在和谐社会的发展中正在慢慢的渗透,悄无声息又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推动社会的发展,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起到了积极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武术人

自从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的成就说明了:我们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个又一个的政策的颁布出台,我国在不断地进步发展。30多年来,社会变迁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传统武术的定义

传统武术是由传统与武术两个概念复合而成。首先,从传统角度看,“传”,原指古驿道沿途设有许多驿站,传递信息,使者每到一站,便可换乘车马,继续赶路传,“驿也。”“传”的含义是指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引申为相传继续,代代相传的意思。“统”,本义是茧的头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一脉相承成世代相继的系统。

那么说明是传统武术呢?按照现代逻辑学的科学定义:“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形神兼备,打练结合,内外合一的修炼,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合。”

由此传统武术的定义可以看出传统武术是一项主体是人,人在锻炼同时内外兼修的一种锻炼方法,我们在目的看出来,它是集修身、养性、文化于一体的活动项目。

二、武术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武术对人的人文关怀

我们现在正在构建的科学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以人为基础上的。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

1.武术的修身

当今,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加深普及,工业化和自动化,当今社会人的身体素质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要义是以人为本。

中国武术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人文关怀上。武术人常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物我两忘”和“形神兼备”。其实在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武术的表现形式一直在变,从前到后依次为武舞、技击、套路、健身。当然不管是哪种形式,强身健体的本质都一直伴随着武术的始终。还有讲究“意识、动作、呼吸”三合一的太极拳,内外兼修,以手、眼、身、步伐为导引与吐纳相结合,健身效果最为明显。

2.武术的养性

武术是以与中国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讲究礼、仁、义,在武术中也就无形的融入了相关的元素。由于中国武术和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蕴含深刻,充满哲理,武术也就不单单是一种体育运动。它也有丰富的文化、人文底蕴。所以很多武术高手从外表看起来气定神闲,犹若得道高僧,反而看起来不像是“练家子”。人与武术是结为一体的,武术的底蕴就在无形中,慢慢的散发出来,因此武术也就对人有了养性这一说。

(二)武术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影响

和谐社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只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人民才会安乐,社会才会和谐。在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占主导的大背景下,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人缘没有钱缘,那么这个行业想要兴盛可就难了。经济社会的大环境给予了武术发展机遇,同时武术也带给了和谐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武术最基本最原始的体现就可以说是功夫电影。像金庸剧、古龙剧都是以武术的武打场面为题材的剧本,都不断相互促进着,发展着。在随着成龙、李连杰等一批武术明星的成功,中国功夫在世界的发展也不可同日而语了,武术在全世界飞速的发展,同时发展不仅是武术的发展,同样也给中国的其他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翅膀。

(三)武术对和谐社会政治的意义

当今的中国处在一个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政治一个敏感的字眼,在体育界已经显得不是多么刺眼。在体育的历史上有“小球转地球”的佳话,同样武术也推动着中国和谐社会政治的发展和交流。当今的武术在促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也使中国的政治在世界上得到了了解、认识及认可。政治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在武术的影响下使它进一步得到传播和认同。

三、总结

和谐社会是我国正处在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传统武术在这期间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和谐社会的人、经济、政治不断推进自己的影响,我们应结合时代特征,突出发展传统武术修身养性的文化本位,接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使武术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成长,在自己壮大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的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 吴金伟.传统武术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路径[J].武术.搏击科学.2010.10.

[2] 武冬.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落差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3] 鄢行辉.浅析中国传统武术对当下社会产生的作用及影响[J].大众体育.2010.12.

[4] 张江南等.对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4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要通过社会契约法、理性反思法、排除法对正义的内涵、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制度只有符合平等自由的.原则和差别原则从而达到自由和平等的恰当平衡时社会才是正义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代际平衡论”、制度与个人关系理论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李建芳 Li Jianfang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人文艺术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9(6) 分类号:B0-0 关键词:正义   社会契约论   两个正义原则   原初状态   最大的最小值  

大学生如何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5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首先应该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只有明白了这些才会知道向哪个方向去努力和发展。其次,我们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定义好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也只有明白这些才有了向导,才能把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去。

自己与自己的和谐是其他和谐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将自己分为两面,内在和外在。内在方面需要自己多看书来提高自身修养,多经历困难和磨难来增加自己的沉稳度。外在方面应该加强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励志的大学生。其次,与同学室友相处则要以礼待人,以诚相待,避免不愉快的事发生。同学之间笑脸迎人,友好相处,这也是一种和谐。再次,在校园里,老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着校园生活,只有彼此尊重理解,我们才会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去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欢乐。最后,我们也应重视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大自然的造化和恩赐,与整个校园和谐相处。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深刻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的科学解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一切的积极因素,才能最终达到人民的聪明才智全面发挥,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到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的目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与中坚力量,可以通过参与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动力。

首先,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形成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中,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为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一定的努力。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活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具有明显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特征,其活动的主要范围和出发点也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社会无偿付出,使得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核心理念也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其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心,树立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当然,强化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并不等于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丰富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经济的壮大同样也需要世界这个大舞台。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不但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更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吸取文化中的精华。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立足国际环境,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内外经济竞争中的强者。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力的社会,竞争并不是直接的对抗,不是两败俱伤。相反,在很多时候,竞争是通过协作共存来实现的。实现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6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

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7

一、农民工政策的转变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农民工的政策也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

(一) 限制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 我国在公共政策上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极不平等的社会层次,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 国家的农民工政策有所松动, 于是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地区流动——“民工潮”, 引发了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诸多问题。为此, 当时国家采取了“堵”的政策, 目的是加强对民工盲目流动的管理, 限制民工的外出务工。但各种限制性政策却无法阻挡汹涌而至的民工潮。在这个时期, 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民的流动限制有所松动, 但总体而言, 农民的流动还是受限制和约束的。

(二) 放宽阶段

1992年以后,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开始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的条件, 对农民工的管理政策也由“控制盲目流动”调整为“鼓励、引导和实行宏观调控下的有序流动”。随着政策的变化, 大量民工开始在城市工作、生活和定居。在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的同时, 国家积极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 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 重视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 2003年前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1号文件, 要求各地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 强调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2003年4月, 国务院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 该条例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

(四) 完善阶段

2004年1月,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我国政府承认了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属性和重要地位。另外,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对保障农民工的公平就业权、参加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权利给予了明确规定, “两法”的颁布实施, 将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农民工问题将是社会能否和谐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亿多的农民工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就是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解决他们的问题, 也就是解决社会的问题。我们已把构建和谐社会列为我们的努力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对农民工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必须落实农民工政策。

二、农民工政策调整对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的重大意义

(一) 促进了城乡和谐

目前, 我国工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但城市化程度却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放宽, 城市化进程加快, 2002年城市化率已提高到39%。推进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并实现稳定就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大批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 其中一部分逐步转化为工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 每年将有不少于1300万的农民进入城镇, 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城市化进程会大大加快。

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 从而人地关系大大缓解, 农民人均可利用农业资源条件得到改善, 使得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 随之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必然造成土地的分散经营, 土地规模因人口增长和农户的增加而越分越细。小规模农业生产的成本反而会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可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 搞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率,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农民工政策的调整将使农民工受益, 能够在城市安家立业, 这样, 一方面促进城市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 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

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是生产力。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国度, 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在非公企业中表现较为突出, 除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外,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不给农民工购买保险, 工伤不治疗, 医药费不报销, 损伤身体不赔偿, 公休日不放假, 不发加班费, 克扣工资等, 这些都是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形式。。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调查, 55%的农民工遇到过拖欠工资的事, 参加工伤保险的占44.7%, 参加医疗保险的21.2%, 参加养老保险的仅有10.6%。不注重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反而随意侵害民工权益, 导致劳资纠纷复杂化和尖锐化。终于, 长期处于劣势的农民工作出了“用脚投票——离开”的方式进行抗议, 以民工荒让企业为长期忽视民工权益付出了成本和代价。这种代价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发展都是离不开劳动者的, 离不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 必须尊重民工, 才能让他们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 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和谐

农民工已经脱离农业生产, 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并居住生活, 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市、城镇的二、三产业, 收入以货币为主。另外, 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超越了农民的境界, 更接近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对于农民工有巨大吸引力, 说明农民工在心理预期上对于城镇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向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调查表明, 对目前工作单位满意的占28.7%, 比较满意的占44%。总体上农民工对目前的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 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仍然束缚在亲戚、老乡或农民工的范围内, 他们与城市人的交往只限于生产、生活方面的联系, 而感情交往极少。进城农民工群体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 在城市普遍性地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对待, 这是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归属感不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国家调整农民工的政策, 提高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200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许多城市也取消了农民工的就业限制, 从差别对待到一视同仁, 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

城市社区举办了各种活动, 增加与市民之间的互动。进城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经历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面临一种高度的再社会化过程。城市居民社区应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承纳与整合。城市居民社区在吸纳和同化新成员以及城市社会整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强培养农民工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意识, 增强社区认同感。

(四) 促进了社会保障的完善

2004年, 农民工占产业工人的30%左右, 到了2005年, 这一比例已上升为46.5%。比例在一年内增长了50%, 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在这种情况下, 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具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越早成本越低。长期以来, 农民工与城镇工同工不同酬, 同类工一月工资差500—800元。另外, 绝大部分的农民工难以在当地定居, 更换工作频繁, 导致农民工不断参保、退保, 而有的农民工根本就没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为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年老回家后根本得不到保障。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调查, 医疗费来源88.5%是自费, 社会保障满意的占6%, 一般的占34%, 不满意的占60%。

农民工群体是一个过渡性群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这个群体将逐渐融合到其所属的产业工人中去。2003年4月27日, 我国第一部工伤保险法规《工伤保险条例》公布, 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2006年,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出, “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 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可以肯定, 国家农民工政策的出台将在促使企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既涉及到地区协调, 又涉及城乡对接。就需要中央政府统一政策, 解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属地管理等相关问题。在基本医疗方面, 尽快实行全国统一联网, 使流动人口个人帐户可转移等。逐步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可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先建立可跨地区转移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待时机成熟后再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三、进一步落实农民工政策的保障措施

第一, 给农民工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待遇。尤其在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分配上, 必须考虑到并适当地优先考虑他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现实需要和应有权利。第二, 必须加大对企业执法检查和监督的力度, 尤其是对于应当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而故意不办的企业, 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确保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第三, 加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教育, 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强意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修养水平, 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第四,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 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市民的接纳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开展对城市广大市民思想宣传和教育, 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尊重和平等对待农民工的思想和风尚, 为农民工创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摘要: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也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国家农民工政策调整促进了城乡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以及城市社区的和谐,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保障的完善。落实政策不仅要依靠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关键词:农民工,政策调整,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徐永新.我国农民工的政策演变及未来走向[J].河南社会科学, 2004 (4) .

[2]卢昌文, 石红春.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皖西学院学报, 2008 (3) .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孝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

一、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内涵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历揽古今,无论是孝感动天的禹舜,还是亲尝汤药的刘恒;无论是百里负米的仲由,还是芦衣顺母的子骞,无不体现着敬亲养老的高尚品质,无不流传着感人至深的孝道佳话。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孝文化源远流长。公元前11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孝”。《尔雅》谓“善事父母为孝”。朱熹在《论语集句》中认为孝乃“善事父母”之谓。 许慎在《说文》中谓:“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即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申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简言之,孝文化是涵盖一切关于孝的思想观念、理论制度、行为规范、文艺作品及相关民风民俗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孝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追求个性解放,及我国教育制度的缺失,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开始减弱,家庭养老观念开始淡漠,传统孝德遭到了中断和失落。家庭养老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近年来家庭赡养纠纷增加,有的甚至发展到刑事案件。老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那些高龄、多病、无收入、无配偶,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的赡养问题更是困难重重。而对那些自身有经济收入,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而言,他们更多的是感到子辈对自己的冷落,感到的是精神赡养的间断。子女对老人往往是使用多,关心少,缺乏情感交流,使老人倍感孤独、凄凉。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不仅仅表达了儿女的心声,也是寂寞父母的念头,它更包含了子女对父母孝之“缺失”的普泛性存在。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据调查显示: 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孝文化

首先,要讲孝道,树立起尊老、爱老、敬老、养老,事亲行孝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孝文化对于保持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真正树立起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理念;要真正形成弘扬孝文化,遵守“孝”这一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让每一位公民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责任,并时时刻刻坚持讲孝道,坚持身体力行,尽心尽力而为。

其次,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和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孝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使遵守孝道, 崇尚孝文化日益深入人心。要通过对孝文化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使孝文化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践行。

第三,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使之养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习惯。弘扬孝文化,广大青少年是关键。要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开展孝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唤起广大青少年的“孝心”。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把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第四,要理直气壮地反对一切不孝行为,对于触犯法律的虐待老人者,要依法坚决给予惩处。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赡养父母、不孝敬老人的行为,甚至时常出现虐待老人的恶行。对这些恶行,社会应该进行强烈的谴责。加大养老社会化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养老社会化进程。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养老方式,加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更加合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鼓励人们把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形成良好的孝文化环境。.

第五,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孝文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新精神。时代是不断发展,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孝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丰富多彩、生活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所以,必须在保持尊老传统,弘扬中华孝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孝文化以时代的特征。在当代弘扬孝文化,应该注重人格平等性、义务双向性、情感性、精神性和自律性等。

总结

综上所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不断的充实,形式上不断的创新。而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孝文化的弘扬出现了淡化的新问题,人们的孝德观念日趋下降。因而加强弘扬孝文化,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余玉花. 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 伦理学研究,2007(3).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及论文 篇9

——学习党的十六大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本人深受鼓舞,并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是硬道理。这句精辟之言同样适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也明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这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社会,都要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这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也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要求涵盖了很多方面,需要在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全面实现。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大潮中,不进则退。只有加快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加快发展,国家才能有更多财力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机制;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有成效地减少贫困,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缩小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因此,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发展,其次是科学的发展。以历史的眼光看,旧社会是不和谐的社会,其不和谐的根源和表现,首先在于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其次是经济落后基础上形成的贫富对立等社会矛盾。在我们的社会,由于剥削阶级被消灭,阶级对立消失,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不和谐已经基本不存在。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贫富差距还存在,这是现阶段社会不和谐现象的经济原因,也是基本的根源之一。现阶段,我们要看到,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这些与社会和谐并不是同步的,发展了不一定和谐,发展了更要注意利益关系的协调,注意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兼顾的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和谐的现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到来。和谐社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工作来实现。

建设和谐社会与加快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只有通过发展,才有可能缓解和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发展中的难题,注意协调发展,才能使发展更加顺利、更加可持续、更加符合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在对发展问题认识上的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际上都是要探索一条发展更快、代价更低、收益更大、更能够普遍受益的发展道路。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更不是仅仅指GDp的增长,而是包括了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发展的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发展,这都是对发展认识上的深化,而不是否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条经验,是基于我们长期社会建设实践的总结。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和把握建设和谐社会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坚持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XX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具体部署部署,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搞好协调指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本人一定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工作实际,将构建和谐社会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刘 鹤

内容提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等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执政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没有先例的。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凝聚全国人民的意愿,大胆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勇于进行开拓性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总结我们党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全面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推动这项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在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性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统筹协调各方面重大关系等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经验,也有过“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的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2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和谐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还明确了三个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其建设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这就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体制、动力和目的,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利益分配的机会和过程公平,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就是全体人民都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各族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创造才能得到尊重和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安定有序,就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得到广泛认同,经济和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个总要求,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系。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从执政为民的根本执政理念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选准切入点。这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存在差异的,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事业,特别是加快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司法不公等突出矛盾;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努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进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从这些切入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实现新的跃升,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

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提出这一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少有五个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我国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妥善处理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制约。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这四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正发生很大变化。自然资源的约束全面强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的制约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怎样使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我们不能不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新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和变革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对保护产权和各项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使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下一步,改革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各种既得利益,这使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

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逐步成为大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正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对重要商品价格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看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法律形式加以完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就是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护人权和产权。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强化的势头得到扭转,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确保这个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机会和过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趋于合理,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的进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充分就业,在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就是要做到: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更加合理,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就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取得广泛共识,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就是要做到:全社会更加团结和睦,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分工合理、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的互补型网状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就是要做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用上安全的食物,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在明确提出这些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六个必须”的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我们要按照这些原则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人民日报》(XX-11-03 第09版)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百问百答

上一篇: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下一篇:港口作业委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