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024-07-2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共12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1

10国贸2班樊生儒 201015280226

在传统观念中,军事安全、政治安全总是居于国家安全的首要地位或核心地位。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安全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逐渐取代军事安全、政治安全,成为国家安全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发达国家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以及我国国内矛盾三个方面研究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优势的压力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服务于其资本的全球扩张,攫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剩余,巩固和提高其竞争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凭借其拥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国际规则优势,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国际分工梯度的中、低层次,而将自己放置在国际分工梯度的高层位置,以此形成能使利益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倾斜的国际分工格局。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对我国极其不利,它不仅使我国获利较少,而且严重削弱了我国抵挡发达国家传递经济危机、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能力。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使资本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强,企业兼并活动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在各跨国企业扩大占有其他国家市场、资源和技术时,往往使被收购企业所在国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威胁到他国的经济安全。

近年来,一些大跨国公司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容量,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在我国某些行业和经济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控制能力,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们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廉价并购,用控股的方式吃掉在我国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并且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中国名牌企业,强力抢夺我国市场,垄断程度相当惊人。例如,AT&T通过与上海合资,成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骨干企业,其产品占市场份额的1/4;摩托罗拉无线通讯器材产品占据我国市场的大部分;瑞士的迅达和德国的奥的新基本上垄断了我国电梯市场。这不仅使它们获得了巨额垄断利润,而且使我国企业的民族品牌难以立足,直接抑制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2

第一, 制度的保障。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可充分享受WTO组织内所构建的一系列贸易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 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WTO框架下的主要贸易协议, 如CATT、CATS等均为其成员国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GATT的下属协议《信息技术协议》 (ITA) 降低了大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 促进了信息产品的贸易自由, 而信息产品市场的活跃将极大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 GATS第四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则进一步打开了全球基础电信市场。各国的基础电信贸易大多被政府机构或部分大企业垄断, 第四议定书中达成的市场准入承诺, 能够起到一定的消除垄断的作用, 为我国电子商务走向国际化并向更多的领域渗透打开便利之门。

第二, 资源的共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之间可以实现资本、技术、人才、服务等资源的有效流动, 有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尚不成熟, 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资源相对贫乏和落后,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于我国经营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 努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的资金和技术, 提升自身的实力, 确是当务之急。如今, 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对贸易和产业环境带来的这种变化, 也认识到电子商务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将会有更多的厂商介入到电子商务领域, 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更具活力。

第三, 开放的平台。经济全球化将原本分散的各国市场整合为一个大市场, 各国之间通过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和公平的竞争平台, 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电子商务而言, 其发展是建立在网络的高速发展基础之上的。然而, 由于网民的需求各不相同, 使得任何一个网站都无法全方位地满足所有网民的需求, 在网站建设中资源的贫乏与短缺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 许多企业已经感受到资源融合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在全球大市场的背景下, 这种融合有了实现的可能。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一)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仍处于不利地位

经济全球化, 说到底, 就是全球共用一个游戏规则, 而这个游戏规则无疑是偏向于其制定者, 也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 这也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从属地位。跨国公司的强势与垄断, 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被动和落后, 都给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发展中国家很难获得与发达国家同样的话语权。

(二) 我国的电子商务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

1. 网络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来讲, 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无论是网络技术、信息内容、通信速率, 还是资费水平、安全保密条件等, 都难以望发达国家之项背, 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 若要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刻不容缓。

2. 缺乏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流程都是在网络上运作的, 期间涉及到许多安全问题, 诸如电子支付安全、用户信息安全、货物安全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电子商务便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网络运营环境安全性仍然较低, 交易信息遭到窃听、篡改的现象时有发生, 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亟待提高。

3.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除了无形商品, 电子商务中还包含大量以有形商品为对象的贸易活动, 商品的配送问题不容忽视。商品配送的有序进行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物流配送系统, 而现实中, 我们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现状显然并不尽如人意。运送费用的高昂及运送时间的延长等问题往往令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滞后的物流配送体系正束缚着我国电子商务前进的步伐。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第一, 加大力度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从基础上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保障, 中央和地方都应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丰富资源,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服务, 努力进行软件研发和技术攻关, 争取早日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另外, 对现存的一些网站进行大力改进, 妥善解决网络技术落后、安全和保密条件差等问题, 以便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第二, 加快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为解决当前我国物流配送的混乱局面,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扫清道路, 政府应认真规划, 加大资金和设备的投入, 争取早日建立起一个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 并以此为据点逐步向外辐射, 形成遍布全国的畅通无阻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第三,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的立法体系。目前, 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于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 使得部分不法商人及垄断资本钻了空子, 侵犯了一些商家的合法利益。因此, 我国应从解决当前的问题入手,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 构建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体系, 为电子交易的公平和安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电子商务是一条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然而, 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而未来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 还需要政府和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摘要: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 电子商务被认为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来说, 经济全球化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发展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6) .

[2].宋玲.电子商务: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第2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际会计趋同 经济影响

引言

国际会计趋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对每个国家经济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关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原样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完全废除掉自己国家之前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另外一种是基本相同,也就是在实质内容和原则上和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是具体的内容仍然保持各国的特色。我国在2005年制定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他国家也相继制定了国际会计趋同,国际会计趋同已经成为了当前时代的必然要求。

1. 国际会计趋同的概念

其中“趋同”本身的涵义是一种为达到某一个点的运动过程。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推进工作,其目的就是:对不同观点进行调和,尽可能的把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协商调整,使各国之间可以进行沟通、理解,最大化的减少矛盾、障碍的存在。自1993年开始,国际会计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一套完整的、完美的,并且合理的会计准则,到2000年3月完成在资本市场上开始进行应用,致使国际会计准则的全球化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到2001年进行成功改组之后,国际会计委员会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就又制定了一套高質量的、可理解的,并且还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全球化会计准则,这一套准则各国必须严格进行运用,这也就促使了各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趋同。自成功改组后,国际会计委员会就不再用“协调化”一词,改为了“趋同”一词,也就代表着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协调发展成为现在的追求趋同,也就是实现标准的统一化和一体化。其中曲晓辉曾说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因为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致使各国的会计准则不断进行协调,之后又在国际强势集团的推动之下,也就逐渐向可以进行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这一目标进行发展,其中这一过程也就是国际会计趋同。另外陈毓圭也曾指出,国际会计趋同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各国会计准则从不同逐渐向相同进行发展的过程[1]。所以说国际会计趋同的涵义也就是各国不同的会计准则,向单一的、相同的、全球化的会计准则转变的过程。

2. 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影响

2.1国际会计趋同给我国带来的正面影响。国际会计趋同给各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所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正面影响有:(1)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的工作质量,有利于进行规范化、法制化会计信息披露以及提高其透明度。在这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际经济交易肯定会逐渐的增加,其中经济业务量也会有所提高,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所以我国必须完善对外贸易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建设,为国际协定和条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有利于我国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以及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操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主要包括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执行,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等,其中涵义也就是首先要有一套清晰的、准确的、正式的且被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监督制度;其次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准则;最后对外提供有关经营信息,这样不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还对信息的供给进行了约束,对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行了一定的维护[2]。(2)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自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迅速的发展,也就要求会计必须要把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准确客观的反映。特别是跨国公司更需要尽快的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之中,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熟悉掌握,这样才能够对企业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其中国际会计趋同则非常有利于我国对其他各国在进行会计趋同时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借鉴吸取,同时也可以让世界对中国进一步进行了解。另外国际会计趋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对企业成本进行了降低,使跨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不再用花大量的资金去聘请国际会计人员来做账,方便了许多;我国会计人员在国际上和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进行了业务学习,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些企业也会逐渐加大对会计工作的重视,不断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也带动了整个财务系统的发展,从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3]。(3)有利于我国兼容并包,对我国的民族特质进行提升。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是针对于国际会计惯例,为能够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所以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比较注重法制化以及统一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但是在审慎性和保密方面却做的不够,这样我国在进行国际会计趋同的时候,则就可以对自己的文化进一步认识,对未来国际会计趋同上即将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测,为其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2.2国际会计趋同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1)有可能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不相符,而导致我国会计发展滞后。国际会计趋同虽然经历了时间和其他国家的检验,但是各国会计制度的形成是深受国家社会形态、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的影响,所以国际会计准则并不一定会完全适合我国的会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会计准则趋同时就不能只是一味的进行模仿,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使之能够对我国会计发展产生促进作用[4]。(2)我国市场经济日汇总不够健全,这就有可能会在进行趋同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的迷失,不利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另外对于国际会计准则中一些难懂的地方,就对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加大,并需要提高会计培训成本。

结语

国际会计趋同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消除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正面影响,就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来进一步进行探索,所以国家教育部门也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会计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2006,10.

[2] 何秋连,浅析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大众商务(创业版),2010(11),81-83.

[3] 范博娟,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影响研究[J],大众商务(创业版),2010(11),85-87.

[4] 刘威,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影响研究[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54-5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利益改革开放1993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国会作证时第一次提出国家经济安全这一名词,以往理论界在谈到涉及经济与安全的问题时只是讲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名词的出现说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关系”变为一国发展稳定中一个战略性概念,“一个终极目标”,不仅仅是研究的基础,也成为研究的目的。同时事实也证明,在冷战结束后的这15年来,国家经济安全已经越来越超过国家政治、军事安全成为国家利益实现最重要保证之一。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中国人民经过辛勤的奋斗和艰苦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使一个占世界1/ 4 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了贫困, 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伴生而来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现, 其中,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就成为一个重大和现实的课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到: 在新形式下既要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又要使经济不出大的风险, 保证经济主权、国家安全不出大的问题。这显而易见地表明了改革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关系, 也明确地指出不让经济安全出大的问题以致干扰改革开放大局, 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所以,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关系, 并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安全问题长期性和复杂性, 使经济安全稳步、健康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一、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利益得失

当前,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际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并购在全球范围内扩展;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资本流动转移更加便利,规模不断扩大;国家间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协调程度得到加强;“知识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在这种趋势为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蕴含着很多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

学界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就是要加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经济全球化对各国都是机会,但各国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要正确看待全球化趋势。比如,中美两国可以说都得益于全球化,对比两国可以发现,美国作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极其善于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这体现在:第一,制度法律

层面上。1983年《美国国际投资政策》中设立前提,外资不得损害本国的经济安全;《保护美国产品法》要求对美国境外生产的增值50%以上产品的在境内销售要进行限制;《埃克森—佛罗里奥条款》(即721条款)要求有关部门协助美国总统对外国投资者收购美国公司或业务进行政治审查,以确认有关交易是否“威胁或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第二,组织机构设置上,成立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查外资并购美国企业的行为,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由此可见美国在获益同时,一方面利用法律法规等制度上的安排对贸易金融投资进行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机构机制对于涉外经济进行管理,巧妙地保护着自身国家经济安全。而我国在这方面则相对落后,以外资并购为例, 2003 年4月开始施行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在19至22条对外资并购活动的垄断问题进行了初步规范。但《规定》属于行政性法规,法律层次低且存在较多缺陷,规定也不尽详细,因此该法规实施以来,尚无针对任何案例启动过相关审查机制。总之,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肯定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做好定位,搞清弱点,分析我们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净收益构成,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经济安全审查保护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好国家经济安全。

(2)正确看待全球化条件下外资收购和并购以及贸易顺差。当前外资收并购活动已是一种趋势,可以说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鉴于外国投资者(包括具有外国政府背景的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各种资产和某些战略性产业进行并购整合产生的重大影响,在应对措施上我们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制度层面的法律完善,行政层面的政府关注,经济层面的企业发展应当共同努力,寻求开放经济与国家经济安全间的有效平衡。同时也要加强研究,利用我国外贸顺差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的特点,既看到我们在贸易依赖上的缺陷,又要在战略上利用这种缺陷,变害为利,在国家经济安全上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

(3)正确看待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在体系内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规模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素质,认真研究如何通过国际经济协调,促进本国利益的实现。既要从中受益,又要承担责任;既要有话语权,又要有接受度,以期更好地适应当今的国际体系和制度,向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进行改造和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等的相互依存度进一步增强, 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一体化的洪流中。如今, 各国间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意识日益强化, 双赢和多赢思想被广泛接受, 彼此都开始顺应全球化的要求, 开始了相互关系的协调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在此情况下, 中国经济已不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里, 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置身事外地去发展自己的经济, 所以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强调: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应将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 中国未来的经济安全不是单方面的经济安全, 更不是以损害别国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安全, 而是体现了地区视野和全球视野的共同经济安全。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几代领导人都立足国情,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 将经济发展视为国家的最高利益, 突出了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基础地位, 并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把经济安全提高到了关系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地位。为此, 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指出“: 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一语道破了经

济发展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安全问题, 揭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国家安全的基础作用。

国际上一直有一个普遍认识, 那就是国家的贫弱是最大的不安全。因此, 一个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能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主要由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国家对本国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控制力和抵御内外威胁的能力等构成。对此, 我国领导人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们视经济安全为国家安全的“ 物质基础”, 认为科技领先、国力强盛才是国家安全最可靠的基础。确实, 只有经济实力增强了, 才能为逐步形成的经济安全机制、强化保障手段提供物质可能性。反过来, 只有经济安全机制功能正常发挥, 才能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创造更好的条件。

各个国家的利益存在差别, 而利益的特殊性必然要求确定实现这些利益的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围绕着运转的国家利益, 而国与国之间的各自的国家利益又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比如说能源问题中的石油问题,OPEC 成员国家希望国际石油价格比较高以使其石油利润最大化, 于是他们会尽量控制出油量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而用油国, 就目前来看最大的用油国仍不外乎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 他们自然会动用浑身解数阻止OPEC 成员国控制出油量从而控制国际石油价格, 以便利用OPEC 的廉价石油“ 润滑”自己庞大的经济。于是双方就有摩擦和对抗。如果OPEC 成员国如愿了, 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就会受损, 经济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而事实上是发达国家得逞了, OPEC 成员国的经济安全状况堪忧。

在商品生产和销售领域, 特别是银行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 使保障经济安全成为现实问题。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 为了生存的安全, 单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科技的国防工业是不够的, 还需要具备许多的社会经济条件, 比如发达的日用品和服务部门, 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和改革具有可靠的社会基础, 同整个经济实力保持平衡的、足够的国防实力,国家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等等。苏联解体就有这个原因。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东南亚金融风暴。

三、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

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许多国家都在设法通过内部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来适应这一潮流, 寻找最佳的利益结合点, 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我国除了顺应历史潮流,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外, 别无他法。可见, 我国的经济安全也必须以此大环境为背景, 在这样一个变化、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地实现, 因此它要求我们持更开放的国家安全观, 追求更全面融入国际经济、更多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安全目标。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必定包含着社会稳定的内容, 即维护经济稳定、防止和解决社会经济冲突的能力。实行改革开放可以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本身就是对中国经济社会这一大系统进行的全面的、系统性的改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 出现经济的不稳定局面和因素在所难免, 表现在经济安全问题上就更加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比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失业、人口膨胀、疾病流行、毒品泛滥等都可能引发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危及经济整体安全, 并进一步阻挠改革开放的顺行实施。所以,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 身处这样一

个复杂的环境, 必须对自身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充分的认识, 理智地挑战改革开放步骤和力度, 清醒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 应对日益凸现的经济、技术、政治甚至军事方面的对抗,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最大实惠, 成为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从而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 为他们创造最安全、稳定、适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所以, 改革开放和国家的经济安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改革、更新观念、促进经济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努力。

建立健全国家经济调控体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尤其是失业问题显性化、看病难且贵、新贵阶层的出现等等, 需要政府从调整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收入政策等方面入手, 建立起稳定高效的经济社会安全网以提升我国经济安全。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国企进行分类改组和战略重组等等, 不仅要彻底解决国企的历史遗留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让国企具备一种“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 永葆青春”的活力。要强化我国的金融管理, 严格控制银行的“ 呆账”“、坏账”, 减少不良资产所占的比例, 减低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市场的良性运行。在收入分配领域, 一定要尊重“ 诚实经营、合法劳动”的各种所得,要“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要体现效率, 也要兼顾公平, 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针对我国目前严峻的劳动就业形势, 必须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确保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粮食供给保障体系,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这也是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鉴于部分战略物资的短缺, 还必须建立起包括石油、天然气、铀、铝、铜、铂、镍、硼、石棉、金刚石、耐火黏土等在内的资源安全网。严格和完善税收体系, 把财政风险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 对外经济部门作好外引内联, 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安全水平。

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和预警机制建设,从战略上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往往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自动机制,良好的体系与制度安排正是这种自动机制的体现。当前我国要努力减少对外贸易对经济拉动的比重,以扩大内需为目标兼以适度投资为手段,逐步实现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的合理比例,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这就要求政府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建立健全如社会保障体系、危机管理体系、政府信息透明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制度,使经济安全的风险分散到社会各方面,既降低整体经济安全威胁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又降低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地使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在竞争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稳定。这是当前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面临的一个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要加强对国家经济安全潜在威胁的研究,同时国家安全战略也要重视预警机制建设,以便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作为采取对策和措施的依据。如何判定一国经济运行及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属于安全、不安全还是危机状态,如何评定出现某种扰动经济运行的不安全因素时一国抵御可能出现风险的能力大小,这都是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所要反映的问题。因此对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对象、监测方法以及风险抵御能力标准的研究也亟待加强。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互动,同时以国家间经济关系促进政治关系发展都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着眼点。

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国家整体或某一行业重大经济利益未受到威胁或损害,社会经济生活健康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状态。在国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防卫力和竞争力, 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一直存在着的, 只是在国际竞争尚以军事较量为主, 国家开放程度低下, 国家生产力水平欠发达等背景下,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并没有凸现出来。而今,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经济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倍加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家经济安全》2005 年版

【2】余斌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经济时报》2002 年

【3】谈世中、王耀媛、江时学等编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2002 年版

【4】高尚全《关于改革要有新突破的思考》《中国经济时报》2002 年

【5】张幼文《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与机遇》《世界经济研究》2002 年增刊

【6】易金务《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答问》《人民日报》2004 年

【7】金钿主编《国家安全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

【8】刘中伟《国家经济安全现状及研究新思路》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

【9】姜国杰《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体制改革,200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5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6

摘要: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低碳经济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笔者将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究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

基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长,导致全球变暖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均属于高碳经济状态,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依据,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势在必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节能减排含义

节能减排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针对狭义而言,节能减排,即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节约,进而达到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目的。针对狭义而言,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量。其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用电与节约用电以及技术创新和加强组织领导等属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2低碳经济基本概述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源发展受生态环境的束缚更加明显。在我国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前提下,低碳经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低碳经济,即坚持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在创新制度与技术的基础上,迫使产业转型,进而开发新能源,达到降低发展能耗的目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构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目前,以低碳经济根本要求为出发点,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指标,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合理调配经济结构,保证资源使用率,促使生态文明得以建设。

3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策略

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导下,优化节能减排发展策略。其中,主要涉及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3.1法律环境

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法的指导下,需适当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为节能减排提供法律保障。针对现有节能减排法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内容相对较多,缺少指导具体工作的法律,难以满足低碳经济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需求,导致节能减排工作效率难以提高。针对如何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以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为依据,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拓宽法律法规涉及面,完善法律框架,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法律,不断细化法律法规,包括《石油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节约能源法》等。

3.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影响,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的关键。

3.2.1为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9月正式颁布,其明确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改善我国空气总体质量提供保障,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在采用有效措施前提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致使更多的高端产品得以开发,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2.2构建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在完善碳交易机制基础上,研发节能减排新技术,实现生产方式的优化。与此同时,推动资源性产品开展市场化定价工作,及时掌握资源稀缺状况、环境成本,分析供给关系,采取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减少能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社会环境

在完善节能减排社会环境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多样化形式与手段,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宣传,增加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促使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去。例如,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手机报、报刊、网络等宣传方式,达到宣传效果,促使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以政府、媒体以及企业和公众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宣传机制,将节能减排政策宣传至每一领域,迫使节能减排深入人心,增加各界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与理解,进而积极配合国家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导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达到统一。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前提下,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为依据,在创新技术与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新能源,将节能减排政策深入企业经济发展的每一环节,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贾立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3]刘利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高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法律保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7

一、经济全球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世界粮食价格波动性增强

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讲,粮食价格从根本上取决于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粮食价格的波动是一定时间粮食供求关系变动的具体表现。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粮食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实施粮食战略武器思想,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波动呈现出逐步增强的特征。粮食价格波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都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

(二)粮食价格决定机制变得异常复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的商品属性逐步淡化,粮食的金融属性和能源属性逐步增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粮食定价机制的基础。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讲,粮食的价格取决于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求状况。但是,在特定阶段和特定时期,粮价的波动更多地不是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市场心理预期、粮食期货市场、货币供应、投资资本、主要储备货币汇率、能源价格等非供求关系因素影响。因此,粮食价格的决定机制变得异常复杂和难以捉摸。

(三)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格局日益突出

由于世界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是由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制定的,因此,世界粮食格局必然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反映发达国家的切身利益。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和能源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能够借助其金融和能源领域的优势,推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政策,进一步增强其在世界粮食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例,美国适时推动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战略,不断削弱发展中国家对粮食格局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最终推高世界粮价,获取巨额利益。

(四)增加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

在封闭的经济体系中,一国政府会根据本国的宏观经济环境、粮食供求状况、自然生产条件等多种因素构建符合本国国情的宏观调控政策,这种宏观调控政策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无论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从政策的效果来看,一国政府对本国粮食的宏观调控相对容易和简单。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下,在国与国粮食政策相互影响的开放环境中,粮食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一个国际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本国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而且必然受到其他相关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独性叠加作用,最终会增加一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并最终影响到一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二、全球化背景下粮食安全内涵的拓展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了一个有关粮食安全的基本解释,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在1996年的第二次粮食首脑会议上,FAO重新对粮食安全做出表述,认为粮食安全是:“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之前的两种关于粮食安全的界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安全的内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粮食金融化、能源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粮食武器战略的实施,粮食安全的内涵也应该反映这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粮食安全的内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粮食安全战略。

(一)粮食属性的拓展

众所周知,作为能够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重要商品,粮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粮食的商品属性以及由商品属性延伸而来的粮食定价机制被人们所熟知。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的出现并逐步增强,粮食开始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商品属性,慢慢地演变成商品、金融和能源三者结合的混合属性,并且在一定时期和阶段,粮食金融和能源的属性超过了粮食与生俱来的商品属性,这种粮食属性的拓展最终导致粮价波动的增强以及粮食定价机制的复杂化。

(二)粮食战略的博弈

以信息技术变革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各种资源和要素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给一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粮食能够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因此,从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应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科技、能源与金融优势,以金融和能源为抓手,构建粮食武器战略思想。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粮食的战略地位被空前提升,国与国之间有关粮食的战略博弈将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粮食战略价值的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必然要受到其他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粮食全球战略的影响。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理解粮食安全的内容应该把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化、粮食能源化结合起来,把粮食安全与美国的全球粮食战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从长远和根本上理解并把握粮食安全的内涵,才能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粮食安全战略。鉴于以上分析,粮食安全指的是在粮食属性拓宽的前提下,一国或一个地区把粮食安全与金融、能源安全结合起来,通过粮食能源化与粮食金融化手段和方法,确保粮食供给和粮食需求相对均衡的一种状态。

参考文献

[1]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8

[关趣词]有效需求;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283(2009)04-0043-02

1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极其严峻

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的同比经济增长速度为10.6%。而第二季度的增速比第一季度下滑0.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则比第二季度下滑了1.1个百分点,经济下滑明显加速。

然而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中国经济2008年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近四年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从06年的413万。增长到了09年的611万。

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是本来就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而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给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2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西方关于失业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而西方失业理论真正开始和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目前,西方很多经济学派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自成体系的失业理论,如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发展经济学派等。本文主要以西方失业理论来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失业的原因。

目前在大学生的失业类型主要分为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两种。

2.1由全球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目前导致大学生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凯恩斯失业理论的基础是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凯恩斯认为,“非自愿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主要与经济社会中的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有关。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有效需求不足,具体表现在消费不足、投资不足和出口不足三个方面。

由世界十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华通明略(Milliard Brown-ACSR)和数据解决方案公司Lightspeed Research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缩减了家庭的消费与投资,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幅度减少家庭的弹性消费,对于可消费可不消费暂缓消费;二是大幅度降低消费标准,尽可能购买价格低廉的替代品消赞;三是抑制了各类信用消费,其中对住房信用消费的减少影响尤为明显。四是大幅度降低风险性投资比例,把钱主要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减少股票类投资或房地产投资等。

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由于投资收益率的降低以及对未来投资预期的不佳,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以及投资规模均有所减少。具体表现在:一是为刚氐负债或改善流动性。减缓扩大生产或经营规模,压缩固定资产或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二是尽量减少原材料库存,以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三是降价倾销库存产品,以加速流动资金回笼;四是减少生产或经营规模,以提高企业危机经营时期的稳健性。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人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回落8.5个百分点。

由表(2)分析可以得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所导致的美国消费能力的下降给中国带来直接的影响就是表现为出口需求的减少,尤其是对美出口的减少。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增幅出现了快速下跌,跌幅高达10.5个百分点,2008年继续下跌,跌至8.4个百分点。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散和石油价格持续高涨,其他国家的经济也纷纷下滑。2008我国对其他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出口也出现了全面快速下滑的局面。一般讲,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到20万人的就业。

凯恩斯认为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

顾海良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应该说主要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有一些因素在以往可能处在主要的位置,但是在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这些都退居次要,使金融危机变成一种主要的问题。今年的就业形势是整个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所以劳动力需求大量减缩。引起劳动力就业的困难。

2.2由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落后所导致的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象长期存在后凯恩新主流派托宾、杜生贝等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结构性失业问题,他们对结构性失业的研究已形成了流派,并形成了一些共识。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的流动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观念结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而产生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状况。笔者认为,自从大学生就业准成为困扰我国的—个较为突出问题以来。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就一直存在,且尤为突出。

在中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层次教育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加注重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应用能力。大量过时职业被淘汰,新型职业不断-产生,而一些高校在扩招的同时,未能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衔接起来,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导致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一方面大学生失业的现象。

昊江认为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映了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还没有很好进行对接。所以要解决“今天有生源。明天没就业”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要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

(3)由于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过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而导致的自愿失业

发展经济学派刘易斯、弗景汉和拉尼斯主要探讨了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失业问题。所谓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农业部门,二是现代工业部门。刘易斯等人认为。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低,边际劳动生产率甚至为零或负数,这里有大量的非公开性失业,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吸引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

在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失业问题中,二元结构理论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二元结构的划分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个最大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别巨大。托达罗模型中,短期内乡-城人口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差异净值的增函数,即城乡收入差异净值越大,从农村向城市流人的人口就越多。

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到了大学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很多大学生将发达地区或大中型城市作为就业的首先目标。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享有的社会保障范围和程度要高以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二是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或小城市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或大中型城市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结果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宁可在大城市失业,也不愿意去小城市或农村就业的“自愿失业”的现象。

3解决我国生就业问题的措施建议

3.1金融危机下保经济增长是目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9年经济工作最终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促就业”成为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赖德胜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首先保证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了,才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才可以扩大对大学生需求的规模。

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以及就业的冲击,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宏观经济政策以刺激内需,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中央政府在2008年11月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十项措施中多项措施都与政府加大投资有关。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激励作用,并带动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十项措施中还专门有一项政策强调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依托对投资和消费推动的十项措施,为我国2009年GDP增长保持在8%以上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3.2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必须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及时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社会需求永远走在专业设置前头。

那么这就需要,一方面中国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或高等教育的研究结构能够根据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动态以及趋势,调查和研究企业人才需求的相关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并预测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未来5年内的人才需求,以科学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另一方面,高校要与企业积极合作,充分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与企业以及各地方的人才交流市场接触,并让其直接了解和感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正确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3.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缩小收入差别,鼓励并吸引大学生到中西部就业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区域收入差距过大,使大学生对发达地区就业过度偏好。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解决区域差别所产生的自愿性失业。

我国已充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崛起的部署,东北老基地的振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8年11月1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更是显示,“长三角”和“京津一环渤海”成为投资资金最为青睐的地区,同时在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的背景下,企业投资有向中西部转移迹象。调查还显示。东部地区企业计划“增加”投资的比“减少”的仅多21.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企业分别为37.4%、36.4%,表明企业投资有向中西部转移迹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9

当今时代,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现在世界范围内也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交杂的局面,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大学生的各种爱国主义精神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如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愫弱化,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正的爱国主义或者已经慢慢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就更加需要在观念、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创新爱国主义观,而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已经十分迫切。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 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 须考虑的问题.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爱国主义 国家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 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 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 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 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 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任务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 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任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现代化事业,献身祖国统一的事业

五,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 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2)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在全球化条件下,一些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称霸世界.但是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是对别国的 侵害,而且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要弘扬爱国主义.(3)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 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六,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 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2)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 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 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 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 用他的经济, 科技, 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 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 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 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树立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 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 再次创造辉煌.我们要放眼世界, 心系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只有祖国繁荣,我们才 能自豪;只有祖国昌盛, 我们才能幸福.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3)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 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 水资源供应问题,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 历史 时期被 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 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 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 经济 , 政治 ,文化,社会全面协 调的发展, 促进人与 自然 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强国.(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义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更是 一种行动.爱国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初期,华罗庚,李四 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 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 国之心不应有差别.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外, 无论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 作为中华儿女, 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 阻碍,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 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 的祖国.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真理解,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处 理好各种关系,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者.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我们要时时刻刻牢记祖国使命,为祖国争光,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总结:

以上我主要讲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点认识,从以上的讲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民族更好的向前发展的需要。不可否认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魂,无论是在以前相对隔绝还是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而没有统一的思想和灵魂精神支柱,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当然爱国主义内涵也是与时代感、现实性相适应的,我们必须根据社会时代的现实需要,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教育实效。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走向世界,这要求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历史,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当然首先要做的还是我们更多地学习掌握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在我们的心中孕育出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情愫。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更好地开展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真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年轻人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12.3.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2.组织的经理人员应该意识到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只有当组织的经理人员意识到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才能使组织内的跨文化培训更有效率,而不是走过场。

3.对驻外人员的跨文化培训不能忽略归国前和归国后培训的重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1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我国经济安全问题日趋重要。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证经济安全,是我国全面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挑战;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不可避免也受到了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威胁。本文试图从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国家经济安全的涵义和重要性的角度出发,辨证地研究和探讨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安全度,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国家经济安全指的是国家的经济在全局上合理而全面的持续发展;在国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遭到外部因素的巨大冲击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强烈的波动,从而达到规避经济风险,化解经济危机的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世界各国之所以备加重视国家经济安全这个战略问题,并从各个方面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国际环境和国家竞争的变化要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3)危害一国经济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但更主要的取决于国内因素。第四、国家经济安全程度是决定一国政局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

由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全球金融一体化,使世界经济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上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落伍,资金缺乏,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资严重不足;还存在制度的缺陷,使融入经济全球化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市场安全受到威胁,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后,由于削减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商品的配额和贸易审批制度,使我国市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

2.农业安全受冲击,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也是最薄弱的产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后,国外廉价高质的农产品长驱直入,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安全。从中长期看,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3.关键制造业安全遭威胁,关键制造业包括机械、电子、石化、汽车等。由于这些行业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关联度强等特点,因而它们也构成我国的支柱产业。衡量制造业的优劣,就看它是否具有世界品牌,能否依靠品牌优势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从品牌上看,我国几乎没有驰名世界的品牌,而美、日、德三巨头,独占全球最具价值100种世界著名品牌的2/3。

4.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金融运行中还存在着金融不安全的隐患。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偏高,并且整个金融资产质量偏低,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金融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加上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然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流动资金的短缺,这也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5.信息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融入经济全球化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信息技术落后造成的信息依赖、技术依赖和经济依赖。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尚未构筑保卫信息安全的长城,一旦西方国家发动信息战,我国的信息体系将全面瘫痪;以及软件系统等困难。

6.战略资源安全不容忽视

我国是石油、天燃气资源较稀缺的国家。一旦遇到价格的波动或石油供应线无法畅通,必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高级专门人才关系国家的安全,进而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之一。

三、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鉴于经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动荡,为实现经济社会安全的目标,我国政府应采取如下对策:

1.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经济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的步伐,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实现经济、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2.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才能获得较稳定、快速的增长,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市场上有利益资源,弥补我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稀缺,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3.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应该在该组织有所作为;要努力参与和培植以港、澳、台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组织,以保证我国经济安全。

4.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5.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6.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兴利除弊,使我国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篇12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适时召开, 提出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特别是消费需求, 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作为, 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给我国经济前景带来的不确定性。立足我国实际, 与城市相比, 农村经济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更弱。因此, 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以应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充分发挥其“外营力”作用

1.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紧迫性

目前, 我国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 民间金融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1]但是, 近年来, 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分化:一是发达地区农村的城市化。二是部分发达地区和某些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三是大量中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输出而保留少量劳动力在本乡本土从事农业。四是贫困地区的传统农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因此, 必须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现状, 采取不同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把农村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 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2.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构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明确指出, 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中国农村地区提供过金融服务的, 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的方向, 强化职能、落实责任, 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 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保持县 (市) 社法人地位稳定, 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监管,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2]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以此充分发挥系统“外营力”作用, 形成稳定健全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二、农村生产和土地问题的制度图景

1.给现代农业一个规范的田野: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决定》指出, 要“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 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 提高耕地质量, 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由此可见, 最高决策层已经充分意识到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的重要性。

(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当下出场[3]

①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已经具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大约有2.1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 导致农村大量土地闲置。基于此,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 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已具备了客观基础。

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环境业已形成。

我国农村目前已进入到社会化小农阶段, 农民的货币收入主要来自非农收入, 土地不再是其谋生的唯一手段。此时, 农民对土地权利的保有, 是基于两方面考虑的:一是土地的最后保障功能。在城市不能给进城务工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的情况下, 土地就是他们最后的保障。二是土地权益补偿。由于缺乏一套合理的补偿机制来为放弃土地的农民提供物质补偿, 农民不愿意无偿放弃权益。因此, 在现阶段, 在土地仅起社会保障功能的时候, 用制度保障替换土地保障, 用市民基本生存权益替换土地权益, 使进城农民自愿流转、转让土地承包权, 这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③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依然强劲。

最近几年, 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政府补贴不断增多, 有很多农民愿意扩大自己的土地, 进行规模经营, 尤其许多种粮大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有着扩大种植规模的强烈愿望。

此外, 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仍然看好农业经营, 具有返乡种田的积极性。他们认为, 此时正是搞土地规模经营的时机。近年来, 有不少进城农民返乡要回转包出去的土地自己经营。可见, 农民已初步具有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在动力。

(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价值反观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推进农民由传统走向现代, 由世袭转向职业, 由兼业走向专业, 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现代化的主人。当然, 这种转变不会一蹴而就, 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 将为这一转变的到来, 打下牢固的基础。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座性考察

回顾历史, 1984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和法律, 没有一条是限制农村土地流转的。《决定》也指出,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决定》在这一方面与历来的法律和政策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 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加强执法监督, 对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随意变更土地承包合同、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违法行为, 要坚决依法纠正。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要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市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 (承租方) , 承包方 (承租方) 有权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土地流转收益全部归承包方 (承租方) 所有。这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虽然马克思研究的地租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 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 两者都属于市场经济范畴, 所以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改革仍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5]

在地租理论中, 地租是由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构成的。绝对地租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为前提而获得, 是无条件交纳给土地的所有者。在现今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下, 国家是土地所有权的最终占有者, 因此, 绝对地租最终必须上缴给国家, 在现实中则由集体代收。级差地租由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所构成。其中,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自身质量的好坏而决定的, 即土地由于其肥瘦程度以及距离市场的远近、交通条件等自然条件而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条件下, 级差地租Ⅰ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 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II是连续投资同一块土地而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马克思认为, 在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农业资本家要经营土地只有以租约的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好土地租期和地租的数量。而“一块已耕土地, 和一块具有同样自然性质的未耕土地相比, 有较大的价值。”[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村土地所有制, 级差地租Ⅱ是由农民 (承租方) 自己获得。根据这一理论可知, 若土地承包权较短, 农民考虑到自身的收入, 必然会掠夺式地开垦农地, 从而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不会加大对农业的科学与技术投入, 无法改变农业的粗放型生产, 将制约农业的现代化。

(2) 加快土地流转,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土地通过合理的流转, 可以改变目前经营分散的局面, 使土地经营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规模, 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 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最有效方式是土地银行。[5]简单来说, 它的功能在于向存地农民支付“存地费”, 再把土地“贷”给经营大户或企业收取“贷地费”。一方面, 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有组织和有计划流转, 便于农业生产机械化,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另一方面, 增加农村土地市场的投资主体, 加快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发展,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农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外, 使脱离农村土地的农民, 能够凭借土地入股而获得额外的土地收入, 有利于农民的非农化。

但是, 在我国创建土地银行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组织机构方面, 需形成基本上覆盖全国各省市的完整的土地信贷管理机构;其次是资金来源方面, 国家需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再次, 在业务范围方面, 土地银行不能仅局限于土地的“存贷”业务, 还应该发展与土地使用权入股相关的业务, 实现农民能够凭借土地, 进行土地抵押等业务;最后, 在法制保障方面, 应加快土地存贷流转制度改革, 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 加快土地存贷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为土地存贷双方提供民事仲裁、办证、法律咨询与服务等。

(3) 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公平合理补偿机制

对于目前的土地政策改革方向, 农民的最大希望是提高土地补偿的标准。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 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生活水平不下降, 就业有出路, 长期生计有保障。要对土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 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 还应该改善征地的程序, 切实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正当性追问

《决定》明确指出,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2]我们应该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 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 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 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 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 逐步改善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 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 更多地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 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 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 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 筛选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 适当引进, 进行组装配套, 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 大力推进农村科技进步,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

3.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 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 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 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主业化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形成一批高技术的农业企业集团。

5.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多头、重复和分散管理的现状, 要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 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

四、做好地域经济发展规划之适恰性权衡

《决定》指出,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 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2]合理规划区域农业经济布局, 应重点关注五大内容:一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储藏技术研发, 着力解决关键技术, 建立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技术体系。二是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库, 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力度, 优先建设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 保障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优质种苗供给。三是加快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和认证体系, 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四是稳步发展特色农产品传统加工, 突出加工产品的独特品质和风味, 拓展精深加工, 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五是建立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和信息平台, 在农产品的市场化上下大功夫。

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发展的规划, 改善市场基础设施, 扩大市场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大市县级粮食专业市场的培育, 优化政策环境, 增加政府投入, 重点解决基层和农民及生产者的信息连结, 努力做到以需定产、以销定产。二是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技推广体制, 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思路改革和创新农技推广体系, 坚持政府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逐步放开农村服务市场, 允许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三是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决定》用十六个字清晰勾画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 即“服务农民, 进退自由, 权利平等, 管理民主”。[2]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 更不能强迫农民接受某一种模式,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形式。[11]要进一步明确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 更好地发挥为家庭承包经营提供服务等职能, 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尽快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引领亿万农民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参考文献

[1]孙楠.农村金融机构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

[2][4][8][9][10]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石霞.给现代农业一个“规模的田野”[J].半月谈, 2008, (20) .

[5][7]汪颜质子.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途径[J].中国商界, 2008, (02)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上一篇:小学创新教育规划下一篇:安源区第二学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