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音乐教案

2024-07-27

苏教版五下音乐教案(精选9篇)

苏教版五下音乐教案 篇1

习作要求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这个人可能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可能是你的父母、同学、老师,也可能是你从书籍或报刊、电视等媒体中了解到的人……

用你的笔介绍一下这个人吧。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题目解析

1.写最能打动你,让你喜欢或崇拜的人。2.所写的人要有让你喜欢或崇拜的理由。

3.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表达人物的个性和品质。4.自拟题目。名师在线课堂 一.写什么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你喜欢他;有的人会成为你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为你崇拜他;这些人可能是你身边的人,也可能是你从书中了解到的人物…… 1.写身边的人

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有人崇拜名人,有人崇拜伟人,而我崇拜的人是我妈妈。

2.写日常生活中为大家无私奉献的人

例:我崇拜的人既不是什么明星,也不是什么伟人,而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清洁工。

3.写从书籍报刊中了解的人

例:我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法国籍的波兰科学家,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4.写从电影电视中了解到的人

例:有一个人,星辉闪耀,许多人想成为第二个他,却没有他的品格和精神;许多人疯狂地崇拜他,却并不了解他的本色。我也喜欢他,崇拜他,但我崇拜的不是他的这些辉煌,而是他在逆境中的坚持,不放弃理想的可贵精神。他是谁?他就是流行歌坛的王者――周杰伦。二.怎么写

动笔之前对作文的总体设计和构想,是写出一篇好作文的前提条件。有了好的构想,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你学过的语文课本中,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1.写好文章的开头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入主题;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飞扬,或情趣盎然。①开门见山式:开头直接点明写作的主题――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例:在我熟悉的人中,有很多人都是值得我崇拜的。我最崇拜的是我的父亲。②引用导入式:引用有关名人名言或歌词、诗句等入题,简洁而有力。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到这两句歌词,我就会想起为留守儿童办学的李灵校长,她是“2009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是我最崇拜的人。

③抒情式:通过对人物个性的总体概况,表达出自己对所崇拜的人的敬仰之情。例:每次想起妈妈,想起的不只是她对我们的爱,更有她的命运、她的挫折,还有她独特命运下练就的独特性格。如果说此生有人值得我崇拜及敬仰一生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她――我的妈妈!她的善良热情、她的聪明睿智、她对生活永远抱有的美好幻想,都会让我受益终生。

④运用修辞:如排比式,可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例:有的人崇拜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罗纳尔多;有的人崇拜能弹奏无数美妙乐曲的音乐家贝多芬;有的人崇拜知识渊博的鲁迅;有的人崇拜……而我却崇拜一位十岁的英国小女孩。2.最佳模仿写作模板

概括人物特征

开头:开门见山,详写人物事迹 结尾:抒发感情,落笔入题 事迹产生的影响 呼应开头 3.把事情交代清楚 写人物必须写事,要选择人物经历中足以表现个性的典型事例来写。事例要真实可信,具体而完整。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4.抓住细节把文章写具体,体现出“喜欢或崇拜”

写好人物需要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使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在写作过程中,要从写作需要出发,抓住人物特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描写。5.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一个人,不但要把这个人写的生动、形象,而且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让读者读了文章之后,也能够受到感染。

例:我崇拜她救了那么多的人!我崇拜她能把课堂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我崇拜她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那样沉着、冷静!我崇拜她…… 6.写好文章的结尾

①首尾呼应,点明主题

开头:在生活中,我崇拜的人很多,有歌星,有文人,还有身边的小人物……但我最崇拜的人是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十大英雄人物之一的海伦•凯勒。结尾:我崇拜海伦•凯勒,因为她热爱生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尤其具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凯勒就是这样一个百折不挠的人,我永远崇拜她!

②发问结尾法: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发问或设问)提出问题 例:这位年仅10岁的女孩凭借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准确地预测出海啸的来临,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她果敢的行为令人钦佩。这样的小英雄难道不值得崇拜吗? ③抒发感情

例:妈妈就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妈妈,我爱你,我要告诉全世界:“妈妈,我最喜欢您!” 优秀例文

外公――我最崇拜的人 开头:概括外公是这样的,引出下文 对“我”的教育:做人要讲信用

中间:详写外公事迹 对家乡人的态度:随和亲切(详写)结尾:呼应开头,我崇拜外公

我的外公是绍兴有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独步江南,得过许多大奖。作为他的外孙女,我除了特别崇拜他的书法以外,更敬佩他为人的品质。【最易模仿的开头:总括全篇,概括出外公是怎样的人,“我”崇拜他的原因。】 记得有一次,我答应为一个同学做值日,可最后忘了,害得同学挨了老师的批评,我心里十分难过。外公知道后,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一定要讲信用,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你想一想,如果你言而无信,那么谁还会相信你呢?谁还会和你做朋友呢?”【最易模仿的人物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外公是从乡下出来的书法家,成名后,他进了城,但他总是忘不了乡下的邻居。每当过年的时候,外公的老家总会有一些乡亲来请他写春联,外公总是“来者不拒”,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一次,外公生病了,老家的一位邻居却来请他为即将结婚的儿子写一副“中堂”,外公连忙从床上爬了起来。因为身体虚弱,外公的双腿微微颤抖着,费了好大的劲才站稳。当外公将“中堂”写好,那个老邻居千恩万谢时,外公却将写好的“中堂”扔进了废纸篓,一脸歉意地对他说:“实在抱歉,今天身体不好,字写得不像样,我改天一定再写一幅,裱好后给你送去,一定不会误了你的好日子的。”【最易模仿的细节描写: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外公的为人。】后来,外公真的亲自将裱好的“中堂”送到了这位老邻居家。那时我想,外公是周庸老先生的唯一传人,他写一个扇面就是上百钱,而对老家的人,外公不但不收钱(这是外公的规矩),反而一定要给他们精品,有时还要贴钱为他们裱好,给他们送去。外公为的是什么呢?

渐渐地我明白了,外公之所以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就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他总是那么谦虚,乐于助人,讲信用……外公为我的人生道路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他,值得我永远崇拜,永远学习!名师点评

1.本文结构完整清晰,先开篇点题,然后用具体事例体现外公的性格特征,最后总结抒情。表达对外公的敬仰以及外公对我的影响。

苏教版五下音乐教案 篇2

师: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母亲通过哪些方面给了我启蒙?启蒙了我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写下你的思考。 (学生自学)

师:一起来交流, 母亲通过哪些方面给了我启蒙?

生:母亲通过“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四个方面给了我启蒙。 (板书:歌谣神话童谣谜语)

师:母亲用这些启蒙了我什么呢?先看歌谣, 母亲用歌谣启蒙了我什么?

生:母亲用歌谣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让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的不仅是歌谣, 还有这些故事、童谣、谜语啊。别着急, 这个问题有点难。母亲吟唱的歌谣, 课文中写了两首, 哪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读? (生读得一般)

师:母亲是这样为我吟唱的吗?老师也是母亲, 想不想听老师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歌谣,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很温馨。

师:那听母亲吟唱歌谣, 作者孙友田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读读这段文字, 母亲的声音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生:很美妙, 很温柔。

师:请你把这些美好的感觉带着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感情朗读)

师:读的真好, 就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谁能让这芳香的音韵飘满小院呢? (再请一生朗读)

师:听你的朗读可真是一种享受。

师: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板书:音韵) 声音怎么会是芳香的呢?课前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 你怎么理解呢?

生:我体会到了母亲的声音很香甜, 就像闻到了花的香味。

师:你看, 声音是用耳朵来听的, 可作者却用独特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声音的香甜, 这便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读这两首歌谣, 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歌谣带来的芳香的音韵。 (生不仅读出了美感, 也读出了韵味)

师:从这芳香, 我们品出来母亲的声音是那样轻柔、甜美, 品出了那一首首歌谣散发出来的美好感受, 这就是歌谣让孙友田体会到的“芳香”的“音韵”。

【片段二】

师:你们看, 多么智慧的一位母亲, 她用歌谣、故事、童谣、谜语给了我人生最初的启蒙。这明明就是母亲启蒙, 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生:母亲是在月光下给我启蒙的。

师:课文中有两处对月光的描写, 快速浏览, 找到了举手示意我。

生: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唱起了动听的歌谣……

师:还有一处。

生:此时明月已至中天……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仔细读读这两段文字, 揣摩一下这两处月光的描写究竟有什么作用? (学生读书思考)

师:先请同学来读读第一处写月光的文字。 (学生读第一处写月光的句子)

师:这处月光的描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生1:月光很美, 母亲在月光下搂着我唱歌的场景更美。

生2:我觉得月光是环境描写, 为母亲启蒙我营造了一个美的境界。

师:你的感受真好, 月光为整个夏夜母亲对我启蒙营造了一个非常美的意境。推荐一位朗读好的女孩子, 请她用声音把这夏夜的美妙传达给我们。 (生朗读)

师:还有一处描写月光的, 你认为月光和母亲有什么联系呢?

生3:母亲像月光一样美。

生4:月光很温柔, 母亲也很温柔。

生5:是月光让母亲变得更圣洁, 母亲就是月光, 月光就如母亲一样。

师:月光如水, 母爱如水。正是这月光, 让母亲变得宁静、美丽、圣洁……母亲和月光融为了一体。这就是月光启蒙。

【点评】在这堂课中, 老师紧紧依托文本,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进行巧妙点拨, 引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同时, 更是把教学的指向聚焦到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的课堂立足语用目标, 开展学习活动, 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质, 突显了文本的核心价值。

1.依托文本,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片段一的教学主旨是让学生体会母亲唱的歌谣具有“音韵”之美。老师教得很有层次, 在学生体悟不到的情况下, 教师示范朗读, 引导学生感受, 继而抓住文中描写孙友田感受句子, 体会歌谣“芳香的音韵”, 学习作者运用通感进行的独特表达。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再次体会歌谣“芳香的音韵”。

这样的教学是一种课文内容与语文方法共同习得的过程。这个片段赋予语言教学活力, 又有应用的高度,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以此得到启示, 阅读教学完全可以改变思路, 从重理解内容, 转换为利用文本, 以读促悟, 巧妙地把学生从“千万次问”中解脱出来, 从而在活学活用中体悟语言情趣, 深化阅读理解。

2.聚焦语用, 感悟文本表达形式。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修订版课标的这一改变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教学有两个任务, 一是理解, 二是表达, 理解是为表达服务的。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 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实践学会“运用”。

片段二的教学中, 教师紧扣课题来组织教学, 在理解了母亲用什么给了“我”哪些启蒙之后, 又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题目是“月光启蒙”, 启发学生思考月光和启蒙、和母亲之间的关联的同时, 更是把教学的指向聚焦到作者是怎么写的。抓住文中两处描写月光的句子, 初步感受情景交融所营造的美妙意境对文章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苏教版五下音乐教案 篇3

一、 课后练习不等于强化知识的记忆

课后练习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再现和强化。纵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后的练习不外乎以下几项:1 朗读、背诵或复述;2 描红、临写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3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4 写法揭示和迁移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后练习是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积累词语,学会想象和探究,学会查字典,通过朗读或表演表达阅读感受、学会迁移文中写法进行表达……由此可见,课后练习的价值取向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年级的课后练习更是集中在“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感悟、理解后的“表达”上。

二、 课后练习不等于到了课后才做

通读课后练习,我们不难发现课后练习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练习有的可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第3题:查字典,先弄清两个“解”字的读音,再理解整个语句的意思。有的练习需要在课上进行讨论,如这课中的第4题: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这些题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文本来深入思考才行。有的到课文学完后再讨论巩固,如学完课文后,讨论第5题“这篇课文主要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经过讨论,大家更清晰地知道花儿有儿童的品质,儿童也像花儿一样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花儿就是儿童,儿童就是花儿。

三、 课后练习不等于答试题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4题:诵读课文,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这道题具有综合性,集朗读理解,想象说话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又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抓住关键字词“荒山野岭”、“青山碧岭”展开想象。试想一下:“诵读课文——想象意境——想象植树前后的变化”这不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顺序吗?这不就是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吗?所以这道题应该贯穿于整首诗的教学过程中,而不仅仅只是回答这道题。因而,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一读,达正确、通顺,学会生字新词;二读,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读,用直线标出描写“荒山野岭”的词句,用曲线标出描写“青山碧岭”的词句组成版块,再交流;四读体会我们植树的欢快心情;五读体会诗歌的表达方法。“想象”,即把文字幻化成画面,这是学习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表达效果的好办法。学生可借助相关的词句进行具体想象。由词句“千年裸露的山岩”、“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浑浊咆哮”等想象“荒山野岭”,由“披上绿袍”、“枝繁叶茂”、“美丽的家园”、“丰收的果园”、“碧波轻抚”想象“青山绿岭”。学生还可根据画面进行想象,利用书上的插图、老师收集的森林画面、平时看到的相关动物画面想象“烈日的煎熬”的寂寞和痛苦以及动物们在“美丽的家园”里快乐生活的情景。“说话”在诵读、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学生除了将诗中的词语正确运用之外,还在写法上借鉴诗歌对比、比拟等表达方式,有效地增强了表达效果。

四、 课后练习不等于只做一次作业。

課后练习有的一次能完成,但有些写作迁移类的练习则需要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感悟写法——迁移仿写——点评强化——巩固练写,经历从不会写到会写,从写不好到写好,达到人人过关的效果。

如《早》一课中的练习4:“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处所。”在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感悟写法:读第3自然段:画一画三味书屋的陈设。说说你为什么把这些物品画在这个地方?找出表示方位的词,与老师接读,让我们清晰地知道物品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明确仿写要求,观察“我们的教室”再写下来:一要恰当使用方位词,二要用一些词语表达物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 课后练习不是编者的专利设计

我们要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充分利用在课程实施中不断生成的资源,创造性地设计课后练习,让学生“语言的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滋养,进一步的培植,进一步的发展。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的第5题“这篇课文主要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早》一课中的第3题“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我们教完这两篇课文后可以前后联系起来思考,将两道课后练习组合提升,让学生找到海棠花和儿童,蜡梅与鲁迅之间的交汇点,帮助学生体会“以花喻人”的写作方法。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从荷花、小草、野花等事物中选择一个描写来赞美一个人。

苏教版五下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板书:“梦”,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加起来就是我们祖国的梦。人们常常把梦想的实现称为“梦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的祖国相继圆上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2010年……2008年……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也圆上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学习一、二部分 感悟“送行”的热烈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特别强调了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集体读)

2、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略)对,这一天是“神舟”5号首次载人航天的日子,是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的日子,是个大喜的日子。来,咱们,一同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送行。

PPT出示并第2~5自然段。(指4名学生接读)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送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场面非常热烈)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并感受送行时热烈气氛。(PPT出示送行的画面。)

三、精读第三部分,感悟“发射”的激动人心。

1、启发:发射时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PPT出示——“读书提示”)朗读课文6—15小节,找一找最让你心动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用心感受,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课本空白处,人人准备交流。

2、预设1:PPT——“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

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朗读时只有读好这些词语,才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同学们,人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的紧张呢?(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

此时此刻,假如你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现场直播,你会怎么想——,假如你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此刻你会怎么想——假如你就是即将出征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此刻你会怎么想——,假如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此刻你会想——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再一齐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预设2:PPT——“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紧张的、激动的、兴奋的)

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谁再来激动地倒数这十个数?(指名读)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生齐读

预设3:(PPT出示)“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这是“神舟”5号升空那一瞬间的精彩场面,相信一定还有不少同学都划出了这段话。这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好壮观的发射场面呀!哪些词语写出了场面的壮观?(略)对,作者从颜色、形态、声音以及自身感受等多个方面进行描写,同时还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写法突出表现了发射场面的壮观。

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能读出这气势吗? 齐读

预设4:PPT——“飞行正常!”

同学们,其实文中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被你们忽视掉了,虽然它只有四个字,但却非常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正常!——”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其实在告诉人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预设5:PPT——“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它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齐读。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影像,直观地感受一下“神舟”5号一飞冲天的壮观气势。(播放视频)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地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

三、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范读“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全,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自己试着深情地读一读第17自然段,2、杨利伟叔叔代表我们向地球发出深情问候的同时,还兴奋地对儿子说,引读: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这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地球)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有请潘伟同学来读一读19自然段。

3、听了潘伟同学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觉?(太空景色真是神奇美妙)

4、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太空中看到的我们的家。(播放“美丽的地球”)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地球,美吗?茫茫太空,多么令人神往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么奇妙的景色给读出来吗?齐读。

四、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1、继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以后,我国的航天事业一日千里

(PPT——“航天回望”“航天展望”)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发射已是指日可待,月球软着陆,火星探测器的发射也为期不远,让我们自豪地喊出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心声吧!(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超越梦想》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也预祝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苏教版五下数学试卷分析 篇5

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孟云华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55人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成绩还比较满意,中等学生这次发挥的比较好,普遍有进步。

二、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水平。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试题共计六个大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

三、学生的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部分,共有11个填空题。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

2、判断题共5小题,学生掌握良好,大部分同学丢分丢在第1小题,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

3、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第3小题和第5小题错误率比较高,学生没有掌握牢固。

4、计算部分,学生计算题成绩比较理想。有些困生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口算教学作为重中之重,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5、作图题(2)小题学生掌握较好,(1)小题学生失分很多。

6、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改进措施

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1、注重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抓课本,抓基础。

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2、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探究。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3、注重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

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数学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

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有推进作用。

4、加强教师的教学素质

苏教版五下练习6教学设计 篇6

1.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诗歌情感;区分“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2.通过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诗词,积累诗词,丰富文化知识,体会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口语交际是影视剧评说。5.学写毛笔字。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写水平。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诗歌情感;区分“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2.通过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诗词,积累诗词,丰富文化知识,体会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诗歌情感;区分“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诗词,积累诗词,丰富文化知识,体会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三部分。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1)学生读歌词,读通读顺。

(2)小组内试说出这首歌词的意思。集体交流。(3)师生交流四渡赤水相关资料。(4)练习诵读,读出情感。(5)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演唱录音。再读加深体会。2.教学第二部分。(1)读这两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4)小结: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诗意和意思。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教师范读。

(3)讨论:这首诗词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感?(4)集体交流。3.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2.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2.学写毛笔字。教学难点 字的整体布局。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知道这段话选自《

21、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4)教师重点指导“骡、彭、抚摸、念叨”等字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青、盖。2.指导。

(1)学生读贴,小结写好“青、盖”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青、盖”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评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剧情等,表达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要留心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艺术。

教学重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评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剧情等,表达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要留心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指导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看一些影视剧,注意收集剧中人物、故事情节等资料。(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有侧重的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说说文中人物特点。(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你看过的影视剧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可以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也可以模仿一下剧中人的精彩台词。要留心别人的发言。

二、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影视剧,小组内互相评论、交

三、布置作业 练习写生字 流。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同学之间相互交际。(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2.反馈。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2)师生评议。板书设计

练习6

苏教版五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游园不值》。教学准备

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古木/阴中//系短篷,小扣/柴扉//久不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春色/满园//关不住,沾衣/欲湿//杏花雨,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济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2)朗读诗句。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二年级音乐上册 云教案 苏教版 篇8

教学内容:

1、唱《云》

2、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云》。

2、学生收集关于云的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3、通过秋虫音乐会,学生能够具有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以及音乐强弱的听辩能力有所提高。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优美地声音演唱歌曲《云》。教学难点:

通过我的创造,学生的音乐方面的一些能力有所提高。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去风光秀丽的野外郊游去了,外面的景色真是美极了,蓝的天,青的山、绿的海,五彩缤纷的鲜花在大自然多么神奇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猜一自然界的神奇的事物。

(多媒体出示有关“云”的谜语)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生:云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瞧!白云姐姐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出示课件)小朋友听白云姐姐的歌声多美呀!

2、播放音乐《云》

师:让我们和白云姐姐一起唱起来吧!

(1)完整聆听范唱,老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拍手,点手心或拍手、拍肩等,边听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用回声法学唱歌曲。

(3)体会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用自然、亲切、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抒情、优美的意境。

3、拓展小知识:美丽的云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 生:(回答)

师: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讲解云的形成)云也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欣赏云的几幅图片(出示各种形状、种类的云)

4、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师:在这么美丽的天空下,许多小动物们在野外开起了音乐会,可热闹了。瞧!还有的小动物当起了指挥家。(出示秋虫音乐会的图)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指挥家吧!(老师简单地示范指挥的动作,学生跟着老师模仿)

(1)放音乐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引导学生听辩音乐的强弱变化和不同的主题重复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示

(2)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小小指挥家”,再次播放音乐,学生模仿指挥动作,老师启发他们在音乐的力度,速度发生变化时,指挥动作也要做相应的改变,不必要求学生的指挥动作规范化,重在体验乐曲的情绪。

(3)学生说说夏末初秋听到哪些昆虫的叫声,让学生按一定的节奏学一学这些叫声。选择可模仿秋虫鸣叫的打击乐器,配合音乐进行表演,由音乐感觉好的学生指挥。

5、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上音乐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1、听:《你听,什么敲响了》

2、唱:《动物说话》

3、动: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能整齐的演唱《动物说话》,会用模仿的方式尝试创作歌词片段。

2、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能注意集中的聆听音乐,尝试用体态语言来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动物说话》

教学准备:欣赏带、音乐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你听,什么敲响了》

1、听,录音机里都是自然界中动物“唱歌”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

2、你能来模仿吗?

二、唱:《动物说话》

1、音乐导入:老师要带大家去农场看看。欣赏《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想来唱歌。

3、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4、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间奏处引导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分组唱、齐唱。

5、引导学生歌词创编

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猪说话噜噜噜,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牛说话牟牟 牟。

唱一唱(齐唱,分组唱)

三、动: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与前两项结合进行。

1、引导欣赏各种动物的唱歌声。

2、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

3、向老师和同学表演模仿一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你听,什么敲响了了》

2.动 我的创造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分角色演唱“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时能 准确切入。

2.在参与了音乐游戏《你听,什么敲响了》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3.学习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参与创造性活动“奏一奏,画一画”,初步养成主动 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分角色唱好“问”与“答”、“领”与“齐”。教学难点:

感受与分辨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准备:

师(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串铃、三角铁、双响筒、沙球;口袋一个)

生(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准备一只口袋,将各种打击乐器藏在里面,避开学生视线,取出某一件出来敲一敲,让 学生说说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将音色相近的乐器放在一起比较。启发学生比较它们不同的音色,并用嗓音模仿出来,然后用象声词“叮、咚、沙”等念出声来。碰铃(丁丁丁)、三角铁(丁丁丁)、串铃(零零零)、沙球(沙沙沙)、铃鼓(咚咚 咚)、双响筒(嘀嘀嗒)

二、学习歌曲

1.教唱《你听,什么敲响了》

(1)教师范唱(2)分句学唱。

(3)教师敲乐器,学生完整演唱(六种打击乐器,六段歌词)。

2.指导分角色演唱

全体同学唱1、2小节歌词,第3小节由教师敲碰铃:×× × ×× ×,指定一位学生念第

4小节:丁丁 丁丁丁 丁,并唱第5小节,全体同学再唱最后一小节。(其它五段歌词以此类推)

3.将学生分组,每组发几件打击乐器再玩。

三、我的创造 1.出示图形图,让学生猜猜是根据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画的? 2.比较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并模仿。3.设计双响筒,三角铁和串铃的图形谱。

4.欣赏现成的图形谱作品和著名画家声音创作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你早》

教学目标:

能整齐的演唱《你早》,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歌曲《你早》

教学准备:音乐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根据歌曲制作一个场景帮助孩子理解歌曲、表现歌曲。

二、学唱歌曲

1、播放范唱,引导小朋友们拍拍手。

2、指导按节奏读歌词。

3、用听唱法来进行教学

(1)分句学习(四小节一句)独白一小节。第三小节和第七小节的八分休止符只需稍加停

顿,不必过于强调。第一句 5 6 5 │3 2 1 │2 2 0 3 │ 2

0 │

吹起我的小

喇 叭呀

得儿

喂,敲起我的 小

铜鼓呀 得儿

喂,注意四分休止符。第二句 3 5 6 │3 5 3 2 │ 1 1 0 2 │1 0 │X 0 │

嘀嗒 嘀嗒

嘀嗒嘀嗒嘀嗒 得儿喂

咦!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得儿喂嗳!注意两处四分休止符。

第三句5 61 │1 2 3 │ 5 5 6 5 │3 │┃

汪汪汪汪

咪 咪

咪呀 得儿

喂。跳呀 蹦呀

跳呀蹦呀得儿喂。注意唱准5→5八度音程大跳。(方法:手势辅助)(2)多种形式演唱(师生接唱、分组唱、集体唱)。

3、师: 你还想邀请哪些小动物、携带哪些乐器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

与小朋友一起创编歌词。

1、(师:大自然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音响,谁来说一下你所听到的美妙声音。)

2、听《厨房交响曲》 你听到了什么?

各种用具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自准备1~2件厨房用具,敲敲,听听,说说他们的音响特点。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动:音乐游戏《红灯绿灯》

教学目标:

在红灯绿灯的游戏中,获得跟着指挥信号起止的灵敏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 《红灯绿灯》

教学准备: 红绿卡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交通规则讲起:红灯停,绿灯行。

二、活动一:红灯停绿灯行

任选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老师弹旋律。请一位学生作小司机,音乐声中,小朋友跟在小司机 的后面用小碎步走各种队形,眼睛注意“交警”的指挥。请一位小朋友做小交警,小交警举红牌,小司机和小朋友原地站定;小交警举绿牌,小司机立即开车,带领小朋友继续走队形。

三、活动二:

明确游戏方法:在游戏中看见老师举起绿灯就唱出声来;老师举起红灯时,同学们在心里默

唱,当老师再次举起绿灯时,又要唱出声来。

1、教师示范:歌曲《小小音乐会》。第一句举绿牌 唱出声来;第二句举红牌 只动嘴不出声; 第三句举绿牌 唱出声来;

第四句举红牌只动嘴不出声。

1、小朋友试一试。

2、教师示范在不同的地方变化时唱。

3、小朋友试一试。(2~3遍)

4、教师示范举绿牌唱出声来,举红牌不动嘴心里默唱。(强调不得有点头、拍手、跺脚等

任何用以自我约束的外部动作。)

5、小朋友试一试。

(第一句、第三句唱出声来,第二句、第四句心里默唱。2遍)

6、小朋友试一试在不同的地方变化

7、用此方法演唱《玩具进行曲》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唱吧,跳吧》

单元分析:本单元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感受我国多民族语言,体验音乐作品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特点和情绪、情感特征。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表现歌(乐)曲的情绪。在集体舞、为歌曲伴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表现、创造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兴趣和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哇哈哈》

2、唱《多快乐》

3、动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拓展了解与国旗有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崇敬的心情安静地聆听《哇哈哈》,感受和体验乐曲雄壮的音乐特点和催人 奋进的音乐形象,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通过对国旗、国歌等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加深。

3、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哇哈哈》,并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4、学生能较正确地使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多快乐》伴奏。教学重点:

1、歌曲《多快乐》

2、用碰铃、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用碰铃、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童打击乐器:碰铃、铃鼓

教学过程:

一、欣赏《哇哈哈》

1、导入:教师边弹琴边唱国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轻跟着哼唱。唱完以后,教师向

学生提问:这首歌你们熟悉吗?知道它的全名吗?接着再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的国歌,全名是《哇哈哈》,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反映着我国人民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因此,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们都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要以崇敬的心情来聆听。

2、初听一遍《哇哈哈》,让学生感受其鲜明的节奏,号角般的音调,催人奋进的音乐特点 和雄壮的形象。

3、教师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多种画面,如: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天安门升旗仪式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再听歌曲《多快乐》。

5、介绍国歌的来历,讲述作曲家聂耳的故事。

6、最后完整听赏一遍。

二、学唱歌曲《多快乐》

1、完整聆听歌曲,随音乐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节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有关国旗的知识。

3、教师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一遍,再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4、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

5、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曲数遍。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

6、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 中的评价。

三、用碰铃、铃鼓为歌曲《多快乐》伴奏

1、集体边拍手边唱歌,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情绪。注意引导学生拍出节拍的强 弱。

2、认识铃鼓和碰铃。

3、让学生讨论如何用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演奏。

4、教师再给出节奏卡片:

X X「XX ‖(铃鼓)X— 「X— ‖(碰铃)

学生分组按节奏先徒手练习,然后用打击乐器随音乐演奏.

5、分组发给碰铃和铃鼓,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6、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还可以随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机评价,对学生的表演与展示,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同时导学生相互评价.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

2、唱《多快乐》

教学目标:

1、能整齐地演唱歌曲《多快乐》,感受和正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在听赏中获得庄严、自豪和欢欣鼓舞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歌曲《多快乐》

教学准备:音乐带、欣赏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多快乐》引导: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的上空,1949年,毛主席爷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时的天

安门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声中,现得格外庄严和壮丽。

二、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初听《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欢快热烈

2、教师出示ABA’的音乐三段体,引导学生用听相同段时站着拍手,听到B段时坐着拍手。

3、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铃鼓)伴奏,用以加强情绪的感染力。

4、完整听赏乐曲。

三、学唱歌曲《多快乐》

引导:播放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国庆的欢乐场面,让学生知道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要为祖国妈妈唱支歌,以此引入歌曲《多快乐》。

1、听范唱,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热情快乐

2、配合播放图片,朗读《多快乐》歌词(有节奏地朗读)

分句朗读,注意:

三、四乐句的反复;第二段歌词你是一朵花呀,我是花一朵。

3、听音乐,学生和教师一起轻声学唱歌曲(学生以听为主)

分句学唱,注意:

三、四乐句的反复;第二段歌词你是一朵花呀,我是花一朵。

4、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 中的评价。

5、学生自编舞蹈动作加强音乐的情绪。

6、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多快乐》。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欣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

2、唱:《娃哈哈》。

3、动:集体舞《娃哈哈》。

教学目标:

1、听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小红花》《娃哈哈》《多快乐多幸福》,让学生初步接触我国不 同风格的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2、唱《娃哈哈》,感受欢快鼓舞的情绪。

3、动集体舞《娃哈哈》。

4、拓展:简介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 多彩。

教学重点:

唱《娃哈哈》,了解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教学难点: 集体舞《娃哈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资源,课件,打击乐器,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听赏、交流

1、听赏《草原就是我的家》,在背景音乐中,请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或内蒙古风光图片、影象,感受大自然草原的风光特色。

2、组织交流内蒙古风俗。

跟着音乐,运用形体的动作表现骑马、甩鞭等具有内蒙古风格特点的动作。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3、听赏《娃哈哈》,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用优美、抒

情的声音来演唱。并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为歌曲添彩。

4、通过跳集体舞《娃哈哈》,让学生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之间团结

协作的精神。

二、发声练习

1、带领学生听赏《小红花》,学生对小红花这首歌曲比较熟悉,请学生用“LU、LI、LA....” 哼唱,并结合拍手,轻唱歌曲。

2、引导学生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播放课件,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言或者形体语言进行描

述或表现,让学生初步了解西藏,并对藏音音乐产生兴趣。引导学生随音乐的韵律拍手或舞

21蹈。

三、学唱歌曲

1、学唱《娃哈哈》。

引导:中国是有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你知道还有哪些民族? 2、出示服饰图片和新疆歌舞场面,让学生在试听旋律中认识新疆。

3、教师用铃鼓结合舞蹈范唱曲子,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 歌曲

4、用铃鼓、响板、三角等各种乐器结合起来。

5、尝试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为乐曲伴舞。

(1)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富有动感的节奏,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在初步感受歌曲韵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踏点步、旁点步、三步一台等基本动作。(3)进行单一动作教学,使手脚配合协调。

四、拓展

(1)要求学生通过书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有意识地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 的风情、民俗、歌舞、音乐等,拓展知识面。

(2)课后举办一个“小小赛歌会”让小朋友尽可能多唱汉、蒙、藏、维等民族歌曲,进一

步加深对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教后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多快乐》导入

二、学唱歌曲《太阳》

1.听歌曲,感受在节奏和情绪上和《多快乐》有什么不同。2.学读歌词,边读边拍节奏。

3.练习用节奏名ta和ta-a读歌曲节奏。

介绍,音有长短。X 一拍,念ta,X –两拍,念ta-a 4.听歌曲,加上声势动作。

5.看着老师的指挥,模唱《太阳》旋律。

6.学唱歌曲。

三、小结

教后记:

第四单元 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与学习生活的联系,乐于表现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和做全面发展好学生的愿望。

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跳绳》和《放学歌》,体验音乐表达的快乐情绪,较自然地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上学歌》和《不能告诉你》,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知道音有高低,愿意有意识地聆听自然界各种有趣的声音,音的高低。学唱《问好歌》,用不同的动作向教师和同学问好。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范唱《上学歌》导入。

二、学唱《上学歌》。

1.听唱多遍,熟悉歌曲。

2.学唱歌曲。

3.看视频舞蹈,自己选择几个动作,边唱边表演。

4.小组比一比,看谁唱得好。演唱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姿势,提醒学生轻声唱歌,养成用轻柔的声音唱歌的良好习惯。

三、律动:问好歌

1.了解有音有高低。通过sol、mi两个音的对比,感知音的高低。教师通过柯尔文手势将两个音的高度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再通过跟琴唱、跟教师模唱等方法将两个音唱准。

2.唱出三拍子的韵律。用身体动作将三拍子的律动表现出来。

四、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播放《跳绳》,让学生随着音乐动一动。

二、欣赏《跳绳》

1.再仔细聆听,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2.仔细聆听,再随音乐做律动,感受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三、学唱《不能告诉你》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2.教师带领学生读熟第一段歌词。

3.选择打击乐器,边打节奏边念第二段歌词。4.加上拟声词、打击乐,念第二段歌词。

5.学唱第三段歌词。教师可以借助钢琴让学生听琴记住音高,然后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模唱,最后填上歌词。

6.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教后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上学歌》。

二、学唱《放学歌》

1.教师领读歌词,理解词意。

2.听歌曲,做声势动作。

3.按照图谱,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伴奏。

4.学唱歌曲。

三、小结。

教后记:

第五单元

《秋天的歌》

单元分析:

学习本单元时正值秋天。在孩子们眼里,秋天总是色彩斑斓的季节,充满了欢乐与遐想。飘舞的红叶、高飞的大雁、香甜的瓜果,这些都让孩子们陶醉。根据一年级小朋友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本单元有意让学生在感受金秋丰韵的同时,尝试通过演唱、律动与舞蹈来表现对大自然丰富馈赠的珍爱与感谢,并且学会采集与分享这份体现于音乐中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以声乐作品为主要载体,意在强化学生对二四、三四和四四等节拍的感受,重点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地歌曲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唱《小树叶》、《雁儿飞》。采集与分享“美丽的秋叶”,感受秋天的绚丽色彩。感受2/4,4/4拍的韵味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音准不易掌握,需多模唱练习。

课前准备:

录音机、挂图、树叶书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放录音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导入: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姑娘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很多礼物。小朋友 们,你们发现秋姑娘的礼物了吗?

(展示优秀的树叶贴画及书签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简介制作方法,布置学生课余自制剪贴画、书签来下节课与同伴介绍,分享。)

2、挂出图,朗读《小树叶》,《红叶》。

3、欣赏《小树叶》,《红叶》,感受2/4,4/4拍,练习打法。

4、再放一遍这两首歌的伴奏,指导学生随着音乐伴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教唱 放磁带

提出难点:

①《小树叶》中附点要唱出来,注意连线处。

②《雁儿飞》的空拍要唱准。

③分析两首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唱,声音不要炸。

④唱《小树叶》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一问一答,唱出对树叶飘零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

天归来的乐观。

6、作出总结

三、结束新课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小苹果》,感受情绪。

二、欣赏《小苹果》

1.再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讨论说一说。

2.加上声势动作,再聆听。

3.可以给歌曲配上哪种打击乐器?听一听,奏一奏。4.跟着音乐,学着视频里的小朋友,跳一跳。

三、律动《摘苹果》

1.教师教学生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在《小苹果》的音乐背景下,尝试用舞蹈化的动作摘苹果。

2.学生自己编创表演。

四、小结

教后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小树叶》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大雁也要往南飞了。

二、学唱《雁儿飞》

1.随着歌曲唱一唱,你能找到它们吗?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打一打节奏。2.按照图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你知道大雁飞行时有哪些队形吗?教师介绍。

4.跟着音乐,想象我们是一群大雁,一起飞一飞。

5.学唱歌曲。

三、小结

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欣赏导入

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片段。

二、欣赏《惊愕交响曲》

1.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片段,说说有什么感受。

2.再聆听,随着音乐走一走。感受音有强弱

3.可以用哪些打击乐器给它伴奏呢?怎么伴奏?试一试。

4.再聆听,自己编创表演。

5.欣赏视频。

三、认识音有强弱

1.师简单介绍。

2.模拟秋风、树叶、闻花香的声音,感受音有强弱。

3.分组练习,再合起来表演。

四、小结

教后记:

第七单元

唱游森林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本单元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情景性的音乐活动中,怀着好奇之心关注故事情节与歌曲结构,体验玩中学的快乐。

2.能用自然的声音,快乐地、有想象地诵读和演唱《小猴子》和《小蚂蚁搬米粒》。能体会作品生动风趣的风格特点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

3.尝试借助图谱,运用打击乐器和体态声势,在音乐情境中参与《狮王进行曲》等作品的音乐实践活动。

4.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在诵读、演唱、情景表演等活动中准确地表现,并能与具体作品的形象和情绪相吻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野蜂飞舞》,猜一猜是乐曲描述的是什么昆虫?

二、欣赏《野蜂飞舞》

1.第二次聆听乐曲,猜一猜,是单独飞还是成群地飞?

2.第三次聆听,野蜂飞行的速度怎么样?它们争先恐后地去干什么?

3.第四次聆听,结合图谱,让学生用手画出线条表现乐曲中野蜂飞舞的形象。4.第五次聆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第六次聆听,学着拉小提琴的姿势,随着音乐“拉一拉”乐曲。

三、学唱《小猴子》

1.聆听歌曲,模仿小猴子的动作。2.学唱歌曲。3.表演唱歌曲。

四、童谣诵读《小猴子》

1.跟着节奏念一念童谣。

2.按照“念——唱——念”的顺序,表演歌曲《小猴子》。

五、小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乐曲《狮王进行曲》

二、欣赏、表演《狮王进行曲》

1.引入部分:森林里的大人物将要出场了,它会是谁呢?发挥想象,在音乐中体会。

2.A段部分:编创歌词,感受音乐。

3.B段部分:学生模仿狮王的吼叫,表现狮王的威武形象。

4.A段部分:让学生为小动物们设计语言。

5.结合图谱,完整表演。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

《小猴子》

二、学唱《小蚂蚁搬米粒》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

2.用ti,ta念一念数板的节奏,巩固四分节奏。

3.在歌曲播放时加入“嘿——哟——”“嘿哟嘿哟”的节奏。

4.学唱歌曲。

5.加入声势动作演唱歌曲。

三、小结

教后记:

第八单元 隆咚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隆咚锵》,欣赏唢呐独奏《秧歌调》、二胡独奏《放鞭炮》,律动《秧歌舞》,充分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闹氛围,初步感受音乐与生活、与自然地关系。了解过年的风俗,初步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2.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堆雪人》和《隆咚锵》,体验并较好地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积极参与歌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能力与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3.能通过身体动作、打击乐器伴奏等方式参与到《乘雪橇》的分段欣赏中,在各段落开始时能较为准确地进入,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体验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4.初步感受二胡、唢呐和民族打击乐器锣鼓的音色特点和营造的氛围。认识双响筒,能配合欣赏《乘雪橇》随乐演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乘雪橇》,展开想象。

二、欣赏《乘雪橇》

1.结合书本,揭示曲名,再聆听,体会情绪。2.边听边模仿乘雪橇动作。

3.教师演奏主题旋律,让学生跟着琴声哼唱,反复聆听,试着说说这个主题旋律在曲中出现过几次。

4.再聆听,听出用打击乐器模仿的马蹄声和铃铛声,用双响筒、串铃随乐曲奏一奏。

三、学唱《堆雪人》

1.聆听歌曲,跟着老师走一走。

2.教师带着学生讲歌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3.加入碰铃的伴奏,再聆听歌曲。4.学唱歌曲。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放鞭炮》,猜猜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欣赏《放鞭炮》

1.聆听乐曲,模仿二胡、扬琴演奏动作并随乐曲表演,感受乐曲的欢快、喜悦的情绪。

2.有节奏地模仿鞭炮声,分组练习,合作表演。

三、学唱《隆咚锵》

1.播放视频,感受民族乐曲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2.学唱歌曲。

3.模唱歌谱。

4.用红、白色块接口唱得方式演唱。

5.在红色块加入鼓、碰铃等或声势动作伴奏,学生合作表演。6.启发学生在休止符处想一个动作,或填一个字,合作表演。

四、小结

教后记:

第三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秧歌舞》,感受乐曲的情绪。

二、欣赏《秧歌舞》

1.随钢琴模唱主旋律。

2.聆听乐曲,主旋律出现了几次?

3.加入童谣念一念。

4.加入乐曲奏一奏。

三、律动《秧歌舞》

1.播放视频,感受东北的风土人情以及富有秧歌特色的庆典场面。

2.指导学生跳秧歌的基本舞步。

3.随音乐律动。

4.用秧歌舞步为《秧歌调》《隆咚锵》伴舞。

四、小结

上一篇:职代会讨论侧记下一篇:婴幼儿配方奶粉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