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2024-09-09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精选8篇)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1

1、严格管理,强化服务,便民利民,提高效率,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厅。

2、做合格机关干部,当好人民公仆,无愧党的培养,不辜负人民信任。

3、作风好,形象佳,效率高,服务优,办实事,解忧难,送温暖,献爱心。

4、作风创好,服务创优,效率创高,工作创新,管理创实,形象创佳。

5、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6、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谦逊礼让,礼貌待人,座姿端正,行走自然。

7、用我们的真诚,让您放心,用我们的微笑,让您舒心;用我们的态度,让您顺心,用我们的效率,让您开心。

8、用感情换来感化,用真诚换来感动;用耐心换来感召,用服务换来感激。

9、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打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

10、以过硬的作风,精通的业务,高效的服务,严明的纪律,崭新的风貌接待每一位服务对象。

11、依法行政、服务规范、便民高效、文明办公、严谨务实、追求更好。

12、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片真情办事,一声再见送行。

13、一般事项即时办理,复杂事项承诺办理,相关事项联合办理,重要事项监督办理。

14、相互谦让,亲如一家,我为大厅,大厅为我,用心去经营我们共同的大厅。

15、文明与素质相互促进,素质与文明同步提升,做合格大厅人,当社会好公民。

16、提高环境卫生意识,爱护我们共同的大厅,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现在开始。

17、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解答好每一次咨询,接待好每一,位办事群众。

18、树正气一心为民,讲纪律规范自我,感谢群众监督,欢迎社会评议。

19、时时为百姓着想,处处为发展服务,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20、生活因拼搏而存在,拼搏因生活而永恒,一等二看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1、热情服务是本份,生冷横硬要不得,换位思考心比心,共创和谐促发展。

22、让文明走进大厅,让文明在我身上,让文明在我窗口,让文明充满大厅。

23、群众与干部一样尊重,生人与熟人一样热情,忙时与闲时一样耐心,大件与小件一样对待。

24、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政务大厅,恪守的理念。

25、勤政廉洁,依法审批,公开公正,优质服务,亲民为民,高效便民。

26、你我他多一份自觉,大厅环境就多一份清洁,讲文明,爱卫生,做个健康大厅人。

27、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为你做事是我的职责,你满意我无愧,你高兴我自慰。

28、今天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更好,努力工作是为了自己,不努力工作是害了自己。

29、建设阳光窗口,让阳光晒出服务的本色;建设质量窗口,让质量成为服务的标准。

30、建设微笑窗口,让微笑成为服务的标签;建设贴心窗口,让贴心诠释服务的内涵。

31、集中审批,限时办结,公开便民,公正透明,清正廉洁,优质高效。

32、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贴近群众,满意周到,文明办公,构建和谐。

33、符合条件立即办,外来投资优先办,上报审批协助办,群众有难上门办。

34、服务项目公开,法律依据明确,办事程序减少,承诺时限缩短,收费标准从低。

35、服务内容力求全,办事程序突出简,工作节奏强调快,服务质量体现优。

36、大厅的形象靠大家维护,大厅的管理靠大家自觉,大厅的发展靠大家努力,大厅的前景靠大家描绘。

37、创优管理,创优服务,创优素质,创优形象,创优环境,创优业绩。

38、创新行政审批机制,提高政务公开实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便人民群众办事。

39、创建机关服务品牌,锻造干部队伍精品,争创行政文明窗口,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40、充分体现为民服务的决心,为民解难的苦心,为民排忧的诚心,为民着想的热心。

41、诚心诚意让您满意,优质高效使您欢笑,创服务一流好机关,做群众满意好公仆。

42、不让影响软环境现象在我身上出现,不让窗口形象因我受到影响。

43、不断改进工作,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推进政务大厅工作全面上水平。

44、不吃拿卡要,不为难办事群众,为群众服务是政务大厅工作职责。

45、秉公办事,公平待人,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做人民的好公仆。

46、办好群众的事情,拉近与群众的关系,当好人民的公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47、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群众,宁可自己麻烦百次,决不委屈群众一次。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2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全国各地自下而上纷纷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 组织政府部门集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据统计, 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40 451 家, 其中省市级政务服务中心377 家、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2 740 家、乡镇 ( 街道) 便民服务中心37 334 家, 其服务功能从最初单纯的投资项目审批逐步扩展到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热线电话、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投诉等直接面向社会公众且内在联系紧密的政务服务领域, 成为集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政民互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有效地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2012 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指出, 服务中心是实施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 各地要因地制宜规范和发展各级各类服务中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 集中办理行政审批, 实行一个部门一个窗口对外, 一级地方政府“一站式”服务, 减少环节, 提高效率, 等等。这些政策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步伐、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

为顺应改革发展需求, 规范和指导政务服务中心有序开展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2010 年和2011 年下达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确定由新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山东省质监局、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福建省龙岩政务服务中心、安徽省广德县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两大系列6 项国家标准起草制定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现代服务标准化发展研究中心与江苏省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同承担《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起草制定任务, 标准性质为“推荐”, 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标准起草过程

标准编制计划下达后, 承担单位密切协作, 分别成立了标准编制领导小组和编写小组, 确定了标准起草成员, 制定了总体工作思路, 明确了各自职责和各阶段的任务分工。编制组根据标准编写大纲框架, 先后分头到上海、泉州、宁波、深圳、珠海、漳州、成都、贵州等地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考察, 充分掌握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广泛征求对标准制订工作的意见建议, 对其共性特点进行了认真归纳、总结和提炼, 同时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 最大限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广泛调研基础上, 编制组对掌握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参照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等国家标准, 并按照《行政许可法》有关原则和要求, 编写形成了标准初稿。之后, 编制组通过现场座谈和信函两种方式, 分别对标准内容面向全国各地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的意见建议对标准作了进一步修订后, 于2013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审查会议, 决定通过审查并对标准内容提出了部分修改建议。按照与会专家的审查意见和建议, 标准编制组对相关标准内容再一次进行了精心修改, 形成了报批稿。上报过程中, 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举措, 在严格行政许可设定, 进一步简政放权,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编制组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重新调整充实标准内容, 力求符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2014年8月24日, 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标准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修改, 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修改完善后上报审查。2014年9月26日, 7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了专家审查, 并于2015年完成报批程序, 正式对外发布。

标准的基本结构及内容

《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两大系列6项国家标准和《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如下:

1. 《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标准

该系列标准主要是解决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如何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 对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如何开展, 标准体系、分体系、子体系如何搭建, 各体系标准如何建立, 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和持续改进等进行了详细规范, 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可参照的工作思路、方法、程序。主要包括“基本要求”、“标准体系”两项标准。

(1) 《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 部分“基本要求”

本部分主要对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机构和人员以及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与持续改进等作出相应规定, 指导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有序开展标准化工作。

本部分共分为10 章, 主要内容如下:

第1 章“范围”, 界定了本部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领域;

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主要列出了本部分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GB/T 24421 等国家标准清单;

第3 章“术语和定义”, 对政务服务中心和服务对象这两条最基本的术语进行定义, 并对术语和定义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第4 章“标准化工作基本原则”, 从“依法依规、科学严谨, 总体规划、有效实施, 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广泛参与、持续完善”4个方面提出了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5 章“标准化主要任务”, 从5个方面明确了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6 章“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主要明确了开展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化机构设置和配备工作人员方面的要求, 为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实施服务标准化提供基础保障;

第7 章“标准体系的建立”, 提出了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要求, 指出标准体系应围绕实现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方针和目标建立, 做到目标明确、特色突出、满足需求;

第8 章“标准的制定”, 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标准审查、标准批准与发布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重点强调标准的制定应以服务对象为导向, 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第9 章“标准的实施”, 规定了标准实施的具体要求, 强调标准应根据其内容和适用对象等因素, 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实施中的推进和有效监控以及对未达到预期实施效果的标准, 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等;

第10 章“评价与持续改进”, 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评价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和方式, 强调开展标准化工作应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 以求不断改进标准化的内容和成效。

(2) 《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 部分“标准体系”

本部分主要是对标准体系的总体结构、通用基础、服务提供、管理工作和岗位工作四大标准分体系的构成及要求等作出规定, 指出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可直接对体系进行相应删减或增加来完成体系搭建, 为服务中心标准体系搭建和标准制定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板。

本部分共分为8 章, 主要内容如下:

第1 章“范围”, 界定了本部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领域。

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本部分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GB/T24421 等国家标准清单。

第3 章“术语和定义”, 对服务提供标准、进驻部门、事项、窗口和管理机构这五条术语进行定义, 并对术语和定义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第4 章“标准体系的组成”, 对政务服务中心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结构进行了阐述, 指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体系是在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精神指导下, 以通用基础标准分体系为基础, 以服务提供标准分体系为核心, 以管理标准分体系和岗位工作标准分体系为支撑和保障的有机整体。

第5 章“通用基础标准分体系”, 对该分体系标准的制订范围、要求以及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形式进行了规范。

第6 章“服务提供标准分体系”, 重点围绕行政服务提供的全过程, 对政务服务提供的质量要求以及服务提供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规范。该分体系主要由服务规范和服务提供规程两个子体系组成。其中, 服务规范子体系主要从服务提供结果应满足的功能性、经济性、规范性、时间性、文明性、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等特性方面要求, 对政务服务中心通用、管理机构和窗口3 个层面需要收集、制定的标准进行明确。服务提供规程子体系围绕服务提供过程中所用方法和程序, 明确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服务提供规程和窗口服务提供规程的建设内容, 为优质高效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第7 章“管理标准分体系”, 围绕保障服务提供标准的有效实施, 从政务服务中心通用、管理机构和窗口3 个方面, 对人力资源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能源与环境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监督与考核、评价与改进8 个标准子体系需要收集、制定的标准进行明确。

第8 章“岗位工作标准分体系”, 主要围绕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贯彻落实, 对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和窗口应收集和制订的岗位工作标准的范围、内容及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2.《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系列标准

该系列标准主要是解决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如何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问题, 涵盖了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运行、服务提供、服务监督、考核评价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 对政务服务中心如何建立, 应具备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条件, 应进驻什么样的部门、事项和人员, 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应如何对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等进行全面规范, 为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借鉴。主要包括“基本要求”、 “进驻要求”、 “窗口服务提供要求”、 “窗口效能评价要求”4 项标准。

(1)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1 部分“基本要求”

本部分主要是对服务中心的服务组织、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监督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 对服务中心建立与运行应达到的软、硬件要求进行统一规定。

本部分共分为7章, 主要内容如下:

第1 章“范围”, 界定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领域;

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GB 2894 等国家标准清单。

第3 章“术语和定义”, 对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事项、窗口、管理机构5 条术语进行定义, 对术语和定义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第4 章“服务组织”, 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两方面对服务组织构成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5 章“服务设施设备”, 对服务场所的选址、建筑设计、功能分区、窗口布局、服务设备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6 章“运行管理”, 从服务中心的部门、事项和窗口人员进驻, 窗口服务及人员管理, 财务管理, 档案管理, 安全管理等服务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规定了满足运行管理要求的必备条件。

第7 章“监督与评价”, 对监督与评价的形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提出了要求。

(2)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2 部分“进驻要求”

本部分主要是对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事项和人员的范围、程序和管理等进行规范, 力求体现各地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现实需求。

本部分共分为6 章, 含两个资料性附录。主要内容如下:

第1 章“范围”, 界定了本部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领域。

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国家标准清单。

第3 章 “术语和定义”, 对部门进驻、事项进驻、窗口人员进驻这3 条术语进行定义, 并对术语和定义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第4 章“部门进驻要求”, 对部门进驻的范围、程序和管理要求进行规范, 明确了哪类部门可以进驻, 按照什么样的程序进驻, 并从办公条件提供、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和动态调整等方面明确了进驻以后的管理要求。

第5 章“事项进驻要求”, 与第4章内容相互呼应, 对事项进驻的范围、程序和管理要求进行规范, 明确了事项进驻的类别、方式和程序, 并从督促进驻部门梳理办理流程、压缩时限、精简材料、规范收费、专用设备同步进驻、动态调整和委托受理事项的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事项进驻以后的管理要求。

第6 章“窗口人员进驻要求”, 一是从一般窗口人员和窗口负责人角度, 对窗口人员应具备的任职素质和执业技术要求进行规范;二是对窗口人员进驻的选派程序进行规范;三是对窗口人员进驻后的日常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附录”部分, 编写了《授权委托书》和《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登记备案表》两个资料性附录, 帮助标准使用者尽快掌握条款内容。

(3)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3 部分“窗口服务提供要求”

本部分主要对窗口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服务程序及其他要求进行规范, 确保窗口服务遵照相应标准要求来实施, 取得最佳服务效果。

本部分共分为7 章, 含3 个资料性附录, 主要内容如下:

第1 章“范围”, 界定了本部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领域。

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国家标准清单。

第3 章“基本要求”, 从规范运行、信息公开、文明礼仪、提供方式等方面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提出基本要求。

第4 章“服务程序”, 对窗口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各个程序环节进行了明确和界定, 并对各环节应达到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尽规定。

第5 章“服务礼仪”, 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服务语言、沟通技巧等方面对窗口服务礼仪作出了规范要求。

第6 章“信息公开”, 对服务提供过程中应向服务对象公开和告知的服务信息等内容以及公开方式进行了规定。

第7 章“监督与评价”, 就如何应对窗口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应用满意度评价情况作出了明确规定。

“附录”部分, 编写了《受理通知书》、《补正材料通知书》和《服务告知单》3个资料性附录, 帮助标准使用者尽快掌握条款内容。

(4)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第4 部分“窗口服务评价要求”

本部分主要是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评价的原则、机构及人员、指标、依据、程序、改进提高等进行规范, 指导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科学有效地开展窗口服务评价工作。

本部分共分为8章, 主要内容如下:

第1 章“范围”, 界定了本部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领域。

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GB/T 24421.4等国家标准清单。

第3 章“术语和定义”, 对窗口服务评价、事项进驻落实率、窗口授权执行率、办理提速率、现场办结率、联办率、网上受理率、窗口服务满意率、异常办理、有效投诉、投诉率、投诉处理满意率等12 条术语进行定义, 并对术语和定义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界定。

第4 章“评价原则”, 明确提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效能评价工作应遵循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合法合理、实效性这4 项基本原则。

第5 章“评价机构及人员”, 对服务中心承担窗口效能评价的内设机构以及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主要条件和工作职责进行了规范。

第6 章“评价指标”, 对窗口服务评价的关键指标即办事效率、服务对象评价满意率、异常办理、投诉处理等方面指标的构成、范围、权重分配等进行量化规范, 力求窗口服务评价指标分类更加丰富、科学、清晰、实用, 对工作指导性更强。

第7 章“评价程序”, 对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材料的获取方式、材料内容、样本选择进行了规范, 明确提出按照“资料分析、定量打分、定性考评、形成报告”程序实施评价, 目的是保证步骤严谨和结果客观公正, 便于形成科学的窗口服务评价建议和决定。

第8 章“改进提高”, 从改进要求和全面提高两个方面, 对窗口服务评价如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 不断改进窗口服务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3.《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

该标准主要是解决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如何进行网上服务的问题。一方面, 本标准从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提供要求、服务保障和评价改进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 并结合当前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大厅的现状, 尽量使相关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规范化的网上服务, 促进政务服务中心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 本标准提倡数据标准化, 无论对于横向的政府同级各个部门, 还是纵向的省、市、县、乡, 都提倡数据内部兼容流传, 因此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和监督检查提供平台基础, 有利于管理机构依据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管与引导。本标准主要包括“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在“服务提供”部分, 主要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提供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 包括总则、信息公开服务、网上办理服务和民意互动服务四方面。针对三大类服务内容规定了每项服务内容应至少包括的基本服务内容, 明确了服务办理时限和提供服务的渠道要求。

在“服务保障”部分, 主要规定了信息及系统安全、数据记录管理、提醒警示、多渠道交互、CA数字认证、电子化证照、场景式服务、服务特殊人群, 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大厅宜具备的八项重点核心功能。

在“服务评价与改进”部分, 主要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可采用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用户评价、管理机构评级监督机关评价或多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并应按照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标准的实施展望

1. 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指导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行

政务服务中心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改革, 是地方政府自身的革命, 目前各地服务中心建设模式不一、运行方式不一、服务标准不一, 在运行和管理中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相对复杂, 还没有强有力的体制支撑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7 项国家标准发布后, 将对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功能设置、服务提供、监督评议和标准化管理进行系统指导和规范, 有助于全国各地更加合理、更加全面、更加规范地开展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2. 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简政放权工作的稳步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戏和当头炮, 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 一方面推进简政放权, 大幅取消下放审批权力;另一方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服务供给。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作为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已成为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 检验简政放权改革成效, 落实改革红利的最佳实践验证平台。通过标准化手段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进行规范提升, 将对固化简政放权改革成果、规范行政服务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政府管理提供一种新的路径选择

标准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2015 年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程序, 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推行政务服务“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和“网上办理”等要求, 这些要求契合了标准化精简统一、协调优化、便于公开等特点, 为推行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两大系列以及《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7 项国家标准的出台, 对于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 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政务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透明化和常态化, 建设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 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标准实施与推广建议

关于标准发布后的实施与推广工作, 提出以下建议:

(1) 《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两大系列和《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7 项标准, 是站在宏观角度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管理总结出的普遍性、框架性要求, 相对于具体的政务服务中心来说, 这些标准只是一个笼统的规定, 需要各地中心在实际贯彻执行中进行细化和充实。

(2) 随着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 在国家政策层面必将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提出更多、更新、更细的要求, 需要各地中心结合简政放权的有关精神对标准内容进行不断完善提升。

慈利: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 篇3

完善政务公开机制,由推诿拖延向快捷高效转变

以前,慈利县个别部门管死的办法多,促活的办法少,用慢功办急事,用常规办特事,个别部门的股长、办事员人为设置障碍,雁过拔毛、杀鸡取卵现象时有发生,成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肠梗阻”。自去年以来,我县通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变管理为服务,逐步形成了县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县政府办组织协调、县政务中心督促指导、县信息中心技术支撑、县监察局效能办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促使县政府工作全面提速增效。

一是坚持领导督阵。慈利县四大家班子对于抓政务公开的共识高度统一,为了做好县政务服务中心搬迁过程中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县委县政府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到外地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在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进驻单位及事项、运行模式、管理方式、工作要求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先后召开2次县政府常务会和9次县长办公会议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坚持每周坐班检查窗口入住和大厅运行情况,亲自过问、统筹安排;县政务中心大厅值班领导坚持每天巡查两次以上,密切指导,深入协调;县纪委、县监察局领导坚持每月督查一次窗口工作作风,及时处理,迅速解决。

二是注重整章建制。慈利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管理的实施细则》、《关于实行政务服务代理制度、部门领导到政务服务中心带班(坐班)实施办法》、《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文明用语规范》、《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报送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7项制度规定,并对政务公开的5个方面、19项内容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时,制定了《县政府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及流程图》、《县直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及流程图》和《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及流程图》,编印了《慈利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导读本》,对政务公开内容及每个步骤、每个程序、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解读。

三是强化考核监督。慈利县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重新修定了县直单位进驻工作的考评细则,加大分值权重,并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政务公开质量和效果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估。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从社会各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特邀监察员、特邀代表对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在政务服务中心和政务公开阵地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投诉举报。县纪检监察、县效能办充分发挥电子监察平台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考核”等功能,去年共出示红牌2张、黄牌1张。同时,强化激励和问责,对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好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对公开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政务公开有关规定、不履行公开义务和发现搞体外循环、让服务对象“两头跑”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及时清除“拦路虎”,搬掉“绊脚石”。另外,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对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人实施“六个一律免职”的规定》,去年共开展全县性作风督查14次,专项督查8次,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提升政务公开效率,由纷繁复杂向简政放权转变

去年以来,我县借助简政放权激发活力,按照行政审批要做全省县级层面审批最少的、多服务一点、多监督一点的要求,除国家法律和上级明确规定的事项要管之外,凡是县里自设的审批事项一律撤除,切实做到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杂乱的工作规范化,难度大的工作制度化,真正形成了重商、帮商、留商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政务公开权责清单。慈利县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工作,权力清单共列出44个县直部门3554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2项、承接2项、调整1项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再保留,62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责任清单共列出部门职责434项,其中,与相关部门职责边界事项有247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有285个,公共服务事项231项。另外,我县积极承接省政府赋予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406项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36个市级部门进行了对接,已陆续承接到209项。

二是压减行政手续审批时限。所有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都统一编制办事目录和指南,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确保群众即来即办;对不能即办的承诺件、上报件,推行“一审一核制”,投资报建联合审批由原来的180余天缩短至60天。

三是实行项目审批首办代办。各进驻单位的行政审批股,必须整体进驻大厅,指定首席代表并签订授权委托书,赋予首席代表即办事项的审批权、上报事项的初审权、承诺事项的督办权和并联事项的协调权。同时,积极为来慈投资的企业服务,实行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由县商务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县城新区管委会和大峡谷旅游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代办,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和落实好优惠政策。

拓宽政务公开载体,由信息封闭向互联网+转变

自去年以来,我县以政务大数据开放为基础,对政务公开做了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以实现对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的精准化服务为目标,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构建了“互联网+产业”载体。依托“互联网+旅游产业”,定期宣传推广了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和15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依托“互联网+慈利众创空间”,逐步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依托“互联网+文化产业”,正在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

二是构建了“互联网+政策”载体。县政务中心各窗口单位与进驻单位进行数据对接,编制网上办事指南和办事目录,运用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读了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实施难度大、专业性强的政策法规,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舒心。县政府本级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环保、安全等重点领域11大项4000多条政府信息,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载体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同时,建立了“慈利发布”政务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重大政策和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扩大了政策信息的传播力、影响力。

三是构建了“互联网+应急”载体。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构筑“统一指挥、多方联动”的社会求助系统,在县政府办开通了“12345”求助平台,全县广大群众可以全天候地直接呼叫该热线进行咨询。深度整合110、119、120、122等公共服务资源,形成了24小时对接其他政府部门、水电气等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求助服务分台。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4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创建最美政务大厅情况报告

省厅机关党委:

为落实厅党组“提升素质、转变作风、为民爱民、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结合省直工委创建“美丽河北最美政务大厅”的相关要求,管理处党委制定了《创建最美政务大厅实施方案》,计划在管理处业务服务大厅进行创建工作,以展现民政工作风采。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业务服务大厅,作为省民政厅为民服务窗口之一,担负着全省殡葬行业服务理念、业务素质、服务规范的引领示范作用。该服务厅承担着纪念园墓地业务办理、墓区维护、殡葬政策解答等三大类二十多种业务办理服务工作,历年来工作服务满意度达99%以上,充分展现着民政为民爱民的窗口形象。

在创建过程中,管理处党委以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为重点,严格要求,开拓创新,打造“业务服务大厅”的美丽亮点,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提质提效文明服务流动红旗的颁发。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管理处业务服务大厅共有工作人员6名,平均年龄35岁,均具备大学以上学历,业务素质和工作潜力较为突出。管理处党委根据人员特点,狠抓职工队伍建设,从“三抓”入手培养,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打造优秀人才队伍。一是抓职工思想建设。通过“提升素质、转变作风、为民爱民、争创一流”为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大家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抓规章制度落实。严格按照《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相关制度严格管理,对业务流程、服务态度、仪容仪表、工作考勤等进行定期考评,并统一着装,严格请销假制度,努力实现管理制度化、服务温馨化、工作规范化,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在服务工作中要求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多沟通、多协调,出现问题依规处理;三是抓业务水平提高。让职工通过集体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建立周立会制度,通过职工间的相互交流、提问解除服务工作的难点、疑点,让职工依规守矩为客户提供殡葬服务,讲解殡葬政策,将个人随意性降到最低,实现标准化服务和规范性政策解答,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以政务规范为标准,全面建设阳光服务大厅 首先加强管理,规范制度,服务高效。管理处为确保业务服务大厅的高效运转,完善了“三项制度”。一是即时办 理制。对简便的一般性事项,由窗口工作人员即收即办,现场办结;二是服务首问负责制。对需经审核无法立等可取的事项,由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并承诺在规定的许可时限内办结;三是一次性告知制。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客户事项的办理程序和所需提供的全部材料,不出现遗漏,避免客户来回奔波。

制度公开,运行透明,接受监督。管理处制定了《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业务管理科工作职责》、《服务公开承诺制度》以及《业务办理须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服务大厅显著位置进行悬挂公示,让客户直观的了解到办理业务时应注意的事项。对于职工同时,将“河北省民政厅文明服务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专栏摆放在大厅正中,以做好政策宣传,展示民政窗口服务形象,使服务大厅政策规章透明,服务阳光规范。同时,管理处严格实行“五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理程序公开、政策依据公开、提供材料公开、服务时限公开。将各类审批、核准等事项的办事依据、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办事时限等内容均在网站和大厅设置的触摸屏上进行公开,同时公布投诉举报和监督电话,努力将阳光政务建设推进到底。

提质提效,文明服务,转变作风。管理处在业务服务厅设置了共产党员示范岗、便民服务台、军烈属优先等特色引导服务岗位,推进贴心服务、温馨服务,深入开展“提升素 质、转变作风、为民爱民、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耐心回答客户提出的疑问,以实际行动落实“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的“四零”服务承诺,建立标准的“四零”服务窗口,做到“服务有五声”,即:客户来时有问候声、客户走时有道别声、客户问时有回应声、服务之前有提醒声、服务不周有道歉声。

三、加强硬件配备,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为使客户在服务厅有序办理业务,方便了解业务办理流程、服务承诺,管理处在服务大厅配备了电子语音叫号机、触摸屏、电子即时服务评价器等设备,实现了智能化服务和监督,达到了提质提效,文明服务的目的,使职工有效尽责,让客户全心满意。

公墓碑文排版是我园特有的服务项目,即客户提供已写好的纸制碑文,交由业务人员在服务厅柜台电脑内进行标准化排版,完成后由客户进行确定的业务服务项目。为了方便客户及时确认碑文的排版情况,管理处在每个服务窗口均设立了分屏显示系统,即客户在柜台外等待业务人员排版时可随时通过柜台外屏幕看到业务人员的排版情况,及时可与业务人员进行沟通确认,受到了来园客户的一致好评。此项举措是管理处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的有效工作之一。

为让客户感受到民政窗口服务的人性化管理,管理处在 服务厅客户休息区,增配了大型电子屏,轮椅、饮水机、沙发、伞架、报刊栏及食品冷柜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客户在等待办理业务的同时通过电子屏了解园容园貌,了解殡葬法规,了解业务办理流程,使客户轻松办事,满意而归。

四、以服务满意为标准,努力提升窗口形象

由于管理处严格规范管理,截止到目前,业务服务大厅没有发生一起业务超时事件,并且在“提升素质、转变作风、为民爱民、争创一流”为主题实践活动中突出表现,受到客户们一致好评。

目前,管理处业务服务大厅的各项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三满意”。一是寻求自己满意。工作中,大家主动牺牲休息时间,上班早到一刻钟,放弃中午休息时间,下班晚走半小时,认真办理每一份业务。对各项工作精益求精,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二是让上级满意。2010年一名工作人员被省直工委评为三八红旗手,多名工作人员评为省厅优秀共产党员、单位先进工作者。三是让群众满意。我们将心比心,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把客户的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客户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尺度,把服务社会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职责,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现象发生,努力为客户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成为了民政系统执政为民、服务社会的亮丽窗口。最美政务大厅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虽然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工作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创建“最美政务大厅”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开创进取,使最美政务大厅建设再上新台阶,让“提质提效文明服务”成为不走的流动红旗。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5

考评内容及指标(百分制)

1、领导重视(5分):中心设置了专兼职的分管领导。

2、办公场所(10分):中心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3、设备配备(10分):中心办公设备配备齐全,设备配备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4、窗口设置(10分):中心设置了相应的办事窗口,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5、配合工作(10分):中心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

6、办理事项办结率(15分):中心各种办理事项按时办结。

7、为民办事全程代办工作情况(10分):应全部建成为民办事全程代办点,并全部有效运,正常开展为民办事全程代办工作。

8、信息报送(5分):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5篇。

9、群众投诉(10分):积极做好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做到零投诉。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6

[提要] 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 “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和争创“青年文明号”作为重要抓手,以构建快速审批通道、促进政务公开为核心,积极打造不受时空限制的“一站式”精细化阳光服务平台,成为国土资源部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在促进服务型、法治型、透明型和廉洁型政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构建申请人、政务大厅、会审司局“三位一体”快速审批通道。(国土资源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办公室)

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 “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和争创“青年文明号”作为重要抓手,以构建快速审批通道、促进政务公开为核心,积极打造不受时空限制的“一站式”精细化阳光服务平台,成为国土资源部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在促进服务型、法治型、透明型和廉洁型政府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能力素质,打造国土资源阳光服务平台。一是努力构建申请人、政务大厅、会审司局“三位一体”快速审批通道。为了落实国土资源部党组简化报件材料、缩短审批时间的要求,政务大厅青年团队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申请人、政务大厅、会审司局“三位一体”的快速审批通道。一方面,将审批关口前移,通过远程咨询、远程申报,提高一次申报成功率;另一方面,对报件形式及内容严格把关,接收报件第一时间发送主办司局、审批结果第一时间发送申请人;此外,还对会审司局坚持提醒服务,会审会前3天发送超期单、前1天电话提醒,确保会审件的零超期。政务大厅成立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8991件,发送各类通知、审批结果等15600余件。快速审批通道的成功构建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及时落地,在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打造实体和网上虚拟政务大厅相结合的政务公开平台,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政务大厅努力打造实体和网上虚拟政务大厅相结合的政务公开平台,利用部门户网站和大屏幕、电子触摸屏、服务热线电话等多种媒介向社会第一时间公开行政审批结果、法律法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和报件要求等。每位工作人员都向申请人提供现场、网络、电话咨询查询服务,平均每天接听接待咨询100余人次,实现了申请人少跑甚至不跑就能办成事,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得到了申请人的好评。三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条龙服务,完善制度体系,推进规范服务。政务大厅青年团队在总结运行3年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把规范交给制度,把裁量权交给电脑,寓管理于优质高效服务之中,逐步建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首问负责制暂行办法》、《日常工作规范》、《行政审批细则》、《内网行政审批事项督办管理暂行办法》、《廉洁自律“五不准”暂行规定》等制度,协助开发了网上审批系统和督办系统。首问负责制包括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实名制服务、意见反馈、登记、接待等6项制度,明确了办事流程,落实了受理责任,规范了办理行为,提升了服务水平。四是以人为本,热心周到,创造一流服务环境。政务大厅从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着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曾经开展了“假如我是申请人”的大讨论,从申请人的切身需要出发,找出提升服务水平的空间。同时,延伸、延时服务,满足申请人多方面要求。为了使申请人少跑一趟、少等一会儿,工作人员一坐就是一天,顾不上喝一口水,时常加班加点;经常为申请人无偿提供打印、复印、扫描等额外服务;政务大厅工作繁重、人手不足,工作人员为了不耽误工作,基本不请事假,经常带病上班,正是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创造了政务大厅一流的服务环境,得到了申请人的好评。

深化发展,树国土资源青年行业新风。一是将争创“青年文明号”与深入开展“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制定了“7个1”活动计划;确立了党员示范窗口8条标准、作出创先争优承诺,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每位工作人员都努力实现业务精、服务好、作风硬的目标;加强廉政建设,确立了“除了接收报件,什么都不能接”的要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五不准”,设立2名廉政监督员进行日常监督;设立阳光服务向导,完善服务体系,为所有到政务大厅办事的人员第一时间内主动提供引导、咨询和查询等服务。二是加强学习促提升。政务大厅青年团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学习充电、提升自我,有2名同志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数名同志参加英语、计算机等培训;积极参加各项群团工作和文体活动,在国土资源部青年论坛的舞台上、在中央国家机关和部举办的运动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上,在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活跃着政务大厅青年团队的身影。(联创齐争动起来 推进改革破“两难” —— 关于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思考

2011-09-26 | 作者: 张少农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编者

从今年7月开始到2012年4月,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工作进入完善提升阶段。当前,国土资源系统正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做好这个阶段的创先争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一阶段创先争优活动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部门特色的争创机制、争创格局和争创模式,也为完善提升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提升阶段是整个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系统梳理、全面检验、纵深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深化阶段,也是确保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本文重点分析探讨新阶段的创先争优工作如何向纵深推进。

自2010年5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国土资源部以“夯实基层、建强队伍、勇破两难”为主题,紧密结合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问题这个中心工作,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部门特色的争创机制、争创格局和争创模式,逐步呈现出业务工作有实有虚、党建工作从虚到实的良好局面。按照中央部署和部党组关于创先争优工作的安排,从今年7月开始,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工作进入完善提升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系统梳理、全面检验、纵深推进创先争优工作的深化阶段,也是确保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阶段。当前,国土资源系统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做好这个阶段的创先争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阶段,要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扩大工作成效,必须继续学习先进典型,深化党性分析成果,加强理论研究,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

学习先进重在亲身实践,鼓励党员立足岗位践行先进理念

先进典型是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的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应持续培养、树立和宣传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一方面弘扬正气,努力塑造国土资源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振奋士气,增强信心,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

完善提升阶段的创先争优工作,应持续开展“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每个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学习身边榜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争创。通过学习先进,进一步认清自己的职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先进,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出色地完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先进要紧密结合当前部直属机关“党员比例高、知识结构高、工作强度高”这个特点,在学习方法上有所突破。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倡导平等的讨论交流;在学习氛围上要有所设计,让学习活动入情入理,让广大党员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学习先进重在亲身实践,要将先进典型的事迹内化于心,转变为自身自觉的行动,践行先进理念、先进品格和先进经验。亲身实践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了解基层、感受基层工作的艰辛中磨练意志、锤炼作风;要以身作则、自我加压,在平凡的岗位建功立业,展示风采;要通过倡导和促进亲身实践,使先进更先进、一般赶先进、后进往前进,真正将学习先进落到实处。

深化党性分析成果,在破“两难”的实践中进一步锤炼党性

以“强党性、抓班子、带队伍、破两难”为主题的党性分析活动,是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活动的自选动作,也是党员带头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工作作风的创新举措,有力推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交融和深度结合。下一步,要继续深化主题党性分析活动成果,进一步锤炼党性。要针对党性分析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措施,持续推进创先争优工作,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干部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破“两难”上切实取得突破。

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使命凝聚激情,责任成就事业。”当前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无论职务高低,我们做出的任何一个决策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继续深化主题党性分析活动成果,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立足岗位升华自己的党性修养。

另一方面,要增强党性。政治上要坚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大局观;组织上要坚强,团结带领班子和队伍完成使命。就国土资源管理实际而言,增强党性就是要培养大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锤炼过硬作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出色地完成国土资源管理职责。通过调研、定期检查等方式,针对党性分析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措施,围绕重点工作加强战略研究,在破“两难”上抓出成效。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探索构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体制机制

近期,中央国家机关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部署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做好“围绕十二

五、破解发展难题”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要破解发展难题,这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上。完善提升阶段的创先争优活动要“围绕„十二五‟、破解发展难题”,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

一方面,要把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认真思考破解国土资源领域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两难”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国土资源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采取建言献策、民主讨论、调研走访、课题攻关等多种形式,努力把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围绕„十二五‟、破解发展难题”的实际行动,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形成破解国土资源改革发展难题的体制机制。

另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以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这要求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积极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政策,严格规范管理秩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

探索“联创齐争”模式,建立为民服务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要努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建立为民服务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一方面,探索建立部、省、市多级联动的“联创齐争”模式,带动基层国土资源系统创先争优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推广窗口单位创先争优工作经验,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和服务方式,形成主动为民服务的整体格局。

从已有实践探索来看,创先争优“联创齐争”,一般包括基层组织联创、发展大计联议、党群关系联促和民生实事联办等内容,积极构建“行业地方联手、结对共建共享”的开放式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8月初,部地质环境司等几家单位正式启动了“4+1联创齐争”活动,日前又启动了“6+1联创齐争”惠民项目和机关干部“三同”锻炼,这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创新,有助于在基层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助于准确了解基层情况、共同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下一个阶段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应该迅速行动起来,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实际,主动谋划创新,采取结基层对子、业务技术帮扶、共同完善政策制度等形式,共同争创,相互促进,形成部、省、市多级联动的“联创齐争”工作模式,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走在前、作表率。

同时,国土资源部在推进窗口单位创先争优的过程中,既注重激发窗口单位工作激情、深度挖掘工作潜力,更注重凝聚直属机关优势力量、深层次理顺对窗口单位的支撑机制和为民服务路径。下一阶段创先争优工作,应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机制,凝聚力量,构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系统窗口单位创先争优不断深入。一方面,理顺窗口单位的配合支撑机制,通过与窗口单位座谈、机关干部到窗口等活动,把窗口单位作为知民情、懂民心的重要途径,把提升服务质量、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主动为民服务,结合自身优势,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探索构建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

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创先争优活动,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完善提升阶段的创先争优活动,应该着眼于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科学化水平,从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和建立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出发,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创先争优活动,探索把创先争优作为基层党建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的有效途径。

这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化认识、抓好理论研讨的同时,抓好成果转化,让这些成果“点上开花、面上结果”。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相结合,着力探索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独立外派机构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系统地总结抓党建、促业务、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的有效做法。采取面上铺开、点上突破的方式,把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权力监管的薄弱环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区位,有效克服“两张皮”、“一般化”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双向促进。三是完善机制体制,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党章为统领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创先争优工作的规范管理机制;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构建“先进”和“优秀”的指标体系,建立创先争优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交融、深度结合为目标,建立创先争优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原动力,建立创先争优工作的内在能动机制;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建立创先争优工作的内容更新机制。

此外,深入推进创先争优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反腐倡廉专项行动“两手抓”,把创先争优与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结合起来,持续强力开展“两整治一改革”廉政专项行动,开创国土资源系统奋发进取、风清气正的工作局面。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国土资源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2011-09-30 | 作者: | 来源: 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办公室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新

国土资源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按照中央总体要求和部党组具体安排,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活动,突出“夯实基层、建强队伍、勇破两难”的主题,把握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的关键,力求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部门特色的争创机制、争创格局和争创模式,逐步呈现务虚务实相结合,虚功实做、彰显实效,全面推进工作的良好态势。

深化理论研究,推动工作创新。一是抓好理论研讨,形成思想先导。部党组高度重视并着力抓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工作,围绕如何加强日常党建工作,如何使创先争优长效化、常态化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其中五篇征文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征文”奖。二是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回顾党90年的发展历程,加强对党的历史的学习,深化党建理论研究。同时要求各级组织注重从基层的鲜活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理论。三是加大交流互动力度,抓好理论成果转化。围绕创先争优如何推进中心工作,精选部分研究成果,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进行交流、推广各部门各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坚持以实践成果丰富理论成果,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化。

开展党性分析,丰富内在修养。部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的以“强党性、抓班子、带队伍、破两难”为主题的党性分析活动,推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交融和深度结合,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的自我完善能力,拓展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思路。一是通过党性分析活动,大家明确了党性的核心是使命感,是倾心尽职的责任。“使命凝聚激情,责任成就事业”,增强使命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关键。二是党性修养要具体表现在政治上坚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三是领导干部的党性更要体现在团结带领班子和队伍完成使命;贯彻党的宗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针对党性分析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逐一加以落实,是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也是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在破“两难”上切实取得突破,推进国土事业发展的需要。

力促三个成果,实现常态化运行。不断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形成工作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是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的总体要求。要把创先争优与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相结合,着力探索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系统总结抓党建促业务、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进行理论思考,采取面上铺开、点上突破的方式,把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权力监管的薄弱环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区位,有效克服“两张皮”、“一般化”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两不误两促进。要完善机制体制,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党章为统领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创先争优工作的规范管理机制;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构建“先进”和“优秀”的指标体系,建立创先争优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交融、深度结合为目标,建立创先争优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原动力,建立创先争优工作的内在能动机制;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建立创先争优工作的内容更新机制。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7

本刊讯“欢迎致电锦江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请按1,居民个人服务请按2,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请按3……”日前,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与成都锦江区政府携手打造的高效便民信息服务平台――“绿政通”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正式启用,锦江区企业服务、居民个人服务以及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的咨询、办理从此只需拨打一个超级总机电话“82005500”就能轻松搞定。

为满足社会的信息化需求,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新突破,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将2008年确定为信息化发展年,大力推进以信息化应用为中心的中国电信品牌和业务,以全方位提升成都作为西南重镇的信息化水平,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在政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成都电信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注重结合各级政府对信息化的具体需求,推出针对性的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升政府形象、提高行政效能、为群众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此次在成都启用的“绿政通”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了锦江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4个分中心 (公安分中心、劳动社保分中心、国土分中心、交通分中心) 和21个政府部门涉及工商税务登记、卫生许可证办理等企业服务事项,婚姻登记、劳动和社保、公安办证等居民个人服务事项和16个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的咨询服务电话。企业或居民需咨询和办理相关政务事项,再也不用查找和记录十几个电话号码,而只需拨打超级总机号码“82005500”就可自动转接到相关的部门或街道。为方便市民,成都电信还在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114”服务台特别增设了“锦江绿政通”专业坐席,每天24小时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劳动就业、户证办理、婚姻登记、社会保障及公司注册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如果市民忘记了超级总机号码,可直接拨打号码百事通“114”进行转接。

政务大厅服务标语 篇8

“互联网+政务”大幕已然开启

背景意义

顺应“新常态”发展的时代潮流。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政府网站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工具,在经历了一段时期超常的高速增长后,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由传统型向服务型蜕变。伴随移动互联网愈演愈烈的时代之变,政府网站顺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打造不下班的“互联网+政务”模式的“网上政府”势在必行。

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我国多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简政放权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通过“互联网+政务”实现审批事项精简、办事流程优化、服务水平提升等目标,实现政务“瘦身”,将成为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

提升政府在线服务的重要引擎。“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是一个改造、提升、创新和再造的嬗变过程。作用到政府层面,通过信息传递实现流程和机制再造,提高效率、改善民生,有效提升政府在线服务能力。政府主动拥抱互联网,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技术逐渐应用到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领域,创新政府在线服务,对系统梳理办事事项、优化业务流程、推动协同业务信息化处理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为核心的权力结构正逐渐颠覆以资源、地位为核心的传统权力结构,信息对称、资源共享、机会平等的互联网特质将催化形成新的社会格局。公众对政治的参与和影响将逐渐扁平化,进而加速形成新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活动,在这一新格局之下,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角色,而是“角色+”,是示范者、引领者、倡导者、环境营造者,这些角色集成的目标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构建中国社会治理新格局。

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积极践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不断改进政务服务。但同时,我国政务服务建设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

需求导向不足。当前我国政务服务建设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即解决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相关项目建设;同时,以公众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的缺位,导致建设向政府自身的管理倾斜,而对公众需求的判断和回应不足。随着服务型政府、政府治理现代化等理念的贯彻实施,逐步认识到了以需求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持续探索。

资源整合不够。目前我国政府各部门的业务资源整合程度和业务协同力度普遍较弱,“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在线办事整合流于形式,未建立统一的业务系统办事机制,部门间业务、资源难以整合。

服务能力欠缺。目前政府积累的海量信息存在“不可见”或信息不对称情况,服务流程壁垒较多,政府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共享给社会公众;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造成群众重复提交办事材料、往返跑腿,给群众办事创业带来诸多不便。

监管体系薄弱。现阶段政府对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因职权边界不清晰、职权运行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的“越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网上受理、办理、监管的“一条龙”服务未得到有效落实,服务监管有待进一步强化。

生态发展不足。在数据开放战略尚未就绪、信息资源共享与对外开放能力不足、行政体制机制束缚尚未打破的情况下,我国在政务服务技术、服务产品、服务内容、服务意识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完善,政务服务生态体系薄弱,难以提升政府网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发展趋势分析

引领性。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务服务要从技术支撑向统筹引领转变,要从后台向前台转变,从配角向主角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分散向统筹转变。着重体现政务服务的引领性,强调政务服务对于政府改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自服务。自服务不只是电子政务单纯的服务表现,更是电子政务在政府治理和服务方式上的创新,它的重点将围绕门户整合、业务整合、数据整合和基础设施整合展开,实现以“权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向以“公众”为核心的服务模式的转变。

云模式。无论是从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上而言,云模式都正在成为政务服务的技术主流,云计算的本质、特征、功能等助力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务业务协同,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互联互通。而在服务模式上,政务服务也将趋向于云化的模式,通过资源云化,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协同,使电子政务发展服务呈现出社会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数据化。大数据不仅带来了开放共享意识、包容的心态、科学思考模式及事物关系着眼点变革,借助商业智能、分布式计算、可视化分析等技术,正渗透政府治理的各个领域,催生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治理,数据成为驱动政务服务发展的源动力。

智慧型。智慧型是指政务服务的发展将使政府的人、系统、管理智慧化。即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办公、服务、监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形成高效、集约、便民的服务型政府运营模式。进入智慧型阶段它将沿着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轨道快速发展。

O2O——政务服务新思考

上一篇:昆明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下一篇:感动人物观后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