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翻译赏析

2024-08-09

公司简介翻译赏析(共8篇)

公司简介翻译赏析 篇1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678910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译文

我青少年的时候,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不为报酬而助人,并不把解人之难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劳。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哥们...相关赏析 写赏析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鉴赏

此诗当在30多岁所写,大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这是李白年轻时裘马轻狂,豪爽用事的真实写照。有人就李白是否真的杀过人而争论不休,他如果真的杀过人,也肯定杀的是宵小之辈,而且是雁过不...作者介绍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

古诗大全 古诗文网

公司简介翻译赏析 篇2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始于20世纪70年代, 之后不断发展壮大, 涌现出了Vermeer, Manttari和Nord等代表人物。目的论由德国翻译家弗米尔于1978年提出并加以发展, 是功能学派的支柱理论。目的法则、篇内连贯法则、篇际连贯法则又是目的论的核心法则。

ChristianeNord (2001) 的专著TranslatingasA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所提出的重要理论, 可以说是该理论流派的集大成者。弗米尔的目的论便包含在内。基于书中所概括总结的目的论以及该书译本《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张美芳, 王克非主译, 2005) ,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对TEM 8翻译测试试题原文和参考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尝试为TEM 8翻译部分试题的命制、翻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同时, 也能对学生的备考学习给予方向和指导。

一.目的法则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和翻译方法。在Vermeer看来, “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 此方式可让文本/译本在其使用环境下运作, 面向想要使用文本/译本的人, 并且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运作”。通常情况下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即译文在目标文化中对目标语观众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

TEM8常考两大体裁:一是选自报刊杂志的论说文;二是文学作品选段。按照卡塔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论说文属于调控型文本, 重在原文诉求功能的实现;文学作品选段属于表情型文本, 重在原文“美”的再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尽管同一文本会兼具多种功能, 但总有一种功能起到主导作用, 正是文本的主要功能决定相应的翻译方法。故此, 以上对文本的分类是基于其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例如, TEM8 (2007) 汉译英就是典型的文学翻译选段,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6第3期张炜的散文“美生灵”。选段状物状景, 描绘了黄河滩上一幅和谐自然美的美丽图画。可以说, 原文处处透着美, 同样译文也得如此。“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准确把握原文内容的前提下, 运用译入语中最恰当的表现手段, 尽力再现原文的语言美” (邵志洪, 2008:51) 。参考译文从以下2个方面实现了原文的语言美, 原文的目的。

1.选词美

参考译文运用了splendid, a flock, grazing, throwsa glance, chew, scene, outof sight, atease, luxuriant, nourished, plump, see, snow-white等词汇将羊的悠然自得、肥硕描绘得惟妙惟肖, 同时一片美景也跃然纸上。

2.句法结构美

原文第一句话连着用了两个介词短语表地点状语, 译文顺应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将第二个介词短语调到句后。这样整个译文句子看上去更加平衡, 避免了头重脚轻。值得注意的是译文用了一个句子把原文第四、五、六3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和非谓语leaving的使用使整个句子虽然看上去很长, 却紧凑连贯。同样, 第七句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句式的束缚, 及物动词nourish的使用让译文短小精悍却不失其义。

二.篇内连贯法则

“篇内连贯”就是说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 译文在其介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应有一定意义。只有当人们认为接受到的信息相当符合他们的环境, 信息交流才能说是成功的。也就是说, “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 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陈水平, 何高大, 2009:101) 。

TEM8 (2003) 汉译英原文从一个孩童的角度描写了得病前后的心理落差, 笔调诙谐幽默。若将原文的用词“横行霸道”、“隔离”、“拘禁”、“打入冷宫”、“摒弃”、“为世所遗”直译出来, 译文将很难被接受。译文分别根据语境将之处理为do whatever I like, segregated, confined, wasneglected andbecameveryfrustrated, beingdiscardedbytherest。如此, 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并实现在译入语语境里的交际意义。另外, 汉语原文用了一些四字格短语, 译文按照英语表达习惯传递了原文的交际意义。如把“百花怒放”、“宾客云集”、“笑语四溢”、“大千世界”、“穿插其间”、“喜气洋洋”、“兜上心头”译为aprofusion offlowerswereinfull bloom, acrowdofguests collected, laughterwasheard alloverthere, akaleidoscopicworld, shuttling, full of joy, was thrown into。

还有, 对原文数量词的处理。汉语习惯用数词+量词的形式, 若译文也照此模式, 将不符合译入语的用语习惯, 这样, 就很难传达原文的交际意义。译文很好地处理了这个矛盾, 把一幢、一个、一时、一片、一霎时、一阵分别翻译成a, one, in notime, 不译, allofa sudden, a fit of。

三.篇际连贯法则

“篇际连贯”就是强调译文和原文的忠实, 也被称为“忠实法则”。忠实程度受制于译文目的。如果翻译目的要求改变文本的功能, 翻译标准就不再与源语文本保持篇际一致, 而是对目的而言的适当性和合宜性。“在目的论中, 忠实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刘小玲, 2008:58) 。的确, 绝对的忠实是不存在的, 但这并不妨碍你们对忠实的追求。“对‘忠实’的追求是维持原文与译文之间联系的纽带, 这根纽带一经切断, 翻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窦岩, 陈华伟, 2008:61) 。像2009年的英语原文是一篇关于环境危机的短文。译文遵照原文的行文习惯, 同时兼顾汉语的表达方式, 运用了很多四字格短语将危机的严重性以及人类面对危机的漠然描绘得惟妙惟肖。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翻译批评赏析研究 篇3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on aesthetics sublimity synesthesia

ⅠRice's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Rice, a representative of Germa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not only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needed while translating literary articles, but also its article form is necessary. All language forms in literary works have two functions: the expression of themes and aesthetic values. Therefore, we can clearly define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as Informative Transmiss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does not only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veying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story like storyline, but it should also transmit the aesthetics. However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is a relatively indefinite “variable”. Mr. Xie Tianzhen once cited《如梦令》written by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writer Ms. Li Qingzhao: “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If the translator just use a kind of explaining language to convey its “referential meaning” like:“昨天晚上雨很大,风很大,把室外的海棠花吹打掉不少,但叶子倒长大了。” instead of the language that has aesthetic functions to recur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n readers cannot feel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article. In that case, the real task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not completed.

Ⅱ The aesthetic analysi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bout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and its translation

Here what this paper is going to analyze is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荷塘月色”from a famous Chinese writer Zhu Ziqing. This prose is firstly published in the “Novel Monthly” on July 10th, 1927. The writer Mr. Zhu elaborated his night tour to the lotus pond in a sincere and delicate tone. It was even called an essay hovering with Mona Lisa's smile. The whole article is in a style of refinement, relieve and soothing.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writer's superb writing skills, the work fully shows the phonological beauty of Chinese language. Therefore,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translate this beautiful prose,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recur the artistic beauty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before readers' eyes. That is to say, the translator should paint the same scenery using another language. Fortunately, the translation version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s from Mr. Zhu Chunshen. Thus the translation bears the same aesthetic beauty with the original work. In the following, this paper is about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Mr. Zhu Chunshen's translation on how it reached a state of sublimity on several aspects.endprint

Ⅲ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Mr. Zhu Chunshen's translation:

《后游》全诗翻译赏析 篇4

出自杜甫《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⑴后游:即重游(修觉寺)。

⑵曾(céng):一作“新”,一作“重”。

⑶怜:爱。

⑷有待:有所期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⑸烟光:云霭雾气。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冷。”

⑹暄(xuān):暖。

⑺此:指修觉寺。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参考译文】

想起以前曾经游览过的修觉寺和桥,这次重游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

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

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于上元二年春曾一度到新津(今属四川),游修觉寺,写了《游修觉寺》诗。同年再次游修觉寺即写了这首《后游》。

【赏析】

《后游》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后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诗记叙了诗人重游修觉寺的见闻感受,虽重在抒写内心的情绪,但景语生动,情语深切,情景交融,理趣盎然。

由于心态的不同,旧地重游往往会有绝异的感受,在《游修觉寺》中,杜甫客愁重重,在《后游》中,杜甫却又客愁全减。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可爱的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或游客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或游客去领略欣赏。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这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两句则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诗人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

全诗以感慨作结:“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表面看来好像这仍是赞美此处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诗词翻译 赏析 篇5

唐代: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作,诗中的女子,深居高楼,黄昏时分,她因百般无聊赖而思念起情人来了。对其思念越浓,就越渴望和他相见,恨不得他立刻出现在楼前,她按耐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走到楼头前,想去眺望远处,看看他来了没有。可是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他怎么知道自己在思念他呢?就算知道又如何能这么快就来到跟前呢?她只得止步,折回楼内,欲望还休,欲见而无法相见,这种复杂的心情折磨得她坐立难安,满楼徘徊。此句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完全表现出来了。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这样的环境有很强的暗示性,往往用来点染离愁与相思。如李白的“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就是在这样一种意境中展开。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即停止、罢休之意。为什么欲望还休呢?答案隐藏在下一句里。

“玉梯”,楼梯、阶梯的美称。“横绝”,即横度。南朝诗人江淹《倡妇自悲赋》写汉宫佳人失宠独居,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之句。“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原来,主人公渴望见到心上人,情不自禁地要上楼眺望;突然想到他不能前来,于是停下了脚步。唉,不望也罢,免得再添一段新愁。就在这迟疑进退间,天上一弯新月洒下淡淡的清辉,将她的无限思念与失望投射在孤寂的身影中。“月如钩”,一作“月中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春风”反衬了“愁”。愁人眼里无春色,抬头望月,新月如钩。低头近观,只见芭蕉树的蕉心还未舒展,丁香树上尽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各自含愁不解。这既是主人公眼前实景的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芭蕉未展、丁香未开本是客观的自然景物,无所谓愁,但在主人公眼里却是满目哀愁。这是因为心中有愁,所以蕉叶难以舒展;满腹是恨,故而花瓣怨结难开。人之愁极,故而触目伤情,而触目之悲更添离人之恨。这两句诗移情入景,借景写情,设喻精巧,融比兴象征为一体。

诗人用不展的芭蕉和固结的丁香来比喻愁绪,不仅使得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具体形象,更使得这种比况具有某种象征的意味。不展的芭蕉与固结的丁香,不仅是主人公愁绪的触发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又成为其愁思的载体和象征。

这两句意境优美,音情摇曳,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两地徘徊表现得兴味悠长,多少情思尽在其中。清人陆鸣皋说:“妙在‘同’,又妙在‘各自’,他人累言不能尽者,此以一语蔽之。”赞叹的就是这两句诗的含韵不尽。

浣溪沙 李煜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像这首在词中点明“春恨”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却用得很不一般。

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而是客观平直的叙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唤景。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那充满“春恨”的人事内容究竟具体何指。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这样看来,词中的春恨就不是这位风流天子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译诗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绽放。柔美得树气味清香,优雅的正称幽人的趣味。无意争夺高低,梅蕊别来妒忌。含着春雨,结下愁千绪,仿佛在追忆江南的主。

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种衬托。

下阕由形而传神,写丁香之精神所在。也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其无意与群芳,尤其是“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号称内修外美、玉蕊清香的梅花,争春斗艳,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散露出的那种愁绪。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小波浪;

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由于红军在度过这里时没有费一兵一卒,所以让人感到温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相比起金沙江,这里的伤亡惨重,所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文学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样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国军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作品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在《浪淘沙·北戴河》上阕中,毛泽东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泽东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东山原文、翻译、赏析 篇6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译文

河水叮咚流向桥东,行云悠闲飘聚在溪水上边。清风淡月往来有规律,流水行云却难寻踪迹。美人独自伫立备受相思之苦,单薄衣衫浸透寒露,日日伴修竹,双眼欲穿盼郎归,常常等至天色暮。残雪身边春色青,我却白发头上生,执意问春我老否?春天默默不出声。

注释

泠泠:形容流水的清脆声。

漠漠:弥漫广布貌。

脩竹:高高的竹子。

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是“东山探梅”,全篇写的就是去杭州东山探梅的所见与所感,重心在一个“探”字。上片以探梅途中及到达目的地时所见的“泠泠”流水、“漠漠”归云和“疏风淡月”等景物烘托渲染环境,意致十分闲淡。下片前两句以杜甫诗所写幽独佳人比拟梅花,以抒发探梅之所感;后两句则借探梅这个话题慨叹道:往昔白白错过了雪中赏梅的大好机会,如今已进老境,失去的青春已经无法追回了。最后两句的这个慨叹,才是一篇抒情的主旨。

刘镇

公司简介翻译赏析 篇7

关键词:阿凡达,赏析,字幕翻译,研究策略

1 序言

电影《阿凡达》是美国电影在20世纪初最为成功的几部影片之一, 这部影片不仅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还在第82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一举夺得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以及最佳摄影奖的奖项。《阿凡达》不仅获得了影视界肯定, 在票房上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仅在中国的票房就高达14亿元,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则疯狂地掳走了27亿美元的票房。自从《阿凡达》在2009年上映以后, 就一直受到全世界观众的追捧不仅在于影片的内容和选材, 还有影片优质的字幕翻译给影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影片字幕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者的观影心情。

2 电影字幕的特点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 它的教育意义和传承意义是很高的。但是电影创作一定要先考虑好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为了商业利益, 大片需要迎合观众的口味, 票房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字幕翻译, 就是把电影中的源语的口头对话, 用同步的字幕形式翻译成目的语, 字幕一般都出现在屏幕的正下方。因为字幕和电影画面是同时出现和消失的, 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 不但要观看图像变化, 还要听影片中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阅读字幕, 字幕是一种语言, 这种语言对影片的声像赏析起了很大的作用。

英美影视作品中的语言和书面形式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看美国大片或者英美剧的时候不难发现, 他们语言的口头语特别多, 还有很多俚语, 有口语性、大众性、本土性等特点。如果不是对欧美语言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人, 字幕翻译出来会缺少很多作品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所以, 在进行字幕翻译的同时, 应该针对其特点, 把握好作品想要表达的主体意思, 采用相应的策略, 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否则, 不恰当的字幕会破坏电影的整体效果, 也会破坏观众欣赏影片的兴致, 导致票房不高, 没有卖点, 就没有利益。另一方面, 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也无法传达, 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自然也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3 电影《阿凡达》赏析

“阿凡达”一词源自梵文, 意指神在人间的化身。影片中阿凡达是纳威人与人类的DNA混合而成, 这是本片导演的隐喻:希望人类既能拥有高科技的手段又能拥有远古人类的高尚品德。影片中的Na’Vi人是以土著居民为样本的载体。原始土著人民以自然为主, 以自然为主导。纳威人的对立面就是被欲望冲昏头脑的现代人类, 他们只知道不断侵略自然不懂回报。所以, 在这部充满教育意义的影片背后, 字幕翻译组不但需要准确地翻译出地球人的语言和蓝色类人种族的语言, 还需要把电影需要透露给人们的思想传达出来, 这就给字幕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阿凡达》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的编剧和制片, 更多的是由于优秀的字母翻译, 才能在中国大陆获得如此高的票房。

4《阿凡达》的影视字幕翻译

在影视作品中, 字幕的翻译是需要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的限制的。屏幕能给予我们的字幕空间是有限的, 而观众所需要的字幕也需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生而不断变化, 特别是像《阿凡达》这种影片, 因为涉及到了一种新的生物, 而他们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并不一样, 所以, 这就对字母翻译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字幕的语言内容还需要体现出一种递进式的特征, 因为观众在看完一段字幕之后, 才能看下一段字幕, 前后内容没有参照, 而且观众还会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限制, 如果翻译者不能把源语翻译得通俗一些, 很多观众就不能真正理解电影的内在意义。电影负担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责任, 像《阿凡达》这种电影, 更像是一部恢宏而饱满的人类史诗, 它所要传递给人的是一种精神, 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底蕴, 所以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 不但需要准确地翻译出演员的语言, 还要将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 让观众理解其中的文化意境。比如:其中的纳美人在猎杀动物之后说的那一段话, 主要的意思是感谢动物的牺牲, 这样他们才可以用动物的躯体来养活族人, 这一段非常不好翻译, 但是字幕组很好地将这些语言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翻译成四字短语, 四个字一组的读出来, 就像念颂歌一样, 为死去的动物送行。

5 关于《阿凡达》字幕翻译的策略研究

电影除了题材和画面的优秀之外, 影片的字幕翻译也被大多数观众所认可, 这也是影片能够在中国市场上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将会从几个方面分析影片的字幕翻译的特点。

(1) 简化原则

简化原则简单来说是保留或者直接忽略一部分语言, 意译是字幕翻译中经常用到的翻译手段。对于电影来说, 翻译工作者可以去掉对白中的标点符号, 简化原有的长句子使用“意简言赅”的短句, 目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表达出人物想要表达的意思, 让观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明白此处影片的主要内容, 还能保持观众的娱乐性。

例如:Jack:“More like a fi fthtequila and ass-kicking, 这是主人公杰克在刚进入实验舱中所表达的感慨, 原译文翻译为:好像是喝了很多酒一般, tequlia是指龙舌兰酒这种酒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很陌生的, 如果直接翻译为龙舌兰酒不仅不能让观众理解其中的意思, 还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性,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其次原文中还出现:Soldier A:Check this out, man.Meals on wheels.Soldier B:Oh, man, that is just wrong.译文:士兵A:喂, 你看坐轮椅的来送死了。士兵B:不会吧, 搞什么。这种简单的翻译不仅能让观众理解当时对白的意思, 还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当时的气氛, 所以采用意译则是恰到好处。所以采用意译则是恰到好处。

(2) 补偿原则

补偿性原则就需要在翻译时考虑各个方面因素, 来决定原文的形式到底该不该保留, 主要要求是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同时还要保证文章的结构不被破坏。例如:Grace:“No man, this is such bullshit!”。这个bullshit在外文中是一个俚语, 对中国观众而言直译并不能让观众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就直接翻译为“胡说八道”这样既简洁还能展现人物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能塑造出人物的率真性格。

因此, 针对影片中的众多俚语或者外文谚语, 翻译工作者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合理地翻译, 不能直接翻译。

(3) 移植原则

移植原则是指翻译工作者要将原文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不能随意乱改。移植法主要适用于文章的关键的内容和不宜翻译成中文的部分, 这样不仅能保持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还能让观众尽可能地领略到外国风情。例如:Grace:“Every living thing wants to kill you and eat your eyes for Jujube.”原译文:所有的生物都想杀了你。这样的翻译显然不是很成功的, jujube原本的意思是一种果冻类的软糖,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他们会把你杀了把你的眼睛当做果冻类的软糖一样吃掉, 这种直译的内容能还原人物的性格和影片当时的情境, 采用移植原则可以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让观众感受到外国的风土人情。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考虑原文直译的内容会不会给观众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二是移植过来的内容不应该带有鄙视民族、政治、国家等色彩。

(4) 归化原则

归化原则即是将翻译做到“入乡随俗”的感觉, 影片要给当地的观众展示出一定的亲和力并满足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 这样的字幕翻译才会更有卖点。例如Norm:Oh, my God!诺姆:喔, 老天爷呀!Trudy:You should see your faces.朱迪:瞧你们那傻样儿。这是主人公参观漂浮山时的心里感觉, 如果翻译为:“嘿, 瞧瞧你们的脸”就显得毫无趣味性或者让观众感到莫名奇怪。采用归化原则翻译字幕就是为了吸引观众, 让观众能够坚持看完影片。

6 结语

总体来说, 电影中的字幕是除了电影题材、情境、主题之外最为重要的辅助型工具。如何掌握好适当的翻译策略是翻译工作者今后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以美国电影《阿凡达》为例翻译工作者就结合影片的主要内容和观众观影心态, 翻译出适合观众的电影字幕, 优秀的字幕翻译加上优质的画面和题材造就了美国电影史上较为成功的影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超.影视字幕翻译中文化专有项的处理——以《阿凡达》字幕翻译为例[J].大学英语, 2011 (2) .

[2]李德超, 王克非.标语翻译的文本分析和翻译策略——以上海世博会标语的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 2010 (1) .

公司简介翻译赏析 篇8

关键词:汉英差异 《匆匆》 汉英语法

1.原文及译文简介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愕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诗人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诗人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

朱纯生先生凭借着对朱自清《匆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双语转化技巧的熟练掌握,不但将原文中作者无奈、惆怅、失落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将原文的节奏美感体现的译文中,使译文既反映原文的精确意义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主语的确定

汉语为语义型语言,汉语中的主语可由诸多不同类型的词语充当,主语隐性不显或无主语的情况时常出现。而英语为语法型语言,主语突出,易于识别且只能有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担任,因此,英语又可以称为主语显著语言。根据陈宏薇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汉英翻译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方法:(1)以原句主语作为译文主语;(2)重新确定主语;(3)增补主语。

2.1以原句主语作为译文主语

英语句中的主语只能是名词、主格人称代词或是名词性的词语。当汉语原文有明确的主语,而且该主语由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充当时,我们可以原主语作为英译文的主语。

例如:(1)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Swallows may have gone…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peach blossoms may have died back…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eam of time, soundless,traceless.

在上面两个例句中,原汉语句子都有明确的主语,而且主语分别是“燕子,杨柳,桃花”、“我的日子”这些名词或是主格人称代词,所以朱纯生的译文中以原主语作为译文的主语,符合汉语和英语的习惯。例1和2中,原文的主语“燕子,杨柳,桃花”、“日子”不带数的标记,英译时,其对应词“swallow,willow tree,peach blossom”、“my day”,但译者从语境和英语语法规则考虑,都选取了复数形式,这也是我们汉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2重新确定主语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选择和确定主语,以保证译文逻辑通顺、行文流畅、语言自然地道,行使与原文相似的功能。用来替换原主语的,可是是句中其他成分,也可以是句的词语。

例如:(3)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

(4)去的已经去了,来的尽管来着…

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ging…

例3中原句充分体现了汉语注重内容的意会性,以意架形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原句中“有人”是主语,但是为了和下句的译文构成形式上的排比结构,以及为了突出强调“时间”这一主体,所以将整个句子采用倒装,用表示“日子”的代词“they”来代替。

例4中,原句的主语是很模糊的“去的”、“来的”,但是根据全文可知,“去的”指的是过去的日子,“来的”指的是将来的日子,所以译者译文中的主语定为“those that have gone”和“those to come”,分别用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后置定语来限定主语“those”。

2.3增补主语

上文中我们提到,汉语中,主语隐含不显或无主语的情况时常可见。译成英语,则必须依照英语的规则,将主语增补起来。增补的原则,一是要推敲语境,二是要考虑英语语法习惯和行文的需要。

例如:(5)……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there is bloom again.

(6)但是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It is not fair though: why should I have made such a trip for nothing?

例5中,原文主语被隐去,而且从上文可知,“有再来的时候”主语应该是“燕子”,“有再青的时候”主语应该是“杨柳”,“有再开的时候”主语应该是“桃花”,但是为了避免跟前半句重复,所以朱纯生直接用there be结构来引导整个句子,使前后三句构成排比句,既传达了原文的意味,又保留了原文排比的形式,可谓形神兼备,使译文恰到好处。

例6体现了汉语中常出现类似的无主语句式,英译时,要按照英语的习惯,添加“It”来代替主语。后半句又是一个无主语句式,根据上下文可知,原文作者应该是反问自己,所以译者添加了“I”来作主语。

3.谓语的确定与主谓一致问题

汉语中谓语很复杂,而英语中的谓语很单一,仅由动词或是动词短语承担。汉译英时,有时可以选择与原文对应的谓语,但多数情况下,往往既不能照搬原文主语,也不照搬原文谓语,而须作调整,或新觅谓语。谓语的选择和确定,须兼顾表意和构句的二重需要,既考虑英语语法规范、搭配习语和逻辑关系等问题。

3.1谓语的确定应该基于表意的需要

所谓“表意的需要”,指选择谓语时,除了考虑该词语本身能否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外,还要关照其与主语的语义关联,即逻辑的关联,以及主谓词语的搭配。

例如:(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例7中,原文中“去了”、“枯了”、“谢了”都是“逝去、消失”之意,“再来”、“再青”、“再开”都表示“复苏”之意,但是因为主语的不同,汉语中分别用三个意思的相近的词,使表达更加准确。朱纯生先生为了使译文达到原文同样的效果,将“去了,枯了,谢了”分别译为“have gone, have died back, have fallen”,将“再来、再青、再开”分别译为“return, regreening, bloom again”,既在句式上和原文的表达一致,也在词义搭配了达到绝妙的效果。

3.2谓语的确定应基于构句的需要

选择谓语时考虑构句的需要,指译文必须遵守英语语法规范,遵循“主谓一致”原则,保证谓语和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谓语动词时态、语态正确,句式连贯畅通,表达地道自然。

例如:(8)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But the new day begins to flash past in the sigh.

例8中,汉语原文中作主语的“日子”不带数的标记,处于谓语位置的“开始”也不受时态和数的限制,但是根据原文可知,“新来的日子”指的是新的一天,所以英译文中译者译为“the new day”,因此,谓语动词也要随之用单数,要用“begins”。

4.结语

朱纯生的译文遣词造句简洁明快,富于文采,力求传达原文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从原文的部分段落及其译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字斟句酌,精心选词,使用了大量常见且富于表现力的灵活度很高的小词,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句子结构及修辞手法,排比畅达,语言优美,既富有形象之美,又富有音韵和节奏之美,这与译者本身的学识修养有关。本文主要从语法角度分析了朱纯生先生对《匆匆》的译,来突显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上的影响,也论证了朱纯生先生绝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余涛.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的翻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陈广波.英语汉语省略现象的对比与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珏.从汉语动词说起—谈英汉对比[J],苏州职业学院学报,2000.2.

4.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5.张映先.汉英文学翻译研究及选读[M].2006.2

6.萧立明.English-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Translation[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

上一篇:站前小学开展校园足球工作汇报下一篇:英语作文关于暑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