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2024-05-07

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精选5篇)

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篇1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中秋节应发端于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中秋 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三、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四、夜静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六、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九、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十、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一、秋宵月下有怀 唐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十二、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 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十三、中秋月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十四、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中秋月 唐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十六、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十七、常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八、霜月 唐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十九、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二十、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

十一、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 北宋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二

十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北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

十三、中秋月 北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二

十四、中秋登楼望月 北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二

十五、满江红 中秋寄远 南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二

十六、中秋月 红楼梦 贾雨村

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篇2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浪淘沙》(节选)【唐】李煜

【译文】凄凉往 事想起就 悲哀 , 面对眼前景象,忧愁难以排遣。秋风到来,院子里的苔藓长满台阶。姑且不管门帘是否卷起,整天谁也不会来。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虞美人》【宋】苏轼

【译文】清明 节刚过 ,重门深户 的庭院里,桃花、李花才绽出红色花蕾。柳丝垂下来搭在白色的栏杆上。帘外飘着微微的细雨, 让人感觉到轻微的寒意。傍晚时间雨过天晴,楼台亭阁在夕阳的映照下平添了一些明媚。对着初开的花儿, 我已经有些微醉。夜深了,旁人都已经入睡,清凉的月光照着长廊,我一个人走来走去,不知道思量着什么。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念奴娇》(节选)【宋】李清照

【译文】萧条 冷落的庭院 ,吹来了斜风细雨, 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 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 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仄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 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远飞的大雁都飞过去了, 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寄托。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 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菩萨蛮》【宋】陈克

有关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篇3

一、朗读背诵策略

古诗词语句优美,节奏明快,和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古诗词按照常有的句式七言(四、三节奏)、五言(二、三节奏)读出节奏。一首古诗词的朗读采取的样式多样: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师生轮读。3.男女生对读。4.学生齐读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可以提升朗读的效率。经过三、五遍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很快就能背诵了。屈指一算,也就七、八分钟的时间,学生会背了,学习起来也就轻松了。

二、理解、默写策略

(一)理解诗歌的策略

1.了解作者及诗词创作的背景。诗词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引发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了解这些对其理解诗词的帮助很大。

2.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一首诗、词往往透过几个关键字词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情感和主题。“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一个“独怜”写出了作者对滁州西涧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丝自由和安静的心情。

3.抓住诗词中所写的景、物、事,再现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创作的氛围及融入的作者的感受,进而帮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其中写有“清风”“明月” “稻花香”“蛙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丰收在望的欣喜之情。

4.抓住诗词中的名句去理解诗词所蕴涵的哲理或抒发的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写出“沉舟侧畔,千帆京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景象,告诉我们历史会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因此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不幸经历而沉沦悲哀。

(二)默写的策略

对古诗词的默写, 学生往往是对生僻、疑难的字掌握的比较好,反而是对那些常见的字把握的欠准确,容易写错、写别,或者写漏。虽说背的很熟练,但在默写时,由于疏忽,结果是前功尽弃,失分严重。针对学生默写写漏字的现象,我采取让学生写后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学生在默写中容易写别字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读准字音。

三、古诗词名句赏析策略

一首诗词真正能让人耳熟能详,诵读不忘的往往都是那些蕴涵丰富、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赏析古诗词中名句,赏析古诗词中名句是中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题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去赏析其妙处。

2.从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角度去赏析。不少诗词的作者都是写景叙事中融入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3.从所写诗句隐喻的角度,言此意彼,巧妙含蓄的表情达意。

4.从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去体会诗歌的美丽。

5.从诗句的结构、对仗的角度赏析。很多诗句的结构对仗工整。

中秋节的诗句和古诗 篇4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中秋月》

9、中秋谁与共孤光。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4、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 吴文x《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5、分明不受人间暑。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6、何妨小驻听吾语。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7、声直上,蟾蜍窟。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中秋月》

2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1、何处飞来大明镜。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2、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 吴文x《尾犯·甲辰中秋》

23、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4、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篇5

中秋节来历:中秋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揭秘中秋节神奇色彩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吴刚折桂

1、中秋节传说: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中秋节传说:玄宗故事

2、中秋节传说: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传说:玉兔捣药

3、中秋节传说: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中秋节传说:玉兔捣药

4、中秋节传说: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1.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2.2017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3.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4.关于写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5.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6.2017年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7.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与习俗

8.描写中秋节的来历传说

9.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解读

上一篇:为爱情“努力”多少?下一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