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

2024-06-13

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精选7篇)

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 篇1

岳父老了,真的老了,特别在经受“脑梗塞”病魔的打击之后,行动愈显沉重、迟缓,身体也日渐衰弱,我们看在眼里,却急在心上。

岳父是退休多年的教师,退休后一直守着那所建盖在城郊山坡上的老宅,平日里不愁吃穿,生活上也能自理,但缺少儿女们的朝夕陪伴,想来亦如门前那株古老的青树,会落寞而孤独。

以前,岳父的身体健康、硬朗,喜欢散步,每天绕城几圈也不觉得累,身边又有阿姨(续弦妻子)的陪伴和照顾,倒教在外忙于生计的五个子女省心,往往节假日才聚在一起回家看看;而今,阿姨因为生病,需长期治疗,为便于服侍,被她的女儿接到家里,偌大的房子一下子显得空荡起来。望着这所占地面积近三百平方米的单家独院,每天由岳父一人孤守,愈发显得寂寥和空旷。

岳父独守老宅的日子也是我们牵挂的日子。每遇刮风下雨或气温变化,妻总在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念叨他会怎样了?实在放心不下时候,也会叫上我,一起行走近三公里的小路,回家探望岳父的安康;有时轮到换班休息的日子,妻就会多烧一些好菜,待我下班回家后,一起给岳父送去。

岳父是好静之人,没有打麻将、玩扑克的嗜好,不出门的日子喜欢将大门锁住,一个人在里面静静读报或看电视新闻,每次我们叫门,他总会说:“啊嘛嘛,你们又来了。”听似不耐烦,可开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他欣慰的笑脸。

每次回家,妻总能从厨房中找出一些脏了的锅、碗、瓢、盆洗涮,之后又对屋里屋外进行收拾,这时,岳父就会从屋子里窸窸窣窣找出一碟葡萄干或一袋红枣子或几只时鲜瓜果来,让我品尝。这些东西家里都有,并不稀罕,但每一次我都认真接过,小心品尝。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岳父也会坐下来,给我讲他所看到的新闻、听到的闲话,不知不觉中,岳父的脸已在渐渐舒展,生气也溢满了整个寂寥的庭院。

望着岳父的开心,我的`心也在温暖。近80岁的老人,图的什么呢?钱?财物?热闹?……其实,都不是,他期盼的只是一颗被关爱的心!

静心思量,一个人从十月怀胎到嗷嗷待哺,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求学就业到婚姻娶嫁,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怀、牵引;而今,他们老了,不能动了,做儿女的,就应当伸出那双曾经被他们牵引长大的手,为他们掺一掺,扶一扶,伴着他们走过最后的岁月,而不应当在亲人走后,再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

面对精彩纷呈的世界,我也会被诱惑,但只要父母在,亲人在,我们就会回家看看!对亲人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只愿上天能给我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教亲人们不再孤寂,能颐养天年。

常回家看看经典散文 篇2

不远处, 转过弯, 就在街道的对面, 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 说着昨天的天气和儿女;忽然几名放学的孩童的奔跑笑闹声传来, 老人们蓦然惊醒猛地抬头, 嘴角嗫嚅有词。每天盼着儿孙回家团圆, 成了老人心头的情感牵挂, 这是他们永恒的话题。

“进门一盏灯, 出门一把锁”

近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基本完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 在草案“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 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一旦这一社会立法通过,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将拥有一个“常回家看看”的奇特条款, 法院将获得受理此类诉讼的立案依据。民政部官员表示, “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 老人可诉诸法律。以前, 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 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

老人是一个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 在中国1.67亿老人中, 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被人们习惯称为“空巢老人”。从庞大的数字中, 不难看出“空巢老人”在整个老年人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如何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 而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进门一盏灯, 出门一把锁”就是他们每天重复的生活。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 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 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庞大的数量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 自2001年起, 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 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 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 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

以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金华为例, 这里的人们最有经营头脑, 经济发展可谓迅猛。然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这里, “空巢老人”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据金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 金华全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75.38万, 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3%。其中, 子女离家的老年夫妇大约有35.4万, 占老年人口的一半左右。

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在外子女定期给老人汇款;自己打短工, 在乡镇周边帮人建房或搞养殖, 每月领取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的工钱;还有就是腿脚不便的老人在家做活, 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愁的不是生活, 是寂寞。”多数“空巢老人”选择到有老人聚集的地方聊天, 腿脚不便的老人往往守着电视从早看到晚。更多的“空巢老人”则把精神寄托放在孙子孙女上, 送孙子孙女上下学, 成了许多老人最重要的事情。

据报道, 江苏徐州的一位“空巢老人”突发心脏病死后6个小时才被子女发觉。她有3个孩子, 最后离世时却没一个在身边。她的3个子女在过去的20多年间, 先后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 毕业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空巢老人’大都年迈体弱, 他们守着辛苦大半辈子建起的宅院, 正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作案对象。”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贺永军律师说。

“空巢”现实不可逆转

“空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空巢老人”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和父母分居, 这也导致“空巢老人”增多。

“空巢老人”的出现, 是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城市,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 也选择外出务工, 条件好了, 就在务工的城市定居, 只剩老年人守着山村度日。

要减少甚至消除“空巢老人”, 是不现实的。既然不能在数量上减少, 社会和年轻人能做的, 只能在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上努力, 包括物质和精神。除了没人照料外, 他们面临最多的是心理问题。其实大多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慰藉。

只靠立法不给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美德, 而这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道德规范什么时候竟然也需要用法律去“强制执行”了?孝敬老人, 孝顺父母, 本应当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准则, 这是不用法律明文规定而自在人心的。

不难想象推动“常回家看看”问题浮出水面的力量是什么。是道德温情, 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另类表述, 是“孝悌”伦理的具体行为。这股召唤力量, 来得正义凛然, 来得及时。但它仅仅是道德上的东西。既然是道德上的东西, 那它就会以道德规范应有的方式, 在每时每刻调整人们的行为。人生在世, 最深入人心的人伦道德, 恐怕就是父母亲情。试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如果有可能, 谁不愿意常回家看看日益苍老的父母和魂牵梦萦的故乡?可是生活有一大堆无奈, 很多时候, 我们对于父母的爱, 只能深藏心底, 却终究无法日日陪侍在侧。而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 他们也不会对远方的儿女心怀不满。亲情, 从来没有因为距离远和问候少而有丝毫的减损。

用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 坦率地说, 这是非常不合时宜和自以为是的, 它只能让父母与子女都分外尴尬, 因为二者早已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了不绝如缕的亲情, 而法律的意外介入, 却打乱了那种稳如泰山的亲情秩序, 好像除了“常回家看看”, 其他的亲情表达方式, 都是非法和虚无的。

亲情, 终究应归入道德范畴, 如果法律执意要去干涉亲情及其表达, 那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对亲情的扭曲。

别让“空巢”再“空心”

“空巢”不可避免, “空心”却可以治愈。“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 代表了一种姿态, 但治愈“空心”却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老龄人问题, 本质是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早已不是农耕时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 老龄化问题的妥善解决已经不是家庭成员的单一和独立责任, 这是一个社会大系统下以政府为第一责任人的各方关照解决的问题, 社会养老机制要跟上时代的变迁, 职工工资提高与带薪休假的社会立法要跟上, 社会要尽量解决两代人分居的客观障碍, 老年人的话语权要与老年人人口相适应。只要在大环境下理顺矛盾, 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也才能缓解对老龄化社会的焦虑和对“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状况恶化的担忧。所以, 与其费神费力地针对个体私人制定“常回家看看”条款, 还不如鼓励和推动政府、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开设社区医疗、家政、上门送餐等服务, 只要社区老人一个电话, 就能享受到所需要的专业服务。

推进“积极老龄化”进程

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干干 篇3

记得初中的时候,听过这么一首歌,也相信这歌早已深入各位的心扉了: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擦擦筷子,洗洗碗。大概这首歌之所以会被推出,我想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太多异乡人,甚至同住一个城市里,每逢佳节甚少人会回家溜达。哦,听过了这首歌之后,大家都发现自己忽略了家,于是纷纷回家看看。

回家是做到了,看看家人也做到了。不过,看只是单纯的看罢了。妈,难得我这么忙也抽空回来看望你们,这么老远也回来溜达一下,你也该为我做点好吃的吧。爸,难得孩儿这么辛苦,也回家吃你那么一顿饭,你也别叫我帮什么忙啦,在外面赚钱,哦不,应该是挣钱也很累了。如此单纯的看,那倒不如不看,免得两老为迎接你而忙个够。

人都这么大了,都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在如此大的年龄,难道就忘掉孩儿时所说的:“我要回报父母”这样的诺言吗?难道就会被世俗磨灭掉你们回报之心吗?已为人父母,却带同孩儿回家让父母侍侯。不只那天真的小孩,会不会以自己的父母为“正确的榜样”,从此依葫芦画瓢呢?我也开始猜想,假如有一天,孩儿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一向习惯父母侍侯的你们,是否也会习惯侍侯别人呢?

回家干干,毕竟那曾是抚育你成人的家,为家做贡献,当然是天经地义,人之常情的事情,假如连为家做出一丁点的回报也犹豫,连回报都不情愿,那么你们常挂在嘴边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承诺中,它们的可信度又会有多高呢?还是你们当它只不过是一个口号来乱喊呢?

经常听到别人抱怨,说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多,与他们之间的亲密度越来越少。问其是否常回家看望父母,他们爽而快地肯定着,却补充道:“回家只看而不干。”与父母共同劳动,与父母共同分享,与父母共同享受天伦之乐。回家干干,帮一下父母,毕竟他们已经年迈六旬了;回家干干,帮一下父母,毕竟也是一种回报;回家干干,帮一下父母,毕竟回报父母,也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乌鸟反哺,愿乞终耳。连一只乌鸦都明白,长大了,应该反哺父母,应该回家干干,应该回报父母。人是如此高等的动物,难道会连一只乌鸦也不如吗?难道会连一只乌鸦也明白的道理,人会不明白吗?呵呵,我相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定会明白的。

晚上回家吃饭,主动帮父母打扫了一下。妈走过来问我:“怎么今天这么主动帮忙?平时也够累了,还是我来吧。”呵呵,妈,打扫一下而已,有什么计较不计较的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之间没有计较的。能在有生之年回报你们,何乐而不为呢?

常回家看看的抒情散文 篇4

昨天一个同事要我帮忙写一封家书,我百般推辞。虽然我们都在外工作,但离家也不算远,又何来家书一说,只听他悻悻地说公司领导安排的,死缠烂打地拉扯我坐在电脑前,看着我写下“一封家书”。

轻触键盘,思路浑浊,我一直厌倦那种被逼着写东西,生编硬造出来的,感觉上总少些灵性。 同事说的关乎他的性命般,再者我真挡不住这糖衣炮弹的轰炸,实在不好再推辞。听着他讲述,简简单单的一笔流水账,我寥寥数笔后,此致!敬礼!

他美美的出去了,我回过头看了一遍,眼睛突然湿润了。我是多久没有回家了,过年到现在一直都在忙,不忙的时候,母亲几番来电话,暗示我工作不忙就回来。忙的时候想不起母亲期盼的眼眸中闪烁的泪光。闲下来,玩的乐乎所以又忘了归家的方向和温暖。顿时有一股亏欠的泪在眼眸中迟迟不愿收回,我是想母亲了。

没有千山万水的距离,没有隔海相望之遥,也没有三天两夜的行程,飞机火车的倒腾后再折腾。总共三百公里的路程,开车三个小时有余,而仅仅如此,也没耐着性子去到母亲身边听一听她的唠叨。每次接到母亲的电话都是大惊小呼的说落她一番,烦!而母亲最后一句都是照顾好自己,没钱早点说,我给你汇过去。

我是多大的人了,感觉我现在苍老的都不愿再镜子里多看自己一眼,而在母亲那里,我还是个孩子。还是那个动不动就打架,动不动就摔东西,动不动就不顾一切抓狂的少年。还是那个在外受苦受累会哭鼻子,失恋了会给她打着电话闹腾一番的半吊小子。现在我长大了,我已经是个能担负责任的大人了。只是我还没做好她已经年老的准备,也没想到岁月那么无情的就过了这么久。更没想到她的美好光阴里只剩下儿子的青春在燃烧的期盼了。

我拿起电话打给母亲,母亲调侃我说:“没钱了”?

我说:“有钱不能打电话吗”?

母亲说:“儿子这是想我了”。

我瞬间感觉嗓子有点沙哑,怕母亲担心,一直嗯嗯的回答。母亲在那头一直说着家长里短,像一个孩子一样汇报这么久未见面发生的一切。从何时起我成了母亲的大手,她的手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了,要我经常拉着才能感到她那爬满皱纹的眼角露出的微笑。我从来都没有刻意的关注过,总感觉岁月还遥遥无期,仅仅在今年我才主动在母亲的.生日时打了一通电话,只听她说老了过一天少一天了。

我说母亲活的不够有活力,还是喜欢和她争论一番,她是说不过我了,惹她生气的时候也不说我了。她开始默不作声的忍受,现在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撒娇的掉眼泪了,母亲安详了很多,真像一个老人了。可我却更像一个只有岁数年长的孩子,长是长大了,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懂事。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么多年母亲的味道,那股气息显得若有若无,顿感心中百味。大家都说想母亲是忘不掉母亲的味道,无论你身在何处,那一缕饭菜的香甜永远是心灵的慰藉。你伤心也好,绝望也罢,想到母亲的味道,心中永远都充满温暖。它也许并没有你每次向别人描述的那么凤髓龙肝,可就算是每次都埋怨母亲饭菜做的不好吃,在别人那里,依旧说的是山珍海味,那是一辈子的味道,没有一种味道能替代它。

曾出走几何,离家几载,总逃不过母亲的视线。因为家是生命最后的驿站,母亲是家的根基,生命再脆弱,躺在母亲怀里,世界就是安静的。任尔东西南北风,不变的乡音,不变的情,流水诗意,落花纤纤,也挡不住这最美的归宿。

美文:常回家看看 篇5

在外求学或是打拼,常常会对有关家乡的词汇极为敏感,无论是听到一首抒情而略带一点伤感的歌曲,还是无意中看到类似于“月圆人盼圆”这种风格的诗句,抑或是逢年过节,落叶飘零,都是会衍生出“倍思亲”的感慨。但终究异国他乡的特殊人文风情、人心冷暖会使你耳濡目染到身体与心灵都无坚不摧的地步,只怕曾经你最怕听到的那个字眼——“家”,也变得不过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音节罢了。

还记得小的时候,无比羡慕那些可以全家一起出去旅游的家庭。在印象中,往往是幸福而甜蜜的三口之家开着私家车留恋于一个又一个著名的景点,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留作日后怀念。小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全家人在一起,这样也许会令他有被呵护,被宠爱的感觉。再大一些的时候,有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常常困顿于条条框框的束缚,于是便希望来一场有关于青春的旅行,这样的旅行往往是说走就走的,没有任何目的,不需要与谁道别,亦不管他人的意见,完全凭借自我,由一颗年轻的心引导。那个时候的少年总是希望能够脱离他人的管制,内心不断升腾一种反叛的情绪。本着一种“我不是在旅行,而是在放空自我”的信念,一个人越走越远。家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得不快点逃避的牢笼。后来上了大学,思想日益成熟,性格慢慢平稳,因为要追逐梦想的脚步而远离了家乡。一开始是兴奋的,欢呼雀跃的,心里想着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外面的世界更加能够吸引年轻的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外的人儿开始思念母亲亲手做的家常菜,甚至是平日里的唠叨也成了亲切的呼唤。这便就是家了,是熟悉的家乡的味道。于是我们开始期盼放假的日子快些到来,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归心似箭的人踏上返家的路途,即便再遥远,也权当一种旅行了。可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每当你列出一大堆的计划,对自己说好回了家要干这干那的`时候,这些计划总是会由于你的懒而泡汤。放假的日子遵循着吃了睡、睡了吃的节奏来弥补前段时间在外消耗的能量。渐渐地,又开始想念有规律的,快节奏的生活了。人其实是一个矛盾体,这种矛盾其实也可以归结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失去才懂得珍惜”吧。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除了备战高考的学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清心寡欲的生活。我们生存于这个社会中,每时每刻都在和他人打着或深或浅的交道,和形形色色的人成为朋友或是过客。可是不管我们在外面如何风光如何落魄,只要一回到家中,我们永远都是那个“我”,只是那个“我”,轻松的扮演着儿女的角色。在这个避风港中,没有社会上种种的惊涛骇浪,不需要承担所谓的复杂的责任。

常回家看看 篇6

我奶奶就是偶尔被忽略的空巢老人。奶奶今年七十多岁,退休快20年了,常年一人在老家,很孤单。爸妈多次接她来我们家住,呆不了几天她就要走,说住不惯,所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我们只是逢年过节或爸妈有空的周末才回去看望奶奶。

记得有一次。爸妈带我回老家。进了村后,我就迫不及待的下车,跑回了家。我想给奶奶一个惊喜,于是悄悄的走进了小院儿,从小门绕了过去,正想叫一声奶奶,可是我看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奶奶那像弯弓的腰,弓得更厉害了,她本来腰就不好。只见她左手拿着一块小面团,右手拿着擀面杖,吃力地擀着。小面团在奶奶的手下慢慢的就成了一个圆薄片儿,每擀完一个奶奶就会直直身体,捶捶腰,咬咬牙,表情很痛苦的样子,继续擀下一个。我的鼻子发酸,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眼前一片模糊。

我终于忍不住,眼里含着泪水:“奶奶,我回来了!”奶奶看到我,马上拿出一块蛋糕。说:“你可来了!这蛋糕是我特意给你留的,快尝尝!”我立马接过来大口地吃着,即使上面的水果没有了味道,但我还是回应了一句好吃,好甜!奶奶的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因为她的脸上满是笑意。

爸爸妈妈进家后,他们说要和奶奶一起包饺子。于是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地包起饺子来。我看到此刻奶奶那幸福的笑容。

每次和奶奶分别,奶奶都会微笑着在侧窗前,重复着他那已经说过n次的话:路上慢点儿,好好吃饭那种眼神让我好想哭。汽车开出去老远,奶奶还呆呆的站在原地不动。我跪在后座上看着奶奶的身影,一点一点的模糊,直到看不见。

常回家看看 篇7

就拿我的学生刘金华(音译)来说吧,她来自重庆农村,每年回家两次,需要35小时的路程,换乘两次火车和一次汽车才能到家。“有时我们要站一路,”她说,“我们三个人只有一个座位,每一个小时轮流坐一次,不过那很有趣!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路有说有笑很开心。”去年回家的时候,她换乘火车的车站有很多人,他们不断地将身边的人挤出、其他出口的同时又有很多人涌进来,她说这倒不怎么让她害怕,只是在回济南的火车上,半夜有学生像倾盆大雨般从车窗涌进火车,把行李堆在她本来准备趴着睡觉的小桌上,让她十分的恼火。

再说说吴冰婷(音译)吧,她的家在广西南宁,对她来说想在回家的路上睡会觉也是个问题,她乘坐的火车也非常拥挤,许多有票的学生在长沙都上不了火车,她和她的同伴们,5个人挤在一张三人位上,要坐大概30个小时才能到,“你根本就别想站起来去吃点喝点,甚至去趟厕所、我拿着一盒方便面却根本没法去接点热水泡面,到睡觉的时候,我们在过道上铺上报纸就睡,不过周围的人不断在我们头顶上走来走去,还一直骂,不让我们呆在那儿。”

我听说过的最长的一次路程,应该就是黄芳楠(音译)跟她的朋友封文君(音译)回海南那次了,首先,她们要先乘坐24小时的火车到广州,她们要一直站着到武汉,“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人们都要在卖东西的推车中挪动。”幸运的是,有些学生在武汉下了车,她们总算有了座位,然而不幸的是,站了14个小时之后,当她们终于有了座位,满身疲惫准备睡会的时候,车厢的其他乘客刚好醒过来,发出十分糟糕的嘈杂声,到了广州之后,她们要继续乘坐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连夜赶到海南,晚上汽车里的温度比较低,她们只想到南方温暖的温度,没准备厚衣服,冻得根本无法入睡。我们真的很累!长途车司机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整晚开着收音机,真是彻底没法睡了,到了码头之后,因为车上的一个学生找不到学生证设法买船票,他们又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经过凌晨两个小时在小船上的颠簸,再加上两个不眠之夜和几乎弹尽粮绝之后,我的两个可怜的学生,又遭受了晕船的折磨,“不过再次呼吸到海南的空气的时候,那感觉简直太好了!”第一次自己回家,两个女孩都不知道海口的车站在哪里,找正确的车回家又浪费了她们1个小时的时间,最终,又坐了1个小时的公车 沿着一条不熟悉的路线,她们终于到家了。

上一篇:项目融资举例下一篇:李嘉诚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