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妇联工作汇报

2024-06-08

乡镇妇联工作汇报(通用8篇)

乡镇妇联工作汇报 篇1

XX总人口32340人,其中妇女15523人,农业人口30165人,农村妇女14479人,城镇人口2175人,妇女1052人,乡镇妇联工作汇报。其中女村干部8人,1名村主任,8名专干。

二、上半年妇女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以来,我镇妇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培训、服务工作,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就我镇上半年妇联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围绕中心,促进和-谐家庭建设

1、深化“五好文明家庭活动“。继续开展了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开展了”美德在农家“活动,上半年共评出“十星级文明农户”25户。

2、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六一”期间镇里到学校为儿童送去慰问金3000余元,同时联系镇派出所、司法所的同志到各中、小学给学生讲授法律知识课5堂,让未成年人更加全面地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二)协调社会力量,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1、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热忱为妇女群众服务。今年,共接待信访案件2起,办结2起,办结率100%。为广大的妇女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

2、维护女童受教育的权利,扩大“春蕾计划”救助面。妇联通过广泛发动机关单位和个人参与“春蕾计划”,为全镇贫困女童多方筹措奖金,共筹集资金1500多元。同时镇领导联系贫困女童7名,为贫困女童送去现金1000多元,还送去衣物、书包等实物。全镇中小学向贫困女童优惠各种费用5000余元,实现小学女童入学率100%,初中女童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工作汇报《乡镇妇联工作汇报》。

(三)加强妇女的基本素质、技能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1、上半年我镇共举办法律、女性健康知识、实用技术培训等讲座8期,会同计生办搞了2次大型的街头宣传,大力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妇女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率。

3、对镇内的养蚕、养鱼、养鸡,种菜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上半年新发展专业大户21户。养蚕一直以来是我们妇女同志的一技之长,上半年全镇共养蚕5656张,收入达340余万元。继续巩固了海棠村的撑绿竹三八绿色基地,栽种撑绿竹9350亩。建设了高碑村的“巾帼示范村”。

3、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认真摸清女劳动力家底,建立台帐,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女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上半年为重庆九龙坡区的镀汰银生产公司培训输送女劳动力56人,月收入1200元。

(四)领导重视,抓好基层建设,增强妇女组织凝聚力

1、我镇领导十分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在保证镇妇联、村妇代会工作经费、办公场所的前提下,我们全镇妇女干部立志要增强自身素质,撑起这“半边天”。

2、加强了村妇代会主任的培训工作,要求她们跟村支书、主任一道肩负起村里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

(五)“代理家长”制度,加强留守儿童“托管”

随着全镇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也逐年上升。据调查统计,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就达到1200多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0%以上。这些留守儿童90%左右都由他们的婆婆爷爷或外公外婆代管,还有少数由他们的亲戚或邻居代管,甚至还有个别留守儿童无人监管。针对这些情况,镇里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外出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由学校给外出务工的父母发公开信1500多封,向父母提出了共同教育孩子的建议,同时公开了学生班主任的电话号码,以便家长和班主任随时取得联系。

二是举办了家长学校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管理知识培训班2期,提高了家长和监护人员的素质,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是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实行了“托管”制度、“代理家长”制度,为留守儿童找了一个“临时家庭”。目前,已有20多名在职教师、离退休干部、基层妇联人员担当这些孩子的“代理家长”。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镇妇联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妇女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差距,广开思路,进一推进我镇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深化农村妇女工作,引领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镇妇联工作汇报 篇2

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012年年初, 按照区档案局的部署, 我们率先在全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 取得了初步成效。8月, 长春市乡镇、村档案管理现场观摩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会在我们办事处召开。与会领导对街道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真正达到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的创建标准, 年初, 根据吉林省档案局、吉林省民政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验收方案的通知》 (吉档联发〔2013〕1号) 精神, 通过找差距, 补不足, 上层次, 使街道档案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下面按照创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的验收标准, 就创建“示范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为开展档案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多年来, 街道领导一直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将其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将档案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为档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确保了街道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办事处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 设置独立的档案库房, 为综合档案室和分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 配备了档案工作软件, 增添档案柜、微机、 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必备的档案装具、设备。

在这次创建工作中, 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 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分管领导多次调度, 现场办公, 解决档案工作发展和创建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多次在行政村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上部署档案工作, 还亲自深入各行政村现场督促村级档案建档及创建工作的相关事宜,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档案创建工作, 保证了乡镇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2巩固和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我们街道办事处的档案工作基础较好, 档案门类齐全, 档案数量较多, 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档案涉及文书档案、荣誉档案、建设项目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林权改革档案、五保供养档案、因灾倒塌房重建档案、因灾损毁房屋补助档案、优抚对象临时救助档案、会计档案、污水处理工程档案、司法见证、司法调解档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档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档案、征收社会抚养费案件卷宗等16个门类, 共计8546件 (卷) 。大部分档案实现实体集中统一管理, 其他档案在街道站、所分室保管。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 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各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确保归档材料的齐全完整。

村级档案管理有了新的突破。针对村级档案意识薄弱, 档案保管条件较差, 档案资料不多的实际, 我们因地制宜, 创新村级档案管理模式, 尝试开展村级档案街道代保管, 即“村档街管村用”。目前, 在23个行政村中, 除了2个行政村具备独立保管条件自行保管外, 其他21个行政村都实行了“村档街管村用”, 同时制定了《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建立健全了“村档街管村用”的相关制度。“村档街管村用”为村级档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保管条件, 保证了村级档案安全, 实现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同时, 要求自行保管档案的行政村, 改善保管条件, 提升管理水平。目前街道所属的幸福村和前城村档案室都参加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的创建活动, 取得了明显成效。

3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保证街道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们配置了档案专用软件, 使档案现代化管理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目前, 全街道各门类档案全部实现了档案案卷级目录计算机检索, 部分档案实现全文检索。 建立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林权改革、五保供养等26个门类民生档案数据库, 库存数据共计7596条。

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一网三站”建设, 充分发挥乡镇 (街) 建档用档服务站和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的功效, 积极面向农村、农民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档案信息、涉农政务信息的查询服务, 开展了对行政、医院、养老、托幼、学校、养殖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街道档案工作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作用。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提升了全街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传播不畅;村级建档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档案资材收集不够全;街道档案综合服务水平有限, 档案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以这次检查验收为契机, 按照省、 市有关部门的要求, 全面做好街道档案工作, 使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也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本文以奢岭街道办事处的档案建设工作为例, 详细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意义及作用。

对乡镇安监工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安全监管;健全机制;宣传;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日益突出,尤其近几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稳定繁荣发展,是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的重大任务。做好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近年来,随着乡镇域内小型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重的增加,安监工作从主要针对重点企业正在逐步转变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联度不断加深。为此安监工作的触角必须向基层延伸,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监管力量,以适应乡镇经济日益多元化、分散化的发展趋势。

一、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是,基层监管人员少、经费不足、职责不明、缺乏专业知识等问题普遍存在,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另外乡镇安监所大部分安监员还负责处理大量乡镇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据我观察主要存在如下几点:

1.基礎工作薄弱。一是乡镇安监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二是监管面较窄,对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相对重视一些,对其他行业的监管流于形式,甚至没有监管,监管存在死角、死面。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不清,管理台帐不健全。四是乡镇、村、组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发挥不够,乡镇安监所的工作陷入“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困境。

2.乡镇安全监管乏力。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队伍建设不重视,经费上舍不得投入。二是监管无手段,执法无资格,责大于权,权责不对称。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有网络,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尤其是责任区、村组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对非法生产和经营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举报,以至于酿成事故。

3.乡镇安监员专业知识缺乏。乡镇安监员都是半路出家的,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自学的积极性也较为欠缺,对于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的业务知识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能清楚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存在不能管、不会管和管不好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政或执法主体、适用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出现错误的现象。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一是生产经营业主因文化素质低,不知道怎样去抓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现象经常发生;三是全民安全意识不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在近期难以形成。

5.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越来越多。随着安全监管工作的逐步规范,烟花爆竹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职能划归安监部门,职能增加了、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乡镇所辖工厂技术设备设施改造任务重,落后生产力淘汰速度慢、事故隐患较多。需要多查细查但是人员、设施等不能随着任务的加大及时补充,导致监督力量捉襟见肘。

二、工作建议与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监管作用。在保持乡镇安监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乡镇安监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在政治上、经济上、工作上给予关心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监管水平。乡镇的作用真正发挥了,安全生产就会从根本上稳定好转,我们所做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2.健全机构,完善网络。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乡镇安监所建设,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多少,配备好人员。要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培养一名合格的安监人员很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理论业务学习和实践工作总结。只要没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工作表现出色,就不要轻易更换。要真正发挥监管网络的作用,责任区、村、组、站所、部门的安全监管至关重要,必须强化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真正使全社会的人都懂安全、会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安全投入,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如对各类生产经营业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干部职工、村民的安全教育培训,制作永久性宣传牌、安全生产标语、宣传栏、墙报等,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逐步提高人民的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

4.加强督查,强化责任。充分发挥安委办作用,提高监管效能,组织协调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多开展联合检查。把专项检查、全面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安监部门自身的日常检查和各职能部门的联合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分组分单位检查,既可以节省时间,增加检查力度,又可以避免重复检查,把检查进行的更全面、更充分,使有限的安全监管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5.加大对基层安监所的财政投入。每年根据乡镇安监人员编制,足额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6.职能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鉴于目前基层安监所的权力有限,执法难以到位的状况,各职能部门应工作前移,重心下移积极支持协助安监所工作,并将一些简易执法程序下放,让基层安监所真正发挥监管作用。预防的重点放在基层,监管执法的重点也放在基层,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篇4

过去的五年,是慕仪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慕仪镇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建设“设施农业大镇、现代畜牧强镇、商贸物流富镇、环境优美新镇”为目标,积极应对5·12汶川大地震和严重的暴雨内涝等灾害,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实施灾后重建,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改善民生,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五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镇党委立足慕仪渭北旱原现状,科学谋划,确立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5年发展,“一园三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强、带动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1、加快科技园区建设,设施农业优势突出。镇党委、镇政府依托区位优势,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渭北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吉达畜牧、鸿祥牧业、金鹏蔬菜、鸿盛农业、国人菌业、晨昊农业、永丰牧业、惠生蔬菜、新野苗木种猪繁育场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目前,园区入驻科技型龙头企业9户,共完成投资4860万元,流转土地2296亩,新建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7座,高档菌房55座;完成投资508万元新打机井8眼,新修园内水泥道路15公里,示范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投资优势显著提升,经济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园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企业员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到25000元,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2、产业结构稳步调整,现代农业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抢抓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机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培肥、硬茬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等新技术,严格落实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丰收。坚持“一村一品”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团结—慕仪—孙家—凤朝为主线的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带;二五路沿线四村—黎明—五星—齐东为主线的现代肉鸡养殖产业带;慕仪南环线齐西二—洞坡—团结为主线的标准化生猪养殖产业带。年出栏肉鸡120万只,生猪出栏10万头,奶牛存栏1200万头;企业农户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16个。以蔬菜种植、生猪养殖、肉鸡养殖为主体的畜(禽)——沼——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镇域农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镇党委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强村富民、构建农村和谐”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良好,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全镇14个村全部晋升为二类村,齐东、洞坡和孙家村正向一类村迈进。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我们慕仪镇先后实施了渭北环线、二五路、洞五路等主干公路改造,建成以慕仪南环线为标志的通村水泥路100余公里,群众集资硬化街道153公里,实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整合资金160多万元,集中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以清理“三堆”为重点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镇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坚持开展“绿色慕仪”创建工作和“三化一片林”建设,五年来累计完成绿化里程82.5公里,绿化面积760亩,栽植苗木30多万株。大力实施村级阵地建设,全镇11个村委会办公楼和文化娱乐广场建成投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8处,解决了2.8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实施“突破西山”战略,累计接收安置西山移民131户608人。以抓好新农村建设“升星晋档”活动为龙头,目前全镇共有5个村达到“四星村”标准,村均星数3.3颗,成功打造了齐东、洞坡、孙家、三村等一批重点村。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先进镇”。

2、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生活异彩纷呈。五年来,镇党委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努力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建设村级农家书屋6个,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普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入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和“孝老爱亲文明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引导农村新风尚,推进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迅速攀升,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镇村面貌实现新改观

1、沉着应对自然灾害,科学实施灾后重建。五年来,我们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和两次严重的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害,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面对异常艰巨的重建任务,镇政府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全面反映灾情,积极争取支持,全力抓好重建。总投资2047万元的慕仪中学、中心小学和齐二国寿小学已建成投用;投资440万元的团结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秋季将交付使用;投资220万元的镇政府综合办公楼即将竣工;投资310万元的11个村级阵地重建项目全部交付使用;投资670余万元,对336户农村居民住宅实施了重建,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改善镇村面貌。抓住“关中百镇”项目机遇,投资240万元对齐东街道进行了综合治理改造,改造拓宽街道816米,埋设供水管网1800平方米、通讯管道XX米,铺设人行道彩砖8000平方米,安装街道路灯45盏,修建花坛40个1200平方米,增加街道面积4000平方米,镇区街道环境得到极大改观。投资120万元进行慕仪镇街道综合市场建设,现已进入后续建设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投资240万元改扩建虢凤路至洞坡干线公路,镇域交通网更加完善。抢抓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机遇,投资3000多万元大力实施了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基础条件大为改观。投资220万元实施慕仪镇街道供排水项目建设,彻底解决了小城镇建设用水问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城乡市场繁荣稳定。

四、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平安慕仪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跨越

五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工作,把创建平安慕仪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1、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寄宿制学校蛋奶工程,整合教育资源,顺利实施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两基”验收,成功创建市级教育强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序推开。全镇14个村均建成了村级卫生室,配足配齐乡村医生,规范管理,做到“小病不出村”,就近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生育关怀”行动影响力不断增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代表全区顺利通过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验收。关注残疾人生活现状、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医疗、促进残疾人就业。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和弱势群体帮扶,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公益岗位试点全面启动。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767人,参保率达到98.6%。全镇780户2076人被确定为农村低保户,享受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2、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平安慕仪创建成效显著。坚持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等刑事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平安慕仪”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能力逐年增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五五”普法广泛开展,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接访、干部下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强网络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全镇未发生一起进京访和赴省群访,辖区范围发案率连年呈下降趋势,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一控制、四下降”目标圆满完成,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平安镇,多次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综治先进单位”和“信访维稳工作先进镇”。

五、以科学发展创先争优为载体,加大农村党建投入力度,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镇党委坚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农村党组织阵地建设,加强党建投入力度,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1、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慕仪镇现有基层党组织23个,其中产业支部2个(吉达畜牧党支部和秦塬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全镇共有党员1089名。镇党委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注重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重发展青年党员和妇女党员,五年累计发展党员192名.深入开展“五送一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注重强化党员干部爱岗奉献意识、争先进位意识、狠抓落实意识,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责任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廉政型机关。注重创新载体、突出实践特色、解决实际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得到提升,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

2、强化基层组织硬件建设,促进农村全面科学发展。镇党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硬件建设,尤其是在实施灾后重建的三年中,镇党委积极争取灾后重建资金先后为全镇11个村实施了灾后重建村级阵地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的实施已成为便民利民、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争取灾后重建“特殊党费”建成了15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帮手,真正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

六、树立勤政廉政理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谱写风清气正新篇章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坚持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建立 “一把手”重点抓,班子成员集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制度约束、组织监督、上下联动的廉政工作格局。

1、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构建防腐拒变新体系。镇党委在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方面形成了六条途径。一是强化组织学习,用纪律条规武装干部;二是发挥远教资源,用先进事迹感化干部;三是建设廉政文化墙,以廉政文化熏陶干部;四是抓好警示教育,用反面教材警醒干部;五是建立防腐机制,用制度约束干部;六是实施谈话诫勉,用真心挽救干部。积极从预防、监督、警示入手,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廉洁自律教育贯穿于干部成长的全过程、覆盖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做道德修养的楷模。五年来,全镇党员干部没有出现重大违规违纪事件,时刻保持着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本色。

2、推行廉政监督制度,实现公开透明行政。一是强力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在全镇14个村全面建成村民监督委员会,保证村民监督委员会有办公场所、有专职人员、独立行政,对监委会成员适时开展业务专题培训,确保其真正发挥监督职能。促使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廉洁从政;二是积极推进“三务”公开制度。镇机关和各村设立党务、村务、事务公开栏,及时公开财务收支、重要事项决策、惠民政策落实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重点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站办所负责人、村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畅通信息渠道,为群众反映情况、开展监督提供便利,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格民主议事制度,镇党委在做出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及财政支出时均召开党委会议,群策群力各抒己见,发扬民主集体决策,严格议事程序,坚持民主作风,保证透明行政,杜绝腐败产生。四是抓好机关“廉政灶”建设,坚决执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坚持公务接待审批、公务接待登记制度,明确审批程序,严肃接待纪律。自实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以来,共接待各级来人125次316人,厉行节约25000余元。

过去的五年,是慕仪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镇村变化最大、项目支撑最强、群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镇村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不懈努力,归功于全镇老百姓的艰辛劳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够深入系统、镇村干部在思想解放,大胆创新上有待加强。二是对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还有待创新。三是工作上距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乡镇禁毒工作汇报 篇5

某某县地处祖国边陲,位于某省某部、某州某部,东北、东南、南面分别与某县、某县、某县三县相连,西、西北、西南与接壤,乡镇禁毒工作汇报。国境线长公里。属国家二类口岸。县辖个乡、个镇、个村(居)委会、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亩。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内连外通、开发潜力巨大、后发优势突出的聚居的农业县和口岸县。

党的十六大以后,某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快发展步伐,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社会稳定,全县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干事谋发展的工作激-情和增收致富思变化的良好精神风貌。年,某某在遭受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下,全县经济仍然保持了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势头。县内生产总值完成万元,比上年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万元,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万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增长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情况

由于某某地处中缅边境,国境线较长,境外是毒源地,多年来毒品渗透突出,已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和艾滋病流行蔓延的重灾区,成为全州、全省毒品危害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据最新普查统计,截止年底,全县共有在册吸毒人员人,现有吸毒人员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占全州吸毒人员总数的%。全县个乡镇、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均有吸毒人员,其中吸毒人员在百人以上的乡镇有个。吸毒人员中男性有名,占%;女性有名,占%。**—**岁的青壮年人,占%;农民吸毒人员高达人,占**%;少数民族吸毒人员****人,占**.*%。因吸食、注射毒品感染各种疾病的有****人,历年来因吸毒导致死亡的有****人。

我县自****年从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截止200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艾滋病监测*****人份,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例(其中缅甸及外地***例、本地****例,病人***例、死亡***例),检出率*.**%,占全州累计总数****例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吸毒人群累计感染艾滋病毒者达****例,占感染总数的**.*%。近*年来全县已发病死亡***例。监测数据表明,我县艾滋病流行已形成了以静脉吸毒的血液传播为主,性、母婴三种传播途径并存的局面,感染者呈现职业多样化,已从农村向县城扩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全县**个乡镇都有感染者。

我县毒情、疫情十分严峻,毒品和艾滋病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各族群众身心健康、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严重危及边疆少数民族发展兴衰的重大问题。历届某某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毒品和艾滋病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禁毒斗争,为遏制全县毒品和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将德宏州列为全国艾滋病重点防治地区,并将某某县列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把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作为本届任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迅速在全县掀起一场声势浩大、深入持久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机构,明确目标,切实加强对禁防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某某县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戒吸工作的决定》、《某某县禁毒工作规划》和《某某县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县今后一段时期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的禁防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禁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根据州委州政府禁毒和防艾“进村入社”的工作部署,从**个县直单位及**个乡镇中抽调了***名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干部,与州下派的工作队员组成***个工作队,深入全县**个乡镇、***个村(居)委会和国营农场驻点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为全县禁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拒毒防毒和艾滋病防范意识。充分利用“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及民族节日,通过广播电视、会议、图片、展板、板报、简报、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大造宣传声势,使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禁毒和防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矗工作队驻点以来,共召开群众大会、村社干部会议****次,参会人员达**.*万人次,张贴宣传画**万张,发放宣传册*.*万册,播放宣传专题片****场次,发放村规民约范本****本,刷写永久性标语****条,悬挂宣传标语****幅,举办文艺晚会***场,走访吸毒人员****人,走访群众*****人,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面达***%,工作汇报《乡镇禁毒工作汇报》。同时,在德宏信息港建立了某某县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网站,全面宣传和介绍某某的禁毒和防艾工作,扩大社会对禁防工作的知晓面,有效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防工作的积极性。

(三)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长效机制。为切实保证禁防工作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建立了“禁防”工作巡视督导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机制,每个县处级领导都挂钩联系一个乡镇,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办事,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为规范农村群众行为,增强群众的群防群治意识,引导广大农村群众自觉同各种吸毒贩毒和各种不良行为作斗争,不断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在去年“云岭先锋”工作队制定的村规民约基础上,积极帮助村和各村民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集中学习戒断吸毒人员管理规定》、《吸毒人员帮教管理规定》等一系列以禁毒和防艾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从制度上保障了禁毒和防艾工作得到长期有效的落实。

(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为保证禁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禁防经费投入,每年的禁毒工作专项经费从原来的**万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万元,增加了*倍,并决定从2004年至2007年,用*年的时间,发动全县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每年捐出年工资总额的*%用于禁毒工作,2004年已捐资***余万元。县财政还专门安排了禁防工作经费**万元,安排了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万元;同时要求各乡镇必须安排必要的禁毒专项经费。在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以公安机关为主,全民动员,切实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2004年,全县共查破毒品案件***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人,缴获毒品海洛因***.**公斤,鸦片***.**公斤,冰-毒*.**公斤,缴获毒资赃款**余万元;共查破毒品行政案件***件,其中零星贩毒案件***件,抓获并处理违法犯罪人员***名,缴获毒品海洛因***.**克,冰-毒**克,鸦片*.**千克;全县共组织四个层次的戒毒****名,其中劳教戒毒****名,强制戒毒****名,集中戒毒****名,立保自戒**名,有力地震慑了贩毒、吸毒人员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五)加强艾滋病预防和监测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项目。加强对县城地区各宾馆安全套预防性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动员,在各宾馆住宿部房间摆放了安全套。根据我县艾滋病感染者主要以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状况,在某乡、某镇“中英性病艾滋脖项目点培训同伴教育宣传员**人,在同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积极开展了针具交换试点工作,设立了*个针具交换点。在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设立了孕产妇哨点监测,每年监测和检测任务***人份;在县常年戒毒所设立吸毒人员哨点监测,每年监测静脉吸毒人员***人份。两个监测哨点坚持开展自愿咨询监测和检测工作,并建立了档案管理和跟踪随访机制。同时积极开展“两劳”人员、hivd感染者配偶、子女检测、自愿咨询检测及疑似病人检测。国际组织及省防艾办对我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十分关心和支持。2003年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在我县新城乡开展了hiv/aids同伴教育项目,在新城乡培训同伴教育宣传员**人,要求每位同伴教育员每月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不少于**人,并进行月度汇报,工作人员进行核查、随访。2003年我县中标争取到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挑战基金合作项目,此项目在弄璋镇和姐帽乡开展,主要对hiv/aids高流行区感染者进行关怀和对吸毒行为进行社区综合干预,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实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六)全民动员,群防群治,掀起禁毒防艾工作的人民战争。各工作队进驻后,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民兵、治保、调解、妇女、计生等农村八大组织和“护村队”、“妇女禁毒和防艾联防队”、“老年协会”等群防群治组织;积极推行包保责任制,村包村、村民小组包村民小组、学校包教师学生、家长包子女、多级联动,层层负责。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帮教措施,保证了辖区内的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基本都有人进行帮教和关爱,不留任何死角。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禁毒防艾工作的积极性,禁防工作形成了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的良好态势。

乡镇挂职工作汇报 篇6

——孙天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组织的信任和关心下,我于2008年5月到朱昌镇挂任科技副镇长。现挂职期已满,今天我就两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在市委市政府和朱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水平,不断地探索与追求。于2008年12月通过党组织的考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廉洁自律,自觉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镇党委提出的“三落实”干部队伍建设的精神,做一名落实型的干部,为朱昌镇经济社会发展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城建工作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打造生态文明家园 二00八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重新启动了城建工作领导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村民建房用地规划审批的意见》,因地制宜、重点规划,将一般建房和危房改造与村寨整治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一个“统一规划、楼房景观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合理化”的生态文明家园。结合本镇实际,科学制定了规划,明确了思路,量化了目标,细化了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2、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扭转了街道车辆乱停乱靠的局面。

朱昌镇位处毕、纳交通要道上,原来,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客运站,各种车辆乱七八糟的停靠在街道两侧,严重影响了城区车辆通行能力。针对这种现象,城管办联合农机、工商、交警六中队、安监等部门于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街道车辆乱停乱靠进行规则、严厉打击农用机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经过集中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加强管理、创建卫生文明乡镇。

部门齐抓共管,各单位层层召开干部职工动员会,宣传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交警中队依法打击车辆乱停乱靠现象,切实解决了乡镇交通堵塞问题;工商分局协助解决了战占道经营的问题。

(二)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科技兴镇”战略 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2008年底在王家冲村规划种植100亩雪莲果;在地区妇联、地区林业局领导的关心下,投资20万元,引进了优质“日本沙梨”、“八二—1”等梨树1万余株。种植500亩经果林,打造全国“三八”经果林基地。并邀请了省外林业技术人员在村里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了400余人,针对果树的栽培进行了培训;地区种子站年初在王家冲村种植60亩“无毒马铃薯”样板基地;市农业站无偿提供7吨新型马铃薯给农户,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通过对朱昌镇王家冲村经果林基地逐步完善、形成镇水果的产业链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户收入比例,推进经济发展。

(三)、科技兴农工作

2009年根据党委政府安排,我在农业组担任副组长。在工作中,积极协助农业组的工作,配合农业组完成推广杂交玉米种植21400亩,其中育苗移栽17500亩,完成粮食增产工程14000亩,推广配方施肥12000亩,完成病虫害综合防治12000亩,推广旱育秧4400亩,推广水田半旱式栽培2000亩,推广蔬菜种植3500亩,建蔬菜基地200亩,推广绿肥种植2000亩,建雪莲果基地100亩,烤烟计划4700亩,完成4760亩,收购烟叶12020担,入库税收208万元。

(四)、抗旱救灾工作

1、积极抗旱,开民自救

去冬今春以来,朱昌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全镇14个村145个村民组47000人,受灾严重,群众生活生产饮水十分困难,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我带领工作队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对现有水利设施的管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带领工作组到朱昌镇四个烟水配套工程点进行巡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管道和闸阀,保证了覆盖区域内的群众用水。

(2)、到王家冲村走访群众,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生产上的问题。与村干部一起寻找到1个水源并加强水源点的管理,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制定供水计划,确保群众用水。

(3)、确保春耕生产。组织农技干部群众春耕生产的科技培训,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科学种田的含量,增强抗旱能力,确保抗旱保苗,同时动员广大群众作好备耕工作,备好农药、种子等,确保实现满栽满插,确保粮食丰收。

(四)、争取项目资金,修建水利设施。

朱昌镇山脚村、八亩村、哈啷村受灾群众达到5060人,生活、生产用水十分困难。作为一名干部,我竭尽自身之力,通过多方联系了地区水利局到镇里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地区水利局决定在我镇三个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其中:八亩1560人,投资78.58万元;哈啷村610人,投资30.73万元;山脚村2890人,投资145.58万元,共计254.89万。此三项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改善三个村的人畜饮水,春耕生产。

(五)、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发展,2009年镇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实施“教育强镇”战略,通过2-3年努力,实现教育强镇目标。为帮助学校的发展,引进名校,名师进行交流,以提高朱昌学校教育的质量,我联系毕节地区实验学校与朱昌中心校开展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这次以“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贫困学生”为主题的互助活动是两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学校师生捐款8000元设立贫困留守儿童奖励基金,用以奖励帮扶朱昌中心校所辖十个校点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并为贫困留守儿童准备了100个崭新的书包和部分书画桌。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普通话培训、副校长挂职交流等活动实现两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两校教育教学水平。

(六)、其他工作

根据镇党委的安排。联系王家冲村。指导村两委开展党建、农业、项目、计生、村级事务、民政、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根据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经村“两委”充分酝酿形成共识,制定工作制度,提交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通过并实施。如在民生工作中,坚决实行阳光操作,对低保户是否该保、危改户是否该改?做法是用“比”,即组织村干部逐家逐户进行对比、筛选,从最差的依次往上推,够条件者进入,不符者出去,既推动了工作,又使群众心服口服,避免了上访闹事,全村没有1例因低保、危改到政府反映问题的现象,维护了全村的稳定。在村“两委”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在镇年终考核中,王家冲村连续两年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三、挂职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摆正位置,虚心学习,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摆正位置,以学习为主,脚踏实地的实践,是挂职工作的出发点。通过两年的实践和观察,我感到朱昌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子,是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他们身上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作为挂职干部,我感到,在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班子中,在这样一个注重实干的群体里,我不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努力推进朱昌镇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这个集体中称职的一员;还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学习为主,少说多干,埋头实干,扎扎实实为朱昌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朱昌镇人民的期望。

(二)深入农村、了解群众是挂职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挂职伊始,我从熟悉基本情况开始,从乡镇工作的内容、程序等各方面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请教,在包村同志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走访了乡镇的全部自然村。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全乡的政权、基层组织运行情况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把自身切实融入到当地干群之中,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

(三)谦虚谨慎,好学上进,是我们每一位挂职干部必需具备的品质。

我原在学校工作,对基层了解不够,来到朱昌镇后,我获得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也就从这开始。通过挂职锻炼,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着诸多不足。我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首先,向干部群众学习。无论是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乡镇工作人员都比我丰富。乡镇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普通干部,每一位群众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此外,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另外,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吸取经验,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两年来,按照朱昌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真地完成安排和交办的工作,为此次科技挂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自己也交上了舒心的答卷。当然,短暂的两年里,所做的工作也仅仅属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已,正如西汉辞赋家扬雄《修其善则为善人》中所言“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以上报告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最后,我忠心感谢两年来对我在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在工作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的各位领导。

规范乡镇财政工作的探索 篇7

1、财政体制方面:

层层向上集中财力的财政体制, 使乡镇可用财力不足。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分配关系的同时, 在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政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正确调节社会经济和生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但其在省以下落实还不到位, 存在着财力上划、事权下移的现象。在这种体制下, 县乡财力通过各种形式层层上划。税收方面, 县乡要将100%的消费税和75%的增值税上缴, 导致县乡得到两税增量的比重逐年下降, 而两税增长和中央财政集中增值税数量的比重却逐年上升。另一方面, 中央还控制了能够带来更多财政收入的税种, 并将税种的开征权、减免权上收。对县乡财政来说, 分税制改革并不简单的表现为将一部分税收转移到中央财政, 实际上, 省市政府都会寻租, 他们通过某种制度安排, 将县乡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上级财政和市级财政, 这样, 就将财权上划。而另外, 事权却在下移。本该由中央财政承担的大量公共产品的供给, 却由县乡财政来承担, 如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权和事权的这种不对称, 是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的不可忽略的原因。基层财政所拥有的财权不能满足其事权的需要, 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滞后, 才迫使基层政府特别是乡镇财政向农民分摊部分公共品的成本, 加重农民负担。

2、乡镇经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财源不足。乡镇按照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农业依赖型乡镇财政、非农业依赖型乡镇财政和中间类型乡镇财政 (处于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之间) 。乡镇财政对农业依赖程度越大, 农民负担越重, 反之, 越小。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农业基本都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没有形成特色强势种植业和养殖业, 加之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 占经济比重很小, 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所以, 财政收入基本上来源于农业。

3、财政管理方面:

管理松弛, 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是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第一, 乡镇财政预算在编制、批复、调整、执行、决算过程中仍存在违反《预算法》的行为, 表现为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不细致、不严肃。第二, 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负债现象严重。一方面由于历史遗留债务原因, 乡镇财政负债累累。另一方面, 人员供养多, 工资支出数额庞大。第三, 财务制度当成“花瓶”或是用来应付检查的,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四, 乡镇财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致使财政机构运转能力偏低。乡镇财政队伍学历水平良莠不齐, 且镇级财政普遍存在人员匮乏,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更是少之又少, 并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对计算机掌握不足, 加大了财政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的难度。第五, 服务质量跟不上。在很多乡镇财政所, 办公条件简陋, 工作人员的意识也没有及时转变过来, 仅仅停留在“发发钱, 记记账”的层面上。

二、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

根据上文对造成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的分析, 现对如何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给出如下对策:

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五级政府, 但是按这样的架构, 各级政府至少都要有自己的稳定的税基, 才能按照分税分级的框架来形成财力分配, 可事实上却是, 这样的一种层级分配, 在至少在基层是看不到出路, 乡一级没有大宗稳定收入来源来形成分税体制。我认为, 应在适当简化政府层级的前提下, 按照“一级政权, 一级事权, 一级财权, 一级税基, 一级预算, 一级产权, 一级举债权”的原则, 加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来完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财政体制。

“一级事权”, 就是要解决政府职能合理设置问题。各级政府事权的界定, 主要是在企业投资权上面。在投资方向上, 政府应该把眼光放在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公益性投资项目上, 而在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领域里, 政府应退出自己的身影。但也不是完全的退出, 对于一些大型的、长周期、跨地区、投资资金大和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有突出贡献、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投资项目, 中央也要参与 (如三峡、宝钢) 。最终的目的是要在界定好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详细的事权明细单, 哪些事权由哪级政府独立承担, 哪些事权由哪几级政府共同承担。

“一级税基”,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各级政府都要有自己大宗、稳定的税源。地方政府从长远发展来看, 应该要有必要的税种选择权、税率调整权, 甚至一定条件下的设税权。比如说, 某些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 设置不动产税。各乡镇财政就可以以不动产税为财政来源保证。税基问题解决了, “一级财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级预算”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接调控所要求的规范化的政府收支管理形式。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 应把全部政府收入统统纳入预算管理, 以规范的公共收入形式明确政府可分配资金规模并全程监督其运用。如果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支出管理初具形态了, 即可考虑在加强科学化信息监控的同时, 逐步适度下放支出标准确定上的决策权, 是人员工资和公务费标准等在各地有“因地制宜”的必要弹性。

接下来是“一级产权”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下, 国有资产是全民的资产, 人人都是国有资产的主人。但是, 国有资产出了问题, 谁来负责?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致使我们必须解决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 如何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使这个体系把明确产权的原则落实到各级政府。庞大的国有资产到底归属哪级政府, 要在哪级政府后面有一级产权, 形成有效地保值增值管理体制。

这些都做到之后, 还需要配以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一是要普遍采用公式化分配。规范分配依据, 逐步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 提高分配透明度。引入人口数量、辖区范围、人口密度、自然环境状况等不容易人为控制的客观因素, 设置权重和比例, 用科学的公式取代认为分配。二是要设置专门的转移支付管理机构。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决策和执行机构来行使转移支付管理职能, 一方面负责转移支付方案的设计、修订, 相关因素数据的收集和计算;另一反面统筹管理中央各部委对下的各项转移支付, 避免资金安排的随意、分散、交叉和浪费。

2、努力抓好财源建设, 不断壮大地方财力。

第一, 要正确认识县情、乡情, 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认真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 深化对县情乡情的认识, 宜工则工, 宜农则农,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宜商则商, 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第二,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大力招商引资, 鼓励外资到本地来投资建设, 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不断引进外来资金,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在发展乡镇工业中的主导作用。第三, 充分利用本地过剩的农村劳动力。通过积极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开设岗前培训班, 鼓励农民走出农村, 投身到城镇发展二、三产业。这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还能培植税源, 同时, 乡镇政府也可以通过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 增加财政收入。

3、规范财务管理, 提高效益。

第一, 建立统一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 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监管。在全国范围内, 专门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还没有。就是在省级财政机构设有专门的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的也为数不多。乡镇财政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 发挥着“为国理财, 为民服务”的职能, 地位举足轻重, 为了使乡镇财政更好的运作, 建议县级部门成立专门的独立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 明确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职责、工作权限, 建立责、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统一对乡镇财政进行有效的管理, 制定有效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第二, 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履行乡镇财政监管管理职能。要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 必须增强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的意识, 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 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收支预算。要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管理乡镇非税收入。加强财政票据管理, 做好“领、核、缴、销”的基础工作, 严禁坐支、转移和隐蔽各项收入。加强资金管理, 实行综合预算,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乡镇财政综合平衡能力。第三, 严格内部控制, 细化岗位职责。具体而言, 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大力推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 强化制度落实。进一步清理财政内部管理制度, 按照简化、规范、便于执行的原则, 修改、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二科学合理确定人员岗位, 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具体量化, 做到上岗人员工作职责清楚、工作目标明确。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有效,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不断加强管理基础工作,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做好农村公共服务、繁荣农村经济。第四, 给予镇级财政所一定的资金补助, 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和设施, 达到规范化财政所标准, 以利于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第五, 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 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不断增强干部大局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 不断提高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机构人员的培训, 对财政资金监管流程、专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培训, 组织人员对相关财务知识进行学习, 鼓励财政人员努力提高计算机上机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地培训和学习, 在整个乡镇财政工作中形成学习型的财政队伍。

参考文献

[1]、姚林香, 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 上海经济研究, 2007.12.

[2]、刘尚希, 邢丽, 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要因地而异, 《中国改革》2005.12.

[3]、贾康, 白景明, 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 《经济研究》2002.2.

乡镇文化站工作理念点滴 篇8

关键词:工作理念;文化站;保护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34-1

之前,笔者十分荣幸地被推荐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文化站长培训班学习。在短短的几天内,聆听了高层专家领导有关“文化共享工程”、“非遗发掘与保护”、“群文创意策划”等专题讲课以及参观了相关文化基地、观看大型剧目演出和作品展览,使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获取更新的信息,收益匪浅。现结合此项培训中专家领导的授课导向,联系农村文化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理念谈谈个人初浅的体会。

一、坚持公共服务是方向

乡镇文化站是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和公众文化平台,也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借此通过公益文化活动载体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并力图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因此,它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

一是文化站长和全体文化员都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顾全大局、品德端正的政治素质,同时还要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业务知识和组织工作能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

二是要为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体现工作服务的公益性原则,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用文化的手段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千家万户。

三是乡镇文化站要敢有作为,发奋努力,积极为当地文化事业建设开辟阵地、把守阵地,并深入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服务。

正是这种执著的坚持和追求,使我镇近年新建成了文化中心大楼,并开设多个群文活动室、图书馆、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等功能服务,大大地改善了群众文化设施和工作面貌,因而先后获得温州市先进文化镇等荣誉称号,尤其是于2007年3月还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浙江东海明珠文化镇”。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结出丰硕的工作成果,才能落实先进文化建设各项要求,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

二、抓好群文工作是基础

乡镇文化站设在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较普遍的可能会是干部的文化专业划分粗略。不像上级群艺馆、文化馆那样在文化艺术指导上站得相对高一些。但文化站人员中不乏有众多贤才志士,也正是他们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里,勇立潮头,无怨无悔地做好了大量的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对此,我站已在繁荣群众文艺、培养人才及配合文化执法等工作上取得了好成绩。

一是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展览活动,成绩斐然。为了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我站积极组织开展创作、演出、展览活动,近年来,我镇首排舞蹈《碗窑印象》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群星奖”舞蹈大赛创作、表演双金奖和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舞蹈创作奖;此外,还以一年两次的“桥墩镇·浙闽边贸文化节”为重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演出和展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层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是群众文艺骨干队伍,精干得力。通过多年来狠抓群文基础工作,我站与各部门及学校、企业等单位联系更为密切,现已建立了由老中青文化骨干自愿参与的镇音乐协会、舞蹈小组、铜管乐团、民乐团、太极拳协会、冬泳协会等群团组织,为正常、持续开展好本镇的群文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是配合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社会效益显著。为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我站紧密配合县文化行政执法大队,对书刊、音像市场进行定时、不定时地检查,对违规和无证经营者予以取缔并进行教育,除此还联合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对电子游戏室、网吧和娱乐场所进行整顿,从而切实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保护文化遗产是使命

我镇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毗邻福建省福鼎市,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这里历史悠久,汉、畲、回等民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积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了珍贵的文物,因此,我们始终努力坚守、保护,并将其视为自己光荣的文化使命。

一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认真发掘并努力保护桥墩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两年来,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狠抓责任落实,我们共搜集了4117条“非遗”线索,挖掘了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我们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认真筛选,全面掌握了“非遗”的种类、分布和保护传承现状等第一手资料。从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原貌出发,如实记录受访人的讲述与表演,并确保项目内容的准确和详实。最终编撰了一本11.7万字的《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苍南县桥墩镇》。因而,我单位被评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本人也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二是紧密配合县文物部门,开展对桥墩镇内文物的普查,深入挖掘玉苍山脉碗窑古村落、法云寺、碇步头广昌老宅等的历史人文内涵。同时,结合旅游开发,多次采用音乐、舞蹈、戏剧小品、诗歌等形式进行有创意地宣传,而使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并受广大群众热忱欢迎和上级专家领导好评。

上一篇:院感质控中心成立流程下一篇:张瑞敏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