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2024-07-22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通用9篇)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1

内容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内容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

(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 2 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 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 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 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促进作用,发展对策

1. 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

1.1 农民的体育意识。

意识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作出主观判断的能力,是具有主动性的。当前,农民对体育的意识还处于初浅的阶段,主要是对体育的功能、作用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柳若松的调查表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

1.2 缺乏体育专业指导人员。

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可分为从事农村体育研究的理论人员和从事农村体育指导的实践人员。中国期刊网上对农村体育进行研究的论文在1996年以前几乎没有。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对农村的关注的程度逐渐加大,研究农村体育的专题论文逐渐增多,但总体上都是以一种宏观的状态来研究农村体育。

1.3 体育场地。

自农村体育研究以来,体育场地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体育发展的“拦路虎”。2004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85万多个体育场地中,分布在乡(镇)的仅占8.81%。就体育场馆来说,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要达到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体育始终是关注的首要问题。但一组组的数据告诉我们:农村体育开展的基础设施在哪里?

1.4 体育消费。

宏观地说,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国家农业税免收政策的施行,农村的体育消费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对体育的消费是以子女为中心,并且消费大都是以具体的体育服装和器材等实物为主,而潜在的花钱买健康、参加有组织的健身的却很少。据调查,学生体育消费占家庭体育消费总额的80%,年均10元以下的占37.74%,100—300元的占19.10%,至今有38.66%的学生无体育消费。由此可见,在当前,农民的体育消费还是以子女为主体,且大多以低廉的产品为消费对象,没有从根源上理解体育的消费观、价值观。消费水平如此之低,农村体育何以发展?

1.5 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化。

宏观地说,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顾全大局,落实到全国8.4亿农民的身边。但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化的发展状态。表现为:(1)城乡之间落差过大,我国农民总量约8.4亿,农业人口65%以上,从国民收入看,2002年上半年,城乡市民可支配收入为3924元,而同期农民收入1123元,仅为市民收入的28.6%,2004年我国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为0.465, 2005年逼近0.47。(2)东部与西部之间差异也很显著,1990—2001年,东部沿海12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由56.8%上升为62.2%,而中西部固定资产比重则由42.3%下降为37.8%,当东部地区城乡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小康时,中西部尚有以农民为主的贫困人员2820万人。经济的不发达必然导致体育的发展缓慢。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如此的不平衡化,为我们设计农村体育的蓝图又增加了空白的画卷。

1.6 体育投入。

投入少、投入单一,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因病致贫已经成为农村贫困的首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人口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难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人口众多,投入的钱分配到每个农民身上寥寥无几。据统计,截止到1992年,全国有近一半的县级体委每年体育事业的经费人均0.1元。如此可怜的投入,让农村体育怎么发展?

2. 农村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农业增效、农村进步、农民富裕主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开展农村体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以人为本”无疑是一切政策的前提,即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2 开展农村体育对“生活宽裕”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四季,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一天到晚忙于农业生产。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世纪末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在新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宽裕,不仅仅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满意度较高,还包括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2.3 开展农村体育对“乡风文明”的促进作用。

乡风文明是指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均较低,加上赌博、封建迷信等问题,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农村体育可有效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袭。可见,农村广泛开展体育活动,能激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从而创建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4 开展农村体育对“村容整洁”的促进作用。

村容整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农民应该居住在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环境中,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村容整洁是乡风文明的载体,环境好了,文明程度才能提高。“环境能够塑造人,人能够改造环境”,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日前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修建健身设施或举办农民运动会等”。开展农村体育可以让农民逐步形成健康的观念,认识不卫生、不整洁的生活环境对健康的损害作用。农村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娱乐性,农民参加他们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会改变对自我主体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自身所参与项目的环境状况的认识水平,进而优化健身环境,满足自身需要。可见,开展农村体育可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综合整治,达到“村容整洁”的建设目标。

2.5 开展农村体育对“管理民主”的促进作用。

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真正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切实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是农民群众衡量民主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乡村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转变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法制型政府”是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要求。农村体育的广泛开展对“管理民主”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3.1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差异性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的农村体育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求一个进度。因此,我们应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符合实际的运动项目,按农民的意愿去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根据一些地区的风俗、节俗,我们可开展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如:龙舟、秧歌舞、踩高跷等。平时的锻炼,可根据年龄层次的不同而开展,如:棋牌、乒乓球、太极拳等一些对抗性低的体育活动。其过程要注意文、体的结合性,突出健身娱乐是关键。

3.2 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场地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首要问题,已成为瓶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是现实中我们可以借助的力量。我国现在体育场地资源的70%左右在学校,社会约占30%左右,而且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个,中学1.3个。这给农村体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农村体育场地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农村学校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3.3 建设农村体育资金的多渠道化。

具体包括:(1)各级政府在财政计划中,应把农村体育事业费用和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建立资金专项管理,集中资金优势,办好每个建设项目,做好长远规划。(2)利用社会体育彩票,把农村体育的发展规划放在首位,使其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充分改善农村体育的基础设施。(3)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规划具体的场地,要有明确具体的体育场地设施的达标条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并可减免投资人的税收。

3.4 加快培养发展农村体育的专业指导人才。

农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有力指导。当前,深入到农村的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寥寥无几,这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因此,加快培养农村体育专业指导人员已迫在眉睫,在现有基础上加速培养农村体育专业指导人员既是推进农村、农民体育服务于“三农”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3.5 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建设的调控。

2004年2月,在全国体育总局局长会议上,袁伟民局长明确指出今后中国体育工作重点将向农村倾斜。《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重要文献中都明确指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下享有的基本体育服务”。可见,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体育系统建设的状况,取决于领导者的工作水平与能力。在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时,领导者应讲究实效,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视表彰先进典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践行对农村体育建设中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水平;做到勤政廉洁、执政为民,时刻关注农民所想、农民所需,扎扎实实为农民工作。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程, 孙庆祝.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基于和谐社会需求下的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06.

[3]田雨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 2006.09.

[4]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3.05.

[5]郁大海.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06.

[6]胡逢绪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解析[J].南昌高专学报, 2006.08, (4) .

[7]曲宗湖等.从群众体育发展看农村学校体与教育目标定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12.

[8]曾理等.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3.01.

[9]翁志勇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 2006.02.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3

[关键词]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系统工程,涵盖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文化等的方方面面。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农村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公平与正义。本文意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目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10多部农业法律,4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340多部部门规章(农业部制定),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2002年1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二是农民民主法制意识逐渐提高。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基本上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程序进行,村民大都积极地参加了选举工作,并且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选举过程中的拉票及暗箱操作等现象比以前已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各级机关和组织的努力宣传,农民的法制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农业执法工作明显加强。近年来,我国各地坚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农业执法长效机制,提高农业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控制了农业违法行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存在的问题。农村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涉农法律法规存在缺失。有些领域存在立法上的空白,一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如有关农民权益保护、农民协会法、农村社会保障、村民选举以及村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在农村中,有些干部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就是“高压政策”,不问三七二十一拉猪牵牛,“催粮派款,刮宫引产”,结果导致农民不满,干部受到处分;一些农民群众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产生了对权力的崇拜和畏惧,不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依靠宗族力量解决,极易产生矛盾或激化矛盾。三是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司法机关主要包括派出法庭和乡镇司法所。按照我国法院的设置,基层法院为我国最低一级法院系统,即县一级人民法院。只有在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方设置派出法庭。经济落后地区群众想打官司,要跑上百里山路才能找到法庭,经过立案、传讯、开庭等程序,早已是累得筋疲力尽。四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村委会组织法》学习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协调;村务公开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民民主自治的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少问题找不到法律依据。而且法律制度对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够。二是农村法制宣传渠道不畅,普法宣传不深入,走形式、走过场较多,没有使农民真正学到法律、了解法律。三是司法执法机构不够健全,司法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基层干部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四是司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经济落后等也是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严重阻碍了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破坏和削弱了法律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致使农民群众失去了对法律权威的信任,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法律制度,营造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而要实现这五点要求,就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纳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动力。因此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能够有法可依。这个过程既要清理、修改和废止旧的涉农法律法规,又要制定符合当前发展的新的法律。在农业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某些有益的东西,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注意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及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根本。农民的法律素养的提高与农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农村法制宣传大多是通过基层干部进行的,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和遵守。因此,在农村的普法中,首先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普通农民树立榜样;其次,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就要大力学法、用法、守法,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可以通过农村有线广播、墙报、地方电视台、农贸集市、法制教育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在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重点是抓好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完整地理解党的农村政策及现行法律法规,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行列中来。

(三)完善农村法治运行机制,维护司法和执法公正。法制目前在农村社会运行不畅,一方面尽管和法本身的科学性、实用性欠佳、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无不与因缺少法律监督、法律执行水平低、效果差有关系。首先,要完善农村司法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素质。执行农村司法活动的重要机构是派出法庭,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和设置派出法庭,同时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法庭工作人员的司法水平。其次,要加强农村执法工作,确保农业法律法规顺利贯彻执行。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起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以保证各项涉农法律的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再次,我们要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的法律服务作用。我们可以在县级人民法院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由司法所直接负责,在每一个村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农村法律服务咨询专门人才。每个村子都有了自己的法律服务人员后,就可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打官司难,法律咨询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农村地区的法治化有了人才基础。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4

一、基本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具体为:

1、大力加强集镇、村寨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基础平台。一是按照20xx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逐步将XX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两年应抓好的重点工作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3年内,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按照“总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抓好各具特色的重点村寨建设。重点抓好坡脚寨的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和马头寨以茶园为主的民族生态旅游村寨建设。在村寨建设中,要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设计建成一批造型美观,格调鲜明,具有XX民俗风格、反映地方文化底蕴的民宅,使特色民宅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其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三是加强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xx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四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教育校点布局、培育农贸市场,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力供应、电视覆盖、电信服务等配套设施。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5

一、总体工作思路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充分发挥国土部门职能作用。加快土地规划修编,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着力在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建房、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十五”规划实施来看,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控制过死;二是项目建设预留地过少;三是基本农田保护率过高;四是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矛盾突出,在项目建设中,有近50%的用地都涉及到规划的调整问题。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应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的修编和调整,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目前,我局已着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全县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更新调查,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为规划修编、摸清土地家底打好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我县农保工作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全县已签订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组(农户)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落实了保护面积、责任人、保护人。但我县在建设用地与农保的矛盾仍然存在,必须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每年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和农户,予以表彰奖励。二是严格审批项目用地,凡用地红线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一律不予通过。对省以上重点项目以及特殊行业用地确需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则按照法定程序调整总体规划,并补划同筹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三是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规划管理,严禁零星占用土地建住宅,引导农民建房向规划的中心村集中。

(三)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县在征地过程中,在关心农民利益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对失地农民提供低保,对其再就业实行优惠政策,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照法律规定制定符合实情的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正在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工作,制定成果将逐级上报省政府公布实施。二是修改和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土地征收的协商机制和司法裁决机制,把征地过程纳入规划化和法制化轨道。三是制定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对经营性项目用地,必须通过市场与农民集体和承包农户平等谈判协商后,并通过招拍挂方能取得土地使用权。

(四)开展农村住宅示范小区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是目前我县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运用规划控制、政策鼓励、示范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力争3~5年时间,使农村大部分村居面貌得到较好改变。

1、编制村庄规划,统一安排住宅建设用地。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每年选择1~2个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划定农村住宅示范小区用地,主要是利用空闲地、荒杂地及存量地,可免收相关规费。县、乡建设主管部门协调好住宅小区的总量、布局,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和技术服务,引导村民按图纸施工建设,保持徽派民居统一风格。

2、鼓励旧村改造,鼓励零星户、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县政府可专门制订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属地运作”的原则予以实施。在城郊结合部地段,可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通过招拍挂方式运作,把村民安置住宅建设作为招拍挂必备条件之一。

3、城关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一、二级土地中,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农村居住用地和生活保障用地,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为国有土地划拨使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在补缴国有土地出让金后,可以上市交易。

(五)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通过开发整理新耕地,从根本上弥补各项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县荒地资源较多、坡坎多、中低产田以及徽水河沿岸滩地多的实际情况,全面组织开发整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桑则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较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

主要措施:一是成立县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有关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二是制订奖励扶持政策,县从土地出让金收益拿出30%作为奖励资金;坚持谁开发,谁收益原则;实施多渠道投入政策,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拨一点,乡镇集体拿一点,农户投工投劳筹一点办法;新增耕地面积的耕地开垦费按1000~1500元/亩由开发人取得。三是县国土局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从规划、申请、立项、施工到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全程搞好服务。四是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整理的路子,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滩地改造相结合,与落实村庄规划相结合,与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

目前,庙首土地整理项目已经省级批准实施,该项目省级总投资716万元,计划在2007年底完成。继续抓好三溪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项目笼子,总投资达1800余万元。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建成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六)加大对出让金收缴与管理力度。近年来,全县出让金征收额稳步提高,但不少企业用地因种种原因仍要求政府缓交或减免,从各乡镇看,年出让金征收幅度从零到几万元不等,企事业单位用地,银行抵债土地上市及企业之间转让土地等仍有很大的征收空间。根据出让金的收缴及使用规定,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的整体趋势,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收缴与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划拨用地目录》,从严控制出让金减免范围。二是国土部门加大征缴力度,依法征收土地出让金。对按现行政策不该使用划拨供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登记,建立台帐,制订处置方案,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如:对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求补交出让金,可采取按下限计缴,分期缴纳等优惠政策。对党政机关使用的划拨土地,凡已改变用途或转让出租使用的,必须依法办理出让手续,或政府依法收回此类土地,通过招拍挂公开推向市场,重点是沿街、主干道的门面房。三是实行征缴与使用相结合,下达各乡镇考核指标,凡各乡镇征缴数,原则上全额用于各乡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七)抓紧抓好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我县是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全县约200个地质灾隐患点。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根据《全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我县已有3个重点危险点列入省批准同意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计划,2006年安排版书白杨岭,2007年安排白地洪川和俞村下周家,以彻底消除其地质灾害隐患。

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二是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三是明确责任、市、县为主与省补助相结合。

资金筹措和相关政策主要有:市、县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可需资金,可通过列入财政预算、从本级土地出让金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安排一部分及搬迁安置群众自筹一部分等多渠道解决。省补助的搬迁经费,比照省行蓄洪区移民建房补助标准,户均补助搬迁经费1.7万元,其中建房补助1.6万元,公共设施建设补助1000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由当地乡镇政府编制土地置换方案依法报批。确需占用耕地的,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复垦旧宅基地或开垦其他土地作为补充,新增耕地经验收及确认并实现“占一补一”或“占少补多”的,可不再缴纳耕地开垦费。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6

必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了新一轮经济的大发展,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现状:目前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上一致认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我认为专家学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出的观点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认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步推进。

研究方法:采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我通过在职学习结合个人农村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召开座谈会、做读书笔记、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主要观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城乡互动格局,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改革增强内在动力,才能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的基本框架:

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即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工作布局。

再次重点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可以说,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1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稳定,都取得新进展,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设施和装备落后、主要是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具体来讲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农民收入状况与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原因一是长期以来重工轻农政策的积淀;二是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三是农村的现实状况,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新增人口主要在农村;四是农民自身素质状况。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具有劳动力量的优势,但却不具备质的优势。

2、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

3、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弱化。

4、城乡二元结构具有客观性。

5、农村公共产品的总体有效供给不足。

6、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7、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对策: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二是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促进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形成城乡互动、以城促乡的良性格局。四是拓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五是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六是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内在动力。

参考资料: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员干部读本》主编刘宗琴、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读本汇篇》主编王琦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主编农业部调研组、中国农业出版社会2006年6月第一版。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手册》主编郭书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5、《公共选择[M]》[美]丹尼斯·缪勒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303.146。

6、《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 中国 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靳光结,孙文生,1998。

7、《关于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规模 问题 的探讨》李国祥.农业经济问题,1998,2。

8、《 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279页。

9、《我国农业科研投资问题初探》李锐.赵建梅,[J].农业技术经济,1997,4。

10、《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深远意义〔N〕》 柏晶伟,郑新立中国 经济时报,2005-11-28。

11、《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 王太广农民日报,2005-10-31。

12、《开好头,起好步新农村建设正破题〔N〕》 夏 王君人民日报,2005-11-30。

13、《简论现代农业建设〔N〕.》李 静光明日报,2005-11-29。

14、《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 冯 雷济南日报,2005-11-28。

15、《新农村“新”在哪里〔N〕》胡 敏.经济日报,2005-11-14。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7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开展文化建设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但是根据目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普遍存在着设施落后, 基础条件差等情况。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度, 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完善的建设机制与体制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建设机制与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例如:管理体制没有切实的落到实处, 相应的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等等。如果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贫乏的地区, 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 文化建设内容层次较低等现象。这种现状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 并且这种文化建设的现状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文化的多样性要求, 缺乏对广大人民的吸引力, 这也是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健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是很有必要的。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制定时, 一定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正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才文化建设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 这样才能正确的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效、有序的开展, 进而全面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设质量。

文化建设的人才匮乏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因,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干部大多是一些社会兼职人员, 因此这些人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投入的精力较少, 所以导致社会主义新农的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形式单一, 内容层次较低的现象, 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这一局面, 为了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政府应该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于建设应该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教育与培训, 调动文化工作人员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够保证文化建设队伍的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程中去,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开展形式以及教育内容, 这样才能有效的调动人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象是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切实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 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应该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确保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农民生活现状,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普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想要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 就必须结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从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出发,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加大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冉, 郑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以邯郸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例[J].河北学刊, 2013 (1) .

[2]李燕.乡土艺术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泰州市姜堰区农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考察[J].艺术百家, 2012 (z2) .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8

1.实施“一把手”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新农村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只有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才能使政令畅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为此,洮南市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了“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洮南市市情,提出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突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个重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整治村屯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从4个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抓组织发动。市委、市政府每年年初都要召开由市、乡、村三级干部400多人参加的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总结上年度、部署本年度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广大干部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建设。二是抓规划编制。由市政府出资15万元组织市规划设计院专业人员按照“尊重民意、体现民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住重点、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为全市30个省级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村屯建设总体规划。三是抓典型带动。为了加快全市的新农村建设速度,洮南市采取典型带动办法,抓重点,打样板,促带动。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干部群众认识高、干劲足的村作为典型,先后打造了福顺镇翻身村、幸福村、新德村、大通乡富乐村、万宝镇新丰村等一批样板村,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典型的同时,每年都要召开现场会,组织乡村干部参观典型、学习典型,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四是抓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洮南市采取了向上争一点、市乡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六个一”办法,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矛盾。

2.加快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产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只能是句空话。为此,洮南市注重把农村经济发展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着力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下功夫。洮南农业有一个特点,就是除常规农业外,特色产业比较多,像象辣椒、西瓜、杂粮杂豆、奶牛养殖等,这些特色产业不但历史悠久,而且都已具备了一定规模。针对这一市情,洮南市决定在抓好常规农业的同时,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以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特色产业的发展,采取超常规措施,使其尽快形成产业化格局,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富市裕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

2.1大力发展辣椒产业 辣椒产业是洮南的农业传统产业,也是最能体现洮南特色的产业,经过多年培植,辣椒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作为“中国辣椒第一市”,目前辣椒产业还没有真正做大做强,最大的问题是基地面积小,辣椒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生产受阻。全市现有洮南市北方金塔集团和洮南市福顺爱迪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两大辣椒加工龙头企业,已经具备生产辣椒系列食品、提取红色素和生产辣椒终端产品——号称“生物黄金”的辣椒碱的能力,辣椒及其加工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如能满足生产需求,可极大地拓宽辣椒产业的增收空间。因此,洮南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从扩大辣椒种植面积抓起,必保辣椒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增加辣椒产量,满足辣椒加工企业需求,将来实现红遍全国、辣遍全球的目标。洮南市的目标是:用3年时间,全市金塔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重点建設9个辣椒生产专业乡镇,带动其他乡镇发展辣椒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00%,辣椒质量满足加工需求。辣椒加工企业年实现产值6亿元,税金达到7000万元。

2.2大力发展杂粮杂豆产业 以绿豆为主的杂粮杂豆产业是洮南农业的又一特色产业。洮南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大多数耕地比较瘠薄,而且风沙、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杂粮杂豆具备生育期短、耐干旱瘠薄、投入产出比大等特点,适宜洮南大部分耕地种植,也是洮南发展避灾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种植面积一直很大,因而形成了洮南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为了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洮南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首先从抓市场建设入手,带动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洮南市规划了以经营杂粮杂豆为主的铁东农产品加工贸易园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经营业户进入园区,开发建设前店后厂式的杂粮杂豆购销和加工企业。经过几年的培育,目前园区内已有杂粮杂豆经营业户300多户,从业人员近7000人,年交易量达40万吨,交易额20亿元。辐射面积涉及到全市以及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省的广大地域,已成为东北最大的杂粮杂豆交易中心。园区内有多家企业取得了出口权,可以将杂粮杂豆直接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培育中心市场的同时,洮南市还注重了周边乡镇卫星市场的建设,蛟流河乡杂粮杂豆市场、万宝镇杂粮杂豆市场等一批卫星市场都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建设的带动,使全市杂粮杂豆这一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全市杂粮杂豆播种面积一般都在80~100万亩,总产量可达6~7万吨,经济收入近5亿元。

2.3大力发展奶牛产业 奶牛产业是全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迅速,仅几年时间就已发展成为全市的一大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有奶牛小区和专业屯80多个,奶牛总数达8万头,日产鲜奶近300吨,全部实现机械榨奶,是全省奶牛饲养量最多、全国分散饲养建设标准最高的县市。洮南历史上就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县份,畜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但始终是粗放经营,发展水平和标准不高。2005年,洮南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决定发展以标准化饲养奶牛为主的精品牧业,并与蒙牛乳业签订了发展10万头奶牛的奶源基地建设协议,为发展奶牛产业找到了龙头。产业发展初期,多数干部群众有顾虑、不敢养。为使奶牛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洮南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解决群众认识问题,洮南市在广泛动员、算账对比的同时,号召广大干部带头饲养奶牛,市里专门建设了机关奶牛小区,免费为机关干部提供饲养场所,由市委、政府领导和部分机关干部带头饲养奶牛,为农民搞示范;为解决引牛资金问题,洮南市协调金融部门为饲养户发放了大量奶牛贷款;为解决部分养殖户没条件进小区,居住距离远、奶牛上站难的问题,洮南市成立了托牛所,养殖户可将奶牛寄养在托牛所,由专人饲养;为解决奶牛防疫和治病等技术问题,洮南市成立了“奶牛120”,全天候上门为饲养户服务。由于措施得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奶牛产业迅猛发展,一时间全市上下到处念奶牛经、发奶牛财,整个洮南“牛气”冲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3.注重民生改善,为新农村建设筑牢群众基础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篇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各地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在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仍把粮食生产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4.95万公顷,粮食产量预计84.57万吨左右,分别比上年增长1.1%、1.6%。

2.畜牧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至2007年底,肉类总产量达到18.47万吨,比2000年增加5.02万吨,增长37.5%;牛奶总产量7.6万吨,比2000年增加3.4万吨,增长81.0%;禽蛋产量5.53万吨,比2000年增加2.37万吨,增长75.0%。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至2007年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2.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比2000年增长40.7%,年均增长5.0%。其中,农业总产值69.20亿元,比2000年增长29.8%;林业总产值3.47亿元,比2000年下降26.7%;牧业总产值38.48亿元,比2000年增长115.5%;渔业总产值8.78亿元,比2000年增长67.7%。

4.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至2007年底,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1元,比上年增加836元,增长13.6%,比2000年增加3246元,增长87.1%,年均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41元,比上年增加325元,增长6.1%,比2000年增加2551元,增长82.6%,年均增长9.0%。

5.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我市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7.9辆、洗衣机33.2台、电冰箱68.4台、彩色电视机129.7台、抽油烟机27.6台、空调24.4台、固定电话90.5部、移动电话122.1部、家用电脑11.6台、热水器40.9个。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全市积极争取项目和筹措资金,组织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饮用水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整理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全市在解决农村、农民生活环境和条件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3年以来,XX市各级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累计投入资金10.16亿元,农民也自筹资金78.75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2.39亿元,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解决农民行路难的问题。如今,在我市,98.9行政村都实现了等级公路通村,9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客运班车。二是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民吃安全水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改造资金的支持力度,目前已有81.7%的行政村喝上了自来水。三是加快农村住房建设,解决农民住房条件差的问题。实行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建设造型美观、功能齐全的新型住宅。到2007年末,全市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8.9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50.6%。四是加强村容村貌建设,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粪便)、三改(改灶、改厕、改圈)和三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为中心内容,全面启动环境整治工程,我市已在3535个村中开展了村庄整治建设。通过治理,农村脏乱差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有了新起色 我市在加强社会事业的建设和管理上,在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在巩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立足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和专业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教育的实效性,结合农业生产季节、主导产业发展和社会用工需求,组织农技推广、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协会定期入户开展文化知识、适用技术、法律常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了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提高了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地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在我市全面铺开,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至2007年末,我市共有335.6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2.87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5.04万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全市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817元,比2000年增长48.0%。近年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加速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从靠天吃饭到设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作业,各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道路。

1.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大户。近年来,我市积极扶持粮食生产大户建设。规模经营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和良种的普及,有利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机具的使用率,加上轻型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使规模化生产具有省工、省力、省本、效益稳定等优势。2007年末,我市有4882户粮食生产大户,播种面积达1.01万公顷。在发展粮食规模经营的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开展了水稻“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活动,大力支持构建粮食生产示范体系,形成了县、乡、村成系统的示范网络;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推广优良品种等。通过多种形式传帮带,让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到,从而推动我市粮食生产产业升级。

2.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购、代售和“统一防治”等生产社会化服务,深受农民欢迎。各类专业合作社也得到迅速发展。婺城区群升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得到了省、国家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我市已拥有各类专业合作社532个。今年,我市通过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2.48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16.6%,植保服务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1.31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8%。通过各类合作社,推动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力度,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各地利用田园景观,农业活动,乡村民俗等主要内容,涌现出一批观光、休闲、体验、度假、健身、教育、科技示范等多种形式的观光农业项目。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由生产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以生产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生产,提高农业附加值,形成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模式。目前,我市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54个、特色点550个,共有农家乐经营户1977户,其中省级特色村10个、市级特色村19个。全市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1.32万人。

(六)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丰富项目内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结对帮扶行动、平台建设行动、科技下乡行动等农村科技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共建村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构建起“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企业,优势品牌”新格局。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帮带生产项目。在对接(共建)村投资办企业、投资建原材料基地。二是参与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三是参与改水及水利设施建设。四是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六是提供技术推广及培训资金。七是在对接村建立来料加工基地、促进农民增收。通过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新农村活动,初步构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运作平台。

上一篇:应聘主管护士演讲稿下一篇:我喜欢的一本书话题七年级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