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

2024-09-12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精选4篇)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 篇1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日益丰富。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逐步引发教育改革者的思考。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课堂为基础,在对话精神的指导下,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随其发展逐渐成为新课改教学的主流。本文以对话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目光聚焦在课堂,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对话教学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以期为一线教师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关键字】对话教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型建构;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一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提出

1 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研究的新视角

随着课堂形态和教学理论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教科书、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者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众多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局部改变并不能很好的达到改革的目的。因此,为了改变当前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寻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便成为当务之急。学习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创新性教育理念,出现伊始,便以其平等、合作、对话等所特有的优势成为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1]。

文献调研中从以“学习共同体”为关键字的查询结果看,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如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等等,但却鲜有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的探索上。日本著名的教育学者佐藤学曾指出:学习共同体是21世纪的教育思想,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倾听,在共同生活中实现对话和成长[2]。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贯彻并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选取课堂作为研究共同体的新视角,即“课堂学习共同体”,拓展了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试图构建基于课堂的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以期为教师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

共同体一词源于社会学,是指人们在共同的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首次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教学情境中,提出了利用共同体来关注学习个体之间的互动。基于课堂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双方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相互对话、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分享彼此的情感、智慧、体验与观念,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体的成长。

将共同体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班级师生、生生之间的孤立与隔离,极大地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双向互动中增强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共同体鼓励每一个成员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争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成员获得对同一主题内容不同视角的理解,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共同体成员在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实现有意义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其构成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要素

内容

表述

主体

教师与学生

包括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师、学生,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构成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主体

主体特征

具有共同的目标

主体对学习目标具有认同感,对共同体有归属感;拥有共同的愿景,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共同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

场所

课堂

共同体发生的场所,包括物化设备、信息资源、人力支持等学习资源

生成方式

进行对话、交流、反思、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学习,通过竞争强化动机,通过相互协作、支持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

表现形式

人际交互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竞争、合作、对话、互动,形成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

目标

共同成长

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体的共同成长

二 对话教学理论的引入

1 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作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一种时代精神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我国教育领域,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已被引入课堂教学中,并不断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对话”是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言语为主要中介进行的知识、话语、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沟通方式。它不仅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沟通理解,更是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交流[3]。而对话教学是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对话,在经验共享、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话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理论上,它丰富和充实了教育教学理论,更新了教学观念;实践上,对话教学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批判、合作、交往、沟通、创新等多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话教学主张相互尊重和平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因此,对话教学理论的引入是新课改教学的应然要求,随其发展也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共同体教育的主流教学形态。

2 对话教学的特征

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过程的弊端,体现出崭新的教学风格与特征。

(1)共同目标、平等参与:共同的目标和平等的参与是对话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聚在一起,在平等参与的意识下,彼此间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共同致力于知识的习得和任务的解决,相互影响中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

(2)相互倾听、积极响应:只有在彼此间“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里,才能产生对话和情感上的.互动。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在对话精神的指引下,以活动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每个成员应积极参与对话,认真倾听,不断内化交流中习得经验。此外,还必须学会对他人的话语、观点或情感做出积极的回应。

(3)对话合作、互惠分享:一个真正的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合作互惠、相互促进的关系。彼此间敞开心灵,真诚交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对话,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共同合作实现学习目标,在对话合作中,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情感,促进知识建构的不断完善。

(4)知识创新、共同发展: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学生、书本之间的对话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在沟通交流中,他人的见解被自己吸收,自己的知识被他人激发,在观点的碰撞中促进进一步的反思,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整个过程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究、重组和创造,充分发挥着成员的本质力量,实现个体的最大化成长。

三 对话教学融入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以课堂为基础,在对话精神的指导下,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而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需要成员之间的对话得以构建,通过对话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活力。因此,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交互手段,它的提出和应用为解决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共同的隐喻[4]。如图1所示:

图1对话教学与学习共同体二者之间的共性

(1)通过对话,提高课堂教学师生间沟通的质与量,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传统课堂教学特定的组织形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的质与量严重不足。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灌输的关系,取而代之的的是一种“我―你”(马丁・布伯)的共生对话关系,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彼此间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围绕共同的任务,积极参与,相互交流,有效改善沟通不足现状,为学习共同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实践,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

(2)通过对话,达成共识,促进学习共同体健康发展

共同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感情。此外,共同体的形成还有赖于成员间进行的对话和沟通,同时共同体的维持和发展更要借助于对话中的交流和沟通。双方相互倾听对话,互相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分享知识、经验、智慧,同声相应,产生一种心灵的契合,达成共识,共同促进有意义学习。因此,共识对话在共同体的形成、维持以及促进共同体的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 篇2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原因

随着近几年高考生源的逐步减少,本科院校招生的人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逐年增长。因此,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越来越紧张,所招学生的高考分数原来越低,许多学校招收从中专对口单招或者注册的学生,所招收学生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同一个班级中,英语成绩高低悬殊,有的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有的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达一句句子,所掌握的单词或者语法也是寥寥无几。在高职公共英语的课堂上,英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讲得内容简单,部分同学刚好能接受,但是部分学生觉得太简单,学着没有积极性;如果讲解稍微难点的内容,有的学生觉得太难了,没有了听课的兴趣,但是部分学生觉得难度适中。教师很难协调好水平差异很大的学生。总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学生积极性不高,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情况随之出现。教师做了很多的课前准备,制作了精美的PPT,放了很多的视频,课后布置了作业。但是,由于没能够真正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不在乎期末考试是否能合格,觉得有补考和重修可以弥补,更不用说是否关心课堂上学到多少,掌握多少了。教师的辛勤付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丝毫意义。笔者认为英语老师之所以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于英语教师没能够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没能够因材施教,没能够很好地应用学习共同体的理论。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是因共同愿景并朝着这个愿景而运作的,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就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这个共同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转变观念和角色,需要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环境、知识中心环境和评价中心的环境。

教师要从给学生填鸭式教学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积极参与学生各种学习活动并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成果的参与者和分享者,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学生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在课堂上要从听老师讲课的观众转变为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各种活动或者任务的演员。

要使得学生转变理念和角色,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学期初,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对现有的英语学习成绩、对希望一学期后达到什么目标、对是否能够融合在小组和班级集体并为这个小组和班级集体有所贡献、对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并被同学和教师认可、对是否能帮助同学实现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整个班级形成一股为了实现自己和班级的共同目标,愿意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的向心力。例如:笔者在接手高职生第二学期期初公共英语教学时,就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了以上的问题,学生们表示,班级的愿景是减少期末考试的不合格率,最好做到零不及格率。能够掌握和运用简单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听懂或者看懂简单的视频或者音频资料,能够阅读书本上的课文或者补充的简单的新闻报道。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成绩较好的同学愿意在课后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一起学习。这也相当于构建了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中心的环境。

其次,要让学生有事做、有兴趣做事,并有兴趣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发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的各种学习任务。使学生乐于在合作中做事,乐于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被他人肯定的喜悦,感受到信息交流的快乐。例如;在讲授如何写“memo”前,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查阅“memo这个词汇的含义,在公司里何种情况下需要撰写“memo”,写作的格式和要点是什么,每个小组撰写一到两个“memo”,制作相关的PPT,在PPT上注明小组成员在PPT资料的收集和制作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要求学生根据这个“memo”进行情景表演并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就要求各小组派代表演示PPT,播放情境表演视频。由其他小组和教师对PPT汇报和视频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要求各小组根据同学们和教师的修改意见完善PPT和视频,放在班级的qq群中共享。笔者安排类似的教学任务主要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避免老师满堂灌输。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词汇的用法以及应用文写作格式、特点和范文,学生在台下不一定专心致志地听讲,对所授内容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但是,由于布置了小组的预习作业,小组的各个成员必须在找资料、分析和组合资料、制作PPT、汇报PPT、撰写情境对话脚本、情景对话表演等环节参与到活动中。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每次活动的成果都由每个小组呈现,小组成员必须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每个小组的团队成绩直接影响到本团队成员的个人成绩,当看到团队其他成员都在为了团队获得好成绩而努力高质量完成任务时,原本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拖团队的后腿,而积极融入到团队中,完成团队交给的力所能及的任务。每当自己的团队获得了好成绩,尤其是自己完成的任务部分获得了大家认可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更高了。三是评价方式更加合理和公平公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与个人的考试成绩有关,也与参加团队活动的成绩有关。每次团队成绩的评价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公开进行的。学生不但能看见每次团队活动的成绩,更能在点评中获得比成绩更重要的经验和教训。这也相当于构建了学习共同体的知识中心和评价中心的环境。

三、学习共同体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学习共同体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构建和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点问题共同体成员之间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体成员之间在完成任务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有可能个别成员偷懒,被其他成员鄙视或者孤立,使得该成员更加自暴自弃。这就需要教师经常与团队的组长和组员交流沟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该成员和其他成员的工作。也可以在过了一段时间后让学生重新组建小组团队,如果出现成绩很差的几个学生被小组排挤在组外时,教师就要把这几个成绩差的学生组织到自己的小组中,由教师亲自带领小组团队,不让这部分学生因被同学抛弃而感到尴尬,教师也要让这几个学生分析在小组中不受欢迎的原因,提出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在小组团队分组活动或者汇报时,有时由于各小组的水平或准备得是否充分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时间,在课堂上不能完成预定的各组分享学习成果的任务。那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在各组交流回报前掌握各组所准备的内容,根据时间安排确定最有特色或者做得最好的小组进行汇报。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给学生汇报规定时间长度。对于不能汇报的小组,可以通过在QQ群或者微信群发布供大家分享。

在对小组团队评价时,团队的成绩就是每个团队成员的成绩。但是,还可以出现加分和减分的情况,对于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某个成员在团队活动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以给与其加分,反之,只要团队成员觉得其在团队中不起作用或者起反作用就可以给与减分。这样就能保护好为团队付出成员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学习共同体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组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摘要:学习共同体理论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而产生的,对于课堂有效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现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学习共同体理论,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小组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理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杭花平.基于合作超越合作——学习共同体理论应用于体育类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王小丽.高职外语类课程学习共同体构建模式研究[J].指教通讯,2014(6)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 篇3

【摘要】论文从知识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课堂教学设计、学习过程的引导、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研究,构建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为培养出真正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而进行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 课堂教学 ; 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34-02

1.引言

随着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12年,浙江有29.82万名学子跨进了大学校门,普高学生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5%,按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给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界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毛入学率达到15%-50%之间,因此在比例上我省的高等教育已经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从目前高等教育现状的刊,新增专业及扩招现象使招生就就业的矛盾明显激化显。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各类具备高技能、高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方面却是实际就业率逐年下滑,啃老族等现象滋生。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源在于目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着重于“教”,忽视“学”的过程,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关注于如何将知识技能教给学生,而往往忽视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接受程度。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探索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很多教师已经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的根本理念仍旧强调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非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因此目前高校课堂中学生厌学、逃课、玩手机等现象依旧严重,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保证教学质量,为处于信息时代的国家振兴创新计划,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2.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习共同体概念由温特比尔特提出,这一概念的指出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及师资团队的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对其支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促进了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不断发展,因此,国内外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对于学习共同体的早期研究重心主要围绕特征功能,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者已经越来越多的从学校视野、教育变革整体来关注学习共同体的专业实践。目前,学共同体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成效评价方面,着重评价在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实施成效,包括学生学业表现与教师教学、学校效能与教师发展、以及校园文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注重评价学习共同体的实施对于学生教学效果及学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使方法服务于教育革新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对于学习共同体的针对性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引入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多局限于國外理论框架的借鉴,并建立在对已有教师发展的局限性批判的基础上,强调教师个人发展的某个方面,单方面强调针对教师研究共同体,学生合作学习的个体研究,而不是将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研究,缺乏宏观的视角,因其固有的割裂性注定无法整合于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变革中。根据最新的CNKI学术趋势来看,关于整体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近几年逐步成为热点,研究情况呈现直线上升状态。

2.2“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21世纪的社会是社会人互相尊重差异,彼此学习,共同适应生存的社会。“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学习者(群体)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等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团体形成,共同体以在一定支撑环境中进行共同的学习,彼此分享需要的学习资源为主要实施形式,共同体成员通过交流和沟通将实施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彼此分享,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最终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共同体通常要求以团队形式完成工作任务,便于成员间形成类似真实工作环境中分工不同的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进而自然形成成员对于团队意识,工作任务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社会情感,通过性格养成过程实现学习者素质的健康、全面成长。并且,共同体的学习过程本身改变了由教师一人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的传统局限,可以形成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要求共同体成员为完成任务而寻找新方法、新发现、新工具乃至新理论,推动师生共同达到分享、共进的共同发展,并由此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共同体内及共同体间的彼此相互交流,沟通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通过个体互补、差异互补,并形成更为强大、有序的群体动力推动个体的健康发展。共同体成员利用集体的智慧和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同时,应该也同时关注学习个体的知识的共同增长。“学习共同体”在学习活动中成长并实现人的价值,得到知识及素养的共同提升,对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出现的矛盾是一剂良方。

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3.1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成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区别于以往以教师“教”为学生的“学”相互割裂的状态,避免教师教学知识单向传递的错误形态。将以教师提供的知识的更新为主动的教学模式,更改为参加学习的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共同体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教辅团队以“学习专家”的身份出现,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以教辅成员及学生组成的共同体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彼此针对任务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过程,共同体的成员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主要形式,完成对于学习目标规定的显示及隐式知识的获取及掌握。学习共同体通过团队合作及达到目标的分享与交流过程同时强调学习者全面的素质发展。

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课堂要求改变原来教师与学生的 “教”与“学”的对等关系,形成由教师、辅导者及专家组成的助学团队以及由学生学习小组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中,助学者不仅仅包含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也需包括教学团队中的各位教师,教学督导,辅导员等成员,此教学团队以指导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增长为主要职责,同时也指导学生情感、表达及沟通能力,助学者团队通过参与学习过程,承担相应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的辅助与指导。学习小组主要由学生以一定的组成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分担学习活动中的不同角色,并承担相应任务,对应不同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共同学习,并且共同成长。endprint

3.2学习活动项目设计

为最终实现学习的目的,需先针对课程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进行整合与提炼,根据知识技能要求设置相应的活动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应脱离教材的约束,为知识设定适应的情境与环境。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合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进入课程内容,以便有效地帮助共同体成员理解基本理论。主讲教师应将课程内容根据知识、技能的要求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专题、任务等形式,教辅成员的主要任务是切合教学主题创设教学情境,以便共同体对任务目标形成基本认知,此部分应该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认识,教学团队继而应该采用导学案,任务引领等方式引导学习者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活动,共同体中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围绕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辅团队应注意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展示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主题、情境设计,并且注重知识的串联与技能的衔接,善于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并注重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用过的方法、手段,以达到学习者从不同的目的、不同角度来掌握课程知识及技能的目标。学案的导引同时要注重的团队的合作分工,关注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及个性培养,完善学习者个人素质及全面发展。

3.3学习过程设计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特点是:拥有共同的研究目标、立足于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异质性,对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程教学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可分为 5步进行,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环节,也称之为“行动回路式”学习过程,第一步为资讯环节,教辅成员首先对于主题及情境进行相应铺垫及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及学习任务目标,使共同体成员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及评价标准。其次,学习共同体开始对任务进行探索研究,成员根据分工情况通过观察、阅读、合作、对话等一系列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辅成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支持,共同体应对任务目标将得到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而后共同体内部组织讨论,共享成员个人信息,并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实施阶段是完成任务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共同体的个体重新审视自我探究的结果(梳理目标、资讯、解释、分析、结论之间的关联),将个人贡献组合形成完整的逻辑形式,并传达至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此过程共同体成员在彼此分享中消融个人贡献的迭加与矛盾,对话沟通,形成最终的任务解决方案。学习过程的最终环节应为闭环的评价环节,共同体中的成员根据分工情况将计划、决策环节的讨论结果,进一步修改、整理、完善自己的任务内容,通过检查环节对比其他团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在反思环节对个人任务的完成流程进行相应的反思,以巩固获取的知识、技能。从环节设置上看,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五个阶段形成了相互作用的闭环系统,以前阶段活动的总结或拓展推进后阶段活动的进行,同时后阶段也可直接评价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从整个流程来看,所有环节都必须要求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之间、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共享,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

3.4学习评价设计

课程的学习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及情感两方面的评价。其中,知识的掌握主要包括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概念的区分,基本概念的具体应用范围等,同时要求学习者掌握每门课程的知识框架结构,具备此门课程所要求完备的知识系统;技能的掌握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对于仪器设备等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情感方面主要包括个人素养、团队合作及沟通交流的情况。依赖书面考試的传统考试不足以全面地考察这两方面的达到情况。因此对于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评价,应采用过程评价的方法,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表现,同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教师教学情况由校内督导、企业督导、学生评价共同构成,学生学习情况由助学团队共同评价完成。根据各部分项目内容的构成情况分配相应比例,按比例对教与学的共同体进行综合评价。

4.结论

以共同体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尊重人类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相信并注意挖掘学生潜力、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与合作。完成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及任务完成的预期作为课程教学成功的重要考量,将“兴趣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的始终,进一步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包容行及学术建设,真正达到了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3-26.

[2]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2(2):36.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 篇4

----以“自信掌控命运”议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为例

一、研究问题与背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近年来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有了一些变化,但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过于重视新课堂模式的学习、新技术载体的植入,忽视了新教育理念与实际教学实践的结合;重视学习组织形式、方法的改革,忽视了对学习内容、学科本质的把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过度依赖小组学习的形式,事事要讨论,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本质。就目前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的是强调思维训练以提升能力。这种训练的关键在于深度学习和思考。当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的时候,当学生语文学习只停留在知识和记忆层面,而没有深入到规律和原理层面的时候就会陷入了

“学困生”的死循环。深度学习理论中的“输入输出”原理为语文课堂走向深入提供了路径。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的记忆。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决策、解决问题。长久以来,由于我们没有能力从内部去观察思维,所以人们总是把“智能”等同为“表现出智能的行为”,认为输入质量等于输出质量。但实际上当我们做知识的有效输出时,也就是把有效输入的知识和底层逻辑(原理)进行运用时,才真正激发了思维,在外人看来并没有任何变化,而我们自己知道,这个输入与输出之间产生了无数的搜寻、选择、联想和顿悟。此时再辅以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语文读写课堂效率就将大大提高。

二、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

1.明确深度学习的原理对达成中学语文学科写作素养目标的作用

人的头脑是一台精密的仪器,而教育可以改变人脑的构造,我们正在做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考试内容和调考与中考的考情数据分析得知,目前中学阶段学生写作所需达到的能力目标为:审题(聚焦整体语义的能力,理解关键词内涵外延的能力,理清论点内部逻辑的能力)、选材(由论点向生活积累拓展发散的能力,不同材料之间比较取舍的能力,灵活运用材料的能力,有效积累材料的能力)、支撑(围绕论点叙例的能力,逻辑始终保持一致的能力,找到写作重点确定详略的能力,展示论点逻辑关系的能力,对复杂支撑有理清条理的能力,有补充逻辑链的能力,有讲清道理的能力)、语言(清晰表达的能力,简洁表达的能力,准确表达的能力,优美表达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本质是逻辑。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项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四项核心素养中,语言是语文学习与考查的基础内容,思维是基于语言的脑力活动。逻辑思维含量高则语言质量高,而思维问题需要深入逻辑的层面去解决。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深入是从输入的具体中发现抽象的本质规律,而抽象的本质是不断在现象中找到共同点,提取出来,取个名字;这些名字又成为了上一层抽象的基石(或者叫“词汇”)。这样一层一层,直至得到智能——恒定表征(也就是规律原理)。当作文课堂上能实现这个探究过程时,才能产生有价值、有深度、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提升写作的高阶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此时的输出大于输入,能力可以实现跃迁,也就为语文课堂高效学习提供了可能。

2.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策略及原理

针对中学语文写作课堂的现状,基于深度学习的“输入输出”理论构建了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具体策略。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目标输出、素材输入、规律(原理)探究、创新输出。这是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其系统规划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活动脚本。回答的是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利用什么网络技术,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最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等问题,目的是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1)目标输出即真实问题的自我发现过程。

设置问题的自我发现过程,才能启动学生的自我需求,解决学生语文课堂被动学习的弊病,语文课才能给学生不可错过感。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理解与表达的需要,即课前学生通过智学网或其他技术平台写作输出、上传作品,结合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再综合教师的经验去评价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疑点,然后通过师生课堂分析,讨论,辩论,从差距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更深入、真实、集中的思维层面的缺口。这样就能找到语文课堂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这与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本质区别,其目的已经不仅仅在发现和解决认知问题了,而是在获得解决问题的规律和发现规律的思维路径。对现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来说,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意义不大。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己往往很难从语文预习中发现自身思维层的问题,往往都处于一种无知无觉或者自以为是的状态。当前置学习无法暴露真正问题时,或者浅表问题和假象问题太多时,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就失去了意义。暴露真实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尤其需要在先输出试错,再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比较、反思、辩论、碰撞、厘清、深化的过程中确立。在这个过程中确定的语文学习目标不是既定的,强加的,重复的、虚无的、多重的,而是活动的、真实的、集中的、关键的、有用的。这时的学生就会从语文课永远在提升,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提升的无力茫然和语文课好而无用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当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引发认知渴求,并且明确知道自己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可以改善这个思维缺口或掌握这个具体的能力点的时候,就是下一个阶段---学习素材输入的最好时机了。

(2)素材输入是针对深层问题而提供的学习资料或范例的过程

根据中学生的能力现状来看,对于思维层面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去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这种不能解决、不能澄清、不能突破的状态就是“认知输入”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历程给予专业的、细腻的回应,并且有针对性的提供学习素材和示范辅助学生上路。此时可以利用网络空间XXX云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查找和筛选学习资源,辅以教师推荐,就能获得海量学习素材。这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之所在。这一点很像翻转课堂,但是翻转课堂最大的问题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仍然有局限性,往往通过提问和学生讨论以及少量教师指导来解决,问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没错的,但是有些认识和逻辑盲点是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解决的。此时的讨论,得到的输入是有限的,只能解决简单问题,没有深层的、彻底的和广阔的收获。看不到问题的全貌,输入必然受限,最终导致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目标不能真正达成。教师的指导是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也是有局限的,学生不能完全信服,而且枯燥的理论说教对学生来说是徒增理解的负担。要有针对性的素材实例,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所以输入的方式,输入的内容就非常重要。既要针对问题,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示范性,同时又有原生性,是生活中学习中随时能找到的素材,才能保障课堂学习的时效和品质。学生能从这些有意选择的素材中,通过层层提炼,找到共性特点,通过充分讨论碰撞,找到解决思维层面问题的方法,发现正确的思维路径,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正是符合深度学习理论的路径。教师在此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原始素材范例作为梯子和扶手,在此基础上的讨论才是符合学情、真正有效的。

(3)规律(原理)探究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的过程。

语言与形式的品质是建立在思维品质之上的。根据深度学习原理,在学生对素材进行学习、思考、讨论的层层提炼找到共性特点之后,教师需要将学生零散的混乱的针对性不强的收获进行集中梳理和引导,还需要老师用少量关键的问题或评价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炼集中,从特征层引向规律(原理)层。在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也会逐渐发现平时阅读积累的好处,自觉吸纳和珍惜一切阅读所得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而有目的的思考钻研。这时老师可以不用将思维过程讲得过细,而是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或画出思维导图,这样每个学生才有更多可能性。此时可以利用希沃教学助手,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使学生思维可视化,课堂讨论、辨析、理解更有针对性和即时性,更有效率的找到底层规律。而智能的核心就是这种“稳定不变的东西”,智能的获得得益于大脑皮层同质的层级结构。这个逐层提炼直到获得某种恒定不变的东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智能获得的过程。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类别特征。其实深度学习输入输出之间就是数据整合的过程,在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可能存在的关系和规律。而我们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这样逐层进行,逐步抽象的。这是一种真正探索规律和理解规律的过程。

(4)创新输出是运用底层逻辑进行推理演绎创造出新作品的过程。

思维的本质不是盲目服从,而是自我意识,是求异创新,是开拓进取。一边强调思维一边迷信权威,机械模仿,压抑人性这就不符合规律,等于做了无用功。在目标输出、素材输入、规律(原理)探究、创新输出过程中,让大脑充分思考充分吸收,达到创造,就是好的思维训练模式。老师的备课就是先把路走一遍,主要是审查合理性和准备认知性资料,在学生思维走向深入,产生认知需求时及时递上口粮即可,如何实现有效的输出是关键,学生艰苦的钻研过程就是为了它。它既是目的也是结果,是激发学生真正学习的动力。我们需要这样的输出方式:1.需要与智能相关的任务,人有对智慧的天然追求动机,这时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制作游戏,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智趣结合的游戏化教学中成长。2.通过智学网等平台对知识核能力进行网络测试,使得训练效果量化,有利于学生自我节奏的把握,激发学生落实的责任心。3.需要一定同伴压力的任务,在希沃教学助手中设计

PK

赛,增加学生合作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的碰撞和进步。4.需要当众展示性的任务,发言、演讲、分享、辩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即时展示分享,激发学生的正向力量,对学习、思考、表达都能起到充分的锻炼作用。5.需要视听读写结合的任务,训练到各方面的综合性思维能力,体验多方位的学习过程。演讲时加上

ppt,带上感情,配上音乐,写下反思感悟。6.融入人生规划阶段目标的任务,讲清楚任务的意义价值很重要,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军哪些专业领域,在这些专业领域里,怎么分门别类的学习,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怎么获取知识,怎么吸收知识,怎么吸收,怎么输出,一切围绕着目标就会非常清晰,避免做无用功。7.需要家校连通型任务,利用人人通平台建立家长与教师的即时沟通群。奖惩落实,公开透明,沟通无障碍。给学生提供让金子发光的平台。

8.需要似是而非型任务,一半相同一半不同,表面相同实质不同,表面不同实质相同型任务,制作动画,让学生看到思维的变化过程,训练大脑的关联重构能力,相似就学以致用,不同就随机应变,理解关联,创造关联,形成体系。建立知识都是不同的,但都是相互关联的概念,才能形成自我稳定的能力等。

因为有再次输出的压力,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整合、拆分、革新的思维过程,主动获取所需要的知识,锻炼输出所需要的能力。

3、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中学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的价值论证

传统的语文学习大多把目标设置在认知层面,而深度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把答案事先存储在记忆中,用时并不作计算,用时只是提取,此时的整个大脑皮层就是一个记忆系统,而非智能。深度学习就是多层网络,它提供了逐层抽象的通道。而网络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将使思维过程可视化,教学效果加倍。

基于此,我们把写作课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解决输出实践中出现的思维问题。教学过程确定为规律探究和创新输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积极性。它体现了是以学生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以“问题”中心,为有效解决问题,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了真实、有效互动。以学生为中心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真实发生,而以问题为中心则重在让学习动机和学习深度持续发生;以学生为中心,同学之间重互相说、互相教。而以问题为中心则强调互相学,一同学习。学生因此学会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建立问题关联、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学会相互质疑,体现思维的个性化;实现有工具学、深度学、真实学。从学生学习“被”教师设计,走向自主设计、动态设计、个性化设计。从关注学科章节知识逻辑走向问题解决逻辑。借助构建问题系统、项目学习、主题学习、知识串联、多级追问、深度思考等让深度学习发生。

好内容才有好互动。在确定了真实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了持续的学习动机,所以才会真心实意去解决问题,认真的去试错,去思考、去讨论、去分享,才能得到教益。从而改善小组讨论的肤浅泛滥的现状。小组活动才能从一种形式,变成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实质性合作。拥有了先进的理论支撑和网络技术的辅助,语文课也才能成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且不能错过的。

三、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写作课堂教学过程和策略的课堂活动。

下文选取“自信主导命运”议论文写作课堂教学案例来对此教学策略做具体分析。

教学背景:目前作文讲评课的现状是学生认为学习知识,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吸收就好,但是实际上学生反复学习的仿佛是一样的东西,可是当他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仍然不会解决。还有一些时候,课堂上总在讨论、发言、写作、展示、可是学到的只是零零散散的认知层面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思维上的收获,能力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一段时间疏于训练又会发现,此消彼长,一切又打回了原型。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缺乏深度学习,没有发现真实问题和习得底层规律,也没有得到针对性的输入。只有在输出倒逼输入,输入配合再次输出的过程中才可以说完成真正的知识内化与吸收和能力的释放和提升。所以这节课就是让学生体验这种学习过程,本课选择的是与武汉市中考类型一致的一则材料作文题,中心论点是“自信主导命运”,预先在智学网平台做了写作演练,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了了这个层次学生写作的优点、薄弱点和最近发展区。

案例片段一

预设目标

自信主导命运

----作文讲评课教案

1、探究作文支撑中补充逻辑链的规律,掌握补充逻辑链的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略

一、写作输出

1、评价习作

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并功成身退,取得不朽的功勋。他曾是一个衣服破烂在乡

里被视为疯子的百姓,他被乡人蔑视,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可他相信自身价值:优秀的外交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于是他没有自暴自弃,终于自信的范蠡迎来了赏识,文种将之举荐给越王勾践。做了越国的丞相,以自身优秀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为越国重整旗鼓,做出了伟大贡献,成就了不凡人生。

为什么范蠡为乡人视作疯子却能够在越国被任用为丞相取得成功呢?因为范蠡相信自己的能力,深知自身价值,没有因乡人的话而自暴自弃,最终因自身价值而被文种赏识举荐,从而以自身的价值政治与军事才能助越王复国、兴国,取得成功。

2、辩论两个问题

“可他相信自身价值:优秀的外交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这是不是自信?

‚“自信的范蠡迎来了赏识,文种将之举荐给越王勾践。做了越国的丞相,以自身优秀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为越国重整旗鼓,做出了伟大贡献”这是不是自信带来的效果?

3、聚焦两个问题(真实目标)

“自信”概念究竟要怎样支撑?

‚“自信”的效果应该是什么?(自信与成功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1、“目标输出”环节的作用机制

本课预先在智学网设置练习,做了写作演练,在教师批改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教师首先对本次讲评课做了预设目标:探究作文支撑中补充逻辑链的规律,掌握补充逻辑链的方法。但这里呈现的是表层问题,空泛的大问题,尚未深入和聚焦到学生的思维逻辑层面。所以接着利用

PPT

展示学生习作范例,让学生评价,提出看法;然后利用课堂电子白板的联通功能发布简易调查问卷,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做选择,聚焦矛盾点;

在矛盾和疑点上采用了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批判思维,深入思考,在目标层面上取得了共识,这就发现了学生的真实需求。经过此过程,学生的真实的思维问题得到凸显。

案例片段二

素材输入

阅读九上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5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1、讨论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生:自信是需要与相似概念辨析清楚的,概念界定是议论文说服力的基础。鲁迅先生为驳斥某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首先就从自信概念入手,逐一推翻:相信中国地大物博是自夸,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信神、信佛是自欺。既然都不是自信,那么失去了这些就不能证明“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这个观点。可见界定概念的真正内涵是多么重要。

2、辨析这些为什么不是真正的自信?

生:相信中国地大物博----自夸。没有依据或者情况随时在变化信地、信物、信国联----他信。指望外界提供条件或助力

信神、信佛----自欺。玄虚之至不会有分明的结果师:真的自信是什么?

师:首先问自己自信要信什么?生:信自己,要与他信区别开来。

师:然后问问自己自身什么是可靠的呢?生:能力、学问、才华、品质、修养等这些不会随时变化的东西。

师:最后问自己这些又凭什么可靠呢?自己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有经验或有获得过程等一定理性依据。

师:我们把这些总结一下,真正的自信需要如何支撑?

生:真正的自信----有一定理性依据的相信自身拥有的能实现目标的条件:能力、学问、才华、品质、修养等。

3、说说下面哪个表述是真正的自信?

A、袁隆平相信中国地大物博,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B、袁隆平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C、袁隆平相信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D、袁隆平相信靠自己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E、经过几个春秋的观察试验,袁隆平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袁隆平相信靠自己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一定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生:选

D

有理性依据的相信自己的学识。

认知输入,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6-9

5、讨论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生:它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自信”的效果应该是什么?(自信与成功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文中说“有的中国人因为有自信,所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的战斗。”

2、“素材输入”环节作用机制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登录网络平台,根据教学目标,搜索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素材,教师将学生找到的素材进行挑选,针对学生的真实需求提供课文范例,这是学生熟悉且易得的学习资源,也是学生急需的珍贵资料,它是学生后续学习活动的抓手和扶梯。在教

师的多次提问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对学习素材进行了层层提炼,从学习素材的语言层深入到逻辑层,发现了素材对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一个结论“真正的自信----有一定理性依据的相信自身拥有的能实现目标的条件:能力、学问、才华、品质、修养等”。并且发现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路线:遇到问题后,可以在头脑中提取熟悉的范本素材,通过层层提炼,是可以能找到解决方法的。此时的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是思维进一步深入的基础。

案例片段三

规律(原理)探究

6、思考自信会产生的这些品质或行为,能分别举实例来阐述吗?

师: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不乏其人,同学们我们来跟着这个视频一起唤醒记忆吧。(插入视频“文化自信”经剪辑)

师:视频中的人无一不是具有强大自信的中国人,没有强大的自信,怎么实现理想,怎么战胜强敌,怎么创造灿烂的文化。你们看到了谁?还能启发你想起谁?谁是因为自信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来说一说吧!

埋头苦干:大禹、李时珍等因为有自信,所以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推动进步。

拼命硬干:陈涉、岳飞、文天祥等因为有自信,所以置身家性命于不顾起而反抗反动统治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坚持抗战抵御外侮。

为民请命:墨子、孔子、海瑞等因为有自信,所以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

舍身求法:玄奘、共产党人等因为有自信,所以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奋不顾身、历尽艰辛,探求真理。

7、鲁迅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还有自信的人在?

生:信自己才会靠自己,只有靠自己才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的战斗。这些拼搏精神,才是真正改变个人命运,推动历史进步,撑起中国的脊梁,拯救濒临灭亡的中国的正途。

师:对,就是这句信自己才会靠自己,一个人始终还是要靠自己强大起来,事业始终是靠人的努力繁荣起来,中国也是靠中国人的拼搏强盛起来。救中国始终要靠中国人自己!这些自信的中国人就是中国的脊梁。人一旦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才会自强,就会激发自身能力和精神上的无穷潜力,这是一种足以掌控人生、改变人生的力量。

3、“规律(原理)探究”环节作用机制

此环节设计了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个道理的应用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这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让抽象的道理形象可感,平易近人,加深学生对道理的理解,这是为进一步挖掘和运用打下的基础。第二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还有自信的人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看到这个道理存在的价值,并且关注到在这个范本中这个价值是怎么呈现的。这就是底层逻辑。这时,可以让学生将脑中的思考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画出来,分享给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真实的规律一目了然。学生从道理的内容的学习到达了道理的价值的认识,达到这个层面学生对这个道理才是真懂。在这个层面上的运用与支撑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恰当支撑。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路径,也就是有的道理自己明白,当你想要说出来使别人信服的时候,必须要从头脑中判断筛选,补充一些逻辑链条,让概念站得住立得稳,让逻辑没有漏洞,任何一个人看了都能心悦诚服,这样的议论文才有说服力。可以通过网络互联把逻辑链和画出逻辑链的过程对全班进行展示。

案例片段四

四、创新输出

8、自信是英雄的本质!今天的中国还需要强调自信力吗?请举出实例来证明。(如果学生答不到,用

PPT

图片引导)

生:

面对新冠肺炎严重疫情,白衣战士逆流而上,他们有学识、有经验、有对现实的正确判断、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正是有这一份自信,才能自立自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前仆后继的(答不出,提出第9

个问题,引导思考补充因果联系)与死神战斗,保障祖国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9、仿照课文中的这一段因果联系,结合现实生活,想一想自信还会带来哪些类似品质或行为?

生:自信自己的能力能做成一件事,就会开拓进取、敢于冒险,坚定顽强、冷静坦然、敏锐果断、不计得失、不怕失败、排除干扰、艰苦奋斗、立足长远、激发智慧----

1、回看问题

生:“可他相信自身价值:优秀的外交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是具体的相信自身特点,但是没有理性依据,是自负或自夸。

生:“自信的范蠡迎来了赏识,文种将之举荐给越王勾践。做了越国的丞相,以自身优秀的政治与军事能力,为越国重整旗鼓,做出了伟大贡献。”光靠自信是不能得到真正的长久的赏识的,更不可能实现目标。自信背后的实力才是赢得赏识,实现目标的关键。自信与赏识之间关系不大。

2、升格片段,相想如何升格这个片段?或者你还想写哪个人物?可以另选素材写一个论述段。15

分钟,准备展示。

3、展示输出改后片段

4、经验输出

善于学习思考,从平时的生活中、阅读材料中发现知识和逻辑启示,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要甄别相似概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阅读经验,对问题的认识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ƒ训练思维密度和条理,抓住重点,补充必要的环节,形成严密的逻辑链条,做到合理支撑。

4、创新输出环节作用机制

在学生看到底层逻辑之后,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此环节设计了四个层面的创新输出活动:

第一,应用输出,联系生活举出实例,这是素材的拓展创新也是学生写作的真实需要。第二,逻辑输出,仿照课文中的因果联系,结合新的事例,依据底层逻辑,创造新的因果联系支撑,这是逻辑的创新和准备。第三,写作输出,另选素材写一个论述段并通过电脑展示平台展示评价,这是语言和逻辑的综合创新。第四,经验输出,这是让学生进一步反思提炼总结学习思考所得,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大家,是思想创新。

5、课后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理解与表达的需要,所有既定的,强加的,看起来高大上的所谓目标都是不切实际没有效果的,所谓能力提升是虚无的,即是重复很多遍都只是在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所以要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先练习输出,找到学生真实的问题和学习目标,引发知识渴求,就是学习输入的最好时机。

上一篇:2024年度公司销售员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地税分居调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