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营乡发展劳务经济

2024-07-10

馒头营乡发展劳务经济(共8篇)

馒头营乡发展劳务经济 篇1

就发展劳务经济工作进展情

况到馒头营乡进行督导调研

2011年3月5日,由省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带队,到馒头营就发展劳务经济工作进展情况到馒头营乡进行督导调研,对馒头营乡劳务经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馒头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采取积极开展培训,提高技能素质,强化输转管理,大力招商引资、拓宽就业渠道的办法,使全乡劳务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务工人员有序流动

为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做大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注重从政府引导入手,加强劳务输转工作,把发展劳务经济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了全乡劳务经济工作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极大地调动了富余劳动力参与劳务输转的积极性,在全乡上下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由政府牵头,劳动保障站、民政所、计生办等共同参与,定期研 1

究解决劳务工作中的具体事宜,推动了劳务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健全工作机构。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配备了专职站长和业务工作人员,每村确定一名劳动信息员,做到了经费、人员、工作“三落实”。通过以上措施,该乡劳务输转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输转人数达到6279人,有组织输转2785人。

二、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输转规模

通过加强对外合作,全方位收集就业信息,多层次扩大劳务输转路子,通过“四个一批”,使劳务输转规模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引进项目吸纳一批。成功引进七星耀京北-中都未来城(草原七星)馒头营乡整体旅游开发、薰衣草种植旅游、欧洲格林小镇旅游地产、食用菌基地等一大批对馒头营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0多亿元。通过项目的引进,吸引周边农民打工赚钱,截止目前吸纳劳动力80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与此同时,我乡农民也从中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今后的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挥优势培育一批。我乡充分利用张化线、杨哈线、旅游线贯穿全乡的交通优势和元中都遗址、花田草海旅游区、中都草原度假村、风电观光项目分布在我乡周围的旅游资源优势,乡政府积极与县有关部门联系协调,通过为农民办理手续,争跑小额担保贷款、实行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农民自己创业,在公路沿线的村庄建农家小院5家,修理摊点15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型。

三是外出务工帮带一批。把外出务工较为成功的人员培养成劳动经纪人,有劳动需求信息与劳动保障站和各村信息员联系,及时输送本地的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形成了乡劳动保障站为主体,劳动经纪人为补充的劳务输出新格局。在张北县“三年大变样”工作中,通过乡劳动保障站和劳动经纪人为县城建设输送农民工2000余人,有力地支持了县城建设。四是创业能人带动一批。积极培养本地能人创业,流转土地15000亩,发展规模种植种植大户33户,吸引周边村民在农闲时打工。通过外输与内转并重的方针,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巩固拓展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劳务收入投入到农业、教育和农村公益事业等领域行业,支持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同时也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乡劳务经济收入328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0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9%。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就业能力

针对我乡富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技能缺乏的实际问题,我们把培训作为劳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围绕市场抓培训,搞好培训促输转”的思路,通过两种途径提高就业人员的竞争能力。一是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联系县就业局举办了司炉、保安、建筑等专业的培训5次,培训农村适龄劳动力562名,并通过对口输出、职业介绍等方式组织就业,就业率95%。二是分类

指导抓培训。与市农科院、北方学院建立“院乡合作”关系,积极邀请两院科研人员为我乡进行培训,集中讲解农业知识、务工知识、就业技巧和自我维权等方面的知识。力争使干部群众从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到农副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预测都做到心里明白,并能正确决策,作一个有知识有头脑且了解市场行情的新农民。依托我乡的旅游资源优势,乡劳动保障站定期组织各村的手工艺人在农闲时节对各村民进行手工编织、十字绣、纳鞋垫等一些手工艺品制作的培训,做好成品后,联系销路出售。通过开展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乡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了我乡务工人员由“苦力型”逐渐向“技能型”的转变,使务工人员的技能明显提高,工资待遇也有较大增长。

馒头营乡发展劳务经济 篇2

1 甘肃劳务经济形成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 自然条件艰苦, 生态环境较差, 耕地较少, 山地丘陵戈壁沙漠占全省总面积的78%。农村人口比重大、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全省2628万多人, 农村人口达1800多万, 其中农村劳动力1100多万, 剩余劳动力400万人以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700多元, 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在700万左右。全省人均占有生产性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耕地还在不断减少。受各种因素制约, 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也在逐步降低。由于处于西北内陆, 经济的区位优势未能发掘出来, 资本、技术、产品销路等生产性因素不易获取,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农民在非农产业内的就业机会较少, 增收渠道狭窄。早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只有“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如何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有效地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怎样使贫困地区的农民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通过提供劳务增加经济收入是许多有志之士长期以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各地农村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并总结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 增强农业后劲的途径, 那就是加强劳务输出, 大力培育和壮大劳务经济, 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结合、就地转移与外出务工并存、分散输出与组织指导共举的劳务输出格局, 全省劳务输转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保证了农民增收, 繁荣了农村经济。2008年全省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420多万人次, 创劳务收入256多亿元, 比2000年输出数量和收入分别高出190多万人次和228亿多元。

甘肃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为解决当时出现的农业内部劳动力剩余十分突出的问题,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强劳务输出工作,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思路。1986年甘肃省成立了劳务工作机构, 专门负责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转移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劳务输出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不但覆盖范围和成员结构比工作初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管理形式和经济成分组成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从部分农村的发展和农业投入的数据就可以看出, 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面分析全省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趋向也可以证明, 当前劳务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甘肃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正确引导和扶持壮大劳务经济, 省上提出了“东进西出, 南下北突”的发展战略, 把劳务经济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 从加强引导, 提升层次, 优化服务, 强化效能等方面去培植和哺育, 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管理、东西南北中多极发展、工商农林牧多行业全方位推进的劳务输出格局。2004年, 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 建立了由25个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省级劳务输出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完善了季通报、年总结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形成了各级政府统一领导,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据统计, 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全部建立健全了劳务工作机构, 1240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务工作站, 15341个村确定了23259名劳务信息联络员。各级政府驻外办事机构采取与劳务机构“合、挂、设”的方式, 完善劳务管理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劳务管理机构125个, 机构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 服务领域已经涉及人力资源市场、技校毕业生就业和境外就业等多个方面, 其中省劳务工作办公室有4个内部机构和14个驻外劳务机构, 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新疆、内蒙、西藏、深圳、杭州、苏州、西宁、银川、青岛、南通和哈萨克斯坦设立了劳务管理机构, 甘肃的劳务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数据表明, 1986年至2008年底, 全省共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5600万人次, 创劳务收入1100多亿元, 劳务收入在全省农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劳务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

2 甘肃劳务经济发展

甘肃的劳务输出工作从当时的被动输出到目前的主动外出, 经过了艰难的发展历程。纵观二十多年的发展, 甘肃劳务输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疑惑期。之所以称为疑惑, 是因为当年劳务输出对于刚刚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来说, 外面的世界既充满诱惑, 又心存恐惧与担心, 心情非常复杂, 既想走出家门开开眼界, 又抛不开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模式, 既想挣钱补贴家用, 又怕挣不到钱却落个身家性命不宁。种种的猜测和不安, 使一向遇事谨慎的农村人迟迟不能决定是否走出家门。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对于劳务输出工作来说, 工作难度和艰辛程度都较高。不理解甚至误解的现象层出不穷。当时社会上把劳务输出工作者称为“人贩子”、“拐卖人口”的说法已经见怪不怪。这更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的顾虑。

理解期。怀疑的情绪一直延续到1992年之后才逐步得到改变。主要原因是一些“敢为天下先”的年轻农民凭着自己的一身豪气, 勇敢地走了出去, 参与到如火如荼的改革建设之中, 外面的世界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调整了他们的思维, 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他们中的一些人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用自己辛苦得到的收入和凭着智慧学到的技能返回家乡创办大小不同的实体, 开始了创业的历程。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 为周围的人减轻了戒心, 从而也解除了一部分人的疑惑。从那时起社会上有关劳务输出的种种传闻也逐步朝着理性和务实的方向转化, 使劳务输出实现了其最初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劳务输出的行列之中, 去实践自己创业的梦想。

接受期。这一时期人们对劳务输出成效有了广泛的认同, 社会普遍认为, 劳务输出成本低、见效快, 是甘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得到各界的普遍支持和理解。铁路、交通、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对劳务输出工作都予以高度关注, 通力配合, 为甘肃劳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便利。1995年甘肃全省逐步掀起劳务输出热潮, 以建筑、采掘、加工等重体力劳务模式为特点的甘肃劳务输出迅速崛起, 以南下广东, 西出新疆为主要导向的劳务活动吸引了无数农村剩余劳动力, 浩浩荡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每年的年末年初和七八月份农忙季节往返聚集, 逐渐形成了90年代中后期的“民工潮”。外出的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较满意的实效, 他们每年返乡后将大量的务工信息带回来, 在下一次外出时又带出了更多的人。加之当时, 省委省政府对劳务输出的扶持力度也在增大, 于是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在甘肃农村有序地开展, 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

自觉期。劳务输出活动较为明显的获利性决定了其迅速为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所接受, 并以巨大的热情投身其中。进入21世纪后, 甘肃的劳务输出不论从行业范围、人员素质, 还是从分布地域来看都发生了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范围不再局限于以提供苦力为主的建筑、采掘行业, 而是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化、经常化成为可能。加之新生代农民逐渐成长起来, 他们有知识、有思想、有魄力和胆识, 不满足现状, 急于改变生活质量, 于是便开始思考, 探索改变现状的方式和途径, 收益明显的劳务输出成了他们的主要选择, 他们也成了劳务输出的中坚力量。他们甄别繁杂的用工信息, 分析严峻的市场形势, 自觉地参与劳务输出。这个时期以新生代农民为主力军的劳务输出, 凸现出了劳务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和长久的持续性。

劳务经济的成熟期。随着劳务输出活动范围及作用的逐步加大, 劳务输出呈现出有序、持续、合理的趋向, 并且成为许多农民从事非农活动的主要目标, 也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觉行为, 丰富了甘肃农村经济的内涵。从调查中了解到, 许多农户都把劳务收入作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劳务经济的概念也逐步为许多统计指标所重视, 并纳入其统计范围, 无论是陇东农村还是河西农村, 整个甘肃农村无人不知劳务经济, 只要提起劳务输出每个人都能举出许多实例来证明其好处, 可以这样说, 劳务经济已经和甘肃农村经济融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经过多年发展, 劳务经济作为一种成熟的经济形式影响着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也转变着新生代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调整和改变着甘肃农村经济的结构。从输转人数和劳务收入两项主要统计指标来看, 近年来其平均每年都以超过17%和38%的速度递增。根据《2007~200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推算, 2007~2008年全省劳务经济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甘肃劳务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社会经济深层次运行的阶段, 影响并控制着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

在长期的探索和艰难的实践中, 甘肃劳务界达成共识, 普遍认为劳务输出才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便捷有效的措施, 于是他们巧妙地运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 并使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开拓市场、引导输出、加强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开拓市场。

通过组团考察、劳务对接、劳务推介, 积极与省内外用工单位建立良好的劳务供给合作, 签订劳务供给协议, 开辟劳务基地。特别是进入21世纪, 省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西出天山, 东赴津门, 南下湖广, 专题考察劳务市场,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就业出路”, 落实了一个又一个“劳务订单”, 使甘肃劳务输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其中, 2004~2008年每年与新疆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用工协议都在26万人以上;2006~2008年每年都与天津用工企业签订输送2~3万人的劳务合作协议。2008年底, 全省境内外10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总数有近7000个, 2009年上半年全省共输送劳务406万人。劳务输出多年来一直作为甘肃省政府参加历届“津洽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十五届“津洽会”上, 全省劳动保障部门及劳务输出示范县71人组成的甘肃劳务合作分团, 通过考察天津滨海新区用工企业、与天津市劳动保障局举行劳务洽谈会、确定天津美克集团等3户企业为“甘肃省劳务输转基地”、确定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等3所院校为“甘肃省劳务输转培训基地”等措施, 与天津用工企业签订输转协议3.2万人, 巩固了劳务合作成果, 夯实了合作基础。此外近年来甘肃对外劳务输出发展速度也得到提升, 从2003年的58人, 增加到2008年的8480人。目前甘肃省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劳务管理机构。2008年庄浪县组织280多名“梯田人”赴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修建梯田;陇西县组织400多名农民工赴俄罗斯、蒙古国种植蔬菜果树;山丹县组织326名“丝路硬汉子”赴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修建过境公路。

(2) 强化组织。

长期以来,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自发输出为主, 流动带有较强的盲目性, 增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成本, 也为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1986年省劳务工作办公室成立为标志, 甘肃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通过一系列的办法措施, 探索出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办法, 为组织输出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 甘肃劳务工作开拓思路, 走出去寻找机会, 主动出击, 先后与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域进行劳务协作, 开阔了眼界, 增加了输出的渠道, 增强了输出的组织性。至此, 全省各市州县陆续在全国不同地区开始建立劳务管理机构, 开辟了大批劳务基地, 管理组织化、输出有序化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建立了“一主多辅”的组织输出格局, 即以各级劳务机构为主、以各级扶贫、乡企、建设、妇联、团委为辅, 将分散的自发的外出务工人员组织起来, 提供从培训、输送、管理以及与用工单位衔接等各环节“一条龙”服务, 努力实现劳务输出有组织、成规模的工作目标。2004年以来, 甘肃省进一步强化了一主多辅的政府有组织输转工作, 制定了对于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一年以上经历的劳务经办机构, 按实际输出人数由同级财政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 极大地促进了有组织输转工作。2005年, 全省有组织输出已占到总输出量的34%。2006~2008年组织输出的比例分别为36.5%、41.3%和43%。

(3) 发展中介。

劳务输出信息对劳务输出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靠快捷的劳务信息, 对整个劳务输出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反之虚假过时的劳务信息会极大地挫伤劳务人员的积极性, 其负面作用在较长时期内无法完全消除。甘肃劳务部门历来重视信息的真实性, 注重健全劳务市场的信息反馈和过滤功能, 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培育市场, 发挥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 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农村、基层延伸, 实现了省、市、县 (区) 、乡 (镇) 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互通, 资源共享, 形成了政府指导推动, 市场需求信息引导, 中介组织培训服务, 供需双方相互选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 按照“加强公办、发展民办”的原则, 整顿市场, 规范行为, 积极推进劳务中介组织和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的发展, 在全省主要市州、县区分别成立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公司, 在政策上采取对这些市场减免五年的地税和免收一切行政性收费的优惠, 鼓励劳务市场等中介组织的发展。同时省上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和培育劳务经纪人, 凭借其关系多、门路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 捕捉传递真实可靠的劳务信息, 扩大劳务输出范围, 加大组织力度。积极鼓励发展劳务派遣, 大力发展集“就业、培训、保障、维权”为一体的劳务派遣公司和企业, 在开办经费、税收等政策方面予以扶持, 同时组织派遣公司开展劳务协作和对接, 不断提高区域劳务派遣合作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民政厅、省工商局、省地税局《关于开展劳务派遣工作的意见》, 从劳务派遣、组织、劳动合同签订、务工者权益和扶持政策等几个方面规范了劳务派遣行为, 促进劳务输出工作经常化、规模化、正规化, 加快了甘肃劳务输出工作由政府引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过渡的步伐。截至2008年底, 全省已有各类劳务中介组织 328个,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1个。

(4) 增强培训。

甘肃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小学及文盲半文盲的比例高达20%左右, 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就业训练, 素质不高, 就业适应性较差, 制约了甘肃劳务输出发展的规模。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甘肃省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摆到突出位置, 将劳动、农牧、教育、科技、建设、扶贫、卫生、乡企、妇联等部门的公共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整合, 探索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农民工培训之路。各级劳动部门积极整合培训资源, 采取以会代培、参观学习等方式, 以增强感性认识, 提高劳务经济的认知度。2005年以来省政府连续每年召开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会, 要求各级劳务部门有重点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 总结提炼出了以白银市和临夏州永靖县等模式的劳务培训经验, 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目前全省已经建立完善了各级劳务培训工作的协调、领导、激励和考核机制, 依照“性质不变、渠道不变、投向集中、专项使用”的原则, 实现部门职能、培训机构和资金的全方位整合。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 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和项目定向培训, 把“就业培训”和“储备培训”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实现市场引导培训, 培训促进转移的工作目标。采用以培训内容贴近市场, 培训基地贴近基层, 培训时间贴近实际为主要内容的“三个贴近”组织形式, 推行以订单培训、流动培训、项目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三种模式”, 确定培训目标, 树立良好形象, 把培育劳务品牌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全省各级劳务部门结合自身特点, 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和特点, 突出特色, 有重点地开展培训, 培育出了一大批甘肃劳务品牌, 实现了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目前, 全省劳务品牌和优势工种140多个, 涉及劳务人员114万人, 其中“羲皇故里建筑工”、“庄浪梯田人”、“礼贤妹”等劳务品牌已经成为“名牌”, 在京津唐、新疆等地及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高知名度。陇南礼县的保姆在京津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 天水“羲皇故里白娃娃”、“羲皇故里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2006年在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会上甘肃有41个劳务品牌被推荐为优秀劳务品牌。制定的《甘肃省2006—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实施, 2006~2008年全省各级共落实农民工培训资金1.6亿元, 已完成引导性技能性培训超200万人。2007年, 全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97.09万人, 其中技能性培训50.57万人, 2008年215万人, 其中高新技能人才60万人。

(5) 提升服务层次。

甘肃劳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围绕劳务输前、输中、输后三个环节, 开展全过程、多形式的服务工作。一是及时准确传递劳务信息。这是劳务输出规模和流向的决定因素。为了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无序状态, 全省劳务部门在劳务较为集中的输出地和输入地, 分别建立劳务服务站, 选派得力人员承担组织协调工作, 有人形象地将他们称为“劳务大使”。目前, 全省共建劳务服务站125个, 派驻“劳务大使”700多人。同时利用政府驻外办事处和驻省外劳务机构的便利, 主动出击捕捉准确的劳务信息, 及时反馈。另外在省、市、县、乡四级劳务机构建立劳务信息资源库,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传递、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二是人性化服务。甘肃贫困面大, 需要输转的剩余劳动力大多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许多人员没有外出的经历, 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比较差。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消除思想顾虑, 大胆跨出家门, 各地劳务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疏导工作。或为贫困群众补贴路费;或提供贴息贷款, 以解决路费不足的问题;或由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出席规模不等的送行会;或为外出务工人员专门开辟“绿色通道”, 提供购票、候车、进站、上车等方便, 开通民工专列;或由专人护送等等。这些措施都让外出务工人员心里踏实, 消除了思想顾虑。三是保障权益。据调查, 就业市场内,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是就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他们的基本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拖欠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不落实劳保待遇等不一而论。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甘肃加大了对劳务市场的监察力度, 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管理、监督和检查, 坚决取缔非法劳务中介, 严厉打击欺诈行为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21世纪以来, 省劳务部门配合有关单位每年都要在全省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治理, 共涉及的各类用人单位近10万户, 涉及职工近400万人, 其中清欠农民工工资10多亿元, 涉及农民工近100万人。为及时处理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 省上积极与输入地政府部门协调, 在农民工较集中的务工区域设立“农民工维权中心”, 目前12个驻外劳务管理机构加挂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牌子, 为甘肃外出的农民工提供司法援助和维权服务, 务求把劳务纠纷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针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的实际情况, 各级劳动部门督促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规范劳动行为, 指导外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 积极协调, 妥善处理务工人员与用工单位的纠纷, 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四是帮助建立农民工自治约束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流动强、自律性较差, 要将其统一管理, 统一调度确有难度。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 劳务部门总结出利用农民工家乡观念强, 家族意识强的特点, 采取自己管自己的管理模式。张掖市劳务管理机构和带队干部在大规模、成建制输出的劳务人员中创造性地建立了同乡会和自管会, 巧妙地将其与党团组织结合起来, 在各个农民工点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 增强了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也避免了他们远离亲人的孤独感。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 依靠集体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 树立了农民工集体主义思想和互助互爱的意识。目前, 这种做法已经在全省各地普遍推开。为了稳定劳务经济的发展成果, 甘肃各级劳务部门普遍认为在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素质的同时, 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务工环境,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管理环境和工作环境, 稳定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情绪, 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国务院5号文件以及甘肃省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甘肃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的出台, 使外出务工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有法可依, 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措施使这些权益落到了实处。2008年全省组织开展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和大病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 共有9.34万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2.74万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五是营造宣传氛围。每年的春节前后, 是农民工出行往返的高峰期, 甘肃劳务部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 大力开展“春风行动”、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 在农村物资交流会及集贸市场等人群聚集处, 发放政策宣传单、张贴标语、现场讲解劳务政策,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树立“以劳务经济推动农村多种经营发展”的观念, 积极参与劳务输出活动。2008年“春风行动”活动中, 全省共现场发放春风卡150多万张, 发放春风手册、农民工务工培训读本等宣传资料60多万份。省劳务办编印了《走出贫困》、《务工指南》等10多种书刊, 向外出务工人员普及务工常识, 向外界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和典型人物事迹的力度。2005年, 甘肃和新疆在乌鲁木齐市联合举行了“甘肃在疆优秀务工创业人员表彰会”, 数十名劳务人员受到表彰。2007年初, 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劳务经济表彰会议, 共表彰10个劳务经济工作先进县乡政府、50个先进集体、100名先进工作者、100名农民工明星、14名劳务带头人和14名创业带头人。同年, 省劳动保障厅与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劳务输出“回乡创业带头人巡回宣讲”, 11名回乡创业带头人分赴12个市、州巡回演讲, 直接听众达9600多人。

3 劳务经济对甘肃农村经济的影响

实践证明, 劳务经济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是由劳务经济自身的发展特征和西部贫困地区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由于甘肃农村自然环境所限,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速度受到资金技术等的制约会慢一些, 农业内部就业空间也不会在短时期内得到较大程度地改善, 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样也不会太高。如果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强劳务输出工作, 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农业经济短期内就会收到明显效果。通过对甘肃二十多年劳务输出有关数据的分析, 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 劳务经济推动了甘肃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加速了甘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富裕区域带动贫困区域的有效形式,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3.1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甘肃的总体情况是耕地少山地荒漠多, 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之前, 一些耕地较少地区的群众自发地开荒垦田, 与荒漠林田争地, 破坏了生态, 得到有限的土地利用率极低, 种植耕作靠运气, 风调雨顺, 收成就好一些, 遇到灾荒粮食注定就会减产, 甚至颗粒无收, 农民只能望洋兴叹, 无可奈何。开展劳务输出后,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把劳务输出确定为全省的重大项目以来, 这些地区农村的土地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精细耕作, 分类管理, 土地经营出现了目标化、功能化的趋势, 一些利用率低的土地, 是林地的退为林地, 是草地的退为草地,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的政策得到普遍落实, 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基本上得到恢复, 农业环境也逐步得到优化。此外,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必然现象。甘肃农业就业比例偏高, 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严峻, 如何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关键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民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参与劳务输出活动, 有利于形成土地流转机制, 部分土地集中经营, 使得一些地形条件较好的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成为可能, 农业的竞争力由此得以提高。

3.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进入21世纪, 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 审时度势, 把发展劳务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摆到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前面已经将国民经济增长与农产品和劳动力的需求关系进行了讨论, 明白了国民经济增长快慢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和空间, 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量与流向, 进而影响GDP的增长速度。因此可以说,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比较明显。随着城乡经济的日益融合, 农村缺少的资金、技术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从城市得以转移, 而城市某些劳动力的空缺也可以通过农村得以补充。针对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越来越强, 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二三产业影响的实际, 甘肃在挖掘农业内部用工“容量”的同时, 积极鼓励农民走出农村, 发展劳务经济, 开辟新的增收空间, 拓宽外部增收渠道。省上有关部门时刻掌握全国劳务市场动态, 及时反馈用工信息, 把握用工时机, 对各地出现的用工情况随时作出准确判断, 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又稳定了社会秩序。前几年针对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 农民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有关部门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于是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媒体上连续发表多篇特约评论员文章, 全面阐述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 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要求全省劳务工作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务输出工作的需要, 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工作职能, 切实树立发展劳务经济是富农强农保农促农的战略措施的意识, 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全省最大的项目”, 精心谋划, 统筹安排, 认真贯彻落实省上有关发展劳务经济的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工作措施, 构建长效机制, 狠抓任务落实, 努力实现农民外出务工由临时性、季节性、粗放型向稳定性、常年性和技术型的转变, 推动全省劳务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3.3 加快新农村建设

甘肃农村普遍基础设施差, 公共资源缺乏, 农民传统思想较严重, 耕作方式单一落后。随着国家三农普惠政策的推行实施, 一些有思想、有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开始思考一些严肃的问题, 从传统的思维方式、过时的耕作形式一直到产业布局都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求变革, 于是便开始了改变农村面貌的尝试。尤其是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更增加了他们的信心和力量。为了增加收入, 积累建设新农村资金, 许多人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务输出活动, 许多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初级积累,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证。有了资本, 发展生产也就有了物质基础, 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了劳务输出的机会, 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进而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了动力。

3.4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从业人数的增减密切相关, 从动态的角度看, 工业化就是机器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现代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使生产日益社会化, 职工队伍不断扩大, 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通常被认为是工业 (特别是制造业) 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 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 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 新兴部门大量出现,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 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加速了甘肃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乡村工业与城镇工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形成了一条符合甘肃省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 各类乡镇工业小区以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依托, 加快发展、不断完善, 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据统计, 甘肃省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08年的30%左右。2008年甘肃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的达77万多人, 占外出人数的30%。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 小城镇成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3.5 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甘肃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其主要表现是农民增收困难, 和全国大多数农村相比, 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长时期内增长较慢,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惠农措施的逐步落实, 农村劳务输出活动出现了经常化、规范化的趋势, 只要到农闲时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劳务输出, 一提到劳务输出就会联想到增加收入。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陇东农村的劳务输出蔚然成风, 大多数村庄的劳动力都把时间安排得十分得当、充分, 甲种农活间歇, 恰到好处地穿插进乙种农活, 目的就是腾出其他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了解决农忙时部分人手不够的问题, 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 利用各家各户的资源优势, 搞自助式的协作, 东家出农机、西家出人力, 巧妙地解决了瞬时的劳动力空缺, 为在外务工的人员减轻了心理压力。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劳务经济在农村已经构成了全方位的影响,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转变了农民的观念, 也开拓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思路。据统计, 全省劳务经济为农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从1999年的27.5亿多元增加到2008年256亿元。

3.6 促进城乡统筹

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日益凸现, 不但不利于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广范围流动, 促使社会各界对由于户籍等制度障碍而出现的问题进行冷静思考, 具体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与新时期新要求的不适性和悖理性, 表达了改变现状的诉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提并论, 这是实践得出的结论, 符合我国当前的农村发展形势。要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目标, 就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用城镇经济带动农村经济, 以工业促进农业的思路为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时代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对既有的一些观念、思维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迫使人们去反思、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就是科学分析思考的结果, 事实证明其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甘肃省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 探索性地从户籍、教育、房贷、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尝试, 建立了城乡间的联络通道。实事求是地说, 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对实现城乡统筹作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对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城镇相当一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农民工工作渗透到城市社会许多领域, 为一些领域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一系列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带来的机制性障碍, 对农民工的情绪、心理造成了伤害, 影响了劳务经济发展的速度。尽管社会上对于城乡统筹的呼声日益增大, 但这种障碍因素短期内不会完全消除, 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另外, 劳务输出活动也为农村增添了鲜活的思想因素, 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使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出现“共振”, 形成了城市工业促进农业生产, 农业消费刺激工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局面。据省政府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 2009年6月前, 全省生产总值1262.74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6.1%, 全省CPI同比上涨1.7%。由于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刺激, 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比去年同期增加22.13%, 劳务经济收入占农民消费的比例为16.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各地农村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并总结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 增强农业后劲的途径, 那就是加强劳务输出, 大力培育和壮大劳务经济, 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结合、就地转移与外出务工并存、分散输出与组织指导共举的劳务输出格局, 全省劳务输转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保证了农民增收, 繁荣了农村经济。

关键词: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张占斌.重农时代:新农村建设机遇[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

[4]韩俊.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5]湖南省统计局.湖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M].2007.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

馒头营乡发展劳务经济 篇3

劳动力是重要的资源,在全球物质资源优势已不再凸显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涉外劳务的竞争优势,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大力发展外派劳务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部分缓解国内就业市场压力,而且将增加劳务收入,更有助于丰富劳动者经验、增强素质,为中国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和有力保障。

濮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濮阳国际),于1997年经原外经贸部批准,获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短短的十几年间,已先后向日本、新加坡、韩国,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约旦、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等26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2万多人,涉及机械、电子,建筑,缝纫,水产、食品、塑料,医护,种植、餐饮、服务等30多个工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外经企业和河南省外派劳务状元企业等。

立足本地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各类出国劳务项目

河南,是中国人口较多省份之一,劳动力资源丰富,濮阳国际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认真组织实施“出国门,富万家的521工程”。针对濮阳地区农村劳动力状况,濮阳国际不断开发适合本地劳动力出国打工的新项目,重点开发了年龄跨度大、文化要求低、收费少、派出快、挣钱多的项目,如赴新加坡、阿联酋建筑工、日本短期蔬菜种植工、约旦制衣工、韩国水产、远洋船员等。

为了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该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以外派劳力型劳务为基础向技术型劳务发展的格局。近年来,濮阳国际还积极开发了高层次,技能型,适合大学生出国就业的新项目,如商业销售,物流服务、生产助理等,每年都要选派一批大学生参加境外的一些大型企业的选拔和面试,实现外派劳务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局面。

提高劳务人员素质打造外派劳务品牌

郭循立谈到,出国培训是提高出国劳务人员素质,提高履约率、降低违约率、创建濮阳外派劳务品牌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出国人员的素质,该公司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他们派出的每一位劳务人员,在其出国前都经过系统的、全封闭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语言和技能两方面,培训结束后,要经过严格的考核,通过考核的才能外派出国,对考核通不过者,将继续免费培训,直到通过考核为止。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公司+基地”集“选拔一培训一派出”于一体的外派劳务模式。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建立了商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但培养了大批的出国预备人员,而且还拉长了产业链。

自2004年以来,濮阳国际培训中心先后被河南省扶贫办、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商务厅确定为河南省扶贫开发涉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基地和河南省外派劳务培训中心。2007年,又被河南省扶贫办、河南省劳动厅、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省团委联合表彰为河南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先进基地等。

濮阳国际在努力开发国际劳务市场的同时,狠抓出国培训,着力塑造企业形象,全力打造外派劳务品牌。郭循立说:“我们所经营的商品与普通的商品不一样,我们的商品更具有特殊性,因为我们的商品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既要服务好用人单位,又要服务好外派人员。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开展以提高外派人员素质为核心,注重培养外派人员的‘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精神,赢得了国外客户的普遍认可,同时,也提高了濮阳国际在国際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促进涉外经济发展

“走一个富一家、走一批富一乡”,这是出国打工的真实写照。据统计,10年来,濮阳国际已派出出国劳务人员1.2万多名,为该地区带来净收入累计达16亿元。在濮阳已形成了许多出国厂、出国乡,出国村和出国户,不但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还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招商引资,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郭循立对记者说,在濮阳一人多次出国,一家兄弟姐妹同时出国或先后出国的情况比比皆是。

侯永爱,是中原油田职工子女,毕业后选择了出国打工,先后到密可罗尼西亚做了两年服装工,回国后通过濮阳国际合作公司先后到毛里求斯和新加坡打工,连续3次出国,在国外工作了7年,挣回了30多万元,3次出国使她学到了很多东西,目前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缝纫工教师。

27岁的濮阳县清河头乡农民靳叶少对记者说:“出国打工算致富的捷径。”2000年,他通过濮阳去出国干船员,3年后除了个人开销外还带回了5万多元。今年,他要还去新加坡干建筑,据他估计这次能带回来10多万元。

几年前,濮阳县渠村乡翟庄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李国俊率先去阿联酋出国挣了钱,回国后当上了村支书。为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李国俊与濮阳国际合作公司合作在村里建立了出国咨询报名点,并动员自己的弟弟、女儿、儿子、儿媳先后出国打工。弟弟李汉芝去新加坡干建筑工,4年挣了20万元,回国后到市里创业,投资开办了“程辉轮胎大全”,自己成了小有名气的老板,李国俊的两个女儿及儿媳先后出日本从事水产加工,出国半年每人都挣回了5万元,儿子正在日本研修。

通过濮阳国际外派出去的这些人员,除挣了钱、开拓思路以外,有的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李风玲,毕业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通过濮阳国际赴新加坡工作,目前,不仅每月有近2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外,还在新加坡上了大学。

郭循立笑着说“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农村,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这么多劳动力如何转移,如何让其发挥作用,我们濮阳国际就有这个责任,利用国际、国内的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和个人‘走出去。”

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篇4

劳务输出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开端××县共有人口20.75万人,乡村人口18.6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9.83%。由于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极差,75%以上的行政村分布在山上,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比较滞后,全县有城乡富余劳动力5.2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8万人。经过近几年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劳务输出工作已有了良好的起步。据人事劳动部门统计,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2.82万人,大约挣回现金1.12亿元。据统计部门的农村住房记帐监测和农村住房贫困监测调查统计,在农民纯收入中,人均外出打工收入达599.70元,贡献率为38.97%。2004年,经过组织动员,全县劳务输出4.01万人,劳务输出的途径除一小部分分布在本省的中小城市和邻省湖北的十堰市外,大部分涌向广州、东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山西、河南也有分布。实践已证明,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一个以劳务输出、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劳务输出的“蛋糕”做的还不够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组织管理。绝大部分民工通过熟人介绍带出或三三两两结伙外出找活干。这种自发无序的劳务输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出去后没有找到工作,又只好踏上返乡之路。就业稳定性差,合法效益保护难,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给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推进带来负面效应。二是劳务输出素质不高。据了解,××今年近4万人的外出务工群体中,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4121人,仅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10.29%,其余都是初中以下文化,还有相当一部分仅有小学文化甚至有的没有文化。因而在务工工种上呈现出劳力型多,技能型少;普通杂工多,专业技工少;粗糙加工行业多,科技精细行业少。三是自主创业能力不强。由于缺乏信息、技术和资金,除少数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办饮食业、服务业、经销小商店和搞些小工程外,大多数均是被动就业,在外主要是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干不了、也干不好的、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四是劳务工作协调不力。县委、县政府及县人事劳动部门高度重视,多方搜集就业信息,为提供就业机会铺路搭桥,希望通过劳务输出“挣票子,换脑子”把经济搞上去使农民富起来。广大农民群众由于产业受到市场冲击,农业增产不增收和“出卖难”等问题的困扰,绝大多数群众急切希望通过外出务工,能挣些钱,使家庭生活好一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乡镇对此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协调不力,有的仅只是成立个机构,没有开展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作为村这一级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没有真正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网络。五是缺乏先进劳务思想。目前,各项工作正处在转型阶段,少数乡村干部的工作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没有完全转变,部分群众习惯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耕作,广种薄收。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劳务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劳务输出工作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部分群众认为外出务工太苦、太累、又不安全、没有保障,不愿外出务工。更有甚者,他们对擦鞋、搓澡、洗头等一些既省力又来钱的活儿,认识存在偏差,觉得丢人不愿干。还有一些离家一段时间恋家或逢夏收或逢春节常常回家,吃苦耐劳方面不够。可行的对策尽管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 篇5

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2010-06-29 18:51:3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乡镇发展劳务经济调研思考(2)

近年来,****镇依托城郊优势,坚持劳动力本地就业和对外输出两条腿走路,通过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4年,该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500人(其中跨国输出38人,省外输出500人,县外省内输出1600人,县内转移4362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50%;劳务经济总收入达220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

入的25%以上。

一、政府引导,规范化管理,全力构建劳务输出新平台

****镇有耕地3万亩,农村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亩。人多地少,当地资源承载力有限,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是****镇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镇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转移。为此,该镇积极引导,强化服务,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较好效果。

⒈从思想源头入手,全镇上下全部“换脑”。劳务输出要形成气候,关键是要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由于长期来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广大农民群众的乡土观念牢固,加之城镇农民具有的“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多数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甚至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

之一来抓也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机关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会议,深入分析本镇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了镇村干部抓劳务经济的思想;通过镇劳动管理站的层层培训、包村干部入户宣讲和村干部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树立了“要想发家致富,外出务工是近路”的思想观念。

⒉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将静态管理转化为主动服务。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以主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劳动管理、民政、计生等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管理站,负责劳务输出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劳动管理站的硬件建设,为其提供专门的办公室2间,安排专职工作人员3名,并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调计生、公安等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在办理生育

证、身份证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督促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务合同7000余份,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定期和不定期去人、发函、写信了解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状况,及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清理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帮助农民工追讨恶意欠薪17万元,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为他们外出务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⒊强化信息管理,延伸中介服务职能。信息不畅、视野不宽是阻碍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因素。为强化信息服务职能,****镇加强了与劳动管理部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多渠道搜集用工单位信息,进一步丰富了招工信息总量,扩展了农民外出务工空间;为保障招工信息的质量,该镇建立了信息筛选审批制度,所有招工信息必须经严格审批后才能发布,对可疑的信息派人或请求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帮助核准,严防因虚假招工信息使群众上当受骗而利益受到损害。

二、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精心

打造劳务经济产业链

外出务工成本的高低,是制约农民外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提高外出务工的成功率,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⒈从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出发,大力发展订单劳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用工信息的使用效率,****镇构筑了镇村劳务输出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组织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将每名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建立镇就业工程信息网络,以镇劳动管理站为核心建立信息平台,现已发布各类招工信息1300条,各村明确妇联主任为就业工程联络员,负责劳务信息的发布、劳动力资源统计、协助村民办理培训、务工手续等,进一步强化了服务职能。为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该镇与信誉良好的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市83石油管理局等50余个单位建立长期的用工合同,与其签订“劳务

订单”,针对不同的用工需求,组织具有相关专业劳动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程服务,直至签订劳动合同,安置妥当。

某镇发展劳务经济经验材料 篇6

树品牌固基地培育支柱产业

**镇位于**县东北部,全镇8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1.2万人。2004年全镇转移劳动力51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5;2005年转移劳动力63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2,劳务收入3500万

元,占全镇GDP的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以上。

一、抓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方法

1、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在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心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宁肯死守自己的1亩3分薄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挪动一步出门挣钱。“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祖祖辈辈对生活质量要求很低,认为:有饭吃、能填饱肚子就行;有衣穿、能遮身去寒就行;有房住、能避风挡雨就行。农民这些保守观念、低追求致使我镇劳务输出起步难,发展更难。镇里1999年与烟台签订了300人的用工合同,经多方动员,只有116人报名前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走出农村,学会赚钱”活动,号召农民外出务工,挣钱致富。镇上为劳务输出的典型示范户命名授牌,披红戴花,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务工致富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观念更新,万两黄金。从此,封闭落后的双岔河人开始走出乡村,闯荡世界,从开始转移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转移5000多人。这些人上省城、进京城、下闽粤、闯关东,活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几年来从外地挣回大量现金,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近年来,尝到了务工致富甜头的**人已经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出去”转变为自发的、主动的“我要出去”,逐步形成了一种气候。为了保持这种良好势头,进一步把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多次对我镇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镇主要领导组织人员,深入到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用工单位考察回访,精心制作了《离开土地挣钱去》、《创业者的足迹》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编印了《**外出务工创业者典型事迹简介》等宣传材料。各村两委班子也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他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刷写标语、请务工能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相关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和激励更多的人外出创业,积累资本,建设家乡。

礼县劳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7

劳务经济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出现的特定的经济形态。通常把劳务经济定义为农村住户家庭成员为该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取报酬收入的经济活动。礼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 总人口52万, 其中富余劳动力12万余人, 但由于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 农民经济收入十分有限。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不仅对改变礼县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及农村落后的面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还对加快礼县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㈠礼县劳务输出的条件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 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礼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 全县总面积4299.92平方千米, 总人口52万, 辖4镇25乡, 568个行政村, 2607个村民小组, 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 乡村劳动力23.3万人, 其中富余劳动力12万人, 人均耕地只有2亩, 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元。境内山大沟深, 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恶劣, 农业基础脆弱,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群众生活困难, 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综上所述, 人多地少, 生存艰难, 使劳务输出和向外地移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

㈡礼县劳务经济发展的规模 礼县劳务输出发展的比较早, 从1995年开始,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礼县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26个劳务基地, 务工人员遍及全国28个省 (市、区) , 就业涉及20多个行业门类、50多个工种。2009年全县输转12.16万人, 其中有组织输出6.18万人, 组织输转率达到51%;创劳务总收入8.5亿元, 务工人员人均创收699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730元, 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截至2012年, 礼县狠抓劳务培训和品牌打造, 加强了组织输转, 劳务输转再取佳绩, 全年输转劳务13.37万人 (次) , 创收14.78亿元。

二、礼县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礼县劳务市场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 劳务经济的实施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新农村建设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对市场经济体的形成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可是由于劳务经济自身涉及政府、市场、保险、家政等许多部门, 它的关联性与自身的薄弱性, 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㈠劳工文化程度低, 工种单一且技术含量低 礼县地处西北偏远山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全县低素质劳动力比重较大, 而劳务输出的对象大部分是农民, 相对于专业技术, 他们掌握的不是很多, 这就注定了他们不能够胜任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工作, 基于这种现状也就导致了礼县多数劳工不得不选择比较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由此可以得出, 礼县大多数劳工不能同劳同酬, 虽然他们付出的多, 但得到的比较少。

㈡劳工投保意识不强, 待遇保障有待落实 礼县劳务发展虽已初具规模, 但在劳工与用人单位之间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劳动者对其自身权益的实质及相关问题了解甚少, 劳动者在发生意外或危险时时常得不到权利救济。二是一些被派遣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如一些劳务派遣企业资本少, 没有什么固定资产, 管理不太规范, 且往往没有参加社会保险, 使得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常常难以得到保障。综上所述, 由于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概念模糊和用人单位的监督不力导致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

㈢法律法规保障不健全, 实施过程存在漏洞 由于我国劳动保障的总体法制还不健全, 使得劳务派遣在实际运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导致了以下问题的出现:一是各派遣机构在具体协议内容和标准上做法不一;二是一些责任问题没有具体解决办法;三是发生争议也无法解决。礼县在劳务派遣中同样存在着法律法规保障不健全的状况, 在外务工的劳务人员找不到权益保障部门, 致使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都无法完全得到保障。

㈣工作环境差、强度大、时间长 虽然礼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善, 但仍然存在部分劳工生活工作环境差的状况。一方面由于一些劳动者被派遣到使用工单位后, 工作强度高, 不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不按劳务协议提供劳动条件, 导致劳工生活条件差, 身心疲惫;另一方面还促使劳动者加班、节假日值班、干杂活, 用人单位在非“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 存在低薪酬、无福利、无公积金、无晋升机制、超强度工作、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签订正规合同等诸多“怪象”。

三、礼县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

礼县劳务经济发展较早,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改善劳务经济发展的状况, 笔者通过对以往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 结合各地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㈠提高劳动者技能培训, 培养全能型人才 一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礼县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劳务工作组织网络;专门组建了县人民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 专门从事全县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组织输转和管理服务工作;在全县29个乡镇建立了劳务工作站, 在568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工作联系站, 将网络覆盖面拓展到了村一级。二是礼县劳务经济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 实行了订单培训模式。劳动者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的多少。针对礼县低素质劳动力比重较大的现状, 礼县多形式、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对文化素质低, 掌握技术难度大的农民, 采取了以举办夜校和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专业化培训, 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多方筹措资金, 建成了与礼县职校“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县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开设了家政服务、客房服务、餐厅服务、保安、建筑、缝纫、微机操作、烹饪技术等10多个专业, 根据劳务基地的用工类型, 有计划地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变劳动力技术含量低的现状。

㈡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提高劳动者参保意识 制度化、规范化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基础, 礼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定期依法整顿劳务市场秩序, 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带有欺骗性、敲诈性的招工行为, 积极维护了劳务工的合法权益。礼县妇联设立了礼县妇女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妇女儿童维权中心, 专门从事妇女劳务输出工作。根据礼县县情, 县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邮政局和乡镇邮政所等, 都设立了劳务工输出专柜, 通过礼县各部门的共同参与, 为劳务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㈢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 对被派遣劳动者与该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方法。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和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的监察执法, 及时处理违法行为;加强对劳务派遣的劳动保障监察, 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此, 礼县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强劳务工作的决定》《2006年~2010年劳务工作规划》等政策性文件, 把劳务输出纳入了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考核内容。

㈣加强后期监管, 实行跟踪服务 充分发挥劳务工作驻外机构和劳务基地作用, 以劳务实际需求为导向, 切实加大市场考察力度。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健全培训务工人员档案资料, 包括从事职业等信息, 规范档案管理, 及时跟踪问效, 进一步明确劳务培训与劳务输转的方向。切实改善劳工工作和生活环境, 加强监管力度, 防止工作量大、时间长且回报低的情况出现。加强政府对劳务输出的宏观管理, 有效提高劳务输出水平, 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及务工人员稳定增收。

参考文献

[1]王越.浅谈劳务移民对礼县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J].甘肃农业, 2006, (02) .

[2]胡小凤, 梁瑞升.农民工培训在劳务经济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 2006, (11) .

馒头营乡发展劳务经济 篇8

在内建培训基地上,依托省、市、县(区)认定的培训单位农广校、农机校、农业学校、职业高中、中介机构等实施扶贫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据统计,该市现有培训基地已超过30个。仅2010年,古城区的8个培训基地就开展了农村综合技能、拖拉机驾驶员、厨师、电脑操作、餐厅服务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期1035人,通过培训就近就地转移就业500人。全市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310人,通过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扶持农民工345人实现自主创业,发放创业贷款1725万元。

在外建输出基地上,丽江市劳务输出部门、中介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已建立输出基地超过10个,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已超过20家,主要是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工艺品、电子制造、服装加工、家具生产及水产品加工等大中型企业。其中,仅永胜阳光劳动服务公司就已在外地建立了8个办事处,与14家企业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建输出基地,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签订劳务订单,强化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

丽江市农村劳动力多层次、宽领域转移就业,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06年的262元上升到2010年的10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2%来自劳务收入,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部分劳动力在城镇安家落户,成为市民中的一员,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7.8 %,比“九五”期末提高11.45个百分点。三是转变了思想观念。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开拓了视野,接触到更多的新生事物,尤其是对市场经济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农民由此意识到,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难以承载脱贫致富的希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勇敢地“走出去”,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创业机会,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四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一部分农民在外务工完成了初始积累后,带回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兴办经济实体,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五是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就业问题。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收入也明显增加,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随之减少,农村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关系和谐的良好态势。

上一篇:村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汇报材料汇报材料下一篇:关于旧城改造片区前期调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