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24-06-14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精选8篇)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篇1

【摘要】研究生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和技术基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水平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入手,探讨分析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采用创新基金、结合课程教学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004-02

引言

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之一。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国家要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是对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属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研成为决定国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国家对科研越来越重视,对科研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并且国家把提高科研的重任更多地寄托于高校。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项目计划“863”计划,高校占专题数近1/2;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15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高校的有10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高校在基金课题中约占2/3。国家不仅需要高校教师身体力行,投入科研,更需要高校教师培养大批具备扎实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得科研的薪火生生不息。而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力军,研究生科研能力已逐渐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的内容。

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条件的逐步改善,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对如何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还比较笼统,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学位论文选题缺乏新意,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此,需要教育研究者加强研究、探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这个课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等学校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西方先进国家教育相比,无论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措施、环境和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弱。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比较注重导师在专业学科领域内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专业教育和研究指导,而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则缺少手段。

(2)团队合作训练太少,合作创新能力相对弱。表面看来,这是由于高校中同一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太少,学生同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团队训练少,故合作创新能力相对弱。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因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对团队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多数院校未将其纳入培养内容。

(3)重视理论研究,轻视调查研究,发现现实问题的能力相对弱。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虽然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但多停留于理论研究层面。而对于研究项目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包括学位论文则缺乏硬性规定,当然在培养经费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学生毕业后要经过若干年的磨练,发现问题的能力才逐渐显现出来。

(4)重视思想方法论的教育,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相对弱。在思想方法论教育方面,各高校根据规定要求都设置了相应课程,但在具体方法论指导方面则缺乏课程配合。其直接结果是,学生对国际上通行的研究方法和规则知之甚少,其研究成果因方法问题很难得到认同。

(5)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单一,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相对弱。国内高校研究生学习效果评价主要为两种形式,即考试和课程论文,其他的诸如课堂演讲、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实行较少,效果评价方法未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积极性,以挖掘他们的潜能。

针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并提出采用创新基金、结合课程教学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启示和借鉴。以创新基金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为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大学都设置有针对研究生的创新基金,比如说浙江省的“新苗人才计划”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建龙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个人或研究生团体自由申请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以期实现学校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学校的创新氛围,最终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研究生科技创新主要用于资助那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创新性、应用前景以及对本校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项目。浙江省的“新苗人才计划”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建龙创新基金”自设立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完善,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效果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

(1)缓解了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的压力。研究生创新基金立足“服务研究生,鼓励研究生自主创新”,为那些有创新想法和科研热情的研究生同学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因科研经费不足所造成的压力。

(2)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热情。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不论研究生们将来是否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在研究生的培养上,首先要培养他们为真理而求知的热忱,增强探索、思考、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研究生创新基金正是通过鼓励研究生自由申请的原则,让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到科学研究的世界里。由此可见,研究生创新基金的设立,不仅使广大研究生受益,而且从根本上激发了他们科学研究、自由探索、自主创新的热情。

(3)促进了研究生自由宽松科研氛围的形成。从以探索真理为目的,到倡导研究生个性化发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给予他们宽松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是西方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来说,所欠缺的就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因此为研究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和科研环境则显得更为重要。研究生创新基金的设立,通过研究生个人或团体项目的自由申请,经专家审定通过后给予其项目资金和设备上的资助,为研究生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氛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推动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学、研的有效结合。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研究生群体是一个充满智慧、满怀激情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研究生创业基金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和智慧的舞台,在研究生创业基金的支持下,研究生不仅可以顺利开展自己的科研项目,还可以直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直接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突出了研究生教育中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地位。改革课程教学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从研究活动的过程来看,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实践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由此可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需要一个合理的培养过程,而课程教学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加强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管理,改摹教学方式,并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1)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机制。要完善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评议机制。可以在研究生导师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教学评议机制,帮助年轻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审议,明确规定教学内容中基础理论、前沿理论、案例研究等内容的比例,未经过导师组审议的教学内容不能够在课堂上讲授。通过这种措施可以促使教师认真备课,提高备课的质量。

(2)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研讨式教学、答疑式教学、讲座式教学以及访谈式教学等方式可以较好地吸纳学生在老师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值得好好推广。

(3)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科研方法论性质的课程。学校可以专门开设有关研究生如何开展科研活动的课程,请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主讲老师,全面、系统地讲述科研的选题、设计、数据测量统计、论文撰写、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问题,对科研活动中涉及的道德问题可以结合实际向学生讲解。据笔者经验,研究生在选题时经常出现选题过“大”的现象,加大了研究难度,研究结论容易空洞而不切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讲述如何结合自身的科研能力发现问题、提炼观点和分析推理,形成有价值的结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导师是创新的引导者,由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一般实行导师负责制,所以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它贯穿了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但由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导师队伍建设的推进与加强任重道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

(1)建设一支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导师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体,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必须拥有一支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应与时俱进,在思想观念上要始终保持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决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训练与培养。导师要具有乐于接受研究生挑战的勇气,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积极营造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意志,并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紧跟国际最新科研动向,更多地承接或参加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高质量科研课题,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平台。

(2)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全方位指导研究生的创新实践。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实行导师指导小组制可以更好地、全方位地指导研究生的创新实践。首先,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和导师队伍组成的多样化,采取有利措施鼓励聘请校外优秀人才做研究生兼职导师,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使其优势互补,以便于组建导师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其次,在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支持导师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根据研究领域设立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对具备条件(如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研究团队组建导师指导小组(校内外导师可按一定比例分配),通过导师组全面指导研究生或研究生团队,避免导师近亲繁殖,增加跨学科选题,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加宽泛的指导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学术思想启迪源泉,有利于学生思想向协调性、全面性方向发展。

(3)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 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与良好学术氛围的打造对促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一方面,导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讲座、学术报告与交流、专题讨论等,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这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氛围中,研究生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导师的指导协助下制定、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并可随时就某个问题与导师进行对话和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导师和学校的科研课题,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和研究合作者,提高创新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启示与思考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职责与任务。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研究生创新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面对全球竞争中对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不懈努力,加强教育模式的动态调整,建立衡量和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估体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及时评估和筛选课程,以灵活多样的学习和训练方式增强研究生的适应性,以创新的教育观来改革研究生教育,真正使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上一个新台阶,使研究生在未来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求职者,更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篇2

1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教学效果

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优化教学结构, 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了解当今药理实验方法学实验技术的新发展, 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浓厚爱好, 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与创造热情, 并大大增加了药理实验方法学实验教学的科技含量, 开拓了广大师生的视野。根据教材制定基本框架, 使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操作步骤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制作课件, 课件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操作部分, 可拍摄成视频,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性, 对于原理和实验评价等部分可用文字叙述为主, 对研究生而言, 还要加上双语内容, 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能力。

2 开放实验室, 实施案例教学

开放科研实验室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 并且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省和国家的开放课题, 即创新性强的小项目, 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经过实验设计、方案规划、课题研究、结果总结等一系列科学研究过程, 全方位的得到培养和锻炼,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应用各种资源, 不断发展[4]。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先导, 以问题为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实例, 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的一种启发式教学, 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法有例于互动式教学,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药理实验方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以及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5]。例如给学生介绍“抗炎、解热、镇痛药物的实验方法”中“免疫性关节炎模型”时, 可结合本所常用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的制作, 从完全弗氏佐剂的制备、实验动物的选择、致炎方法等, 对动物是否造模成功的评价等一系列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思考, 并可让学生来实验室参观, 亲自参与实验过程, 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而且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本学科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可分析和解决案例教学法中出现的新问题, 并对学生的分析和结论更正确客观的评判指导。还要求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 要参与临床实践, 使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对案例的分析、收集打下基础。以最新的高质量的文献为教材, 学习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3 重视实验工作, 培养学生科研设计的思维与能力

药理实验方法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条件[2]。实验工作是药理实验方法学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且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工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不仅能更好地加深对理论工作的理解与记忆, 也能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与科研设计能力。在实验工作中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研究中药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首先选择动物模型 (如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造模成功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给药剂量与时间的选择、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等等, 利用动物实验,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药物的作用结果, 并鼓励学生从最新文献中找到更好的方法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

4 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都是思维的组成部分, 批判性思维来检测现有观点以发现问题, 激发创造性思维, 然后运用创造性思维引发新观点的产生, 最后再运用批判性思维检测结果观点的缺失, 这两种思维总是交织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 一同对事物起作用的。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时也不能忽略批判性思维[6]。特别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面, 实验很少有一帆风顺的, 实验结果是在失败的基础上逐渐积累的。但是在分析失败的实验结果时尤为重要。首先要认认真真的将实验重复, 再分析可能的失败原因。正确分析失败的实验结果是成功的关键。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 一般来说, 任何一个探索型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假设, 找到正确的方向就是取得了进展。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 本科生以学习知识为主, 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 而研究生则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知识,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科学研究, 学习知识为主的阶段, 要学会提出问题, 但答案往往已经存在, 而研究生阶段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 所得的结果要学会分析, 批判性的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遵循严密的逻辑, 用推理、排除法找到实验的下一步解决方案。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非常重要。为了在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教学中实验对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施案例教学, 重视实验工作, 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 目前初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翟云鹏, 印晓星.优化药理学理论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 10 (6) :663-665.

[2]孙妩弋, 魏伟.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9, 11 (5) :571-572.

[3]王玲, 孙平, 杜智敏, 等.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5) :56-57.

[4]史克英, 潘凯, 田春贵.开放科研实验室,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J].黑龙江教育2010, 1 (1) :91-92.

[5]王金发, 戚康标, 何炎明.实行研究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 2005, (4) :8-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篇3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 创新能力 学生主体地位

本项目是*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省级立项课题“基于目标引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10-6-10)和*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型回转体零件形位误差精密化测量技术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大多数参与学生的欢迎和肯定。但如何安排大学生在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同时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何提高项目实施的效果,让更多大学生认可它并从中受益,最终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是高等院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要树立大工程观,以科研为依托

“大工程观”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的关于工程教育的思想,要求工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1]。因此,在选择实验项目时要以科研为依托,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体现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先进性。顺应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了解该学科专业的最新动态。

第二,要体现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合理性。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特点,选择与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一定衔接的项目,选题难度适中。

第三,要体现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可行性。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来选题,一方面有教师科研实力来支撑,另一方面有科研平台来支撑,使项目的最终实施有保障。另外,学校向参加实验的学生开放各类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各项设施,以此拓宽实践空间。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要树立多元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和实施,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尝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理念[2]。笔者认为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步骤和态度比取得正确的实验结果更为重要。

以本课题组为例,由五个同学组成的团队根据各自优势选择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分为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数学模型建立、误差分析等五个方向。这些同学各有研究重点但同时又需要相互配合,由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尝试研究,然后定期向老师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问题、下一步计划等。而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既开阔了视野,又完善了知识结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品质和责任心得到修炼,意志力得到磨炼,培养和提高了科学的研究态度、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3]。以本课题组为例,机械基础好的学生分配他们设计机械装置和绘图;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分配他们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学生负责设计程序等。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才能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要以目标为引导,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我校测控专业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是以毕业设计目标为引导,以创新性实验为平台,打破专业与部门界限,通过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与前续课程和实践环节的任课教师共同确定各相关环节的教学要求,并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有关内容的指导工作。这种分阶段负责的方法,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

另外,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建立了以注重过程为核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评价,并且加大课外实践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建立由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组成的“三位一体”监控机制,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信息反馈,“三位一体”的监控机制能获得和谐的氛围和较为科学的评价。

结束语

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计划,在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利用好科研优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创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高校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要认真总结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建设21世纪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春林.以‘大工程观’为指导构建高校实践教学新体系[J].江苏高教,2010(3):78-79.

[2]安勇.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3]姚文轩.运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2):94-96.

作者单位:罗小燕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

翟春杰 韩文龙 江西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081班 江西赣州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篇4

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关于培养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认识与思考

落实新课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更新观念,积级主动地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已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作 者:陈海旦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雁荡镇第六小学,浙江乐清,325618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3.2 关键词:语文课程   创新兴趣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篇5

[摘要] 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项目为引导,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组织分子生物学兴趣小组,指导研究生从课题设计到研究计划实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讨论—实验设计—综合实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高低的判断,有人主张根据研究生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研究成果,特别是毕业论文)来做出[1]。研究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水平和能力,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带头学科之一。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和治疗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医学科学已从整体、细胞水平逐步深入到了分子水平。所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是衡量研究生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教学为切入点,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项目为引导,以组织分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为平台,指导研究生从课题设计到研究计划实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促进了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几乎渗透到医学、药学的所有领域。无论是医学或药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都用得上,如果学生都用上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来设计课题,我院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将会更上一层楼。另外,中医药要“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道路”,必须有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创新能力,如怎样揭示辨证论治的分子机制,中医整体观怎样用基因组、基因谱、基因群、基因族等加以论证和研究,辨证论治怎样与基因的多态性、多效性、异质性、变异性结合等。《医学分子生物学》是我院研究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而且在第一学期开课,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题设计引导研究生采用分子生物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对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培养很重要。

从理论教学为切入点,引导研究生科技创新意识

2.1 根据计划课时整合教学内容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既是了解分子生物学新发展和新成果的基础,也是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和研究方法所必需的。但是按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的计划课时仅有40学时(包括理论和实验),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在40课时内很难完成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我们的做法是: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引导将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整合,分为5讲来完成,每讲5学时。5学时课堂讨论,10学时实验课。第一讲为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及相关基础知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为核酸(DNA、RNA)的提取与鉴定。第二讲为印迹杂交技术与芯片技术。第三讲为核酸体外扩增与基因信息传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复制、转录和翻译,第二部分为核酸体外扩增。第四讲为重组DNA技术与基因表达调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因表达调控,第二部分为重组DNA技术。第五讲为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第二部分为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另外安排专题讲座“基因诊断和治疗”1次。

2.2 结合专业开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课堂讨论

为了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理论的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学习完5讲内容,学生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理论后,以专业为小组,让学生在利用空余时间(时间为4周)查阅相关资料,内容是:在你的专业领域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实例。之后进行课堂讨论,主题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为主要发言,学生的主题发言内容广泛,如蛋白电泳在中药材鉴定中的运用,差异展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等。然后进行分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讲评。从课题设计训练入手,引导学生树立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后,布置学生结合专业,要求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利用本实验室已经有的设备条件和材料试剂等技术基础,设计出一个综合性的、探索性的实验,并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之一,占总评的30%~40%。对于刚入学的研究生,第一个学期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就训练课题设计有一定困难,但在这之前我们安排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的主题课堂讨论,学生自己从网络上获取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顺利完成。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使技术性、综合性、探索创新性的实验融合在一起。

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进行科研项目引导下的研究生创新研究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固然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绝对不能忽略。由于科技创新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活动,因此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特别是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2]。所以我们开放实验室,鼓励研究生自主进行科技实践。对于低年级的研究生,开辟分子生物学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我们将兴趣组分成3~5人/组。在上述研究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选出最适合开展的方案,由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实验设计方案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兴趣小组来实施。目前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的实验有:①胱硫醚合酶基因多态分析;②RAPD鉴定真伪扶芳藤;③百年乐口服液的氨基酸含量测定等等。对于高年级的研究生只要用到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设计的课题,都可以到我们实验室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就有10多位同学在我们实验室实施他们的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讨论—实验设计—综合实践的过程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与理论,能熟练运用已经学习的多种技术,学会充分利用本实验室已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自主设计实验并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中医院校的分子生物学课时都比较少,仅靠40学时,很难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要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贯穿整个研究生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老师熟练分子生物学技术,并有科研课题,带领学生跟踪和挺进学科前沿。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的配合,同学们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性很高,但有部分同学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吃苦耐劳,具体表现为查阅资料不认真,课堂讨论不积极,设计实验马虎,实验不能坚持等。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篇6

王玉洁,徐淑艳,刘艳红,李小顺

(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根据市属农业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在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服务于农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围绕提升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了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农业信息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将最新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精神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致力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知识和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社会对从事工程项目或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北京郊区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用人单位需求调研等。通过调研了解到: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更多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都去了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虽然高校培养的学生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是对接的不太令人满意。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很多企业也在为寻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而苦恼。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9年,为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教育部推行了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部署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加招生的工作,逐渐将硕士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重视与加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高级应用型人才分析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构成的。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相同层次的人才可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类型不同,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硕士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硕士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过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业领域理论知识转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领域专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兽医师、规划师等。按照高级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专业硕士学位与学术性硕士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培养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思想、观点、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习与实践,而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胡思乱想。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需求是创新的动力。根据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其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领域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既包括基础知识或基础理论创新、应用知识或应用理论创新,也包括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创新,还包括操作技艺和操作技巧创新。因此,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均需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侧重不同。

四、加强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我们从研究市属高校学科发展建设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需求的关系出发,针对当前农业高校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进行了《农业信息化导论》等领域主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以课程建设促进培养人才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农业信息化方向科学研究和服务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作用。

1.更新教育观念。结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我校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的办学定位,重点研究并建设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农业信息化导论》等课程。创新课程内容,将各门领域主干课的总学时均由原来的40学时减为36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时间;在《农业信息化导论》课程的36学时中,将原来40学时的纯理论课,改为26学时的理论课,实验课为10学时,由5个实验构成,增加了实践环节。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等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物联网新技术、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指:研究生具备掌握不断更新的计算机与信息知识技术的能力;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参加科研的实践中,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已经具有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经验,新颖性地解决学习与农业信息化领域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通过在实验课中增加创新实验项目、在课堂讨论中为创新性见解加分、课程论文评分中增加创新性分数等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农业信息化导论》课程的5个实验包含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动力与压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转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舞台。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系统,或建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数学模型,这样的实验任务需要联系所学过的多门专业课知识,有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学生从中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自主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并将反转课堂等引入教学过程之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一些关键概念、重点知识,并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与问题。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组织上面,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与研究不确定性推理时,结合模糊推理理论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模糊推理来解决呢?结合病虫害的识别过程,怎样设置推理的条件?又如,在讲授农业生产中的建模时,分析树木的生长量数学模型、动物种群的繁衍模型等都可以用函数迭代生成的系统进行描述,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用混沌理论来描述与分析。而且,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会出现“蝴蝶效应”,分析这个初始条件,找到奇异吸引子,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建立农业模型的过程与成就感,促进了学生转化理论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检测规则,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家居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蔬菜生长数学模型等。通过教学改革,我院研究生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五、结语

几年来,我院重点研究并建设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农业信息化导论》等课程,进行了相应的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教学改革的实践。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和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指导的2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一人获得学术创新奖,一人获得百伯瑞科研奖。本教学研究为提高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做出贡献。今后,还要继续进行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15-16.

[2]丁雪梅,甄良,宋平,等。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1-4.

[3]刘长宏,张恒庆,王刚,等。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552-554.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篇7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来源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创新的原动力在于教育,人才的出现也在于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因而在研究生教育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提出我院研究生工作的理念: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成就学生。不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1 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关于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早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就有所反映。如《论语》中的“见贤思齐”,荀子的“居必择乡”、“孟母三迁”以及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马克思从人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出发,提出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和双向建构的关系,并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由此可见,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环境具有“可控制性”和“可选择性”,根据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可以选择和控制其内部环境条件,有效组织和利用环境中各种有利于创新性发展的因素,调节和控制环境中不利于创新性发展的因素,形成一个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环境,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1 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气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养成逆向思维、不断探求新奥秘的愿望和敢于质疑的胆量和勇气,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提出创新论点尤其是原创性思想,通常要向传统理论或权威提出挑战,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自信心。在混沌学理论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气象学家E.N.Lorenz在发现有趣的“蝴蝶效应”时,与当时气象界的权威观点相矛盾,Lorenz以巨大的勇气向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奠定了其在混沌学上的地位,引发了世界性的研究热潮。为了树立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由我院研究生工作组牵头,各学生支部书记利用网络资源、校图书馆等,查阅和汇总古今中外众多巨大发明和创造过程中发明者的奇思妙想以及敢于同权威观点挑战的勇气的实例,利用支部组织生活,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此进行深刻的讨论,以此激起研究生对创新的渴求和对传统工艺、理论和方法敢于进行分析及修正的勇气。

1.2 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不断前进,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研究生的成才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研究生也开始明显感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压力。难得的机遇和竞争的压力使研究生表现出—种强烈的成才愿望。研究生的这种强烈的成才愿望,是他们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在动力,就能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但是,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导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实际上, 在研究生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会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机统一,更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研究生正处于精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望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人生黄金时期,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激起研究生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热情,就变得格外重要。为此,材料学院在研究生求知和科研过程中注意为研究生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大力提倡在学术上人人平等的理念,鼓励学生挑战导师和其他学者的学术观点,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具有驾驭知识的能力、求异思维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和科学预测的能力。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研究生积极申请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发挥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把成才的强烈愿望真正落实到提高创新能力的实际行动中去。

1.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研究生是研究型人才,导师制是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师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待人原则。这是导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导师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严肃认真、锐意进取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研究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导师的培养方式。导师的“点金之术”,能使研究生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有利于他们进行创造性研究。材料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导师严格要求自己,不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在做人上都应该成为研究生的表率。其次,要求每位研究生应有较强的集体观念,相互之间团结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研究团体。再次,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并重,善于体谅和理解学生,与学生协商解决个人发展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最后,导师应努力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如购买相关图书资料,注册本领域重要数据库的有偿使用账号等。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师生关系呈现出良好和谐的新局面。

2 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投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现有的实验室数量不足,实验设备落后,特别是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指导教师缺乏,导致研究生不能按时进行实验,不能掌握新型科研手段并得不出准确的实验结果。这些问题均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材料学院依托国家镁合金工程中心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验室条件、增添先进实验设备,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良好平台。

2.1 打造具有高水平学术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当前,我国的学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小型、封闭、分散等问题,学术力量没有形成有效的凝聚和整合。这种封闭、自成体系的格局不仅束缚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而且限制了研究生获取新思想、掌握新方法的通道,从而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材料学院对学院内部各专业的教师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以专业学术带头人及系主任为首的课题组。并依托国家镁合金工程中心,引进国际著名高校的优秀人才,打造具有高水平学术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2.2 实现先进实验设备的共享

由于材料学院自身的专业特色,具有多种先进的电镜分析设备,为了达到实验设备的管理及共享,学院成立了中心实验室机构,并且选聘优秀研究生担任助理实验员,负责实验设备的操作及实验样品的分析。这种由学生轮流值班的方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原因在于:第一,研究生长期从事实验设备的操作,会逐渐了解和洞察该设备每一环节的检测原理及构造机理,并发现设备的优缺点,实现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第二,研究生长期对不同的实验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性能的特点,促进各种轻合金材料的制备和探索。

2.3 丰富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可以通过参与教学、专题讨论、撰写学位论文等教学活动和社会调查、实习等实践活动多途径、多渠道进行。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在研究生中选聘助教来丰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研究生在教学中介绍背景资料、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其分析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创新能力。第二,安排研究生在西南铝业、重庆镁业以及重庆钢铁公司等企业从事毕业论文实验,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学校吸纳企业资金合作办学,培养企业需要的特殊型人才,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的、有效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

3 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在营造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及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投入后,合理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是重中之重,是人才成长的重要过程。

3.1 加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

世界科学技术已逐渐向综合化、集成化发展,经典的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的时代正在向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时代转变。近百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可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为此,材料学院目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研究团体中交叉专业知识的结构:首先, 导师选择研究生时就有意选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来充实本学科领域,比如冶金工程专业的导师就招收来自计算机、化工、电气等专业的学生,这样容易将其它学科知识和冶金结合起来。其次,充分利用重庆大学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鼓励研究生在一年级选课时注意跨专业选择课程,以此来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三,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大多数为需要综合利用多门学科领域知识进行研究的课题,如材料科学、机械设计和计算机交叉的研究课题等,促使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继续学习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第四,在学院内部也鼓励研究生进行学科交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硕博论坛”报告会等。

3.2 课题组内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会

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和提高研究生表达问题的能力,以课题组为单位,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会。报告会每次以研究生科研中某一问题为主题,由研究生主讲,最后集体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导师平等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的这一循环过程中,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又会激发许多新观点、新方法,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3.3 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

十七大报告指出,“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原来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越来越阻碍研究生的发展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活跃创新思维,材料学院积极开展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第一,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专业著名大学教授、博士来我院考察交流。为研究生介绍当前学科前沿知识及研究动向。第二,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设立合作培养方案,推荐优秀研究生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学习深造。第三,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活动的机会,以开阔视野,提高知识水平。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材料学院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投入以及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之路,为学院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本文结合材料学院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 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投入以及教育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林金辉.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体制[J].教育研究, 2006 (12) :51~54.

[2]王得忠, 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6) :22~26.

[3]应义斌, 曾超, 徐惠荣, 邹黎明, 许叔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探索, 2003 (2) :31~3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但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不具备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欠缺,从事带有开创性的独立工作能力很差,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才是高校的产品,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和长远的发展,也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但与工厂企业的物质产品不同,人才是有生命的,其培养过程是教学相长、互动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反映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成才的选择权回归学生手中。通过一次次正确的选择规划人生奋斗目标,培养起创新素质和能力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

要满足学生成才的选择需要,高校要着力解决以下西方面关键问题。

(1)构建起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给学生发展提供多次选择机会。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一切都由学校单方面决定,学生只是服从、执行,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而在传统人才培养体制下,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几十年不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创新实践能力弱,适应性较差,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有了跨越式发展,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学生从接受免费教育转为缴费上学,从毕业包分配转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时刻紧盯社会变化,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将高等教育的目标从“专业”人才培养转向“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2)要切实加强教学建设,为学生成才提供丰富的选择内容。要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的选择需求,高校还要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内容;要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要切实加强图书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快捷便利的渠道。

2增强教师的责任心,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以知识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不但获得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各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不断创新。

其次,教师要切实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教学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优秀高校教师最应该具备的,也是学生非常看重的基本素质。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充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应在高校大力推行导师制。导师的职责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对课程学习、科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自主择业等教学环节和成长过程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把学生的主动性纳入教师指导的轨道。

再次,教师要积极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掌握某专门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水平。(2)在该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创新能力水平。(3)教师教育培养学生的教学水平。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要勇于接受各种新的挑战,用积极的态度去主动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动走向经济建设的第一线,通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服务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拓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舞台。

3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

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利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育人环境,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育人环境包括意识观念环境、教学管理环境、学术交流环境、人文氛围环境、信息网络环境、设施硬件环境等各个方面,但其中的关键是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要积极改革和调整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实行以学分制为核心,辅之以选课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免修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在个人发展和学习上的合理选择权。通过创新学分认定制度的建立,对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达到一定水平的成果(如获奖或公开发表论文等)以承认,并给予学分认定,支持、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2)在学生管理和评价制度建设方面,要大力提倡民主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改革学生记实综合考评办法,将创新能力列入学生综合考评体系,设立学生创新奖,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为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在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建设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考评体系,促进教师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自觉妥善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对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取得成效的考核,增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

其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1)要建设民主、宽容的育人氛围。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辛动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充分理解学生的合理要求,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要多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

对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创新热情要给予充分肯定,宽容学生的不成熟甚至失败,尽可能少批评,多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2)要营造校园创新环境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要像抓第一课堂那样抓好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其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经常在校园内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承担学生科研项目、承接科技开发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选派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取得创新成果或在创新实践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使创新在大学校园中成为时尚,在大学生中形成人人以创新为荣,人人追求创新的浓厚氛围。

二、宁波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宁波大学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积极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006年,宁波大学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在过去几年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知识宽厚扎实的研究型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自2007年开始实施,充分体现了“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养口径。全校68个本科专业以学科类别相近、基础课程融通为原则,划分为12个学科大类。学生按学科大类招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以学科大类组织各类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知识背景来认识学科。一年后在学科大类内选择专业,第三年在专业内选择专业方向(每个专业至少设置3个及以上的专业方向),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转学科、转专业,意味着学生可以在比较大范围内拥有选择专业与专业方向的权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原来课程体系基础上完善课程结构,形成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以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构成的新课程体系,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学科基础,拓宽培养口径,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学校课程设置有较大的弹性,部分基础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原有基础或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层次进行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保证了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学校通过实行弹性学制,将选择学习进程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可在不违背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学习年限内选择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在4年正常期限内毕业,也可以延期至6年内毕业,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业、参加辅修与修读双学位、第二专业等。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由实验实训、实习、综合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良性互动,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涵,拓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还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学校将建立校、院、系三级的学生学习指导网络,配足配强学生导师,形成教师关心学生成长的机制,为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设计职业生涯提供积极有力的指导。

2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宁波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该计划包含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五方面内容,对原来分散的第一课堂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并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贯穿于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做到四年不断线,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特点任选项目,作为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4个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学分方可毕业,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增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系统性、有效性,更有利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设立每年260多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以保障“大学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

3开展广泛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为加强与企业、农村、社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2003年,宁波大学启动“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计划,此后,又将行动计划拓展至社区和农村。根据该计划,宁波大学每年选派百名教授、副教授和博士通过挂职、兼职和担任顾问等形式,为企业、社区、农村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协助做好企业、社区和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社区、农村)”活动是推动教师与基层紧密结合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自身的学术研究方向与发展目标,提高自身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基层了解、引进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解决科技供需脱节问题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年,“百名优秀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进校园”活动在宁波大学拉开序幕,学校通过聘请优秀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将企业文化、创新理念、创新成果、先进管理方法引入课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进一步促进教育科研相互融合,促进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宁波大学还通过与其他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际合作以及与包括行业主管单位、行业重点企业等的校企合作方式,积极主持和参与“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为地方培养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专业人才。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和相关企业间实现产学研合作和资源共建、共享,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多途径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上一篇:2022五四青年节精神演讲稿下一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水利部令第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