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2024-07-29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共8篇)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篇1

加强法制观念,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1、成立安全防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2、制订并修订学校安全制度,规范行为;

3、制定学校教师值班制度,加强值班检查;

4、协调公安成立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领导小组;

5、定期检查学校周围边环境状况;

6、聘请法制校长上好法制课,做好防范;

7、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8、定期检查校园的安全,及时报告

第3.4周教育活动录:

1、加强安全工作和校容、校貌工作;

2、加强普法宣传,做好饮食卫生和预防疾病和严禁传染病的危害;

3、搞好周边环境治理;

4、要上好“安全教育课”,做好安全检查;

5、不要在大街小巷不卫生的摊点上吃饭;

6、讲卫生、勤洗手、脸,勤通风,保持环境卫生。第5.6.7,8周教育活动记录:

社交礼仪教育

1、在与他人交谈时诚恳、大方朴实、文雅、亲切,做到语言准

确,富有幽默感,使用礼貌用语。

2、交谈时掌握说话分寸,在不同场合下,选择适当话题,适时发问,使用“谢谢”,“非常感谢”、“很抱歉”,“打扰了”,等致谢或道貌岸然歉的用语;不做不受人欢迎的角色,如不自吹自擂,说个没完,万事通,语言刻薄,逢人附合,不言不语。不直呼老师姓名,不背后议论老师或同学。

3、(A)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双肩放松,挺胸收腹,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两侧。

(B)坐立时做到:入座轻稳,双肩平整放松,上体自然挺直,双手交叉自然握住,放在双膝上,双膝自然并拢,离开座位时,要自然稳定,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4、举止稳当,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在不同场合下选用:点头、举手、起立、欠身(弯腰)、鼓掌。不哈哈大笑。

5、行路,骑车时遵守交通规则,在行人多的地方推车行进,不小心撞了人要主动道歉,若撞倒对方赶快下车搀扶;乘车时遵守秩序,下车时及早做好准备;问路时,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请问”等,然后根据对方年龄特点选择称呼,如老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等,事后道谢。

6、公共场所遇到师长、长辈或其它相识的人主动打招呼;在不适合问好的场合,如厕所等要点头示意。邻里之间要相互关照,邻居中有人生病,主动问候,探望,邻里到危难时,要尽力支援帮助。

7、公共场所说话做事,要顾及周围环境。不随地吐痰、擤鼻涕

(如不能自制时,吐或擤在纸上,扔进垃圾箱)。去剧院,不迟到;在剧院。不大声喧哗,购买东西、看病挂号要自觉排队,不拥挤。进图书馆、阅览室要按次序,挪动椅子不出声,走路轻,阅读出声,不交谈,不喧哗,不吃零食,不扔废纸,不损坏书刊。任何场合,未经允许不得翻动他人物品。

8、旅游参观时,自觉爱护公物、自觉维护旅游区的环境卫生和静谧气氛,能主动关心他人,为他人提供方便,有乱刻乱画。

第9,10周教育活动记录:

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十不准“教育。

1、不准到危险地方玩耍。

2、不准到有危险水坑、施工场地玩耍。

3、不准在路上有违反交通规则行为

4、不准玩耍明火,乱放鞭炮。

5、不准攀爬电杆,触摸有危险电线接头。

6、不准爬楼梯护栏、墙头,在校园追逐打骂。

7、不准食用不卫生食品。

8、不准翻爬滑滑梯等活动设施。

9、不准在路上逗留。

第11,12周教育活动记录:

学习学校安全规定,加强安全防范。

1、不带火,不玩火,防止火灾发生。

2、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

3、不到危险的地方去,外出由家长陪同。

4、注意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5、做好防范工作。各班搞好宣传。

第13,14周教育活动记录:

1、加强安全工作和校容、校貌工作;

2、加强普法宣传,做好饮食卫生和预防传染疾病危害;

3、讲卫生、勤洗手、脸,勤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4、要上好“安全教育课”,做好安全检查;

5、不要在大街小巷不卫生的摊点上吃饭。

第15,16周教育活动记录:

1、做好打击传销宣传工作。

2、注意防寒宣传教育;

3、防自然灾害教育,下雪时注意防滑护;

4、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积极融洽师生关系

第17,18周教育活动记录:

加强法制观念,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防止学生意外伤害。

1、成立安全防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2、制订并修订学校安全制度,规范行为;

3、制定学校教师值班制度,加强值班检查;

4、协调村两委、公安成立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领导小组;

5、定期检查学校周围边环境状况;

6、聘请法制校长上好法制课,做好防范;

7、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8、定期检查校园的安全,准时报告。

第19.20周教育活动记录:

1、学习校寒假安全工作要求和寒假学校安全规定;

2、放假前,各班要上好主班会,集中对学生进行以“不上网吧,远离坑塘”等为内容的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学习我校《寒假安全规定》;

4、学生写出“不上网吧,远离坑塘”的保证书,并有家长签字;

5、各班要建立安全防护小组,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与学生的联系。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篇2

教育部2001年提出:高校积极开展公共课和专业课双语教学。十年过去了, 很多高校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 数量虽不多, 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又提出“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其中在高等教育部分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支持学校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 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新纲要中虽没有提及双语教学, 但间接地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创新性强、人文素质高、能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才, 离不开双语教学。作者结合自己在英国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经验, 谈一谈中英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双语教授“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供大家分享。

二、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主要指中英双语教学, 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具有特殊效果和意义。

1.双语教学可丰富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理念, 促进教育改革和开放。双语教学提倡用原版教材和国外的教学方式。其语言文字原汁原味, 叙述合情合理, 注重启发性, 内容安排适合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 且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 特别是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国外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 有助于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知识体系为主的教育理念, 促进教育改革。

2.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双语教学在母语环境中利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 体现着人文特征。汉语是从长期的以皇权文化至上、忽略和压抑平民百姓的封建社会中发展来的, 汉语中许多词汇、句子以及书籍把过去的落后的人文文化保留下来, 并传给了我们, 渗透在衣食住行、政治和社会文化艺术中, 这是社会落后和不和谐的因素。这些词汇、句子及其生成的新词汇和新用语不理性也不科学, 表现在含义被夸大化、内容片面化、对立化、情绪化、优劣化、斗争化等。这些词汇和句子会束缚人的思想, 压制人的想象, 使人的思维空间变得窄小, 情绪不理性, 思维不灵活且没有批判性。人格特征和品质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与发达国家的人格特征和品质形成很大的对比和反差。与汉语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性的英语, 带有先进人文文化的英美等国家的母语。

多学习和运用英语可以让我们发现和扬弃汉语中那些带有落后的人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词汇和句子, 批判地接受一些思想观念和做法, 使人的思维灵活有深度, 个性得以发展,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大范围开展双语教学, 有助于培养出具有世界主流人文素质且能很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人才。

3.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以后在国内外学习、工作、考研、职称考试和国际合作等带来很多方便。

三、双语教学“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是高校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专业的必修课, 研究求微分方程近似解的差分和有限元等数值方法、稳定性、收敛性和误差分析、程序实现及数值试验。这门课是连接数学纯理论和工业应用的一个桥梁, 广泛应用在计算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和很多工程中。数值模拟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三大方法 (理论研究、实验和数值模拟) 之一。很多工业应用软件是利用数值方法开发成的, 并且大都用英语写成。因此, 有必要用双语的形式讲授这门课,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掌握专业英语词汇, 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从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衔接上看, 这门课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这时侯, 学生对于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和计算方法等课程有了很好的基础, 其中的很多概念如:导数、定积分、微分方程、插值多项式学生已经掌握。所以, 从概念和定理上看, 微分方程数值解的难度不大, 而且, 这门课用到了很多的符号和公式, 涉及的英语词汇不多。因此, 非常适合以双语教学的形式教授这门课。

四、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双语教学“微分方程数值解”这门课中要注意如下的问题。

1.及早做好教材和教辅材料的准备。

目前, 国内的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原版教材不多, 内容和要求与国内的教学大纲不太一致, 教材价格高。直接选作教材不合适。这时, 教师要选编其中的一些章节, 补充一些国外的网站或下载一些资料作为教辅材料;或者, 把国内的汉语教材翻译成英语, 但要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并且要请国外的数学专家修改和把关。

2.教师要努力提高英语的水平, 特别是口语表达和写作。

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采用双语教学方式之前, 教师要做好准备。要掌握很多词汇包括数学词汇, 做到对单词的识别和反应快速;要持之以恒地练习口语和书面表达, 找机会与外籍教师和朋友交流;争取到国外生活和学习一段时间。我们国家要建国际一流大学, 双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是制约大学招收国际留学生的数量、范围和层次的瓶颈。

3.双语教学要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

教师尽量用英语讲解, 对难读的英文单词教师要多读。但也不要死板, 对一些难理解概念和定理, 可用汉语讲解, 因为母语讲解容易理解且透彻。口语是练来的,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创设环境, 让学生用英语讲话。在国际会议上, 很多研究生不能顺利地讲解自己的论文, 外国专家的提问不能回答, 发音不准, 不顺畅。这些不足在教学中应注意, 加强练习。

4.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篇3

【关键词】浸入式双语教学法 中医院校 双语教学

前言: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目前已经在我国一些学校进行实践,并且就实践取得的结果来看,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医院校双语教学,旨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单单只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能够完成英语对话,实现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英语能力的提升对于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当下大的时代发展背景的,也是为了“十”字型人才战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素质技能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英语这门语言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院校对于英语教学要多加重视,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

双语教学的迅猛发展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中外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英语作为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英语教育如今已经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不管中小学还是高中、大学,对于英语都普遍重视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针对于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渐渐加深,各大高校相继对如何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行了规划,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是顺应当下经济发展浪潮和当下社会发展形势的,这是中医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必须要注重的问题,关系到了中医院校未来教学发展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必须摆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且需要加大投入,确保英语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目前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工作的进展

双语教学在中医院校已经得到了推行,但目前来看,经过对多家中医院校进行了实际考察,中医院校在双语教学工作方面的进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院校的专业知识更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针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中医院校采取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但对于英语教学,很多中医院校并没有太将英语教学放在心上,没有将英语教学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很多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英语教育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实际应用并没有多大用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这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有很大關系的,毕竟日后中医院校学生的就业方面与英语教育实际挂钩不大。但就长远角度来看,英语既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知识,它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于日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面向国际化和世界化,中外之间交流频繁,日后中医院校的文化与外国西医文化的交流肯定会增加,而这无疑需要极为流利的英语水平。所以说,目前中医院校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教学工作开展较为缓慢,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应切实改变这一点。

三、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对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和挑战,对于原本双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能够予以改正,并且极大促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浸入式双语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接受水平,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改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接受能力,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渐渐沉浸于语言环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口语水平,从而摆脱“哑巴”英语。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实现中医院校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实际动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对于中医院校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畅的口语交际,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与外界进行交流时,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内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能够重新定位双语的学习价值。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中医院校的学生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文化差异,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并且与人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中医院校加强双语教学,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提早树立起人才培养面向世界化和国际化的价值观,将目光看得更高,望得更远,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定位,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其在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中医院校培养十字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同时,浸入式双语教学应用于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对于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以更高的目光定位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篇4

蒋海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南京 210044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中国对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双语教育无疑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和借鉴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功经验,改进我国双语教学体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新加坡的双语教学政策、体制、蕴含的哲学思想三大方面值得注意的特色说明了对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启示。关键词:双语教学 新加坡 中国 启示

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流民族的国家,新加坡在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全面实施双语教育。从总体上看,新加坡过去几十年的双语政策和双语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就占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华人社会而言,双语教育成功的标志就是社会各阶层造就了一定数量的华英均好的真正双语人才,并培养了一大批华英两语中一语较好,另一语尚可的准双语人才。我国同新加坡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不能照搬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但新加坡双语教育成功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借鉴。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对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启示

1.新加坡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双语教学政策的制定、推行、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

从新加坡的实践来看,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统筹制订、统一规划,而且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执行;不仅有利于双语师资的招聘,而且有利于双语师资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双语教材的编制,而且有利于保障双语教材的充分使用;不仅有利于推广外语或者第二语言,而且有利于维护民族的稳定。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制定双语教学大致相同的标准,对教师进行招聘、培训(主要委托南洋理工学院实施)和考核,并组织编撰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教材以及少数民族语教材。同时,政府为双语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双语社会环境:道路、商店、餐厅等均有双语或者多语标志;在新闻传媒方面有意识地采用四种官方语言。所有这些,是其他很多国家无法做到的。新加坡双语教学政策的落实,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也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双语课程的理念

新加坡实行的是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把双语教育运作过程与分流结合在一起的新加坡式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其基本精神,乃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学生所操的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些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即英语为教学语言,用于学习绝大部分课程,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学习英语,而母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理解民族文化价值,保持传统。

3.新加坡政府已经注意到,双语教学不能损伤母语及母语文化。这种意识很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过分强调外语或者第二语言,的确可能造成母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认同危机。双语教学就其本义来说,主要是指多元文化国家的一种语言策略,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双语教学通常涉及人类社会中某个种族群体的语言与主流社会语言之间的关系,关系到种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发展或消亡。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这样他们既能融入主流社会,又能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4.营造语言环境

要营造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多接触双语甚至多语。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移民国家和国际贸易的中心,给双语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大体说来,新加坡华人根据家庭用语可分为两类:英语家庭和华语家庭。来自英语家庭的孩子就应该上华语幼儿园,而来自华语家庭的孩子就上英语幼儿园,从而使校内和校外的语言环境得到有效互补。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对外语教学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从客观上讲,我国的确缺乏开展双语教育的外部环境。但是高校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自己创造一些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更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比如在课堂上教师避免一言堂,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专题讨论,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发言等等,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外,教师可安排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英文资料,浏览一些相关的英文网站,甚至可以开辟英语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

5.加强师资力量

提高师资水平是搞好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加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国内教师培训,吸引国外高水平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高校双教学师资紧缺,仅仅依靠加大资金力量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有一定的难度。双语教学的主导力量还是靠本国人才。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各国有大量的华侨,大部分华侨仍然有很强的爱国精神,他们有的也已经学有所成,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这些学有所成的华侨人才回国,为本国的教育发展做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可利用重点院校的正规招生培养双语专业人才;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保障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长期或短期的外语培训,在教学实践中边学边教。

二.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启示

1.双语课程教学计划

新加坡的英语教学绝大多数是从幼儿园开始的,使用美国或加拿大出版的启蒙教材。小学根据国家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的规定使用某种教材。1991年修订新大纲后,强调以交际为主,提倡发展儿童智力,启发逻辑思维,培养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学前准备阶段招收年满5周岁的儿童,学制为1年。1年的学前准备阶段是为部分儿童进入10年制的特别辅助计划学校的小学而设的。其目的是帮助儿童获得使用英语与母语的技能,并向他们教诲亚洲人的价值观念。该阶段的教学还将帮助儿童为小学的正式教育阶段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包括小学1-4年级,入学年龄为6周岁。该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技能,其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近80%的教学时间用于核心课程,以帮助学生在两种语言能力与数学方面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小学5—6年级为定向阶段。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分别进入三种语言流学习。

定向阶段的6年级末,所有学生都参加修订过的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者进入中学阶段。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人4年制的特选课程与快捷课程,其余学生则进入4—5年的普通课程。特选课程为有学术能力和语言才能的学生提供同时学习具有高级水平的英语与母语的教育。快捷课程是为具有学术倾向的、将在中学学习英语和母语的学生设置的。与特选课程流学生不同,该课程流学生学习作为第一语言的英语,而母语则作为第二语言。考虑到部分学生学术性倾向较弱,目前,普通课程又分为普通学术性课程和普通工艺性课程,供学生选择。

中学之后的大学主要用全英语讲授,第二语言主要在中小学完成。

2.双语课程的框架——三向分流和双语课程分类教学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明显的表征之一就是三向分流和双语课程分类教学。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参加分流考试,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不断选拔优秀的学生,学生由于成绩档次不一样从而进入不同的语言层次的班级就读。如小学阶段有三种双语课程分流,正式分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1.普通双语课程班EM1学生修读的英文和母语都作为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流);2.延长双语课程班EM2——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流);3.单语课程班EM3——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主要是听说会话(第三语言流)。

学生小学毕业根据成绩进入中学后,又进入三种双语课分流进行学习:1.特选双语课程,会考优秀的1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均为第一语言水准);2.快捷双语课程,会考较优的3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英文为第一,母语为第二语言水准);

3、普通双语课程,会考后余下的4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其中母语水准又降一等要求)。

中学之后的大学主要用全英语讲授。第二语言主要在中小学完成,在中小学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并且严重偏向英语,所以学界也称这种模式是一种不平衡的双语教学模式,但它的三向分流和双语课程分类教学却有其特色。因而为它国所借鉴。

由于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比较大,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肯定无法全面开展双语教学。但是可以将新加坡分流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教育中。高校可对新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语言分流。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双语教学的快班、慢班和基础班。在双语教学的快班,教师直接用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来授课;在双语教学的慢班,教师可以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在双语教学的基础班,教师主要用汉语进行进行教学。同时给学生补充基础英语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外语基础水平。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他们的个人意愿,允许批准学生转班学习。这种语言分流,教学分层的方式避免学生由于英语基础水平不同而影响专业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技巧的提高,灵活的转班制度不仅让快班的学生有危机感,而且也能提高慢班和基础班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3.使用的教材及教材内容

新加坡双语教育过程教材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许多学校英语课上都采用统一订购的杂志或其他读物作为辅助教材,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相关的录像资料或纪录片。除了辅助教材外,许多教师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下发一些与课堂所讨论的议题的相关资料。新加坡的外籍教师也会为新加坡带来许多国外的先进教材。至于自编教材方面,新加坡都是聘请国外专家协作,甚至连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也邀请外国专家指导。

学的英语、数学、科技,中学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材采用英语编写,中小学的母语、公民与道德教育等学科的教材采用母语编写。凡是用英语编写教材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都采用英语讲课;用母语编写教材的学科,教师采用母语讲课。也就是英语为第一教学语言,学校里除母语课和道德课用母语讲授外,其余课程一般都用英语讲授。数学、科学和大部分的其他科目都是用英语教学,只有与基本价值观的培养有关的课程才用母语教学,如用华语教授《好公民》,用华语(和英语)教授《儒家伦理》、《佛教知识》,用马来语教授《伊斯兰教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保证了双语的学习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也有国外教材和自编教材两种。国外教材的内容一般应当符合我国教育制度和教学大纲对具体科目的要求。自编教材的内容则应当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应当具有知识的前沿性和科学性。国外教材和自编教材在刚开始阶段最好都配上准确的译文,以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切实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一段时间后可安排学生阅读书籍,拓展先进的专业知识。

4.双语课程的设置

第一语言一定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本民族语言。政府办的学校通行英语和华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办学自然也通行英语和华语。这两种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每个毕业生的华语读写水平都要过关,否则不许考大学。因此,双语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都是围绕这种政策而展开的。如新加坡的学前教育机构在课程的设置上,英语课和华语课的授课内容是同步的,如:英语课认读“apple”,华语课就认读“苹果”;英语课上“One,two,three”,华语课就出现:“一、二、三”。这些课程进度都是由校方制定的,教师只是执行而已。课堂用语方面,华语课尽量要求用华语,万不得已用英语辅助。活动课,如果是华语教师带领,校方希望用华语,但不一定要求用华语。

5.双语课程教学方法

新加坡双语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本质,把传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融为一体,采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多问、多思、多想象的习惯。交际语言教学也称概念功能法,其特点是在注意语言结构的同时,更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就高校而言,大多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用功能交际法,主张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通常课堂气氛是比较热烈的,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参与讨论总体的教学目标。教师一般较尊重学生的情感或价值观念,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只是帮助者或顾问。在他们的教学大纲中,把语言教学置于文化背景之下,教授语言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传授对象国的文化知识。教学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间讨论问题时都能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如果学生的观点对,教师则服从于学生。

6.改善教学手段

新加坡双语教学过程都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双语教学必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001年9 月,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高校应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建立电子图书馆和校园网,提高教学水平,并规定多媒体授课课时比例应达到15%以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对今后我国的双语教学裨益非浅。

三.学习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蕴含着浓厚的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内涵。

1.精英主义

人力资源就是新加坡唯一的重要资源。为此,新加坡制定了精英教育理念———与分流教育紧密结合的新加坡双语教育,就充分体现精英主义的教育哲学理念。

从1980 年开始,新加坡政府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分别在小学和中学实行与双语教育政策紧密结合的分流制度。在新加坡,小孩中小学共花十二年时间完成。其间学生要经历几次分流考试,从而进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班级就读。新加坡教育部门在小学四年级期末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实行第一次分流,把他们分别编入三种不同的班级———EM1,EM2 和EM3 班,实行不同的学制,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

EM1 班和EM2 班的学生在六年级的时候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小六会考”或者“离校考试”(PSL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历史上这次会考可作为学生第二次分流的重要依据。但从2005 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已经基本上取消了这次分流考试制度。学生经过四年或五年的初中学习,面临着第三次分流———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考试”(GCE Ordinary Level,简称“O Level”)。大概50%的学生在初中四年级结束时直接参加“O Level”考试;其他学生在初中四年级结束时先参加新加坡教育部组织的“初级水准”(GCE Normal Level 简称N Level)考试,这些学生在一年之后如果愿意仍然可以参加“O Level”考试。在“O Level”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将进入初级学院继续学习两年,然后参加“新加坡———剑桥高级水准”(GCE Advanced Level 简称“A Level”)考试(这是一场凡是想进新加坡大学学习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的考试);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将进入理工学院学习三年,这些学生学完后也可以参加“A Level” 考试。

从新加坡的整个双语教育过程看,经过一次次的分流考试,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始终受到更好的教育,经过一场场的考核选拔,那些最优秀的人才始终得以培养重视。这就是新加坡精英制度在教育中的体现。这样就保证整个新加坡社会的发展以精英分子为核心,从而保证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位置。

2.实用主义

在新加坡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基本教育理念的支撑点就是实用主义。因此,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也蕴含浓厚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新加坡,实用主义成为人人信奉的“天条”,在语言选择上也不例外。当初英语被确立为重要语言后,许多华人家长以各种理由在家里拒绝说华语,纷纷把孩子送到英校,移民到不必学华语的外国去。如今,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新加坡人又掀起学华语的热潮,这和他们当初积极学英语并无本质区别。尽管新加坡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新加坡语言,但实际上由于英语的实用性,英语一直是新加坡事实上的官方语言。

结语:

由此可见,我们要变革中国的外语教学,就要在教育上坚持“英语+X语”的双语政策,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在当今世界,英语确实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最强势的国际语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英语教学。同时要防止由此而导致国民对本土语言和文化自信的消减。这就是新加坡双语教学带得我们的启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国的国情与新加坡的国情不尽相同,但是新加坡蕴含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完整双语教育体系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其分流制度,师资管理、教学手段、语言环境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也值得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灵活应用。参考资料: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篇5

双语教学中的双语比例适合度定量模型研究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课程的“双语比例适合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建立评价等级集和模糊关系矩阵,并针对“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双语比例适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确定该门课程是否适合实行双语教学,还得出了相应的“双语比例适合度”,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 者:王庆军 吴自德 WANG Qing-jun WU Zi-de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09 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2(5)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双语比例适合度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双语教学汇报材料 篇6

乌什县阿合雅乡中心小学

近年来,乌什县阿合雅乡中心小学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关于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工作安排部署,在乌什县委、政府的关怀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探索“双语”教育的新方法,切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进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基本情况

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37年9月,总占地面积18305平方米,隶属于阿合雅乡10村小学,“双语”教育雏形初始于1993年9月,是一所“双语”教学起步较早的民族小学。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努力与创新发展,2003年9月起实行民汉合校,混合编办,目前学校有在校生715名、教学班18个。其中,汉语教学班11个,学生数436名;双语教学班4个,学生数155名,民语言教学班3个,学生数124名。教职工36名,其中汉族教师21名;少数民族教师15名。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克服过去学校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一些对口单位的援助,阿合雅乡中心小学首先保证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投入,为“双语”教学班配备了电视机、VCD、录音机、磁带、语音室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保证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由于阿合雅乡地处自然环境较差,造成“双语”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强,为了留住这些“沙漠中飞来的金凤凰”,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7年,为阿合雅乡中心小学新建教师宿舍9套,总面积为306平方米,使教师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双语”教师教学水平为适应“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近年来,阿合雅乡中心小学牢牢抓住提高“双语”教师教学水平这个关键,不断强化培训力度。一是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通过互相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后,及时解决问题;二是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有潜力、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三个月至两年的汉语培训,学校先后组织8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级“双语”培训,7名教师参加了地区级“双语”培训。通过培训,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三)努力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双语”学习兴趣 为了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寻求“双语”创新模式,使学校每位学生与汉语“亲密接触”的学习环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学校在校园和教室的各个角落里布臵许多维汉对照的图片和文字,通过学校宣传栏、每周一句话、校园广播播放汉语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汉语,二是利用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汉语交流,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达到汉语听、说、用的目的。三是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演唱汉语歌曲,讲汉语幽默、笑话等,鼓励学生用汉语交流,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时时处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四是加强全校师生日常汉语交流,不论是在课间还是课余,随处都可以听见学生说汉语,为学生学习汉语创设了实践空间。

(四)注重教研,推进“双语”教育进程

我校以教研活动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一是成立“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定期对学生进行汉语学科知识综合测试,定期检查“双语”教师备课、上课、布臵与批改作业等常规工作,深入学生和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确保双语教学正常有序进行。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例如:在起初教少数民族学生识字时,由于孩子们对汉字的接受能力较弱,导致许多教师无从下手。后来通过集体探讨,我们就要求教师在教汉字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用手写,采用让学生口、手、脑并用的记忆方法,结果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积极推荐“双语”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能手、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

(五)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通过进一步分析乌什县教育发展形势和本校汉语教学发展形势,以及学生的汉语水平,大胆创新办学模式。

1994年9月,学校首次对新招收的一年级民族学生全部实施模式三教学。模式三教学的开展,使过去的教学中表现出不思进取、依纲纳本的教学现象得到了转变。学校积极提倡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探索如何创设情境和氛围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具、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等直观教学方法,采用挂图、播放录音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在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提倡少数民族教师尽量用汉语组织和进行教学,丰富教学表情、动作,给学生创造浓厚的汉语学习氛围。

三、取得的成效

自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双语班开办以来,先后输送出汉语毕业班13届,共培养双语兼通人才400余名,其中有8名学生先后考入了内初班,大部分学生经过更高层次的双语教育考入了各大中专院校。这些学生从学校毕业时都能够熟练的用双语进行交流。目前,已有许多我校毕业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2003年4月阿合雅乡中心小学被自治区评为“双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双语教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已辐射到周边城镇乡村学校,农牧民送子女学习双语的意识不断增强,双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

由于我校地处自然环境较差,造成双语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强,导致一个年级要换好几个教师,给学生的适应能力

造成极大的挑战,从而进一步导致教学质量提高的进程缓慢。

(二)、双语学前教育是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

过去由于家长让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意识薄弱,导致孩子语言接受能力较差,这给双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例如:过去我校新招收的双语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汉语,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以及听、说、用的能力都较差,往往要到三年级才能与汉族教师交流,而此时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因此说双语学前教育是双语教育的重要保障。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双语”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双语”教学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双语教研活动,合作探究、互助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兄弟学校 “双语”教学先进经验,为推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三)改革办学体制,增加办学容量。一是科学安排班额设臵,最大限度地吸收生源,扩大教育规模;二是通过交流经验、培训师资、示范观摩等活动,形成资源共享,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

(四)注重办学效益,提高办学质量。“双语”教育的发展即要有量的扩张,又要有质的提高,在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办学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办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使其规模与结构、质量达到统一,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

双语教学活动记录 篇7

英语和法语同为加拿大官方语言, 这是加拿大有别于其他诸多国家的一项特殊政策, 这一政策的制定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是加拿大国内英裔和法裔两大民族间矛盾难以调和的产物, 互相妥协的结果。实行双语政策不仅是因为英法双语的历史背景, 也是因为政治和社会事实。由此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民族平等是加拿大制定双语政策的原则。

自从1969年加拿大颁布《官方语言法》以来, 加拿大的双语教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尤其是魁北克省圣兰伯特地区率先试行的法语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得到了世界上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可, 还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得到推广和普及。同时, 它也堪称为“加拿大对世界的贡献”。本文将分析加拿大双语教育的形成, 双语教育 (尤其是沉浸式教育) 的定义、理念、分类和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等方面以为中国现行的双语教学提出借鉴建议。

一、双语教学

(一) 概念

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 使用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 (Immersion Mode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源于加拿大的双语教育实验, 也被译为“进入式双语教育”“浸润式双语教育”“浸泡式双语教育”。 (黄宗植, 2005:7) 沉浸式语言教育法是指将学生“沉浸 (Immersion) ”到第二种语言的环境中, 教师不但用第二种语言教授第二语言本身, 还用第二语言讲授其他学科课程, 因此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还是学习的内容, 从而培养出母语和第二语言一样精通的人才。

(二) 理念

第二语言能力加强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第一语言的学习;双语教学的实施要激发对学生的动机、自我效能和原认知;以第二语言为教学语言授课的学科, 不能对学校的整体教学产生影响;最终经由沉浸式双语教学, 提高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 提升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加拿大双语教学

(一) 形成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者雷特那高斯 (Ratna Ghosh) 认为:加拿大是世界上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最早的国家。 (汝信, 2004:341) 由于经济事实、语言事实以及移民的英语化问题, 当代魁北克法裔和非法裔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语言的冲突上。魁北克的英语人口只占全省人口的9%左右, 加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9%, 该省在60年代强调法语化, 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注重多元文化教育问题。 (沈银珍, 2006:60) 根据2001年普查的结果,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达到一千八百多万, 而法语才六百七十多万。在这种人口数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 法裔完全有理由担心自己的语言与文化的长期存在与发展。于此, 加拿大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1969年, 联邦政府颁布了划时代的《官方语言法》, 明文规定英语民族和法语民族同为“建国民族” (The Founding Peoples) , 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 享有同等法律地位。1971年联邦政府颁布了“两种官方语言框架内的多元文化政策” (the policy of Multiculturalism within the bilingual framework) , 该政策不仅有利于法语教育的发展, 也激励了所有少数民族保留、继承和传播他们民族和文化传统。1982年, 联邦政府颁布了《加拿大人权利和自由宪章》, 规定如果家长提出让孩子用法语受教育的话, 只要人数许可, 就必须在该地区创办法语班或法语学校。 (袁平华, 2005) 加拿大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双语教学, 推行民族平等, 文化无优劣之分, 同时也是加拿大社会自由、民主、平等的具体体现。

(二) 模式

加拿大的法语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普通法语课 (Core French) 、长时法语课 (Extended French) 和沉浸式教学 (French Immersion) 。这里主要讲第三种沉浸式双语教学。

这一教学模式根据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对第二语言的使用情况, 分为以下三种:1.部分沉浸式双语教育 (partial immersion) :双语教学的模式在总授课时数的50%以上;2.完全沉浸式双语教育 (total immersion) :双语教学的模式占总授课时数的100%。基于学科的双语教育 (contentbased bilingual instruction) :双语教学的模式占总授课时数的0%, 并以学科为语言学习课程的内容。3.根据其起始年龄阶段不同, 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沉浸式双语教育:从学前班到三年级, 80%法语, 20%英语授课;中期沉浸式双语教育:从四年级到六年级, 50%法语, 50%英语授课;晚期沉浸式双语教育:从七年级开始, 法语授课比例下降, 并且随着年级的继续升高, 法语比例继续下降。

(三) 特点

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的特点:

第一, 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 使学生的第二语言达到熟练程度的最低时间4到6年;第二, 沉浸式双语教育试验班的课程与其他同年级对比班的课程相同, 因此, 参加沉浸式双语教育项目的学生与其他同年级学生有可比性, 在学习普通课程时他们比其他将法语作为核心课程学习的年级学生没有优劣之分。第三, 双语教育的研究表明, 将两种语言分开即单独用一种语言教学比简单并用两种语言教学更为合适。第四, 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时间, 应该怎么分配才合适。最多的建议是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时间最低要达到50%。因此, 法语的沉浸式教育中, 法语作为教学媒介的时间占到50%到100%。第五, 沉浸式双语教育建立了教师的热情及家长的参与这两个双塔。第六, 法语沉浸式方法营造出相对程度同等的语言课堂。

(四) 成绩

根据上世纪70年代安大略教科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沉浸式教学是一项长期学习法语的教学方式, 虽说效果并不完美, 但比起其他两种形式的教学有效;学生对法语和法语文化的态度更加积极、更友善,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早期的沉浸式学生会有暂时、轻度的落后, 但不会对母语产生长期的负效应;在普通教育质量方面对比研究的结果也表明, 沉浸式教育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高于同龄学生。其他研究还表明沉浸式学生的学科成就和母语的学习都同时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学科双语教学中, 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学科内容学习、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还使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 先后被借鉴到澳大利亚、芬兰、日本等国家。由此可见, 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

由于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共同语言, 具有任何别的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地位, 从全国范围来讲, “双语教学”是指汉语和英语。本文也着重讲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双语教学。

我国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当中, 很注重引进国外的双语教学理念和模式, 尤其是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学是值得我国学习的经典模范。对于学习加拿大的双语教学模式, 1997年9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Linda Siegel同中方有关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西安建立“中国首创, 世界第一”的英语沉浸式大型实验的幼儿园。从那时到现在的十年发展中, 沉浸式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从时期上看, 从幼儿园到小学和中学, 并且在有些大学也存在双语教学。从地域上看, 由北到南, 由西到东, 几乎全国范围内都存在。尤其是当今的“英语热”在有的地方看似有点疯狂。沉浸式双语教学已正式列入“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1999年专项任务项目”。由此可见我国的双语教学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由“英语热”还可以看出双语教学也得到大众的支持。

四、我国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教育相同之处与

不同之处

我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 了解他国文化, 在母语的基础上同时利用两种语言。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是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双语教育, 强调的是平等的教育机会, 提高两种语言的水平, 培养会双语的人才。

我国与加拿大双语教育相同之处在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促进民族团结。但是从两国的国情来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加拿大人口约两千八百万 (1995) , 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人口使用英语 (称Anglophones) , 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口使用法语, 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在加拿大英语被称为多数人语言, 而法语则被称为少数人语言, 但不管英语还是法语, 都是加拿大绝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或母语。但在我国, 英语是一门外语。所以, 加拿大英语和法语的双语教育和我国的汉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多数人语言和少数人语言的双语教育, 并且这两种语言都是在各自的社区里的第一语言或母语。在我国进行的是汉语 (即母语Mother Tongue) 和英语 (即外语Foreign Language) 之间的双语教学, 这两种模式在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很大差异。

五、结论

在政府的支持下, 加拿大的双语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得到发展, 同时在国内外都取得很大的成绩。加拿大双语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新颖, 并且其双语教育具有跨文化性、民族性、平等性、差异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我国也引进了加拿大的双语教育模式, 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根据国情, 我国和加拿大在很大程度上不同, 所以我国应该一方面借鉴加拿大的教学经验, 另一方面应该从实际出发发展双语教学。以下就针对我国的双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支持:双语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 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教学, 比如:加强师资力量, 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等。2.目标明确: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 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3.学习氛围:比如:组织外语活动如外语角、外语报刊、外语竞赛等。让学生“浸身”或“半浸身”在外语环境中。4.借助汉语中介:学习外语, 利用母语的中介作用, 让学声能更准确而有效地学习外语。

参考文献

[1]黄宗植.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M].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5, 7.

[2]汝信.加拿大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41.

[3]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60.

浅谈双语教学 篇8

一、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情况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仍然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很多语言现在正在成为濒危语言,不管是本民族语言已成为或即将成为濒危语言的民族还是不会使用或极少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都需要进行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这两方面的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双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双语教育是保存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双语教育可以通过传授母语使得民族的语言得以延续下来。另一方面,双语教育有利于掌握主体民族语言从而更好地吸取、接受主体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是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作为民族特征的语言是一个民族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民族之间、民族成员之间交流信息、传承文化和知识经验、维系民族认同感的媒介,促使民族成员之间在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产生同质性和一致性。

三、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需要

汉语是中国各民族的族际交际语。汉语之所以成为各民族的共同交流语言,成为全国通用语言,是由它的社会文化价值、使用范围及其影响等因素决定的,一个民族如果不通晓汉语,就无法与外界交流,当然也很难发展。如果不加强汉语的学习,那么语言交际方面的不适应性会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会引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障碍,尤其在走出少数民族地区后,由于语言的不通使他们很难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交际范围,严重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使他们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挑战,也无法融入当今社会。

四、双语教育也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汉语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生活交往的通用语。实施双语教育,执行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不仅尊重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化,而且为各民族培养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保证了各民族的和睦相處。

总之,双语教育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是可行的。

上一篇:最好的状态作文450字下一篇:谈心活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