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

2024-05-10

唐朝的中外文化(精选8篇)

唐朝的中外文化 篇1

沽源县小厂镇寄宿制学校 赵维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概况,知晓其典型例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响;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通过听讲,研读课文及相关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

感受、崇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求法体现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了解居当时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本课三大历史事件,重点是遣唐使与玄奘西行;以此为例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三 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 5

2008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访问了奈良县(奈良古称平城京,唐朝时为日本国都),会见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这是胡锦涛主席同荒井正吾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为遣唐使吗?鉴真在日本备受尊崇,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又是为何?

(二)新课展开

整体感知:读《唐朝中外交通图》

唐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政治制度,高度繁荣的文化,博大开放的胸怀,不仅吸引着周边少数民族,也令周边邻国仰慕。大唐盛世对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对外来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上节课我们也了解到,唐朝时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唐朝为官者为数不少,长安城内波斯商人聚集,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遣唐使

/ 5

Ⅰ自读课文:遣唐使 部分 结合教材思考讨论: 问:什么是遣唐使?

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Ⅱ 史料研读:

(1)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 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

结合材料并教材归纳遣唐使的特点?

人数多,规模大,呈使团形式;批次多,往来频繁;人员组成全面,便于开展全方位学习。

(3)查看下表,观察教材《日本的和同开宝》图:

问:遣唐使的历史影响?一目了然。对日本国家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鉴真东渡

除了遣唐使西来求学,亦有中国文化使者东渡传法,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中国高僧鉴真。

/ 5

Ⅰ速读课文,及【相关史事】栏目内容,了解鉴真事迹。补充材料:

当时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术的局限和对季风规律掌握的差距,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和尚道福、义向、圆载先后在遣唐和归途中为风涛吞没。没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是不敢扬帆启航的。…… 唐招提寺建筑群,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他依靠嗅觉辨认药物,定名称及疗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Ⅱ 以郭沫若诗总结:(学生齐读)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朝时,朝鲜半岛的新罗、中南半岛的林邑等国与中国交往也非常密切,新罗使者、留学生甚至超过日本,先进的唐朝制度、文化对他们影响巨大,并且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儒家)文化圈。

玄奘西行

遣唐使、鉴真东渡显示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核心是唐文明传播日本,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敬重。唐朝与天竺的交往也非常频繁,“天竺”是唐朝时对今印度半岛的称呼。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成为历史上中印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玄奘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Ⅰ(提示学生注意教材正文说明)(教师询问并讲述)玄奘在全国各地从师学佛,通过学习,许多佛典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解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为明佛理真谛,决定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求法。玄奘西游的时间是?贞观元年。他的西行求取真经、弘扬佛法之路可分为四个阶段:

艰难险阻,四年跋涉,初到天竺 →遍访名寺,游学十年,名扬天竺 →谢绝挽留,二年归国,宰相相迎,天子召见→潜心译经,凡十九载,弘扬佛法,交流文化

指导学生读《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注意其中经过的重要地点河西走廊、4 / 5

葱岭、曲女城、那烂陀寺等。并结合上述提纲简要介绍相关史实。

Ⅱ总结:玄奘西行的贡献:一是取经、游学、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地一百多个国家的历史,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Ⅲ 教材问题思考:鉴真和玄奘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你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学生自由回答)

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分析探究(难点突破)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Ⅰ 读《职贡图》(反映外国使节纷至中国,向唐朝皇帝进贡)并课后唐朝墓葬出土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图片。

思考:这些反映了什么?(唐朝时中外交往的广泛、活跃。)

Ⅱ尝试分析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分析总结,教师给以适当引导)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各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创造了前提;(盛唐气象)

(2)唐朝实行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儒道释共存共荣,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在这时传入中国)(3)唐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高度自信,胸怀博大;(4)发达的陆路海路为中外往来带来了便利。

四、课堂小结

唐朝的中外文化 篇2

任何工艺品的产生都与它所处得独特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唐朝陶瓷的兴盛与唐朝所处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下面就从唐朝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一角度来探讨唐代陶瓷兴盛的原因。

一、文化宽容政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一) 唐朝文化宽容政策

唐朝文化宽容政策陶瓷艺术呈现品种丰富、瑰丽多彩的面貌是基于道, 儒齐肩、文化宽容政策造就的, 这种活跃场面促使唐代在思想意识领域方面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 这种开放政策促使唐文化及陶瓷向着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

尽管李渊、李世民父子出身于北朝的关陇军事集团, 但是北朝基本上为胡人政权, 所以李氏父子因为害怕被怀疑成汉族身份, 又为了提高李唐政权的权利地位, 在当时就选择尊李姓的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李渊后来宣布:道第一, 儒第二, 佛第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道家在唐朝中的地位。

(二) 唐朝文化宽容政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科举制度, 这一政策后来得以继承和发展。在唐代, 儒家的地位在唐代初期就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我们都知道, 儒教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孝,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这种思想使得从两汉、六朝以来就非常盛行的厚葬延续到唐代, 而正是这一延续使陶瓷业尤其是三彩釉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 佛教势力也开始渐渐发展起来。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土后, 其势力逐步蔓延扩大。到了唐代, 其蔓延速度更是快得惊人, 据记载, 唐代佛教已经发展的十分强大, 佛教系统体系也更加完善, 自唐朝建立以来, 除武宗灭佛外, 其余全部是崇佛, 由于佛教佛理本身非常重视逻辑严密的论证关系, 这给儒道的思想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和威胁, 所以儒、道不得不在多方面向佛教学习。

在唐朝一时期胖女俑便是当时社会女性以胖为美的逼真写照。其衣饰线条的飘逸流畅与气质的高贵典雅, 不失为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但是道、儒两家的思想的存在都发展了那么长时间, 最后所说的佛教的发展也必然得到儒道的支持, 因此道、儒、释的融合便成为唐代思想的主要特色。

外来风气下的陶瓷精神气质

(一) 唐朝风气中的外来风

唐朝风气中的外来风在上一节中, 我提到了中国唐朝宽容的文化思想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但是, 由于唐朝实行非常宽松的对外政策, 所以外来文化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说, 唐朝的对外政策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划分为2个阶段, 安史之乱以前, 唐朝社会盛行胡风, 由于许多皇帝与北朝有着密切的联系, 使得整个社会明显带有鲜卑和匈奴背景。安史之乱以后, 唐朝整个风气有所改观, 如脱胎换骨一般, 其精神气质焕然一新, 在当时的整体精神气质中我们可以看到饱满和阳刚之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使得整个社会气氛非常轻松自由, 这使得人们愿意接受外来文化。在这种独特的风气的影响下, 唐代中前期的陶瓷造型往往具有圆浑饱满、器宇轩昂、气势磅礴等特点。

由于唐太宗、高宗连年的扩展自己的疆土, 使得西域最终为唐朝所控制, 这使得对外交易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传入到中原, 胡乐、胡舞、西方金银器等文化艺术就是在此时传入的。

(二) 外来风气对唐朝陶瓷的影响

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唐代陶瓷带有浓郁的西方情调。唐代陶瓷中许多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异域风貌, 比如造型、图案、装饰等。青釉凤首龙柄壶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初唐时期的陶瓷作品, 该壶的壶口和壶侧都有象征着汉族传统的吉祥装饰, 壶身的形状结构是中东地区的铜瓶常见的样式。壶体表面被联珠、宝相花、蔓草纹装饰的满满的。一个满脸髭须、深目高鼻大力士形象更是中东波斯一带金银器常见的装饰图案。

由于唐代烧制瓷器的迅速发展, 陶瓷的使用与往年相比更加普及, 陶瓷的品种也越发多样, 从茶具、酒具、文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到处可见。瓷器的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 制作精细, 远远超越前代。种类的增多使得生产陶瓷的窑也随之增多, 其中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为唐朝两大瓷窑系统, 这两者统称为“南青北白”。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 主要生产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 主要生产白瓷。

唐代陶瓷器也受到了西亚波斯文化的影响。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龙柄凤头壶, 造型巧妙, 器身堆贴瑰丽纹饰, 壶盖塑成一个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 与壶口相合, 由口沿平底部连以形状生动活泼的蟠龙柄, 这是唐以前所未见的新样式。双龙耳瓶的器形, 也同样可以看出是吸取了外来“胡瓶”的特点, 壶身与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鸡头壶大体相同, 无头, 而用一对龙形耳作为装饰, 这种双龙耳瓶与凤头壶均盛行于初唐。

三、茶文化及文人对唐代陶瓷的影响

(一) 唐朝茶文化的兴盛

唐代陶瓷业的质量大幅提高后, 引起很多文人墨客的关注, 随之而来带动饮茶业的迅速发展。受茶文化的影响, 唐代人对嫩绿的纯茶色非常钟爱, 制陶师们将这份喜爱很好的反映到陶瓷器皿中, 一些瓷碗通常为青白色。《茶经》为唐朝非常著名的茶著作, 这里面列举了煮茶、饮茶的器具, 并对各种陶瓷茶具哪些宜茶哪些不宜茶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文章指出:“越州瓷、岳州瓷皆青, 青则益茶, 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红;寿州瓷黄, 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 悉不宜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唐代人们对茶的认识不在停留在解渴这一初级定位, 他们更多的把品茶放在第一位, 这从陶瓷器皿中的盏托中就能得到体现, 在唐代, 人们不仅广泛使用饮茶专用的盏, 而且还开始使用了盏托, 这正说明品茶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另外, 据史书记载, 唐朝人们不但达到了“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的实用目的, 还增加了装饰性。这更说明当时的人们不光是为了饮茶, 更多的是在“品茶”。

(二) 文人对待陶瓷的态度

由于文人墨客青睐瓷器, 为生产自己满意的瓷器, 另外唐代达官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开始挑选质地优美的陶瓷, 据调查, 越窑在唐朝后期开始大量生产“秘色瓷”,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进贡的瓷器, 这种瓷器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当时贵族阶级对陶瓷的喜爱程度, 同时也为宋代官窑系统的观赏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吸引了很多文人工匠, 他们大都以工匠的身份参与到陶瓷的生产中, 并在陶瓷上题诗作画, 提高瓷器的品味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

(三) 茶文化与文人对唐代陶瓷的影响

由于唐代陶瓷在造型与装饰上面都处理的非常好, 加上唐代陶瓷的主题通常为具有生活的主旨, 使得唐朝陶瓷的造型装饰都非常得体, 风格也非常明朗。造型简沽, 线型流畅、灵巧, 如有一陶瓷茶具, 这件茶具的外表是用玉青釉作底色的, 表面上绘有梅、兰、竹、菊的画面, 从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另外, 茶具设计时, 还可注重运用不同材质进行配套设计。具体表现在:动物装饰题材的陶瓷渐渐被以线为主的卷草、莲花、牡丹等生活气息浓厚的植物纹饰所替代;器型也由汉魏的仿动物器型渐渐转向仿植物器型, 制成瓜形、花形。

四、总结

瓷器作为日常生活器皿与时代和社会的外来风气密切相关。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 促进了茶具的发展。唐代的陆上与海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瓷器的发展, 当时出口商品中的瓷器大量随之销往国外。为适应外销的需要, 以及西亚文化的影响, 瓷器的造型、纹饰也吸取了一些外来的因素。

当个有文化的唐朝人 篇3

唐朝普通话到底什么味儿

唐朝的普通话是什么模样?很多人想当然,觉得既然现代普通话是以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话为基础发展出来的,那么唐朝普通话,大概也就跟首都长安的本地方言差不太多吧?

哼哼哼,大错特错啦。

您要不信,穿越之前咱们就先搞个集中加强恶补培训班,让您学会一口标准的唐朝长安语音——当时叫“关中秦音”——然后再开始时间旅行回长安去,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穿越初落地,您发现自己姓唐名穿,是一位世居长安的中级官员,业务能力平平,人缘不错,见谁都能打招呼说上话,成天跟朋友同事一起喝酒吃饭。好了,前半天您是在自己家里混,跟亲人、仆人都说秦音,毫无障碍,大家腔调一致。可等您饱餐完一顿,走出家门去官署上班,麻烦就来了。

进衙门,看到一个老家在江南的熟人同事张三,人家是正经考科举、进士出身来做官的。您笑眯眯地打招呼:“三郎万福。”

张三一愣,寻思您大概没睡醒,还以为在家里呢,口音一时没倒过来,也就客客气气地回一声:“螳螂面部(唐郎万福)。午食否?”

您脑子里飘过午餐案上那几盘大菜:清蒸蒜泥猪肉、生鱼片切……、煮驴肉丸子……忙不迭点头炫耀:“已鸡(已吃),已鸡嘟(猪)、鱼、驴,还有咩(米)饭……”话没说完,张三再也忍不住,当场哈哈大笑。

这时候旁边一个官员李四听见笑声也走过来,问出啥事了,张三就把您刚才那句话按字音学说了一遍。这位李四脑筋转得比较慢,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唐郎莫不是说:已鸡兜(猪)、哟(鱼)、喽(驴),还有美(米)饭?”

说完,老家在山东的李四也笑了起来。张三点头认可李四的发音——因为他俩说的才是在官场上通行的“普通话”,或者更确切点叫“官话”“正音”。您那满嘴“鱼”“驴”的,倒是跟现代普通话比较接近,可在唐朝就算是“首都本地土话”,跟卖菜的、种地的、开饭馆的、家里仆人、上门化缘的僧人之类说这种“秦音”正合适,在官衙跟同事官人们这么说话,不被嘲笑至死才怪。

那么,唐朝的“官话”,到底是以什么地方的语音为准呢?严格地说……其实它跟当时任何一地的方言都不大一样。

您在衙门待了半天,听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互道“面部”(万福),斯斯文文、抑扬顿挫地用这种官话交谈办事。听时间长了,您会发现两点:

1.虽然大家相互之间交流顺畅,但不同地方的人,所说的官话发音还是颇有不同的,就像我们现代普通话推行力度都这么大了,社会上还是存在着所谓川普、广普、温普……

2.各位官员说话时的遣词造句,当然不会跟书面语(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唐代文言文)严格保持一致,但是似乎跟正常人在家里说话也不太一样。说好听点叫“出口成章”,说难听点略似现在的公文体、官腔套话,大家都是文绉绉的,之乎者也的,句式语法过分规矩整齐,很少能听见零碎的口头语或残句。

您觉得别扭吗?其实大家也都觉得这么说话不舒服,真的……如果运气好,下班以后各位官员家里的仆人来接各自主人,您仔细偷听一下张三、李四跟自家老佣人说话,很可能会听到山东大汉李四正粗声豪气地讲着跟官话差异很大的方言,而江南书生张三口中快速流出的吴语更让您如听鸟鸣、一个字都不明白。别人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官话这玩意儿嘛,都要经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

唐朝也背小九九

要成为一个唐朝的文化人,最基础的幼儿启蒙教育仍然不可或缺。特别是那些打算穿越成婴儿从小在唐朝长大的,“上学发蒙”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发蒙?对,唉,不是您说的“昏头昏脑”的“发蒙”啦,这里的“蒙”字要读二声,是“启蒙”的意思,在古代是指幼儿刚刚开始认字念书的过程。

您觉得小孩子学认字、写字、背诗文没什么可说的?太天真了吧,不信您数数自己能背出多少古代幼教内容?看这张口就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您穿越的时代是武后之前,李白恐怕还没生出来呢。

或者您打算仿效什么历史正剧,让唐朝的儒生学童们开诵《三字经》《百家姓》,谢谢,这两部书唐朝都还没有呢!

老老实实的,您还是跟着亲身体验一下唐朝儿童上学的过程吧。

先说上学年龄,这个在唐朝没有统一规定,全由家长们做主。根据孩子的智商高低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学读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从四五岁到十几岁都可以,极端情况,比如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据说到了18岁才开始读书认字,也没耽误人家成名成家。

请人看黄历挑了个宜发蒙入学的黄道吉日,家长带您去村学拜见老师,给供在学堂正中的“文宣王尼父”孔夫子牌位叩头行礼,完成一系列入学仪式。在学堂里找个书案坐下来,先生可能先教你写几个简单汉字(比如自己名字),也可能先教你背一首最简单的五言诗。等到上了几天学,对教学环境比较熟悉了,正式进入用功阶段,当时最流行的启蒙教材就纷纷登场。

首先要介绍的是抑扬顿挫、十分好听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这部跟《三字经》《百家姓》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经典启蒙教材的《千字文》,不知道您穿越之前在现代听过学过没有。所以,如果您穿越到了宋朝以前,别动不动就拿“人之初”和“赵钱孙李”来卖弄,真正好用的是《千字文》,在古代现代知名度都挺高。还有一部书也可以用用,是西汉人史游写的《急就篇》,不过似乎知道这部蒙书的现代人就不多了。

对啦,《九九乘法歌》也是唐代儿童要学要背的重要内容,这个发明得非常早,在春秋战国已经见诸文献了。不过要提醒您,您要是按现代习惯从“一一如一”开始背到“九九八十一”,那在唐朝真的算“倒背”,因为唐朝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一路从大往小背的,好玩吧?

您说这不习惯,您就喜欢从小往大里背。小心,看先生的棍鞭戒尺“嗖”的一下就抽过来了——别躲啦,躲也躲不过去,因为在唐朝“体罚”这种事太常见了,学堂里很少有哪天听不到淘气学生的号哭声。

书房里没有线装书

穿越回唐朝立志要做个文化人的您,在接受启蒙教育以后,很快表现出不错的读书天赋,这让您的家长也很高兴。一咬牙一跺脚,父母决心下血本培养您读书考科举将来去做官,于是在各个方面都为您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某一天,家里通知你,专门腾出了一间清静屋子给你作为“书房”,已经布置完毕,以后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写字念书诵习典籍了。

家里为您准备的书房里,到处放置的是一袋袋、一堆堆、一轴轴、一柱柱类似于考试卷子的东西。一踏进这地方,您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魔鬼几年,没日没夜疯狂地做模拟题的苦逼日子里。而且环顾整间房,连一本长得像您预想中的“书”那样子的东西都看不见——这不但是要考试,还是闭卷考不让抄书呢!头皮发紧要炸毛了吧?

拍肩,放轻松,别妄想过度。这房间满堆的圆柱体纸卷就是唐朝的“书”啦,不信您取过一卷来展开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五经正义”等知识内容,而不是“已知XYZ”等考题。至于您所熟悉的、在所有“古装剧”里从大禹治水到溥仪退位四千多年间持续出现一成不变的那种“线装书”,在唐朝那是基本看不见的。

您失望了吗?还想着轻轻开启纸匣,优雅地取出一册麻线装订的蓝皮书,矜持地翻开薄薄的泛黄的纸页,凝神诵读纸上那些从右至左竖印在朱丝栏里的墨字,嗅着满页书香,不时呷一口清茶,魂游宇内,神交古人?可惜呀,至少“翻书页”这种乐趣您在唐朝很难享受到,改成“卷书轴”比较可行。

现在我们拿出一卷书来仔细看看吧。您身边的书架上,有一束束平着堆放的卷子,也有一些盛装书的布袋,袋口开着,露出5支或者10支书轴。这种专门装书的袋子叫“帙”,形容书籍多的成语“卷帙浩繁”到现在还很常用哦。

露出袋口的书轴上,吊系着标签,您拈起一个标签来看,入手沉甸甸的,据说皇室藏书里有很多标签是用象牙做的呢——标签上写着“尚书正义卷四”,这是标明这一卷书的内容和次序。因为卷轴书打开查看比较麻烦,也容易弄坏纸面,所以为了便于快速查找书籍内容,在书轴头上系签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把这卷书抽出帙袋,您看,最外面一层粘裱着布帛或硬纸,这个叫“褾”,作用类似于我们给课本包上的书皮,既能保护书籍也能装饰外观、彰显个性。书皮外沿还要连上一条丝带,用来把整卷书捆缚住,以防止纸张随便散开损坏掉。

纸卷完全展开以后,在末尾那里,您终于能看到“书轴”的全貌了。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纸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缠在这根轴杆上,收起书时以它为轴心向前卷动。普通廉价书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随便用用,稍微讲究点的,会给轴身两头另装上“轴头”,用木头雕出好看的形状,涂上油漆啥的。因为两端的“轴头”是始终突出在整卷书之外的,把它们搞得讲究些,整卷书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待续)

摘自《唐朝定居指南》

森林鹿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 篇4

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闫秋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建立政权的情况;了解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取经等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以史实为例说明历史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②通过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说明唐代民族和睦相处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习运用史实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及和睦相处的重要前提。

② 通过学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及其影响,认识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并学习鉴真和玄奘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2.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①通过对唐朝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

二、学准备

教师:《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挂图;学生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业绩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西游记》

二、进行新课

(一)1、学生齐读第28页正文部分,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盛况。

2、《职贡图》,说明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到中国,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指出这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析图,加深对中外交往知识理解。

3、挂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下说明及图例,启发学生读图探究: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学生探究活动(上台指图说说),教师肯定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注意联系古老的丝绸之路等知识。

(二)过渡:我们首先学习唐朝时与中国近邻国家——朝鲜半岛上国家友好交往状况,引导学生自由读书:唐与新罗的友好关系(教师板书)。

探究:双方在频繁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哪些益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捕捉有效信息,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肯定。

(三)小结过渡:隋唐时期,不仅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国家交往密切,而且中国与隔海相望的日本交往也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部分。

看书后同学们提出问题供小组学习讨论、探究,小组不能解决的,大家共同来努力解决。

探究问题:

1、从哪时开始日本有使者到中国来?

2、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基本概况。

3、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生活有影响吗?

4、日本对唐朝是如何评价的?(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

5、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去的?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

6、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

7、鉴真前五次渡海状况,鉴真六次东渡说明了什么?鉴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8、比较日本钱币与唐朝钱币的异同,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唐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学生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然后《鉴真坐像》:

1、争对学生关心的鉴真六次渡海,让收集了这一资料的同学复述鉴真渡海故事(展开故事比赛也可);

2、师引导学生读32页的“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让学生明确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中日文化传播使者鉴真的敬意和怀念他。塑像回国“探亲”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四)上课时我们了解了玄奘高僧在天竺受到最高礼遇的故事,那么你还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有一学生讲述小学时学过的“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讲述玄奘决定在集纳天下名僧的法门寺——这一片莽莽苍苍(人才济济)的大林子,苦心潜修,研读佛经,终成一代名僧的故事。教师肯定:好,说的好!玄奘的确是唐朝高僧!

①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

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回答(略)

②学生合作完成课本32页“动脑筋”题:“你知道秦王是谁吗?”(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回答)

③教师投影《玄奘》人物画像:①介绍这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具体内容详见教师《教学用书》图画说明。②学生介绍玄奘西游天竺其他资料,通过介绍使学生对玄奘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

三、新课结束。

学生小结,谈收获及感想,置疑问难。

教师置疑: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与日本、新罗和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第一问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1、唐朝前期的繁荣和强盛;

2、当时日本、新罗、天竺的简要情况。

第二问,师引导作小结: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

四、课后延伸。

根据本课内容,排演“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历史短剧或历史小品。

板书设计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与新罗的关系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朝的中外文化 篇5

题目(中文)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以唐朝代的文化特征为例

系别: 经济系

专业: 金融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0801010248

摘要:盛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步步走高相适应下,审美文化也日趋繁盛,在崇尚进取、自由的盛唐精神影响下,一种蓬勃向上、雍容典雅的审美思潮被蕴育产生。而这种审美思潮一经与各种文化思想结合,产生出多元、丰富、兼收并蓄的盛唐美学思想。

关键词:唐朝;审美文化;传统文化

Abstract:Tang period,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ayu adapt to go tall, aesthetic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advocating enterprising, freedo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ng spirit, a vigorous and graceful and elegant aesthetic thoughts produced by aggregates yukon.And this kind of aesthetic trend with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as to create multiple, with rich, inclusive of tang aesthetic thought.Key words: Tang dynasty;Aesthetic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

——以唐朝文化特征为例

一、盛唐的音乐

在唐朝初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没有战乱之苦,这也是音乐能在此时期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过“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发展是无法比拟的。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并对后世有影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创作不但对中国的文化,也对音乐的发展打下的深厚的基础。

唐朝的音乐,无论是宫廷的、还是民间的,都非常时兴配乐演唱,而配的诗就是当时盛行的唐诗。唐代

是一个诗词盛产的朝代,出现一大批对当时,对现在都有影响的文人,并且他们的著作流芳百世。在原始社会中,诗、歌、舞是三者相结合的,到了唐代,虽然彼此分工的现象增多,诗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但诗人与音乐家的合作还是一定程

度上保存下去的。著名的诗人的大作,也都被人们广泛的歌唱。例如:刘禹锡的《竹枝》,王维的《阳关三叠》等。这些

诗歌的流传,不仅有文学上的作用,而且,由于它广泛在民间、宫廷的流传,也一定程度上地融合了民间与宫廷音乐。

唐朝音乐机构也是相当的庞大。它以分工之精细、规模之宏大、艺术之高超,列历代

之冠。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为太常寺。太常寺分为八署,其中掌管音乐的为“大乐署”和“鼓吹署”。大乐署主管雅

乐、燕乐,对音乐艺人的培训。每年大乐署都要进行考核,每满十年进行大的考核;根据成绩的好坏,决定职位的升降。

在此学习音乐的“乐声人”,要学习十五年,要会奏难的曲调五十曲以上,能够演出,才算毕业。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

音乐的要求已是何等的高。鼓吹署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

“盛唐之音”的形成,综合了多方面的历史条件,及历代对音乐所积累的经验。唐代的音乐能够在全国上下 的流行,也是音乐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并且整个社会达到了繁荣、鼎盛的时期,所促成的。这一切发展的结果,必然 会产生“盛唐之音”这一历史的盛况。

二、盛唐的舞蹈

五千年文化史孕育形成了中国舞蹈从感官娱乐到高度专业和分类详尽的艺术形式。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潮和文化发展的大融合必然造就出盛唐舞蹈的巅峰艺术形式,盛唐舞蹈的桂冠就是中国文化的桂冠。唐时期中华民族大融合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西域文化、西域民间舞蹈与中原舞蹈的结合,使得舞蹈在唐时期的发展具有了社会和文化的基础。

盛唐是我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伎乐舞蹈的全盛时期。当时,能歌能舞的乐伎遍及社会各阶层,有宫伎、营伎、官伎、家伎,蓄伎之风盛行。唐代舞蹈,也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

唐代伎乐以其惊人的创造力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致在唐代各种文艺作品——诗歌、传奇、绘画、雕刻„„中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形象,至今为人们所欣赏和神往。唐代舞蹈之所以能登上古代舞蹈艺术的顶峰,直接的原因是唐代舞蹈是以纯粹人体形式为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段,舞蹈以独立的表演艺术登上了艺术舞台。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舞蹈在唐代发展最为完善。唐代的舞蹈分类,以动作技巧和风格特征来划分,表明了舞蹈动作技巧体系的完善。唐代舞蹈编导,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大型群舞等,表明编导水平的成熟。

因此,唐舞的发展是大唐帝国借助其强大、开放包容、繁荣粗犷、气势恢宏的文化基础,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

三、盛唐的书画

唐代的美术,在六朝美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数量众多的画家的努力,创造了形象更为完美,主题更为明确,反映现实生活更为有力的艺术。唐代美术中,宗教美术与密切现实生活结合,杰出的美术作品具体地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例如菩萨像肉体丰满健康,而表情平静甚至是淡漠的。描写贵族,特别是贵族妇女的绘画着重其寂寞无聊贫乏空虚的生活。某些陶俑富有倾向性地发掘了一些人物的可厌的社会本质。这些都是唐代美术的现实主义的重要成就。

唐代社会各方面的蓬勃发展及激烈的变化,需要并且可能发展人们更多的才能与力量。杰出的美术家有高度的创造性,强烈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例如他们创造了极端繁华欢乐的净土和极端悲惨恐怖的地狱;创造了维摩与文殊紧张的争辩的场面,也创造了劳度差和舍利佛的激烈斗法的你死我活的景象;还创造了园林中高人逸士的闲适,深宫里贵族仕女的寂寥,创造了无数生活的形象和庄严的与优美的典型。这些意境和形象是美术史上重要成就。唐代美术中,艺术技巧有巨大的进步。人物的各种面型和表情的类型的创造,姿势动态表现更丰富自由。发掘并开始表现了自然事物:山水和花鸟的美的特点。唐以后的绘画善于选择生活中一部分富有诗意及戏剧性的场面,不是平板的描写生活,在构图上,远近透视和比例大小的趋于正确,在表现一定的内容及思想方面也更有力,人物关系不复是平列或接近平列的形式,也不复是以大小来分别主次,而是处理得更自然真实而且富于艺术效果。道具和环境在表达题材内容时也逐渐起了较大的作用。艺术技巧在盛唐以后完全脱离了幼稚的状态。唐代的代表性美术,主要是盛唐的美术,形象丰腴而又典丽,结构豪华而又紧凑,色彩绚丽而又调和,总之正如盛唐所代表的唐代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人们的创造力量的雄厚优裕,风格雄浑而又优美,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最杰出的古典艺术之一。

四、结束语

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中外古代桥梁文化的比较 篇6

中外古代桥梁文化的比较

关于世界第一座桥的建造,今天已经无法推想,但是从许多残迹遗址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古代桥梁的大致分布形态。世界上每种桥梁都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蜕变,而且几乎每种桥梁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至今。总体来看,古代桥梁大约可分为七种,分别是浮桥、栈道、悬桥、木桥、石柱石梁桥、悬臂木梁桥和石拱桥等。其中,栈道和悬臂木梁桥在西方并不多见。西方的古代桥梁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希腊罗马等地,还包括瑞典、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些国家。而中国的古桥则多建于川河星罗棋布的南方水乡,如绍兴苏杭等沿海之地。古代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因其跨越的区域过于辽阔,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久而久之,地域、民族和人文的差异从各个层面上影响了当地的桥梁建筑。进一步地,桥梁背后所折射的文化也呈现出各自的形态。这种明显度主要表现在中外的古代桥梁文化上。建造的目的

有河的地方就有桥,这句俗语向我们揭示了河与桥二者之间的关系——河是桥诞生的摇篮。而事实并不尽如此,但凡哪里需要跨越,哪里就有桥存在的合理性。这一跨越,也正是人类克服自然伟力的体现。所以人们建造桥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生活交通和军事交通),并借以消除空间距离的不可逾越。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生动描述蜀道艰险巴蜀闭塞,为改善人们生活,付巨大代价建成了栈道。早在马其顿时代,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又侵入印度。在印度河作战失利,被迫撤退。当时用皮筏内塞草成浮筒,用时联在一起,以便输送撤退的军队。可见某种程度上,战争发展了军用桥。

然而,古代桥梁的修建并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军事上的便利。从一些文献史料的记载上看,古人建桥有时是另有别用。我们知道,古代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人们对外界的自然现象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所以每当洪水泛滥、大潮来袭之时,古人总把原因归结到鬼神上。于是人们开始建桥,有的是为了祭神,有的则是为了祛鬼。这一点在中国颇为常见。例如广东陆丰就有一座桥取名为迎仙桥的。在东海镇,横跨东海,是陆丰县城连贯新旧墟的交通要道。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1524),其时为十三洞木桥。据《陆丰县志》载:“邑南门外当新旧墟间,长一十三洞,宋宝佑甲寅知县肖泰夫建。”民间相传当地水神肆虐,为祈求神明点化,迎接仙人常临人间驱邪造福而建。“仙桥夜月”为古代陆丰八景之一。在中国,桥梁被视为人与人沟通的象征,具有迎嫁送娶、行礼往来的用途。《诗经》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公元前1135年周文王迎亲,在渭河修建了浮桥。公元前540年秦公子鍼投奔晋国,在临晋故城西南蒲津关附近黄河上架浮桥。桥梁在构架两方的信任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跟中国民俗风气的浸化不同,外国的古代桥梁建筑往往侧重于宗教朝廷意志的表现。位于罗马城中跨台伯河的苏布里齐桥,因霍拉蒂斯·可克尔斯(Horatius Cocles)在桥头保卫罗马事绩而著称于世。后人对此曾歌颂不已。而到了中世纪时代,因宗教缘故而建桥更是风靡西方。例如捐助一座祈祷用桥,被认为是一种神圣而又慈善的义务。当时由牧师领导造桥,大家以为不仅可以减轻罪孽,而且还可阴功积德。桥梁建造的目的充分展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机制。由此,一时一地之风可以想见。建造的方式特点

古代交通不便利且通讯不发达,人们建桥的技术经验得不到广泛传播。于是人们靠自己尝试自己摸索,创建出一座座独具风格、因地制宜的桥梁。因为各地水文等地理环境不同,桥梁建造势必要考虑到地域性的差异。此外,民族风俗的多样性也会影响当地人民的文化心理接受的可能性。所以,古代桥梁结构模式的采取与功用和审美有关。应该说,一座古桥不仅仅是现今所呈现的模样。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它也许经历了多种结构模式。可能一开始只是浮桥,然后逐渐变为木桥,再到石桥。但无论如何,建造者始终有自己的审美倾向。中国古人比较崇尚古典美,所以其桥梁特点多是和谐、优雅和古朴。这种风格的代表无疑就是石拱桥。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宽9m,拱失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在技术和审美效果上,这类桥梁占有先天的优势。

西方人比较追求自我体现,所以其桥梁特点多是气势雄壮、雍容华贵。在文艺复兴时代,还有着一群科学家、艺术家帮助建桥。如达芬奇,他既是画家,还是数学家、理学家、桥梁家。所以,桥梁在西方也极具艺术特质。在威尼斯当地,有句谚语说“没有到过威尼斯,就不算到过意大利”,似乎威尼斯成了意大利的特色。而在水流纵横的威尼斯,桥又成了它的特色所在。其中有一座由大理石建成的利雅托(Rialto)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可见,西方桥梁与文化气息浑然一体。

与外国的古代桥梁相比较,中国桥梁除了分布在江河、深渊沟谷一带之外,还被广泛地采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桥韵风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那数量众多的桥,造型秀美,体量适中,色泽淡雅,风格各异。在园林的优美景观中,增添了些迂回曲折的观赏情致,而当地人们生活的闲适和意趣也就略见一斑了。文化形态的呈现

一座桥梁建成以后,它就与周遭的一切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跟其他建筑一样,每座桥都承担着历史的变迁和年月的变更。在这默默无声中,我们看到那残骸遗迹里古老文化的沉淀。因此无论中外,这一点都不能置疑。诚然,桥梁并不是纯粹的死物。有别于大理石那冰冷的温度,桥梁是鲜活生命的存在。而这生命的存在,分明是人文文化赋予的。换句话说,桥梁正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呈现。

中国古代桥梁,坚固优美,向来是人们笔下描写、歌咏的景物。加上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桥与诗文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像河北赵州安济桥,古今人们均称颂不已。“车马人千里,乾坤此一桥。良工玄绝代,巧构称殊桥。”明代陆健在《古桥仙迹》一诗中这样赞美它。

“代久堤维固,年深砌不隳。”唐代崔恂在《石桥咏》诗中,又这样称颂。

对于它的优美形态,清代祝万祉在《过仙桥》中写道:“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元代刘百熙在《安济桥》一诗中,更写出了它的动态美:“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中国古桥不仅自身很美,而且还和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元代诗人鲜于必仁,在《折桂令·芦沟晓月》中,对芦沟桥的景色作了这样的描写:“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临微波,车通远道,栏依长空。起宿霭千里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踏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此外,有关桥梁的神话、寓言和传说比比皆是。例如“尾生抱柱”、“牛郎织女会鹊桥”、“喝断当阳”等,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西方桥梁文化就稍微显得单薄一点,这可能与他们的审美情感的生发方式有关。中国古人较为内敛,自我情感不易外露,自然而然地转为神韵的体现。西方人比较开放高昂,崇尚自我表达,着力于逼真写实。所以,在刻意追求桥梁形态的唯美与力度时,他们放弃了可以激发想象力的建筑理念。

除了以希腊罗马神话为蓝本进行加工外,外国古代桥梁很少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中有些桥梁反而因军事战争和宗教宣扬而著名于世。民俗生活

所谓“小桥流水人家”,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小桥可以没有水,却不可以没有“人家”。或者准确地说,有桥的地方,必定会有人家的出现。发展至今,桥与民俗已经难舍难分,而且是相得益彰了。

在中国,主要表现在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上。作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桥梁常结合了民间的习俗,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纯真善良的愿望。

往昔春节期间,北京人“走桥摸钉”——抚摸故宫大门上的铜门钉;南方人“过桥走百病”,意在消灾祈福;江苏吴江水镇同里有小河15条,小桥49座。其中,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布列成“品”字形。人们将它们视为“吉祥桥”;孩子满月、青年人结婚、老年人满66岁等,都要从三桥上走一遭。当地人说:“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官运亨通)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农村的民俗风情,于此可见一斑——这一点在国外并不多见。然而有一种现象在古代东西方都曾有过,那就是桥上的贩卖。每当走在斑驳不平的桥面上时,我们可以想象到当年桥的两边该是多么的热闹繁华。在等级贵贱分明的古代,大概只有这一空间能容纳社会里那些贫贱的脚色。在中国,可能是卖货郎、乞丐和失意的文人。在西方,可能是卖艺人、小贩子甚至娼妇。以桥为依托,他们惨淡地经营起了各自的生活。小结

虽然中外古代桥梁存在着审美、价值、文化倾向的差异,我们仍不可以忽视历史上它们在文化上的相互交融和借鉴。应当说,它们的影响是双方互动型的。

中国古代桥梁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多样而优美的造型,早已引起世界各国人士的关注。在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其游记中多次介绍中国的古桥。葡萄牙人比莱奥特·佩雷斯、德国人冯·布雷姆·休杰吉斯特、英国人戴维斯等,皆先后于1577年、1796年及1880年到中国游览,并在他们的旅行笔记中专门介绍了中国的古桥。他们对中国古桥称赞不已,并对中国桥梁建筑工人赞不绝口。

中国古桥的建筑技艺对邻国影响更大。1675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执政时期,曾派人邀请中国桥梁专家前去讲课。在唐宋、明清时期,很多中国高僧和旅日华人,把中国的建桥技术带到了日本——日本的鸣潼桥、长崎的眼睛桥、锦带桥等,也是明清时期由中国人设计和建造的;而且,锦带桥还仿照了杭州西湖苏堤拱桥的样式呢!

至于西方对中国桥梁建筑的影响也是自不待言的。例如东汉时期,从西域往返印度取经,看见了悬桥和索桥。北魏僧人宋云惠生去印度,则看到了铁链桥。还有丝绸之路与西方的往来,海上航运与朝鲜日本的往来,使桥梁技术经验乃至文化,都得到影响以及借鉴。

唐朝的中外文化 篇7

何鲁丽在开幕式上致辞, 她说, 此次峰会的召开, 适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回顾与总结新中国企业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梳理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为了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即将迈上亲手描绘“十二五”美好蓝图的新征程, 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此次大会, 能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动中国企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李守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黄中平分别致辞。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就会议的主题作了深入阐述。他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解决“民富”问题是当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提出“十二五”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 第一次把消费拉动放在了第一位, 这实质上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富。解决“民富”问题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思考如何将“民富”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会后, 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和“民富”理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500余名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开滦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航工业集团领导参加了“艰难辉煌—新中国创业发展期企业精神培育与实践”的专题研讨;国家电网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恒源祥集团领导参加了“基因再造—传统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的专题研讨;海尔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参加了“走向世界—新中国改革开放期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论坛;ABB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康明斯集团全球副总裁和商务部专家参加了“他山之石—国外企业精神内涵与实践”的专题论坛。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家的人文修养”的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作了大会总结。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2010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并作了要点说明;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唐朝的中外文化 篇8

一、唐朝音乐文化的演变历程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将前朝后世的音乐文化进行了传承和转折。日本学者林谦三和岸边成雄都认为“唐朝音乐的繁荣盛况,非其他朝代所可比拟。”我国学者撰文指出“自宋以后,中国音乐再也没能望到汉唐之项背。”可见,唐朝音乐文化对前朝音乐进行了归结和发扬,对后世音乐进行了播扬和警醒。

(一)初唐时期的音乐文化

初唐的一个世纪里,音乐创作的进步与音乐思想的发展都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音乐思想积极向上、政策制度相互附着、艺术成就全面积累,一些新的音乐细胞和元素也处在孕育之中。初唐时期的音乐文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推动下,迈向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唐太宗时期。在当时,唐太宗与诸多大臣明确提出,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文艺形式都应该有益于政教、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君主的统治。在这一主张之下,初唐时期的政府、君主大臣,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文化的特征,将其与美学、文学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如,在唐太宗看来,“文质并重”是十分重要的,是社会发展历程中必须要遵从的文艺发展规律。这一带着明显“音乐美学”的艺术思想,为唐朝初期的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更重要是,唐太宗除了在政治上开创“贞观之治”,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外,在音乐思想上的主张也有独到之处。如,他主张“乐在人和,不由音调”,这种音乐文化思想在当时占到了一定高度。这是因为,“人和则乐”已经超过了单纯的音乐范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追求。因此,在当时,“百姓安乐,金石自谐”就被看做是“立乐之本”。可见,在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礼乐之教的氛围里,如唐太宗这般具有开明音乐思想的君主是绝无仅有;继这一次繁荣之后,到了开元、天宝、德宗时期,音乐文化不断兴起。经过了多年发展之后,李唐王朝的制礼作乐之事到了贞观晚期终于宣告完成。到了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唐朝音乐再次繁荣,《乐书要录》的编纂就是证明。

(二)盛唐时期的音乐文化

在唐朝,音乐文化事业取得第一次繁荣是在盛唐时期,当时的盛唐音乐成为后世竞相模仿的典范。这一时期集大成于唐玄宗。在当时,随着唐朝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政治的持续安定,“开元盛世”第二次开创了李唐王朝的新纪元。加之在经过了近百年的音乐创作实践与理论积累之后,唐朝社会的音乐艺术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盛唐的其他文学形式也获得了高度繁荣,唐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盛唐时期,甚至出现了一个以歌舞为重要标志的音乐文化艺术的整体发展高峰。当时,文人墨客比比皆是,音乐人才济济一堂,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艺都名家辈出,令人叫绝的作品不断涌现。不论在歌唱方面,还是在器乐演奏方面,作曲方面,都呈现出了“名家辈出,群芳竞技”的局面。此外,在唐玄宗时期,唐朝音乐制度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多次重大变革,比如对当时的“九部乐”进行了调整,对皇家乐署管理机构进行了扩充等。在盛唐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都积极吸收与容纳外来音乐,使音乐文化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三)晚唐时期的音乐文化

前文分析中看出,盛唐时期音乐文化的繁荣是在大量不正常偶然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甚至受到了国家意志的直接影响,是音乐文化的极端表现,而这样也正是唐玄宗晚年穷奢极欲的反映。到了晚唐时期,社会动乱加剧,在战乱的破坏下,加速了历史文化的瓦解。在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管理方面,隋唐大曲与隋唐俗乐调等理论都被肢解,最终淹没在晚唐的历史断层之内。所谓盛极而衰,晚唐音樂的凋零与之前的皇朝异曲同工,类似的遭遇被再次上演。比如,在晚唐时期,虽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但内忧外患并未停止,更多不稳定的因素冲击着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体系。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朝臣朋党、将帅离心成为家常便饭,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步履维艰,在遍地荆棘之中试探性前行。

二、唐朝时期音乐文化管理的时代特征

大量研究表明,唐朝音乐在我国音乐文化历史上是一座了不起的丰碑,将我国古代音乐带向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而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繁荣景象,与该时期音乐文化管理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音乐功能的管理

唐朝音乐以抒情为主,以叙事为辅,对人物造型、场面陈设十分讲究。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唐朝对音乐功能的管理十分注重。此外,由于音乐表达内容具有不确定性,音乐文化不但要独立成体系,还要与当时的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比如与名家的诗作和舞蹈联系在一起)。在唐朝时期。音乐文化和舞蹈文化的结合最为紧密。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唐朝燕乐里的坐部伎与立部伎。坐部伎的风格幽雅、抒情烂漫,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相对细腻,十分注重个人的表演技巧。虽然表演人数有限,多为十人左右,但因其大多具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在当时社会广受推崇。此外,立部伎的音乐气息更为浓厚,在表现手法上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表演人数也更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唐朝音乐功能管理的目标和特点。

(二)对音乐场所的管理

在唐朝时期,对音乐表演场所的管理表现出了十分灵活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燕乐一般集中在宫廷、官府和仕宦府第地方,而民间音乐一般集中在寺庙。此外,教坊作为唐朝设立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负责雅乐之外的音乐、歌舞和百戏的教习、排练以及演出等活动。以现在的角度看,就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音乐机构。在唐朝初年,教坊从设九部增到了十部,到了高宗时期就又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因此,到了玄宗时期,朝廷大宴都由坐部伎和立部伎共同演出。在此基础上,唐朝音乐歌舞的表型形式与表演内容也极大丰富。比如,除教坊外,玄宗设立梨园并亲自参教。自此之后,宫廷燕乐不断繁荣,积累了大量音乐歌舞,为唐朝音乐的滋生和成长创造了条件。

(三)对音乐属性的管理

唐朝音乐文化是以燕乐的兴起为标志,当时这一音乐属性决定了整个李唐王朝在音乐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时,官府对宫廷燕乐属性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虽然不乏歌舞大曲、声乐、器乐,也将民间的百戏、散乐等体裁形式加入其中,但从属性上讲,这些音乐形式和音乐表演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如,《霓裳羽衣曲》在唐朝时期是最著名的歌舞大曲,而这一形式被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按照印度《婆罗门曲》改编而来。作为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要求舞者身着华丽羽毛和裙裾,将音乐与舞蹈合二为一,如入仙境一般;再如,当《秦王破阵乐》引入到宫廷宴享中时,李世民情不自禁起身,大臣也起身助兴,这说明唐朝对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其加以管理和调整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对音乐形式的管理

在唐朝,歌舞是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实际上,“歌舞大曲”也叫做“大曲”,是综合器乐、歌唱与舞蹈的“混合体”。在“大曲”之中,一般会包含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因此,此类歌舞形神兼具、内容多彩、结构庞杂、变化繁复,对舞蹈设计者和音乐创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只有别具匠心和宏观把握,才能将这种艺术形式演绎到位。因此,此类音乐形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无论在隋唐时期的雅乐、清乐还是胡乐、坐部伎以及立部伎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至今,唐朝时期的歌舞大曲曲名还有数十部得以保留,如《绿腰》、《凉州》等。从保存下来的史料看,唐朝时期对“大曲”这种音乐形式采取了灵活的管理方式,“歌舞大曲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宫廷燕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唐朝时期音乐文化管理的体制与现实观照

(一)优化管理和考核制度

唐朝时期,官府對音乐艺人的训练和成绩考核十分严格,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所有音乐艺人要遵守。在《旧唐书·职官志三》中就有记载:“凡习乐,立师以教。每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申礼部”。也就是说,任何音乐艺人都要参加考试或者考核,“核其名数,分番上下”,以此来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也可以看到,在当时,“大乐署”中的考核不但对学习音乐的乐人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教导学生的乐师也要进行考核,严格的管理“出口”和“入口”。比如,对乐师的专业业务考核是每年一次,这属于“小考”,考试成绩被分成不同等级,上报到太常寺“礼部”。而过了十年,又要对任教的乐师进行“大考”,按照成绩水平决定其职务的升、降或者罢免。在现代音乐文化管理中,也应该根据国情,制定上升和退出机制,强化音乐人的竞争性,以便对音乐事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二)尊重音乐人才

比如,唐玄宗对音乐艺人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乐艺人的社会地位,也促进了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比如,音乐家李龟年、舞蹈家公孙大娘等广受人们推崇,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吴带当风”的画家吴道子也受到了社会的重用,除“曾侍奉宫廷左右”外,其音乐成就也得到了时人的羡慕和推崇。此外,被誉为“草圣”的书法家张旭、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李誉等,都是当时的朝廷命官。他们的文学造诣和音乐思想对后世的音乐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

(三)营造音乐的“全国体制”

唐朝时期,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其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尤其对音乐教育的管理。在当时,打破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音乐教育对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开放。即,唐朝的音乐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全社会,具有“全国体制”的意味。比如,在教育管理层面上,官府就做出了明确规定:“各里置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全国九万所的“乡里之学”中,虽私人办学兴盛,但私塾的数量与质量处于较高水平,而这也直接或间接的对唐朝音乐文化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现代音乐教育事业而言,也应该对此加以仿效,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音乐教育,而不是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才能在培养人们的音乐素养的同时,使那些有天赋的音乐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牛娜娜.唐宋音乐的主要特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3):51-53.

[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

[3]唐明务.唐朝音乐发展邹议[J].人民音乐,2012(4):44-47.

上一篇:第届心理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渔夫的故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