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2024-05-26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共7篇)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1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为切实搞好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矿组织开展了以“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现场设立宣传展板、悬挂标语、接受咨询、解答问题等方式,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宣传资料、宣传单等现场发送给职工家属。通过活动的开展,强化了责任意识,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健全了应急工作体系,增强了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在全矿掀起一股学习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潮。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2

1 学校应提高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认识

1.1 在各类突发事件面前青少年是最脆弱的群体

据北京市气象局减灾协会揭示:2005年3月, 160所学校在伊朗地震中被毁。2006年2月17日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因暴雨成灾发生的特大泥石流, 50多间房屋和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瞬间被吞没。据统计有200多名学生在这次灾难中丧生, 1500人失踪[2]。 2006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乡沙兰中心小学352名学生和31名教师全部被困水中, 由于洪水太猛太大, 一二年级年龄较小的学生被淹被冲死亡, 还有的学生失踪[2]。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 在灾害与事故面前及其被动, 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究其原因, 学校的场所固定不可选择, 一旦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发生巨变, 他们就会被动受害。

一份由北京市未成年保护委员会、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单位做的2006年学生暑期安全调查显示:因溺水、交通意外、跌落、动物损伤以及烧伤、烫伤意外窒息等造成的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青少年暑期高发的安全事件包括:意外伤害、刑事伤害、网络沉溺、性行为犯罪, 由于家长疏于管理, 家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容易造成以上事故的发生[2]。

1.2 学校应把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 乘《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之机, 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必须进课堂, 进教材, 进宿舍, 同时还应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减灾始于学校”的号召, 提高学生校园的安全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通过教育,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减灾知识与技能, 在灾害发生时能保证正确应对危机。

1.3 校园安全教育的高效性

尽管学生群体与许多校园设施具有较多脆弱性, 但青少年思想活跃, 可塑性强, 接受新知识和能力强, 学校具有开展教育的良好设施与师资, 安全减灾教育的效率通常要明显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场所。校园安全在整个社会安全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学校的学生来自具有不同职业和地位的家庭, 学校的安全会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同时学生的影响面也非常大, 学生受到集中的有效的教育后, 便可向全社会进行宣传,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是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 因此, 科学设置组织和机构, 有效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效、快速处理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所在。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 要把教育与提高防范能力结合起来。

2.1 统一领导的指挥系统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 (院) 应有领导和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和观测工作。相关部门应针对校 (院) 安全的方方面面制定出预警方案及应急方案, 并将此方案的措施落实到有关建筑、卫生所 (院) 、食堂、水电管理和宿舍等部门, 提高防范能力。根据学校特点, 主要是提升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防范水源和食物中毒的能力;防范传染病的能力;防范火灾的能力;防范危险建筑物的能力;防范治安事件的能力。

2.2 防范自然灾害侵袭机制

根据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乡沙兰中心小学遭洪水袭击的经验教训, 建在郊区和乡, 村的学校, 应认真考察校址所在地的历史水文资料, 校舍不要建在洼地, 特别是水源的下游, 要远离易发洪水, 泥石流的地方。建在江滨的校园, 要考察10-30年的水文资料, 做好洪水袭击的防范工作。

2.3 防范食物中毒机制

食源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中的致病菌及有害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及社会的关注, 发达国家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地方人患有食源性疾病, 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7]。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 特别是高中、大学, 大都集中住宿, 发生水源, 食物中毒事件不少见, 它直接威胁着千百学生的生命和健康,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 因此食堂和水源地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2.4 防范传染病感染机制

近年来, 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 爆发、流行事件不断, 一些被认为早以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卷土从来, 同时又新发现数十种传染病。2003年全球的SARS危机, 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威胁[8]。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医院感染爆发等随时都可能传播到学校,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性和持续性。学生假日返校, 应坚持进行医学观察, 发现疫情立即报告, 采取隔离、应急接种或药物预防措施。

在学生中除了要普及卫生知识和人人参与预防, 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外, 还要教会学生善于保护自己, 提高群体抗病能力, 同时要经常对内外环境进行处理, 把切断传播途径作为主要措施。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要按程序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

2.5 防范火灾机制

水火无情, 一旦爆发, 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根据现阶段学校的建设情况, 预防火灾应把重点放在控制电源上。教室、宿舍、礼堂、实验室是用电较多、较集中的场所, 也是容易发生电火的地方, 应重点控制。

2.6 防范危险建筑物危害事故机制

学校建筑应严格履行招标手续, 设计和实施履行监理程序, 严格把住质量关。学校各项建筑必须按质量标准验收, 对现有建筑物要进行全面评估, 对危房要及时维修, 不得马虎。

2.7 防范治安事故的机制

社会治安事故主要是学生心理不成熟, 社会经验不足,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与校园周围复杂社会因素等所致。学校除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外, 应加强自我防护的教育。

首先, 在建筑上校园内外应有别。应采取措施封闭学生活动区, 严密值班值宿制度, 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其次, 对校外周围的治安、交通、水域等环境作调查, 将学生走出校园易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紧急情况的办法告诉学生, 使他们有心理上的准备, 有防范心理和防护能力。如, 如何预防流氓抢劫骚扰?任何预防交通事故?如何预防溺水等。学校保卫处 (科) 应与当地公安部门联手共建“安全学校”, 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报警电话, 以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求助。

3 创建“安全学校”活动

2006年,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与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共建“安全学校”,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安全学校”是一种全新的科学体系, 是探讨建立一种新的安全、环境教育体系, 促使安全、环境教育纳入到学校每日管理和教育的环节中。创建“安全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所在地方安全、环境素养得到提高, 而且还可通过学生带动家庭, 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公民, 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和民间团体在学校安全、环境教育等管理上的合作。

摘要:学校的各方面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施, 将学校各方面的安全提升到法律层面。介此契机学校应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认识, 并积极采取预防和管理措施, 创建“安全学校”。

关键词:学校,突发事件应对,应对措施,安全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第一条.

[2][3][4][5][6]“国际减灾日”主题-“减灾使于学校”的启示.2006.

12星座美眉的突发事件应对法 篇3

白羊座(03.21-04.20)

精力充沛且喜好运动的羊羊最爱各类野外活动,所以她们大部分有自己专门的野外运动装备。当灾难来袭时,待在房间里自然不安全。齐全的户外装备,能为她们遮风挡雨,安全露营,有效减少其他灾害带来的损失。

金牛座(04.21-05.20)

一向勤劳务实的牛牛多热衷投资理财,她们炒股、炒房、买基金,一切跟财富有关的东西都是她们的兴趣所在。当灾难袭来时,她们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现金、存折、金器和各类证券,带着它们逃离现场,这可是她们一直为之奋斗的成果。

双子座(05.21-06.21)

双子美眉天生是干情报员的料,她们喜欢收集各类最新、最快的消息,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广播出去。所以双子美眉们一定会带上收音机、相机、手机等可以最快、最大量收集资讯的工具,即使在受灾的特殊时期,她们也不允许自己跟即时资讯脱轨。

巨蟹座(06.22-07.22)

蟹蟹爱心大过天,哪里有她们,哪里就有温暖,即使逃离在外,她们也要把家的温馨带上。所以,她们离开时会带上大量的食品和药品,遇到那些只身出逃的人,就把食品分给他们。药品是为了那些意外受伤的人准备的。

狮子座(07.23-08.22)

狮子美眉是天生的王者、领导家,总是人群中亮眼的对象,她们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也爱炫耀自己的功绩。所以,在危难时刻也不忘带走一切可以证明她们实力的成绩证书和奖章,就算冒着生命危险,也不能让自己的光荣历史被废墟掩埋。

处女座(08.23-09.22)

追求完美且极爱干净的处女美眉,最不能忍受脏和乱,她们就是洁净的化身。所以,她们出来的时候一定会带上干净的衣服以及各种清洁用具,打开她们的包包,毛巾、牙刷、肥皂应有尽有,甚至她们还会带上消毒药水,一切只为有个干净的环境,避免灾害引发的疾病传染。

天秤座(09.23-10.22)

迷人的秤子隨时散发着一种优雅、高贵的气质,她们能很好地协调各类关系的平衡。为了保持这种气质,她们很注意自身内涵的提升,平时会阅读很多书籍,及时补充各种需要,灾难那一瞬间,她们会带上与灾害相关的书籍,通过学习帮助自己也帮助更多的人。

天蝎座(10.23-11.21)

蝎子向来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被束缚,讨厌一切繁琐的手续,她们认为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是不对的。所以灾难到来时,她会立即带齐所有的证件,一旦需要,顺手拈来,不费口舌,不费时间,简单快捷。

射手座(11.22-12.21)

好动又好奇的射手美眉,平时总是闲不住,最喜欢对各类机器拆拆拼拼的,所以她们会给自己准备一套十分齐全的工具,以便她们给各种机器做手术。当危难来临,带上工具箱既是心有不舍,更是有了能在关键时刻保命救人的好帮手。

摩羯座(12.22-01.19)

对于执着、勤奋的摩羯美眉来说,工作是她们最大的乐趣,她们已经达到了“工作狂”的级别。即使大难临头了,她们也不会忘记那些没有完成的工作、笔记本、各种装有重要资料的磁盘、U盘等文件载体,如果有必要,她们甚至会抱着电脑主机出逃。

水瓶座(01.20-02.18)

个性十足、特立独行的瓶子爱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走进她们的房间,到处是她们多年四处搜集来的稀有物种。这些辛苦淘来的宝贝个个都有故事,即使灾难来时不可能全部带走,也会尽力带上几件压箱底的宝贝。

双鱼座(02.19-03.20)

爱幻想、爱浪漫的鱼鱼很喜欢做白日梦,她们也爱回忆所有美好的事物。她们珍藏着每一张带着回忆的照片和每一封充满温馨的书信,这些是她们最美好的财富,她们会把这些东西装在专门的盒子里,无论上哪儿都会带着它。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4

为贯彻市教体局《关于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四周年宣传活动通知》精神,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姚村镇中学积极开展以“应急知识进校园”为主题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活动。

一、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题知识学习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同时结合我校当前的具体情况作了部署,讨论并通过了我校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明确责任意识,提高危机意识。

二、举办校园安全知识图片展

展览内容涵盖了“校园日常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与学生个人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并邀请公安干警现场讲解,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使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安全应急知识”黑板报大赛

学校开展“心系生命,安全应急”为主题的黑板报大赛,积极宣传各种安全应急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宣传了校园各种安全应急知识,还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向学生家长发放校园安全应急知识明白纸

把安全应急知识《明白纸》发给学生带给家长,提醒父母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问题,并把这些安全常识身传给子女,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理解。

五、举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竞赛

进一步普及了应急管理法律知识和公众应急常识,使学生更加了解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及危害,增强了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和技能。

六、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突发事件应对法自查报告 篇5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我公司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为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我公司充分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国家和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安排布置应急管理工作,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宣传,我公司广大职工掌握了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为我公司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和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沉着应对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经公司党委会研究,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日常工作组和应急工作组,日常工作组由**同志牵头,应急工作组由**同志牵头,分别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后勤等日

常工作及接待联络等应急处置和协调。共同做好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及其它公共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具体协调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信访稳定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科学编制预案,狠抓落实。

为确保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我市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积极有效应对突发性信访事件,根据市政府和省信访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我公司制定了《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并根据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处置应对措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认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处置程序,提高实战能力,结合《应急预案》,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我公司组织了1次突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领导小组沉着应战、果断指挥,组织干部职工立即停止手头工作,按预案要求,各部室紧密配合,与各县、区及市直部门密切协调,成功应对了突发事件。通过实战演练,达到模拟运行应急机制、管理体制,调整、充实预案的内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解决在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处

置机制。同时积极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全市组织的各类应急演练。

(五)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为保证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合理,使预案真正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应有作用,我公司邀请了省、市有关部门有经验的同志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上访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上访事件处置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责任分工、事件报告的程序、接到信访事件报告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等。

(六)认真排查信访隐患,防止上访事件发生。

由于信访工作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群众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为此,我公司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入手,定期或不定期对容易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问题和可能会进京上访人员逐一进行清理,彻底排查信访源,并将有关信访事项的事由、涉及人员、形成原因、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及应对措施等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重点加以解决和应对。

(七)加强应急值班,畅通信息渠道。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我公司建立了领导带班的应急值班制

度,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记录登记,特殊时期建立值班信息零报告制度。同时,为确保信息畅通,每月核对一次干部职工的电话号码,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加强信访信息研判,建立信访社情分析机制,随时掌握信访动态,及时解决信访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并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发现有人鼓动上访和不稳定的苗头,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劝阻说服工作,每月分析上报一次信访社情形势分析,及时为领导掌握信访形势作好参谋,为部门和领导决策争得时间,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困难矛盾不上交,确保我市大事不出、小事尽量不出,全力为推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尽管我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但通过自查发现,我公司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深入;二是对有关的信访工作预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对有关制度的落实还要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包保稳控工作的落实等;四是有的硬件设施还需要配备,如灭火器等。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从查出的不足入手,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二要进一步健全预案体系;三要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四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应急管理硬件建设。

三、对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及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突发事件应对法》在我市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进展顺利,但在宣传培训、工作协调上仍需进一步加强。

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来,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的规定,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了宣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活动,认真对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仔细查找各种安全管理漏洞,及时补充完善安全管理尤其是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规章制度和落实措施,力求最有效的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按照省教育厅琼教【2009】82号文、县教科局昌教科【2009】176号文要求,现将我县自2007年11月1日以来,贯彻实施《应对法》具体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要求,学校成立了以XXX校长为组长,XXX副校长为副组长,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负责、有机构管理、有人员办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学校还根据当前教育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校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校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科学编制预案,提高实战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科学编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结合各类《应急预案》,经常组织开展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达到模拟运行应急机制、管理体制,调整、充实预案内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解决在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2009年4月22日我们围绕地震、火灾、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高危领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通过开展预案演练,既熟悉并宣传了应急预案知识,检验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了应急预案成为一纸空文,还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校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差距。应急预案的制订还不够全面、系统,所制定的预案不够全面,或不够实用。

三、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我校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了老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了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准绳。

学校常年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参与辖区活动实践,积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我校积极将安全宣传工作送入社区,利用宣传栏、安全知识现场表演、安全竞赛活动、网站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还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对家长、周围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平安和谐氛围。

由于宣传教育深得人心,全校教职工、学生、家长、辖区居民法制、安全观念大大加强。切实抓好了学习培训。我校的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组织了学习活动,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普及,使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走进班级、走进家庭。

四、认真排查隐患,防止事件发生。

学校经常联系辖区派出所、工商所、城管、卫生部门不定期的对学校及其周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加强对危险校舍、用电安全、体育设施、食品卫生等的安全排查工作力度。对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的重点部位、有关事项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恶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对学校和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都做到时时注意,经常检查,做到安全隐患“三查”和“五防”:“三查”是:查设施安全,看校园的设施是否有安全隐患,特别是学生集中活动的教室等场所的安全状况;查学生活动安全,检查学生在活动时间的安全情况,预防学生追逐打闹、攀爬栏杆等造成的安全事故;查暴力伤害隐患,留意学生间的矛盾动态,及时发现和阻止学生间的打架斗殴,尤其是注意陌生人进入校园活动,发现有陌生人进入校园,要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部门,预防校外人员进校伤害学生。五防是:防抢劫、抢夺;防暴力伤害;防敲诈勒索;防盗窃;防火。

五、加强应急值班,畅通信息渠道。

为保证春节、五一、十一及清明、端午等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安排专人对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着重落实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制度,定岗定人,坚持日常检查,领导亲自值班,切实保障了节日期间的学校安全工作。学校配备的三名保卫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出入学校的来访登记。同时,为确保信息畅通,每月要核对一次教师的电话号码,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

总体来看,我校无论是领导还是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对教育宣传工作进行得也比较扎实,各项安全措施也比较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继续努力,切实将各项工作做到更好。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7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善治的政府,(C)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预防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减少危机损失,是时代赋予新时期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A.加快经济建设B.维护社会稳定C.应急管理D.保障公共安全

2.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D)。A.25万元B.10万元C.15万元D.20万元

3.2008年5月(C)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陕西、湖北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 A.8日B.10日C.12日D.14日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 5.“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B)

A.依法规范,加强管理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素质

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D)。

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7.一般来说,重大自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C)统一领导。

A.不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党委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8.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 9.关于(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作了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A.协同应对B.分级负责C.统一领导D.以人为本

10.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统计评估

11.对于信息报告,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对各级政府的第一要求就是“(B)”。 A.准确B.快速C.到位D.全面

12.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A)应急能力。A.保持B.论证C.协调D.保护

13.对于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或者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事发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接到信息后,应当在(B)分钟内上报上级政府。

A.20B.30 C.40D.60 1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

15.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设(A),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A.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B.国务院特别工作组C.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6.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

17.在适用范围明确后,各专项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都有规定。从国家发布的专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响应一般都是(C),各专项应急预案都有自己的相关规定。 A.分部门响应B.分级响应C.分类响应D.分情况响应

18.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 19.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C)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A.每季度B.每半年C.每年D.每两年 20.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A)造成。

A.建筑物倒塌B.地震的余波C.地震引起的火灾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21.根据国务院2006年1月8日颁布并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其中按Ⅱ级的预警标识为(C)。 A.蓝B.红C.橙D.黄 22.“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D)

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B.依法规范,加强管理C.快速反应,协同应对D.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23.在地方,(A)是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是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

A.地方各级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地方各级党委D.地方各级应急管理中心

24.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是应当(D)。

A.听从上级命令 B.听取专家意见C.参考群众反映 D.依据法制 25.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和(B)等六大类构成。

A.政府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B.地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C.地方应急预案、中央应急预案D.政府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

26.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D)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1B.2 C.3D.4 2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B)效力。A.条例B.法律C.法规D.行政规章

28.对可能属于Ⅰ级、Ⅱ级预警信息的,应当及时,最迟不超过(C)报告上级政府。 A.30分钟B.45分钟 C.1小时D.2小时

29.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十分必要。企业应急预案按照(A)的原则报相应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

A.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谁主管、谁负责C.统一领导D.相互协调

30.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庆典、会展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报(B)批准后实施。

A.本级人民政府B.公安机关C.上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大常委会

31.按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事故伤亡的程度,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可划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分别对应一般安全事故、较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其中三级为(C)。

A.死亡5-9人B.死亡3-6人C.死亡3-9人D.死亡2-5人 32.在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一般而言,(D)承担政治责任,如果违反法律,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A.政府负责人B.应急指挥部负责人C.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党委负责人

33.追究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首先要明确领导责任的认定依据。从法理学角度讲,(B)是认定领导责任的根据。

A.法律依据B.领导职责C.领导职权D.领导行为 34.在恢复重建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C)

A.救援工作和对受灾地区公共秩序的有效恢复B.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的有序进行C.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和救援工作D.对受灾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尽力保障和救援工作

35.2004年甘肃省委托兰州大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举行的评估政府的活动属于(C)。A.非正式评估B.正式评估C.外部评估D.事后评估 36.(B)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D.协同应对,快速反应 37.(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

38.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A.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B.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C.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D.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39.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2 形成了一个(C)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

A.相对独立B.紧密联系C.有机联系D.各自独立

40.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C)摄氏度以上。

A.38B.39C.40D.41 4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A)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9月1日C.2007年9月30日D.2007年10月1日

4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A)。

A.110B.119C.112D.120 43.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C)个级别。A.2B.3C.4D.5 44.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行政处分 45.(D)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A.国务院B.国务院办公厅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 46.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善治的政府,(C)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预防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减少危机损失,是时代赋予新时期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A.加快经济建设B.维护社会稳定C.应急管理D.保障公共安全 47.“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D)

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B.依法规范,加强管理C.快速反应,协同应对D.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48.在地方,(A)是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是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

A.地方各级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地方各级党委D.地方各级应急管理中心

49.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是应当(D)。 A.听从上级命令B.听取专家意见C.参考群众反映D.依据法制 50.关于(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作了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A.协同应对B.分级负责 C.统一领导D.以人为本

51.对于信息报告,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对各级政府的第一要求就是“(B)”。 A.准确B.快速C.到位D.全面

52.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D)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1B.2 C.3D.4 53.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设(A),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A.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B.国务院特别工作组C.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54.在适用范围明确后,各专项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都有规定。从国家发布的专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响应一般都是(C),各专项应急预案都有自己的相关规定。 A.分部门响应B.分级响应C.分类响应D.分情况响应

55.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十分必要。企业应急预案按照(A)的原则报相应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

A.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谁主管、谁负责C.统一领导D.相互协调 56.(A)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A.国务院B.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C.本地人民政府D.上级人民政府

57.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

A.不变B.不享受C.增加一倍D.增加两倍 58.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C)。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向地方人大报告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59.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A)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B.遏制C.消除D.有效应对

60.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C)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D.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61.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十分必要。企业应急预案按照(A)的原则报相应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

A.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谁主管、谁负责C.统一领导D.相互协调 62.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A)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A.每年B.每季度C.每半年D.每两年

63.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庆典、会展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报(B)批准后实施。

A.本级人民政府B.公安机关C.上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大常委会

64.按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事故伤亡的程度,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可划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分别对应一般安全事故、较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其中四级为(D)。

A.死亡不足5人B.死亡不足2人C.死亡不足4人D.死亡不足3人 65.在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一般而言,(B)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A.应急指挥部负责人B.党委负责人C.政府负责人D.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66.追究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首先要明确领导责任的认定依据。从法理学角度讲,(B)是认定领导责任的根据。

A.法律依据B.领导职责C.领导职权D.领导行为 67.(A)是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够及时、人员财产损失比较严重的重要原因。 A.监测与预警机制不够健全B.沟通机制不够健全C.行政机关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拨资源D.应急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68.在恢复重建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C)。

A.救援工作和对受灾地区公共秩序的有效恢复B.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的有序进行C.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和救援工作D.对受灾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尽力保障和救援工作

69.根据我国《预算法》第32条的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A)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于预见的特殊开支”,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各级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时的稳定的财政经费来源。 A.1%-3% B.2%-4%C.1%-5% D.3%-5% 70.2004年甘肃省委托兰州大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举行的评估政府的活动属于(C)。A.非正式评估B.正式评估C.外部评估D.事后评估

7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A)。

A.办事机构B.办事机关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

7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

7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D)。

A.警告B.罚款C.停止其业务活动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 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B)

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 75.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D)。

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76.国务院(B)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

77.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统计

78.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A)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

7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A)应急能力。A.保持B.论证C.协调D.保护 80.(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 81.2008年5月(C)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陕西、湖北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 A.8日B.10日C.12日D.14日

82.根据国务院2006年1月8日颁布并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其中按Ⅱ级的预警标识为(C)。 A.蓝B.红C.橙D.黄 83.“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D)

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B.依法规范,加强管理C.快速反应,协同应对D.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8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

85.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B)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A.业务主管部门B.上级领导机关C.行政主管部门D.行业指导部门 86.一般来说,重大自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C)统一领导。 A.不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B.党委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 87.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是应当(D)。 A.听从上级命令B.听取专家意见C.参考群众反映D.依据法制 88.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和(B)等六大类构成。

A.政府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B.地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C.地方应急预案、中央应急预案D.政府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

89.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D)内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A.24小时B.12小时C.2小时D.1小时

90.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特别通道

91.对于信息报告,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对各级政府的第一要求就是“(B)”。 A.准确B.快速C.到位D.全面

92.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 93.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设(A),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A.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B.国务院特别工作组C.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办公室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94.在适用范围明确后,各专项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都有规定。从国家发布的专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响应一般都是(C),各专项应急预案都有自己的相关规定。 A.分部门响应B.分级响应C.分类响应D.分情况响应 95.(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

96.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温度降至(B)以下。

A.0℃B.5℃C.10℃D.15℃

97.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B)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B.100C.150D.200 98.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

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

99.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应立即向(C)部门报告。A.卫生B.动物防疫C.农业D.检验检疫

100.禽流感病毒可通过(A)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A.消化道和呼吸道B.空气C.食用煮熟的禽肉D.食用禽类的蛋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E.保障社会公民的心理健康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ABCDE)。

A.工矿商贸等企业和各类安全事故B.交通运输事故C.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D.环境污染 E.生态破坏事件

3.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违法犯罪活动日趋(ABCD)。A.信息化B.职业化C.国际化D.组织化

4.只有预防才可能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预防突发事件的主要途径有:(ABC)。A.制定和完善预案B.依靠科技进步C.做好必要的演习D.做好战略储备

5.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ABCD)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A.分类管理B.分级负责C.条块结合D.属地管理

6.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AC)。A.指挥权B.行政权 C.协调权D.监督权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C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部门

8.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A.责令其停产停业B.暂扣其许可证C.吊销其营业执照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举行新闻发布会

10.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CD)。A.强制执行B.疏导交通C.控制事态D.维护社会秩序 11.(ABCD)为泥石流的征兆。

A.地面突然下沉,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B.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夹有树枝等C.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D.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有轻微震动感

12.在汶川大地震中动用了诸多高科技,为及时解救更多的受灾群众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它们是:(ABCD)。A.遥感技术B.生命探测仪C.卫星电话D.高科技器械

13.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BCD)、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A.建房B.爆破C.打井D.采石E.种树

1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这样就形成了6 “(ABCD)”的应急联动体系。

A.统一指挥 B.分级负责C.协调有序 D.运转高效 15.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是,应急救援行动必须(BCD)。A.预见B.迅速C.准确D.有效E.演练

16.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区别在于:(ABCD)。A.制定主体不同B.法规效力不同C.编制依据不同D.适用范围不同

17.应急预案的落脚点还是落实,没有有效的落实,预案只会是纸上的东西。落实靠(ACD)。

A.上级有效指示、下级认真贯彻B.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C.有效的工作组织机制D.严格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18.从政治学和法学的角度看,领导责任是领导人实施领导行为应当承担责任形式的总称,在具体认定时可细分为(AB)。

A.政治责任B.法律责任C.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 19.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ABC)。A.车牌号码B.车身颜色C.车型D.车速

20.进入紧急状态行使紧急行政权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这种代价不仅是物质的,还有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因此,紧急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它们是:(ABD)

A.立法监督B.司法监督C.行政监督D.公众监督

21.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成功应对非典、生产事故、雨雪冰冻、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丰富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增强了我国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表现在:(ABCD)。A.全党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认识日益明晰B.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C.先后制定《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D.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E.进一步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2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ABCD)。

A.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D.动物疫情E.工伤F.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和事件

23.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加大。主要表现在:(BD)。A.持续高发B.范围扩大C.手法多样D.意识形态趋势明显

24.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ABCD)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A.工业化B.信息化C.城镇化D.市场化

25.所谓分级负责,主要是根据突发事件的(BD)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A.种类B.影响范围C.性质D.级别

26.一般来说,一般的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ABD)统一领导。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B.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C.不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发生地党委

27.突发事件往往意外性强、力度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快速反应的基本措施:(ACD)。A.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正确果断决策。B.利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C.快速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地。D.是采取积极的救援措施。

28.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A.该市人民政府B.该区监察部门C.该市安监局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29.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ABD)、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B.有水喝C.有钱花D.有住处

30.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ACD)。A.应急逃生绳B.简易防烟面具C.望远镜D.手电筒

31.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AC)。A.指挥权B.行政权 C.协调权D.监督权

32.对于事发地人民政府来说,做好先期处置,就是要:(ABCD)

A.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B.紧急调配本行政区内的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C.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D.向社会发出避险警告或预警信息,在有可能波及其他行政区域的情况下,要相互通报 33.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政府是核心,因为政府有很大优势:(BCD),更重要的是,政府的管理是普遍性的,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如果没有政府,在危机面前群众就会处于混乱的无政府状态。

A.政策优势B.组织优势C.信息优势D.强制权力的优势

34.部门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ACD),为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和备案。 A.总体应急预案B.地方应急预案C.专项应急预案D.自身职责 35.从我国国情来看,政治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ABCD)

A.个人责任B.集体责任C.直接领导责任D.主要领导责任E.间接领导责任F.首长负责制责任

36.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BCD)。A.立即开展调查B.确立取舍原则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37.防汛通信网的建设,可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通信手段,根据形势的发展,目前提倡使用的通信方式有(AC)等。

A.微波B.短波、超短波C.卫星D.光纤通信

38.良好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要求:(ABCD)。

A.通过监测与预警及早发现和预报危险,全社会各界积极做好应对的防备工作

B.通过信息发布,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存在的危险,理解面临的困难,积极投身到突发事件的处置中

C.通过快速和有效应对,使各种灾害和事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程度,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D.通过法制规范下的恢复重建,有条不紊地使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9.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ABD),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A.紧急程度B.发展态势C.性质和频度D.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40.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恢复和重建一般来说包括(ABCD)。A.社会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指法律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

B.物质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和重建 C.精神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危机当事人与受灾者提供精神和心理救助D.组织机构的恢复和重建

41.突发事件的特点包括:(ABCD)A.危害性B.连锁性C.不确定性D.群体性 42.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ABCDE)

A.恐怖袭击事件B.经济安全事件C.涉外突发事件D.重大刑事案件E.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43.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BCD)。A.统一B.正确(准确)C.全面D.及时

44.为解决灾后应急住房需求,学校、社区、(AC)等为不能回家的灾民提供临时避灾安置场所。

A.公园B.敬老院C.红十字会D.志愿者机构

45.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46.对于省级及省级以下人民政府来说,做好善后处置和恢复重建就是要:(ABC)。A.妥善做好人民安置。B.妥善做好污染物收集处理和现场清理。C.迅速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

D.组织专家科学评估重建能力和可利用资源以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落实资金、物资和技术保障,做好后期重建工作。 47.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分为(ABCD)。

A.自然灾害专项预案B.事故灾难专项预案C.公共卫生专项预案D.社会安全专项预案 48.判断领导人是否滥用领导权的标准为:(ABCD)。

A.实施领导行为的目的是否与授予领导职责的立法原意相左。B.领导行为的作出是否全面考虑相关的利益需求。C.领导行为的实施是否属于转嫁领导职责的举措。 D.实施领导行为是否违背了行政法的比例原则。

49.快速反应专业队伍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ABCD)。

A.协助党政领导处理事件B.完善机制,切实提高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C.掌握政策,依法办事,果断处理D.完善处置工作的战略战术和预案,保证关键环节不失误 50.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具有预报和警报的功能,具体包括如下内容:(ABCD)。A.预警级别制度B.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C.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D.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51.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ABC)。A.车牌号码B.车身颜色C.车型D.车速

52.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 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首要要求就是要树立(ABC)的理念,把公民和社会的利益置于政府利益之上。

A.发展本位B.公民本位C.社会本位D.和谐本位

53.提高党委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具体表现在:(ABC)。

A.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强组织保证。B.党委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C.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突发事件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强互助,关心群众,积极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增加信心、战胜困难。D.党委始终要奋战在第一线 54.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具体表现在:(BC)。

A.不参与突发事件的围观B.积极了解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实时信息,并理解自己在这个事件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然后在对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作出认真思考的基础上,采取自己的行动。C.普通群众平时要多了解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D.组成团队,共同抗御 55.加强突发事件的防范,应该做到:(ABCD)。

A.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心理培训B.普查和监控风险隐患C.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D.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56.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具体评估可以从两个路径进行,其中组织行为的这个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BD)。 A.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决策的评估B.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领导者的评估C.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机构的评估D.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预案的评估

57.在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为保证有效的责任和奖惩机制的建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BCD)。A.要将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具体化,使之易于执行和落实。 B.将细化和具体化了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并确定具体的负责人或责任人。 C.要明确突发事件和危机中有关事务的责任人,做到分清责任,汲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D.在追究责任的同时,还要发现和表扬、奖励先进。

58.只有预防才可能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预防突发事件的主要途径有:(ACD)。A.制定和完善预案B.依靠科技进步C.做好必要的演习D.做好战略储备 5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A.电视直播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举行新闻发布会

60.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ABCD)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A.分类管理B.分级负责C.条块结合D.属地管理

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A.银行挤兑B.股市暴跌C.金融机构倒闭D.金融危机

62.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论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ACD)。

A.自然灾害B.人为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

63.地方应急预案是下级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而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这些应急预案在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本级人民政府制定,完成之后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其基本构成层次是:10(ABCDEFG)。

A.省总体应急预案B.省专项应急预案C.省级部门应急预案D.市县应急预案E.市县部门应急预案F.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G.单项活动应急预案

64.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一个以(ABCD)为原则,权责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这个组织管理体系,是应急管理预案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A.分类管理B.分级负责C.条块结合D.属地为主

65.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BCDE)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A.响应级别分析B.响应级别确定C.应急启动D.救援行动E.应急恢复 66.应急管理保障体系中,人力资源保障包括:(ABCD)。

A.建立组织领导机构B.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教育C.做到充分动员与合理调度相结合D.培育非政府组织,拓宽非政府组织参与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渠道

67.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首要要求就是要树立(ABCD)的理念,把公民和社会的利益置于政府利益之上。

A.发展本位B.公民本位C.社会本位D.和谐本位

68.当前,在中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经成为党委、政府、基层和社会大众必须面对的经常性课题。具体应该做到:(ABCD)。A.提高党委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B.提高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C.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自救能力D.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

69.当前,做好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ACD)。

A.努力培养政府和社会的危机意识B.做好社会动员C.进行预警治理D.构建全球性危机预警体系,提高危机预警成功率,降低风险成本 70.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具体包括:(ABD)。

A.建设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有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B.建立高效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各个系统之间应急联动机制。C.做好宣传工作,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D.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管理。

71.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的评估工作包括如下内容:(AD)。

A.对事物作出估量B.对事件进行定性分析C.对事件进行定量分析D.对事物进行评价 72.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违法犯罪活动日趋(BCD)。A.信息化B.职业化C.国际化D.组织化

73.手足口病个人正确防护措施是(ABCD)。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B.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C.避免接触患病儿童D.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74.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A.该市人民政府B.该区监察部门C.该市安监局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75.所谓分级负责,主要是根据突发事件的(BD)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A.种类B.影响范围C.性质D.级别

76.突发事件往往意外性强、力度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快速反应的基本措施:(ABD)。A.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正确果断决策B.利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C.快速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地D.是采取积极的救援措施

77.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由(BC)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B.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C.国务院常务会议D.国务院特别行动小组

7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DE)。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C.尽可能减小经济损失D.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E.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这样就形成了“(ABCE)”的应急联动体系。

A.统一指挥B.分级负责C.协调有序D.自救互救E.运转高效 80.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81.突发事件往往意外性强、力度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快速反应的基本措施:(ABD)。A.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正确果断决策B.利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C.快速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地D.是采取积极的救援措施

82.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由(BC)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B.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C.国务院常务会议D.国务院特别行动小组

83.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矛盾不断凸现的时期,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来说,贯彻落实总体应急预案,就是要:(ABCD)。A.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B.坚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C.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D.坚持整合资源、强化能力

8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个文件,完善县级人民政府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健全县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就是要:(ABCE)。A.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B.健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C.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D.建立应急管理媒体中心E.建立应急管理专家组

85.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来看,应大力促进和规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拓展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生存空间,使其成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智库和得力助手。为此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AD)。A.制定法律、法规,降低门槛,规范和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B.加快政府职能的真正转移,使非政府组织有事可做C.减少行政干预,增加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立性D.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政府支持,主要是财力和项目上的支持

86.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自救能力具体表现在:(ABCD)。

A.基层要研究、预测并确立本基层可能突发事件的范围B.基层要制定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C.要设置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机构并明确职责D.要经常演练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急反应

87.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包括:(BCD)。

A.全天候待命B.认真研究局势发展C.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上岗,根据各基层预防和处置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工作措施和预案,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启动相应预案并下达工作任务D.研究决定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重大特殊问题的处置方案 88.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89.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ABCD)。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90.行政机关的紧急行政权必须在紧急状态下才能行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CD)。A.紧急决定权B.紧急征收权C.紧急征用权D.紧急强制权 91.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有:(ABCD)。

A.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上岗,收集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B.根据突发事件情况作出分析制定措施报告领导小组审定C.随时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情况,落实领导小组的指示D.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办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 92.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ABC)三个阶段。A.演练策划B.演练准备C.演练实施D.演练评估 93.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ABCD)。

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 94.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就是要:(ABCD)。A.评估和统计分析B.责任和奖惩C.抚恤和补偿D.恢复和重建 95.确定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应当遵守如下原则:(ABC)。

A.属地为主的原则B.权责一致的原则C.受上级领导的原则D.首长负责原则

96.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加大。主要表现在:(BCD)。A.持续高发B.范围扩大C.手法多样D.意识形态化趋势明显

97.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公共服务

9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ABC)。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

99.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BC)。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

100.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AC)。A.指挥权B.行政权 C.协调权D.监督权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5分)

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已经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F)2.当前,由于气候变化、地壳运动、技术落后、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环境污染、贫富 差距、危机管理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西方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T)3.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损失大。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T)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即将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T)5.目前,我国长期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日趋减少。(F)6.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和疫病疫情入侵我国的可能。(F)7.一旦突发事件来临,按照应急预案分级响应,合理组织,才能有效、有序、有力处置突发事件。(T)8.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杜绝危机的发生。(F)

9.政府的应急管理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就开始了。(F)

10.汇报机制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F)11.编制总体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T)12.在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可以不还,事后无法归还或造成损毁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比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给予补偿。(F)13.对贯彻应急预案来说,应急演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T)

14.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就是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下,各级政府行政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领导责任由党委和行政领导共同承担的制度。(F)15.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总值班室属各级人民政府的一级机构,其行政级别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不同。(F)16.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T)17.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T)

18.雷雨天气时,在室外躲雨时,要在大树下躲避。(F)19.地铁运行时突然停电,原地听候广播解释和疏散。(T)

20.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T)21.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主要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五种。(F)22.目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由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构成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F)2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T)24.行政机关的紧急行政权类似于一般意义上行政权。(F)

25.在应急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工会教育职工、引导思想;帮助维权、稳定社会,协调关系、缓解矛盾的作用。(F)26.构建健全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T)27.建立监测机制的目的是通过对危机诱因、危机征兆的严密观察,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稍有苗头,立即组织力量坚决遏制。(F)28.原则上,预警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政府享有警报的发布权,但影响超过本行政区域14 范围的,应当由所涉区域的县级政府联合发布预警警报。(F)

29.发布四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总体上是旨在强化日常工作,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和其他有关的基础工作。(T)30.突发事件应对中必须建立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T)

31.灾后恢复重建要取得成效,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T)

32.领导人对危机的判断、定性、决策、授权、治理,以及领导人对待危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素质都对危机处理的成败起关键作用。(F)33.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培训与教育,借助各种培训教育机构,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告知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的知识与方法。(T)34.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处理主要是政府的事,社会和全体公民作为协助者也应该尽一份力。(F)

35.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T)36.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选择向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T)

37.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T)38.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T)

39.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采取一般措施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宣布全省进入紧急状态的,依法由省人民政府提请国务院决定。(T)40.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F)

41.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T)42.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T)43.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浇灭。(F)

44.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T)4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T)

46.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T)47.如何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并合理调度使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所面临的突出问题。(T)48.非政府组织是指一切不属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社会组织,与是否营利没有关系。(F)49.在美国政体中,联邦、州、县、市分别具有独立的立法、行政权,财政关系相互独立,地方法律法规在不违反联邦法律前提下有较大的自主权。(F)50.我国作为一个各种突发事件频发的发展中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T)51.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政府因为拥有很大的优势,如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动员优势、资源优势等,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起到很好的支撑地位。(T)52.应急管理包括应急管理法制系统、应急管理的理念系统、应急管理的制度系统、应急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等方面。应急管理的心理支撑系统等不包括在其中。(F)53.加强信息报告工作的途径有:成立信息处理和信息生成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信息的管理。(T)54.危机意识是对危机进行预警的前提。(T)

55.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就必须分清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抚恤和补偿受害者,恢复和重建家园。(T)56.危机评估,就是对危机事件的危害后果进行统计和评价,在统计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危机恢复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恢复社会秩序、危机后重建、心理干预、赔偿、补偿和救济,以及对危机进行总结等。(T)57.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出发,我们可将危机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F)58.正式评估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它可以较为充分地占有资料,但是评估的结论不易为社会所接受。(T)59.2004年甘肃省委托兰州大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举行的评估政府的活动属于外部评估。(T)60.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恢复和重建一般来说包括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的内容。(F)61.我们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时候必须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考虑和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保障问题等。(T)62.在美国政体中,经济管理、市场监管职能一般以地方法律为主线,一般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联邦法律为主线。(F)63.当前,在中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经成为党委、政府、基层和社会大众必须面对的经常性课题。(T)64.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政府的努力很重要,全社会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更重要。(T)65.各个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参与到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中来。(F)66.对不同类型的危机进行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完善的识别处理系统,对各种危机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且在危机爆发之前通过收集各种特殊的征兆,对危机爆发的概率及后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主动对即将发生的危机进行有效干预,尽可能地减少危机爆发带来的损失,这就是应急管理。(T)67.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的评估工作就是指要对事物进行评价,其结果是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作出孰优孰劣的判定。(F)68.危机评估是危机恢复管理的结论。(F)

69.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出发,我们可将危机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评估机构的地位来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F)70.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恢复和重建工作要求我们应该尽全力恢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F)71.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医生已经深入到了灾区一线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治疗。(T)

72.突发事件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和灾难。(T)

73.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生物灾害不属于此类灾害。(F)

74.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交通等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缺失。(T)

75.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已经被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严峻的挑战所替代。(F)76.当前,在我国社会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新时期政府管理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高风险社会已来临。(T)77.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T)78.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16 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T)

79.政府的应急管理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就开始了。(F)80.通过执行法律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和无预期,能够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F)81.党委和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更能见证党的执政宗旨。(T)

82.美国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具备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协调各部门的能力,是通过相关机构建设来实现的,值得我们借鉴。(T)83.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灾害和危机等突发事件进行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的全过程管理,欧美各国称之为“紧急事态管理”。(T)84.当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突然到来时,相关应急管理知识和心理上准备的缺乏,是人为造成灾害损失进一步增大的主因。(T)85.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就必须认真地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F)

86.危机评估不仅是对危机及其处置过程作出评价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性帮助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完善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整个组织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T)87.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出发,我们可将危机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从危机的发生和处置过程来看,评估可分为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估。(F)88.突发事件和危机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治疗,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都是刚刚起步。(F)89.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精神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对政府官员与受灾者提供精神和心理救助。(F)90.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损失大。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T)

9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即将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T)

92.当前,在我国,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有些还呈现出参与人数增多、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连锁反应增强的特点。(T)93.在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转型的大背景下,突发事件处理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一部分。(T)94.当照明中断后,应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楼梯通道和出入口、大型生产厂房的通道和高层住宅的楼道等地方自动接通紧急照明。(T)9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就是要加强以省级指挥部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T)96.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总纲,目的在于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分级分类和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规定各级政府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规范性文件。(T)97.行政机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补偿。(F)98.和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不一样,部门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件等方面。(F)99.编制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当明确,各种不同的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活动都应该由相同的应急指挥机构指挥。(F)100.在县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后,建立健全乡镇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参照县级建立。(F)17

1、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善治的政府,(C)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预防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减少危机损失,是时代赋予新时期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A.加快经济建设 B.维护社会稳定 C.应急管理 D.保障公共安全

2.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D)。A.2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3.2008年5月(C)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陕西、湖北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 A.8日 B.10日 C.12日 D.14日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18 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5.“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B)A.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素质

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C)。A.它属于公法范围 B.它具有强制性 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 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7.一般来说,重大自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C)统一领导。 A.不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党委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8.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9.关于(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作了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A.协同应对 B.分级负责

C.统一领导 D.以人为本

10.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统计评估

11.对于信息报告,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对各级政府的第一要求就是“(B)”。 A.准确 B.快速 C.到位 D.全面

12.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A)应急能力。A.保持 B.论证 C.协调 D.保护

13.对于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或者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事发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接到信息后,应当在(B)分钟内上报上级政府。 A.20 B.30 C.40 D.60 1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15.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设(D),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A.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B.国务院特别工作组 C.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6.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17.在适用范围明确后,各专项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都有规定。从国家发布的专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响应一般都是(B),各专项应急预案都有自己的相关规定。 A.分部门响应 B.分级响应 C.分类响应 D.分情况响应

18.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9.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C)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20.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A)造成。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E.保障社会公民的心理健康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ABCDE)。A.工矿商贸等企业和各类安全事故 B.交通运输事故 C.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D.环境污染 E.生态破坏事件

3.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违法犯罪活动日趋(BCD)。A.信息化 B.职业化 C.国际化 D.组织化

4.只有预防才可能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预防突发事件的主要途径有:(ACD)。A.制定和完善预案 B.依靠科技进步 C.做好必要的演习D.做好战略储备

5.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ABCD)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A.分类管理 B.分级负责 C.条块结合 D.属地管理

6.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AC)。A.指挥权 B.行政权 C.协调权 D.监督权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C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部门

8.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A.责令其停产停业 B.暂扣其许可证 C.吊销其营业执照

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

10.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CD)。A.强制执行 B.疏导交通 C.控制事态 D.维护社会秩序

11.(ABCD)为泥石流的征兆。

A.地面突然下沉,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 B.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夹有树枝等 C.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D.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有轻微震动感

12.在汶川大地震中动用了诸多高科技,为及时解救更多的受灾群众做出了卓著 23 的贡献。它们是:(ABCD)。A.遥感技术 B.生命探测仪 C.卫星电话 D.高科技器械

13.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BCD)、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A.建房 B.爆破 C.打井 D.采石 E.种树

1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这样就形成了“(ABCD)”的应急联动体系。 A.统一指挥 B.分级负责

C.协调有序 D.运转高效

15.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是,应急救援行动必须(BCD)。A.预见 B.迅速 C.准确 D.有效 E.演练

16.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区别在于:(ABCD)。A.制定主体不同 B.法规效力不同 C.编制依据不同 D.适用范围不同

17.应急预案的落脚点还是落实,没有有效的落实,预案只会是纸上的东西。落实靠(BD)。

A.上级有效指示、下级认真贯彻 B.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 C.有效的工作组织机制 D.严格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18.从政治学和法学的角度看,领导责任是领导人实施领导行为应当承担责任形式的总称,在具体认定时可细分为(AB)。 A.政治责任 B.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19.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ABC)。A.车牌号码 B.车身颜色 C.车型 D.车速

20.进入紧急状态行使紧急行政权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这种代价不仅是物质的,还有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因此,紧急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它们是:(ABD)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行政监督 D.公众监督

三、判断题

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已经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F)2.当前,由于气候变化、地壳运动、技术落后、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危机管理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西方敌对势力干扰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T)

3.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损失大。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T)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即将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F)

5.目前,我国长期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日趋减少。(F)

6.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和疫病疫情入侵我国的可能。(T)

7.一旦突发事件来临,按照应急预案分级响应,合理组织,才能有效、有序、有力处置突发事件。(T)

8.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杜绝危机的发生。(F)

9.政府的应急管理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就开始了。(F)

10.汇报机制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F)

11.编制总体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F)

12.在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可以不还,事后无法归还或造成损毁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比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给予补偿。(F)13.对贯彻应急预案来说,应急演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T)

14.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就是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下,各级政府行政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领导责任由党委和行政领导共同承担的制度。(F)

15.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总值班室属各级人民政府的一级机构,其行政级别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不同。(F)

16.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T)

17.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T)

18.雷雨天气时,在室外躲雨时,要在大树下躲避。(F)19.地铁运行时突然停电,原地听候广播解释和疏散。(T)

20.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T)

2、一、单项选择题

1.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A)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A.每年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两年

2.“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26 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D)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B.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C.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D.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3.在地方,(A)是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是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 A.地方各级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地方各级党委

D.地方各级应急管理中心

4.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是应当(D)。 A.听从上级命令 B.听取专家意见

C.参考群众反映 D.依据法制

5.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和(B)等六大类构成。 A.政府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 B.地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 C.地方应急预案、中央应急预案 D.政府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

6.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D)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1 B.2 C.3 D.4 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C)效力。A.条例 B.法律 C.法规 D.行政规章

8.对可能属于Ⅰ级、Ⅱ级预警信息的,应当及时,最迟不超过(C)报告上级政府。 A.30分钟 B.45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9.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十分必要。企业应急预案按照(A)的原则报相应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 A.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B.谁主管、谁负责 C.统一领导 D.相互协调

10.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庆典、会展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报(A)批准后实施。 A.本级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上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大常委会

11.按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事故伤亡的程度,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可划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分别对应一般安全事故、较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其中三级为(C)。 A.死亡5-9人 B.死亡3-6人 C.死亡3-9人 D.死亡2-5人

12.在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一般而言,(D)承担政治责任,如果违反法律,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A.政府负责人 B.应急指挥部负责人 C.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党委负责人

13.追究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首先要明确领导责任的认定依据。从法理学角度讲,(B)是认定领导责任的根据。 A.法律依据 B.领导职责 C.领导职权 D.领导行为

14.在恢复重建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C)A.救援工作和对受灾地区公共秩序的有效恢复 B.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的有序进行 C.对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和救援工作

D.对受灾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尽力保障和救援工作

15.2004年甘肃省委托兰州大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举行的评估政府的活动属于(C)。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外部评估 D.事后评估

16.(B)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 D.协同应对,快速反应

17.(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18.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A.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B.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C.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D.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19.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成了一个(C)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A.相对独立 B.紧密联系 C.有机联系 D.各自独立

20.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C)摄氏度以上。A.38 B.39 C.40 D.41

二、多项选择题

1.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成功应对非典、生产事故、雨雪冰冻、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丰富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增强了我国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表现在:(ABCDE)。

A.全党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认识日益明晰

B.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C.先后制定《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 D.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E.进一步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ABCDF)。A.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 D.动物疫情 E.工伤

F.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和事件

3.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加大。主要表现在:(ABCD)。A.持续高发 B.范围扩大 C.手法多样

D.意识形态趋势明显

4.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ABCD)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市场化

5.所谓分级负责,主要是根据突发事件的(BD)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A.种类 B.影响范围 C.性质 D.级别

6.一般来说,一般的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AB)统一领导。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 C.不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发生地党委

7.突发事件往往意外性强、力度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快速反应的基本措施:(ABD)。A.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正确果断决策。 B.利用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 C.快速到达突发事件发生地。 D.是采取积极的救援措施。

8.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A.该市人民政府 B.该区监察部门 C.该市安监局

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9.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ABD)、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A.有饭吃 B.有水喝 C.有钱花 D.有住处

10.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ABD)。A.应急逃生绳 B.简易防烟面具 C.望远镜 D.手电筒

11.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AC)。A.指挥权 B.行政权

C.协调权 D.监督权

12.对于事发地人民政府来说,做好先期处置,就是要:(ABCD)A.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B.紧急调配本行政区内的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C.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 D.向社会发出避险警告或预警信息,在有可能波及其他行政区域的情况下,要相互通报

13.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政府是核心,因为政府有很大优势:(BCD),更重要的是,政府的管理是普遍性的,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如果没有政府,在危机面前群众就会处于混乱的无政府状态。 A.政策优势 B.组织优势 C.信息优势 D.强制权力的优势

14.部门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ACD),为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和备案。 A.总体应急预案 B.地方应急预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自身职责

15.从我国国情来看,政治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ABCD)A.个人责任 B.集体责任 C.直接领导责任 D.主要领导责任 E.间接领导责任 F.首长负责制责任

16.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BCD)。A.立即开展调查 B.确立取舍原则 C.做好内部沟通 D.构筑“防火墙”

17.防汛通信网的建设,可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通信手段,根据形势的发展,目前提倡使用的通信方式有(ACD)等。A.微波

B.短波、超短波 C.卫星 D.光纤通信

18.良好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要求:(ABCD)。

A.通过监测与预警及早发现和预报危险,全社会各界积极做好应对的防备工作。B.通过信息发布,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存在的危险,理解面临的困难,积极投身到突发事件的处置中。

C.通过快速和有效应对,使各种灾害和事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程度,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D.通过法制规范下的恢复重建,有条不紊地使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9.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ABD),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A.紧急程度 B.发展态势 C.性质和频度

D.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0.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恢复和重建一般来说包括(ABCD)。A.社会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指法律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

B.物质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和重建。

C.精神方面的恢复和重建,主要是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危机当事人与受灾者提供精神和心理救助。

D.组织机构的恢复和重建。

三、判断题

1.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主要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五种。(F)2.目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由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构成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F)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4.行政机关的紧急行政权类似于一般意义上行政权。(F)

5.在应急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工会教育职工、引导思想;帮助维权、稳定社会,协调关系、缓解矛盾的作用。(T)6.构建健全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T)7.建立监测机制的目的是通过对危机诱因、危机征兆的严密观察,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稍有苗头,立即组织力量坚决遏制。(F)8.原则上,预警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政府享有警报的发布权,但影响超过本行政区域范围的,应当由所涉区域的县级政府联合发布预警警报。(F)9.发布四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总体上是旨在强化日常工作,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和其他有关的基础工作。(T)10.突发事件应对中必须建立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T)

11.灾后恢复重建要取得成效,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T)

12.领导人对危机的判断、定性、决策、授权、治理,以及领导人对待危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素质都对危机处理的成败起关键作用。(T)13.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培训与教育,借助各种培训教育机构,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告知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的知识与方法。(T)

14.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处理主要是政府的事,社会和全体公民作为协助者也应该尽一份力。(F)15.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T)

16.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选择向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T)17.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T)18.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T)19.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采取一般措施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宣布全省进入紧急状态的,依法由省人民政府提请国务院决定。(F)20.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F)

3、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A)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9月1日 C.2007年9月30日 D.2007年10月1日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A)。A.110 B.119 C.112 D.120 3.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C)个级别。A.2 B.3 C.4 D.5 4.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行政处分

5.(C)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6.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善治的政府,(C)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预防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减少危机损失,是时代赋予新时期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A.加快经济建设 B.维护社会稳定 C.应急管理 D.保障公共安全

7.“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是下列处理突发事件的哪个原则。(D)A.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B.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C.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D.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8.在地方,(A)是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是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 A.地方各级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地方各级党委

D.地方各级应急管理中心

9.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是应当(D)。 A.听从上级命令 B.听取专家意见 C.参考群众反映 D.依据法制

10.关于(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作了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A.协同应对 B.分级负责 C.统一领导 D.以人为本

11.对于信息报告,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对各级政府的第一要求就是“(B)”。 A.准确

B.快速 C.到位 D.全面

12.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D)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1 B.2 C.3 D.4 13.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设(D),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A.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B.国务院特别工作组 C.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14.在适用范围明确后,各专项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都有规定。从国家发布的专项应急预案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响应一般都是(B),各专项应急预案都有自己的相关规定。 A.分部门响应 B.分级响应 C.分类响应 D.分情况响应

15.企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十分必要。企业应急预案按照(A)的原则报相应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 A.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B.谁主管、谁负责 C.统一领导 D.相互协调

16.(A)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

B.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C.本地人民政府 D.上级人民政府

17.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A.不变 B.不享受 C.增加一倍 D.增加两倍

18.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C)。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B.及时向地方人大报告 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D.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19.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A)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 B.遏制 C.消除 D.有效应对

20.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C)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1.突发事件的特点包括:(ABCD)A.危害性 B.连锁性

C.不确定性 D.群体性

2.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ABCDE)A.恐怖袭击事件 B.经济安全事件 C.涉外突发事件 D.重大刑事案件 E.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3.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BD)。A.统一 B.正确 C.全面 D.及时

4.为解决灾后应急住房需求,学校、社区、(ABCD)等为不能回家的灾民提供临时避灾安置场所。A.公园 B.敬老院 C.红十字会 D.志愿者机构

5.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6.对于省级及省级以下人民政府来说,做好善后处置和恢复重建就是要:(ABCD)A.妥善做好人民安置。

B.妥善做好污染物收集处理和现场清理。

C.迅速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

D.组织专家科学评估重建能力和可利用资源以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落实资金、物资和技术保障,做好后期重建工作。

7.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分为(ABCD)。 A.自然灾害专项预案 B.事故灾难专项预案 C.公共卫生专项预案 D.社会安全专项预案

8.判断领导人是否滥用领导权的标准为:(ABCD)

A.实施领导行为的目的是否与授予领导职责的立法原意相左。 B.领导行为的作出是否全面考虑相关的利益需求。 C.领导行为的实施是否属于转嫁领导职责的举措。 D.实施领导行为是否违背了行政法的比例原则。 9.快速反应专业队伍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ABCD)。A.协助党政领导处理事件

B.完善机制,切实提高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 C.掌握政策,依法办事,果断处理

D.完善处置工作的战略战术和预案,保证关键环节不失误

10.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具有预报和警报的功能,具体包括如下内容:(ABCD)。A.预警级别制度

B.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

C.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D.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1.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ABC)。A.车牌号码 B.车身颜色 C.车型 D.车速

12.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首要要求就是要树立(BC)的理念,把公民和社会的利益置于政府利益之上。 A.发展本位 B.公民本位

C.社会本位 D.和谐本位

13.提高党委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具体表现在:(ABC)。A.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强组织保证。 B.党委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

C.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突发事件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强互助,关心群众,积极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增加信心、战胜困难。D.党委始终要奋战在第一线

14.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具体表现在:(BC)。A.不参与突发事件的围观

B.积极了解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实时信息,并理解自己在这个事件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然后在对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作出认真思考的基础上,采取自己的行动。

C.普通群众平时要多了解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 D.组成团队,共同抗御

15.加强突发事件的防范,应该做到:(ABCD)。A.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心理培训 B.普查和监控风险隐患 C.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 D.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16.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具体评估可以从两个路径进行,其中组织行为的这个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BCD)。 A.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决策的评估 B.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领导者的评估 C.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机构的评估 D.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预案的评估

17.在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为保证有效的责任和奖惩机制的建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BCD)。A.要将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具体化,使之易于执行和落实。

B.将细化和具体化了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并确定具体的负责

人或责任人。

C.要明确突发事件和危机中有关事务的责任人,做到分清责任,汲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D.在追究责任的同时,还要发现和表扬、奖励先进。

18.只有预防才可能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预防突发事件的主要途径有:(ACD)。A.制定和完善预案 B.依靠科技进步 C.做好必要的演习D.做好战略储备

1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

20.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ABCD)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A.分类管理 B.分级负责 C.条块结合 D.属地管理

三、判断题

1.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F)2.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T)3.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浇灭。(F)

4.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T)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

虚假信息。(T)

6.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T)7.如何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并合理调度使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所面临的突出问题。(T)8.非政府组织是指一切不属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社会组织,与是否营利没有关系。(F)

9.在美国政体中,联邦、州、县、市分别具有独立的立法、行政权,财政关系相互独立,地方法律法规在不违反联邦法律前提下有较大的自主权。(T)10.我国作为一个各种突发事件频发的发展中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T)11.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政府因为拥有很大的优势,如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动员优势、资源优势等,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起到很好的支撑地位。(F)

12.应急管理包括应急管理法制系统、应急管理的理念系统、应急管理的制度系统、应急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等方面。应急管理的心理支撑系统等不包括在其中。(F)

13.加强信息报告工作的途径有:成立信息处理和信息生成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信息的管理。(T)14.危机意识是对危机进行预警的前提。(T)

15.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就必须分清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抚恤和补偿受害者,恢复和重建家园。(T)16.危机评估,就是对危机事件的危害后果进行统计和评价,在统计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危机恢复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恢复社会秩序、危机后重建、心理干预、赔偿、补偿和救济,以及对危机进行总结等。(T)17.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出发,我们可将危机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F)18.正式评估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它可以较为充分地占有资料,但是评估的结论不易为社会所接受。(F)19.2004年甘肃省委托兰州大学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举行的评估政府的活动属于外部评估。(T)20.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中,恢复和重建一般来说包括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的内容。(F)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A、红色B、黄色C、橙色

2、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由哪个应急主管部门负责:A、建设局B、安监局C、公安局

3、我区如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由下列哪位负责指挥:A、区委副书记B、区政府常务副区长C、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4、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事件中区安监局负责的具体工作是:A暴雨天气期间,负责区内江河、水库、堤塘等的安全保障工作。B、负责因雷击引起的火灾应急抢险;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防雷击火灾措施;参与灾情调查、灾害评估和事故性质认定工作。C、配合区气象局组织对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配合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灾害性天气安全措施。

5、我区灾害性天气应急主管部门是:A、区农水局;B、区卫生局;C、区气象局;

6、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7、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8、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

9、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0、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哪几种颜色标示(按顺序):A、红色黄色橙色蓝色B、红色橙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蓝色绿色

12、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

13、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B、本地人民政府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1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

15、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6、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给予处罚

17、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几级: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

18、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

19、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

报告

20、是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负有责任、承担主要任务的工作部门。A、应急保障部门B、应急主管部门C、应急领导机构

21、各级预警根据其可能的波及范围,我区的一级预警应报批准。A、区公安机关B、区政府C、市政府

22、我区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由负责。A、事发地镇街B、区民政局C、区公安机关

23、我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主管部门是:A、区公安分局B、区教育局C、区安监局

24、公安、武警部队、民兵预备部队属于应急保障中的哪支应急队伍:A、专业应急队伍B、骨干应急队伍C、群众和志愿者应急队伍

25、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暴露人数、有症状人数、主要症状及严重程度,临时控制措施等的属于何种报告:A、紧急报告B、进程报告C、结案报告

26、区政府应当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内向杭州市政府报告。A、半小时B、一小时C、二小时

27、省级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西山、北干山、白龙寺、峙山和区重点林业基地发生森林火灾,应立即上报:A、当地镇街B、区政府C、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28、当台风正向我区逼近,区气象台已发布“橙色”台风预警信号,预计12小时内将影响我区时,区气象台每隔小时要作出台风影响范围和风力,雨量等级的预报:A、1小时B、2小时C、3小时 29、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的情况应出示何颜色的暴雨预警信号:A、黄色B、橙色C、红色

30、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日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或过程降雨量大于200毫米的情况属于:A、一般汛情B、重要汛情C、重大汛情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4、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5、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6、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8、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酌情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可以给予补偿。()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10、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1、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12、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1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15、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一律建立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16、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

17、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18、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可以不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19、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20、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答案:

1.A

2.B 3.A

4.B 5.A

6.C 7.B 8.A

9.B 10.B

11.A

12.C 13.C 14.B 15.B 16.A

17.4 18.B 19.A

20.A

21.A

22.A

23.C 24.A

25.B 26.A

27.A

28.A

29.C 30.C

31.A

32.A

33.C 34.B 35.A

36.B 37.A

38.A

39.B 40.C 41.C 42.C 43.A

44.C 45.B 46.A

47.C 48.A

49.C 50.A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4.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5.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B)表示。

A.橙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6.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7.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8.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D)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

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 B.影响生产; C.引发地区; D.影响区域;

9.(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10.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11.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1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D.直线通道;

13.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4.(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15.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D)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16.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A)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17.家庭装配的应急箱中,食品和饮用水至少够每个人用(A)天。

A.1; B.2; C.3; D.4;

18.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

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

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 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

19.2008年举行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B)。A、奥运场馆安全;

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 C、奥运食品安全。D、奥运设施安全

20.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D)小时内。

A.6; B.12; C.24; D.48;

21.防止登革热关键是要消灭(B)。

上一篇:局总结表彰大会讲话下一篇:在执法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