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6-11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为全面掌握和了解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推动我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丁晓明同志的带领下,于2013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深入到城子山、桃园福山圣地、柏榆解放沟、诚信湖、中和湖、胜利水库等景区进行考察,认真听取了相关乡镇和县旅游局关于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目标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全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1、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自2007年《西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以来,我县相继建设了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AAA级景区)、城子山省级森林公园(AA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4星级企业、辽宁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5星级企业)、桃园福山圣地、普庵观等4个景点和冰砬山(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和湖、宝兴湖、巨德湖、诚信湖、梓居山庄(辽宁省3星级农家乐景区)、棒子沟、胜利水库等8个渡假村。今年,我县借助铁岭市“旅游项目年”这一契机,以桃源旅游圣地、城子山景区、中和湖渡假村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目前,城子山游客服务中心、山门和登山步道、休闲广场已经建成,人工湖和电力基础设施正在修建;桃源旅游圣地(市重点项目)一期工程7800㎡的客服宾馆正在装修,老年公寓、八百罗汉山、游客服务中心、4公里绿色景观路正在修建,预计“

十、一”可接待游客。中和湖度假村水上餐厅、综合服务楼、特种动物养殖、林中休闲小屋、垂钓中心已建成,已经具备接待能力。

伴随着辽开高速公路的通车、辽开公路和303国道的修缮、部分乡村公路的升级改造,我县旅游交通条件明显得到改善。通往各主要景区、景点的路网基本建成,景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促进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

2、旅游软环境建设日益优化。围绕鹿文化、皇家围场文化、丝绸文化和重点景区,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户外广告、节日活动等形式,不断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目前,西丰旅游网和城子山旅游网网站已开通运行。2011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二届城子山登山节和皇家鹿苑秀美西丰旅游风情摄影大赛活动。开通了以桃园旅游圣地、城子山风景区、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和湖度假村、宝兴湖度假村、巨德湖度假村、胜利湖度假村、鹿角大观园、鹿城博物馆、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美麟集团、普庵观、向阳寺、万佛寺、同仁堂皇家鹿苑等为内容的一日游和两日游路线。印制西丰旅游宣传折页和《城子山风光》画册数万份,制定西丰旅游线路图,在高速公路及主要公路设立旅游景区指示宣传牌等。

3、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县已入驻旅行社4家;大小宾馆(旅社)105家,酒店(含农家乐)275家,其中鹿城国际酒店已完成三星级酒店认定,并签订旅游接待协议,西丰宾馆星级酒店申报正在规划中,游客食宿接待能力逐步提高;建设了鹿鸣天下(东特产品交易中心)、锦秀西丰(美麟集团)等购物场所和滨河公园、鹿角大观园、鹿城博物馆等娱乐场所,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据统计,我县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餐饮、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通信、种植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旅游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创国家级旅游强县”目标、与省内外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思想不够解放。全县上下就依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已形成共识,但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个别乡镇和部门领导工作中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缺乏现代旅游开发理念,对旅游产业的地位、旅游政策法规认识不足,受资金缺乏、景点不特等“条件决定论”的影响,对旅游产业开发的信心不足;旅游协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对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运作方式还没有做到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推进旅游开发工作的落实措施还不够到位。现有政策措施激励作用不明显,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办法还不多。

2、精品意识不强。一些景区景点开发虽已起步,但内容过于单调,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含量明显不足,特色不强,产品策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较为落后,景区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旅游产品功能单一,基本停留在“文化旅游走一遍、生态旅游漂一趟、乡村旅游吃一顿”的观光旅游层面,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3、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投入渠道相对单一,投资严重依赖政府,仅仅靠国家投入难以保证我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外地做法相比,社会力量投资旅游业严重滞后,旅游大项目投资不多,一些好的旅游资源至今尚未得到很好开发,没有发挥出应有效益。同时,不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度缓慢,如诚信湖、宝兴湖、柏榆解放沟等。

4、基础设施滞后。由于投入不足,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部分景区道路标准低、路面差(如由辽开线进入中和景区路段),县内景区间通畅的环线交通网没有形成;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星级宾馆少且标准低,旅游接待能力差。娱乐与购物没有形成区域规模,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

5、宣传促销不力。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和本地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较少,宣传促销的资金投入较少,没有形成较为系统、长久和较大规模的促销。宣传促销手段和办法还比较单一,形象宣传与产品宣传脱节,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不高。

三、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认真思考,借鉴外地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认为,做大做强西丰旅游,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重要意义。县政府要把旅游产业提升到支柱产业的重要位臵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细化措施,确保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要强化旅游部门的职责,使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真正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2、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环境。认真研究制定税收、土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条件,吸引有实力的客商到我县投资开发旅游产业。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和民间资金是旅游经济主体的理念,大胆创新投融资体制,出台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广泛发布招商引资信息,积极开展扣门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活动,主动与大客商、大财团、大企业联姻结亲,引入有全新理念、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通过借梯上楼,促进旅游业发展。

3、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谋划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对《西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要研究制定旅游项目专项规划,对各类景点、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布局;积极探索旅游项目与农业项目捆绑,缓解土地指标压力的新形式,切实加强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的深层次管理。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对各景区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开发、分级保护,避免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旅游资源分段分批开发,避免一哄而上、低效开发、浪费资源,确保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4、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做不强、做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存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要以“中国鹿乡”和“魅力山城”为品牌,深入挖掘和展示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游览内容,增加游客互动娱乐项目,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景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由单一的游览向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消费转变,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从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发一批具有西丰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商品,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5、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增加旅游产业政策性投入。通过加强旅游项目编制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项目资金;紧紧围绕重点景区、田园风光线路,加紧编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确保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县财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产业建设的积极作用。林业、农业、交通、发改、水利、建设等部门要把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公路、农村能源、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

6、进一步突出重点,切实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完善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桃园福山圣地的按待设施和游乐功能,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紧密结合。督促指导鹿城国际酒店、西丰宾馆、桃园福山圣地酒店等高级旅游饭店加快建设及申报升级和评星工作,提升我县旅游接待档次。要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区域合作,互通信息,携手促销共赢。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引进和培养一批职业经营人才和专业人才。建立完善旅游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制定吸引旅游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优惠政策。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1 永年县旅游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河北省永年县乡村旅游农业发展不断创新经营方法、拓展经营领域,形成了四种主要经营类型。一是观光观赏型。以设施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业。二是参与体验型。利用城郊优势发展体验休闲,发展城乡互动。三是休闲度假型。依托乡村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展集休闲、娱乐、健身、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四是民俗旅游型。利用永年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古民居、古建筑等,组织开展观光、休闲旅游等活动。

永年县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开放旅游农业发展新路。一是以开放促发展,走借力发展的路子。该县先后引资和接受社会捐助达3 600余万元,重点开发扶持了以优种林果园、四季瓜果园和乡野度假园为主体的陈刘营生态观光园,以昭惠王祠为主体的明山公园等景区,为打造“文化永年”、“魅力永年”奠定了基础。二是推进企业与文化联姻,走融合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旅游项目,实现文化产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洼淀风光牌”,大力推进水产养殖和加工业发展,在永年洼建成了北方最大的罗非王鱼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加工中心,不仅开拓了市场空间,同时也为洼淀自然风光增添了新的亮点。

1.1 广府园区紧紧围绕“古城、水城、太极城”的特色定位

永年县以5A景区创建为主线,以打造“宜游”景区为目的,抓项目促工程,抓治理优环境,抓基础强配套,抓推介重活动,强力推进景区快发展、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广府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各类门票收入600多万元,旅游综合收入4亿多元,并获得了“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4年度“河北名片”等荣誉称号,在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4A景区整改提升验收中名列小组第一。据统计,2014年底永年县旅游农业经营组织11家,从业人员约1 000人,人均收入20 000元左右,年营业总收入3 500万元左右,资产总额1亿元左右,带动农户数约2 000户。

1.2 永年县汇龙湾生态观光园

2011年,永年县汇龙湾生态观光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该观光园是在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重点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建设;集旅游、度假、参观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景点建设;集食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场所建设。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永年县特色文化———已走向世界的“永年太极”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当地绿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家园。

1.3 以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种菜大户发起农业休闲采摘观光园

永年县喆兴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东杨庄乡杨庄村,成立于2008年7月,基地面积0.5万亩。基地会员1200户,主要从事无公害蔬菜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咨询等服务,并注册了“喆兴”牌商标。

永年县民建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广府镇后当头村,成立于2009年6月,合作社辖基地面积0.2万亩。基地会员300户,主要从事无公害蔬菜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咨询等服务,并注册了“冀民”牌商标。合作社建设了20栋钢架温室,主要用于蔬菜新品种的示范和蔬菜生产。

永年县京山育苗中心是全县从事穴盘育苗最早的生产基地,中心位于南沿村镇赵辛线路东,中心占地20亩,年引进、实验、示范新品种10多个,育苗能力100万株。永年县京山育苗中心扩建高标准育苗温室4栋,并在姚寨、南大堡、张西堡、当头四个村建设分中心,项目总投资1 000万元,占地60亩,共建设育苗温室26栋。

永年县同年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了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步伐,积极引进示范番茄、辣椒、草莓、甘蓝、黄瓜等10个新品种,推广黄板诱杀、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并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总结,筛选出适宜各区域种植的蔬菜品种并进行推广。

2 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扶持力度小

到目前为止,建设的几家休闲农业除众乐、京山、喆兴依据蔬菜标准园区建设项目有一部分补助资金外,其他几家经营主体均靠自筹资金进行建设和发展。

2.2 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休闲农业处于无序发展中,政府没有统一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属于经营主体自发的行为。

2.3 规模小、休闲农业内涵少、休闲项目单一

现有的休闲农业除广府旅游公司规模大、设施齐全、项目多外,其他几家休闲农业主体规模小、休闲项目单一。大多都是以休闲采摘或单一的垂钓为主。2.4政府就休闲农业建设没有出台政策、管理措施

没有将休闲农业真正列入大旅游观光经济范畴。所有的休闲农业仅仅是起步阶段。

2.5 广府城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府衙复建、城内街道综合改造、赵家酒楼复建等工程仍需加快步伐,城南新区建设亟待加快推进。

3 永年县农村旅游农业下一步发展计划

尽快由政府出台统一的规划,以广府旅游开发为中心,以旅游专线及广府四周为重点,结合蔬菜标准园区建设,全面推动永年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设。一是在旅游专线两侧的蔬菜种植区重点建设以蔬菜采摘、蔬菜种植体验为重点的蔬菜文化园区。二是以广府永年洼水产养殖为重点的休闲垂钓园建设。三是集休闲、采摘、垂钓、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建设。四是开发西部山区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依据山区文化、南水北调景观着重建好佛山休闲农业园、西沟经济生态农业园等一批休闲农业生态园。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3.1 广府立足古文化,做好水文章,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以“水”为主题,突出环水游和水上游,打造“一环四区”。“一环”即:在环水观光走廊两侧及岛屿上实施绿化,航道主要节点建造游船码头,亲水平台,同时开发岛屿游娱、休闲、体验经营项目,形成旅游节点,打造城外环水旅游线路。“四区”即:城南综合开发千亩芦苇荡、城东加快推进清晖书院建设、城西建设水上游乐园项目、城北以生态垂钓基地。同时,鼓励景区及周边群众围绕旅游发展特色餐饮、生产销售特色纪念品以及开办农家宾馆、“农家乐”等相关配套经营项目,增加整体产业链条收益。

3.2 打造广府太极拳文化基地

一是建设集太极拳培训、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太极文化产业研究、太极拳推广模式研究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广府太极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二是筹建广府太极院校,邀请杨、武式太极拳大师、名家,分期分批亲自授课,培养一批文武兼修的高素质太极拳人才队伍;三是加强广府本地拳师队伍培训、管理,实现太极拳由民间和社会传承到规范化、组织化传承的转变,推出一批广府太极大师、名家;四是突出文化、生态、休闲主题,建立广府太极网站、办好太极拳杂志,建设太极会馆、太极图书馆、太极博物馆、太极体验馆、太极康疗中心等,把广府太极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五是突出交流、产业、惠民主题,以“拳”为缘,加强对周边省市的宣传推介、旅游招商。同时,通过举办太极拳艺术表演、太极文化主题节庆、太极品牌赛事、太极养生健身等活动,以及研发太极系列旅游纪念品、保健品,吸引太极拳爱好者和国内外游客,形成产业群、产业链,带动商贸、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太极富民。

4 结论

通过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不仅可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也为广大农村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摘要:河北省永年县农牧局近年来依托广府古城、佛山、聪明山等景点,加大对农村休闲农业建设力度,促进永年旅游业发展,给当地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通过发展观光旅游,自主采摘蔬菜水果,对加快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机遇。

关键词: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博,李思经.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3):62-66.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1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启动之年,按照全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好我省的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年初以来,省农委组织人员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马铃薯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6年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列入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推进试点省。据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提供数据: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00万亩,总产量1840万吨(折原粮)。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10点次试验示范县测产估算数据,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总产量602万吨(折原粮120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2.7%和5.9%。如果按照统计部门数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0.2万亩,总产量278.5万吨(折原粮55.7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1.1%和3.1%。我省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位居全国第三位左右,鲜重亩均产量2200~2300公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均2800公斤以上。

全国马铃薯种薯品种390多个,包括鲜薯食用型、淀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型和特色型等品种类型。我省具有繁种能力的企事业单位13家,其中骨干力量3家。审定的马铃薯种薯品种21个,绝大多数是鲜薯食用和淀粉品种,主要有鲜食延薯4号,尤金、富金、夏波蒂、大西洋等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也有少量种植。没有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马铃薯品种能用于加工全粉。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 2010~2013年吉林省有两家单位纳入国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补贴试点单位,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补贴金额540万元。2011~2015年我省积极抓好农业部马铃薯良种扩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每年争取补贴资金50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敦化富农种业、延边原种场、吉农高新、雁鸣湖种业、吉林吉科生物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主产区分散农户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冷凉,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重点大县包括:磐石(2.8万亩)、敦化(2.5万亩)、舒兰(2.1万亩)、安图(1.9万亩)、柳河(1.7万亩)、汪清(0.85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龙市南坪镇、汪清县汪清镇及百草沟镇、柳河县孤家子镇及姜家店乡、长白县马鹿沟镇等。

我省的中西部具有适于马铃薯商品薯生产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腐烂率和虫食率低,是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大县包括:长岭(15万亩)、公主岭(10.5万亩)、农安(8.5万亩)、扶余(7.7万亩)、德惠(5.6万亩)、九台(4.9万亩)、洮北(4.6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纪家镇、公主岭市怀德镇、梨树县万发镇、长岭县三青山镇、扶余市肖家镇、洮南市万宝镇等,种植品种为春薯3、4、5号,延薯4、6号。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原有的育种目标已经不适应主粮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适合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适应马铃薯主粮化的新要求,亟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培育市场需要的专用型、特色型品种,马铃薯育种需要从头开始。二是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供不应求,中晚熟品种供过于求。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集中上市,主产区常常出现“卖难”,种植户效益不高。三是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小。全省脱毒马铃薯种薯普及率接近30%,而且三分之二用省外品种。全省脱毒种薯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推广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很大一部分农户仍沿用自留种薯的习惯,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使用种薯能增产60%以上)和质量。山东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近100%。四是种薯市场监管难度大。马铃薯行业标准和法规不健全。即使有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部门来执行相应的标准,监管缺失。由于马铃薯商品薯与脱毒种薯外形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对脱毒种薯真假难辨,一些商贩将商品薯或劣质种薯代替脱毒种薯来销售,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非常混乱。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近年来我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距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及内蒙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上缺乏农机农艺融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六是商品薯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的状态。虽然种植马铃薯平均收益较高,但因缺少规划,发展以中小散户居多,生产与市场不接轨,年际间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七是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全省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320家左右,主要加工产品为粉条(丝、皮)。一般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17%~18%、约5~6斤薯出1斤粉,而普通马铃薯淀粉含量为12%~15%、约7~8斤薯出1斤粉。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加工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非加工品种、鲜食淘汰品种,这些品种淀粉率低、质量差,经常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怪现象,企业加工利润微薄。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邻近省份相比,我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明显:一是技术优势。科研育种能力强。全省有脱毒种薯繁育科研院校和企业13家,先后培育出具有不同熟期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21个,其中延薯4号和春薯3、4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马铃薯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工作,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自然环境优势。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东部山区夏季低温冷凉,不易发生病虫害,山高水清,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十分有利于种薯生产。广袤的松辽大平原,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早春温度回升快,六、七月份雨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气候、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商品薯的生长。与黑龙江相比,我省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品质较好。与内蒙古相比,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与辽宁相比,气候适宜。气温超过25℃马铃薯不再生长。黑龙江水灾严重,内蒙古较为干旱,辽宁温度偏高,都需要较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需要多次喷洒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有一些工作基础。虽然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却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决条件。我省原有马铃薯贮藏能力110万吨,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新建标准化储藏窖527座,增加贮藏能力1.91万吨。同时,马铃薯种植品种较为成熟稳定,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具有全价营养、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等特点。为什么马铃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省又具备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相邻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2.1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从马铃薯加工产品上看,主要产品为精淀粉、低聚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粉和各类粉条。油炸食品薯片和薯条以及全粉加工等尚属空白。我省只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三青山银河粉业有限公司”。原来全省建了4个较大的淀粉厂,因受原料薯来源时间、贮藏能力、环保等限制已陆续停产。马铃薯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原因:一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重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招商,忽视甚至就没有意识发展马铃薯产业。二是产业发展和工商资本不对接。懂产业的没有融资能力,拥有资本的不懂产业。三是没有专用型品种。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种植很少,我省至今也没有适合油炸食品薯片、薯条和全粉的品种,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加工企业。四是加工原料薯保障能力差。由于我省土地流转困难,价格又高,企业出于成本压力,大多采取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式购买马铃薯,但是,因企业无法制约农户,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收不到,当市场走低时,企业又不得不高价回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系约束乏力,订单不稳,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及效益。五是贮藏能力不足。马铃薯收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企业本身没有贮藏能力,开工时间也集中在这三个月,其他季节不得不停产,加工企业常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2.2 缺少产业链条的相互配套

马铃薯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种薯病毒脱除、组织培养、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田间繁殖、质量检测和控制、商品薯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目前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各环节间缺乏纵向联系和衔接,现有投资大多在组织培养和原原种生产环节,对田间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是导致微型薯产能较大,而真正用于商品薯生产的种薯生产能力不足,整个体系不配套,限制了最终效应的发挥。马铃薯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

2.3 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

虽然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但在政策扶持上与其他主粮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原种生产扶持和良种推广补贴,没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机具没有纳入补贴范围,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少、额度低。

2.4 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缺乏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开始建立。三是马铃薯产业管理机构不明确。四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马铃薯产业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马铃薯产业不熟悉,监管得多,疏导得少,主动服务就更谈不上。五是底数不清。全省马铃薯产业实际情况不完全清楚,统计数据不全面,播种面积、产量等常规指标也不在统计科目之列。多套统计数据之间差距较大。六是环保要求高,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

3 下步发展对策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6〕1号)对东北地区马铃薯的发展定位是:“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

根据农业部的区域规划、市场需求和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确立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种薯走出去、品种引进来、加工储藏跟上来。具体讲就是,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鼓励加工专用型、早熟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在东部山区重点县(市)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在中西部平原区重点县(市、区)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满足食品消费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50%,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发展到5家。

按照上述思路,下一步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推动马铃薯主粮化,良种研发要先行。要进一步支持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品种选育、茎尖剥离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种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基地相配套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任务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支持,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情况,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延边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适宜制作薯条、薯片、淀粉等不同用途的主食加工及精深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1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适合我省种植,性状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良的专用型品种。

(二)加强良种和商品薯基地建设。引导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一是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途径,统一种植品种。二是标准化生产。建立马铃薯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及销售等标准体系,实施行规管理。三是产业化经营。只有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形成有市场、有竞争的自主品牌。继续巩固东部山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成果,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商品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西部平原地区,按照轮作和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以300公顷为基数实行规模经营,建设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三)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和加工品种。二是研发、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重点是推广宽垄、覆膜、喷灌和汁水还田等新技术。三是推广农技农艺相结合新技术,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种薯综合配套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工程。四是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废液、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高蛋白饲料、高效液体肥料等。尤其是加工淀粉后的分离液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各种有机物,极适合农田灌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这项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可解决土地板结、腐植酸降低等问题,已经被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内蒙古、甘肃、宁夏乃至黑龙江等地部分企业也采取了这样的工艺。五是定期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是鼓励原有停产的企业重新开业。我省原有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线和加工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林省天丰集团(梨树县)具备年生产8万吨高功能淀粉、2万吨功能性低聚糖、1万吨膳食纤维、500吨蛋白活性肽等生产能力;吉林省三高淀粉公司(原长春金源集团)具备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全粉)的加工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搞好银企对接、企业与农户对接等。充分利用好我省新组建的农业发展基金、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积极做好项目推荐工作,尽快推进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下一步重点支持吉林省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马铃薯15万吨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经省发改委备案,整套加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提供,今年重点完成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蛋白粉生产线和果胶生产线建设;积极支持长春学龙淀粉公司进行精制淀粉、变性淀粉、手拍粉、方便粉丝等生产项目扩建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支持长白永旭保健食品公司(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000吨以各类粉条为重点的薯产品加工扩建项目;进一步支持长岭县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完善设施,吸引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增强带户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力宣传马铃薯产业的效益优势,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那厂。

(五)积极推进多元化产品开发。抓住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机遇,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马铃薯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马铃薯加工多样化,由原字号农产品向加工食品转变。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内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马铃薯面粉等主食产品配方研究,加快马铃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油炸薯条、薯片及膨化食品等主食产品多元开发,同时推进薯泥、薯饼、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集中财力建设大型马铃薯贮藏。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不耐储藏,上市时间又较集中,亟须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供应周期,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贮藏后能增值1~3倍。从2012年开始,我省利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共建成马铃薯及果蔬贮藏窖(库)4217座,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8万吨。但这些贮藏窖(库)规模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马铃薯窖藏建设项目补助应主要针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薯生产企业,向标准化基地倾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建设5~10个大型或超大型贮藏窖(库)建设,实现马铃薯均衡上市、价格稳定、促进增收的目标。

4 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尽管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当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具规模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难题还必须依靠政府。一是明确主管机关,适应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战略。增设管理部门,确定马铃薯为主粮的产业定位,二是各级科研单位增设马铃薯研究部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增加马铃薯推广工作职能,各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增加龙头企业指数,科技厅增设马铃薯研究项目,统计部门重设科目统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4.2 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农机补贴、高产创建、农民合作社等项目扶持政策向马铃薯重点大县倾斜,省内出台支持马铃薯发展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品种研发引育、基地建设、主粮化开发、贮藏窖建设、龙头企业。二是在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时把马铃薯加工企业视同特色企业对待,降低门槛,重点扶持。三是把马铃薯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为配合常委会审议《关于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前段时间,我委对全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县文化局的汇报,召开了部分镇(街道)宣传委员、文化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和11个文化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座谈会,实地视察了姚庄镇文化中心,并专门赴海宁市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着力点,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在推进全县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文化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县委、县政府先后成立嘉善县基层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嘉善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对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特别是单列了基层文化建设考核。各镇(街道)及各职能部门也都强化文化建设领导力度,形成了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县文化艺术中心、县游泳训练馆、县体育场、汾湖国家级水上训练基地、新华书店新大楼等一批标志性文体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512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的吴镇书画院,占地2400平方米、总投资650万元的顾锡东戏剧艺术馆及总投资2700万元的体育公园均已开工建设。镇(街道)文化中心、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全面建成,村级文化中心覆盖率达100%。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

3、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丰富。积极打造“周末大舞台”活动品牌,整合县级机关各部门资源,将各个部门的主题活动统一纳入“周末大舞台”中,使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推进“周末大舞台”向镇(街道)延伸,推出了“周末大舞台走进基层”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周末大舞台覆盖面,扩大了品牌影响力。紧紧围绕镇村特色文化,深入开展“十万农民种文化”活动,做到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受到了中央、省、市有关媒体的关注与肯定。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力度,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对镇(街道)基层文化建设考核。着力推进文化活动同地方特色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县9个镇(街道)都具有了本地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

(二)着力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近年来,我县通过积极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大力推进精品文艺创作,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我县传统人文精神,提出了“以善为美、与人为善、上善若水”的“善文化”理念和“勤、孝、谦、和、思”的“善文化” 精神。在媒体上开设“善文化”专栏,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解读“善文化”。在全县上下倡导和引领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与善为邻、积善成德、择善而行”的文明道德新风,弘扬“地嘉人善、嘉言善行、善气迎人”的嘉善传统美德,引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加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搭平台、抓培训、强扶持,进一步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艺队伍网络。依托“十万农民种文化”系列活动,对各基层文艺队伍、业余爱好者开展专业培训。依托县文化艺术中心“周末大舞台”平台,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文艺团队,参与演出、开展活动、增进交流。目前已建立起一个覆盖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文化队伍网络,全县共有民间文体队伍613支、文体骨干10023人,为繁荣群众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创新县文联及下属各协会的工作新模式,姚庄镇文联与上海曲艺家协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上海曲艺家协会活动基地落户姚庄。制定出台《嘉善县业余文艺团队星级管理办法》,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间文艺队伍建设。

3、完善文艺产品生产供给机制。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支持和鼓励文艺创作的补贴与奖励办法》等政策,在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奖励资金,以文学艺术“红杜鹃奖”和“新农村题材奖”评比为抓手,引导和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创作,培育了一批影响广、层次高、内涵深的文艺精品,每年都有20件以上的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展评中获奖。2011年,全县荣获省级以上奖项、展评的文艺作品共达52项。

(三)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近年来,我县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加强平台建设、培育新兴业态,扎实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

1、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在全市率先增设了文化建设科(文产办),具体协调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规划、招商、服务、数据统计等工作。委托上海福卡智库开展嘉善县文化产业发展课题调研,形成嘉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对于影视作品、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的奖励扶持政策。建立了由各镇(街道)、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的24人文化产业发展联络员队伍。

2、注重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县文化创意园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有13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中国归谷文化创意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在深圳举办“嘉善县文化产业(深圳)招商交流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的吴镇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罗星街道三浦灵狐动漫大楼正式奠基并动工建设。

3、推动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主动加大与上海的产业对接,抓准上海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内容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辐射。加强与上海信息服务业协会的交流,先后举办了“上海网络文化协会嘉善行”、“沪善企业家徒步行”等活动,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上海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嘉善产业基地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上海龙软集团建设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

(四)努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高度重视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入选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丛书12处文物点的拍摄任务。做好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县级文保单位“金氏后厅”正在修缮,县级文保单位“东岳庙”大殿已修缮完毕,基本确定西塘陆家厅的维修设计方案。公布嘉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7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工作,共征集8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干窑镇治本园林古建筑材料厂接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考察验收组评估验收。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一)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尚需加大

目前我县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还处于较低水平,从总量上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部分已经出台的政策,由于种种原因,遭遇“落地难”的困境,如2009年我县配套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就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等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意见,如“县财政安排宣传文化发展资金300万元,逐年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但事实上,宣传文化发展资金自2004年设立至今,一直维持300万的额度没有增加,处于嘉兴五县二区下游,而同样的发展资金目前海宁市已达到了1700万元。

(二)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近年来,兄弟县市的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如海宁市仅建设图书馆新馆就投资了1.5亿元。反观我县,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县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欠佳、质量较差、功能不全,很多设施无法使用,使我县公共文化设施原应具有的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欠缺,县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普遍存在场馆老化、狭小,设施陈旧等问题;县文化馆、各镇(街道)文化站设计定位多注重在行政职能上,对其为群众提供培训、学习、辅导的功能考虑不够充分。同时,对于新建的社区或小区,政府文件中曾要求应配备一定面积的文体设施用房和室外活动场地,但实际并未得到有效落实。镇(街道)图书分馆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图书流通经费仅是兄弟县(市)区的50%左右。未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员队伍,部分文化阵地由于没有稳定的人员、经费保障,存在着开放利用率不高、设施闲置浪费等现象。

(三)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县县、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人才普遍缺乏,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县文化部门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急需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因缺乏灵活务实的人才引进机制,存在着想要的进不来、进来的又不太管用的现象。同时,镇(街道)、村(社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变换随意、兼职多,普遍存在“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现象,开展工作时多线作战,忙于应付,直接影响到了基层文艺活动的质量。

(四)文艺精品创作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全县虽然也涌现出了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文艺作品,但从总体来看,具有嘉善特色和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多,绝大部分作品获奖层次不高,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很少。尤其是连续两届的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的作品屈指可数。文艺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文艺创作人才青黄不接,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对我县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的挖掘和研究也不够,特别是对吴镇、袁了凡、孙道临等嘉善籍文化名人的研究,少有专著、论文发表。

(五)文化产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目前,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偏小、集聚不够、整体实力不强,相比周边地区尚处于劣势。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层次较低,缺乏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高端龙头企业。现有的文化产业缺少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在挖掘利用我县的名人文化资源方面做得还不够,行业模式化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健全,缺少系统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投入渠道和形式单一,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及专业人才少,整个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三、意见建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县的文化事业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建设文化强县为抓手,结合嘉善实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举措,推动全县文化事业更好发展。

(一)进一步增强意识,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1、提高文化事业发展认识。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会用“四个越来越”阐明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2、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确保每年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嘉兴平均水平,缩小与兄弟县市的差距。

3、健全文化事业考核机制。要把文化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列入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充分调动各发展主体的积极性,着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文化、支持文化、建设文化的强大效应。

(二)进一步完善体系,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1、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由于我县文化艺术中心存在的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好已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好县图书馆、博物馆;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各类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社区居民和新居民较为集中区域的文化设施建设更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配足用好各类文化管理服务人员,不断提升镇(街道)、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管理服务水平,确保管理专职化、活动经常化。

2、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积极探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服务方式及城乡共享、部门共享、区域共享等文化资源共享模式。组织好“十万农民种文化”、“周末大舞台”等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好元宵、端午、中秋等各类节庆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镇(街道)图书分馆运行质量,加快推进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中心村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文化品牌培育创新。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善文化”,立足本地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传奇,精心创作文艺精品,通过培训进修、评奖激励等加大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我县文艺创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嘉善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嘉善田歌、西塘古镇、吴镇书画、水乡文化等为主打的区域文化品牌,大力繁荣和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企业文化、创新文化。积极推动我县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打响名人文化品牌。要充分整合各镇(街道)资源,从县级层面统筹规划、打造利用好袁了凡这一名人文化品牌。积极打造群众文化的精品亮点,有重点地培育、扶持、打造1-2个真正具有嘉善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我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明确文化产业发展重点。要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与各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明确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加强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根据调研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并分解落实。

2、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结合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工作。加强文化产业招商队伍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并实施灵活务实的产业招商政策。主动出击,高标准、低门槛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企业、高端人才、创意团队、科研机构来善创业,尤其要加强对北京、上海、广东、杭州、港澳台等地的专业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成长性高、创新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

3、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当前,全国各地均兴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高潮,为此,建议政府在明确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吴镇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归谷文化创意产业园、了凡文化创意园、西塘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规划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创意园的发展定位,争创“一园一品”,培育各自特色,竭力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内耗。应整合全县资源、举全县之力、集中精力办大事。同时,积极培育扶持本县较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它们充分挖掘我县文化资源,做出特色、做强做大。

(四)进一步引进培育,着力夯实文化人才基础

1、充实稳定文化管理队伍。创新县文化馆、镇(街道)文化站、村级文化中心的管理体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水平。采用各种灵活有效手段,充实县镇文化干部队伍,进一步激发活力,切实提高基层文化站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通过县、镇(街道)、村(社区)分级承担经费的方式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员从定岗不定人逐步向定岗定人转化,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

2、加强文化人才引进培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千方百计引进各类高端文化人才。建议建立文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对优秀和特殊文化人才,在户籍、住房、职务聘任、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加强与上海等大城市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不断提高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艺队伍和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建设一支一流的文艺人才队伍。

3、完善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完善基层文艺团队、民间文艺人才奖励扶持政策,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全县基层文艺团队交流、展示、共享平台,创设“请进来、走出去”机制,扩大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使我县民间文艺人才和民间团队的建设形成品牌,有效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五)进一步传承利用,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环境。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尤其是县级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充实业余文保员队伍。完善文化遗产投入保障机制,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海宁市每年从商服、商品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1%的资金专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落实。

2、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要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管好、用好文保专项经费。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两者关系,高度重视业已出现的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据反映西塘百年老店钟介福可能要开酒吧)。继续深入发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抓紧研究规划“东门大街”保护、开发方案。

关于全县文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5

县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主任 杨靖东

(2012年6月20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5月中旬至6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在张建平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全县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工作主要是:听取县文广新局的工作汇报,召开县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乡镇(街道)了解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文化强县建设为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为重点,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核心,抢抓机遇,积极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

(一)重视文化发展的氛围逐步形成。县政府把文化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制定政策,明确职责,成立县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提出“文化强县”战略目标并作了具体工作部署,文化部门编制了《仙居县2011-2015年公共文化发展》纲要,对文化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等问题。

(二)文化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我县以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市文化明星乡镇、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等建设为契机,加大了基层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成立了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建成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8个、市文化明星乡镇6个,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基层文化俱乐部602家,农家书屋350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比较完备的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开展文化示范户、文化中心户和文化大院创建工作,促进和谐邻里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基层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创新基层文化载体,创建百姓大舞台活动点349个,组建基层文艺队伍632支,每年专场演出200多场次。创新基层文化组织机构,将全县乡镇(街道)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城峰等4个基层文化协作区,实现文化工作的区域性联动。创新基层文化联动模式,近五年来,共举办农民文化节、邻居节等大型文化活动200多场次,送戏887场、送电影1.7万场、送书近17万册。积极引导群众自发举办腰鼓、健身舞、戏曲演唱等文艺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

(四)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全县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皤滩古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高迁古村落)、3处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下汤遗址、古越族岩画群、南峰塔福应塔),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发现677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名列台州市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的进展,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个项目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初步构建起以普查、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文化发展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文化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全县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馆舍陈旧、功能老化、面积不足,目前尚无博物馆、展览馆和上档次的电影院,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二是乡镇(街道)文化阵地虽然创建,由于缺少购置、管理、维护等经费,导致大部分乡镇(街道)文化阵地设施匮乏、陈旧,运行困难,相当一部分文化设施和阵地被挪作它用,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当前,我县存在着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青黄不接等问题,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文化员和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办管理人员严重缺编,受体制改革、编制等因素制约,人才引进较为困难。特别是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文化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专业素质不高,文化员普遍专职不专用,精力难到位。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导致文化活动参与人少,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传承。

(三)文化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从类型看,我县各类文化经营单位主要集中在三大传统项目:娱乐业、印刷业和书报、音像等,对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兴文化产业,如文化创意类的经营单位则几乎是空白。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大多仍处于“低、小、散”的状态,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四)文化体制改革举步维艰。按照上级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我县改制涉及县越剧团、文化服务公司、剧团、电影公司等4家单位,涉及人员134人,改制形势严峻、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县政府要按照省市有关文化发展总体要求,把文化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从大文化角度考虑文化事业的发展,认真研究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促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要将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中心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制定和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发展考核奖惩制度;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其使用率,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加快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按“十二五”发展规划,促成规模化、标志性、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认真落实“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加快推进仙居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结合新农村改造,加快村级文化场所建设,尽快形成完备的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应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三)理顺各种关系,不断强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推进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提高专业人才所占比例,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妥善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仙居剧团、电影公司、文化综合服务公司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四)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化政策,根据我县实际,研究出台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艺美术创意、演艺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地方特色节庆文化等产业的发展。要以完善开发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出发点,制定仙居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突出优势文化产业项目,以“三园区两网络一基地”为载体,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促进文化产业与商贸、健身、休闲、旅游等行业的结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弘扬历史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不懈地开展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迹,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古迹保护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迹文化保护事业。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打造下汤遗址、仙居花灯、佛道文化、商贸文化、民俗风情旅游、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名片,充分挖掘文化古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一、农机大户发展与机具存放现状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农业机械通过农户购买使用、操作,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大量购买使用操作农业机械的农户就逐渐成为了农机大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平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广大农民致力于改变依靠土地搞饭吃的局面、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和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积极筹资购买使用农业机械,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这些农户成为最初的农机户。近年来,随着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和相继实施,该县的这些农机户充分认识到大中型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日益显现的重要作用,抢抓机遇,踊跃购置成配套的农业机械,积极为村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机具拥有量急剧增加,农机固定资产投资大增,实力不断增强,功能不断完善,从而发展成为农机大户。

截止2008年底,全县拥有农机大户310户,其中固定资产30万元以上的达到81户。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应用使用、推广,随之而来产生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与农机户机具存放之间的矛盾。大部分农机户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购置的机具,因没有地方存放,往往农忙过后,一弃了之,大多露天存放或用塑料布、秸秆掩藏,不能得到及时很好的保养,整日风吹雨淋日晒,机具锈迹斑斑,来年再用时既费时费力又增加了维修成本,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大多农户因为农村宅基地面积小,家里放不下日益增多的农机具,机械使用过后,大门外院墙根,草垛旁,大树下随处堆放。二是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有的农户舍不得拿出资金用于机具存放场所的投资,往往是非但没少花钱,反而增加了机具维修的费用,多增了开支,大大缩短了机具的使用寿命。三是有机户由于购置的机械多,自家的院落狭小,放置不下,左邻一台,右舍一套,存放的相当分散,很不安全,机具被盗、损坏严重。不但影响了邻里关系,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据统计,全县42643户农机户,机具存放有固定场所库棚的不过百家,其中建有标准库棚的仅有30户,绝大部分机具因长期露天存放造成破损,影响了机械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延缓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二、主要做法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提高农机作业效益,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助推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拓展规模、规范标准,加强组织协调,搞好服务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管理服务功能,积极培植农机大户,取得明显效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机作业的认识,扩大农机大户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一是每年三夏、三秋跨区作业期间,举办跨区作业出征仪式,由农机大户牵头成立中介组织,对外出作业编队,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全程跟踪服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对该县贾传玉、孟召明等农机大户进行了重点宣传。三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利用每年政府购机补贴的惠农政策,优先重点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并且相应成立了机械调度、维修服务、监督管理、信息宣传工作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积极帮助农机大户找寻安排活路,及时进行机械调度,大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机户收入,从而激发了农机户购机积极性。

(二)积极引导,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全县农机大户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制度,在国家补贴资金的基础上,拿出部分资金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给予再补贴,并把发展农机大户纳入东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办法,并且积极协调农机大户所在村地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用地等方面为农机大户建设农业机械库房提供便利。2008年,按照省农机化促进条例的规定,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到东平镇蔡村座谈了解,协调、帮助孟召明从自家墙西空地建设高标准农机大院一处。今年又组织专门人员,协调接山乡西杨村,以增加农村宅基地划拨的名义,批拨给农机大户邹桂家建起150m2库房和210 m2的农机大院一处,同时,县农机局还从十分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农机大户建设农业机械库房,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农机户不必要的支出,减少了农机被盗隐患。

三、建议

1、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和发展农业机械化,并根据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业生产需要,制定各自发展规划。

2、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鼓励扶持农民购买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实行连片作业,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以及农作物播种和收获质量,降低作业成本,促进规模经营。

关于飞鹤乳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思考 篇7

1 飞鹤乳业发展特点

飞鹤乳业作为黑龙江省乳品行业的知名企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1,1发展速度快

从2001年起步,通过不断的购并、发展、壮大,飞鹤企业规模迅速扩展。2003年5月,飞鹤乳业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OTCBB市场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时至今日,飞鹤乳业已成为拥有12家子公司、资产16亿元的大型乳品企业。年鲜奶处理能力达到42万t,拥有产品5大类13个系列72个品种,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税收1.25亿元、利润9 000万元。

1.2 产业链条全

飞鹤乳业最大的优势是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市场、加工与基地一体化经营。在全国省会级城市设有26个销售分公司,近7万个销售网点。在甘南、克东、拜泉、龙江和齐齐哈尔昂昂溪区建起5家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达到1900 t,在河北廊坊市设有一处分包装厂。在克东、甘南建起了3个万头以上奶牛养殖场。

1.3 市场品牌好

经过多年的拼搏,飞鹤乳业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和称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奖企业、中国轻工业信息化管理先进企业、黑龙江非公有制企业纳税50强等。“飞鹤”被评为全国十大奶粉品牌之一、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新浪网“2007婴幼行业奶粉类十佳活力品牌”和“最具活力品牌”奖。

1.4 产品信誉高

为保障企业食品安全,飞鹤建立健全了先进、严格的检疫、检验制度,产品生产必须经过25道检验程序和203项次的检验手续,发现不合格奶源坚决不收,发现不合格产品坚决销毁,不准过出厂关。

1.5 社会贡献大

飞鹤乳业现有鲜奶处理能力可支持28 000户奶农的鲜奶销售,可为农民增加3亿元的鲜奶收入,每户收入增收近2 500元。并直接提供1 500个生产、销售行业的就业机会,贡献工农业生产总值20多亿元,每年纳税1.25亿元。

1.6 发展后劲足

飞鹤乳业规划到2012年,在齐齐哈尔再建7个万头奶牛养殖场,实现奶牛存栏10万头。2007年已从澳大利亚引进奶牛5 000头,计划在2008年底前再从国外引进奶牛1万头。到2012年企业计划达到日处理鲜奶量5 000 t,年加工鲜奶160万t,产成品24万t。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按现在口径计算,实现税金10亿元。

2 由飞鹤企业引发的启示

乳业是黑龙江省彰显农业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飞鹤乳业的发展引发许多有益的启示:

2.1 黑龙江省乳品信誉度较高,在国家大力强化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乳业恰逢其时

黑龙江省发展奶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资源条件,奶业是彰显黑龙江省农业竞争力、保障国家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标志性产业和优势产业。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被检109家企业中有87家未检出三聚氰胺。在这87家企业中,黑龙江省飞鹤、摇篮、完达山、龙丹、红星等32家均名列其中,对于提高乳品安全知名度,是一次极有影响的宣传。应抓住这次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叫响龙江品牌,扩大黑龙江省乳品知名度,拓展更大市场份额。

2.2 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乳品产业,必须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

规模化养殖是确保乳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基地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水平,还能改变分散养殖给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奶源和奶源质量。这在飞鹤乳业得到了充分验证。飞鹤乳业如果没有自己的3家万头奶牛场,在企业间互相争夺奶源时,也同样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据了解,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方式多是小规模分散饲养,全省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不足40%。大量原奶处于分散收购状态,原奶的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根除这一隐患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培育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建第一车间,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公司+小区+奶户”“公司+奶牛合作社+奶户”和“公司+规模牧场”等是发展和培育奶源的有效模式。

2.3 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乳品产业,必须规范奶源市场

飞鹤乳业能够稳步发展,除了自身经营管理的内在原因外,也得益于当地有一个规范的奶源市场。齐齐哈尔和甘南、克东等市、县政府与当地奶协制定了一系列控制奶价忽高忽低、平衡鲜奶价格的政策和措施。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乳品产业,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规范奶源市场。

2.3.1 建立科学合理的原奶价格形成与调节机制,实现利润分配合理化

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应按照《黑龙江省奶业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实施社会监督,引导原料奶市场实际交易价格的合理形成。

2.3.2 规范奶源市场,整顿原料奶收购秩序

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收购价格。坚决打击无照经营、坑害奶户、压等压价及随意变更收奶标准等不法行为。积极倡导企业直接支付奶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确保产业链各环节利益。

2.4 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乳品产业,必须强化防疫和产品质量检测等安全措施

2.4.1 强化大型奶牛场的防疫措施,有效规避疫病风险

据了解,国际上存栏奶牛千头以上的养殖场已属于大型牧场,而万头以上的则属于超大型牧场。建设超大型的牧场不仅需要有高端管理人才、高技术、高资本和高品质牛源作支撑,还必须有可靠的防疫技术和严格的防疫制度作保障,否则一旦疫病暴发将难以控制,将给企业和当地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2.4.2 强化原奶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质量检测,从源头上保证乳品的质量

在小规模分散饲养,而且集中榨奶站有限的情况下,大量的原奶处于分散收购状态,原奶的安全质量存在一定隐患。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加快集中榨奶站建设。同时,加强对原奶的企业自检和第三方检测,从源头上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5 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乳品产业,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飞鹤乳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也得益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服务和支持。仅财政部门4年来对飞鹤乳业支持的财政资金就达2亿多元。全省乳业的振兴,同样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服务和扶持。

2.5.1加强领导

乳品产区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区域布局、明确开发重点和扶持项目,优化乳业主产区资源配置,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并实现目标管理,绩效挂钩,把乳业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头,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

2.5.2 政策倾斜

及时解决乳业发展涉及的土地、资金、服务、利益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形成支持奶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2.5.3 强化监督

真正把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5.4 培植税源

关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8

一、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末,全区年销售额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91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5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0户,有5户达10亿元以上。有12户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46户成为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区农畜产品加工量已占到原料生产总量的42%,农畜产品加工产值和原料产值比由2001年的049∶1提高到06∶1。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的三成来自于向加工企业出售农畜产品。在乳业加工、肉牛肉羊育肥加工、羊绒加工、马铃薯加工、粮油加工、草业加工和特色野生资源加工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一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跨区域、有特色、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牧业产业化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培育出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名优产品,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河套恒丰等9个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总体看,农畜产品加工业正成长为各地重要支柱产业,涉及的加工领域不断扩大,加工深度不断提高,除了粮油畜禽等传统大陆产品的加工规模和加工深度继续在扩展,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瓜果、蔬菜及沙区、林区、山区的许多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野生的人工培植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加工也正在蓬勃兴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如阿拉善盟的苁蓉、盐藻、卤虫、沙葱、沙盖加工业、乌海市的蔬菜、葡萄加工业、巴盟的粮油加工业、鄂尔多斯市的羊绒、沙柳、沙棘加工业、包头市的甜菜、油料加工业、呼和浩特市的牛奶加工业、乌盟的马铃薯加工业,锡盟的羊肉加工业、赤峰市、通辽市的鸡、鸭、肉牛肉羊加工业、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的中草药、黑木耳、梅花鹿、野生果酒果汁加工等天然绿色野生资源加工业等,均初步形成特色区域优势。产品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加工企业的有力带动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迅速发展,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区域。

二、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总体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现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上看,除少数几个大型龙头企业成长为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系较为紧密,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对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辐射拉动力较强,并形成跨区域经营竞争优势。绝大多数企业受资金、人才短缺制约,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与农牧户没有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基本上以单纯的买卖关系为主,生产原料依靠多头采购,来源和质量都不稳定,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加工层次浅,基本处于初、粗加工水平,产品市场竟争力弱。另外,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龙头企业群体小,产业集中度低,严重影响区域农牧业优势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牌产品培育。

2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不适应加工业发展需求。目前,各地农牧业生产与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生产对原料专业化、标准化和安全性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一是农牧户分散经营,专业化生产较难统一。二是农村牧区现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弱、妇、幼,吸收运用新科技的能力差,使得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和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发展缓慢。三是许多地方的种养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利益机制不健全,造成企业原料供给和质量保证率不稳定。

3行业标准体系和产品安全及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影响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现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中,仅乳业、食用油、饲料等部分产品领域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现有行业标准中,也普遍存在着标准陈旧,指标不足等问题,远远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畜产品营养、安全、卫生的要求,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差距更大。另外,在产品检测体系、检测标准、市场监管体系及相应的法规制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完善问题。特别是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数量少,设施装备简陋不足,工作条件差,经费和技术人员缺乏。面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点多面广和市场全面放开的状况,难以有效的承担起对生产和产品的全程项目检测以及对质量纠纷的界定和日常监督的抽检与市场流通产品的检查等任务,使得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影响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制定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我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必然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具有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对提高我区农畜产品市场竟争力,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至关重要。为此,自治区政府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协调各盟市旗县在总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地方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要加快制定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改变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和流通的分割局面,以培育区域经济优势和竞争力为目标,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重点扶持和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与优势农牧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相结合,按照扶优、扶强、汰劣和资源、资产、资金相对集中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隶属关系,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合作和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及对本地企业扶优扶强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大、与农牧民增收关联度高、外贸出口拉动力强的、具有市场开拓力和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财政投入、信贷、融资、税收、科技和用地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促进重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原料生产基地;积极为区内企业进入国家农业部扶持的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行列创造条件。

3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农牧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自治区政府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国际农牧业标准动向的研究,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家农业部制定的《农产品加工业标准(修)订指南》,抓紧制定和完善我区农牧业生产标准体系和农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检查体系和相关规程制度,完善有关管理法规和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农牧民和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畜产品生产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和申报及包括农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认证工作,提高我区农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力加强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并尽快实现与国内外的全面联网,加强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处理工作,特别要建立对农畜产品加工品的国际标准、尤其是主要贸易国加工品标准的动态跟踪制度,为农牧民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4进一步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要按照主体独立、自愿合作、利益联动、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建立农牧民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产销联结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要通过完备的合同契约,确立企业与基地、农牧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把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特别要着重加强产业化的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具有法律效应的产品交、收制度、价格保护制度、货款结算制度、违约惩罚制度等,以健全的机制,确保合同(协议)的信誉兑现,保证市场交易的规范运行。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利用土地使用权、资金、产品、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加工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扶持农牧民组建合作社、专业协会、经纪人协会等产业化组织,通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合作组织建立专业协会,在政府、企业、农牧民、市场之间以及生产、贸易、加工之间充当沟通、协调的桥梁和纽带,引导协会根据农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切实维护各方的权力与利益,从而使农牧民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5大力加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要把基地建设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发展对原料提出的规模和质量需求,按照市场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标准化的要求,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农畜产品种养规模,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牧户,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基地生产向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引导扶持培育发展种养专业大户、专业小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从源头保证加工产品安全,为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

上一篇:前行前诗歌下一篇:民族学校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