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宿迁悠悠情

2024-06-20

青青宿迁悠悠情(通用8篇)

青青宿迁悠悠情 篇1

听爸爸说,十年前,外地的司机都不走宿迁,就是因为宿迁路太差,还编了个顺口溜“汽车一跳,宿迁就到!”爸爸又告诉我,曾经,宿迁也没有桥,要想从运河东到运河西只能坐那摆渡的小船,才过得去,可如今,河面上再也没出现过摆渡的船,运河一号桥、二号桥等八座大桥纵横交错,过往行人不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原来与我市无缘的高速公路,如今也乖乖的躺在宿迁的这片土地上。为宿迁又增添了一份色彩。

十年呀,家乡的环境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就拿我家旁边的马陵河来说吧,以前的马陵河是名副其实的“龙须沟”,苍蝇横飞,臭水四溢,下雨时河两旁各家都遭殃。可如今的马陵河却是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河水清澈,两边绿草如茵,还安上了路灯。夏天的夜晚,人们常在马陵河边散步,一阵微风吹来,道路两旁的垂柳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似乎也在说:“家乡变了,家乡变了!”

在宿迁的马路上,一辆辆小轿车疾驰而过,甚至还有人开上了“宝马”、“奔驰”,一家家大超市随处可见,方便了我们生活。晚上的宿迁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霓红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冰糖葫芦,臭豆腐,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青青校园情作文 篇2

在夏末的一个清晨,我踏进了这座向往已久的校园。以前只是偶尔从这里路过,看到青色干净的两座教学楼房,摸着墨绿色的栅栏墙,笃定地认为这里一定是座美丽的园地。有幸的是我现在已经在这里生活,可以深入的探索它的美好了。

初秋,晨曦的薄雾中,轻轻踏进楼后的“动物乐园”中,生怕惊动栏中的小生灵。看那灰花色的鸽子“咕咕”的叫着,站在房檐上用那黑亮的小嘴儿优雅的梳理着身上的羽毛。伸手抚摸着蹦来跳去的小白兔,他们绒绒的、白白的皮毛,让人感到温暖而又柔软,你只想保护它呢!抬头望向东边的鸡群,白的、花的`、黑的,它们吃饱了。有的单腿着地,双眼眯着睡回笼觉;有的勤恳的在刨地三尺,时而低头啄两下,仿佛在淘者金子;有的两个一群三个一伙在满世界的追来打去。孩子们看到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憨态,欢呼着、雀跃着,脸上涨满了欣喜的笑容。

到了金色夕阳挂在天边的时候,孩子们来到青青的菜园中,浇水、施肥、松土。在孩子们的辛勤的汗水的浇灌下,小韭菜们像卫兵一样身着绿色的军装,个个昂首挺胸,队伍整齐,气势磅礴,偶有一两枝白色的韭菜花像个神气的芭蕾舞演员在其中舞动着修长的腿。小朝天椒涨红了小尖脸羞涩的依偎着绿叶,悄悄地望着辛勤的孩子们。

这里最惹人喜爱的要数楼西侧那几架郁郁葱葱葫芦了。远远望去,一颗颗葫芦在夕阳照耀下,闪着亮亮的粉绿色的光芒。走近仔细看来,有的周正光滑,就像遗世独立的高僧;有的两个紧紧的挨在一起,像亲密的小姐妹在说着悄悄话;有的胖乎乎的,好似弥勒佛在那里开怀大笑;有的像骑士,高大威猛;有的像小姑娘,身材小巧修长。大的小的吊在藤条上快乐的生长着。

悠悠母校情1 篇3

二十年了,恰似弹指一挥间。在逸挥基金学校,我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活。她是搭载我梦想的第一艘航船,载着希望,在无垠的大海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直到现在我还认为,在母校度过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和对我影响最深的9年。记得我在大学时写给洪逸挥先生的信里也是这么表达过我感激之情——在这里我完成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它伴着我最初的成长,让我树立了人生的航标,同时我也见证了它的发展。至今,预备铃的声响、同学们井然有序地走进教室、在位子上正襟危坐的那一幕幕恍如昨日。

记得当时我们的老师教学有方,举重若轻。虽风格不一,却各有招数,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大刀阔斧,有的诙谐风趣。讲到精彩处,同学们目不斜视,洗耳恭听,如饥似渴、入心入脑,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逸挥基金学校的那一代的青年教师,像王洪彦、周峰波、洪爱玲、伊帆、杨德才、杨哲文、杨虹叶、刘铭剑、杨戈······则是我求学生涯里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有时他们课堂上,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会使我们茅塞顿开;有时,一段插曲,一个比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刚才还屏息静气,突然会开怀大笑。看似老师信手拈来,抑或妙手偶得,实乃精心设计、苦心经营。是的,课堂是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老师是我们竞相追逐的明星。当然,九年的义务教育期间,我也有我心目中的特别的明星,我常常会跟人提起我五年级时的一位班主任,这位班主任,就是洪爱玲老师。

当然,我是个资质平庸之辈。五年级以前可以说是默默无闻——或者也会写些小孩子的“诗”——也因为上语文课写“诗”的原因,也曾在四年级的时候被当时的班主任方仁贵老师狠狠地惩罚过。害的我好一阵子灰溜溜不敢见人。但洪爱玲老师来了之后,我就改变了。可以说是她改变了我、影响了我,也使得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始终充满着追求与敬意。记得第一次听洪老师讲课,她先作自我介绍,说她姓洪,来自黑龙江——黑龙江多远啊,几千公里的路途啊。真是神奇。对我这个宅居的家伙来讲,那是个不敢想象的遥远的地方。其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竟然在一个十万八千里的地方,也有跟我同样姓洪的。记得那节课,她出人意料的将鲁迅先生的《在仙台》提前到第一课来讲。老实说,如果以我现在的角度来评价的话,我不认为洪老师教学水平有多高,甚至,这给我留下刻骨铭心印象的第一课,我只感觉到她有些轻微的颤抖的声调,想来是紧张所致。但那节课,让我认识了鲁迅这个人以及他的行文的特别之处,也深刻的记住了洪老师这个人。记得洪老师在讲台上介绍鲁迅的文章里反语用法的时候,我内心产生的认同感。我一直在怀念她——我想,正是这位老师,让我喜欢上了语文,让我真正用笔来展示我的思考。她知道我对写作感兴趣,鼓励我多阅读一些名家随笔。我性格内向,她又极力推荐我参加各种活动。她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开始参

加作文竞赛、参加文娱汇演的相声表演、参加舞蹈队(当时是罗金英老师辅导)、参加乒乓球比赛——开始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优秀少先队员称号、优秀班干部称号·······她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她是一个关心学生、呵护学生、理解学生的好老师。

后来上了高中、接受本科师范教育,我的头脑总会想到我在母校的一幕幕,想起了洪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想到她对我们那么投入的关心,我慢慢地体会到:像洪老师这样一类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她用生活在教书,她用情用心在引导我们这些孩子。记忆中课堂上洪老师的表情、声音,震慑每个同学心灵的气场,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方式更能让小孩子领略真正的好文章、真正有力量的文章,领略阅读的乐趣。

那时我们似乎都不太怕老师,更多的是敬意。比如我们私下一班小孩子常常跑到洪老师的宿舍去找她聊天,找一些觉得好玩的问题请教她,有个别同学还直呼洪老师“爱玲姐”——有个很有名的女作家也叫爱玲,不过姓张。那时看到她在记单词,很是好奇。她的“英语比汉语好学多了”的说法让我们惊奇不已。又比如为了鼓励我跟方文尧参加元旦文娱汇演,花了好一阵子训练我们表演相声——我的普通话本土音太浓,她就让我不断地模仿磁带,估计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注意自己的普通话发音,后来也在学校广播台播过音——不期在我大学接受师范教育的时候,普通话竟然成为一门教师的专业语言,让我省了不少功夫。这样的生活片段太多太多。我想,我也要做一个像洪爱玲老师这样敬业的老师。也许就从遇见洪老师开始,我才体会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称谓的意义所在了。遗憾的是,她教了我们一年的时间,就调到中学部去了。

母校的点点滴滴,总是温暖着我的心弦。回忆就是这样,有许多可以触动你心灵的,而又难以言喻的感觉,单纯而神圣。母校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如此。虽然扉页上有过些许的烦恼与不顺,但结语上却写满了欣喜与感恩。感恩是一种人生的新知,它使你明白善恶美丑;感恩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它昭示着乐观的人生;感恩是对给予者最好的报答,你的谢意是她莫大的欣慰。身在校园的你,也许感觉不出母校的恩惠,可一旦进入了社会,你会发现,校园的点滴是如此的动人。遗憾的是,你,再也回不去了。珍惜现在,回首时,你,方能品味逝去的美好——在这里我也写下曾在我接受本科教育期间鼓励我坚持对理想追求的洪逸挥先生的感激,写下曾给我梦想与希望的母校最美好的祝福,写下曾给我力量与坚强的恩师们的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洪辉嘉 单位:新城中学

悠悠同窗情 篇4

耳边听着老狼的《同桌的你》,忽然想起了初中生活的一幕幕情景

转眼间,初中的三年时光已经溜走,虽说现在已和初中生活说了拜拜,可是心中还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三年来,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初一的时候,第一节课是自我介绍,每一个人都挺不好意思的,唯一例外的是小诸葛,那流利的语言,真的让我们很佩服,那口才,一流的。自然,她以后也成为了领导我们三年的老大,成为了我们学校最牛的老班。

有缘千里来相会,宿舍里的八个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418宿舍是我们八个人的小家,06级5班则是我们的大家。在这家里,有快乐,有烦恼

有时,我们八个人会联合起来攻击另一个宿舍;有时则是窝里斗,不是和他吵就是与他闹,可是,不过半天的功夫,又在一起说说笑笑。每天晚上到了熄灯的时间还在说话,直到八个人被老师抓出去罚站才老实。这一切,又是多么让人开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们这个大家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女生把自己用来买明星贴的钱掏了出来,男生也把自己留着玩游戏的钱慷慨的拿了出来,就连平时的小气鬼也都无私的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献了出来,因为我们知道灾区的人们比我们更需要这些钱。同时,我们这个大家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为汶川默默祈祷

还有老师,年老的语文老师的幽默,每一节课都会让我们大笑几回;帅气的数学老师丰富的知识,让我们佩服;还有年轻漂亮的物理老师,还有,还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留恋。

悠悠菊花情 篇5

罗琼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也就念不上书。但好运降临在她身上:一个从城市来的`老师,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环境,来到山村教书,她知道了罗琼的家境后,就决定免费让罗琼读书,这个人,就是长着一副慈祥的面庞的――张老师。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罗琼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去学校上学了,山里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秋姑娘来到田野,迎接她的稻子弯了腰,笑着欢迎她;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沉甸甸的,挂在树上;还有那小鸟,似乎在进行唱歌比赛――那声音是那么动听。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片烂漫的野菊花地,罗琼看了,想:张老师也不就像野菊那样吗?不需要人们太多的付出,就能看见那一朵朵绽开着,露着笑脸的野菊花吗?想到这里,罗琼跑到野菊花地前,挑了又挑,看了又看,终于摘了两束金灿灿的花准备送给老师,因为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采到了两束花,罗琼心里十分高兴,但也想起那以前一幕幕感人的场面:有多少个夜晚,张老师为了让自己成绩提高,进行了多少次家访;为了早点让全班同学改完作业,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如今张老师刚满四十岁,却看见头发上有一些银丝,张老师为了我们操碎了心。

不知不觉中,不知罗琼已经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窗前,罗琼轻轻地打开窗子,发现办公室里没有人,她知道,张老师一定是去山的那边接学生了。这座山路十分难走,到处都是杂草丛生,而且如果下了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跌倒,从山脚望上去,这座山,不仅高,

而且还有一点儿陡,最快都要用一两个小时才能过山。但是,张老师为了学生们的安全,每天起早贫黑,爬过山去接孩子们,多好的老师啊!一阵读书的声音打断了罗琼的思路,往办公室里看,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地球仪、墨水盒、笔筒,旁边的日历还写着:9月10日,中国教师节。张老师昨晚一定是熬夜了:桌子中间放着一本夹着钢笔的教学参考书,作业本上压着一副老花眼镜,罗琼看到了这一切,眼眶里噙着泪水,小心翼翼地把一束鲜花插在张老师的笔筒里,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悠悠中秋情作文 篇6

在这一个月色如歌的夜晚,我和妈妈坐在小院的石桌旁,轻声聊着天,欣赏着空中的皎皎明月,啧啧称赞。但在我们的心中,却有几分挂念,无声地传向远方……

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今天是中秋节,应该是万家团聚的日子,而在这时,却听不到爸爸回家的脚步声。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欲流,我口中的月饼,在思念中难以下咽。

月亮善解人意地把银辉温柔地洒在我家的小院里,爸爸亲手栽种的桂花树已经枝繁叶茂,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妈妈抬头看看桂花树,给我讲起了吴刚砍桂的故事。妈妈的声音很轻柔,似乎在抚摸我忧伤的心灵。一阵风吹来,头上翩翩飘下几朵桂花,落在了石桌上。我小心地用手指轻轻捏起,凝望着这小小的花瓣出神:“这是爸爸在向我们暗示什么吗?”我又开始思念远方的爸爸。妈妈会心一笑:“这是爸爸借桂花祝我们中秋快乐呢!”“真的`吗?”我将信将疑。妈妈微笑着点点头。我释然了,珍惜地收藏起石桌上的几瓣桂花,夹在了我的日记本中。几瓣小小的桂花,承载着一份浓浓的亲情。

夜渐渐深了,月光像瀑布般一泻千里,所到之处,屋顶上、花枝间,能见到的地方都仿佛变成了一湾湖水,闪动着银色的涟漪。月光如影,它悄然映照在桂树上,透过那茂密的树叶,一丝丝地落下来,在石桌上留下点点的银色。我和妈妈相对而坐,伴着桂香吃着圆圆的月饼,遥望明月,心中默念:“我寄思念于明月,随风直到他乡处。”

悠悠母校情作文 篇7

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熟悉;再回首,母校的一砖一瓦是那样亲切。

还记得,在欢笑汇起的长廊里,那缠绕指间的蝴蝶;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那翩翩飞舞的白鸽。还记得,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老师们那和蔼可亲的面貌;二年级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那热火朝天的呐喊;三年级歌咏赛的时候,大家那充满稚气的朗诵;四年级家长会的时候,我心中那充满期待的紧张;五年级作文赛的时候,笔下那难以名状的激动;六年级毕业照的时候,大家的些许惆怅、些许欢欣。

怀念,过去傻傻的、毫无顾虑的游戏;怀念,曾经纯纯的,亲密无间的友谊。教室里,似乎还能听见那琅琅的读书声;黑板上,仿佛还能看见老师那有力的字迹;课桌旁,好像还能感觉到我们听课的专注;小窗边,依稀还能体味到大扫除的繁忙……

玉兰盛开,榕树遮阴,六年级的我,转瞬间就要离开母校了。难忘老师的谆谆教诲——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的爱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刺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永垂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烙在我们的心上,这才是真正的名垂青史!一块普通的黑板,如果被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就会成为一盏明灯,照亮学子的人生;一根平凡的粉笔,如果被注入了所有的关爱,就会变为一支魔棒,指点命运的征程。

曾记否,老师即使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来,也坚持讲完了整整两份综合试卷,这就是敬业;曾记否,老师为了补好生病同学的课,亲自去医院讲解,这就是关怀;曾记否,老师为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费尽心思编排课本剧,这就是责任;曾记否,老师为了让大家在航模比赛中取得成功,利用节假日跑图书馆、查阅资料,这就是奉献……

六年的日子是如此短暂,回忆起来恍如昨日。往事历历,是心中上锁的日记。六年了,总是跨不过这段距离,也只好搁在心底,不去轻易触及,回眸看看熟悉的一切,背过身感极而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虽然这一别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再见,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伴我走过的六年,又怎能轻易忘记?!

悠悠淮扬情作文 篇8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是个精致的古城,从南到北,以为很远,却转瞬即至。古城的韵味,一点点,都在垂柳的枝条,运河的涟漪里,那些亭台楼阁,都带着风霜的注脚,你走过,仿佛只是一转头,就是数百年。

有时候,你看着这个很小,却让人目不暇接的城,你会以为是《核舟记》――整个城就好像一处微缩景观,或许很小,却很用心。

最有趣的是,扬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处处都是典故。

马路中间随处可见白色的围栏,里面是几百年的.文物――文昌阁、银杏树……不远处,可以轻易找到史公祠、朱自清故居……偏偏还有最让人向往的园林。

原来,一个城市最可爱的地方在于,文化。最有气质的城市,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积淀的城市。而在扬州,正是如此。

个园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它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院子的雅致精巧,假山石的奇形怪状,竹子的各式各样。你走进去,沉在安宁的时光里,总会想到,要是能让自己住在这样的园子,该有多好。因为从来没有哪种地方,能像这样让你有穿越时光的感觉。哪怕只是坐着,不远处的九曲桥、回廊、池水、游鱼,也可以让你忘却俗事。那些青竹,也都是高而直的造型,挺拔地直冲天空而去,不弯腰,不妥协。

旧诗云: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说的是竹子,喻的是人。朱自清也好,史可法也好,都是站直了而不弯腰的人……

上一篇: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下一篇:城际铁路监理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