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2024-09-06

《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共16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本课的生字,并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军需处长,感受他崇高的精神与品格。

二、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你想知道老师怎么理解这篇课文的吗?接下来我就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同学们注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播放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配乐朗诵)

三、说真的,读这篇文章时,我的心中涌动着深深地感动,课文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吗?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深情地读出来吧。

(出示幻灯片: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段落)

四、根据学生朗读的段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 你为什么对这一段感受深刻?

学生朗读最多的是军需处长牺牲情景的段落。

相机板书:坚韧顽强 克己奉公 无私忘我

将军神态、动作、心理发展变化的段落:震惊、愧疚、悲痛、崇敬

2. 如果你是将军,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出示幻灯片:写一写:如果你是将军,你将和军需处长进行怎样的心灵对话?

学生进行写作片断练习,然后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点评。

五、你理解"丰碑"的含义了吗?在革命战争年代,像军需处长这样舍己为人、克己奉公的英雄数不胜数,在丰碑上不仅刻有军需处长的名字,还有许许多多有名的、无名的烈士,你能说出几个我们课本中塑造的无私无畏的`英雄的名字吗?

出示幻灯片:想一想:丰碑为谁而立?你还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军需处长这样的英雄形象吗?

学生回答时要求说出课文题目,人物的名字或称呼,主要事迹。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我们的革命队伍中有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战士奋勇前进。我们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六、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将军会有那么坚定的信念了吗?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然后填空。

出示幻灯片:填一填:这是一支﹎﹎的队伍,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篇2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对话的载体是文本, 对话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作者、课文中的人物, 对话又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 是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 潜心读文, 品味语言, 是高效对话的基础;触动情感, 激活思维是对话的关键。本教学设计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流程简约、清爽, 细节处理丰满而厚重。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 理解“熟能生巧, 总剪, 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 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诵读词语, 回顾课文内容。

以“词串”形式复习词语, 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 读第一段, 回顾“巧”和“善”

(设计意图:扣着课文写法入情入境地引读, 帮助学生回顾姥姥的“巧”和“善”, 无形中感受作者真切、自然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式。)

二、学习4—6节, 感受体味“熟”

(1) 姥姥究竟有多神呢?迅速浏览课文第二段, 把你认为能表现姥姥剪纸“神”的语句画出来, 读一读。

(2) 交流体会、品读关键词句, 感受“神”。

(3) 你们一定想看看姥姥的剪纸吧。 (投影欣赏, 引导学生用优美词句描述剪纸图案)

(4) 为什么那么神?“熟能生巧, 总剪, 手都有准头了!”姥姥说得很轻松, 练得可不容易。出示:数九隆冬剪, 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 甚至摸黑剪。 (生读) 读着这个句子, 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或谚语?

师生结:为什么能那么熟?———离不开一个“练”字, 勤学苦练, 剪刀不离手。

(5) 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或你身边的人练过些什么?写作文、练字、弹琴、跳舞、打毛衣、包饺子?请你仿照这个句式, 写写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历:

_____练, _____练, _____练, _____练, 甚至_____, 熟能生巧, 总练, _____。

(6) 欣赏完这些剪纸, 你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得更好。 (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找出能表现姥姥剪纸“神”的语句进行品读, 体会“巧”缘于“熟”, “熟”在于“练”;描述剪纸图案能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神”, 同时读写结合, 描述图案和造段练习给了学生语言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而且实现了“工具”和“人文”合一。)

三、学习7—12节, 感受体味“缠”

(1) 剪纸把我和姥姥紧紧连在一起, 于是我和姥姥之间就发生了很多关于剪纸的故事, “密云多雨的盛夏, 姥姥怕我溜到……” (出示句子) 什么叫“拴”?姥姥用什么拴住了我?以至于到后来, 不是姥姥拴我, 而是变成———我缠着姥姥剪纸了。

(2) 由“拴”到“缠”, 姥姥剪的牛和兔把我迷住。速读课文, 把描写剪纸图样的句子画下来, 把祖孙俩的对话也画下来。

(3) 朗读、背诵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段情节性很强, 尤其是由“拴”到“缠”的变化, 不仅体现了姥姥的纯熟技艺, 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对“牛兔图”的品味, 分角色来读祖孙俩的对话, 在剪纸故事中体会亲情。)

四、学习第13节, 感受体味“梦”

(1) 读姥姥寄来的剪纸图样。美好的童年结束了。我上学了, 小学、中学、大学……我还能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示句, 学生朗读)

(2) 谈读后感受。读着这段话, 你感受到什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名, 你会取个什么名?这一切都融入了剪纸中, 请你来读 (指名) ,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齐读) 。

(3) 展开想象。和姥姥一次次的团聚, 分离, 站在村口, 姥姥会想些什么?面对姥姥, 我会说些什么?长大了, 我离开了家乡, 但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是什么?

(4) 体会作者的“思念”。所以, 作者写道: (出示:事实上……有声有色, 生读) “声”指声音, “色”指什么?请你在文中找找表示“声”和“色”的词语。

(5) 感情朗读。这些声音和情境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让我魂牵梦绕, 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有声有色的“心境”与“梦境”。作者的情感流淌在笔端, 流淌在这段文字中, 请你读——— (指名读) ,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谁说剪纸中包含的不是这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一块来感受——— (生跟读) , 充满情意的文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你会背了吗? (生试背)

(设计意图:课文最后两句话较难理解和背诵, 让学生从“牛兔图”想象祖孙分别时的对话, 联系前文, 体会作者心境与梦境里的“声”与“色”, 把书读“厚”了, 才能体会流淌在文字间的深情。)

五、升华延伸

(1) 读小诗:如果说, “神”的是姥姥的剪纸, 剪纸的故事中传达的是作者的情。有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题目叫《想》, 我们来读一读:

(媒体出示小诗: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想起月光下姥姥/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还是那慈祥的面容/还是那恬静的微笑/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2) 布置练笔: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 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 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的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 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六、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练———熟———巧———神

《永远的歌声》(第二课时教案) 篇3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但童年的一些歌却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第二部分(第2至10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事。

第三部分(第11至12自然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回应了文章的主题,即回答了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同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读懂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 放学的路上……使劲地点了点头。”“而眼尖的小兰……一条一条地穿起来……”等精彩词句,感受“我们”对老师真挚的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教育。

3. 从词语的替换对比明白用词的准确更利于表达真实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复习

1. 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回顾上节课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入新课。

品读课文,感受“歌声”之情

(一)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学习课文6-10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默读思考,在整件事的叙述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孩子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理解、朗读。

句子一:“ 放学的路上……使劲地点了点头。”

①指名读,找出描写二牛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拽住”你会用哪个词替换?体会二牛的急切。

②听了二牛的话,“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感受到什么?真的有狼吗?从课文哪里可看出?

③抓住“马上、立即 、使劲”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孩子们为了老师不顾危险毫不犹豫的态度,以及对老师真诚的爱。

句子二:“而眼尖的小兰……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①用“△”标出“我们”捉鱼动作的词语。

②抓住“摸呀,捉呀,追呀,堵哇”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我们”捉鱼的画面,体会抓鱼的快乐及对老师的爱。

句子三:“我们兴高采烈……老师、大人和同学。”

①用“○”标出描写“我们”神态的词语。

②“我们”高兴时会想些什么?(用感情朗读)

句子四:“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的脸上。”

①“我们”为什么会遭到责骂?想象责骂的情景。

②用△画出写“我们”动作的词,用○标出写“我们”心情变化的词。

③“我们”为什么委屈?

④“献”可以换哪个字,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什么?

⑤老师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激动、高兴、欣慰、心疼、担忧)

过渡 :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让学生不顾危险去为她挖药呢?(引入2-5自然段的学习。)

(二)感受老师的好。学习2-5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问题:用线画出写老师好的句子。哪个句子是概括描写老师的好,哪些句子是具体写老师的好,这些句子分别表现老师哪方面的好?

2.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①课件出示反映老师好的句子,分别指导。重点通过“荒凉破旧”和“从城里来”反映老师有爱心。

②从老师模样好、嗓音好、有知识、有爱心方面总结老师“样样好”。

3. 如果你有这样的老师,你会有什么感觉?(自豪、敬佩、骄傲)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回顾全文,畅谈收获

1. 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2. 既然以歌声为题,我们还可以怎样的方式开头呢?

3.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

关于《丰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篇4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 :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

22、丰碑

军 舍

需 己

处 为

长 人

《荷花》第二课时的教案 篇5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其余学生评议。

二、新授:

(一)读议第一自然段:初闻荷香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文中哪一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想看荷花时的迫切心情?

指名说。(赶紧)

2、出示:

比较句子:一进门就闻到一阵花香。

进门闻到一阵花香。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哪个句子比较好,为什么?

(2)在读一读体会体会。

(3)你能用一……就……来说一句话吗?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想看荷花的迫切心情。

(一)读议第二、三自然段:再赏花姿

1、作者具体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美的地方?

指名说。

(1)写荷叶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A、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怎样才是挨挨挤挤?

B、荷叶美在哪里呢?(在颜色和形状上)

C、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试试吧。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这里有一个冒字,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例如:长、钻、抽)B、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语,而用冒呢?出示荷花从许多大圆盘之间慢慢长出来的动画图片。

C、从一个冒字体现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3)荷花姿态的句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A、出示课件: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图。

B、对照图片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C、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像一个个 。白荷花在这些 。有的 。有的,露出 。有的 ,看起来 。

【这个填空是学生从读到背之间的一个过渡,有了它就好似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学生背诵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①自由填空②指名填空③齐读填空。

不看填空,自己能背诵出来吗?指名背诵。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荷花的姿势。

(1)指导看图,观察荷花的姿势。(例如:弯腰敬礼、挺直身子晒太阳、藏在荷叶下面很害羞,不敢露出头来等)

你能学习第二自然段中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荷花的不同姿势吗?

【有位学者曾经这样告戒我们:学问的要决,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如果说学习是把客观知识变成自己主观知识一部分的过程的`话,那么,运用就是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2)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觉得像不像一幅画?那么这个画家又是谁呢?

过渡:荷花这么美,,作者都陶醉了,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三)读议第四、五自然段:幻化荷花

1、请自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这一部分的呢?有怎样的特点?(把自己变成一种景物,加上自己的想象,注意和周围其他景物进行交流。)

3、你能学习他的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景物,也来写一写吗?

【重视读,重视背,重视读写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教得实在,学得扎实。】

(1)自由思考,小组交流。

(2)指名说说,共同评议。

三、总结课文:

1、自由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春天的雨点》第二课时教案 篇6

课时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阅读与想象中进行探究。

2、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春雨滋润,感受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句话叫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节课,咱们要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达丽玛的眼睛看到了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五句话把它划出来。

课件出示: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

2、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二、探究

这五句话中只有一句话写了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哪一句?另外四句都没有写达丽玛的内心世界。

课件出示: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心想:……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心想:……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心想:……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心想:……

老师在这四句话后面都加上“心想”二字,达丽玛的每一次“心想”都想了些什么呢?要揭开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咱们就必须认真地深读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心想”,将达丽玛的心里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直接写在课本上,作为你的读书笔记

三、交流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汉娜,心想:……

参考:

春天多美啊,要是能骑上骏马驰骋在大草原上,那该有多好啊!

2、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叫“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请你用表示决心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达丽玛为何要发誓?(知道自己错了;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补课)

3、补完课,达丽玛才看见窗外飘洒着细细的春雨,心想:……

参考:

呀!怎么下雨了?

可看出达丽玛的专心致志。

4、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心想:……

参考:

老师,是我不好,让您费心了,对不起!

老师,您辛苦了,以后上课我一定会专心听讲的。

老师,谢谢您,喝口水再讲吧!

可看出乌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

指导朗读对话:

“老师,下雨了!”

“你没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

达丽玛摇摇头。

“你什么都没听见?”

“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心想:……

参考:

老师,谢谢您的关心!您真是一位好老师!

老师,进屋坐坐吧,喝口水再走。

老师,请走好。

老师,相信我,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可看出乌老师对学生无比的关爱。

朗读指导:

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四、解题

同学们,课文以“春天的雨点”为题,仅仅是因为这一天下着细细的春雨吗?(不是)达丽玛看到“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心里还想到了什么?(口头交流)

参考:

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就像这春天的雨点滋润着“我”(学生、孩子们)的心田。

孩子们就像这草原上的草在老师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草原的将来一定会繁荣昌盛,草原人民的生活必将美满幸福。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抓住放风筝等事例, 感受刘老师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人物形象, 体悟刘老师放风筝时的快乐、幸福及其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学生的感染、教育与影响。

3.学习体会课文注意细节刻画、托物寄情、以景衬人等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放飞风筝中刘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品味, 体会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内涵和意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走近刘老师

1.揭题。齐读课题。

2.复习词串。

课件出示:摇摆舒展吹奏

叫喊蹦跳追赶

翩翩起舞扶摇直上翱翔盘旋

(1) 指名分行读, 要求读正确。边读边思考: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描写春景, 第二行词描写刘老师, 第三行词描写风筝。课件出示相关词语。)

(2) 指名再读, 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把这些词语概括成一句话。 (刘老师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放风筝。)

(3) 齐读词语。

3.过渡:放风筝是作者回忆刘老师三件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为什么是最深的一件事呢?这风筝明明是天上的风筝, 怎么说成是理想的风筝呢?这堂课我们就要回到作者的童年, 跟他一块去感受、品味刘老师。再次读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精心选择课文中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的三行词串, 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读中复习巩固, 积累语言, 另一方面通过朗读想象, 整合中心画面, 勾勒出刘老师放风筝的整体形象, 继而通过设问形成主要话题, 激起阅读期待, 并直切课文重点段落的教学, 可谓一举多得。这是长文短教的有效方法。

二、细读品味, 走进刘老师

(一) 体悟刘老师的外貌

1. 复习过渡, 激活学生积累。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我们以前也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怎么写出人物的特点呢? (板书:闻其言观其貌品其行识其人)

点拨:认识刘老师就要充分关注文中描写他言行的语句。那么喜欢放风筝的刘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目光把镜头对准刘老师的外貌。

2. 速读课文, 找出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

3. 交流品悟, 体会人物特点。

(1) 指名读句。课件出示:

刘老师个子不高, 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 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 而左腿, 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 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2) 师激情引导:同学们, 老师每次读到这一段的时候, 内心总是被深深震撼。自由轻声读读, 想想:这段外貌描写什么地方同样打动了你, 说说你的感受。

(3) 互动交流。引导扣住“慈祥”、“忠厚”、“油亮”等词交流体会刘老师的特点。

(4) 小结:刘老师跟我们平常见到的老师不同, 他是一位身有残疾的老师, 但他身残志坚, 从刘老师的外貌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自信乐观。 (板书)

4. 指导朗读。

点拨:把自己的感受放到文句中, 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

(指名读, 齐读)

设计意图:从复习写人文章的一般特点入手, 正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 利用学生感受深的地方引导对话交流, 在初步感悟人物特点激起情感的同时, 关注文本表达特色, 并为下面体悟刘老师放风筝的形象作必要铺垫。

(二) 体悟刘老师“放风筝”

1.过渡:这样一位头发花白、失去一条腿的老人又是怎样放风筝的呢?

2.默读课文, 找出刘老师放风筝的句段 (6~9节) 。抓住关键词语圈画批注, 特别是写动作的词语。思考: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说说你的感受。

3. 互动交流。

课件出示句1:

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 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 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 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 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

(1) 抓住“总是”、“喊”、“拉动”等词, 联系下文“甜蜜”一词, 体会刘老师放风筝时动作的娴熟、心情的欢乐, 他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失去了一条腿影响自己的情绪, 没有悲观绝望。

(2) 看, 那风筝怎么样?引读词语:翩翩起舞、扶摇直上、翱翔盘旋。

师:风筝姿态优美, 灵活自如, 自由自在, 寥寥三个词语, 就把风筝写活了。

(3) 假如你就是此刻的刘老师, 你会想什么呢?

想象练习:

我仰望白云, 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想:________________。

(4) 指导朗读。

(5) 引读:看到这儿, “我”有什么感受?引读句子:我常常站在他旁边, 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 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 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课件出示句2:

有一次, 他故意撒脱手, 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 叫着, 拄着拐杖, 蹦跳着去追赶线端, 喊着:“你们不要管, 我自己来!”终于, 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 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1) 这一段又有什么地方打动你?

抓住动词作随机点拨, 进一步感受刘老师身上表现出的快乐、高兴、幸福、充满活力和富有朝气, 体悟他笑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点抓住“笑”进行引导:这是第几次笑?还有什么地方写到笑?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图文对照, 激情引读。

看, 尽管刘老师失去了一条腿, 行动那样不便, 但他依然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 ——引读:他笑着, 叫着, 拄着拐杖……

看, 尽管刘老师已是满头白发, 年过半百, 又失去了一条腿, 行动那样不便, 但他依然在地上蹦跳着追赶, ——引读:他笑着, 叫着, 拄着拐杖……

看, 尽管刘老师一头白发, 身有残疾, 不便于奔跑, 也不便于追赶, 但他依然在奔跑, 在追赶, ——引读:他笑着, 叫着, 拄着拐杖……

(3) 小结。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幕啊!从这一段“放风筝”的叙写中, 你对刘老师又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觉得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热爱生活生命顽强)

(4) 引读“我”的感受, 体会表达方法。

点拨:这里具体描写了刘老师放风筝的场景, 写得非常生动细腻, 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值得好好体会。同时, 还写了“我”观看时的感受, 这种方法叫夹叙夹议, 这样可使读者读来更觉亲切和真实。

齐读“放风筝”一段。

设计意图:教者根据课文特点对教学内容作了合理取舍, 大胆重组, 把“放风筝”一节作为研读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描写刘老师“放风筝”的两个重点句段, 通过“哪些地方深深打动了你”这一提问, 凸显主题意识, 紧扣关键词语展开互动对话, 进行个性交流, 在多形式的层层朗读中想象画面, 深入品味形象, 体悟情感, 努力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情感共鸣, 并相机揭示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及其效果, 以求言意兼而得之。

三、总结拓展, 升华刘老师

1.小结板书, 联系拓展:刘老师还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联系上下文, 从文中其他事例中去品读。

点拨:阅读要瞻前顾后。

2.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谈腿疾”、“写板书”两个事例进一步感悟刘老师, 丰满人物形象。)

板书:风趣幽默、热爱工作……

3.质疑:课文写刘老师, 为什么不重点写他的课堂教学, 而写了他放风筝呢?

点拨:作者精心选择材料, 匠心独具。刘老师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他的工作态度。

4.配乐范读最后2节。思考交流:你从这两段体会到了什么?

感受两个“永远”, 体会作者对刘老师充满了思念、感激、敬佩、赞美之情, 体会老师对学生影响之巨大……

齐读句子 (满怀深情) :他将永远……永远……

5.知识拓展, 简介苏叔阳。 (图示)

这就是作者苏叔阳——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在他脸上, 写满了动人的笑意。看他笑得多么健康!多么洒脱!然而, 老师从资料中得知, 他年轻时饱受生活的磨难, 到了晚年, 曾多次身患癌症, 饱受病魔的摧残, 但他依然笑对生活, 顽强、乐观地与命运抗争, 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抗癌路上14年, 共写作了300多万字, 出书7本。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6.回归课题, 揭示内涵。

(1) 课文读到这里,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刘老师放上去的仅仅是风筝吗?还放飞了什么?

(2) 体会课题的内涵。 (风筝代表着刘老师一颗热爱生活、执著追求的心;刘老师的风筝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植根于我们的内心, 让我们深受影响。)

(3) 小结, 齐读课题。作者借风筝抒发自己对刘老师的无比思念之情, 这种写法叫——托物寄情。 (板书)

设计意图:从“放风筝”一事辐射全课, 以点带面, 整合鲜活的人物形象, 回归整体。拓展介绍作者概况, 深化对课题内涵的认识, 且进一步体会本课刻画人物的独特方法。

四、课堂练笔, 铭记刘老师

1.过渡:春天又到了, 你看刘老师又在放风筝啦!

2.指名读课文1、2节。探究:这儿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有没有什么深意, 你从中品出了什么?

小结:借春天那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 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充满着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 (板书:以景衬人)

3.练笔:蓝天上, 老师亲手制作的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 如果让你在刘老师的风筝上写一句话, 你会写什么?请你来写一写!

4.出示课始词串, 再次朗读。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和课始设计遥相呼应, 使全课结构浑然一体。针对年段特点, 通过环境描写的初步体悟让学生对写人类文章的表达特质有新的认识, 和更高段的学习相衔接。自主练笔实践则把读与写紧密结合, 有利于学生感悟课文和迁移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布置

1.积累文中优美词语。

2.找出文中用了省略号的句子, 读一读, 再说说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3.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寻找苏叔阳的文章阅读。如:春天的梦。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 篇8

教材分析:《理想的风筝》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s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文中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选编这篇课文首先在于鼓励学生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是学习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

设计理念:1. 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中体验,在探究中阅读,在体验中反思。2. 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体味生活,学习表达。3. 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典型事例,感悟体会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教育事业、执著追求理想的精神。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3.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借景抒情、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本文写人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1.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作者通过抓典型事例来表现工作中的刘老师乐观向上,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高尚品质,别是哪几个典型事例呢?

2. (指名学生汇报)笑谈掉腿、激情上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师相机板书:刘老师→典型事例)

3. 然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请同学们默读第⑧至⑩自然段,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并用横线把它画出来,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二、精读课文,品味细节,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1. 在同学们默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学读得非常认真、细致,他们边读边动笔,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了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接下来,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句子与大家分享一下。

2. 指名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1)句子①: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

A、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B、从“决不肯”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C、师:是啊,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

(2)句子②: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A、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B、在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深深地触动了你?(笑、叫、拄)

C、这是刘老师哪些方面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动作描写,体会刘老师坚强乐观、像个小孩子一样,等等。)

D、除了这些词语之外,还有哪些句子同样触动了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体会刘老师顽强执著的精神)

3. 指导朗读以上句子。

4. 小结:同学们的朗读以及作者的细致描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刘老师对生活乐观积极、执著追求的精神品质。

5. 假如你就是站在这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刘老师身边的一名学生,亲眼目睹了他放飞风筝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回答)(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纯朴而强烈的爱与追求,应该像他那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生命的意义。)

6. 师小结: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是那样乐观。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放飞了一直有一只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种照应文题的写作方法。(板书:照应文题)

三、领悟写法,学以致用

1. 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过刘老师放风筝,但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就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个情景,那是因为作者善于抓住刘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板书:动作 语言 神态)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2. 出示学生劳动的画面,学生动笔。

3. 师巡视。指名展示自己的描写片段,生评价、师评。

四、体会文章结构,升华文章中心

1. 刚才读了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我们知道了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而在文章的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画面:(出示①②③自然段)

A、配乐齐读。这段话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你感受到了什么?(嫩绿的柳枝、举起金黄小喇叭的连翘花、一只只与白云玩耍的风筝,体会春天的美丽景色。)

B、你还想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C、多美的春天啊!谁来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D、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写春天的美景?(借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来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的精神。)

2、对,作者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想到了刘老师在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这么美的句子,我们试着把它背诵积累下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热爱生活、挑战困难、与命运抗争的刘老师,还学习了细致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以及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的表达方法。

六、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的《藤野先生》。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教案 篇9

执教者

王妍蓉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刘老师是一个身残志坚,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人。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作者浓浓的师生情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1、又是一年芳草绿,春天又生机勃勃、绚丽多姿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浓浓的春意和漫天飘飞的风筝总是能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和对往事的追忆。——出示图片。

2、每逢这时,作者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老师——刘老师。——指名读10、11节。齐读。3、30年哪,往事如烟,许多事情早已淹没在时光的流逝之中,但刘老师的形象却如此清晰、深刻地刻在作者的心坎上,刘老师到底是怎样一位老师?他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作者30年来对他念念不忘?

二、逐层渐进,走进人物

1、课文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情?板书:笑残疾、板书、放风筝

2、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课文的4—9小节,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从课文找出响应的语句读读,再用自己的话来和大家交流。

板书:刘老师是个()的人 全班交流:

▲ 重点一:(“笑残疾”)——幽默乐观

1、指名读老师幽默的话。

2、出示:“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你(1)同学们因何而笑?刘老师说话风趣。

(2)“酸涩”:辛酸、难受——刘老师遭遇不幸令人同情。“泛”:涌,充盈内心(3)“尊敬”:刘老师笑对人生,坚强乐观,怎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重点二:(“板书”)——坚强不屈、热爱学生、热爱事业

1、“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转动写板书”“年过半百,跳跃旋转多少次”

2、出示:“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为什么?

是啊,这心跳里包含着多少钦佩、感动、感激、尊敬、爱,这真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3、齐读第5自然段。

▲ 重点三:(“放风筝”)——心灵手巧、富有童心、自信自强、1、放风筝的快乐

出示:“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A、看图感受快乐。

B、理解“漾”字和“露”做比较。(发自内心的,十分快乐)C、为什么他放风筝时是那么快乐?

(他放的是亲手制作的风筝;以残疾的身体放起了风筝是很不容易的;他觉得放起的风筝自由自在,自己仿佛也自由自在„„)

2、放风筝的自信自强——热爱生活、执著追求、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

A、出示:“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B、教师引读第9节:

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所以——有一次„„ 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所以——他笑这„„

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所以——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 那时侯的他一定觉得„„

C、此时此时此刻,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风筝吗?(不,是他的理想,是他对生活和事业的追求与热爱。)齐读第9节。D、他的理想是什么?(好好生活,爱孩子,爱岗敬业„„)齐读第9节。

3、我们细细品读了课文4-9节,深深地感到了刘老师是个身残志坚,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人,你能选择一个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感受来说说吗?

三、深入探究,理解课题。

1、这样的一位刘老师,尽管已有近三十年不见,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保存心间。

2、谁来读读作者心声——配乐朗读10、11自然段。

3、出示图片:你对这“理想的风筝”怎样理解?

(有了理想,生活才不会空虚;有了理想,生活才会有方向。热爱生活的刘老师,用风筝寄托自己的理想,让理想伴随风筝在蓝天翱翔。他的乐观开朗,敬业向上,他对生活和生命的追求和热爱就如同春天灿烂的阳光,照亮了自己,照亮了学生,同样也照亮了大家。)

4、因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柳枝染上了嫩绿,连翘花唱起生命之歌,风筝漫天飞舞的时候,我依然轻轻呼唤————齐读11节。

板书: 理想的风筝

笑残疾 身残志坚

板 书 热爱事业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篇10

一、回忆文本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笑源有一位不平常的姥姥,她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在笑源幼小时的记忆中,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引读: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技艺高超、心灵手巧、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因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1——6自然段,感悟姥姥剪纸的神。

师: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引来的是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和我的暗暗佩服。

1、快速浏览1——6节,你能找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吗?

2、结合回答,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1、你画了哪句?

A、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①谁来学村里人夸一夸姥姥?指名读。

②这里有一个字把姥姥剪纸的技艺说白了,说透了?板书:神

③姥姥的剪纸这么神,她有什么特殊的工具吗?(一把普普通通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④是的,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到了姥姥手里翻来折去,便——(引读)

⑤姥姥真——(神呀!)看,这些就是姥姥神奇的剪纸。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一组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的剪纸图片 ⑥看了这些剪纸想说什么?

难怪人们说——(引读)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⑦模仿迁移:姥姥的剪纸可多了,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模仿村里人夸夸姥姥吗?

你姥姥神了,剪花像——,剪草像——,剪朵玫瑰——,剪棵桃树能——。(给学生思考一分钟)(你姥姥神了,剪船像船,剪车像车,剪艘快艇水里游,剪支火箭能上天。)⑧的确,姥姥实在太神了,有这样的姥姥,我真感到——(自豪),这就是你的姥姥呀,请你自豪地向别人介绍姥姥吧。(点拨:把“你姥姥神了……”改成“我姥姥神了……”把这种自豪的情洋溢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

(评价:你的眉飞色舞告诉我们你很自豪。从你的语调中我们听出你为有这样的姥姥而得意。)过渡:还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姥姥很神?

B、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①这种情境一定也是作者至今难以忘怀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死死地捂住、工夫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②看,这就是姥姥剪鹊登枝图(出示:喜鹊登枝图)。

③看到姥姥被蒙着双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动形象的“喜鹊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惊喜、敬佩)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4姥姥这神奇的剪纸技艺是如何练就呢?姥姥告诉我们答案了吗?从文中找一找。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 C、“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姥姥“总剪”、不停地剪的?

(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就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这就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姥姥就是这样——(引读)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熟能生巧、巧能出“神”。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这样的体验吗?(举例说明:练习打字,实现盲打。……)

小结: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就能创造神奇!姥姥的绝活就是这样练就的。

真是“熟能生巧”,巧能出“神”呀。难怪村里人啧啧赞叹,引读——

5、小结: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因此,(出示句子,读。)

三、学习7——12自然段,感悟我与姥姥间浓浓的亲情。

过渡:其实令我心境与梦境变得有声有色的不仅是姥姥为乡亲们剪的各种动物、器物,更是姥姥为我剪的各种老牛和兔,而这些都成了我对姥姥的美好的回忆。在这些形态各异的老牛和兔中,老牛就是„„而兔就是„„。

1、读第7——12自然段,找找姥姥为我剪了哪些牛兔图,画下来,你理解这图背后表达的含义吗?

2、出示句子及图,交流理解。(1)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 姥姥“俯首甘为儒子牛”呢。(2)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 表达了姥姥朴素的情感:希望自己和小孙孙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着,共享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

3、这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表达的是什么?

4、文中并没有提到“爱”字,但在这句话中(出示句子)却有一个字很好地表达了爱。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 理解“拴”字,板书。姥姥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5、想走进那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吗? 同桌分角色读读。师生合作表演。

6、之前是姥姥用剪纸拴住我,到后来已变成什么? 姥姥的剪纸拴住了上学前的我,使我由衷地发出感叹:(出示句子,读)

四、学习第13自然段,感悟我对姥姥的怀念。

过渡: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在深情的剪纸里,(放音乐)(师配乐深情诵读):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受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边背边出示牛、兔图。)

(1)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① 入境品味:同学们,当年的调皮蛋,如今已经长成了大学生。为什么这一幅剪纸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呢?仔细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让你动心了、心酸了?(出示)

② 这头定定站着的老牛,你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思念、回忆,关爱,期望、期待)期待什么?(希望我走得更远,多长见识,将来生活得更幸福。)

③ 姥姥寄给作者的哪里仅仅是一幅剪纸呀,更饱含着姥姥深深的爱,融进了姥姥浓浓的情。板书:情

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

(2)同学们,此时再多的语言都难以表达姥姥对我的情和爱,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让我的心与姥姥的心贴在一起吧。指名读——

(3)那头定定站着的老牛就是我的姥姥,那只远去的小兔子就是顽皮的我,这不正是家乡村头离别时那依依不舍的画面吗,一幅剪纸胜过百封家书啊,男生读——

(4)我越走越远了,姥姥不能再和我朝夕相处了。她把自己所有的思念、祝福、期待都藏在了这幅剪纸里,把最美好的祝福寄到我的心头,寄到我的梦里,女生读——

(5)因为爱,姥姥希望我回到她的身边,更因为爱,她希望我走得更远,生活得更好!一看到这老牛和小兔,我的眼泪一下就涌出了眼眶,齐读—

6、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将拴住我的一生。

(继续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7、你能想象到,作者还会梦到什么吗?(老牛……和姥姥一起的快乐时光)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如果说童年时,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现在拴住我的就是—— 板书:拴住我的心和梦

8、多少年后,作者回到姥姥身边时又是什么样的呢?

五、小练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有位同学读完这篇课文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题目叫《想》(出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媒体出示小诗: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 / 还是那慈祥的面容 / 还是那恬静的微笑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 / 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 / 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 / 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从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你能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呢?(媒体点击出现空白的诗行: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还是那 / 还是那 / 还是那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 / 怀念姥姥 / 怀念姥姥 / 怀念姥姥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从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篇11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呀?(师贴云雀图,生说)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谁知道?

2. 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旅行吧!

二、 感知体验

1. 瞧,他们来了!(三名学生自我介绍:小云雀、云雀妈妈和导游)放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大屏幕分角色朗读,感受风沙和水灾的危害。

2. 现在,谁来说一说,小云雀和妈妈先后飞到了哪些地方?(沙漠上空、大河上空)

三、 对话探究

1. 现在先让我们感受一下沙漠的上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1) (出示:黄沙漫天飞舞图,配狂风怒吼声)师描述:“他们飞呀飞,飞到了一片沙漠的上空……睁不开眼。”学生谈感受。

(2) (出示句子:“他们飞呀飞……睁不开眼。”)你喜欢这儿吗?可是从云雀妈妈的话中,我们得知,以前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它郁郁葱葱,清水流淌。(出示茂密森林图)可如今为什么变成贫瘠的沙漠了?(出示沙漠图)生说,相机解释“乱砍滥伐”并板书。

(3) 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渐变成贫瘠的沙漠,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自由地读一读云雀妈妈的话吧。

2. 看到这一幕,小云雀和妈妈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带着心痛,他们离开了沙漠,来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

(1) (出示河水泛滥图)他们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2) (出示:“他们飞呀飞……洪水之中。”)你从中感受到洪水怎样?(凶猛)

(3) 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接读)

(4) 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生接读)

(5) 云雀妈妈为什么会叹气呢?(学生谈原因)

3. 听了他们的对话,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森林是大水库和大空调器呢?(小组交流讨论)

4. 森林长得这么葱郁,这么像空调器,所以,当小云雀和妈妈飞回森林时,小云雀高兴地说:“妈妈,我们的家——”

5. 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学们课前已经搜集了不少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交流。

四、 建构生成

1. 故事并没有结束,第二年的春天,小云雀真的和妈妈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了。多年以后,当年的那片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想象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2. 我县正在举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构筑健康和谐建湖”的活动,请你设计环境保护的手抄报、广告标语等在校园宣传展览。

《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篇1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提出观点———举例说明———得出启示”的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领悟作者的表达。

难点:初步学习运用“提出观点→阐述观点 (举例说明) →得出启示”的模式。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 揭示启示

1. 听写词语。 (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2. 启发说话。看到这两组反义词, 你想说些什么?

3. 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句话和课题有什么关系?

过渡: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这个启示写明白的呢?

(评析:通过有目的地听写两组词语, 直奔“启示”, 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心句, 进而提出“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个启示的”这个问题, 为后文领悟作者的表达埋下了伏笔。)

二、感知现象, 感悟启示

1. 轻声读第一、二两个自然段, 思考这小小的水滴为何会引起作者的注意, 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2. 交流“表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句子”, 感受滴水的漫长过程。

3. 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水滴, 你由此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 出示反问句:“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 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体会中心句。

过渡:事实是这样吗?必须通过事例来证明。

(评析:抓住关键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找出相关语句, 感受滴水现象的漫长及其表现出来的精神, 从而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这其实是作者由自然中一个极普通的现象引发的思考。因此,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感受生活, 发现生活, 提高自己“捕捉素材”的能力。)

三、研读事例, 领悟表达

1. 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边读边做批注。

2. 交流汇报。

预设1:学习李时珍的事例。

(1) 他的成就是什么? (2) 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 你觉得他和太极洞内的水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4) 出示投影, 完成填空。

李时珍像水滴一样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

预设2:尝试填空。

齐白石像水滴一样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创作, 终于使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3. 思考:这两个人取得成功的共同点是什么? (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出示:“你看,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 在前进的道路上, 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 才‘滴穿’一块块‘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4.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把下面的空补充完整。

像水滴一样, 终于。

5. 领悟中心, 说说自己从他们的事例中受到的启发。

过渡:我们读了这些事例, 也产生了和作者相似的感受, 这也就是作者写这些事例的目的———让读者产生共鸣, 从“滴水穿石现象”中得到启示。

6.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评析:该段的学习, 教师并没有过多地分析讲解, 而是采取了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 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并抓住关键句, 通过半填空式的语言训练, 引导学生将两个人的事例进行整合, 使其有所思, 有所获, 加深了学生对启示的感悟。在此基础上,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适度拓展, 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明白观点要靠典型事例来说明, 同时感受到积累的重要性。)

四、迁移运用, 学会表达

1. 整体回顾, 体会写法。对照板书, 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启示写明白的。

2. 投影出示一些自然现象, 学生认真阅读, 想想会引发自己怎样的思考。

现象一:一只蜘蛛正在结网, 忽然, 一阵大风吹来, 丝断了, 网破了。蜘蛛再次结网, 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 断了结, 总共结了七次, 都没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 照样从头干起, 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现象二:一只小蚂蚁正在向我撒下的薯条靠近, 只见它嗅了嗅, 举起前面的两只“手”抱了抱, 从原路返回了。一会儿, 只见一群蚂蚁正团团围住了薯条并把它抬了起来, 向洞口拖去。

3. 同桌交流由这些现象所引发的思考。选取一个现象, 先说引发了自己怎样的思考, 然后说说有哪些事例可以为自己的思考提供说服力, 最后说说由此现象得出的启示。

5. 任选一现象, 仿照课文的表达结构, 进行写作练习。

请以《的启示》为题, 仿照课文的结构尝试习作。要求: (1) 写清楚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 (2) 事例可以用列提纲的方式呈现。 (3) 结尾要点明中心。

6. 对一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讲。重点交流“选取的事例是否能证明自己的观点”。

(评析: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层层铺垫, 再加上提供的材料, 初步仿写此类的习作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但由于时间的限制, 当堂只能完成篇章结构。学生懂得了“只要做有心人, 自然、生活中有很多习作素材”, 感受到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并学会了“议论文”的构篇模式。)

五、作业

完成习作。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提问: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二、活动设计――测量课桌

1、设疑: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谁来估一估?

2、动手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测量的工具及连续量。

(2)组织汇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加简便。

3、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4、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5、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它的一个单位长度。

2、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一第5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此题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

4、练习一第6题。

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涉及到单位之间的转换。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 篇1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并能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启疑,初步感知英雄形象

1.师: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复习巩固。

(1)(课件出示生词)认读文中生字词。

(2)师:课文主要写谁呀?她是男的是女的呀?从书上哪儿能够看出来?赶快打开书看一看,找一找。

3.交流小结:原来她是个女的。同学们读书真细心呀,从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就能看出来了。不简单!读书就要像你们这样,一个词、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

(设计意图:从看似简单、平常的疑问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实则有意而为,使之与下文的“从军”形成矛盾,构成阅读期待。)

4.朗读第一节。

师导读:她叫什么名字呢?能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读中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时强调突出“花木兰”。)

5.设疑: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英雄?花木兰是个女的,她会是这样一个英雄吗?而且,古代的女子是不能参军打仗的,连出去玩玩都不容易。花木兰既然是个女的,怎么能够参军呢?为什么要去参军呢?她是怎么想的呢?

(设计意图:从课文内容入手,扣住中心句,以读代讲,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理解“英雄”一词的内涵,与“花木兰是个女的”形成认知冲突,构成阅读期待。这一过程是朗读理解,更是语感的自然训练和展示。)

二、析疑,深入剖析英雄心理

1.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1)自由读,画出描写木兰心里想的句子,教师引导讨论:此时此刻,国有什么“忧”,家又有什么“忧”呢?

(2)指导读好“焦急万分”。

(3)指导读好描写花木兰心里想的句子,读出木兰焦急的心情。(可以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问:你就是小木兰,你急什么呀?)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一边读一边想就能感受到词句中包含着的人物的心情。这种读书方法真好呀!

2.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师:在危急关头,花木兰怎么做的呢?(想象当时木兰劝说家人的情景。)

3.再读第一节,感受木兰英雄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焦急万分”“为国为家分忧”等词语的理解、品读,深入领会花木兰心系国家安危,担心家人安全的焦急心情。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变换的方式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三、探疑,全面解读英雄事迹

1.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师: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教师引导,抓住“披”“跨”“渡”“过”等动词体会花木兰焦急的心情、快速行军的情形以及不畏艰险的英勇形象。

(3)指导理解“赫赫战功”感受木兰英雄形象。

(4)小结:一边读一边想,不仅读出了木兰的心情,读出了木兰劝说家人的情节,而且还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老师想说: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真好!

(5)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现在你认为她是不是英雄啦?读出你的理解和赞叹。

2.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

师:战争结束了,女英雄花木兰回到阔别12年的家乡,脱下了战袍,换上了心爱的女装。来探望她的将士们怎么样呢?画出有关词语。

(2)交流,抓住“英勇善战”和“文静俊美”的矛盾想象将士们的表现,引导说话:如果你就是将军、士兵,来看望她的朋友、邻居、小时候的小伙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还会问她什么呢?

(3)再读:“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感悟,深刻领会花木兰不畏艰险、英勇善战的英雄品质。用中心句将文本与课堂一线串起,一唱三叹,形散神聚。)

四、释疑,深切感受英雄品质

1.填空:花木兰真是一位____________!

(爱国爱家的女英雄!英勇善战的女英雄!机智勇敢的女英雄!……)

师:读到这儿,我们心中的疑问还有吗?

2.对照板书,总结出内容与学习方法。

3.回读文中的重点词语。

五、作业超市

(一)必做题:

写一写: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二)(任选一题)

1.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自己的朋友听。

2.背一背:喜欢背诗的同学可以背一背《木兰诗》。

3.演一演:把故事排成课本剧,和同学演一演。

《丰碑》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 篇15

1. 朗读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盼望、又惊又喜

2. 课件映示两幅图:一幅是王大伯剪枝图,一幅是桃园丰收图。如果选用刚才的词语来表达对两幅画面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词语?如果选用两个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达对两幅画面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标点?(问号和感叹号)

3. 扣住“标点”,寻找线索。

(1) 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小作者疑问和感叹的句子。

(2) 交流画出的句子,相机出示:

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4.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问号和感叹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用两幅画面引出两个标点,巧妙激疑,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牛鼻子”。接着,引导学生画出关于作者心理变化的三句话,为有序对话、高效对话铺设了一条道路。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变化”这条“暗线”,既利于学生读懂文章的内容,又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叙述方法,为实现“言意兼得”提供保障。

二、 智读精思,品文明理

1. 品读第一个问句。

(1) 怎样的情景让我如此着急地问?

(2) 你从“剪刀挥舞”“一根根”中感受到什么?(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是种桃能手;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3) 作者怎样写出自己的疑惑不解?(引导学生关注“怎么啦”“干吗”“呢”以及两个问号)

(4) 按自己体会到的着急、不解、纳闷、好奇等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2. 品读第二个问句。

(1)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我”信的是什么?“疑”的又是什么?

(2) 默读王大伯所说的话,静心思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说一说王大伯和叔叔们剪枝的原因。

(3) 课件呈现:从“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不仅……还……”中选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说说剪枝的原因。

()这些枝条长得很粗壮,()它们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会疯长,把许多养分夺走。

(4) 虽然王大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剪枝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但是“我”还是——(引读)“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怎样写出自己的疑惑”这一疑问引导學生关注语言表达形式;通过“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借助文本语言自主表达剪枝的原因等,引导学生将精思与活用有机融合,避免得“意”而忘“言”。

3. 冬去春来,将信将疑的小作者第二次走进桃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 作者怎样写出桃园的美?(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除了“美”,你从字里行间还感受到什么?(愉快、盼望)

5. 比赛分组朗读课文,看看哪一大组能够读出桃园的美丽、小伙伴的愉快和我的期盼之情。

【设计意图】第4自然段写得很美,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涵泳玩味,感受桃园的美丽景色,再现“我”和小伙伴嬉戏的欢乐场景,体会“我”盼望桃园丰收的急切心情。

6. 春去夏来,“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是又惊又喜。

(1) 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思:我“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2) 比较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丰收的喜悦:

“啊,只见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光鲜红润,仿佛娃娃的脸蛋。”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自由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3) 看着这缀满枝头的累累果实,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7. “剪枝的学问”就在王大伯的“那番话”中,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减少”无用的枝条,是为了果实的“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8. 再读这个感叹句,我们一定会有新感受!从这个感叹句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 整个第二板块,注重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从“将信将疑”到“又惊又喜”,学生的阅读、思维伴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经历了一次“爬坡”的过程,有效突破课文的难点。

三、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 剪枝的确是有学问的,那就是“减少”是为了“增加”。“减少”仅仅是数量的减少吗?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你觉得这一自然段能不能去掉?(抓住“盼望”,表现了作者急切的心情;开花是植物生长的过程,要交代清楚。)

2. 小结:由此可见,“减少”是要减掉没有用的东西,千万不能盲目地减少。

3. 总结提升:很多时候,“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得到学问离不开一颗好奇心,离不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更离不开勤于思考的大脑。让我们做有心人,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享受更多发现后的惊喜“!”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结构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主旨“减少是为了增加”的理解——减少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盲目减少是一种错误。

《石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篇16

2.通过借鉴模仿,初步懂得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并能主动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朗读,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石榴课件(幻灯片)、学生自备一个石榴和另一种水果。

课程实施: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

作者生在枣庄,他为家乡有这样一片石榴园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二.精读

1.你瞧,(图)这些石榴花多么鲜艳,多么惹人喜爱呀!开花便要结果了吧?谁来读读第三小节?(文)(指名读§3)

2.这一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果实的?(板:果实)轻声读读§3,然后学习小组一起讨论(板:颜色样子)

3.①不动笔墨不读书。石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顺序呢?就请大家用不同的符号作上标记。(文:表示石榴颜色变化的词用“”画出;表现这些变化顺序的词用小圆圈圈出。)

②书上的记号就是你们思考的过程,学生汇报。(文: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对照自己的石榴,说说它是什么颜色。(文:先、逐渐、最后)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石榴从结果到成熟的颜色变化。

4.石榴成熟了。(图)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用自己的话说说)

5.成熟的石榴真可爱啊!书上又是怎么写的?(文)自己读读。作者非常喜欢石榴,把它当作人来写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

6.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咧开嘴是什么样儿的?做个表情。你们可真快乐啊!你们在说些什么呀?

7.瞧,(图)这一只只熟透的石榴红黄相间,它们在开怀大笑呢,看到这么快乐的石榴,我们也高兴起来了。就让我们高兴地读这一小节。自己练练。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很快乐,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节。

三.精读

1.长得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里面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

2.拿出你们的石榴,把它剥开,①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排列等方面说说。)

②石榴子儿长得这么漂亮,看得我们真眼馋,赶快尝尝味道吧。

对照实物,如:

A.这些石榴子儿熟透了,通红通红的,像什么呢?见过玛瑙吗?实物演示,这就是玛瑙。

B.这些石榴子儿还不太熟,它们像什么?透明的,就像水晶,闪闪发光。黄老师头上的发卡就有几颗水晶,它们很小,石榴子儿就像是大水晶,非常珍贵也非常漂亮。

C.石榴子儿一个挨着一个,靠得紧紧的,就像亲密无比的一家人

D.越红的石榴子儿越甜。

E.不规则的形状,有点像玉米粒。

3.多么可爱的石榴呀,课文里又是怎么写的呢?§4(文),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这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子儿的?(板:子儿颜色味道)

4.你觉得§4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用浪线划出来,并且练习读好它。(玛瑙般、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5.石榴不仅长得美,味道也美。我们禁不住想要赞美它了。不如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吧!试试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这一小节。自己练习,然后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指名读。齐读。

6.(图)结合板书:作者按石榴生长的顺序,写了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认真观察了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看得出来,作者非常喜欢石榴,因为石榴不仅外表美,内在也美。

四.拓展分享

1.今天,同学们还带来了很多水果。谈话:

①你带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大小怎样?

②这些水果可真诱人啊,快尝尝它的味道。谈话:你的桔子什么味道?你的香蕉呢?苹果呢?葡萄呢?

③你能把刚才说过的话连起来说吗?这个句子能帮助你们:

(文:剥开的外皮,只见,轻轻咬上一口。)

(说说外面、里面和滋味)。第一个同学说完,请大家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水果。

④一年四季有很多水果,比如:西瓜、荔枝、水蜜桃、杨梅等等。你还喜欢什么水果呢?喜欢它的什么?试试用上这个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从营养、方便、长相诱人,口感酥软、嫩滑等方面说。)

2.大家说得真不错,看来写一种水果只要抓住它的外形、颜色和味道的特点,就能写好。课后大家可以练一练。

3.接下来就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分享美味诱人的水果吧!

4.大家很会吃,真不愧是小小美食家;但老师更希望你们是小小学问家,不仅会吃,更加会学。课后不妨找些和水果有关的文章来读读,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

板书设计:

颜色

果实

{

样子

颜色

子儿

{

味道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因此,我试图通过观察实物、图文结合、投入朗读、借鉴仿说和分享美味等途径,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学并快乐着

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和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语文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节课中,以水果贯穿始终,便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无论是观察品尝,或是角色体验,亦或是谈话仿说,学生都深深地乐在其中,无形中激活了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尝试都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过程。

二.教并快乐着

上一篇:见习生辞职申请书下一篇:赞颂红军长征精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