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2024-07-17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共8篇)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1

本科教学管理体制作为协调高校本部同学院关系之间的准则,在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体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院系自主管理权缺乏、本科学习制度缺乏弹性等。目前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仍然存在着计划体制下的特点,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缺乏活力,许多高校学院在教学管理中都存在着职责同权力不相匹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一级教学管理的权力较为集中,而学院教学管理的自主权力不足,学院教学管理无法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其次,现行的学习制度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缺乏一定的弹性,过于注重强调对于教学活动的控制,而对教学的自由尊重显得不足,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怀缺失,例如本科院校中自由选课的比重过小、专业无法轻易更改以及考试的压力过大等。

(二)管理理念与教学方法滞后

教学管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相对落后,导致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效性不足。首先,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分数管理盛行,分数是学生评定的重要工具,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如今分数却成为了教师“控制”学生的一种工具,分数成绩的观念使得教学工作蒙上功利色彩。其次,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业过于重视规章制度,规章管理泛滥,教学管理的过程标准化、机械化,管理成为了教师与学生必须应付的一个过程。在此背景下,即便有教学改革,也无法深入。此外,教学模式单一以及教学方法的陈旧也是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大学本科高校教育虽然经历改革,但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等问题;教学模式仍然为以教师作为中心的大班授课的模式;教学方法上也无法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占据多数,实践课程少并且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存在问题

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对于本科教学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大学本科的教学评估体系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进。首先体现在评价指标的差异性不明显。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具特色,例如“211工程”、“985工程”等,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目标以及社会关注度、政府投入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别。而目前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指标无法反应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差异性,更无法反应不同学校办学的特殊性以及参加评估次数的差别。其次,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注重定量而不是定性,定量成分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研究的现象越复杂,定量就会体现出更多的问题,评价更不可靠。而现有评价中定性成分不足导致评价难以做到真实准确。此外,现行评价指标的细致程度不足,现行指标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信息多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也导致了专家同被评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同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影响了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四)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看,教学与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同高校发展以及高校科研教学队伍的建设速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人员有很大部分由专业教师兼任,这部分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并且也没有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质量管理当中,不仅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同时也浪费了教学管理资源的投入。其次,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于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再加上经费有限导致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严重滞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繁杂,并且受到高校教育行政体制的影响,导致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难以获得提升。此外,教学计划实施管理的力度不足,目前本科教学质量实施中,各级教学监管部门按照总体的教学质量与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于内容,并结合行政管理机构下达,老师你往往是被动接受并执行教学任务,监管的范围极为有限。

二、完善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是高校管理的基本准则。为推进大学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应当不断完善现行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提升院系管理的活力,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之下,以师生为本、以高校院系为本,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地设计与整合,提升院系管理活力。其次应当放松教学管理规制,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权利与自由,放松管理桂枝,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选择权,从而促进学生朝着创造性与个性化发展。具体应当放宽本科生的转专业限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专业,同时改革现行考试制度;发展弹性学制,让学生自由合理选取学习年限。

(二)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方法

要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必须要保持思想的与时俱进。因而首先必须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学校发展规模同办学质量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高校科研与教学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保持对高校教学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其次,应当构建起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完善质量保障制度的教学运行模式,促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起教学责任制,高校的党政领导应当充当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深入教学管理,狠抓高校教学质量,并将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任务落实分解到每一个职能部门当中。此外,教学方法上应当强调实践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打破传统的实践和理论分段的教学方式,将实践贯穿于教学全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管理,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当体系评估指标的差异性以及增加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成分。具体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与类别的高校,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体系,提升评估的有效性;同时在指标体系当中扩充定性成分,促使定性与定量的合理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其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应当注重全员参与,教学工作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其教学质量必须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因而高校中的每一个主体都应当是监控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部分。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运行,必须要学校相关部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此外,质量反馈体系也应当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应当积极通过开展教学考核、教学检查以及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等方式,构建起畅通的教学信息反馈通道,反馈系统不仅需要包含学生与督导人员的反馈评价,也要爸妈阔上级对下级的意见反馈,形成完善的教学反馈监督机制,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提升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素质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2

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社会实践成果作假严重

各级各类学校在假期都给学生下达各类社会实践任务, 而且都要求提交社会实践成果, 而大学生本人及其家长都知道, 所谓的实践成果无非是盖了实践单位公章的实践鉴定材料。有多少学生真正参加了实践?有多少学生是通过家长或其他途径随便盖了个公章?又有多少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鉴别真假而对假成果说“不”?长此以往, 在大学里, 社会实践成果作假成为学生及其家长公开的做法。在没有有效管理和约束机制的情况下, 由团学干部操作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最终只能是走走过场罢了。

(二) 社会实践游离于教学之外

在大学里, 团学战线和教务战线往往有不同的主管领导, 有不同的工作分工, 学生社会实践是团学战线的工作范畴。分工明确的团学工作和教学工作, 两个系统互不相干、各自为政, 团学系统从自身的要求设计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组织社会实践团队, 不可能考虑专业教学需求;而大学生们也深信, 社会实践从来都是团学战线的工作内容, 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 所布置的项目以务虚内容为主, 多以当地的党团机关为阵地开展各项工作, 因此, 社会实践是学生活动的一部分, 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一部分, 与专业学习无关。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生社会实践完全成为了一项由团学系统主导的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学生活动, 绝少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三) 社会实践内容和做法存在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有形式主义之嫌, 缺乏专业针对性调查各类学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方案, 内容设计是非常广泛的, 往往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学生社团艺术活动、社会工作与交往、心理调控、奉献精神等, 内容上的普适性、广泛性和务虚性, 使讲究实际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有了逆反、畏难心理, 且社会实践结果鉴定往往又以部门意见、新闻报道、照片等方式来体现, 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突出, 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心中的形式主义的看法。

社会实践的做法有搞假期“运动”之嫌, 缺乏过程监控社会实践一般利用节假日, 特别是寒暑假来完成, 并以团队方式来组织落实, 但假期组队往往并不容易。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团学干部的工作需要, 社会实践也就成了各位团学干部的“面子工程”。项目之初, 一般有热闹非凡的启动仪式;项目之中, 限于人力物力, 一般由团学干部们操作, 学校对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缺乏有效指导, 至于实际效果更是无暇顾及, 缺乏对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项目结束, 类似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实践报告作为社会实践成果也热闹出炉, 以此为主要依据的社会实践总结评比纷纷展开。结果社会实践大有搞“运动”之嫌, 落实在了热闹非凡的启动仪式、热闹出炉的实践成果、热闹展开的总结评比上。

纵观社会实践存在的种种问题, 究其根源, 是因为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游离于专业教学之外的团学系统主导下的学生活动, 内容设计上不能紧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与专业学习需要, 缺乏约束机制, 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因此, 创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将其纳入学校专业教学和管理, 搭建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显得非常有必要。

搭建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一) 实现思想观念、执行机制、工作主体三个转变, 是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思想基础

转变思想观念, 使社会实践从一项活动转变为一门课程, 形成一套与课程管理制度相一致的社会实践工作流程和制度体系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课程, 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学期授课任务同时下达社会实践任务, 下达班级社会实践课程责任教师, 要求与课程同步制定社会实践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 (实施细则) , 在期末, 要求提交成绩和过程材料, 将学生社会实践以一门课程的方式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教师。

转变执行机制, 使学生社会实践自下而上、上下互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已开展了二十多年, 但一直是以自上而下的机制展开的, 是一种被动的任务分配式的强制性机制, 且参与面较窄, 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不能真正发挥, 对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消化不够,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收获也很少, 社会实践流于一种形象工程, 使学生社会实践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只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社会实践选修项目, 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 提出实施方案, 学校审批, 可以有效地实现自下而上、上下互动的执行机制, 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建立起来。

工作主体转变, 社会实践由团学系统主导转变为专业主任主导作为专业主任, 应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及其价值,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视社会实践为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学生活动的观念。长期以来, 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被有意无意地割裂了。其实, 学生社会实践应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应由专业主任下达社会实践的工作任务, 建立社会实践教务部门问责制度, 搭建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二) 统筹规划, 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是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前提

为使学生社会实践产生真正的实效, 必须创新社会实践的内涵, 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诱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因此, 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并硬性规定一定的毕业学分, 只有参加了社会实践, 才能获得毕业文凭, 这是建立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前提。

明确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例和实践内容、开设时间、学分认定、教学目标、设立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等。对于技能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教学实践项目实行必修课制, 并进行项目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 使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对于素质拓展项目, 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差异, 实行选修项目制。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有利于学生参与动机的产生, 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 有利于形成自下而上、上下互动的执行机制, 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从一项活动到一门课程的转变, 有利于大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 有利于社会实践档案考核机制的建立, 有利于从根源上保证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时间安排, 使社会实践有“法”可依, 走入常规化轨道。

(三) 建立管、教、学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 是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核心

管的层面学校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专业教研室主任为执行负责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专业主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针对各专业特点和专业资源, 设计各专业的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实施途径、执行办法、学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 为“教的层面”的实施提供操作性很强的方向性意见。

教的层面这是社会实践项目的执行操作层面, 是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和成效的重要因素。组建以学生工作教师为主的由专业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特别是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应适当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在院系专业设置的相对一致性。同时, 学生工作教师根据专业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在设计项目时尽可能设计融专业、思政、活动于一体的社会实践项目,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高活动实效。聘请实践基地人员为兼职教师, 由实践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活动兼职指导教师, 直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学的层面学生对社会实践存在一些思想误区, 对此, 我们要从思想引导、项目设计、课程安排、成绩管理、学分评价等方面加以改进, 帮助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专业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社会实践设立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沟通、语言表达等职业能力, 实现与社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四) 建设与专业一体的教学资源, 是建立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课程得到切实实施, 必须建立丰富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学资源, 这是建立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保障。

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内容和项目应有专业针对性, 才能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 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奉献自我。因此, 应积极开发社会实践教学资源,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所需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项目, 开发融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于一体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创新项目, 建立与专业优势和学科技能相结合的必修项目, 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管理学校对学生提供的假成果证明应该说“不”, 对踏踏实实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给以表彰, 关注参与过程的重要性。就目前来说, 不管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内容是什么, 只要参加了实践, 就会有所收获。作为社会实践的组织部门, 不能再以项目本身的档次去要求学生了, 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是参与、是过程。

课程评价建立奖惩一体的师生考核制度, 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听取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兼职教师三方的意见, 综合评定成绩, 重视过程考核, 并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的依据, 应进入学生的档案, 与诚信挂钩, 从根本上扭转学生造假风气, 净化社会环境。将实践项目工作的成效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明确教师职责, 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情况作为工作量计算、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课程条件挖掘专业实践基地的潜能, 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学功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场所, 是大学生开展活动、服务社会的桥梁和落脚点。目前, 各高职院校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校外专业实践基地, 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仍没有很好衔接, 各自为政, 分别经营。应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实践基地的资源, 组织校内外师资队伍, 共同协作, 齐抓共管, 本着“合作共建、多方受益”的原则, 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任务, 建立一批稳定运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挖掘专业实践基地的潜能, 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学功能。

摘要:在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惯性化的成果作假、惯例化的项目设计、有形式主义之嫌的实践内容和有假期运动之嫌的实践做法。为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效真正得到发挥, 应在思想观念、执行机制、工作主体上实现三个转变, 建立管、教、学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 建设与专业一体的教学资源,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思想上、方案上、师资上和资源上有长效的保障。

关键词:专业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江汶俊, 桑胜利.体制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向[J].文教资料, 2009, (3下) .

[2]李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 14 (3) .

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讨 篇3

【摘 要】随着生态研究的不断成熟,生态化的外语教学观念逐渐形成并受到教育者们的高度关注。本章依托生态学理论与原则,从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两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把握主体之间关系,提高主体所处环境,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化外语教学 英语教学

1引言

“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来源于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的组合。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生态学自产生以来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对现代人们来说,生态学本身的概念已不再陌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成熟,许多其他领域的学科纷纷借鉴其理论和原则,为各自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也被语言领域所利用,逐步渗透到了二语习得学习领域,对外语学习与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影响的不断加深,生态化的外语教学观逐渐形成。

2生态化外语教学

陈坚林(2010)教授曾说过,外语教学是个系统,除了用系统论的方法,还应以生态学视角来看待和处理外语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将外语教学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两大部分构成的。系统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重视外界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强调师生与环境的互动在教学中的意义。系统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变化发展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的关系等等构成了课堂教学生态关系。如何正确把握以及认识这些关系,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2.1 注重“生态主体”的培养

2.1.1 促进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性培养。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包含学生和老师,每一个学生或教师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每一位教师也是有着不同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的个体。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和相互磨合、适应的过程中。在生态学视角下,个体的学生或教师就是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种”,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习得;基于“保持物种多样性”的观点,教学中应秉承“英语教育多样性”的理念,实施个性化教学,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学生,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性的培养。

2.1.2 实现共同发展。正如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与同种的生物个体共同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有机整体(群体)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也可以说是该系统中的“学生种群”与“教师种群”。在种群内部与种群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例如在学生种群内部,来自学生的学业和考试等的压力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而由于大学英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学生之间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语言能力而进行的各种合作活动,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借鉴,在共同体验、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整个学生种群的成长。

英语学习不仅包括生态个体新旧知识之间的交替与转换,还包括中外语言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英语学习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好奇感的优势,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降低其消极影响(如学生的焦虑、不安等情绪);而学生的积极学习也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促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实施教学,因此,只有师生种群形成这种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才能有利于良好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发展。

2.2 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生态环境”。生态心理学家 Gibson( 1977) 认为,环境因素可以直接给人的感知和行动提供认知给养,这种给养能够唤起人的某种反应或行动。因此,我们应充分关注环境因素( 条件资源、学习氛围、课堂文化等) 对学习者认知心理和学习行为的潜在影响。任何学习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周围的环境,是学习者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的外语学习也是与其周围的环境密切相连的,大学英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无时无刻的不受到环境的影响。

2.2.1 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学生喜欢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呆板无趣的课堂氛围难以吸引学生。教育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上课应该注意保持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低焦虑度的课堂文化,即允许不同见解的自由表达,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同时善于观察捕捉教学过程学生心理变化,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其能饱满热情的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2.2 提供真实语料环境。真实英语语料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世界活动的感受。学习真实的英语语料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真实社会活动所需要的词汇和语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责任心。从这个角度来讲,真实语料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真实英语语料包含了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融合了其他科目中正在学习的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真实的英语语料,会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这样的教学将会是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一泓活水,而不是局限在狭小课堂里的一潭死水。例如,针对军队院校学员授课时,除了基本要求的课堂材料外还可以适当利用新闻、电影或是纪录片讲解有关情报分析、武器装备、实战演练等等具有军事特色的英语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关注军事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3总结

生态外语教学为大学英语课堂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转变了以往外语课堂传统的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外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与思路。但生态化外语教学仍处于发展的初期,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加强研究, 进一步丰富完善生态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坚林. 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贾秀敏,李凤兰. 生态化外语教学观述评[J]. 科技信息,2011(14).

[3]贾巍.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实践思考 [J]. 现代教育技术,2011(4).

[4]康淑敏. 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12(5)

[5]刘凤杰. 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教育探索,2006( 10) .

[6]秦晨.外语课堂的教育生态学解读[J].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

[7]任丽. 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8]单岩. 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其本质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对隐喻认知的不足阻碍了外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文章从隐喻的认知机制、分类及其本质入手,探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隐喻的教学建议.

作 者:王梅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3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1)分类号:H3关键词:隐喻理论 认知 功能 英语教学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5

孙满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大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提高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按教学规律办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特点。本文综述了当今大学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养牛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技巧,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专业课教学质量。【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6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805(2011)04-0071-02

浙江某师范院校在校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形式对逃课生的去向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逃课的学生中,有47%去图书馆自习,20%准备考研,16%去上网,11%忙于找工作,贪睡贪玩的约占6%。高校学生逃课现象长期存在,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课堂上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是直接原因。我们的大学课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一、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法陈旧表现在多数教师采用注人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无法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东西。

2.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大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究其根源,大学课堂教学只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在被动地追随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上进心和学习动力。

3.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社会对大学生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科学轻人文、重知识轻创造、重学问轻能力等教育观念。学了以后不能用,使许多大学生对这些课程缺乏兴趣。

4.只重教书,轻视育人。教书必须育人是教学的客观规律,但目前的总体状况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较少注意到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进一步提高。据目前的统计资料显示,约有4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学生主要表现在心理压力大,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陷体现在诚信的缺乏,如考试作弊,找工作时编写假证明等,这些不足将给社会带来很人的损失。所以,要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道德水准高的人才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做到基础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对大学生来说,专业系统的知识灌输是铺设,实操技能的掌握才是职业的着陆点。要做到教学

内容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融合,一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组织作用,引导教师深人研究教学大纲,二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并把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是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科研来源于教学,同时又为教学服务,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大学教学内容看,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以养牛课为例,将教材 中的陈旧内容全部更新成最新的知识点和信息,奶牛数量、产量和生产水平都是当年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人手,让高校的课堂留住学生。

2.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教学学术性高,教学艺术性强,是教师永远的追求。美国学者塞勒等人曾把课程与教学作过形象比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里隐含着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道理。在养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养牛实践比较生疏,我经常课后和学生交流,课后交流不仅仅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事关教学的成败的重要内容。然后提出我们要解决养牛生产中的问题,首先是要发现问题,通过课后组织同学看奶牛养殖的录像片,要求大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对于能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表扬,对认真思考的同学给予鼓励,在讲课时把这些牛场的问题分类总结,学生切实感到课堂上确实有有用的知识。同时,又详细地分析实行每一项技术可以创造的价值,让学生发现知识能够变成生产力,学习这些知识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从而使教学的艺术性和学术性达到了统一,使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师生心情愉快、相互交流、艺术享受的过程。

3.建立学习型组织,做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教师教书不只是教书本而是教知识,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教”起主导作用,“学”起决定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双方目标一致,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现代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就是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比如,养牛可组织同学分成两个小组,设计一个100头的肉牛场,学生自己查资料,走访养牛基地,以此来激发他们利用专业特长,通过自己的智慧开采人生的第一桶金,极大地激发和维护学与教的动机,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不再是学校、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学习的动力应是自内而外的。建立学习型组 织之后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简单相加,而是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群体基于平等之上的交往和交流的过程,这就淡化了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以学科为基础,带领学生进行整体化知识学习的过程。这种教与学之间的协作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和分享,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思想的沟通,从而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

4.着力营造融洽的教学情境,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如何使教书和育人这一教学目标统一到融洽的教学情境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精通业务。要精通所教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只有钻得深才能讲得透。二是必须热爱学生,切实营造融洽的教学情境。只有做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通过接近学生,鼓励学生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感到教师可敬、可亲、可信,形成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良好关系,创造融洽的教学情境,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三是必须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这样,才能真正把教书育人工作做到实处。通过讲述我自己的养殖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让学生感觉出这些就好像发生在他们的身边,有那样多的失误要他们去避免,有那样多的效益需要他们去提高,于是就激发了他们勇于参与,跃跃欲试的激情。当他们懂得如三聚氰胺一类有害的饲料 添加剂进入食物链对人类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的时候,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该同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虹.大学课堂如何留住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一11一10.[2」钟瑞添.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7-39.Discussion o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Classroom Teaching

Sun Manji(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AbstraCt}

Univers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college students access to knowledge,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teaching laws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the principal role of the students.It is essential to fully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of classroom education at university are proposed.[Key words」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6

已发表

要: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即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而非语言交际交流被广大专家学者认为比语言本身还要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化的碰撞,这样就要求教育者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对教学的影响,如果把握得当,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学效果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Factor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interculture;non-verbal communicati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引言

2007年7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的通知,这是对三年前试行版修改后的正式版,其中更详细地提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的定义是: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大学英语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同时更强调了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实际的交际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懂得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日常礼仪,不至于出现文化休克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力外,还要重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语法和词汇,而是多方面发展,知识和交际能力并重,使英语真正成为一技之长。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概述

交际能力涉及包括文化、交际和能力等很多层面,它是以交际和交际能力为基础的,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拥有基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在异文化背景下的有效交际能力。根据跨文化交际学的观点,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语言和非语言的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等等。

关于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也许很多人认为语言交际更加重要,因为交际和语言都是靠说话来表达的,而且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传授语言交际能力,即语法和词汇,但实际上恰恰相反,非语言能力在交际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并非语言能力。美国语言学家萨莫瓦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L 1981: 145)。体语学的创立者伯德惠斯特尔也认为,仅依赖文字语言我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一个人说话的完整含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同样,我们中国人常讲的“举止谈吐”也属于非语言范畴。以上这些都证明,在日常交际中,一个人的举止和谈吐风格所提供的信息量远比谈话内容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大。那么,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人就只有在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顺畅地进行交流,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而非语言交际指的就是这方面的能力。关于非语言交际比较具体的一个定义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Malandro 1989: 7)。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探讨教学方式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大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大

一、大二的学生。这类学生在英语教学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所接触的英语课程都是讲授语法和词汇,侧重于读和写的能力,却忽略了任何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最重要的听和说的能力;第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虽然增加了听说训练,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等进行模拟演练,但这种方式仍然仅仅局限于语言交际,而且精读课仍然沿袭了之前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很多同学见到外国人的时候都会很矛盾,心里很想上前说话,但是又怕说完了“--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too.”这些初中就背下来的对话之外就哑口无言了,最后只得以“I’m sorry, my English is poor”结尾;第三,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英语专业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首先就是因为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听说等方面也相对占优势,而且英语专业的课程涉及英语国家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对比汉语和英语国家的差异,当然也包括跨文化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内容。而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认为英语只是属于工具性课程,语言交际能力与今后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为了过四六级而学英语,认为学好语法和词汇就是学好了英语,只注重语言学习,却忽略了语言交际。在课程设置方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没有很多的机会去了解中英文化的不同,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授课方式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确保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非语言交际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非言语交际是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这已经成为中西方学者的共识。在课堂以及课外环境中如果能满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多种条件,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对教学效果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甚至比教学本身起到的作用还大。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提到,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可以分为三种,即教室环境与桌椅排列、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和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毕继万1999:153)。

4.1 教室环境与桌椅排列

教室环境在课堂非语言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宽敞明亮的教室可以给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因此我国大学的教室一般都以白墙和黄褐色或蓝色的桌椅为主,简单朴素,适合学生思考学习。

教室里学生的座位与老师的位置安排体现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和地位差异。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尤其是大班教学,基本都是传统的排列方式(traditional arrangement),即老师站在教室前方的三尺讲台上,学生一排排地坐在下面听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有利于教师掌控整个课堂,了解每个学生的听讲情况,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消化吸收,但众所周知,英语和任何一门语言一样,是靠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师生间、学生间的语言互动来提高语言水平的,因此这种传统方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并不利于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形成哑巴英语的因素之一。

4.2教师自身的交际行为

教师自身的交际行为至关重要。库珀说:必须记住,每一信息都包含内容和关系两个方面。„„姿势、面部表情、体触行为等等,都会对信息内容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传递交际关系的信息主要是通过非语言形式。所以学生会通过对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分析去辨明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Cooper 1988:57)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会最先体现在非语言交际方式上。中国的课堂主张传统的尊师重教,课堂是严肃正式的学习场合,授课也是以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认真听讲为主要形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的信息输入量远远大于其信息输出量,这势必会造成“茶壶里煮饺子——有嘴道不出”的尴尬局面。

4.3 师生间的非语言交际

师生间的非语言交际是一种体现两者间非言语行为的过程,它加强了语言交际的意义表达,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内在关系。按照传统,中国文化强调“尊师重教”,教师要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不同的身份及地位,讲课要循循善诱、亲切和蔼,像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亲近却有一段距离。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心理上和老师产生距离,不利于语言的自由表达。提高教学水平的非语言交际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其智力潜能的发挥。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变化受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制约,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课堂上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师恰当的非言语行为会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 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智力活动。针对以上提到的课堂上三种非语言交际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下面将逐一探讨改善与提高的方式:

5.1 改善教室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需要口语实践、师生互动的课程,非常需要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那么传统的教室环境与桌椅排列方式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工科实验课的桌椅排列方式——模块式,也就是教师不被限定在三尺讲台上充当主角,学生分成小组面对面围坐,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而教师在课堂上只充当教学实践的参与者,教学的内容与习题答案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自己解答,这样就相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带有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语篇。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讲解语言点外, 应重点讲解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内容中潜移默化地介绍和讲解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文化,尤其是不同于我**语文化的交际手段、表现形式和含义及功能,让学生在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时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或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正确得体地进行交际活动。

5.2 提高教师自身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人物,因此也是整个环节的关键所在。库珀认为,在教学环境中,教师的非语言交际可以从许多方面配合语言交际起到特殊的辅助作用(Cooper 1988:58),包括行为表现、态度与感情、课堂控制等。这就需要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对教学的信息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英语。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与学生之间的人际距离调控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控制手段,通过掌握与学生的不同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来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如果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太过亲密,比如说无话不谈或者过于放任,就会让学生态度散漫,课堂纪律和气氛难以控制;如果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不苟言笑,过于严厉,又会让学生在精神上产生紧张情绪,在教学活动中难以自由思考、充分发挥潜质。因此,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

5.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涉及到了两个教学主体:教师和学校。

首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有意地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接触一些外文作品、报刊, 同时留心和积累有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背景材料,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把课文改编戏剧以及排练外文小品、戏剧等方法来深刻地充分地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的更多时间接触英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课外资料涵盖了英语国家跨文化交际的方方面面,在接触课外资料的同时学生可以在无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要求》中还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总体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为教师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良好的设施和环境。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开设英语口语课。口语课在英语专业学生看来是很普通的课程,但这却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奢望。学生们很想像口语好的同学一样能流畅地进行演讲、辩论或是和外国人谈笑风生,但他们在回答具有创造性问题的时候最经常说的一句英语就是“My English is poor.”这不得不让我们英语教育者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学生们学了六七年的英语却连嘴都张不开?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开设口语课,长沙理工大学就探索性地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口语课,让学生在第一学期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新视野视听说课程之后逐渐摆脱了哑巴英语的阶段,从学习语法、词汇的时期跨度到跨文化交际的高度,让教师在口语课上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导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结束语 非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道重要的沟通桥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如果能熟练掌握交际理论并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那么它会辅助语言教学,达到良好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我们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也为教学方法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当然,语言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非语言交际起到了积极地辅助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正如David Abercrombie说过:“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教学实践中的非言语行为同言语行为是一个整体,两者只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最充分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7

学分制的引进以及实行, 提高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弹性, 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以及兴趣, 是一个依赖于时间以及精力投入, 需要广阔的教育平台帮扶的系统性的教育工程, 其通过对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变革来创新教育的模式, 以及为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僵化以及古板, 但是当前的教育条件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成为了高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

1 学分制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分制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教学管理方式之一, 其以选课制为基础, 通过学分的计量以及绩点的计算来计算学生的成绩并对此进行衡量, 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个人兴趣的培养, 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成长以及个体的发展, 从而培养出适应形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学分制的管理方式是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的有效方式, 是提高学生自主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有效方式, 国内外的实践均表明了学分制在学生个人成长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其关注教学环节的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的完善, 从学校政策的制定以及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提高, 所以其在现代大学的教育中越来越广受欢迎。

但是由于学分制的唯一衡量标准便是学生的学分或者说学生的成绩, 这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对于学业只是简单的敷衍与蒙混, 不注意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 也不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眼高手低, 动手能力差,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难以成为全能型的新型人才, 为此, 就需要相关的学者以及教育专家探索研究在线性的学分制条件下如何才能够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进而提高人才的素质, 提升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

2 学分制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2.1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选课制的基础上, 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够创造出高质量的大学课堂, 不仅能够使得自己适应形势发展都需要, 更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 拓宽学生视野, 使得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意愿, 使得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 为学生示范不断求学与提高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收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次,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时代的发展, 使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进行改革,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多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还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心血与设计构思, 让学生意识到个人思想在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为学生动手实践以及自主探究提供典范, 进而提高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最后, 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设计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固然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结合使用, 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教学手段的作用,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尝试的好奇心以及自主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2.2 根据选课结果进行因材施教, 实行区分教学, 促进个性的发展

首先可以对自主选课的方式与内容进行变革, 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与教师, 还可以对自己选择的课程种类进行组合设计, 通过不同种类课程的选择与组合, 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完成本学期的学分, 还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 使得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其次, 学生还可以选择学习量、学习进程以及学习的方式, 使得学生在学习安排以及课程组合等方面具有进一步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对于时间的安排意识以及对于生活的打理能力, 使得学生逐渐成熟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能力, 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条件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使得学生为了兴趣以及自信心的建立而不断地挑战与创新, 发展自我个性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水平, 成为新型的想法与能力兼具型人才。

2.3 充分利用辅修科目的设置, 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选修课的设置不仅要包括那些对于不同时间不同教师任教的专业课, 还要包含那些能够为专业教育提供帮助与辅助作用的选修科目, 才能够真正地丰富学生选择的空间, 适合兴趣多样化的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个性的发展。

比如, 在专业课的选修之外, 可以设置一些与历史人文相关的科目以供学生进行选择与进修, 如果条件允许, 院校也可以实行跨校选课的设置与计分衡量办法,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建设投入, 还可以增强院校之间以及校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实现理工与人文的交互学习与全面发展, 为学生广博的知识结构构建提供充足的外部条件以及宽广的平台。

这不仅需要院校在根本上改变对于辅修专业的轻视态度, 才能够为辅修专业科目的丰富提供机会与平台, 还需要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端正学生对于辅修专业课的态度, 使其认识到辅修课提供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素质与知识储备, 增强的更是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只有全面发展, 多方吸收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我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进而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2.4 创设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制度,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虽然大学教育不强调名次, 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之间在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清楚的分层以及不容忽视的差距, 导师制的实施可以使得学生依据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差异进行集群, 并根据小组的特点以及长处分配相应的导师对学习进行相应的指导,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的学习环境, 还有利于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建立起自信心,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进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3 结语

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涉及到了政策、院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为了使得现代的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大学院校需要进行的改革与需要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学生创新能力, 本文只是针对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认为学分制的条件下, 提高学生学习环境的自由程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智勇.学分制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M].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08) .

[2]孙昊哲.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10) .

[3]邹艳, 陈宇科.学分制视角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M].中国电力教育, 2012 (04) .

[4]宁洁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 2012 (05) .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教学生态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校扩招和大学合并解决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内涵和质量难以得到同步提升,反而在大学生年复一年的“世上最难就业年”的呼声中将大学教育质量问题推到了上至中央决策者、下至普通公众面前。教育质量如何衡量,一般来说最简单地可以划等号的对应方式就是教学质量。但在“不出版,就解聘”的今天,科研成为教师评聘和晋升职位的主要指标,教学已退居次要位置,这无疑加剧了当今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危机。早在1990年,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在其《学术重思》(Scholarship Reconsidered)一书中就提出了“教学学术”这一概念,意在为“教学”在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语境里争得一席之地,所回应的是其时美国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尤其是本科生教学不受重视的状况。在博耶看来,忽视本科生教学带来的后果不仅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长此以往给人类科学研究事业带来的也是破坏性的影响。

可喜的是,这一问题逐渐受到政府、高校和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已成为国家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2012年7月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评选工作使得呼喊了多年的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政策口号终于落实为一项组织内部的行动措施。

近年来,大学教学和教师的教学发展不仅成为政策关注的话题,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引发了不少关注。但国内有关“大学教师教学及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应然规范层面,对实然状态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制教学现状的问卷,收集和分析调查数据,以北京大学为样本来揭示国内一流大学教师的教学现状。本研究关注的是如下问题:(1)目前大学教师的总体教学和教学发展现状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因素可能是什么?(2)教师在教学发展方面有怎样的现实需求?(3)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该如何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借用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L. Boyer)在1990年代末期提出的“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1]的概念,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发展三个维度定义为“教学学术”的基本内涵。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多层面搜集北大教师教学及发展方面真实、全面与立体的信息。

在对有关大学教师教学和教学学术已有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的同时,系统翻阅了北大老教授调研组过去5年的听课记录,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开放式的访谈提纲,并对北京大学24位教师(包括理学部9人、信息与工程学部2人、人文学部5人、社会科学部6人、医学部2人)进行了个别化的面对面访谈,收集到了比较丰富的信息,通过一线教师最真实的话语反映出北京大学教师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对访谈誊录稿提取关键词和重要本土概念的方法,为问卷的确定和题项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点。访谈抽样是按照最大目的抽样的原则,同时兼顾受访教师的学部分布、院系、性别、年龄、教龄等特征。

在访谈的基础上,调研组编制了问卷初稿并进行了小范围试测,对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合相关教学理论、软件分析结果以及教学专家评议对问卷进行修订以后,调研组向全体北大教师发放了“北京大学在职专任教师教学现状及其发展调查问卷(网络版)”。北大目前在职的专任教师一共2562人,此次调查共回收1601份问卷,回收率为62.5%。经过数据清洗后有效问卷为1240份,实际有效回收率为48.4%。从回收问卷的样本特征来看,调查对象覆盖到了学校的各个院系,所有学科都有涉及,年龄、教龄分布也比较均衡,数据结果可以代表北京大学教师教学的整体状况。

三、研究发现

1.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心理基础,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呈现与之相关的教学行为。广义地理解,教师所持的一切和教学相关的理解与认识都可以成为教学理念,但从大学教学的特殊性与调研访谈的操作性角度考虑,本研究中所讨论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师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理解以及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理解。

(1)教学态度

问卷调查显示,北大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态度是:“情有独钟”占26%,“乐于参与”占65%,“愿意关心”占9%,“毫无兴趣”选项没有一个人填写,“抵触教学”的仅有1人。有高达89.4%的教师认为“我热爱教学”,只有0.8%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符合“热爱教学”的判断。对“我会首先认同自己是一名教师,而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回答,有54.9%的教师表示赞同,30.9%的教师表示“一般”,只有14.2%的教师表示不赞同。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大部分教师普遍认同“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并认为应当“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受访教师说,“在信息时代,教师权威性取决于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理解,因此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当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将他们带到读书的路径,将书本与自己的生活关联起来。然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未必是有期望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就像在沙漠中浇水,你不知道这个水沉到下面多长时间它会形成一个能滋养它的水源,或许就漏掉了。因此,教师要推动学生展开自己的大学生活,而不仅仅依赖于从教师处获取知识。”

(2)课程目标定位

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被调查的老师更多地认为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63.15%)、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57.98%)、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46.94%),其次是启发学生批判性思考(32.82%)、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17.82%)、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技能(10.4%)、写作技能(3.23%)。

有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描述了他心目中好的大学教学,这背后渗透着该名教师自己对于教学多年的经验与感悟——“优秀课程可以让学习者有所得,教授者亦有所获;不一定是多么现代的手段,但是能把核心的知识体系、明晰的逻辑思维,由教授者传、学习者得;优秀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享受,教授者乐传知识思想,学习者乐享前辈积累,授受之间,双方在思域中碰撞出火花;优秀课程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实事的解读,授受之间,理论跟实际的接轨得以体现。”

(3)师生关系

大部分受访教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普遍认为自己与学生相处较为融洽、亦师亦友,在课下也能有较为频繁的互动。在问卷调查中,对于题项“在自己的课堂中师生关系较为融洽”的表述,有46.3%的老师认为符合,45.8%的老师认为非常符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发现和新思路,而其中不少是来源于学生的提问。正如受访教师所说,“教学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不仅是教师给予学生,学生也给予教师,有青春活力,也有奇思妙想。”问卷调查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有83.9%的老师做到了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教研关系

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多数老师表示这两者在理论上并不存在矛盾冲突,反而应当能够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形成良好的互动。一方面科研为教学直接提供了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在课程中适当容纳科研内容以引发学生的提问,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思考,给予教师关于研究性问题的启发。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教学与研究是不冲突的”这一表述,表示认同的教师比例最高,占37.8%,另外有19.7%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但也有17.2%的教师并不认同“教学与研究是不冲突的”这一观点。对于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的问题,大多数老师并没有一个极端的评判。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对于“教学比研究更重要”的表述,39.4%的教师选择了“一般”的评价,其次有27.2%的老师选择“符合”,18.8%的老师选择“不符合”。

2. 教学行为

通过预调查的因子分析,结合对“教学学术”理论的理解,我们将教学行为分为:自我认知、教学组织行为、教学传递行为、教学管理行为等四个方面。

(1)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认知

通过下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北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自我认知状况。

(2)教学组织行为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33%的老师认为是由个人决定,32%的老师认为是与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共同商定的。调研发现,教研室或调研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调查显示,89.5%的老师都制定了合适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3)教学传递行为

在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老师保持了传统的课堂讲授(77.9%),其次是学生报告(47.18%)、小组活动和讨论(36.69%)、小班讨论(24.11%),翻转课堂(3.39%)的教学方式目前很少被老师采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重视案例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会将理论配合案例进行讲解,一般选取较为典型、前沿以及书本以外的案例。

(4)课堂管理行为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师表示在备课过程中会将学生需求放在首位,有80%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除了课前对学情的调研外,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在课程中以及课后通过邮件、课后面谈、QQ群等各种交流途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据此提出课程预习、作业和考核要求。受访教师说到,“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培养主要在课后答疑和课程作业的布置上,课程作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点和能力不同可以做不同的选题,课后答疑则根据每个人学习目的和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的辅导。关键是需要区分学生是爱好者还是研究者”。然而,对于课后答疑的情况,大部分教师均认为收效甚微,学生不愿意课后提问。

对于学生迟到、早退、旷课、隐性逃课以及课堂中违反纪律等行为,不同老师的态度与处理方式都不尽相同。不少教师并不在乎个别学生的出勤情况,不设置课程点名环节,认为教师的职责是要让学生自主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自愿听课。受访教师称:“大学课堂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坐在前排的学生,坐在中间的学生,坐在后排的学生,来的、没来的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但是对我来讲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知道怎样做出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面对现在多样化的“课堂生态系统”,不少教师认为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比单纯强调课堂纪律更为重要。有教师提到自己会通过控制讲课声音的速度、大小以及调整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兴趣,减少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

3. 教学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生涯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2]。调研组对学校已有的支持项目在教师中的知晓度、参与度与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任教职工岗前培训、教学基本功大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院系教学研讨会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较高。在满意度方面,参与过的教师对于学校现有的教学发展项目的满意度均值都在3~4之间。

多年来,教育部不断出台促进大学教学水平提升的政策,也不断在各个学校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可喜的是,有86.6%的北大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关于目前北大在教师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选出最重要的3项):(1)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占58.87%;(2)直接关注教学和学习的研究有待加强,占34.35%;(3)教学评估需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占33.55%。

在能否胜任教学的决定因素上, 32%的老师认为是个人禀赋,个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对教学的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知识的储备等对教学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21%的老师认为是科研能力,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还有不少老师认为自我反思(16%)和同行交流(10%)也很重要。还有21%的教师填写了“其他”,具体包括:责任心、热情、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等。

至于阻碍教学能力发展的最大因素,有58%的老师认为时间和精力是阻碍其教学能力发展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学校/院系教师评价体制,占27%,而自身素质对教学能力影响较小,占10%。有部分老师认为,学生的参与是影响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北大学生每学期选课太多,因此投入到每门课的时间和精力就变得非常有限。

关于在教学方面希望得到的帮助或支持,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是老师们最需要的;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监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关于教学支持的形式,老师们认为最有效的形式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观摩以及教学研讨会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很多老师指出,新老教师的交流对于教师教学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目前新进教师虽然在学术方面有较强的能力,但在教学方面的准备和经验往往较为欠缺,“刚刚毕业就赶鸭子上架,对于教什么、怎么教都需要自己研究。以前有老教师带着上课,而现在没有了”。老教师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有新的思想、内容,可以帮助老教师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当更新,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其实不管这些优良传统的做法名目是什么,教研室取消了不要紧,但是教研室这种在教学上能够真正起作用的组织还是需要继续存在下去……这样的形式需要一直传承下去”。

4. 影响教学学术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还对可能影响教学学术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环境等进行了分析。

(1)性别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男女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整体教学学术水平上都显示出了显著的差异,女教师在这四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男教师。对于性别差异与教师教学的关系,我们尝试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学活动是非常复杂却又非常细腻的,女性相比较男性会更加耐心、细心,更加具有亲和力,能够与学生较好地相处,因此女教师也会更加认同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本分。男教师由于社会期待较高,可能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职称晋升,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下,会相对重视科研一些。

(2)年龄与教龄

教师的年龄和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相关性,但是对于教学发展的相关系数不高,这还需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原因。通过差异分析发现,教师的年龄越大,他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越好,但对其教学发展没有显著性影响。

通过对“教龄”与构成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的三个维度做相关,我们发现教龄与它们具有密切的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们的常识——教龄越长,教学经验越丰富。不同教龄的大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四个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教学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的,只有通过多年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把握,并与学生长时间的互动交流,才能找到教学的“感觉”,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

(3)职称与学历

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职称与学位和他们的教学水平没有高相关性。在常人看来,学历越高、职称越高,表示拥有的知识越多,似乎教学水平就越好,其实不然。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分类。我们所说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拥有的是丰富的学科知识,却不一定拥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如何让大学教师真正把自己的知识运用于人才培养的环节中?这不仅是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还涉及教师内在的知识结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教师知识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围绕教师知识的研究努力寻找教师之所以为师的“知识基础”(knowledge base),即教师需要拥有和凭借什么知识来胜任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3]。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Shulman)的教师知识分类模型,特别是围绕其中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简称PCK)进行了研究[4]。这一传统的教师知识研究使学科教学知识(PCK)成为教师知识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想(construct)。学科教学知识被认为是关于如何教授某一具体学科内容知识的知识,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类特殊知识[5]。Shulman的PCK定义中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科内容知识的掌握,以及通过讲解、示范、举例、类比等方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PCK概念的提出对于优化大学教师的教学有重要意义。

(4)教学态度和时间投入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越好,教学学术的综合水平也就越高。

首先,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投入和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均呈正相关,这也就说明教师对教学投入时间越多,他的教学学术水平就越好。其次,科研时间比例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具有负相关,这就说明如果教师在科研上投入了较多时间,那么他们的教学学术水平就会受到限制。此外,教师用于社会服务的时间对他们的教学学术没有显著的影响。

教师开设课程门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投入情况。分析发现,课程门数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发展和教学学术之间具有正相关,说明教师开设的课程门数越多,教学学术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5)教学生态环境

上一篇:莎士比亚戏剧资料下一篇:成长的滋味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