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2024-05-06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通用9篇)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51-52页  8-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图片等

一、引入课题 :

1、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进行有关乘法的复习。

2、揭示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完成7题

引导学生看图,明白图意是算几个几相加?

学生独立立式并计算

2、8题填表

教师创设情景,购买东西,帮妈妈算帐

激发学生的兴趣。

3、9题

通过解决此类问题,让孩子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

4、学生独立完成10、11、12题,教师个别辅导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题

四、作业

P50  6

板书设计

教学四    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

白腊九校:陶启杰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米尺、直尺、。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你准备用你身边的什么东西来量课桌的长度?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文具盒量、有的用铅笔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作业本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学生自由量后汇报,教师板书记录:课桌大约有3支铅笔长,大约有3本数学书长,大约有2个作业本那么长,大约54厘米长……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奇怪,教室里的课桌都是按一样的尺寸做的,可你们量出的结果却为什么不一样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我们测量的工具不同,所以测出的结果不同。把哪个结果告诉经理,能使经理清楚地知道桌子有多长?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2.导入课题: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请仔细观察这些商品上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挂图出示:冰箱高165厘米,牙膏盒长22厘米,文具盒长20厘米。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商品常常用什么做单位来度量长度,引出并板书课题。(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尺子上有刻度,有很多数(随学生的汇报,课件显示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有表示厘米的字母“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探究二:建立1厘米的概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教师:尽管同学们的身高不同,但1厘米却是一样长的,结合你或同学的身高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学生自己用手比出1 cm的长度)刚才有的同学比1厘米有这样长,有的比的这样长(师边说边比),1 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 cm长,从2到3也是1 cm长……挂图演示1 cm的长度。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 cm。(如果学生问到1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学生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 cm的物体。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小纸条的短边长是1 cm。图钉的长是1 cm。小方块每条边的长是1 cm (全体验证小方块每条边是1 cm长) 。 手指的宽约是1 cm (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 cm,之后汇报) 。请孩子们再用手比画一下,1 cm是多长呢? (学生比画出1 cm的长度) 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 cm有多长?刚才有的同学在观察尺子时发现尺子上有字母“cm”,它表示厘米,我们今后在写厘米时,就可以直接用这个字母“cm”表示。(教师板书:1 cm)

探究三:认识几厘米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 cm大约有多长。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6 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8 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 cm长?

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设计

测量长度

1厘米=1cm

挂图

测量长度

白腊九校:陶启杰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米尺、直尺、吸管。

一、实践体验,掌握方法

1.估一估

(出示喝牛奶的吸管)让学生估一估,有多长?

2.量吸管的长度

刚才大家估的只是一个大概数,要知道吸管的准确长度究竟是几厘米长,应怎么办?学生试着用尺子测量吸管的长度,量好了可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直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零刻度对准要量的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的是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3.量课桌

现在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你有办法了吗?量一量吧。学生同桌测量,量后交流,注意对误差的说明。师生共同确定把哪一个数据告诉木器厂的经理。

二、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1.填空教科书第56页例1,让学生填一填。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小黑板出示)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 cm。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 cm。

(3)爸爸的身高是170 cm。

(4)黑板宽约3 cm。

3.断头尺量橡皮的长度

出示没有零刻度的直尺,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这块断尺子量出橡皮的长度,再用挂图动态显示量的方法。

4.介绍数学文化

教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挂图展示古时人们如何测量,介绍数学文化。)

5.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测量自己一庹、一拃的长度及肩宽等人体身上的数据

三、总结

反思,拓展延伸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回家后,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作单位的?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篇2

《0的乘法》习题

一、基础过关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成乘法算式。1.0+0+0+0=___________________ 2.1+1+1+1=___________________ 3.4+4+4=___________________ 4.3+3+3=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训练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3+3+3+3=4×3()(2)5+5+5+4=5×4-1()(3)○○○ ○○○ 写成乘法算式2×3或3×2()(4)3×2=6 读作:3×2等于6(),还是3乘2等于6()

三、拓展应用

1.看图写乘法算式说口诀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2.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1)三五十五(2)四六二十四(3)五六三十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一三得三(5)二四得八(6)一二得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0×4 2.1×4 3.4×3 4.3×3

二、综合训练

√ √ √

三、拓展应用

1.4×6=24 5×3=15 2.5×3=15 4 3×5=15 61×3=3 2 3×1=3 4

× √ 四六二十四 三五十五

×6=24 5×4=24 6×4=8 1×2=8 2×6=30 ×5=30

×2=2

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5页——46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4= 23×2= 100×3= 210×2= 12×3= 34×2= 200×4= 130×3= 你是如何计算的?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让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情境图(出示六种交通工具时速的图片),学生观察,导入新课。

结合画面,简单介绍以上六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如轮船、摩托车等。

2、教学例1(1)。

出示例1的主题图,提出问题: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学生尝试列式:16×3试着独立计算。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2)交流16×3=48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16分为10和6,10×3=30,6×3=18,30+18=48.方法二:列竖式计算。1 6 × 3 学生表述过程老师板书。(3)那4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并口算。学生列式16 ×4。

交流口算方法:16分成10和6,10和6分别与4相乘,把他们的积加起来就是16×4的积64.学生表述过程,老师板书。(4)总结口算方法。

像这样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要怎样口算呢?

归纳总结: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这两个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

3、教学例1(2)。

(1)出示第二个问题: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并口算。集体交流,汇报。(2)交流口算方法:

方法一:160分为100和60,100×3=300,60×3=180,300+180=480.方法二: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就可以了。方法三:列竖式计算。1 6 0 × 3 4 8 0 学生表述过程,教师板书。(3)总结归纳口算方法。

像这样的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数的乘法要怎样口算呢?

归纳总结:(1)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用这两个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在把所得的积相加。(2)把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两位数口算,在积的末尾添上0。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提问学生口算方法及结果。

三、巩固新知:

1、口算。

25×2= 460×2= 150×3= 2×45= 23×4= 5×17= 150×4= 160×2= 15×3=

2、为布置“元旦”晚会的会场,红、黄、蓝每种颜色的气球各买了28个。三种颜色的气球共买了多少个呢? 3、40×17= 120×4= 40×50= 20×40= 41×2= 70×9= 1×240= 280×3= 360×2= 12×8=

4、蒙古草原某牧场养细毛羊260只,养的山羊的只数是细毛羊的3倍。你能算出这个牧场养山羊多少只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

五、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3=48(千米)

方法一: 方法二: 10×3=30 1 6 6×3=18 × 3 30+18=48 4 8

2、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案 篇4

目: 口算乘法 目

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点: 教给学生两位数乘一位、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点: 使学生学会把两位数分成两个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与位数相乘,积相加的口算方法。

键: 把两位数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然后再乘一位数。教

法: 引导自学法 教

具: 卡片,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利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二、新

1、由口算练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出示自学提纲

﹙1﹚读书46页例

1、说说例1中有哪两个题目 ﹙2﹚一题中的两个数量各表示什么?

﹙3)书中是怎样计算16ⅹ3的?说出计算过程。

3、分组按着目标合作学习

4、检查自学效果,分组汇报,重点说计算过程。

5、计算过程是:

(1)把16---分成10和6,(2)先用10ⅹ3 = 30,(3)再用6ⅹ3 =18,(4)最后再再用30 + 18 = 48

6、用同样的方法第二题,(5)怎样计算160ⅹ3?同样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百度文库

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说计算过程。

7、讨论其它算法,如:把160分成100和60分别乘3,积相加的方法等。

三、巩固训练、1、板演下面各题

15ⅹ6=

23ⅹ4 =

45ⅹ8 =

78ⅹ3 = 64ⅹ9 =

34ⅹ7 =

78ⅹ5 =

32ⅹ6 =

2、同桌互相说口算过程

3、数学游戏开火车,方法:

(1)一组为一列火车,24道题(根据学生人数确定)(2)每列火车6个人,6道题,口算正确,速度快为胜。(3)给获胜的火车插上红旗。

4、火炬传递口算游戏,方法如下:

(1)四把火炬,每把火炬上面有6道相同的口算题目。

(2)每组一把火炬,每生口算一道题,然后把火炬传给下一位同学。(3)口算正确,传的快的为胜。(4)把胜利的火炬插到黑板上。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总结了多种口算方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吧,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口算大赛上夺冠。、小学部:

2008年11月12日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篇5

学习目标:

1、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的计算。

2、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一、自主学习

1、观察56页情景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看书上第57页例题1:坐碰碰车每人20元,求3人要多少元?

3、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探究20×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20×3转化成3个()相加。

方法二:想20里面有2个(),20×3实际上是2个()乘3,是6个(),即()。

方法三:先把20中0前面的2与3相乘得(),再看20末尾有()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即()。

2、探究200×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200×3转化成3个()相加。

方法二:想200里面有2个(),200×3实际上是2个()乘3,是6个(),即()。

方法三:先把200中0前面的2与3相乘得(),再看200末尾有()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即()。

3、比较找出最简单的方法

4、探究12×3的口算方法:

先用小棒摆一摆

12×3=()(元)

12=()+()

10×3=()

2×3=()

()+()=()

三、达标检测

完成书57的做一做,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1-5题

2、拓展提高: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篇6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是数学练习课,同学们,回想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把你知道的和你们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吧。(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到小组里交流)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收获?(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小结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看来大家学得都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挑战自己,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学会这些知识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课。(课前板书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读课题)

(一)【基础练习】 师:课件出示练习题。

(二)【提高练习】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么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放松一下。

1、教师拍手,请大家口答列式。或跺脚(1)每次拍3下拍4次。(2)每次拍5下拍2次。

2、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来当邮递员,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信送回小动物的家里,看看你能不能当一个好的邮递员。为什么3+3+5送不出去?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呢?

课间,有些同学分组跳绳,这里就有数学问题。

1、课本49页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为采集数据)

看图说图意,重点说出“每组有4个小朋友跳绳,有3组,就是求3个4相加是多少?用加法或者乘法来算都是正确的。”想:每组有()个小朋友跳绳,有()组,就是求()个()相加

2、一辆小车有4个轮,3辆这样的小车一共有几个轮?用乘法怎样算?

3、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算的例子?(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4、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信息,请同学们看看这些乘法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A、一盒药的外包装(6粒×2板|每盒),你从这道算式中知道了什么?

B、一盒月饼,按3×2放置,猜一猜里面的月饼是怎样放的?

5、大屏幕上的应用题。

总结师: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乘法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我们就来一次综合比赛。以列为单位,每人做一道小题,看哪一列在规定时间内题做得最多,对得也最多。哪列就是冠军。准备好了吗?老师发题,宣布开始,师巡视。强调规则。时间到。将题交给老师。比赛后,我们请听课的各位老师当裁判,每位一张,咱们一起对答案。

(宣布冠军,师 :同学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学会合作。下课。)

二年二班乘法的初步认识综合比赛

1、看图写算式(1)★★★★★★★

★★★★★★★

()个()

算式是()×()读作()乘()

(2)◆◆◆◆

◆◆◆◆ ◆◆◆◆

()个()

算式是()×()读作()乘()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7+7+7=()×()(2)3+3+3+3+3=()×()(3)8+8+8+8+8+8+8=()×()(4)0+0+0+0=()×()(5)9+9+9+9+9+9=()×()

3、写出乘法算式。

(1)4个2相加_________(2)5个4相加 _________(3)2和7相乘_________(4)3个9相加_________

4、读一读,并列出算式。

(1)3个8相加,和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和8相加,和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篇7

教学内容

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的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探索,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的数的计算原理。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

3、结合练习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难点:积末尾的“0”比因数末尾的“0”的多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秋游,简要的说一说

2、引入光明小学也去秋游,引入主题图。

3、教学例1的每一小题。

①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②出示“10人要多少钱?”

要求学生列式,并四个小组讨论: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出示修改后的第二小题

①坐碰碰车每人3元,2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教师用电脑演示用算珠演算的过程。②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3×2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③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0人要多少钱?

学生列式:3×200=,问: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并要求用算珠来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用算珠来计算的过程。

5、把3道算式板书一起,提出要求: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加以引导:你用了什么乘法口诀?乘完后在哪里添“0”?你是根据什么来添“0”的?

从而总结出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先按表内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

20×7=200 ×7=2000 ×7=

-×4=40 ×6=60 ×8=

600 ×5=500 ×4=500 ×8=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先问用了什么乘法口诀,再问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最后一行的题目结果出示时,把添上的“0”用红色标出,在做完题目后反问学生:为什么这里的“0”有不同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发现有的“0”是在做表内乘法时产生的,并非全是添上去的“0”。

2、提高练习

40×()=12030 ×()=210

×()=24050 ×()=250

700 ×()=4900600 ×()=3000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然后出示题目:神州六号的飞行速度大约每秒8千米,1分钟它大约飞行有多远?

请班里的男同学作答。

②出示嫦娥一号的图片与有关的资料,之后出示题目:它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秒9千米,半分钟大约飞行多远呢?

请班里的女同学作答。

4、游戏

以刚才做完的两个题目为男生命名――神州队,为女生命名――嫦娥队。指名选取队长各一名。各队代表从袋子里先抽一张数字卡片(1~9的数字卡片各有两张),任意放在其中的一个因数上;再抽一张放在另一个因数上。所得的积较大的队获胜。

游戏一共进行两到三次。

三、课堂总结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 篇8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同步练习

(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2分)

□96是一个三位数,□96×2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数字是()

A

.4

B

.5

C

.6

2.(2分)

(2018三下·盐城期中)

下面算式中结果最接近3000的是()。

A

.51×59

B

.599×5

C

.52×58

3.(2分)

(2018四下·盱眙期中)

四百多乘三十几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五位数

D

.四位数或五位数

4.(2分)

(2018四下·盱眙期中)

算式2□□×5□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六位数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

5.(2分)

计算.

134×58=________

302×23=________

6.(1分)

填一填:

________

7.(6分)

填上“>”“<”或“=”。

103×30________20×106   108×41________300×23   603×26________600×34

256×17________270×64   567×35________687×14   372×23________28×305

8.(2分)

估算.

89×34≈________

513×26≈________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9.(2分)

(2018三下·云南月考)

两个数相乘,因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10.(2分)

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通常把数位少的写在上面。

11.(2分)

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12.(2分)

一个足球38元,买两个这样的足球需要96元。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3.(5分)

我估一估再连线.

138×41          得数比5550大,比5700小.

73×39           得数比10000大,比12000小.

65×32           得数比2700大,比2900小.

392×28          得数比19000大,比20500小.

407×49          得数比1800大,比2400小.

14.(10分)

商店从工厂批发了50台微波炉。

(1)

每台微波炉进价为320元。商店应付多少元?

(2)

商店准备明天开始降价销售。如果这批微波炉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了还是赔本了?赚或赔了多少?

15.(5分)

一个长方形的花带,长300米,宽25米。这个花带的周长是多少米?如果每平方米可种月季花4棵,在这个花带里可以种月季花多少棵?

16.(5分)

到超市调查一种牛奶的价格和一天的销售量,算一算这种牛奶每天能卖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2-1、3-1、4-1、二、填空题。

(共4题;共11分)

5-1、6-1、7-1、8-1、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9-1、10-1、11-1、12-1、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 篇9

0.02×0.5= 3.6÷0.3= 6.3÷7= 5.6÷100= 0.75÷0.25= 0.125×8= 4.8÷0.3= 0.96÷2= 0.56÷28= 0.36÷0.4= 0.64÷0.8= 0.72÷3.6= 2.4×0.5= 0.8×1.1= 7.2+12.8= 46.7-3.8= 12.8÷4= 5.2÷13= 12.5÷5= 1.64÷41=

3.6÷0.18= 1.5×0.4= 1.25×8= 0.6×0.5= 0.25×0.4= 3.5÷0.07= 4.7+2.3= 4.5×2= 6.9-2.5= 7.2×0.8= 6×3.4= 0.62-0.32= 1.4×0.5= 0.75×100= 0.026×100= 10÷20= 24÷15= 8.65×10= 0.35×0.6= 3.08×0.01=

9.6÷0.8= 0.108÷2= 4.95÷0.9= 9.65÷0.1= 0.325×100= 2.5×8= 0.56÷0.7= 0.125×4= 3.28×0.1= 3.9÷0.13= 7.2×0.1= 0.01×0.1= 0.25×0.4= 1.6÷0.8= 0.25×3.97×4= 1.25×0.8=(1.2+8.8)×0.4= 0÷1.7= 9÷0.25÷4= 1÷2.5=

3.2×0.4= 0.3÷0.01= 4÷0.5= 5.1÷0.17= 0.28÷1.4= 0.9÷0.45= 9.6÷16= 1÷0.01 =

0.01÷1= 7.5÷1.5= 0.81÷9= 3÷0.5=

10÷25= 4.8÷0.16= 0÷3.89= 3.52÷1=

6.4÷4﹦ 1.5÷0.3﹦ 1×0.4÷1×0.4= 1.8×5﹦

7.2÷0.9﹦ 25×4÷0.25×4= 2.2×6﹦ 8.4÷0.4﹦

4.5÷0.9﹦ 2.5×4﹦ 25×3.3×0﹦ 2.5×4﹦ 0.3÷0.1﹦ 4.5×2= 7.8+0.22= 2-0.64-0.36﹦

3.4×0.4= 12.6-0.9= 2-1.64-0.36﹦ 1.2÷0.04= 0.42÷7= 1.25×3.3×0﹦ 0.9+2.01= 2.97÷100=

20-3.7-7.3= 6.3+7= 2.19+9.1= 0.65×0.2= 9.8-0.98= 1-0.1×0.1= 0.7+3= 1.2×0.8= 0.9×7+10.7= 6.3÷0.021= 1.5÷0.03= 6.8-2.4÷3= 5×0.7= 0.43×5= 3.6÷0.9-4= 3.6-0.36= 8.1-2.2= 0.6÷0.3+0.5= 6.8+8.6= 9.4×0.2=

1.8÷0.9= 2-1.08= 8.8÷0.4= 43×0.01﹦

3.72×0.2= 0.7×8= 99+0.1﹦ 3.2-2= 6×0.125= 1.9×4﹦ 8.8÷0.11= 4×1.2×0.25= 0.125×8﹦0.05×4= 4.23.72÷4= 1.13.2×50= 3.21.29÷3= 1.210.7-5.7= 0.01×100= 1.2-0.9= 20×0.4= 7-2.5×4= 6÷10= 6.4÷8= 0.24×0.5= 3.2-0.9= 0.12

×40= 2.3÷0.1﹦ 8×5.1= ×3﹦ 2.01÷3= 1.8÷0.3=

×0.7= 2.32-0.4= 5.1÷51= ×0.5= 0.01÷0.1= 1.25÷0.5= ×3= 2-0.8= 55×0.06= 0.52+0.08= 2÷5= 8×0.03= 30×0.01= 0×1.22= 0.6×5= 九

0.54÷0.6= 0.26×0.3= 1÷0.05= 0.9= 16÷0.4= 0.14×5= 3.2÷0.8= 0.45+0.55= 5.1÷0.3= 0.2×12= ×6= 15÷2= 4.95×1000= 3 1.8

6.9×0.1= 0.4×0.5= 2.4÷0.8= 10.8÷9= 3.2÷0.04= 5.6÷1.4= 0.48÷0.8= 4.4÷0.11=

4.2×3 = 0.16×5 ﹦ 1.78×2.2 = 1.2×5= 0.7×0.01= 2.55.37×5= 9.616.9×0.3= 2.370.78×5 = 54.39×10= 4.3912×0.03= 0.037.3×5= 0.10.05×0.8=1.3×0.4= 13.53.6×0.09= 2000.42×0.6=0.5×0.7 = 0.8

×0.4 = 1.25×8= 6.6×0.6 = ×0.6 = 5.3×2 = 5.5×3=

十一

+6.3= 2.37+3.7= 2.64×5= ×0.78= 5.3×42= 1×0.125= ×0.1= 0.7×2 3= 0.47×0.7= ×0.12= 3×0.121= 8.6×0.7= ×0.2= 3.57×5= 4.2×0.1=

十二

×3= 7.5×2.5×4= 1.2×0.4= × 6 = 0.75×0.5= 3.5×0.1=

×0.04= 12-1.2= 1.3×0.5=

×0.5= 0.21×0.3= 2.5-1.37= ×3.2= 1.5×4= 5×4.8= 4 1.23 3.2十三

0.75+0.8= 0.13×4= 8.5×100= 5.4×10= 4.2×1000= 3.2×100= 3.6×0.1= 0.18×0.3=

1.2×0.3= 0.49×0.7= 0.04×25= 42.4+7.6=

1.58+2.42=3.9+2.7= 0.241.25×8= 5.70.24×0.3= 0.27×1.3= 0.364×0.5= 72.4×0.8= 91-0.82= 9.64.8×0.4= 5.4+4.6?2= 9-3.2=(1.5+2.4)1.3×0.4= 8.59.5×0.1= 0.125×1= 4.39

-5.6= 1.25×4= 7.8×0.5= ×0.3= 2.5×4= 0.3×10=

十四

×5.7= 0×4.8= 12-3.8= ×0.5= 2.5×3= 4.4×(5×0.2)= ×0.3= 0.35×0.7= 0.7×0.7= ×2.1= 8.89+0.1= 0.1×0.01= ×0.4= 10×0.01= 4.3-0.25=

十五

×0.3= 2.6×0.01= 0×25.4=

×0.2= ×0.5= 7.2×0.8= 5.4×0.6= 10×2.5= 35×0.05= 0.64×0.4= ×10= 4.39÷0.1= 0.7×2= 5 7.8十六

2.5×0.5= 6.45×0.01= 0.36×0.3= 0.8×0.001= 0.01×0.2= 7.5×2.5= 8.8×0.2= 0.96×6= 0.75×0.5= 0.7×5= 0.08×1000= 0.1×6.7= 1.6×0.5= 2.5×4= 0.74×0.4= 7.5×3= 0×25.4= 4.8×0.4= 7.5×2.5×4= 1÷0.125=

十七

3.74×0= 0.8×0.6= 0.05×0.08= 80×1.25= 0.13×7= 3.5×4= 2.8×0.5 3.5×200=

0.75÷15= 0.4×0.8= 4×0.25= 0.36+1.54= 0.05×4= 4×0.3= 12.5×8= 2.3×4= 3.25×0= 2.6×3= 7.5×0.1= 1.25÷0.25=

十八

0×9.8= 3÷4= 3.5×0= 1×0.06= 2.6×3= 7.5×0.1= 9×0.5= 8.2+1.8= 2.4×5= 3.99×1= 8.4÷7= 8.4÷0.7= 0.34÷0.17= 30.4÷4= 1.2×6= 0.72÷0.6= 2.6÷1.3= 0.6×0.3= 0÷3.65= 7.82÷1 =

十九

0.001÷0.1= 1.4÷0.7= 3.6÷0.06= 5.6÷0.9=

5.6÷1.4= 0.48÷0.8= 4.4÷0.11= 4.2×3 = 3.2×0.4= 0.3÷0.01= 4÷0.5= 5.1÷0.17= 0.28÷1.4= 0.9÷0.45= 9.6÷1 1÷0.01 =

0.01÷1= 7.5÷1.5= 0.81÷9= 3÷0.5=

二十

10÷25= 4.8÷0.16= 0÷3.89= 3.52÷1=

37.2×99+37.2= 6.4÷4﹦ 1.5÷0.3﹦ 1.8×5﹦

7.2÷0.9﹦ 2.2×6﹦ 8.4÷0.4﹦ 3.2×0.8= 2.5×0.5= 2.03×2= 1.65×0.5= 0.9×0.4= 0×5.8= 0.36×0.9= 1.62×0.4= 2.5×0.5=

二十一

0.05×0.8= 1.23×3= 7.5×2.5×4= 1.2×0.4= 2.8×0.4= 2.5×0.4= 1.2×5×8 = 5.37×0+4.63 = 2.4×0.3 = 2.03×2= 4÷0.5= 7×2.1= 8.89+0.1= 0.1÷0.01= 2.4×0.8= 9×0.4= 10×0.01= 1-0.82= 9.6÷0.3= 2.6×0.01=

二十二

0.7×0.7= 0.7+0.7= 0.3×1.21= 3×1.21= 7.8-5.6= 1.25×4= 7.8×0.5= 0.24÷0.3=

2.5×4= 0.3÷10= 1.25×8= 5.7÷5.7=

0÷4.8= 77580÷290=(8.699×0.35= 0.058.5×100= 5.40.45÷0.15=0.49÷0.7= 8.50.36÷0.03= 0.088.8÷0.2= 0.96 0.08×1000= 0.10.74×0.4= 7.51.3×0.4= 5.4÷0.6= 9.5÷0.1= 10÷2.5= 35÷0.05=

÷7.7= 7.3÷0.5= 5.8+1.4)×18= 0.1×0.2=二十三

×0.8= 1.23÷3= 0.36÷10= 4.2×1000= 2÷0.1= 18×0.3= 1.2÷1.7= 0.04×25= 6.45÷0.001= 0.01÷0.2= 7.5二十四

÷6= 0.75÷0.5= 0.7×6.7= 1.6×0.5= 2.5×3= 0×25.4= 3.6×2= 8.5÷0.5= ÷0.29= ÷0.1=

÷12= ÷100=

÷0.3=

÷0.01= ÷2.5=

×5=

×4= 4.8×0.4= 7.2÷0.8= 8

4.2 3.6 单元梳理课

一、单元梳理课的定义

单元梳理课是在学生经历了某单元或某一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合作梳理单元知识与技能、构建数学思维网络。这节课不是简单地知识与回顾,而是学生们自主梳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相互交流、分享、展示和评价的过程中,将一单元的知识形成整体的网络系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单元梳理课的意义

1、单元知识梳理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单元知识梳理可以使知识系统化。

三、单元梳理课的原则

1、关注梳理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梳理知识。

3、注重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单元梳理课的特点

1、再现性。

2、概括性。

3、系统性

4、综合性

五、单元梳理课的教学流程

1.课前自主梳理。这部分内容教师课前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单元的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前尝试小研究作业,内容包 括知识点的梳理以及典型题和易错题的梳理。学生梳理的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式、表格式、画图式等,总之放手让学生采取个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梳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组内交流完善梳理。在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长处,比如知识点整理的疏漏,解题技巧的妙招,透过生生的思维碰撞,完善个人的知识梳理,解决小组中同学之间存在的问题。3.班级交流提升梳理。各小组汇报小组中的知识梳理,提出本单元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典型题和易错题等,形式可以是展示,提问和质疑等多种形式。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略单元知识的全貌,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4.应用拓展。教师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题型特点及易错、易混题型,设计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实践技能奖申请书范文下一篇:乡镇扶贫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