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5-23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字数:2269

来源:商情 2014年40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琵琶行》是一篇感情充沛的美文,鉴赏本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情境,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情感。通过诵读和鉴赏,体悟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关键词】《琵琶行》 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理念的要求,“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同时,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琵琶行》是一篇感情充沛的美文,鉴赏本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情境,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情感。通过诵读和鉴赏,体悟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二、教学目标

1、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人的贬谪郁闷之思。

2、学习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等体味人物心理、理解人物形象的技巧。

3、体会琵琶女形象及诗人情怀,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安排在必修三,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诗歌的鉴赏,对诗歌鉴赏的认知有一定基础,但缺乏有深度的认识,例如:怎样把作者对琵琶曲的描写与琵琶女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身世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很难理解到位。因此要让学生深入挖掘诗歌情感,还需教师继续引导。

课型分析:诵读、品味、感悟、拓展,是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的基本程序。本课重点在于把读者感情与认识相统一。

教学方法:引导法、点拨法。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教学过程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古语说“人生得以知己足矣”《诗经》有云: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千多年前,大诗人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夜半偶遇琵琶女共同演绎了一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佳话,是什么让二人初次相逢便互引对方为知音,是什么让琵琶女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倾吐心曲,又是什么让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泪洒青衫呢?(引用典故,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热情)

2、激情投入,朗诵比拼。小组成员先自己朗读,成员之间互为指导,评价。然后教师选取不同小组的2名同学分别朗读第3、4、5段,(配乐《琵琶吟》)并由其他同学自由评价(评价标准:字音、情感等)

3、鉴赏悟情,拓展提升。(1)问题设计: 问题一:“行为心表,言为心声”,从琵琶女的讲述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琵琶女?你觉得她值得同情吗? 教师点拨:她嫁与商人生活富足,为什么仍不满足,丈夫远行,为何她没有同去也没回夫家?为何她能够对诗人倾吐心曲?源于精神上的疏离。教师板书:精神 物质 问题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你能说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吗?

小组展示:

琵琶女白居易

京城女京官

琴技高超才华横溢

委身商贾惨遭贬谪

„„„„

(答案不拘泥于此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板书:宠-弃理想 现实自我价值的丧失

问题三:《唐宋诗醇评语-琵琶引》所云:司马“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你怎样理解?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观点,在文中找到依据即可)

拓展提升:有人说,“琵琶女”是诗人想象中的人物,他们的相遇是白居易虚构出来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教师点拨:借人抒情,借琵琶女遭遇抒自己怀才不遇之意,这个借以抒情的对象是一个抒情的载体,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心有戚戚焉,也可以跨越性别,借女子的抒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之情

(2)课件展示: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太行路》(节选)

——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白居易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4、配乐重读,深度感悟。重读3,4,5段全体女生读第三段,全体男生读第四段,男女同学全体读最后一段。

5、作业布置,小结升华。小结:琵琶声里,弹出无数红颜凄凉意;幽怨句中,写尽千秋羁客落魄情。

教师板书:音乐人生

附:板书:现实物质音乐

自我价值丧失(宠——弃)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想象,模仿,参与课堂,诗与思

前言

我国古代诗词语言精练含蓄, 在有限的文字内, 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如何理会诗词意境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深掘诗词留白的想象空间,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 感受诗词的情感、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直接的讲解诗词的知识不可行, 教师可以适时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鼓励学生感受、描述别人做过的事情, 让学生从情绪上参与课堂, 借助想象让诗词作品里的情感如同学生身受。

一.思在诗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在一切语言艺术中, 诗是最为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这使得哲学家海德格尔一生致力于“诗意地栖居”, 又说“必须有思, 诗者的话才能倾听”, 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离开了思, 离开了想象, 诗歌就丢失了。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 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 反映在教学中, 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有个性、有创意地自由表达。记得在一次教学中, 讲到唐诗无意中提到王勃的《登鹳鹊楼》, 要求学生想象当时诗人的登高望远的心情。有的同学说诗人在登高之后看到太阳徐徐没入高山, 兴尽之后, 不免有悲来之感, 面对滔滔江水会有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飞逝而壮志未酬之感, “更上一层楼”是一种自我的鼓励与安慰。有的同学则说这首诗全是自信高昂的流露, 因为“白日依山尽”可以理解为日光出来了, 被大雾遮挡的高山逐渐清晰起来了, 流水之下有巍峨高山, 面对如此江山秀水怎么不叫人兴致顿起, 更上层楼, 这是个好男儿对未来前途的一片光明的自信。可见通过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激情, 还让多种不同的理解在一起碰撞。

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思想教育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是学生接受知识, 理解教材的重要条件。中高年级学生, 一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 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宽理解的自由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不要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 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以《琵琶行》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想象, 让诗与思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一) 引导学生对琵琶女的猜测来激起学生对诗人身世的好奇。

《琵琶行》全篇记叙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 送客浔阳江头, 偶逢琵琶女, 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 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 悲怆之意油然而生, 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 尽情倾述悲愤之情,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虽然是千古绝唱, 由于时间的久远, 空间的广漠, 学生常常有隔膜感, 很难对作品产生兴趣, 那么对语言所诠释出来的感情, 恐怕有一定的距离。往往开始时都不知如何下手, 情绪上等待着这种疑难的解答。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述, 学生被动地接受, 势必课堂可能会很乏味, 学生的思维也会产生惰性。在课堂上,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如何吸引学生进入文章中来?首先从诗人入手, 这是文章进入学生视野的最新信息。

开始, 初次接触课文, 有的学生会想:诗人怎么会遇到琵琶女?是旧识, 还是他们事先约好?序中说“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为什么诗人被贬官二年都能恬然自安, 而偶然遇到琵琶女, 一席话就让他有了迁谪意呢?有的说“诗人怎么会写诗给这位琵琶女”等等, 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他们产生联想, 根据序言和课文给出的注释, 学生基本就会明白:诗人白居易得罪权贵, 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 满怀抑郁, 无处宣泄。这时候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写作动机, 学生会依据现实生活, 产生很多理解。

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官场失意, 很落魄的时候, 心情肯定很郁闷, 这个时候会想应该如何去排遣这种苦闷, 喝酒吟诗;有的说:诗人会找朋友去谈心, 抒发自己的痛苦;有的说:通常的很多人会选择避开他熟悉的人, 逃离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寻找心灵的安慰等等。

经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学生开始与作品有了感情, 这种感情会慢慢地渗透到作品的每个角落, 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课堂也会变有趣味性。

(二) 开展对“天涯沦落人”的相遇进行想象。

教师因势利导, 从让学生动情的句子中引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评析, 并用“他们同在哪里?”等问题将思考引向深入。在初步把握这篇诗歌以后, 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这样一个才力高绝的琵琶女, 为什么会沦落江湖, 空船独守?一个是当时的伟大诗人, 一个只是天涯歌女, 他们的相逢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的作品产生。

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很多人会在情绪低落时, 用音乐来抚慰自己, 用酒来消除忧愁, 恰好诗人送客的地方有了音乐, 煽情而又悲伤, 一下子就攥住他的心。

有的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 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 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

因此, 诗人同情琵琶女悲惨的遭遇, 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 借此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意和政治沦落之情, 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 诗人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

二.开展角色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

心理学家提示:模仿是人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能融入个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 最终能实现质的飞跃———创新。因而,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的吸引性, 激发学生有欲望模仿,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的优美, 触动学生心灵和情感, 调动学生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 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 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预期设定的情感,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 形式上模仿, 内容上创新, 思想上升华, 才能完成。否则, 即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理解得也比较肤浅。

《琵琶行》这篇作品,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诗人的坎坷失意与琵琶女的苦难身世, 产生悲怜与同情, 甚至让他们对这种情感在他们内心不断激荡与震颤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如何模仿?鼓励学生利用原文的诗句, 让学生的心灵与创作者的心灵发生一次撞击, 在撞击中去神交去感动去洗涤去熔化。

我问:有人说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痛、净化心灵的作用。“它使孤独的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 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为什么座中泣下最多的江州司马, 听得双颊流泪, 全身流汗, 想象下为何会产生如此情景。

有的学生说:那是因为诗人回忆眼前的生存困境和昔日辉煌际遇的强大反差, 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自己如今就是一歌女, 谪居天涯, 年事又高, 所以不觉就有想哭之感。

有的则说:应该是诗人看到琵琶女, 听她的身世哀怨, 对比自己, 心生出对比自己不幸的人更多的同情, 以致座中泣下最多。

有的说:是因为艺术的力量, 乐音触动了诗人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那种无法遏止的悲苦, 一下子宣泄出来。本来作者被贬官之初的忧愤不平平复之后就随遇而安了, 可碰到琵琶女后, 欣赏了演奏的美妙音乐, 了解她悲凉的身世, 又勾起了作者的忧愤悲伤的情绪, 产生了“迁谪意”, 如今的泣下最多更是泣出最多的不平, 这就是艺术的净化作用。

综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发现学生在课堂中, 喜欢参加对自己来说有意义或完整的学习活动, 教师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会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 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 只要我们去发掘、去引导, 定能像诗人荷尔德林所说, 充满劳绩地思、说会让诗意栖居在读者, 在学生的心灵里。

参考文献

[1]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王益编.教师应用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3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描写艺术的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因此当作者用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把对音乐和绘画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去还原艺术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正魅力,在此接受层次上进行艺术鉴赏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多数老师不过是把它们上成文学课罢了,对于如何真切地感受艺术魅力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力拙,但却想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去作一尝试,力争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艺术魅力上能有所收获。

阅读是打开文学艺术作品宝库的钥匙。学生要想体味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就要到文字上去找突破口;要想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从它的载体——文字入手;要想深刻体会文字所传达的艺术气息,就必须在明白语义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升华,由文学形象还原为艺术形象,由艺术形象上升为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阅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以《琵琶行》为例,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的问题,都要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设计,去理解。这样,阅读就成了课堂的主轴线,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艺术形象,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才会达成,学生才会真正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可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大家知道,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任务就是来尝试掌握这一本领的。而《琵琶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琵琶行》,一起品味、感受音乐文学艺术的魅力。

2.检查预习

明白文意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检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阅读全诗,结合学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为本课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学生设计的目标和问题,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不外从情感、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着手,老师此处可根据学生设计,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处理。教师备课要充分,所有的方面都要准备好。笔者执教过程选用两个目标:⑴阅读品味音乐描写的特点。⑵ 阅读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段入手去品味琵琶曲之美。首先,学生高声朗读第二段,总体把握琵琶曲的特点。学生多数能体会到琵琶曲的美。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琵琶曲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运用的一些典型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席如此美妙的“听觉盛宴”。音乐本身是流动的时间艺术,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旋律的变化等来塑造艺术形象,作者的文字描绘当然会捕捉到这些变化。而学生也要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利用朗读的轻重缓急来反映这些变化,就要再读文本,边读边体会。当学生掌握后,请学生朗读,老师趁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琵琶曲的变化,并读出自己的情感,此时老师再适时范读,把整个阅读体味推向高潮。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通过阅读而再造的琵琶曲的艺术境界中,个个摇头晃脑,跃跃欲试。

由此老师总结过渡,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那琵琶曲表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再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会从乐曲中得到愉悦、激愤、哽咽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老师趁势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一首繁复的琵琶曲就是琵琶女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总体情感基调是由喜转悲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三段,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身世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学生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和演奏者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艺术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对于琵琶曲作者的体会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对于琵琶女的诉说作者的感受是“又闻此语重唧唧”。学生阅读第四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能概括出作者的人生经历,由此联想琵琶曲的繁复多变和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不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段,深入品味艺术作品的魅力。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优秀,通过一起讨论交流,我们共同积累了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提升了感受艺术魅力的能力,达成了同学们预先设定的目标。有了这些能力,如果我们能重返两千多年前俞伯牙所生活的地方,那么相信他将不再会感到知音难觅,相反他会说: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力为目标,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最终形成了学生、作者、琵琶女、琵琶曲多方面的共鸣,真正体会了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本节课还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我设计探究问题的环节,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学生经过这么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这节课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在对音乐的描写方法归纳时,应该更详细,让学生学习具体鉴赏的步骤和答题思路,对音乐描写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文中很多环境描写的句子优美动人,老师应该捕捉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两句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随处都有值得挖掘的写作素材,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251100)

上课琵琶行课时一优秀教案 篇4

3.思考:诗人和歌女的身世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过去,现在)?

二、基本训练

贾(gǔ)恬(tián)谪(zhé)思(sì)霓裳(cháng)六幺(yāo)嘈嘈(cáo)间(jiān)关 虾(há)蟆(má)名属(zhǔ)教坊(fāng)绡(xiāo)钿(diàn)篦(bì)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三、教学过程

1.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而且白居易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到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表现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 2.介绍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3..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4.序

上学期学过一篇体制和这篇一样的文章,是哪篇?哪些地方一致? ——孔雀东南飞,都有序且都是叙事诗 这序在诗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事情及缘由

(读序明确上述特点,找出句子与诗歌相对应的部分,以便快速整体把握文意。)5.正文

这首叙事诗以什么线索来实现叙事的?又是怎样布局的?

送客——听乐——琵琶女自叙——诗人独白——同病相怜

(略)(详)

(详)

(略)

(略)6.(1)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在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2)两人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 琵琶声(音乐)(遭贬的诗人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心理共鸣)

(3).这句心理共鸣的句子是?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做具体比较。

明确: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感慨。具体说来: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教师补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京倡 商妇 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5)小结:所以诗人最后才会发出感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四、板书设计

琵琶行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琵琶声

京官

商妇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课时二

一、课前准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全诗

2.诗歌中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特点?(小组分析讨论,逐句总结),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二、基本训练

诗词默写

三、教学过程

1.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

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

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

比喻分为两类:一是以声喻声。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具体可感的声音,比拟各种不同的难以捉摸的音响,把抽象无形的声音,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激越昂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银瓶乍破水浆迸”(银瓶爆破,激越雄壮)。

如“如急雨”(既能看见,又能听见,既有形,也有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声,又能见其形)。

预设课堂: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

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好,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

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私语般,有幽细圆润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2)八个比喻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比喻

特征

变化

如急雨————————粗重急骤

如私语————————轻微委婉

急促——愉悦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鸟语花底———————宛转流畅

泉流冰 下———————阻塞压抑

轻快——停顿

冰泉冷涩———————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 爆发——高昂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如裂帛————————短 促急迫

戛然而止

(3)八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 悉的、类似的声音 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飞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2.听《琵琶行》

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

四、课外拓展

布置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蜀僧濬(jùn)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诗的颔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丘”是用大自然的宏伟的音响来比喻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第一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第二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 声的魅力

五、再读文本,升华感情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

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绝唱,也是表现迁谪之恨的名篇,教学时要遵循古代诗歌鉴赏的规律,注重诵读,背诵,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感知诗歌的音乐形象。白诗语言通俗、平易,序和正文字句障碍不大,课文有详细注解,学生能自学,如有疑难,教学中可略作点拨,不必像散文那样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弄得诗味索然。鉴赏宜整体把握,重点抓住音乐形象和情感,略去其余枝节,并拓展到李贺《李凭箜篌引》和韩愈《听颖师弹琴》,将三首描写音乐的诗作比较鉴赏,以增加阅读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的1.欣赏诗人以精妙的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学习比较鉴赏诗歌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4.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真情,鉴赏音乐描写。

教具准备

《琵琶行》朗诵录音

用投影片展示李贺《李凭箜篌引》和韩愈《听颖师弹琴》原诗及分析鉴赏小结,节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谁能说说下面两首诗中有那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屏幕)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读《琵琶行》有感

一位语文老师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一)、“曲有误,周郎顾”的故事。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字公瑾,当

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就是用的这个典故。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

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通常的写法,而是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 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弹筝女子的聪慧和痴情。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三)、白乐天闻琵琶青衫泪湿。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

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记述这个故事的就是我们今天准备学习的课文《琵琶行》。

请听听配乐朗诵《琵琶行》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看注解中注音,或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2.自由散读

20分钟左右,当堂背诵第二段。

三、疏通小序,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

解决。

四、整体把握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明确:叙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被贬浔阳的白居

易在落魄失意之时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

2.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

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节)青衫湿。

全篇写音乐写了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

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

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音乐(知音)——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二课时

一、背诵第二节,鉴赏音乐描写: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

喻描写的好处。)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比喻的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了画面感。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3、曲中带情: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

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

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问: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

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4、小结: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C、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三、按照总结的描写音乐的方法,欣赏另外两首描写音乐音乐的唐诗。先看《李凭箜篌引》(屏幕原诗)

1.那位同学愿意朗读这首诗?

2.大家怎样欣赏这首诗?

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描写音乐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能鉴赏一下这首描写音乐的诗。

先声夺人——响遏行云,湘娥啼、素女怨

正面音乐——昆山玉碎、凤凰相鸣

侧面烘托(音乐效果):

芙蓉泣、香兰笑

冷气森森、感动紫皇

石破天惊、秋雨绵绵

神妪求教、鱼跳蛟舞

吴刚不眠、玉兔露湿

——比喻奇特,夸张大胆,想象神奇,整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后八句从“十二门前融冷光”一直到“露脚斜飞湿寒兔”,都是由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联想到奇特的音乐效果,从不同的侧面来写音乐的感天动地。

我们再看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屏幕原诗)

1.请大家听老师朗读。

2.请大家思考这首诗如何写琴声的。

正面描写:

儿女私语——轻柔细碎、深情

勇士赴敌——高昂、激越

浮云柳絮——舒缓、悠扬

凤出群鸟——音响超群

悬崖跻攀——由低到高

失落千丈——声调低伏

侧面感受:

坐立不安,冰炭置肠

涕泪沾衣,推手遽止

开门见山,以正面描写音乐为主,一系列新颖贴切的比喻,传神的描绘出音乐形象。有的以声喻声,更多的是以形喻声,甚至有以人的仪态气度喻声的。

四、比较三首诗的音乐描写

1.表现手法

白诗:正面为主、完整过程、高低抑扬变化

韩诗:正侧结合、复杂多变

李诗:侧面为主、渲染效果

2.修辞手法

白诗:以声喻声

韩诗:特殊比喻(听声类形)

李诗:夸张、使用神话

3.艺术风格

白诗:移人平易、现实主义

韩诗:惊天奇崛、想象奇特、比喻神奇

李诗:泣鬼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怪诞幽僻

古人说,在古代描写音乐的作品当中,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能惊天,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可以泣鬼,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移人。韩愈和李贺都用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来形容音乐,但韩诗不怪癖,李诗怪诞、幽僻,境界清冷,白诗则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来比喻,如实反映出音乐的美妙。所以韩诗“惊天”,李诗“泣鬼”,白诗“移人”。

另外,白居易既写乐声和弹奏技艺,又写音乐旋律中所包孕的人生阅历、情感,而且将这三者融会在一起,构成整个演奏过程声情变化的完美表现,这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是罕见的,其思想性显然高出后二首纯写音乐的诗,而且比起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来,也以其描写的细腻、真切、自然流畅和情感的潜流暗转、突放突收而独具特色。

作业:

1.课后自己比较《琵琶行》与《夜闻歌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写一段比较鉴赏的文字。

2.背诵《李凭箜篌引》,熟读《听颖师弹琴》。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可以叙述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3、可以利用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对比分析内容。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2、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对比。教学方法:

自读、朗读、点拨、研习。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

前几节课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短小的抒情性诗歌作品,今天我们学习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师板书:《琵琶行》

白居易

二、朗读小序

请一位同学朗读序言。目的是从序言中了解诗人创作作品的缘由。

三、分析内容

1、作者创作《琵琶行》的由来。

诗人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是什么?文中的小序里说“歌以赠之”,要赠送给琵琶女。那为什么要赠送给她?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从她那里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这是久违的事情。因为文中说“京都声”,这是作者喜欢听的京城流行的乐调;又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又说“举酒欲饮无管弦”,这些琵琶女都一一满足了她。另一个原因是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相似,流露出了同病相怜的情绪。诗中说“感斯人言,始觉有迁谪意”。

所以赠送她长句,一是为了表达感谢,二是为了安慰彼此的情绪。

这是诗人单方面的思绪,那琵琶女对诗人如何?对于诗人的情绪流露,琵琶女内心有没有触动?有。琵琶女的反应是“感我此言良久立”。这里的“此言”指什么?诗中说“如听仙乐耳暂明”“为君翻作琵琶行”,概括地讲就是身世的认同和音乐的赞赏。良久立之后琵琶女的反应,“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来两个人欣慰的是他乡觅知音,还有知音之外情绪的共鸣。

教师板书:知音

共鸣

而这种知音和共鸣,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教师板书:同是天涯沦落人

2、“沦落人”的叙说 一是琵琶女的身世。教师板书:琵琶女

请一位同学读相关琵琶女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她的身世。

如:开始生活环境优裕,演奏技艺高超,容貌娇美,受人捧爱;后来年长色衰,嫁作商人,生活孤独。

既然我们说“沦落”,那身世前后肯定会形成对比,都是前面好后面不好的没落,所谓“三 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琵琶女的前后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京城——九江

貌美——色衰

捧爱——冷落

年少——商人

欢乐——孤独

请同学们一起读相关诗句,体会琵琶女的身世。二是青衫男的身世。教师板书:青衫男

这个语言具有网络风格,但在这里并不是戏谑诗人的说法,而是设想诗人现在并不会把自己作为一名官吏,而是作为一个与琵琶女有着相似命运的人,都是有着相似命运的沦落人。

请一位同学来读有关诗人身世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

如:辞别帝京,谪居九江,卧病浔阳,住地阴湿,风景单调,孤苦伶仃。同样可以形成身世的前后对比:

帝京——浔阳

健康——卧病

繁华——偏僻 丝竹——村笛

酬酢——独倾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有关诗人身世的诗句。

以上就是沦落人的各自的身世命运,但作者说“同是天涯沦落人”,那“同”在哪里呢? 都是由京城流落到了偏僻的地方;都是身体受到了损伤;欢乐的往事都变成了郁闷和孤独;当年的男女主角都已经失去了位置。

那么两个人内心的郁结主要在于哪里呢?概括地讲,现在身世获得共鸣的同病相怜的主要精神上的孤独。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诗中可以看出他也有朋友作陪也有酒有菜,那为什么对琵琶女这样钟情呢?为什么只有琵琶女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呢?因为琵琶女明显地在抱怨自己独守空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落差而遗憾。诗人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也很孤独。他处处流露出的是浔阳城环境的艰苦,没有音乐的滋养。他们都注重的是精神快乐。眼前的朋友并不能派遣他的孤独。主要在于他和她身世的相似,都是同病之人。

另外也可以设想,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也就罢了,如果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那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还是为了诉说身世沦落的悲苦,渴望寻得知音得到理解的精神孤独。

教师板书:精神孤独

3、揣测音乐的情绪流露

以上是诗人的心声,也是琵琶女的想法。诗人渴望有人理解自己,琵琶女也同样如此。那么琵琶女渴望理解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音乐,就是琵琶声。那诗人能理解她的琵琶声吗?能。依据是为她写歌词,而且在诗中对她的音乐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那么诗人听了几次琵琶女的弹奏?两次。两次的感受相同吗?不同。第一次听后“叹息”,第二次“掩泣”。程度上来讲,第二次音乐对他的触动最大。那他描写琵琶女弹奏的音乐时,是第几次听到的情形?第一次。为什么不写第二次的情形?也许是因为人的感情在失去控制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感情的,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如嚎啕大哭也许并不会比偷偷掉泪的感情有厚度。

但我们知道作者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在描绘琵琶女弹奏的时候,其实已经明白了她的身世,所以他这时候回忆音乐的时候,已经带有了情绪的共鸣。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揣测诗人在描写音乐过程中的情绪流露。

《琵琶行》教学设计探析 篇7

出示《琵琶行》相关图片,图片内容是“满座重闻皆掩泣”,让学生根据课文诗句识别。

问:可不可以把图片中的青衫白居易换成穿红袍的白居易?

答:不可以。唐代四、五品的官员穿红袍,八品九品官穿青衫,而白居易只是个从九品的散官,闲职一个。他由红袍变青衫的经历正反映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因武元衡事件被贬九江。

白居易在九江偶遇琵琶女,听其弹奏,听其倾诉,竟感慨万千,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可见他是动了“情”。他的“情”迸发出来,就成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无情不成诗 ,鉴赏诗歌的根本就是鉴赏诗歌的情感。那么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宣泄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大诗人白居易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年一叹吧!

二、 整体感知诗文

问题:概括各段大意。

提示: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1.江头送客闻琵琶。

2.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3.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根据诗中叙事把握作品思想情感

问题:诗中主要写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是否能品味出诗中的情感主旨呢?

1.首先看琵琶女的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情感变化如何。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琵琶女:

第一阶段:貌美艺高,欢乐得意。

第二阶段:年老色衰,独守空房。

情感由欢乐转为悲伤。

2.学生单独诵读,要求读出由欢乐到悲伤的情感变化。

3.如果把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分为两个阶段,试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第二阶段的生活,再根据第二阶段的生活联系背景及曾穿红袍的介绍推想第一阶段生活。

第一阶段:位高名重,诗酒相娱。

第二阶段:谪居卧病,地僻无友。

4.思考:根据这两个人的经历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

小结:琵琶女从京城流落到九江,她心中充满了对悲苦命运的幽怨和愤懑;白居易从京城被赶到九江,他的感慨中同样充满了幽怨和愤懑。两个同样幽怨愤懑的人,自然容易心灵相通,同病相怜,自然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所以,把握了叙事中人物的命运就把握了诗歌的情感。

四、根据音乐描写品味人物情感

1.问题:这两个命运相同但却素不相识的人是因为什么坐到了一桌宴席上的呢?

提示:琵琶声 (音乐)。

2.问题: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情变化?结合表1思考。

3.问题:琵琶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旋律和心情变化?

提示: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缓。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4.问题:试仿照上一个小结的形式,从琵琶女弹奏音乐的效果和诗人听音乐的感受两方面做一小结,品味出这段音乐描写是如何揭示主旨的。

小结:琵琶女用音乐宣泄了自己的欢乐与悲伤,白居易从音乐中听出了命运的坎坷悲伤。不需要语言,音乐沟通了两人同样的伤怀,这种心心相通不正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之感吗?这叫诗人怎样不感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结语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最后用一首诗作结: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8

1.体会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描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描写诗句的品读热情,从而唤起其丰富的想象。

2.鉴赏诗歌借助音乐描写表达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探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原因。【教学重点】

1.诗中音乐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探因。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作用。(即探求音乐描写与琵琶女及诗人遭遇的内在共同点)

2.学习描摹音乐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问:大家听说过古代“知音”的传说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同学回答)

武汉龟山脚下,流传着春秋时乐师俞伯牙摔琴的故事。有一天,伯牙鼓琴于龟山,琴声传达出攀登高山的意蕴。以打柴为生的钟子期正好路过这里,听到绝妙的乐曲,便放下担子,连连赞叹道:“善哉,峨峨兮泰山!”(意思是说:“好啊,仿佛泰山巍峨耸立!”)一会儿,旋律中又仿佛奔涌出流水,子期又夸赞道:“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意思是说:“好啊,像长江黄河汹涌澎湃!”)伯牙弹什么样的曲子,子期都能欣赏得出来。两人引为知己。后来,钟子期没能如约去赏琴,一打听,原来是病逝了。俞伯牙痛惜地说:“吾痛失一知己矣!”摔琴后终生不复鼓琴。

问:俞伯牙弹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名?(明确:高山流水)

演奏者一曲《高山流水》,能使赏乐者内心共鸣,引为知音;而《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弹奏就使一代诗盟白居易潸然泪下。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

通过自习,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这首诗一共写了琵琶女几次演奏?(明确:三次)诗中重点描写的是哪一次?(明确:第二次)分布在诗中第几段?(明确:第二段)那好,我们就先抓重点,开始品读第二段中的音乐描写语句。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文章分析: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江中诉身世苦。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从结构中可以看出,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歌女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最后两者交汇,其联结靠诗人与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感情体验。分析叙事线索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抒情线索。

(二)鉴赏语句: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3.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衬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4.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歌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点明寂寞悲凉的心情。由于景物环境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浸沉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优美动人。

(三)赏析描写音乐的语句: ①比喻句 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 繁密 小弦切切如私语 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 轻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四弦一声如裂帛 戛然而止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五)理解中心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分析: 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

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

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六)人物形象:

1.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常吟诵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里活动,还暗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明回想往事沉重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自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冷落寂寞形成鲜明对照,道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2.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愁别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过敏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愤。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形象拓展: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妓,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妓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超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一、曲折动人的结构情节

《琵琶行》全诗616字,篇幅虽不长,但结构细密,层次清晰,情节曲折动人。《琵琶行》明写琵琶女,暗写白居易,写琵琶女的知音难求,其实也在写白居易的政治失意。把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谪居生活有机结合,层层铺展,是本诗的结构特点。情节安排也颇具匠心。琵琶女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着先声夺人之妙;琵琶女的“幽然暗恨”先于曲中传出,再直言诉说;诗人被贬失意的满腹悲愤是以琵琶女由盛到衰的剧变身世作为铺垫,再倾吐而出。这样层层描写、处处烘托,又巧设悬念,情节展开跌宕起伏、曲折动人。

二、淋漓尽致的音乐描写

音乐本有声无形,过耳即逝,但在白居易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却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其手法,一是运用准确的动词表现演奏的纯熟指法,如诗中“拨”、“拢”、“捻”、“抹”、“挑”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反映了琵琶女动作的娴熟,变化有度。把无形的音乐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读者对丰富多变的琵琶声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印象。二是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比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少女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杂与清脆悦耳;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的温和宛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的非凡等等。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好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是以声传情,情声交隔,把琵琶声的变化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感情色彩,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逐渐明朗,在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悲咽的音调中,蕴涵着琵琶女或欢快、或忧伤、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从“似诉平生不得意”到“说尽心中无限事”,声声琵琶,曲曲传出的正是琵琶女内心的复杂情感。另外,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和听者情感交流的媒介,演奏者传情,听者闻声动情,不仅使所描绘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深化了诗的主题。

三、形神兼备的细节描写

诗中细节描写颇具匠心,不少细节取自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神态,用以展示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形神兼备、含意深遂的特点。如琵琶女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细节把琵琶女自惭身世的心理、稳重的性格和盘托出。当琵琶女结束弹奏,欲述身世时,诗人又设置了这样的细节,“沉弦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欲语不语,恭敬严肃的神情,先整衣再站起的动作都反映了琵琶女内心难言的痛楚和稳重、端庄的性格。这些细节着墨不多,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感其事、如见其人的感受,并可以由人物动作窥见其内心世界。诗中写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更借助于细节描写: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凌少年争缠头,一典红绡不知数。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铀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些细节都是出自实际生活的典型材料,表现了琵琶女少年时在当时娱乐圈内红极一时的情形。

四、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琵琶行》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气氛、渲染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诗一开头,诗人就以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萧索的秋景:江水之滨、枫叶芦苇摇动于瑟瑟秋风中;秋江之中,茫茫江水起伏于皎洁的明月之下。美丽而凄清的景色,与全诗低沉、悲怨的情调和谐一致,为诗歌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浓烈的气氛。

再如,写琵琶女演奏结束,乐声戛然而止后,诗人用“车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渲染出沉寂、清冷的气氛,借以烘托人们因沉浸于乐曲旋律而心神凝聚的情态,映衬乐曲余音绕梁的魅力。诗人陈述自己谪居生活的苦闷,同样也穿插了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绕屋的黄芦苦竹、啼血的杜鹃、哀鸣的猿声构成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出现的虽然不多,但却生动形象,对于酝酿诗的气氛、增添诗的情韵、烘托人物形象、深化诗的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深刻鲜明的主题

理解《琵琶行》的主题,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环境给予讲解评价。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李师派人刺杀主持平定藩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佐赞大夫,虽然并非谏官,但还是上书直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因政敌的谗言,被贬为江州司马。而此诗即作于诗人贬谪江州的次年秋。

其一,我们从诗人自叙写作缘由的诗前小叙中可以看到,“感斯人言,是夕拾觉有迁谪意”等语分明蕴涵着遭谗被贬的不平之感。

其二,白居易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将此诗编入他的“感伤诗”类。所谓感伤诗,诗人在《与元九》中明确指出:这类诗皆为“有事物寄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意而形于叹咏者”的有感而发之作。江州司马和琵琶女,一个是政治生命受到挫折,一个是艺术生涯的结束;一个是政治上不得重用,一个是知音难觅,相似的际遇、同样的心境。这首诗正是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世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以抒幽愤。因而自然地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琵琶行》并不完全是对封建社会下层被压迫者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知音难觅的无奈,这也正是贯通《琵琶行》全诗的主题。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9

这序在诗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事情及缘由

(读序明确上述特点,找出句子与诗歌相对应的部分,以便快速整体把握文意。)

二)正文

(一)这首叙事诗以什么线索来实现叙事的?又是怎样布局的?

送客——听乐——琵琶女自叙——诗人独白——同病相怜

(略)(详)

(详)

(略)

(略)

问1:诗人突出琵琶女弹奏琵琶和自叙身世,符合诗题,但琵琶女自叙身世与诗人独白的部分一样吗?

——不同,琵琶女自叙由昔至今,既突出昔日风光又强调今日落魄,但更突出昔日的情况,诗歌对琵琶女昔日风光从住地身份、技艺容貌做了突出描写,尤其对她技艺容貌更加强化,那是“欢笑今年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当然落魄亦为明显,亲人远离,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嫁为商妇,独守空船,空忆往事。诗人自叙只突出描写贬到浔阳的环境,“偏僻地湿,无丝竹”“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啁哳难为听”。一个侧重昔时,一个倾向近况,互为补充映衬,相得益彰。

问2:诗人又是如何结识琵琶女的,具体说说?

——听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诗人“又闻此语重唧唧”,

听琵琶曲,听见了琵琶女“不得志”,感到了“心中无限事”,

问3:从双听中白居易能知道琵琶女从京倡落魄到此地沦落为商妇,诗人发出了什么感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4:联系诗人的经历,你能说说诗人为何会发出这种感慨呢?

——诗人身为京官,极力参与政治,忧国忧民,不顾身计,却遭贬谪,迁谪浔阳,“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无聊过活,百无聊赖。一样的经历一样遭遇,不免有同病相联之感。

(附图表)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音乐 京官

商妇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5:诗人借琵琶女来抒发迁谪之意,古代谁这么做过?能举出例子吗?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借昭君来抒发身世家国及怀才不遇之恨,屈原《离骚》借女子之美遭妒而不愿逆志,这些都是借女子来抒发情感的。

问6:古代知识分子一旦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为什么就要借女子来抒发自己的郁闷呢?

——女子容貌盛衰得宠失幸,与男子才华横溢而仕途穷达是一样,男子很容易从女子命运联想到自己遭遇,白居易当然不例外。

问6: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今读来是不是仅仅读出他们两人感伤身世?你对这句诗又是如何理解的?

——这句诗意已脱离了愿意,而今诗意更为广泛与丰富,它泛指天下所有类似遭遇人的相识相惜。

(二)音乐,是他们两人交流的语言,诗歌中几次描写音乐,各有什么特点?诗人听了乐声后起什么反应?

送客无管弦 转轴拨弦 却坐促弦

忽闻琵琶声 四弦一声 弦管急

1.描写次数: (一) (二) (三)

2.特点: (暗、略) (明、详) (明、略)

3.诗人反应: 主人下马客不发 我闻琵琶已叹息 江州司马青衫湿

问1:“我闻琵琶已叹息”等反应,说明诗人精通琵琶,深谙琵琶之声,诗歌中那些句子直接描写琵琶声的,找出试分析其特点?

——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惟见江心秋月白”,不过其中有两句不直接描写音乐,“别有忧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但它们对音乐效果,音乐氛围起到强烈渲染。

描写音乐的特点有三:一、以声音比喻声音,一连用了九个比喻,一系列的喻体五彩缤纷,描绘出音乐的疾徐抑扬之声;二、强化音乐形象感,用一系列喻体丰富视觉和听觉形象,让抽象乐声变得具体可感;三、叠字拟声词重复使用,如同音符的不断显现,使音乐旋律奔泻而来,让音乐更为感性。

描写音乐之声,运用了比喻,拟声词来加强形象,同时还用音乐效果来渲染。

问2:除直接描写琵琶声音的部分外,还有与琵琶声有关描写的句子,找出并分析其特点?

——“寻声暗问弹者谁……初为《霓裳》后《六幺》”

特点:优雅举止:“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半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低眉信手”

娴熟技艺:“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似诉平生不得志”,“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琴声和心音的完美结合,更突出了琵琶女的端庄教养,琴技精湛,更能突出琵琶女之情。

问3:诗人在写琵琶女和写琵琶声时是做到声情并茂的,说说诗人在诗歌中是如何二者紧密结合的?

——以情写声,用声传情,声情并茂。

五.小结

沦落天涯叹知音,琵琶一曲诉衷情,江州司马青衫湿,相逢何必曾相识。

六.作业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对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和神奇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出更深入的创新解读。所以只能从文章用语的一些细微之处引导学生去体会,去解读,管中窥豹,以见全文的艺术魅力。

一、《蜀道难》 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古木”的理解

从全文看,这句话是在前文从写蜀道之高来写蜀道难行的基础上,以蜀道景物之凄清来烘托蜀道之难行的。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中“古木”一词,意蕴颇丰。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时间上感知“古木”之“古”,让学生解读出它的“沧桑”,这古木是蜀道之难行的见证者。正如“今月曾经照古人”,此古木还可能是蜀道开凿时的见证者,这“古木”恰似一位遒劲的老人,既经历时间的沧桑,也见证蜀道景物的凄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古木”的形象上去感知,让学生解读出古树的高大与繁茂,而穿行于繁茂的古木之下,自然光线昏暗,这就为蜀道景物的特点作了有力的烘托,那幽暗、阴森、凄冷之气自现。还有一方面,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从古木一般所处的位置感知,让学生解读出古木所包孕的“偏僻”“荒凉”“静寂无人”等信息。联系鸟儿,饰以“悲”字,原本没有感情的鸟儿也为“古木”而生悲,为蜀道上景物如此凄清而悲号,不能忍受如此凄清之景,真所谓“物尤如此,人何以堪”,作者将蜀道之景写得如此凄清,只为劝诫朋友,以见出朋友情深。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音韵上解读,“但见悲鸟号古木”的“木”字仄声,与“雄飞雌从绕林间”的“间”字平声,形成平仄,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增添了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

二、《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夜”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话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离别时典型的秋天景色。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浔阳江头夜送客”中“夜”字的妙处。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夜”字感知光线,学生很容易解读出“夜”的“昏暗”,将“夜”字放在“送客”之前,正值离别,这景之“昏暗”与离别之心之黯淡是如此合拍。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夜”字感知离别的“时间”,让学生解读出离别时间之“晚”。古人离别一般都在早晨,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即“即将天明”之时。杜牧的《赠别》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垂泪到天明”也可知他和情人分别在“天明”。还有柳三变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也道出他和情人分别在“晓”。而今白居易和朋友分别,却是在“夜”,到“夜”才将朋友送别,可见出分别的时间应该从早拖到了晚,作者没有从分别的情意、神态或动作去写,只从时间写,而那分别时留恋难舍之情的深和浓可以想见。

三、《琵琶行》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中“欲语迟”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话讲的主客与琵琶女的问答情境,一个是寻声而问,一个是欲答而语迟。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欲语迟”的情蕴。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女性夜深被邀而表现出的“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解读出这里有女性特有的矜持与羞涩,深夜独处,突然被陌生男人邀请,女性本能的矜持与羞涩表现出“欲语迟”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琵琶女梦啼少年事独自夜弹舟中而此刻突然被邀的“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解读出这“欲语迟”有琵琶女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此时的哭泣之态或悲伤之意,也有自己的悲苦心情不愿被人打扰的情绪在其中。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邀请对象是男性而“欲语迟”去解读。学生可以体会出琵琶女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观念,独守空船不便与陌生男人交谈,怕引起他人非议。更有怕被男人伤害的心理,她年少时被男人伤害,成为别人的牺牲品,嫁人后成为男人家庭的牺牲品,有家之名而无家之实,故而“欲语迟”。还有,可以从作为邀请者的作者来自京城,自然口音有京城味去解读琵琶女的“欲语迟”。学生可以体味出“迟而欲语”之意,琵琶女沦落他乡而月夜孤舟独处,飘零之感、寂寞之情自浓。穷乡僻壤偶遇来自京城之人,自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上一篇:初二日记800字下一篇:“安康杯”知识竞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