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2024-08-09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精选9篇)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1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关注,而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相对被人们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工作和发挥创造才能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但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担当起学生心理保健的重任,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也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的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给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引导教师更多的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师生的良性互动,师生双方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题要针对教师的人格品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国内外同类问题研究现状

国外教育界对个性心理品质的研究的起步比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关注比较多,对教师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但很多同行开始关注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关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要求人们在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更多的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教师的成长。

研究的理论依据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第五条有明确规定: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1

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再扛起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

研究目标

首先是了解教师不同的个性心理品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并对全校教师进行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行调查,宣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由此掀起全校教师关注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减少不良心理品质对自身的成长和对学生的危害。

研究内容

1、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要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多少,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以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以及是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2、收集并整理比较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例,探索如何更好的进行有效引导。

3、探索教师的心理状况将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对象

永春侨中从事教育工作的全体教师和广大的在校中学生。

研究条件

1、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2、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的经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个别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有专、兼职心理教师,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购置了《慧多丰中小学心理测验系统学校全版软件(网络版)》。能够很方便的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

4、资料来源:学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大量的图书和杂志,通过互联网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校的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展开调查。

2、案例法、由课题组成员特别是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兼职教师收集平

时个案咨询中的相关案例。

3、文献法、通过网络、图书馆收集相关的资料。此外还可以用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

研究步骤

课题组的老师分为若干个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侧重于某方面的研究工作。各个小组的研究过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明确目的,制定计划(2006.4~2006.8)。

这一环节,我们主要是确定课题的研究对象,写课题申报表,小组进行分工。

1、由校心理咨询室专职王文圣组织心理咨询室老师负责对学校的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主要是了解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发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组织咨询室教师在不违反保密性原则的情况下,收集日常心理咨询过程中有关的案例。以了解老师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处理师生关系。以及关于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情况。并在课题的第四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讨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我校师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2、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通过多渠道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

3、计划在中期小结后,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心海导航》为平台,专门出一期有教师心理健康的小报。

4、由王文圣老师负责给我校全体教师开设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并在每次全校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给全校班主任开设讲座,帮助班主任更科学的管理班级,处理好师生的关系。

5、写申请报告、中期小结、结题报告及结题申报表。

6、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

(二)调查研究,收集材料(2006.9~2007.6)。

1、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通过多渠道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教师不同的个性心理品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以及不良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教师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等等。

2、心理咨询室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了解我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3、在这一阶段,我们多次面向教师开讲座,这很大程度上在我校师生范围内掀起一股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

(三)中期小结,及时交流(2007.6~2007.7)。

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对前一阶段所开展的工作做一个中期小结,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认真填写中期检查报告表。

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阶段性成果。

1、收集的材料,关于教师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容、班主任的心理品质、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等等有关的内容。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给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讲座,给全校师生印发心理健康专刊《心海导航》。并通过教师反馈上来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通过心理咨询室收集了一些学校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典型案例。

4、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及相关论文。

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材料还不是很全面,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同时也还没能很好的帮助教师更多的掌握相关知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有关问题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还需要进一步收集材料,同时开讲座和讨论活动,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

还需进一步调动教师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师生关系的方法是否科学。从07年秋开始计划增设《心海导航》教师专刊对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宣传。

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有的放矢,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还必须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方面也是们今后的一个研究方面。

同时我们还须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广大班主任在工作中提供更多有效的心理知识援助。

(四)整理资料,分析研讨(2007.92008.1)。

1、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针对中期小结中存在的不足补充资料,特别是增加了如何帮助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的有关知识,并根据课题计划在《心海导航》中增加教师心理健康的知识。

2、咨询室对这一阶段所收集的案例进行分析。经过对案例的分析。

(五)撰写论文、完成结题报告,(2008.2~2008.9)。

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大部分课题组成员都根据自己的心得撰写论文,内容涉及各个不同的方面,我们将在结题材料中送上两份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份。(见终结性成果)

2、写结题申报表及结题报告,整理材料。(详细内容见相关材料)

(二)实践成果

、在我们一定程度上掀起全体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特别是在教师群体,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会有意识的,多渠道的去学习心理知识,碰到师生关系处理困难,会懂得咨询室老师们的帮助,碰到学生有心理问题,也会建议学生找心理咨询老师。从这一角度,我们这一课题的工作应该是意义深远。

课题组成员通过这次课题活动,也增强了心理健康意识,特别是提高了我们大家自觉心理维护的能力。同时也为我们以后进行其他课题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因为参与这一课题活动,有了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也得到的全体师生的普遍认可。

2、存在的不足

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材料还不是很全面,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同时也还没能很好的帮助教师更多的掌握相关知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有关问题有时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

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有的放矢,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还必须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方面也是们今后的一个研究方面。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2

1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1 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

1.1.1 体育教师应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表现在以坚定必胜的信念与炽热的情感献身于他所从事的工作, 在他看来他为之献身的事业就是他的理想, 是最崇高的, 因而他可以在困难、简陋的设备条件下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培养英才, 表现出体育教师可贵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 这是体育教师个性特征中最核心的本质因素。

1.1.2 体育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自尊心是一致的, 他们严于律己, 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估价和清醒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成绩只是努力的结果, 因而他们不断探索、永不满足, 不因挫折与困难改变自己对事业、生活的信念。体育教师的自我意识还表现在他对学生信任和尊重。教师在复杂、激烈的教学、竞赛中, 信赖自己的学生, 不强加个人意识于其他人, 即使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极端的方法, 也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1.1.3 体育教师的意志特征。

(1) 坚定的目的性。体育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全部意义有清晰的认识, 为此, 他乐于牺牲自己的一切, 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热情与毅力。 (2) 果断性。这一品质是和自信心密切相关的, 在复杂的情况下教师能及时做出决定, 做到当机立断, 这一品质在危险、困难、情况变化不定的条件下更可贵。一个人自觉目的性程度越高, 办事越果断, 反映一个人的勇敢精神和智慧。 (3) 勇敢。这是指在实现既定目的的过程中, 在危险困难中所表现出的自信程度。 (4) 自制与韧性。自制力是体育教师心理品质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体育教师在复杂情况下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行动与情绪, 能经受得住任何困难、危险、荣誉的考验, 不受情绪影响, 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体育教师这些品质,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素材。

1.1.4 体育教师的情感特征。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而且应当注意从知识、道德、修养、坚强的性格等情感品质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以便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自觉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 以良好、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 而且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师生情感融洽, 相互信任, 教学气氛活跃, 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1) 热爱之情。爱是对人或对事物的最深的情感, 可表现为一种倾向, 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他表现在两方面: (1) 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体育教育是一种艰辛的劳动, 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 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的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 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克服重重困难, 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 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 可以产生巨大感染力, 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 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发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的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对学生诲人不倦。

(2) 期待之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是学生上进的动力。学生最信赖老师的判断力, 对自己学习情况, 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尤为重要。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3) 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 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 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 对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要持之以恒做到以上几点并非易事。再优秀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 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 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 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4) 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 比较难于组织, 学生经常违反纪律, 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 对学生有宽容之情, 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 对教师产生一种即崇敬又敢于接近, 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 唤起学习激情。

1.2 体育教师的兴趣与爱好

1.2.1 体育教师兴趣与爱好的三种趋向。

(1) 专一性。所谓专一性就是对体育某学科、某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并有一定的创建或见解。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运动训练、比赛、特别是某一专项比赛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 广范性。体育教师在专一的基础上对其它体育项目均感兴趣, 甚至对体育相关的美术、音乐等也有较高的兴趣, 这与体育院校培养的“一专多能”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3) 片面性。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技术和技能的学习, 忽视基本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对体育学科相关的知识如文学、外语、哲学、美学等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在进行教学研究或是理论课时深感力不从心。

体育教师的教育作用也体现在以他那深邃的内心世界、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兴趣与爱好对学生产生的启迪。

1.3 体育教师的能力

1.3.1 组织才能。

体育教师要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才能、性格、思想特点等, 善于发挥他们的特长, 激发他们集体主义情感, 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教师这种组织才能是以识别人才的能力为前提的。

1.3.2 周密细致的观察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完成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要因材施教, 所以就要有良好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杂激烈的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中更是如此。

1.3.3 高度的教学与教育技巧。

体育教学与训练都需要体育教师有高度的教学技巧。要建立良好的运动集体, 首先要求老师能热情、积极的对待每一个人, 并且吸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 提高和学生交往的本领和效果,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训练。体育老师应根据自己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点对其他优秀教师的行为特点加以认真分析与总结并合理地借鉴。

1.3.4 示范能力。

教师准确、熟练、优美标准的示范, 不仅可以明确提示技术动作的结构、环节以及重难点, 而且可以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反应, 并形成连续效应, 即羡慕—向往—实践。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应该是优美协调的。通过体育教师的示范, 应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动作概念,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美的追求。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因人而异的进行教学训练, 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发展。

1.3.5 反应能力。

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意外事件和突发情况能够做到冷静处置, 并能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这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分不开的, 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理得当, 将会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1.3.6 创造能力。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就是进行创造性劳动。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应该同时具备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的某些素质, 在目前最需要的是心理学家式的体育教师。

1.3.7 表达能力。

语言反馈是教师用于纠正学生错误, 激励其动机的主要工具。

1.3.8 智力品质。

体育老师应具备本专项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同时要敏锐地关注本专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做好信息传递与知识更新工作。把体育教师的智力投资放在第一位, 及时获得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及最新信息, 才能有助于体育教师智力品质的培养。

2 不同类型体育教师及其教学效果分析

2.1 专横型

这是一种武断类型的教师, 他重视自己的权利与威信, 不善于也不愿意进行集体讨论研究, 或者说只在形式上研究工作, 而实际上习惯个人说了算。因此, 活动的安排、问题的解决经常是不容争议的。因而学生常常是习惯于服从他的命令, 执行他的决定。

这种类型的体育教师个性特点是过于自信, 对人要求苛刻, 不大注意教学技巧, 不注意分寸, 不善于自我克制, 说话口气强硬, 没有商量余地, 有时甚至好心办拙事。所以, 教师的武断作风对学生个性和独立自觉的发展是个障碍, 也限制教师本人才智的不断提高。

2.2 放任型

这种教师采取“放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只注意眼前的实际工作, 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一律不闻不问, 听任集体或学生个人自己决定, 甚至有时容易受学生的影响, 彼此间嘻嘻哈哈、自由散漫、纪律很差, 教师没有威信全班士气不振, 预定的计划方案实现有困难, 工作效率不高。

2.3 民主型

这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协商合作的基础上, 他受到班集体内全班学生的支持, 工作质量与效率都较高。这类教师的个性特点是直爽、热情、自信心强, 能客观评价每个成员, 对人对己严格、好学, 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 在不利的情况下镇定从容, 能吸取集体智慧, 指导全班同一步调, 取得胜利。

3 总结

综上所述, 在运动集体的各种重要因素中, 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作用会直接影响运动集体内部的协调性和活动的效果。因此, 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 才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的职责就是给人以知识, 教人以做人的道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 提高和完善自己, 才能以合格的心理品质, 博学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 使之成为品学 (下转P173) (上接P151) 兼优的一代新人。

摘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对体育教师心理品质的分析与研究, 找出体育教师对学生相应品质影响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以便寻找实施矫正的对策, 逐步完善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 从而使学生智力、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得到锻炼与完善。

关键词:体育教师,学生,心理品质,影响,个性

参考文献

[1]肖毅、陈舒.《体育教师心理品质浅析》[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3) ].

[2]徐丽萍.《浅论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作用》[安徽体育科技, 2003, (02) ].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锻炼 健美操

健美操是一项集舞蹈、健身、娱乐、体操于一体的有氧体育运动。这项体育运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舒展肢体,给予学生美的享受,也能给予学生正面的心理影响。

一、健美操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自信

据科学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观、体形不满意,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如肥胖患者极易出现心理疾病,部分肥胖患者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或者过于敏感。健美操是一项能够修正体型的运动,它能让学生产生自信心。

比如,一些学生因体型不佳或体型肥胖而烦恼,健美操教师了解情况后,便约学生在空闲时去健身房参观。学生们到达健身房后,听到了健身房里播放的欢快音乐,看到了正在锻炼的学生欢乐的表情。学生们还看到健美操教师正在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中参与健身的运动员青春健美,健美操教师全身也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当学生们看到健美操教师引导学生做瘦腰运动、瘦腿运动的时候,来参观的学生便主动询问健美操的运动效果。据锻炼的学生说,自从参与了健美操训练,他们的体型正在恢复,身体也变得轻盈。于是,来参观的一大部分学生在当时就开始了健美操训练。

体型异常的学生内心自卑感很强,参与体育运动也不能改变体型而受到更多的嘲笑,是很多体型异常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健美操运动的重要原因。健美操教师要告诉学生,只要坚持参加健美操运动,任何人都能拥有较为良好的体型,帮助学生通过运动找回自信心。

二、健美操教学有利于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

当前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比如学生经常为学习、生活、情感的事情烦恼。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学生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内分泌失调。如果学生长期心理压力过大,身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健美操运动具有娱乐性、运动性、艺术性,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比如,健美操教师会通过优化健美操房的布置来吸引学生锻炼。健美操房的主色调一般较为柔和,其颜色能够迅速舒缓学生的心情。健美操房中一般设有柔软的地毯和垫子,这是做健美操的必备设施。据心理学研究,柔软的事物本身能让人们的心灵舒缓。健美操所播放的音乐一般旋律欢快、节奏感强,这样的音乐能让人心情振奋,改变人们的心情。

健美操房多媒体设备展现了运动员美丽曼妙的身姿,能让人忘记一些不愉快的事。学生在做健美操的时候,能把身心融入到美妙的音乐和运动情境中,在伸展四肢的过程能让学生暂时忘记心情的压理压力。

健美操是一种能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氧运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到健美操运动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健美操运动的乐趣,释放不良的情绪,让学生能用良好的情绪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各种问题。

三、健美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

人在社会中需要与他人建立交流、共享、互助的关系,即需要与他人产生交际关系。如果人们失去了交际关系,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健美操运动是一条能够让学生与其他人交际的途径,在交际的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心理愉悦的感觉。据调查统计,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运动时经常谈论的问题如下。

一是如何通过健美操运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形体。许多学生会与其他的学生一起交流锻炼的经验、共享健身的心得,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交际的乐趣。

二是美容及养生的话题。很多学生认为美丽应该是由内至外的、从气质到容貌的美丽。学生认为健美操运动能塑造他们的形体,改变他们的容貌。然而这种改变还不能满足学生爱美的需求,他们还需要用其他的方式让自己更加美丽,学生在边锻炼边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锻炼的乐趣。

三是情感的话题。学生们喜欢在边锻炼的时候边发泄自己的情绪,令心情变得愉快。此时学生需要其他人分担自己的情绪,帮助自己尽快发泄内心的情绪。

当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时,就能多获得一条与他人交际的途径,学生可以在锻炼中和他人谈健身、养生、情感等话题,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抚慰。

四、小结

健美操运动是一种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氧运动,能使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中产生正面的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

[1]廖建媚,黄彩华.我国健身健美操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安徽体育科技,2004(2).

[2]张宏宇.背景音乐的审美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赵伟,赵清波.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4

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强烈的节奏感、高度的艺术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它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具有更为突出的锻炼价值,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和喜欢。然而,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不少大学生表现出胆怯、压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动作的发挥及美感,也很难突出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教学感知,探索心理调控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她们积极主动去锻炼。

1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是复杂的,但大多数是因为运动技术或学习成绩长期落后,成绩差的客观现实得不到改善而造成心理创伤所致。具体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进行分析。

1.1学生方面

1.1.1健美操学习动机不明确,情绪不稳定

由于有的大学生以前从未接触此项运动或对此项运动了解甚少,没有健美操运动基础二,她们又因教师、考试等因素或盲目的跟随班上其他同学,选择了健美操这个项目。这类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为忽冷忽热,情绪不稳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旦练习的难度大了些,一时跟不上,练习中出现困难,就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丧失学习兴趣。

1.1.2身体素质欠佳,导致不良情绪

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体现了人体在力量、柔韧、协调、节奏感、审美及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健美操动作变化快、节奏感强,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对健美操学习缺乏信心,产生种种不良情绪,造成心理障碍。特别是部分协调性差的学生,练习时更是力不从心,以至于学生把学习动作快慢、考试成绩好坏等归因于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内在因素,她们认为自己永远都不行,因而产生一种自卑情绪,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1.1.3形体条件差,产生自卑情绪

健壮型的体格是健美操运动的生理基础,因而有些偏胖、偏瘦、身材矮小者一般都不愿多练习,惟恐自身不良身体形态造成别人的消极评价,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体会到健美操活动里的偷悦感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成功感,必然会导致逐渐升级的心理不适。

1.1.4乐感差,畏难心理严重

健美操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是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是健美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的领悟能力,节奏感的把握,都是保证健美操运动技能提高的必要素质。在教学中常发现,一些乐感差的学生,由于对音乐的节奏、旋律不理解、不掌握,导致音乐和动作相脱节,毫无旋律与力度的体现,因此影响学习动作的连贯性,由此对健美操的学习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1.1.5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健美操运动所要求的力度感强,节奏明快,活泼、情绪热烈,充满激情的运动特色,与外向型的特质相吻合,另外,王冬生对普通高校体育差生采用卡氏16PF进行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体育差生大多性格内向,较为好强,适应性较差等,而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成为他们提高运动能力的一大障碍。在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因为害怕练习中的失败,而回避技不如人的健美操项目,以此来保护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健美操的正常学习效果。

1.2在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

一、陈旧,很难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1.2.2教师要求的单一模式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一律高标准、严要求,使一部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长期遭受失败的困扰而滋生自卑心理01.2.3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能一视同仁,对成绩优异者喜欢多看、多辅导,对差生冷落、歧视,让他们当反面教材,做错误动作示范,得不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挫伤了大学生的自尊心,使她们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表现出极大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2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的心理调控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激发学生意志、动机、兴趣来增加练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适应完成各种练习的需要。

2.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动机对学生自觉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利因素的干扰,考虑到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可能带有各种想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健美操锻炼对身体健康和塑造优美体形大有益处。可对学生定期进行身体素质和形态测定(身高、体重、三围等)及锻炼后的自我感觉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对比,用活生生的事实促使她们了解锻炼的实际意义,教育她们改变“要我锻炼”的思想。同时,加强健美操理论方面的学习,告诉学生规范的动作技术的做法和作用,以及这个动作长期坚持练习将带来的效果,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对自己有实际用处。

2.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的心理过程,它在心理认识转化为心理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川。也就是说,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学生体育成绩差,往往不是他们的智力差,而主要是缺乏战胜困难的意志、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教师应帮助学生改变归因倾向,把运动成绩的落后归于努力的程度低,而这些情况一旦改变,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并能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取得惊人的成绩。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意志培养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自信心不足,学习怕苦、怕累,意志薄弱者,尽可能多采用激励督促的方法,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给予表扬,常用“好”,“很好”等字句,使之鼓起学习的信心;对自尊心较强,责任感较弱者,采用讲道理的方式,首先不挫伤其自尊心,努力使自尊心成为积极向上学好健美操的动力,同时帮助他们意识到仅有自尊心没有自觉的行动,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学习是不能成功的道理。

2.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就体育而言,是通过身体亲身体验,引导人们去探求知识、理解事物的一种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内驱力。健美操是学生极为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所以学生在开始时的积极性和兴趣很高,但随教材难度的增大,要求的提高,有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兴趣逐渐下降,学习的情绪出现了不稳定状态。要使学生成为健美操教学中的“乐之者”,教师必须重视诸方面的工作。

2.3.1拓宽教学内容

在健美操教学中,应根据人体变化规律与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生活的需要,向健康、娱乐性方向发展。改变以往只重视纯技术教学现象,选择那些适应性广、容易开展难度适中,而且能使学生终身受用,健身价值大,实用性强的动作、内容来充实教学,如结合目前学生对苗条形体的追求,可以把大众健美操和形体减肥(健美手臂、腿部、腹部、燃烧脂肪的课程)组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感兴趣,通过科学合理健美操内容的学习,掌握必要的健身方法,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激发出青春的活力。

2.3.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多数的学生都有上进心,都想改变改变落后的局面,教师应不失时机给予正确的引导,强化学校各方面的正面影响,鼓励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仅可能地营造一个轻松偷快的教学氛围,在集体中提倡相互关心,真诚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原地动作到行进动作,并适当放宽或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不断尝试,增强自信心,然后逐步发展身体素质,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乐感差的学生,应选择合适的音乐并引导学生多听音乐,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教师首先要用口令与音乐同步进行,逐渐过渡到重点、难点,节与节、段与段衔接处的喊口令或打节奏,直到能独立听到音乐,久而久之,学生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就会协调一致,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健美操的信心和兴趣07,使这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时时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教学活动的生动有趣,集体的温暖滋润心头,从而增强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2.4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4.1语言暗示和形体语言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暗示是对学生心理过程施加影响,当学生面临完成动作信心不足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常让学生自我暗示并接受暗示,自己做的动作是最好的,使学生内心自我欣赏,起到调节情绪、锻炼意志的作用。形体语言是用身体有关部分的动作表达有关信息的总和,包括面部语言、身体语言、肢体语言、空间距离语言等,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只有教师的肢体语言及表情与学生融合时,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一个动作刚完成开始连接下一个动作时,容易产生停顿赶不上动作的节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在此时教师如果能给予巧妙、趣味肢体语言提示,用手比画一下要连接动作或指明要做动作的方向、路线等,以启发学生的感知认识,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连接熟练程度,有助于学生记忆动作的顺序、动作的结构特征,从而使动作连接自然流畅。看来健美操教师在做任何技术动作、表情及语言指令中,都可能与学生的情绪体验或态度密切相关。

2.4.2采用合作模式

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练习,5一7人为一小组,小组内部互相帮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集体荣誉感,结合小组观摩评比和期终小组创编竞赛比试等形式,增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特殊的氛围中承受一定的压力,对动作比较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对内向且动作不好的学生,找出优点并及时当众表扬,不足之处,个别交换意见,在课外时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增加了人人参加的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在每一个动作上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通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将来能够更好适应各种环境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5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名健美操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的意识和知识,让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前列,同时,教学手段、方法要不断创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而获得学生的敬佩和尊重。其次,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的投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的态下参与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对青少年学生通过有控制地参加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很少,如对中学生存在的一些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施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来观察他们心理上的变化程度的实验研究很少,这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得到纠正的,特别是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颁布与实施以来,体育活动到底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多大的贡献,还需要广大的基层体育教师开展切实可行的实验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问卷调查上。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的变化与发展也是巨大的,但从目前仅有的对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来看,其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而且对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效果研究更应该加强。期望效应在教学中亦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所有的学生,教师必须公平合理,平等待人,不能偏爱,一碗水端平,态度友好,和蔼可亲,否则极易激起学生们的不良情绪而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建立起融洽、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肯定的倾向,对教师的批评和指导会自觉地接受,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中来。

3结语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5

一、体育课上学生不良心理状况及成因:

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主要有:①害怕心理;②逆反心理;③依赖心理;④焦虑心理;⑤孤独心理;⑥自责心理;⑦过敏心理;⑧冲动心理;⑨反感心理;⑩异性心理。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又如:在考核或成绩评定时,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同学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的高,怀疑教师不公正、有偏向,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取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对这些内心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极不稳定。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或者学习动作时接受、掌握动作的能力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学生比较时,总觉得自己既使再努力也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它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虚荣心强,爱出风头。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它学生的注意,爱表现自己。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动作时,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结果失败。久而久之,这种挫折失败的阴影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以后,既使对自己能做的.练习,也不敢表现自己,怕万一失败而被其它同学讥笑,被人看不起等等。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1、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

1)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教学既是对师生关系的教学,同时也是对同学关系的教学。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小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应在课前画好场地,放好教具,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让学生一到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渴望快点上课。

2、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如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快的游戏活动,因为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比如,在换物接力赛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所换的物体都必须立起来,不得倒下,否则要重新回去立好,跑回队伍时,一定要从右边归队,一次错就扣该队一分,这时,各组前后同学纷纷互相提醒,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抛弃了那种不愉快的情绪。又如,让体育素质较差、但责任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秉公执法,同学也不会轻视他,让学生养成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习惯。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体育素质较差而有自卑感心理。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

3、采用灵活教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团结一致过黄河,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4、课后小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设疑法。讲课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②提问法。通过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评价、辨别。③暗示法。教师利用心理学原理,让学生对课堂上自己的表现进行回忆,自己评价。④议论法。教师就课中某一环节,特别是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一样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其次,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6

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这些不良的行为阻碍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

1.教师单以追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行为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当前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升学率仍是社会、家长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仍是衡量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优劣的标准。因此教师期望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证实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应试教育不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关心那些自己心目中优秀的学生;在升学率“指挥棒”的“统治下”,偏向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好的鼓励表扬,对成绩差的学生冷嘲热讽。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成绩差的受责罚更多,对优秀学生给予“适当照顾”。教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只能使这些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成绩越来越差。受到教师冷落的学生会心理不平衡,觉得世道不公平,厌恨老师,厌恨周围的人与事,产生自卑感和攻击行为,对生活也失去信心,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偏激、自卑、怯懦等不良品质的形成。而被老师偏爱的学生容易骄傲自大,不融入群体,少关心同学等不利于他们品质发展因素。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消极的情绪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无数的研究表明,压力、愤怒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会伤害人的身心健康,80%的疾病都源于压力和消极情绪。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也会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有时还会遇到更严重的挫折,这些都会导致情绪消沉,心情烦躁。当出现这些消极情绪时,有些教师不是理智地控制,合理地化解,而是把这种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有个别教师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学生身上,学生成了出气筒。教师的这种情绪化的表现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伤害,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学生长期的甚至一生的健康发展。

3.教师不恰当的教学管理行为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贝克斯特的研究发现,在一个能体谅他人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在一个不为常规和个人偏见所约束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富于创造性;一个厌倦而失望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往往是没有生气和无精打采的。一般来说,师生关系紧张来自于教师不良的教学行为,最有利于学生成长或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管理方式是民主型的,民主型的管理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不少的学生认为与教师交往很少有平等、民主、尊重、理解的体验,更多的感受是被压抑、拘束。这显然对学生人格成长不利。有的教师对学生严厉,作风专制,猜疑心重,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比较紧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任课教师没有亲近感,产生心理问题的较多。这类学生惧怕进教室,待人接物表现自卑,考试焦虑等,个性强的学生对教师反感,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教师对学生和气,性格善良,办事民主负责,学生表现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情绪稳定,与教师、同学合作,集体荣誉感强;有的教师不负责任,放任,对自己要求不严,学生表现为随意性强,学生成绩平均分低,两极分化严重。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但他时刻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态度、性格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发展。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就要改变教师的现行教学行为,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情感、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遇到许多困难、挫折,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具有怎样的品质,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行为,怎样的教学行为就会培养怎样的学生。假如我们教师具有鲜明、独特而又合理的道德意识,心理品质足够硬,就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品质,促进学生心理更好地发展。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育教学中,许多事实证明,冷淡、无情、情感上有缺陷的教师往往是不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的。而优秀的教师通常都是充满情感的人。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是他们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以及他们对学生的关怀爱护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同时也包括乐观向上的情感,即朝气蓬勃地进行工作和乐观地充满信心地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教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可能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3.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更具创新性和反思性。我们知道,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那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的。只有善于在工作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要树立起鲜明的是非对错的观念,为达到与学生心理沟通的目的而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行为使之更加具体化,不断地对预设的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在与学生“谈心”为中心的牵引下,与学生一起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4.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永不自满。最好的教师永远是学生。广泛而丰富的求知兴趣是优秀教师的品质,一个醉心于各种书籍,乐于参加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的教师,必定是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的这种强烈的探究兴趣,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学生也会表现出广泛而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执著的追求精神。

展望未来,未来的教育不应该是精英教育,也不应该是群体教育,而应该是人本个体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个体为本进行人格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从而以良好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得到熏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只有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明书《教师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文 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198月

3.冯华。试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J].学术论坛,(3)[4]张建伟。

4.鲁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7

1. 健美操运动有助于排解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可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这是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的,而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协调、全面锻炼身体,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随着健美操的发展,出现了有氧搏击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瑜珈健美操。搏击健美操具有拳击格斗性,非常适合宣泄心理障碍中的抑郁和压抑,以及对他人的不满,及时释放负性情绪;拉丁健美操的异域风情,可以使学生在强劲鼓点韵律的配合下,鼓舞士气,丰富想象;瑜珈健美操修身养性的特点,则非常适合克服烦躁、焦虑的心理障碍,能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在强劲有力、旋律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的健美操的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女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健美操运动练习能降低抑郁、缓解应激。大量事实证明,心境很差、精神不振的人常常从健美操活动中获益,因为人们在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的运动过程中,各种感觉信息输入肌体而引起唤醒水平的明显提高,90%的学生认为健美操运动能产生愉快感。故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烦恼和压抑情绪时,通过健美操运动可以摆脱烦恼,振奋精神,从而降低应激对人体的损害。

2. 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培养审美意识

健美操是讲究艺术性的运动项目,经常进行健美操的练习,可增强韵律感和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节奏明快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感,刚劲有力的音乐则撞击着人们的心灵,令人兴奋不已。音乐是人类共同的最美的语言,一曲曲和健美操动作节奏有机融为一体的音乐旋律,把不同个性的人的情绪调到最佳状态。健美操音乐能够丰富女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陶冶她们的情操,提高她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健美操教学一般从基本运动的训练抓起,重点是软度训练和力度训练,在接下来的动作组合教学过程中,则强调熟练地、连贯地完成整套动作,每个动作都要十分到位,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由于健美操对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的要求较高,某些动作本身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和强度,女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就比较慢,很难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在健美练习中,女大学生既要努力克服客观困难(动作难度或意外的障碍),又要勇敢面对主观困难(畏惧心理、自卑感和疲劳等),因此练习健美操成为磨练意志、锻炼意志力的有效渠道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在练习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应该经常用鼓励口令(如“坚持一下”“再来一遍”和“跳得很好”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语言暗示。同时,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进行积极肯定的自我暗示并接受这些暗示,使学生养成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的好习惯。这样,女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情境时,便能够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毅力去战胜困难,最终在良好、平衡的心理状态下不断进步。

4. 健美操运动有助于提高表现力,增强自信心

人体形态美是体现学生表现力的基本条件,一个五官端正、体形匀称、肤色较好、身体健康并具有灵活性、协调性和个性特点的学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并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样的学生首先对自身的条件拥有一份自信,在课堂上也乐于表现自己,反之,不具有这种优越条件的学生缺少表现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当形体训练动作熟练时,便可达到以优美的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并展示表达美的境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表现力的发挥。形体训练是以舞蹈和体操动作为素材的身体形态练习。在教学中穿插形体练习,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以舞蹈的形式完成组合动作的教学;以身体局部练习为主,以局部带动全身,成套动作练习中体会身体部位的配合,达到动作协调一致,这样能使每个人都有获得美和表现美的机会,使不匀称的体形得到改变,不协调的基本舞蹈和体操动作得到纠正。

5. 健美操运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而正常的智力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一般人的肢体活动以右侧为主,那么相应的左脑就较发达,而健美操是左右手同时运动,且配合下肢不同的脚步练习,这就促进了右脑的开发。因为我们的脑细胞有亿万个之多,而平时只利用了小部分,其余大部分的脑细胞都处于休眠状态,经过锻炼,这些休眠的脑细胞可以得到良好的刺激,这样人的智力就会得到开发,使人更加聪明。

6. 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丰富的人际关系是女大学生塑造自我、完善个性、获取心理健康的保证;同时,人际关系失调也是人学生心理适应的难题之一。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认知的、情感的、性格的和交往技能与方法上的各种心理障碍,如害羞、自卑、嫉妒、自我中心等。

健美操是一种集体练习项目,总是与一定的学生群体发生着联系,这就为女大学生提供了满足交往需要的场所和机会,使她们能够在团结友爱的多向交流中克服孤独感,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学会互相帮助、以诚待人、扩大社会接触,从而提高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因人际关系不良而引起的心理不适。而且,在健美操练习中,语言不再是唯一的交流手段,一个手势、一套动作、一个表情,都可以用来表现自我和传递信息,即使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不善辞令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非语言交往而学会与他人沟通。

7. 结论与建议

健美操以共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它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欢快强劲的音乐可以使女大学生的自我封闭意识彻底解脱,消除紧张情绪;活动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艺术气氛能增强学生间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长时间一定强度的有氧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

综上所述,各高校应正确认识健美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健美操在女大学生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任重.健美操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 (16) :122-123.

[2]孙高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相关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9, (5) :121-122.

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论文 篇8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通过研究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相关的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健美操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文科类、理科类中的10个院(文学院、地科科学学院、外语学院等)全体100名在校的女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等参加过健美操课的学生进行发放问卷的调查。发放问卷份100份,有效回收率98%,有效问卷率98%。

2.数据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使用百分比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参加健美操的学生调查她们对健美操运动兴趣的分析:

图1 对健美操运动喜欢程度调查显示(n=98)

结果显示:调查的100名女大学生中,有78.57%的同学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有9.1%不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这调查说明健美操是一项受大家喜爱的运动项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对参加过健美操的学生调查健美操对个人的心情影响情况调节进行调查分析:

表1 调查参加健美操对他们个人的心情情感影响情况统计表(n=98)

选项 人数 占的比例

能明显改善个人心情 25 25.50%

有所改善个人心情 62 63.26%

不能改善个人心情 11 11.20%

由表1我们可以看见结果:觉得参加健美操运动可以改善个人心情的占总人数的88.76%。有11人觉得参加健美操运动不能改善个人的心情。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见健美操运动通过激情的音乐和动感的节奏配合下使人陶醉在快乐的环境下运动。

(三)对参加过健美操的学生调查健美操运动是否可以缓解压力,结果分析:

表2 调查参加健美操运动是否可以缓解压力情况统计表(n=98)

选项 人数 占的比例

能明显缓解压力 22 22.40%

有所缓解压力 69 70.40%

不能缓解压力 7 7.1%

由表2我们可以看见结果:有92.80%认为健美操是可以缓解个人压力的。

(四)对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学生调查参与健美操运动是否可以提高个人气质进行调查分析:

表3 调查参加健美操运动是否可以提高个人气质情况统计表(n=98)

选项 人数 占的比例

能明显提高气质 26 26.53%

有所提高气质 50 51.12%

不能提高气质 22 22.44%

由表3我们可以看见结果:认为健美操可以提高个人气质的人占77.65%。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健美操课程是师大校园里的一门选项课在学校广泛流传,受广大同学的喜爱。

2.健美操可以改善个人心情,让你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可以缓解我们个人紧张的压力,让你减轻负担。

3.参加健美操锻炼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健美操运动可以培养集体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建议

1.健美操要在大学里更好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做相关知识的宣传。

2.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带领学生学习健美操,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

3.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72-174.

[2] 卢晓霞.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与分析[J].湖北体院科技.2010.29(6):5-8.

[3] 全祖馨.浅谈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2010(6):172-174.

[4] 郑华玲.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报.2012.28(4).

教师健康心理对学生的良好影响 篇9

在教师的素质修养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占有重要位置。一个理想、合格的教师,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有热爱、合作、活泼、愉快、乐观、幽默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1.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新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表扬、一个赞扬,都会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第三,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对学生有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向上。

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会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能在宽松的气氛中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固执的学生变得灵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学生的害怕、说慌、缺乏礼貌、违抗、挑衅等心理失调都是由于教师心理不健康造成的。2.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设计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设计人工心理环境,指导学生解决冲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自我设计,自己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资源。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师的心境、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会影响教育环境,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建设性地帮助学生学习好,而且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发展起着刺激和作用。3.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观察模仿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学习同样包括学习做人,学生的社会经历有限,需要具体可感的样板,学生容易从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始。所以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客观环境和发生的一切,使自己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相互协调,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平衡,这样便会有利于学习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而能尽快地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有效、及时地处理好各类问题,其工作效率必然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教师工作效率高,学生具有较强的摸仿性,学生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学习质量自然就高。5.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都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心理,例如喜爱、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健康。但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愁、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如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失眠、偏头痛、胃痛等。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使学生心理受阻,从而导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影响学生正常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至从你决定当老师的那一刻起,你实际上就选择了你的职业特点,效益周期长,花费时间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且,需要的就是你要有能力,改变培育对象(对现在的社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对象——学生了,还包含家长,一般是一个孩子有对应的六个家长,如果家长有离异的话,还要增加。)让培育对象走上“正道”,由于要服务的对象增多了,你还要无条件,不分时间地服务,也是说,你的工作性质,已经决定为不分白天黑夜,随时有问题,随时解答。

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有趣的选择题:

你如果想挣钱,请不要选择做教师;你如果只想每天工作八小时,请别选择做教师;如果你不想起早,你别选择做老师;如果你不想熬夜,你别选择做老师;你如果每周只想工作五天,请别选择做教师;你如果懒得与品行差的人打交道,请别选择做老师;你如果不想抽空了解政治形势科技动态,请别选择做教师„„

二、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每天,每节课,我们不应该被情绪感染,应该跳出三界外,学生犯了错,受了委屈,你不能再发火,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迎接各种挑战、责难,哪怕是家长、学生与你发火,你要有能力调控自己,并且同情弱者,春风般化解暴戾情绪,才能说明你的成熟,说明你的教育艺术成熟。

三、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你每天有同一种方法上课的话,你自己也会累的,听者更累,千万别以为,你的教育教学方法独到,其实可能真的是陈词滥调的催眠曲,只有经常的更换口味,才能让学生不疲劳,也就是独创适合你的徒弟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成效地拔高成绩,你才能在短期内被认可。这是为教者的重要能力,当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了。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前面已经说了,你不止是与一个班的学生打交道,还与他们的家长——两代人打交道,甚至,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还要与他们的亲戚打交道,还要与他们的好朋友打交道(尤其有些他们的朋友可能是你的领导,或者是领导的朋友),还要与班级的任课老师打交道,还要与其他的也许一年后又要打交道的非现任班级老师的老师打交道,还要与竞争对手打交道,还要与学校各个部门打交道,还要与校长打交道,„„。复杂的圈圈,你没有驾驭能力,你做教师将非常被动,你当然郁闷而心理不健康了。

五、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以上都能轻松应对的话,这个能力就显得很简单了。否则,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心理健康的要素。

六、防止教师心理枯竭。树立成功的信念: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喜欢自己、悦纳自己,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压力是进步的动力,专注自己的事,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

七、注意心理调适。客观评价自我、克服错误思维方式,经常保持自得其乐、笑口常开、助认为乐,选择合理宣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实行目标转移法。建立开放的、协调的自我。

八、克服非理性信念—ABC理论。

A活动事件——B信念——C情感和行为结果。决定人的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反应。不要退缩、回避,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强迫倾向。

九、采用自我防御法。将具有威胁性或痛苦的念头与感情排除以外,来克服压抑。将不愉快的实践当作没有发生,以求得心理平衡。用其他方式弥补自己的过失与内疚等等方法进行自我防御。

一般而言,健康的教师心理须达到如下标准和要求。

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主要是指在教师认识过程中的智力或智力活动方面的内容。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客观环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相对平衡,并能在教育岗位上表现自己的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等。悦纳教师职业:主要是指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接纳等。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并愉快地接纳这一职业的要求,还要了解自身作为教师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等。

稳定积极的教育心境: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而且情绪反应适时、适度,情绪自控力强,能承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境。

健全的教育意志:教师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教师的教育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教师一般都乐于与人交往,并能够正确处理好各种教育人际关系。他能为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所理解和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对教育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判断,能接受教育事业的各种新事物,能适应教育变革、发展的要求,并能主动迎接各种困难与挑战。

我国心理学者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教师角色的认识,即对自己了解恰当并能愉快地接受自身职业,这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标准之一。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承认教师这种专业身份,并愉快地接纳这一职业。

2、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这种环境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内心活动背景。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是否乐观和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3、抗教育焦虑。

4、教育独创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基础,反过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独创性也成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5、心理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健康的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学生领导、家长以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教育人际关系。

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能够适应发展、革新的教育环境,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上一篇:护理基本理论考试题库下一篇:小学英语教案的写法